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基金项目:200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课题编号:NX04G L08)的成果。收稿日期:2004208225

作者简介:李新荣(1967-),男,科研处计划科,科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管理研究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2004211,11:60263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2004211,11:602

63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李新荣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在阐述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重点学科建设要素与研究生教育呈现良性互动关系时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关键词:高校;重点学科;研究生教育;关系中图分类号:G 6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1981

(2004)1120060204 重点学科是高校申报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基础,高校重点学科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其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明确的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及其有质量的工作,就不可能争取到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就不可能有较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对目前尚无硕士点的高校而言,重点学科建设是其生命线,只有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才有可能创造条件与有实力的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积累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经验,并逐步申请设立硕士点甚至博士点,从而单独培养研究生,实现从培养较低层次人才到向较高层次人才的跨越;对已有硕士点的高校而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

作既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保证,进而为创立博士点,培养博士生创造条件。因此,研究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与作用,对于高校做好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重点学科是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的基础,硕士点、博士点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载体,也是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互不相关,逐渐接近”型

这类高校由于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只有本专科教育,还没有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没有研究生教育,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各重点学科不断提高建设水平,为学校实现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自身成为硕士点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接近。

(二)“相互制约,被动适应”型

这类高校虽已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但只有个别硕士点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硕士点,只能与有实力的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少量硕士研究生,从而积累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经验,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往往呈现互为制约,被动适应的关系。

(三)“相互协调,主动适应”型

这类高校不但已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而且还有自己较多的硕士点,能单独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往往呈现相互协调,主动适应的关系。

(四)“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型

这类高校不但有了硕士点,而且还有自己的博士点,能单独招收培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往往呈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对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是高校科研队伍的生力军。

二、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如图2所示。

重点学科推动→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拉动

←重点学科 (1)推动作用(着力点在:重点学科) (2)拉动作用(着力点在:研究生教育)

图2 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重点学科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推动作用

拉动不等于推动,拉动的着力点在前,而推动的着力点在后,二者有一定的区别。因此,重点学科对研究生教育的推动作用的实质是:通过抓好重点学科建设这个着力点去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可通过采取诸如建立与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重点学科选定的科学筛选制;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制、竞聘上岗制;学科科研工作的目标考核制;各级学科发展的升降层级制以及建立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的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等措施,促使符合条件的个别重点学科率先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起榜样与表率作用,以点带面,使更多的重点学科通过建设成为硕士点甚至博士点,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能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生教育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拉动作用

由于拉动的着力点在前,研究生教育对重点学科的拉动机制的实质是:通过发展研究生教育这个着力点去拉动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地方高校必须创造条件,首先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其次与有实力的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最后单独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教育的二级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与评估等,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的最高层次教育,研究生一般都会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直接参与知识创新的活动,因而研究生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也最大,那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应的重点学科就会得到大力扶持与发展,从而拉动促进所在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使这些学科经过努力成为硕士点甚至博士点。

三、重点学科建设要素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

高校要想使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呈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学科带头人与研究生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建设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样,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级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只有抓住学术队伍与研究生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才能把重点学科建设好、把研究生教育培养好。

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队伍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实力决定了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一个杰出的学科带头人,不仅能带好带活一个学科,而且会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声誉。高校要使重点学科能够持之以恒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高校在选拔学科带头人时,要考虑他们的年龄、学历、学术水平、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条件,要建立和完善各层次

?

1

6

?

 总161期李新荣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重点学科建设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每一层级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及其相应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实行竞聘上岗,上岗前学科带头人与学校签订相应层级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建设期满要根据相应层级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进行考核,并视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只有业务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导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建立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导师队伍,既要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实施新导师的上岗培训制度,在德才两方面把好聘任关,又要建立严格淘汰制度,使导师队伍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只有建立完善遴选、培养和监督导师的管理制度,研究生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量和质的双重飞跃。

在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重点学科中,其学科带头人一般都是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导师中往往还包括一些学科梯队中的学术骨干。因此,为了加强学术队伍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精心培养学科梯队中的学术骨干,使其能尽快符合研究生导师的聘任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导师;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在某一学科研究领域具有显著成就的研究生导师以及招聘高学历研究生,充实学科学术队伍,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

(二)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既是重点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培养研究生的最重要手段。学科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学科能否成为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是否有资格从事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同时,通过研究生培养客观上促使高校的相应学科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生是协助导师完成重大学科研究任务的有生力量,在从事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创新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促使研究生不断提高学科研究水平。

