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小车速度沿时间变化的规律)

Ⅰ、实验操作

实验中应注意:

⒈实验物体在桌面摆放平整:左右水平,前后水平;

⒉若有必要,适当把桌面垫斜,以免挂的钩码太轻拖不动小车:平衡摩擦力;

⒊先通电打点计时器,后放手是小车运动;

⒋多次测量:重复2-3次,选择清晰的一组)

⒌注意小车、限位孔、纸带是在同一直线上,以免纸带发生倾斜与限位孔的旁边发生摩擦,增大摩擦对实验的误差

Ⅱ、数据处理

1.选点(选看得清的点开始为计数点)

2.计数点:每间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t=0.1s

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等时间间隔的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Ⅲ、作图原则

⒈剔除偏差较大的点(排除实验当中出现的偶然误差)

⒉用一条平滑的直线或曲线尽可能地穿过更多的点

⒊尽可能地让未能落到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

第二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

1.从加速度的角度出发a=△v/△t=(v-vo)/t

推出v=vo+at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

例题:

1、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是多少km/h?

17m/s=61km/h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是s,若物体通过这段时间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2,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v 2

B、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 v 2

C、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v2

D、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v2

(为了不引发它的特殊性,使它初速度为V o作图,做出t/2,讨论中间位置,讨论匀加速和匀减速的情况)

3、木块从静止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整个过程经过10s,那么斜面长4m,水平面长6m,求(1)木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各多大?

4、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加速度是6m/s,必须在2s内停下,汽车行驶最高速度不得超过多少?

5、汽车的初速度V o=12 m/s,做加速度大小a=3 m/s2的减速运动,求6s后的速度和位移。

今天我们介绍了加速度,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它们图像关系,以及运用它们解题

第二节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并且加速度保持不变,这样的运动我们把它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3、从v-t 图像中表示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 a =△v/△t=(v-vo )/t 可以推出v=vo+at

△t=t-to 2. 3.

第三节1. 2. 12.解梯形的面积(科学思想方法:把过程先微分后再累加(积分)的思想 。(无限分割,逐渐逼近))

=x x ==x x =由x =

x =

3. 若初速度为0

③式可变成t 2

v x = ⑤式可变成2at 21x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2

a 为常数,x 与2t 成正比 4. 对比几个公式

vt x =(可应用于一般情况) 4

t 2

v v x 0+= t v x 中间时刻= 20at 21t v x +=(特殊情况2at 2

1x =) 例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在时间t 内位移是s ,若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2,则下面正确叙述的是( A )

A 、无论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

B 、无论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

C 、无论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

D 、匀加速运动时,v1<v2;匀减速运动时,v1>v2 例2

t1时间

A .v1与v2

B .v1与v2

C .v1与a1

D .v1与a1

例3A .在t1C

例4A.s 例512s 解:x=250m

例6做加速度

例7比斜面AB 要长,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tc ,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大小 C )

解:B 、D 、滑块匀减速上滑后匀加速下滑过程中,由于斜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

能守恒,物体滑到C 点的速度等于A 点的速度,故B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为直线,故D 也错误;

A 、C 、物体下滑时斜面的坡度较小,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的慢,由于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故下滑时间较长,因而A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例8、例2: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行驶了12s ,驶过了180m 。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解:以汽车运动的初速v0为正方向

由20at 2

1t v x +=得:s m s m at t x v /9/1212112180210=??-=-=

刹车问题:

例9、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5s 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解:以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v0 =15m/s a= - 2m/s2 t=5s

由20at 2

1t v x +=得: 车的位移:x = x 0t+at 2 /2=15 ×5 - 2×52/2m=50m

例10、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 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解:设车实际运动时间为t0,以汽车初速方向为正方向。

