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一)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一)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一)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一)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一)

作者:蔡建春,刘棣,刘凯华,张海萍,钟山,夏宁邵

【关键词】癌,鳞状细胞;食管肿瘤,腺癌;微卫星重复;聚合酶链反应;barrett食管;化生;增生;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腺癌(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DNA微卫星的改变。方法应用稀释性PCR技术检测老年人ESCC、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中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D17S787和D18S617个位点DNA微卫星的改变。结果在非稀释DNA中,23例老年人ESCC和18例老年人EADC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频率分别是47.8%(11/23例)和38.9%(7/18例),杂合性丢失(LOH)的频率分别是26.1%(6/23例)和16.7%(3/18例),两者的MSI或LOH频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在稀释DNA中,8例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序列的MSI和LOH频繁出现,尤其在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上,与非稀释DNA的MSI和LOH频率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老年人ESCC和EADC微卫星改变没有差别。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组织DNA的MSI和LOH普遍存在,它们可能是EAD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的微卫星改变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癌,鳞状细胞;食管肿瘤,腺癌;微卫星重复;聚合酶链反应;barrett食管;化生;增生;序列分析

Barrett食管发生腺癌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125倍,其中间过程是柱状化生上皮向不典型增生上皮转化,称之为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12]。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ADC)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的Barrett食管比年轻人的更易发生不典型增生和腺癌3]。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ESCC和EADC的发生发展过程,笔者检测了ESCC、EADC、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组织中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D17S787和D18S617个位点DNA微卫星的改变。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人与标本选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病理科2002年3月~2005年10月存档手术切除食管癌石蜡标本41例,患者年龄(68.2±9.6)岁(60~80.5岁);术前未经过化疗和放疗,标本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进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和病理诊断。组织病理学分析:23例ESCC,18例EADC,其中8例EADC在癌组织旁同时存在Barrett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上皮。由2位病理医师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并核对。

1.2组织病理学分析、显微切割、DNA提取和DNA稀释先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在显微镜下标记所要切割的组织区域。再切厚度为10μm的组织3片,在显微镜下按照HE染色切片上的标记进行显微切割,取出组织,装入0.5mL离心管。余下蜡块组织再行常规切片、HE染色并与切割前的切片比较(图1)。切割不同蜡块时均清洁石蜡切片机刀头和刀片,显微切割不同组织均用不同的洁净器械。采用蛋白酶K (10mmol/LTrisHCl,pH8.0,100mmol/LKCl,

2.5mmol/LMgCl2,0.45%Tween20,2.5mg/mL蛋白酶K)消化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组织在50μL蛋白酶K消化液中95℃变性10min,常温冷却1h,然后在65℃孵育1h,最后在95℃变性10min去除多余的蛋白酶K,混合物离心(5000r/min,5min),吸出上清液,移至洁净的离心管。DNA质量测定值在 1.0723~1.2401D(260nm)/D(280nm)],DNA含量为255.36~406.98ng/μL。8例正常鳞状上皮、Barrett 化生上皮、不典型增生上皮和EADC组织的DNA分别按1∶100,1∶1000,1∶5000,1∶10000和1∶50000稀释度用三蒸水进行稀释。

1.3稀释性PCR和微卫星改变7个微卫星位点是D2S123,D3S1616,D3S1300,BATRⅡ,D5S346,D17S787和D18S61(PCR引物购自美国ResearchGenetics公司),分别位于hMSH2,hMLH1,

FHIT和TGFβRⅡ基因内,MCCAPC基因之间以及p53和DCC基因邻近。每个不同稀释度(1∶100,1∶1000,1∶5000,1∶10000,1∶50000)的PCR扩增反应均包含1μLDNA模板,0.4μCi:r32P]ATP放射性标志的微卫星引物,0.2mmol/LdNTP,10mmol/LTrisHCl,pH8.3,1.5mmol/LMgCl2,50mmol/LKCl和0.4U的Taq多聚酶,反应总体积为10μL。PCR反应条件为:95℃5min→95℃30s→58℃40s→72℃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2min。

A:切割前;B:显微切割后.

图1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上皮(HE染色×200)(略)

Fig1EpithelialdysplasiainBarrettesophagus(HEstaining×200)

图1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上皮(HE染色×200)(略)

1EpithelialdysplasiainBarrettesophagus(HEstaining×200)

图2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上皮被显微切割后(HE染色×200)(略)

Fig2Epithelialdysplasiaaftermicrodissection(HEstaining×200)

PCR引物序列如下:

D2S123上游引物:5’ACATTGCTGGAAGTTCTGGC3’

D2S123下游引物:5’CCTTTCTGACTTGGATACCA3’

D3S1616上游引物:5’CTCCCTACCTGAAAAGATGC3’

D3S1616下游引物:5’TCGGCTTAAAGACTCAGTTTATT3’