1.从研究生教育起源看,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新型的柏林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等新思想,树立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相统一”的大学观念。柏林大学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阶段,使德国大学很快成为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摇篮。1876年美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以从事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成立,它使美国大学第一次把研究生培养放在首位,它的创办标志着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地位在大学中的确立,表明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2.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看,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建立在二级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它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参加必要的研究活动,如参加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调查等使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综观各国的研究生教育,其共同点:(1)研究生教育是在大学本科教育之后,与科学研究结合而形成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2)研究生教育与本国的学位制度密切相关,在我国还专门形成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专用术语。各国研究生教育大体可分为攻读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两个层次,也有不分级的;(3)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已成为各国科技、经济以及国防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主要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其中通过科学研究去创造知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3.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看,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保证

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用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样式和运作方式。目前学术界一般把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三种主要模式,近些年来,不同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

学徒式培养模式,又称“科研”模式,产生于新德国大学运动后的19世纪中叶,它强调师生之间的衣钵继承关系,导师主要通过科研活动负责和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各方面工作,师生间是师徒关系,没有课程和学分要求。

专业式培养模式,又称“教学?科研”模式,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研究生教育,它体现了一种规范化的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标准化;教育管理专业化、制度化,形成了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之上的研究生院制,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的总体指导。有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两个层次,有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的区分,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协作式培养模式,它是二战后由美国开创,日本作了进一步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它实现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的一体化,使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由上可知,无论是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是专业式、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保证。

?

2

6

? 高 等 农 业 教 育 第11期

(三)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包括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地方院校重点学科建设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升格为硕、博士点的学科还要承担培养适量研究生的任务,虽然只有部分本科生能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但他们的素质却影响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处理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至关重要。

地方高校应以本科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以研究生教育带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促进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更高层次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时间的延长、教学科目和内容的扩大和深化,更主要的是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从培养目标和定位看,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虽同属高等教育,但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功能定位以研究为主,教学为研究打基础;本科生教育是以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功能定位以教学为主,并努力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既不能拔高本科生培养目标,也不能降低研究生培养目标,要统筹安排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能力等方面能体现研究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

从课程设置看,高校要避免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课程相互重叠现象,要体现出两个不同层次教育对课程的不同要求,并处理好两者的知识衔接。对本科生教育课程应加强其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研究生教育课程要强调学科专业的前沿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本科生阶段在开设一些基础理论课程外,可以适当开设一些研究生课程让学生选修,使其充分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来源于非本学科的研究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本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以使其知识结构达到本学科的要求。

从教学方法上,研究生教育不能沿袭传统本科生教学采用的如班级“满堂灌式”等方法,必须更多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和讨论式等探索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培养更多富有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四)学科环境与研究生教育

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学科环境的好坏不仅决定了该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还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学科所能承载的教育层次和水平。因此,一个学科要想提高教育层次和水平,成为硕、博士学位授权点,满足培养研究生的需要,就必须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学科建设的软件环境和改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环境。当然,开展研究生教育对学科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研究生教育资格的争取上,而且更主要的是表现在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上。一个学校或学科要想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不断地创造条件,优化学科建设的软硬件环境。

1.努力创造良好的学科学术环境

高校首先应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包括学科筛选、人才培养与引进、学科评估与考核等方面),努力营造优良的制度环境;其次,应加强学科学术活动,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学科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及系列讲座,加强重点学科内部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使学科成员能获得更多新的思路和知识,提高学科教学与科研水平;再次,要加强学术合作,既要加强学科内部的合作,又要加强和外单位的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加大学科交叉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组织校内学科点间建设情况交流会和现场考察会,使学科点成员了解其他学科点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哪些方面可以开展合作研究等,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目的。

2.不断改善培养研究生的物质条件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相应地它对学科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其中硬件条件之一是要能解决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所需的(包括做硕士、博士论文)科学实验设备和有关的图书资料等,因为,学位授权点的仪器设备是否先进,决定了研究生能否掌握最新的研究手段和实验方法;图书资料也是极为重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完备的图书资料,研究生就不能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前沿情况。因此,高校必须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力度,精心配置所需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从而不断改善研究生办学条件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淑娟,章保平,唐春燕.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3):2252227.[2]罗云.论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煤炭高等教育,2002,(2):34235.

[3]兰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研究生教育初探[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62263.