由v=vo+at 得:运动时间s 5.72

-a t 00=== 说明刹车后7 .5s 汽车停止运动

所以由20at 2

1t v x += 知车的位移20at 21t v x +==15×7.5+2

1×2×7.52M=56.25m 第四节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一、速度—时间关系

t 2

v v x 0+=·······① 由于at v v 0+=········②;保留时间t ,得到20at 2

1t v x += 消除t ,保留速度v ,将a v -v t 0=代入①,得到a

v -v 2v v x 00?+= 整理得到:2

22例1、105m/s 2,枪筒长由as 2=例2、

公式汇总!!at v v 0+= t 2

v v x 0+= t v x 中间时刻=

20at 2

1t v x +=202v -v as 2= ③变量V o ,例2(1)汽车3s (2(3)汽车2s (4)汽车第(5)汽车8s 例3

始行驶180m 根据题意得:v0 =24m/s a=2m/s2 x =180m

所以由20at 21t v x += t1=6s t2= -30s(舍去)

所以行驶180m 所需的时间为6s 例4、骑自行车的人以5m/s 的初速度匀减地上一个斜坡,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斜坡长30m ,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少时间?

解:以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

根据题意得:v0 =5m/s a=0.4m/s2 x =30m 由位移公式20at 2

1t v x += 代入数据解得:t1=10s ,t2=15s

讨论:

把两个时间代入速度公式可算出对应的末速度:

v1=1m/s ,v2=-1m/s 与实际情况不符,舍去!

例5 解:由vt 2 ?—?⑴t 0

2v v v += ⑵△x=aT 2at v v 0+= 20at 21t v x +=ax 2v -v 202= ①第1T ②前1T ③第1T ⑤从静为:...t t t 321::::

例62s (1(2)最后2s 内有几节车厢通过他?

(3)最后一节车厢通过他需多少时间?

解:(1)由题意可知,经历前一节车厢与前几节车厢的时间之比6:2n 1t t n 1==::

解得n=9

(2)计算前4秒有几节车厢通过:S=0.5×a ×4×4=8a s=4L 前4秒通过了4节.最后2s 通过了9-4=5节.

(3)计算前8节车厢通过的时间:8L =0.5×a ×T ×T 8L=16a 所以 T ×T=32,T=32开平方

最后一节车厢通过的时间为:6-32=0.34315s

例7、光滑斜面AE 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 ,一物体从A 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 :V

C :V

D :V

E =1:32::2

B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V B :V

C :V

D :V

E =1:2:3:4

C 、物体从A 运动到E 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 =vB

D

例8来,则子弹 A .3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练习(含解析)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练习(含解析) [要点对点练] 要点一:自由落体运动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大 B.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下落过程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所有物体在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相等,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由于惯性具有水平初速度,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雨滴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有关,速度增大时阻力增大,雨滴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阻力与重力相比不可忽略,不能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忽略不计,可认为只受重力作用,故D正确. [答案] D 2.(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它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所以B、C、D正确,A错误. [答案]BCD 3.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2.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二

2.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教学目标: 1.理解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 掌握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推论及其应用。 3. 了解追及和相遇问题并初步掌握其求解方法。 学习重点: 1.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 2. 追及和相遇问题。 学习难点: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 主要内容: 一、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 设t=0开始计时,V0=0,s=0则: 1.等分运动时间(以T为时间单位) (1)l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l:V2:V3……=1:2:3…… (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 S l:S2:S3……=1:4:9……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l:3:5…… 2.等分位移(以S为单位) (1)通过lS、2S、3S……所用时间之比为: t l:t2:t3…=l:2:3… (2)通过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时间之比为: t l:t2:t3…=l:(2—1):(3一2)… (3)lS末、2S末、3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l:2:3… 【例一】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2米,那么质点在第lOs内的位移为多少?质点通过第三个2米所用的时间为多 少? 【例二】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 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求: (1)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2)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多少 车?(3)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是多少? 二、追及和相遇问题 追及和相遇类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①通过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找到隐含条件(如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或最近),再列方程求解。②根据两物体位移关系列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数学方法,找临界点,然后求解。 解这类问题时,应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画示意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明了,更能帮助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l、匀加速运动质点追匀速运动质点: 设从同一位置,同一时间出发,匀速运动质点的速度为v,匀加速运动质点初速 为零,加速度为a,则: (1) 经t=v/a两质点相距最远 (2) 经t=2v/a两质点相遇 【例三】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30m/s,当一辆以lOm/s速度行驶的汽车经过其所在位置时,摩托车立即启动,要想由静止开始在1分钟内追上汽车,至少要以 多大的加速度行驶?摩托车追赶汽车的过程中,什么时刻两车距离最大?最大 距离是多少?如果汽车是以25m/s速度行驶的,上述问题的结论如何? 2、匀减速运动质点追匀速运动质点: 设A质点以速度v沿x轴正向做匀速运动,B质点在A质点后方L处以初速v o, 加速度a沿x正向做匀减速运动,则: (1) B能追上A的条件是: (2) B和A相遇一次的条件是;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推论推导及规律总结

