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踝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踝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踝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踝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踝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一、概述

引起踝关节损伤的因素很多,如踝关节扭伤可造成踝关节不稳;运动创伤常引起踝关节内骨软骨损伤;退行性关节病或创伤后退行性关节炎可有骨赘形成。常用的适用于踝关节镜诊断治疗的有无法解释或持续的疼痛、肿胀、僵硬、不稳定、交锁、弹响、关节积血和其他诊断不明确的情况,关节内软组织或韧带损伤,骨性或软组织撞击、软骨缺损,关节纤维化、滑膜炎、游离体、骨赘,骨折、关节融合等。

二、护理评估

1、症状与体征患肢疼痛、弹响、交锁、肿胀、僵硬、踝关节不稳定、关节积血、骨赘形成。典型的前方骨赘常导致踝关节前方痛,伴有踝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尤其是背屈受限,患者常主诉进行性的上下楼梯或山坡时关节不适感和不稳定。

2、影像学检查可应用X线、CT和MRI进行检查。骨化的游离体可以通过常规的踝关节X线片发现,CT和MRI可以显示软骨游离体。

3、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踝关节镜的常规入路是前内、前外和后外入路。前内入路----胫前肌内侧,关节间隙水平,,要注意避免损伤隐静脉和隐神经。前外入路-----第三腓骨肌的外侧关节间隙水平稍靠近端。后外

入路-----位于跟腱的外侧,腓骨头尖端上方大约1.2cm,注意避免损伤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踝关节镜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有明显的优势:皮肤切口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手术视野宽,方便观察及手术处理关节内病损。

三、踝关节镜手术前后护理

1、手术前护理:向患者宣教手术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顾虑,配合手术。;术前期康复:该阶段为术前准备期,目的是在不加重损伤的前提下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和适度的踝关节活动度训练: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②直抬腿训练15次/h,3~4次/d;

③膝及髋关节伸屈练习15~20次/d;④小腿肌群收缩练习及抗阻练习5min/h。教会患者正确用拐方法。做好备皮护理,范围由足尖至踝膝关节,要特别注意防止皮肤刮破,备皮后剪足趾指甲,肥皂水刷脚5min,碘伏消毒后无菌巾包裹,足癣患者应提前治疗。告知患者术前禁食、水时间,防止感冒。观察患者有无全身感染灶,患肢皮肤有无破损。术前清洁灌肠2次,留置导尿。更换清洁病服。术前30分钟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护理:腰麻或硬麻后去枕平6h,术后禁食6h,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等。患肢抬高20~30cm。保持切口清洁,2周后拆除缝线。足趾至手术部位予无菌棉垫加压包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有渗出及时予换药加压包扎。

3、疼痛的观察和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区别是手术切口疼

痛,还是因外敷料包扎过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如敷料包扎过紧,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松解。术后应给予患肢冰敷、抬高,以减轻肿胀。疼痛严重而诊断已明确者,可遵医嘱应用止疼剂,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术后监测体温,换药时注意观察患足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急性炎症表现,遵医嘱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和血象检查,预防感染。②观察患足足趾运动情况和足背皮肤感觉,注意有无因手术入路而损伤胫前肌腱和腓浅神经背侧皮支。③若术中冲洗液外渗易导致踝、足甚至小腿肿胀,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肢肿胀情况,避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如术后关节重度疼痛伴有足趾牵拉痛,应及时通知医生,松解敷料,加大脱水剂用量,必要时行切开减压。

5、术后功能锻炼应遵医嘱,循序渐进。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如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足趾的活动。多数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扶拐下地活动。骨折及软骨损伤的患者,术后6—8周可逐步负重;游离体及软组织损伤患者,术后3—5天即可逐步负重;韧带重建患者,术后要打石膏6周,拆除石膏后再根据情况逐步负重。

肩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常规:

A.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B.抽静脉血进行化验检查。

C.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肩关节镜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使病人对病情和手术方案有一定的了解、使其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度降至最低,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D.对于病人担心全身麻醉风险,术后出血、疼痛、切口裂开等顾虑,护理时及时给予关怀及讲解。

E.进行有关疾病的卫生宣教,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增强患者信心。术前进行患肩功能锻炼。

F.术前戒烟酒,肩关节术区备皮,腋窝需特殊备皮。告诉病人术前术后禁食时间,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G.注意避免受凉,要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深呼吸以及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知道禁饮禁食时间。

H.遵守医嘱给予术前抗炎药静脉输入。

I.医护人员护送病人到手术室,贵重物品交给家属或护士保管。

2..术后护理常规:

A.给予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肩肿胀、患肢末梢等情况,警惕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能。

B.术后肩关节周围冰敷,平卧位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有助于减少疼痛、出血及减轻肿胀。指导正确的冷敷方法防治冻伤,告诉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使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C.术后无肩袖修补者用腕颈带悬吊,肘与胸之间放置一软枕,关节保持轻度外展位。有肩袖修补者给予肩关节外展支架固定于外展60°。

D. 让病人对术后情况以及护理有所了解并随时提供帮助,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讲解有关功能锻炼的知识。

E. 注意观察伤口、患肢肩血运及感觉运动情况。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注意大小便情况,鼓励自解小便,必要时导尿;术后去枕平卧位6小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坚持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F.术后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止痛剂,把病人术后的不适减到最低;.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评估]

原发病史

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及肿胀的情况

肢体功能障碍的程度

生活自理的能力及心理状况

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护理要点]

术前护理:

术前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以制定护理计划,指导术前准备和护理。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特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及时处理。

配合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预期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等。

帮助患者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教会咳嗽,咳痰的防护方法,练习床上大小便。开展卫生宣教,吸烟的患者应在手术前两周禁烟。

