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4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4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4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4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4.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要点梳理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

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或者它们的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

作,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进行合成运算时,一般不能用代数加法求合力,而必须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4.矢量和标量:的物理量叫矢量,的物理量叫标量.标量按代数求和.

5.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6.一个力,若它的两个分力与该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分解结果可能有种。

7.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

8.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N,与该力的夹角为。

要点讲练

1.力的合成

例1.物体受到两个力F1、F2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53N、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的范围。.

例2.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

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是几个力的代数和

2.力的分解:

【例3】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下列情况中,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一定唯一的有()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4】水平横粱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10m/s2)A.50N B.503N C.100N D.1003N

5.在医院里常用图示装置对小腿受伤的病人进行牵引治疗.不计滑轮组的摩擦和绳子的质量,绳子下端所挂重物的质量是5 kg,问:

(1)病人的脚所受水平方向的牵引力是多大?

a

b

30

o

(2)病人的脚和腿所受的竖直向上的牵引力共是多大?(g 取10 N/kg) 3.用图解法分析力的动态变化及最值问题

例6.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A 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 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 端吊一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 端,用拉力F 将B 端缓慢上拉(均未断),在AB 杆达到竖直前( )

A .绳子越来越容易断

B .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

C .AB 杆越来越容易断

D .AB 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例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 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今缓慢拉绳使小球从A 点滑向半球顶点(未到顶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N 及细绳的拉力T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N 变大,T 变大

B.N 变小,T 变大

C.N 不变,T 变小

D.N 变大,T 变小 7.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例8】质量为m 的木块在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下列各值的哪个? A .μmg B.μ(mg+Fsin θ)

C.μ(mg -Fsin θ)

D.F cos θ

6.如图所示,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B 点,A 和B 到O 点的距离相等,绳长为OA 的两倍。滑轮的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滑轮下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设摩擦力可忽略,求平衡时绳所受的拉力为多大?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讲义

物理概念和规律: 一、力的合成 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 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如果几个力的 与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 ,这几个力叫做那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叫做力的合成. (1)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 ,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所夹的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平行四边形定则.所有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 把两个矢量 ,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 (3)两分力等大,夹角为θ时,,大小:F = , 方向:F 与F 1夹角为θ 2 。 3.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 ,或者力的 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 力称为共点力. 4.合力与分力的三性 5.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作用效果上的一种 关系 (1)两个力的合成 当两分力F 1、F 2大小一定时, ①最大值:两力 时合力最大,F =F 1+F 2,方向与两力同向; ②最小值: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 ,F =|F 1-F 2|,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 ③合力范围:两分力的夹角θ(0°≤θ≤180°)不确定时,合力大小随夹角θ的增大而 ,所以合力大小的范围是: (2)三个力的合成 三个力进行合成时,若先将其中两个力F 1、F 2进行合成,则这两个力的合力F 12的范围为|F 1-F 2|≤F 12≤F 1+F 2.再将F 12与第三个力F 3合成,则合力F 的范围为 ,对F 的范围进行讨论:

①最大值:当三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F max=F1+F2+F3.②最小值:若F3的大小介于F1、F2的和与差之间,F12可以与F3等大小,即|F12-F3|可以等于零,此时三个力合力的就是零;若F3不在F1、F2的和与差之间,合力的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和的绝对值.③合力范围:F min≤F≤F max. 6. 计算法求合力时常用到的几何知识 (1)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求解,用于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垂直,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的情况. (2)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求解. (3)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解,用于矢量三角形与实际三角形相似的情况. 二、力的分解 1.定义:一个力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来等效替代,这几个力称为那一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分解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3.分解依据 通常依据力的进行分解.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 甲乙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时,有唯一解. 丙丁 (3)已知合力以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时,有下面几种可能: a b c d ①当F sinθ<F2<F时,有. ②当F2=时,有唯一解. ③当F2<F sin θ时,. ④当F2>F时,有唯一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 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 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物理《必修1》3-4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F1 F2 F O F F2 F O (3