一.基本规律: v = t s 1.基本公式a = t v v t 0- a =t v t v = 20t v v + v =t v 2 1 at v v t +=0 at v t = 021at t v s +=22 1 at s = t v v s t 2 0+= t v s t 2 = 2022v v as t -= 22t v as =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推理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作进一步的推论,是掌握基础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掌握运用的这些推论是解决一些特殊问题的重要手段。 推论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20 2 t t v v t S v +== 推导:设时间为t ,初速0v ,末速为t v ,加速度为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at v v +=0 得: ??????? ?+=?+=22202t a v v t a v v t t t ? 202t t v v v += 推论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位移的中点的即时速度2 22 02 t s v v v += 推导:设位移为S ,初速0v ,末速为t v ,加速度为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和位移关系公式as v v t 22 02+=得:??? ??? ??+=?+=2 2222222022S a v v S a v v s t s ? 2 2 202t s v v v +=

推论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分别为1S 、2S 、 3S ……n S ,加速度为a ,则=-=-=?2312S S S S S ……21at S S n n =-=- 推导:设开始的速度是0v 经过第一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1,这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 0121at t v S +=, 经过第二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2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1223 21at t v at t v S +=+= 经过第三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23,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232 5 21at t v at t v S +=+= ………………… 经过第n 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nv v n +=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 0212 1221at n t v at t v S n n -+=+=- 则=-=-=?2312S S S S S ……21at S S n n =-=- 点拨:只要是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相邻的连续的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与加速度a 与时间“有关的恒量”.这也提供了一种加速度的测量的方法: 即2t S a ?= ,只要测出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 ?和t ,就容易测出加速度a 。 推论4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 内物体的位移之比1S :2S :3S :… :n S =1 :4 :9… :2 n 推导:已知初速度00=v ,设加速度为a ,根据位移的公式2 2 1at S =在t 秒内、 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内物体的位移分别为: 2121at S =、22)2(21t a S =、23)3(21t a S = (2) )(2 1nt a S n = 则代入得 1S :2S :3S :… :n S =1 :4 :9… :2 n 推论4变形: 前一个s 、前二个s 、……前n 个s 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t 1:t 2:t 3…:t n =1:: 推导:因为初速度为0,所以x =V 0t+ 2=2 S=a 2 , t 1= 2S =a 2 t 2= 3S a 2 t 3= t 1:t 2:t 3……:t n ==1::…… 推论5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算起,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比,即1S :2S :3S :… :n S =1 :3 :5…… :(2n-1) 推导:连续相同的时间间隔是指运动开始后第1个t 、第2个t 、第3个t ……第n 个t ,设对应的位移分别为、、、321S S S ……n S ,则根据位移公式得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 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小车速度沿时间变化的规律) Ⅰ、实验操作 实验中应注意: ⒈实验物体在桌面摆放平整:左右水平,前后水平; ⒉若有必要,适当把桌面垫斜,以免挂的钩码太轻拖不动小车:平衡摩擦力; ⒊先通电打点计时器,后放手是小车运动; ⒋多次测量:重复2-3次,选择清晰的一组) ⒌注意小车、限位孔、纸带是在同一直线上,以免纸带发生倾斜与限位孔的旁边发生摩擦,增大摩擦对实验的误差 Ⅱ、数据处理 1.选点(选看得清的点开始为计数点) 2.计数点:每间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t= 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等时间间隔的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Ⅲ、作图原则 ⒈剔除偏差较大的点(排除实验当中出现的偶然误差) ⒉用一条平滑的直线或曲线尽可能地穿过更多的点 ⒊尽可能地让未能落到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 第二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 1.从加速度的角度出发a=△v/△t=(v-vo)/t 推出v=vo+at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 例题: 1、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是多少km/h 17m/s=61km/h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是s,若物体通过这段时间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1,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2,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v 2 B、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 v 2 C、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v2 D、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v2 (为了不引发它的特殊性,使它初速度为Vo作图,做出t/2,讨论中间位置,讨论匀加速和匀减速的情况) 3、木块从静止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整个过程经过 10s,那么斜面长4m,水平面长6m,求(1)木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各多大 4、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加速度是6m/s,必须在2s内停下,汽车行驶最高速度不得超过多少 5、汽车的初速度Vo=12 m/s,做加速度大小a=3 m/s2的减速运动,求6s后的速度和位移。 今天我们介绍了加速度,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它们图像关系,以及运用它们解题 第二节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 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小车速度沿时间变化的规律) Ⅰ、实验操作 实验中应注意: ⒈实验物体在桌面摆放平整:左右水平,前后水平; ⒉若有必要,适当把桌面垫斜,以免挂的钩码太轻拖不动小车:平衡摩擦力; ⒊先通电打点计时器,后放手是小车运动; ⒋多次测量:重复2-3次,选择清晰的一组) ⒌注意小车、限位孔、纸带是在同一直线上,以免纸带发生倾斜与限位孔的旁边发生摩擦,增大摩擦对实验的误差 Ⅱ、数据处理 1.选点(选看得清的点开始为计数点) 2.计数点:每间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t= 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等时间间隔的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Ⅲ、作图原则 ⒈剔除偏差较大的点(排除实验当中出现的偶然误差) ⒉用一条平滑的直线或曲线尽可能地穿过更多的点 ⒊尽可能地让未能落到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 第二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 1.从加速度的角度出发a=△v/△t=(v-vo)/t 推出v=vo+at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 例题: 1、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是多少km/h? 17m/s=61km/h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是s,若物体通过这段时间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2,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

