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法人治理战略

企业法人治理战略

企业法人治理战略
企业法人治理战略

人大集团管控《企业法人治理战略》学习总结

主讲:谢志华教授

正威国际集团——文宏芳(集团管控班第12期学习委员)分享

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均衡,没有比均衡更让世界变得平和,“和谐“与”发展“是治理战略的中心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零散的东西归类化,把据实的东西思想化,把静态的东西延展化(迁徙化),这是老师授课的基本要求。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认知世界感到差异的存在性。本课程学习总结如下:

1、公司治理的缺陷:一个国家或企业靠庞大的监督体系来维护就是一个问题(将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对立),更重要的是谁又来监督监督者呢?

2、外部治理比内部治理更重要:外部治理包括国家、政府、司法管制、竞争对手、经理人失察、媒体等。外部治理要产生作用须落实到两点:1)透明度;2)人人喊打机制。透明度落实要点:公民行为治理(建立个人信誉档案),案例(如新加坡图书借阅管理及德国的闯红灯记录,个人信誉受损,将牵连到家人)。

3、决策治理比错弊治理更重要:保证决策正确是根本;激励比约束更重要;制衡比监督重要;

4、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制衡。制衡的本质是:1)在任何事件上建立对立着的两极;2)一方的权利恰好是另一方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对称才是相互制衡的真正内涵);3)对立着的两极处于公平公正的地位;4)将公权转化为私权。案例:长老分粥的故事(分粥的人最后取粥,权力与责任的对称性—-制衡);如何将犯人平安送到对岸去:把钱给犯人;船不能只有一艘(打破垄断),进行商业捕捞供犯人饮食(降低运输成本)及提升服务,不能预付款(走多远给多远的钱)。

5、好企业的标准:1)资产随时可以变现(看资产负债表的左边);2)资产周转率高且能收到现金(利润水平高且全部收到现金);3)不仅现在利润水平高,而且在未来具有稳定性。企业的生命力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是可持续发展。

6、决策治理:1)保证不产生导致失败的决策产生;2)不能保证所有的决策最优,但必须保证大多数决策正确(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7、只有发票才能证明财产是自己的,而且是有保护的自身财产所有权。

8、经理人管理:背德行为、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改变投资者风险偏好导致投资判断失误等)。解决方案:将公司治理镶嵌在预算制度之中,没有预算公司治理找不到方向,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最重要!

9、群体劳动会存在偷懒或搭便车现象,解决方案:实施岗位预算、岗位核算及岗位考核。岗位核算案例:用于销售的招待费用与业务员挂钩;用于筹资的招待费用与筹资岗位挂钩;用于节税的招待费用与财务人员挂钩;用于获得政策支持的招待费用与财务岗位挂钩;用于公共关系协调及危机处理的招待费用与公关部门挂钩等等。

10、预算是作为核算的前提,预算从来都不是一种责任导向,预算来到人间是一种利益导向,让每个人都觉得任何事都是为自己做的!政策一定要符合人心,否则无法创造价值。

11、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权与决策权分离

1)股东大会:股东权益决策

2)董事会:经营决策,董事会主体有股东型(股东构成)、经理型(高管构成)、专家型(独立董事构成,具有外部性、独立性、专家性、决策性四大特征)。董事会解决投资决策可行性方案:包含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政策可行性、管理可行性、财务可行性(分析成本费用、项目收益、投资报酬的实现、筹资等)。董事会咨询结构:投资战略委员会(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组成)、技术委员会、预算委员会、人事与薪酬委员会、审计与风控委员会(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做出判断、不定期或定期对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并指出解决方案)。

3)经理办公会:做出决策执行----实行首席官制度(按经营要素设首席官:如人力、财务、物流、技术、信息等等。

4)中层:各职能部门落实执行。

12、出资者对经营者(或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内容:

1)确定子公司的责任目标:财产责任(资本保全责任、资本增值责任)、经营责任、法律责任(公司章程责任、国家法律责任)、会计责任(报告责任)。资本保全责任含:数量保全(静态保全、动态保全)和质量保全(总资产变现能力、单个资产变现能力)。资本增值责任含:数量增值(全部新增加值、利润)、质量增值(利润收现程度、利润的稳定性)。

2)确定预算体系:股东大会(母公司)确定目标利润;董事会确定预算体系,向股东大会报告保证完成既定的资本净利润(基于事的预算,如产品、设备投入等);经营层(总经理班子)来分解落实预算(基于人的预算)。

