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Bob Dylan

生日:1941年5月24日星座:双子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身份: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

代表:《答案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石》《暴雨将至》《敲响天堂之门》《重访61号公路》

嘉奖:1988年入选摇滚名人堂,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8年4月7日获得美国第92届普利策奖。

今晚,被音乐圈和大小文艺青年期待许多年的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终于要在工人体育馆登场了。对于前去观演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一场普通的小长假后“压轴娱乐”,当然更不是什么K歌大合唱之夜,大家一本正经的态度足以用“朝圣”二字概括。尽管无法预期所“朝拜”的那个流行文化圣人将会戴着怎样的面具去演唱,即便是拥趸未必真正明白其面具背后的多重身份。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洞悉其神秘的轨迹,哪怕是迪伦的铁杆歌迷,抑或是拥有无数张他的正式专辑以及Bootleg的人,也没有人敢说自己懂得了谜样的他。这种“不明白”除了因为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天生低调的性格以

外,还因为他在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年代就已经被赋予了许多个纵横交错的标签。他是摇滚歌手,他是和平斗士,他是诗人,他是“垮掉的一代”代言人……就像每个人心里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听过鲍勃〃迪伦声音和故事的人,都完全可以拼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鲍勃〃迪伦。

关于他的故事和歌词,你无需真的懂,因为那个时代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关于今晚的演唱会,无论是“到此一游”还是“多年圆梦”,你只需坐在现场,从他不复当年的歌声里撷取到一点属于自己的感性认知,录一张属于你自己的Bootleg,已足以算是经过了宝贵的时光通道,弥补上一点“身不在此”的遗憾了。如果你还准备为自己的“朝圣”做些什么,不妨去做足功课,在https://www.sodocs.net/doc/851985783.html,/参考一下鲍勃〃迪伦过去十多年的现场曲目单,让这个即兴的老歌手在转换调门的时候,不至于和现场其他人一样猝不及防。总之,他不在那儿,他在这儿,北京。没错,鲍勃〃迪伦,他来了。

1 他来了

演出是怎么成行的?

滚石乐队、林肯公园和杀手乐队的北京之行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宣布告吹,这让鲍勃〃迪伦的开唱在众人眼里从开始就是一个让人半信半疑的传言。前年,音乐圈里疯传迪伦要在台北和京沪开唱,后来被证实是个泡影。上海乐评人孙孟晋曾撰写博客称是因为台湾某演出公司要的“转手费太高”而未能成行,这使得迪伦的中国之行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月3日,北京歌华莱恩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微博宣布,70岁的鲍勃〃迪伦将于4月6日、8日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中国演唱会,消息瞬间被转发了上万次。歌华公司总经理魏明表示,迪伦的演出从未在报批上出现任何问题,而和迪伦经纪公司的接触也并没有通过香港和台湾的公司,整场演出都是歌华莱恩利用自己的海外资源促成。

消息一经发布,在媒体圈和摇滚乐圈都掀起了轩然大波,第一时间订票的歌迷有不少,各家媒体也都认为迪伦的北京行是个“绕不开的选题”,上海一家报纸甚至把另一位乡村歌王威利〃尼尔森的照片配以迪伦来华演出的稿子刊发,证明了国人对这位标志性的人物欠缺了解但又不得不作为议题去讨论的尴尬。

2 他看到了

偶像是怎样炼成的?

鲍勃〃迪伦究竟是谁?所有的说法都把他捧上一个“里程碑”的高位,究竟该如何在他看似晦涩的歌词中触及他可被理解的实质?

要了解迪伦,首先必须沉下心思让自己回到50年前的美国。对于当时的美国年轻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父辈梦想中的“美国梦”,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带来了精神的空虚,不少中产阶级的年轻一代把目光投向了政治领域,积极参与反战、民权、女权、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反

社会、古巴革命、民权运动和欧洲左派思潮影响下诞生的“垮掉的一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的思潮。

这个时代背景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者们,他们以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为平台,写了大量针贬时事并且充满火药味的“抗议歌曲”,让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让位于文学功能。鲍勃〃迪伦开始以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起家,后来以领导者的语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对于迪伦本人和他忠实的歌迷来说,领袖、斗士等“代言人”的身份只是他不断剥离的身份而已,他对自己的真正定位是“60年代的行吟诗人和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之类去社会化的身份。

3 他征服了

瞭望台是怎样筑成的?

被歌迷们最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彻底对抗议民谣的背叛。出现在1965年新港民谣音乐节现场的迪伦,虽然依然还是在脖子上套了口琴架,保持着许多传统美国民歌手的演出特色,但在他的身旁,却出现了一支由吉他、贝斯和鼓组成的摇滚乐队。当一曲暴烈的《Maggie’s Farm》结束后,现场歌迷发出了经久不息的嘘声。即使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歌迷们都难以忘记迪伦的离经叛道,以及对传统民谣精神的背叛,为他取了个“犹大”的绰号。

从民谣到背叛民谣的摇滚乐,再到借助毒品的力量疯狂巡演。1966年,迪伦在伍德斯托克附近出了一场差点要了他的命

的车祸,此后的他又一次背叛了之前的自己,他结婚生子,让自己回归家庭并贴近神性,一头扎进内心世界。同时他的音乐再次回归乡谣和情歌,火红的60年代在他后来的音乐里,不过是一场没做完的梦。年近七旬,迪伦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巡演之路。当然你不可能从一场演唱会上窥视到一个人丰富的一生,甚至抱着“补课”的心态去看一个老人的吟唱也似乎有些太上纲上线,或许最好的对于他的观看方式,就是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吟游诗人,听他哼唱那些在岁月里模糊的字句,而他的人生有多么重或是多么轻,答案依然在空中飘。

【九人谈】

●郑钧(音乐人)

鲍勃〃迪伦对于喜欢摇滚乐的人来说,就像神一样。摇滚乐从猫王开始,但鲍勃〃迪伦却是真正赋予它灵魂的人,因为他的歌词探讨的都是关于人生、人文主义。他的音乐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反思的东西,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鲍勃〃迪伦的不少歌词已经写入美国的小学课本,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

●朴树(音乐人)

我眼中的鲍勃〃迪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老头,我推荐大家看他那本很有意思的传记《像一块滚石》,将他心里软弱的那一面

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大家。鲍勃〃迪伦的这次中国行我肯定会去看,希望这些国外的摇滚大师来得越多越好。

●何勇(摇滚歌手)

