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木版年画的色彩

浅谈木版年画的色彩

浅谈木版年画的色彩
浅谈木版年画的色彩

浅谈木版年画的色彩

论文摘要:在中国民间美术中,色彩已成为一种民间百姓思想感情最强烈的表达符号,它和整个民间文化一样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性,在这

里运用到木板年画上,又是另一番光彩。

关键词:年画色彩民间美术

在充满喜庆氛围的新年期间,我们随处可见的便是写有对来年憧憬的祝福语,它们以春联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这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寻到的。而在城市的个别家庭以及乡村大多家庭,你可以隐约寻到“年画”的影子。简单介绍一些年画,它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过去,它的制作人员都是些民间艺匠、画工,他们没有受到过正式的文化教育,只是为了生计才拜师学艺,所以年画技艺乃是师徒世代传承的手艺。想当然,艺人们所交往的亲友,也都是农夫、渔樵等劳动大众,所以年画的题材大多围绕人民大众的风俗与习惯而展开,如此,它的作用就是寄托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可能这也是农村仍保持将新年贴年画这一传统风气保留至今的一个纯朴动机。随着人们需求的扩大以及欣赏品味的提升,年画的制作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现在的传统年画几乎都是以木刻水印为主,主体也开始偏向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上也开始丰富起来,从原来的门神,发展到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这些事物同样都表达了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纵观年画的历史,它们最早是以门神形式出现的,经历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门神仍未衰落褪色,所以可以说年画这一画种在我国绘画史上寿命最长。翻看汉代文献,就已经有了门神之记载。例如蔡邕的《独断》中便有记载: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到了隋唐时期,门神内容发生了变化,并融合儒、道、释等宗教色彩,显示出世俗化的端倪,例如门神中开始出现妇女、美人等世俗形象。在对民间年画的原始称呼方面,各个朝代亦有其不同的叫法: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在文人李光庭的一篇文章中寻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于是年画便由此定名,并一直沿用到

今日。查证目前保存最早的年画要数宋朝出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这四位宋朝的美女,因此这幅年画也叫做《四美图》。细细体味这些保存完好的年画,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古人在制作年画方面的高超技艺,从而也让我们想象它上色后是否会更加出色。

中国的民间美术色彩是一个庞大神秘、源远流长的色彩系统,而民间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重在关注主观直觉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合成为民间木版年画诞生的背景和土壤,这也是促成木板年画色彩理念不同于其他绘画种类的原因。今天我们学习到的多是西方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知道西方绘画利用的是条件色,中国传统绘画运用的是固有色,而木板年画却不一般,它多用原色,这正是由年画以木版套印着色的制作方法所要求的。中国的民间美术源于本土,来自民间,对心灵世界的持久呵护,对生命的深层关怀和追问,使得民间美术色彩顽强的延续着本源的品味特征。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宗教神明的敬畏到祖先崇拜、生殖崇拜,无不体现出人们对生命和生存的渴求。这种强烈的精神祁盼诉诸于民间美术的色彩中,这便促成了其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我们多看到民间木版年画中将红、黄、蓝、白、黑单纯的色块重复并置,很难想象年画制作者会将色度饱和的大红大绿直接对比,不过却能强烈的感受到年画中体现的激扬节奏,我想那也正昭示了生命的蓬勃,这种色彩几乎是对生命的激情演唱。

一、民间美术(木板年画)色彩特征

中国传统色彩的应用虽然不像现代西方有其科学意义上完整的理论解释,但是它也有适合自身应用的色彩系统。就木版年画来说,它充分体现着五行八卦观的色彩观。传统的五行对无色,具有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象征意味。李泽厚先生在他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中指出:“五行的起源看来很早,卜辞中有五方(东、南、西、北、中)观念和五臣字句;传说殷商之际的《洪范·九畴》中有五材(水、火、金、木、土)的规定。到春秋时,五味(酸、甜、甘、辛、咸)、五声(宫、商、角、征、羽)、五色(红、黄、黑、白、青)以及五则(天、地、民、时、神)、五星、五神等等已经普遍流行。”由此可见,贯穿于五行之中的五色结构已经具有了确定的自我运动和自我调节的内在功能。五行色彩作为中国传统的“正

色”、吉祥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完美、和谐、符合自然规律的综合体现,在民间广泛使用。西方传统色彩体系的基础,是由大自然的光所决定,既对立又统一的冷暖色彩色调,以光的变化为条件,形成条件色的色彩观念。中国画的色彩体系坚持以阴阳观,五行观与八卦观为基础的观念色彩体系。而民间木版年画中的色彩以红、黄、蓝、黑、白五色为设色基础,不局限于随类敷彩,而是根据题材内容,以民族传统的色彩感情具体应用。可以说,五色体系作为华夏民族色彩体系的“正果”,主宰民族色彩意识近三千年,成为华夏民族美学观的基础。

