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免费下载】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

【免费下载】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

【免费下载】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
【免费下载】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

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跨过20世纪,人们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在此世纪交替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为我国上个世纪的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而自豪;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人口增加、消费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而感忧虑。值得庆幸的是,经过长期的迷茫与探索,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只有尽快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保护,才能有可能实现适度地满足当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需要,同时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存和创造出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各阶层的广泛参与,需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理论指导,更需要有效的技术系统的保障。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虽然它还只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但是由于生态学所固有的与环境问题密切关联的学科定位、基于系统理论的科学问题分析思想,非线性的系统演变逻辑思维模式,时间和空间信息整合分析方法,以及长期定位和网络化的科学观测数据和知识积累,使得它能在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时,发挥出其中流砥柱的独特作用。我们自豪地看到,在面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以及把可持续发展从概念付诸于行动的历史过程中,生态学工作者都是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核心力量。与此同时,在参与这场伟大的变革的过程中,生态学也拓宽了自身的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研究内容、改进了研究方法,生态学自身也从一个被视为生物学中的一个不受重视的分支学科,完成其涅槃式的转变,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当代科学之林。

传统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科分支主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可是当代生态学则把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己任,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甚至人类种群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期望通过对不同尺度和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理解生态系统变化与资源环境和人类福利的基本关系,人类活动驱动下的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对地球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福祉的影响。

我国朴素的生态学理念和实践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则起

步较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短短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学从无到有,经过了曲

折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之中,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学界推出

了空前强烈的科技需求,民族复兴的雄心张志激励着我们一代代学人奋斗不息的意志,半

个世纪的学科发展、知识储备和科技创新为我国的生态学发展、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雄厚

的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为我国的生态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挑战。

由此可以预见,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必将会在一个新历史的机遇期内实现再度崛起的“生态梦”,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世界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但是,在

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深刻地思考生态学科和生态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需要勇敢地去应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和考验,更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现

代生态学研究为社会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现在和未来还能够为中国和世界做些什么?应

该优先做点些什么?

在这样的历史、社会和学科背景下,我们以全面思考中国生态学发展为己任,选择了“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生态问题研究与保护实践”作为主题,组织了全国生态学研究领域

代表性的学者们共同编著《中国的当代生态学研究》专著,期望能够系统地回顾我国生态

学发展历史,总结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全球变化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学5个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就,展望和谋划生

态学科和未来的发展。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将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定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生态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生物自其在地球上出现就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早

已注意到这种关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朴素的生态学思

想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见诸于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论述和古歌谣中。直到一个半世纪前,随着资源开发和生产的需要,以及博物学、生物学、生理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积累,

生态学才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出现在科学的历史舞台上。生态学的产

生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曲折的历程。通常可分为生态学萌芽时期(公元前5000

年--19世纪中期),生态学的建立与成长时期(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以

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生态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基础。17、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的兴起,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资源开发和生产的需要,以及博物学、进化论、控制论等领域生态学知识和方法的创新与积累,生态学才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开始走向科学的历史舞台。目前人们公认生态学(Ecology)这一术语是Haeckel在1866年首次提出的,可是人们也都不会忘记早在这一名词提出之前,许多著名的学者如Darwin, Humboldt,等等一大批先驱者对这一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奠基性贡献。生态学从其创立之时就明确定位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学科基础仍然可以用上述简单的定义加以归纳和概括。

在生态学发展的初期,它主要是以研究人类之外的动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目标。20世纪初期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四个彼此独立的分支,即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海洋生态学和湖沼生态学。在还原论的理论指导下,学科的分化也越来越细。例如,在群体生态学中又形成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进而更进一步化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湿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一系列分支。这些学科又彼此独立地发展起来,有的冠以生态学的名称,有的虽然没有使用生态学这一名称,但是它们的研究内容却是实实在在生态学工作。这一时期,生态学在个体和群体领域积累了许多基础性的资料,并为农学、林学、畜牧和渔业等开发与保护的提供了应用基础。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生态学研究受纯自然主义倾向的影响,科学研究还被局限于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描述。与此同时,由于生态学本身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加以过多地对学术名词和术语的争论,使得学科发展缓慢,在科学界甚至对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与争议。