学科:物理 教学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理解、应用 1.会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0+at 和位移公式:s =v 0t + 2 1at 2,导出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v t 2-v 02=2as .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 (1)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02 t t v v v v +== (2)以加速度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Δs =s Ⅱ-s Ⅰ=s Ⅲ-s Ⅱ=…=s N -s N -1=aT 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比例关系:(T 为时间单位) ①1T 末、2T 末、3T 末…的速度比: v 1∶v 2∶v 3∶…v n =1∶2∶3∶…n ②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的位移比: s 1∶s 2∶s 3∶…=12∶22∶32∶…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④从计时开始起,物体经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 1∶t 2∶t 3∶…=1∶(2-1)∶(23-)∶… 3.会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掌握追及、避碰问题的处理方法. 【学习障碍】

1.怎样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问题. 2.如何解决追及、避碰类运动学问题. 【学习策略】 障碍突破1:程序法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程序: 1.弄清题意,建立一幅物体运动的图景,为了直观形象,应尽可能地画出草图,并在图中标明一些位置和物理量. 2.弄清研究对象,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未知,据公式特点恰当选用公式. 由于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公式多,因此初学者往往拿到题目后,面对这么多公式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选用哪一个公式,实际上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往往含有不同的几种解法,不同解法繁简程度不一样.具体问题中应对物理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明确运动性质,然后灵活地选择相应的公式. 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往往能使解题过程简化.例如,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首先考虑它的四个比例关系式;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先用逆向转换,把它看成反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2)若题目中涉及不同的运动过程,则应重点寻找各段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的关系. (3)注意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及题目中的已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中缺少的量去找不涉及该量的公式.例如:若已知条件中缺少时间(且不要求时间),优先考虑v t 2-v 02=2as ,若题目中告诉某一段时间的位移则多考虑,t s v v v v t t ??==+= 202等,若知两段相邻的相等时间的位移,则优先考虑Δs =aT 2. 在学习中应加强一题多解训练,加强解题规律的理解,提高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速度公式 由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t v v o t -,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t v =0v +at t v 为末速度,0v 为初速度,a 为加速度. 此公式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都适用.一般取初速度0v 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a 可正可负.当a 与0v 同向时,a >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当a 与0v 反向时,a <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当a =0时,公式为t v =0v 当0v =0时,公式为t v =at 当a <0时,公式为t v =0v -at (此时α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t v =0v +at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只要知道初速度0v 和加速a ,就可以计算出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2)速度——时间图像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t v =0v +at ,我们很容易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图2-15是在同一个图中画出甲、乙两物体的v -t 图像,由v -t 图像可知道些什么呢? 图2-15 ①可直接读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②可直接读出运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反之亦然. ③由图可求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等于图像的斜率). ④可以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⑤可以由面积求位移.

