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摘要】:原始文字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上承文字的起源而下启各类型文字的发展演变,正处于非文字和成熟文字之间的中间阶段。对这一文字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研究,有助于更清晰地掌握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对这一类型文字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亦有助于更客观地认识文字和非文字之间的区别。总之,原始文字的研究对文字学史和普通文字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字资料的匮乏是过去制约我们对此课题展开深入研究的客观障碍。而中国西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民族创造了多种民族文字,这些文字有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有的还处于较低水平,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文字产生及发展历史的绝佳材料。本文综合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探索了他们的产生、发展以及流变,并探讨了他们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本文为文字史研究与普通文字学研究发掘了新资料,研究中所获得的一些结论对普通文字学与比较文字学研究亦有一定参考作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探讨了原始文字的定义和名称;接着简略地介绍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字。其中包括彝族支系他留人的铎系图符、摩梭人的达巴文、尔苏人的沙巴文、纳西族西部方言区的东巴文以及东巴文的两种变体玛丽玛萨文和阮可文、水族的水文;接着回顾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如原始文字的理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个案、比较及综合研究等;本章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所用材料。第二章为西南

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本章首先从神话学的角度,分析了西南各少数民族流传的关于文字产生的神话,讨论了这些神话中所包含的关于文字产生的科学成分与虚妄成分;接着从文字的渊源物角度,讨论了原始记事系统的发展及为文字孕育所做的准备;然后从字符集的初步形成以及表达规则的初步形成两方面讨论了文字系统的产生;再从字符是如何产生和累积角度讨论了文字字符的形成;本章最后分析了原始文字产生的原因。第三章为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发展。本章首先通过字符集的扩大与优化及组合表达规则的完善讨论了文字系统的发展;然后从字符构字机制的变迁讨论了文字字符的发展;再专辟一节讨论了文字系统中符号可拆分度的发展及字符的规整化;本章还讨论了文字变体的产生;最后讨论了文字发展的原因。第四章为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流变。本章首先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濒危与消亡,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濒危的历史、现状与原因及相应的抢救与保护对策;接着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成熟;然后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接触与传播;再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促使产生了新文字;最后讨论了原始文字在使用过程中的范围变化。第五章为结束语。本章首先归纳了全文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然后归纳了本文所参与的讨论,即本研究对前人所做结论的补充与辩驳;最后归纳并进一步阐释了本文所提出或采用的一些新术语。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2.首次尝试采取在研究中区分文字系统与文字字符的方法。3.从文字走向成熟、产生文字变体、

促使产生新文字和文字面临濒危或消亡这几个角度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发展中的变化。4.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在接触与传播中产生的文字现象,归纳出文字渗透、文字兼用、文字转用、混合文字四种文字关系的类型。5.探讨了文字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提出将文字产生的动力分成核心动力及表层动力,并提出亦将文字发展的动力分成三个层次。6.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中原始记事的发展阶段,论证了原始记事的发展是文字产生的准备的观点。7.在大量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文字产生神话的基础上,详尽讨论了文字产生神话的科学成分与虚妄成分。8.提出了较多的文字学的新术语,如初造字与新造字、仿拟机制与参照机制、准字符、字符的音义附着、字符的可拆分度、文字濒危、文字消亡、混合文字等术语,并使用这些术语解决或初步解决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乃至普通文字学中一系列相关问题,并拓展或深化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产生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2

【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2第一章绪论12-41第一节原始文

字的定义和定名12-23第二节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概览23-34第三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34-38第四节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材料38-41第二章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41-133第一节文字产生的演义41-60第二节文字的孕育60-85第三节文字系统的产生85-108第四节字符的产生108-125第五节文字产生的原因125-131第六节本章总结131-133第三章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发展133-208第一节文字系统的发展133-161第二节字符构字的发展161-176第三节符号可拆分度的发展及字符规整化176-187第四节文字变体的产生187-199第五节文字发展的原因199-205第六节本章总结205-208第四章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流变208-267第一节原始文字的濒危与消亡208-219第二节原始文字的成熟219-234第三节原始文字的接触与传播234-250第四节新文字的产生250-260第五节文字使用范围的变化260-265第六节本章总结265-267第五章结束语267-282第一节结论267-272第二节讨论272-279第三节本文的术语总结279-282附录:纳西语洛克音标与国际语音协会(IPA)音标对照表282-283参考文献283-29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民理1

