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

赵婷婷: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欢迎大家选学。

课程概况

课程性质:

《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面向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前修课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

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1—

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融各章导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录像(视频)教材根据课程的特点,为重点讲授型。引导学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自学、看录像(视频)、看IP课件、参加网上和教学点辅导、小组学习等。

学生以自学为主,利用文字教材、录像(视频)教材及网上学习资源自主学习;通过网络、集中面授、学习小组活动等与中央电大主持教师、教学点辅导老师及同学联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考核方式

1. 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农村发展概论》课程的学生。

2. 启用时间

2014年春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

了解学生的对本课程的学习程度,督促学生学习。

4. 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发展概论》(高启杰主编,2014年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采用提交课程结课论文的形式,占总成绩的60%,总成绩60分为合格。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考核手段

—2—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电大与地方电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

3.考核形式

计分作业。

4.考核要求

形考任务共4次,按百分制计分。

(二)终结性考试

1. 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 命题原则

(1)本课程考试命题的范围不超出教学大纲。

(2)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

3. 考试方式

课程结课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4. 题目拟定

结课论文题目可由指导教师给出,或从下列范式中选择: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5. 考试时限

第16-19周,并于20周前上交结课论文。

6. 特殊说明

结课论文必须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严控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终结性考试试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

请结合自己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实际情况,运用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梳理概括本地传统农业改造,或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就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论述。

—3—

【试题要求】:

1.论文要以具体地区为分析对象,不可泛泛地停留在理论综述层面。

2.对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尽量依据调研,或实际工作展开。

3.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以出自教材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4.对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论述,至少要包括发展定位、发展主导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主要内容

考试难度按掌握、理解、熟悉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掌握的内容约占80%,理解的内容约占15%,熟悉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导论】

考核内容:

1. 农村发展问题的提出

1.1国外农村发展问题与实践

1.2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提出

2. 农村发展的含义

2.1“农村”和“发展”的理解

2.2农村发展的基本含义

3. 农村发展研究

3.1农村发展研究的兴起

3.2农村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内容

3.3农村发展研究的相关学科与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掌握农村发展问题的由来与意义;

理解农村、发展以及农村发展的含义;

熟悉农村发展的基本框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发展理论与农村发展思想】

考核内容:

1. 当代发展理论

—4—

1.1“二战”后的主要发展理论概述

1.2发展理论演变的新趋向

2. 传统农村发展思想

2.1传统农村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2.2对传统农村发展思想的反思

3. 参与式农村发展思想

3.1参与式发展的兴起与内涵

3.2参与式农村发展

考核要求:

熟悉当代主要的发展理论,明晰发展理论演变的新趋向;

理解传统农村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反思其诸多弊端;

掌握参与式发展的内涵,明确参与式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及实施原则。

【第三章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

考核内容:

1.美国的合作推广服务

1.1合作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

1.2合作推广服务的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

1.3推广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

1.4推广服务方式与方法

1.5推广服务的经费来源

1.6推广服务的影响与启示

2. 德国的城乡等值化战略

2.1城乡等值化理念的提出

2.2城乡等值化战略的内容

2.3城乡等值化发展的中国实验

3. 韩国的新村运动

3.1韩国新村运动的启动背景

3.2韩国新村运动的实施情况

—5—

3.3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考核要求:

熟悉美国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的背景与组织结构,熟悉美国合作推广服务的内容、方法与经费来源,体会美国合作推广服务的特点与影响;

熟悉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开展的背景知识,理解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的基本内容,并能举例说明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熟悉韩国新村运动实施的背景情况,理解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内容,并能获得一些关于农村发展方面的启示。

【第四章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沿革】

考核内容:

1.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建设

1.1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

1.2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

1.3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实践

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发展

2.1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发展实践

2.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

3. 中国新农村建设

3.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内涵

3.2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3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展望

考核要求:

熟悉我国历史上乡村建设运动的大致顺序、基本内容以及所取得的经验;

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大事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掌握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第五章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

考核内容:

—6—

1. 传统农业的特征与改造

1.1传统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1.2传统农业改造的举措

2.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发展

2.1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2.2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道路探索

