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泥混凝土路面集料指标

水泥混凝土路面集料指标

水泥混凝土路面

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卯石和卵石,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ll级粗集料。有抗(盐}冻要求时,r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II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

细集料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应不低于II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

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ll级砂。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使用河砂,砂的硅质含量不应低于25%。

沥青路面

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

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

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标准 1、原材料准备 (1)水泥:应选用强度高、干缩性小、抗磨性能及耐久性能好的水泥,通常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若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必须满足路用性能和经济性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必须质地坚硬、耐久、干净,有良好的级配。 (3)细集料 细集料的粒径范围为0.15-5mm。 (4)水 混凝土用水采用饮用水。 (5)接缝材料、填缝料,可采用聚氯乙烯胶泥类、沥青橡胶类或聚氨脂焦油类填缝料,胀缝下部填缝板可采用符合要求的杉木板、钎维板或泡沫橡胶板。 2、施工方法 收费站水泥混凝土路面所需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机现场拌和,人工配合机械运送,布料机布料,三辊轴整平机铺筑,拉毛机完成刻纹,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切割机切缝,用嵌缝料填缝的方案。 (1)清除下承层表面浮土和杂物后进行施工放样,按照基础标高检测成果对基层进行整修,然后支设模板,模板应支撑连接牢固、平整紧密,线性顺适,在整个长度上应紧

贴在下承层上,并应按要求的标高和线形支设。 (2)水泥、砂、石料等材料经过报批后运到拌和场,分别存放并设立标志牌,并在拌和场四周开挖截水沟。 (3)按照经监理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制。 (4)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在运输中应尽量避免蒸发失水和水化失水以及因运输的颠簸和振动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等情况。 (5)缩缝及横向施工缝支架各接点采用点焊连接,传力杆的一端必须与支架点焊在一起,另一端为自由端,点焊羰和自由端应交错布置。 (6)胀缝钢筋笼应点焊固定,并用锚钉固于基层上,锚钉可采用Φ8的光圆钢筋制成,每延米缝长4个的固定和须与钢筋笼点焊在一起。 (7)传力杆采用Φ32的光圆钢筋,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距离为15-25cm。 (8)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连接,在连接处设置3米长的过渡段,过渡板与水泥混凝土面层相接处的接缝内设置直径25mm、长70cm、间距40cm的拉杆。水泥混凝土面层在毗邻该接缝的横缝处设置胀缝。胀缝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 (9)人工根据虚铺厚度摊铺整平,摊铺应连续进行,同时按照设计设置拉杆和传力杆,混合料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配合振捣梁振捣,三轴整平仪整平,人工抹光,用压纹

小区水泥路面工程技术指标

第1节小区水泥路面工程技术指标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路基经弯沉值、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工程施工。 1、水泥混凝土面层材料要求 (1)水泥 水泥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3.1.2条中关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和屋里指标等要求。28d抗压强度应大于等于42.5Mpa,抗折强度应大于等于7.5MPa。 (2)粉煤灰 粉煤灰采用散装灰。水泥混凝土面层掺用的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3.2.1规定的电收尘一、二级干排或磨细粉煤灰的质量要求。 (3)粗集料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且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3.3.2条的相关技术要求。 粗集料的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3.3.2条的相关规定,且须根据混凝土级配试验具体确定。 (4)细集料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河砂、机制砂或混合砂。且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3.4.1条的相

关技术要求.河砂的硅质含量应大于等于25%。机制砂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3.4.3条的相关规定。 细集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3.4.2条的相关规定,且须根据混凝土级配试验具体确定。 (5)水 拌制混凝土及湿治养生用水,必须清洁,不得含油、酸、碱类和其他污浊物质,硫酸盐含量(硫酸根离子)小于2.7mg/cm3,含盐量不得超过5mg/cm3,PH值不得小于4。 (6)外加剂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掺加引气剂。引气剂及其他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3.6条的相关规定,。 2、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 (1)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应按照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第四章的相关规定执行,须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抗盐冻性、抗腐蚀性等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试配弯拉强度均值应按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式(7.4.3)确定。 (3)水泥混凝土面层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4.5MPa。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小于等于31.5mm(碎石)或19mm(卵石)。砂的细度模数应大于等于2.5,其中硅质砂或石英砂的含量应大于等于25%。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水泥用量应大于等于320kg/立方米。