我眼中的鲍勃〃迪伦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音乐家,他是我对整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最感兴趣的代表人物。我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听他的歌,最喜欢的他的作品和大家都差不多,都是他最有名的那几首,比如《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和《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

●张楚(摇滚歌手)

鲍勃〃迪伦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他的歌词,非常朴素诚恳,在音乐上又去掉了很多花哨的东西,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出现像他那样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他的形象也是经典的,虽然是一个明星,却又不像一个明星,就像塞林格小说里的人物。

●左小祖咒(音乐人)

鲍勃〃迪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具创作才华的民谣摇滚歌手和音乐家,他和猫王不同的是他对于政治的敏锐判断力,在他看来摇滚歌手必须为底层和弱势群体说话。他写歌的方式影响了同时代的很多人,像披头士、滚石乐队、地下丝绒等,这些人大部分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过我,我对他非常感恩。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的“枪花”翻唱版。

●高晓松(音乐人)

鲍勃〃迪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在音乐上的意义,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影响,用“教父”两个字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地位。他生而逢时,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影响了千百万人,1994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开始纪念他了,现在又过去了17年。他的歌也是我心中的大爱,特别喜欢《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好多个翻唱版本都特别好,包括“枪花”翻唱的金属版本。

●张有待(DJ)

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人,影响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早期的音乐比较有批判性,后期的音乐更多的是自醒和反思人性。我最喜欢的一首鲍勃〃迪伦的歌是《再一杯咖啡》(one more cup of coffee),这是他写的一首情歌,虽然他有名的作品都不是情歌,但这首情歌比其他的情歌更深刻地探索了人类的情感。

●孙凌生(果味VC主唱)

鲍勃〃迪伦对我来说是民谣音乐和摇滚音乐的鼻祖,他歌词的意义超越了他音乐的意义,当你深刻地理解了他的歌词时,他会指引你一条路,让你打开许多你自己意识不到的一些想法。我会推荐朋友去看他的演唱会,因为他能在这个岁数来到中国真的不容易。我最喜欢的他的歌应该和大家一样是《像一块滚石》

(like a rolling stone)。

●杨樾(乐评人)

鲍勃〃迪伦是一个为20世纪世界摇滚乐树立了标杆和定义的人,他证明了摇滚乐首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然后才是一种音乐类型。说实话,我觉得他的歌挺难听的,越老越难听。但他的创作自由度很大,即兴性也很强,中国人骨子里没有他所生存的那种社会与文化环境,所以并不容易融入到他的音乐里。最有印象的是他的两张专辑《重访61号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和《帝国杂剧》(Empire Burlesque)。

对鲍勃〃迪伦而言,一生就似一场旅程,只有不断地出发才能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像他当时毅然离家出走前往纽约,或是现在满脸沧桑地带着皱纹和回忆来到中国。

迪伦的大半生,追逐时代,审视时代,推动时代而终被时代所追赶,以至于我们常常只能看着他的背影,或是把他的一张张呈现在人前的脸孔分门别类,这种方式虽然是他所拒绝的,但这也许更方便我们理解他。

第1张面孔曾经青涩的民谣歌手

鲍勃〃迪伦的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曼,他在大学开始唱民歌时改名鲍勃〃迪伦。他取这个名字一半是因为模仿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狄龙,另一半是因为这个新名字实在好听又好记。

他的民谣生涯是从考上明尼苏达大学开始的。鲍勃和不少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厌倦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他整天出入酒吧试图从音乐中找到自己。当时的摇滚乐还并没有成型,不少年轻人都嫌弃“三件套”式的音乐太简单,于是鲍勃把手里的电吉他换成了一把钢丝弦的吉布森民谣吉他,从扒流行民歌组合金斯顿三重唱(Kingston Trio)开始,到疯狂地模仿当红的民谣歌手伍迪〃格斯里(Woody Guthrie)。时间沉淀,鲍勃〃迪伦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风格。

1961年1月,鲍勃〃迪伦第一次以自己的这个“艺名”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酒吧登台献艺,用口琴和吉他模仿伍迪〃格斯里。他可爱的“伍迪模仿秀”吸引了不少陌生人的注意,于是他成了这个民谣工坊里的一个被人看好的新学徒。

他寄住在别的民谣歌手家,他和人组队去看望住院的偶像伍迪〃格斯里。后来他的偶像成了他的贵人。在签约CBS唱片公司后,迪伦崭露头角。1962年,迪伦在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封面上略带羞涩地望着镜头,任由别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一个更为英俊的伍迪〃格斯里。

一年后,迪伦跟随自己的制作人改签哥伦比亚公司,随后的两年间他推出了收录在《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放任自流》《时代变了》和《鲍勃〃迪伦的另一面》这三张专辑中,并且两次在全美最大规模的民谣音乐节新港音乐节上表演。当时,小马丁〃路德〃金刚刚组织了“华盛顿大游行”,随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在迷茫动荡的1963年,彼得〃保罗和玛丽合唱团唱红了迪

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迪伦在歌词里提到了九个问题,关于情感、关于世界和人生的走向,而他们的答案,也许时至今日仍在风中飘。专辑《时代变了》升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政治宣言,专辑封面上迪伦紧蹙双眉的愤怒神情也成为那个时代最鲜明的脸孔。

1963年和1964年的演出使得他的名声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也渐渐地从伍迪〃格斯里的影响中走出,成为独一无二的民谣国王。1963年的一场演出中,迪伦念了一首自己写作的献给伍迪〃格斯里的长诗,这既是致敬,也是告别。在这一阶段里,鲍勃〃迪伦的主要创作方向是抗议民谣,除了《答案在风中飘荡》之外,《大雨降至》以及《时代变了》《战争的主人》都是发人深省的抗议民谣歌曲。这个时代的迪伦是最为人熟悉的,似乎全世界的乐迷都愿意他沿着这个模式永远走下去。

第2张面孔不断改变的摇滚斗士

鲍勃〃迪伦迄今为止的生涯都是在“被贴标签”和“撕标签”中进行,用“斗士”一词来形容他也不为过。不仅因为他歌词中的批判和自始至终的摇滚精神,还在于他反复地否定自己,别人捉摸不透的同时却能感受到他的坚定。迪伦的转变和顽固在一段时期被很多人曲解,歌迷也屡次指责他“为了商业利益出卖自己”,但他认为:“只要能继续做我喜欢做的事,我不在乎被标签,或者媒体怎么看,因为我每天晚上都在面对人们演出。”

迪伦对时代的主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警惕心。他说,“我只是觉得主流文化很落后,是个骗人的把戏。它就像窗外那坚固的

