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班制分析

走班制分析

走班制分析
走班制分析

如今,一些中学为培养所谓“尖子生”,在同年级搞“快慢班”。高中设“快慢班”的目的是能多几个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学校为能向高校多输送人才;而初中学校设“快慢班”的目的则是能多几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据了解,“快慢班”是每次大考分一次班,考好了的就进“快班”,考砸了的就进“慢班”。学校如此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家长忧心忡忡,进了“快班”者高兴,好像万事大吉;进了“慢班”者,全家沮丧,孩子及家长无脸见人。进行这样的分层次教育教学实验,到底是好是坏?

说实在话,学校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把能自觉学习的学生与顽皮的学生分开编班,保护自觉学习的学生,依此来取得“状元”轰动绩效,换来更大的利益。这种绕开问题,躲避问题的做法,不符合教育的伦理与使命、责任与义务。

如今,此法在多数学校却大行其道。“快慢班”最早出现于20多年前,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深入,曾遭教育专家的迎头痛击和一些名校的抵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一度干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中小学早就不称“快班”和“慢班”了,代之的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实验班”与“普通班”或“省招班”与“普通班”;小学则有“特长班”与“普通班”,如此等等。

所谓普通班、重点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通过一次考试选拔,而分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进行分层,应该说对学生是很公平的。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制,正在上海、广东的部分学校试行。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这是相当务实和具有超前理念的。同时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也为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扇“窗”。

一、分层走班制的界定何为“分层走班制”?

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走班制”的运行模式

(一)“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确定各层次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式

“走班”教学,流动上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及考试的难度等切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除实行流动上课形式的学科以外,其他学科仍在原行政班上课。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管理,而且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分层教学班中,绝不能使学生失控。(三)要搞好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必要性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体,使他们理解走班制的意义、实施办法,并及时澄清与走班制有关的问题,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走班制”是否变相地分快慢班?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实施者要做出回答:无论何种形式的快慢班,都是对学生的“定性”,学生长期固定班级,易形成“好班更好,差班更差”的局面。而“走班制”是动态的,不存在这个问题。走班制是使学生根据自己水平的提高来形成流动性的学习。

(四)确定学生所属层次班

在基本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并确定学生的层次。对不同思维模式的

课程,分层教学都不宜捆绑进行。试行分层教学,要允许学生自己选择,真正达到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目标。一般说来,学校按以下方面操作: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目前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具体操作是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分三个层次。学习潜力包括接受知识的快慢、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学习兴趣是指确定层次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成绩、作业、课堂表现等几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并不是盲目地让学生给自己打分,而是在“走班”前把每个层次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评判一般分A、B、C三个层次,也就形成“走班”后的三个班级。

(五)分层走班制的课程设置课程一般分四个部分:按要求弹性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型课程,一般设立对学生基础、发展趋向等分化较大的学科,分层教学并设立部分学科专用教室;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与兴趣发展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则在学校、同学和导师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中,选择研究课题;另外,还包括以自理、自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经验课程。学生在师长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能和国家需要,按照学校“套餐式”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选择走班,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上海晋元中学对每年初进校门的高中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自主选择方法、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课程中正式开设走班教学。在学生逐步熟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在期中考试后,对数、理、化、英语、计算机、体育六门基础型课程进行选择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看成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保证学生在一个较适合自己的层面学习。作为学生,他要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作为学校和老师,绝不是简单地按学生的成绩或学生的智力分班,而是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情况,合理确定学生各科所在层次。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既得到了尊重,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走班制”的实施使该校的学生明白: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就是“最适合”的。“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的设置与实施,为上海晋元中学在探索和实现素质教育个性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六)“分层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的教学目标、内容不同,诊断性测试和形成性测试也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考什么题学生可以选择。在平时检测中,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自选式”,即A、B、C三层共答部分和任选部分。任选部分难度不同,难度越大,得分系数越高。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选层式”,如理化,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层次的题目作答。外语可采用“累加式”考试。试卷主要从学生答题完成时间和准确性来区分A、B、C各层的能力和水准。同时,提出要打破不到60分就是不及格“禁区”,改变仅以几次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加强平时的学习检测,淡化期中、期末考试,将平时的课堂提问、谈话、作业、课题研究、阅读等评价信息都纳入学习成绩。平时采用分层检测,期中、期末采用诊断性考试。课堂学习效率检测可用作选择流动班参考,使学生明确“走班”不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而是以学习效率为标准,在哪个层面上学习,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优点

