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文章编号:1000-8934(2004)02-0062-03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施琴芬 崔志明 梁 凯

(苏州大学科研处,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 重互动关系。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关键词:隐性知识;转移特征;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G 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1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BR2002014)

作者简介:施琴芬(1963-),女,江苏苏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技术预见;崔志明(1961-),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预见、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梁 凯(1976-),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科技哲学。

人类社会经过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

“信息革命”曾给予人类社会思想和行动的无限冲击,然而“知识革命”引起了人类社会深刻的变革。日本著名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Nonaka )曾高度概括了知识时代的特征: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惟一可确定的是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从这个框架看,人类社会要求我们挑战传统的认知结构所基于的假设,强调通过人员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冲破知识传递与转移中的种种壁垒,达到“青蓝互哺”的可逆双赢氛围。

众所周知,知识是哲学反思的对象,也是经济学聚焦的中心问题。哲学主要研究知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问题,而经济学则研究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价值化问题以及知识如何被用来更有效地创造最大价值的问题。在新经济时代和可以预知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知识的利用和转移途径正在或者即将发生重大的调整与改变。知识转移是一种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或者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精简人员使得中层管理人员的缺省对组织的知识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聚焦的根本问题是他们的离去带走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企业流程再造的失败揭示了流程再造仅靠显性知识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恰恰印证了人类的本质不是基因,但是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质哲学思想。

1 隐性知识的特点

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 olanyi )在其

1958年出版的哲学思想著作《个人知识》

(Pers onal K nowledge )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The T acit K nowledge )对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进行了比较系统

的探讨和分析。他认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

的及与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判断,人们聚集感知到的事物能被明确的认识,但是人们不能完全清晰的表达出来,所有理解都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indwelling )即个人的心智模式。波兰尼曾经满怀感慨地说:看着今天以漫无休止的努力用显微镜和化学、用数学和电子学仿制着清一色的与二百年前那位半文盲的斯特拉迪瓦作为日常工作制作出来的相似的小提琴,这情景真的有点使人伤感。隐性知识不是主观的,它是客观性与个人性的结合,隐性知识的主体行为遵从某些启发性前兆(intimations ),并与某种隐藏的现实建立联系,其行为的细节可以被视为逻辑上不可言传的,即隐性知识的默会性和个人性。正如康托尔关于

连续统一的“不可罗列性”定理这样的“集论”

(men 2genlehre )中存在着种种美丽的定理,G.H.哈尔迪认为,一旦掌握了所用的语言,对它们作出证明是极为容易的,但在定理的意义变得明朗之前有必要作出相当多的解释。康托尔的证明跨越了一个逻辑鸿沟,否则就会造成像范特荷甫和考尔贝在不对称碳原子的问题上或巴斯德和李比希在把发XI AO 看成XI AO 母的生机功能的问题上所造成的分裂一样。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 )认为隐性知识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

2

6第20卷 第2期2004年 2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 ol.20,N o.2

Feb.,2004

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Burlton解释说:隐性知识是人头脑中,常常是人们自己也不知道的知识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知道什么。加内什?纳塔拉詹认为隐含知识(即隐性知识)指的是那些存在于个人脑子里的经验性知识。维娜?艾莉(Verna Allee)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它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隐含知识以我们内在携带的“意念模型”为中心。这些意念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挥原则。隐含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的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于是我们归纳出隐性知识的以下特征:①隐性知识不能被编码,因而难以表达、传播、沟通与共享;

②隐性知识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相关联;③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与认知者个体无法分离;④隐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与稍纵即逝的现象;⑤隐性知识是非批评性的知识,很难对其进行形式逻辑分析和批评性思考;⑥隐性知识是个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⑦隐性知识是停留在实践层面的知识,因其难以被编码和显性化而存在于即时的实践活动中;⑧隐性知识在被使用时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如某种心智模式等;⑨隐性知识最终可以被模糊而粗略地表达出来。

2 知识转移的特点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卡尔?费拉保罗在分析美国前几年出现的新经济双赢(win2win)现象时指出:从促成经济增长的动力看,在技术层次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传统产业的生产在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受到边际报酬递减的限制。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要素边际递减假设已经不符合新经济增长的现实存在,“索洛余数”的存在说明了经济增长存在着收益递增现象,而递增的本质源于知识经济的产生。知识是凝结着知识生产者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一定的体力劳动,同时在客观上具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属性。正是知识在同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其价值,即从经济学的角度说知识具有商品的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从本体论维度看,知识有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从主体论维度看,知识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作为经济源和资本源,其价值的实现在于流动。Vito Albino等研究人员于1998年归纳出知识转移的四个框架:转移主体(actors)、转移意境(context)、转移内容(content)和转移媒体(media)。知识的转移是通过组织的地域维度、业务维度及职能维度来降低组织风险的不确定性,破除一些节点问题和壁垒枷锁。但目前的垂直科层制结构使得知识转移同时受到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即知识使用类型的改变所引起的结构性转移阻力和知识配置多极化需求所引起的结构性内部约束的影响。知识转移的本质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发送与接收过程。并通过中介媒体将发送者与接收者连接起来,由此构成一个知识转移链。知识转移的流程或者程式如下