一、名词解释 1、民族 2、种族 3、民族同化 4、民族问题 5、民族平等 6、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 7、民族主义 8、民族区域自治9.民族风俗习惯10、宗教11、民族观二、判断并改错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回答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问题,也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问题。() 2、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3、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 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5、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 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 7、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8、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 9、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10、民族观是一个民族的观念,没有阶级性。() 1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就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 12、要实现民族自主,就必须保证每个民族有自己单独的国家。() 13、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本国利益至上。() 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15.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16.“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 17.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 ) 18.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19.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20.文字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21.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 22.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23、风俗习惯具有世代传承之特点。() 24、风俗习惯之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 25、风俗习惯主要来源于宗教。() 2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7、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 29、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程度上。() 30、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已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31、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32、解放前,彝族还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三、选择题 1、目前,我国有 ( ) 个民族。 A、 56 B、 75 C、 400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 ) 一书中提出了“三个过渡”的理论。 A 、《神圣家族》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论波兰》 3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 、列宁 4 、 ( ) 阐述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应区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a、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5、 ( ) 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时代民族发展的两个趋向。 A、列宁 B 、周恩来 C 、斯大林 6 、 ( ) 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 A、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7、《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作者是 ( ) A、邓小平 B、刘少奇 C 、毛泽东

论西南多少数民族的原因

西南地区多少数民族原因 关键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形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5个少数民族。从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且以西南 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最为典型。西南地区不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 民族种类也多,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国土上集中分布了30多个少数民族。 若从单位面积上分布的少数民族密度来看,西南地区的民族密度之高不 仅是在我国是受屈一指的,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西南地区之所以形成如此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其形成原因,首先是气候的影响: 西南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三类: 一、四川盆地湿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比较柔和,湿度较大,多云雾,地势较为平缓,是农业集中发展的区域,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人口的分布提供了条件。所以西南地区人口较为集中。还有许多大城市分布。 二、云贵高原低纬高原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我们知道低纬高原是生产四季如春气候的绝佳温床,所以这里山地适合发展林牧业,坝区适宜发展农业、花卉、烟草等产业。这些产业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交易导致人口的集中分布。 三、高山寒带气候与立体气候分布区。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场之一。

此外,西南区南端还分布有少部分热带季雨林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橡胶,热带水果的产量也颇为可观。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所以吸引了许多的人口分布,人口的分布是民族聚居的前提。 其次是地形:西南地区分布有如此众多的民族种类,与西南地区错综复杂的地形是分不开的。 我们知道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包括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非常大,使得西南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崎岖。 其中:第一,民族共同地域的形成。崎岖险峻的地形不利于交通的发展,同时阻挡了外部民族和西南地区名族的兼并与融合,西南地区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加之石灰岩分布广,气候暖湿,流水侵蚀、溶蚀作用显著,因而地表极为崎岖破碎,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险峻的地区之一。这里高山环峙,地势高差悬殊,峡谷深切曲折,河水湍急。自古以来四川就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著称,而云贵高原上更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如此险要复杂的地形,对西南地区及当地居民来说,犹如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既隔绝了该地区内的人们与外界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同时,它也有力地阻挡了一切外部民族对该地区的兼并与对区内民族的同化与融合。为该地区的居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得以自由地各自向前发展,并形成各具特征的众多兄弟民族提供了一个免受外界干扰的外部环境条件。