1.对学生来说首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兴趣选择课程表、选择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从自己的兴趣和

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并从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第三,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第四,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和平衡心态,体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受。

2.对老师来说传统教法受到了冲击,灌输教育过时了,他们由过去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变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让学生走出了“恶性循环”,如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成绩上不去,因此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下降,成绩也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对他们抱有平等和尊重,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恶性循环”。

四、“分层走班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一)出现的问题

1.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在“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

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这是班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另外,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会因此变得困难。由于相当多的学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2.教学方面的缺陷

分层教学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流动式上课不便于任课老师辅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不同层次班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行政班辅导。这样一来,学生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此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水平不一,如何让他们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样是一个问题。

3.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走班制”使学生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来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时,增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很难找到那种心如止水的感觉。由于A、B、C三个层次是由高到低划分的,因此,如此“走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

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 禄丰广通中学杨以彪 分层教学的理性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并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 前苏联教育家、杰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并提出了“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 原苏联教育学家、心里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使班上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理论。赞可夫提出,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不是将学生的水平拉高就低,使之一般齐,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等生的发展,而是让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在自己的智力起点上,按照自己的最大可能性,得到最理想、最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区别对待”,实施差异教学,力求将相同或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上。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他还指出,教学必须带动学生个性心理整体发展,整体的发展效果远远高于部分的单打一的发展效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博士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强调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

选课走班制度下任课教师工作的几点体会

选课走班制度下任课教师工作的几点体会 上一条下一条作者:包翠霞来源:学生处发表时间:2010-9-15 13:49:30访问次数: 774 2008级学生的走班学习生活现在已经告一段落,09级学生走班也即将开始。走班制度的实行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对老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在一年的选课走班的适应,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现总结交流, 向各位领导、老师做一下汇报。 一、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用真诚换取真诚,使学生快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选课走班最初的障碍就在这里。经过一年适应磨合的学生对原有的老师已经充满了感情,突然在高二时要选修其他老师的课,特别是行政班的一部分同学还在原来的老师的教学班中学习,换了新老师的同学心中怀着对原有老师的怀念和对现有老师的挑剔,很容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用原有老师的优点比较现有老师的缺点,这也是人之常情,出现这一现象,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没有把现在的老师接纳为自己爱戴的老师,也就是没有做到“亲其师”,所以很多感性的同学也很难做到“信其道”。那也就是说哪位老师能够与学生快速融合起来,哪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就更能有效、快速的开展和落实。这当然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同时任课教师的思想引导也必不可少。但是一味、不讲方法的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更大的不合作,所以在一开始的引导方面要慎之又慎。 我在开课的第一节课是这样给学生做思想引导的:我说“同学们,你们好!首先我要跟大家说,关于选课走班,我是非常的理解大家的。因为我也像大家一样,多么的希望能够一直教我曾经教过的有着深深感情的同学,我

