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审美自律的教学设计1

审美自律的教学设计1

审美自律的教学设计1
审美自律的教学设计1

湘教版美术鉴赏高一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提倡个性

体现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力求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及融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体现个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多向反馈结构,以在愉快教育、创造教育、探究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尝试对学生培养的探讨,推进素质教育。

2、理论依据:以学生学为主,依据构建主义为主的理论。

3、设计特色:本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1、《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了美术鉴赏学习模块的学习目标:

(1)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

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2)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在

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

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3)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多

种角度探索与美术相关联的问题;学习以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

考,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也对本课内容教学提出了要求:本课教学主要是让

学生理解审美自律这一概念的内涵,并且了解这一趋势在美术领域的反

映,对艺术家的创作又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

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和艺术家的个性、情绪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对作品

的重要影响。主要运用比较鉴赏法,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来把握教材

内容。

3、本课教学内容是美术鉴赏学习领域的第三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

4、本课主要讲解了艺术家不同的审美情趣导致了表现个性的不同表现方式,

艺术家在创作上开始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前面一讲是人间生活,讲述的是艺术家的创作不再围绕宗教信仰而

展开,开始慢慢转向描绘人间生活本生,表现日常劳作、熟悉的生活、

真切的喜怒哀乐以及那些稍纵即逝的时刻。它的后一课是从传统到现代,

讲述的是艺术家们不再传统的去表现作品,在美术作品表现形式上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很强的个性。而本课讲的是审美自律,刚好在中

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很自然的把两课联系在了一起。

三、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刚从初中上来,在初中他们已经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学

到了怎么欣赏的方法,而“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

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所以学生具备了一

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2、我认为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会对美术作品的形式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

会导致艺术家表现的个性也不同这两方面的理解上有困难。

3、我认为学生会运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等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美,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式美,提

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和笔、墨表现方法及构图法则,

教师通过讨论演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联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价值和态度:学会山水画的欣赏方法,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

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和诗意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以及个性

的表达,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及领悟中国山水画中深刻的中国传

统人文思想。

2、教学难点: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采用产生式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实物的写生等教学手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白纸一张,黑色记号笔一只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盆景两盆。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按照平常上课的位置,在讲台放两盆盆景。

4、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两盆盆景用于课堂学生写生。

八、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两个视频,出示的第一个视频是关于书写瘦金书的;之后出示第二个视频是关于书写狂草的。视频之后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瘦金书和狂草的两个视频大家比较喜欢那种风格,如果让你自己去表现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生:有人说喜欢瘦金书,也有人说喜欢狂草。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同学们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点比较含蓄,有的则比较豪迈,所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放式也不一样。艺术家也同样,每个艺术家都具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

引出课题-----审美自律

(设计意图:据我了解学生对视频很感兴趣,所以我就选择了以视频的方式来导入本课,这样能更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吸引到课内,有利于更好的展开教学;之所以选择两个书写不同字体的书法视频,是因为本堂课的主体-----审美自律,第一个视频是瘦金书,一笔一划比较含蓄,第二个视频是狂草,随心所欲比较张扬,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样一样东西不同的人来表现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方式,这就是每个人的个性,就能很自然的导入本课主体----审美自律。)

2、新课讲述: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瘦金书和狂草的视频,瘦金书和狂草都是书法,说起书法大家会不会想起一个人呢?

生:王羲之。

师:不错,那说起王羲之大家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生:《兰亭序》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吧。(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去引出《兰亭序》,设置的问题也是很简单的,一步一步的引出了《兰亭序》。)

出示《兰亭序》:

师:这些“之”字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每个“之”都不一样。

师总结:同学们只说出了结果,过程是王羲之写这些“之”的时候并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在喝了酒之后写的,写每一个之的感情都不一样,如果一换整篇就不流畅了。书法讲究气韵,兰亭序一气呵成,自然随意,适情适性,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形成了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时为下一环节作铺垫,从书法领域过度到绘画领域。)师:书法家的审美观念无意中从实用向个人兴趣的需要发展,而在绘画领域又是不是有相同的境地呢?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绘画领域。先来看看《早春图》,郭熙是北宋的宫廷画师,这张画就是他为宋神宗而画。

师:尝试从画面的形式来分析下作品?可以从构图上去分析

生:很高,看上去很远。

师总结:构图体现“高远、平远、深远”线条、山石用“卷云”皴法,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键,水墨明洁。这样的画面形式体现了皇帝高高在上、高大宏伟的形象。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学生欣赏《潇湘奇观图》作准备)

师:恰恰就在北宋中期,许多修养高的文人、官员,他们有着琴棋书画的底蕴,凭着自己的喜好也加入到美术创作与收藏行列中来了。这将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看南宋书画收藏爱好者米友仁创作的《潇湘奇观图》。

师:比较作品形式有什么不同感受?