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民俗

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课题: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 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的一些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由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图标讲解各环节的涉及知识;对较为陌生的知识,从理论知识的讲解入手,使学生有较为初步的理解,再联系案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中的一些小问题。 教学重点:苗族、藏族主要的风俗 教学难点:苗族、藏族主要的风俗 授课方法:讲授法。通过形象的图标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较难的问题形象化理解。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本、多媒体、练习册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内容备注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见到这张图片吗?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呀他们是哪个少 数民族? 新课讲授 一、苗族的概述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贵州)、湘 (湖南)、云南、广西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 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 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 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 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 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 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一)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好五 色衣裳”。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 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 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 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 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 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 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

民族理论试题

二、判断并改错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回答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问题,也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问题。(F ) 2、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F) 3、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F) 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F) 5、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F) 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F) 7、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F) 8、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F ) 9、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T) 10、民族观是一个民族的观念,没有阶级性。(F ) 1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就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F ) 12、要实现民族自主,就必须保证每个民族有自己单独的国家。( F) 13、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本国利益至上。( F) 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F) 15.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16.“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F)17.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F ) 18.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F) 19.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T) 20.文字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F) 21.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F ) 22.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F) 23、风俗习惯具有世代传承之特点。(T) 24、风俗习惯之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F) 25、风俗习惯主要来源于宗教。(F) 2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T) 27、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F) 28、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F) 29、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程度上。( T)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类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类及特征 [摘要]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极具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通过以其内涵、属性及功能为依据,我们大致可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为:竞技表演、益智娱乐、养生、游憩、其它传统体育文化等类型。这些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 健身性、娱乐性、地域性、独特性、民族性、传统性、差异性、兼容性等特征。 [关键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类 特征 一、引言 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对应的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种类29个,民族人口四千三百多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 52%。具有族群含量大,人口密度高等特点。当地独有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并促进了该区域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特别是民族文化自觉程度的提高,我国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力度。

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该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属性、功能及使用器械等为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归纳其特征,以期为今后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丰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和借鉴。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类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各种实践与改革,民族传统体育逐渐与西方的体育模式相似的体育文化,这类体育文化自身除了竞技性外,大多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并充分体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项目包括:舞龙舞狮以及抢花炮、蹴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摔跤等。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壮族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关于板鞋的传说还有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据说,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性以及协作能力,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斗志高涨,所向披靡,从而在战场上大败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流传至今。2005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将“板鞋竞速”项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此外,抢花炮也是一项竞技十分强烈的体育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少数民族故事 中国共56个民族其中除了汉族其他55个都是少数民族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分别是: 1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2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 3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5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6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7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 8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 9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

10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 11 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 12 独龙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 13 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 14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 15 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 16 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 17 仡佬族多数居住在贵州西部 18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 19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 20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一般全国都有 21 赫哲族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沿岸 22 回族是中国信仰回教的民族之

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23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 24 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从事渔业为主 25 景颇族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亚热带山区 26 柯尔克孜族聚居于新疆西部,是个传统的畜牧民族 27 拉祜族聚居于云南 28 黎族生活在中国的海南岛 29 僳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半山以上 30 珞巴族居住在甘肃东南部 31 满族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 32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 33 门巴族居住在CZ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由于山河阻隔,外人难涉,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

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QUN WEN TIAN DI 自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后,分居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残存无几,加之落后观念造成文化素质不高,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在强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危及到民族的生存。民族生存问题本质上就是简单文化与急剧变化了的环境关系问题,再者周边环境以及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更显得民族地区的经济落后。为了使分居在青海各地而相对集中的民族地区振兴经济继续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经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民族工作的根本宗旨。早在1952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就指出:“如果共产党不能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那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接见西藏代表谈话的要点》,《人民日报》1952年11月2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满腔热情、诚心诚意地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5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同志在民族地区经济分析会上认为,在“十五”时期,民族地区自己和自己相比发展很快,但与全国或东部相比,经济发展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落后很多。“十五”与“九五”相比,民族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从89%下降为85%;人均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比重从39.2%下降到2004年的36.7%。西部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可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很大的。那么我们青海的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相比差距更大。 影响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恶劣表现为居住环境差、干旱、自然资源贫乏等。加之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致使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社会条件较差。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发育程度低,使得其文化素质差、文盲现象严重。如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总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占的比重很高,其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仅占总人口的23.4%。由于受传统文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女性文盲率更高。在育龄妇女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94.4%;由于农牧民的观念陈旧造成劳动技能差,相当一部分农业区的少数民族的现状是“大钱挣不上、小钱不愿挣、推日下山”。如此造成恶性循环特别是近几年赌博成风,有钱的大赌,没钱的小赌,直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由于受文化水平的影响,他们的择业观是“做生意不稳、办工业没个准、搞饲养太危险、种庄稼最保险”。对生活的态度是“糊汤菜面不断、大家能吃饱饭、不求两转一响、只求瓦房一间”。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差,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交通设施相比之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少数民族自身的原因如居住分散无法使道路处处通,故此很多发展的机遇受到交通的 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郭殿雄 文化纵横谈 109 群文天地·2012年第12期

