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广

泛的关注和推广。心理教师作为学校心理教育队伍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帮助学生成长、改

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任,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困惑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

思考和改进。

首先,中小学心理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学

校教师数量少、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心理教育工作难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配合。尤其对于

一些家庭背景比较复杂、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会有着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却

往往不被相关部门及时关注和解决。因此,心理教师需要积极协调与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社工等相关人员合作,形成联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实现心理辅导工作的精准化和专业化。

其次,中小学心理教育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地。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心理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均衡、无缝地融入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因此,心理教育

工作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落脚点,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式。比如,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通过开展心

理小讲堂、理智激励、自我认识、情感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潜能,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素养,提高自我领导和生命价值的意识。

最后,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新的发现和新的变革在不断涌现,而只有做好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才

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革,并用教育的艺术和科学把握学生的成长呈现。在职业成长方面,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不断拓宽教育的视野和深度,通过参加学术讲座、阅读相关教育专业书籍、互相交流等方式,不断丰富教育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心理健康

教育的落地以及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只有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才能在心理教育

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担当。建设一支有专业理论基础、实务操作能力和遵循职业伦理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学生接受基本心理问题指导的前提。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市有中小学校145所,其中有专兼职教师的学校数128所,约占比88%。专兼职心理教师共有210人,其中专职心理教师30人,兼职心理教师180。心理学背景有28人,教育学背景有56人,医学背景4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教师21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有189人。其中ACI 注册心理咨询师4人,二级心理咨询师37人、三级心理咨询师148人。 二、问题现状 (一)专职教师占比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市各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210人,其中专职心理教师30人,仅占整个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的14%。按照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此要求,我市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缺口较大。专业背景方面,我市心理教师队伍中

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的仅有28人,仅约占比13%;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的仅有21人,约占比10%。心理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教育学或其他专业的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心理教师都取得了人社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但总体上专业对口率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二)考评机制匮乏,教师职称晋级困难。目前,各个学校缺少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有的将心理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课、道德法制课、思想政治课等;有的未将心理健康教师课后的心理咨询纳入工作计量。有的心理课程被占用,心理教师承担行政管理等情况。心理健康教师虽事务繁多但课时量较少,教学成果无法展现,晋级评优缺乏保障。一些专业对口的心理健康教师,不得不选择任教如英语、数学、政治等学科。 (三)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推动专业成长。由于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上不够重视且投入较少,加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本身具有见效慢、教学成果无法量化等特性,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边缘化”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的业务培训少,也没有建立心理教师职后督导体系,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缓慢。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心理学流派多、心理咨询技术繁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特别需要长期的某项系统培训或督导。不少基层心理教师还会自费购买督导服务或者参加沙盘等专项培训。有的心理教师会与同事进行督导,但效果比较有限。 三、对策建议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挑战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挑战2023年,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教师职业中,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严重的隐患,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本文将分析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 压力大 中小学教育的竞争压力较大,教师往往面临着各种重大决策,如考试、招生、奖惩等。经济上,教师工资相对较低,晋升主管的机会较少,个人发展困难,经常面临家庭和教育工作之间的矛盾和抉择。 2. 意外伤害 教育活动是一项比较危险的工作,很容易遇到状况,如交通事故、爆炸、火灾、食品中毒等。如此恶性的工作环境容易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给教师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3. 职称和评价标准的刻板化 当前评价标准的刻板化,导致教师的评价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教学情况,极大的削弱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职称制度的单一、死板,使得教师的精神激励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不爱岗、不敬业。 4. 家庭和职业的矛盾 教师的家庭时间相对较少,常常加班甚至夜班,与家人在时间上产生矛盾,最终导致教师面临失调问题。 5. 社会舆论风险

