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1杂志影响因子要出发布啦,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傻傻搞不清楚?

2021杂志影响因子要出发布啦,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傻傻搞不清楚?

2021杂志影响因子要出发布啦,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傻傻

搞不清楚?

展开全文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了解期刊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是大有裨益的。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所从事领域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期刊分区

关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证报告) 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

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制定的分区(原为汤森路透,后来改由科睿唯安发布),统称JCR分区;另一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

SCI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1.1 JCR分区

科睿唯安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

1.2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又称分区表、分区数据)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分区表设计的思路始于2000年之初,旨在纠正当时国内科研界对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差异的忽视。自2004年发布之后,分区表为我国科研、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份评价国际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参考数据,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

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些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表,以及分区说明介绍。

1 说明

大家可以直接在MedSci期刊查询中查询到中科院分区,或下载MedSci医学APP,也可以查看到杂志的分区情况。

2 分区方法

中科院分区表对科睿唯安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SCI期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它包括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大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自定义的13个学科所做的分区,大类分区包括T op期刊;而小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JCR已有学科分类体系所做的分区。下文将详细说明中科院分区表的制作过程。

2.1 分区指标说明

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IF)、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CI)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IF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的篇均被引频次;CI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分区表在IF基

础上使用3年平均IF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遴选Top期刊考虑了CI的影响。

(1)IF

IF是加菲尔德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主要用以调整和修正期刊总被引频次过大。普赖斯曾提出,科学论文一般在其发表后一二年后,被人们接受,并达到被引用的峰值阶段。加菲尔德正式按照这个思想,定义了IF的计算公式,

如2020年Nature的IF为42.779,等于Nature在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论文在2020年获得被引频次总和(41924+29753)除以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论文总数(869+860)。

(2)3年平均IF

为了使历年的期刊分区相对稳定,减少影响因子上下波动带来的影响,中科院分区表采用3年平均IF作为划分分区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只有1年有IF的期刊,只取1年IF作它的3年平均IF;只有2年有IF的期刊,只取2年平均IF作为它的3年平均IF。如Nature2018年的IF为38.597,2019年IF为42.351,2020年IF为41.456,那么20120年Nature的3年IF=(38.597+42.351+41.456)/3=40.801。

(3)CI

被引频次是反映学术影响力总量的指标,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作为IF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补充。1区期刊通常被视为各学科的优秀期刊,但1区期刊遴选标准较高,入选的期刊数量有限。为了尽量囊括更大范围的优秀期刊,我们在期刊分区

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被引频次指标对期刊影响力进行再次甄别,定义出TOP期刊集合。

2.2 更名期刊处理

计算期刊分区之前,还需要重新计算更名期刊的影响因子。因为JCR的更名期刊会存在两个影响因子,即更名前的期刊名的影响因子和更名后刊名的影响因子,所以需要将两条记录合并,然后重新计算影响因子。计算方式如下:根据JCR提供两个刊名的论文数和被引频次,将其合并后按照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重新计算影响因子。

例1:前一年刊名变更的情况

2019年,ARTIFICIAL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1073-1199)更名为Artificial 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2169-1401),前者统计数据为2018年发表的51篇论文在2020年获得65次引用,2019年0篇在2020年获得2次引用[2],IF是(65+2)/(0+51)=1.314;后者的统计数据为2018年发表0篇论文在2020年获得3次引用,2019年发表66篇论文在2020年获得64次引用,IF是(64+3)/(66+0)=1.015。

将期刊的两条数据合并为1条,两本期刊在2018年与2019年发表的总论文为51+66=117篇,两本期刊2018年与2019年发表论文的总引文为67+67=134次,因此合并后的IF值为=(67+67)/(51+66)=117/134=1.145

即2018年发表论文51篇(51+0),2019年发表论文66篇(66+0),在2020年获得被引频次分别为68(65+3),66(64+2)。因此2020年Artificial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这本期刊的IF为(68+66)/(51+66)=1.145。

例2:当年刊名变更的情况

2014年,the Mount Sinai Journal of Medicine(0027-2507)更名为Annals of Global Health(2214-9996),前者IF为(112+0)/(0+69)=1.623(图2-3),后者前两年无数据,因此无IF(图2-4)。重新计算后Annals of Global Health的IF为1.623。