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

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大都实行自由恋爱。如果说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因浪漫的走婚而闻名,那么住在滇西北永胜县的他留人青年男女则有着更为神秘奇特的恋爱方式——串“青春棚”、“过七关”。 “他留”在他留人的语言中是外路人的意思,他留山原本叫红泥山,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军事要塞,马帮商队通过古驿道进出云南和四川。他留人曾经在此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历史, 1856年的大理回民起义使繁荣的他留古城堡消失在战火中,但他留人独特的恋爱方式却完好保存下来。“青春棚”内演绎了无数的罗曼蒂克史,是双系对偶婚姻制的缩影。 他留山位于六德乡,川缅公路丽攀线西北部,东经101°,北纬26°33',距永胜县城45公里,直距18.9公里。有河谷区、半山区、山区,所属双河、云山、玉水三个村委会,史称他留河流域,总面积150平方千米,海拔1500米至2160米,呈温带大陆性气候至寒温带气候,近年来由于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根据传说和坟林碑文记载,他留人于明初湖广调卫时迁居永胜,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麻林县或江西吉安府,有的老人甚至能清楚地说出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柳树庄大石洞三三村大水井。他留人的先民于湖广调卫时进入永胜,开始居住在南华柳树塘一带,后需迁徙,便寻找居住地,现在从六德纳咱沿他留河至双河小米田的很多地名仍保留有祖先迁徙的痕迹。 云山和其南北的玉水村、双河村是他留人主要聚居地。到1999年人口只有2000多,目前总人口有4500多,其中男性占45%。玉水村委会下属人口有1228,其中女性598人,男性630人。

“苍山佩古泉,底楼飞四合”是他留古民居的主要特征。他留古城在战火中毁灭,成片相连的院落群早已不复存在,现代的他留民居以单家独户的四合院为主。时代巨变,但他留人却依旧保持了淳朴的民风和古老的传统。 “夜各阳”就是青春棚,是他留姑娘的父母在紧挨大门的右手边(避免打扰家里的长辈)为女儿搭建的一间房子(有几个女儿建几间),面积大概有七、八平方米,门大概有1.6—1.7米高,屋顶距离地面2米左右。房顶架以横梁,上面覆以树枝。屋内较为简陋,一般一进门左侧是一张木板床床,宽约1.5—2米,挂有蚊帐。床头靠墙有一桌,桌上摆放了少女的梳妆打扮之物。墙上则贴满了当今流行的各式明星照。尽管简陋,但他留姑娘却要在这里度过自成年至婚前的六、七年时光,进行结交异性的活动。 实际上,“青春棚”一词在他留语中并不存在。他留人把“房子”称为“棚”。他留语表示“青春棚”的词有三个。一是“祖玛日喀”,意为姑娘睡觉的地方。二是“擦拉么何各”,“擦拉么”意为年轻的姑娘,“何各”意为“棚子”,合起来就为年轻姑娘的棚子;第三个词是“何各峡喀”,“峡喀”意为玩耍,合起来即为玩耍的棚子。“青春棚”一词是在1982年兰绍增、兰绍吉、陈振华几个人所起,从此才流传开来,并为外界所知。 他留人家的姑娘,初潮来过之后,或从外形上看已经长成了大人,便要接受成人洗礼。母亲和别的女性长辈将姑娘的全身洗得干干净净并为其梳妆打扮。但现在串棚子时所穿衣服已不像过去那样讲究,可以随