冰霜,你不得不穿着笨重的鞋子走在上面。”无论是出席格莱美或是参加义卖唱片《天下一家》时,迪伦几乎总是以一些孤僻、不合群的行为让他在活动组织者眼中成为大煞风景的人。

虽然当年他用民谣精神引领抗议活动,但迪伦始终意不在政治。熟悉他的民谣歌手Dave Van Ronk回忆说:“鲍勃从来就不是一个政治化的人。”当迪伦被紧急国民委员会授奖时,他发言公开表示拒绝,称自己只是一个独立诗人而已,不想做任何人的代言人。

1965年初,受到披头士等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迪伦用时髦的西装和尖头皮鞋代替了皱巴巴的牛仔裤和工装服,在接受采访时也越来越“没正型”。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谈及准备制作的新电影时,他回答说那将是一部牛仔恐怖片,当问及是否在片中扮演牛仔时,他回答说:“不,我扮演我妈妈。”

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让迪伦在1965年的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遭受了来自歌迷的敌对情绪。在演出前一天,迪伦突然擅自决定挑战民谣音乐节的惯例,决定要带一支完全电声化的乐队上场。当场的情况乱成一团,抗议歌手和歌迷认为他“背叛”了民谣,迪伦尊崇的民谣领袖Pete Seeger甚至愤怒得差点要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他和乐队只演了三首歌就在嘘声中匆忙下台。

此后的两年,迪伦开始沾染药品,而他的词作也越来越晦涩难懂。他在1966年的专辑《美女如云》,通篇渲染着让当时的美国人感到费解迷幻的色彩。同时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巡演,每日在兴奋剂和药品的支撑下24小时地工作,像是一台插了电的机

器。而他身边的人都看得出,这台机器不久就要彻底地损坏了。他的每一场演出总是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原声民谣,大家相安无事,下半场电声摇滚,观众便力图用嘘声盖过音乐。

1966年的一场车祸让迪伦开始远离聚光灯的中心,而他的音乐风格也再一次地发生了改变。1967年的《约翰卫斯理哈丁》专辑突然之间回归了温暖抒情的乡村民谣,而歌词也不再犀利地直指社会现象。关于车祸后自己的转变,迪伦曾说:“我不知道别人的幻想是什么,但是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的玫瑰。那会很好。那就是我最深遂的梦想。”

第3张面孔天生的游吟诗人

民谣是迪伦成名和探索世界的方式,而诗意的歌词则是他作品中最核心的因素。他的歌词完全能够脱离曲调而被当做诗作来阅读,而他的文学成就也完全可以在他的传记里独立成章。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主流评论开始推崇迪伦文学方面的造诣,有批评家称他为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向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外界的各种褒奖没有使迪伦沦陷,他对自己的评价调侃而中肯:“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1996年,在艾伦〃金斯堡的大力举荐下,迪伦被诺贝尔奖提名。自那之后,迪伦又数次被提名,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这一点就足以获得诺贝尔的关注。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迪伦最终也没得诺贝尔奖,不过却在2008年的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上获得特别荣誉奖,得奖评语为“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除了文学之外,迪伦在绘画方面的才华也为人所称道。2007年,迪伦在德国的开姆尼茨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展出从1989年到1992年间迪伦在全球举办“永不停止的巡演”时用画笔记录下的所见所闻。巡演期间,他用素描、炭笔画的方式记录了冷寂的自然风景、旅馆的房间和萧瑟大街上的人,起名“憔悴的空白系列”。

策展人克斯廷〃德雷克塞尔说:“也许这些作品在技巧上还稍欠火候,但如同唱歌一样,迪伦在绘画创作上,也是全身心地投入的。”而德国评论家们更是不吝惜溢美之词:“即使鲍勃从未唱过一句,写过一行,正在展出的这些绘画也值得一看。

第4张面孔终究孤独的万人迷

从女性角度来看,迪伦年轻时的形象是“万人迷”的典型代表。卷发,深情双眼,才子内核……事实上他的私人生活并不如上世纪60年代其他摇滚歌手那么复杂混乱,每一段都有可以追

究的故事感。

迪伦的第二张唱片封面上的女孩是他的初恋女友苏西〃罗图洛,他们在一个雨后的街头相拥而行,比起照片上甜蜜的女孩来说,迪伦似乎还要更羞涩一些。当时的迪伦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明星,倒是苏西的人脉更广一些,时髦美丽的她帮助迪伦进入了更广的文艺社交界,迪伦在回忆录中也毫不吝啬对她的美誉:“极其美艳,极其活泼,笑容可以照亮一整条街道,像是罗丹雕塑活了过来。”虽然两人很快分手,但苏西是被认为对迪伦影响仅次于琼〃贝兹的一个。

而当时的民谣歌后琼〃贝兹则是迪伦最重要的一级阶梯。1961年,贝兹已经家喻户晓,还登上过《时代》的封面,她喜欢上了迪伦创作的《Song to Woody》,还在几次大型的公开演唱中都带上了迪伦。

1963年到1965年期间,他们一同歌唱,一同反战,形影不离。“声音极其极其美好,可以把一切坏思想驱逐出人的灵魂。有着和我一样的孤独感,她像一个寄居在远方的埃及艳后,不可亲近。她毫无疑问是真正的民谣皇后”。迪伦这样形容贝兹。迪伦成名之后,两人的感情日益变淡。伤心的贝兹写了一首《Diamonds and Rust》送给迪伦:“我们都明白回忆带给我们什么,它带给我们钻石和铁锈,你向来擅长玩暧昧的文字游戏。是的,亲爱的,我爱你。如果你给我钻石和铁锈,我早已为之付出过了。”这首歌的歌词让迪伦为之感动,可惜好景不长,迪伦很快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萨拉。

迪伦和萨拉的婚姻从1965年一直维系到了1977年,萨拉陪他走过了车祸和之后的复原,并为他生了四个孩子。 1976年,两人的婚姻濒临破裂,他的唱片《Desire》中有一首歌叫《Sara》,缠绵浪漫,每一句都是对妻子的依恋和挽留。1977年,他们还是离了婚。后来马丁〃西科塞斯的记录片中,迪伦在谈及和萨拉(Sara)的婚姻时,忍不住老泪纵横,可惜后来被马丁剪掉了。

此后,他又和一位叫卡罗〃丹尼斯的伴唱者有过六年的婚姻,还生了一个女儿。两次婚姻的失败给迪伦带来的伤害让他渐渐养成一些怪癖:他只愿意住在汽车旅馆里,喜欢狗儿们围着他转,窗户要大开,不使用空调。在他的孩子眼中,他也是个“疯狂、自闭、孤独的只关心自己的音乐的人”。

或许只有无休无止的巡演是让迪伦觉得更舒服的生活方式,直到现在他已经是个七旬老人,还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有人说,迪伦已经在26岁之前完成了自己所有的人生,后来他就和时代脱节,感到尴尬无事可做,但他从未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任何解释,只是在不停地上路,唱歌。

目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在演唱会现场“可以完整地说出十首歌名”,正在家恶补鲍勃〃迪伦的老专辑乃至上世纪60年代的流行文化史。这份迪伦考卷就足以检测你“恶补”后的结果。如果你可以回答到80分以上,那今晚就可以放心地跟邻座普及关于鲍勃〃迪伦周边常识而不至于露怯了。

■迪伦考卷

1.以下关于《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的说法哪种不正确?