做好术前皮肤准备

督促检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更换干净内衣等。

根据医嘱做好配血,药物过敏试验等准备工作,按规定做好记录。术前晚按医嘱进行胃肠道准备,告知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4水。术晨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嘱患者将活动性假牙及贵重物品,有患者家属保管。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并与患者交谈,减轻患者的紧张感,保证充分休息。

将必要物品,病历,X线照片等随患者一起送往手术室。

患者去手术室后,备好术后用床及所需物品。

术后护理:

返回病室搬动病人至床上时应保持肢体外展位,保持患者身体平直不扭曲,防止髋关节脱臼。

根据麻醉方式及手术要求,放置患者于适当卧位,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促进消肿。

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注意观察神志,尿量,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及导管引流等,并做好记录。

注意患肢臀部皮肤,如有胶布过敏出现水泡时,应及时将水泡内液体抽干,外敷药物保护皮肤,定时翻身。

预防血栓。术后6小时开始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肚脐周围,注射时应捏起局部皮肤,将针头垂直于皮肤进针注射,因脐周皮下脂肪厚,可以维持药物的血液浓度。

注意患肢的皮温,小腿的周径。如果病人出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且与对侧肢体周径不同,应考虑为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术后第一日,疼痛缓解后,指导病人练习踝关节伸曲活动,减轻肿胀。术后第二日,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主动锻炼:病人平卧,坐直腿抬高运动,。即将健肢放在患肢的足下,协助患肢完成抬腿动作,抬高持续几秒后再放下,反复做,直到患肢能独立抬起。目的是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

术后2周扶拐下地。根据置换关节的种类决定开始负重的时间,使用双拐时要小心,练习时应有人在旁边保护,防止滑倒。

3.[健康指导]

(1)直到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功能,预防并发症。

(2)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患肢关节制动),可使用牵引床上拉手,抬高躯体,避免褥疮;增加肺活量,促进循环,防止肺部感染;按摩肌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3)不负重,不要提拉重物,过早弃柺行走。

(4)定期复查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小夹板固定是用小夹板做骨折局部外固定的方法,主要用于四肢骨折

1、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3、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嘱患者身体活动时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

4、随时注意观察小夹板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者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应注意经常调整布带松紧度。必要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即使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即可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的清洁及皮肤卫生。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患者具体指导。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以石膏绷带为材料进行骨折固定,或对某些骨病、畸形进行制动的一种先行固定方法。

【评估】

1、石膏固定的效果,有无变形,有无污染。

2、石膏固定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差;褥

疮的发生。

【护理要点】

1、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石膏固定前的肢体或躯干应洗干净,如有伤口应换药。

3、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主动配合。

4、凡新上石膏的患者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

体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状况,若患者主诉局部有固定性压迫痛感或其它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处理。

5、四肢术后石膏外固定者,须将患者抬高,减轻肿胀。

6、石膏固定后护理:

(1)石膏干固定后脆性增加,容易断裂,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

(2)术后用石膏外固定着,应注意石膏内有无伤口渗血情况,如石膏内有血迹渗出并逐渐扩大,为持续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舒缩和指(趾)关节运动。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7、注意观察露在石膏外的皮肤,特别是石膏边缘及未包石膏的骨

突部位,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发现红擦伤等早期压疮症状,要

及时处理。

8、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

【健康宣教】

1、指导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功能,预防并发症。

2、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患肢关节制动),可使用牵引床上

拉手,抬高躯体,避免褥疮;增加肺活量,促进循环,防止

肺部感染;按摩肌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3、定期复查。

牵引术护理常规

牵引是骨伤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既可使某些骨折或脱位的关节复位和固定,又可减轻骨与关节的疼痛、矫正畸形。常见的牵引方法有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

【评估】

1、牵引是否有效,是否平衡。

2、复位情况。

3、有无牵引并发症发生。

【护理要点】

1、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向患者详细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主动配合。

3、洗净患肢,局部备皮。

4、凡新上牵引的患者,尤其是皮肤牵引,要严格交接班,倾听患

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血液循环及肢体感觉活动,如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4.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5.卧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7.对有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遵医嘱给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 二、术前护理 1.配合做好各项检查、药敏试验、配血等,术前一天病人理发、剪指甲、沐浴或擦浴、更换清洁衣服,术晨备皮。 2.属指导需在床上大小便的病人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并戒烟。 3.遵医嘱完成皮肤准备、禁食水、术前给药等。 4.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或体温高于37.5°C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停止手术。 5.保证患者良好睡眠,根据需要适当应用镇静药。 6.术前取下假牙,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将病历、术中带药和放射片交给手术室工作人员。 7.根据不同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 三、术后护理 1.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护理,根据病情更换卧位。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温度、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疼痛情况,采取适宜的止痛方法。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脊柱手术后体位保持病人处于手术伤口及缝线张力最小的体位。根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行轴型翻身。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于心脏,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4.术后禁饮,肠蠕动恢复即可饮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再逐渐进饮食。 5.观察伤口引流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病人多吃富含钙食物,如新鲜牛奶、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兼顾,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活动计划应根据病人锻炼后的不同反应而予以修定。术后功能锻炼可分三期:初期为术后1~2周;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后期从骨、关节等组织的伤愈起到全身、局部恢复正常功能。 3.定期复查:遵医嘱及时复查。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疼痛护理常规 1.了解手术的名称、大小、范围和麻醉的方式 2.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认真倾听患者的疼痛的主诉。 3.教会患者通过疼痛量表表述疼痛的程度 4.指导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放松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阅读书报、玩游戏等保持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室内光线柔和,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5.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带镇痛泵的患者观察镇痛泵的效果 6.满足各种生活的需要。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 【保守治疗及术前康复指导】 ㈠心理指导:⑴介绍病房的环境,探视陪住制度、主管护士、医生的姓名,消除患者对陌生坏境的焦虑。 ⑵因为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心理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 ⑶讲解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术前准备内容和注意事项,解释术 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㈡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等,有无口服激素等 药物如有应停药后两周在行手术治疗。 ⑴合理营养:长期卧床,要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骨折早期及伴有感染者,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多进食新鲜点的蔬 菜水果;骨折后期患者可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粗纤维及含 钙量高的饮食,如瘦肉、鸡蛋、骨头汤、牛奶、蔬菜等,以促进骨折的愈 合。 ⑵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需要以下检查:血常规、尿常规、静脉抽血检(肝 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等),胸片、心电图等。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注意 事项,以便配合。 ⑶体位:患肢要抬高,高于心脏的水平。利于回流。促进肿胀的消除。 ⑷预防踝部压疮:踝部软组织较少,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应在骨突处衬棉垫, 防止踝部发生压迫性溃疡。 ⑸功能康复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且对进入关节 面的骨折端由模造塑型作用,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做小腿肌肉收缩活动及 足趾屈伸活动,3-4周后可做踝关节屈伸活动,去除外固定后,加强踝关 节功能锻炼并逐渐负重行走。 【手术治疗后康复指导】 踝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所以复位要求正确,固定要牢固,要做好早期功能锻炼。