D3S1300上游引物:5’AGCTCACATTCTAGTCAGCCT3’

D3S1300下游引物:5’GCCAATTCCCCAGATG3’

BATRII上游引物:5’CTTTATTCTGGAAGATGCTGC3’

BATRII下游引物:5’GAAGAAAGTCTCACCAGGC3’

D5S346上游引物:5’ACTCACTCTAGTGATAAATCGG3’

D5S346下游引物:5’GTTTCCATTGTAGCATCTTGAC3’

D17S787上游引物:5’NEDTGGGCTCAACTATATGAACC3’

D17S787下游引物:5’TTGATACCTTTTTGAAGGGG3’

D18S61上游引物:5’ATTTCTAAGAGGACTCCCAAACT3’

D18S61下游引物:5’ATATTTTGAAACTCAGGAGCAT3’

对同一个稀释度DNA标本均进行多次PCR检测,PCR产物用亚甲蓝加样缓冲液按1∶1稀释,该缓冲液包含95%亚甲蓝,0.05%溴芬蓝,0.05%埃先蓝和20mmol/LEDTA。5μL的PCR产物与2μL变性染料混匀后在7%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2~4h,凝胶在真空干燥机80℃干燥后,用Kodak胶片(美国Kodak公司)曝光6~24h。

2020中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诊治策略专家共识(全文)

2020中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诊治策略专家共识(全文) 【摘要】我国是食管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的国家之一,食管鳞癌疾病负担沉重、防控态势严峻。食管鳞状上皮在癌变前存在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阶段,早期诊断并合理干预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是食管癌防控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消化病、消化内镜、病理学等领域专家讨论,充分参考国内外研究和专家共识,提出并规范了我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和病变的定义、诊治和随访策略,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实现对食管癌的早期阻断和干预。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状态;癌前病变;诊断;治疗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和腺癌等。2018年全球食管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7位,死亡率居第6位。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相当高的国家之一,2018年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我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53.7%和55.7%[1]。食管癌的发病模式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东亚高发地区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我国约90%的食管癌病理类型为鳞癌;而欧美等相对低发区病理类型则以腺癌为主

[2]。 食管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时的临床分期,早期食管癌经微创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癌经手术、放疗和化疗后五年生存率仍不足30%[3-4]。食管癌存在长达5~10年的癌前状态、癌前病变及早期癌阶段,这为筛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窗口期。美国胃肠病学会[5]、英国胃肠病协会[6]、我国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均已就食管腺癌癌前病变、癌前状态(巴雷特食管)的诊治和监视制定了指南和共识意见[7]。但对于我国高发的食管鳞癌,其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的定义、诊断、随访和治疗等关键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2020年,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消化病、消化内镜、病理学等领域专家讨论,充分参考国内外研究和专家共识[8-9],提出和规范了我国食管癌前状态和病变的诊治和随访策略,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实现对食管癌的早期阻断和干预。本共识采用国际通行的Delphi方法达成相关推荐陈述,临床证据质量的评估采用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10],分为高、中、低和很低4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强和弱。共识意见投票由参与讨论的多学科专家完成,表决意见按照对共识意见的同意程度分成5级:①完全同意;②部分同意;③视情况而定;④部分反对;⑤完全反对。表决意见①+②占比>80%的陈述条目属于达成共识,共识水平即①+②占比。本共

食管癌诊治指南

食管癌诊治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诊断依据 4.1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体征 4.3.1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4.4 辅助检查 4.4.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食管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4.4.2 影像学检查: a)食管造影检查:是可疑食管癌患者影像学诊断的首选,应尽可能采用低张双对比方法。对隐伏型等早期食管癌无明确食管造影阳性征象者应进行食管镜检查,对食管造影提示有外侵可能者应进行胸部CT检查。 b)CT检查:胸部CT检查目前主要用于食管癌临床分期、确定治疗方案和治疗后随访,增强扫描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CT能够观察肿瘤外侵范围,T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帮助临床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及制订放疗计划;对有远处转移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探查术。 c)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脏器、腹部及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 d)MRI和PET-CT:均不作为常规应用, 需要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MRI和PET-CT有助于鉴别放化疗后肿瘤未控、复发和瘢痕组织;PET检查还能发现胸部以外更多的远处转移。 4.4.3其它检查: 内镜检查:是食管癌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食管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对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需的常规检查项目。此外,内镜检查前必须充分准备,建议应用去泡剂和去粘液剂,仔细观察各部位,采集图片,对可疑部位应用碘染色和放大技术进一步观察,进行指示性活检,这是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关键。提高食管癌的发现率,是现阶段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5食管癌的分段、分类和分期 5.1食管癌的分段: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2009分段标准 5.1.1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内镜检查距门齿15一<20 cm。 5.1.2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0一<25 cm。 5.1.3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5一<30 cm。 5.1.4胸下段食管: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内镜检查距门齿30-40cm 5.1.5食管胃交界:凡肿瘤中心位于食管下段、食管胃交界及胃近端5cm,并已侵犯食管下段或食管胃交界者,均按食管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胃近端5 cm内发生的腺癌未侵犯食管胃交界者,可称为贲门癌,连同胃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皆按胃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治疗食道癌的民间偏方