[4]雷军,宋跃进,宋新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3):49251.[5]徐洪吉.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J ].兵工高教研究,2001,(3):9212.[6]陆爱华.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2):30232.

(责任编辑与校对 杨思尧)

?

36? 总161期李新荣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一)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一) 摘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因为大职教为其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如东莞提出的建设国际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目标,就必须依靠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此,东莞进行大职教发展的战略构想,进行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教育,就是一种必然的诉求。 关键词]现代城市发展东莞大职教价值认识现代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是工业的高度发展。一项工程可以孕育一个城市,如三峡大坝的建造,催生了一个三峡市;一项产业可以打造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如东莞的制造业,让东莞焕发生机与活力。而维系工业高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职工的从业素质,是市民的就业素质。人的职业素质并不是天生的,要靠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说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是有道理的。东莞市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国际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目标,那么,如何发挥大职教的支点作用,打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力,就不能不进行大职教发展的战略构想,就不能不进行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教育,让政府、企业、市民认识到进行职业教育是一个内生发展的自觉要求。为此,要调整东莞市职教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职教体系,重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养土生土长的高素质员工;要进行大职教的系统化建设,使职业教育职前职后系统化,高中低级培养系统化,终身职教系统化,形成东莞独有的网络状的大职教系统,从而加快东莞市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 一、东莞实施大职教战略的价值认识 现代城市的愿景是: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不断创新;政治民主自由;法律健全完善;文化繁荣昌盛;信息畅通快捷;社会文明友爱;环境协调宜人;教育公平科学;风俗典雅多趣;市民乐观向上;生活幸福安康。欲达此理想境界,就要提高政府、企业、市民职教价值的认识,促使其形成内生化的职教需求观。 1.促进政府认识职教均衡发展的意义。首先,政府应认识职业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为了城市繁荣昌盛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职业教育,促使三者均衡发展,特别要认识高技能人才作为基础人力资源的意义。其次,促进政府认识在新型工业化转型中,人力资源的素质将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型是否能获得成功+,其三,促进政府认识职业教育功能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城市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功能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提高下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过程,其实质是农民向城镇工人及市民的角色和身份的转换过程,实现这种转移的基本条件,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有利于加快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莞市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县到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跨越式发展,东莞农村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转变,农村逐步向城镇化、现代化转变。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市出现了耕地逐渐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民转岗就业困难,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全市就业形势严峻。加上本省山区劳动力和外省市劳工大量涌人我市等因素影响,客观上造成东莞市就业结构上尖衡。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东莞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东莞市提出的建设殷实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进程。为此,东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市”、“科教兴农”战略,要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强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其转岗就业创造条件,将农村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

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 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灾害防治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据说同济环境考研专业课较难,历年分数不高 现在我建议考研的同学们在选择学校上不要太早的逼迫自己下定论,可以先查一下自己要考的专业在哪些院校比较有发展的优势,然后这个选择一定要有现实的可行性,虽然说考研可能是我们人生的又一次飞跃的机会,但这毕竟要以我们能够达到的能力范围为基础,这样确定自己的心中的目标,如果不能果断的确定某一所学校,这时可以有自己的一个大概的方向或是几个比较理想的学校。然后开始我们的复习,切记在初级的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总想着选学校的事情,一定要静下心来复习,把自己能够投入的最好状态拿出来,毕竟考研时要靠你的实力说话的。这样在复习到五六月份的时候你就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复习情况再实际的确定一下自己的目标然后就不要后悔不要犹豫的坚持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也会有各式各样的辅导书,这个如果说你不是那种吸收消化知识能力特别强的人,你就没必要各种辅导书都去买都去看了,借鉴往年同学的推荐,每个阶段只选那几套经典的书复习就完全可以了。象对于数学和英语的复习,重复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数学的复习全书和英语的真题,如果说真的重复复习的相当透彻了,那么我觉得这两科的成绩也就不会差了。对于专业课和政治就另当别论了,专业课要看全,政治课要看懂,而且一定要找到每年的出题重点。 1、推荐毛主席的《最新考研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不过推荐直接买他那四本分册,这本 书是缩减版,有点不过瘾; 2、二李全书,不怎么推荐,完全没重点没技巧。陈文灯的没看过。 3、数学题的话,真题一定的做的,然后做做400题,提高计算能力,今年感觉计算量 大了 4、政治的风中核心考点吧,不过有命题有反他这本书的倾向,我今年就亏了。还是要 老老实实早点看大纲,买本旧的也行。肖四套一定要背;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2、生活教育 3、贝尔兰卡特制 4、知识表征 5、自我提高驱动力 6、恩物 二、简答题4道,每题10分 1、教育的政治功能 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 3、课程的多样性 4、启发性教学原则 三、论述题4道,每题20分 1、试论孔子思想 2、教育学原理的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 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 教师期待效应 简答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分类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论述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学生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走向 3、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4、当代教师素养的构成 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 一、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化2、“三纲领八条目” 3、“稷下学宫” 二、简答题1、教育的政治功能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3、德育的功能 三、论述题1当今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例举,并就其中一例说明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2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独立性,以及两者的关系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校教育 3.“六艺”教育 4.苏格拉底方法 5.学习动机6.道德情感 二、简答 1. 简述德育途径 2.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 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 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学60强-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考研必备