浅论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浅论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历史学2010级本科201016031211 许谋 摘要: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作为我国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基于对生产、生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其产生和发展都与地理环境的紧密相连。它的材料、结构、色彩、图案等文化内容,反映了西南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蕴含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风尚。是对传统服饰文化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发挥创造力的结晶。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中,“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它不但作为防寒保暖和美化生活所必须的日常用品,也一度成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的产物,值得深究。 一、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与地理环境的紧 密联系 服饰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性。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聚居于西南边陲山区水乡的壮、彝、苗、瑶、普米、傈僳、怒、独龙等三十多个民族因为居住于亚热带地区,以稻作农耕为主,穿着短装型衣裙、衣裤显然比袍式服装更适宜水田劳作,其服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是轻巧、利落、短衣、短褂、短裤和薄裙、裸露部位多。[1]以稻作农耕为主的西南各少数民族,其服饰以布、麻为主要材料,辅以披羊皮毡或皮褂子,为的是适应晴雨无常的自然环境。如苗族服装材料用家织机棉布或织锦,多为蓝、青、白三色。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结构清晰,多表现为上衣下裙,如苗族女子一般上着短衣,下着短裙或长裙,佤族女子上着无袖或连袖短上衣,下身着筒裙。这些结构注重服饰合身、突出人的形体,轻巧灵活。

