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海丝之都——泉州

海丝之都——泉州

海丝之都——泉州
海丝之都——泉州

海丝之都——泉州

黄金般的沙滩,灿烂的阳光,凉爽的海风,漫步脚底下的沙,感受愉快的柔软,黄金海岸的景色一如既往的美丽。阳光洒在沙滩上,使沙滩变得细致、柔软;洒在大海上,将大海染成了亮丽的湛蓝色。海风中夹杂着一丝丝淡淡的“咸”味道。我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眺望着远处的家乡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我不由得开始记忆点滴……

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如今的泉州、厦门、金门、钓鱼岛、澎湖及台湾。古泉州港有“四湾十六港”之称。“四湾”就是指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湄洲湾,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从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海丝名港。

泉州自南朝以来就是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泉州也越来越受历代皇帝的重视。位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北海岸中点的泉州,自然倍受青睐。正是这一南北两面辐射的地理优势,宋哲宗于元祐二年在泉州在设立市舶司。从此,泉州的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超越明州港(宁波)和广州,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曾经到访过泉州,他认为泉州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港口之一。可见,泉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泉州的出名要从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说起。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泉州灵山郑和行香碑就足以证明郑和的船队就曾经到过泉州。那时候泉州的刺桐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经济繁荣,造船技术也非常发达,从目前打捞出来郑和船队一些沉船残骸来看,郑和船队的船在许多方面吸取了泉州造船的先进技术,因此肯定有泉州造船的工匠参加了郑和的船队。

当然,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给泉州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比如: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

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泉州,宗教的古迹数不胜数,有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教寺、老君造像等等。

现如今,泉州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东亚文化之都”了,这是一座正演绎着许许多多奇迹的美丽古城,东方第一大港,多元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泉州人,我也感到骄傲和自豪。

海风依旧在吹,海水依旧那么蓝,美丽的古城还会继续演绎着专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评语:文章从泉州的重要地位、历史发展以及给经济带来的影响,阐述了海丝之都的瑰丽传奇,内容详细,让读者一眼明了古城的美丽。字里行字间透露出小作者身为泉州人的骄傲,情感动人。文章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使人一读就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是一篇较好佳作。遗憾的是叙事中渗透的情感张力稍显欠缺,若在讲述每一部分时多融入自己的情感感悟,文章即更为动人。

海丝文化书信_1

海丝文化书信 导读:海丝文化书信范文【篇一】 亲爱的xx: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2001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着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

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时间: xx 海丝文化书信范文【篇二】 亲爱的xx: 泉州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本身已经证明泉州这座城市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无可比拟,说明泉州的文化价值得到国内外的认可.由 于“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由中 日韩三个国家主办,参选城市都是东亚三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 入围的城市更是有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因此“东亚文化之都”花落 泉州,可以说是泉州无上的荣耀!东方第一港,多元文化城——泉州,闪耀全东亚! 泉州是无愧于“东亚文化之都”这一美誉的,理由有四个: 一是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泉州拥有的历史文化具备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泉州就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联系频繁,这是泉州的一个强项.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优秀范文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优秀范文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优秀范文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xx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着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