生:《潇湘奇观图》看上去比较朦胧、抽象,《早春图》比较写实、具象。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不错,很棒。《早春图》没有体现出画家的主观想法,更不用说体现自己的个性了,完全是为别人而画。一起来看看《潇湘奇观图》,作品主要运用泼墨法和破墨法,依仗水墨的晕染来塑造形象,运用了米氏独创的“米点皴”,刷新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方式。体现了画家的个性以及画家对潇湘地区的真实内心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用同是宋朝的两张画来作比较,主要是为了说明在绘画领域慢慢的开始从客观的表现对象到了对对象主观的描述,从为别人而画,到了为自己而画,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为讲解本课的重点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特别是元代以后,随着作画题材的变化,出现了花鸟画,其中特别受到画家青睐的题材是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以此来隐喻自己的高洁,用丰富多变的笔墨来捕捉即兴的情感。比如元代的王冕就特别擅长用墨色来表现梅花,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冕的《墨梅图》,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梅花:

出示王冕的《墨梅图》:

师:同学们,王冕为什么要把梅花画成墨色呢?他想表现怎样的内心感受呢?

生: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感。

师: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大家都很聪明。

师总结: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在王冕的笔下,似乎每一朵梅花都是颇有气节的,“疏花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这也许就是王冕的心志。

师:同学们,王冕用墨梅来体现自己不愿去元朝当官的心志,体现了自己的个性,那如果换一个环境,再换一个画梅花的人,又有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画家关山月的梅花图:

师:关山月的梅花图,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呢?

生:喜庆、生活气息

师:同学们对画家还是比较了解的,看来同学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

师总结:关山月在艺术上坚持岭南画派的革新主张,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完全是为了追求一种美,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虽然同样用梅花这一题材,但是两位画家所体现出来的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孤高自赏,一个则是对生活的热爱。

师:古今两位画家用梅花体现了各自的审美个性以及内心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兰花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好,我们先来看兰花的照片:

认识了兰花之后出示元代画家郑思肖的《墨兰图》: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画面好像缺一样东西呢?

生:兰花没有根,也没有土。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为什么画家要这样画呢?

生:因为宋朝被元灭了,画家是宋朝的官员,所以借用兰花没有跟以及没有土来表达自己对宋朝的思念。

师:很好,太棒了,都答对了在元灭宋之前,画家是朝廷命官,宋灭亡之后,画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表达对宋朝的思念以及对元朝的憎恨。

师:郑思肖笔下的兰花是这样的,那在别人笔下又是如何呢?比如说吴昌硕笔下的《兰石图》:

师:吴昌硕想表现什么呢?

生:孤高

师:对,这是兰花的品质,而吴昌硕画这张画的目的就是突出兰花洁净孤高的性格,作画时喜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和用篆书笔法画成,显得刚劲有力。

师总结:同是兰花,郑思肖表达了自己对宋朝的思念以及对元朝的憎恨,不愿去元朝当官,洁身自好;而吴昌硕就是因为喜欢兰花的品格,为表现这种品格而画的兰花。

师:兰花如此,那同是四君子的竹呢?我们接下来一起去看看竹子,说起竹子,大家会想起哪个画家呢?

生:郑燮

师:对,那同学们对这个郑燮了解多少呢?

生: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很会画竹子。

师:回答的很好,把郑燮的大概情况都说出来了,但是没有把他为什么画竹子的想法说出来。

师总结:郑板桥是一个清官,体恤老板姓,为此经常得罪一些人,也因此被罢官,画此画的目的为了表现自己的高风亮洁。在郑燮笔下竹子是为了表现高风亮节,那在别人笔下又是如何呢?我们再来看看傅抱石先生的《竹里馆》:

师:同学们来说说傅抱石想表现什么呢?

生:这是按照王维的一首诗画成的一张画。

师:很准确,这是根据王维的诗意画成的一幅画,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对话情境,傅先生的这幅作品的生动性是显而易见的。竹子在不同的画家笔下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意境,那同是四君子的菊花呢?出示八大山人的《菊瓶图》:

师:同学们对八大山人熟悉吗?

