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XS区为例

佘凤云

目录

一、理论综述 (3)

(一)基层社会管理理论 (3)

(二)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4)

二、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治理的影响 (6)

(一)基层服务职能 (7)

(二)基层防御功能 (9)

三、社区治理中网格化管理的困境 (11)

(一)网格管理要素不全 (11)

(二)网格管理权限模糊 (17)

(三)网格管理作用不显 (19)

四、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探索 (24)

(一)以网格团队管理区域网格 (24)

(二)以有效机制构建网络结构 (25)

(三)以合理环节理顺主体关系 (26)

(四)以包容态度引入志愿服务 (27)

(五)以开放氛围渲染文化建设 (28)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XS区为例

佘凤云内容提要:网格化管理自推行以来,因其具有管理便利、服务方便、处理及时等优势,已被全国大部分城市社区所启用。虽然应用广泛,但实际效果各有不一,大多数社区只是将辖区按照规定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只是便于了解基层的情况,甚至有的网格只是上级管理下级的一个工具,其基层服务功能并不明显,也有违其实现公共服务的初衷。对于苗头性问题虽能及时发现、处理,具体的服务却未作深层次研究,直接导致大部分居民只知道街道、社区,并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网格,这就导致网格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的意义重在挖掘网格化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以寻找作用的缺失点,从而初步形成网格管理新模式,以应对网格化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作用不显的局面。

本文以XS区为例,通过对辖区10个街道办事处社区的调查,了解网格化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对有利作用与不利影响,作出多方面的剖析。文章首先阐述XS区网格化管理在社区治理中的影响,从基层的服务职能与防御职能两方面,分析网格化管理对基层社区的影响。其次重点分析网格化管理的困境,提出了存在的网格要素不全、管理权限模糊与作用不显的困难,最后从建立网格团队、构建有效机制、引入志愿服务、发展社区文化四个方面提出改善的路径,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案例参考。

关键词:网格化社会治理作用 XS区

社区是城市的名片,也是构成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发展都要依靠社区这张名片的推动与扶持,所以社区发展至关重要。社区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地方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从社区开始做起。而社区工作是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是关于社区发展的重要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进程加快,且已渗入各个领域,依托这一技术平台,我们如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转变,就显得迫在眉梢了,于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

一、理论综述

(一)基层社会管理理论

1、城市社区功能研究。“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这一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1] ”。城市社区具有政治、自治、服务、保障、学习、文化、经济七大大功能,所有功能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服务城市发展。

社区是社会组织的一个子系统,而社会组织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居民群聚的中心地,社区既是服务的直接场所,也是心灵的归属地,每个社区都担负着当地生活各方面的职能。因此,有学者认为社区应该具有社会的一切功能。社区只有具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服务和环境等各项功能,才能成为社区成员社会生

活的空间、参与的舞台、继续社会化的场所。服务职能完善是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社区从服务目标而言,是为了保持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只有功能齐全才能做好良性互动,进而替代原有的“单位体制”、“街区体制”。

2、服务型政府管理理论。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包含以下七条::①政府的职能讲求服务并非掌舵。②公共利益讲求目标而不是副产品。③思想上强调具有战略性,行动强调具有民主性。

④服务的客体是公民而并非顾客。⑤强调责任的重要性。⑥相比生产更重视人⑦公民权和公共服务优于企业家精神[2]。

罗光华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中指出“与其他视角的政府角色定位所不同的是,政府服务视角下的社会管理理论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于服务,并由此提出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社会公共服务” [3]。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政府的“保姆”角色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公共行政的宪政和民主价值是研究主体,强调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以人为本,拓宽与公共组织的合作的平台,疏通公民参与渠道,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并作用客体的格局。

(二)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1、党建工作的一种模式。群众路线思想的衍生。作为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网格化管理的服务方法。2013年全国上下党员干部重新掀起群众路线,从中央到基层要求重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做事接地气,

重视基层服务工作。群众路线重要意义在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的制胜法宝,更能使党员干部以充分满足群众诉求为宗旨,关注民情、民生,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确立了以民为本、公众至上的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新时期基层社区积极主动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官本位思想,有助于将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由管制向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转移” [4]。

社区党建模式创新。近年来,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发展突出新意,不仅从服务层面下足功夫,更是上升至社区党建模式研究。张恺(2012)提出“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构建互动机制,整合资源联网格;二是建立责任机制,设岗定责落网格;三是引入激励机制,作用发挥在网格;四是完善保障机制,政策倾斜重网格” [5]。

唐颖(2004)认为,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该努力实现三个“化”,即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建设实体化和社区党建社会化。其中,社区党建社会化要进一步增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工作有效性[6]。

2、实践创新的一种探索。服务方式的有效创新。网格员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按照问题类型进行申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效反馈,这种便民服务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重在创新服务方式。“所谓网格化,最初主要是用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后来逐渐被引用并加以改造成一种政府管理领域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而城市网格化管理,

就是这样一种基于数字化信息管理方法,将城市基层政权所属区域以网格为单位加以划分,使得各网格之间能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交流,资源的共享,以实现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扁平化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7]。

牟君发指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不够,党建、计生、劳动监察等多个职能部门存在“各管各网络”的弊端,社会组织、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不够等原因,最终目的是实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有效控制社会风险,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8]。

技术创新。网格化管理是基于现代化的数字技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政府领域飞速发展,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井西晓认为,所谓网格化管理即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络为区域单位,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模式[9]。也有人认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层次与组织架构基础上,依据辖区面积或常住人口数量等指标,将管理区域划分为单元网格。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以及相应的制度手段建立起以网格为基础的,综合资源配置、信息收集、公共服务与事务处置等功能的一体化管理机制[10]。

二、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治理的影响

XS区面积141.7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一镇十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食品经济开发区,有13个村委会、7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

城市社区47个、“村改居”社区23个)和9个家属委员会。每个社区管辖范围3000户左右,按照“小区型”、“单位型”、“混合型”划分社区居委会。全区社区“两委”成员490人,加上社保、计生、协警等专管员共有社区工作人员935人。