图2-3 theMount Sinai Journal of Medicine计算IF的基础数据

图2-4 Annalsof Global Health计算IF的基础数据

2.3 学科划分

由于科睿唯安的JCR仅提供学科级别的知识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的划分数据粒度较细(2014年为176个学科),有时不能完全满足科研人员对期刊影响力数据了解的需求。因此,分区表工作除对JCR提供的学科分类体系的分区(即小类分区),同时提供13个大类学科的期刊分区结果。

13个大类学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大类学科的设置、期刊与学科的对应关系均充分考虑到中国国内科研、教育体系的特点,结合科学家对学科体系的认知情况,经过广泛的调研并不断根据用户反馈加以完善而形成。

期刊与13个大类学科是一一对应、不重复划分(除11本晶体学期刊外)的关系,即除11本晶体学复分期刊外,一本期刊只属于一个大类。期刊与13个大类学科的对应关系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考虑期刊在JCR中隶属的学科划分(即期刊的小类归属),根据各期刊在JCR学科(小类学科)的归属,将其分入相应的大类学科。多数期刊都能按照小类学科归入相应大类学科。

2、学科专家推荐和建议。两种情况下较难根据期刊所属的小类学科,来确定期刊的大类学科:①期刊所在的小类学科(JCR学科)是交叉性学科,是由两个或者多个大类学科交叉形成的;②期刊属于多个小类学科(JCR学科划分为一对多关系,即一本期刊可同时属于1-6个JCR学科)。对于上述情况,我们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确

定期刊的大类归属。

3、用户反馈与调整。随着期刊自身研究内容的变化,其大类学科归属可能会发生变化,根据用户的建议,结合科研人员的评价,给出大类学科分类。

大类分区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收到用户对期刊分类的反馈意见。根据用户的反馈,我们对全部期刊分类进行了检查,对于一些类别进行如下规定:

1、对于心理学期刊和体育类期刊作如下规定:

与医学有关的心理学期刊和体育类期刊划入医学。

非医学类心理学期刊划入管理科学

非医学类体育期刊划入社会科学

2、对晶体学期刊作如下规定:

11种晶体学期刊在物理学和化学两个类中重复计算,此11种期刊是大类学科划分中被复分的11本期刊。

3、古生物学期刊划入地学

4、食品科技期刊划入工程技术

5、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期刊划入工程技术

6、水科学技术期刊划入环境科学

3.4 期刊分区方法

中科院分区表选择学术影响力作为划分方式,把每个学科的所有期刊按照学术影响力(3年平均IF)由高到底降序排列,依次划分为4个区,使得每个分区期刊影响力总和相同。由于学科内期刊的3年IF 的偏态分布,这使得1区期刊数量极少。为了保证期刊1区期刊数量,1区期刊取整个学科数量总数的5%,即3年平均IF最高的5%的期刊为1区期刊。2—4区期刊使用3年平均IF总和相同的方式划分。

具体方法如下:

1、把每一个学科的期刊集合(数量为n本)按照3年平均IF降序排列,以下各步计算,均基于此顺序。

2、前5%期刊(该学科期刊总数量的5%,即5%*n)为1区期刊

3、剩下的95%期刊中,计算它们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然

后求总和的1/3(S/3),剩下3个区的每区的期刊影响力累积和各为S/3

4、上一步的期刊集合(也即除1区期刊外的期刊集合)中,从第1本期刊往后计数,如果它们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2)等于上个步骤计算出的总和S/3,那么这些期刊就是2区期刊;相同的方式可以划分出3区期刊,剩下所有期刊为4区期刊(S2=S3=S4=S/3)。

5、最终划分出来的1、2、3、4个区期刊数量分布如图3-1。

某学科期刊分区数量分布示意图

2.5 Top期刊遴选

为了在分区方法的基础上遴选出更多优秀的期刊,我们在大类分区中设置Top期刊。

Top期刊遴选方法如下:将1区期刊划入T op范围内;2区中2年总被引频次指标位于前10%的期刊也归入Top期刊集合。2015年,Top期刊的界定原则有所变化,在上述定量测度规则的基础上新增同行评议的考量因素。对于少数期刊,尽管不在上述定量方法划分出来的Top期刊的范围中,但经过科学共同体评议,被认为是高学术影响力期刊,直接被采纳加入Top期刊。

3 期刊范围说明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的期刊范围总体遵从于JCR的SCI期刊范围。有些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不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是因为这些