生:八大山人是明朝的王室后人,明灭亡后,一怒之下出家做了和尚,他画的鱼、鸟都是白眼向人的,眼珠都会动,画面里的表现对象都很少。为了表现对清朝的憎恨以及对明朝的思念,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外的阅读范围还是很广的。在八大山人笔下菊花是这样的,那在齐白石笔下呢?好,我们一起来看看齐白石的菊花图,师:齐白石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讲解部分,山水画从题材上开始转向花鸟,本环节主要围绕“四君子”梅兰竹菊展开,用古代画家画的梅兰竹菊与近现代画家画的梅兰竹菊进行比较欣赏,得出相同的题材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画家笔下所表现的意境是不一样的,艺术家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审美情趣也会产生变化,展现了各自的个性以及内心感受,这就是绘画上的审美自律。)

九、板书设计:

课题:审美自律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四君子”梅兰竹菊

十、作业设计

在讲台上放一盆吊兰,在讲台边上的空调上放一盆干枯的花卉,让学生用黑色记号笔在白纸上任选一盆把它画下来,不规定怎么画,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充分体现本课主题-----审美自律。

问题研讨:书法的发展是不是跟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有关?

《兰亭序》的出现是不是具有偶然性?

参考资料: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2页。

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五年级一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

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请几位同学发言)。现在大家有了心中的榜样,那么你们心中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是怎么样呢?请分组讨论并回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几位同学为自己设计了几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六、设计自我形象小结:看过了一个又一个同学所描绘的“自我形象”,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都拥有自爱的精神。自爱,不仅仅是爱护我们的外在形象,维护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要求我们维护、塑造自己的内在的美。但是,人人都懂得自爱了吗?看,某地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品《事故》。 七、小品小结:在刚才的小品中,我们看见A同学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走上机动车道,结果造成一起“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自律,自珍,自爱,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九、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自律,一直以来,我们班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的同学是非常可爱的,你们团结活泼,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些很有感情的孩子,在我们班集体的活动中,大家所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合作探究结合、试验演示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作品欣赏 xx、xx日出(摄影)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当我们置身自然景观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

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 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捣练图 中国画,宋代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张萱(唐)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入禁做宫廷画师。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尤其是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列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这幅由宋人临摹的《捣练图》两件作品。《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2、授新: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美术《审美自律》教案

审美自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 技能 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 形式美的追求 过程与 方法 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用具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教学难点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学步骤及要点: 第1课时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 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廉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 新城小学 六年级 2012年5月

活动目标: 1、我们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的基本行为表现,如做事有责任心、勤俭节约、抵制诱惑、自律自强、公平竞争、做事守规矩讲程序的廉洁品质为重点。 2、教育学生不贿选、不攀比、不贪婪。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金钱观、消费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什么是廉洁? 从古至今,有不少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大大书写了这个“廉”字。(二)认识廉洁 1、你认为什么是廉洁? 2、听于谦的故事。 3、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焦裕禄的破藤椅》 4、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很多,人民铭记着他们、赞颂着他们。正所谓:为民着、民恒爱之。课前,我们同学通过查资料、一定了解了不少廉洁自律的人和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5、(一)说说我最欣赏、敬佩的一个人、一件事、一首古诗、一句格言。 6、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廉洁自律与我们每个少年儿童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时刻给爸爸妈妈提个醒,让爸爸妈妈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让自己的家庭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幸福。 7、廉洁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要做到那些? (三)、辨别是非:

(1)班级要选举班干部,张明对李强说,你投我一票,我请你吃肯德鸡。(2)班级的王小立出钱请同学做作业。 (3)请你对上述行为做一个评说。 小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表演儿歌: 《小学生,讲廉洁》(儿歌) 小学生,讲廉洁, 诚实守纪要牢记。 不撒谎,不骗人, 说到做到干实事。 小学生,讲廉洁, 遵守校规不违纪。 勤奋学习不懒惰, 文明礼貌要牢记。 小学生,讲廉洁, 平时吃穿不攀比。 勤俭节约心中记, 要比就比好成绩。 (五)、总结: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把正直、无私、廉洁清明、严于自律这样的意识深深地扎根在心里,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小公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_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教学设计方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 北京96中学常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范围: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鉴赏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开篇,对以后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本单元围绕着什么是鉴赏、如何进行鉴赏及鉴赏的意义三个问题展开教学,有助于明确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图,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和以便今后教学的开展。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4、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 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 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 5、其它相关问题: 教师要自制多媒体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多搜集相关素材提供给学生使用。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概述 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计系列文体串引导启发学生对每一件作品进行感受、质疑、研究、分析、讨论、评价、总结。有目的的选择典型或学生喜欢熟悉的作品,借助参考资料加深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作出评价。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1.教学课件 2.教师查找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 3.学生鉴赏学习表。 四、本单元学时建议 建议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自制课件、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学生美术作品鉴赏报告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 课件展示若干美术作品,请学生试辨别其所属门类 导入语: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美术作品时(参观美术馆、博物馆)你是否能对它们进行分门别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中国部分)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一课时 学生分析 本科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美术作品文化宣扬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因其作品时间较长远,要让学生结合当时的实际,理解画中的人物以及作者的用心,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出自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本单元整体是以历史顺序向大家介绍从古至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表现形式,使学生对我国及世界美术文化有个纵观的认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本课《人间生活》是第四课内容,了解我国隋唐、五代、宋代的绘画风貌。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一些生动的生活动态。