喜欢他们每一个人,他们也喜欢我,就像你们喜欢你们的老师、留恋你们的老师一样。”说到这里,每一位同学的听讲都更加专注起来。我通过真诚的表达我对原来教过的同学的留恋和欣赏以及对现在学生对原有老师的留恋和欣赏的认同,迅速的将我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我接着说道“如果现在问我,我更喜欢以前的他们还是现在的你们,我要明确的告诉你们,我现在更喜欢他们,就像你们更喜欢你们的老师一样,因为毕竟我们已有一年的交流和融合。”接着,我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虽然这样,但接着我要真诚的跟大家说,能够教到曾经教过的同学我很高兴,能够教到不曾教过的同学我同样的高兴。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再过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我们也会是相互喜欢、相互珍惜的师生,就像现在的你们和你们的老师的相互的珍惜一样。”通过这样一说,能让学生快速的认清现实,从情感上快速的接纳老师,不留遗憾。接着我跟学生强调:“现在的事实不容改变,而老师的特点各不相同,对老师来说,学生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现在,那位同学能够快速的调整状态,积极的适应新老师的风格和特点、那位老师能够快速的适应新班级同学的风格和特点,那位同学、那位老师就可以取得先机,将师生融合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或者说在师生的适应中取得胜利。反之,哪位同学、哪位老师消极被动,那就会遭受损失。所以,我现在要真诚的跟大家说,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相互积极适应,为取得共同的成功而努力。我也相信我们会快速的成为相互欣赏、相互珍惜的师生朋友。”说到这里的时候,学生报以的是真诚的掌声。 我没有一味的强调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强调了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强调我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我们需要并肩作战。学生在心理上非常的易于接受。通过学生们的表情和学生们的掌声,我知道,我们之间的交流融合已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是的,现在的学生是感性的,他们勇于将自己的真实的情感流露,包括他们对原有的老师的留恋和现有老师的挑剔,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以大胸怀善待、珍惜他们的感性,能够珍惜以前教师的学生,他将来同样会珍惜我们;同时,现在的学生也是理性的,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他能明白,在生活当中的每一步中,他应该怎样走才可以少走弯路,他知道谁是为他着想的人。在

关注选课走班制(杭师大附中)

关注选课走班制:来自一线的实践与思考案例 2014-05-28 12:44:0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朱建民石杏元任学宝“选课走班”已经不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许多学校开始了探索性的实践。本期话题,我们试图从学校、学科及一些关键点上提供一些实践案例,希望能为一线学校提供些许现实路径。 “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为走班奠基 当前,单一、同质化、固化的教学系统与不断丰富的课程种类和课程资源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相对固定的行政班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所以,在课程资源足够丰富和教学环境得以满足的条件下,以“选课走班”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我校以培养“五有”人才为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具有正义感和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五有”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建立了“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第一个“五”是指建立“五制”教育教学实施与管理体系,即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分制、学长制;“二”是指共同基础通修课程和兴趣素质拓展选修(专修)课程两大课程类别;“八”是指八个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素养、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第二个“五”是指实施“五证”教育,即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证书、诚信证书、志愿者经历证书、才艺证书、体育健身技能证书。我们提倡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我超越,争取为每一个学生“全面扎实、个性发展”打牢基础,在赢得高考的同时,也为学生在“后高考”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终身发展种下希望的种子,奠定一生的基础。在此课程及实施体系基础上,我们开始对选课走班制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构建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选课走班”不是简单的分层教学,而是建立在丰富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基础之上。这里包含了教师真实的指导和真诚的尊重,是对学生学会选择和承担责任的人生教育。把开发阶梯式、组合式的学科学习课程作为重点,每个学科设置多个层次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课程,为不同的学生铺设学科学业修习的路径和阶梯。 按需分层是让学生选课的基本出发点。比如,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必修和选修)按照学生发展需求进行了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英语课分为A、B、C三层,A层以英语应用和英语思维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B层兼顾英语应用能力与基础能力、应试能力,C层重点在英语基础能力和应试成绩的提升。实行一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意度非常高,收获也非常多。在艺术课程的全覆盖走班选课模式下,我们开设了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的艺术主题课程:“艺术在身边”的体验欣赏课程,因“生”施教的兴趣特长发展课程,“因地制宜”的艺术素养课程等,都深受学生喜欢。学校国际部按发展方向分层走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应两类课程,学生选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在共同基础普修课程中,一般采用导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一般不设门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作出选择,完成修习。在兴趣素质拓展选修课程中,一般采用导师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即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基础或特殊潜质和兴趣,才可以选择,任课教师可以对选课的学生进行考核选拔。