2.3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3. 家庭农场与涉农企业的发展

3.1家庭农场的发展

3.2涉农企业的发展

4. 农业规模经营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4.1农业规模经营概述

4.2农业产业集群概述

考核要求:

熟悉什么是传统农业,为何以及如何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熟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

理解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和发展现状;

掌握现代农业组织经营形式的优势及发展途径。

【第六章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

考核内容:

1. 技术创新与农村发展

1.1技术创新的内涵

1.2技术创新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1.3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2. 农业技术创新实践

2.1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与趋势

2.2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2.3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的完善

3.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

3.1项目推广

3.2综合服务

3.3技术承包

3.4技术转让

3.5技术入股

3.6技术开发

3.7公司(企业)加农户

3.8农民合作组织加农户

考核要求:

熟悉技术创新的内涵以及技术创新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

理解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理解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与趋势,分析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熟悉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相关制度的设计思路;

熟悉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方式。

【第七章农民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

考核内容:

1. 农民就业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1.1农民就业

1.2农村劳动力流动

2. 农村留守人口与农村空心化

2.1农村留守人口

2.2农村空心化

3. 农民增收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3.1农民增收

3.2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4. 农村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8—

4.1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4.2中国农村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

4.3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促进措施

考核要求:

熟悉当前农民就业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理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脉络和主要特点,对农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现今面临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较为清晰地编织出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图景,并对农村空心化现象的成因和困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熟悉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能就非农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理解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掌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及其促进措施。

【第八章农村土地与金融制度改革】

考核内容:

1.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土地流转

1.1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1.2土地产权的可分解性分析

1.3现行土地制度下的农村土地流转

2. 农村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

2.1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2.2农村金融理论与资本形成

3. 金融支农制度体系的构建

3.1金融支农的现状及问题

3.2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

3.3金融支农制度体系的构建

考核要求:

熟悉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之路以及土地流转的可能渠道,熟悉土地流转的未来方向。

熟悉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在熟悉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资本形成的影响;

掌握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脉络,掌握我国金融支农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举措。

—9—

【第九章农村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

考核内容:

1.农村生态环境与景观建设

1.1农村生态环境概述

1.2乡村景观建设概述

2. 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2.1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

2.2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3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和经验

3. 农村文化遗产保护

3.1农村文化遗产概述

3.2农村文化遗产的现实境遇

3.3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

考核要求:

熟悉农村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熟悉农村景观建设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国内和国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经验;

掌握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意义及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第十章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

考核内容:

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范围与供给状况

1.2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两大关键问题

1.3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

2. 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与秩序的构建

2.1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的研究现状

2.2农村社会关系研究的新视角——社会网络分析

—10—

2.3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多视角分析

2.4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构建

3. 农村组织结构与村级组织治理

3.1“乡政村治”与我国当前的农村组织结构状况

3.2当前村级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3转型时期提高我国村级组织治理水平的路径探讨

4. 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4.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组织的变化与演进

4.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界定与发展现状

4.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角色

4.4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新趋向

考核要求:

熟悉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两大关键问题;

理解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

多角度地理解我国的农村社会关系。

掌握社会秩序的内涵、熟悉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构建思路;

熟悉当今我国农村基本组织结构状况;

深入理解村级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思考提升治理水平的路径;

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与问题,以及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

赵婷婷:同学们,《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新开选修课程。

文字教材在本学期可能还未到位,希望大家按照辅导教师的要求,结合本次辅导的课程主要内容进行学习。

建议展开小组讨论,与本人具体工作相结合,深入理解先关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提交结课论文。具体要求在本次课程当中有详细介绍。

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论坛和活动,多余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学习困难与体会。学好课程。

本次辅导结束。谢谢。

—11—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指南 经济管理学院编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二00七年十二月

目录 1 概述 1.1 区域与社区 1.1.1 区域 1.1.1.1 区域的概念 1.1.1.2 区域的特征 1.1.2 社区与农村社区 1.1.2.1 社区的概念 1.1.2.2 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 1.2.1 农业及其功能 1.2.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1.3 发展与发展观 1.3.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3.1.1 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 1.3.1.2 经济发展