以往,对于本职工作的评价主要是教育局或上级机关决定的。但现在,社会舆论的非常性和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和评价。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 1. 调适心态的能力 教师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调节自己的心态才能适应工作。主要在于教师在面对问题时要明白,问题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而应该从中找到一些可操作性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因素。 2. 自我定位的能力 教师在职场上除了要实现职业理想,还要对自己有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只有教师明白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避免在职业生涯中出现迷失的情况。 3. 交流与沟通能力 教师的职业要求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在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极其重要,它不仅能影响到教学效果,也能影响到教师的学科和职业发展。 三、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1. 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体系 通过学校的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体系。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这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并夯实师生家庭间的情感支撑。 2. 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有效对策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有效对策 进入21世纪,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总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为深刻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如何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情况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从不同的年龄段来看,青年主要表现为情感障碍,如:抑郁、急躁、焦虑、人际敏感、偏执倾向等。中年主要表现为各种神经症,如: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 “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这段话反映出了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事实上,对于教师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康教育课题组调查,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事实上,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 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如果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承受,就会产生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就会由些而产生。所以,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仔细分析,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所造成: 1.来自于社会的压力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点,人们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望。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与专业修养,而且还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但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涉及的因素很多,形势又在不断发展,教师与社会期望之间总会有差距。再者,社会上的人们、家长和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教师,同时教师角色也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教师在不同的人们心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适时地转换角色,进行符合角色期待的角色行为。而且现在正处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容易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态失衡。所有这些,都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2.来自于工作的压力 教师的职业决定着其工作压力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地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一群有着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秉赋、能力,不同气质、性格,不同意志、情感,不同思想、行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好奇性,又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些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

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共6页

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然而,在这样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困难重重、处境尴尬。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历和与同行交流的心得,对于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在学校的具体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以及有助于走出困境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对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当前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面临的困境 (一)“我属于哪里?” 1.组织管理缺位 有关政府文件也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分管领导负责,建立由相关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由德育处具体组织实施,各校由分管校长负责,建立由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学校德育处具体组织实施。但事实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多数时候只停留在文件上,专职心理教师经常是“孤家寡人”。领导遇到活动、检查时才会主动过问,平时更加关心的是学科教学、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等。 2.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 一般新教师进校后,都会被划分到具体的学科教研组,有一名指定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一对一地进行听课、共同备课、班主任工作指导等。学校平时的教研活动也多是以科组为单位进行。而多数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只有一人,遇到科组活动,则只有被随机分配到其他科组或干脆被“置之不理”,横向缺乏与教研组同事交流切磋的机会,纵向没有师徒传承学

习的机会,日常工作完全靠自己摸索。 3.在工作环境中倍感人际孤独,无群体归属感 由于专职心理教师的办公室(心理咨询室)一般地处僻静的位置,远离其他教师的办公场所和教学区。办公室里多数时候形单影只,加上工作性质的关系,平时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机会并不多,这使得多数专职心理教师在学校人际中时常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 (二)“怎样证明我的价值?” 1.日常工作中没有明确的工作效能标准和考核制度 其他学科每学期都有一定的工作量规定、教学进度规定,期末在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方面都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而心理教育由于工作性质不同,没有具体量化的评价标准,每到年终总结时,也没有能说明自己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因此学校里每学期、每学年的评优评先基本都轮不到心理教师。另外,心理个案辅导作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有些学校却得不到承认,不纳入工作量,这部分的工作也得不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同。在实施竞聘上岗政策时也无任何优势可言。 2.在工作过程中感到千头万绪难开展,无成就感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严格上讲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取得较好的实效,既需要领导的重视、教师的协助、学生的参与,又需要经费的支持、组织的配合和制度的保障。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看,可以从规划、宣传、咨询、辅导、测试、培训、科研等多个领域去展开。这些工作如果单靠专职心理教师,又没有一定的职权支撑,是很难展开的。所以,专职心理教师常常在工作中感到千头万绪,困难重重,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发展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了极为重视。这不仅是因为教师群体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更是因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状态与健康状况十分复杂。一方面,教师一直处于各种压力之下,比如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等,因此难免会出现抑郁、焦虑、疲劳等问题;另一方面,教师的反应性强,容易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共情,从而受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例如情绪低落、安全感不足等。这些问题对于中小学教育质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随着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逐渐了解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波动较大。教师观察力敏锐,体验和思考力强,所以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如情绪低落、忧虑不安、急躁不