1、木版年画的色彩具有单纯明快,饱和强烈的特征,呈现出乐观向上、自信阳刚的豪气和质朴纯真的乡土气息。民间美术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民间艺人们在没有农务的时候自发自觉的创造一些艺术品,所以民间艺术统一于民间百姓乐于接受的形式中,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可以说是农民画给农民看的,因而不受上层意识形态的左右,大胆布局、直抒胸臆、不为客观物象和条条框框所局限,主观而直觉,重理想、重感情、重心象,所以这种色彩表达便显得自信而天然。但是有了物质条件的限制后,民间美术色彩反而显得质朴古拙、粗放大气、强烈生动而不失和谐。尽管被“经史子集”视为“粗俗”、“鄙浅”,只能“悦妇孺”,但它依然热情,像田野里的葵花一样的灿烂美丽,饱含着对生命和生活的炽热。在年复一年平淡艰辛的农耕生活中,那些贴在墙上、木门上红红火火的年画色彩点燃了世世代代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

2、木版年画的色彩独立而自成体系,具有程式化,大众化的特点。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3 、木版年画的色彩是由单一到多样发展,并在色彩观方面一直保持着主观意向性。年画的色彩在为了满足大众的欣赏水平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它仍然继

承着传统绘画尤其是工笔重彩人物画、宗教壁画的绘色方法,同时还吸收了传统的其他民间艺术创作的崇尚原色,艳丽的色彩,争取做到色彩明快清新的特点,综合了上面的优点而形成年画色彩自身的独特风格。一般来说,为了迎合新年的喜庆欢快气氛,年画往往会被涂绘得火红热烈,特别是注重装饰趣味,它不求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花草、动物等的本色符合,而是遵从“年画要新鲜,才能中人意”的原则。原始的年画最注重的色彩是红色,因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后来的色彩才逐渐丰富,出现了五行色彩,但是各个地区的风俗、生活环境、审美观念等差异,而各自形成特色。例如杨柳青年画多运用中间色,色调柔和、清丽;陕西,山东等地的年画色板少、色块整、色彩强烈、对比鲜明。

4、木版年画的色彩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时代性的特点。宋代的年画色彩的由来多是用植物和中药泡制,据史料记载,最多的一种颜色用二十余种植物和中药。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色彩优点就是经久不褪、日照不衰,这便是古代民间颜料制作的秘诀之一。还有的地方用苏木红、藤黄等植物颜料,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这些皆来自地方生产习俗,为的也是取色方便。根据一些年画不同的色系差异,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分辨它们的产地,例如福建漳州盛产漳丹,所以那个地区的年画画面多以红色打底;广东盛产银珠,所以年画中多用“铜衬”、“纸写”等剪纸手法,有金裹银嵌的效果。

5、木版年画的成色过程有其一定的要求,切不可以将不协调或者犯冲的色块摆在一起,可见对年画的上色也算是一门大大的学问。在搭配颜色方面,民间艺人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一首配色歌:“软靠硬,色不愣;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粉青绿,人品细;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带点青……”民间画工把大红、深绿、深蓝、黑叫作“硬色”,把淡灰或加粉的天蓝、粉红、粉绿、淡黄等称作“软色”。画文戏出或者姻缘奇遇或者问世典故,其中尤其是妇女和书生形象应该多运用软色,以显清丽,但是为了突显软色的特点,画工们往往会在人物的衣领,袖口,裙边等细微部位加上一点硬色,这样一来就可以衬托出粉面娇嫩之感,人物也显得精神。在对不同年龄段的年画人物,着色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画少女的时候,要使她们穿红戴绿;画少妇的时候,要给她们加上黄衣或黄巾,这样才能显示少妇的显贵;画孤寡者的时候,应该给他们配上青色的衣服,这样才显得肃穆;画老年人的时候,他们多被套上赭墨或褐色的衣裳。

二、民间美术(木板年画)色彩的意义

“色彩是第一视觉形式”,如果缺失色彩,仅仅依靠中国传统的墨色浓淡来表现中国人的审美观念,那么中国艺术将是单调和苍白的。而民间美术所呈现的多样色彩,正是当代中国艺术急需的色彩缺失处。现代的中国艺术家多学取西方色彩的处理方式,将光影和冷暖的色彩运用的淋漓尽致,却忽视了我们的本土文化资源。当代中国画只有嫁接上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才能做到更加纯正,更加具有生命力。现代人看中国水墨画,难免会将其看成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老人艺术”,而我们现在关注最多的民间美术具有本真、鲜活、蓬勃向上的色彩,要是将民间美术的色彩与现代中国画的色彩追求结合为一体,那么也许传统古老的中国画便会返老还童,重获新生。

“长久以来不过是一种偶然,只任由画家主观的主宰”,不少西方艺术家这样看待色彩,而中国的民间美术色彩恰好契合了这种感觉,一眼望去,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原色的强烈对比,鲜艳活泼,充满了时代感。要是单单的以水墨与纸张的留白进行色彩对比,很快就会使观赏的人产生视觉疲劳,而中国民间的色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它利用红、绿、黄、紫为互补色,形成最触目的色相对比,这样一来,画面的色彩在冲突对比中显得单纯强有力。目前中国画要想在色彩反面得到突破,就要学习传统色彩中对比色的和谐,这也是色彩时代不可缺少的品格特征。