(一)基层服务职能

1、组团式服务。基层网格化管理涉及的服务有治安、土地、纳税、户籍、教育、劳动等等,这就需要有合理的网格,通过网格的合理设置,普通群众不仅是网格服务的受益者,也是问题的提供者、治理的参与者。XS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共分为四级网格,即整个区为一级网格,同时是社区网格管理中心;街道为二级网格,为街道社区网格指导中心;社区为三级网格,为社区网格站;每个社区划分6——12个网格,为网格工作室。每个网格区域内有居民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全区按照300户左右的规模,划分629个网格、3022栋居民楼,共有629名网格员、3516名楼栋长和单元长。

随着主城区人口越来越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的不断兴起,流动人口在不断涌入城市。加上小城市各项服务职能仍不完善,如果单纯的靠政府去解决居民小事务,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本,还很难面面俱到。该区积极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在全市率先试点,建立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在服务方式上,以系统服务为主,依托基层网格员这一抓手,完成各项社会治理工作。如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特殊群众的帮扶帮教、重点地区的安全监控、重点人员的帮教管理等。通过细化网格任务,将问题解决的在基层,大大降低纠纷发生率。

农村五保供养申报办理流程图来源:XS区社会服务和管理平台

2、群众参与快捷通道。“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持久深入,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畅通群众参与网格治理渠道。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素质,增强群众觉悟,促使群众主动配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11]。XS区网格化实践群众投诉渠道大致有三种:一是电话反映。居民对某些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直接通过拨打社区服务热线“3112390”民情服务热线进行投诉,网格责任人根据电话收到的投诉信息进行核实处理,按规定上报,并及时对投诉人进行信息反馈。二是网络投诉。居民可直接通过社区服务网站对问题进行投诉,填写调查卷。系统将问题分配给网格责任人,责任人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处理与上报,处理结果在网络平台上按期公布。三是现场投诉。社区设立电子触屏投诉平台,社区居民按提示登录系统后,选取相对应问题

发生位置和所属区域,选取问题类型并进行提交,平台自动将问题反

馈给责任人,并通过电话直接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

基层社区重视志愿服务,以服务站为单位,根据自身优势,成立各类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各网格根据所属居民的特长优势,成立各类服务队,如学生辅导队、文明劝导队、困难救助队、心理辅导队等等。社区对所属网格志愿服务进行事前指导、全程监督。

庆相桥社区志愿活动开展流程来源:XS区社会服务和管理平台

(二)基层防御功能

1、群众现状晴雨表。网格将社区居民按照居住地划分开来,网格员生活、工作都在网格内,对群众现状能获得一手材料。社区网格化突破传统社区服务模式,改变各服务机构独立运作,缺乏信息沟通

和传递有效载体的现状。现代信息技术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XS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社区网格员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收集人口、地址、问题、困难、安全等相关信息,录入平台,在平台上,各类基础信息、疑难问题、社会热点都按期发送。同一个平台内,社区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信息,还可以看到其他社区的信息,整个信息资源互通有无,便于网格员收集信息、利用信息。而治理部门通过平台也可以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尤其是重点监控人员,对基层信息把握准确。

网格员通过宣传政策、走访楼栋、发放《便民联系卡》等,深入群众,不仅与居民进行网络交流,更重视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居民困难、存在问题、各种隐患。如建国社区将管辖区域、联系对象等基本信息制作成便民服务卡,通过微信、广告栏进行宣传,将服务卡放到每个住户家中,方便居民群众来电咨询办业务、反映问题。这种名片式宣传,虽然传统,却是最直接的收集信息、互相交流的途径。网格员与居民拉近了关系,便于基层工作的开展。

2、政府引导监测站。在基层区域内,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各行政部门都是行政服务的子系统,在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下,实现了从治理到服务的完美转变,在方式上也实现了协同管理、共同治理。这种共同治理是新型的基层管理方式,非但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反而对执政能力转变是有力的支持。这种转变是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有力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群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

XS区社会服务和管理平台建立快捷通畅的受理和协调机制,由

受理平台集中受理、接收部门单位或社区反映的各类问题、事件和求助信息,由受理中心按照区域、类型标准进行归类,在管理平台派发到问题所属的网格员,并以结案率评估网格员的工作效率。整个平台受理过程也是政府监督引导过程,政府在基层提供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职能转变,以服务引导为主要职能,帮助基层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三、社区治理中网格化管理的困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化、技术化管理手段层出不穷,其不仅是社会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也在管理机制、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有突破,有利于基层问题的尽早发现,实现反馈手段的精确化、高效化,实现管理的全方位提供。但在自治诉求与政府管理的诉求中,也存在着管理层面的挑战,如网格化管理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与实际需求不对称的地方,在现如今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与挑战中,问题尤显。

(一)网格管理要素不全

1、网格管理员配备不足。XS区在网格化管理方面还只是学习、摸索阶段,现有的模式与制度也是在学习的基础上稍作调整。由于对具体的工作模式还在探索中,对人员的配备也出现了不足的状况。有些社区的人力资源明显不够,工作开展进步缓慢。这种不足不仅仅是人员配不齐,更重要的是指网格管理员的综合素质跟不上管理需要。

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中,由于部分社区在管理理念上仍未转变,表面上是提供服务,实际上用的还是管理方式,服务性只停留在表面。网格员在基层与群众沟通时,将交流仅视为搜集社情民意、维护稳定

的手段,其目的是加强社会控制,即所谓的“不出事”,没有真正认识到“服务型机关”的真正涵义。如实际工作中,有些网格员认为网格服务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在推行社区网格化工作中,仍有走走过场应付一下的现象,与网格化管理的最终目的相背离。还有个别社区的团队成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没有适时转换思维、将心比心,在沟通过程中时不时的流露出居高临下风范,甚至采用行政命令手段、进行说教式管理,很难真正与群众融为一体,因而服务效果也显而易见。