安等。 (2)身体疲劳,精神压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大,长时间的工作负荷、紧张的工作环境,往往会使教师疲惫不堪,心情沮丧,精神压抑。 (3)睡眠质量差。由于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焦虑感强等原因,许多中小学教师容易出现失眠、浅眠等睡眠问题,影响了其正常的休息和工作状态。 (4)缺少支持和安全感。中小学教师处于工作中,会面对许多挑战,而且往往面临着来自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会使得中小学教师感到孤独无助与缺乏支持,增加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1)影响工作效率。中小学教师如果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其工作效率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不仅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水平。 (2)影响家庭生活。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性注定了其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加上心理压力大,教师的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家庭冷漠、家庭矛盾等问题。 (3)影响身心健康。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紧张、压力大,如果长时间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身体疾病和心理障碍等问题,如失眠、头痛、肩颈疼痛等。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广 泛的关注和推广。心理教师作为学校心理教育队伍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帮助学生成长、改 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任,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困惑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 思考和改进。 首先,中小学心理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学 校教师数量少、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心理教育工作难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配合。尤其对于 一些家庭背景比较复杂、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会有着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却 往往不被相关部门及时关注和解决。因此,心理教师需要积极协调与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社工等相关人员合作,形成联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实现心理辅导工作的精准化和专业化。 其次,中小学心理教育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地。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心理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均衡、无缝地融入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因此,心理教育 工作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落脚点,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式。比如,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通过开展心 理小讲堂、理智激励、自我认识、情感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潜能,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素养,提高自我领导和生命价值的意识。 最后,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新的发现和新的变革在不断涌现,而只有做好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才 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革,并用教育的艺术和科学把握学生的成长呈现。在职业成长方面,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不断拓宽教育的视野和深度,通过参加学术讲座、阅读相关教育专业书籍、互相交流等方式,不断丰富教育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心理健康 教育的落地以及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只有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才能在心理教育 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态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此,我们需要认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问题一:缺乏专业教师与资源支持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心理咨询师资源匮乏等问题。这导致学校心理教育不够系统化,教师在心理教育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解决方案一:加强师资培训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引导相关专业人士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 问题二: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合理与滞后 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在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学生们普遍关注心理方面的问题,但课堂上的教育内容往往过于简单或难以与他们的实际问题相连接。 解决方案二:优化教育内容与方法

我们建议制定更为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纳入正式考试范围,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同时,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兴趣培养。 问题三:缺乏有效的咨询和支持体系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但是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缺乏足够的咨询和支持体系,无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方案三:建立完善的咨询和支持体系 我们建议增加学校心理咨询师的编制,建立起完善的学生心理咨询和支持体系,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和家庭辅导等服务。同时,积极发展校外心理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帮助。 问题四: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应该关注的,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现实中往往缺乏家庭和社会层面的积极参与。 解决方案四:加强家庭和社会合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应加强合作,形成全方位的关爱机制。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和疏导,社会各界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共同营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 策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发展也十分 快速。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 非常重视问题。教师享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一旦教师的心理出现问题,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效果。同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见》的颁布, 足以说明教育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而其中明确说明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影 响最大的就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教师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心理出现问题的 教师,则会打压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作为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从单一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尝试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心理健康上,多给予教师 心灵、情感、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关注,从而减少教育教学工作带给教师的负面情绪,使教师群体能够持续在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策思考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良好 的心理素质,不但能够帮助中小学生从容应对各种挫折与挑战,还能使他们更好 地发挥自身的潜能,适应外界变化。即全体教师都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也就是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应是全体教师。因此,心理健康教 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应关注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心理障碍的 防治。当前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必定会给中小学生带来一定心理压力,因此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当其时。本期我们约请相关专家、校长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不同角度对上好心理健康课、加强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探讨,让心理 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花开遍地,为每一颗心凝聚强大的力量。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分析

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

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期望有余,而关心不足。然而,教师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在他们有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以下就是教师有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态严重 一方面,总认为自己的职业或职业的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因此而苦恼。另一方面,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夸大自己的缺点。 2.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 有些教师看见别人某些方面(才华、成就、品质、相貌、物质条件、地位)高于自己而表现出心怀不满的情绪,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另一方面,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 3.焦虑水平偏高 强烈的自制力和自我约束;过分追求完美而过分自我克制和自我关注。 4.性格忧郁孤僻 不愿主动与别人接触、交往,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戒备、多疑、甚至恐惧的心理。 5.逆反心理较强 表现为以主观偏见去否定周围的人和事,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立和对抗,常常表现出嫌恶、愤怒、反抗、不满等情绪。 二、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个体内部的身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具体原因如下: 1.遗传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良。 2.认知偏差 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利害关系的预测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评价不当,易导致不良心理。 3.知识、技能、素质的缺陷,难以适应社会及教育改革的要求 4.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5.心理安全感不足,福利待遇缺乏保障 6.过高期望与教师需要的多元化长期被忽视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古人云:“德高者可以为师”。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很高的。 7.教师应付与工作有关事件的应激能力存在着方式上的偏差