在木版年画的发展方面,面临了很多变化,就色彩方面,以前的年画都是艺人们一幅一幅手工上色,到了木刻水印技术发展成熟以后,年画就很少全幅手工上色了。年画过去作为一种家庭副业式的工作,生产出来是要卖给广大老百姓的,过去千家万户都在贴木板年画,每年都在生产年画,集市上也有几百家都是在做批发,但是现在手工印的木板年画被那些胶印的年画给慢慢取代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传统的年画在广大老百姓的生活中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没有了市场,年画就不再一如既往地受重视。加上一些老艺人的去世,真正算得上传统年画的技术也不断消失,民间木版年画出现了一种青黄不接的状况。木版年画现在面对的局势要求它不得不向多元化的产业方面发展,正如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技巧在不断丰富的同时,还带动了中国水墨画的多彩性,也许民间年画就该作为一棵大树,因为有了众多的枝杈才会生机勃勃。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文化逐渐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木板年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也主动自信的参与到世界艺术的展台上,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魅

力。在艺术多元化的当代格局中,我们随处可见新一代中国艺术家的解放思想成品,他们开始向多方面创新探索与尝试。但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也不可抛诸脑后,遗忘传统的民族就会没有文化积淀,所以中国艺术只有根植于民间艺术的传统的土壤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盛。

参考资料:王树村,王海霞著,《年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刘正著,《中国年画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8月

彭德著,《中华五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

《对色彩的认识》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对色彩的认识》教学设计 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绘画》第二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第 3 课装饰色彩的心理特性和情感表现教学设计作者姓名: 许卫国单位全称: 深圳市龙岗区中等职业学校(龙岗中专)一、教学大纲分析1.《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指出: 幼师专业美术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美育重要手段之一,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开发、培养高尚情操和正确审美观的形成,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通过美术教学还应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担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及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能力。 2.《绘画》是幼师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绘画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表现客观物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表现力及审美能力。 本教材有意淡化专业知识体系,突出知识内在的本质要素,综合设课,要点明确,做到有序的教学内容与启发式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1 / 11

以确定教学目标,以课程的知识点为主,综合运用其他门类的知识点为原则。 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材形式上,采用灵活的办法,既培养对形的观察、感受力与表现力(静态),对运动的感知与表现(动态),也要进行美感教育,以调动学生兴趣。 使学生感知力加强,使眼、脑、手敏锐协调。 课时无固定要求,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有利的空间。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教版《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绘画》第二册,本课为本书第五单元的第三个部分。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辩识能力。 学习了解色彩与人的密切联系。 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游戏、实验,使学生体验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共同启示与情感,体会到不同色彩组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而让学生在色彩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我表达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

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

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

浅谈木版年画艺术的题材及意义

浅谈木版年画艺术的题材及意义 摘要:木版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样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艺术设计思想的角度浅谈木版年画的题材类型、象征意义的发展转变,并通过与木版年画的社会现状进行对比,阐述对传统艺术的保护的思考。 关键词:木版年画;题材;意义 一、随着社会风俗演变而产生的民间年画 年画是个笼统的称谓,不论木版年画还是手绘年画都可叫做年画。年画源自门神画,而门神画着从桃符演变而来。古人以为鬼魅妖魔最怕桃树。于是悬挂画有神像虎图的桃木驱鬼辟邪。汉代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古籍《山海经》记载了这一习俗的由来“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一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时以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汉代应勋的《风俗演义》中也写到此二神。自汉代,神话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已从桃符移到纸上,桃符演变为春联,而门神画成为后世年画之滥觞。

二、随着印刷术的进步而发展的木版年画 年画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元八世纪左右发明的雕版印刷术,使书籍大批量生产从而在促进了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商业经济放展。这不仅为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而且间接的扩展了木版年画的题材和市场。 木版年画可能出现于唐普及于宋。唐代已有木板印画作品出现。如∶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的一卷《金刚经》其卷首画《释迦牟尼说法图》;1944年成都出土的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刊行的佛教版画《陀罗尼咒本》。宋代木版年画已十分普及,北宋时出现了彩版套印。如:温州皇岙石塔发现的北宋套色木刻版画《蚕母》。南宋时期的《四美图》《义勇武安王位》《东方朔盗桃图》等,这几幅年画在内容、形式上都具备了木版年画的特点,可以说是最早木版年画的实物了。 三、木版年画传统题材及象征意义 木版年画是百姓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现状、表达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的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又因历史悠久、地域风俗差距,其题材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传统韵味强烈,并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培养学生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凤里中学 近年来,人们大力倡导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线、形、色、构图组成的美术的基本要素,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色是审美信息中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儿童对色彩性质的了解。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儿童认识颜色的能力,通过美术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儿童审美趣味的培养。就培养孩子的色彩能力来说,我认为:在水粉画活动中,对孩子在色彩上的认知,感觉有较大的帮助。在我所在的班级里的孩子,经过两年的水粉画活动,孩子们对色彩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他们自信、轻松地运用个人的审美情感,创

