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二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初二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初二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初二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知识要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从物体除法(或反射)的光遇到镜面发生反射,由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该像实际并不存

在(不能用光屏接收),是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才是实像(能用

光屏接收到)。

(2)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时,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对称性先确

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3、平面镜的作用:

(1)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2)利用平面镜成像,如穿衣镜。

4、球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1)利用球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球面镜称为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束有发散作用,如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利用球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球面镜称为凹面镜,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到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凹面镜对光束有会聚作用,如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二、易错题精选

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任何面镜成的像总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平面镜越小,成的像越小()

(3)小的平面镜不能形成物体完整的像()

(4)物体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一定相等()

(5)不管物体怎么移动,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总是与平面镜垂直()

(6)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7)只改变物体的位置,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可能会变,也可能不变()(8)太阳灶是凸面镜()

2、一个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

A、变大,像与人的距离也变大

B、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3、小明面对平面镜,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相对于他的速度是()

A、0.25m/s

B、0.5m/s

C、1m/s

D、2m/s

4、游泳池旁的竖直墙壁上有一块挂钟,某同学通过对面墙壁上悬挂的竖直镜面,看到镜子内的挂钟的像如图甲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第二天,该同学站在水池对面时通过水面看到挂钟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挂钟指示的时间是。

三、能力提升 训练题组1:

1、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 。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是用一个平面镜,已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 ,如图所示,那么人到视力表的距离应为 m ;此时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 ,是一个 (填“虚”或“实”)像。若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子,则此人的像以 m/s 的速度靠近镜子,则人相对于像的速度为 m/s 。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一块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使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把刻度尺。

(1)采用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 。 (2)使用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3)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 。

(4)在蜡烛B 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B 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5)做了一定调整后,在确定像的位置时,同学手中的蜡烛无论在桌面上如何移动,都不能与玻璃板后的像重合,原因是 。

(6)如何确定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7)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其中MN 是玻璃板的位置,A 、B 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 1、B 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

的位置,能否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 。

(8)该同学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 。 (9)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是: 。

(10)在实验中该同学视线正对薄透明玻璃板,看到蜡烛A 的“像”,马上把

蜡烛B 放在所看到“像”的位置,并在白纸上记录实验情况如图所示,MN 是玻

璃板所在的位置,a 是点燃的蜡烛A 的位置,b 是蜡烛B 的位置。小丽根据实验

记录发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找像时没有从多个方向观察

B 、实验过程中没有使用平面镜

C 、实验过程中没有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

3、图乙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图像是图甲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A B C D

4、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几只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湖面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燕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B 、通过湖面所成的像是实像,像与燕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C 、通过湖面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燕子之间的距离变小

D 、通过湖面所成的像是实像,像与燕子之间的距离变小

B

5、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竖直站立时他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他应该( ) A 、离镜子近一些 B 、离镜子远一些 C 、把穿着新鞋的脚竖直上抬 D 、弯腰或下蹲

训练题组二:

1、用笔尖接触镜面,此时笔尖和它的像的距离是1.2cm ,则玻璃的厚度是( ) A 、2.4cm B 、1.2cm C 、0.6cm D 、0.3cm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3、画出图甲中物体AB 在平面镜的像,并画出图乙中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 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4、如图所示,一个封闭的盒子,它的顶上A 处有一只发光的小灯泡,底面是一块平面镜。盒盖B 处有一个小孔,人眼通过该小孔看到了灯泡。请画出小灯泡射到平面镜上并进入人眼的一条光线。

5、为什么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第九讲 知识运用课后训练 等级

1、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的“身影”。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2、如图所示,物体AB 高1.6m ,平面镜CD 高0.6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 、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

1.6m

A

S

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反射面。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用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用两个相同的蜡烛是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后,若移去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置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B