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sin α ②当已知合力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 2与合力F 垂直,如图所示,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1sin α ③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 1与合力F 同方向,F 2的最小值为|F -F 1| (5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①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②把各个力向x 轴、y 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 ③求在x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x 合和在y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y 合 ④求合力的大小 22)()(合合y x F F F += 点评: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小结:(1)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2)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 (3)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4)在应用正交分解时,两个分矢量和合矢量的夹角一定要分清哪个是大锐角,哪个是小锐角,不可随意画成45°。(当题目规定为45°时除外) 二、典型例题 【例1】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 ,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乙,它是一个菱形,我们可以利用其对角线垂直平分,通过解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求合力.

第二讲、力的合成与分解

Ⅰ重力弹力摩擦力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5.重心位置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 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知识点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 2.弹性 (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 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3.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 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 第1 页共20 页

第 2 页 共 20 页 度x 成正比。 (2)表达式:F =kx 。 ①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 ;k 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 是形变量,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知识点三、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对比 2.动摩擦因数: (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比值。μ=F F N 。 (2)决定因素: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必备方法突破 必备方法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 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 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 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 力是否存在。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大小计算的三种方法 (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3)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例1[弹力方向的判断](多选)如图1-1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 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 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第3 页共20 页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2-2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2-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1.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2.在研究共点力合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力夹角θ的关系曲线,关于合力F 的范围及两个分力的大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N≤F≤14 N B.2 N≤F≤10 N C.两力大小分别为2 N、8 N D.两力大小分别为6 N、8 N 3.下列各项中的三个共点力,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5 N,7 N,8 N B.5 N,2 N,3 N 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 4.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如下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5.(2012·福建福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它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与球心连线跟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小滑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θ 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 C.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sin θ D.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 6.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右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居然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 C.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D.这有可能,但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经典知识总结

北京四中编稿老师:肖伟华审稿老师:肖伟华责编: 郭金娟 力的合成与分解 本节课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1、合力与分力; 2、力的合成、分解; 3、矢量与标量; 4、熟练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5、理解一种物理学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并能用这种方法解决有关力学问题。 一、合力与分力: 在实际问题中,一个物体往往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原来几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 合力与分力有等效性与可替代性。求力的合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一个与几个力等效的力的过程;求力的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寻找几个与这个力等效的力的过程。 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中学阶段,我们主要处理平面力学中的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1、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选定一定正方向,我们用“+”、“-”号代表力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前面加“+”号,与正方向相反的力前面加“-”号。有了这种规定以后,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就可以转化为代数加减了: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数值相加,方向与分力的方向相同;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数值上相减,方向与大的那个分力相同。 2、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分解: 实验表明,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即以表示合力的有向线段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与合力作用点共点的两个邻边就表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合力与分力在效果上是相同的,可以互相替代。在求力的合成时,合力只是分力的效果,实际并不存在;同样,在求力的分解时,分力只是合力产生的效果,实际并不存在。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同时把合力与分力都当作物体所受的力。

2019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力的合成与分解 A 级抓基础 1.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斜拉索桥一一上海南浦大桥, 其桥面高达 引桥总长7 500 m ?南浦大桥的引桥建造得如此长,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大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 B. 减小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 C. 增大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 D. 减小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 解析:把汽车的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为平行于桥面方向和垂直于桥面 分力, 引桥越长,倾角越小,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的分力就越小,故选项 答案:D 2. 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 F i 、F 2,当它们之间 的夹角为 90°时, 则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 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 40 N B . 10 2 N C. 20 2 N D. 10 3 N 解析:当两角夹角a = 90°时,如图甲所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F 1 = F 2= 10 2 N 46 m 主桥全长 846 m ) (斜面)方向的两 个 D 正确.

