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海水制碱》说课稿(精选2篇)

《海水制碱》说课稿(精选2篇)

《海水制碱》说课稿(精选2篇)

《海水制碱》篇1

盐的性质:

1.盐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2.盐溶液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盐溶液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各位评委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海水制碱》,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

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

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一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并从微观角度理解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纯碱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难点】

树立元素守恒观、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酸及其性质的理解,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自学法、引导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边学习边巩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从生活常识激趣导入:做馒头的面团发酸了怎么办?学生回答加食用碱。

[投影]【食用碱说明书】

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发酸了的面团加入纯碱后蒸出的馒头既没有酸味又疏松多孔?

学生思考后踊跃回答,教师引入主题。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学完本节课《海水制碱》,我们会对碳酸钠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答案就会揭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常识导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活动一:自主学习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

设置问题组:

1.由NaCl到Na2CO3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NaCl制取Na2CO3还需要含有什么元素的物质?

3.为什么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食盐水与氨盐水哪种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自主学习】纯碱的用途。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构建学生思维场。

活动二:纯碱的性质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海水制碱

《海水制碱》说课稿篇2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海水制碱》,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

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

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一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并从微观角度理解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纯碱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难点】

树立元素守恒观、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酸及其性质的理解,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

三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边学习边巩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从生活常识激趣导入:做馒头的面团发酸了怎么办?学生回答加食用碱。

[投影]【食用碱说明书】

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发酸了的面团加入纯碱后蒸出的馒头既没有酸味又疏松多孔?

学生思考后踊跃回答,教师引入主题。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学完本节课《海水制碱》,我们会对碳酸钠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答案就会揭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常识导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活动一:自主学习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

设置问题组:

1.由NaCl到Na2CO3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NaCl制取Na2CO3还需要含有什么元素的物质?

3.为什么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食盐水与氨盐水哪种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自主学习】纯碱的用途。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构建学生思维场。

活动二:纯碱的性质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海水制碱

【教师建构模型】

盐的性质:

1.盐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2.盐溶液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盐溶液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教师总结】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教师设疑】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呢?复分解反应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发生?我们看看这些现象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并动画演示Na2CO3与HCl、HCl与NaOH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

第三环节:小结作业

小结:以抢答的方式总结纯碱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作业:课下阅读侯氏制碱法资料,下节课给同学们分享一下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过程。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二、纯碱的性质

1.纯碱与指示剂反应

2.纯碱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纯碱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纯碱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三、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实质:在溶液中酸、碱、盐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3.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难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的课件,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火柴、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稀硫酸。 四、教学过程 【讲解】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俗称:纯碱或 者苏打。 它是一种白色的粉末,易溶于水。因其水溶液显碱性, 故通常叫被做纯碱,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纯碱不是碱, 是一种盐。 【提问】如何来制备纯碱呢? 【过渡】我们知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原料丰富 且易得,价格低廉。能不能用氯化钠来制纯碱呢?

【提问】阅读教材43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 ●钠、碳、氧。 问题2:由NaCl转变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组成物质的元素由氯元素转变为碳元素和氧元素。问题3: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需要哪些原料? ●含碳、氧元素的物质;食盐、二氧化碳。 【讲解】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 ●原理: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工艺流程: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提问】问题1: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低,要先通入氨气形成充足 的碱性环境,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 问题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NaHCO3首先结晶析出,因为在同一温度下 NaHCO3溶解度小。 【方法导引】 1.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

海水“制碱”教案设计

海水“制碱”