专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专题:探究平面镜成像得特点 【河南中考】 (2017?河南)如图1就是“探究平面镜成像得特点”得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得特点,便 于确定,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得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得相同 得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得像重合,这样做就是为 了比较像与物得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得像,说明平面镜成得就是(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像得位置(2)垂直(3)大小;虚 【知识解读】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实验中,平面镜成像得特点就是: “正立、等大、等距”得“虚像” ,物与像“上下一致、左右颠倒” ,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得原理就是光得反射现象,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瞧到光线好像就是从镜后得像点发出,所以说像点就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得交点。 1、镜面得选择与放置:用薄得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得目得就是便于确定像得位置;由于玻璃板得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得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得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镀膜玻璃板得镀膜得一侧对齐方格纸得中线,且朝向像得一侧。 2、像得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得蜡烛得目得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得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得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得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得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得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得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得就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得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就是光得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得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得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得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3、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与物距得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与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得结论,多次测量得目得就是得出普遍结论。使用有刻度得方格纸,其目得就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得关系。 4、虚像得理解与应用: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瞧到镜后得像点,就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得交点,没有实际光线得会聚,就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 5、像得亮度:像得亮度取决于物体与环境得光线亮度关系。可以在较暗得环境中观察蜡烛得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注意要照亮朝向镜面得一侧。 6、评估:(1)像无法与蜡烛重合,可能就是因为平面镜放置时与纸面不垂直。 (2)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时, 一组数据太少,结论没有普遍性。 7、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得大小取决于物得大小,像距取决于物距。 【核心例题】如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实验中: (1)器材选用时,用平板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得目得就是;规格相同得茶色玻璃与普通玻璃,应该选择玻璃;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得像,这就是由于造成得,因此玻璃板(选填“厚些”或“薄些”)较好。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得蜡烛得目得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得关系。在玻璃板得A侧竖直放一只点燃得蜡烛,小明在玻璃板后拿一支没有点燃得相同蜡烛寻找蜡烛得像得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得(选填“A”或“B”)侧观察。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组长审核: 学员编号:Jxt001 年级:初二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的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熟练作图。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实验 教学难点:作图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9年月日上课进度第次课 教学内容 一、入门测(包含作业处理) 1、在探究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 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2、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不发生反射 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 是。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 是,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二、新课讲解 (一)课程导入

1.为什么三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2.你为什么在有光时看到物体,没光时,就看不到。 (二)大数据分析( 14 - 18 年,共 5 年) (三)本节考点讲解 考点一: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 一)例题解析 例1:(17,四中第二次月考,8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应该选择厚度较薄的玻璃板,这是因为 。 (2)所有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填“虚”或“实”),判断的依据是 。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造成的。 (7)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 ,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3)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4)玻璃板的作用: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要求:足够薄 (5)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光沿直线 传播例子 红外线 光的反射 和漫反射 平面镜 成像 凸透镜成像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防治 光的折射 分值 2014 8 16 7 6 2015 6 18 6 2016 14 18 14 16 8 2017 8 3 14 8 7 2018 13 15 1 8 5 次数 3 1 4 1 4 2 2 3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特点描述 出来。 2.经历从“提出猜想”“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归纳评价”的探究活动全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 度尺一把。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成 像有哪些特点? 【猜想或假设】Array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同。 【设计实验】 1.如图,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垂直放置一块玻 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 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 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 像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所成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移去玻璃背后的蜡烛,在蜡烛所在的位置放上光屏,看光屏上能否接收到像?4.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和论证】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如果在你看到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不能在白纸上看到蜡烛的像_说明蜡烛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像我们把它称为虚像。 【交流与合作】 (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把交流的情况简要记在这里。) 注:(1)为什么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论怎么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能不能用光屏接收到?不能,说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5)为什么要用另一只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6)实验用到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7)一只蜡烛在平面镜后面确成了两个像?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实验时要用薄玻璃板进行。 (8)验证像与物的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找到更普遍的规律,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多次实验要求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跳棋代理蜡烛进行实验,缺点:像比较暗,看不清。改进: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10)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11)实验在什么环境下进行较好?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 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讨论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 (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3)适当关注了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表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消除对高科技的不必要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②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③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②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③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 像与物的大 小关系 物体与玻璃 的距离(cm) 像与玻璃的 距离(cm) 物像连线与 镜面的关系 实像或虚像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 实验剖析