20世纪30-40年代是生态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奠基时期,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生态系统系统概念的提出,其二是营养动力学的产生和研究方法的定量化。在长期的实践中生物学和地学界对自然界的认识加强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观念,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许多学说和术语来表达这种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Tansley于1935年提出的生态系统(Ecosystem)和Sukachev(1945,1960)提出的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enose)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被看作是同义语,并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中尤以Ecosystem 这一概念更是得到普遍的应用。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和广泛应用,不仅把生态学推向系统研究的新高度,同时也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平台,为认识和解决日益突出的不同规模和尺度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理论准备。

在这一时期推动生态学发展的另一重大事件是Linderman(1942)在营养动力学方面所

做的重要贡献。Linderman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营养级的能量分析,创造性地提出

了著名的“百分之十定律”,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的技术途径与手段,使生态学脱

离了其起源的多种学科,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科学方法论体系,也使这位英年早逝的科学

家在生态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英名。50年代以来,Odum进一步发展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极大的丰富了生态学内涵,使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即系统生态学(1953,1993)。

E.C.Lindeman(1940)指出“生态学是物理学和生物学遗留下来的并在社会科学中开始

成长的中间地带”。只是到了1980年代以后,其方法论才呈现出一些新的革命性进展。

E.P.Odum(1983)在基础生态学一书中称生态学是一门独立于生物学甚至自然科学之外的,

联结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Odum兄弟的系统生态学与马世

骏等(1984)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带回整体论框架,成为回归人

与自然整合发展的先声。

伴随地球生态问题的日益尖锐,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正从二元关系链(生物与环境)转向

三元关系环(生物-环境-人)和多维关系网(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其组分之间

已不是泾渭分明的因果关系,而是多因多果,联锁反馈的网状关系。生态科学的方法论正

在经历一场从物态到生态、从技术到智慧、从还原论、整体论到两论融合的系统论的革命:研究对象从物理实体的格“物”走向生态关系的格“无”,辨识方法从物理属性的数量测

度走向系统属性的功序测度;调节过程从控制性优化走向适应性进化,分析方法从微分到

整合,通过测度复合生态系统的属性、过程、结构与功能去辨识、模拟和调控系统的时、空、量、构、序间的生态耦合关系,化生态复杂性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人类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役使自然到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品味自然,从悦目到怡神、从感知到感悟, 其方法论也在逐渐从单学科跨到多学科的融合。

60年代以后,世界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荒漠化扩展、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

消失、自然灾害频繁多发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都在不断地加剧,而且这些问题或者是在全球规模上发生或者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已经无法用传统的线性思维

和单学科途径来解决,而生态学所固有的非线性思维模式、系统观点、整体性理论及其多

学科交叉的传统则为探索解决这些危机性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框架。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由国际科联(ICSU)发起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和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在全世界开展,把生态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果说IBP的作用是在全世界生态学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生物生产力的普查和在方法和手段上的革命,那么MAB则是把生态学研究与政府行为做了很好的整合,把过去传统生态学研究中置身于系统之外的人,也纳入到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组成部分,是生态学发展历程中的一次观念上的重大革新,是生态学研究投身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一次重大进步。

生态学在投身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其诞生时的狭隘的学科局限,不断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学科内涵、研究范畴和应用领域,生态学已经不再是一度被人们所指责的那样,是一门“不食人间烟火的”、只会说“No”和“批判”的学科。它不仅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而且在研究对象的范畴、规模和尺度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还从一门描述性的学科逐步向结构完整、定量化的学科发展。生态学家积极参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或生物圈地圈计划(IGBP)研究。通过这项具有全球性规模的研究计划,生态学从长期侧重于对生态系统结构的静态描述,向着对功能和过程研究以及科学预测方向的扩展。当代的生态学,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学科的同时,积极参与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和社会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一系列迫切问题。在解决当前社会问题时,生态学的作用不单纯是作为一个学科参与其过程的探索,它的作用还在于为自然科学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

当前,现代生态学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现代科学的舞台,并日益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它已经超越了其最初起源的生物学和地理学的范畴,成为研究生物、环境、资源及人类相互作用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尽管科学界对生态学范围的界定和学科体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质疑和争论,但这也正是一个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特点,并不能否定生态学在过去和现在所起到的其他学科难于比拟的作用,更无法动摇人们对这一学科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二、我国生态学发展的简短的回顾

中国的生态学是在国际生态学发展的背景上形成的,它们之间在理论和方法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自然、经济以及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的独特性,在生态学发展的历程、研究的重点和具体内容及应对的措施等方面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生态思想的诞生在我国虽有悠久的历史并留给我们丰富的遗产,但由于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滞后性,生态学从朦胧的科学思维过渡到现代科学体系下的生态学的建立和传播则经历了比

国际上更漫长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生物学和地理学工作者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有关植被调查方面的研究工作,可是真正的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发展应该说只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起步.