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平均速度公式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在某一段上的平均速度应等于初、末两速度的平均值,即2 t o v v v += 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对非匀变速运动不适用.例如图2-14中甲物体在前5s 内的平均速度为3m /s ,乙物体在4s 内的平均速度为3m /s (2)位移公式 22 1)(212at t v t at v v t v v t v s o o o t o +=++=+== s 为t 时间内的位移. 当a =0时,公式为s =0v t 当0v =0时,公式为s = 221at 当a <0时,公式为s =0v t - 221at (此时a 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s =0v t +2 1a 2t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式,只要知道运动物体 的初速度0v 和加速度a ,就可以计算出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确定任意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位移公式也可以用v -t 图像求出面积得位移而推出. (四)总结、扩展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是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在我们今后研究运动规律时,经常用它们来分析.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只要知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0v 和加速度a ,就可以求出运动物体在任一瞬时的速度和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知道运动物体在任一瞬时所在的位置,从而达到描述物体运动的目的. 3.用图像表示物体规律是一种非常直观鲜明的方法.拿到图像后,首先明确横、纵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找图像的特点(如在横、纵轴上的截距、斜率等),最后分析变化规律. 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在很多运动学问题中,直接用物理方法结合数学公式去解题,不但繁难,而且常常由于未知量太多而无法下手,但要借助于图像法去解却可变繁为简,巧妙过关. 例 如图2-16所示,两个质量完全一样的小球,从光滑的a 管和b 管由静止滑下,试比较两球所用时间的长短. 解析 两个小球从a 管和b 管滑到底端时速率相同发生的位移相同,两球的速度图像如图,若保证两球位移相等,即“面积”相等必得ta <tb .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基础必备 1.(2019·江苏南京模拟)(多选)汽车从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恒为 2 m/s2,在加速运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每1 s速度增加2 m/s B.第3 s末速度与第4 s末速度之比为3∶4 C.第2 s内和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2∶3 D.第3 s内的位移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为5 m 解析:根据Δv=aΔt知,开始运动一秒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比一秒前的瞬时速度增加2 m/s,故A正确;根据v=at,可知第3 s末速度与第4 s末速度之比为3∶4,故B正确;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第2 s内和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3∶5,故C错误;根据Δx=at2,第3 s内的位移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为Δx=2×12 m= 2 m,故D错误. 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2+t(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5 s内质点的位移为35 m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

