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互联网 ”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

“互联网 ”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

“互联网 ”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
“互联网 ”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

夏天文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2015年,我国正式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以营造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2016年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更是指出,利用“互联网+”,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因此,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分析如何推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互联网+”;政策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13-01

“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发展实力增强,为国际利润、税收,尤其是就业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

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信贷、信息化等给予了有效的扶持手段,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信息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融资难、高能低效、用人难、成本高等发展问题,“互联网+”计划的提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上述困境。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通用需求是通过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物质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紧密结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实现扩大销售能力、提高生产研发能力、发现并拓展目标客户、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等目标。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变幻莫测的发展前景使得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解决生存问题,需要通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增加,不仅仅是通过信息化来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更是要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品成本、实施成本、维护成本能省则省。同时,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个长期的、持续的投资,并且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见影。因此,在初始的必要投资时,中小企业通常难以负担高昂的产品开发、维护费用。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商,对中小企业多样化需求通常采用在通用版本上进行二次开发来解决,这样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成本并且在日

后使用中难以扩展。

二、“互联网+”助力信息化

“互联网+”计划的实施,既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信息化成本,又可以推动信息化服务商采用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1.降低信息化融资成本。“互联网+”带来普惠金融,国家推动互联网与云平台的结合,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第三方信用评价体系,支持银行利用云服务开展业务,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来源并降低融资成本。

2.降低信息化成本。“互联网+”带来创业创新,不仅仅是指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利用大型企业的互联网平台、接口等资源,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还指国家鼓励信息化服务商,创新服务模式,采用平台化服务、外包等手段,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的购买、租用成本以及运维成本。

3.应对信息化风险。“互联网+”带来电力、网络系统的改造,提升其安全、稳定、可靠性,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因断电、断网等因素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推进供产销方式的转变,降低数据被人为手动修改的风险;提升网络预警、防护系统和产品的开

发,加强安全监管和防护,有效防止黑客、病毒等对数据的侵入。

4.拓展信息化宣传、培训途径。“互联网+”带来各类网络平台、线上线下互动,有利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国家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引导、培训,提升了中小企业对国家政策的响应和落实效率。

三、结论

“互联网+”从培训、选型、融资、实施、维护等多个方面,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径,有效地推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政策环境带来的优势,努力提升自身水平,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2015-07-04.

[2] 工业和信息化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Z].2016-07-05.

[责任编辑吴高君]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餐饮企业连锁信息化的四个阶段

餐饮企业连锁信息化的四个阶段 糜新箭 中国餐饮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为连锁经营,目前国内各知名餐饮企业跃跃欲试,资本市场也虎视这个成长性极强的行业,各界精英纷纷加盟。前有福记、味千拉面、真功夫、全聚德、小肥羊等试水资本市场。后有俏江南、权金城、金汉斯、小天鹅等几十个品牌企业在寻求扩张和壮大之路,而实现壮大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好餐饮连锁信息化。 餐饮企业实现连锁的关键在于:专业化、简单化、标准化。而中餐管理流程非常复杂,涉及采购供应、中心厨房、厨政协调、厨房划菜、前台预订、前台点餐、前台收银、营销管理、决策分析、财务结算、客户关系管理、库存管理等,传统的粗放式人工管理,在标准化方面已经是困难重重,更别提餐饮企业的专业化和简单化等集约管理。因此围绕连锁餐饮企业三化及设计一直到酒店管理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连锁信息化将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餐饮企业的物流、信息流、现金流、资源流统一规划、配合企业经营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 我国连锁餐饮信息化根据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目前国内各餐饮企业及信息化软件提供商对此四个阶段还没有准确命名,依据每个阶段功能我们不妨称为:数据汇总、实时连锁、集团化连锁、RERP(餐饮企业资源规划)。 数据汇总 数据汇总是连锁信息化的初级形式,在国内的餐饮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公司规模的壮大,管理幅度大大增加、管理空间不断延伸、管理时间不断延长、部分餐饮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和餐饮信息化的提供商交流实现将管理模式和软件技术的结合。首先,导出单个门店的经营数据;其次,通过其他介质(如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E—MAIL)拷贝后统一送到总部;最后,导入总部信息化管理模块。这样总部负责人就能了解每个店每天的营业情况,这种连锁方式通常是在网络不是太发达、各店距离不太远、分店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使用,连锁数据的导出导入都还需要人工处理。另外总部数据一般是滞后数据,滞后的时间要视各店导出和总部导入的时间间隔而定。这种方式基本是用在餐饮信息化连锁的启蒙阶段,因为技术、操作难度、酒店方人力资源、新技术更新等原因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但这一阶段形成的餐饮连锁管理的概念对于开发以后成熟的连锁餐饮管理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时连锁 实时连锁则实现了各门店数据的实时相互传递,各分店的基本档案、经营数据能统一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复习过程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 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全