食道癌是一种高发的食管部癌症,在我国有很强的地域性,河南安阳是食道癌的高发区,食道癌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让患者吃饭出现困难,因为种种原因,患者不愿意再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开始寻找民间偏方治疗食道癌,那么治疗食道癌的民间偏方有哪些。 偏方一:白花蛇舌草30克,蒲公英80克,半枝莲12克,山豆根15克,山慈菇、鸦胆子、露峰房各10克,三七参9克,斑蝥去头足1克,蟾酥O.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癌散结,适用于食管癌瘀毒内结型。 偏方二露蜂房、全蝎各20克,山慈菇、白僵蚕各25克,蜡蜍反15克,酒450毫升。将药捣碎,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取,每次空腹饮10口15毫升,日3次。本方主治食管瘤。 偏方三:大黄鱼鳔100克。将黄鱼鳔洗净,沥干,用香油炸至酥脆,取出,压成粉末,等冷装瓶备用。每次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本方祛风活血、解毒抗癌,常用于食道癌、胃癌等症。 偏方四:姜半夏、姜竹茹、旋复花、代赭石、广木香、公丁香、沉香曲、豆蔻、川楝子、川朴、南北沙参、天冬、麦冬、石斛、急性子、蜣螂、当归、仙鹤草。每日1剂,水煎服。 偏方五:瓜蒌、浙贝、清半夏、橘红各30克,半枝莲、蚤休、白术各20克,生薏苡米、露蜂房、砂仁、酒大黄各10克,黄连6克,胆南星、旋复花(包煎)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燥湿化痰、宽胸启膈。党参、北沙参、白术、丁香、广木香、白豆蔻、麦芽、青皮、陈皮、沉香、厚朴、藿香、姜半夏、桃仁、土贝母、丹参、急性子、红花、当归、蜂房、蜀羊泉各50克。每日1剂,水煎服。功能:理气化痰,活血散瘀,对食管癌有疗效。 偏方六:根据晚期食管癌病人的症状表现,编者提供一道食管癌病人的饮食,望能对病人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具体的制作、用料、功效等如下:用料:鳖5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红枣5枚,生姜3片。 制作:将淮山洗净,先浸半小时;枸杞子、红枣(去核)洗净;用热水把鳖烫死,使其排尿,切开,去肠杂,洗净,斩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盐少许,文火隔水炖2小时。随意食用。 治疗食道癌的民间偏方?中医治疗食道癌讲究辩证治疗,对于不同的食道癌患者实行一人一方对症治疗,三联平衡疗法经过三十多年的经验沉淀,对于食道癌的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针对不同的食道癌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帮助许多食道癌患者恢复健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效。 1、能够准确识别精确遏制癌细胞,减少并发症。在人体内准确识别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对癌细胞实施精确遏制的同时,还能加速正常细胞的生长和代谢速度,产生多种蛋白质,全面改善体内环境,消胸水、腹水,降低癌症并发症的发病率。 2、无毒副作用,纯天然的中药材,不会刺激胃肠道,也不会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适合体质虚弱的肺癌患者服用。这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优势之一。 3、抑制癌细胞扩散途径,切断癌细胞供养源。抑制癌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切断癌细胞的营养源,降低癌细胞生长速度。 4、防止复发:改善微循环,使血管壁光滑,降低癌细胞的着床率。 治疗食道癌的民间偏方?偏方对于食道癌患者的治疗,是癌症患者康复的又

【精】食管早期鳞癌-消化道早癌系列-曲卫总结

食管早期鳞癌(早癌系列一曲卫总结) 一、基础知识:■□★☆▲△◆◇※ ◆上皮内瘤变:指细胞大小、形态及结构出现异常,包括多形态大小不等细胞、深染的细胞核分裂象,细胞极性消失。根据细胞异型增生程度及上皮累及深度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对应轻度、中度异型增生)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对应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低级别指异型细胞局限在上皮下1/2以内,高级别指异型细胞局限在上皮下1/2以上。 ◆早期食管鳞癌: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层的鳞状细胞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浅表食管鳞癌巴黎分型(与早癌定义不同):见图1 ◆食管鳞癌高风险人群:符合以下任意1条,一般风险人群指无上述任意1条。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抽烟史、长期饮酒史,进食快、热、高盐(腌菜)。 2、本人曾患过癌症或者既往有食管病变史,如食管上皮内瘤变。 3、一级亲属有食管癌史。 4、长期居住于食管鳞癌高发区。 二、诊断知识:早期食管鳞癌患者临床上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是食管鳞癌诊断的金标准。困难病变依靠色素内镜和电子染色