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包括教育学、体育学等2个学科类,共有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教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 3.61%,授予的教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50%,教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40%。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37078名博士生导师中,有662名是教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79%。教育学是比较小的学科。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评价的教育学排名含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 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名单 排名等级校名 1 A++ 北京师范大学 2 A++ 华东师范大学 3 A++ 华南师范大学 4 A+ 浙江大学 5 A+ 北京体育大学 6 A+ 南京师范大学 7 A 西南大学 8 A 华中师范大学 9 A 上海体育学院 10 A 东北师范大学 11 A 成都体育学院 12 A 武汉体育学院 13 A 湖南师范大学 14 A 浙江师范大学 15 A 首都师范大学 16 A 西北师范大学 17 A 上海师范大学 18 B+ 首都体育学院 19 B+ 陕西师范大学 20 B+ 辽宁师范大学 21 B+ 福建师范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天津师范大学 24 B+ 曲阜师范大学 25 B+ 山东师范大学 26 B+ 广州大学 27 B+ 江西师范大学 28 B+ 天津体育学院

29 B+ 安徽师范大学 30 B+ 南京大学 31 B+ 河北大学 32 B+ 吉林大学 33 B+ 沈阳师范大学 34 B+ 河南大学 35 B+ 湖北大学 36 B+ 宁波大学 37 B+ 山西大学 38 B 广西师范大学 39 B 河北师范大学 40 B 温州大学 41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B 西安交通大学 43 B 广州体育学院 44 B 杭州师范学院 45 B 扬州大学 46 B 集美大学 47 B 深圳大学 48 B 聊城大学 49 B 北京理工大学 50 B 武汉理工大学 51 B 暨南大学 52 B 兰州大学 53 B 徐州师范大学 54 B 西安体育学院 55 B 山西师范大学 56 B 南通大学 57 B 北京联合大学 58 B 鲁东大学 59 B 淮阴师范学院 60 B 西华师范大学