当两力夹角3 = 120°时,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合,=10 2 N. 答案:B 3. —个力的大小为30 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 10 N、10 N B. 20 N、40 N C. 200 N、200 N D. 700 N、720 N 解析:合力的大小小于两分力大小之和,大于两分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A项不可能. 答案:A 4?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B. 5 N、2 N、6 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 N,最小合力为1N C. 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若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则只有唯一解 D. 合力的大小总是大于分力的大小 解析: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也可以等于分力,故A正确,D错误;5 N、2 N、6 N三个共点力的最大合力为13 N,而6 N 在5 N 与2 N合力范围内,则最小合力为0 N,故B错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若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有一解,可能有两解,也可能无解,故C错误.

知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 3.知道共点力,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4.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5.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6.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了解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要点梳理】 要点一、力的合成 要点诠释: 1.合力与分力 ①定义: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②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a.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分力与合力虽然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但可以相互替代,能够相互替代的条件是分力和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不能同时考虑分力的作用与合力的作用。 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替代,进一步想,满足一定条件的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由一个力来替代。 2.力的合成 ①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②说明:力的合成的实质是找一个力去替代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的方法。 3.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内容: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 ②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三点注意 a.力的标度要适当; b.虚线、实线要分清,表示分力和合力的两条邻边和对角线画实线,并加上箭头,平行四边形的另两条边画虚线; c.求合力时既要求出合力的大小,还要求出合力的方向,不要忘了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某一分力间的夹角。 要点二、共点力 要点诠释: 1.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若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一组力就是共点力。 2.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如果有两个以上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我们也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说明: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的合成,对非共点力的合成不适用。 ②今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凡是涉及力的运算的题目,都是关于共点力方向的问题。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由平行四边形可知:F i、F2夹角变化时,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1)合力F 的范围:| F1-F2 |< FWF 1+F2。 ①两分力同向时,合力F最大,F=F1+F2。 ②两分力反向时,合力F最小,F= | F1-F2丨。 ③两分力有一夹角0时,如图甲所示,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将F2平移到F i末端,则F i、F2、F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如图乙所示, 由三角形知识可知;| F1-F2 | < Fv F1+F2。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及答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 ?选择题 1. 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2. 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 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 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 只有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 不管物体如何运动,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4. 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和行李、货物。如图2所示,a为水平输送 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 B. 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 C. 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 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D. 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 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5. 如图3所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 A. 5 N,向右 B. 5N,向左 F. C. 35 N,向右 D. 35 N,向左.... 6.如图4所示,在竖直光滑墙上用细线悬挂一重为G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 成角,将重力G沿细线方向和垂直于墙的方向分解为和,则它们的大小应为: A. B.

C. D. 7. 用如图5所示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 ) 8. 如图 6所示,小明要在客厅里挂一幅质量为1.0kg 的画(含画框),画框背 面有两个相距1.0m 、位置固定的挂钩,他将轻质细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挂 钩上,把画对称地挂在竖直墙壁的光滑钉子上,挂好后整条细绳呈绷紧状态。 设细绳能够承受最大拉力为 10N, g=10m/s 2,则细绳至少需要多长才不至于断 掉 ( ) A . 1.16m B. 1.55m C. 2.00m D. 3.55m 11.如图7所示,在倾角为a 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 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 O 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 ) A.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 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三、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4分,共28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 13.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 的拉力时,其长度为20cm ,对其施 30N 压力时,其长度为14cm ,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 ________ cm ,其劲度系 数为 _________ N/m 。 14. 将已知力F 分解为两个分力F 1和F 2,若已知分力F 2和F 之间的夹角亠且 C D 图6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精华版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过程 一、力的合成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细芯铅笔. (2).实验步骤 ①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放于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③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如图标记,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个细绳套的方向. ④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 只弹簧秤的读数F 1和F 2 的图示,并以F 1 和F 2 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 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⑤只用一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选定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⑥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⑦改变两个力F 1与F 2 的大小和夹角,重复实验两次. 实验结果: (3).实验结论 结点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F 1与F 2 之合力必与橡皮条拉力平衡, 改用一个拉力F′使结点仍到O点,则F′必与F 1和F 2 的合力等效,以F 1 和F 2 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注意事项 1.实验时,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且拉力应沿轴线方向,以减小实验误差.测量前应首先检查弹簧秤的零点是否准确,注意使用中不要超过其弹性