中国生态学科的建立和成长期大致上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间。在这一阶段中按照不同时期的研究内容和主流方向又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生态环境因素基础调查、群落生态学研究、系统生态学研究三个不同时段。在这一阶段的后期,由于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生态学的发展受到很大干扰,也耽搁了我国从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的转型。如果说国际生态学研究在上世纪的60年代以后就已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化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学研究阶段,那么我国的这一阶段则是从上世纪的80年代以后才算是真正开始起步。

(一)生态学萌芽时期

这是一个包括从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大体到新中国建立前的漫长历史阶段。在此时期中,通过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积累了大量朴素的具有深刻生态学内涵的知识,并成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泉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常认为我国的农耕历史至少可追朔到七千年以前。在原始社会阶段,浙江余姚河母渡氏族首开了世界种植水稻之先河;在考古发现的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古代农业发展的证据,195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江西万年县又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代的稻作遗存证据。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此之前的原始草地游牧农业发展具有更加久远的历史。可以想象,在这一远古时代,如果人类没有对自然的朴素知识和理解就很难度过茹毛饮血的历史阶段,可是这一段悠久的历史却长期被西方的所谓证据派学者们所忽略。

公元前700年,在李冉的《道德经》中就有关于表达人类生存的地球五行相生相克思想的记载;《管子·地员篇》、《春秋》、《庄子》都记载了有土壤性质与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关系,以及动物的行为等论述。人们在生活、生产和长期利用自然资源的实践中,对于许多生物的用途、分布规律、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在管理和保护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这些经验逐渐得到总结并给以文字形式得以记述,其中一些包含着对生态学的深刻见解,迄今仍为生态学界所称羡。阴阳:南宋《陈旉农书》用阴阳气化理论阐释农学原理。清代《知本提纲》用“天、地、水、火、气”的新五行说,取代“金、木、水、火、土”旧五行说,阐释了农业生物五大生活要素的同等重要性和耕耘收获的农学原理。中国的哲学思想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庸平衡,和谐统一的中庸之道;用风水理论判断土地肥力,依据地利、水域等自然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农作物种植等。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审时》中记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贯穿了这种思想。有关生物分布、物候、土壤、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零星记载可见于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中;

有关农业生产的书籍最早见诸于2000年前,既包括对具体作物与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包括对农作物栽培、园林设计、以及畜牧蚕桑管理经验的总结;到公元前475-221年的战国时代,对各种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的文字记述大为增加,如《禹贡》、《周礼》、《山海经》、《淮南子》、《吕氏春秋》等,这些著作总结了长期以来民间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深刻认识。

正如李约瑟在研究世界科学史时指出的“世界上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文明的源头,也形成了不同的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思维方式。西方的科学注重归纳、演驿、抽象、分析,而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则注重有机整体、融会贯通、综合总体和相生相克,以及依靠悟性产生的智慧,深入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在生态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再一次看到这一精辟论述的深刻和准确。中国的传统科学,与渊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科学,长期以来交光辉映、相互渗透而又各自独立发展,互不逊色。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看到祖先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早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往中亚和西亚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铃声,以及鉴真东渡等等的活动之中都能看到和读出科学技术交流与文化互动的背影。

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和闭关自守,特别是近二三百年来,在内部腐败和列强压迫的情况之下被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到了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它们又把中国变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840-1842)以后,西方列强相继派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华采集动植物标本,调查植物资源,对中国的植被也进行过零星记载。自20世纪初期,我国少数生物学和地理学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对局部地区的一些有关植被、区系和生境开展调查工作,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虽然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其研究工作还具有明显的局部性和零散性的特点,但是对我国生态学的建立却起到了引导和奠基性作用。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可以从钱崇树、刘慎谔、李继侗、郑万均、王启武、吴征镒、马世骏、侯学煜、阳含熙、吴中伦、曲仲湘、朱彦丞和夏武平等老一代科学家在解放前后所著的植物生态,动物生态,海洋生态,森林生态以及草原生态方面的研究论著中得到证明,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二)生物与环境本底状况的调查和研究时期