课前准备 PPT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课题 师:大家都听说过罗丹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吧? 生...... 总:好的。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领略中国古代艺术家是怎样以不同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人间生活”。 板书:活生间人(从右写到左)。领略古人的阅读,看图方式。 2.图片讲解 PPT播放主题 ①从盐井,弋射收获画像砖开始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ppt1) ②大足石窟雕像养鸡女的细节刻画讲解。 3.引导探究 (1)欣赏唐朝的人物画《捣练图》 师:大家仔细看看图片、看完图片请大家回答下面这几个问题: a、从内容:这幅画描绘的什么? b、从工具材料:这幅画用的什么材料? c、从表现的方式和风格? 在讲解《捣练图》之前,我们先讲解人物画的分类:从内容上我们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从技巧上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今天老师主要给大家讲的是工笔人物画。 这是唐朝一个反映古代宫廷生活的片段。我们从右往左看,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我们看看最左边这个女子,她在做什么?是不是像我们平时衣服太长,不方便工作,将其挽起来啊?大家再看看这她们的头,是不是各有朝向呢?(PPT10)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她们两个人在做什么?我们先看看右边这个,是不是像平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一、课程名称: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能力问题: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课程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到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二)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各类艺术图片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图片导入师: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 穗》、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提出问题: 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 么? 师:艺术作品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 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 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 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 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 鉴赏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 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 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生:学生观 察作品后作 答 喜欢《拾穗》 不理解《记 忆的永恒》

高中疫情主题班会教案 《自律、责任、理想》

《自律、责任、理想》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背景: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袭击湖北,随之蔓延至全国。这次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些人:如在寒冬的早晨在屋顶“蹭网”的小通、面对疫情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给我们吃定心丸的高龄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等。这一次的疫情,我们推迟开学,由于父母上班,你在家学习是否自律?如何培养自律的习惯?我们在新闻里听到看到一篇篇感人的报道,你有何感想?作为高中生,你是否对未来的职业有了重新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由于新冠疫情而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中的学习的交流,明白自律的重要性,自律对人一生的影响。通过了解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感人故事,明白什么是责任。同学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责任感。通过钟南山、李兰娟等院众士的故事,树立远大的理想。 (2)情感目标:通过三类人物介绍为主线,使学生认识到自律是一个人能走向成功的好习惯,责任和理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行为目标: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经过这次疫情,可以对未来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打算。 2020年初,我们遇见了—场肆虐的疫情。这次的疫情,使我们的开学无法如期而至,只能呆在家里听课、学习、做作业,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渴望开学。在这次战“疫”中,有无数的医疗工作者奔赴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扛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在前线为我们负重前行。作为高中生,经历了这一次的疫情,你是否又有一些重新的思考与感爱? 战疫系列主题班会之——《自律责任理想》 图1:高三学子小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殊时期学校选择了用网上开课。小通家境并不富裕,家中没有开通网络,就跟邻家借网。寒冬之下,他每天5点半起床晨读,8点爬上屋顶读书。一张照片感动了一大批网友。 有人评论:古有匡衡凿壁偷光,今有学霸借网上课。 师:同学们,看了这张图片和这段文字,对照自己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学习情况,你觉得小通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1:小通是个学习非常勤奋的学生,值得我们学习 生2:从“每天”两字看得出,他是一个能克服困难,能坚持的学生,即使放假对学习也毫不松懈。 生3:小通的学习环境一般,但他学习名列前茅,与他的勤奋自律有很大的关系。 生4: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长假。 生5…… 师:的确,学霸学习优秀,不仅仅靠的是智商,而是在其他人放纵的时候,默默的努力和持续的自律。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自律,是优秀人生的标配。养成自律的习惯,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好成绩,而是一个受用终身的强大助力。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学霸是如何做到自律的,怎样培养自律的习惯。 【板书】自律 【举例】曾经因为一张作息计划表被夸上热搜的浙大学生胡一捷,也是如此。 师,他的作息表,不仅精确到分,而且根据计划每周调整,严格执行。大一时,有一个月,他要考托福,又要为转专业备考,他给自己定的学习计划是晚上10点睡觉,凌晨3点起来学习。由于严格的自律和时间管理,胡一捷顺利考进了高手聚集的竺可桢学院,转专业到建筑系,还在浙大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不仅成绩好,他还学会了开飞机、潜水,自创潮牌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五课进入历史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创作者:牛牛来源:原创点击:241 时间:2007-09-27 16:23:04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课上或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请一些学生讲述一下活动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点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指出,从“审美自律”这一趋势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希望摆脱社会中流行的艺术程式,表达自己的感受。2.教师展示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阿拉伯幻想曲》,请同学们运用感悟式鉴赏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3.研究教材第40页关于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注意把《贺拉斯兄弟的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教学内容: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本课的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