: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知识转移有三类,第一类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内部组织与内部组织之间,外部组织与外部组织之间的自身体系的转移;第二类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转移,如个体与组织内部,个体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转移;第三类是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转移。知识转移的瓶颈在于突破传统的知识储备思想,为知识主体与客体搭建一个合作平台(collab2 orative platform),即支持知识工作者和知识拥有者执行任务及协同工作的技术基础,将元信息(meta-in2 formation)进行个性化内容的过滤,同时符合社会交换理论(s ocial exchange theory)即知识主体的努力能够从知识客体处得到认可与回报,于是知识的转移会进入一个内循环与外循环的有序良性状态。

3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

隐性知识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基(knowledge base),它的属性和隐含意义都表明了其在逻辑上的不可言传性即当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整体中的部分时所造成的分解性效果。隐性知识这一涉身性行为的内在结构使人们必然参与它本身的造就,即求知寄托的原型,正是这种结构丰满的寄托行为把隐性知识从单纯的主观性中拯救出来。虽然CE O们已经将知识管理挤进议事日程,但却没有把它看成像降低成本、组织流程再造以及企业扩张一样重要。管理者曾经试图将隐性知识转变成外化的显性知识,这样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如Xerox 曾经试图把他的服务和修理技师的专门知识编码为专家系统,然而专家系统的设计者们却发现系统无法实现面对面交流时的细节和微小差别,因为技师们是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难题的,因而要实施专家系统的呼叫下即时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设想显然是不现实的。

36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组织在确立隐性知识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后,就会给隐性知识的转移创建一个平台。但隐性知识的不确定性给隐性知识客体带来相关的知识风险,如组织核心技术主体的离开将会中断隐性知识的转移链,这种转移链的断裂或者缺损所造成的损失是很难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重新构建隐性知识链也许比资本扩张更困难。同时,隐性知识在转移的过程中,核心主体与协同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主客体之间存在知识势能差,这种差势的存在使得隐性知识转移存在多维性特征,即隐性知识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所体现出的流向性不是线性的。这个非线性过程是大量的隐性知识元通过一定的流程排序,通过知识势能差和信息熵即系统整体的平均信息量的共同作用,变成有序的隐性知识链。隐性知识的有序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为隐性知识的属性即个体化倾向决定了其存储、提取、共享的难度系数远大于显性知识,而组织能量的输入强度是隐性知识转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它包含了从“人到人”(people2to2people)及“人到文件”(people2to2document)的一维策略和同时实施从“人到人”和“人到文件”的二维策略。个人的隐性知识在经历了社会化(s 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后,实现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并由此产生新的隐性知识,其进阶状态是螺旋式的。在这个过程中,人是隐性知识的载体,是创造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的内生力量,而技术是在隐性知识创造和转移过程的组合时段起作用,属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维度但不属于内生力。不可否认,隐性知识的转移成本比显性知识的转移成本要高,而隐性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的收益与成本之差比转移成本相对比较低的显性知识要高,隐性知识的转移可以给组织提高不可复制的内生竞争力以及初发优势,同时获得超额的利润和剩余价值。

4 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分析

任何模式或范式的发展都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我们无法将最先进的现代物理学方法中的混沌论、耗散结构论、博弈论、非线性动态学和不稳定系统理论直接应用于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分析与研究,但我们可以将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一些行为与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事实相对照,去描述一个相对简单的模型,继而清理现实中的散片,使理想化的模式逐步具体化和清晰化,确定其古典属性和新经济时代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属性(隐性知识同时还具有一个与经济分析密切联系的特征即无法计算与难以度量,也不能进行隐性知识主体之间的比较的属性)。应该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很高层次上所反映出的挑战都是相同的:在知识的寻求者和提供者之间建立一种介质、一座桥梁,但从实际层面看,其转移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显性知识的转移可以依赖于电子工具去实现,而隐性知识的转移最有效的途径是面对面的交流。

马歇尔?迈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说过:每个人所经历的远远多于其所理解的。因而影响行为的是经历而不是理解力。隐性知识的转移应该说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社会差异等。实时性的时间交流障碍将可以利用群件系统促进交流和互动;而网络虚拟交流室则可以满足因地域分布所带来的缺陷,同时获得开放、民主的组织文化支持;组织学习图的设计将可以克服知识的社会差异,以提高纵横双维量纲的转移效率。众所周知,在信息时代,空间距离、时间距离以及文化距离的影响权重和影响力正在逐步降低,而知识给体与知识受体之间的“知识距离”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大。事实上,知识转移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因为知识存在的方式不同、特性差异以及用途径庭,被转移知识的隐性程度越高,那么其有序性就越差,复杂性就越高,专用性越强,其转移的难度也就越大,障碍就越多。另外隐性知识转移成本的提高和相对的不可转移性不仅从外部增加了隐性知识转移的结构压力,同时使得隐性知识自身决策配置方式的结构性弊端暴露无遗。鉴于上述论述,本研究特提出“专家咨询模式”。