D.质点第3 s末的速度为5 m/s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v=知,x=vt=2t+t2,对比x=v 0t+at2知,质点的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 5 s内质点的位移x=v0t+at2=2×5 m+×2×25 m=35 m,故B正确;质点第3 s末的速度v=v0+at=2 m/s+2×3 m/s=8 m/s,故D错误. 3.(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1∶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2∶1 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 解析:设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为v t,则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1==,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则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故A 错误,D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得,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v 1∶v2=1∶1,故B正确;根据x= t,知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2∶1,故C正确. 4.(2019·湖北武汉调研)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kv0(k>1),位移大小为x.则在随后的4t内,质点的位移大小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想一想] 如图1-2-1所示,一质点由A 点出发,以初速度v 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s 到达B 点,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 , 图1-2-1 (1)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质点在B 点的速度及AB 间距应如何表示, (2)若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质点在B 点的速度及AB 间距应如何表示, 提示:(1)v B =v 0+at x AB =v 0t +1 2at 2 (2)v B =v 0-at x AB =v 0t -1 2at 2 [记一记]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同,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反,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 x =v 0t +1 2a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ax , [试一试] 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 km /h 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 m/s 2, (1)开始制动后2 s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2)前2 s 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 (3)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 解析:(1)设v 0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得v 0=72 km /h =20 m/s,a =-5 m/s 2,t =2 s 根据公式v =v 0+at ,可得2 s 时的速度 v 2=(20-2×5) m /s =10 m/s (2)根据公式x =v 0t +1 2at 2 可得前2 s 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x 1=[20×2+1 2×(-5)×22] m =30 m , (3)汽车停止即速度v t =0 根据公式v 2-v 20=2ax ,可得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 汽车行驶的距离x 2=v 2-v 202a =0-2022×(-5) m =40 m , 答案:(1)10 m/s (2)30 m (3)40 m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想一想] 如图1-2-2所示,一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在A 点的速度为v 0,物体从A 到B 和从B 到C 的时间均为T ,则物体在B 点和C 点的速度各是多大?物体在AC 阶段的平均速度多大?此过程平均速度与B 点速度大小有什么关系?x BC 与x AB 的差又是多大? 图1-2-2 提示:v B =v 0+aT v C =v 0+2aT v AC = v A +v C 2 =v 0+aT =v B 可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又x AB =v 0T +12aT 2,x BC =v B T +12aT 2=v 0T +3 2aT 2,故x BC -x AB =aT 2, [记一记]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测试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中有一个或几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A.谁的加速度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1.5t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为多少………………………………………………………………………()A.1.5s B.8s C.16s D.24s 3.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速度的增量总是跟时间成正比 B.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C.位移总是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一致。 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x>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则……(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步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5.汽车原来以速度v匀速行驶,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t秒后其位移为……………………………………………………………………………………()A.vt-at2/2 B.v2/2a C.-vt+at2/2 D.无法确定 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4m/s2作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一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距离的最大值是…………………………………………………………………………()A.18m B.23.5m C.24m D.28m 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则在它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练习题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练习题 1.关于物体的运动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大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B.只有很小的物体在空中下落才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任何物体在下落时都为自由落体运动 D.忽略空气阻力且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3.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4.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5.物体由某一高度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2m所用的时间是0.15s,则物体开始下落的高度约为(g=10m/s2)[ ] A.10m B.12m C.14m D.15m 6.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7.图1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 8.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 9.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10.为了得到塔身的高度(超过5层楼高)娄据,某人在塔顶使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面哪几组物理量的测定,求出塔身的高度() A.最初1s内的位移 B.石子落地的速度 C.最后1s内的下落高度 D.下落经历的总时间 11.一个小球自高45m的塔顶自由落下,若取g=10m/s2,则从它开始下落的那一瞬间起直到落地,小球在每一秒内通过的距离(单位为m)为( ) A.6、12、15 B.5、15、25 C.10、15、20 D.9、15、21 12.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1-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1-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1.(2013·山西四校联考)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2.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 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 .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 .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 C .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 D .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 3.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v 02g B.v 0g C.3v 0g D.3v 02g 4.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 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 点和c 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经过c 点时的速度为3v ,则ab 段与ac 段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1∶3 B .1∶5 C .1∶8 D .1∶9 5.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 间隔为1 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 ) A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 .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6.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 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e 为ab 的中点, 已知物体由a 到e 的时间为t 0,则它从e 经b 再返回e 所需时间为( ) A .t 0 B .(2-1)t 0 C .2(2+1)t 0 D .(22+1)t 0 7.(2011·高考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 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 B.Δx t 1-t 2t 1t 2t 1+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