教师常见的心里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师常见的心里问题,及解决途径 学生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校园本应该是学生的避风港,起着保护学生安全的重要作用.如今,在校园里却不时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教师精神病发作把学生仍出窗外.教师自己轻生等等.这让我们反省:教师现在怎么了? 由于现在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教师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的心里问题日益突出. 教师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也就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教师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环境的不满;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等。 2.职业心理问题。 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观念问题和职业行为问题。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和不良型。教师的职业观念问题包括:情绪型、无奈型、动摇型和离职型。 3.人际交往问题。 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 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缺陷是

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缺陷。 5.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病、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 6.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神经症一般类型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等。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师身上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 新上岗的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班务,进行个别教育,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家访等。有一部分新教师一工作就当班主任,由于年轻加上经验不足工作中往往疲于奔命,这样会导致心理冲突. 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新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客观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迷茫,社会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应该"与"是"之间存在冲突:应该做的做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作为中小学心理教师,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困惑与思考。以下是我认为的一些主要困惑和思考: 困惑于如何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面临的压力和困扰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可能面临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可能存在情绪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面临家庭问题。对于这些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自己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我们可能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与同行交流经验,寻求其他专家的帮助和指导。 我们常常思考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至关重要。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行为问题可能会给我们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带来困难。有些学生可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些学生可能行为问题较多。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努力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互动。我们也需要注重为学生树立榜样和一些适当的规则,让他们明确自己在校园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也常常困惑于如何与家长合作。家长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的期望和做法可能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相悖。有些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有些家长可能对学校的工作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解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并倡导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也需要与家长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尽力。 作为中小学心理教师,我们面临着各种困惑与思考。解决这些困惑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极与同行交流经验,寻求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我们也需要积极与学生和家长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保持热情和耐心,对待每个学生,并始终坚守我们的信念和职责,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帮助和支持。

年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成长中的困惑与思考”

年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成长中的困惑与思考” 教师这个职业可谓是充满挑战、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发现自己在做教师这一职业上所遇到的困惑和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与读者分享我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与我一样的年轻教师,都希望能够尽快成长并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打算。然而,我们也不可以忽视一些传统的思想和方法。视觉化教学是很多教育者所推崇的,但是,如何才能真正找到一种能够启发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视觉化教学方法?这是我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次,现在的学生具有很高的学习压力。过度的家庭期望和社会竞争激烈也让学生感到非常压抑。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只有传递知识的功能,而缺少对学生的心灵关怀和指导。尽管很多学生看起来像是很成熟、很自信,但他们的内心却往往很纤弱。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我努力改进的方面,我希望能够成为他们心底的贴心小棉袄。 最后一个问题是,在现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里,如何教会孩子们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交技能。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学生社交的主要形式,虚拟世界已经替代了现实世界的交流方式。我认为,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更好地与人交流、学会有效地传递自己的想法和信仰。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教会他们如何照顾和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意见,以及如何在多样化的社会中融入自己的个性。