网格内社会资源难以有效的调配和协调,个别网格仍是“一岗多职”,有的甚至是一名网格员负责多个网格,在具体的对口服务上,有的社区也模糊不清,不知道究竟属于哪一类。而且,由于某些网格员培训不足,工作量大,精力有限,每天疲于处理日常事务,无暇顾及孤弱病残。社区在职能发挥上仍受政府限制,如辖区的政府单位资源,因身份原因,无法管理,更谈不上资源的整合了,久而久之,浪费资源、资源闲置现象就会出现,内部资源共享也难以实现。而针对这一问题,网格员由于自身级别、身份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2、缺乏专业提升。实际发展过程中网格化管理又呈现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技术导向型,需要通过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改变体制机制,来建立整合“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任务派遣、任务处理、核实监督、信息反馈”流程为一体且监督、执行相分离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用以实现对单元网格中部件、事件的治理。第二种是制度导向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系列人员整合、职责整合、资源整合、信息整合的工作机制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集于网格工作

人员一身,是以组团式服务为运行机制的治理方式[12]。

总结起来,这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技术标准,另一种是制度标准,实际操作中,很难将二者清晰地分开。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是如何将二者实现契合,所以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需要创新。

首先是技术层面。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工作的推进需要数字化平台的支撑,研发就是关键。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员培训,这对基层社区而言,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往往政府最后选择的是直接购买设计好的数字产品。购买的产品往往是设计好的通用功能,对于需求不断变化的网格化管理,不能做到动态创新。而且宏观统筹的数字化平台建立后,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政府的财政投入大多是维护机械与平台的正常运转,对于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平台的技术研发很少涉及,直接导致我们的平台系统更新慢、效率低。

其次是制度层面。由于网格服务涉及到计生、党建、社保、综治等各个方面,政府各主管部门的分工不同,对信息的需求就不同。同时各部门由于利益的关系,对于本部门的现有信息,一般不愿意无偿提供,这就容易使得各部门间信息不共享,出现信息不对称。如财产、婚姻信息因为涉及到当事人的信息保密,很多部门需要多方协调、出具一系列证明,才能去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各部门信息间时间的传递都有个过程,旧的信息没处理完,新的信息又会产生,使得前期的工作失去效用。另外,有效通畅的信息传输渠道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居民、网格员和各类管理部门都是基层信息的传递者,因为缺

乏信息通道,很多问题传不到上层部门,加之部分事件也存在政府利益,对于基层信息的获得就显得没那么便利了。有些媒体中介,在对信息不明确的前提下,就对信息进行报道,也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

3、考核机制不全。网格化工作要有明确清晰的考核机制,而且要依托技术治理,虽然很多时候它耗费了政府大量资源,却仍然是实现治理目标的关键。考核的标准不科学,只局限在“看”上面,看表格、看数据、看台帐、看平台建设,只关注软件材料全不全,而不细究材料真不真、实不实、有没有用。有的考核组只到平台现场,看完就直接打分评判,对于平台究竟在基层发挥的作用怎样,并不去关心。“看现场”也并不是看实地的现场服务是否有效、是否实用,而是实地查看和了解下级工作是否合乎要求、实现目标。例如XS区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对每个网格员制定完成任务计划,倒排日程,对每个网格员的考核关键看有没有遗留没处理的案件,以结案率和工作进度考核网格员。上级查看也都是去网格化管理平台,很少去基层现场网格。有些网格工作人员经常抱怨制作台帐浪费了他们过多的精力、时间,但是为了有好的考评结果,只能做临时工,以检查的要求而布置现场,只能竭力应付,甚至造假。

考核对象不清。网格工作究竟是考核网格员还是考核服务,这是很多地方政府的疑惑。如果是考核网格员,那就要以人为依据来制定考核目标,如工作的积极性、网格员出勤率、网格员办案数、处理的结案率等。网格员只需要按照上级给的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对本网格内的问题及时回复、反馈即可,网格员的工作成果评定权在管理者

手中。如果考核的是服务,那就要以服务成果和质量来制定考核标准,如受理对象的满意度、开展服务的数量、走访次数、开展活动种类等等。网格员不仅要亲力亲为,更重要的是要每天走访于网格内,调查民情、收集民意,还要结合网格成员特性,开展各类志愿活动。网格员工作成果的评定权在服务对象手里。XS区的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考评细则共25项内容,涉及网格员服务项目仅5项。总体来看,还是在技术层面的考核,考核的是技术模式的合理有效性,重点在考评系统的准确性,而没有将服务内容、服务效果以及服务对象的评定纳入考评系统。

来源:XS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

(二)网格管理权限模糊

1、多项职能交叉。易出现政府干预性管理。因为目前基层社区网格化仍受上级政府管理,也有基层政府主导推动,其干预性管理现象很容易在实践中显现出来。例如网格化工作中的“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即是地方政府为某项工作能够按期按目标的完成,根据工作内容,将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与对接的下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考核对象按清单、按时间如期完成各项指标,政府对其严格考核,逐条打分,将结果纳入考评依据,实现奖优罚劣的管理制度。而很多网格化管理恰恰也复制此种治理制度,形成“目标导向”的运作思维。XS区网格化治理中的“目标导向”集中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网格化管理的成果主要通过考评来定级,按目标完成情况来衡量。网格员工作的好与坏,主要就是依据考评时打分的排名情况。其次,网格化考评量化程度高、涉及范围广。XS区网格化管理具体任务中,总共分为四大目标,每个目标又细化了子目标,子目标的25 项多数都有很明确的数值指标。如“规范运行”中有一项具体内容为“3级网格城市社区每日巡查,农村社区每周不少于 2 次巡查并记录民情日记”。行政管理决定了网格管理的权限为上级政府部门所拥有,上级布置什么样的任务,下级网格就完成什么样的工作。

基层公共服务职能。民生问题是城市网格化管理要始终坚持的价值导向。现如今,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要,已日益成为基层管理的焦