生活中的力的合成和分解

F 1 F 2 F O 生活中的力的合成和分解 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 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就是已知对角线求两个邻边的问题。显然, 如果没有附加条件,则可有无数个答案。所以,力的分解关键在于根据具体情 况确定某一已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以下两种情况可以得到确定的分力。第一, 根据力的实际效果能够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则可得到两个分力的大小;第二, 根据力的实际效果能够确定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大小,则可得到另一个分力的方 向和大小。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 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 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 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 1-F 2| ≤ F 合≤ F 1+F 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例1】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 200 N ,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乙,它是一个菱形,我们可以利 用其对角线垂直平分,通过解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求合力. 320030cos 21== F F N=346 N 合力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 2.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 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 (2)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 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 【例2】如在图所示的支架悬挂一个重力为G 的灯。支架的重力不计。已知 AO 、BO 、AB 的长分别为L 1、L 2、L 3,求支架两杆所受的力。 解:在支架的O 端悬挂电灯后,使支架的两根杆受到力的作 用。由于支架的A 、 B 两端与墙壁是绞链连结,因此作用在 杆上的力是沿杆的方向。但杆受的是拉力还是压力,需要通 过实践来判断。可以设想,若将杆AO 换成弹簧,则弹簧会

基础课时5力的合成与分解

基础课时5力的合成与分解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力的合成和分解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2.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如下图1所示均是共点力。 图1 3.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2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2乙所示。 图2 特别提醒 (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的夹角θ越大,两分力越大。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4.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遵循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②正交分解。 知识点二、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求和时按代数法则相加。 [诊断自测] 1.(多选)关于几个力及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C.3 N的力能够分解成5 N和3 N的两个分力 D.1 N的力和2 N的力合成一定等于3 N 3.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4.一位体操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倒立动作,下列图中沿每个手臂受到的力最大的是() 5.如图4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那么() 图4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为G cos α 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学设计 【课题】力的等效替代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必修I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力的等效和替代是粤版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位移矢量,对矢量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获得感性认识。 这节课的内容,为下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后续力的合成与分解打下知识层面的基础。本节课所初步总结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处理矢量的一个通则,因此本节课为以后动量、冲量、动能定理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对等效替代的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质的认识。学习关于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等效思想和所学的探究方法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教材的内容安排:粤教版教材第三章第3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这一节的内容,首先是教师讲解一些相关的概念:力的图示、力的等效、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寻找等效力,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初步得出。

4、对教材的思考:这章的教材编写整体上看,比较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但是,我觉得第三节《力的等效与替代》力的等效这部分,我们一直在强调力的等效,直至后面寻找等效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求几个分力的合力,故而在这里,应该把寻找等效力与力的合成在观念上应该先对等起来,教师应该注重提出猜想前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从几何层面上来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置使得学生无从下手。 【学生学情分析】 (一)学生兴趣:实验操作的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 (二)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移以及力的概念,初步接触了矢量的概念。 (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对矢量方向性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上。本节课应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体验矢量运算并非简单相加减,而是遵循平行 四边形定则。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对于第一次接触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大的飞跃,对于习惯于代数运算 的学生来说,矢量运算是相对较困难的,也比较难以接受,如何让学生 在以前学习基础之上接受本节课内容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二)过程与方法