问题: 这袋纯碱在家里可用来干什么? 2.纯碱不只在生活中用途很多,它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更加广泛。 视频:纯碱的工业用途。 过渡:纯碱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我们如何获取纯碱呢? 请同学们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考虑,我们获取物质的方法有哪些? 自然界中就含有天然碱。 投影: 过渡:天然碱的含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那么我们在工业上是如何制取纯碱的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水“制碱”的有关知识。 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 明确食用纯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 2CO 3,在生活中可以用于蒸馒头,刷碗等等。 观看视频,了解纯碱的工业用途。 思考回答,可以从自 然界中含有的物质直接获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制取。 了解纯碱的自然界来源。 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介绍碳酸钠的用 途,使学生认识到纯碱的重 要作用,强化对制取纯碱的学习欲望。 通过对天然碱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仅靠天然存在 的物质,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更进一步认识到工业制取纯碱的必要性 根据投影了解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的探究方向。

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 (一)原料的选择 问题: 1.海水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物质,我们选用哪种物质作为制碱的原料?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2.由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氯化钠制取碳酸钠,应该加入含哪些元素的物质? 3.我们熟悉的含有这两种元素的物质是什么? 4.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获得二氧化碳的方法?假如你是化工厂的老板,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5.通常情况下,一体积水只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进入水中的碳、氧元素这么少,显然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 根据前面所学习的 有关食盐的用途,指出食 盐是制取纯碱的原料,它 们含有共同的元素—钠 元素。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 进行分析并回答:氯化钠 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而 碳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碳 元素和氧元素,若想把氯 化钠转变为碳酸钠,需要 加入含有碳元素和氧元 素的物质。 回答:二氧化碳 根据已有的知识思 考回答:工业上采用高温 煅烧石灰石的方法获取 二氧化碳,实验室采用石 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二氧化碳;考虑到经济的 缘故,应该选用高温煅烧 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 化碳。 思考,回答。 可能想到的答案:二 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 通过原料的选择让学 生初步建立元素守恒的观 点。 通过梯次性问题的设 置,进一步强化元素守恒观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交 流、比较与归纳,使学生自 然的形成工业生产时需要 考虑经济因素、安全因素、 工艺设备等因素的观念。 此处问题的设置,为引 出氨作为媒介作铺垫。让学 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氨碱法制碱的反应原理;2、初步掌握制取物质的基本思路; 3、了解纯碱和小苏打的用途。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碱的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1、溶解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中和反应原理在制碱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展示课件:“馒头房”]引出生活中的两种盐——纯碱和食盐。分析其组成 (Na 2CO 3 和NaC1) 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明确食盐通过化学变化可以转化为纯碱。 [板书课题] 第三节海水“制碱” 原理分析 1、学生思考交流,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 2、教师利用课件,层层设疑,剖析海水“制碱”的反应原理: (1)流程分析 [教师设疑] 从元素守恒的观点分析,将NaC1转化为Na 2CO 3 ,还需加入哪 些元素? [学生回答] CO 2 [教师设疑] 如何让CO 2 更易被吸收? [学生回答,同学、教师分别评价。] 教师帮助学生从中和反应的角度分析,弄清事先同入氨气制成饱和盐水的原因,完成P47“交流共享”第1题。 [教师设疑] 海水制碱的原料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或强调。] 师生共同分析各原料的作用,在通过课件展示海水制碱的流程,明确环节,理清思绪。 (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设疑] 如何书写反应方程式呢? 考虑到难度很大,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NaHCO 3与NH 4 C1的溶解度,揭 开奥秘。完成P47“交流共享”第2题。 3、学生修正学案或加深理解。 方案评价 [展示课件:两种流程] 指出本节课讨论的是“氨碱法”制碱,再引出侯氏制碱法,并介绍侯德榜的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小组讨论] 结合教师提示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价,教师指定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学生再作讨论,完善学案。 了解用途先让学生自学,再利用课件图片了解苏打和小苏打的用途。 点拨升华 [展示课件] 引导学生归纳出制取物质的一般思路。 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用心爱心专心 1