点问题,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将民生作为核心内容。网格化管理是基

层政权组织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而基层政府又是最贴近百姓群众的第一阵线,所涉及到的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如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如何在居住地获得相应的保障问题;基层医疗、教育等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琐碎,但是否处理得当却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能体现出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党的执政能力。网格化管理终究是要实现对人的服务,主要是对辖区居民的服务,网格化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才是目标,因此实现公共服务职能发挥的常态化才是网格化管理的最终任务。由于每个网格的居住群体有差异,提供给每个网格的服务也不一样,针对留守儿童居多的社区,我们要提供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空巢家庭居多的社区,我们要提供互助志愿活动。基层公共服务要求各网格根据需要提供服务,其管理权限则归属基层政府。

2、越权管理。网格化管理仍属于上级政府部门,在具体的操作上也削弱了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社区能定的事,到了网格内就不一定能由自己做主了,所谓的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只是表面。有的学者认为:“政府行为的全面回归,不仅使公共服务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行政强制的倾向:行政体制俨然成为一部设计合理、运转有效的庞大机器,但面对社会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具体矛盾,则需要每个部件、每个齿轮都随同这一机器系统调整方向,连带运行,失去了灵活多变、敏锐出击的应对能力” [13]。层级越多,上下级的沟通链条就越长。网格化管理前,只有区-街道-社区三级,

网格化管理过后,又多了一个网格,三级变四级,信息传输的渠道更长、信息获取的难度更大、操作成本也更高。长此以往,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越来越差,能掌控的空间、资源也越来越小。上级政府的权力直接下沉到每个网格,网格进一步下沉到每一个家庭,直至每个个人,这样每个人都在上级政府权力的监控与控制之下。如果哪一个网格里出现了问题,上级政府会直接行使职能,而撇开网格层面,让中间的几个层级形同虚设。由于网格化的服务特质,很多社会团体也参与其中,有的团体直接归属省级部门。开展服务从活动策划、具体操作到事后监测都有上级团体一览承包,与基层网格只有通知层面的交流,实际操作中也直接干预网格管理。虽然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主体也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但大多数也都是由街道行政部门要求的,都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自身的积极性不高,社区也没有决策权。诸如此类的志愿服务,其管理都是越权形式。

(三)网格管理作用不显

1、激励机制不科学。传统的社会管理,由于职责不明、机制不全、考核不清等原因,很多基层干部在开展群众工作过程中存在被动应付、放任自流的现象,工作成效也不明显。网格化管理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良好的工作需要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长期以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一直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基层社区网格员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缺乏合理的奖惩激励,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社区管理的考核标准不科学,不仅直接影响了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对基层社区服务质量的提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及制度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实现社区2012年工作目标,不断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掌握社会管理的主动权,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现就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利民、惠民、便民为宗旨,以树旗帜、优服务、作奉献为抓手,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分类指导,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探索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依托我社区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以辖区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有党小组、志愿者、辖区单位等服务团队,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的情况,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努力使公共资源整合化,管理服务水平更有效率;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服务机制更加便民;管理队伍务实化,管理服务作风更加深入。 三、工作方法 一是合理划分网格。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按照小区界线、路弄范围将辖区合理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1000户左右,人口约2000人,网格内的楼群纳入网格管理之中。每个楼栋选出一名楼栋

长,形成居民委员会——网格管理小组——楼栋长为线条,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积极参与,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的条块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 二是定人定岗定责。“定人”,明确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网格责任人,实行责任到人,承担网格管理职责。网格责任人进行公示,方便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定岗”,将巡查作为网格责任人的日常工作,坚持每天巡查,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定责”,明确网格管理的职责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创建、综治、党建、文化、民生工程、违建巡查等内容。随着社区条件的改善,今后将逐步丰富和拓展网格内容。在管理上,邻近的两个网格,要设置AB岗,入户访问时两人一道进行,如果一人请假,另一人可代为管理和服务。 三是健全工作流程。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以网格信息库、基础台账、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实现事在网中办。对一般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商处,处理结果报社区办,同时反馈给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街道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责任人现场跟踪;审批性工作:网格责任人掌握信息,社区受理,街道相关部门审核,领导审批。 四是强化居民自治。重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宣传、支持、监督作用。社区议事委员会

《【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东莞市大朗镇基层网格化管理】 东莞市大朗镇》

《【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东莞市大朗镇基层网格化管理】东莞市大朗镇》中国网中国视窗社区网格化管理最早起源于上海在抗击“非典”时所应用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后来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在xx年正式提出了“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经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实践,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之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社区管理纳入到更具体的空间地域范畴中,在空间维度上对管理进行划分和整合,是社区管理理论在方法论和意义上的拓展和创新,大朗镇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一、背景缘由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主要涵义是将管理辖区划分为一个个网格,安排专人专岗,并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来管理服务每个网格。 大朗镇在长富、巷头社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运用网格化治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组建基层网格治理队伍,编制精细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分类体系和综合评价分析体系,并整合“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资源,运用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实现网格无缝覆盖、信息互通共享,构建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划分社区网格。按照“地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划分网格。

(二)组建网格治理团队。以各社区党工委书记、居委主任为网格指导员,其余两委干部为网格长,将社区辅警(治安)、消防、安全巡查、出租屋服务管理、计生、环卫、城建、城市执法、劳动调解等九类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网格管理员,组建社区网格化治理团队,承担信息采集、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人口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 (三)建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网格化治理平台(大朗镇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平台)。一是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录入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网格治理所涉及的信息录入、分流交办、通报反馈、督查督办、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全部纳入信息系统。二是建立数据采集机制。建立以网格管理员日常搜集更新,各职能部门多口录入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机制。三是配备掌上数据采集终端。定制平板电脑,安装网格化地图,配备给网格管理员工作使用。四是加载视频监控。平台加载视频监控功能,实现实时监控、智能调度。 (四)突出重点领域服务治理。将网格内治安防范、来莞人员和特殊人群服务治理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将案件多发区段、出租屋、娱乐场所和重点单位等作为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治安安全。二是掌握社会闲散人员、患精神病障碍人员等重点人员的情况,及时发现化解问题隐患。三是掌握网格内流动人口情况,及时更新信息数据。 (五)创新重要领域治理方式。利用“平安管家”平台创新重要领域治理机制。一是强化市场监管。将工商登记信息自动推送到镇职