⑴术后0-2周: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 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 ①术后1~3天:活动足趾、开始直抬腿练习。 ②术后1周: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膝关节伸展练习、开始腿部肌力训练。 ⑵术后2-4周:如果患者没有石膏固定,即可开始下述练习,如果踝关节有石膏 固定,经专科医生检查后,去除石膏或支具练习踝关节的活动,练习后继续佩戴石膏或支具。 ①开始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练习:主动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 力、最大限度,但必须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 钟,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②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步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并增 加关节活动度,在2-3个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达到健侧相同。 ③被动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练习:必须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并逐步增加 角度和活动度。 ⑶术后4-8周:根据X线检查结果拆除石膏或支具固定。 ①开始踝关节及下肢负重练习、后向跨步练习、侧向跨步练习。 ②强化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抗阻钩腿、抗阻踝内翻练习、抗阻踝外翻练 习、坐位垂腿钩脚练习。 ③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并辅以外力来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每日早、中、 晚各锻炼100次左右,同时鼓励患者做髋及膝关节的康复活动,持续至 术后6-8周。 ⑷术后8周:加强踝关节及下肢各项肌力练习。如静蹲练习,提踵练习,台阶前 向下练习。强化踝关节活动度。 ⑸术后12周:①3个月后开始由慢走过渡到快走练习。 ②6个月后开始恢复体力劳动及运动。 【出院指导】 ①根据患者出院时的情况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方法。踝关节骨折术后 应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踝屈90度,足中立),术后10-14天拆线,换管 型石膏固定,即可持拐下地,不负重行走,8-10周后骨折多已愈合,可去

股骨颈骨折护理的常规

股骨颈骨折 【一般概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女性多见。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以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为主要特征。 中医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患髋疼痛,髋关节运动明显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患肢短缩,45°-60°外旋畸形,髋部有压痛叩击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时髋部疼痛,大转子明显突出。 【临证护理】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外旋脱位。 2.卧硬板床休息。更换卧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髋部屈曲,防止移动。 3.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正确搬运病人。