3)现金控制(知情权与控制权):收支两条线,节约资金成本,现金集中管理(现金池、外汇池)。控制方式:1)子公司无权但子公司收入账上有钱:先批支出的事项才可以拨款;2)子公司无权且收入账号无钱:进行双批,即既要批事项是否可为,还要批是否可贷款(总公司拨款);3)子公司有权且收入账户有钱:无需批准;4)子公司有权但收入账号无钱:要批偿债能力。

4)决策约束:任何子公司没有资本筹资的权力。资本性筹资:因涉及到股东权益变动,没有股东同意不能操作;负债筹资:所有子公司有权力但是有限的,不

可授予无限权力。负债比率超标会导致破产,负债筹资是一种理财功能(利息降低利润从而降低税负)。控制方式:1)负债总规模控制。例如超过?报总公司,负债与资产挂钩,负债与盈利能力挂钩;2)资产负债比率管理:不可超过50%;3)将资产负债比率与资产周转速度和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挂钩。

5)资产使用约束:改变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须管制。1)改变资产使用范围须报批(改变经营范围);2)改变资产使用主体须报母公司批准(如对外投资,子公司无权);3)长期租赁固定资产须报批;4)对外捐赠资产须报批。子公司无对外担保权须报批(或有负债);将生产用资产用于非生产型须报批;企业内部重要固定资产的投资、报废、清理、变卖必须经过股东会(母公司)批准。

6)成本费用控制:分与个人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及与个人收入无关的成本费用。1)凡与个人有关的成本费用须制定范围与标准;2)成本费用开支的标准必须与相应的产出挂钩(工资总额股东定、实际工资经营者定、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定);3)招待费用控制:只有赚了才可以提、只有收回了货款才可以提(按照收回现金的毛利额提取招待费)。

7)收益分配权控制

13、利润如何考核?将利润与投入结合起来,1)资本净利率= 利润/投入资本(10%以上),银行最长期贷款利润(最低标准),垄断行业按照行业最低标准。2)收账率:100%--200%收回旧账;3)利润的稳定性: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越大代表稳定性越高。

14、解决资金外逃的方案:1)集团开设统一账号:收支两条线;2)总账号与分账号分离。3)所有分公司赚的钱汇到集团统一收入账号,分公司要用钱须经集团财务同意先将款转入总公司支出账号,再下拨到分公司账号开支。分公司刚开始经营时,总公司可拨付备用金。4)分公司依合同建立业务账,仓储提交物资保管账,财务提交资金账,每天、周周、每月核对。

一个企业允许建两套账,一套税务账,一套管理账,不是做假账,而是入账原则和关注角度不同而已。1)税务账:纳税优先原则(按历史成本计提);2)财务会计:利润按母公司经营效益审计要求算(针对每一个子公司制定一个会计制度);3)经营者能力评价会计:资本保全优先原则(按购买力提取成本,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进行规定)、经营者付出有偿原则(公司形成的收益及费用成本与当期考核者有关的纳入,无关的剔除。例如:前任创下的收入无关,政策性支出无关,市场变化等不可抗力导致的亏损无关)。

15、不是有了多少资源才会做多大事,找到了需求就能动员一切外部资源去达成。

16、创新有三种:1)完善历史上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否定原有的思维(逆向思维);3)原创型发明。

17、人才流动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力量。人群的密集度最高,进化的发展的越快,因为信息交流的可能性越大。