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三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开垦荒地使曾经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迅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使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强,使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环境管理的制度机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企业具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企业具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己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信息化就是围绕提高企收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于2007年10月18日,建设部颁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及《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标准考评表》,考试表就建筑特级资质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业务范围和具体要求都说了明细说明。要求在2010年前必须全部上线实施完毕。面对建筑企业现今的状况,市建筑业管理局特邀请软件公司作了相关研讨,提出了如何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问题。 一、促进观念的转变,以信息化推动企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大大缩小了人们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新形势下,工程处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 转变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 有步骤地开展技术和管理十部的信息知识培训,小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 制订周密的“九五”及“十五”“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在规划中,首先确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其核心就是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循序渐进,就是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工作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一个逐步消化、普及的过程;注重实效,就是要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及关键所在,选择投入较少、成效明显的工作为突破口。 二、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可分为几个阶段和模块实施,项目前期是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搜集、整理、筛选,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的分析研究,实现信息共享;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市场份额的阶段,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它成功的每一步运作需要企业各方而的配合、协调和强大的后台支持。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阶段是

集团公司信息化方案

集团公司信息化方案 一、集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集团以每年40%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为了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配合集团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集团引进了信息化的管理,其中集团生产公司使用XXU8总账报表,商贸公司使用XXNc3.0总账、报表;销售业务使用维涛进销存系统,物流仓储使用实达仓库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培养了一批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才。 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集团信息化整体部署规划,集团的信息化存在严重的“集团信息孤岛”现象,快速的业务发展与信息化管理不相适应,这一矛盾随着集团业务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的凸现出来。 目前各核算单位虽说都使用了财务软件,但应用层次普遍不深;现有销售业务处理系统,很多是照搬或模拟手工的核算和管理模式,缺乏对业务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财务总帐、报表不能与进、销、存业务系统一体化结合,业务数据无法达到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要求,销售计划与供应链计划、生产计划无法整体协同,现有的分销物流系统急需优化,更没有形成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客户整体产业链的完整供应链计划协同管理。 此外XX集团的组织庞大,急需建立一套适应集团整体管理和监控、决策分析的管 理平台,真正实现集团和下属机构之间的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和协同管理。 集团信息化的软件应用现状,造成了信息的分散、失真和严重滞后,从集团全面管理的角度来看,集团信息化的发展落后于集团业务发展的步伐,已经无法与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相匹配。 二、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团对内部的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趋强烈,整合集团资源,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重新构建一套适应和促进集团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完整版)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议

河南陆德筑机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建议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为了使公司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公司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急需制定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作为一个健全规范的企业,整体的布局规划首当其冲。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何来细致的管理内容。由此可见,做任何事,一个好的计划和大局观是必不可少的。公司现阶段处于关键时期,更需要这个战略布局。 针对公司现阶段情况,我对公司信息化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硬件系统拓扑图 拓扑图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布局的反映,是所有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所以必须建立健全详细的拓扑结构图。首先,要对公司机房的网络硬件设备及各部门所在办公区网络设备进行统计与勘察,力求完整全面。根据勘察的内容作出树形图,图上要求标记好各