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

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 一、命题的由来 1.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实现优质教学的过程 ①什么是优质教学? 在先进理念的观照下,运用科学的课程教材和合理的途径、方法(合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结果。 ②优质教学是优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课程的现实。 教学是各育各科具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抓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教育的优质、均衡生成于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没有优质教学的教育,承担不了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①20世纪由各国独立完成的世界29项重大发明中,美国完成了19项,英国和德国完成了其余的10 项,而美国解决了29项中22项重大发明的应用问题。 ②《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总人数排名世界第2位,中国的科学竞争力位列世界第24位,技术基础水平排名世界第42位。 ③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3—2004全球竞争力(主要比较科技水平、政府效率、宏观经济环境)排行榜中,芬兰、美国和瑞典分别名列前三位,中国排行第44位,俄国第70位。 国家竞争力的不足,受制于科技实力的不足,更在于学校育人中优质教学的不足。 3.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①主要进展 ●教学、课堂及教师专业发展与之相关的内涵因素被各级教育领导层所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成为关注与服务学生的中心。研修中心正在启动“新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一些学校已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推进。 ●注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学科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实际,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差异教学,小班化教学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面对一些学困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情感教育和激励教育,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②主要问题 ●研修中心听了中小学各学科共417节课,发现在常态课中教学陈旧,效率不高的C级课仍占一定比例。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表现在:注重机械识记,忽视能力培养;照本宣科,对教材没有处理,没有拓展;教学方法、手段比较陈旧,以讲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少有发挥。 ●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不够,节奏较慢,重点不够突出,不注意训练的有效性,没有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感悟方法产生应有的情感态度。有的是由于周课时数的增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足,产生了稀释教学内容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我们不仅需要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这一问题,更要探索“怎样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办法。 满足高校实践之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在选择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上进行了艰难的探路摸索,呈现出移植借鉴、数量增长、重点提升、质量发展等四大阶段性特征,可称之为以学习借鉴欧美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内涵发展。 从历史溯源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意境的“本土”政策语汇,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双重发展历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25年来,尽管“内涵式发展”的议程时有时无、目标时重时轻、含义时大时小,但政府和高校对内涵式发展的追求“一直在路上”,对高等教育根本属性及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是高校实践之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之诉求。 适应高校需求之变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校要走出“象牙塔”,主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转移、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必将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重塑民族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颠覆传统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也将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确定发展方向、制定教育政策、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依据。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非线性的社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硅谷”,法国的索非亚科技园,日本的“筑波”和我国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台湾的“新竹”等,都是高等教育为全球产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从差异到融合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从差异到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构建利用信息 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 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试 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要求。1实际传递了以下理念:首先,各类教育必须现代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其次,各类教育必须建立相互沟 通的通道,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也说明了国家层面要求各类 教育必须沟通,各类教育之间也存有互通的因素。这就为部分远程教 育高校(主要是各省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长期举办高 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那就是融合发展。在电大, 长期存有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存的现象,“这其中既有现实原因, 也有历史考量,更有地方利益与体制因素的多重因素交织”2。因为职 业教育的实体办学,在校园建设、师资力量要求等各个方面促进了电 大的发展。“在20多年的高职教育中,电大正规化、实体化建设成效 明显,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储备、管理队伍建设得以增强、自身的应变 能力得到较大提升。”3但在现阶段,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准不高,信息化水平不够,与远程教育以在线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存有较大的区别。在举办职业教育的电大中,在职业教育上投入的人力资本普遍高于远 程教育,而从社会需求和影响力来说,电大一般高于所举办的高职, 这种状态造成了管理问题,影响到学校的发展。那么,远程教育与职 业教育有无融合之处?如何融合?MOOC等在线教育的发展,加上国家 层面建设开放大学的契机,思考融合的条件已经开始具备。 二、两类教育共同性与差异性分析 从广义来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共性都是培养人。但是,不 可否认不同教育类型培养人才存有差异,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自主性

十四五研究生学院发展规划

中医学院 研究生学院“十四五”(2021-2025) 发展规划 一、恢复独立建制以来工作完成情况与现状 (一)主要发展成就 1、组建机构。 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后,即于2017年11月正式成立了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学院成立后,逐步组建完善了工作机构,目前共有职工六名,分设行政、招生、学位、培养、学生管理五个工作单元。根据职工个人专业背景情况及工作需求,认真做好所属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成功取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恢复独立建制之初,即将争取博士授予单位资格确定为全校的重点工作。首先与上级主管部门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取得联系,表达我校争取博士授予单位资格的迫切愿望,并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主持协调下,与医科大学进行了原有授权学科的划分。经周密组织,精心准备,于2020年2月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确认申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组,于2020年4月对我校整体办学情况及相关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于5月12日下发《关于中医学院和医科大学有关学位授权事宜的批复》,正

式批准我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3、新增多个学位授权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复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时,明确我校具有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1个二级学科及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除以上从医大划转的授权学科外,又积极与各方沟通商洽,在2020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确认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工作中,取得中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成为同时具备中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的全国十七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至此,我校共拥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大部分中医药类学科的博士、硕士学术与专业学位授予权,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4、做好招生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实现平稳过渡。 (1)认真做好现有医科大学学籍在校研究生的注册、考勤、学年鉴定、中期考核、开题、复试、论文答辩、学业奖学金评定、学位评定等日常管理工作,保持了研究生的思想稳定,保证了培养质量。 (2)建设新增我校附属医院、神威药业集团两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场所保障。 (3)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制订了《2020年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