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我曾转山、曾转水,也曾转佛塔,却终于在这个不一样的夏季,转到了这里。 有这样一座古老的城,她立在那里,不近不远;有那样一些少年,他们坐在那里,不来不去。可缘分终由天定,我与城,城与你,你与我,最终相遇。 这里,不是灯红酒绿的都市,不是引人注目的新兴开发区,更 不是一个充斥着旅游与商业的景点城市。泉州就是泉州,她屹立在中国的一隅,她承担着 ___使命已有千年。矮矮的红墙砖房,窄窄的街道巷陌,放眼望去却是满眼的绿,绿的青翠,绿的诱人。遍地的刺桐呀,让这里变为了名副其实的刺桐小城。 在这里,闽台缘博物馆为我们拉开了序幕。自古,闽与台一水 相隔,这里的人,这里的情,这里的景一脉相承。西湖之畔,清源山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在中国漫漫的五千年历史当中,丝绸之路铸就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泉州这颗嵌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也曾经沐浴在丝绸之路的光芒之中,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以泉州为起点的。今天,我们重提这个话题,就是要探究泉州当时所具备的历史条件,更好地解读这段历史。 首先,从它的历史前提条件来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给泉州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在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之前,东西方交流以主要是通过陆路丝绸之路来进行沟通的。然而随着战争的硝烟,加之另经济重心的南移,陆路丝绸之路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直至最后被取而代之。应该这样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着必然性,但同时也有偶然性。 就在中国当是处于四分五裂的时期,一个兴起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带着他们的骑兵,带着他们的思想,席卷中华大地,继而统一整个中国,开创了另一个新的历史天地。它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拉直大运河,沟通南北航路,进一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泉州,就是在这种历史机遇的推动下,走在了历史的最前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泰图说它"可以和埃及的亚历山大山港并驾齐驱,是世界上的两大港口之一。"后来游历中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更说它是"世界第一大港"。史载:"当时泉州港中有大船百余艘,小船不可胜数,这里出产的绸缎,较杭州及大都更好。"足见当时泉州的繁荣景象,这也正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典型表现。 当然,维系着这一繁荣景象,除了当时商品及海外贸易的发达之外,还在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策略。这与后来明清实行的海禁是大不相同的。开放的心态,正是当时元政府的施政理念。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元政府于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在泉州、庆元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即专门用来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基于这样一个有序的管理,国际贸易范围更广了,出口的商品更多了。沿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

邮票上的海丝文化.泉州(舒垚)

邮票上的海丝文化·泉州 几千年前,第一艘船载满货物,从东方驶向遥远的欧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历史就是在这一天被创造。他们走过的那条路,被后人称为“海丝之路”。 大海,一直以一种人们所敬畏的形式存在着,因为他的神秘与未知。但人们总是在害怕着的同时,又会想着探索。因为这种好奇以及无数次的尝试之后,人们才发现,海的彼岸,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他们扬起了帆,载着梦想驶向了远方。 海上丝绸之路,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将中国连通世界。泉州,也慢慢的在人们的视野中扎了根。在人们记住丝路的同时,也记住了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泉州亲眼见证了历史上人们无数次的远行。 泉州不拒绝外来文化,就像他不阻拦传扬中国文化一般,以其无限的包容,渐渐接纳了世界。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见到越来越多的洋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为我们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这条路,我们或许不会知道什么是肯德基、麦当劳,不知道什么是微软,什么是苹果。因为海丝之路,让东西方文化得以融合。让海洋彼岸的人们知道,中国,不是一个只会自我封闭的蛮夷国家,我们的文化,是那么的独一无二。因为海丝之路,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唯一,同一片天空下,还有着很多同为人的存在。 时间转到今天,因为海丝之路的存在,泉州用他独一无二的优势,泉州早已经成长成为了一个经济先进的城市。科学技术的提高,交通更加的便捷,使得泉州作为丝路起点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丝路就要被放弃。丝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今天美好生活的起源,他应该作为一种精神,烙在我们的心里。 丝路文化,也是丝路精神。它象征着百折不挠的顽强,象征着敢闯敢拼的坚强。因为这些精神的存在,才能驱使无数人面对位置的海域,勇敢的站上船,去征服,去闯荡。这种精神,永不褪色,它会一直它们为我们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动力来源。 感谢“丝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的色彩。更感谢泉州,孕育了“丝路”,也孕育了“丝路精神”。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泉州港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中世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眼中的泉州——海丝的起点——承载着海丝文化 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以上的种种,能够展现出来的,也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 州为起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在中国漫漫的五千年历史当中,丝绸之路铸就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泉州这颗嵌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也曾经沐浴在丝绸之路的光芒之中,着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以泉州为起点的。今天,我们重提这个话题,就是要探究泉州当时所具备的历史条件,更好地解读这段历史。 首先,从它的历史前提条件来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给泉州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在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之前,东西方交流以主要是通过陆路丝绸之路来进行沟通的。然而随着战争的硝烟,加之另经济重心的南移,陆路丝绸之路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直至最后被取而代之。应该这样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着必然性,但同时也有偶然性。 就在中国当是处于四分五裂的时期,一个兴起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带着他们的骑兵,带着他们的思想,席卷中华大地,继而统一整个中国,开创了另一个新的历史天地。它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拉直大运河,沟通南北航路,进一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泉州,就是在这种历史机遇的推动下,走在了历史的最前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泰图说它"可以和埃及的亚历山大山港并驾齐驱,是世界上的两大港口之一。"后来游历中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更说它是"世界第一大港"。史载:"当时泉州港中有大船百余艘,小船不可胜数,这里出产的绸缎,较杭州及大都更好。"足见当时泉州的繁荣景象,这也正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典型表现。 当然,维系着这一繁荣景象,除了当时商品及海外贸易的发达之外,还在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策略。这与后来明清实行的海禁是大不相同的。开放的心态,正是当时元政府的施政理念。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元政府于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在泉州、庆元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即专门用来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基于这样