道路 粗细集料

第三章集料 1. 粗集料黏附性试验方法:大于13.2mm的集料选用水煮法,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用水浸法 2. 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根据化学成分中氧化硅含量分为酸性集料(二氧化硅≥65%)和碱性集料(二氧化硅≤52%)3. 天然砂包括河沙、海砂、山砂 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矿渣砂、锻烧砂 4. 粗细集料划分界限:对于沥青混合料(除SMA沥青混合料),界限是2.36mm;对于水泥混凝土,界限是4.75mm;对于路面基层粗细界限是4.75mm SMA沥青混合料:SMA-10界限是2.36mm,SMA-13、SMA-16、SMA-20界限是4.75mm 5. 集料最大粒径是指集料能够100%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是指可能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6. 集料所用标准筛有17个不同孔径筛子组成,依次有:75mm、63mm、53mm、3 7.5mm、31.5mm、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 7. 粗集料物理性质 ①表观密度(视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之和 ②毛体积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和开口孔隙体积之和 ③表干密度:粗集料表面干燥而开口孔隙中充满水的质量 ④堆积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开口孔隙体积和颗粒之间空隙体积之和 ⑤真密度:集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V堆>V毛>V表>V密实ρ堆<ρ毛<ρ表<ρ真 8. 空隙率:堆积时空隙体积占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1-ρ毛/ρ真)*100 9. 理想的集料形状应接近球体或立方体 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较高时,会使集料堆积在一起时的空隙率增大 10. 用于水泥混凝土时,针片状颗粒用针状会片状规准仪判定 用于沥青混合料,针片状颗粒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方向之比≥3的颗粒 11. 影响粗集料坚固性的因素:与砂石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孔隙率、饱水程度 粗集料的坚固性:集料经饱和硫酸钠(硫酸镁)多次浸泡于烘干循环,在该过程中硫酸钠(硫酸镁)会发生晶胀作用,晶胀作用比冻胀作用更明显 12. 粗集料力学性质(主要指抗压碎能力和磨耗性) ①压碎值:越小越好 ②磨耗性:现行规范检测评定方法用洛杉矶磨耗试验 ③磨耗值(磨耗率):试验方法用道瑞磨耗试验机测定,磨耗值越小,表示抗磨耗性能越好 ④磨光值: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越好 13. 细集料根据细度模数分为: 粗砂:3.7-3.1 中砂:3.1-2.3 细砂:2.2-1.6 特细砂:1.5-0.7 14. 级配反映粗细集料的分布状况,细度模数反映集料的粗细程度 15. 细集料有害物质:泥、泥块、有机质、云母、轻物质、三氧化硫、氯离子 16. 粗集料取样方法:首先去除堆角处无代表性的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几个不用部位进行取样;若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用接料器定时取有代表性的试样;若从火车、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设计依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⑵《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 2003) (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2004) (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2工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 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 基层为30cm 厚12%S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 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 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米 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 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2.2.3 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 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与旧规范对比变化对照表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与旧规范对比变化对照表 规范名称旧规范新规范 变化对应章节 旧规范新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特重、重交通极重、特重、重交通 3.1.1 3.1.1 水泥个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值的技术要 求按道路等级进行规定 水泥各龄期的实测强度值 的技术要求按设计弯拉强 度要求进行规定,增加试 验方法 3.1.1 3.1.2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中Ⅱ级细度≤20%,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中 Ⅱ级细度≤25%,游离氧化 钙含量代替cl-含量 表3.2.1 表3.2.2 增加了矿渣粉、硅灰的质 量标准 表3.2.3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 指标增加了吸水率和磨光 值 3.3.1 3.3.1 碎石压碎指标Ⅰ级<10%,Ⅱ级<15%,Ⅲ级 <20%,卵石压碎指标Ⅰ级<12%,Ⅱ级<14%, Ⅲ级<16%,针片状含量Ⅰ级<5%,Ⅱ级<15%, Ⅲ级<20%,含泥量Ⅰ级<0.5%,Ⅱ级<1.0%, Ⅲ级<1.5%,泥块含量Ⅰ级<0%,Ⅱ级<0.2%, Ⅲ级<0.5%,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 积密度>1350kg/m3 碎石压碎指标Ⅰ级≤18%, Ⅱ级≤25%,Ⅲ级≤30%, 卵石压碎指标Ⅰ级≤21%, Ⅱ级≤23%,Ⅲ级≤26%, 针片状含量Ⅰ级≤8%,Ⅱ 级≤15%,Ⅲ级≤20%,含 泥量Ⅰ级≤0.5%,Ⅱ级≤ 1.0%,Ⅲ级≤ 2.0%,泥块 含量Ⅰ级≤0.2%,Ⅱ级≤ 0.5%,Ⅲ级≤0.7%,表观 密度≥2500kg/m3,松散堆 积密度≥1350kg/m3,增加 了试验方法 表3.3.1 表3.3.1 增加再生粗集料的质量标 准 表3.3.2 增加再生粗集料的级配范 围 表3.3.3 路面和桥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 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 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的天 然砂细度模数宜在 3.4.2 3.4.3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设计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试配强度(弯拉强度): fc=fr/〔1-1.04c v〕+ts= 5/(1-1.04*0.13)+0.46*(5*0.13)按6组 6.081 其中:f c为28天试配弯拉强度(Mpa) f r为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 v为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统计数据在下表的规定范围取值;无统 S为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 2. 工作性: 不同的施工工艺,最佳工作性要求不一样;坍落度SL一般在宜采用25-50mm,允许波动范围10mm~65mm之间。 3. 耐久性: 〔1〕根据有无抗冻性、抗盐冻性要求及混凝土最大公称粒径,混凝土含气

