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木工程领域SCI期刊分区大全中科院和JCR

土木工程领域SCI期刊分区大全中科院和JCR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

所谓分区,即根据期刊所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而计算出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进行排序所得出的结果。中科院和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汤森路透旗下子产品)根 据期刊影响因子分为四个区。 分区查询 我们可从中科院分区表和JCR分区表中查询某SCI期刊的分区情况 影响因子计算公式 IF=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次数/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JCR分区: 首先根据大学科领域将期刊分类;其次将各个学科内的期刊按照影响因子排序;最后根据比 例划分期刊的所属区(每25%一个区,共4区)。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分区方式与上述JCR分区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划分期刊所属区的比例不同(5% 一区,6%-20%二区,21-50%三区,剩余的是四区)。 关于中科院分区,上述比例是根据往年经验总结出的大概数值,具体核算方法较为繁琐,如 下所述: 中科院分区表把每个学科的所有期刊按照学术影响力(3年平均IF-即三年IF的平均数)由高到 底降序排列,依次划分为4个区,使得每个分区期刊影响力总和相同。由于学科内期刊的3 年IF的偏态分布,这使得1区期刊数量极少。为了保证期刊1区期刊数量,1区期刊取整个 学科数量总数的5%,即3年平均IF最高的5%的期刊为1区期刊。2—4区期刊使用3年平 均IF总和相同的方式划分。 具体方法如下: 1、把每一个学科的期刊集合(数量为n本)按照3年平均IF降序排列,以下各步计算,均基于此顺序。 2、前5%期刊(该学科期刊总数量的5%,即5%*n)为1区期刊。 3、剩下的95%期刊中,计算它们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然后求总和的1/3(S/3),剩下3 个区的每区的期刊影响力累积和各为S/3。 4、上一步的期刊集合(也即除1区期刊外的期刊集合)中,从第1本期刊往后计数,如果它们 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2)等于上个步骤计算出的总和S/3,那么这些期刊就是2区期刊;相 同的方式可以划分出3区期刊,剩下所有期刊为4区期刊(S2=S3=S4=S/3)

2021杂志影响因子要出发布啦,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傻傻搞不清楚?

2021杂志影响因子要出发布啦,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傻傻 搞不清楚? 展开全文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了解期刊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是大有裨益的。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所从事领域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期刊分区 关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证报告) 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 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制定的分区(原为汤森路透,后来改由科睿唯安发布),统称JCR分区;另一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 SCI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1.1 JCR分区 科睿唯安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

1.2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又称分区表、分区数据)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分区表设计的思路始于2000年之初,旨在纠正当时国内科研界对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差异的忽视。自2004年发布之后,分区表为我国科研、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份评价国际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参考数据,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 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些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表,以及分区说明介绍。 1 说明 大家可以直接在MedSci期刊查询中查询到中科院分区,或下载MedSci医学APP,也可以查看到杂志的分区情况。 2 分区方法 中科院分区表对科睿唯安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SCI期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它包括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大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自定义的13个学科所做的分区,大类分区包括T op期刊;而小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JCR已有学科分类体系所做的分区。下文将详细说明中科院分区表的制作过程。 2.1 分区指标说明 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IF)、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CI)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IF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的篇均被引频次;CI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分区表在IF基

中科院jcr分区表大类 小类

中科院jcr分区表大类小类 中科院JCR分区表是指中国科学院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制定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的一个分类目录,根据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对期刊进行分类,并细分为四个大类,16个小类。不同的大类和小类代表了期刊的不同领域和水平。以下是中科院JCR分区表的大类和小类介绍: 一、科学原理大类(Physical Sciences) 1.数学(Mathematics) 这个小类收录了计算数学、统计学、应用数学和运筹学等领域的期刊。在这个小类中,通常可以看到多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对应的期刊。 2.物理学(Physics) 这个小类收录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期刊。在这个小类中,你可以看到包括物理学和天文学在内的几个领域的研究。 3.化学(Chemistry) 这个小类收录了化学和相应领域的期刊。在这个小类中,你可以看到包括化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4.地球与行星科学(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这个小类收录了大气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地理、地质学、 大洋学、行星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的期刊。 二、生命科学大类(Life Sciences) 1.生物学(Biology) 这个小类收录了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期刊。这些领域包括生物化 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与生物物理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生 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农业科学和生物技术等。 2.生物医学及转化医学(Biomed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这个小类收录了人类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毒学、免疫学、肿瘤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的期刊。 3.大脑与神经科学(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 这个小类收录了神经科学、心理学、进化和行为科学等领域的期刊。 三、工程与技术大类(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1.应用科学(Applied Sciences) 这个小类收录了航空航天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电气电子学、 工程学、环境科学和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期刊。

sci分区以中科院jcr大类分区为准

sci分区以中科院jcr大类分区为准科学分区(SCI)是指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划分的科学领域分类,它 提供了一种基于学术研究领域的分类体系。SCI分区按照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关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涵盖了广泛的学科范围,提供了 一个全面的学术研究方向的参考。 SCI分区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导,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将学术期刊划分为不同的大类,以便研究人员和学术界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访问各 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这个划分是全面和系统的,能够更好地反映 各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发展状况。 SCI分区的大类分为11个,分别是:物理化学与材料科学、生命 科学与医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物理科学、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化学和农业科学、工程技术、资源科学与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和 管理科学。每个大类下面又有若干个小类,以进一步细分学科领域。 SCI分区对于科研人员和学术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选择并投稿到相关的SCI期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可见度和引用率,还能更好地与同行 进行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而对于学术界来说,SCI分区的存在可以帮助其了解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以及不同领域的学 术著作,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和发展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SCI分区作为科学研究领域的分类体系,为科研人员和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学科参考指南。它不仅指导科研人员