海丝之都——泉州

海丝之都——泉州 黄金般的沙滩,灿烂的阳光,凉爽的海风,漫步脚底下的沙,感受愉快的柔软,黄金海岸的景色一如既往的美丽。阳光洒在沙滩上,使沙滩变得细致、柔软;洒在大海上,将大海染成了亮丽的湛蓝色。海风中夹杂着一丝丝淡淡的“咸”味道。我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眺望着远处的家乡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我不由得开始记忆点滴…… 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如今的泉州、厦门、金门、钓鱼岛、澎湖及台湾。古泉州港有“四湾十六港”之称。“四湾”就是指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湄洲湾,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从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海丝名港。 泉州自南朝以来就是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泉州也越来越受历代皇帝的重视。位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北海岸中点的泉州,自然倍受青睐。正是这一南北两面辐射的地理优势,宋哲宗于元祐二年在泉州在设立市舶司。从此,泉州的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超越明州港(宁波)和广州,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曾经到访过泉州,他认为泉州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港口之一。可见,泉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泉州的出名要从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说起。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泉州灵山郑和行香碑就足以证明郑和的船队就曾经到过泉州。那时候泉州的刺桐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经济繁荣,造船技术也非常发达,从目前打捞出来郑和船队一些沉船残骸来看,郑和船队的船在许多方面吸取了泉州造船的先进技术,因此肯定有泉州造船的工匠参加了郑和的船队。 当然,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给泉州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比如: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

《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探究》

《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探究》摘要。新媒体时代,泉州海丝文化的影像传播面临着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不充分、影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认清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充分挖掘新媒体在影像传播中的优势,创作高质量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作品、讲好泉州的海丝文化故事、打造有影响力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品牌,以实现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新媒体;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内容 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泉州市古称刺桐城。宋元时期,泉州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陆交通,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由泉州港为起点辐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上千年以丝绸或丝绸制品为主要货物往来的海上交通线,被后人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1]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成为东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时至今日,泉州城内遍布着丰富的与海丝相关的名胜古迹,从而造就了泉州特有的多元海丝文化,既有闽南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又有戏曲文化、宗教文化等。“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宗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这些称呼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泉州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资源,深厚多元的文化资源。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选题。从广播电视机构,到传媒公司,再到高等院校都将镜头聚焦泉州的海丝文化,拍摄、制作了一大批以泉州海丝文化为主题的