走班制教学心得体会

走班制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走班制与工作室制的感想 看了深圳中学新课改中关于美术办学的模式很受启发,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其学生走学制和老师工作室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个办学模式可以说在美术教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很值得各学校借鉴和学习。下面我相结合实际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 一.关于走学制。 5个班级250个学生同时上课,9个教学模块同时开放,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自由选择所喜欢的模块。这是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应试为目的。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所安排的课程。另外,选择自己想学的模块,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 想以前的美术教学中,很多学校大多采取一刀切的应试教学模式。只要是高考科目,不管你喜欢与否,都要强制性的统一上课学习,而非高考科目,学校一律不会安排课时。另外还有一部分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开过美术课,但在3+1高考模式的要求下,不得不开设美术课了。于是,它们就不

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律硬性规定只开《美术鉴赏》课,或者把《美术鉴赏》作为必学模块,另外再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两个模块进行美术教学。比如在九个模块中只选择《美术鉴赏》、《绘画》和《书法》,而《雕塑》、《设计》、《篆刻》、《摄影》等其他六个模块根本不会涉及。这样就出现好多学生想学某一模块而不能学,不想学〔或者已经学得很好没必要学〕某一模块而必须去学的现象。这其实是对学生学习其他模块权力的一种无形剥夺,也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 作为我们学校,其实校领导一直都非常响应国家美术新课改的各项政策,并积极对学校的美术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改革。自去年起,学校就配备专任美术老师开设开全了美术的所有模块。只是,我个人觉得不足的是,学校仍然沿用固定班级教学模式,学生也不能像走学制模式那样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学习,一律都要学习这9个模块。其实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要想让所有的学生同时都把这9个模块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对学生来说,无形中又是一个学习负担的加重,而不是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恰恰又是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违背的。因此,我觉得从学生的利益这方面来考虑,实施走学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关于工作室制。

关于选课走班的实践与思考

“选课走班”: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选课走班”已经不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许多学校开始了探索性的实践。本期话题,我们试图从学校、学科及一些关键点上提供一些实践案例,希望能为一线学校提供些许现实路径。——编者 ■朱建民 “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为走班奠基 当前,单一、同质化、固化的教学系统与不断丰富的课程种类和课程资源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相对固定的行政班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所以,在课程资源足够丰富和教学环境得以满足的条件下,以“选课走班”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我校以培养“五有”人才为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具有正义感和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五有”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建立了“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第一个“五”是指建立“五制”教育教学实施与管理体系,即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分制、学长制;“二”是指共同基础通修课程和兴趣素质拓展选修(专修)课程两大课程类别;“八”是指八个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素养、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第二个“五”是指实施“五证”教育,即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证书、诚信证书、志愿者经历证书、才艺证书、体育健身技能证书。我们提倡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我超越,争取为每一个学生“全面扎实、个性发展”打牢基础,在赢得高考的同时,也为学生在“后高考”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终身发展种下希望的种子,奠定一生的基础。在此课程及实施体系基础上,我们开始对选课走班制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构建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选课走班”不是简单的分层教学,而是建立在丰富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基