1.3.1.3 社会发展 1.3.2 发展观的演进 1.3.2.1 经济增长论 1.3.2.2 增长极限论 1.3.2.3 综合发展观 1.3.2.4 可持续发展观 1.3.3 统筹城乡发展 1.3.3.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3.3.2 “统筹城乡发展”观 2 区域发展理论 2.1 平衡发展理论 2.1.1 最小努力命题论 2.1.2 低水平陷阱论 2.1.3 大推进论 2.1.4 贫困恶性循环论 2.2 不平衡发展理论 2.2.1 梯度推进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中心—外围论 2.2.4 “区域成长”理论 2.3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 3 区域发展的条件 3.1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 3.1.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2 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3 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区域发展战略 4.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 4.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4.2.1 战略目标 4.2.2 战略重点 4.2.3 战略方针 4.2.4 战略措施 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发展概论

农村发展概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台州社区大学直属学院 “一村一”农民大学生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年级12秋 学校台州电大 椒江区三甲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的视角 一、三甲村基本情况 三甲村位于三甲街道集镇地段,处在三甲街道的中心位置,全村总人口1164人,总户数397户,分7个村民小组。三甲村耕地总面积为553亩,人均亩,其中水田481亩,旱地72亩,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70多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50万元,人均纯收入6267元,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网络进村入户。 为带动村的经济发展,村两委班子组织广大党员、村民代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倡讲政治、讲文明、讲公德,教育村民遵纪守法,努力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本村的落后状况,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大会,进行集体商讨,分析原因,查找差距,统一思想,制定措施,把全村的劳动力、创造力拧成一条绳,为本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三甲村对村庄的布局进行了新的规划,并在新村建设中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明显改善了村的面貌;投资50万元,修建了村的主道,并配上绿化带,使道路更畅通、更美化,为本村的发展提供交通条件;投资26万元改建了老人协会大楼,又投资10万元改建活动设施,努力树立尊老爱老的榜样。良好的规划,既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也很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三甲村现状分析 1. 村里无支柱产业,属传统农业生产,具有如下特征: 1)以手工工具为主要工具,以畜力为主要动力导致生产力的落后 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范文(2)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范文(2)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篇三:《浅析中国农村的现状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三农现状发展 论文摘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中国正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先进的工业大国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为之自豪。“三农”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是我们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农村的发展如何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民”、“农村“农业”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重点在于研究三者的现状与发展。 一农村的现状: (-)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安居乐业。 (=)发展的现状: A农村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治上:由于农民人口占大多数“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也连续几年成为中央的头号文件,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党和政府先后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减免农业税”、“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减免义务教育学费”、“三下乡”等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最近,党和政府又提出“买家电进行补贴”的措施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让我们难忘的是,汶川地震后党和政府把灾区的重建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21个省市对口支援灾区的重建与发展,努力使灾区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好。更让我们难以忘记的是,党和政府自2003年以来特别重视“农民工工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亲自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利益。一时间,“农民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自身的生活

农村发展概论

农村发展概论 摘要:近年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产业水平、实现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 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1.1经济平稳增长 近几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呈现“总体平稳、活力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一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鼓励创业政策的推动下,外出务工人员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非农工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加快了优势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带动,扩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真正参与到产业经营、融入到经济活动,实现了“把人留住、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三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加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实行“产、加、销”一体化运作,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1.2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促进了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联合互动,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共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0家,累计达到54家;累计认定家庭农场167个,其中省级示范农场14个,市级示范农场48个,家庭农场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的生力军;累计培育合作社183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7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3个,入社3.4万户,占到农户总数的17%,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1.3产业脱贫取得实质性进展 结合区域实际,规划布局6条产业发展线路图,重点发展畜牧、茶叶、魔芋、