影视作品,进而促进了海丝文化影像化的传播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长潇教授主编在《电视影像传播概论》一书中,根据影像的形态,“将影像传播分为静态影像传播和动态影像传播。”静态影像以摄像图片为主要形式,而动态影像是以声音和画面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动态影像视频,主要通过摄像、摄影等电子设备获得。21世纪以来,新媒体应运而生,以静态图像为表现形态的影像传播逐渐变为以动态影像视觉为主的传播。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影像传播,因此所谈及的影像主要是通过新媒体所呈现出来的以泉州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动态影像视频。在新的传媒环境下,需重新审视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现状,积极探寻适宜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新策略。 一、泉州海丝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目前为止,“人类的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阶段、纸质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和数字传播阶段。这个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2]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个案的泉州海丝文化传播,在传播形式上也先后呈现为身口相传、文字印刷、影像传播的形式。早期的泉州海丝文化以人际传播的形式为主,由从事海丝贸易的商人、华侨将当地的建筑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等传播到沿线国家,人际身口相传的形式在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上都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印刷技术带来了报纸的诞生,报纸成为早期大众传播时代重要的媒介平台。报纸的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规模复制,人们通过报纸文字就可以了解到泉州的海丝文化,这

《我眼中的泉州——海丝的起点——承载着海丝文化》黄惠洪

我眼中的泉州——海丝的起点——承载着海丝文化 黄惠洪指导老师:林丽清 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以上的种种,能够展现出来的,也只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端的冰山一角,可见海丝文化对泉的影响多么巨大。 如果说海丝文化是一段冗长的数据,那么泉州就是一个加密的硬盘,现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遗迹、民间艺术不过是共享的、数量有限的数据资料。如果说海丝文化是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泉州名胜只是一条水量不多的支流。如果说海丝文化是本厚重的史册,那么我们所听到看到的七子戏、高甲戏、白字戏、拍胸舞、歌仔戏等表演技艺也不过是记载着为数不多的文字的残本。 正所谓,“赏古残韵,品古绝书,惜古遗文,踏古珍迹,寻古失物”。古人留下的美好事物,理应值得我们去探寻,去参观,去欣赏,去品味,去珍惜。海丝文化就像一个未完全解开的谜,还深藏着许多尚未展露出来的秘辛。古人留给我们的是底蕴,是发展创新的底蕴。海丝文化留给我们的是未来,不是过去。 海丝文化,留下的是不灭的记忆,失去的是宝贵的财富,传承的是永恒的瑰宝,托起的是举世瞩目的新天地。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海丝文化最大的受益者。正因如此,泉州成了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简而言之,泉州传承了海丝,海丝兴盛了泉州。仅此而已。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XX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着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

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海丝”与泉州古港 泉州港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中世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宋元期间,泉州港的出口货物以丝绸为主,故称泉州古港至西洋的航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明清实行海禁,港口逐渐衰落。 据历史记载,泉州古港与国外交往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时期。早在6世纪初,泉州已开始和国外交往,有大船到南洋诸国通航。印度僧人拘那罗陀于陈武帝永定二年和陈文帝天嘉六年两次到泉州,在泉州西郊九日山上翻译《金刚经》,后从泉州乘船到棱加修国和优禅尼国。 随着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至唐代时开始兴起。唐中叶爆发“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通往西域的道路被阻,“陆上丝绸之路”停滞,于是中外经济交流活动由陆转海,“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兴起。

海丝泉州

寻觅遗落泉州的“海丝” 福建泉州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城市,从泉州所在地成为州治算起(718),建城史已有近1300年。漫长的历史发展给泉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数量之多、内涵之丰富令世人瞩目,而其中最大的特色,无疑是深深的海洋印记。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