期刊达不到JCR的收录要求,或者是被JCR特殊处理,或者是被分区表合并处理。详细来说,大致归纳5种原因。

(1)新刊

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需要时间窗积累,SCI新收录的期刊,受算法局限不能计算影响因子,因此不能被JCR收录。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的期刊来源于JCR的期刊集合,不在JCR中的新刊便不在中科院的分区表中。

(2)期刊合并

少数期刊分成多个部分出版发行,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和ISSN。JCR在处理时,将它们合并在一起,作为一本期刊计算相关评价指标和分区。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采用JCR相同的处理方式。要查询合并前的刊名的影响因子和分区,需要使用合并的刊名或者ISSN查询,否则在JCR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都无法查询到该刊数据。

(3)刊名变更

对于变更刊名的期刊,JCR会保留两个刊名,会计算两个影响因子。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会将变更前期刊数据合并到变更后的期刊,且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只保留变更后刊名和ISSN。若用户以期刊更名前的信息来查询,便在分区表中查询不到。建议用户依据分区表在线平台发布的“期刊更名信息”,使用更名后的期刊名进行查询。

(4)镇压期刊

每年都会有一批期刊因为自引率过高或者两本(或多本期刊)相互之间引用作弊被镇压(Suppression)。被镇压的期刊在JCR中没有影响因子,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也不收录这些期刊。我们建议把被镇压的期刊默认算作4区期刊,因为他们的文章还是Web of science 的SCI数据库收录。

(5)剔除期刊

因为质量达不到Web of Science的收录标准,一部分期刊会被剔除出Web of Science的收录范围。这些被剔除的期刊,可能在JCR中查询不到,同样在分区表中也可能没有分区数据。

4 与JCR分区比较

期刊评价领域的分区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可。国内主流期刊分区评价体系主要是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和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很多用户在使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的过程中,对于两者之间的异同有很多疑惑。为了让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期刊分区评价体系,下文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

(1)常用说法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如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的2014年分区情况:大类地学1区;小类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GEOCHEMISTRY & GEOPHYSICS)1区。

而JCR的Journal Ranking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期刊Nature的2014的JCR等级情况: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为Q1。

(2)学科体系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学科划分为大类和小类,大类为课题组根据国内科研领域的特点设计形成的13个大类分类体系,小类借用汤森路透的JCR-学科分类体系。因此,中科院期刊分区表的小类分类体系与JCR的Journal Ranking的分类体系相同。

(3)数据处理方式

中科院分区表基于JCR的数据,但对于JCR中期刊刊名更名/合并的情况进行数据规范处理。对于变更刊名的期刊,JCR会保留两个刊名,会计算两个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表会将变更前期刊数据合并到变更后的期刊,且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只保留变更后刊名和ISSN,详见上文2.2数据处理说明。

(4)分区方法

分区方法是中科院分区表和JCR的Journal Ranking最核心的不同。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

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5)获取方式

中科院分区表有独立的数据在线平台,单位用户可以订购,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fenqubiao),为个人用户提供有限的查询服务。JCR是汤森路透集团旗下ISI Web of Knowledge的期刊平台,为用户提供期刊影响因子查询,新版系统已并入InCites。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 一、背景 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 被国内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SCIE收录的科学论文涉及到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 由于各学科属性与发展特点各异, 以及数据库统计源的学科结构存在巨大差别, 使得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很难进行学科间的比较和评价。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 更合理地考核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2004年起,开始发布中科院JCR期刊分区,按年度和学科对SCIE期刊进行4 个等级的分区, 将全部SCIE期刊分为13大类:地学、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化学、物理、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数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在每一类期刊中按照期刊影响力, 分为1-4 区:一区是各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同一学科中排名前5%, 二区是高水平期刊, 三区次之, 四区则更普通。一区和二区的一小部分杂志被列为顶尖学术期刊(TopJournal)。 一般而言,分区位置越高, 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命中率也相对较低。这种区分为SCIE期刊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评价标准, 使得对某一刊