放大内镜(NBI)发现,然后靶向活检,通过组织病理学进行诊断。需要对病变性质、浸润范围和浸润深度进行诊断。推荐巴黎分型作为内镜下分型依据(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诊断方法包括内镜和病理(内镜有普通内镜、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共聚焦内镜)。 1、早期食管鳞癌分型 ◆早期食管鳞癌内镜下巴黎分型: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3种类型,见图2。 2、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表现 ⑴、普通内镜: ⑵、色素内镜:主要是利用碘染色对食管病变进行诊断。 ◆内镜下特点:碘染后出现粉红色征及NBI观察粉红色症出现银色征,食管炎症、低高级别内瘤变和癌变部位都可出现碘溶液不染区,借助粉红色征和银色征可以

晚期食管鳞癌二线药物治疗的进展与思考

163 晚期食管鳞癌二线药物治疗的进展与思考 黄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我国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占90%。食管癌预后差,总的5年生存率不到30%。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食管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近2/3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伴有远处转移,因而寻找有效的药物控制全身播散并探索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这一致命疾病的关键。晚期食管癌一线化疗大多采用含铂或氟尿嘧啶(5-FU )为基础的方案,有效 率在40%~60%左右[1-3]。然而一线治疗失败后患者的预后很 差,中位生存时间仅有5~10个月。 1. 单药化疗 Burkart C 等[4] 进行的伊立替康单药用于顺铂耐药的晚 期食管癌的Ⅱ期临床研究,入组7例鳞癌,7例腺癌,入组者既往均接受过含顺铂方案的中位4周期的一线化疗。客观缓解率为15.4%,疾病控制率为38.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为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 )为5个月。 Akutsu Y 等[5]回顾性分析了替吉奥单药二线治疗20例 不可切除或复发的食管鳞癌患者,其中观察到1例完全缓解(CR ),客观缓解率为25%,中位PFS 和OS 分别为3.3个月和10.8个月。3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5%)、乏力(15%)和腹泻(15%),无4度毒性反应发生。 有两项Ⅱ期研究将单药多西他赛(DOC )用于顺铂耐药的 晚期食管癌[6,7] ,前者的研究对象为腺癌,后者鳞癌所占比例 外为94%。客观缓解率分别为0%和17%。中位OS 为3.4个月和8.1个月。 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3例既往接受氟 尿嘧啶联合铂类方案化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8] ,分别接 受DOC (n =132)或PTX (n =31)治疗。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7%和5.9%,中位PFS 均为2.3月,中位OS 分别为5.3和6.1月。另外Mizota A 等回顾了既往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食 管鳞癌患者[9] ,86例和36例分别接受DOC 和PTX 方化疗。 两组因毒性反应而减量患者分别占到27.8%和2.6%。有效率分别为25.7%和10.3%,两组的中位PFS (2.1个月 vs. 3.5个月)和OS (6.1个月 vs . 7.2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 2. 联合化疗 2.1 以DOC 为基础的方案 有一项研究将20例既往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转移性食 管癌患者[10] ,接受DOC 60mg/m 2 d1+顺铂10mg/d d1~d5+氟 尿嘧啶 500mg/d d1~d5,每3周重复。1例达到CR,客观缓解率为35%,疾病进展时间(TTP )和中位OS 分别为4个月和8个月,尽管顺铂和氟尿嘧啶都已减量,但3度以上毒性反应的 发生率仍高达65%。另外Minamide J 等[11]将32例顺铂或卡 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DCF 方案化疗,具体为:DOC 70mg/m 2 d1+顺铂80mg/m 2 d1+氟尿嘧啶 800mg/m 2 d1~d5,q3w,有效率高达50%。 有多项研究探讨了DOC 联合奈达铂用于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国内的前瞻性研究将DOC 30mg/m 2和奈达铂50mg/m 2双周方案用于顺铂耐药的晚期 食管鳞癌[12]。其中48例可评估,客观缓解率为27.1%,中位 PFS 和OS 分别为3.1个月和5.9个月。1年生存率为16.7%,3/4度毒副反应主要为贫血(8.7%)、白细胞减少(17.4%)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9.6%)。另一项前瞻性研究将20例顺铂治疗复发或耐药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DOC 60mg/m 2+奈达铂 80mg/m 2方案化疗[13] ,客观缓解率为25%。中位PFS 和中位 OS 分别为14周和26周,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达50%。此外,日本学者Osaka Y 等回顾性分析了28例DOC 30mg/m 2和奈达铂40mg/m 2双周方案治疗既往化疗或同步放 化疗失败的食管鳞癌患者[14] 。其中60.7%的患者完成了治疗。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率分别3.6%和35.7%。中位OS 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5个月和15.9%。另一位日本学者Kanai M 等将27例既往接受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进 行了回顾[15]。二线方案为DOC 30mg/m 2和奈达铂40mg/m 2, 每2周重复。有效率为11%,疾病控制率为52%,中位OS 为11个月。 有两项研究将DOC 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二线方案用于晚期食管癌,一项德国的Ⅱ期研究将8例既往含铂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鳞癌5例,腺癌3例)接受DOC 75mg/m 2 d1+卡培他滨1000mg/m 2 d1~d14三周方案化疗[16] ,有效率为 25%(n =2),中位OS 为6.2个月。2例有效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均为鳞癌,然而近一半的患者出现了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另一项国内的Ⅱ期临床研究将DOC 联合希罗达用于30例顺 铂和氟尿嘧啶化疗失败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17] ,用法为: DOC 60mg/m 2 d1+希罗达825mg/m 2 d1~d14,q3w,客观缓解率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上)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上)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泛指发生于食管胃解剖交界线上下5 cm范围的腺癌。解剖交界线不能等同于齿状线,后者是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的黏膜交界线,解剖交界线位于齿状线下方0.5~1.0 cm。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且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因此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有关AEG的分型目前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是德国慕尼黑大学Siewert教授提出的分型:Ⅰ型齿状线以上1~5 cm,实为食管下段腺癌;Ⅱ型齿状线上1 cm至交界线下2 cm,是真正意义上的贲门癌;Ⅲ型齿状线以下2~5 cm,实际为近端胃癌侵犯食管胃结合部[1]。西方国家3型发病数相近,但是东方国家则主要以Siewert Ⅲ型为主。有关AEG的归类、TNM分期、手术入路的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消化道重建以及围术期辅助治疗等方面存在较多争议。 1流行病学特征胃癌具有多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饮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远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食管胃反流性疾病和肥胖是近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近30年来,美国和北欧国家的AEG发病率明显上升,美国流行病学监控和最新研究结果(SEER)资料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5%~10%的速度上升,但是在