4.指导病人正确功能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及含钙丰富之食物,多饮水。 【用药护理】 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观察用药的效果及反应。 【情志护理】 观察患者情志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发症护理】 1.知道患者呼吸,鼓励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2.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健康指导】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2.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患肢太早负重。避免坐低于20厘米的矮凳及交叉盘脚动作,6个月弃拐逐步行走。 5.定时到医院复查。 手术护理常规 一.按骨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二.术前护理 1.安慰患者,解除焦虑情绪,积极配合 治疗。 2.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鼓励多饮水。 3.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 4.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雾 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5.采用骨牵引、皮牵引患者应按骨牵引、 皮牵引护理常规。 三.术后护理 1.取去枕平卧位,禁食水6小时。 2.病情观察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对策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6-01-20T10:25:06.70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作者:倪月华[导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包括手术前护理、手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康复训练护理等方面,用以提升康复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倪月华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 215000 【摘要】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接诊的6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统计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康复护理后,恢复程度为优者36例,占总人数的56.25%,恢复程度为良的患者24例,占总人数的 37.50%,恢复程度为差的患者4例,占总人数的6.25%。护理全程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经过后续治疗后,全部恢复良好。结论: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做好系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的对策,可以加强康复效果和速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8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002-01 踝关节作为人体机体和功能中比较重要的负重关节,容易出现一些骨折或受损问题,常伴有韧带拉伤、软骨或者是肌腱的损害,较容易并发伤性的关节炎。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时,一方面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外科手术方式外,另一方面还需积极的配合可靠的综合的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策,从而以保证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及使用。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接诊的6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在16~56岁之间,平均年龄(31.6 2.4)岁。左侧骨折35例,右侧骨折29例。骨折原因:导致骨折30例,扭伤25例,砸伤5例,摔伤4例。 1.2康复护理对策 1.2.1手术护理 术前,对紧急性创伤造成的裸骨骨折患者做紧急处理,并全面评估患者体征、损害程度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因创伤造成的心里不适,出现悲观、紧张等情绪,减少患者手术、康复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前准备期,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周围的肌肉训练,每日进行3~4次的练习,每次时间在15~20min之间。训练内容包括股头肌收缩练习、直抬腿练习、膝关节和髋关节伸屈练习;术后,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将患者骨折侧肢体太高15~30°,护理全程需保持患者切口的卫生,避免感染。在患者意识清醒后再次进行心理护理,这一阶段患者情绪较为稳定,关心手术情况。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建立患者痊愈的信心。 1.2.2康复护理 在康复过程中关注患者的体征和患处情况,如患者出现无法忍受的疼痛,告知主治医师并酌情给予镇痛,探讨可能造成疼痛的原因并处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患处的护理、如何进行康复练习、预估可正常活动的时间等,避免患者发生后遗症;康复期,并发症的护理是重点。每日需检测患者的体温,并查看患者患处是否出现红肿、热痛、麻木等现象,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感染。定期检测患者手术肢体末端摩西血管的充盈状态和血氧饱和度,采取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的措施,加快切口愈合的速度。根据患者伤肢运动的情况和感染情况评估患者神经分支损伤程度。 踝关节手术康复期经常出现韧带粘连和周围关节囊挛所等问题,造成踝关节伸缩功能障碍,所以应加强术后的康复练习。针对这一情况,护理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在术后立即将患者踝关节跖屈10°以下,接近垂直。在患者意识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足趾活动和裸部肌肉训练,促进消肿速度和康复。术后2d,指导患者进行足趾部活动和关节被动屈伸练习,减少形成关节粘连性束带。石膏固定的患者可采取足趾主动活动和裸足部肌肉练习。 术后3~4周后,骨折部位已形成原始骨痂,康复训练应以主动活动为主,并以外力手段扩大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可早晚练习100次左右,进行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练习。术后6~12周,指导患者下床进行负重练习,直至可独立负重行走。骨折处完全愈合后,指导患者进行平衡练习、深蹲练习和屈伸练习,加快正常肢体功能的恢复[1]。 1.3疗效判定指标 经过护理后,患者踝关节无疼痛感,肢体功能正常,CT检测愈合情况良好为优;患者骨折处有轻微疼痛,踝关节背伸受限角度在10~15°之间,CT检测骨折处愈合为良;患者踝关节酸软无力,踝关节背伸受限在15~30°之间,CT检测患处未完全愈合或畸形为差。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数资料检验。 2结果 本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后,恢复程度为优者36例,占总人数的56.25%,恢复程度为良的患者24例,占总人数的37.50%,恢复程度为差的患者4例,占总人数的6.25%。护理全程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经过后续治疗后,全部恢复良好。 3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所有关节中负重量最大的关节,正常受力时的最高峰值是体重的 4 倍左右,踝关节作骨折作为骨科临床上一类发病较高的疾病,这个部位的骨折发生率比较高。踝关节发生了骨折时,在治疗的时候方法不符合该关节功能的生理性特点时,便会导致创伤性的关节炎,这会对关节功能的使用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目前治疗上多数倾向于手术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采用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是踝关节骨折治疗最常用的主要手段,达到良好的踝关节功能和预后[2]。因其手术后的并发症少,手术后的致残率较低,且能够帮助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大多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的疼痛或是肿胀等情况,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质量及病患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一部分患者大多对于手术后的恢复效果急于求成,康复治疗配合不好,导致愈合伤口的畸形,还可能引发肌肉萎缩,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导致关节的康复和功能使用[3]。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得心理,及时发观病人得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达到心理平衡。 2、饮食护理 :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得食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3、疼痛护理 : 评估患者得身体耐受情况,疼痛分值≥3分时通知医师给予镇痛处理,例如,给予合适体位,运用针灸或止痛药。 4、体位 :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5、石膏固定得护理 : 密切观察患肢得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得背伸与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就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立即打开石膏减压。 6、小夹板固定得护理 :随时查瞧小夹板得松紧度及肢体就是有否麻木、疼痛等,严重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7、冷敷: 创伤48小时内内常规冷敷。 8、术前常规准备: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与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就是开放性骨折延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得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因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2、一般护理 : (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2)、取髂骨植骨得病人,术后2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疼痛。(3)、采取单纯螺钉内固定与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四周左右改为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 3、疼痛护理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 4、患肢观察: (1)、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抬高20—30°,保持外展中立位),观察肢体得感觉(麻木、疼痛、肿胀)、(运动背伸与折曲)、末梢循环(动脉搏动、末梢血管充盈、温度、颜色)情况,防止各关节过伸过屈。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得量、色等(引流液1小时内超过130ml关闭引流管通知医生处理,24小时低于

踝关节骨折健康教育(借鉴资料)

踝部骨折健康教育 一、定义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 二、临床表现 踝部受伤后,局部肿胀明显,淤斑、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多局限性压痛。外伤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瘀血、畸形,有些可听到骨擦感。 三、治疗 1、石膏或支局固定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四、护理 (一)体位护理:观察踝关节固定后的摆放位置。因踝部骨折肿胀较甚,应抬高患侧小腿略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利于肿胀消退。 (二)康复训练 1、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0-2周)。 手术后1~3天, 将患者骨折肢体吊起, 大概与肢体呈30度角, 可增加患处血液循环, 利于消肿, 同时静脉滴注消肿止疼类药物, 加速手术部位的恢复, 在此期间, 可指导患者进行跖趾关节与趾间关节的屈伸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幅度不可过大, 以避免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在手术后的4~7天, 可指导患者进行患处足趾的主动运动。 2、术后中期的康复训练(3-6周) 在患足不负重的情况下, 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 也可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与髋关节的活动, 避免发生痉挛等症状。