造性地表现色彩,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色彩风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幼儿在水粉画上的色彩能力。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水粉色彩知识,让幼儿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探索兴趣。 了解色彩的规律性对幼儿教师至关重要。教师本人要对色彩有深切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色彩素养。色彩就是具有鲜艳的颜色,这是盲目的色彩认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间色、复色、明度、色相、饱和度等,明色、色相、饱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幼儿园里,幼儿主要学习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间色,也可以有几种复色,如棕色、紫红色及无彩色,进而学习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饱和度。对色彩的辨别认识有助于儿童更有意识对色彩加以使用。当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幼儿自发本能的感情冲动,让全心全意自选择色彩的使用。教师要按单元,有步骤地为幼儿设

计能打动他们心弦的有趣课题,使他们在早期就获得丰富的色彩经验和充分表现潜力的机会。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我是在孩子升上中班时才担任他们的绘画课程。对孩子当时的整个美术能力,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孩子对色彩没有什么喜好,个别孩子甚至抗拒美术活动,为了引导他们对色彩的追求,发展他们的色彩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从水粉画下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 一.从生活中引导幼儿追求颜色。 比如说:有些孩子的小被子色泽鲜艳,色彩和谐,甚是好看,在孩子们睡觉前或者拿小毛巾时,我有意识地叫嚷,让孩子们发现:“呀!这张被子真好看,有XX颜色和XXX颜色在一起好看极了,你们的妈妈真有眼光!”“哗!这张

浅谈色彩的观察与表现

色彩写生是美术高考考前训练的重要科目,它既能考察色彩观察与表现能力,也能相应地考察出学生对造型的理解和表现的水平。色彩写生的关键是作者在作画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观察和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提高对色彩的分辨能力,以及正确地把握色彩造型的能力。在此,笔者将就在色彩写生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和表现色彩的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研究静物的摆置,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分析探讨静物布置的指导思想,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画面的色调与对比以及画面的色彩关系有整体的认识和思考。 二、经常性地安排色彩静物速写作业,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用大笔铺写、水粉薄涂的湿画法和干笔大笔摆涂相结合,用很短的时间画出静物的色彩关系。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整体观察色彩,概括表现色彩的意识。 三、讲授色彩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验证、深化理解,强化感觉和理解的统一结合。 生活中的一切物象的色彩都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每一种物象都具有区别于其他物象的颜色,即固有色。另一方面任何物象都存在于具体环境中,既受到光源影响,也受周围影响。也就是说,物象在具体环境中还具有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反映。这就形成了光源色彩写生,要考虑固有色、光源素和环境色三方面因素,因而更注重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客观色彩变化以及色彩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各种色彩关系。 色彩与形体是绘画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色彩是形体的色彩,形体是有丰富色彩的形体。色彩写生是用色彩表现形体,就是强调用色彩表现好形体的结构和明暗对比关系。同时要表现好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整体色调的协调与对比等诸多色彩关系。 把握空间色彩变化规律:由于空气和其他空间因素的影响,不同距离的物体,其色彩的纯度和冷暖,也将发生变化:距作画者愈远的物体,色彩愈冷或愈灰。从而归纳出空间色彩的基本规律: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鲜明远模糊,近对比强,远对比弱。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且以此指导其色彩写生实践,可以加强优秀作品赏析和学生习作讲评,同时加强写生过程中的具体示范指导。 四、写生中对于色彩的观察和表现一定要坚持整体观察、比较观察。 1、要在写生中不断强化学生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意识,提高色调意识,促使学生迅速看到造型和色相、彩度、明度、冷暖等色彩关系,并能整体概括地表现出来。 2、写生中的整体观察,其实也是比较观察,就是不要看一笔,画一笔,不要局部地孤立地盯住一个地方画,而不照顾周围。写生中的整体观察,其实也是理性观察,即色彩理论指导下的观察,也就是意识在先。整体观察,比较观察,就是要占领画面中的主体视觉中心,这样才能把所要描绘的各种景物按主次,远近虚实,摆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画面,把握色彩关系,表现出空间的瞬间色彩现象,而成为一幅好的写生作品。 五、强化比较意识,培养比较技能。 写生色彩的观察,是比较的观察。比较是多方面的比较,从物象色彩的各种属性去比较,才能比较得有内容、有深度。 1、比色调,强调色调意识。 色调是指各种颜色不同的物体,所构成的色彩在冷暖、色相、纯度等方面的总倾向,也指一幅画的主要色彩特征,总体色彩面貌。比如我们说这幅画是亮黄调子的,那幅画是冷蓝调子的,等等。对于调子之间的比较,目的是为了明确调子的明度、冷暖、色相和纯度的总体倾向,使画面具备一定的色彩气氛特征,使本来彼此并不协调的色彩获得统一和调和。 2、比明度,要确立黑白灰层次与对比意识。比明度要比较色彩的明暗差别,深浅变化。