专家咨询并不是一种新的方式或方法,由于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客户希望得到的是比较个性化的产品或者服务,因此基于文档的系统也就无法传达必须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才能传递的复杂信息。为客户提供隐性知识的个性化服务,是一种长时间、低效率、高利润、创造性的工作。专家咨询模式的经济模式为规模小,注重高利润率;竞争策略为通过隐性知识和经验交流,为客户提供符合其特殊要求的并且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服务。其咨询服务流程图为

:

(下转第68页)

46

[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Ethic Foresight and Ethic Appraisal for Moder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ZH ANG Y a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 echnology,Changsha410076,China)

Abstract:In the discussion of whether ethic appraisal can be conducted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one issue has always been neglected,i.e.:the ethic ap2 praisa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ctually at the same time an issue of ethic foresigh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 rega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ethic fore2 sight has the priority over ethic appraisal.The necessity of ethic foresigh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urgently put forwar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 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M eanwhile,the ethic appraisa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not break awa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human chauvinism.

K ey w ords:m 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thic foresight;ethic appraisal(本文责任编辑 王国政)

(上接第64页)

在这一专家咨询服务过程中,存在多重互动关系:独占与共享、节点与网络、时间与空间、创造与破坏、流动与稳定、有形与无形、个体与团队等。当拥有隐性知识的专家在对客户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其垄断性会随着知识的流动而逐渐失去,共享界面逐步形成,源于隐性知识主体的知识节点会因知识逐步扩散而网络化,于是实现了无形与有形之间的转换以及个体与团队之间的流动。隐性知识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在否定与否定之中,在不断破坏隐性知识属性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隐性知识。从而使得咨询专家在咨询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更新与经验的积累,客户在咨询过程中科学解决了足以提升组织竞争力的问题。

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流动是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学术领域,也是产业界必须重视的一个产业领域。我们不妨可以作出这样的假设:隐性知识既是组织竞争力也是组织生产力。但其内升为竞争力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或者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对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流动的研究宛如基础研究,当研究成果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将对组织的影响由间接型转化为直接型。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流动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途径,也是惟一途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保罗?S麦耶斯.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赵曙明,等.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David J Skyrme.From In formation to K nowledge M anagement:Are Y ou Prepared?Available on Internet:http://w w https://www.sodocs.net/doc/7e12902503.html,/ pubs/on97/full.htm

〔5〕Y ogesh M alhotra.K nowledge M anagement F or The New W orld Busi2 ness.http://w w https://www.sodocs.net/doc/7e12902503.html,/km/whatis.

〔6〕慕继丰.知识管理的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1).〔7〕(美)阿姆瑞特?蒂瓦哪.知识管理精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美)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卡而?弗雷保洛.知识管理[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9〕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的研究[J].科研管理,2003(1).

〔10〕施琴芬,等.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J].中国软科学, 2003(8).

〔11〕施琴芬,等.隐性知识主体风险态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1).

〔12〕施琴芬,等.隐性知识主体价值最大化的博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

〔13〕施琴芬,等.隐性知识客体的激励因素与路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5).

〔14〕郭强,施琴芬,等.知识价值观的时代演进[J].中外科技信息,2003(3).

〔15〕加内什?纳塔拉詹,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6〕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Characteristics and Modal Analysis of Implicit K now ledge T ransfer

SHI Qin2fen,C UI Zhi2ming,LI ANG K ai

(Suzhou University Division Science&Research,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 plicit knowledge,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trans f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 plicit knowledge trans fer,and points out that man and techn ology are the tw o im portant dimensions of tacit kn ow ledge trans fer.T he flow and trans fer of tacit kn ow ledge is a superposi2 tion and substitution process of constant repetition,constant revision,and constant perfection.T he“E x pert C ounseling M odal”has 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T he flow and trans fer of im plicit kn ow ledge is the necessary path for tacit kn ow ledge valuation,and als o the only path.

K ey w ords:im plicit knowledge;trans fer characteristics;m odal analysis

(本文责任编辑 刘孝廷) 86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_张晓燕

第19卷 第1期2007年2月研究与发展管理R &D MANAGE MENT Vol .19No .1Feb .2007文章编号:100428308(2007)0120028206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张晓燕 1,2,李元旭1(1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21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135) 摘 要: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拥挤效应,即内在和外在激励间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移;内在激励;拥挤效应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202208;修改日期:2006212225. 作者简介:张晓燕(1974—),女,博士,讲师;李元旭(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代替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产生和转移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从经济学上讲,企业内部单元和个人间的知识分享会减少必须从外部购买知识时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因为分享知识意味着提高技能、平等合作和增加投资回报以及减少企业不得不依赖外部资源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和财务上的风 险[1].当知识转移到企业的其他单元和个人,他们不用重新经过那些耗费成本的过程,可以避免犯相似的错误,在学习曲线上行进得更快.对企业来说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高,企业就会通过现存知识的杠杆效应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据研究,80%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增加了知识转移的难度.并且对个人而言,个人因为拥有有价值的知识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地位,一旦与他人分享,就会影响其知识优势,降低其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个人收益.知识经济时代激励机制面对作为知识源泉和载体的人必须要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的隐含性带来的转移难度问题. 1 隐性知识特征与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 按照公司知识基础观的线路,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件、电子媒介和其他人工制品有效率地转移,并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专利和版权除外).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知识是显性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讲出来的多”[2] .隐性知识则是被个人获得和存储并且难以被分离出来进行转移和交易的知识,它的转移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培训技术,比如:指导和讲故事.知识的隐性特征最初是由Polanyi 定义的,他认为这种知识特性是由一系列 规则组成的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2].在关于知识的著作中,知识的隐性和 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联系在一起[3].更狭隘一点的概念则仅关注不可编码性和不可传授性,但同时也承认复杂性和知识隐性的相互作用.在分析公司资源时,知识的隐性应该得 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有效来源[4].隐性知识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可

