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人教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人教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人教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1、了解吐蕃的社会发展状况,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回纥、靺鞨、南邵的社会生活状况,掌握回纥、靺鞨、南邵等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一)、引入:时期,我国统一的国家得到发展。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加强。如和,在今先后设立了管辖的最高和机构。

(二)、阅读教材23页-24页,第一标题“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完成练习:

1、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吐蕃人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一带。有的以为业,有的以为生。他们的和水平也很高。

2、吐蕃的统一: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统一,定都。

3、唐朝与吐蕃的关系:①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经过:年轻的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求婚。把嫁给他。

意义:入吐蕃,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世纪初,接受了吐蕃的请求,把嫁到吐蕃。

③“和同为一家”:文化的进一步,关系更加密切。

(三)、阅读教材24页-25页,第二标题“回纥的勃兴”,完成练习:

1、回纥的社会发展:回纥是的祖先,游牧于流域,逐渐向南发展。他们崇尚,民风。世纪中期,回纥建立,回纥改名为。

2、回纥与唐朝的关系:①封其首领为。②与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③双方在上相互交流。

3、回纥的西迁:840年政权瓦解后,部众大部分西迁到今、等地。

(四)、阅读教材25页-26页,第三标题:“车书本一家”完成练习:

1、靺鞨的社会生活: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流域,生活着族。他们,。世纪末,族的一支统一各部,建立起。

2、靺鞨与唐朝的关系:在粟末设州,以其首领为,封。从此,政权以“”为号。

(五)、阅读教材26页,第四标题“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完成练习:

南诏的统一:隋唐之际,一带分布着。居民是和的祖先。在朝的支持下,最边的统一了。

封其首领为。

二、合作探究: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回顾小学学过有关藏族人民生活的知识,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三、拓展延伸:

【引导】本题属于一个比较归纳概括题。比较分析得出:汉朝主要是为了换取暂时的和平,唐朝是为了施恩,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唐朝国力强盛,在文化和经济上最先进;唐太宗的开放胸襟。 归纳(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强盛是处理民族关系时赢得主动的根本,我们要努力学习,复兴中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有和唐太宗一样广阔的胸怀,能够处理好国家内政。) 2.唐朝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引导】本题属于一个归纳概括题。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④汉族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2.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3.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时不存在的是( )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纥

4.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1.唐朝的和亲政策和汉朝有何不同?唐朝能以如此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因是什么?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给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 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 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七年历史下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邹平审核:东山中学历史备课组时间:2012-3.4 【学习目标】 1、记住“天可汗(Kè hán)”的含义,知道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记住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学习流程】 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教材 2、重点: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问题 (1)天可汗的含义? (2)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3)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 (二)个人默学课本20至24页(8分钟) (三)小组交流(2分钟) 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3)提示:①展示学会的②方式可多样③以小组 为单位 三、点拨与归纳: 、教学反思:四、检测与反馈: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2.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3.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 B.使吐蕃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4. 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 A.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B.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C.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D.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5.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突厥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6.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 7.唐朝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说明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地区用兵的做法 B.统治者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始终非常和睦 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8.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 A.通婚联姻 B.经济文化交流 C.共同镇压安史之乱 D.会盟 9.吐蕃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藏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彝族 10.材料分析: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学习后记: 三、点苍山会盟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1课时主备人:陈婷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2.通过对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 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 三、【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四、【课前预习】 (一)、从繁荣到危机: 1、历史背景:20世纪20年代, _________ 经济空前繁荣。但是,繁荣的后面隐藏着_____________ 过剩、全国性的_______________ 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 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爆发:________ 年10月,美国股票突然爆跌,一场空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迅速席卷美国 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③表现:大量企业_________ ,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 润,不惜大量_______________ 。 ④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二八罗斯福新政: 1、时间、人物:_________ 年, ________________ 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______________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挽救资产阶级统治)。 3、特点:采用____________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整顿___________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 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通过 《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 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 ________________ ”: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 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5、历史影响: ①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 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 深远影响。 6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也就不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

第10课导学案

第10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将中国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也促使部分地主官僚为“自强”和“求富”,采用机器;开展军工和民用生产,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随后出现了民间设厂的现象,中国民族工业诞生。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分析,增强我们透过现象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兴办近代工业的一些企业家的事迹,感受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学法指导】:针对设计的问题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问题1:从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与列强签订了哪些有关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

问题2:从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中看出列强的意图是什么?它使19世纪40、50年代的中国经济出现什么变化? 问题3:分析课文第46页图《开埠后的宁波口岸》、《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和《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幅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问题4:洋务运动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自强”和“求富”?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问题5:洋务运动的官办企业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它的出现有何历史进步意义?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问题6: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代表有哪些? 问题7: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代表有哪些?