走班制教学心得体会

走班制教学心得体会

走班制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走班制与工作室制的感想】 看了深圳中学新课改中关于美术办学的模式很受启发,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其学生走学制和老师工作室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个办学模式可以说在美术教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很值得各学校借鉴和学习。下面我相结合实际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 一.关于走学制。 5个班级250个学生同时上课,9个教学模块同时开放,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自由选择所喜欢的模块。这是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应试为目的。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所安排的课程。另外,选择自己想学的模块,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 想以前的美术教学中,很多学校大多采取一刀切的应试教学模式。只要是高考科目,不管你喜欢与否,都要强制性的统一上课学习,而非高考科目,学校一律不会安排课时。另外还有一部分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开过美术课,但在3+1高考模式的要求下,不得不开设美术课了。于是,它们就不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律硬性规定只开《美术鉴赏》课,或者把《美术鉴赏》作为必学模块,另外再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两个模块进行美术教学。比如在九个模块中只选择《美术鉴赏》、《绘画》和《书法》,而《雕塑》、《设计》、《篆刻》、《摄影》等其他六个模块根本不会涉及。这样就出现好多学生想学某一模块而不能学,不想学〔或者已经学得很好没必要学〕某一模块而必须去学的现象。这其实是对学生学习其他模块权力的一种无形剥夺,也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

选课走班制度下我的几点工作体会

选课走班制度下任课教师工作的几点体会高二学生的走班学习生活现在已经告一段落,高一学生走班也即将开始。走班制度的实行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对老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在一年的选课走班的适应,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现总结交流,向各位领导、老师做一下汇报。 一、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用真诚换取真诚,使学生快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选课走班最初的障碍就在这里。经过一年适应磨合的学生对原有的老师已经充满了感情,突然在高二时要选修其他老师的课,特别是行政班的一部分同学还在原来的老师的教学班中学习,换了新老师的同学心中怀着对原有老师的怀念和对现有老师的挑剔,很容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用原有老师的优点比较现有老师的缺点,这也是人之常情,出现这一现象,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没有把现在的老师接纳为自己爱戴的老师,也就是没有做到“亲其师”,所以很多感性的同学也很难做到“信其道”。那也就是说哪位老师能够与学生快速融合起来,哪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就更能有效、快速的开展和落实。这当然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同时任课教师的思想引导也必不可少。但是一味、不讲方法的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更大的不合作,所以在一开始的引导方面要慎之又慎。 我在开课的第一节课是这样给学生做思想引导的:我说“同学们,你们好!首先我要跟大家说,关于选课走班,我是非常的理解大家的。因为我也像大家一样,多么的希望能够一直教我曾经教过的有着深深感情的同学,我喜欢他们每一个人,他们也喜欢我,就像你们喜欢你们的老师、留恋你们的老师一样。”说到这里,每一位同学的听讲都更加专注起来。我通过真诚的表达我对原来教过的同学的留恋和欣赏以及对现在学生对原有老师的留恋和欣赏的认同,迅速的将我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我接着说道“如果现在问我,我更喜欢以前的他们还是现在的你们,我要明确的告诉你们,我现在更喜欢他们,就像你们更喜欢你们的老师一样,因为毕竟我们已有一年的交流和融合。”接着,我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虽然这样,但接着我要真诚的跟大家说,能够教到曾经教过的同学我很高兴,能够教到不曾教过的同学我同样的高兴。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你