18、人类社会组织的架构在不断的向前迈进:1)由集权向分权迈进;2)由分散向集中迈进;3)集中而不集权;4)分权而不分散。

19、肉体、情感、智慧、灵魂是人存在的四种形态,智商、情商、体商、灵商是人必备的四大能力。情商主右脑,是对人和事的敏感程度,如果不敏感就无法认识和感知人和事务的差异性,也不可能具有创造性。智商主左脑,是对已看到的人和事物的科学认知。体商,是身体自我发现能力很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好。灵商,指的是迁徙能力(举一反三)、灵感(潜意识)。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企业制度中,产权的初始界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产权的执行,通过执行,产权才能产生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资本的不断积累,由资本所有者完全独立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方式越来越受到所有者的能力及专业知识局限的限制。当所有者不能在进行风险决策的同时又圆满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时,就有可能去委托专业人员代理执行上述的资产经营的职能,这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现代企业中,这种资产权利委托代理关系的实现是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并非一般的企业管理,而是在公司的法人资产的委托代理制下规范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 一、法人产权的实质—法人治理结构命题的提出 现代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是以代理关系的收益大于代理关系的成本为前提的。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控制全相分离的条件下,如何对所有者、经营者的关系进行制度安排,关系到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与绩效。而这在现代企业中是通过治理结构来解决的。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是以股东出资形成的法人财产为基础的法人实体。由于公司的出资人即股东很多(现代大公司甚至达到几百万人),股份相当分散,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的分离就越来越明显,因而公司并不是由股东直接经营管理,而是通过一系列代理关系和制度安排,由少数人进行管理的,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就是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法人产权制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治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组织结构形式,同时,企业法人产权的有效安排又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治理结构命题的提出,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形成。因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关于资产权利的委托—代理制,便有了权利的分离和相应的权利主体多元化,从而相互间的监督、制衡成为重要的问题,因此,理解治理结构首先必须把握企业法人产权的实质及特征。 (一)、企业法人产权的本质—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企业法人产权是有别于原所有权但又是从所有权分离出来且有独立意义的有关资产的权利。在现实中,以最典型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所有权转化为股权由股东持有;管理权作为经营管理的执行权由经理掌握;董事会的权利既不同于股东的持股权,也不同于经理的管理权,而是一种对整个公司资产组合的支配权;任何一个所有者,作为持股者只能在市场交易中支配自己的股份,但却不能支配整个公司,只有董事会可以支配整个公司的资产。在这里,董事会权利的特点在于他所支配的公司的资产,在所有权上主要并不是隶属于董事会成员的。尽管董事会的成员也拥有公司的股权,因而也是公司的所有者,但整个董事会成员的股份在整个公司的资产中只是一部分,并非全部。在当代股份日益分散的条件下,董事会成员的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低,但他却可以支配整个公司的资产,因此,所谓企业法人产权便是这种由董事会代表的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内容提要: 一、本文概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及关系,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企业法人洁理结构的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指出目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国有股“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2 、董事会结构不合理; 3 、监事会作用难以发挥; 4 、企业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的产生方式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5 、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 6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7 、新老“三会”的有机结合尚需探索。 三、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 1 、修订完善《公司法》; 2 、合理配置股权,强化所有者的约束功能; 3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 4 、加强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权利组织建设,建立责权分明的组织体系及有效的激励机制; 5 、理顺新老“三会”的关系,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和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一九九三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即“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又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途径。一九九三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一九九九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收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从而确定了公司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只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表格图解(很实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性质职权会议种类、组成会议召集会议决议议事规则其他事项 股东(大 )会有限公司股东会 最高权力机构 决定公司经营方针 投资计划等11项 (p46) 股东会(首次会议、定期会 议、临时会议) 一般情况下董 事会召集、董事 长主持 特殊情况P47 一股一权 普通决议1/2以上通过 特别决议2/3以上通过 股份公司股东大 会 股东大会(年会1次/年、临 时会议) 选举董事和监事 的累积投票制 董事会有限公司 (3~13人) 1管理机构 2执行机构 3经营决策机构 4对外代表机构 5法定常设机构 召集股东会议、决 定经营计划和投资 方案等11项 (P52) 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 会议每年至少2次)一般情况下董 事长召集并主 持 一人一票 多数通过 即董事数额多数决 股份公司(5~19 人,其中独立董事 占1/3以上) 定期会议(2次以上/年) 临时会议(1/10表决权股 东,1/3以上董事或监事) 独立董事的任职 资格、职权(P55) 国有独资公司 (3~13人) 除上述职权外还有 制定公司章程报批 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无次 数规定) 董事由国资委委 派和职代会选举 经理辅助业务执行 机构(董事会) 执行业务 主持公司日常经营 工作等8项(P58) 经理的选任与解 聘由董事会决定 (P59) 监事会有限公司专职监督机构基本职能:监督公 司的一切经营活动 监督对象:董事会 总经理 具体职权:P61、P62 各7项 一般不少于3人,其中职工 代表不低于1/3 每年至少1次股份公司至少6个月1次国有独资公司外派监督机构不少于5人,由国资委派出 专职监事和职工代表出任, 职工代表不低于1/3