在学术期刊投稿和研究发表方面做出更好的选择,还有助于学术界了 解和把握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促进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发表时,了解和运用SCI分区是非常重 要的。

中科院期刊分区

中科院期刊分区 中科院期刊分区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内外科技期刊进行分类评价的一种体系。该体系主要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可靠的期刊选择依据,方便科技成果的传播与交流。本文将介绍中科院期刊分区的背景、分区标准及意义,并对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背景 中科院期刊分区体系于2006年开始实施,旨在为科技期刊提供科技资源评价服务,并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创新支撑。该体系是中科院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科技期刊质量评价方法,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体系。 二、分区标准 中科院期刊分区主要采用的标准是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影响因子(IF)。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代表了该期刊文章被引用的平均频次。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将期刊分为4个大类别,分别是A、B、C和D区。其中A区为最高级别,D区为最低级别。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1. A区:影响因子大于等于2的期刊。 2. B区:影响因子大于等于1的期刊,但小于2。 3. C区: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5的期刊,但小于1。 4. D区:影响因子小于0.5的期刊。 需要说明的是,影响因子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中科院还考虑了期刊的论文质量、引用频次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以保证分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意义 中科院期刊分区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为科研人员提供期刊选择依据。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时可以参考中科院期刊分区结果,选择一个符合自身研究水平的期刊投稿,提高被接收的概率。 2. 促进科技成果传播与交流。期刊的分区结果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找到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方便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流。 3. 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中科院期刊分区体系对国内期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鼓励期刊提升学术质量,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应用探讨 中科院期刊分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区结果快速了解某个学科领域的主要期刊,并判断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值得投稿到这些期刊中。此外,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还可以根据期刊的分区情况,制定合理的科研工作计划和论文发表策略,提高科研效率。 总之,中科院期刊分区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科学可靠的期刊选择依据,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传播与交流。分区结果既能提供科研成果发表的参考,又可以促进国内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因此,中科院期刊分区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科院分区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中科院分区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摘要: 1.中科院分区与SCI分区简介 2.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3.影响因子在不同分区中的作用 4.举例说明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期刊的差异 5.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正文: 一、中科院分区与SCI分区简介 中科院分区(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Journal Ranking)是我国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根据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进行期刊分区的划分。中科院分区分为一区、二区、三区,旨在为我国科研工作者提供投稿指导和评估期刊质量的参考。 而SCI分区则是国外机构对SCI期刊的分类,以其影响因子为主要分区依据。SCI分区同样将期刊划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四个等级,以便于科研人员快速了解期刊的相对质量。 二、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的区别 1.影响因子标准不同 中科院分区与SCI分区都是以影响因子为主要分区依据,但两者中各个区影响因子的标准不同。中科院分区中,一区期刊取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期

刊取影响因子的前10%-30%;三区期刊取影响因子的前30%-50%。而SCI 分区中,一区期刊取影响因子的前25%。 2.学科分类差异 中科院分区将期刊按照大类学科进行划分,每个大类学科下分为若干小类学科。而SCI分区则只设具体学科,即小类学科。因此,在中科院分区中,一个期刊只能属于一个大类学科,但在SCI分区中,一个期刊可以属于多个小类学科。 3.期刊数量差异 由于中科院分区对影响因子的要求较高,同一学科内划分出的期刊数量相对较少。而SCI分区中,一区期刊的影响因子要求较低,因此同一学科内划分出的期刊数量相对较多。 三、影响因子在不同分区中的作用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分区中,影响因子的作用有所不同。在中科院分区中,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质量越高,从而划分出的分区越高。而在SCI分区中,虽然影响因子也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同时还考虑其他因素,如期刊的学术声誉、作者知名度等。 四、举例说明中科院2区与SCI一区期刊的差异 以地球科学领域为例,中科院2区期刊如《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其影响因子约为2.0左右;而SCI一区期刊如《Nature Geoscience》,其影响因子约为4.0左右。对比发现,虽然《地质学报》的影响因子较低,但在我国科研领域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而《Nature Geoscience》作为国际顶级期刊,其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较高。

中科院sci分区大类和小类

中科院sci分区大类和小类 中科院SCI分区大类和小类是指中国科学院SCI分区数据库中对 文献进行分类的体系。该体系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进行细分,旨 在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科研文献资源。下面我们将介绍中科院SCI分区 大类和小类的情况。 中科院SCI分区大类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分别是自然科学、工程 技术、生命科学和医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学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建筑土木等学科;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包括生物学、生态学、药学、 医学等学科;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学科。 在大类下面,中科院SCI分区进一步细分为小类,以更加精确地 分类和组织文献。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物理学下的小类有天体 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等;化学领域下的小类有有机 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生物学领域下的小类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 中科院SCI分区大类和小类的设立,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有针对性 地搜索和浏览相关领域的文献,提高研究效率。此外,这一体系也有 助于科技管理部门了解科研成果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为科研政策制定 提供参考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中科院SCI分区大类和小类是根据中国科学院自 建的分区数据库而来,并不完全对应于国际SCI数据库的分类体系。 因此,在进行文献检索时,除了参考中科院分区外,还应注意国际SCI 数据库中的相关分类。 总之,中科院SCI分区大类和小类是中国科学院对科研文献进行 分类和组织的重要体系。通过这一分类体系,研究者可以更加方便地 检索和浏览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提高科研效率。同时,这一分 类体系也为科研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能够帮助科技管理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