【例文1】 泉州市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静态和动态文化遗存保留最为完好的城市,所保存的 海上交通文物和遗址具有真实性、特殊性、唯一性等特点。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规或政府规章,以加强对泉州海丝遗产的保护。此外,泉州市政府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世界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有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专门法规或政府规章的出台将有助于申报工作的成功。针对这些问题,福建省政府法制部门和泉州市政府于两年前即联合开始了泉州海丝遗产保护专项规章的制定工作。 此次出台的《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共36条,明确规定了泉州海丝遗产保护的原则是“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加强监督、永续利用”。从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目前泉州海丝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现状,明确泉州海丝遗产的保护管理机构。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2001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着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例文2】 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独特,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彩遗存,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节目在泉州提线木偶《钟馗斩妖》表演中拉开序幕。提起泉州木偶真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喜,奇特复杂的木偶雕刻艺术,精湛的表演技艺,到过联合国和许多国家演出,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高度赞赏。 “太空朋友,恁好,恁食饱末?有闲著来阮遮坐哦。”地道的闽南话被“旅行者”号宇宙飞船选为55种地球语言之一,向太空朋友发出问候。《爱拼才会赢》喝响世界的每个角落,不仅华人会唱,连外国人也会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唱出了闽南人的“爱拼敢赢”的精神,道出了闽南人不服输、不言败的人生信条。 唯美的惠女服饰,不仅表现了外在美,更是惠安女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韧品质的生动写照,是闽南文化的一种代表符号。 寓意吉祥、富丽堂皇的闽南古大厝,“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 这一独特的“皇宫起”建筑特色诉说着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而古香古色的南音,帮我们记录了中原古代历史,是中原古典音乐的遗响,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促进了内陆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泉州成了“世界宗教博物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泉州当选为“东亚文化之都”实至名归。 通过观看专题片,我深切地感受到勤劳坚韧、开拓进取、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敢于冒险、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洋精神的巨大魅力,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泉州的快速发展。 历史代表着过去,实现闽南梦,泉州梦需要我们珍视历史,努力传承与创新。我们应努力学习知识,全方位了解掌握闽南文化,应尽力维护一些正确的、有道理的观点,对于政府的宣传应大力支持,并动员周围的人一起支持并理解,积极向外人介绍闽南文化,让我们的闽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闽南文化成为实现闽南梦、泉州梦的助推器。

海丝遗韵,魅力泉州

海丝遗韵,魅力泉州 泉州,一颗闪耀于祖国东南方的明珠,一座有着丰富历史人文底蕴的城市,再加上那火红的刺桐花独具一格的衬托,无不让世间的文人墨客,倾倒于她的优美景色与文化底蕴之下。 “苍宫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里,记载着刺桐曾拥有的繁华热烈;这里,曾刻下郑和下西洋的文明历史;这里,便是我们魅力的泉州。 诗人说,泉州是沉睡在深海里的宝船,时间贬不低它的价值;游子说,泉州是宝盖山顶的万寿塔,永远映衬在海外游子的心中;从南宋至今,西街斑驳的老树根记载了这座城市从海丝之路到如今的满城霓虹的璀璨历史。 曾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泉州港,在历史的舞台上无比耀眼。精湛的造船工艺,先进的航海技术,无不令全世界瞩目。那些被中国历史所铭记的杰出人物,至今依然在泉州的历史名册上熠熠生辉;那些尚存的历史古迹,依然长存于泉州……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这是郭沫若老先生抒发对泉州辉煌历史的礼赞,也寄托他对未来泉州发展的希冀。从开元寺桑树花开游鱼戏水的典故,再到泉州西街可口的美食;从泉州著名的东西塔,到大殿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铸献的千斤铁香炉;从泉州出发到世界各地著名商务港口,最后引出了历代外国友人来泉州贸易的光辉历史。其历史记录之长,地域范围之广,都令人感到拔地参天,激昂振奋。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泉州早在唐朝建国伊始,就已对外开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迎接各样的外国游客、商人,繁荣昌盛早已成为了泉州的代名词。中国的东南海,这片蔚蓝的热土,锻造了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传奇故事! 这座古城,至今仍然遗留着许多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印记,它们散落在泉州的每一个角落默默地诉说着流传千年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对泉州的喜爱与不舍;那藏身九日山摩崖石刻群中的祈风石刻,那横卧在入海口的阳古桥,那文兴古渡头的古老石碑,那高耸山巅的万寿塔、六胜塔,还有那在海底沉睡多年才被打捞上岸的古船,都甘愿做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姻缘的千年铁证。 泉州悠久的造船历史,奠定了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聪明的泉州人就开始研习造船技术,所以隋唐时期,泉州就成为了全国最主要的造船基地;宋元时期,泉州的造船业极其发达,援引宋朝谢履诗云:“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可见其之兴盛。当时泉州人所造的海船质量长时间居于全国之首。正如吕颐浩所曰:“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同时古代履责于海外的船只,很多都到泉州 来招募舟师与水手。无论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所使用的四桅船,还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都是“泉州制造”的。 然而,历史年轮的有力印记,从另一方面又证明精湛的造船工艺绝非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唯一因素。“北人善骑,南人善舟”’