个设备的重要参数及配置简情,再以简洁清晰的线条标示出各个设备间的连接情况。 二、建立软件系统的拓扑图 同样的,对公司所有的软件系统,例如OA、ERP、K3等系统进行统计,记录下当前运行的版本号,软件构架,服务器IP地址,客户端配置信息等重要的数据后,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软件系统拓扑结构图,用图标和线条表示出整个公司的软件系统构成。 三、建立机房管理制度 对机房进行严格的管理,出入机房的人员要经过信息中心的同意,并登记在册。机房要保持整洁,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做到机柜表面和地面无灰尘。机柜内的设备要时刻保持清洁干燥,机房内的温度及湿度要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每天检查机房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机房设备运行维护日志。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维护,避免服务器出现问题影响公司整体的软件系统。机房内物品要摆放整齐,工具分门别类规整整齐。建立机房维护考核,监督机房的各项指标处在正常情况。 四、建立计算机管理制度 对公司所有的办公用机进行统一管理,查看并统计所有计算机的配置信息。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所需要使用的软件系统,信息中心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需求统一调配计算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硬件系统,让每台机器都能物尽其用。而后需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统计信息,包括使用人,联系方式,职务,计算机硬件配置详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 提供了新的视野。全球化在为中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 的环境代价。为减少全球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 积极作用,我国必须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 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 球环境治理。 关键词:全球化;环境;影响 莱维特(Levitt)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词来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那以后,全球化 成为人们概括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 配置而导致全球经济和社会日益融合化、一体化现象最常用的词汇。全球化是 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以资源、投资、劳动力、 技术、贸易、消费的国际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交流、观念互动、 信息共享、技术流动为特征的知识全球化,以国际协议和机构为平台开展的治 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全球化对改进人类总体福利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产生了很多挑战,在环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环境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而且二者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 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1 扩大了环境危害的范围。自由贸易拓展了人类攫取资源的范围,扩大了 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如,木材的国际贸易对热带雨林的损害;濒危动植物及 其制品的非法国际贸易对生物物种生存的威胁;贸易范围的扩大使异地物种侵 入他乡,导致当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增加 了大量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交易而引发跨国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2 加剧了全球资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危害的程度。全球 化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对 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尤其突出。如,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开 采和产品运输的大量增长,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迅猛增加,大量占用有 限的农业用地和植被占地;导致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术经 济水平之下,资源的大量消耗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环境破坏。 3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全球化通过三种方式导致污染向发展 中国家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一是通过全球化的投资和生产,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等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美国39%的高污染产业已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也已转移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二是通过国际贸易使废弃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 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具备劳动力优势,废弃物处理费用较低,同时环境标准 较低。废弃物国际贸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废弃物转移,如 果处理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严,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环境污染。而随着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 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部 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 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 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 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 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 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 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 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 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 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 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 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 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 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 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 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 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 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 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 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 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 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从而 实现企业信息化,以达到显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二、信息化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过程中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管理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3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阅读摘要: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集团企业信息化愿景描述开篇,然后提出当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瓶颈,并寻找解决方法,同时提出集团信息化整体规划。 提示:文中加粗下滑线斜体文字为阅读要点。 目录 一.智慧集团企业展望 (2) 二. 集团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5) (一)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果 (5) (二)信息化工作瓶颈 (6) 三. 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7) (一)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 (7) (二)集团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8) (三)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 (9) (四)信息化体系建设 (12) (五)信息化应用建设 (13) 四. 总结 (17)

一.智慧集团企业展望 智慧型企业是具有前瞻性的,能够最充分、敏捷、灵活、有效地运用资源的企业,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并且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员工中得到快速“内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智慧型企业可以突破人力的局限,将自己的管理边界扩展得更远。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智慧企业建设目标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建设智慧集团企业是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目标。 什么是智慧企业,或者说什么是智慧集团企业?通过以下七个应用场景的描述,可以体验智慧集团企业的魅力: 场景1---胶工小李 下午17时,小李通过信息终端(手机、电脑等)接收到其工作林段的天气情况、最佳割胶时间、胶水预测产量等数据信息。夜间小李进入胶林开始工作,在自动割胶刀的帮助下快速完成了工作,并有效提高了个人产能。小李割胶完成后离开胶林,自动胶水采集器将帮助小李进行胶水收集,采集器完成胶水收集后将自动发送所在胶林产量信息到数据库,并将该数据信息分发给小李。小李获得信息后,在自动胶水采集器前收集胶水后送往收胶站。 场景2---收胶站小王 小王开始一天工作了,首先通过信息终端将获取到所属地区胶林产量信息,此时胶工小李将胶水送达收胶站,小王对送达胶水进行过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书

武汉凯达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建议书摘要 一.内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 1.内部现状分析 1.1现状简介 1.2业优势分析 1.3 企业劣势分析 2 外部环境及竞争对手现状分析 2.1社会环境,现状及趋势分析 2.2企业信息化概念及现状简介 2.3 竞争对手信息化策略及效益分析二.项目建议 1.项目目的 2.项目目标 3.项目实施(注意问题,失败总结)4.项目进度安排