“智慧教育”引领内涵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311449790.html, “智慧教育”引领内涵发展 作者:王涛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第09期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明确指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为学习者提供最适宜的个性化服务,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创造潜能的人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作为有着60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名校,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不断自加压力,以“智慧教育”为抓手,立足“卓尔不群,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学校办学品质的再次飞跃。 夯实基础打造智慧校园 积极打造“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现代化信息环境,为智慧教育营建良好的智慧环境。 加大投入,打造多元智慧教学空间。宜昌市第十六中学智慧教育于2015年起步,多方筹资先后建设3个“智慧教室”,为24个班级新装液晶鸿合一体机,实现升级版的“优质资源班班通”。同时引入纬创教学平台和“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确定4个试验班级开展智慧教育探索。学校由点到面,由过去单一局限于功能室的智慧教学转变为平板、手机进教室,微课、鸿合i学资源进课堂,有效推动“智慧课堂”的常规化研究,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平台应用,构建数字智慧管理体系。依托网络平台,优化教学管理。2014年,学校率先 利用“智学网”实现网上阅卷、自由组卷、质量分析,打破时空局限,时时可查,处处可改。减轻教师阅卷负担的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2016年,学校依托“宜昌教育云”平台丰实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家校交流空间,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借助网站微信,打造互动校园。学校更新门户网站,搭建微信、微博平台,既集合学校日常事务,又彰显学校视觉形象和教育理念。2016年,学校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展综合实践课 程“最暖家书”的评比活动,点击率突破一万。2017年,学校新开发“数字校园管理平台”,集考勤检查、校务巡查、招生宣传、设备保修、选课报名、校园消息、班级管理于一体,借助互联网,以其移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成为学校对外宣传、校内教务管理、家校有效沟通的智慧窗口,为学校智慧教育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增设监控装置,保障校园安全。目前学校在公共区域设置有41个摄像头,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 整合资源,完善网络教研共享平台。依托优质学科资源网,如中学学科资源网、智学网、鸿合i学资源网和宜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学科资源等,整合学校现有校本资源库,丰富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智慧教育论文库、卓园微课视频库,初步实现智慧教育资源的网络化和体系化。

《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模式讲话》

《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模式讲话》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校长、老师,亲爱的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探索新时代的临川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让每一位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临川教育人的责任和理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致力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打造优质特色校的发展之路。 十二小开放日五所北师大项目基地校。一小、二小、七小、十一小、十二小。在北师大项目组北京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三年教育实践,已探索出各自特色化的办学新路,文化兴校办学理念对五个基地校的校长来说可以说已入脑入心田。 今天我想谈三层意思: 一是感谢。(1)感谢北师大教育专家组。您们为五所基地学校量身打造了一条学校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一小的幸福教育、二小的生命教育、七小的责任教育、十一小的扬长教育、十二小的和美教育各有千秋,独具风采。(2)感谢基地校与非基地校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在三年教育实践活动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3)感谢亲爱的同学们在参加项目中的热情与配合。 二是祝贺。(1)祝贺北师大-临川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高峰论坛临川十二小分论坛开放日活动圆满成功。(2)祝贺各位校长、老师收获成长与提升,管理水平与专业

发展更上一层楼。(3)祝贺亲爱的同学们成长与进步。 三是希望。(1)办特色学校,走文化兴校之路,永远在路上。北师大项目虽然结束了,但各校走特色办学文化兴校之路不能停,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2)要充分发挥五所基地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助力发展优质特色学校。(3)继续与北师大项目专家保持联系,增进情谊,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成为教育教学中的良师益友。 内容仅供参考

中文考研院校排名

中文考研院校排名 针对许多同学所关心的中文系考研院校排名的现状,勤思中文考研团队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中文系考研院校排名的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文系考研院校综合排名 A+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A等: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 B+等(29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 B等(29个):湖北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湖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漳州师范学院 二、中文考研院校各专业具体排名 1、汉语言文字学 A+等:1、北京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 3、华东师范大学 4、浙江大学 A等:1、山东大学 2、华中师范大学 3、复旦大学 4、安徽大学 5、南京大学 6、南开大学 7、西南大学 8、暨南大学 9、南京师范大学 10、四川大学 11、福建师范大学 12、上海大学 13、陕西师范大学 14、苏州大学 15、中山大学B+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