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指标的选择与构造

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指标的选择与构造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指标的选择与构造 [摘要]国有集团公司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评价标准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中关于效率定义的本源出发,重新探讨有关公司治理效率的评价问题,我们认为公司治理效率应该包括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两方面内容,即公司治理效率的“好”与“差”应该体现于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之差,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两大类9种指标作为衡量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收益,治理成本,治理效率 以往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问题的考核通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家对公司内部具体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为依据,采用上市公司的考核办法或者对该办法进行一定的调整之后来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进行考核。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考核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时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考察企业所依据的理论与法律基础均是建立在西方较为完善的成文法与现代企业理论所形成的适合于私有制前提下的西方企业,其理论与方法经过直接或者改良后都将产生部分失效的现象;二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与其他类型大型集团公司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集团,利用上述方法所筛选的指标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进行考核时,可能导致无法产生较为准确的结果。因此,考虑到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特殊性有必要制定或者设计一套适合于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的考核指标体系。 一、公司治理效率核心内容的演变及其含义的界定 1.公司治理效率内涵的演变 早期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认为解决两权分离所出现的公司治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如何能更加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这构成了最初的公司治理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本世纪初诞生的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它造就了职业的管理者阶层和管理者市场,管理学科也因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职业管理者取代业主控制企业的经营又产生了“委托人”与“代理人”问题。为了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被侵害和滥用,两者的契约关系需要制度上的相应安排,这就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本世纪初诞生的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它造就了职业的管理者阶层和管理者市场,管理学科也因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职业管理者取代业主控制企业的经营又产生了“委托人”与“代理人”问题。为了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被侵害和滥用,两者的契约关系需要制度上的相应安排,这就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企业制度创新势在必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对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进程进行考察,就其理论和实践的几点探索求教于同行。 一、初始状态、约束条件和变迁方式 中国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和实践起步于90年代初。作为一种微观制度安排,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初始状态和约束条件。首先,它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从计划体制下的生产经营单位转化为一个公司制的市场竞争中的商业实体。由此,公司治理结构的诞生和发展必然受到客观制度环境和传统计划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其次,它是一个以人为设计和干预为主导的制度创新和突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伴随现代企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自发演变过程。因而,如何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研究、认识中国的实际,把握制度创新的机遇,避免和减少人为设计、干预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二、所有者到位的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确保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所有者缺位”。从产权上讲国有企业是国家(包括各级政府)所有,这在法律上讲应该是明确的。问题表现在:(1)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来体现这个所有权。(2)这个所有权的分割、流动在法律、政策上和实践中都有较大的障碍。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实行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深圳、上海建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安排或是尝试。但从整体上讲这仍是一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与企业脱钩,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更加明确了,但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的角色却未能做出相应的安排。在目前的体制下,财政部负责资产和税收;人行、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等负责监管;企业工委和金融工委负责党的工作、人事、纪检、审计;经贸委、计委负责政策和协调。但企业的发展战略、股权变更、资产处置、收购、兼并活动、上市、清盘这些重大问题已超出经理班子和董事会的职权,应由股东批准、决定。企业在碰到这些问题时找不到股东或所有者的代表机构。在目前这种格局下,国有企业难以

公司法人治理情况汇报

证券代码:600875 证券简称:东方电机 编号:临2007-032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整改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28号)和四川证监局对四川省上市公司开展治理专项活动的一系列要求,4月17日组织召开的“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要求,为切实做好公司治理自查和有关整改工作,我公司成立以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开展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专项活动的计划安排。按照计划安排,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了自查和整改工作。现将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期间主要工作 1、成立公司治理专项活动领导小组。2007年4月29日,公司召开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工作会议,成立以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董事办。同时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传达,要求各二级单位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并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布置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会上要求各单位精心组织,分工配合,高效、保质完成此项工作。 2、组织公司董事、监事学习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相关文件。公司在五届九次董事会议上学习了中国证监会和四川证监局关于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本次治理专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领会到公司治理工作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3、认真自查,完成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2007年5月初至2007年5月底,公司以董事会办牵头,组织财务部、企管部、人力资源部、总经办、监事办、采购部、装备部等部门,对照中国证监会和四川证监局的文件精神,认真地进行了自查,对现行的治理状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由此形成了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报告及整改计划,并于6月初将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报告及整改计划报送四川证监局。 4、董事会审议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2007年6月4日,公司召开五届十一次董事

进一步完善省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方案(最新)

进一步完善省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X发〔X〕2X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X办发〔X〕3X号)精神,进一步完善省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省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主要目标 到X年,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更加牢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公司章程的基础作用有效发挥;分类推进董事会建设,国有独资、全资公司逐步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董事会结构优化、制度健全、运作规范;完成外派监事会改革,探索建立外部监事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监督效果进一步提升;建立规范的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经营自主权得到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落实,企业民主监督和管理明显改善;明确和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二、重点工作