5.项目结果预测 三.投资规模及资金结构分析1.投资规模估算 2.投资结构 3.资金筹备 四.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测1.经济效益估算 2.投资回收能力 3.社会效益预测 五.风险与对策 1.方案风险及对策 2.技术风险及对策 3.人员风险及对策 4.实施风险及对策 5.资金风险及对策 5.1 投资回收期 六.相关企业项目实施经验参考七.附录

1.项目相关设备一览 2.硬件设备厂商及产品一览 3.软件厂商及产品一览 4.专门术语一览 5.其他相关资料和数据 建议书摘要 冯总及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刻阅览这份关于我公司应用PDM、CAPP系统的建议书,在这份建议书中我将从公司目前在内部数据治理流通上的缺陷和不足动身,在考虑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讲明我公司进一步实施信息化改造,应用PDM、CAPP系统突破信息瓶颈的必要性,并给出一个大体解决方案供冯总与各位领导参考。 本建议书包括七个部分,分不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项目建议,投资规模与资金结构分析,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风险及对策,相关企业方案介绍,附录。 1.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 这部分分析了目前的市场环境,包括国家及行业政策,

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

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 随着餐饮连锁企业的迅速发展,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成为目前餐饮连锁企业亟待提高和解决的事务。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系统、收银系统和宣传系统等,本着安全、可靠、稳定、实用和专业的原则,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各个系统独立规划建设,让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具有高可靠、高可用、实时性的特点,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具备以下行业标准。 一、使用工业级软硬件产品 硬件产品应采用工业级的商用显示器,而非家用电视;软件系统不宜采用稳定性有待确定的安卓系统,应采用稳定性更高的LINUX系统。 二、可靠性高、便捷性强、维护使用简单 整机应采用芯片级的一体化设备,保证高可靠性、低功耗,安装便捷,后期使用和维护简单,系统可永久免费升级,确保技术永不落后。 三、安全性高 企业自建网络属专用网络,考虑网络安全性之后,可有效防病毒、防黑客入侵;系统采用国家推荐的LINUX操作系统,使得应用安全性也大为提高。 四、为企业实时连续不断的营业提供保障,具有高可用性 连锁企业为实时运营企业,时间性强,生产系统和企业文化宣传系统,应具有高可用性。 五、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应自建整个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及网络部署,自主设计企业的生产发布系统及企业文化宣传系统,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性和信息可控性,实现整个系统的集中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命运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 六、应有多种模式的使用方法 对于生产系统和宣传系统,应具有至少两种以上的发布备案——网络和单机本地发布,确保在网络出现故障时,本地发布备案及时启动,确保系统无断点运行,以确保“企业连续不断地赚钱”。七、改善连锁企业运营效益,增加收益 使用了生产系统和企业文化宣传系统,使得菜品改变灵活(短时间内可一次性改变所有店面的发布信息),宣传方式多样化,提高运行效益,从而增加企业收益。 八、具有改善店面美观程度,展现方式新颖 可完全替代传统的灯箱、纸质宣传品,流行的国际知名显示品牌,美观大方,改善店面环境,展现方式新颖多样,可大大提高顾客的就餐满意度。 九、有利于企业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企业文化 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企业运营,用统一的生产系统及企业文化宣传系统管理所有的连锁企业店面,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制胜法宝”。 十、提高企业运营模式的同时,不增加人员工作难度 采用生产及宣传系统,对企业人员工作模式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使得员工在标准化和规范性方面得到有利的提升。与之配套的会有企业专用网管、生产系统设计、企业文化宣传专业部门及人员,不增加店面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 十一、应具有远程及本地对员工培训的功能。 连锁性企业因为地域原因很难做到集中培训,使用的系统应具有网络及本地化培训功能。 十二、符合国际潮流 全球化连锁企业,如KFC、麦当劳、汉堡王及国内大型连锁企业茅台酒业、周大福以及本地连锁企业魏家凉皮均采用此标准构建企业的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化平台怎样建立