小学生海丝文化征文

海丝文化征文 石头家族的历史 五年一班 我的家乡是美丽幽静的九日山。这里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春天,花朵们争奇斗艳,树木吐露新绿。一年四季,松柏常青。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你猜对了,我是一块石头,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在这九日山上,漫山遍野都分布着我的兄弟姐妹们。自从有文人墨客游览登山之后,我的生活、我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一阵笑声,一群人来到了我们的家。我们高兴极了,心想:我们的家终于来客人了!于是那草、那树都绿了起来,花儿们露出了笑脸,红的、白的、粉的、紫的……整个山谷姹紫嫣红,欢迎客人们的到来。走在前面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蔡襄,他们边游览边赋诗,一时兴起,就在我的兄弟姐妹们的身上题诗了。一块石头因为这些登临题诗,这些景迹题名,这些游览留名,还有一些修建纪事而有了生命。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好事成双,“刺桐”(今泉州)是古代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作为东西洋间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占有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是当时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104年,泉州官员为航海船只举行祈风典礼。那一天,大到朝廷官员,小到平民百姓,都聚集在我的家九日山,他们准备了无数的瓜果贡品祭祀海神通远王,祈求海神保佑这些往来东西洋间贸易的船只一路顺风,出入平安。祭祀完毕之后,一群人登临九日山,欣赏无边的美景,并且在我们身上记录下了这些事迹。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的家乡一如既往地占据终于的地位,特别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让全家乡、全泉州、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灿烂的家族史。家乡的娃娃们开始学习本土的历史,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们研究着我们身上的历史,也不得不感叹着我们这些神奇的石头——拥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品格、淡泊的态度。其实这也是我们南安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南安九日山海丝文化旅游区

南安九日山海丝文化旅游区 九日山旅游区位于南安丰州镇,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美誉,现尚存七十七方石刻,其中最有价值的十三方“祈风石刻”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史实,一千七百多年来,她以“溪流荡漾,峰峦映浓,奥衍明秀,隐为一区”的迷人景色,被授予国家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市申报“海丝”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考察点,被列入省“十一五”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旅游区以九日山为旅游资源主体,以狮子山生态旅游资源和莲花峰宗教旅游资源为补充。在九日山旅游区空间布局的安排上,充分考虑以九日山为观光核心,以狮子山为休闲核心和以莲花峰为宗教中心的三核心格局,实施“观光—休闲—宗教朝圣”三层次的旅游区综合性开发。 九日山所在的丰州镇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的东安县治所起,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长期作为郡、县治所, 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闻名遐迩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遗存着为数甚多、有价值、可供开发的文物古迹,有1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九日山摩崖石刻;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陀罗尼经幢、莲花峰石亭寺;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黄氏祖墓、慈济宫等。同时庙下旧石器时期遗址、金鸡古桥、通远王祠、石佛巨雕等名胜也皆集于此,其中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的延福寺是全省最早的佛教禅林。如此众多的名胜古迹高度集中于一个乡镇,实在是不多见。 九日山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内涵丰富的文物宝藏,也是一座天然的书法展览馆。有历代文人、名人的墨宝及寺庙,特别是九日山摩崖石刻中的13段海交祈风石刻,更是弥足珍贵,乃九日山摩崖石刻之珍品,为现存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记载了十二、十三世纪泉州港与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东非等地区的海上经济贸易和人民之间交往的史实,大大丰富并弥补了史籍志书有关方面记载的不足,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是不存在的,而名士高人在中国则比比皆是,九日山也是一样,九日山,风景秀丽,文物众多。山上的祈风碑刻、摩崖题铭,更是典籍荟萃,独具一格,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为泉州必游的名胜之一。九日山东西两峰摩崖共留存北宋至