3、术后后期的康复治疗。(术后6周以后)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前期与中期的康复情况, 调整并指导患者进行踝 关节进行负重训练。首先应在双拐的支撑保护下进行踩地轻量负重, 负重小于10公斤, 当双拐负重适应后可转变为单拐负重, 然后过渡到完全负重。 五、出院指导 1、遵医嘱继续合理用药;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2、功能的锻炼::要强调自主性的功能锻炼,要反复不间断的进行,锻炼中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其活动范围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由少到多,切不可采取粗暴的被动性活动。在锻炼时以损伤部位如骨折、脱位、软组织断裂处不发生疼痛、肿胀为原则。 3、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预防便秘。 4、复诊:1个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检查骨折愈合情况。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做好耐心细致得解释工作,使病人对所要进行得手术有充分得认识,以消除顾虑与紧张情绪。 (2)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 (3)完善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至稳定。 (2)注意观察石膏内伤口渗血情况 (3)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颜色、感觉及运动情况。 2、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保持针眼处干燥,针眼处涂活力碘,l天2次。 3、功能锻炼伤后早期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及足趾得活动。外固定去除后,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 (三)非手术治疗 1、患肢护理 (1)卧硬板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 (2)保持石膏外固定稳定.未干前少搬动,防止褥疮与折断。 2、病情观察,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1)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及感觉运动。 (2)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搏动减弱或消失,立即报告医生。 (3)如病人诉患肢剧烈疼痛应重视,并报告医生。 (四)功能锻炼指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及踝关节、足趾运动。 (五)出院指导 (1)继续坚持功能锻炼。 (2)2~4周复查1次,不适随诊。 (3)石膏外固定8~12周,内固定半年后骨折达骨性愈合,方可考虑取出。 二、糖尿病护理常规

1、根据患者得身高、体重、工作强度准确计算进食量,安排合理得饮食,定 时定量、少量多餐,易饥饿者,可多加蔬菜粗纤维食物。 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从事适当得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 3、根据医嘱准确给予降糖药物,胰岛素应在每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并 注意轮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局部脂肪硬化。 4、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患者如出现心慌、双手颤抖、 出冷汗、难忍得饥饿、头痛头昏、全身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监测血 糖,并告之医生并及时进行处理。 5、观察患者口渴程度及进食量,若食欲突减、厌食,应注意有无酮症酸中毒 得发生,若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则提示酮症酸 中毒,应立即告之医生积极进行抢救。 6、注意口腔清洁,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检查足部、趾间,保持足部皮肤得清 洁干燥,选择舒适得鞋袜,防止足部烫伤、预防糖尿病足得发生。 7、做好疾病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降糖药物得应用及尿糖、血糖 监测得方法,并随身携带糖尿病得卡片,以便随时就诊。 三、肋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闭合性单根单处肋骨骨折护理 1、预防肺部并发症 (1)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深呼吸,必要时予以协助。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休息与镇痛:适当卧床休息,骨折多能愈合。骨折早期可口服去痛片或双氯酚酸钠一粒塞肛镇痛。 3、饮食: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同时还需补充镁,维生素D,以促进骨折愈合。 (二)复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护理 1、卧位与吸氧:立即平卧,予以4~6L/min吸氧。 2、病情得观察及处理: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特别就是呼吸、胸廓运动得情况,出现反常呼吸及时告之医生并积极进行抢救。 3、镇痛:骨折得早期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并指导病人在咳嗽时减轻疼痛得方法:双手扶住患处,减少胸壁震动。

踝关节骨折的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踝关节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血瘀: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肩部剧烈疼痛,局部瘀肿明显、活动功能障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涩(二)气血不足:伤后3~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复,肿胀渐消,疼痛明显减轻。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弦细。 (三)阴虚湿重:骨折5~6周。表现为骨痂渐长,逐步恢复骨正常结构,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 2.早期冷敷,加压包扎,以减少局部出血。 3.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皮质下、肾、等。 4.根据病情,给予骨骼牵引术。 4、遵医嘱给予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 (二)肿胀 1.评估肿胀的程度、部位、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 2.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肿胀。 3.观察患肢血运、皮温、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观察末端皮肤的颜色、温度等变化。 (三)活动受限 1.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3.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中药熏蒸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中药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中药汤剂宜饭后服用。 2.注射中药 静脉滴注活血药应遵医嘱调整滴速,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二)特色技术 1.耳穴压豆(详见附录2) 2.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3.红外线照射(详见附录2) 4.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术后护理 (1)术后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并注意观察弹力绷带的松紧度。 (2)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正确指导患者进食,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实用】-膝关节镜检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镜检术的护理常规 膝关节镜手术是借助膝关节镜在电视屏幕直视下完成的膝关节微创手术,一改传统的手术方式,只需在患者的膝关节处做1~3个5毫米左右的皮肤切口,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术毕伤口只需缝合一针或甚至可采用粘合法而不必缝合,术后2~7天即可出院,具有安全、准确、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年龄,病情,既往病史等。 1.2身体状况:绝大多数膝关节的伤病都适合关节镜手术,像不明原因的关节肿胀,各种滑膜炎,轻、中度的创伤性骨关节炎,或老年性退变性骨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急性关节扭伤,髌骨半脱位等。关节内感染也可以通过关节镜检查冲洗。 1.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认知情况和对手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及支持程度。 1.4观察要点同骨科一般常规护理。 2.护理问题 2.1疼痛 2.2焦虑与恐惧 2.3有感染的危险 2.4有废用综合症的可能 2.5知识缺乏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进行卫生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有关关节镜手术的知识及同种疾病病人的恢复情况,使患者对病情及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减轻对手术的顾虑;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前戒烟戒酒,指导患者锻炼床上大小便,遵医嘱行抗生素药物过敏试验,嘱患者术前10小时禁食水,术日提前取下假牙,金属等物品;术前行下肢备皮,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区域标记。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术后给予去枕平卧位,持续双腔鼻塞吸氧3升/分,持续