自强自律自立自信自理主题班会教案

《自强自律自立自信自理》主题班会的教学设计 活动的目的:针对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较低,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依赖思想严重,为了改善他们的这种状况,开展一次'五自活动"。让学生提高自我的生活能力,增强自强自立的生存意识,树立健康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生存习惯,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积极生活的能力。 活动时间:两节课 活动准备: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告诉学生,将要准备的材料让学生准备好,例如扯破的衣服,布,纽扣,土豆,水果,针线,刀具,菜板,肉,抄手皮,葱蒜,盐,盆等。 活动的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夏令营中的较量>那个故事吧。日本队员生了重病还能继续前进,中国孩子生了病却回大本营。在前进的过程中,日本队的孩子自觉地保护环境,而中国队的孩子却随意的破坏环境。日本队的孩子自己做饭吃,而中国队的却不知道怎么办?现在有的学生上了大学还将自己的脏衣服寄回家让父母洗,还有的带着保姆上学,他们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这样的学生,同学们想想他们以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学生甲:以后离开父母就不能独立的生活。 学生乙:以后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主持人:那么现在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么做,才会为将来我们立足于社会打下强有力的基础你呢?下面请欣赏小品《如此的人》。 学生讨论:这个人在生活中不会照顾自己,更不会动手去做任何事,导致最后脖子上挂着面包圈而饿死了。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活动内容是“五自”,我们应该学会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够学会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些家务活动比赛,每个组可以选派两个成员参加。 一:切土豆丝。程序:每个组的参赛成员将土豆削皮洗净再切成丝放在盘子里,看哪个组切得又快又好。 二:削苹果。程序:每个组一个参赛者,综合评价。 三:对扯破衣服的缝补和定纽扣。程序:每个组两个参赛者比赛,综合评定。 四:规定的时间内包抄手。程序:每组选派两个参赛者共同协作,综合评定。 比赛结束,计算每组的得分,选出优胜者。 主持人: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邓鹏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初中没系统的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美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这也是对他们个人美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后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从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中学会感受美术的语言美。2)、掌握外国绘画的各个时期和各时期一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作品。4)、了解优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理解目标: 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美术特点。2)、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理解和体会部分美术作品的特征和美术语言。 三、具体实施 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美术鉴赏课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平时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恰当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先进的教学媒体,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2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课堂教学延伸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

自律主题班队会教案方案记录总结

自律主题班队会教案方案记录总结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班会背景 进入高中以来,有的学生便有所放松。尤其是进入高中中已经三个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有的学生自以为长大了,开始“反抗”家长、反感老师的教诲,而自身的约束力又差,于是上课说话、课下抄作业、逃避值日、盲目攀比、沾染不良习气等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事,于是决定开一次有关自律的班会。 班会目的 通过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本次班会,加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对故事反映的自律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在行动上自觉遵守有关规定,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法与学法指导: 讲授法、编故事、讲故事、交流活动法 班会活动分析: 重点:开展自律活动,增强自律意识 难点;变自律教育为自律活动 关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媒体辅助:画面——可爱的棕熊和受伤的棕熊) 大家知道图中两只棕熊的来历吗?在1971年,罗马尼亚政府把