生态学在中国的广泛接受和传播,并成为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的。解放初期中国生态学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需要和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愿景规划的指导;其次是人民群众和地方领导的支持,及其科学家综合协作的传统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习惯和政治优势;还有前苏联科学家对我国生态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建国初期,我国在综合性大学的生物系和农林院校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就已经包含了生态学的内容,尽管它们并不一定都冠以生态学的名称。当时的生态学教材也参照了苏联教材的内容,有些综合考察和研究工作也是由中苏双方的科学家共同参加完成的。

中国生态学从一开始就与国家建设任务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密切结合。例如1948-1958年期间的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配合国家的造林任务开展了油松、杉木、桉树、杨树、核桃等的生态学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对东北和西南天然林区进行的森林资源、分类、分布、主要建群中的生态学特性以及采伐更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还有,为了开展生态学研究和对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首先系统性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野外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收集了我国

的自然、社会和资源利用及区域开发等方面资料,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科学资料的空白,

。其中包括1951年我国政府组织的西藏工作队,热带橡胶林地及农垦的调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的一系列综合科学考察,其范围包括了西藏、黄河中上游、

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内蒙、西南以及南方亚热带山地。在开展各类区域综合考察

和研究的同时,还针对国家建设的急需,对某些涉及生态问题的科学主题进行了专项调查

研究(如橡胶、热带作物等)。此外,有关产业部门及其所属的调查和研究机构以及部分

高等院校也组织进行了大量资源和专题性的调查工作。例如在上世纪50年代开展的海洋综合调查,绘制了各类海洋图集,这些考察和研究资料对于对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特征,分类

制定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规划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这些科学考察不仅为我国生态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创了多学科综合研究之先河。

(三)个体和群落生态学研究时期

建国初期,我国的生态学研究主要是在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进行的。上世纪50

年代,生态学家在全国各地的森林、草原、沼泽等生态系统中对主要建群种的生态和生理

特性进行了大量工作,对植被类型划分与更新演替也进行了广泛研究。特别是在东北地区

对红松和落叶松生态学特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类型划分以及采伐更新研究、西南地区植

物群落的调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的生物地理群落和多层多种人工群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该领域起到了先驱性的引领作用。此外还在华南地区杉木和油松人工林的栽培与抚育、

橡胶宜林地的调查和热带作物引种栽培生态学研究,以及华北地区荒山造林和农田防护林

及西北地区沙漠化防治研究等都是当时的重要科技成果,解决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

临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农业方面,对农作物栽培和管理,对昆虫和兽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和对农业有害

昆虫,如东亚飞蝗、粘虫、棉铃虫、鼠害等的防治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上世纪七十年代后

期开始的动物生物能量学研究、昆虫性激素、大熊猫和灵长类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及

以经济鱼类、虾类、农业昆虫、有害动物为重点的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对于动物种的种

群数量控制、农业测报预报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建国后30多年来在我国的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工作者联合开展了大量科学考察和植被分布基础研究工作。例如,1959年编辑出版了《中国植被》(包括1:800万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分区图),这部专著堪称为经典性的学术巨著。此后又出版了《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该该图集详细描绘了我国11个植被类型组、54个植被型的796个群系和亚群系植被的分布状况、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揭示了我国2000多个植物建群种的地理成分和区系分布、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实际分布状况及优

势种与土壤和地质地貌的密切关系,从而对我国植被基本特点有了一个系统和概括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生态系统综合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定位研究为主的系统生态学发展时期

20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我国生态学研究进入了对各类天然及人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定位观测研究时期。中国科学院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云南西双版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地理群落实验站”,同时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全国划定了15处自然保护区,有关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结合科研、教学和生产的需要,也开展了一些小规模的定位研究。但这些工作在1966到1976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而被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末又再度兴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科学院于1988年前瞻性提出并创建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为我国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定位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目前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已经成为一个涵盖中国主要区域和生态系统

类型,集生态监测、科学研究与科技示范为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观测研究网络,是世界上体量最大、功能最强、运行效率最高的国家尺度生态系统综合研究网络。CERN的创建对我国生态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把生态学的研究从分散的、定性为主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为系统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提供了综合平台并积累了丰富的网络化长期观测研究资料,显著提升了我国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和综合研究能力。目前的CERN拥有43