浅谈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

浅谈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 【摘要】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从古流传至今,其沉淀的意蕴在漫长历史中意味深长。人们长期对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的研究,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视觉符号,这种组合蕴含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构成规律。本文将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的应用、特色及西南少数民族纹样的分类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 一、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的应用 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纹样种类繁多,色彩不一,在不同的场合,也会有不同的盛装打扮。像日常服饰和节日盛装相比,颜色差别就较大,其图案纹样也会有所不同。再如婚庆礼服,更是以吉祥、美满、幸福为依托,描绘不同的纹样。下面就以苗族的革家的蜡梁为例。 革家是苗族的里独特的一个分支,而革家的蜡梁工艺更是苗族的一绝。在革家,妇女们都有蜡梁的传统,尽管现今轻纺科技进步,但他们仍钟情于蜡梁工艺织品。白天男人们耕作、射猎时,他们就坐在厅堂、瓜藤或树荫下,专心致志地俯身在蜡梁布板上做蜡梁。蜡梁的制作,一般都是用铜片制作的刀,从温在炉灰中的瓷碗里沾蜡液,再描绘到画布上。技术出众的革家女子都不用打草稿,就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画。蜡液滴落到画布就干了,然后再将蜡布放在蓝靛缸浸梁,用蜡覆盖的地方不用上色,所以煮沸脱蜡和漂洗晒干后,各种各样蓝底白花的图案就呈现在眼前了。 蜡梁纹样的花纹图案多取自于大自然的鸟兽虫鱼和花草树木,还有山水风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苗族人民的礼俗中,蜡梁作为爱情信物的手帕、雨伞袋和腰带被广泛应用。同时,作为蜡梁之乡的贵州,全省蜡梁能手竟有七八十万之众,足以证明蜡梁在改地区的传承和喜爱程度。 二、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的特色 (一)纹样色彩绚丽 西南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和审美意识造成了各民族在色彩选择上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禁忌。各民族服饰图案纹样的色彩繁简不一,有的色彩单一,各色彩间对比鲜明;有的色彩繁复,层次感强,色彩繁多而不杂乱,给人瑰丽之感。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以壮族和瑶族服饰显得富贵艳丽,绚丽多姿,其色彩多采用红黄橙等对比强烈的暖色调;而苗族、水族、侗族等则偏爱于黑蓝白等高雅素净、色调明快的冷色调。 再如织锦图案纹样,壮锦多用仲裁,主要运用红绿两色明显的色彩对比烘托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我国的西南地区,居住着众多民族,如藏、纳西、羌、彝、白、哈尼、苗、布依、拉祜、土家、景颇等民族, 他们既是各自独立的人类共同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一个族群,在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和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舞蹈无疑是最佳的方式。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体系里,舞蹈无疑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少数民族舞的种类和样式最为多样,内涵、风格也最为丰富,形式和姿态最具风采,从而使民族舞蹈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舞蹈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意识形态,人类的出生、劳动、宗教活动、生产活动等它无处不在,舞蹈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领域,这种现象至今任遗留在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从原始祭祀演化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舞蹈可以被视为这一民族的“标记物”,是民族文化的遗存。 一、西南地区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我国民族舞蹈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各民族民间舞蹈各具特色,体现着本民族地域、习俗、信仰的独特色彩。民族舞蹈大都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展示。在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主要分布着如藏、羌、彝、白、纳西、哈尼、苗族、布依族、土家族、拉祜、景颇等民族,他们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舞蹈。我们就以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的民族舞蹈为代表来阐述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㈠苗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苗族是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是“芦笙舞”、“反排木鼓舞”、“锦鸡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 ⑴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反排木鼓舞”,是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这种舞蹈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贡奉,由后人沿袭至今。过去木鼓舞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 “反排木鼓舞”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人们随着木鼓鼓点,以头、手、脚的大幅度摆动随着鼓点变化而变化,动作粗犷豪放,洒脱和谐,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了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 ⑵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的过程中也常常表演锦鸡舞。锦鸡舞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 锦鸡舞是在苗族小伙的芦笙伴奏下,身着锦鸡服饰的苗族姑娘双脚按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综述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综述 服设11001韦桢颖1001031064 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 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我国共有五十 六个民族,它们是: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 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 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 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 春、赫哲、门巴、 的人们共同体。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在 55 外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 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仅1476人。不到总人口 7%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占我国总面积约 50 ―― 60% 的广大地区,尤其是辽阔的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 造了自己的文化。 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 怒族基诺族水族独龙族珞巴族门巴族。此外还有 其中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有彝族 白族 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 一些未识别民族,如夏尔巴人 克木人等。 虔信喇嘛教的藏族 藏族源起于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有本民族语言文 字,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由公元7世纪的吐米桑布扎参照梵文字体创制。 藏语对不同地区的居民有不同的 称谓,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 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娃” 藏族人居住的帐房一般用牛毛织成,帐房结构简单,轻巧方便,正中供奉佛像及经典,两侧是住宿地方, 一般是男右女左。他们习惯穿右开襟长袍,长袍结构肥大,袖口宽敞,白天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夜 间可解带和衣而眠。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农区和城镇妇女均系有围裙。 以前藏族男女一律蓄发留辫,男子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开,梳成左右两条辫,在 牧区,则流成数十条小辫披在背上,均匀整齐。现在,除边远的农牧区仍蓄发外,一般城镇男子都改留短 发。藏族妇女喜欢在头上装饰珍珠、珊瑚、琥珀、松耳石、猫眼石等各种宝石。藏族的主食主要是糌粑, 喝酥油茶和青稞酒,牧区还有肉食和奶制品。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等都 有献哈达的习惯,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与藏族关系密切的门巴族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部分也 自称“竹巴”,因为他们最早居住的地方叫“竹隅”。门巴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 823年,唐朝与吐蕃在拉 萨大昭寺前设立“甥舅和盟碑”中就有“南者门巴”的记载。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藏文。 主要信仰 藏传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原始宗教。 门巴族人的家庭手工业享誉四方,他们编织的竹藤器,门隅地区的门巴人,男女都穿氆氇长袍, 戴褐顶桔 黄边小帽或黑牦毡帽,脚穿牛皮软底筒靴。妇女腰束白围裙,喜戴手镯、红白绿色串珠、耳环、 戒指等装 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 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 珞巴和基诺。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进行民族识别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 1338万人,此 朝鲜、侗、瑶、白、哈尼等十四个民族人口在百 他们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作出了项献,同时也创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不是当地主要少数民族仅与汉族杂居,还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杂居。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维吾尔族和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其中。云南省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20多个民族。西藏自治区民族成份较少,但仍有汉、回、门巴、珞巴等族与藏族杂居。同样,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例如上海市虽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37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就全国而言,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或县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所以,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摘要】:原始文字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上承文字的起源而下启各类型文字的发展演变,正处于非文字和成熟文字之间的中间阶段。对这一文字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研究,有助于更清晰地掌握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对这一类型文字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亦有助于更客观地认识文字和非文字之间的区别。总之,原始文字的研究对文字学史和普通文字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字资料的匮乏是过去制约我们对此课题展开深入研究的客观障碍。而中国西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民族创造了多种民族文字,这些文字有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有的还处于较低水平,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文字产生及发展历史的绝佳材料。本文综合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探索了他们的产生、发展以及流变,并探讨了他们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本文为文字史研究与普通文字学研究发掘了新资料,研究中所获得的一些结论对普通文字学与比较文字学研究亦有一定参考作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探讨了原始文字的定义和名称;接着简略地介绍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字。其中包括彝族支系他留人的铎系图符、摩梭人的达巴文、尔苏人的沙巴文、纳西族西部方言区的东巴文以及东巴文的两种变体玛丽玛萨文和阮可文、水族的水文;接着回顾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如原始文字的理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个案、比较及综合研究等;本章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所用材料。第二章为西南