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以下简称出资人机构)、股东会(包括股东大会,下同)、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权责,强化权利责任对等,保障有效履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理顺出资人职责,转变监管方式。 1.股东会权力及职责。 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通过委派或更换董事、监事(不含职工代表),审核批准董事会、监事会年度工作报告,批准公司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方案等方式,对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董事、监事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出资人机构根据省政府授权对省属国有企业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享有股东权利。 2.出资人机构职责。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出资人机构依法行使股东会职权。对直接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人机构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强化资本约束、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个大问题:公司治理及其运行机制 1.公司定义:由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特殊情况为一个投资主体)依法集资联合组成,具有独立的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2.公司法人的特点:①资合的性质:投资者所有的企业②承担有限责任:以其拥有的股权或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业务由经营机构来执行,与股东和出资人没有关系 3.我国公司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一)道德风险 1、定义: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交易一方参与人不能观察另一方的行动或当观察监督的成本太高时,一方行为变化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2、产生原因:①签订合约前对信息是了解的,但是对合约签订后将发生的事情预见是不完全的②尽管可以通过签订合约来约束代理人,但是合约的谈判、签订、和合约的履行都要花费成本。 (二)现代企业治理的核心:控制权。控制权的内容:经营决策权、监督权、企业剩余索取权(合约中没有规定的那部分控制权) ①如何配置和行使公司的控制权 ②如何评价和监督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 ③如何设计和实施公司的激励机制 (三)公司治理定义:公司管理层为履行股东的承诺、承担自己相应的职责,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对企业责、权、利的分配与协调。 1

二、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三、(一)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和监督机制 四、1、主要机制:一股一票制。 五、2、补充机制:解决一股一票制的缺陷 六、①累加表决制:股东可以将自己的有效表决权集中投向自己同意或否决的议案。有利于提高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提高民主化水平。 七、②代理投票制:小股东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委托给某一个代理人集中行使。可以将众多分散投票权集中起来使用,提高了提高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客观上形成了对大股东的制衡。 八、(二)股东对经理阶层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九、1、激励机制:高薪、奖金、配股(经理人员获得一定股权) 十、2、监督机制:工作绩效考核和评价、监事会的监督 十一、(三)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实施 十二、独立董事是指与所服务企业既没有投资关系,也没有商业关系和亲情关系的外部董事。一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行业经验,对于科学决策能够起到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十三、三、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 定义:通过企业外的规范化市场竞争机制,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刺激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而且是唯一的所有者,股东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一)产品市场竞争 2

《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解读

《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 见》解读 新华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以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积极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依法规范权责,根据功能分类,把握重点,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意见》明确,坚持深化改革、党的领导、依法治企、权责对等的基本原则,2017年年底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到2020年,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派监事会改革,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培育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勇于担当的董事、监事队伍;党组织在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更加牢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落实,企业民主监督和管理明显改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意见》强调,要从理顺出资人职责、加强董事会建设、激发经理层活力、完善监督机制、坚持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规范主体权责,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履行出资人机构、股东会(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权责,保障有效履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运行效率。

国有企业与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围绕“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目标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因此得到专门大的改善。然而,国有企业依旧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反而成了制约经济进展的因素之一。之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缘故有二:1,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低效:2,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大量失业人员难以得到有效的安置。 本文试图从国有企业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角度,对现代产权理论创新运用,提出一种国有资产改革的新方案,以期较好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在我国,由于国家控股与法人控股,其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根源相似,解决思路也无专门大差不。本文将不对二者加以严格区分,并以国家控股的国有企业为要紧研究对象。 一国有企业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的现实困境

国有企业是指依照出资比例,国家因为占有相对股权优势而拥有操纵权的企业组织,是建立在国有产权基础上的企业。由于国有产权这种制度设计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国有企业至少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 1,自负盈亏难。自负盈亏使企业内存动力,外有压力。国有企业既然作为一种企业,自负盈亏,合理合法。然而,谁来负盈亏,谁有能力、有责任来负那个盈亏?专门难回答。是企业自身吗?不是。企业是一个集体概念,它自身是不能负担起任何责任的。企业盈亏实际上指的是企业对自己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爱护程度,特不是对所有者的利益爱护。从那个角度讲,企业自负盈亏是指所有者自负盈亏。那么,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国家能负企业的盈亏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国家,或者讲代表国家的政府是一级行政权力机构,它是各种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假如让国家,或者政府来负担企业的盈亏,必定会出现各级政府运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爱护自身利益,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差不多法则将荡然无存。因此,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尽管有能力、有责任担负起国有企业盈亏的重担,但它不能。作为国有资产最终所有者的公民应该担