物水平高低的认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定义上。当然, 期刊分区高, 并不意味着其刊载的所有论文质量就一定高, 但从统计结果来看, 期刊论文总体质量与其刊载的单篇论文质量基本呈线性关系。所以不论什么领域, 只要论文发表的刊物在同一分区, 就可以认为这些论文的水平是相当的。JCR期刊分区标准的研制与开发,对于评价论文在某领域的实际影响力更科学, 也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各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 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研机构与高校学术质量的提升。 由于JCR的分区和中科院分区表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作简要介绍,详见群共享SCI 专题中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和中科院JCR分区大小类阈值表(含4个子表,分别是大类阈值表,小类阈值表,复分期刊表和镇压期刊表)。 二、简介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又称分区表、分区数据)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分区表设计的思路始于2000年之初,旨在纠正当时国内科研界对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差异的忽视。自2004年发布之后,分区表为我国科研、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份评价国际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参考数据,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

中科院JCR分区(基本简介与常识)

一、中科院期刊分区常识: 1、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表每年10月份发布新一年的分区表。 2、每年都会有一批SCI期刊被镇压(suppression),镇压原因是自引率过高和相互之间引用作弊,在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中查询不到它们。 3、中科院JCR期刊分区数据来源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的JCR 数据 4、JCR期刊分区表包括大类分区表和小类分区表,大类分区表是将期刊按照13个比较粗的领域类目所做的分区,而小类分区表是将期刊按照JCR提供的176个比较细的学科类目所做的分区。 5、JCR期刊分区表给出了期刊在学科内部的相对影响力位置,避免了国内长期以来期刊评价中直接比较不同学科影响因子的使用误区。 6、JCR期刊分区表将期刊影响力进行等级划分而不是直接采用影响因子排序,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依赖定量数据进行期刊评价的弊端,放大了定量数据在期刊评价工作中优势。 7、根据中国国内科研和教育体系的特点,结合科学家对学科体系的认知情况,JCR期刊分区表设计了独有的13个领域分类体系,并将JCR期刊与13个领域分类体系进行对应。该分类体系经过多年调整完善,为国内期刊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期刊常识 1、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不能直接比较。 2、IF(影响因子)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CI (总被引频次)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在学术界

的显示水平。 3、影响因子IF=某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三、检索相关问题 1、为个人用户免费提供12小时内可以查询五本期刊。 2、期刊在系统中查不到分区:原因有五点;一、期刊合并:少数期刊分成多个部分出版发行,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和ISSN号,JCR 计算相关评价指标和分区时,将它们合并到一起。二、刊名变更:JCR 不合并,分别计算影响因子;三、镇压期刊: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将镇压期刊默认算作4区期刊;四、剔除期刊。F 四、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和汤森路透JCR分区 1、常用说法:1-4区,在分区前常用大类和小类,如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而Journal Ranking 为Q1-Q4,Q表示四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如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 2、学科体系:大类指国内高校据国务院学位办分类体系结合SCI覆盖内容涉及的13个学科领域;小类采用Journal Ranking学科分类体系。 3、分区方法: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计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有高到低呈金字塔分布;Journal Ranking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是高到低呈倒金字塔分布。

2021杂志影响因子要出发布啦,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傻傻搞不清楚?

2021杂志影响因子要出发布啦,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傻傻 搞不清楚? 展开全文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了解期刊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是大有裨益的。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所从事领域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期刊分区 关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证报告) 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 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制定的分区(原为汤森路透,后来改由科睿唯安发布),统称JCR分区;另一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 SCI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1.1 JCR分区 科睿唯安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

1.2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又称分区表、分区数据)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分区表设计的思路始于2000年之初,旨在纠正当时国内科研界对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差异的忽视。自2004年发布之后,分区表为我国科研、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份评价国际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参考数据,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 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些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表,以及分区说明介绍。 1 说明 大家可以直接在MedSci期刊查询中查询到中科院分区,或下载MedSci医学APP,也可以查看到杂志的分区情况。 2 分区方法 中科院分区表对科睿唯安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SCI期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它包括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大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自定义的13个学科所做的分区,大类分区包括T op期刊;而小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JCR已有学科分类体系所做的分区。下文将详细说明中科院分区表的制作过程。 2.1 分区指标说明 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IF)、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CI)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IF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的篇均被引频次;CI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分区表在IF基