[隐性,实证,机制]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您整理了《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一文,希望能更好的帮助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原材料等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移对知识管理至关重要。2000年以来,在Cross等人的倡导和影响下,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逐渐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基于社会网络模式的知识转移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学者们发现组织中的社会网络状况会影响组织的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中隐性知识的转移。 当前研究主要从网络特征因素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角度分别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如果不依赖知识转移主体则难以对知识转移活动发生作用,而知识转移主体的主观行为也会受其所处网络结构的调节和约束。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机制,以IT行业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在知识转移动机及组织文化环境调节作用下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1 概念模型与假设 隐性知识转移不是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中简单得出的行为,它的发生受到一些因素的调节,不仅需要社会网络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知识发送者有意愿和动机以及双方有接触的机会和一定的传接能力,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进行。本文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变量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知识转移内驱力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综合考察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①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是否受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的调节;②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是否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其中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调节变量为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中介变量是知识吸收能力。初步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密度指社会网络中的组织成员彼此之间联系的程度。成员之间的接近程度以及联系频繁程度决定了网络密度。Szulanski(1996)在研究组织各部门间知识流动时发现,部门间如果不预先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关系,知识在部门间的扩散和转移就难以发生。 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知识转移动机调节实现的。密度大的网络中成员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形成一种强关系,成员会过于依赖现有网络中的联系,从而形成同质性网络,即成员观点相似,获得大量重复的信息,这使得成员之间区别度不高。然而,企业内部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脱颖而出的员工才具有竞争优势,员工必须在网络中显示自己更高的个人成就感、声望来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只有员工具备了强烈的知识转移动机,才能更加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移。Scott(1995)等人研究指出,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选择在组织内相互合作,主要是源于Maslow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假设: H1:在知识转移动机强的情况下,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一)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一) 摘要: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拥挤效应,即内在和外在激励间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移;内在激励;拥挤效应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代替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产生和转移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从经济学上讲,企业内部单元和个人间的知识分享会减少必须从外部购买知识时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因为分享知识意味着提高技能、平等合作和增加投资回报以及减少企业不得不依赖外部资源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和财务上的风险。当知识转移到企业的其他单元和个人,他们不用重新经过那些耗费成本的过程,可以避免犯相似的错误,在学习曲线上行进得更快。对企业来说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高,企业就会通过现存知识的杠杆效应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据研究,80%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增加了知识转移的难度。并且对个人而言,个人因为拥有有价值的知识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地位,一旦与他人分享,就会影响其知识优势,降低其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个人收益。知识经济时代激励机制面对作为知识源泉和载体的人必须要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的隐含性带来的转移难度问题。 1隐性知识特征与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 按照公司知识基础观的线路,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件、电子媒介和其他人工制品有效率地转移,并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专利和版权除外)。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知识是显性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讲出来的多”。隐性知识则是被个人获得和存储并且难以被分离出来进行转移和交易的知识,它的转移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培训技术,比如:指导和讲故事。知识的隐性特征最初是由Polanyi定义的,他认为这种知识特性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在关于知识的著作中,知识的隐性和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联系在一起。更狭隘一点的概念则仅关注不可编码性和不可传授性,但同时也承认复杂性和知识隐性的相互作用。在分析公司资源时,知识的隐性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有效来源。隐性知识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可编码性可防止它被竞争对手无意识地模仿。隐性知识之所以被保护得很好是因为外界很难评估它的性质。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知识越是隐性,越具有产生独特竞争能力的潜力。因此,不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知识隐性这一特征的存在一定会为广泛利用知识带来收益。 1.1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的认知障碍 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速度是有限的(如吸收、积累、应用知识的能力),因而知识转移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目前学者们大量研究的知识转移认知方面的障碍有: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和发送者的教授能力、组织背景以及知识特点。其中认为知识的特点是最重要的决定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验证。Polanyi最早提出了知识具有不可去除的隐性部分并且隐性成分越多就越难以转移,随着隐性知识人工制品成分减少,转移成本则大量增加。Teece(1997)建立了技术的隐含性与转移该项技术到国外所需的等价货币费用之间的直接联系。Galbraith(1990)提出由于技术的隐含性增加了转移该项技术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该项技术转移后在目的地真正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时间。前面探讨的都是技术性知识的转移,Simonin还增加了有关营销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知识隐性特征和转移的预期容易度之间一个负相关的关系,他总结说:知识的隐性特征对知识转移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2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的机会主义障碍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摘要]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知识转移内驱力隐性知识转移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原材料等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移对知识管理至关重要。2000年以来,在Cross等人的倡导和影响下,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逐渐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基于社会网络模式的知识转移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学者们发现组织中的社会网络状况会影响组织的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中隐性知识的转移。 当前研究主要从网络特征因素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角度分别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如果不依赖知识转移主体则难以对知识转移活动发生作用,而知识转移主体的主观行为也会受其所处网络结构的调节和约束。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机制,以IT行业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在知识转移动机及组织文化环境调节作用下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1概念模型与假设 隐性知识转移不是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中简单得出的行为,它的发生受到一些因素的调节,不仅需要社会网络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知识发送者有意愿和动机以及双方有接触的机会和一定的传接能力,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进行。本文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变量——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知识转移内驱力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综合考察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①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是否受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的调节;②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是否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其中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调节变量为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中介变量是知识吸收能力。初步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密度指社会网络中的组织成员彼此之间联系的程度。成员之间的接近程度以及联系频繁程度决定了网络密度。Szulanski(1996)在研究组织各部门间知识流动时发现,部门间如果不预先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关系,知识在部门间的扩散和转移就难以发生。 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知识转移动机调节实现的。密度大的网络中成员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形成一种强关系,成员会过于依赖现有网络中的联系,从而形成同质性网络,即成员观点相似,获得大量重复的信息,这使得成员之间区别度不高。然而,企业内部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脱颖而出的员工才具有竞争优势,员工必须在网络中显示自己更高的个人成就感、声望来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只有员工具备了强烈的知识转移动机,才能更加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移。Scott(1995)等人研究指出,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选择在组织内相互合作,主要是源于Maslow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较高层次的需