〔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00kg/m3 ,掺粉煤灰时,最大单位胶凝材料不宜大于 注:掺粉煤灰,并有抗冰(盐)冻要求时,不得使用32.5级水泥。 严寒地区抗冻标号不宜低于F250,寒冷地区不宜低于F200。 4. 水灰(胶)比的计算和确定: 〔1〕碎石或碎卵石混凝土 W/C=1.5648/〔fc +1.0097-0.3595f s〕= =0.38 按fs=8.2计算,按7.5为0.36 〔2〕卵石混凝土 W/C=1.2618/〔fc +1.5492-0.4709f s〕= 其中:fs 为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再根据耐久性要求复核、确定水灰(胶)比。 5. 砂率(SP)的确定: 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种类,按下表取值;在软做抗滑槽时,可增大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对集料的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对集料的技术要求 摘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对集料的设计依据、工程设计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集料;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 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200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 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 200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 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033- 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F80/1- 2004)。 2 工程设计 2.1 技术指标 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 层为20cm 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 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 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 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 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 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 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 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路基填筑维 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 路面接缝设计 (1)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 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 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缩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 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路面宽度等于6m 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 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 的混凝土面板, 不设纵缝。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 内设置拉杆。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2)横向接缝。横 向接缝为4~6m 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 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 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3)胀缝设计。与原路相 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 范围内设 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 不设胀缝,常温期施工,可按照500m 左右间距设置一道。 3 技术要求 3.1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1)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 表1 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 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 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 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 级粗集料。有抗冻要求时,I 级集 料吸水率不应大干1.0%;II 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2)用做路面和桥面 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 4 个粒 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 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贫混凝土基层粗集料最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黑嘉公路逊克至逊克界段改建工程 A1合同段 水泥混凝土面层配合比验证报告 黑嘉公路C1监理办

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题目: 路面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资料: 设计弯拉强度f r =4.5MPa。满足三轴式混凝土摊铺整平机工作,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15mm。公路所在地区属严寒地区。 水泥:黑河黑龙P.O42.5水泥 28d抗折强度为7.7 Mpa、28d抗压强度为52.5Mpa 细集料:黑龙江江砂, 表观密度ρS= 2.730 g/cm3 细度模数M x= 2.62 含泥量0.6 % 粗集料:卫东石场碎石 碎石类型:火成岩 表观密度ρG= 2.630 g/cm3; 针片状含量7.2 % 试验结果符合连续级配4.75-31.5mm 水:饮用水。 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进行配合比设计。 三、设计步骤 本工程为二级公路,取样本数量为20组,查表4.1.2.1,t取0.24;查表4.1.2.2,Cv取0.13;根据标段提供以往施工的20组试验记录并计算得S=0.032。 f c =f r /(1-1.04Cv)+ ts =4.5/(1-1.04×0.13)+ 0.24×0.032 =5.211