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6小时进清淡流质饮食;遵医嘱正确及时执行治疗措施;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情况。给予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若患肢肿胀明显可遵医嘱给予局部冰敷,并向家属讲解其目的防止冻伤。有术腔引流的患者,观察术腔引流的量及颜色性质,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 3.2.3疼痛护理:如装有病人自控镇痛装置(PAC),向患者讲解自控镇痛装置使用注意事项,将其放置在病人伸手可及的位置以便病人自己使用。注意观察自控镇痛装置工作运行是否正常、止痛效果是否满意,患者固定是否牢靠。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无镇痛泵的患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将术后病人的不适降到最低。 3.2.4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4.护理评价 4.1病人心态是否平衡,适应身心改变。 4.2疼痛是否缓解或消失。 4.3营养状况是否良好。 4.4皮肤是否完整,肢体功能恢复是否良好,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4.5能否正确认识疾病,能否掌握相关的治疗和康复治疗。 5.健康指导 5.1术后当天可用软枕将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预防患肢肿胀。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功能锻炼。 5.2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行直腿抬高运动,屈膝练习或膝关节被动练习,防止膝关节粘连。 5.3术后第三天拔除术腔引流管后可指导患者拄拐下地活动。 5.5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出院后要继续循序渐进的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F o r p e s o n a u s e o n y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n o t f r m e r c a u s e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全身评估: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肝功能等)。评估患者得一般资料、现病史、有无外伤史、既往病史、过敏史。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2.专科评估:评估患者踝部受伤情况,患肢血循环情况,患肢得感觉、运动情况,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有无并发症(出血、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3.心理社会支持评估:评估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患者(家属)对该疾病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4.【常见护理问题】 ①焦虑或恐惧:与剧烈疼痛、手术、担忧预后等因素有关。 ②自理缺陷:与躯体活动障碍,治疗限制有关。 ③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④疼痛:与骨折、出血、肿胀等病变有关。 ⑤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⑥便秘:与长期卧床、排便习惯得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患肢观察定期观察患肢得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防止肢体肿胀与外固定过紧导致得血运障碍。踝关节骨折后,尤其就是严重得双踝与三踝骨折,多伴有胫距关节得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严重不稳,针对

此可以使用一个保持前足内翻内收石膏托临时固定。这不仅可以减少骨折端得异常活动所导致得痛苦,同时可以减少骨折脱位后内踝骨折端顶压皮肤所造成得皮肤破溃与坏死。 2、肿胀护理踝关节骨折后,关节肿胀严重,为了减轻肿胀,避免张力性水疱形成,可遵医嘱静脉滴注25%甘露醇以降低组织压,达到消肿得目得,同时将患肢垫枕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另外,伤后24h 内可以给与患者踝部冷敷,1-2次/天,每次20-30min 。对于水疱形成者,如果水泡较大,可以消毒后用一次性空针在水泡最低位将水泡刺破,抽出液体或使液体流出同时使用烤灯照射使其保持干燥。 3.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趾感觉运动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发现异常通知医师给遇紧急处理。 4、体位护理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如有石膏外固定,由于出血、组织反应性水肿等可以导致石膏过紧,严重时患者有疼痛麻木甚至影响肢体血运,应当及时处理,解除压迫。 5.心理护理因为疼痛,活动动能障碍,患者心情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6.合理营养长期卧床,要合理安排饮食,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提高自身免疫力。 7、预防踝部压疮踝部软组织少,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应在骨突处衬棉垫,防止踝部发生压迫性溃疡。行骨牵引,应仔细倾听病人主诉,就是否有骨折处以外得疼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膝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1.0 g 的 1.1关节镜下膝关节冲洗。关节镜下清除关节腔内治病因子,关节镜下清理由关节磨损所产生的骨、软骨碎屑。 1.2关节镜下进行滑膜切除。主要适用于反复关节积液、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1.3关节镜下关节软骨损伤的处理。 1.4关节镜下游离体取出。 1.5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 1.6关节镜下骨赘切除。适应对屈伸有直接影响的骨赘或活动接近于脱落的骨赘。 1.7关节镜下繰间窝成型。适应增生导致礫间窝狭小的病例。 2.0适应症 2.1膝关节诊断性检查术:包括对临床诊断不明确的膝关节紊乱的检查、关节内病变的活检、开放手术前的诊断证实、全膝关节置换或单腔室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术前评价等,以获取直观的病情资料; 2.2半月板或盘状软骨损伤和退变的全切除、次全切除、部分切除、缝合和盘状软骨成形; 2.3各种不同类型滑膜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滑膜

病变的滑膜活检与滑膜切除; 2.4化脓性关节炎的关节清创与冲洗引流; 2.5膝关节结核的病灶清除; 2.6滑膜皱嬖综合征的皱嬖切除 2.7增生肥厚的脂肪垫切除; 2.8滑膜软骨瘤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内游离体或关节内异物摘除; 2.9骨关节炎的关节冲洗和关节清理及软骨搔刮、钻孔成形术; 2.10剥脱性骨软骨炎或关节内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 2.11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修复或重建手术; 2.12因離骨脱位或半脱位引起的離股关节病变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支持带紧缩 缝合术; 2.13膝关节痛风的结晶体清除。 3.0禁忌症 3.1绝对禁忌症:①败血症;②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的关节僵直,关节腔狭窄,不能配合检查;③凝血机制异常者;④手术野皮肤有感染。 3.2相对禁忌症:①滑膜增生性炎症,关节极度肿胀而