(完整版)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石景山区政府能否实现由“公婆式”的审批管理型向“公仆式” 的服务型转变? 2006 年最后一天,北京城区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真是好兆头,瑞雪兆丰年呀。”家住石景山区的张大爷一早起来晨练,就发现小区门口马路上积雪很厚,马路中央还有个小雪堆,不用说,大雪给出行的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像张大爷这样腿脚不利落的老年人。对市民来说,生活在这个发达和繁忙的城市中,居民有了问题谁来管?比如,公共设施被破坏,冬天暖气温度不够等。市民想打个电话报告给有关部门,却苦于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该打哪个电话。 石景山区结合多年的“数字石景山”和电子政务经验,在东城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推广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思路,称为GBCP 模式,它在信息采集、管理调度、日常监管、成本控制、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丰富和大胆创新。市民可以随时拨打政府24 小时便民 电话68812345 或通过网上留言、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反映问题,设立在监察局的监管中心将全程跟踪问题的解决过程,对问题进行催办,并对各职能单位进行考评。在GBCP 模式 的管理下,石景山区真正实现与百姓零距离,体现由“公婆式”的审批管理型政府向“公仆式” 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对石景山区的管理将带来什么影响?又会带给生活在石景山区的市民什么样的改变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石景山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富大鹏主任。 城市管理+公共服务 《中国信息化》:富主任您好!北京市推广电子政务全新的管理理念,请您具体阐述一下什么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富大鹏:所谓网格化城市管理,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城市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单元进行全时段监控,形成区政府、重点地区、街道、社区和万米单元网格五个层次的分级分层管理体系。好比一个巨柜,东西都放进去了,但要找起来相当麻烦,整理起来更是啰嗦,如果把柜子内部做成一个个小格子,东西放置起来有条不紊,对主妇来说,找起来或者整理起来都可以按图索骥了。当然城市管理作为一个巨系统,要比整理一个柜复杂几万倍。而这个网格化正是化繁为简,化粗为细,化低效率为高效率的先进模式。 石景山区积极响应北京市全市正全面推广东城“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经验,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为最终目的。根据石景山区自身的特点,引入强网公司此前在市科委承担的GBCP 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课题理念,进行了大胆应用试点。G 代表政府(Government) ,B 代表企业(Business),C 代表公众或社区(Citizen and community) ,P 代表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Public facilities and public environment) 。GBCP 模式涵盖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各方面的完整动态循环系统,构成以P 为内点核心、G、B、C 为外点的三角。也就是说,让市民自主参与,与政府一起做管理的主导方和监督方。另外,充分发挥街道分中心(9 个) 和专业分中心(环卫、环保、城管、公共服务企业等)的作用,形成区级平台与分中心协同互动,根据行标、地标,对地标5 大类69 小类城市管理事件的责任单位进行划分,公共服务企业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达到属地自治。 我区依托已经建成的“规划、土地、房屋和市政管网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整合建委、环卫、园林、环保、旅游、综治等信息资源,提高政府部门管理能力、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拓展政府服务职能,通过整合政府呼叫中心资源、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城市管理监督中心,通过创新的精细化管理,建设具有石景山区特点的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强市民和政府互动。

网格化管理目的、意义、方式、思想、问题

有关“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中的问题解答 1.什么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 网格化管理,即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组团式服务,即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就是依托信息网格技术建成的一套比较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政府通过这一系统,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 2.为什么要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 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把握群众需求的多样性、群众利益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提供有力的公共服务,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是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网格化管理、组团

式服务”是我镇坚持科学发展、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个具体实践,是坚持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持续稳定的一个制度创新,是改善民生、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固本强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机制。 3.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目的何在? 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此项工作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镇经济大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起来。通过这项工作,努力在基层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服务机制。 4.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为目的,以镇党政领导、机关党员干部、村(居)两委成员、居民组长、党员、社区积极分子、楼栋长、联络员、信息员、辖区民警等为主体,以属地化、社会化、信息化为前提,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积极探索建立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真正实现党组织核心作用更加突出,行政管理更加有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的工作目标,

社会治理创新中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基层实践与思考_以长沙市城区为例_张凯兰

2013年4月第2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Party College of Sichuan Province Committee of CCP Jan.2014No.2 [收稿日期]2014-03-2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社会资本研究———兼对长沙城市社区管理创新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 (11YBB364)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张凯兰(1968-),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教授。社会治理创新中网格化管理服务的 基层实践与思考 ———以长沙市城区为例 张凯兰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 长沙410004) [关键词]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创新;长沙市;城区[摘 要]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方向。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理念由“管控为主”向“服务为主”、治理方式由“粗放机械”向“精细灵活”、治理资源由“单一分散”向“多元整合”、治理机制由“零散随意”向“系统规范”转变。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突出服务重点,营造舆论氛围;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部门联动;明确任务目标,健全运行机制;厘清党政职能,激发社会活力;加强能力建设,增强整体实力;完善政策法规,确保依法治理;注重因地制宜,分类分期推进。 [中图分类号] G9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14)02-0067-0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方 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近年来,一些地区基层党委政府结合自身的社会基础与治理目标,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基层基础、增加和谐因素、增强发展活力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模式。深入调查与研究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的生动实践,对于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沙市城区为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一、长沙市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是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发展,它充分运用电子地图和现代信息技术,将辖区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网格,将各种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和力量全部整合到网格,将社会管理服务责任全面落实到网格,将社会管理服务问题尽可能解决在网格,推动社会管理服务力量下沉、资源整合、方法创新、 效能提升。2010年10月,全国确定35个市、县(市、区) 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长沙作为首批也是湖南唯一的试点城市,高度重视、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其基本构建有如下特点:1.网格化管理:网格定位,实现全域覆盖。以岳麓区为例,首先,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要求,将区属166个社区(村)划分为580个 网格———社会治理的最基础单元;其次,根据社会矛盾的多少、工作任务的轻重等因素,将所有网格进一步划分为重点网格(A 类)、次重网格(B 类)、常态网格(C 类)三个类别;再次,对所有社会管理对象,包括人地事物组织,运用编码技术,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建立数据库群,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网格划定与分类,使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实现了定格、定位、定性与定量管理。 2.社会化服务:资源整合,提供多元服务。网格是载体,服务是目的。社会治理强调主体的多元参与,尤其要激发社会的活力。为此,岳麓区在网格内建立“1+4+X ”的工作模式,大力培育、充分发挥“X ”的力量,即社会力量和协会组织的力量。先后创立了 “双五双十”、“书香学堂”、“天露园葡萄党小组”等20多个网格党建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管理