农村发展概论

农村发展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贫困线:是用特定的福利指标划定的表明贫困标准的指标,即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用价值量表示的人们维持最基本生存需要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费用,一般量化为货币形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贫困发生率:是指收入在某个临界水平(即贫困水平)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H=q/n(其中q为贫困人口总数;n为总人口数;H为贫困发生率)。 3、贫困缺口:是指把贫困的人扶起来达到贫困线所必不可少的额外收入,即贫困人口实际收入和贫困线的差距。 4、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总支出额的百分比。而恩格尔系数法是则是以人体为满足生活需求所必须摄取的最低营养标准为基础,确定食品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比估算出最基本的实物支出,最后除以最低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即得到最低贫困标准。 5、扶贫:表反贫困的一种具体行为。主要是指针对农村特定贫困人口采取的、具有专门政策含义的发展援助,不包括其他社会救济和保障措施以及收益群体主要不是贫困人口的其他区域性发展援助。 6、适度人口:是指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人口。包括个人福利、增加财富、就业、实力、健康长寿、文化知识、福利总和、寿命总和(即人口数与人口平均寿命的乘积)、居民人数共9项目标。 7、人口素质低:主要是指人口生理素质差、人口文化教育程度低、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缺乏、人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陈旧落后。 8、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9、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通过它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目标向协调。 10、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11、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节约型社会”):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合理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范本模板】

摘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1].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对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西河南寨村农业模式

目录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1)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2)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 (2)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五)缺乏正规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 (2) (六)农民收入比较低,资金投放不足 (3) 三、发展西河南寨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 (3)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 (3) (二)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背景 (3) (三)现代农业前景 (4) (四)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4) 参考文献: (5)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西河南寨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了粮食准运证,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西河南寨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2].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由县级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 赵婷婷: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欢迎大家选学。 课程概况 课程性质: 《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面向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前修课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 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1—

完整版)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陶佩君主编)

完整版)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陶 佩君主编) 参与式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应该是一个包容性的过程,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这种理论强调社区参与、民主决策和可持续性发展。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参与和自我决定,因此它强调社区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在人本发展理论中,人是所有对策的行为主体,资源、分工、制度和目标是人的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个模型中,资源、制度和分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需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对后代构成危害。贫困与反贫困发展理论则探讨贫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提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参与式发展理论则强调社区参与和自主性,认为发展应该是一个包容性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些理论和模型都探讨了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和解决方案,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参与式发展理论包含以下内涵和原则:1、参与决策和选择过程,促进权力再分配;2、作出承诺和贡献,创造发展动力;3、利用和控制资源,参与利益分享;4、尊重乡土知识,让农民参与创新过程;5、促进能力建设,树立自组自立的意识。同时,该理论的原则包括建立合作关系、重视过程而非只注重结果、普遍提高人的能力而非只寄希望于“能人”和“带头人”、制度化保障和机构化推行。 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框架包括以下范畴:理论范畴核心是赋权,制度范畴核心是施政,社会范畴核心是公平和公正,经济范畴核心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伦理范畴核心是人权,实践范畴核心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动员目标团体。 农民参与式农村发展的特点包括: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多学科的结合与交叉、动态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以及构建衔接和交流平台。 农民参与式农村发展的步骤包括:发展问题诊断、双向评估、实地检验、参与式监测和评价、推广或改进。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9篇)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9篇) 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篇一 【摘要】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正视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准,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经济论文;意义 一、前言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实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农村经济为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经济。 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述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主要目标是实现人与社会、资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共存,良性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的发展与繁荣。这一建设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下的经济,主要立足于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发挥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重视发挥资源的

潜力,发照相的生态经济,形成合理的体制,实现生态健康,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经济发展,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其发展的新时期。对于农村经济,在实现腾飞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发展,达到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协调一致。因此,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生态经济的进步,意义重大。但是,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行积极应对,在根本上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三、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农业农村经济高效发展的保障 (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更新是基础和关键。要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思想上,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对于农业,要因地制宜,强化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加大宣传,转变其根本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普及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更好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中,主要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两个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得以长久发展的关键,需要服务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在根本上说,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在人类发展中,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要避免对当下人类生存产生的不良影响,又要避免对后代产生的威胁,要实现社会发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文明发展的道路。 (三)加对城乡环保的统筹在新农村建设中国,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制定,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结合,保证生态建设有法可依。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发展概论》学习重点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课程概况 课程性质: 《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前修课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使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 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融各章导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陶佩君主编)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 人本发展理论: 人:人是所有对策的行为主体,是所有社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资源:通 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人的发展能力,塑造人;分工:通过社会分工深化,实现人的 优化配置,安置人;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开发人的发展潜能手段;目标:满足人的发展多种 需求目标。 人本发展理论模型:资源、制度、分工 资源 中轴线人现象或目标制度 (人本发展) 分工 第三层次:手段第二层次:主体第一层次:目标 制度放在最左边意味着制度对其他模块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 资源放在最上边意味着资源对行为主体及其他模块具有提升型作用; 分工放在最下边意味着分工对其他模块具有支撑性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既包括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也包括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看,又涵盖了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和政策制度安排等四个方面;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看,又涵盖了人口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 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带动农业效益增长; 2、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4、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5、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建立覆盖城 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 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PREES系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大子系统 贫困与反贫困发展理论 贫困线与贫困程度:贫困线是用特定的福利指标划定的表明贫困标准的指标,即在一定时期、