公司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答案

公司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2.0 1、优秀董事会关键时刻决策和果断纠正重大错误的能力。(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0 2、优秀董事会必须在选拔培养接班人与及时撤换高层领导做出及时的决策。(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3、在时间许可情况下,有机会向董事会提问包括外部审计事项、增添大会议题和解决方案(2.0分) 得分: 2.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4、公司治理框架必须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的重要信息,包括财务,业绩表现,股权安排和公司治 2.0 理事项。(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0 5、关联交易司空见惯、上市企业被大股东“淘空”屡见不鲜。(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0 6、一个国家特定的法律环境、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法律法规。(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0 7、关联交易仍然盛行-这些本来几乎都可以避免,但是披着合法外衣继续进行。(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0 8、机构投资者行使权利时,不应该披露其关于整体公司治理和投票的方针。(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2.0 9、政企不分严重影响执法环境的改善,是公司治理的最大障碍。(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0 10、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五分之二以上。(2.0分) 得分:

【国办发〔2017〕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7〕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多数国有企业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从实践情况看,现代企业制度仍不完善,部分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权责不清、约束不够、缺乏制衡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董事会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改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以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

方向,积极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依法规范权责,根据功能分类,把握重点,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二)基本原则。 1.坚持深化改革。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规范决策机制和完善制衡机制为重点,坚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体现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 2.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积极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3.坚持依法治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公司章程为行为准则,规范权责定位和行权方式;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深化改革与依法治企的有机统一。 4.坚持权责对等。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利责任对等,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深化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改革,构建符合国情的监管体系,完善履职评价和责任

公司治理结构图

XXX 治理结构图 股东会 董事会 总经理 丄 1 F r r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 技术总监 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F 1 r 1 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代维质量部 工程建设部 L 1. 公司治理结构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其职责范围是: 股东会职责范围 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 (I )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 )选举和任免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 选举和任免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5) 审议批准监事会或监事的报告; (6) 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7) 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 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 )对公司股份作出决议; (10)对股东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II ) 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组织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2)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 监事会 匸 晋城分公司 长治分公司 忻州分公司 朔外分公司 大同分公司 晋中分公司 1 阳泉分公司 太 原分公司

董事会职责范围 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方案; (7)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组织形式、解散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经管机构的设置; (9)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根据总经理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部室负责人、分公司经理等,决定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经营经管发展目标。 监事会职责范围 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检查公司的财务; (2)对董事、总经理和其他经管层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3)当董事、总经理和其他经管层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必要时向股东大会或国家有关主管机关报告;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5)列席董事会会议; (6)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公司设立经营经管机构 公司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机关总部设一室三部:办公室(计划财务、综合经管等)、人力资源部、和代维质量部、工程建设部。 公司经营经管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1 - 2人、技术、财务负 责人各1人。 公司经营经管决策机构是总经理办公会议,由总经理及副副总经理、技术、财务负责人组成,在总经理主持下,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并根据公司实际设若干职能经管部门公司经营经管机构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任期3 年,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主持公司的经营经管工作、组织实施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议; (2)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定公司内部经管机构设置方案; (4)拟定公司的经营经管制度; (5)制定公司的质量经管体系; (6)提请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公司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 (7)聘任或解聘除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以外的负责经管人员; (8)公司章程和股东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总经理岗位职责 1. 根据董事会提出的经营目标,组织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与经营方案,并推动实施。 2. 拟定公司内部经管机构设置方案和签发公司经管人事任命书。 3. 审定公司工资绩效分配方案和经济责任挂钩办法并组织实施。 4. 审核签发以公司名义(盖公章)发出的文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计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计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一)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 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过去中译“法人治理结构”,近年更多地被译为“公司治理”。称“法人治理结构”为“公司治理结构”更清晰和准确。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内涵: 普通意义上公司治理是指:在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建立的企业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人,分权制衡的企业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现代公司治理的内涵: 1、古典公司治理: 古典的公司治理都是为了保障资本的利益,即投资人的利益而设计的,在这个单一的公司治理命题下,公司组织只是资本追求利益的工具。 2、近代公司治理: 二战后,公司治理增加了新的重要内容,即“相关利益者”,指的是企业员工,贷款银行及社会等与企业利益相关的群体,大量的非出资人进入董事会,在德国,员工代表占将近一半董事会席位,在日本,经理层进入董事会是普遍现象。大多数企业的董事长是由企业内的老资格经理人担任的。在美国,很多大的跨国公司的董事会、社会专家身分的独立董事,甚至占了超过50%的比例。 大量的非出资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公司的决策,不但规范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平衡了公司的相关者利益,也极大的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各发达国家科学、合理的社会进化。 3、现代公司治理: 智力资本即“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美国从里根政府到克林顿政府,延续十年的上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就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动力的。 人力资本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再准确地说人力资本是掌握领先创新技术和掌握先进管理思想的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差异是看它是否持有公司股权。有股权就是资本。 在资本和生产力这两种资源都已渡过稀缺阶段的背景下,智力资源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企业更多地是围绕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来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力资本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出资人却能享有股权了。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涵盖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相关利益群体等三个方面的利益和权利,以此为基础设计出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平衡公司内外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理顺公司内外的关系,并构建出能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架构。 (四)国内公司治理误区: 中国的公司法和其它与公司相关的法律都是围绕古典公司治理原理制订的,投资人即股东是公司唯一的财产所有人和管理权所有人。 这种英、美200年前的公司治理制度带有明显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的特征。它的背景是社会范围的资本稀缺。 保护投资人权益的法学立意并不坏,但忽略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中的其它重要内容,就必然引发出一系列系统性的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在中国人的观念深处,企业员工利益和调动员工积极性被忽略了。智力价值被严重低估,社会范围内,不论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普遍出现授权障碍。企业决策随意,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劳资矛盾激化,贫富两极分化,企业贪污、腐败盛行、经济交易潜规则普遍,边缘收入,灰色收入,成为不少人的主要收入等等。这一切都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企业法人治理战略