SECI模型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中的应用

SECI 模型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中的应用 一、下表是 SECI 模型中场的分布: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社会化 起源场 外部化 对话场 显性知识 内部化 行动场 组合话 系统场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文献调研,同时借鉴国外和国内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研究目标确定为探索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运用基于SECT 模型的学习案例来进行隐性知识的传递,并通过考察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现状,来考察隐性知识的传递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的影响,为提高当前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现素质教育提供新的依据。 第一个阶段是“社会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例如:我们在刚开始学习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不用说话,仅凭观察、模仿和实践,就能够学会。在这个环节中,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多听多学,尽量多观摩老师作品,多与别人讨论,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勇于将自己得想法说出来。 第二个阶段是“外部化”,知识的外化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表达为清晰语言的过程 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 概念和模型等,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即表现为我们个人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传授给其他人)。 第三个阶段是“组合化”,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体产生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通过TO FROM

诸如文档、会议、电话记录或者信息技术技术之类的工具或形式对明晰知识(如 数据、历史资料)进行筛选、补充、组合、分析等,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例如:学校的正规教育和培训所实现的知识创新,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够产生 新的结论。 第四个阶段“内部化”,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含知识。这是我们在传统学习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模式。 野中将“场”定义为:“知识创造、共有、活用所共有的环境”。场源于日语 中的哲学词汇,既是指物理的场所,如办公室、商务会馆等;也可以指虚拟的场所,如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等;还可以指精神场所,如共享经历、观念和理想;它甚至还可以指某种人际关系或人们之间的共同目标。 如表所示,场与知识的4种转换模式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相对应,在所有的转化过程中共存在着起源场、对话场、系统场、行动场4种类型: 1、创发场:是个人之间、面对面的相互作用的场所,主要指与顾客接触的 场或是企业内高阶主管的走动管理、在休息室内的闲聊等,彼此分享经验、随兴 想法等隐含知识之场所。这一个场实现了隐含知识的群化,就像学校采取的班级 授课制中,学生们能长时间地聚到一起,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学习、交流,这 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知识交流氛围。 2、对话场:是集体成员之间、面对面地相互作用的场所。例如项目小组透 过这种场,成员之间经由对话,将个人之隐含知识,转化成形象的语言或概念。这个场为知识的外化提供了基础。在小组中个人会通过思考尽可能准确地将知识 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个人间隐含知识的相互作用,将更好地促进语言化的表达。与创发场相比较,对话场中的创意更多。对话场能促进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将 经过筛选的具有特定知识和能力的人集中在了一起。 3、系统场:是集体成员之间、虚拟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场所,基本上由小组 成员或部门内,或是公司各部门之间、群体之间的明晰知识,相互结合、移转、共有、编集,也可以经由网络和电子邮件之沟通解决个别的疑问。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文章编号:1000-8934(2004)02-0062-03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施琴芬 崔志明 梁 凯 (苏州大学科研处,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 重互动关系。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关键词:隐性知识;转移特征;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G 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1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BR2002014) 作者简介:施琴芬(1963-),女,江苏苏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技术预见;崔志明(1961-),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预见、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梁 凯(1976-),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科技哲学。 人类社会经过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 “信息革命”曾给予人类社会思想和行动的无限冲击,然而“知识革命”引起了人类社会深刻的变革。日本著名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Nonaka )曾高度概括了知识时代的特征: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惟一可确定的是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从这个框架看,人类社会要求我们挑战传统的认知结构所基于的假设,强调通过人员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冲破知识传递与转移中的种种壁垒,达到“青蓝互哺”的可逆双赢氛围。 众所周知,知识是哲学反思的对象,也是经济学聚焦的中心问题。哲学主要研究知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问题,而经济学则研究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价值化问题以及知识如何被用来更有效地创造最大价值的问题。在新经济时代和可以预知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知识的利用和转移途径正在或者即将发生重大的调整与改变。知识转移是一种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或者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精简人员使得中层管理人员的缺省对组织的知识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聚焦的根本问题是他们的离去带走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企业流程再造的失败揭示了流程再造仅靠显性知识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恰恰印证了人类的本质不是基因,但是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质哲学思想。 1 隐性知识的特点 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 olanyi )在其 1958年出版的哲学思想著作《个人知识》 (Pers onal K nowledge )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The T acit K nowledge )对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进行了比较系统 的探讨和分析。他认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 的及与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判断,人们聚集感知到的事物能被明确的认识,但是人们不能完全清晰的表达出来,所有理解都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indwelling )即个人的心智模式。波兰尼曾经满怀感慨地说:看着今天以漫无休止的努力用显微镜和化学、用数学和电子学仿制着清一色的与二百年前那位半文盲的斯特拉迪瓦作为日常工作制作出来的相似的小提琴,这情景真的有点使人伤感。隐性知识不是主观的,它是客观性与个人性的结合,隐性知识的主体行为遵从某些启发性前兆(intimations ),并与某种隐藏的现实建立联系,其行为的细节可以被视为逻辑上不可言传的,即隐性知识的默会性和个人性。正如康托尔关于 连续统一的“不可罗列性”定理这样的“集论” (men 2genlehre )中存在着种种美丽的定理,G.H.哈尔迪认为,一旦掌握了所用的语言,对它们作出证明是极为容易的,但在定理的意义变得明朗之前有必要作出相当多的解释。康托尔的证明跨越了一个逻辑鸿沟,否则就会造成像范特荷甫和考尔贝在不对称碳原子的问题上或巴斯德和李比希在把发XI AO 看成XI AO 母的生机功能的问题上所造成的分裂一样。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 )认为隐性知识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 2 6第20卷 第2期2004年 2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 ol.20,N o.2 Feb.,2004