初三化学教案 8.3海水制碱

年级 学科 初三化学课题海水制碱备课人冯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温故知新】粗盐提纯 【导入新知】海水中蕴含着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 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教学过程】 一、氨碱法制纯碱: 【引入】纯碱又称“面碱”,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如何从海水 中制取纯碱吗? 【阅读课本】P19—20完成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交流。 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 ________________ 法制得的。 2、氨碱法制纯碱的工序如下 3、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有哪些? 4、我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 5、NaHCO3俗称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共享】 1、原料中的石灰石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练习一】 1、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A. CaCl2 B. MgCl2 C. NaCl D. ZnCl2 2、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 再经过过滤、焙烧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A 、KHCO3溶解度较大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大 D、K2CO3溶解度较小 二、纯碱的化学性质 回顾Na2CO3及盐的化学性质 三、纯碱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阅读课本】20页,找出纯碱和小苏打的用途。

《海水制碱》说课稿(精选2篇)

《海水制碱》说课稿(精选2篇) 《海水制碱》篇1 盐的性质: 1.盐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2.盐溶液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盐溶液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各位评委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海水制碱》,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 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

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一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并从微观角度理解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纯碱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难点】 树立元素守恒观、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酸及其性质的理解,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海水“制碱” 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常见的酸和碱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食盐、石灰石和纯碱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盐的性质和元素守恒观。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及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使学生尝试由点到面地学习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纯碱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基本化学观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酸碱部分已学过,学生对其反应条件有一定的认识。在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后,又引导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从而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微粒观和科学观。 ◆教学设想 1.教学中采用“联系——预测”策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将事实性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理论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以这些联系为依据对要学习的物质的性质先作出自己的预测,再将预测结果与实验探究、教师讲授所得进行比较,找出正确和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抓住重点和关键。例:以“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这一生活经验引入预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之一,即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外,介绍碳酸钠的俗称“纯碱”,学生自然会同学过的碱的知识相联系,产生疑惑为什么不含氢氧根也称“碱”,带着猜测和疑惑再进行实验探究,自然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讲完性质,学生顺理成章地将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2.碳酸钠性质的另一要点与碱的反应,在这里除了要讲好知识外,还要利用这一反应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形成的教育。例:实验中准备两瓶碳酸钠(一瓶为饱和溶液,一瓶为稀溶液),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此反应要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提高探究实验中“量”的意识,形成“量”的概念。 3.探究实验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提问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和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图帮助学生树立元素守恒观。 ◆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_《海水制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其认识大多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教材从由氯化钠到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下一步再由学生熟悉的食盐到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体现盐的共性,又分清差异性,使学生对盐有了 《海水制碱》学生学习效果测评 一、学生课堂表现测评

二、结果分析 简化教学模式,教师做到精讲,学生才能多练,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要启发学生,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学习化学后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这对学生来说有诱惑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观,引出转化过程中需要的新元素,进而引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再根据工业生产的原则来依次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堂检测 1、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A.CaCl2 B. MgCl2 C.NaCl D.ZnCl2 2、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A .石灰石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水 3、制取纯碱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原料 B.反应条件 C.操作过程 D.催化剂 4、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的工艺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较多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的原因是 A.使CO2更易被吸收 B.NH3比CO2更易制取 C.CO2的密度比NH3大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海水制碱(第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海水制碱(第课时)》教案鲁教 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9.3 海水制碱(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2.NaCl、MgCl2 、Na2CO3、CaCO3 、CuSO4 、AgNO3等化合物都属于盐类,你能发现盐与酸及碱