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5、虚像的理解和应用: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到镜后的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没有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 6、像的亮度:像的亮度取决于物体和环境的光线亮度关系。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蜡烛的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注意要照亮朝向镜面的一侧。 7、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垂直于桌面的玻璃板向蜡烛方向倾斜,那么看到玻璃板另一侧的像会怎么变化:像的大小不变,像的位置会升高,与未点燃的蜡烛不在重合。 8、评估: (1)像无法和蜡烛重合,可能是因为平面镜放置时与纸面不垂直。 (2)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时,一组数据太少,结论没有普遍性。 9、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像距取决于物距。 在学习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聪明的小明也在家里也独自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前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经典母题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光 路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一.作图题(共12小题) 1.(2016?天水)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2016?上海)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2016?自贡)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2016?河南)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5.(2016?烟台)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6.(2016?营口二模)一束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要使阳光照亮某一竖直井底部,则平面镜应放置在与水平面成多少度角的位置?试完成光路图. 7.(2016?上城区二模)A为一点光源,站在B处的某同学面向平面镜,看到了A点的像,如图. (1)请在答卷上画出由A点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通过B点的光路图. (2)证明(1)中所得的光路是A点发出到达B点的最短路径.

8.(2016?蚌埠二模)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9.(2016?中山市模拟)如图所示,是小白兔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船只的情况,请画出小白兔看到船的光路走向图,要求标出光线方向. 10.(2016?武威校级一模)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 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11.(2015秋?曲江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12题图) 12.(2015春?株洲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细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甲上,根据反射定律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时的法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作者:————————————————————————————————日期: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1.实验放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 2.关于玻璃板 (1)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的关系; (2)如果在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蜡烛的像,(其中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那是因为:玻璃板太厚,蜡烛分别经过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成像。所以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实验中如果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不能和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 3.实验中对选择的两支蜡烛,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实验中要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支点燃,另一支不点燃,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此物理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4.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并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 5.实验中若用两枚相同的棋子代替蜡烛,发现棋子的像不太清楚,你该怎么做? 答:棋子的像不清楚,可用手电筒对准棋子照射。 6.为证实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应多次实验,你认 为应怎样多次实验?()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 7.取一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会出现像。说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8、图中甲图为刘军 和其他同学“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 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 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刘军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刘军重新做实验,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刘军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有四个同学将收

人教版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三、德育目标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 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 教学准备: 1. 演示实验用:平面镜、玻璃板(含底座)、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8 K 白纸一 张、小纸片一张。 2. 分组实验一组用:平面镜、玻璃板(含底座)、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8 K 白 纸一张、小纸片一张、刻度尺一把、三角板一套。共分12 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脑后有眼,这是真的吗?”学生回答:“假的。”教师继续问:“能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呢?”学生回答:“能。”教师继续问:“如何实现?”学生回答:“借助平面镜。”从而引出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选择的实验器材,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在此渗透了一种重要的物理科学方法“等效替代”)。 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 开的白纸铺在在水平桌面上,将带底座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 2. 学生分组实验 以上把教材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填空题 1)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 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 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2)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4)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6)雄奇险秀的长江三峡景色,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郦道元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文中写到春冬的美景时,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了精要的描绘,句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 二、选择题: 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 A B C D 3) 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是中考中常考到的一个实验,我们要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作解答。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 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 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解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是中,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观察和 确定像的位置。选择的玻璃板要较薄,应选2mm厚的块玻璃板。 2?实验中对选择的两支蜡烛,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解答:实验中要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支点燃,另一支不点燃,点燃的蜡烛 放在玻璃板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实验中利用刻度尺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用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实验装置放在明处好还是暗处好? 解答:由于蜡烛的烛焰是发光的,因此实验放在暗处效果好。 5?实验中若用两枚相同的棋子代替蜡烛,发现棋子的像不太清楚,你该怎么做解答:棋子的像不清楚,可用手电筒对准棋子照射。 6?如图1是某一个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 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 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 体,点燃A蜡烛。 (1)小明小心地移动B蜡烛,发现它能与A蜡烛的像为 重合,“重合”说明________ ;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时, 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小明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答:(1) 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2)要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必须多次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位置进行实验。选项为B。( 3)实验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等效法。 7.图2中甲图为刘军和其他同 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 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 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 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 z ?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不能与蜡烛 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B使其与像A /完全重合?但刘军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 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2)难点:虚像的概念 三、实验器材:每个实验小组不等大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方格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课件猜谜语,有关镜子谜语: 1、平又平,亮又亮,平平亮亮桌上放。它会告诉你,脸上脏不脏。(打一用具) 2、明明亮亮,又平又光,谁来看它,跟谁一样。(打一用 具) 3、脸儿亮光光,站在桌子上,妹妹跑过去,它给照个像。(打一用具) 我们可以发现,镜子的反射面呈光滑的水平面,我们称为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像(image)如:平静的水面、大大小小的镜子、光滑的金属器具表面等实验. 二:新课教学 (一)实验一、观察自己 回答问题: 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