(完整版)《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0127)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农学概论是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讲述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特点是实践强,综合性强。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农学概论是农业推广专业的专业课和学位课程。自学者只有在掌握了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遗传育种基本知识、作物的生产原理与技术、耕作制度等知识后,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作用。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有自学能力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掌握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防治技术及原理,掌握作物生产中的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明确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能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农学概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农业推广专业应先修农学概论,后修农村社会调查、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推广项目管理与评价、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等课程。本课程的重点是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由于农学概论的实践性很强,因此除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习,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的本质和基本环节。 了解农业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理解农业的组成。 掌握农业生产的本质和特点。 -1-

(整理)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农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 课程类别:选修课程编号: 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 制定时间:2008 年1月25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任务:是农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是作物学一级学科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二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属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并掌握宏观上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涉及农业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发展多熟制、立体农业、耕地养护等方面的认识及决策能力,微观上能在一个生产单位制定合理的作物结构与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2.教学的基本要求:本门课程的基本思想以社会需求与市场为导向,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正确处理以用地与养地为核心的资源利用与养护的关系,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即土地高产出率、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使资源利用、产品增长和经济增值同步协调发展。因此,教学上要做到:(1)掌握耕作学的基本知识。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主体内容,以及与种植制度有关的作物布局与结构调整、复种多熟、间套作与立体农业、连作与轮作在理论上讲深讲透。(2)正确处理耕作制度外延的广度与深度。核心内容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孤立的存在,要处理好与外延的关系才能使核心内容具有坚实存在的基础和旺盛的活力。(3)完善与更新耕作制度理论体系建设。耕作制度理论体系包括集约用地、经济高效、多元养地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理论。(4)增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实体内容,并能反映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吸纳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加改进种植模式组装及配套技术的科技含量和高效益性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5)适当增加耕作制度的管理功能内容,如农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种植业生产管理技术与耕作制度的优化设计,各级政府在宏观技术政策的采用等。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教案适用于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农学专科、农业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农业: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的八个部门:农业生产业、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农业金融、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行政管理和政策。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4.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农产品的特殊性。 5.我国农业现状: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像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存在的问题有种植业发展不稳定,增长率呈周期性波动。农民的纯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多。 6.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途径:开源和节流。 7.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9.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1.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4.开发农业各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5.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6.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7.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10.农业的经济作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第二章 11.原始农业的起源地:西亚地区、埃及、中国、古印度、美洲。第 12.十大农区: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北非西亚农业区、东南亚于南亚农业区、拉丁美洲农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北美农业区、西欧北欧南欧农业区、东欧西伯利亚农业区、中亚农业区、东亚农业区。第四章 13.资源:泛指人类生活所需的全部物质和能量基础。 14.农业资源:农业活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了农业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土壤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15.自然资源:是指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16.农业资源的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加之我国经济力量较为薄弱,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不能令人满意,仍然存在资源过度开采和资源利用效益低等严重问题。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农村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 2、社区: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3、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4、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5、社会发展: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6、经济增长论: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忽视发展的其他方面。 7、增长极限论: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8、综合发展观: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0、平衡发展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11、不平衡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 12、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3、贫困恶性循环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14、大推进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15、低水平陷阱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16、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17、中心一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 18、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19、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居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20、农村城市化:不仅指城市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和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还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社区扩