(完整版)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及答案

图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 .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 .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 D .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2.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做 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加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 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 只有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 不管物体如何运动,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3. 如图1,一把正常使用的自动雨伞,关于其中弹簧的状态,正确的说法是……( ) (A)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压力。 (B)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拉力。 (C)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压力;雨伞收起时,弹簧受到拉力。 (D)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拉力;雨伞收起时,弹簧受到压力。 4.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和行李、货物。如图2所示,a 为水平输送带,b 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 a 、b 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 B . a 、b 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 C .情形a 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 b 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D .情形a 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 b 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5. 如图3所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 ,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5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 5 N ,向右 B. 5N ,向左 C. 35 N ,向右 D. 35 N ,向左 a b 图2 F v

高中物理知识讲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求合力的取值范围 例1、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A.5 N,7 N,8 N B.5 N,2 N,3 N 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 【答案】C 【解析】分析A?B?C?D各组力中,前两力合力范围分别是:2 N≤F合≤12 N,第三力在其范围之内:3 N≤F合≤7 N,第三力在其合力范围之内;4 N≤F合≤6 N,第三力不在其合力范围之内;0≤F合≤20 N,第三力在其合力范围之内,故只有C中第三力不在前两力合力范围之内,C中的三力合力不可能为零. 【点评】共点的三个力的合力大小范围分析方法是:这三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最大值等于这三个力大小之和;若这三个力中某一个力处在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中,则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是零. 举一反三 【变式】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F1=7 N、F2=8 N、F3=9 N.求它们的合力的取值范围?【答案】0≤F≤24 N 类型二、求合力的大小与方向 例2、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作用,每个拉力都是20 N,夹角是6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解析】本题给出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夹角为60°,所以可以通过作图和计算两种方法计算合力的大小. 解法1(作图法):取5 mm长线段表示5 N,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示,量得对角线长为35 mm.合力F大小为35 N,合力的方向沿F1、F2夹角的平分线. 解法2(计算法):由于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用计算法求得合力F,如图乙所示,【点评】力的合成方法有“作图法”和“计算法”,两种解法各有千秋.“作图法”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但不够精确,误差大;“计算法”是先作图,再解三角形,似乎比较麻烦,但计算结果更准确. 【高清课程:力的合成与分解例2】 例3、如左图在正六边形顶点A分别施以F1~F55个共点力,其中F3=10N,A点所受合力为;如图,在A 点依次施以1N~6N,共6个共点力.且相邻两力之间夹角为600,则A点所合力为。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课时5.力的合成与分解