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本章首先从神话学的角度,分析了西南各少数民族流传的关于文字产生的神话,讨论了这些神话中所包含的关于文字产生的科学成分与虚妄成分;接着从文字的渊源物角度,讨论了原始记事系统的发展及为文字孕育所做的准备;然后从字符集的初步形成以及表达规则的初步形成两方面讨论了文字系统的产生;再从字符是如何产生和累积角度讨论了文字字符的形成;本章最后分析了原始文字产生的原因。第三章为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发展。本章首先通过字符集的扩大与优化及组合表达规则的完善讨论了文字系统的发展;然后从字符构字机制的变迁讨论了文字字符的发展;再专辟一节讨论了文字系统中符号可拆分度的发展及字符的规整化;本章还讨论了文字变体的产生;最后讨论了文字发展的原因。第四章为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流变。本章首先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濒危与消亡,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濒危的历史、现状与原因及相应的抢救与保护对策;接着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成熟;然后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接触与传播;再讨论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促使产生了新文字;最后讨论了原始文字在使用过程中的范围变化。第五章为结束语。本章首先归纳了全文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然后归纳了本文所参与的讨论,即本研究对前人所做结论的补充与辩驳;最后归纳并进一步阐释了本文所提出或采用的一些新术语。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2.首次尝试采取在研究中区分文字系统与文字字符的方法。3.从文字走向成熟、产生文字变体、

10个少数民族地域分布

10个少数民族地域分布 1、藏族 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是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2013年)。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 2、蒙古族 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北、甘肃等8省、自治区的巴音郭楞、博尔塔拉、海西等三个蒙古族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肃北、河南、阜新、喀喇沁左旗、前郭尔罗斯、杜尔伯特等七个蒙古族自治县,其余则聚居或散居在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22个省、市、自治区地。 3、傣族 我国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云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

4、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共有2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现有人口802万人,在民族人口总数中排名第七。 5、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重庆三省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此外,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区也有零星的彝族人世居,人口大约800万。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6、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其中,贵州占多。在贵州占48,1%,其次是湖南占21,49%和云南占11,67%,但亦有分布於重庆占5,62%、广西占5,18%、湖北占2,4%、四川占1,65%、海南占0,69%等省市内。 7、回族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