《对色彩的认识》教学设计

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 《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绘画》第二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3课 装饰色彩的心理特性和情感表现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许卫国 单位全称:深圳市龙岗区中等职业学校(龙岗中专)一、教学大纲分析 1.《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指出:幼师专业美术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美育重要手段之一,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开发、培养高尚情操和正确审美观的形成,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通过美术教学还应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担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及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能力。 2.《绘画》是幼师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画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表现客观物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表现力及审美能力。本教材有意淡化专业知识体系,突出知识内在的本质要素,综合设课,要点明确,做到有序的教学内容与启发式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确定教学目标,以课程的知识点为主,综合运用其他门类的知识点为原则。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材形式上,采用灵活的办法,既培养对形的观察、感受力与表现力(静态),对运动的感知与表现(动态),也要进行美感教育,以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力加强,使眼、脑、手敏锐协调。课时无固定要求,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有利的空间。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是中专二年级幼儿师范教育班的学生,全班36人,只有一名男生。学生素质较好,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愿意通过学习和动手练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来促进与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展开竞争,促进彼此间的团结,增强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本课的学习中,如何把感性的色彩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并运用色彩认识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并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内心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宗旨;同时注重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浅谈古诗的色彩美

浅谈古诗的色彩美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 1.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 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出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自然图景。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 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 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 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 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 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 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首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括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

浅谈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当代艺术设计

浅谈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当代艺术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发展史及其艺术特征 1.发展史 朱仙镇木版年画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朱仙镇木版年画对中国年画的推动之力是不可小觑的。当时人们将年画悬挂或者张贴在墙上,是一种重要的风俗习惯——每当新年来临,在墙上的旧年画上,人们都会贴上一张或几张预示新年幸福吉祥的新样年画,以表达辞旧迎新的情感。老百姓没有保存旧年画的习惯,故此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收藏就几乎成了空白,至今流传下来且保存完好的年画可谓寥寥。但值得庆幸的是《东京梦华录》、《如梦录》等文人笔记,却留下了一些有关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字记载。朱仙镇木版年画对当代人而言,则是历史的见证,因为它以绘画的形式纪录了唐末宋初直至如今中国的历史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方便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研究、探讨,方便了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系列问题的探讨、研究。 2.艺术风格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特色体现在构图与色彩的选择与搭配上。对称性的图案特征与主色调配以辅色线条勾勒的绘画技法,为中国民间艺术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朱仙镇木版年画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主次色彩搭配协调、人物动态和画面内容相得益彰等,因而提升了其审美性。可以认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无疑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就其绘画特征而言,最为重要的有五个方面:第一,构图线条粗犷且粗细相间;第二,人物形象夸张且头大身小;第三,整体构图饱满且左右对称;第四,画面色彩艳丽且对比强烈;第五,门神种类繁多且面部表情严肃。 二、艺术精神和民俗信仰 1.艺术精神 (1)形象设计。朱仙镇最早的名称为“聚仙镇”,这当根源于镇内的72个神座。72个神座中有一个“庄王座”,也就是“神戏座”,供奉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按:李存勖爱好戏曲,更热衷演戏)。由于当时朱仙镇的戏曲等演艺活动频繁且发展速度较快,故此戏曲的影响力也渗透到了木版年画的题材与形象设计之中。当时的年画题材大多以戏曲人物、戏曲故事为主,相应的也就带来了人物形象的生动逼真和惟妙惟肖。从那个

水粉画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基础(水粉)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水粉画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学时:实验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美术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色彩课主要以水粉画教学为主,所包含的内容有: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及人体写生三个方面,其教学形式主要以写生为主,并以速写、临摹、默写等为辅助教学。 1.水粉画是一个非常有群众基础且应用十分广泛的画种,从六十年代起,这个画种被列为美 术院校色彩课教学的基础课程。水粉画历史悠久。从古代石窟壁画、工笔重彩到近现代的水粉画,虽然在工具材料、绘制方法和形式风格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到了二十世纪水粉画才以独立的画种出现。 2.水粉画的色彩效果以鲜艳、华丽、柔润、明亮、浑厚为特点。适宜表现简明概括、鲜明强 烈的画面效果。艺术家们多选用它绘制各种写实及装饰风格的绘画。 3.水粉画应用范围很广。可绘制年画、宣传画、图案设计、建筑效果图、装潢设计效果图、 舞台美术效果图等。并对画幅大小及各种形式的绘制任务都有较强实应性。它的工具材料简便,外出写生、收集生活素材十分便利。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水粉的基本知识,水粉的表现方法及技能色彩的基本理论。 2.通过写生练习,使用权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水粉的材料,工具和艺术表达语言的能力,提高色彩修养,培养色彩的审美品味,熟练地掌握运用色彩语言表现情感的能力。 3.通过水粉的写生与训练,为以后的创作、写生、艺术设计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写生技法及色彩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设计思路及设计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

关于对色彩的学习与理解

关于对色彩的学习与理解 在学习课程之前,我对色彩的感知便仅仅只是停留在自我欣赏的状态,色彩的搭配凭借自身的喜好来定,并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学问。而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对色彩原理以及版面构成方面的理解加深了许多,接下来我就详细的说明一下我在这堂课中的所学所感。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每天我们都被各种色彩所环绕,所以已经习惯于每天看着各种色彩生活,并没有仔细的观察它们搭配设计的美妙之处。在学习了本门课程后,逐步的加深了我对于色彩的理解,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等属性。其中色相是指色的名字,明度是指色的深浅,纯度是指色的鲜艳程度。在用色彩来表现我们的主题时,我们除了理解色本身,也要对环境、物件进行理解。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合理搭配,而让整个主题,有了鲜活的、顽强的生命力。这些都是色彩的学问,比如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后我对于一些设计Logo以及浏览网页时的版面设计上的色彩配置都进行了一些观察,发现普遍奢侈品的品牌都以纯色为主,作为主设计色彩搭配,配上的颜色也是以其中主色基调为核心,我认为这么设计的主要原因在于凸显产品本身,而非被其他方面的内容喧宾夺主,当然这仅仅是个人之见。当然我个人认为对于色彩的搭配, 从色彩中窥探出一个人的心理性格以及生理状态也是我在本门课程中的一大收获。比如: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刺激效果,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绿色介于冷暖两中色彩的中