总的来说,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遇到的困惑和挑战都与时代和社会联系在一起。面对这些困难,我感受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只要我们对教育的热情没有减少,持续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就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中迎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 1.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角色,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 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成长。 2.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 - 教学负荷沉重,常常不能花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发展。 - 缺乏系统的教师培训和支持机制,使得教师面临挑战时感到无助。 - 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教师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3.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 教师可以选择在教学方面深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 也可以选择走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道路,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另外,教师可以选择在管理和领导方面发展,影响更广泛的教育改革。 4.如何进行专业发展 - 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 加入专业教师组织或研究团队,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 学习和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5.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 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变革使得教师面临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要求。 - 教师需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长期投入和坚持,这对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情绪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建设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满足教师的需求。 - 鼓励教师参与课程研发和教学改进的实践,实现自我提升。 -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为教师提供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指导。 7.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教师自身的自觉性和动力对专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 学校的文化氛围和领导支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社会和政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8.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 专业发展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 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职业满意度,提升工作激情。 -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潜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基础。 9.如何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困惑 -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 - 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 - 教师自身应保持学习的态度,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0.个人思考与感悟 -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切感受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困惑。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一、教学环境的挑战 中小学心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包括教学环境的挑战。在 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学校的教学环境也受到了 各种各样的影响。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较大,这些都给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如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是中小学心理教师们一直在思考 和探索的问题。他们需要想办法提升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也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调节情绪和 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中小学心理教师们需要善于创新,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心理教 育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也是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社会的 发展,家庭教育的不完善、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等因素,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越发严重 的趋势。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人际 关系问题、情绪管理困难等,如何有效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小学心理教师们 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三、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 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工作中还需要思考和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问题。目前,随着社会对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就业前景较好。在担任心理教师的过程中,他们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 需求。 中小学心理教师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也需要认真思考。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专 业领域里取得更好的发展,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贡献更多的 力量。他们还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以应对更加 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学心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 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职业发展需要。 四、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工作中还需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 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中小学心理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 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信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困惑与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困惑与对策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历经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和扶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眼下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一个关键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教师个人、业务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三个角度进行相应反思,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实施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困惑 1.专职发展和兼职身份的矛盾 目前,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他们专门从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称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些教师一般是学校直接从各大院校招收的心理学、教育学或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第二类是由学校原来的政治、音乐、科学等各科目的教师或校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之后,兼任这项工作。第三类是由班主任、政教主任、团队干部或其他相关的行政人员,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之后兼任这项工作。 后两类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实际上属于兼职性质,第一类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某些地区,属于兼职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大,不利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2.岗位编属和职称评定存在问题 当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般属于教师编制,其岗位一般归属教导处或政教处。但许多地区教育部门还没有确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术职

称评聘系列制度,例如浙江省直至2005年才同意部分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申报德育教师系列。而相对其他专业的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在课时、教学成绩、公开课、辅导学生获奖等方面都明显没有优势。又因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其他学科有较大的不同,导致评职称时,非本学科评委对课的质量把握不准确,容易出现争议。同时因为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机会担任班主任,而职称评定对担任班主任的年限又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造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偏低,晋升困难,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3.教学专业化方面存在差距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化和系统性的教学或辅导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主要有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个别辅导、心理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讲座、心理健康络教育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往往难以与专业课相提并论,在教学时间、教学组织、教材使用等方面专业化程度低。例如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往往落实在班队课或地方课程上,而教材则大多由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来选定或原创。教师的自主性较大,但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和工作量,同时也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又如个别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学校类型不一样,需要进行个别辅导的学生不一样,个别辅导的问题不一样,问题程度不一样,干预所用时间不一样,这些目前都还缺少可操作性的指引。 4.绩效考核缺乏有效评定机制 因为缺乏教学专业性和师资的专业化,使得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上述教学工作的工作量没有进行认定或者缺乏明确的认定。例如高中(职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安排心理社团活动,但学校难以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这类问题会明显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归属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认真研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 从全省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重视,从事心理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还不到位。部分学校心理测量设备、心理咨询室、心理团体活动室、团体训练室等还不能满足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需要。 2.心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心理咨询师缺乏 从我省中小学校心理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整体水平还不高,专业素养和技能不强。大多数教师仅仅能够完成心理健康课程任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处于较低层次,致使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收效不明显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课程化的倾向。有的学校采用简单生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心理教育课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混淆,没有发挥出心理教育特色和优势。 4.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全员抓心理健康教育的氛 围没有形成 有些学校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全是心理教师的事情,过分依赖心理老师,不注重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二、解决问题主要对策 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学校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心理健康 教育组织机构到位。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制定、宏观指导。下设办公室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协调,推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二是基础设施保障到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就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内容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进课表、有师资、有教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见的困惑与解决方案——总结报告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见的困惑与解决方案——总结报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见的困惑与解决方案——总结报告 引言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心理困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和保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许多困惑,本文将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常见困惑和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分析。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困惑 1、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缺少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导致在发现孩子的心理困扰时无法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帮助,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困扰。 2、心理咨询难度大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适时给予适当指导,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与各种情况各不相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心理咨询难度较大。 3、师生关系的塑造 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困惑。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新来的教师来说,初次参与班级管理时,缺乏经验和感性的认识,会导致与学生