心得体会:以内涵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以内涵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最新) 刚刚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力支持创建更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发挥高校作为创新源头和主阵地作用”。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是驱动X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系统。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的“国家队”,以学习领会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统领,以“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为指南,以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学为主线,扎实推进中药学学科群建设,通过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坚持以本为本培养一流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底色。学校明确“办精本科教育、办强研究生教育、办优留学生教育、办好继续教育”的目标,坚定落实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指示,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中医思维打造中医药人才“底色”,注重中医人文精神教育和中医思维能力锻炼,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医文化自信、善用中医方法解决临床问题的中医药人才。落实医教协同要求,构建“学校规范与医院管理相融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融通、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通”的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适应大健康时代需求和“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延伸专业上下游,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率先开办中医养生学新专业,新增中医康复学、健康管理学、儿科学、护理学(助产士方向)等专业。为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率先开办临床医学专业,新增生物工程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承担国家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按照“学贯中西、国际视野、大师潜质、追求卓越”的要求,通过融通中西的卓越课程体系、顶尖临床实训计划和海外游学计划,培养九年本博一贯制中医药创新型人才。2018年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成立“新中药学院”,在国内首创“4+5”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融合创新造峰一流学科 中医药学是最具中国特色、最具原创优势、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学校立足中国特色,坚持中医药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支撑,将“学贯中西、至精至诚”凝练成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出“基于学科、重建大学”,以此优化大学治理结构和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注重传承中医药学科的“文化基因”,坚持中医药特色发展的战略定力。近年来,学校成功推动了中医药走向海外,大力开展中医学派流派研究传承,推出一批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指南,研制中药饮片制备和智能制造标准等,在中医药学核心概念传扬、方法技术传承、文化传播等方面,不断做出新的探索。 着力在学科协同、支撑、交叉、集成上下大功夫,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建设机制,组建包括多位国医大师、2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青在内的高水平

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职能: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 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的教育)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扩招与教育产业化)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生物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生物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这是生物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你参考一下: A+、A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分数线为准):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B+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 湖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湖北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

学,青岛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系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华大学。 B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深圳大学,莱阳农学院,黑龙江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福州大学,鲁东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宁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延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水产大学,辽宁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吉首大学,佳木斯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华侨大学,皖南医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新乡医学院,辽宁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医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温州医学院,集美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潍坊医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遵义医学院,大连大学,泰山医学院。 C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泸州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宁波大学,山西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内蒙古医学院,东华大学,山峡大学,广州医学院,

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都有哪些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 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 主义建设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那么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都有哪些呢? 《》(月刊)创办于1985年,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 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本刊坚持刊物的专业性、理论性、指导性定位,坚 持为职教事业服务、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服务的宗旨,注重科学性、先导性、开放性、言论性 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是我国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 《教育与职业》是全国教育类,以繁荣教育科学研究,倡导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服 务教育学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办刊宗旨。杂志现为旬刊,上旬刊为全彩色印刷,主 要刊登有关教育与职业方面综合内容,中、下旬刊内文为黑白印刷,主要刊登教育研究学术 论文。栏目设置有研究与探索、教育管理、师资建设、德育研究、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 交流平台。 《》(旬刊)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 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 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职业技术教育》(旬刊)创刊于1980年,由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主办,宣传国家职 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 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栏目设置有教改视点、综合研究、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教育技术、德育。 《》(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主办,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民办教育机构及学校和培训部门的管理者、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学术 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交流、推广和介绍本领域国内外的教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宗旨;以引导和推动本领域的教育管理、 教育研究工作为已任。

地理科学考研学校排名

地理学的综合排名的学校依次是: A+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A (14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新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B+(26个)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B (26个)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山西大学,河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吉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聊城大学 C (18个)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延边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南林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B+(18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B(17个)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11个)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学院,聊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B+(16个)辽宁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B(15个)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C(10)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延边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学校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教育应注重“人”的发展 刘西虎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人的真正成长是内在的精神品质的提高,教育就是引导好学生的内在品质的变化,而要在教育中实践“品质先行”,重在对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探索,本文着重探讨建设符合“品质先行”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内在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而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内在变化与成长。 关键词:学校环境信任建设人文精神引导教育内在成长 教育的任务就是唤醒人的潜质或潜在的本质。所谓教育是学生按照自己理想和社会需要设想成为的那类人,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在认识自我,主动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首先,教育应秉承着人文精神的关怀。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仍是恪守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以传授知识为主,这是知识储备型教育。教育应是人的灵魂和精神的教育,它导向事物的本原,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唐姜澎[5]指出,“怀特海说,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而没有智慧,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和令人讨厌的人。”教育应千方百计增进学生的智慧,让我们做一个智慧卓越的人。传统知识型教育只能造成有意上的改变,就是认知改变,而无法造成本质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对人产生影响的不是具体的教育行为,而是一个个具体行为背后形成的稳定的教育影响。而当这种影响符合学校教育文化背景时,就能生出学校文化特色的教育,使之对其产生认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形成自己的文化品质。教育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可见的。而教育影响是却是不可见的。环境的人文性也具有不可见特性,同样也具有特别的教育影响作用。余以为人文环境的对人的长久教育影响较之具体的教育行为对受教者更深刻。胡旭晖[1]《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一文中指出高等院校中的人文教育缺失严重,“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高职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实践方面略有优势,但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亦是社会公认的事实。高职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文化素质较低,非专业知识浅薄,这种“工具人”倾向必然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全面。在调查中,