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变化?远离还是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 2. 虚像: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线会聚成的像,_______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 (4)像是_______。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 b)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c)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d)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作图 要画_______、标清_______,平面镜的背面画上_______。实际光线画_______,虚像、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画_______。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利用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 2.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是虚像。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答: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 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 答:会出现重影,不利于测量物距与像距 c) 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答: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或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确定像的位置,把完全相同的物体一个放在平面镜前,通过平面镜看镜前物体的像,把另一物体放在镜后像的位置。 d) 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 录。 (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 3 )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型:科学探究,新授课 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教学仪器: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小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刻度尺、电脑等多

媒体设备。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很有创意的视频,你知道它有什么样的效果?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器材可以模拟出这样的效果来呢? 学生:镜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也能用镜子制造出神奇的效果来。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它的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除了生活中常用的镜子以外,在以前人民利用光滑的金属当做平面镜、在自然界中也有平面镜(平静的水面)。现在让我们面对手中的平面镜,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生答:自己的像。 二、进行新课 (- )平面镜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同学们,面对平面镜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猜想……) (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平面镜为什么要成像?原理是什么? (3)平面镜有什么用途?…… 2、进行猜想: 好,对平面镜同学们许多感性的认识,那你们猜一猜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 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 (1)像与物等大;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以上可以缩句为:“物像等大、连线垂直、等距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 解释: 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 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像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3.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课前准备 课件、平面镜、直尺、玻璃板、三角尺、蜡烛、火柴、铁夹、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新课引入: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或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激发求知欲,创设求知心理状态,有利于达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本节课设置以下情境引入: 演示: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欢迎不欢迎啊?(出示魔箱,魔箱为一正方体箱子,箱内斜45度安放一块平面镜,如图)

师:经过仔细观察,大家发现箱子里面空空如也。现在老师这有十元钱,请一位同学通过箱子顶部的开口处把钱投入,仔细观察! 师:箱子里依然空无一物,10元钱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这只箱子的魔力来自何处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以后,也许你就会弄清其中的奥秘,并且把丢失的钱找回来了。 二、新课教学 1、仔细观察激发问题 物理问题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为了让学生更真实感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设置下列情境引入。 提问: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平面镜,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大家可以从平面镜的外形、材料、成像大小、远近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 学生开始观察半分钟。 提问:(随意点一位学生)现在从这位同学开始,依次轮流回答,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说出你的一点发现。后面同学注意倾听,尽量不要重复。 学生开始依次回答。回答完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 启发:通过观察,你们产生了什么疑问吗? 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 梳理问题:教师把简单的可以马上解答的问题解答完毕,例如镜子后面镀的什么原料等等,把学生提问中有关成像特点的问题重点突出。 过渡:刚才许多同学提出了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的同学提到平面镜成的像为什么会左右相反,为什么会物近像大……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关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投影: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如何去观察物体,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梳理归纳问题,如何确定探究主题,并且由于以上活动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师教学策略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这部分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思维的碰撞和互动过程。 3、各抒己见提出猜想 过渡:研究之前,大家能猜想一下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吗?像的位置可能在什么地方? 猜想与假设:仔细照镜子,将镜中的像与你自己相比有什么特点? 猜想:①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③像的左右与物体的左右一致还是相反? 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过渡: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准确呢?谁猜想得最符合实际情况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检验。 4、设计实验,探究规律 启发:请大家拿出平面镜,看见你的像了吗?在镜子前面还是后面?它距离镜子多远?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不能直接测量,不知像在什么位置,无从测量起。)因此,我们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支架、白纸两张、刻度尺一把、铅笔一支。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1)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像与物的大小可能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桌面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个“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的像在镜前还是镜后? (3)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在镜后并移动,让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4)观察比较A的像与B的大小关系。 (5)用铅笔描出电池A和B的位置,画出它们的连线,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电池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在表格里。 (6)把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上有没有“蜡烛”A的像 (7)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 4.记录实验数据 5 (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像和物的连线是否被镜面垂直平分? 6、总结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3)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_____________。 (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整理实验器材 7、评估与交流: (1)、实验中为什么使用两支同样的“蜡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要求点燃,而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要求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什么用能够透光的平板玻璃,而不用镜子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