构成的不同点、相同点吗? 3.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推测盐的化学性质 ⑴与反应,生成,例。 ⑵与反应,生成,例。 ⑶与反应,生成例。 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归纳提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水或有气体生成,只要具备其一即可。 2.碱与盐反应时,反应物酸和碱都必须能溶于水 3.盐与盐反应,反应物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 三、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一)盐的分类(课件):让学生根据盐的构成离子类。(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1,部分物质的溶解性 1.总结盐的溶解性 2.总结酸的溶解性 3.总结碱的溶解性 【归纳提升】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酸全部溶于水中间 溶于水的碱有钾、钠、钙、钡、氨 盐的溶解性要分类记心间 盐酸盐不溶的只有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的只有硫酸钡, 碳酸盐溶于水的只有钾、钠、铵 其它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入水全不见。 【达标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原因是什么? ①Na2CO3 +BaCl2 ②、MgSO4 +KOH ③、FeCl3 +Cu (OH)2④、NaCl +KNO3 ⑤、HCl +CaCO3⑥、Cu (OH)2 +HNO3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纯碱不是碱 B. 食盐不是盐 C. 盐酸不是酸 D. 火碱不是碱 2.在加工馒头时往往因面团发酵过度而变酸,要除去酸味,馒头变得可口,常常在面团中加 入() A. 食盐 B. 烧碱 C. 碳酸氢钠 D. 熟石灰 3.NaHCO3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主要原因 是() A. NaHCO3中含有钠元素 B. NaHCO3中含有氢元素 C. NaHCO3溶液显碱性 D. NaHCO3是碱 4.下列盐全部易溶于水的一组 是()A. B. C. D.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 是() A. B. C. D.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和

《海水“制碱”》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响原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响原理 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其认识大多仅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对于盐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用途。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表达了盐的共性,又点明了个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能力。 2.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响原理,引领学生分析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提高化学认识。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4.渗透化学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乐学,会学。 5.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传统的课堂提问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师关注的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思路进行,无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注意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本节教学中教师尝试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情景,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引发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采用“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活动探究----反思学习内容——理解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分组探究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实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3〕生生互动及个人自评相结合:①在“谈探究感受〞环节中进行“小组竞赛〞,并进行评比。②还可在下节课中,对探究性作业的完成进行小组评比,这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也有所加强。③也可由同学回忆自己整节课的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给自己一个客观评价。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学生分组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学生分组实验以P20活动与探究为主。分组探究是本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局部,对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三节海水“制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2)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二、新课学习 (一)氨碱法制纯碱 在工业上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钠。 NaCl→Na2CO3 从组成上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发生了化学变化。至少需要碳元素和氧元素] 制取碳酸钠所需要的反应物有:氯化钠、二氧化碳。 仅此这两种物质你认为行不行? [还需要:氨气、水] 氨碱法生产纯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氯化铵中加熟石灰可得氨气,可重复利用。 此变化可以表示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1.氨溶于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两者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NaHCO3先析出,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 3.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HCO3?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8.3海水“制碱”(纯碱的性质)说课稿

《纯碱的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第三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二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课标分析: 《化学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本节课主要认识纯碱碳酸钠的组成、性质,帮助学生了解化学上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渗透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理念)。 2. 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实验来认识纯碱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且巡回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二)过程与方法 1.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本节课,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纯碱性质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2.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本节课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2.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本节课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材分析: 《纯碱的性质》是鲁教版初四化学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中第三节《海水“制碱”》中的第二课时,本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编写意图是: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从海水中获取资源,然后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用途。帮助学生了解化学上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物质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纯碱等盐的性质,又要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并归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还要通过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后,引导学生从离子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树立微粒观。 学情分析: 在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中,学生已经体验了通过科学探究来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合作、验证纯碱的部分性质和探究与盐类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酸碱部分已经学过,学生对于反应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

初中化学_海水“制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海水制碱 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认识碳酸氢钠的用途; 4、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5、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6、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7、认识到科学方法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比较、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和步骤 2、了解候氏制碱法的优点 3、认识纯碱的性质 教学难点:氨在氨碱法制纯碱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分析: 本节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海水中的化学知识为背景,通过提问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补充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和展示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图,帮助学生树立元素守恒观。 教学过程 Ⅰ、组织教学 Ⅱ、知识回顾: 海水中含有哪些物质?(含量第一位的是什么?第二位的是什么?还含有那些物质?)Ⅲ、新授: [引入] 在海水中还有这些我们所熟知的物质,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制取纯碱(碳酸钠)时,我们可以选择和利用海水中的哪些物质呢?[提示学生从元素角度进行思考] [板书]一、氨碱法制纯碱 [播放] 氨碱法制碱的影像资料 [分析]由NaCl Na2CO3 需要补充哪些元素?[C O]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加入含C、O元素的物质CO2 [归纳]制碱原料为食盐、石灰石,以氨为媒介 [板书] 1、原理: 盐水精制精盐水吸氨氨盐水碳酸化 NaHCO3 过滤热解 Na2CO3 2、步骤