过去的10多年,日本和韩国的AEG和胃近端癌发病率没有明显增加[2]。 国内缺乏这方面的权威数据,可能由于肥胖人口比例的迅速增加,近年来AEG和近端胃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加趋势。最新发表的包括国内3家胃癌中心的8 338例大数据显示:近端胃癌2 226例占26.7%[3]。美国Sloan-Kettering癌症纪念医院的1 039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中,近端胃癌的比例为49.5%,而韩国首尔国立癌中心的7 953例及日本国立癌中心2 500例胃癌切除患者的资料显示:近端胃癌的比例分别为12.0%和18.1%[4]。 2TNM分期AEG虽然看似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是直至1998年国际胃癌学会与国际食管疾病学会的专家才首次确定了AEG的明确定义和分类。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抗癌联合会(AJCC)第7版肿瘤分期将AEG包括在食管癌中:AEG 定义为食管胃交界线上下5 cm的区域内发生的腺癌。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线5 cm,或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线[5]。 如果结合Siewert分型,Ⅰ型应该按照食管癌分期,Ⅱ型和Ⅲ型按照胃癌分期。但是,食管癌与胃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在相同的TN分期下,食管癌的最终分期明显晚于胃癌,例如同样是N3期前提下,胃癌相应的T1N3期为ⅡB 型,T2N3期为ⅢA型,T3N3期为ⅢB型,T4a~bN3期为

反流性食管炎与BARRETT食管和食管早期腺癌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关键词】食管癌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高发的肿瘤,本文介绍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全球定义及其发病机制。 barrett食管一直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这里介绍了几种内镜诊断方法和镜下分型,是研究诊断和治疗 barrett食管的最新方法。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切实可行的方法,文中介绍了3种微创治疗技术。最后,对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早期腺癌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文中提出了两种比较活跃的基因,提示了三者的联系。 【关键词】食管癌 1 有关gerd的全球定义及其发病机制 1.1 gerd的全球定义 gerd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食管症状和并发症的疾病,gerd的特征性症状是烧心和反流,最常见的食管损伤是反流性食管炎[1]。 新的定义强调:从病人的角度描述症状的负性影响,承认症状如何影响病人的差异性,当反流症状达到引起病人不适的程度时才能定义为gerd,否则,烧心症状本身不构成一种疾病。在临床上,确定症状是否对病人有影响应是以病人为中心的,而不由频率和时间的任意值来决定。在人群研究中,一周发作2次或以上的轻度症状,或者一周发作1次以上的中重度症状常被病人认为引起不适。 无症状病人仍可存在潜在的并发症,如反流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因此也满足gerd 的诊断标准。无症状者可依据证实有胃内容物反流的检查来诊断(ph检测、电阻抗) 、或者反流的损伤效应(内镜、组织学、电镜)进行诊断。 1.2 发病机制及损伤因素 gerd的发病机制是防御机制削弱及食管清除酸能力下降,主要变化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降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驰(lesp)过度等。主要损伤因素为过多的胃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胆汁和消化酶也可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 在nerd(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方面,我国和世界各国都充分重视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细胞间隙扩大(dis)的研究,抑酸可以使dis恢复,认为它可以作为胃食管反流病非常重要的指征,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望在将来成为反流病诊疗中重要的临床指标。但近期有文献提出在应激等其他情况下也存在dis的现象,有关dis在gerd中的作用今后仍将继续深入研究。 2 barrett食管诊断的新进展 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be本身通常不引起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gerd的症状,如烧心、反流、胸骨后痛和吞咽困难等,但有约25%的患者无gred的症状[2]。 2.1 内镜表现明确区分鳞、柱状上皮交界(scj)和食管胃连接处(egj)对识别be十分重要。(1)scj内镜标志:为食管鳞、柱状上皮交界处构成的齿状z线。(2)egj内镜标志:为管状食管与囊状胃的交界处,其内镜下定位的标志为最小充气状态下胃黏膜皱襞的近侧缘和(或)食管下端纵行栅栏样血管末檐。(3)be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egj的近端出现橘红色