课时5.力的合成与分解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物理课本必修1第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内容,完成课本例题和课后练习,在此基础上,用45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作业】 【基础回顾】 1.力的合成的实质就是找_______,去替代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而不改变其________. 2.只有______物体受到的力才能够进行力的合成. 3.不同性质的力可以进行合成,因为合力与分力只存在__________关系. 4.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_____,同样遵守________. 5.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它的对角线(在两个力之间)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和______ 6.矢量与标量:既有_____又有_____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_____,没有_____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7.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过程:(1)在长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用图钉固定一个_______. (2)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用两支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橡皮筋,记下_____的位置,________和________。即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 (3)撤去一支弹簧测力计,只用一支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将结点拉到________,记下此时拉力F的_______和________. (4)选定标度,作出力F1、F2、F的图示. (5)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并作出对角线.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 (1)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2)两个互相垂直的力的合成: (3)两个大小相等,夹角为θ的力的合成: (4)两个大小相等,夹角为120°的力的合成: 【精题训练】 1.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则有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 【教学重点】 1.从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设计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3.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合力与分力概念——给出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合力与分力关系——设计探究求合力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练习与拓展(例题、合力大小与角度关系、多力合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1.出示卡通画,介绍共点力概念 在大多数实际问题中,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引入共点力和非共点力概念,分别给出共点力和非共点力的图片示例。在研究中如果使用质点模型,则受力均可以作为共点力处理。本节课研究物体受共点力的情况。 出示卡通画: 小车均匀速向前运动,一头牛拉车的效果与三位同学拉车的效果相同。 2.学生小实验 一个力气大的男生在讲台上提起一桶水,使水桶保持静止;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提起这桶水并使之保持静止。分析在两种情况下这桶水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示意图。提问:可以发现各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到:F单独作用和F1、F2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相同。 3.引出等效替代关系,提出合力、分力概念 从前面两个情境出发,抓住共同点:一个力单独作用时可以和多个力一起作用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自然地引出等效替代的关系,并从力的角度分析,得到合力、分力的概念。 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合力、分力的概念: 谈合力、分力的出发点在于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用一个合力去替代几个分力的作用) 合力与几个分力同时存在吗 (不是,合力只是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并不是物体又多受到了一个力) 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情境讨论,激发认知冲突 提问:前面三位同学拉车的情境中,如果三位同学水平向右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是多少呢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合力F=F1+F2+F3,方向与三个拉力方向相同) 提问:把所有的分力相加就得到合力的大小,这个方法就是求合力的方法吗请学生讨论。 (有学生提出异议,以前学过,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应该是两个力相减,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提问:求合力就是把分力相加或者相减吗 实验:两个弹簧秤互成一定角度,提起几个钩码保持静止,分别读出弹簧秤示数。用一个弹簧秤提起同样的钩码保持静止,读出弹簧秤示数。 提问:两个分力大小与合力既不满足相加关系,也不满足相减关系。如果给定两个分力,到底应该怎么去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呢 2.设计探究实验 提出任务: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介绍可用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弹簧秤(2个)、橡皮条、细绳、刻度尺、图钉、三角板。 问题讨论,引导实验设计: ①根据器材,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得到分力,以及两个分力的合力 (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作用效果相同) ②怎么样保证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把橡皮条一端固定,保证另一端与绳子的节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③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么样来记录 (橡皮条节点的位置,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引导讨论是否需要记录力的方向。讨论文字记录的不足,引导思考怎样更好地同时记录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图示。) 请各小组学生再整理探究实验的方案,确定明白实验的目的、过程、操作。 3.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各小组根据自行整理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并用力的图示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观察各小组实验进行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4.思考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观察实验得到的F及F1、F2的大小和方向,猜想F1、F2和F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导学生适当地添加辅助线,研究几何关系。 (学生得出,连接分力和合力的末端,得到的几何图形大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一对邻边,合力为此对邻边所夹的对角线。 各个小组实验时,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各不相同,都能大致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说明有一定的普遍性。请各小组再次实验,改变力的大小、方向,看是否满足同样的结论。 演示实验,特殊角度特殊值验证(即大纲版教材中本节的演示实验)。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绳系为节点。两分力互成90度,分别由三个钩码、四个钩码的重力提供。合力沿橡皮条拉伸方向,由5个钩码的重力提供。 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讨论:为什么力的合成(两个力相加)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呢 (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相加时既要考虑大小又要考虑方向,所以满足的法则必须是大小和方向同时考虑的。) 思考:对于有大小有方向的矢量相加,是否都不能简单地加减呢

第4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4.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要点梳理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 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或者它们的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 作,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进行合成运算时,一般不能用代数加法求合力,而必须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4.矢量和标量:的物理量叫矢量,的物理量叫标量.标量按代数求和. 5.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6.一个力,若它的两个分力与该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分解结果可能有种。 7.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 8.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N,与该力的夹角为。 要点讲练 1.力的合成 例1.物体受到两个力F1、F2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53N、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的范围。. 例2.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 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是几个力的代数和 2.力的分解: 【例3】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下列情况中,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一定唯一的有()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4】水平横粱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10m/s2)A.50N B.503N C.100N D.1003N 5.在医院里常用图示装置对小腿受伤的病人进行牵引治疗.不计滑轮组的摩擦和绳子的质量,绳子下端所挂重物的质量是5 kg,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