踝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踝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一、概述 引起踝关节损伤得因素很多,如踝关节扭伤可造成踝关节不稳;运动创伤常引起踝关节内骨软骨损伤;退行性关节病或创伤后退行性关节炎可有骨赘形成。常用得适用于踝关节镜诊断治疗得有无法解释或持续得疼痛、肿胀、僵硬、不稳定、交锁、弹响、关节积血与其她诊断不明确得情况,关节内软组织或韧带损伤,骨性或软组织撞击、软骨缺损,关节纤维化、滑膜炎、游离体、骨赘,骨折、关节融合等。 二、护理评估 1、症状与体征患肢疼痛、弹响、交锁、肿胀、僵硬、踝关节不稳定、关节积血、骨赘形成。典型得前方骨赘常导致踝关节前方痛,伴有踝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尤其就是背屈受限,患者常主诉进行性得上下楼梯或山坡时关节不适感与不稳定。 2、影像学检查可应用X线、CT与MRI进行检查。骨化得游离体可以通过常规得踝关节X线片发现,CT与MRI可以显示软骨游离体。 3、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踝关节镜得常规入路就是前内、前外与后外入路。前内入路----胫前肌内侧,关节间隙水平,,要注意避免损伤隐静脉与隐神经。前外入路-----第三腓骨肌得外侧关节间隙水平稍靠近端。后外入路-----位于跟腱得外侧,腓骨头尖端上方大约1、2cm,注意避免损伤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踝关节镜相对于传统得开放手术有明

显得优势:皮肤切口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手术视野宽,方便观察及手术处理关节内病损。 三、踝关节镜手术前后护理 1、手术前护理:向患者宣教手术目得、意义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顾虑,配合手术。;术前期康复:该阶段为术前准备期,目得就是在不加重损伤得前提下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与适度得踝关节活动度训练: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②直抬腿训练15次/h,3~4次/d;③膝及髋关节伸屈练习15~20次/d;④小腿肌群收缩练习及抗阻练习5min/h。教会患者正确用拐方法。做好备皮护理,范围由足尖至踝膝关节,要特别注意防止皮肤刮破,备皮后剪足趾指甲,肥皂水刷脚5min,碘伏消毒后无菌巾包裹,足癣患者应提前治疗。告知患者术前禁食、水时间,防止感冒。观察患者有无全身感染灶,患肢皮肤有无破损。术前清洁灌肠2次,留置导尿。更换清洁病服。术前30分钟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护理:腰麻或硬麻后去枕平6h,术后禁食6h,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等。患肢抬高20~30cm。保持切口清洁,2周后拆除缝线。足趾至手术部位予无菌棉垫加压包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有渗出及时予换药加压包扎。 3、疼痛得观察与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区别就是手术切口疼 痛,还就是因外敷料包扎过紧或其她原因引起得疼痛。如敷料包扎过紧,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松解。术后应给予患肢冰敷、抬高,以减

骨折护理常规

骨折护理常规 一、做好心里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式,使之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二、采取合适的体位与肢体位置:卧位是,患肢抬高(略高心脏水平);变换卧位时保持患肢对线和肢体的固定位置。关节内骨折治疗后,应维持患肢关节于功能位。 三、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四、患肢不负重,鼓励病人多做床上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加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及组织修复。 全髋置换病人护理常规 一、充分休息,调节好情绪,消除紧张心理。 二、增加营养,多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 三、入院后练习床上大小便,并保证大小便通畅。 四、返病房后,患肢穿防旋鞋,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 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脱落;1~2天拔管。 六、并发症的预防 1、坠积性肺炎鼓励自主咳嗽,做深呼吸。 2、泌尿感染及结石多饮水。 3、便秘多食粗纤维,高维生素类食物。

4、褥疮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利于抬手抬臀。 5、肌肉萎缩术后第一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利用秋千 拉手2小时抬臀一次,第2天开始练习曲髋、膝及踝关节 背伸运动,术后3天可利用拉手坐起。 普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一、安置病人,检查各种引流情况并妥善固定。测量血压、脉搏,查看麻醉记录单,处理医嘱,向手术者了解病人术中情况。 二、协助病人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全麻病人未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且血压稳定,取半卧位,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4~6小时,然后取半卧位。 三、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每30分钟至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并记录。 四、按时完成特殊治疗,做好对症处理。 五、手术后24小时内病人疼痛,睡眠不好,酌情应用镇痛剂、镇静剂,以保证充分的休息。 六、严密观察刀口有无出血,保持敷料干燥。 七、局麻或针麻病人,一般术后不进食。椎管内麻醉的病人,肠蠕动恢复后即可进食。全麻病人,清醒后肠蠕动恢复即可进食。胃肠道手术后应按医嘱进食。病人饮食种类应按医嘱执行。 八、做好大小便护理。术后肠蠕动未恢复及进食的病人,术后 3~4日无大便,不需进行处理。观察有无小便,以防因术后卧床小便不习惯而导致排尿困难,使膀胱过度膨胀。

跟骨骨折护理

跟骨骨折护理 一、疾病概述: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是足纵弓的后侧支撑点,它与距骨协同承担足负重量的一半以上,跟骨的形态和位置对维持足的纵弓和负重,有极其重要意义。跟骨可分为体部及跟结节;跟结节为跟腱附着点,有强大的蹠屈作用。跟骨体的上部有前,中、后3个关节面,与距骨相应关节面相对应,构成跟距关节。使足有内翻、外翻、内收,外展的活动。以适应往高低不平道路上行走。在跟骨的前内缘有载距突为支撑距骨体和颈的一部分,又为坚强的跟舟韧带附着部,支持距骨头承担体重,跟骨前端与骰骨构成跟骰关节。 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响足的功能。 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骨折,多发于成年男性。多为间接暴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骨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坠地时,足常不能平衡着地,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如由高坠地,身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形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形撕脱;足的强力扭旋,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 二、临床表现