1.水灰比的确定 W/C=1.5684/(f c+1.0097-0.3595f s) =1.5684/(5.211+1.0097-0.3595×7.7) =0.45 满足耐久性及抗冻性的要求。 2.确定砂率 该标面层混凝土用砂细度模数为2.62,查规范表4.1.4,砂率应取33%。考虑到该标施工工艺为软做抗滑槽,取砂率为34%。 3.确定用水量 根据三辊轴式混凝土摊铺整平机的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0~30mm,取坍落度为15 mm。 W0=104.97+0.309SI+11.27×(C/W)+0.61Sp =104.97+0.309×15+11.27×1/0.45+0.61×34 =155.4kg 4.确定水泥用量 C0=W0/(W / C) =155.4/0.45 =345.3 水泥取350,满足规范表4.1.2-6的要求。水:350×0.45=157.5。 5.确定砂石用量 根据碎石筛分结果计算掺配比例,4.75~26.5mm碎石与16~31.5mm碎石的比例应为7:3。采用取密度法,假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500kg/m3,可有下式关系: C0+W0+S0+G0=2500 S0/(S0+G0)=34%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并解方程组,得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2 工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 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 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 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 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2.2。3 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JTG D40—2002)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 F30—2003)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JTJ 034-2000) (5)?公路路基设计标准?(JTG D30—2004)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 033-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2 工程设计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完毕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 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 常温期施工,可按照500m左右间距设置一道。 3 路面施工

混凝土路面标准

编者按:新编的交通部公路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已于2003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为推进该规范的宣贯工作,详细介绍新规范编制的背景、指导思想、主要技术内容、重要技术要求等内容,本刊特编发该规范编制组成员傅智、刘清泉、牛开民等专家合著的专题文章,希望引起广大施工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关注。 文/傅智刘清泉牛开民喻波梁军林徐加绛杨泽涛; 1、前言 1.1 编制背景; 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发展速度很快,是国际上水泥路面里程最多的国家之一。截止2002年底已经建成各级水泥路面16.75万公里,占我国当年水泥和沥青两种高级路面里程28.86万公里的58%。在影响水泥路面工程质量的诸多因素中,设计与施工规范具有举足轻重的技术法规作用。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97-87)已经使用了16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过修订,但未能颁布执行。16年以来,大中型机械化施工工艺和技术如滑模摊铺、轨道摊铺、碾压施工、三辊轴机组等均已取得巨大的实质性进步,而且已经在我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水泥路面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稳步提高了水泥路面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施工经验。我国所使用的水泥路面面层结构形式越来越丰富,水泥路面适用范围越来越宽广,如缩缝设传力杆的水泥路面、钢筋水泥路面、连续配筋水泥路面及桥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双钢混凝土桥面等均已大规模采用,这些新型水泥路面结构设计与机械化施工技术也已经逐步成熟。 在这种状况下,仅规定适合小型机具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显然已经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水泥路面施工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因此,我国水泥路面建设迫切需要有一部全面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来保障和提高其施工质量。 另一方面,水泥路面建设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张春贤部长在2003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交通部今后5年至少投入300 亿~4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 根据我国沥青与水泥的资源供给状况,全部或大部分农村公路采用沥青路面是不现实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公路建设沥青缺口每年都在100万吨以上,加上近期国际市场上原油和沥青价格大幅上涨,沥青运距也较远,运费居高不下,在可预见的近几年沥青的供应情况不容乐观。 相反,我国水泥资源及供应状态非常充裕,按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统计,我国目前拥有1.1万多家水泥厂,2002年生产水泥6.5亿吨。按我国5700个县及县级市计算,平均每个县拥有2家水泥厂。近年来,我国水泥价格不仅没有涨价,而且略有降低。在水泥资源充裕的省区,每吨425级的水泥出厂价仅为250~300元,即使是水泥最缺乏的西部偏远地区,水泥出厂单价也不超过400元/吨。一般情况下,在国内水泥的最远运距不会超过30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2 工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 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 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 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 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2.2.3 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 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

10水泥混凝土面层 10.1原材料 10。1。1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等级的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低于32.5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2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用于不同交通等级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应符合表10。1.1—1的规定. 表10.1。1—1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 定。 表10。1。1—2各交通等级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

准《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 10.1。2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并应符合表10。1。2-1的规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次干路、支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Ⅰ级。Ⅰ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Ⅱ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10.1.2—2的规定 表10.1。2-2 人工合成级配范围 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 10。1。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 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 2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1。3的规定。

验砂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 4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一级砂和二级砂。 5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10.1。4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 值为6~8. 10。1.5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加剂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2003) 1总则 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 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 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 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 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 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 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