个生态站及其水分、土壤、大气、生物和水体5个分中心和一个综合研究中心,其野外生态站已经涵盖了由寒带至热带、从高山到滨海的许多区域代表性的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湖泊、湿地、城市和、海湾等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并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开展了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和生态建设科技示范。2006年以CERN为基础的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也正是成立,形成了由一个综合研究中心和

51个野外生态构成的跨部门联合网络平台。该网络平台由科技部直接领导并资助,为国家科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开展我国生态系统的观测、研究、示范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此外,近年来我国的有关行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学也在积极推动生态系统野外观

测研究站和生态系统网络建设工作,其中尤以林业系统台站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最快。为了开展我国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研究,评价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即陆续开始建设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现阶段该网络由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FERN)、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WERN)生态系统定位

观测研究网络、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WERN)联合组成,已在全国典

型生态区建设设各类生态站113个生态站,其目标是以长期生态系统要素观测为基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进行基础性的生态学研究,为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国家宏观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五)从生物生态学向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的提升时期

20世纪是人类伟大的创造世纪,在这一时期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有史以来的总和,同时它又是人类对自然和环境冲击和破坏最大的时代。由于人口的增加、消费的增长,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加上人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采取只顾眼前利益态度,导致了出现了在《世界资源保护大纲》的开章中所指出的两个显著地特点:其第一个特点是人类几乎无限的建设与创造能力与同样巨大的破坏与毁灭力量与日俱增,它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土壤侵蚀、荒漠化、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加剧等破坏和灾难;第二个特点是这些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其影响范围涉及到水、能源、健康、农业以及生物多样性(简称为(WEHAB)等多个方面,并且其在空间分布方

面已具有了全球化特点,其严重程度在有些方面已经接近或超出了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阈值。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与此同时现阶段又处在经济高

速增长和城镇化不断加快的历史时期,面临着自然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安全等生态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需要弘扬生态文明的理念,运用整个人类的生态文明成果,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问题。为此,我国的生态学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并参与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我国的一些著名生态学家参与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等的工作,并参加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等一系列重要文献的起草工作,在国内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参与制定了国家21世纪议程框架设计和部门与区域21世纪议程实施方案的制定。中国科学院1999年系统出版了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其中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排序,用绿色GDP的理论及指标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生态学家还与有关水利、农业、林业、土地利用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专家一起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钱正英,张光斗主编,2001)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2002)研究,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应用到综合国力的评价之中。

在区域水平上,生态学家积极参与了西部大开发中有关生态建设方面的工作。其中

包括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在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需水研究以及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突出的表现在阐明了沙漠物质的来源、沙丘形成发育和运动规律;从历史时期沙漠的变化规律,了解沙漠化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研究了中国主要沙漠的自然条件差异,为因地制宜地治理沙漠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农田沙害治理、铁路及公路沙害治理和防护林建设提供了系列措施;总结了大量的沙区水土资源利用及新绿洲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热带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建造与管理,北方地区天然林保育与可持续管理以及脆弱的生态高度带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成为研究的重点。

应当指出,中国生态学家是最早提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马世骏等在总结以整体、协同、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

原理基础上,指出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只有弄清复合生态系统内物质、能量、信息、人口、资金的耦合关系和变动规律,才有可能阐明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推进

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马世骏与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次讨论会上谈及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时指出,中国不能光要环境,也得发展,不能光要保护,还要建设,必须是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布伦特兰夫人很同意

他的看法,认为穷国面临的是怎样在发展中保护环境的问题,建议导致了以布伦特兰夫人

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马先生是其中少数几个筹

备者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被邀请参加该委员会的专家,与挪威首相Brundtland夫

人等共同起草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正是这种自生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历时三年的学术磨合和思想碰撞过程中,马世骏先

生代表发展中国家,据理力力争,陈述“抛开经济建设去谈环境治理,脱离国情而靠外援

治理环境的不可行性”的观点;提出以生态控制论方法去诱导自生能力而非以机械论手段

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复合生态观去推进社会、经济、自然地协调发展,而不是以回

归自然的方法去消极保护环境,最终导致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完善做出了卓越贡献。Brundtland首相在马世骏逝世后的唁电中对他的工作给予了

高度的评价:“从马世骏教授在世界发展委员会的合作,使我了解到他最可爱的人格而尊

敬这位亲密的朋友,他对我们的工作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这里的“极其重要的贡献”指的就是马世骏先生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据理力争的社会-经济-自