农村发展概论学习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学习计划 导言 农村发展是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农业问题,更是涉及到国家整体发展、乡村振兴的战略性问题。因此,我将通过系统学习农村发展概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期 为国家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一、学习目标 1. 深刻理解农村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具备深刻领会农村发展的能力。 2. 掌握农村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了解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3. 进一步提高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4. 注重实践和调研,加深对农村现实问题的了解,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学习内容 1. 农村发展概论:农村发展理论及其发展历程、发展战略及政策、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 化建设、农村社会发展等相关内容。 2. 乡村振兴战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主要思路和举措、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等。 3. 中国乡村发展案例分析:对中国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进行案例分析,了解各地的发展特 点和经验总结。 4. 农村发展政策分析:中国政府针对农村发展制定的相关政策,政策的理念和效果,对未 来政策的展望。 5. 农村产业发展研究:农村产业的发展动态、现状和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路径。 三、学习方法 1. 阅读相关学术著作和期刊,不断扩充理论知识,了解最新研究进展。 2. 参加农村发展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了解学界研究动态和前沿理论。 3. 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增强实践能力。 4. 加强与师生交流和互动,开展小组讨论和学术对话,多方位学习和交流经验。 5. 结合自身专业实践,针对具体问题深入研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农村教育课程教案认识农村发展学习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

农村教育课程教案认识农村发展学习农村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 农村教育课程教案 学校:XXX农村小学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目标: 1. 认识农村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 2. 了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 3. 培养学生对农村发展的兴趣和关注。 教学内容: 1. 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 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联系与互补。 2. 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 a) 传统农业经济模式 - 农民生产自给自足的农产品,主要靠劳动力和土地。 - 存在劳动力过剩和收入不稳定等问题。

b) 现代农业经济模式 - 农业现代化,科技和技术的应用。 - 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 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3. 农村社会发展的模式 a) 农村教育发展 -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改善。 -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教师培训等问题。 b) 农村医疗和卫生发展 - 完善农村医疗机构和服务体系。 - 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农村发展的兴趣。Step 2:讲解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介绍农村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Step 3:讨论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问题,并讲解现代农业经济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Step 4:讨论农村社会发展的模式 介绍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问题的方法。 Step 5:总结 概括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并强调学生应关注农村发展,为农村的繁荣做出贡献。 Step 6:拓展 组织学生访问农村地区,进一步了解农村发展和生活方式。 评价标准: 1. 参与度:学生积极回应问题,与他人合作探索。 2. 理解能力:学生能够正确解释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同模式。 3. 提问能力: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4. 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提出改进农村发展的建议和创意。 5. 书面表达:学生撰写对农村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