兴顺社区网格化” 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按照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原则,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有效机制,现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健全单位化、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单位化管理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基本原则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在社区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格,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监管网络,以及权职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三、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 按照“地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联络各小区物业及单位负责人,通过由物业提供服务,社区辅助的方式为

居民提供各项服务。 四、总体目标 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扁平化、精神化、信息化、全覆盖化和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 五、人员力量配备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社区书记宋秋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成员为网格管理员。负责对网格管理的总体协调和系统管理工作,总体实施及各网格综合事务的调处。在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辖区的稳定,兴顺社区建立健全了网格化模式管理制度并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根据辖区特点,社区对划分的八个单元分管组长和片区民警共同负责片区的工作开展。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各网格人员名单如下: 第一网格:王秀丽李新华 信息员:霍凤芹侯桂琴 第二网格:于丽娜 信息员:刘振荣、孙淑仁、闫淑媛、尹文章、张树学 第三网格:朱丽莉 信息员:张淑凤、方杰、李福友

2018网格化社会治理宣传标语

2018网格化社会治理宣传标语 * 2018网格化社会治理宣传标语 1.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准则。 2.创新基层管理模式,提升网格服务水平。 3.创新基层管理模式,提升网格服务效能。 4.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网格服务。 5.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化新思路,打造社区工作网格化新模式。 6.大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管理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 8.管理网格化,服务心贴心。 9.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联系无遗漏。 10.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网格为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1.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网格建设。 12.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落实网格化管理,开展组团式服务。 13.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推进网格为民。

14.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现社区工作网格化。 15.健全网格管理,推进网格服务。 16.讲科学、谋发展,抓网格、促和谐。 17.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网格管理、服务为民。 18.社区管理推行网格化、信息化,居民服务实现全天候、零距离。 19.社区管理网格化,受惠群众你我他。 20.社区划网格,管理进网格,服务在网格。 21.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大事小事一“网”打尽。 22.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全力打造和谐新农村。 23.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全力打造文明和谐校园。 24.实行网格管理,完善服务体系。 25.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26.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网格建设。 27.推进网格化管理,实行人性化服务。 28.网格管理员,您的社区管家。 29.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 30.细分管理服务单元,实现治理结构网格化。 *

什么是网格化管理及目的、意义、方式、思想、问题

什么是网格化管理及目的、意义、方式、思想、问题 1.什么是“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格化管理,即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组团式服务,即根据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对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就是依托信息格技术建成的一套比较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政府通过这一系统,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 2.为什么要开展“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当前,我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把握群众需求的多样性、群众利益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提供有力的公共服务,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是街道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 是我街道坚持科学发展、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个具体实践,是坚持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持续稳定的一个制度创新,是改善民生、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固本强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机制。 3.开展“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目的何在? 开展“格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此项工作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街经济大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起来。通过这项工作,努力在基层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服务机制。 4.开展“格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为目的,以街道党政领导、机关党员干部、社区(村)两委成员、居民组长、党员、社区积极分子、楼栋长、联络员、信息员、辖区民警等为主体,以属地化、社会化、信息化为前提,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积极探索建立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有效的格体系,真正实现党组织核心作用更加突出,行政管理更加有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的工作目标,为全面推进桔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5.推行“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总体目标是什么? 每个社区(村)划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为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化表达诉求,为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民主自治”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就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为网格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1、建章立制。我镇以社区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镇政府(每周)、社区(召集小组长)(每周)、协管员(每天)例会制,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民情收集和公示制度,居民议事代表制,社区对协管员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摸清家底。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2013年开始,我镇各社区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3、组建队伍。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社区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队伍。 二、注重实效,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1、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式。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条款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最终形成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三级即(1)综合服务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2)综合服务管理网格(分片管理);(3)院落居民自治小组(具体到院落)。要求综合服务协管员做到天天下院落,情况全掌握,门外一把抓,回来再分家。 2、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即确定综合服务管理员,定责即明确,细化的社区工作职责,定岗即明确综合服务协管员所在的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等7个岗位和应负的职责。一包即包片,由综合服务协管员负责自己所在责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 3、创新社区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上下调节: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站、片、院”三级联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院落中;(2)是“分流”调解,协管员在院落调解→社区调解→镇调解中心;(3)是联动调解,法院、法律工作者、社区民警明确

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汇报

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汇报 一、工作进展 一年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各相干部门参与、市区整体联动,在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上,重点抓了以下方面:(一)研究落实整体性计划。市级层面组建由全市X个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建立以《X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实行意见(试行)》为主体,涵盖网格划分、平台建设、队伍管理等方面的“1+N”制度体系,为工作展开提供遵守。在试点基础上,向各区下发任务书,明确目标要求。各区均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推开全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 (二)织严织密全要素网格。依照构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与公安部门“1标3实”相衔接,既坚持相对统一标准,又因地制宜实行,对社区网格进行划分。依照街道(镇)初划、区级审核、市级备案的程序,基本完成了网格划分工作。目前,全市共划分为X个网格,其中综合网格X个、专属网格X个,切实做到了纵横覆盖、不交叉堆叠,确保网格保持公道的管理服务密度。在此基础上,选择鼓楼区、建邺区等专属网格相对集中区域展开试点,细化工作清单,探索专属网格管理模式。 (三)研发推行一体化平台。依照省试点任务书的要求,