初一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最新整理)

初一历史第1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一、明确目标 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前置自学 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引进的优良品种,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 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 ”的谚语。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棉花的种植,由、扩 展到长江流域。 2、宋时,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宋时棉织业由发展到东南沿海。 3、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宋时,地区已成为制瓷业重心。 4、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和。出现了和。 5、宋朝时,、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宋朝的海外贸易,近至和 ,远达和。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 ,管理对外贸易。 6 、前期,地区出现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时,纸币发 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纸币的产生。 7、从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最后完成。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1、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五、达标拓展 1、宋朝时,优良品种占城稻是从哪里引进的?( )A、日本B、越南C、朝鲜D、阿拉伯 2、如果你回到了北宋东京,可能会遇到下列哪几种情况?()①使用交子买东西② 吃上太湖流域的大米③用上景德镇的瓷器④晚上盖棉被睡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广州C、临安D、泉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5、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A、杭州B、苏州C、景德镇D、明州 6、经济中心南移到何时最后完成()A、唐朝中后期B、北宋C、南宋 D、元朝 7、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办理有关手续应到 A. 蕃市 B.市舶司 C.蕃学 D.蕃坊

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富庶的大唐吸引了众多的周边少数民族,引发了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课程标准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通过课堂编排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并能培养他们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表演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政府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保