信息化平台建设怎样建 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外表的信息系统开发;第二个层面是标准体系建设,这是信息系统能够持续、深入发展所必须的支撑;第三个层面是标准化组织机构的职责到位、发挥作用,这是标准体系能够完善和贯彻所必须的保障。不了解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当作是一次性系统开发的工程行为,就会局限于第一个层面;不了解标准化组织机构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当作是一次突击性的工作,就会局限于第二个层面。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仅仅孤立地从某个问题、某个层面着眼,盲目地赶国外的ERP、CIO等时髦的概念,虽然短期内见效快,终归是扬汤止沸。只有第三个层面的标准化组织机构发挥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从而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走在别人的前面。 信息化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 1、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依据,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等。 2、企业战略分析: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明确为了实现企业级的总目标,企业各个关键部门要做的各种工作。同时还要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明确上述各个要素与信息技术特点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确定信息技术应用的驱动因素,使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战略实现融合。 3、分析与评估企业现状:分析企业的业务能力现状和企业的IT能力及现状。这个方面把握得更好的当属企业自己,如果加上管理咨询公司的辅助效果更好。 4、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发现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使其和信息系统相融合。 5、信息化需求分析:在企业战略分析和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指出信息化的需求。需求分析包括系统基础网络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数据库等需求。 6、信息化战略的制定: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其次是起草企业信息化基本原则。它是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作者:————————————————————————————————日期: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案例Ⅰ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2006、2007、2008、2010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沃尔玛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正如沃尔顿所坚持的:“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二、沃尔玛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 购买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1969); 存货管理系统(1969); 电子收款机(Point of Sells,POS)系统(1973); 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1979),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节省电话费1000万/年; 统一产品标识码(1980); 1983年,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与供应商建立电子数据交换(1985); 通过Retail 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测方法等(1991,1993),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 启动电子商务网(1996); 店内的广告采用沃尔玛的视频网络(2000); 第二次启动电子商务网(1999);

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篇名 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作者 戴君瑋。私立大明高中。資訊科。二年2班柯佑昇。私立大明高中。資訊科。二年2班廖凱文。私立大明高中。資訊科。二年2班

壹●前言 人類對於科技就好似小魚兒不能沒有水一樣依賴,在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下,對人類而言是一大福祉,但享受這些科技的同時,以前不曾存在的問題,亦隨之而浮現,而且嚴重地撼動了我們整個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熱帶雨林的過度砍伐、全球石油與天然氣的過度使用、造成氣候異常,使許多珍貴的動物、植物瀕臨絕種的,在諸多的衝擊中,「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已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全球暖化」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關注,是因為它造成北極與南極的冰山逐漸溶化,海平面逐年的上升,許多位於低海跋的國家因為受到影響,使的原來居住其地的居民流離失所,無非是它所牽涉到的層面,將是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 「全球暖化」所造成的議題,不再是一個團體組織或一個國家的責任,如果繼續放任不管的話,它所造成的問題,足以影響到整個生物的存亡。因此,面對這諸多的環境問題,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亦無由推卸、置之不理。是故,反思問題的根源所在,尋求一適當的因應對策,將勢必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一個切身的責任。 貳●正文 (一)何謂「全球化」 何謂全球化?全球化的因素涵蓋了政治、經濟、科技、勞動、文化工業、媒體、生態環境和社會認同等面向,這些因素之間互為系統性的影響,而驅動全球化的軸我們就無法再以馬克思下層建築(科技、經濟)影響上層建築(政治、文化)之教條主義來理解,無寧從社會系統分化、生產和互動的角度來觀察它。也就是說,全球化的發生源於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系統整合發展,因此,全球化不僅發生於現在,而早就濫傷於三、四百年前。根據U. Beck,當下所形成的全球化是指向一個動態、辯證的過程,由政治、經濟和跨國行動者所運作、發展跨越、穿越民族國家主權與管制能力的行為,如跨國企業、國際組織、全球網絡化的非營利組織(NPO/NGO)(如Greenpeace)等。因此,全球化強調超越國家、跨全世界性的組織活動,它穿透、踰越了國家間的界限,並且形成動態的連線,按照此說法,全球化的範疇相當廣泛,我們將以類型分析之。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 系统中。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

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最新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和工作打算汇报材料

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和工作打算汇报材料 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和工作打算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2020年,xx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稳中提质、改革创新”总要求,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控、风险防控等工作重点,从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应用推广、运行维护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工作,较好的发挥了信息系统在生产监控、过程管理和辅助决策方面的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信息化管控 一、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共制定有《xx信息化管理办法》、《xx网络安全管理制度》、《xx计算机管理办法》、《xx软件正版化管理办法》、《xx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管理办法》、《xx应用系统数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划、项目、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运行维护的信息化管理制度18项,较好的指导和规范了公司信息化建设。 2020年重新修订完善了硬件资产管理办法、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办法、信息化管理办法、微信、QQ群组管理办法、报废计算机和计算机耗材废旧污染物品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等6项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情况 (一)2020年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完成情况。