鳞状细胞癌是什么

鳞状细胞癌是什么 鳞状细胞癌是什么?鳞状细胞癌亦称皮样癌,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皮肤和结膜交界处的睑缘是其多发部位。此类癌肿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者为高。发展较快,破坏也较大。即可破坏眼部组织,侵入副鼻窦或颅内,又可以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耳前或颌下淋巴结,甚至引起全身性转移。 鳞状细胞癌是皮肤表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眼睑恶性肿瘤的8%。多见于50岁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眼睑皮肤结膜交界处的皮肤棘细胞层。开始呈结节状,与基底细胞癌很相似,但角质丰富,随肿瘤之发展,可出现疼痛,特别是当肿瘤侵及眶上、下神经时。鳞状细胞癌临床上可分为二种类型:溃疡型:溃疡底部坚硬、充血、溃疡较深,高低不平,边缘高起,甚至外翻,有时呈火山口状。菜花状或乳头状:肿瘤向表面发展,可以很大,表面呈菜花状或乳头状,表面有破溃感染则有腥臭味。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大,生长快,破坏范围广,可以破坏眼睑、眼球、眼眶、鼻窦及面部等。一般易沿淋巴组织转移到附近组织,如耳前及颌下淋巴结甚至全身。这是它与基底细胞癌的不同点。 鳞状细胞癌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下肢皮肤癌发生转移的较多,其次为手背部和面颈部,血行转移罕见,肺脏为最常见的转移脏器。一般分为4型,最常见的是结节溃疡型。 1、结节溃疡型:初起是表皮出现一个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蜡样结节,质地硬,表面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略高出于皮肤表面,或仅似红斑而并不隆起,或略呈结节状,表面的皮肤轻度向下凹陷。结节可逐渐扩大或新的皮损出现,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蜡样光泽的盘形斑块,中央往往结成棕色、黄褐色或暗灰色瘢,继而痂下发生溃疡,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溃疡,大小如指戒或铜钱不等,溃疡边缘坚实及卷起,往往呈半透明状并凹凸不平,周围皮肤无炎症,底部呈珍珠样或蜡样外观,有时损害表面完全为痂所覆盖。溃疡缓慢向四周及深部扩展,如鼠咬状,形成基底细胞癌的一种典型临床形态,故名为侵蚀性溃疡,溃疡可部分愈合而发生瘢痕,亦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甚至软骨及骨骼。各种组织可被摧毁而成深坑状。发生于面部能破坏鼻、耳、眼眶及上颌窦等部位的软骨和骨组织,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或毁形。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一)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一) 作者:蔡建春,刘棣,刘凯华,张海萍,钟山,夏宁邵 【关键词】癌,鳞状细胞;食管肿瘤,腺癌;微卫星重复;聚合酶链反应;barrett食管;化生;增生;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腺癌(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DNA微卫星的改变。方法应用稀释性PCR技术检测老年人ESCC、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中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D17S787和D18S617个位点DNA微卫星的改变。结果在非稀释DNA中,23例老年人ESCC和18例老年人EADC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频率分别是47.8%(11/23例)和38.9%(7/18例),杂合性丢失(LOH)的频率分别是26.1%(6/23例)和16.7%(3/18例),两者的MSI或LOH频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在稀释DNA中,8例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序列的MSI和LOH频繁出现,尤其在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上,与非稀释DNA的MSI和LOH频率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老年人ESCC和EADC微卫星改变没有差别。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组织DNA的MSI和LOH普遍存在,它们可能是EAD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的微卫星改变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癌,鳞状细胞;食管肿瘤,腺癌;微卫星重复;聚合酶链反应;barrett食管;化生;增生;序列分析 Barrett食管发生腺癌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125倍,其中间过程是柱状化生上皮向不典型增生上皮转化,称之为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12]。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ADC)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的Barrett食管比年轻人的更易发生不典型增生和腺癌3]。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ESCC和EADC的发生发展过程,笔者检测了ESCC、EADC、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组织中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D17S787和D18S617个位点DNA微卫星的改变。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人与标本选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病理科2002年3月~2005年10月存档手术切除食管癌石蜡标本41例,患者年龄(68.2±9.6)岁(60~80.5岁);术前未经过化疗和放疗,标本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进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和病理诊断。组织病理学分析:23例ESCC,18例EADC,其中8例EADC在癌组织旁同时存在Barrett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上皮。由2位病理医师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并核对。 1.2组织病理学分析、显微切割、DNA提取和DNA稀释先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在显微镜下标记所要切割的组织区域。再切厚度为10μm的组织3片,在显微镜下按照HE染色切片上的标记进行显微切割,取出组织,装入0.5mL离心管。余下蜡块组织再行常规切片、HE染色并与切割前的切片比较(图1)。切割不同蜡块时均清洁石蜡切片机刀头和刀片,显微切割不同组织均用不同的洁净器械。采用蛋白酶K (10mmol/LTrisHCl,pH8.0,100mmol/LKCl, 2.5mmol/LMgCl2,0.45%Tween20,2.5mg/mL蛋白酶K)消化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组织在50μL蛋白酶K消化液中95℃变性10min,常温冷却1h,然后在65℃孵育1h,最后在95℃变性10min去除多余的蛋白酶K,混合物离心(5000r/min,5min),吸出上清液,移至洁净的离心管。DNA质量测定值在 1.0723~1.2401D(260nm)/D(280nm)],DNA含量为255.36~406.98ng/μL。8例正常鳞状上皮、Barrett 化生上皮、不典型增生上皮和EADC组织的DNA分别按1∶100,1∶1000,1∶5000,1∶10000和1∶50000稀释度用三蒸水进行稀释。 