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它和金黄,淡白搭配,可以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蓝色是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它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等。学会这些颜色的生理与心理含义,我们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下,通过对色彩进行搭配,而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达到最优的效果。欣赏色彩就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在不同的色彩下,我们有时觉得喜、有时觉得悲、有时觉得平淡,这让我从中发现,合理的色彩搭配与构成,有助于别人接受你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物表达的理解。 在学习色立体这一部分的时候,对于蒙基尔色相环、色立体纵剖图等学术性较强的内容上,我的理解还是处于懵懂的状态,因此现在抽时间来研读老师分享的色彩构成书籍,希望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我对于色彩构成的理解。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对于色彩的搭配与理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并没有好和坏、优与劣之分,但是在色彩构成的学问与经验之下,当我们很主观地判断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时,如果能够知道色彩的特性,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从而更准确地选择出适合的色彩,这也是从本门课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对颜色的认知

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有很明显的共同处的。发映在语言上,就是虽然各种语言表达颜色的词汇数量差别较大,但是表达颜色的基本词汇,如黑、白、红、黄、绿、蓝等,在很多语言中都是相通的,是非常一致的。不过,由于各民族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差异,颜色词语有时有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这就使得颜色词语的翻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下面,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词汇的异同。 A. red(红色) 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因为日历中,这些日子常用红色字体。因此,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有了这些词组: red figure:赤字 red ink:赤字 in the red:亏损 red-ink entry:赤字分录 red balance:赤字差额 除此之外,还有如? red cent:一分钱;red gold:纯金;red tip on stock market:指股票市场的最新情报 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翻译成英语,可不一定用“red”。例如: 红糖:brown sugar 红茶:black tea 红榜:honour roll 红豆:love pea 红运:good luck 红利:dividend 红事:wedding red wine:红酒 red ruin:火灾 red battle:血战 red sky:彩霞 B. black(黑色) 在英语中经常有“不好的”、“坏的”、“邪恶的”这种意味。例如: black money:黑钱(指来源不正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 black market:黑市交易或黑市(意为暗中进行政府禁止买卖的商品或外汇的交易,或指进行违法的投机市场);由此派生出black market price:黑市价格 另外,英语中,和红色墨水是记帐时的意思相反,黑色还可表示盈利。例如: black figure / in the black:盈利、赚钱、顺差 又如 black figure 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

浅谈木版年画艺术的题材及意义

浅谈木版年画艺术的题 材及意义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木版年画艺术的题材及意义 摘要:木版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样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艺术设计思想的角度浅谈木版年画的题材类型、象征意义的发展转变,并通过与木版年画的社会现状进行对比,阐述对传统艺术的保护的思考。 关键词:木版年画;题材;意义 一、随着社会风俗演变而产生的民间年画 年画是个笼统的称谓,不论木版年画还是手绘年画都可叫做年画。年画源自门神画,而门神画着从桃符演变而来。古人以为鬼魅妖魔最怕桃树。于是悬挂画有神像虎图的桃木驱鬼辟邪。汉代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古籍《山海经》记载了这一习俗的由来“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一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时以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汉代应勋的《风俗演义》中也写到此二神。自汉代,神话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已从桃符移到纸上,桃符演变为春联,而门神画成为后世年画之滥觞。 二、随着印刷术的进步而发展的木版年画 年画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元八世纪左右发明的雕版印刷术,使书籍大批量生产从而在促进了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商业经济放展。这不仅为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而且间接的扩展了木版年画的题材和市场。

木版年画可能出现于唐普及于宋。唐代已有木板印画作品出现。如∶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的一卷《金刚经》其卷首画《释迦牟尼说法图》;1944年成都出土的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刊行的佛教版画《陀罗尼咒本》。宋代木版年画已十分普及,北宋时出现了彩版套印。如:温州皇岙石塔发现的北宋套色木刻版画《蚕母》。南宋时期的《四美图》《义勇武安王位》《东方朔盗桃图》等,这几幅年画在内容、形式上都具备了木版年画的特点,可以说是最早木版年画的实物了。 三、木版年画传统题材及象征意义 木版年画是百姓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现状、表达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的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又因历史悠久、地域风俗差距,其题材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传统韵味强烈,并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木版年画的传统题材常见的有门神、神像、吉祥图案、故事传说等类型。 门神:主要有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钟馗、关公、马超等。门神有分“文武”两种,文的多为“天官赐福”,武的多为秦叔宝与尉迟敬德等。此题材反映了普通百姓驱灾辟邪,保平安的朴素思想。 神像:如土地神、财神、灶神、关王、八仙等。反映了百姓在面对无法解决实现的客观问题和主观愿望时,将希望寄托在非自然的力量上,祈求神灵的庇护。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 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一幅苍茫的画面。