2024年JCR分区及影响因子

2024年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的分区和影响因子是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JCR采用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包括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Immediacy Index、Cited Half-Life等。 首先,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因子是指在其中一特定年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在前两年内被引用的次数的平均值。影响因子越高,说明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越大。例如,Nature期刊的2024年影响因子是40.137,是最高的,其意味着Nature 的文章平均被引用了40次以上。 其次,2024年JCR还对期刊进行了分区,给出了各个学科领域的期 刊的分类和排名。JCR将期刊分为四个大的分区:科学技术类(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社会科学类(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艺术与人文类(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和紧急医学类(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这些分区是根据期刊的学科分类和影响因子进行划分的。 在2024年JCR中,SCI分区包括175个学科领域,SSCI分区包括59个学科领域,AHCI分区包括76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领域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文科学等广泛的领域。每个学科领域中的期刊按照影响因子的高低进行排序,从而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不同期刊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期刊的影响因子为5.787,是该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而在地球科学领域,Nature Geoscience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2.303,是该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

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汇编

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汇编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由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发布的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工具。每年一次,JCR会对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期刊进行评估,并发布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以及各个学科的分区情况。 期刊影响因子是指其中一特定年份的期刊被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发表的文章数之比。影响因子用来衡量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重要性,通常越高代表该期刊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影响力越大。学科分区则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将期刊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便于研究人员了解各个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门领域。 以下是根据2024年JCR数据整理的一份包含全部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的汇编。 在自然科学领域,综合学科期刊《Nature》和《Science》的影响因子居于榜首,连续多年稳居自然科学期刊影响力榜首的位置。同时,一些专业领域的期刊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如物理学领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化学领域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生物学领域的《Cell》等。 在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期刊影响因子较高,如《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和《Journal of Finance》等。此外,心理学领域的《Psychological Bulletin》、教育学领域的《Educational Researcher》以及政治学领域的《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也在各自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

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由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原为汤森路透)开发和发布的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它为学术界提供了关于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内期刊的全面信息,包括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数据。JCR的发布每年一次,对于科学界来说,JCR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JCR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那期刊在特定年份内被引频次与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总数的比例。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是统计那期刊的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前年份被引用的总次数,并将该总次数除以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是一个介于0和无穷大之间的数值,可以用来衡量期刊的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表示该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越大。 JCR的分区情况(Q分区)指的是JCR将期刊根据影响因子的大小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Q1、Q2、Q3和Q4、其中,Q1区域的期刊影响因子最高,Q4区域的期刊影响因子最低。Q分区的划分根据所有期刊的影响因子值进行排序,将所有期刊从高到低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大约25%的期刊。Q分区是评估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Q1和Q2区域的期刊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JCR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此外,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也被机构和个人用于申请科研项目、聘请教师和评估学术表现等方面。

总之,JCR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研究者在选择期刊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来综合考虑。

JCR2024分区与影响因子

JCR2024分区与影响因子 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是一个由汤姆逊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开发的数据库,用于评估和分析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引用频次。JCR分区和影响因子是JCR数据库中的两个主要指标,用于区分和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JCR数据库对期刊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将各学科下的期刊分为不同的分区。JCR2024年版中共划分了224个学科(category),每个学科下根据引用频次分为若干个分区,主要包括: 1.自然科学部分:分为分区1到4区,1区为引用最高的区域,依次递减。自然科学部分包括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 2.工程科学部分:也分为分区1到4区,包括土木工程、电子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 3.医学部分:也分为分区1到4区,包括临床医学、药学、神经科学等学科。 4.社会科学部分:同样分为分区1到4区,包括教育、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 5.文化研究部分:同样分为分区1到4区,包括文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 6.艺术与人文科学部分:同样分为分区1到4区,包括音乐、戏剧、艺术等学科。

每个学科下的分区划分是根据期刊的引用频次进行的,旨在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一般来说,分区越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质量越高。 除了JCR分区外,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评价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通过计算其中一期刊在过去两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这些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计算的,即被引用次数除以文章数量。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指标,与期刊所属学科和分区相关。 分区和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分区可以帮助学术界和读者了解期刊所处的学术地位和质量水平,从而选择性地阅读和引用优质的论文。而影响因子则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期刊的学术价值和研究质量。分区和影响因子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术交流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总而言之,JCR的分区和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学术界和读者了解期刊的学术地位和质量水平,从而选择性地阅读和引用优质的论文。同时,分区和影响因子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期刊的学术价值和研究质量。这些指标的使用对于促进学术交流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 引言 中科院文献分区(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是中 国科学院的权威文献数据库,旨在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准确科研评价 和科学交流的工具。文献分区影响因子作为评判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 力的指标之一,在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中科院文 献分区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和作用,并探讨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 一、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根据期刊的引用 数据和发文量计算得来的。IF的计算方法如下: 1.1 引用数据 引用数据是指其他期刊对该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引用的次数。中科 院通过对CSCD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统计,获得了期刊的引用数据。 1.2 发文量 发文量是指该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文章数量。中科院将CSCD 数据库中期刊的发表文章数量作为发文量数据。 1.3 影响因子计算公式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为:IF = 引用次数 / 发文量。