之间缺少了有效沟通、交流等情况,进而影响了所管理班级的整个心理健康状况。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解决方案 1、政府部门和学校应增加心理工作者的数量 为了解决缺少心理咨询师的情况,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心理医疗和心理咨询领域的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有关部门培养心理咨询师,到各学校加强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建议政府和校方都要高度重视心理工作者的招聘和培养,尤其是针对小学,应该设立固定职位的心理咨询师,并设置条件优厚的招聘政策,为学校带来专业的心理咨询支持。 2、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鉴于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多样,教育工作者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精通各种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各种心理咨询技巧及方法,还应该加强对孩子心理发展的了解,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教育专业水平。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心理咨询、培训、讲座、研讨会等机会,积累丰富的心理知识和教育管理经验,成为一名全面、有素质、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3、强调课外心理教育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课堂教育是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除此之外,对于孩子而言,课外心理教育也很重要。政府和学校应该在校外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活动,例如心理辅导、经验分享会、健康教育等等,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发扬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让孩子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小学教师的六大困惑

中小学教师的六大困惑 近几年,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检测。调查发现,有75%的教师感到“每天觉得很忙、很累,但是,总结的时候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90%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检测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0%,其中,有10%以上的教师存在中度心理障碍,有2%左右的教师有心理疾病.教师的心理问题如此之高,主要在于教师心里有很多困惑没有解决,下面我就谈谈在我们普通教师身上存在的六大困惑。 1、教育目的之困惑——“千万次地问,time and time again ┄" 教师教育目的不明确,就不能够真正弄清自身的社会价值,无法尝到职业的尊严和快乐。教师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这些简单得不能够再简单的问题,却涉及到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教师的职业尊严这些大问题。当某个教师如果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时,实质上已经在对教育进行一种哲学思考。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往往是越思考越困惑,越思考越糊涂.因为我们所期望的与我们所做的反差太大。当有的教师在课堂大张旗鼓地宣扬,“读书就是为了娶美女、赚大钱"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追求功利的工具.因为学生仅仅为了“娶美女、赚大钱"而读书,会异化教育,异化学生,异化教师。最让人悲哀的是,高三学生在高考后,许多学生都会把陪伴自己多年且付诸了许多心血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给撕了、给烧了.惟有如此,他们才会有一种解脱苦海的超然和快乐。还有我们只要对学生放学的情形仔细观察,我们会产生深深地无奈。学生放学后冲出教室的举动,生动地表明学校不是快乐的地方,学校是受罪的场所。面对现在激烈的应试竞争,许多教师感到了困惑,在自己的内心不断追问着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教师我应该怎么办,我这样努力地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做值得吗?” (二)生对师的感情之困惑—-“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从未感动过”.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叹,我对学生好得不得了,我往往对他们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给学生们看,但是学生根本不买帐,还在背后乱议论我们。为此,有的教师感到心里极不平衡,因为学生在对教师的考评表上,这些教师往往排在倒数几名,面对这些教师往往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女教师感到:莫名其妙地,我就成了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我们现在的学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是茁壮成长,身体发育得很好,因此,体力比较好.女教师中虽不乏有孙二娘、王熙凤这样的“侠女”,但多数是在体力上属要被保护的那类,学生又是吃柿子往软的捏,所以许多弱女子教师就成了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男教师虽然在体力上有优势,但是有教育法规这个紧箍咒,纵使有“降龙十八掌”之功,但也不可能来一招“神龙摆尾”,否则就“亢龙有悔"了,弄不好媒体就要暴光。男教师也只有唱起这首悲壮的老歌:“热血在心中沸腾,却把岁月刻上伤痕,只有暗自流一把‘英雄泪'"。众多教师对自己的付出产生了动摇。自己是“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地工作,还换来一身的职业病,可是学生却无动于衷,自己的好心换来的怎么是伤心? (三)教学成绩之困惑—-—“2002年的第一场雪” 许多学校都提出了“质量学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是教师的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