浅谈小学美术水粉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水粉画教学 玉溪市通海县秀山二小:苗青梅 一听说要画水粉画,学生的情绪是那么的兴奋。就是因为水粉画色泽鲜明、艳丽、覆盖力强、表现力强。色彩鲜艳的水粉最突出的特点是容易调和,学生能轻易地调和出千百种丰富的色彩,而且也比较容易表现,厚涂时具有油画一样的覆盖性及较强的附着性,薄铺时又似水彩般流畅与滋润,水粉画既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更能满足他们创作、表达的快感。 因此水粉画是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为符合的画种,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也更易于被激发出来。经过在小学水粉画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水粉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水粉的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唯有唤起了学生对水粉画活动的真正需要,才能真正产生以学生为本的艺术活动。教师必须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强烈的欲望、坚定的信心,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创造。如在写生课上,把一盆菊花放在讲台上,让孩子们走上来感受菊花清香的气味,让孩子们去触摸菊花的外形,让孩子们去观察菊花的色彩。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画面上的菊花也鲜活起来,改变了那种由教师领画、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这种身临其境的引导方式,远胜于教师的生硬说教和填鸭灌输。 二.学习色彩知识。 学生处于不定向、不规则的状态中,他们对颜色的偏爱,虽然和个性、气质及兴趣有关,特别是和年龄有关,但多数情况下,是下意识的选择,我们不能用衡量成人绘画作品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教师要从孩子的绘画心理着手,渗透理性的指导,让孩子在玩、涂中学习到色彩的知识。 1.原色练习。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美术教学论文: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但色彩艺术同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努力和探索,其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逼真地再现物象的色彩,表达物象的质感,已不是绘画中色彩的最终目的,色彩自身应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相对的独立性。 从早期文艺复兴至今,绘画中色彩的表现方法丰富多彩,一代代艺术大师们耕耘不止,给后人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财富。 十五世纪上半叶,凡。爱克兄弟在再现人体和物体的固有色彩方面开始形成了艺术风格。他们的作品,在坚实的造型基础上,加以逼真细腻的色彩表现。作品中的色彩主要是表现物象的固有颜色,这些色彩,通过模糊与鲜明、明亮与阴暗的调子,创造出了令人信服的自然形象。弗朗切斯卡在色彩绘画中则强调鲜明的轮廓线和富有表现力的大色块来进行创作,其色彩已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达。芬奇则采用极单纯而又丰富的色调创造出了不朽的艺术形象;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用一种奇特的、只有他才具有的色彩来进行创作,其色调已经超越了物象本身的色彩范畴,达到了一种色彩的抽象概括,其色彩运用,更多的是为适应精神上富有表现力的主题的要求,不受物象色彩的制约,他根椐画面上节奏、旋律的需要而重新组合色调,作品富有现代精神;伦勃朗利用强烈的明暗对照,单纯而强烈的色彩来突出主题,人物在幽暗模糊的环境中闪闪发光,作品充满了深度。 十九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一些有关色彩理论的论述在欧洲问世,这为艺术家们进一步研究色彩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矗由于印象派画家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和描绘,使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色彩世界。印象派画家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色彩观念,采用鲜明的色彩来描绘天空、田野,画家们致力于风景画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莫奈所作教堂系列充分体现了这一切。 艺术探索是无止境的,康定斯基则比印象派画家更大胆地反叛了传统。在印象派画家那里,色彩还是依附于形体之上,色彩所呈现出来的是具象的物体。而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已见不到传统绘画中的具象物体,色彩已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存在,他使色彩从绘画中独立出来并具有其价值。艺术贵在创新,而每一次创新,都需要勇气打破条条框框,用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和感应世界,推动艺术的发展。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色彩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我们理应对色彩有一个广泛的、全方位的认识,而不应将目光局限在某一点上。如何在色彩教学中汲取多种营养成份,全面推进学生的色彩感应力,应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在色彩教学中采用的理论依据,是在印象派前后时期的色彩理论加之俄罗斯画派的色彩理论综合而成。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条件色,认为色彩的产生要依靠光源色、环境色及物体自身的颜色综合而成。在色彩的对比上也有一定有规则,亮部冷,暗部就要暖;在色彩的训练上比较强调作画过程的程序性,即通常的画大关系,然后深入,再回到大的关系上来。这样的训练方法及色彩理论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多地重视科学规则和相应的客观因素,忽略了做画者对于色彩的直接感应。但在做画过程中这种感应又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它,艺术作品就会缺乏生气,枯燥无味。所以,在色彩训练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对色彩的直接感应,不要让过多的理论缚住做画者的手脚。 传统的色彩理论对于画面的色彩构成更多的是依靠色彩的空间关系去表达(物体离观者近则色彩鲜明突出,退远则变淡变冷)。但在现代的许多绘画大师的作品中,这种理论已被打破,艺术家们根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应,重新组合、安排色彩来构成画面。空间关系,应理解为色彩结构上的位置关系,色彩的强与弱应根椐画面的需要来分配。 法国艺术大师巴尔蒂斯对于东方绘画非常崇尚;凡高的作品中也充满着东方情趣;米罗的作品更是如此。为什么东方绘画有如此之大的魅力,使这些艺术家顶膜礼拜呢?关键就是