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 一、职业的意义 目前,各派哲学理论的冲突集中在有关职业的因素在教育上的适当地位与作用的讨论。如果直截了当地认为基本哲学概念上的重大分歧,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它们的主要争论之点,也许会使人怀疑:用来阐述哲学观念的偏僻的和一般的术语,似乎和职业教育的实际的和具体的细节彼此相距太远。教育上有种种对立,如劳动与闲暇的对立,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身体与精神的对立,心理状态与物质世界的对立,回顾一下这些对立背后的理智的臆断,就可以明白,它们最终表现为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的对立。按传统习惯,人们经常把自由教育和闲暇、纯属沉思的知识以及不包括主动使用身体器官的精神活动等概念联在一起。近来,文化也和纯属个人修养以及培养某种意识状态与态度联在一起,既与社会指导分离,也与社会服务无关。文化修养已经成了社会指导的避风港,而就社会服务来说,它又成了一种安慰品。 这种哲学上的二元论和整个职业教育问题深深地纠缠在一起,要把职业的意义解释得充分一些,以避免给人这样的印象,即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不是仅仅属于金钱性质,就是具有狭隘的实用性质。一种职业只不过是人生活动所遵循的方向,使这些活动因其结果而让个人感到有意义,同时也使他的朋友感到活动有好处。职业的对立面既不是闲暇,也不是文化修养。它的对立面,在个人方面,是盲目性、反复无常和缺乏经验的积累;在社会方面,是无根据的炫耀自己和依赖他人过寄生生活。职业是一个表示有连续性的具体名词。它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务性的职业,也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品德的发展,更不必说机械劳动或从事有收益的工作了。 我们不仅要防止把职业的概念局限于生产直接有形的商品的职业,也不要认为职业的区分是相互排斥的,每个人只有一种职业。这种范围受限制的专门化是不可能的;没有比想教育人们只着眼于一种活动这件事更荒谬的了。首先,每个人必须有各种职务,他对每一种职务都是明智有效的;其次,任何职务如果脱离其他各种爱好就丧失它的意义,变成机械的忙碌。(1)没有人只是一个艺术家,此外一无所能。要是他接近这个地步,他就是一个没有很好发展的人;他是一个怪物。在他一生的某一时期,他必定是家庭的一员;他必定有朋友和伴侣;他必定要么自己供养自己,要么受人供养,这样,他就得有个事业。他是某一有组织的政治团体的成员,等等。我们自然不会把他和别人所共同的许多职务称为他的职业,而是把他突出的一项职务称为他的职业。但是,当我们考虑教育的职业方面时,不应受名称字面的牵制,以致忽略并实际否认他的其他许多职务。(2)艺术家作为一个人的职业,只是他许多职业活动中特别专门的一个方面,所以,他在艺术活动中的效率,从人文的效率意义上讲,决定于它和其他许多职务的联系。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才能,如果不只是技术上的成就,他就必须有经验,他必须生活。他不可能在他的艺术中找到艺术活动的题材;这种题材必须是他在别的关系中所受痛苦和所享快乐的反映——这要靠他对各种兴趣提高警觉,富于同情。对于一个艺术家是这样,对于任何其他专门职业也是这样。按一般习惯原理,无疑有一种倾向,即所有特异的职业都会变得过分强调它的专门化的一面,过于排斥一切,而全神贯注于它的一个方面。这就是说,注重技能或技术方法,而牺牲所包含的意义。因此,教育的任务不是要助长这种倾向,而是要预防这种倾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者不仅是科学家,教师不仅是教书匠,牧师不仅是穿着牧师服装的人,等等。 二、职业目的在教育上的位置 职业有各种不同和互相联系的内容,一种特殊的职业有它的广阔背景,牢记这一点,我们将进而研究个人比较特异的活动的教育。 1、职业是唯一能使个人的特异才能和他的社会服务取得平衡的事情。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