A.Rolling Stone的含义最初来自于谚语“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动的石头不会有苔藓)

B.Rolling Stone是一首歌曲,是一本杂志,是一支乐队,还是中国歌迷非常熟悉的一个唱片厂牌。

C。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名字正是取自于这首歌名

D。上世纪60年代一批“在路上”的美国青年的精神力量之一就是这首歌

2 鲍勃〃迪伦刚刚“出道”的时候,曾经把谁当作自己音乐上乃至造型上的楷模?

A。安迪〃沃霍尔B。娄〃里德C。伍迪〃艾伦D。伍迪〃格思里

3 和鲍勃〃迪伦有过正式恋爱关系的女人不包括:

A.Suze Rotolo

B.Tina Turner

C.Joan Baez

D.Sara Dylan

4 哪位女影星曾在电影《I’m Not There》里反串扮演鲍勃〃迪伦并登顶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影后?

A。凯特〃布兰切特B。安吉丽娜〃朱莉C。娜塔丽〃波特曼D。朱丽叶〃比诺什

5 以下哪本畅销书与鲍勃〃迪伦没有关系?

A。《地下乡愁蓝调》 B。《像一块滚石》 C。《当我们谈论鲍勃〃迪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D。《老美国志异》

6 1966年险些让鲍勃〃迪伦丧命的车祸是在他驾驶什么交通工具时发生的?

A。自行车B。摩托车C。公交车D。小轿车

7 鲍勃〃迪伦最近的一张专辑是?

A。《No Direction Home》 B。《Together Through Life》 C。《Christmas In the Heart》 D。《Modern Times》

8 鲍勃〃迪伦大学在哪读的?

A。家里蹲大学B。明尼苏达大学C。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佛罗里达大学

9 鲍勃〃迪伦得过的奖项不包括?

A。诺贝尔文学奖提名B。格莱美奖C。普利策奖D。奥斯卡

10 以下哪部电影讲述到了鲍勃〃迪伦曾经的一段三角恋,然后激怒了他?

A。《工厂女孩》B。《北京宝贝》C。《农村女孩》D。《纺织女工》

■读懂迪伦的三种方式

鲍勃〃迪伦自传《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

这部著作是迪伦自传的第一部。他在这本书推出后曾接受了美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他认为这本书不算是一本真正的回忆录,它不是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在叙述自己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而只像是我手上有一副纸牌,我把纸牌在桌上一字排开,我随便看到了哪一张就从哪一张着手,一直跟下去”。

在书中迪伦用了三个章节详述了自己1961年在纽约的头一年的生活,而对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事业顶峰几乎避而不谈。不过如果对迪伦以及60年代文化了解有限的话,读这本书有可能会像流水账一样无趣。

纪录片《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

这部传记纪录片于2005年推出,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聚焦于迪伦1961年来到纽约至1966年遭遇摩托车车祸

期间的故事。片中有众多重要相关人物和他本人的采访。作为对迪伦了解的入门级作品,值得一看。

影片《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

克里斯蒂安〃贝尔、凯特〃布兰切特、希斯〃莱杰等六位演员分别诠释鲍勃〃迪伦的六个侧面。如果你喜欢迪伦,当然一定要看这部影片。即使你之前并不喜欢迪伦,看后八成也会因为他的不同侧面的魅力而爱上他,不过另一个你会爱上的人是凯特〃布兰切特。

标准答案 1.C 2.D 3.B 4.A 5.C 6.B 7.C 8.B 9.D 10.A

鲍勃迪伦获诺奖

1、他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颁奖词称“他用美国歌曲传统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迪伦将他的诗歌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与古希腊时期的诗人并无区别。尽管是用来听的,但完全可以当作诗歌来读。 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艾伦·金斯堡。 1-Peitic “He used the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to create a poetic expression”——Dylan expressed his poetry in music, which is no different from the poets of ancient Greece. His music is not only to be listen, but can be read as poetry. His work also restore the vital link between music and poetry 2、和时代息息相关 BBC分析,对于政治的质疑、对宗教的探索和对人类自身利益的思考三者的结合,贯穿了迪伦50年的创作生涯,也是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所在。 2- His work is relevant to the times. An analysis from BBC: Be skeptical of politics,Exploring Religion,Thinking about human’s benefitare the three major themes of his work.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Bob Dylan to get the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一首歌是《blowing in the wind》 1963年5月,鲍勃·迪伦专辑《放任自流的迪伦》上市。 3个月后,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几十万人的民权大游行,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撼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 在这次游行中迪伦和多位歌手一起合唱了《blowing in the wind》,这首歌成了民权运动的国歌。 接连问出12个永恒之问: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要多少炮火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换来和平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飘零在风中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飘逝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山峰要屹立多久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是沧海桑田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人们要等待多久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得到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季度回首

鲍勃迪伦

Blowing In The Wind 歌词翻译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多远的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必须飞过多少海洋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滩上安睡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加农炮弹还得飞行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会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里飘着呢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就在风里飘着呢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要存在多久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会被冲进大海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人要活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获得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可以扭头多少次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假装他什么都没看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里飘着呢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就在风里飘着呢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得遥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望的见天空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个人得有多少耳朵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还要有多少人死

音乐专辑美国乡村民谣

【音乐专辑】美国乡村民谣 文章ID:163493作者: 琳儿发表日期: 2010-12-02 22:34 复制链接投1票 【美国乡村民谣】播放列表: 01. Love, Me/爱你的,我/Collin Raye 02.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乡村路带我回家/John Denver-约翰·丹佛 03. Eicondor Pasa/老鹰之歌/Andy Williams-安迪·威廉斯 04. Lady/女士/Kenny Rogers-肯尼·罗杰斯 05. Any manof mine/我钟意的男人/shania twain-仙妮亚·唐恩 06. No getting over me /不要离开我/Ronnie Milsap-罗尼·米萨普 07. Remember when/曾几何时/Alan Jackson-艾伦·杰克逊