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其中明确指出: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 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1]。而这意味着未来普通高中将出现20多种课程组合,而一般高中很难开出20个行政班,如何落实当前高考政策,深化教育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此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郑富芝、副司长申继亮给开出了“一剂良药”———“走班制”。两位司长认为:“学生自选考试科目是这次改革的一个亮点,要解决教学上的问题,就需要高中改革教学模式,实行走班制 教学。” [1] 然而,当前的选课走班制并不完善,尤其是在班级管理当中存在众多问题。基于此,笔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出解决对策以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 一、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制班级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 选课走班制是指普通高中不仅根据学生成绩开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编制不同的课程组合,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学校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结果,把同一时间选择同一课程的学生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临时班集体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由于学生上完这节课后会再到另一个教学班上课,所以这也是选课走班制的由来。 笔者通过对实行选课走班制的山东、江苏、浙 江、上海等十余个试点省市的实践研究发现:其利大于弊。具体来说, 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保证了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权,提高了学习成绩,减轻了课业负担,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行政班班级管理功能弱化 选课走班制必然使普通高中出现行政班与教学班共存的局面。教学班极大地削弱了行政班的教学功能,而班集体的建设往往依附于班级教学,从而导致行政班教育功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行政班班级管理的难度。 (1)班主任作用弱化 选课走班制使行政班班主任组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变得相当困难,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时间上,由于选择不同的课程,学生在多个时间段将会游离于班主任的视线之外;在空间上,由于学习层次、兴趣、爱好的不同,学生会选择在不同的教学班上课,使在行政班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因此,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时时处于班主任的监控之下,班主任很难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全面了解,更难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要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教学班,难度较大。 (2)班级概念淡化 选课走班制使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每人一张课表成为了现实,进而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导致行政班组织班级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过去的很多班级活动被迫缩减甚至取消。长此以往,势必弱化学生对行政班的认同 《教学与管理》2015年6月1日 2014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昭示着高考制度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当前, 学校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发展,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合时宜,选课走班制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虽然选课走班制适应了时代的需求,但在班级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制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寻求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一种双重管理、教管合一、家校共管、学生协管的班级管理新体制。 选课走班制双重管理教管合一家校共管学生协管 摘要关键词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常稳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23··

走班制分析

如今,一些中学为培养所谓“尖子生”,在同年级搞“快慢班”。高中设“快慢班”的目的是能多几个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学校为能向高校多输送人才;而初中学校设“快慢班”的目的则是能多几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据了解,“快慢班”是每次大考分一次班,考好了的就进“快班”,考砸了的就进“慢班”。学校如此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家长忧心忡忡,进了“快班”者高兴,好像万事大吉;进了“慢班”者,全家沮丧,孩子及家长无脸见人。进行这样的分层次教育教学实验,到底是好是坏? 说实在话,学校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把能自觉学习的学生与顽皮的学生分开编班,保护自觉学习的学生,依此来取得“状元”轰动绩效,换来更大的利益。这种绕开问题,躲避问题的做法,不符合教育的伦理与使命、责任与义务。 如今,此法在多数学校却大行其道。“快慢班”最早出现于20多年前,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深入,曾遭教育专家的迎头痛击和一些名校的抵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一度干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中小学早就不称“快班”和“慢班”了,代之的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实验班”与“普通班”或“省招班”与“普通班”;小学则有“特长班”与“普通班”,如此等等。 所谓普通班、重点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通过一次考试选拔,而分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进行分层,应该说对学生是很公平的。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制,正在上海、广东的部分学校试行。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这是相当务实和具有超前理念的。同时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也为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扇“窗”。 一、分层走班制的界定何为“分层走班制”? 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走班制”的运行模式 (一)“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确定各层次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式 “走班”教学,流动上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及考试的难度等切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除实行流动上课形式的学科以外,其他学科仍在原行政班上课。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管理,而且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分层教学班中,绝不能使学生失控。(三)要搞好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必要性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体,使他们理解走班制的意义、实施办法,并及时澄清与走班制有关的问题,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走班制”是否变相地分快慢班?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实施者要做出回答:无论何种形式的快慢班,都是对学生的“定性”,学生长期固定班级,易形成“好班更好,差班更差”的局面。而“走班制”是动态的,不存在这个问题。走班制是使学生根据自己水平的提高来形成流动性的学习。 (四)确定学生所属层次班 在基本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并确定学生的层次。对不同思维模式的