研发全市统一的网格终端“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将触及社区治理服务的综治、公安、民政、人社等X余个部门信息入口融为一体,涵盖“信息收集、网格巡查、重点监管、队伍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党建”6大类X个业务模块,构成“发现收集、扫码定责、智能派单、处理反馈、考核评估”闭环处置流程。目前网格员共收集基础信息X万条、核实X 万条,回馈部门数据X万条。该平台已在全市X个区推行利用,操作培训、用户授权、网格划分、地址关联等工作初步完成,并实现与省社会治理数据库的对接同享。 (四)建立建强专业化队伍。明确规定每一个网格必须有一名专职网格员,通过将街道社区干部编入网格、现有社工转任兼任和公然招录等方式予以配备,并积极推动发展兼职网格员。目前,全市共配备网格员X名,其中专职网格员X名(部份区一网多员,专职网格员多于综合网格数)。在全国首家成立网格学院,推动各区建立分院,全市统一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组建专家委员会和培训师资库,搭建网上学院和微信学习平台,目前已有X个区挂牌成立分院,市区网格学院共培训网格员X人次。明确将专职网格员纳入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统1管理,建立录用、培训、上岗、考核、退出等配套机制,细化职责任务、健全职业保障。 (五)打造构成典型经验。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初步构成了一批网格化治理试点经验和工作品牌,如一体化平

街道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街道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辖区社会管理水平,根据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得相关要求,结合我街道得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区为基础,以网格化为依托,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得作用,以解决城市管理中得“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建立起科学合理得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逐步推进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内容得城市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得方式,建立规范得城市网格管理体系,在辖区内逐步形成城管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得城市环境。 三、组织机构 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冯飘同志为组长,其她分管领导及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各办公室得负责同志以及各社区得书记为成员得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吴康松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落实本街道得网格化管理工作。 四、职责分工 (1)街道领导得职责:街道书记、主任为辖区内所有网

格得总负责人,负责街道网格得总体协调指挥;街道其她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所管辖网格得日常管理工作。 (2)街道干部得职责:对网格内各项工作负责,督促检查网格内其她人员对各项工作得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或部门跟踪处理。 (3)社区干部职责:负责计生、流动人口管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全生产等工作,并负责辖区违章违法建筑得巡查、上报,协助有关人员做好网格内得卫生与处理乱摆卖等工作。 (4)城管执法队员职责:负责查处取缔辖区内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影响城市市容得违法违规行为。 (5)环卫工人职责:负责网格责任区内路面得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淤泥、卫生死角得清理等工作。 (6)片区民警得职责:负责维护网格内治安秩序,支持城管执法队员依法管理,打击暴力抗法行为,保障执法人员与网格工作人员得人身安全。 (7)社会管理协管队员:协助网格工作人员依法查处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得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协助维护网格内治安秩序,处理网格内居民其它问题。 (8)监督员职责:负责收集网格内存在得各项管理问题,掌握群众诉求,并将情况及时上报街道网格管理指挥中心。 五、工作步骤与方法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人王金刚,现任小淀所大张庄监管组组长。我本人监管辖区范围较大,管理20个自然村,共计410户经营主体,其中企业220户,个体190户。企业中重点监管19户,其中食品经营6户,危化行业7户,加油站6个。个体中重点监管44户,其中食品经营40户,农林牧行业4户。以上监管主体分布于约3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 在最近时期,随着我们北辰区经济的大发展,在我工商北辰分局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攀升,交易行为日益复杂,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管理更高效、服务更规范。全国工商系统也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其中以管理成本低、效率高并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网格化管理是以工商所为实施主体,将所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将所有市场主体按地理位置固定到相应的网格,明确网格管理的内容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工商职能在辖区范围内得到全面落实的基本管理机制。 简言之,网格化管理就是采用大包干的形式,由管理责任人(各个工商所专管员)负责包干区域内经营户涉及工商职能的管理与服务。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全国各级工商部门要将网格化管理作为“两费”停收后,围绕职能的“四个转变”,提高市场管理水平的先进模式加

以推广。 今年,按照所长的要求,我结合在小淀所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有效推进网格化管理”课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网格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自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以来,我所健全组织机构,合理划分管理区域,签订管理责任书,制定配套的巡查制度等,做到了辖区分片、责任到人,并上墙公示。市局为基层分局和工商所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了新的信息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录入、调阅管理信息。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但还存在网格化管理并未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的管理人员对辖区经营户的情况没有做到户数明、底细清;有的市场巡查次数未充分结合辖区市场主体经营特点,巡查内容不全面,往往忽视商标使用、假冒伪劣等情况,有关巡查管理信息也未能全部及时录入计算机;有的管理人员与辖区经营户主动沟通较少等等。 由上可见,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些工商所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并未得到全面严格的落实,还没有康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二、网格化管理问题的成因 造成网格化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不足等主观因素,又有体制转型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㈠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热情。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全新的科学管理模式,是实现“四个转变”的有效载体,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pdf

一是信息收集机制。社区服务联络员通过在网格巡回排查、上门走访等形式,及时收集网格居民信息,同时通过公布社区服务联络员联系牌、开通社区网站等手段畅通居民信息反馈渠道。 二是协调处理机制。按照“前台一站受理、后台协调解决”的原则,社区落实专人及时登记收集到的信息,按轻重缓急原则建立特事特办、急事即办、限时办结等制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三是督查反馈机制。对社区承办的事件实行全程监督,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在登记册上“销号”;对因客观条件制约未能及时办理的问题,协调有关单位继续办理,使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 有回音。