按《xx关于下达2020年度资本支出计划(信息化专项)的通知》要求,严格监控审核各类信息化资本支出项目的执行情况,督导各单位资本支出计划按进度完成。2020年各类信息化计划资本支出费用为537.2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了346.43万元,预计11-12月份完成122.13万元,全年总计完成468.56万元,计划完成率为87.22%。 1、审核类项目 xx审核类项目共计8项,分别为工艺动画展示软件、SaaS门户网站防护软件、龙软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生化检验血库管理软件、预防保健数字化门诊系统、远程控制软件、综合管理系统(二期)。 (1)综合管理系统(二期),合同额120万,2020年计划完成80万元,按合同约定,已完成第一阶段付款36万元,按照开发进度及合同约定,12月份将完成第二阶段付款36万元,完成了预算目标。 (2)山不拉煤矿龙软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预算金额为30万元,实际支出30万元,完成了预算目标。 (3)职工医院病案管理系统预算金额为15万元,计划12底前购置完成。 (4)职工医院生化检验血库管理软件预算金额4万元,实际支出4万元,完成了软件的购置。 (5)职工医院预防保健数字化门诊系统软件预算金额为8万

沃尔玛给中国连锁企业信息化的启示

沃尔玛给中国连锁企业信息化的启示 沃尔玛的信息化策略在业界内一直得到好评,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信息系统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2002~2005年,沃尔玛连续4年蝉联全球财富500强的首位,与先进信息系统的采用是分不开的。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经说过,他主张不惜代价建立先进信息系统的理念其实很简单,“我如果看不到每一件商品进出的财务记录和分析数据,这就不是做零售”。沃尔玛的神话无疑印证了信息化对现代零售企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商战企业一旦落后,就会步步出错,直至被淘汰。 经营之初相对于其他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儿玛开始发展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竞争者,但这种态势在上个世纪末却发生了大的扭转。就在其他连锁零售仍旧以传统方式经营时,沃尔玛开始将重金投入各种信息系统建设。沃尔玛在信息系统方面投入的热情在全球的企业当中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该公司早在1983年就同休斯公司合作,将一颗耗资2400万美元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成为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的企业。至上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在电脑和卫星通信系统上就已经投资了7亿美元,而它自身不过是一家纯利润只有营业额2%~3%的折扣百货零售公司。此外,沃尔玛还制订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总体成本”的新经营策略和理念,把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ERP)提升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通过新型的信息应用,沃尔玛的经营效率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在沃尔玛全球的4000多家门店,通过该公司的网络在1小时之内就可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配置在1977年完成,可处理工资发放、顾客信息采集整理和订货-发货-送货流程,并实现了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快速直接通信。 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让沃尔玛占尽了先机。曾有一种说法是,沃尔玛的电子信息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在沃尔玛本顿威尔总部的信息中心,1.2万平方米的空间装满了电脑,仅服务器就有200多个。在公司的卫星通信室里看上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解一天的销售情况,可以查到当天信用卡入账的总金额,可以查到任何区域或任何商店、任何商品的销售数量,并为每一商品保存长达65周的库存记录。1981年,沃尔玛开始试验利用商品条码和电子扫描器实现存货自动控制,又走在了其他零售商前面。采用商品条码代替了大量手工劳动,大幅缩短了顾客结账时间,更便于利用计算机跟踪商品从进货到库存、配货、送货、上架、售出的全过程。据沃尔玛方面说,在对商品的整个处置过程中总计节约了60%的人工成本。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开始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与供应商建立自动订货系统。到1990年,沃尔玛已与它的5000余家供应商中的1800家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成为EDI技术的全美最大用户。到上世纪80年代末,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行已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每个配送中心约10万平方米面积。每种商品都有条码,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由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到90年代,整个公司销售的8万种商品中,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竞争对手只有大约50%~65%的商品集中配送。信息化装备先进的沃尔玛还不断开拓新的技术应用,该公司此前对100家最大的供货商提出,要求他们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