走班制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途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0116644.html, 走班制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途径分析 作者:罗建涛 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05期 走班制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喜好而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教师及科目,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新环境,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扩大学生的交友面。但是走班制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却还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极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分析走班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虽然走班制教学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英语知识的教学方式,但是因为走班制教学正处于“摸索过河”阶段,所以此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则是课表、教师安排和学生三个方面。例如:每个学生的喜好不同而导致学生的选课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对走班制班级的课表安排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学校的师资有限并且选择同一个科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一样,对教师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对教师的安排存在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因为学生众多而分为不同的教学时间,而且这些学生还是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所以在走班制班级中对学生的检点是个相对较难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核实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解决走班制教学中所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 走班制教学模式时顺应教学事业课程改革而逐渐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通过此模式在教学中的开展逐渐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和满足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的需求。所以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推动走班制教学模式在学校中的运行并让学生逐渐突破自己的学习瓶颈。 2.1正确处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分层 走班制教学实际上就是以分层式教学为基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喜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和班级。然而在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分层,进而使得教师能够通过较为合适的难度帮助学生提升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摸底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让学生逐渐清晰自己的定位,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班级的分配。例如:以外研版英语教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2-3次测验把学生分为ABC三个班级,而C班的同学主要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C班的学生主要以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和基础新知识的讲解;B班则是有一定悟性和自觉能力的学生,教师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利用课外英语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思维;而A班则是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渐强化自己的斯文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创建走班制教学班级的教师互助机制

走班制课题调查分析报告

走班制课题调查分析报告 如今,一些中学为培养所谓“尖子生”,在同年级搞“快慢班”。高中设“快慢班”的目的是能多几个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学校为能向高校多输送人才;而初中学校设“快慢班”的目的则是能多几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据了解,“快慢班”是每次大考分一次班,考好了的就进“快班”,考砸了的就进“慢班”。学校如此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家长忧心忡忡,进了“快班”者高兴,好像万事大吉;进了“慢班”者,全家沮丧,孩子及家长无脸见人。进行这样的分层次教育教学实验,到底是好是坏? 说实在话,学校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把能自觉学习的学生与顽皮的学生分开如今,此法在多数学校却大行其道。“快慢班”最早出现于20多年前,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深入,曾遭教育专家的迎头痛击和一些名校的抵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一度干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中小学早就不称“快班”和“慢班”了,代之的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实验班”与“普通班”或“省招班”与“普通班”;小学则有“特长班”与“普通班”,如此等等。 所谓普通班、重点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通过一次考试选拔,而分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进行分层,应该说对学生是很公平的。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制,正在上海、广东的部分学校试行。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这是相当务实和具有超前理念的。同时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也为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扇“窗”。 一、分层走班制的界定何为“分层走班制”? 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走班制”的运行模式 (一)“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

关于“走班制”的利弊

关于实行走班制的利弊 永川九中谢祥远 一、关于走班制的利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实行“走班制”后,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确定教活动。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充分赋予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缺陷,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 3、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条件下,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水平,自我发展的需要,自身的兴趣、特长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从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4、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关于走班制的弊 走班制的初步实施,也存在一些弊端,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1、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犹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 2、“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那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可以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 3、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4可能误区:课改走班制最大的坏处就是砍掉了中国教育文化。“教”和“育”是不能切开的,但走课的方式把老师和学生都当成了加工器,学生和老师就是买卖知识的关系,没有“育”的关系。 2013年9月

分层走班制的学习及反思

分层走班制的学习及反思 铜仁二中毛延成 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学生家庭和社会经验的背景差别也在扩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显著。在教学当中,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成绩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学习速度差异”、“特别能力倾向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生活经验差异”等几方面。学生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就要求教学中要在教学目标、内容、速度、方法等方面考虑这种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以统一的要求对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造成的最常见的现象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既抑制了前者的个性发展,也加重了后者的负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铜仁碧江区实施了“3361”师训强教工程课程改革,破解碧江的传统教育,引领铜仁的新课程改革。而我有幸在碧江区教育局赵书记的带领下,随一行人来到内蒙古包头二中参观学习,包二中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校园文化、严谨而又活泼的校园秩序让我感受颇深。 什么是“分层走班制” 什么是“分层走班制”?简单地说,就是打破固定的班级编排,不再由固定的学生组成固定的班级,而是根据学科的成绩把行政班级的学生划分为A层、B层、C层,B层的学生集中在某个教室上课,C 层的学生集中在某个教室上课,经常变换班级的人员构成。“分层走班制”,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并没有彻底颠覆班级授课制,而是