学案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定位] 1.会分析汽车行驶的安全问题.2.能正确分析“刹车”问题.3.会分析简单的追及和相遇问题.4.能利用v -t 图像解决问题. 知识储备区 一、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生活中的许多运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规律往往比较复杂,但当我们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有些运动如汽车刹车、启动,飞机的起飞、降落等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这类问题. 2.交通安全问题 汽车行驶的安全车距等于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之和. 二、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需注意的问题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运动过程,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并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中包括五个物理量(v 0、v t 、a 、s 、t ),因此,只要知道其中的三个量,就一定可以求出另外两个量. 学习探究区 一、汽车行驶安全问题和v -t 图像的应用 1.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1)汽车运动模型???? ? 启动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过程:匀速直线运动 刹车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 (2)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 (3)反应距离 反应距离s 1=车速v 0×反应时间t . 在车速一定的情况下,反应越快即反应时间越短越安全. (4)刹车距离:刹车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其刹车距离s 2=-v 2 02a (a <0),大小取决于初速 度和刹车的加速度. (5)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即停车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 2.利用v -t 图像求位移 v -t 图像上,某段时间内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 移大小. 例1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 ,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 m 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 s 才停下来,假设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5 s ,则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2)紧急刹车后,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3)该汽车行驶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解析 解法一 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且v =108 km/h =30 m/s. (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 s 1=vt 1=30×0.5 m=15 m. (2)汽车在刹车过程中的位移为 s 2=v 2t 2=30 2×4 m=60 m. (3)汽车停下来的实际位移为 s =s 1+s 2=(15+60) m =75 m. 由于前方80 m 处出现了事故,所以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解法二 汽车的位移可以通过v -t 图像求解,作出汽车这个过程的v -t 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 (1)反应时间内的位移s 1=30×0.5 m=15 m. (2)刹车位移s 2=30×4 2 m =60 m. (3)总位移s =+ 2 =75 m .由于前方80 m 处出现了事故,所以不会出现安 全问题. 答案 (1)15 m (2)60 m (3)不会 二、刹车类问题和逆向思维法 1.特点:对于汽车刹车,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等这类交通工具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到零后,加速度也为零,物体不可能倒过来做反向的运动,所以其运动的最长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 一.基本规律: v =t s 1. 公式 a =t v v t 0- a =t v t v =20t v v + v =t v 21 at v v t +=0 at v t = 021at t v s +=22 1at s = t v v s t 20 += t v s t 2= 2022v v as t -= 22t v as =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2t v =v = =t s 20t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 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 则?S=S 2-S 1=S 3-S 2= …… =S N -S N -1= aT 2 注意:设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t v ,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2 s v ,则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2s v =2 220t v v +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 v =v =20t v v +<2s v =2 220t v v +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v= 2 t v gt v t = s= 2 1 2 gt 2 2 t v gs= 总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 v=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gt v v t - = 2.竖直上抛运动2 02 1 gt t v s- = 2 2 2v v gs t - = - 总结:竖直上抛运动就是加速度g 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设T为时间单位,则有: (1) 1s末、2s末、3s末、……n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同理可得: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2)1s内、2s内、3s内……ns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S n=12∶22∶32∶……∶n2 同理可得: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S n=12∶22∶32∶……∶n2 (3)第一个1s内,第二个2s内,第三个3s内,……第n个1s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 N=1∶3∶5∶……∶(2n-1) 同理可得: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 N=1∶3∶5∶……∶(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 n=1∶(1 2-)∶(2 3-)∶………∶(1 - -n n)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do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教材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式由公式变形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紧接着配一道例题加以巩固.意在简单明了同时要让学生自然的复习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学阶段通常采用图像法,从速度图像导出位移公式.用图像法导位移公式比较严格,但一般学生接受起来较难,教材没有采用,而是放在阅读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据,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并利用速度公式,代入整理后导出

了位移公式.这种推导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适合.给出的例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的参考. 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对于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给出一个模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 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要引导同学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草图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 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设计: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本节开始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能够正确理解加速度是学好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加速度概念的深入理解。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物质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应该指示:常见的许多变速运动实际上并不是匀变速运动,可是不少变速运动很接近于匀变速运动,可以当作匀速运动处理,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加速度是指描述物质速度变化快慢而引入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v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即: a v t v v t t == - ?0 。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是相同的,对于作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确定运动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可以用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如v t > v0,a为正,如v t < v0,a为负。前者为加速,后者为减速。 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a = 恒量。 (3)在学习加速度的概念时,要正确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及速度变化率。其中速度v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速度变化量△v = v2-v1,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v也是矢量,在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同,在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率,它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 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都是矢量,但它们确实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物体运动情况。 例如: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必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运动速度不一定为零 C.运动中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则其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则物体速度变化也越慢 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如拿在手中的物体在松开手释放它的瞬时就是这种情况;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可以不为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具有这个特点。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的变化量△v = a·t,即速度变化量△v与加速度a 及时间t两个因素有关。因此加速度小的物体其速度变化不一定小,而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变化不一定就大。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B选项。 应该注意的是:加速度的大小v v t t -0 描述的是速度变化快慢,而不是速度变化的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