六年级作文:走进文都泉州感受海丝魅力作文800字

走进文都泉州感受海丝魅力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泉州来。我的家乡历史悠久、古迹遍布、文化多元,是个可爱的地方。今天,请大家随着我走进文都泉州,感受海丝魅力。 泉州历史悠久。宋代时期,泉州就和70多个国家有通商往来。到泉州来贸易、旅游、侨居、传教的外国人如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泉州港也逐渐兴旺起来,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港。马克·波罗认为当时的泉州港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还要繁荣。今天,在泉州海交馆里陈列着的宋代大木船、石刻、瓷器等大量文物和图片,生动展现了当年泉州港的繁华;数百外文的墓碑、石雕等珍贵文物古迹见证了当年泉州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泉州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在这里,峰峦起伏、绿树与石刻盎然成趣的清源山浅唱着古城之歌;凌空矗立的东西双塔诉说着开元寺源远流长的历史;庄严肃穆的清净寺赞叹着泉州多元的宗教文化;势如飞虹的洛阳桥是,跨江接海,历数着千年沧桑;古朴醇厚的红砖古厝讲述着优美动人的故事……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我独爱老君岩。它屹立于清源山脚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泉州人民。泉州,像一位画家,手拿妙笔,轻点丹青,在东亚尽情描绘。 泉州文化长河,灿若星辰。在这里,动听婉转的南音弹奏着意味深长的人间百态;精彩绝伦的提线木偶演绎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富有地方特色的梨园戏、高甲戏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古城的佳话;浔埔女、

蚝壳厝彰显着浔埔文化,诉说着浔埔女的美丽与善良,勤劳与智慧;南少林武术博大精深,传播海内外……泉州,如一位音乐家,手执乐器,口诵佳音,在东亚低吟浅唱。 现在,每当听到《蓝蓝泉州湾》,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泉州,想起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港,这个名胜古迹遍布的地方,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泉州,我可爱的家乡,我将发扬“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努力学习,长大把您建设得更有魅力。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字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字 导读:一枚枚做工精美,画艺精湛的邮票,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再现了千年之中古城泉州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更由此展现出了一条伟大航路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中国的瓷器是十分精美的,尤其是外销瓷,更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西方的人们十分钟爱此类瓷器,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于是,作为重要对外港口的泉州,在一个叫磁灶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座瓷窑,专门生产着外销瓷,运往海外出售。这些美丽的瓷器,成了泉州的名片,中国的名片:瓷器是西方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因此,艺术家们把热火朝天的烧窑现场画入了邮票之中。 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的碰撞交融,体现在泉州的街巷市井中。按图索骥,我持着开元寺的邮票来到了东西塔下。在这一偌大的寺院之中,处处都见证了各个文化的融合。在大殿的横梁上,有三十二位飞天乐伎在飞翔。她们皆面容娇好,有些面带微笑,有些在静静沉思,有些威严无比,有些慈眉善目。她们或身披羽翼,或身披蝉翼。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飞天本是外来的文化代表,手中乐器却是南音一枚枚做工精美,画艺精湛的邮票,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再现了千年之中古城泉州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更由此展现出了一条伟大航路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中国的瓷器是十分精美的,尤其是外销瓷,更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西方的人们十分钟爱此类瓷器,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于是,

作为重要对外港口的泉州,在一个叫磁灶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座瓷窑,专门生产着外销瓷,运往海外出售。这些美丽的瓷器,成了泉州的名片,中国的名片:瓷器是西方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因此,艺术家们把热火朝天的烧窑现场画入了邮票之中。 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的碰撞交融,体现在泉州的街巷市井中。按图索骥,我持着开元寺的邮票来到了东西塔下。在这一偌大的寺院之中,处处都见证了各个文化的融合。在大殿的横梁上,有三十二位飞天乐伎在飞翔。她们皆面容娇好,有些面带微笑,有些在静静沉思,有些威严无比,有些慈眉善目。她们或身披羽翼,或身披蝉翼。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飞天本是外来的文化代表,手中乐器却是南音——这一闽南文化的代表物。不同地域文化,都在这栩栩如生的飞天身上体现。开元寺的飞天与敦煌的飞天,都是文明结合的产物,分别见证了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一直都是神奇的乌托邦。“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句话激励了许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来到泉州。邮票上那一恢弘高大的门楼,就属于清净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它充满着异域的风情,不禁让人联想到那遥远的国度,和“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情景。 这条富有魅力的海丝之路,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一度封闭,知道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无数泉州人,或主动,或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定居。他们有一