企业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效果

企业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分析 王琦雅,郭东强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摘要]企业联盟为隐性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联盟中企业的知识是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补充的,而隐性知 识转移的效果与隐性知识转移者、 隐性知识接受者、隐性知识双方关系和隐性知识本身特性这四个因素密切相关。提升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应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企业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投入;建立长期的信任机制以及共享与竞争的学习氛围,增强企业间文化的融合;建立规范化的知识转移体系。 [关键词]企业联盟;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746.17 [文献标识码] A An Analysis of Effect on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of Enterprise Alliance WANG Qiya,GUO Dongqiang Abstract:Enterprise alliance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The knowledge in alliance is different and comple-mentary,while the effect of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liverer,receiver,its mutual relations and individual features.We can improve its effect through building better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o dominate tacit knowledge,effective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mechanisms to increase enterprise input in knowledge and ability,and standard knowledge transfer system.Long-term trust mechanism and sharing and compet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also imprve cultural integration among enterprises.Key words:enterprise alliance,tacit knowledge transfer,influencing factor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王琦雅(1989-),女,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知识管理; 郭东强(1957-),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信息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TQ027)。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联盟在竞争与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许多公司通过同国内外企业联盟增强了竞争力,如上海的大众汽车公司,广东的松下万宝公司等。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的创新资源在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需求时显得严重不足,更需要借助联盟的力量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转移是企业进行外部学习的重要一环,但在企业联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对如何在企业联盟中更好地进行知识转移十分关注,其中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企业联盟与知识转移概述 (一)企业联盟的概念 企业联盟也被称作战略联盟,是由美国DEC 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提出的。国内的文献在定义企业联盟时,一般表述有四个方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和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的战略目标;方式是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合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特点是较为 稳固的松散型组织。许多学者认为联盟应当包括“强—强”联盟、“强—弱”联盟和“弱—弱”联盟。基本上国外的定义注重于跨国公司的国际合作,而且偏重于对实力接近的“强—强”联合的研究分析。而国内研究在这方面的偏向不明显,在概念上多没有对伙伴企业的强弱做出界定。 (二)知识转移的定义 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知识转移不仅是知识的扩散,而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享,包括知识转入方、知识转出方、 知识转移内容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识和有效利用新知识,通过知识转移,将那些获得的知识加速应用,从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 (三)知识转移的过程 企业联盟知识转移的构成要素有:知识转移方,知识内容,知识转移的途径,知识接收方等。知识转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转移过程,现有知识在联盟企业之间的流动,以及从联盟企业到联盟的转移;二是转换过程, 第2012年第1期(总第39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1,2012Total No.39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1-0082-0282--