然协调发展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生态学家的积极倡导和和参与下,国家和地方掀起了以县、市、省为单元的生态政区建设高潮。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

撑作用,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了城乡生态规划、建设、管理的研究中,并反过来推动了可持

续发展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长足进步,一大批城市生态、农村生态、产业生态、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生态工程工作中脱颖而出,为城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在这方面逐步形

成的理论、思想与实践,不仅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区域生态建设的发展,同时在国际上也得

到很高的评价和广泛的认可。在产业生态学方面,我国学者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根据我

国的特点,使之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生态农业,植根于我国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创造出了多种成功的经验。不仅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同时对于具有类似条件的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加强了与社会科学结合的研究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给

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自觉地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

地保护生态,其基本宗旨是以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为基础,以遵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

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社会进步的标志,更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问题的一个战略选择和历史的必然,这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合理的消费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政策法规的建立,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基本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

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因此,了解生态系统变化状况,认识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开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新技术、集成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优化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学者就针对农林业生产的国家需求,基于国土资源和光温水等自然资源区域分异规律,开展了农业和林业区划,七八十年代开始自然保护区规划,三北防护林区、天然保护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等生态保护区域的规划和建设等工作。本世纪初国土主体功能区的概念逐渐清晰、近年来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评估、过程机理与格局变化以及经济社会主体功能区研究也不断深入,随之对全国的生态功能区区划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理念是基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生态系统内部的各地理单元的各类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共生互作的生态学原理,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生态系统优化组合的综合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尺度上实现对供给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和持续性。但是为了解决生态系统自然区域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分布之间的矛盾,维护国民的公平发展权,就必需建立起生态补偿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通过经济调控手段,实现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的目标。十多年来,生态学界对生态补偿机制给予了高度关注,已经在城市水源地保护,流域综合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碳汇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实验和探索。经过生态学界的不断地呼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并大力实施扶贫和生态移民补偿等政策和措施,其实这些都是一种国家财政制度下一种生态补偿机制之一。

三、当代生态学研究进展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国的生态学科建立大约是在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并且从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的转型也比西方落后二十余年,从上世纪的80年代才开始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化等现代生态学研究研究工作。但是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生态学在近年来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展。在这里我们仅就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急需的几个方面的进展和取得的进展和热点问题加以概述。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联合国大会决议将2010年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年”,继而将2011-2020年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是

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并且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过度开发等因素,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严重威胁,问题日益突出。为应对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加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1993年建立了以环境保护部门牵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1995–1997年开展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2007–2010年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并实施了多项生物

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行动,2011年建立了以李克强副总理为主席、国务院26个相关部门组

成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价与监测。先后组织了全国重点生物物种资源、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农作物与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等多项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规模调查工作,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库,出版了近400 卷册的物种编目志书;建立了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湿地资源监测中心、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中心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建立了数十个生态定位研究站。需要在生物多样性本底查明、受威胁现状与因素评估、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产业发展。自“八五”以来,国家一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列为科技攻关项目,相关部门也组织开展了濒危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生物医药、生物能源、转基因技术和生物产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移地保护和种质资源库等设施建设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研究、遗传资源性状评价和优质基因的挖掘、以及生物产业技术的发展研究等。

(3)有害生物入侵的预警、监测、与防治。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问题日趋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有520余种,产生明显危害的有100

多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我国的就有50种,且分布范围很广。当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入侵物种的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技术,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的修复,以及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等几个方面。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未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形式会更加严峻。这对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在完善和发展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加大创新前沿性的研究,如全球变化对生物入侵的效应、生物反馈与生物入侵的互作关系应是近期入侵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点;其次是创新与发展更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技术,构建预防与预警、监测与检测,狙击与扑灭,控制与管理的四大技术体系。

(4)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传统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促进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体现在生物制药、医疗保健、作物育种与栽培、病虫害防治、林业经营与管理、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等多个方面。然而,需要根据相关国际公约要求,建立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确保与地方社区公平公正地分享由于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传统知识所获得的利益。

(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格局变化的监测、评估与管理研究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只有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变化趋势,了解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策略,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为国家生态保护战略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这就需要我们的我国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和格局变化开展系统性的监测、评估与管理技术研究。