浅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山歌

浅谈西南少数民族的山歌 社会学院103班李荣强(哈尼族)58号 一、关于山歌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再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其中最有代表山歌对唱的传播区及其品种有:内蒙占草原的各种“长调”歌曲,晋、陕、内蒙古西部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宁、甘、青地区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江、浙一带的“吴山歌”,赣、闽、粤交汇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地带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各少数民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山歌”及广两的各少数民族山歌等。 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云贵高原与西藏高原是中国山歌的一大宝库,如四川南部的神歌、贵州山歌、云南风庆调子、弥渡山歌、藏族山歌、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小歌。音乐特性一方面保存自由、舒展的山野气息,又蕴藏清纯、明亮之风,更有“多声部民歌”的特色。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民间则有“双音”“双声”“公母声”等俗称。很久以来,人们以为中国的民间声乐作品中没有“复音”现象存在。直到本世纪40年代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家在采录民间音乐的过程中陆续发见了大量的这类民歌,才扭转了世人的看法。事实上,某些历史文献早有记载,如广西《三江县志》云: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音佳者唱反音,众声高而独低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类似的文字描述还有不少,说明以“多”声形态唱歌,一向是这一地带的一种传统。 二、关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山歌 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南和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即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台湾等省的壮、侗、苗、瑶、布依、毛南、么老、佤、傈僳、纳西、景颇、彝、高山各族以及北方的蒙古族等。汉族地区的某些劳动号子由于领、合声部的交错而构成的多声现象,也可以划归于此类。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声部民歌常常在一些祭祀礼仪、节日歌舞及民间歌会活动中传唱,如侗族的“大歌”“拦路歌”“耶”“喉路”“嘎哨”,布依族的“大歌”“小歌”,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科学浅探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科学浅探 吴思震(苗族) 在我国西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不少民族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原始宗教信仰活动中,都存在着对自然环境、对森林的无限崇敬爱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生的内容。从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眼光来考察,这些原始古老的文化内容却具有着先进的和超前的科学意义。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南各少数民族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文化,为中国西南边疆生态保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生态文化大多体现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在自然生态普遍受严重破坏的今天,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却大都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有不少郁郁葱葱的森林。西南各少数民族中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套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和习惯法。尽管他们的生态文化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西方文化,但它的确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他们的生态文化内容大都包容在生产、生活方式、图腾和神话之中,并因民族差异各有不同。 认为“万物有灵”、把自然和树林当作一种神秘力量而无限崇敬是各少数民族历代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对森林树木大都怀有深深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并视之为一个神圣之地。因而西南许多民族地区都有神林、圣山和神山。这些都是生态文化在自然宗教信仰中反映的典型模式。这些神林和神山上的草木严禁砍伐和毁损,每年都要定期举

行祭林拜树仪式,山上的自然生态受到良好的保护。而人对自然林的“拜寄”,也使得那里各种生物格外繁茂多彩。因此,少数民族对山林的崇拜,是民族地区形成一个个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群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南少数民族对其住居地区的山林都倍加珍惜,并形成了许多保护森林爱护自然生态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文化似乎已完全脱离原始宗教的影子,有的还表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观。如驻扎在雷公山麓的苗族就如此。他们在采伐树木时总要注意蓄好小木,绝不允许给山坡“剃光头”。而且还将最老、最高大、结籽最多的“母树”保留下来。他们的传统观念认为,结籽多的母树是保证山坡树木繁茂不绝和苗族子孙后代兴盛的根基,保留了母树的存在,也就保留了山林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自我修复的功能。因而砍伐母树是要受到公众强烈谴责和严厉惩罚的。他们的传统知识把人与自然间生命相互支持的辩证关系明确表现了出来。而德昂族则从树木与水源的紧密关系去认识,认为“缺了树林就断了水源”,因而严格封蓄他们的风水林和水源林,并当着神一般去敬仰和维护。 少数民族不仅保护野生森林,而且还形成积极植树造林的文化习俗。在湘黔桂侗族地区,普遍流行集体种植“富贵林”“水土林”习惯。贵州从江岜沙的苗族人去世后不建坟堆,而是在坟上栽树,以其灵与肉来养护森林。云南傣族则以“还树愿”习俗进行,砍一棵树要栽活十棵树。有的民族还把植树造林文化节日化了,如白族的插柳节、缀彩节、祭山节等,都是集体植树的民族节日,植好后即封山,禁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