SECI模型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中的应用

S E C I模型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中的应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S E C I模型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中的应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培养对象和社会需求两方面入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运用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创新模型,分析知识转换的一般规律,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施加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创业体系的系统模型,SECI模型是组织知识创造是经由内隐与外显知识的互相转换,经由转换的过程,可同时扩展内隐与外显知识的质与量。 一、SECI模型 · SECI模型中的四个知识转化阶段,要遵循社会化,外在化,内在化和组合化4个过程,通过这四个过程来完成创业知识的共享,使传业者的知识逐渐积累、增长,随着创业组织不断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农业的发展目标。创业知识共享过程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途径。 这4个组成部分。 第一种模式:“社会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比如说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要先借取别人优秀的经验,找到合适自己的项目,在模仿中不断探索,实践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二个阶段是“外部化”,知识的外化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表达为清晰语言的过程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三个阶段是“组合化”,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体产生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通过一些数据的显示,分析,补充,展示等,消费者的购买偏好等决定出创业者对所销售产品的选择偏好。 第四个阶段“内部化”,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含知识。 二、实现传业者隐性知识转化 对于创业者而言,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共享的,对于资本,劳动力这些关键要素是可以不用知识共享的。但是对于知识库的形成和应用是以企业用户为基础的,企业把有用的知识进行汇整挖掘,企业知识的积累永远的核心中的核心,对于创业者应该注重知识的共享性,对于产品信息的收集能力,协作能力,自我满足的管理模式都是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像是,对于产品信息的收集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同行业的竞争者产品信息的收集能力显现的尤为重要;协作能力,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是项目成员,合作伙伴和顾客定期地了解到对产品的新特性,建立良好的协作能力,促进了交互性。最终达到销售的目的;

传递函数模型的建模

传递函数模型的建模 一、实验目的 熟悉传递函数模型的建模方法 二、预备知识 熟练掌握互相关函数特征 三、实验内容 对数据集Lydia Pinkham进行传递函数模型的建模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或软硬件环境) SAS/ETS软件 五、实验程序或步骤 传递函数模型的建模 1、开机进入SAS系统。 2、建立名为exp6的SAS数据集,输入如下程序: data sales; input x y; t=_n_; cards; 输入广告支出及销售数据 ; run; 3、保存上述程序,绘序列图,输入如下程序: proc gplot data=sales; symbol1i=spline c=red; symbol2i=spline c=green; plot x*t=1 y*t=2; run; 4、提交程序,输出图像见图1、图2.仔细观察两序列图形,发现x,y发展趋势大致相同,x与y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且x为领先指标。

图1 图2 5、先观察t x 和t y 的相关情况,看是否要做差分,输入如下程序: proc arima data =sales; identify var =y crosscorr =(x) nlag =12; run ; proc arima data =sales; identify var =x nlag =12; run ; 6、提交程序,观察t x 的t y 自相关和互相关系数,如图3为y 的自相关图,图4为x 的自相关图,发现它们的自相关图都衰减得很慢,表明它们均为非平稳

时间序列,对它们进行差分运算。 图3 图4 7、对x、y分别做差分运算并查看它们的自相关系数及互相关系数,输入如下 程序(输出y、x自相关图见图5、图6;图7x的偏相关系数图;互相关系数图见图7): proc arima data=sales; identify var=y(1) crosscorr=(x(1)) nlag=12; run; proc arima data=sales; identify var=x(1) nlag=12; run;

Matlab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MATLAB及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 班级:智能0702 姓名:刘保卫 学号:06074053(18)

实验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转换及MATLA实现 一、实验目的 熟悉MATLAB的实验环境。 掌握MATLAB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注:实验报告只提交第2题) 1、复习并验证相关示例。 (1)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包括多项式模型(TranSfer FunCtiOn,TF),零极点增益模型(ZerO-POIe,ZP), 状态空间模型 (State-SPace,SS ); (2)模型间的相互转换 系统多项式模型到零极点模型(tf2zp ),零极点增益模型到多项式模型(zp2tf ), 状态空间模 型与多项式模型和零极点模型之间的转换(tf2ss,ss2tf,zp2ss …); (3)模型的连接 模型串联(SerieS ),模型并联(parallel ),反馈连接(feedback) 2、用MATLAB故如下练习。 x+2 :6{J?=——;----- (1)用2种方法建立系统?-的多项式模型。 程序如下: %?立系统的多项式模型(传递函数) %方法一,直接写表达式 s=tf('s') GSI=(S+2)∕(s^2+5*s+10) %方法二,由分子分母构造 num=[1 2]; den=[1 5 10]; Gs2=tf( nu m,de n) figure PZmaP(GS1) figure PZmaP(GS1) grid On 运行结果: 易知两种方法结果一样 Tran Sfer fun Cti on: Tran Sfer fun Cti on:

S + 2 s^2 + 5 S + 10 Tran Sfer fun Cti on: S + 2 s^2 + 5 S + 10 ^)=1°

由传递函数转换成状态空间模型(1)

由传递函数转换成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多!!! SISO 线性定常系统 高阶微分方程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SISO ()()()()()()m n u b u b u b y a y a y a y m m m n n n n ≥+++=++++--- 1102211ΛΛ )(2 211110n n n n m m m a s a s a s b s b s b s G +++++++=---ΛΛ 假设1+=m n 外部描述 ←—实现问题:有了内部结构—→模拟系统 内部描述 SISO ? ??+=+=du cx y bu Ax x & 实现问题解决有多种方法,方法不同时结果不同。 一、 直接分解法 因为 1 0111 11()()()()()()()() 1m m m m n n n n Y s Z s Z s Y s U s Z s U s Z s b s b s b s b s a s a s a ----?=? =?++++++++L L ???++++=++++=----) ()()() ()()(11 11110s Z a s a s a s s U s Z b s b s b s b s Y n n n n m m m m ΛΛ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则 ???++++=++++=----z a z a z a z u z b z b z b z b y n n n n m m m m &Λ&Λ1) 1(1)(1)1(1)(0 按下列规律选择状态变量,即设)1(21,,,-===n n z x z x z x Λ&,于是有