证。 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使学生了解到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教材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点苍山会盟”三目来说明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和同为一家”。其中“天可汗”体现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内容较详,是本课的重点,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而“点苍山会盟”是小字内容,可稍做介绍。点苍山会盟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作出了贡献。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重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本课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精品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建议、地方、矛盾、密切、优良、统一、建立、提出、局面、基础、政策、能力、方式、水平、反映、关系、设置、增强、形成、管理、帮助、改善、加强、提高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5.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关系,那么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A.唐朝统治者向后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2.下列对左图中的少数民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族名原为回鹘 B.它是今天维吾尔族祖先 C.它的首领被册封为怀仁可汗 D.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 3.在封建社会里,汉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皇帝,而少数民族则另有称呼,请问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4.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时不存在的是()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纥 5.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就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那么这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靺鞨 D. 南诏6.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敌,朕独爱之如一”。因而受到各少数民族的拥戴,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7.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8.下列建筑不能反映唐代汉族与汉族地区的关系是:() A. 大昭寺 B.渤海石灯塔 C.千寻塔 D.赵州桥 二、填空题: 9.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唐朝皇帝先后 把、嫁入吐蕃,形成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局面。 10.回纥后来改名为,政权瓦解后人民大部分迁到今天的、等地。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1.识图:请填出下图地区中唐朝时生活的民族以及是今天哪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①A是______________(是今天___________族的祖先) ②B是______________(是今天___________ 族的祖先) ③C是______________(是今天______________族的祖先) ④D是______________ 12、唐玄宗统治前期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13.材料一:开元十八年(730年),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吐蕃传》) 材料二:“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之二》注:唐玄宗时,金城公主死后,玄宗派大将哥叔翰攻打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了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3、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能说出自己体会[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与尺带珠丹和亲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吐蕃 B.突厥 C.黑水靺鞨 D.回纥 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生活方式。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 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10.1)教学案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教学案 主备人:韦昌栋成员(签名):周媛玲、何绍翔、张泽旭、蒙德养、邓丽丽、谭玉迎 一、教学课时:2课时 二、授课时间:第周 三、授课班级:高一(1-24班) 四、学考考点: 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 五、高考考点: 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 六、教学过程: 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对的变革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取得成就原因 (1)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_________________,端正发展观念,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表现:①经济保持___________,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________________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速推进。 ③______________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党和国家深入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思想。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表现:①_________________取得决定性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人群持续扩大,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1、了解吐蕃的社会发展状况,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回纥、靺鞨、南邵的社会生活状况,掌握回纥、靺鞨、南邵等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一)、引入:时期,我国统一的国家得到发展。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加强。如和,在今先后设立了管辖的最高和机构。 (二)、阅读教材23页-24页,第一标题“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完成练习: 1、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吐蕃人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一带。有的以为业,有的以为生。他们的和水平也很高。 2、吐蕃的统一: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统一,定都。 3、唐朝与吐蕃的关系:①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经过:年轻的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求婚。把嫁给他。 意义:入吐蕃,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世纪初,接受了吐蕃的请求,把嫁到吐蕃。 ③“和同为一家”:文化的进一步,关系更加密切。 (三)、阅读教材24页-25页,第二标题“回纥的勃兴”,完成练习: 1、回纥的社会发展:回纥是的祖先,游牧于流域,逐渐向南发展。他们崇尚,民风。世纪中期,回纥建立,回纥改名为。 2、回纥与唐朝的关系:①封其首领为。②与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③双方在上相互交流。 3、回纥的西迁:840年政权瓦解后,部众大部分西迁到今、等地。 (四)、阅读教材25页-26页,第三标题:“车书本一家”完成练习: 1、靺鞨的社会生活: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流域,生活着族。他们,。世纪末,族的一支统一各部,建立起。 2、靺鞨与唐朝的关系:在粟末设州,以其首领为,封。从此,政权以“”为号。 (五)、阅读教材26页,第四标题“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完成练习: 南诏的统一:隋唐之际,一带分布着。居民是和的祖先。在朝的支持下,最边的统一了。 封其首领为。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导学案(无答案)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目标素养】 1.掌握辽、夏、金、元的统治情况,认识到少数民族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了解蒙古的崛起、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史实,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学法指导】 1、学材准备:课本页、导学案、地图册、双色笔 2、学习流程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1、了解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发展的史实。 2、掌握辽夏金元民族交融的原因、主要表现和影响。 提升目标: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成果记录 仔细阅读课文部分,根据问题提示进行勾画、标注,严禁整段勾画,会的问题在后面的()画√;不会或不清楚的在()内画ⅹ 名词解释: 1、全面认识南、北面官的设置:(1)内容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2)原因:辽统治下的各民族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3)实质:这是一种民族分治制度,但本质上是阶级统治。(4)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规管理。 2、四时捺钵:契丹语、是契丹国君主出行时的行宫。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其实际上是契丹国的政治中心。 3、“大定之治”:大定之治是指金朝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的短暂稳定繁荣的局面。完颜雍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制,兴文学,积极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对外主动和宋朝议和。从此,宋金双方休战了约三十年,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金朝国库充盈,社会风气开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课堂训练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A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尺带珠丹和亲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A.吐蕃B.突厥C.黑水靺鞨D.回纥 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 生活方式。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 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A、左起第一是译员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导学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目标导航】(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1、掌握从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明确我国古代经济 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2、理解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2、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史海拾贝(看谁找的最快,最准确。温馨提示:边填边在书上画出关键词)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农作物品种的改进 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稻,很快站在江南地区推广 2,以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 4,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很多茶园。 总之,南方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二)手工业兴旺 1,纺织业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蜀地丝织品“”,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2)棉织业:从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宋代制瓷业的发展 (1)浙江哥窑生产的。 (2)瓷都: 3,宋朝造船业的发展 (1)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2)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东南沿海的、等地 (3)宋朝时的海船已装有,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三)南方经济的繁荣 1,商业发展的条件: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增加,进入流通领域,一部分投入国内市场,一部分拓展海外市场获取利润,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 2,商业都市:、 3,繁荣的海外贸易:(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条件。造船技术先进、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的应用更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情况: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南岸。 (3)影响: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4,纸币的出现——交子 (1)纸币出现的原因:宋朝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但原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纸币的出现时商业发展的需要(2)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期,出现 (3)纸币出现的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5,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二、合作探究,碰撞智慧 (1)P58 动脑筋 (2)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纸币又有什么新发展? 三、精讲点拨,知识构建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一般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来分析表述。顺应这个思路,我们来分析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大屏幕) 四、巩固检测,显我身手 PPT大屏幕 1:PPT思考与判断 2:预习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案鲁教版

“和同为一家” 课题“和同为一家”课型新授执笔人 审核人级部审核时间第周第导学稿教师寄语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2、能力目标: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比较概括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知道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方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太宗因为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先后在今天新疆地区设置管辖机构。 问题归纳: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期称作_________,他们生活在__________一带。以_____和______为生。 2、7世纪前期,吐蕃的杰出首领_____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他仰慕中原文化,向唐朝求婚,_______把__________嫁给他。 3、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___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问题归纳: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回纥的勃兴 回纥是________族的祖先,游牧于___________一带,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后来,回纥改为________。 “车书本一家” 靺鞨族是我国________族的祖先,隋唐时期,生活在今我国东北的_______、________一带,7世纪末,粟末靺鞨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在那里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__________,从此,粟末靺鞨以______为号。 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_______,他们是_______和________的祖先。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_。问题归纳: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动脑筋P22 p23 p24 三、教师点拨 四、当堂检测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关系,那么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古代史 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⑴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 ⑵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的历史史实。 ⑶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突厥与唐朝亲密的关系及文化互相交流影响的史实。能力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相互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⑵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⑶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重点 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方法 ⑴提问引导法。 ⑵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引导认识唐对这些民族的册封,也是加强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表现,进一步体会唐朝的繁荣在于开放兼容并包的思想。 资料进一步加深唐蕃和同为一家的认识,