一对棕熊作为回赠礼物送给了我们祖国,图中这两只活泼可爱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孙们。众所周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毫无人性地用火碱、浓硫酸去残害它们。你们看,这只棕熊的舌头已经被烧成了重伤,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脚掌也烧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吗?他竟然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刘海洋。 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在我们身边又是怎样呢? 从几时起,影视娱乐成了我们道不完的话题,怪异的服装服饰成了我们追不完的新奇;从几时起,日夜陪伴我们的教科书成了陌路,老师家长谆谆教导被我们疏忽。于是,迷恋小说、电视、上课说话、课下抄袭作业等现象多了起来。只有注意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我们才能“柳岸花明又一村”。我们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自律与慎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首先我们先来听一个关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小故事。 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附录) 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便是自律,自律的最高层次是慎独。什么是慎独呢?从杨震拒金的故事中,你是否已经明白了慎独的含义?所谓慎独,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独自一人时,仍能谨慎的遵守准则,一样不做有背道德的事,而且不产生邪念。杨震能够慎独,与他平时的严格自律分不开。 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到自律呢?现在一起参与一个活动:给你的

美术鉴赏教学案6

美术鉴赏教学案------第五课审美自律 一、填空题 1、中国书法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五种主要字体。 2、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作者王羲之被称之为。3、中国画的“四君子”是指、、、、,文房四宝是指、、、。 4、中国画讲究笔墨情趣,、、、一体,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5、“文人画”的称谓最先由明代书画家提出,并提出了。6、米芾米友仁父子创作的山水画被人称为“米氏云山”, 是米友仁的代表作。 7、明代以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对后世的大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的、、、等继承和发扬了大写意花鸟画的传统,使花鸟画进一步向前发展。 8、“印象派”一说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画而来。 9、《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是法国的作品,他是的代表。 二、选择题 1、《早春图》是北宋画家()的作品 A郭熙B范宽C王希孟D张择端 2、画中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是元代画家王冕的() A墨葡萄轴B墨梅图C竹石图D五牛图 3、《浴女》是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它属于() A浪漫主义B印象主义C新古典主义D现实主义 4、《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的作者是() A安格尔B马奈C米勒D德拉克洛瓦 5、《拾穗者》是()的作品,他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A米勒B库尔贝C杜米埃D提香 三、综合题:看图回答问题 如图: 1、原作是一幅()画

A水彩画B油画C青绿山水D浅绛山水 2、作者是“少年天才”。 3、该作品运用的透视方法是() A平行透视B散点透视C焦点透视D成角透视 相关知识: 1、文人画: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称谓最先由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菜邕皆有画名。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苏轼提出的“士人画”概念又使文人画向更成熟迈进了一步。进入到元代,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元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最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即后世所说的“元四家”。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贯注于画意之中相辅相成,这也标志这文人画形式的完善。直到明代中后期身为理论家、画家的董其昌根据苏轼的“士人画”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同时,作为南宗的文人画地位得到确立乃至成为中国绘画观念的最高认识。清代到了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诸多顶极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 中又以八大、石涛最为突出。身为明末遗民,他们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的画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法自我立”,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2、石涛(1642—1707)名原济,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济山僧、瞎尊者等,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意境独特,气势宏大,个性鲜明,不但为当时的社会各界所推崇,而且在当代也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

学会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自律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就是“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人民和自己的奖励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八年级*班“自律”主题班会“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现在有请**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要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四、故事提问: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2-3个 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请几位同学发言)。现在大家有了心中的榜样,那么你们心中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是怎么样呢?请分组讨论并回答。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位同学为自己设计了几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六、设计自我形象小结:看过了一个又一个同学所描绘的“自我形象”,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都拥有自爱的精神。自爱,不仅仅是爱护我们的外在形象,维护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要求我们维护、塑造自己的内在的美。但是,人人都懂得自爱了吗?看,某地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品《事故》。 七、小品小结:在刚才的小品中,我们看见A同学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走上机动车道,结果造成一起“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自律,自珍,自爱,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八、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自律,一直以来,我们班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同学是非常可爱的,你们活泼团结,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些很有感情的孩子,在我们班集体的活动中,大家表现出来的团结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但是我们是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刚刚同学们告诉我自律的宗旨是“自爱、自省、自控”,请同学们自我反省一下自身存在着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呢?这些不自律的行为,虽然有的只是小节,但长此下去,习惯就会成自然。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时时反省自己。人之所以要学会自省,因为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和过失,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