08.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一切尽在不言中/Alison Krauss-艾莉森·克劳斯 09. Rhyhm of the rain/雨的旋律/瀑布合唱团 10. Cotton fields/棉花田/Jimmie Rodgers-吉米·罗杰斯 11.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雨点不断落在我头上/B.J.Thomas 12. Evergreen tree/常青树/Cliff Richa-克里夫·理查德 13. Blowing in the wind/随风飘去/Bob Dylan-鲍勃·迪伦 14. Diamonds And Rust/钻石与锈/民谣女皇Joan Baez的传世经典 15. Whiskey Lullaby/威士忌安魂曲/Brad Douglas Paisley-布拉德·道格拉斯·佩斯利 16. Love Me Tender/温柔地爱我/猫王 17. Me and you/我和你/Kenny Chesney-肯尼·切斯尼 18. Last Name/最后的名字/Carrie Underwood-凯丽·安德伍德 19. Everything Is Fine/一切都很好/Josh Turner-乔什·特纳 20. RStay here forever/永远留在这/Jewel Kilcher-珠儿 返回 琳儿 2010-12-28 15:09 [歌手及曲目介绍]: 歌曲:Love, Me/爱你的,我 歌手:Collin Raye Collin Raye是美国著名的乡村歌手,同时也是个出身于乡村音乐家庭的音乐人,出道时和弟弟组建了一个演唱组,在八十年代风行一时。 拥有五张白金唱片及九首乡村冠军单曲傲人纪录的Collin Raye,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迥异于其它乡村歌手的特殊魅力。Collin Raye的创作融合了乡村、流行、民谣及抒情摇滚等多样曲风,而他舒缓的歌声中夹带着沛盈的情感,甜而不腻,抒情而不滥情,带有些许诗意气质更是如影随形地随时从他的声音里透露出来。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Bob Dylan-Blowing in the wind Bob Dylan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2020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给一位作家而给了一位音乐人--鲍勃·迪伦, 这一结果可以说让文学界和大众都大跌眼镜。 诺贝尔授奖词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英语教材有声读物,广大中国学生听到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扬》,可算是接触到了鲍勃·迪伦。这首歌,还普及了后来满大街都是的中译句式——直到前些年汪峰还把专辑命名为《信仰在风中飘扬》。 《答案在风中飘扬》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丘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能被冲刷入海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一些人要存在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获得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多少回转过头去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赏析

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赏析 黄运炎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够获得自由 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 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有生命的人,不可能没有思考;一个有思考的人,会获得更广阔的生命。一个能把生命的感悟付诸笔端的人,更是能获得生命延长的人。鲍勃.迪伦就是这样的人! 作者在歌词中所表现出的对这个人类、社会、人生的深层的忧患与痛苦刺痛着我的心。 “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不是每一次抬头你都会看见巍峨的峰巅;不是每一次的抬头,你都会和她相遇;不是每一

次抬头,你都会有视野的开阔与游目骋怀。所以抬头不一定看见,但无数的抬头,无数次辛劳,终会有命运的交错、相识与相逢、相知与相亲。要想有人生的成功,无数次的抬头与低头都是必须的哦。人类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多少万年才是这么的一小块。一点一滴的知识的积累,使人拥有渊博的学识。试想,如果没有那一步步的积累,怎会有千里之行?如果没有那一条条小溪的积累,怎会有海的波谰壮阔?如过没有那一本本书里知识的积累又怎会有渊博的学识呢?积累是垒起通向成功之门的阶梯的砖石! 所以“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会变得无足挂齿。 福兮祸兮,谁人知晓?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苍凉而痛苦的追问哟,是因为作者还有人类的正义与良知,人类的善良与博爱。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人类总是在一次次的战争与毁灭,凶残与罪恶中艰难地获得喘息的机会,反思出一点的善良人性、和平安康的不易。作者悲天悯人,面对发动罪恶的战争的人,面对所有麻木的人,善良的人,被蹂躏的人,发出的慷慨悲凉的责问! “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够获得自由”,“不自由,毋宁死”,人总是不自由,但每个人都在孜孜追求着自由;而人类历史中专制与残暴的政权总是被人民被历史一次次的洗礼后,从中孕育出新生的力量。 “答案在风中飘扬”,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得我们自己去寻找,所有的答案都是难以捉摸,难以回答,若即若离,在风中飘扬。 因为和平的、正义的、公平的声音如同微风,它随着人类的历史长河一直存在着,却因为太微弱而被我们忽视或者遗忘,就像吹散在风中一样。 朋友,悲夫,痛夫!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影响力

三一文库(https://www.sodocs.net/doc/851985783.html,)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 的影响力〕 导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影响力,欢迎大家阅读! ▲外界评价 在法国看来,鲍勃·迪伦赋予音乐的、可以改变人类和世界的颠覆性力量(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蒂评)。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郑钧评)

鲍勃·迪伦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美国唱片工业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波特评) 。 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 鲍勃·迪伦的低调,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反而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崔健评) ▲获奖记录 ▲格莱美奖

▪ 2006 18 最佳摇滚歌手 (获奖) ▪ 2006 48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2001 43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1997 39 最佳摇滚男歌手 (获奖) ▪ 1997 39 年度最佳专辑 (获奖) ▪ 1997 39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1994 36 最佳传统民谣 (获奖)

▪ 1991 33 终身成就奖 (获奖) ▪ 1989 31 最佳摇滚演唱组 (获奖) ▪ 1973 15 年度专辑奖《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 (获奖) ▪ 1963 5 最佳民谣录音《Bob Dylan》 (提名) ▲格莱美名人堂 ▪ 2006 34 格莱美名人堂《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Rock》 (获奖) ▪ 2002 30 格莱美名人堂《Mr. Tambourine Man》(获奖)