1.伤后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 2.足跟横径增宽,可有内翻或外翻畸形。并有程度不等的肿胀和瘀血斑。 3.可有前足增长和足纵弓低平,多有外踝下膨出,甚至足呈舟状畸形。 4.足跟两侧挤压和足跟底部按压及沿跟骨纵轴扣压均有明显疼痛。 5.踝关节背伸、蹠屈及内翻外翻活动,均有明显受限。 6.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或继而臀部着地时,除引起跟骨骨折外,尚可合并腰椎压缩骨折,甚至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应注意全面检查,以免漏诊。 三、护理要点 1.近跟距关节面的跟骨体部骨折,复位需配合跟骨牵引,应注意牵引的位置,重心、患者的体位等。 2.穿针外固定或内固定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针眼,伤口的渗液渗血情况。如发现渗出不止者,将患足抬高,报告医生给予止血等处理。保持针眼伤口干燥,预防感染。 3.跟骨反弹器固定,应注意针锁有无松动,以防滑脱。 四局部护理 1.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局部肿胀或疼痛。限制患肢活动,必要时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可解除疼痛,避免患肢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由于骨组织感染后可发生骨质疏松和破坏,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因此在搬动患肢时避免患处产生

骨关节外科疾病护理_常规

骨关节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骨关节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外科疾病-般护理常规。 2.入院接待热情主动接待新入院患者或转入患者,告知第二天抽血及相关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大小便标本行常规检查。做好入院的健康宣教。行急诊手术者还应整理床单位,包括麻醉床、输液架、吸引器、氧疗装置以及各种监护设备等。 3.基础护理 (1)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清洁及备皮(按手术野皮肤准备常规护理)。检查肢体的标识,术前用消毒液清洁手术肢体。 (2)术前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等技巧。 (3)术后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干净、平整,及时更换被污染的病号服;定时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发生;禁止使用局部加温措施如热水袋等,以防烫伤。 (4)跌倒及坠床高风险患者做好预防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以保护,避免跌倒及坠床的发生。 4.休息与活动 (1)保持病房安静、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睡眠环境。 (2)全麻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可抬高床头30°,以防呕吐引起窒息。 (3)除特殊要求外,术后体位以增进舒适、减轻痛苦、促进引流以及有利呼吸为原则;病情允许时,鼓励和指导患者早期床上运动和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教会患者预防跌倒发生的方法。(4)尽早鼓励和指导患者行康复功能训练,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直腿抬高、屈伸膝关节等;上肢手术患者的手指活动、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锻炼等。 (5)按医嘱可下床活动,但病情危重、严重感染、体质衰弱、下肢骨折固定的患者则应适当推迟下床活动的日期。 5.饮食护理 (1)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禁食活血类药材。 (2)一般局麻手术患者术后即可进食;椎管麻醉后6小时适当进食;全麻患者待恶心呕吐停止后,按照一半流质一半普食逐渐进食 (3)禁食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

①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合理地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第1周,进行轻度功能锻炼。术后24h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及足趾各关节伸屈运动。3~5 次/d,10~15 min/次,逐渐增加至每4~6 次/d,20~30 min/次。同时应用持续被动活动(CPM)装置功能锻炼。术后2~3 h开始直腿抬高运动。开始时不超过45°,以后可逐渐增加抬高度数,可达90°,以不疲劳为宜。术后1周时膝关节可在5~90°有限范围内活动。 CPM机的使用方法:术后6 h即可将患肢置于CPM机上,开始时角度宜小,机器运行速度要缓慢,角度控制在20~30°,以后根据情况逐渐递增,速度为往返1周约30 s,1~2 h /d,要求病人无明显疼痛,并防止造成过度活动。一般应用2周,以后以主动活动训练为主。 术后第2周,康复重点为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开始进行股四头肌抗阻锻炼,3 次/d,5~10 min/次,逐渐增加到4~6 次/d,15~20 min/次,踝部的阻力视患者情况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在患肢肌张力和活动范围得到基本恢复、股四头肌有力能抬腿且膝关节无肿胀时,可以扶拐下地行走,要求股四头肌肌力要恢复到4 级以上。因为在股四头肌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前,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如果过早负重就有可能造成膝关节内新的损伤〔1〕。 术后3~4周,鼓励进行比较强烈的锻炼,使患肢肌张力和活动范围完全恢复正常。逐渐进行膝关节正常范围内活动度训练;同时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训练及股四头肌抗阻力等长收缩锻炼,使患者恢复正常活动。可以弃拐下地行走,当患肢肌张力和活动度恢复到适当的范围时,方能进行体育锻炼。 术后第2个月,进一步全面功能康复训练,促使患肢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功能。逐步增加股四头肌抗阻力锻炼的踝部阻力,开始进行正常体育锻炼。如骑自行车、游泳或跑步等。但要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要达到完全康复约需4~6个月的时间。 要强调的是,有些病人术后2周拆线后再进行功能锻炼,此时关节已有一定程度的粘连,将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功能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并且每一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伴随着疼痛等不适,要求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毅力。要耐心讲解功能训练功能恢复的关键性作用,热心示教、细心指导。后期还可以指导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使患者以健康的身心尽早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多数患者伤口拆线即出院,大部分时间的功能锻炼均需在家中进行,因此及时正确的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