泉州文化演讲稿

篇一:品味泉州(演讲稿,配稿演示内容才丰富) 品味泉州 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的ppt作品是“品味泉州”○ 2我们将分为概述、宗教古刹、历史蕴含、海外渊源4项为大家展示泉州的宗教文化。○3一座富有特色与魅力的城市,是一部百读不厌的精彩传奇。而文化则是城市的血脉和○ 灵魂,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4泉州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 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 他们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 5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 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 6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 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7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8自古以来信仰都一直存在,泉州也是如此,宗教文化十分丰富。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多元文化广融博纳,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宗教在历史渊源,地理位置、文化成份,对外关系等方面极具特色。> 9第二章,宗教古刹○ 10<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历史上海上交通发达>. ○ 1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和发源于中国的道教>曾相○ 继在<这里><传播和发扬>。这些宗教也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胜迹,成为泉州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极为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 12至目前为止,<全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14个单位中>,<与宗教有直接关系的○ 有11处>,<占了79%之多> <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的46个单位中>,<宗教占23个,宗教与非宗教文物各分半壁江山>。 因此,<泉州被佛教称“泉南佛国”。> 13 第三章历史蕴含,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泉州不仅是众多宗教的聚集地,也是各种宗教较早传播的地区。14<延福寺、元妙观>是福建省最早建造的佛、道寺观之一,随着岁月的推移,佛道两教○ 更有很大发展,<全市有名称可考的佛寺达600余座,道教宫观岩洞也达几百处。> 15伴随“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天主教、摩尼教、基督教、印度教、日本教、拜物教>○ 也相继在泉州传播。 这些宗教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泉州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不少寺庙、宫观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 16<始建于北宋现存于市区的清真寺是中国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获奖范文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获奖范文 导读:海丝文化,留下的是不灭的记忆,失去的是宝贵的财富,传承的是永恒的瑰宝,托起的是举世瞩目的新天地。小编收集了泉州海丝文化征文,欢迎阅读。第一篇:泉州海丝文化凭栏远眺,只能看见那繁华都市的一角,但这已足矣。在这小小的一角中,我已看尽世间的繁华:那车与车之间的和谐相处,到处耸立着高楼大厦,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那一艘艘英姿飒爽的大船都更加坚定了我在这里寻找它的信念。 “它”是什么?“它”便是那海丝起点和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纵观海丝之路,一路蜿蜒向前,虽受到阻挠,但仍不屈地向前方飞腾,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初衷。 一声汽笛把我的丝路从九霄云外给拽了回来,只见一艘轮船从港湾缓驶离,投向大海热情的拥抱,此情此景又将我引入沉思中…… 而后,我走下楼,因此楼适与海近,故我飞身扑向大海亦很快,我抚摸岸上的一艘艘小船,想从它们身上找到一些海丝的记忆,但前几艘船显然已经忘记了或是阅历太浅,直至我走到最后一艘船前,它缓缓开口说道:“海丝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航道,但是有一段时间并不为人所重视,到后面才得到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我当年也随船队出国还,走过海上丝绸之路,那一带的景象甚为繁华,尤其是起点泉州,那里经济的发达早已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能够造出设备齐全的大型船舰,还开办了许多学堂,培育出许多国家栋梁,那里十分开放故得此繁荣之景,令人赞叹”。 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又一幕开拓着开创海丝之路艰辛的画面,想到它的出现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收益,促进了泉州的发展。

这时几个泉州妇女走过,挑着担子谈笑风生。泉州的发展也缺不了她们呀!泉州不正是贤惠和繁荣的代表吗?! 第二篇:泉州海丝文化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