农学概论讲义

1.农学定义 (广义)的农学仅指农业生产科学,这里的农业生产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它所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等。 (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门科学,它所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保护学等。 3. 农学的性质与特点 性质:①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 ②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③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 特点:①系统的复杂性②技术的实用性③生产的连续性④生长的规律性⑤明显的季节性⑥严格的地域性 二、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由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农学和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 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目前,我国约40%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 3. 出口的重要物资我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较弱,而农副产晶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4. 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是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物生产的发展。 5. 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业也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从而实现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农业发展历史: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第三节作物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作物生产概况 1. 世界作物生产概况 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下列6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①品种改良②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③节水技术④设施栽培⑤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 ⑥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 我国作物生产概况 ①作物品种的改良②间作、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③作物栽培技术④病虫草鼠防治技术 ⑤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 二、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 1. 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 生产率目标、可持续性目标、营养安全目标、经济高效目标 2. 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 ①建设高产农田②改革种植制度③普及优良品种④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1. 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 研究作物起源,可使人类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其次,作物的特性与起源地气候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具有特定的气候生态适应性。通过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此外,研究作物的起源还有助于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文化”的含义又有“栽培”的含义。 2、作物的传播 小麦发源于近东,大豆原产于中国,马铃薯原产于南美,玉米、甘薯起源中美洲,水稻起源印度斯坦中心。 3、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1. 按作物感温特性可分为喜温作物,耐寒作物 2. 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3. 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可分为C3作物、C4作物和CAM(景天科酸代谢)作物。 4、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一)粮食作物 1. 禾谷类作物 2. 豆类作物 3. 薯芋类作物(根茎类作物) (二)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 1. 纤维作物 2. 油料作物 3. 糖料作物 4. 嗜好类作物 5. 其他作物 主要有桑、橡胶、香料作物(如薄荷、留兰香等)、编织原料作物(如席草、芦苇)等。 (三)饲料及绿肥作物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饲料作物种类很多,包括禾谷类、豆类、块根块茎类、饲用叶菜类和瓜类。我国人多地少,在农业区单纯种饲料的面积并不大。作为绿肥而栽培的作物大多为豆科,许多豆科作物既可肥田又可做饲料,如苕子、黄花苜蓿、紫云英等。 (四)药用及调味品作物 药用作物主要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白芍、甘草、半夏、红花、百合、何首乌、五味子、板蓝根、灵芝等。调料作物有花椒、胡椒、八角、小茴香、辣椒、葱、蒜、生姜等。 有些作物可以有几种用途,例如玉米可食用,又可做优质饲料,也是油料作物;大豆可食用,又可榨油;马铃薯可作为粮食,又是蔬菜和食品加工原料;亚麻既是纤维,种子又是油料;红花种子是油料,其花是药材。因此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同一作物,根据需要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5,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作物通过扩散,在不同地理区域位置上种植后形成了不同的空间配置情况,称为作物的分布。 作物的分布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人们的习惯和社会需求状况等各种因素有关。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或人工选择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水分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等。例如,大豆是短日照作物,由于长期分布生长在地理纬度不同的地区,形成一些对日照反应不同的类型。在长日照的北方形成了短日性弱的品种,而日照短的南方,形成了短日性强的品种。 6,我国几种主要优势农产品(农作物)区域布局规划 1. 专用小麦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稳定发展中筋小麦。 2. 专用玉米以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和专用性能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优化玉米品种结构。 3. 高油大豆以提高单产和含油率为重点。 4. 棉花以提高棉花强度为中心,重点发展目前市场短缺的陆地长绒棉和中短绒棉生产,大幅度减少“三丝”含量,提高棉花质量。 5. “双低”油菜以提高“双低”油菜的含油率和单产水平、降低芥酸和硫苷含量为重点。 6. “双高”甘蔗以引进、培育和推广高产、高糖甘蔗良种为重点,大力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作物的温度反应特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 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对栽培实践的意义: ①长日照作物的小麦北种南移,生育期变常长;短日照作物的水稻北种南移,生育期变短。②小麦品种的温光特性与分蘖数、成穗数、穗粒数有很大关系,若要精播高产,应选用适于早播的冬性偏强、分蘖成穗偏高的品种。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绝大部分作物都是先进行营养器官的生长,后进行生殖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需要消耗营养,营养器官生长越健壮,生殖器官的分化与生长也就愈好。 种子休眠:有些作物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正常萌发,这一现象称为种子的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①种皮厚,透气差。②胚未发育完全。③后熟作用未完成。④抑制物质的存在。③为适期播种,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应采取相应措施解除休眠。对于种皮厚、透性差的种子,可采取机械摩擦、加温或强酸等处理的方法。因胚发育不完全和后熟作用引起休眠的种子,常采用层积法、变温处理和激素处理等方法解除其休眠。层积法是将处理的种子与湿沙分层堆积,温度保持在o~5℃,堆放1~3个月,主要用于林、果种子。农作物常采用晒种或化学药荆处理等方法,促进种子后熟完成。对于因抑制物质的存在而引起休眠的种子,可采用水浸泡、冲洗、低温等方法解除其休眠。当作物因过早发芽而造成损失时,可采取措施适当延长休眠期。如马铃薯、洋葱在储藏期,常用2%~5%萘乙酸甲酯抑制发芽。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温度(2)水分(3)氧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膨胀(2)萌动(3)发芽 (二)作物根,茎,叶的功能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输导、支持、合成和储藏。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通过维管组织输送到茎和叶;而叶制造的有机物经过茎输送到根。根系固着在土壤中,使茎叶得以伸展,并能经受风雨和其他机械力量的袭击,大多数作物根群主要分布在耕层o~30cIIl范围内。 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运输,其次也有储藏和繁殖的功能。 叶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一定的吸收作用,少数作物的叶还具有繁殖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