人大集团管控《企业法人治理战略》学习总结 主讲:谢志华教授 正威国际集团——文宏芳(集团管控班第12期学习委员)分享 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均衡,没有比均衡更让世界变得平和,“和谐“与”发展“是治理战略的中心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零散的东西归类化,把据实的东西思想化,把静态的东西延展化(迁徙化),这是老师授课的基本要求。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认知世界感到差异的存在性。本课程学习总结如下: 1、公司治理的缺陷:一个国家或企业靠庞大的监督体系来维护就是一个问题(将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对立),更重要的是谁又来监督监督者呢? 2、外部治理比内部治理更重要:外部治理包括国家、政府、司法管制、竞争对手、经理人失察、媒体等。外部治理要产生作用须落实到两点:1)透明度;2)人人喊打机制。透明度落实要点:公民行为治理(建立个人信誉档案),案例(如新加坡图书借阅管理及德国的闯红灯记录,个人信誉受损,将牵连到家人)。 3、决策治理比错弊治理更重要:保证决策正确是根本;激励比约束更重要;制衡比监督重要; 4、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制衡。制衡的本质是:1)在任何事件上建立对立着的两极;2)一方的权利恰好是另一方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对称才是相互制衡的真正内涵);3)对立着的两极处于公平公正的地位;4)将公权转化为私权。案例:长老分粥的故事(分粥的人最后取粥,权力与责任的对称性—-制衡);如何将犯人平安送到对岸去:把钱给犯人;船不能只有一艘(打破垄断),进行商业捕捞供犯人饮食(降低运输成本)及提升服务,不能预付款(走多远给多远的钱)。 5、好企业的标准:1)资产随时可以变现(看资产负债表的左边);2)资产周转率高且能收到现金(利润水平高且全部收到现金);3)不仅现在利润水平高,而且在未来具有稳定性。企业的生命力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是可持续发展。 6、决策治理:1)保证不产生导致失败的决策产生;2)不能保证所有的决策最优,但必须保证大多数决策正确(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7、只有发票才能证明财产是自己的,而且是有保护的自身财产所有权。 8、经理人管理:背德行为、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改变投资者风险偏好导致投资判断失误等)。解决方案:将公司治理镶嵌在预算制度之中,没有预算公司治理找不到方向,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最重要!