1.3稀释性PCR和微卫星改变7个微卫星位点是D2S123,D3S1616,D3S1300,BATRⅡ,D5S346,D17S787和D18S61(PCR引物购自美国ResearchGenetics公司),分别位于hMSH2,hMLH1,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471例Siewert分型临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4月第32卷第4期论著 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4-0310-06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471例Siewert 分型临床研究 杨宏a ,武爱文a ,季加孚a ,唐磊b ,吴齐c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 )不同Siewert 亚型间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471例AEG 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Siewert 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全组471例病人中,Siewert Ⅰ型22例(4.7%),Siewert Ⅱ型237例(50.3%),Siewert Ⅲ型212例(45.0%)。病人的年龄、性别比和体重指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较Ⅱ型更容易出现胃壁深层浸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故Ⅲ型比Ⅱ型具有更晚的TNM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为G3/4的病人在Ⅲ型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Ⅱ型,脉管癌栓阳性率在Ⅲ型中同样明显高于Ⅱ型。不同的Siewert 亚型通常选择不同的手术路径和切除方式。Siewert 各亚型病人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08)。对于行R0切除的Ⅱ型和Ⅲ型病人,经腹手术病人的5年存活率优于经胸手术(49.1%vs.23.3%,P =0.045),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的病人相比,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vs.42.5%,P =0.278)。结论Ⅱ型和Ⅲ型AEG 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但两组病人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对于Ⅱ型和Ⅲ型AEG ,建议经腹实施手术,并根据肿瘤的浸润范围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Siewert 分型;临床病理;手术方式;预后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ccording to Siewert classification:a clinical study of 471cases YANG Hong*,WU Ai-wen ,JI Jia-fu ,et al.*Department of Surgery ,Key Laboratory of Carcinogenesis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Ministry of Education),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Institute,Beijing 10014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JI Jia-fu ,E-mail:jiafuj@https://www.sodocs.net/doc/6d18517470.html, Abstract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different clinical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rgical procedures and prognosis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according to Siewert classificatio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71cases of AEG underwent resection from January 2002to December 2008in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rgical procedures and prognos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diffenent Siewert types.Results Among 471cases,22(4.7%)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type I,237(50.3%)as type Ⅱand 212(45.0%)as type Ⅲ.The age,male to female ratio and BMI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Th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was deeper and the nodal metastases were more frequent in type Ⅲcompared with type Ⅱ,which also meant type Ⅲtumors demonstrated a more advanced stage than type Ⅱ.Moreover,the pathological grade was higher and the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was more frequent in type Ⅲthan type Ⅱ.Surgical approaches and procedures differed among different Siewert types.The 5-year survival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subtypes (P =0.308).As for type Ⅱand type Ⅲtumors underwent R0resection,resection via laparotomy showed survival advantage over resection via thoracotomy (49.1%vs 23.3%,P =0.045),and the 5-year survival was similar between proximal subtotal gastrectomy and total gastrectomy (40.1%vs 42.5%,P =0.278).Conclusion Type Ⅱand type Ⅲtumors have diffe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ut the 5-year survival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ubtypes.Maybe the follow-up is still short.As for type Ⅱand type Ⅲtumors,resection via laparotomy is recommended,and suitable surgical procedure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umor invasion.Keywords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Siewert classification;clinical?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rgical proce?dures;prognosis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02A06);国 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6AA02A402);首都医学发展 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7-2051);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资助项目 (2007-B057)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a.胃肠肿瘤外科;b.影像科;c. 内镜室,北京100142 杨宏、武爱文为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季加孚,E-mail:jiafuj@https://www.sodocs.net/doc/6d18517470.html, ··310