鲍勃·迪伦歌词整理

Like a rolling stone 像一块滚石 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 有那么个时候,你衣着光鲜,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 ? 扔给游民几个小钱,神气活现,有这回事儿吧?People'd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 人家都说,“嘿,小妞,你早晚要栽跟头”, 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 you 你还以为是说着玩儿呢。 You used to laugh about 你总是嘲笑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 out 那些无所事事的人, 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现在呢,不敢那么大声了吧,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不敢那么高傲了吧,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your next meal. 因为你下一顿饭都还没有着落呢。 How does it feel 这滋味如何, How does it feel 这滋味如何, To be without a home 无家可归,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无人问津, Like a rolling stone ? 像一块滚石? You've gone to the finest school all right, Miss Lonely 没错儿,寂寞小姐,你上的是最好的学校, But you know you only used to get juiced in it 但你不过成天花天酒地罢了, And nobody has ever taught you how to live on the street 没人教你如何在街上讨生活, And now you're gonna have to get used to it 如今你得硬着头皮上了。 You said you'd never compromise 你说过你 With the mystery tramp, but now you realize 和那神秘的流浪汉打交道,现在你知道了, He's not selling any alibis 他根本不会买你的帐, As you stare into the vacuum of his eyes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27首诗

(1)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  27 首诗 27 首诗"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sodocs.net/doc/851985783.html,%2Flarge%2 F001plI7uzy75DYneMzO2c"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x-width: 650px;">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爆冷颁给了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艾伦·金斯伯格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推荐信中写到:“虽然他作 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 联系。” 中国青年诗人周公度从 2010 年开始翻译鲍勃·迪伦的诗歌,是国内翻译鲍勃·迪伦最多的 译者。他曾评价鲍勃·迪伦的诗歌延续了狄金森和惠特曼的传统,都是简洁明了地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在本文中,周公度首度发表他对鲍勃·迪伦获奖及其诗歌的见解。

本文经由公众号:飞地(ID:theland2013)授权转载。鲍勃·迪伦越过他同时代的所有诗人,直接和惠特曼、迪金森站在一起。他塑造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的传统。甚至比艾略特、弗罗斯特走得更远,更接近人之本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所有获奖诗人在他面前,都相形失色。因为他们的表达都太啰嗦了。复杂从来不是一种美学,而是一种愚蠢。因为那是一个诗人、作家的感受力、判断力、和表达力极为低下的第一特征。 仅从诗歌本身而言,鲍勃·迪伦简洁、直接、准确、敏感的诗句,对目前笼罩世界的繁琐文风也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拨正。他回到了了诗的源头上来。和叶芝早期对爱尔兰谣曲的研究一样,迪伦的用词和结构、节奏,都是“古意”的。也许仔细分析下去,可以在《雅歌》和乔叟式的叙事诗体传奇里找到答案。 要知道,“古意”对应的是“简”和“真”字,意味着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与有些诗人提到的颓废主义完全没有关系;那些以“破坏”出现的所谓先锋都是幼稚的,而以“拼贴”出现的现代,则无疑又是杂技式的。很简单,先锋诗学的秘密核心,其实只是一个“真”字。所以他们的作品才如此贴近我们的心

【U2乐队歌词翻译和解读】u2 love rescue me 翻译

"We played two nights in LA. I woke up one morning with a song in my head, 'Lo ve Rescue Me.' Lots of songs arrive in a dream state. At first you think it must be somebody else's song, because it's there, verse, chorus, melody. I had been drea ming about Bob Dylan and I thought it w might be a Bob Dylan song. It's about a man people keep turning to as a saviour but his own life is getting messed up a nd he could use a bit of salvation himself." - Bono, U2 By U2 2006 “我们在洛杉矶表演了2个晚上。有天早上醒来,我脑子里就有了love rescue me这首歌。很多歌都是在梦中闪现的。一开始你以为肯定是别人的歌,因为都在那儿的,歌词,和声,旋律。我一直梦到鲍勃迪伦,我就想这可能是他的一首歌。这首歌讲的是一个大众一直仰仗的救世主,然而这个救世主本人也陷入了人生困境,自己也急需那么一点救赎。” ---波诺,《U2谈U2》,2006 Love rescue me 上帝拯救我 Come forth and speak to me 靠近我,开导我 Raise me up 鼓励我 And don't let me fall. 别任我沉沦 No man is my enemy 不与众人为敌 My own hands imprison me. 敌人即是自己 Love rescue me. 上帝拯救我 There is an ancient saying that "No man is my friend, no man is my enemy, every man is my teacher." When you choose to look at everyone you meet as a teach er, you will then be able to stop, look, and truly listen to what these people have t o say. You will hear the guidance and direction you need to take for your next st ep in your life journey. 古谚云:不与众人为友,不与众人为敌,要拜众人为师。当你把所遇之人皆视作老师,你便能停下来,审视,真正倾听这些人的言语。你会收获下一步人生旅途的前进方向。 Many strangers have I met忏悔之路 On the road to my regret 众人与我同行 Many lost who seek to find themselves in me. 众人想从我身上发现自己,还是误入歧途 They ask me to reveal 众人要我发表 The very thoughts they would conceal. 他们终将掩盖的高见 Love, rescue me. 上帝拯救我 And the sun in the sky 烈日当空照 Makes a shadow of you and I 留下你我的暗影 Stretching out as the sun sinks in the sea. 暗影随夕阳西沉大海而延伸 I'm here without a name 深重的耻辱 In the palace of my shame 让我只能卑微地存在 I said, love, rescue me. 我说,上帝,拯救我

局外人鲍勃迪伦的阅读理解答案

局外人鲍勃迪伦的阅读理解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局外人鲍勃迪伦的阅读理解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鲍勃迪伦,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高中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上世纪70年代,迪伦退隐农村,声称自己为局外人。他成为唯一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奥斯卡奖、格莱美奖的迪伦,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高中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上世纪70年代,迪伦退隐农村,声称自己为局外人。他成为唯一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奥斯卡奖、格莱美奖的"大满贯选手"。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局外人鲍勃迪伦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局外人鲍勃迪伦阅读材料 鲍勃迪伦出生于1941年5月24日,他本姓齐默尔曼,是个来自明尼苏达州希宾小镇的犹太男孩。少年时就开始接受美国乡村音乐、黑人音乐的熏陶。 从故事的开始,迪伦就打算隐藏自己的身份。他曾回忆说:"我所有的事就是写和唱,还有在纸上涂抹小画。让自己消融到看不见自己的场景中去。"很快,美国传奇男星詹姆斯迪恩和猫王的摇滚乐成了他的"新宠",他隐藏自己的手法多了起来。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迷上了垮掉派诗歌和民谣音乐。他想成为一个民谣歌手.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名字改成"鲍勃迪伦",并且给"迪伦"编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南方身世――少年时他所听的很多黑人音乐大师都是来自南方。