最新【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02

【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 习题02

第5课“和同为一家” 选择题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尺带珠丹 B、松赞干布 C、皮罗阁 D、大祚荣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与尺带珠丹和亲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吐蕃 B、突厥 C、黑水靺鞨 D、回纥 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 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D、这次会面,是由尚书省户部负责进行的 1、《论语》十则 (七上)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改编后)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改编后) 教学过程 一段:前置学习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农业、手工业、商业) 2、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这个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水平。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新课导入:从五代开始,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到南宋基本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大家想知道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些情况吗?通过本科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将有哪些重要内容。 (三)根据提示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答题: 南方农业的发展 1、那时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那时南方农业发展的概况怎样?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那时南方手工业中,哪三种行业很兴旺? 2、它们各自最重要的产地在哪里? 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哪一座? 2、宋朝时,有哪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当时政府在商港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何时何地? 二段:自主交流 二学:展示交流,合作互学 (一)全班展示以上问题。 (二)小组内交流下列问题 1.57页“动脑筋”: 2.58页“动脑筋”:宋朝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说明了什么历史趋势? 3.59页“动脑筋” A.为什么要发明纸币? B.纸币有什么优点? C.今天的货币又有什么新发展? 4、55页“活动与探究”: 三学:点拨质疑,精讲导学 (一)学生质疑:这节课你有什麽疑问? (二)你能否回答同学们的疑问呢? 三段:巩固提升 四学:反馈应用,深化固学 (一)小结:你这节课学到了什麽?我们来总结一下。(二)巩固练习 1.两宋时期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 2.宋代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 A杭州 B 泉州C 景德镇D 广州 3.下列现象的出现于商品经济无关的是() A 海外贸易的兴起 B 交子的出现 C 陈桥兵变 D 夜市和早市的出现 4.南宋政府对外贸易的态度是() A 只许官府贸易 B 实行鼓励政策 C 严格禁止贸易 D 实行关闭政策 5.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 开封 B 临安 C 广州 D 景州 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个现象说明了()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发展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代农民赋税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7.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 B 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了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 C 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 南宋是都成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应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 2.出现这个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反思:

历史第10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导学案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等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3、思考探究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有哪些杰出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 【学习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重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学习难点】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一、自主学习(边读、边写、边划、边记忆) (一)文艺复兴 1、开始的时间:世纪 2、地点: 3、背景:①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开始产生新兴的,所以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②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 4、含义:“主义思潮”:新兴资产阶级不满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它要求以为中心,而不是以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5、实质:是一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及成就:①: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 ②达?芬奇:文艺复兴时的一位艺术大师,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向西欧发展时的一位文学巨匠,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7、影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①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②社会: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而《》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而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科学:当时天文、地理知识有了进步,地圆学说流行;航海技术和海上武器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2、过程: 航海家国别时间资助国家航行 意大利人1492年西班牙 迪亚士葡萄牙人1487-1488 葡萄牙 达?伽马葡萄牙人1497-1498 葡萄牙 葡萄牙人1519-1522 西班牙 3、影响: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三、归纳总结 四、牛刀小试 1西方有一部长诗叙述了作者在梦境中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这部长诗()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5.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关系,那么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A.唐朝统治者向后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2.下列对左图中的少数民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族名原为回鹘 B.它是今天维吾尔族祖先 C.它的首领被册封为怀仁可汗 世纪中期,建立汗国 3.在封建社会里,汉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皇帝,而少数民族则另有称呼,请问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4.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时不存在的是()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纥 5.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就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那么这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靺鞨 D. 南诏6.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敌,朕独爱之如一”。因而受到各少数民族的拥戴,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7.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8.下列建筑不能反映唐代汉族与汉族地区的关系是:() A. 大昭寺 B.渤海石灯塔 C.千寻塔 D.赵州桥 二、填空题: 9.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唐朝皇帝先后 把、嫁入吐蕃,形成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局面。 10.回纥后来改名为,政权瓦解后人民大部分迁到今天的、等地。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1.识图:请填出下图地区中唐朝时生活的民族以及是今天哪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