二、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的作用 2.1 评价期刊质量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被广泛应用于期刊的评价和排序中。较高的影响因子意味着该期刊的论文更受其他学者的关注和引用,从而证明其研究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较高。 2.2 辅助科研决策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可以帮助科研人员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一般而言,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代表着该期刊的影响力越大,发表在该期刊上的论文也越容易被其他学者所引用,从而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见度和知名度。 2.3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可以作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参考指标。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优先选择具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发表文章,以便提高自身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和可见度。 三、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中科院文献分区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指标,存在一些局限性: 3.1 学科偏向性

中科院分区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中科院分区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摘要: 1.中科院分区与SCI分区简介 2.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3.影响因子在不同分区中的作用 4.举例说明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期刊的差异 5.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正文: 一、中科院分区与SCI分区简介 中科院分区(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Journal Ranking)是我国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根据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进行期刊分区的划分。中科院分区分为一区、二区、三区,旨在为我国科研工作者提供投稿指导和评估期刊质量的参考。 而SCI分区则是国外机构对SCI期刊的分类,以其影响因子为主要分区依据。SCI分区同样将期刊划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四个等级,以便于科研人员快速了解期刊的相对质量。 二、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1.影响因子标准不同 中科院分区与SCI分区都是以影响因子为主要分区依据,但两者中各个区影响因子的标准不同。中科院分区中,一区期刊取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期

刊取影响因子的前10%-30%;三区期刊取影响因子的前30%-50%。而SCI 分区中,一区期刊取影响因子的前25%。 2.学科分类差异 中科院分区将期刊按照大类学科进行划分,每个大类学科下分为若干小类学科。而SCI分区则只设具体学科,即小类学科。因此,在中科院分区中,一个期刊只能属于一个大类学科,但在SCI分区中,一个期刊可以属于多个小类学科。 3.期刊数量差异 由于中科院分区对影响因子的要求较高,同一学科内划分出的期刊数量相对较少。而SCI分区中,一区期刊的影响因子要求较低,因此同一学科内划分出的期刊数量相对较多。 三、影响因子在不同分区中的作用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分区中,影响因子的作用有所不同。在中科院分区中,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质量越高,从而划分出的分区越高。而在SCI分区中,虽然影响因子也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同时还考虑其他因素,如期刊的学术声誉、作者知名度等。 四、举例说明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期刊的差异 以地球科学领域为例,中科院2区期刊如《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其影响因子约为2.0左右;而SCI一区期刊如《Nature Geoscience》,其影响因子约为4.0左右。对比发现,虽然《地质学报》的影响因子较低,但在我国科研领域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而《Nature Geoscience》作为国际顶级期刊,其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较高。

中科院分区 影响因子

中科院分区影响因子 一、影响因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开发的一种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是将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得到的结果即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 二、影响因子的意义和作用 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期刊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影响力。较高的影响因子意味着该期刊的文章被其他学者引用的频率较高,从而表明该期刊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影响因子被广泛应用于期刊评价、学术机构评估以及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等方面。 三、影响因子的分级和解读 根据中科院分区的标准,影响因子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1区、2区、3区、4区和无影响因子。1区的影响因子最高,无影响因子则表示该期刊尚未被SCI收录或者影响因子太低无法计算。不同区域的期刊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誉也不同,一般来说,1区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较高,而4区和无影响因子的期刊则相对较低。 四、影响因子的局限性和批评

尽管影响因子作为一种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批评。首先,影响因子只是一个相对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其次,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它只考虑了前两年的被引频次,忽略了后续年份的引用情况。此外,影响因子也容易被人为操控,例如,一些期刊可能会通过发表大量的综述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学者和科研机构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和引用。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影响因子的局限性,并结合其他评价指标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只有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