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 一、熟悉掌握网格内基本情况,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 问题处理等。 二、负责承办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协办党建、 创建、综治、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 三、网格责任人每天到网格责任区内巡查一次,及时了解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掌握居民情况动态信息,并对自己所管辖责任区的档案进行即时和定期完善。 四、在网格责任区中如发生一般性事务当场处理,并记录在工作日志中。涉及到政策性较强的事务,自己不能当场解释或解决的上报社区处理。遇突发性事件,立即上报社区,涉及街道相关科室的应紧急处理,并同时上报街道领导,网格责任人要现场跟踪。 网格责任人工作例会制度 一、例会时间: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下午,如遇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二、参加人员:街道各位领导、各科室、社区工作站负责人,由 街道党工委书记或办事处主任主持工作例会。 三、例会内容:通报近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阶段性重点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以及对全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 四、具体要求:各科室、社区会前要有准备,要把贯彻落实上级 有关会议、文件和指示精神与网格化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上

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工作制度

一、目标任务 以管辖地域为对象,将社区划分成若干社区管理服务网格,通过“三定”工作模式实现“定格、定人、定责”。以“社会资源整合、工作力量聚合、群众关系融合”为目的,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梯次管理、逐级负责”的工作格局。通过划小责任单元,对网格内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实现“三个提高、三个下降、四个增强、四个没有”的目标,即:平安法治知晓率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指数不断提高,刑事治安案件逐步下降、信访案件逐步下降、矛盾纠纷案件逐步下降,增强居民学法守法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健康文明意识、增强和睦相处意识,没有吸毒贩毒现象、没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没有特殊人群脱管、没有邪教人员失控。 二、工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要从社区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重点推行社区警务工作法和社区管理服务新思路,共同营造平安法治和谐环境。 资源整合原则。充分整合警务室、调解室、社区专职保安、综治社工和义务巡防队伍、法治指导员等基层力量,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推动企地联防、校地联防、联户联防、看家护院、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扎实开展,推进平安法治和谐社区创建活动。 规范建设原则。严格按照社区建设及平安法治创建有关要求组织实施,逐步建立以落实责任为依托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否断探索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综治、法治、社会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制度。 三、工作标准 网格划分 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全镇以行政村、自然村为主线,将行政村以自然村每小组为基本起点,原则上每小组以80户左右为一网格,划分成若干个网格。 人员设置 每个网格统筹组建3人社区民生服务组,5-10名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网格组长可由村干部担任,也可选聘优秀调解信息员担任;调解信息员一般由网格内居住的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担任;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主要是热衷于社区公益事业的村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红袖标”义务巡防队员等。调解信息员、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由社区选取并聘任,颁发聘任书,并在网格内公布。 工作职责 网格组长要联合网格内社区民生服务组、志愿者队伍当好社区管理服务“六大员”,即政策法律宣传员、社情民意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管理监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突发事件报告员。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协助镇、社区做好群众工作,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 2、掌握网格内家庭、单位、企业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和化解群众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做好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 3、协调处理网格内存在的信访隐患,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 4、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的帮教和管控工作。 5、开展平安法治宣传,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工作制度 1、会议制度。建立定期、不定期会议制度。社区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网格管理工作例会。如因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 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膨胀、人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最近时期,随着我们北辰区经济的大发展,在我工商北辰分局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攀升,交易行为日益复杂,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管理更高效、服务更规范。全国工商系统也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其中以管理成本低、效率高并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网格化管理是以工商所为实施主体,将所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将所有市场主体按地理位臵固定到相应的网格,明确网格管理的内容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工商职能在辖区范围内得到全面落实的基本管理机制。 简言之,网格化管理就是采用大包干的形式,由管理责任人(各个工商所专管员)负责包干区域内经营户涉及工商职能的管理与服务。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全国各级工商部门要将网格化管理作为“两费”停收后,围绕职能的“四个转变”,提高市场管理水平的先进模式加以推广。 今年,按照所长的要求,我结合在小淀所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有效推进网格化管理”课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网格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自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以来,我所健全组织机构,合理划分管理区域,签订管理责任书,制定配套的巡查制度等,做到了辖区分片、责任到人,并上墙公示。市局为基层分局和工

商所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了新的信息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录入、调阅管理信息。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但还存在网格化管理并未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的管理人员对辖区经营户的情况没有做到户数明、底细清;有的市场巡查次数未充分结合辖区市场主体经营特点,巡查内容不全面,往往忽视商标使用、假冒伪劣等情况,有关巡查管理信息也未能全部及时录入计算机;有的管理人员与辖区经营户主动沟通较少等等。 由上可见,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些工商所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并未得到全面严格的落实,还没有康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二、网格化管理问题的成因 造成网格化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不足等主观因素,又有体制转型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㈠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热情。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全新的科学管理模式,是实现“四个转变”的有效载体,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 但网格化管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调研中发现,少数管理人员对网格化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或畏具网格化管理可能承担更大的管理责任,对待上级布臵的工作存在消极应付的心态,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宁可少一事,不愿多干事,宁可听从上级安排,不愿主动行政,往往被动应付,导致网格化管理的各项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工作难

服务群众做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服务群众做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随着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工作的扎实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的台阶,同时对城市社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抢抓各种机遇,做好城市社区管理这张名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工作特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努力做一名受居民群众欢迎的社区工作者,就应该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做好网格里服务居民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网格里的社会事务工作,我个人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一、要协调好内部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目前我们正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社区,应从我做起。社区是一个整体,仅靠一己之力办不成事,需集思广益、分工协作、密切合作,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要做好社区工作就必须和同事们多沟通、理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营造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实现社区这个大家“家和万事兴”。二、要努力学习社会事务知识、强化社区网格服务功能 网格工作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这就要求网格工作者认真学习,了解、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办公自动化流程,学习社区工作相关文件,明白社区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白社区工作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向居民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要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态度,虚心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居民家庭的疾苦,把网格居民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及时向上反馈,并为社区制定工作预案提供依据,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三、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