(1)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区域空间格局。我国面积辽阔,地质历史悠久,地貌类型复杂, 自然环境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系统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几乎囊括了北半球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自从19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就对全国的植被类型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我国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也十分丰富,包括各类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在老一辈生态学家的组织下于1980年出版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著作<中国植被>和百万分之一的植被图。

根据我国植被类型的分类系统和标准中的高级单位被分为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荒漠及高山植被和沼泽籍水生植被等5个植被类型;其下又划分成14个针叶林、阔叶林、竹林、针叶灌丛、阔叶灌丛、暖性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以及沼泽、水生植被等14个植被类型亚型和35个植被型组。植被型组以下又划分成群系、群从和群落。这一科学的分类系统,是我国诸多学者多年科研实践的成果,既吸取了国际在群落分类的理论与经验,也体现了我国植被复杂而独有的特色,为其后生态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生态系统的网络监测和长期定位研究。我国生态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从线路性调查到长期定位研究,在到网络化观测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研究内容上经历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到物质、能量流动、到功能与过程的研究阶段,在研究的对象方面早期主要关注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近年来对荒漠、湿地、城市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它从1988年开始筹建,并在近20年中得到蓬勃发展,。2006年科技部开始组建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

究网络(CNERN)组织跨部门联合观测、研究和科技示范工作。另外,从2003年3月至今,国家林业局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中国湿地生态站网(CWERN)和中国荒漠生态站网(CDERN)的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建立,把我国生态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不仅为宏观尺度上生态学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长期工作平台,同时也促进了生态学研究的观测仪器和手段的现代化进程。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评估与价值核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历来都是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研究手段和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服务的研究在我国已经陆续展开,但大范围、规范的研究却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的。目前我国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领域已经与国际接轨,并凭借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国家层面的推动,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评估与价值核算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可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们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基础研究的薄弱,其评估理论、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等方面有待完善,生态服务功能定量研

究与现行的经济价值核算与补偿制度脱节,使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还难以纳入社

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之中。

(4)全国的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现状、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对人类干扰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基础上,运

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级别的功能单元,根据各单元

的生态过程特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揭

示其空间分布规律,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这项研究是在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区域格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持下的全国地区生态环境现

状调查进行的。中国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一级区共3类31区,包括生态调节功能区,产品提供功能区与人居保障功能区。生态功能二级区共9类67区,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等生态调节功能和农产品和林产品等产品提供功能,以及大都市群和城镇群人居保障功能二级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三级区共216个。

(5)典型和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是联合国千年评估(MA)所

追求的目标和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与评估,利用生态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现代技术来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的生产,恢复、并维持生

态系统的健康、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以保护和发挥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人类提

供更多的福祉。新中国成立后,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曾经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和制度。特别是通过政府的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程对生态系统的保

育起到重要作用。在各种生态系统的管理中,这些年来比较突出的是在湿地生态系统和城

市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取得的进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1992

年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在2000年11月份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

保护行动计划》。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湿地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湿地调查和科学研究和宣传与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人人口众多,和对生态系统采取的粗放经营,绝大多数生态系统仍在退化之中。

从当前科研情况来看,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监测的工作进展较好,但对于长期的经营管理研

究则进展缓慢,甚至于一些成熟的技术和行之有效的规范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

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由于其抵抗力和恢复力,系统结构和功能可能在一定范

围内波动,但是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发生大的变化。在自然或人工干扰下,如果生态系统的

机构和功能发生了位移,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就需要通过人为调控进行生态系统

恢复。我国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实践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恢复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

一个分支却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并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具有代表

性研究案例有广东热带森林和侵蚀台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南方红壤丘陵恢复与

综合利用研究,荒漠化治理与固沙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综合利用示范研究,退化湿

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高原退化草甸的恢复与重建,羊草草原演替研究,红树林恢复与

重建研究,以及矿山迹地恢复研究等。特别是在我国政府直接组织的生态建设工程,如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都取得了重要成。

(1)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和方法。我国如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分布开展了调查研究,评价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适应性、弹性和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并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了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了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演替理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理论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方法。

(2)典型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我国不仅是全球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同时还包括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以及三江源等许多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在许多生态交错带地区,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在不合理等人为活动的干扰下,很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例如干旱和半旱地区的荒漠化,山地的土壤侵蚀、滑坡、泥石流的加剧,土地的沙化以及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等。虽然我国在不同的类型中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治理工作,但是这些研究就覆盖面来说有待进一步扩展,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我国复杂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都有许多生态建设和研究工作亟待进行。