古诗词的色彩美

(二)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分) 答: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答: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

对色彩课的认识及理解

对色彩课的认识及理解通 过这几周上色彩课,以及袁老师的悉 心教导,我感觉自己对于颜色方面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触,多了一份理解和认知。现在,我就谈谈自己对色彩的一些认识和见解,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老师见谅及指出。 我认为,色彩是人视觉所能直接看见的,色彩对人的视觉,心理有很大的影响,这里先举个例子,如果大家看红、黄 2 种色是不是有种暧和的感觉?如果看蓝、绿 2 种色是不是有种冰冷的感觉?其实色彩本身是不带任何含义的,但是人的心理错觉把它们分成冷暧 2 个色系,大家经常在日常受到色彩的影响,例如在夏天,如果你在家里家把所有的灯关掉,把窗帘换成深绿色,不见一丝阳光,这里你在心理上会感到非常凉快!这些并非是真实的的温度、凉快,它只是色彩影响人的心理所产生的错觉。那错觉是怎么产生的呢?那就要了解色彩的审美感情了。我本人就特别喜欢绿色,因为绿色象征春天、希望、新生、青春、和平、安全。给人感觉是清新、深远、新鲜、安静、生命、兴旺。如春天树叶发芽到处到是新绿色,给我一各新生的感觉,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从头开始,给

人一种希望。绿色还给我一种清新的感觉,心情烦的时候,到大自然里看到一片绿色,马上有一各轻松之感。所以说,我们在作图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色彩的冷暖关系,哪些色彩该用,哪些色彩不该用,同样,我们也要在色彩上有所选择,例如,当我们面临多种相近的颜色时,我们要对其加以思考筛选才行,考虑颜色的搭配,有时候需要复杂,有时候却应该简洁大气,这些都是我们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积累的。 再说说袁老师吧,袁老师像个大男孩一样,给人易亲近的感觉,专业道德素养高,经历过苦难吃过苦,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收获回报,袁老师所取得的成就着实令人赞叹,值得我们学习。袁老师讲课也十分认真,如果还有色彩课,我愿意再上袁老师的课。 总之,色彩课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画一张画之前,首现要分析好物体与周围的关系,所用有哪些颜色等等,这样才能画出美图。 学习色彩课,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也希望袁老师永远幸福。 ——刘炳森 110907119

美术教案《认识色彩》

《色彩》教案设计 盐洲中学钟越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学习,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了解色彩变化的规律,较好地运用色彩关系。 能力目标:运用色块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难点: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得知识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现场观察自己所在的教室,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1、讲台是什么颜色? 2、门是什么颜色? 3、还有墙壁又是什么颜色?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让学生指出本课主题——色彩。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1、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 刚才我们谈到了一些物体都是有颜色的,所以说“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换句说,我们认识物体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色彩。 问题:1)、我手中的水是什么颜色? 2)、是不是和我们说“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起了矛 盾? 思考:水是无色透明液体,因此说水是没有颜色的。是不是我们刚说的“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起了矛盾?现在让同学们带着疑问,欣赏一 部分图片,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所看到的图片和我们说的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是否有矛盾?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 小结:水就本身的结构、性质来说是无色。可是,水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必须盛在一定的容器里,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受到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 颜色。人们不是常说蓝色的大海,碧绿的湖水。 扩展思维:空气有没有颜色? 空气中有水份、尘埃,这些微小的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在不同的时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我们在看山时,就会发现近处的山除了轮廓更清楚,树的色彩也更纯绿,而愈远的山就愈蓝灰,这就是空气中的物质在阳光中折射出的色彩。就是在太空中,宇航员折看到的太空星球,也是充满变幻的色彩。所以说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有颜色的。 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2、光给了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所有颜色 通过“盲人摸象”猜物游戏的方式理解:游戏规则是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布蒙住他的眼睛来猜答,他可用一分钟提问,其他学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猜物的学生可以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但不可以猜这物件是什么。(老师在旁引导,提示。) 我们在白天欣赏大自然的景物时,无不感受到形形色色的缤纷色彩。但一进入黑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假设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我们面前放上两个苹果,我们嗅觉感知到眼前是苹果,触觉也能从形状上感知到是苹果,但我们却不能知道这两个苹果哪个是红的?哪个上绿有?这一切都得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得清楚。可见我们辨识宇宙万物全是靠光,没有光就没有色。 3、色彩的分类 色彩就是生命,色彩就是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能眼睛看到的色彩非常丰富。 问题:1)、你能说出几个色彩? 2)、你们认为黑、白、灰可称为色彩吗? 色彩分为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黑、白、灰没有任何色相感觉。 有彩色系——纯色、光谱中的基本色、其它一般色彩、基本色与黑、白、灰之间不同量混合。 4、色彩的三属性(三要素): 展示各种色彩斑斓的图片(色环、渐变色彩、不同笔触的作品),让学生观察色彩的不同和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