改名之后.迪伦无意中读到民谣歌手伍迪格里斯的自传小说。读罢,迪伦立刻把格里斯当成这辈子最重要的精神偶像,当他听说格里斯患上不治之症住院后,立刻决定去纽约看望他。也从此开始自己的音乐流浪之路。迪伦初抵纽约时,这里的民谣群落正经历第二次民谣复兴运动。他和民谣伙伴们展开了一场对古老歌曲版本的搜寻,写歌时,歌里容不下半点"新意"。即便这样守旧,迪伦遣词造句的天赋也绽放出来。 在上世纪60年代,当民谣承担起"抗议"之声的作用时,迪伦把诗歌的形象和韵律写进歌词。一首抗议歌曲开始承载更多的讯息和意味。1963年,他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了抗议之声中传唱最广的歌曲。迪伦作为一位民谣"先知"被推至大众视野,他成了一位明星。 很快,迪伦就开始追寻身份的变换。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他首次换上了一把电吉他。把民谣和更为强烈的摇滚结合起来。然而,这一次,他却是被台下观众的嘘声轰下去的,因为对于欣赏纯净民谣的人来说,电吉他太大逆不道了。迪伦成了一个"叛徒"。其实,早在当《答案在风中飘》成为翻唱热门时,对迪伦自己来说,一切就开始变味了――从某种层面,流行就意味着民谣抗议之声的终结。 迪伦从来不会去追求他人的认同感。被民谣信徒爱着、恨着的他,没有放下过对摇滚乐的热情。相反,他洞察着音乐领域的变革契机:摇滚乐不痛不痒的歌词成了一种束缚。于是,他把诗歌的书写带进了摇滚乐。迪伦成为为摇滚乐注入灵魂的人,摇滚乐所能传递的讯息不再有局限。 同时,诗歌、嬉皮生活释放了他本性中的更多维度。他在迷幻剂导致的癫狂中继续写作。这个语言的天才收集和拼贴一切美国生活中的语言碎

鲍勃迪伦诗歌与美国文化的关系

其诗歌与美国文化的关系 鲍勃迪伦的作品以20世纪60年代期间的创作最具代表性。 一、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是针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一场文化反叛运动,是以非政治斗争为主导,以文化反叛为方式的的青年激进运动。 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其思想背景是“新左派”运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大多数美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少数人处于贫困当中,只能靠政府救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动摇了人们的信仰;二战前后的越南战争,使得美国人民又一次的卷入战争之中;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黑人常常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美国新一代青年积极进取,思想开放,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他们的美国梦开始破灭,这一切促使美国爆发了反主流文化运动。】 20世纪60年代以中产阶级青年一代为主,并追求“另类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亚文化群体所引领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其本质就是一场与正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相背离、相对立的运动,也可以被看作是这个青年亚文化群体追求与实践另类生活方式的过程。【对新的社会理想和新的生活方式进行试验的强烈欲求使得青年人不仅将他们的悲观、不满等感受诉诸文字,更诉诸行动。他们一方面以激进的政治态度嘲笑社会中代表主流的信念,在社会文化领域对社会的理想标准进行公开挑战另一方面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抛弃传统的生活信条,生活放荡不羁。】摇滚乐在当年的这些嬉皮士的眼中,被看做是对政治和文化的一个重量级反叛武器。【在整个反正统文化运动的过程当中,这些嬉皮士亚文化群体的反抗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是通过音乐的手段——摇滚乐来诉说自身感受并向美国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一阵阵“革命”的呐喊。著名美国摇滚乐队的经纪人约翰·辛克莱就指出,摇滚乐本身“就是对主流文化的全面进攻”并且“有力量改变青年一代,使他们成为自由祖国的狂人,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 美国艺人中,最先意识到摇滚乐的文化力量,并且用它来改变人们认知感觉的就是鲍勃·迪伦。 2、 鲍勃迪伦——“美国反叛文化代言者” (一)反正统文化运动对其创作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或其所谓的“主流价值观念”都备

英语经典歌曲吉他谱和弦谱扫弦节奏歌词对照鲍勃迪伦BoboDylan-Blowinx27intheWind

Blowin’ in the Wind by Bob Dylan Capo 7 Strum: B D D U D U 1 + 2 + 3 + 4 + Intro: / G - - - / - - - - / G C D G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G C G (2)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G C D G Yes, '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G C D (2)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G C D G Yes, '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G C G (2)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Chorus: C D G C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C D G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 C - - - /D - - - / G - - - / C - - - / / C - - - /D - - - / G - - - / - - - - / G C D G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G C G (2) Before it's washed to the sea? G C D G Yes, 'n'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G C D (2)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G C D G Yes, 'n'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G C G (2) And pretend he just doesn't see? Chorus / C - - - /D - - - / G - - - / C - - - / / C - - - /D - - - / G - - - / - - - - /

鲍勃·迪伦语录

鲍勃·迪伦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鲍勃·迪伦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当你过度让自己自由懒散的时候,那么等待你的,就是一个名叫“罪恶”的家伙。 2、我从不刻意去写作一些事情,我只是灵光一闪然后把它记录下来,我一向很认真对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3、我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是一个音乐家,实际上,不管是死是活,我都是一个普通人。 4、未来对我来说,应该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已成为过去。 5、如果你想要拥有梦幻般得经历,但你又很懒,我建议你不要再空想了,干脆去对着窗户外边发呆吧。 6、大学就像是养老院,实际上,更多人死在了大学里。 7、你不能企图去报复一个人,如果你恨他入骨,就应该想办法让他永远不能翻身。 8、如果我不是BOB?Dylan,也许我会从这个名字里找到许多答案。 9、世界上不会每件事都让你顺心,你能做的,只有在失败中获取经验,而不是埋怨世界不公平。 10、我还从未写过一首政治歌。歌曲拯救不了世界,我深有体会。

11、民主从来都没有统治世界,我们只能把他放在脑袋里。 12、我不是万能的,我能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做好我自己。 13、人们从来不实践自己信仰的,只追求快捷方便的。 14、英雄就是懂得责任与自由同在的人。 15、我接受这个混乱的世界,但不晓得他是否接受我。 16、你要抑制自己的野心,这样你才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17、被关注是一种负担,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因为他备受关注,所以我经常失踪。 18、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不会告诉别人自己会写诗的。 19、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连鸟儿都被天空束缚。 20、你可以喜欢我所拥有的,但你不一定非要得到我所拥有的。 21、你可以随时转身,但你绝对不可以后退。 22、不管你多么富有,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幸存者,一种是已经迷失的。 23、对于爱好音乐的人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你选择努力争取辉煌,要么你选择什么也不是。 24、这世间的一切所谓的真相,只不过是在积累一个巨大的谎言。 25、你不是忙着出生,而是忙着去送死。 26、音乐可以拯救众人,但它被商业绑架,这样的音乐太多,形同污染。 27、如果你希望世界上没有法律,你就要学会诚实。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 导读:演讲结束后,当时22岁的迪伦用口琴和木吉他唱出了这个梦想的.民谣《答案在风中飘扬》.下面是相关的歌词,快来围观吧。 Blowing in the Wind-Bob Dylan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balls fly Before they ‘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鲍勃迪伦不可错过的六首单曲