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

第三节海水“制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品”,看看是什么?(碳酸钠)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你在哪儿见过它?(厨房)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0世纪初,中国所需纯碱全部依赖进口。我国有一位专家在1926年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纯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半个多世纪的垄断。这个人是谁?——侯德榜。 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如何用海水“制碱”。 教师板书:海水“制碱” 提出问题:海水中的资源特别丰富,那么海水中有纯碱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设问:我们知道,因为海水中有氯化钠,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晒制食盐……,可海水中没有碳酸钠我们怎么“制碱”呢?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入手,分析、研究如何以海水资源为基础来获取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 提出问题: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Na2CO3中的哪种成分可以从海水中获得?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 学生回答:钠、碳、氧;钠(或钠、氧);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厂长,你在设计产品生产的方案中,你会考虑什么问题?

2019鲁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83海水“制碱”说课稿语文

海水“制碱”说课 板块顺序流程图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评价 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九年级的学生,推进新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以下一些知识: 1、复分解反应 2、饱和溶液 3、过滤 4、酸碱指示剂 5、常见的酸和碱 二、教材分析 (一)版本:鲁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二)关于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如下: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三)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这是九年级学生的第二学期的化学课,是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常见的酸和碱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食盐、石灰石和纯碱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盐的性质和元素守恒观。 (四)重点、难点的确定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 (1)重点的确定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2)难点的确定 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用微观粒子解释复分解反应本质原因。 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对学生来说很多知识即是全新的又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例如食盐、石灰石的知识要点、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及物质的化学式。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抓住重点,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对非重点内容应弱化。 (五)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通过纯碱的性质探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学生演示实验—观

《海水制碱》说课稿

《海水制碱》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海水制碱》。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教学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这些内容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本课时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守恒的理念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难点】 树立元素守恒观。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我会展示碳酸钠,同时说明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0世纪初,中国所需纯碱全部依赖

初中化学_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氨碱法制纯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工业制纯碱的原料,进一步树立元素守恒观。 2.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能说出碳酸钠的主要用途。 3.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过程: 【情境引入】 1、展示一袋食用碱 问题:这袋食用碱是老师在厨房中找到的,你们家里有没有? 师:那你知道它的成分和用途吗? 师:纯碱不只在生活中用途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图片展示:纯碱的工业用途 师:纯碱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冶金,纺织印染,生产人造纤维、玻璃、洗涤剂等等,(随着图片的展示教师逐一说出纯碱的用途。)一个国家生产和使用纯碱的量,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过渡:这么重要物质,我们如何获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猜测纯碱可以从碱湖中捞) 师:非常好,自然界中有一定量的纯碱。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的,18世纪以前,纯碱都是取自于植物和碱湖碱矿。展示相关图。这是利用什么方法来来获取物质?(物理方法。) 师过渡:但是天然碱的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怎么办呢?(可以想办法通过化学变化来制取) 师:太棒了,化学变化可以为我们制备所需的物质,那我们在工业上如何通过化学变化来制取纯碱的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请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板书课题,在碱旁标注明化学式) 【板书课题】第三节海水“制碱”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探究新知】 氨碱法制纯碱 (一)探究原料