?????? ?+----===-u x a x a x a x x x x x n n n n 12113 221Λ&M && 写成矩阵形式 式中,1-n I 为1-n 阶单位矩阵,把这种标准型中的A 系数阵称之为友阵。只要系统状态方程的系数阵A 和输入阵b 具有上式的形式,c 阵的形式可以任意,则称之为能控标准型。 则输出方程 121110x b x b x b x b y m m n n ++++=--Λ 写成矩阵形式 ??????? ? ????????=--n n m m x x x x b b b b y 12101 1][M Λ 分析c b A ,,阵的构成与传递函数系数的关系。 在需要对实际系统进行数学模型转换时,不必进行计算就可以方便地写出状态空间模型的A 、b 、c 矩阵的所有元素。 例:已知SISO 系统的传递函数如下,试求系统的能控标准型状态空间模型。 4 2383)()(23++++=s s s s s U s Y 解:直接得到系统进行能控标准型的转换,即

控制系统Matlab仿真 (传递函数)

控制系统仿真 [教学目的] 掌握数字仿真基本原理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 掌握控制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 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sys=tf(num,den)%多项式模型,num为分子多项式的系数向量,den为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函数tf()创建一个TF模型对象。 sys=zpk(z,p,k)%z为系统的零点向量,p为系统的极点向量,k为增益值,函数zpk()创建一个ZPK模型对象。 (一)控制系统的参数模型 1、TF模型 传递函数 num=[b m b m-1b m-2…b1b0] den=[a m a m-1a m-2…a1a0] sys=tf(num,den) 【例1】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num=[01124448]; >>den=[11686176105]; >>sys=tf(num,den); >>sys Transfer function: s^3+12s^2+44s+48 ------------------------------------- s^4+16s^3+86s^2+176s+105 >>get(sys) >>set(sys) >>set(sys,'num',[212])

>>sys Transfer function: 2s^2+s+2 ------------------------------------- s^4+16s^3+86s^2+176s+105 【例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num=conv([20],[11]); >>num num= 2020 >>den=conv([100],conv([12],[1610])); >>sys=tf(num,den) Transfer function: 20s+20 ------------------------------- s^5+8s^4+22s^3+20s^2 【例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写出单位负反馈时闭环传递函数的TF模型。>>numo=conv([5],[11]); >>deno=conv([100],[13]); >>syso=tf(numo,deno); >>sysc=feedback(syso,1) Transfer function: 5s+5 ---------------------- s^3+3s^2+5s+5 【例4】反馈系统的结构图为: R

传递函数模型

传递函数模型 传递函数模型是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这种模型表示的经济系统是用多个时间序列描述的。例如,研究某企业的销售额依时间变化的规律,不仅考虑销售额序列本身,而且研究促销活动,例如广告费,把销售额序列看作因变量序列即系统的输出,广告费支出看作自变量序列即系统的输人。两序列之间通过传递因子产生联系,建立传递函数模型。此种模型兼备了时间序列和因果关系的功能,充分描绘了广告促销活动对销售额变化产生的影响。 一、传递函数分析模型 设表示经济系统的输出序列例如某企业的销售额,是我们研究的目标变量,是因变量表示系统的输人序列(例如广告费支出),是解释变量是噪声变量,表示其它变量影响的组合。那么,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可以表示为 Y t=v B X t+e t v B=v0+v1B+v2B2+? v B是一个算子多项式,B是一个后移算子;v0,v1,…称脉冲响应权或传递函数权;e t是一个均值为零、方差固定而且与X t,X t?1,…独立的随机变量。X t在模型中部件时解释变量,而且在时间上对Y t来说是一个先行指标,即X t对Y t的影响将提前k个时期。 算子多项式v B有无穷多项,在某些一般性的条件下,可用算子B的两个有理多项式之比来估计v B,即 v B= ωB 这里ωB=ω0?ω1B???ωs B s;δB=1?δ1B???δr B r。对这两个多项式均要求他它们的根在单位圆外,也就是要求它们是平稳的。 这样,传递函数模型可写为 Y t=ωB δB X t?b+e t 其中e t不一定是白噪声,但已假定它是同X t独立的,因而可以用ARIMA模型去表示它,即e t满足 △d e t=θB φB a t 这里a t是白噪声,△d是d阶连续差分算子。φB=1?φ1B???φp B p,θB=1?θ1B???θp B p,φB、θB满足平稳可逆条件。因此传递函数模型又可写为 △d Y t=ωB △d X t?b+ θB a t 记△d Y t=y t,△d X t?b=x t?b,则有 y t=ωB x t?b+ θB a t 实际的建模运算绝不需要对每个变量施以同样的差分运算,差分的阶数只需使变量达到平稳即可。上式为一般的传递函数模型,可用下图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