《Blowin’intheWind》是BobDylan第二张专辑《TheFreewheelin’BobDylan》的第一首作品,在这张专辑里,BobDylan除了翻唱了一首传统民歌《Corrina,Corrina》,以及与人合作创作了《Honey,JustAllowMeOneMoreChance》之外,包办了其它十一首歌曲的创作,也是BobDylan音乐生涯第一张真正的原创专辑。 不过,和许多BobDylan的创作作品一样,《Blowin’intheWind》这首歌,最早却并不是由创作者BobDylan 本人唱红的。最早唱红这首歌的,是一个名叫PeterPaulAndMary的组合。PeterPaulAndMary也是继KingstonTrio 之后,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又一个明星组合,而这个组合的经济人AlbertGrossman,同时也是民歌天后JoanBaez 的经济人。正是他让PeterPaulAndMary在形象上融入当时时髦的垮掉派元素,从而这支组合取代了相当好的商业成绩。 《Blowin’intheWind》是让BobDylan声名鹊起的第一首经典作品,它不仅宣告了一个更成熟的BobDylan 的诞生,也让他在当时那个抗议歌曲歌手群落中,因为更为鲜明和大气的风格而脱颖而出。在创作这首作品之前的BobDylan,虽然和纽约大多数民歌手一样,创作了大量的抗议歌曲,但更多还只是体现在就事论事的表面。而出现在当时《小字报》第六期封面的这首《Blowin’intheWind》,则才是他创作水准的一次升级。歌曲虽然是当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越战争的产物,但却跳出了口号的创作模式,而将思考和反省这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让抗议不仅仅只是抗议,而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发了所有歌迷的反思,比直接的抗议,显然后劲更足。 1963年,PeterPaulAndMary在团队的第二张专辑中演绎了这首作品,BobDylan这个名字也由此受到了美国乐坛的关注。 《LikeARollingStone》是“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经典500首单曲排名首位的作品。实际上,这首歌最后也超越了歌曲的意义,无论对于现代摇滚乐的发展,还是西方整整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BobDylan高唱的这句“LikeARollingStone”也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kerouac)自传小说《在路上》(OnTheRoad)的书名一样,成为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精神语录和生活指南。 《LikeARollingStone》这首作品对于BobDylan的音乐生涯而言,同样也是一个转折点,是他由格林威治村的民歌手走向摇滚舞曲、走向大众视野的分手岭。也正是在《LikeARollingStone》发行后不久,BobDylan带上“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队”(PaulButterfieldBluesBand),在新港民歌音乐节上正式将民谣插上了电,从而将民谣带到更为现代的舞台之外,也让摇滚乐在“猫王”解放身体的基础上,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LikeARollingStone》创作于BobDylan的英国演出后。1965年4月,BobDylan踏上了英国的土地,举行他的个人巡演。这也是以TheBeatles为首的“不列颠入侵”之后,美国流行音乐工业一次成功的反击战。而作为“不列颠入侵”主要核心人物之一的JohnLennon,也在当时力挺BobDylan的访英演出。而曾经将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翻拍成电影的先锋艺术家DonnPennebaker,亦是将BobDylan此次的英国之行,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下来,这就是日后成为乐坛经典资料的黑白影片《Don’tLookBack》。而让包括BobDylan在内的所

鲍勃-迪伦不可错过的六首经典单曲

鲍勃-迪伦不可错过的六首经典单曲 《Blowin’ in the Wind》是Bob Dylan第二张专辑《The Freewheelin’Bob Dylan》的第一首作品,在这张专辑里,Bob Dylan除了翻唱了一首传统民歌《Corrina,Corrina》,以及与人合作创作了《Honey,Just Allow Me One More Chance》之外,包办了其它十一首歌曲的创作,也是Bob Dylan音乐生涯第一张真正的原创专辑。 不过,和许多Bob Dylan的创作作品一样,《Blowin’ in the Wind》这首歌,最早却并不是由创作者Bob Dylan本人唱红的。最早唱红这首歌的,是一个名叫Peter Paul And Mary 的组合。Peter Paul And Mary也是继Kingston Trio之后,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又一个明星组合,而这个组合的经济人Albert Grossman,同时也是民歌天后Joan Baez的经济人。正是他让Peter Paul And Mary在形象上融入当时时髦的垮掉派元素,从而这支组合取代了相当好的商业成绩。 《Blowin’ in the Wind》是让Bob Dylan声名鹊起的第一首经典作品,它不仅宣告了一个更成熟的Bob Dylan的诞生,也让他在当时那个抗议歌曲歌手群落中,因为更为鲜明和大气的风格而脱颖而出。在创作这首作品之前的Bob Dylan,虽然和纽约大多数民歌手一样,创作了大量的抗议歌曲,但更多还只是体现在就事论事的表面。而出现在当时《小字报》第六期封面的这首《Blowin’ in the Wind》,则才是他创作水准的一次升级。歌曲虽然是当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越战争的产物,但却跳出了口号的创作模式,而将思考和反省这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让抗议不仅仅只是抗议,而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发了所有歌迷的反思,比直接的抗议,显然后劲更足。 1963年,Peter Paul And Mary在团队的第二张专辑中演绎了这首作品,Bob Dylan这个名字也由此受到了美国乐坛的关注。 《Like A Rolling Stone》是“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经典500首单曲排名首位的作品。实际上,这首歌最后也超越了歌曲的意义,无论对于现代摇滚乐的发展,还是西方整整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Bob Dylan高唱的这句“Like A Rolling Stone”也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自传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的书名一样,成为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精神语录和生活指南。 《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作品对于Bob Dylan的音乐生涯而言,同样也是一个转折点,是他由格林威治村的民歌手走向摇滚舞曲、走向大众视野的分手岭。也正是在《Like A Rolling Stone》发行后不久,Bob Dylan带上“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队”(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在新港民歌音乐节上正式将民谣插上了电,从而将民谣带到更为现代的舞台之外,也让摇滚乐在“猫王”解放身体的基础上,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