食管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兼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范畴及其组织细胞起源 何粉玲1,晏培松2,步雪1,张美萍1,陈鑫1,杜波1 (1.陕西超英临床病理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1;2.通讯作者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生物学特点。 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对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进行病理及临床分析。 结果: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癌组织主要由立方形腺上皮细胞和变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呈筛孔状腔隙、管状,实体状排列,腔隙内含嗜碱性和嗜伊红分泌物;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其中1例与表面上皮有移行;免疫组化:CK、H-CK、P63、S-100(浆/核)、EMA、Bcl-2均(+),1例CerBb-2(+),P53(+),1例CD117(+)、1例AAT(±)、SMA(-),PAS/AB(+)。 结论:发生在食管的腺样囊性癌很少见,诊断标准及组织细胞起源建议严格定义,起源于唾腺的诊断腺样囊性癌,凡起源其它部位或组织者应冠以腺样囊性癌样——。 关键词食管腺样囊性癌组织起源免疫组化生物学特点 The esophagus primaril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 concurrently discusses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the organization cell origin diagnostic area and its the organization cell. HE Fen-ling,YAN Pen-song,BU Xue,et al. (Academy of clinical pathology of Chaoying Xi’an,Shanxi 710061)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clinical pathologic features and organization origin ,and biology characteristic the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 in the esophagus. method: Pathologic chages of 3 case of ACC in the esophagus were studied with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nd their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3 case of ACC in the esophagus organizes mainly by to set up square shape gland epithelial cell and variation myo- epithelial cell is composed, assumes the mesh shape cavity crack, the

食道癌的治疗方法

食道癌的治疗方法 食道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消化道肿瘤科疾病,也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与遗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那么,食道癌该如何治疗呢?这是当下人们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1、手术治疗、专家介绍说在食道癌的治疗方法中,常见的有手术治疗,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再早期治疗中比较适用,手术治疗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创伤,所以要慎用。 2、放射治疗,包括外放射和腔内放射、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小;化学药物治疗,被用于手术或者放疗的辅助治疗法,其他的治疗方法相配合,疗效还是很不错的。了解食道癌的治疗放法有什么,积极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3、中医药治疗,也很常见的方法之一,它带给患者身体的副作用较小,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所以在治疗食道癌疾病的时候,中医疗法很受大家欢迎,采取什么养的方法患者一定要按照自身的症状和一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安全康复。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其中西医治疗又分为放疗、化疗、手术及新兴的靶向与基因治疗,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外科手术作为食管癌的根治方法,只适用于早期患者治疗。但是大部分的癌症发现基本都是在晚期。这时候中医治疗应运而生,弥补了西医治疗的缺点,又发挥了中医特色的优势。给广大晚期癌症患者带去了福音。 一、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作为早期局部病变的食管癌的治愈方法,对于中晚期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已无法达到治愈标准。病理分期是食管癌患者生存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于Ⅰ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总的5 年生存率为80-90%,甚至90%以上,肿瘤局部区域达到晚期(Ⅲ和Ⅳ期) 的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到15%。此外,积极的外科切除还伴随严重的肺部并发症和较高的病死率。那些Ⅲ期和Ⅳ期、局部晚期的病变,术后仍有高达30% 的可能出现肺部并发症。对于中晚期体质较差的食管癌患者多不采用手术治疗。 二、食管癌的放射线治疗 利用放射线在外科手术前缩减肿瘤大小,或在手术后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当肿瘤的大小及位置不适于作手术切除处理时,或患者的其他因素不适于作手术时,放射治疗(放疗)是可取代手术的另一种选择。近年引进了一些新的放疗技术,如“三度空间立体定位顺形放疗”和“强度调控放疗”等,更有针对减少放疗对心脏造成伤害的“4方向照射方式”。 三、食管癌的化学治疗 可结合放射治疗来减小手术前肿瘤的大小,或消灭手术后残存的癌细胞。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taxol,vinorelbine和gemcitabine等; 此外,近年更引进了不少新药和联合化疗,如irinotecan、针对COX-2的celecoxib、联合docetaxel 和cisplatin作一线治疗。 食管癌的介入治疗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是化疗的一种。多适用于中晚食管癌,采用seldinger 穿刺插管至不同部位的动脉,进行区域性灌注化疗,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