一种温和的改进:它保留了“班”的形式,但不固定;学校的教学组织及安排不再以“班”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单位;班级是由个人通过选择自愿形成的,而非学校统一划分的。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依然保有经典班级授课制“统一”、“齐步走”的特征,但这种特征不是由外部规定的,而是由于每个学生都选择了同样的步调而自然实现的。 为什么要“分层走班制” “分层走班制”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是为学生个别需要服务的,是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充分尊重。这种安排,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充足的条件,这就与经典的班级授课制完全不同了。如果说班级授课制强调统一和效率,“分层走班制”则强调对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强调各取所需、主动选择。 “分层走班制”虽然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但并没有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依然以班级为单位。即使“一生一表”,学生依然通过自愿选择汇聚成班。在这种情况下,经由个人选择而成的非固定班级,能够更好地实现班级授课制想要实现却无力实现的“同质化”,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统一”教学、实现“齐步走”。在这个意义上,“分层走班制”既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进,也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最忠实执行。它解决了现代学校的大规模与学生个别需要之间的尖锐矛盾,也避免了其他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弊端;既为学生个人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条件,又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过上一种自觉的集体生活。

走班制的利与弊

走班制的利与弊 顺着高考改革的大潮流,“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将开始走进高中的校园。 所谓“走班”,说通俗点便是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之间选课、上课,而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班级。 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总是被班主任“不准串班级、串楼层”的命令给威慑住。对于外班,乃至于只是隔壁班的小伙伴也只能互相“以目致意”,而不敢光明正大地一起玩耍。“走班制”对于广大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而在说得官方一点,“走班制”无疑将在促进学生之间友谊,提高学生社交能力,扩大社交范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选课的主动权也将掌握在学生手上,而不是被动地按照规定的老师和课程表来上课。这就能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以及适合自己的课程难度。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而正如黑格尔的辩证法所提到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走班制”的实施,必然会导致一个班级在传统意义上的名存实亡,教室也将失去其原有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沦为一个只是用来上课的场所。甚至班主任,也许也会失去他的作用,而逐渐被淘汰。。。。。。 在这样的制度下,班级的名存实亡,也就很难再让我们拥有班级的荣誉感,从而不利于我们团队观念的养成,相对松散的教学环境又难免会对学生疏于管理,纪律会受到更大的挑战。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诞生,独不可避免地会有其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不该因此而拒绝改变。 “走班制”的推广完善虽还任重道远,但已有了个良好的开端,惟愿它能逐步发展,消除传统教育弊端。

流走的 你不停地往前流淌着 浪花儿一个高过一个 秋叶、春花 再美的风景也不曾留住你的步伐 可小溪啊 我多希望你能慢一些 等等岸边的, 时光的遗老吧。

分层走班制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分层走班制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此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现在正在向第二阶段,也就是全面深化阶段加速推进。其中一项新课改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学校转型也就是说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此次改革中成效显著的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说过:“这场育人模式的改革以构建一个推动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课程方案,最终实现我们教育的本质,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正是因为北京十一学校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分层走班制”这一名词才悄然进入大家的视线,并且被誉为衔接高考改革的一种新潮流。许多学校都认识到:当前教育最紧迫的问题在于把学习的自主权重新交还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已出现许多棘手的关系着改革能否顺利进展并进行推广的问题。鉴于此,文章通过对改革取得的成效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和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未来的发展展望。分层走班制及其由来 01 何为分层走班制 分层走班制顾名思义是“分层”和“走班制”两个概念的组合。“分层”指根据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不同能力,进行层次划分,以使其在该学科上取得应有的发展,这是目前中学阶段在大班额教学条件下解决学生差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走班制”指上课的教室和进行教学的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