(工业制纯碱需要哪些原料呢?)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我们要用化学方法制取纯碱,应该选用含哪些元素的物质呢?(钠、碳、氧) 师:你会选择哪种含钠元素的物质?理由是什么? (氯化钠,因为海水晒盐可以得到大量的氯化钠,价格便宜,来源广簹。) 师:碳、氧元素可由哪种物质提供? (二氧化碳) 师:工业上怎么制二氧化碳的?(高温锻烧石灰石) 很好,工业上,我们可以以食盐,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二)了解流程和原理(观看微视频) 师:利用这些原料如何制得纯碱呢,一起看一段微视频,了解工业制纯碱的流程和原理。请先阅读学案上的问题,看视频时要边看边记边思考。请看大屏幕。 播放微视频:海水制纯碱探秘 视频看完了,请根据视频内容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订正,师巡视。交流展示,师点拨。 1.将导学案上的流程图补充完整并根据提示写出反应原理。 提示:氨气、水、二氧化碳、食盐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2.根据视频内容和课本71页最后一自然段,试着归纳碳酸氢钠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3.生产中要先向饱和的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的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是为什么呢?(提示: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可从食盐水和氨盐水的组成上分析) (食盐水由氯化钠和水组成,氨盐水由氯化钠、水和氨水组成,可能是氨水促进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师:氨水为什么能促进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呢? 师:氨水是哪类物质呢? 师:现在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氨水能促进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了?

《研究性学习—海水制碱再探》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研究性学习—海水制碱再探》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二、实验器材: 三口烧瓶、恒温水浴锅、CO2钢瓶、洗气瓶、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胶头滴管、直角导管、锥形瓶、分液漏斗、集气瓶、洗气瓶、胶皮导管、小烧杯、弹簧夹、试管等。 三、实验创新/改进要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节是海水“制碱”,其中海水制碱工艺流程比较抽象,教材中并未给出相应的演示实验,学生难理解具体的反应原理和工艺,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增加学生创新实验让学生探究反应原理,使该工艺过程直观化,形象化,清晰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学学科素养。学生从原料探究开始,自主设计方案,将复杂的制碱工艺流程转化为简易的装置进行模拟演示,在此探究过程中,学生归纳总结出制碱的原理。 方案一:氨盐水与瓶装CO2反应 实验方法设计:利用氨气制成50 mL饱和氨盐水,将氨盐水倒入到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 实验现象:瓶子变瘪,没有晶体析出。静置10小时,仍没有晶体析出。 实验反思:本次实验失败,学生进行反思和研讨。 方案二:优化CO2的发生装置 实验方法设计:利用锥形瓶和分液漏斗制取二氧化碳,加入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和尾气处理装置。

实验创新点:保证二氧化碳的通入量,增加洗气瓶使反应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本次实验成功析出了晶体。 实验反思:1、反应时间过长,长达10个小时。2、需要分步进行实验,较繁琐。 方案三:优化反应条件 实验方法设计:通过文献查阅,发现该反应温度控制在30℃。经过多方讨论、论证,选择利用恒温水浴锅利用恒温水浴锅优化反应条件至30℃,同时将多个装置改为一套装置,利用三口烧瓶进行一体化实验装置设计。 实验创新点:1、优化反应条件,缩短反应时间,将10小时优化至40分钟。 2、一体化装置 3、环保性、实用性,简约性。 实验反思:二氧化碳气流量不好控制,需要随时补充盐酸。 方案四:优化CO2气流量装置 实验方法设计:学生联想到家里水草缸的CO2钢瓶,通过减压阀和微调阀可以控制CO2的流速,保证气流的稳定。所以将CO2的产生装置改为CO2钢瓶。 实验创新点:气流稳定,操作简便,反应易于控制。气体更纯净、安全、绿色。 多种方案的不断创新优化,最终得到以下的实验装置。通过CO2钢瓶提供稳定纯净的CO2 ,利用恒温水浴锅控制反应条件至30℃,同时利用三口烧瓶将多个装置----制备饱和氨盐水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反应装置实现一体化实验装置设计。整个实验装置具有环保性、实用性,简约性、可视化,给予学生三维表现力的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