如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如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个问题都很突出,即使已经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往往是将文件“锁在柜子里”,普遍存在着职责不清,构成不合理、缺乏科学的工作制度等问题,要想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 一、认清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特征 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现代企业所应具有的科学化、规范化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企业决策、执行的制度安排。它主要由股东会、董事会(包括总经理层)和监事会三个机构组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A.一是股东作为企业的出资者,可以通过股东代表按出资比例或股份行使表决权,能够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企业主人的地位。 B.二是依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公司经营者能够享受充分的法人财产权和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并能努力实现企业所有者对公司的期望。 C.三是企业的投资者选派监事,职工也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监事(这一点国有企业必须做到),共同组成企业监事会,能够实现投资者和职工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监督。 这种组织管理制度,通过企业内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相互激励和相互制衡,使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既保障了所有者的权益,又赋予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同时还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 二、严格法人治理结构的事权划分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合理界定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层和监事会的职责范围,以便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职权。 A.一是人事权,负责选举、罢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B.二是重大事项决策权,如批准和修改公司章程、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决定公司经营方针、投资计划; C.三是受益分配权,批准公司利润分配方案; D.四是股东财产处置权,决定企业的合并和解散等。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学者引进中国,当时,它仅 仅是一个学术词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司治理的概念迅 速得到传播,但这个概念真正得到重视是近两年的事。中国国有企业 改革的难度、证券市场股市的起伏和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是引起人 们重视这个问题的主要外部和内部因素。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的 公司治理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法律自我实施机制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存在障碍,公 司运作存在内部人控制,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信 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企业文化,新闻 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等,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键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障碍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有不少企业 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领导体制、决策过程依旧,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依旧,经营机制、政企关系依旧,在建立责权统一运转 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 了公司的有效运作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出资人职责不能完全到位。国有企业 的出资人职能长期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头负责,极易造成两个极端:一 是谁都不对企业经营的成败真正地承担最终责任,这种无需负责任的 权力行为极易导致“廉价”否决权,导致权力滥用;二是谁也不对企 业行使所有者职能,结果造成内部人控制,内部人利用所掌握的公司 控制权最大限度地牟取一己私利。 1.2公司法人治理的权力制衡机制的难以形成。在实践中,由于董事 长是法定代表人,成为公司的“一把手”,使经理班子和监事会都受 制于董事会。部分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使经营层的权力失 去了有效的制衡监督。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监事由上级任命,且董

浅谈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浅谈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吴跃秋 一、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涵意 现代公司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关键就在于它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或者控制权)的分离,而与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古典企业相区别。 1、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 名词解释:法人治理结构是又称为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公司作为法人,也就是作为由法律赋予了人格的团体人、实体人,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促使公司法人能有效地活动起来,因而很重要,是公司制度的核心。我们今天主要是讲狭义的法人治理结构。 组成: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 (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国有公司的股东会职权由国资监管部门行使)

(2)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国有公司的董事会由国资监管部门委派)(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国有公司的监事会由国资监管部门委派) (4)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依法设置的,它们的产生和组成,行使的职权,行事的规则等,在《公司法》中作了具体规定,所以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以法制为基础,按照公司本质属性的要求形成的。 要求: 法定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系到公司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凡是法律和《公司章程》有规定的,应当严格遵守规定。 职责明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应当有明确的分工,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其职,各负其责,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影响各部分正常职责的行使,以致整个功能的发挥。 协调运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行的,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率地运转,有成效地治理公司(下面的表格就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特点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特点: 一、初始状态、约束条件和变迁方式 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初始状态和约束条件。首先,它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从计划体制下的生产经营单位转化为一个公司制的市场竞争中的商业实体。由此,公司治理结构的诞生和发展必然受到客观制度环境和传统计划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其次,它是一个以人为设计和干预为主导的制度创新和突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伴随现代企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自发演变过程。 二、所有者到位的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确保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所有者缺位”。从产权上讲国有企业是国家(包括各级政府)所有,这在法律上讲应该是明确的。问题表现在:(1)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来体现这个所有权。(2)这个所有权的分割、流动在法律、政策上和实践中都有较大的障碍。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实行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深圳、上海建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安排或是尝试。但从整体上讲这仍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与企业脱钩,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更加明确了,但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的角色却未能做出相应的安排。在目前的体制下,财政部负责资产和税收;人行、证监会、保监会、外

管局等负责监管;企业工委和金融工委负责党的工作、人事、纪检、审计;经贸委、计委负责政策和协调。但企业的发展战略、股权变更、资产处臵、收购、兼并活动、上市、清盘这些重大问题已超出经理班子和董事会的职权,应由股东批准、决定。企业在碰到这些问题时找不到股东或所有者的代表机构。在目前这种格局下,国有企业难以建立起一个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其结果可能导致两个极端,即内部人控制或政府部门的多头干预。 三、股权单一化及解决的途径 中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股权单一化,即多是国有独资公司。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一个多元、分散、可流动的股权结构上的组织形态。单一化的股权难以形成制衡,会导致内部人控制。针对这一现象,政府有关部门、学术界提出股份制改造和股权多元化的政策和思路。 股权单一化产生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是计划体制的遗产。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看,除少部分私有企业外,多数大型公司的股权多元化是通过上市实现的。在家族控制的私有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大众持有的上市公司之间几乎是一个空档,很难找到我们所讲的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是资本主义早期为了筹集资金以满足经济规模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组织形态。现在这一形态在法律上仍存在,但在实际中一般都不再被大公司所采用。其原因:一是由于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可以提供更加方便、有效的集资方式和投资工具。二是不上市的股份制公司缺乏有效的市场控制。从组织控制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