(3)大型生态建设工程。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了一系列的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例如林业系统开展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工程。其内容涵盖了生态系统保育、荒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这方面的工作仍在延续,并在新形势下有所加强。所有这些工作都应以生态学为基础。今后的研究应注重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规划,包括目标与原则,方法与程序、机制与过程、恢复生态系统的监测、管理与评价等。

(四)全球变化生态学与应对气候的科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变化逐渐成为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生态学作为两大科学的交叉学科,越来越深地介入到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之中,逐渐建立并发展了全球变化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所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地球系统对生命支撑能力的变化,重点研究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时空格局和过程的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等问题。我国是全球变化领域科学研究的发起国之一,在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领域也取得了系统性的科技进展,并在各种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全球变化科学国际合作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包括中期国际科联的国际生物圈计划(IBP),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等等。在这些全球变化科学研究计划中都包含着广泛的生态学研究内容。我国是全球变化领域的

发起国之一,虽然没有参与1960年代执行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但在之后的与生态学相关的各种国际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学者的参与程度逐渐加深,从早期以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为主,到后来参与重大研究计划的阶段性综合集成,领衔设计和组织实施核心研究项目以及成立国家委员会。此外,还有一些不同规模的生态学方面的国际性研究计划(例如,国际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ILTER),全球通量观测研究计划(FLUXNET))和一些区域性的科学研究计划(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等在推动全球变化生态学发展中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CERN和ChinaFLUX学者不仅积极参与,并且在一些方面还起到了引领作用。

(2)我国区域的历史气候变化过程的研究。中国的历史气候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肇始于竺可桢利用物候、灾害记载建立的过去5000年中国东部地区温度变化曲线。近几十年来在全新世和过去2000年两个时段上的气候变化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大量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序列得以重建,已初步形成了可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历史气候变化信息网络。同时,关于过去千年气候演变的模拟研究也进展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小冰期气候的成因,而且对全新世以来重大气候事件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详细分析。在降水变化的研究领域上,中央气象局组织多个科研院校于1970s~1980s对明清时期的干湿(旱涝)记载进行整编和分等定级,重建了1470年以来全国120个站的旱涝序列,并编制出了全国旱涝图集。此后,利用历史文献或是树轮、沉积物等自然证据开展了深入研究,东部季风区过去2000年和西部地区过去300年的降水变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得以廓清。

(3)生态系统碳储量、循环过程机制及其碳收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陆地表层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核心,是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关系的纽带。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是全球碳循环综合研究得天独厚的实验区域,了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和人为扰动的响应机制,不仅是我国应对全球变化的重大科技需求,也是增强地球系统碳收支评估和管理能力的重大的科技任务。我国学者利用我国在生态系统研究多年积累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土壤普查和森林清查资料,利用遥感和先进技术手段对我国各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收支进行了大量的测算与评估工作,对于我国的森林、草地、湿地、农田、湖泊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机制、时空格局及其碳循环模型系统开展了规范的研究。分析评估了中国区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及其增汇潜力、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汇功能影响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完善和发展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研究证明过去30多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着显著的碳汇作用,其碳汇增加主要与森林面积和森林生长加速有关,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推算,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国森林生物量碳汇功能还会持续增加,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4)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与循环过程机理和过程模拟分析研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各分量的通量定位观测(包括生态系统的GEP、NEP和RE以及各种碳库的呼吸作用和土壤

CH4和N2O等温室气体通量)已成为直接测定和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和过程机理的重

要方法,同时为了克服单站点观测的空间尺度限制,各国和各地区甚至全球通量观测研究网络也应运而生(EuroFlux、AmeriFlux、AsiaFlux、FluxNet)。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于2001年开始筹建,以ChinaFLUX为标志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野外观测、数据资源和模型分析综合平台得到不断完善,利用观测数据在解释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和过程机制,分析评估中国区域碳收支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规律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ChinaFLUX的观测点基本上覆盖我国各种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并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对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碳固定、呼吸作用的碳排放以及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通量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和生物控制机制开展了深入分析,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近年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和改良了多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还以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为对象,自主开发了中国森林碳收支模型(FORCCHN)、中国农田碳收支模型(Agro-C)、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DCTEM),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力学模型(AVIM2),还开发了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分析的卫星遥感模型系统。

(5)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试验研究。样带观测和野外控制实验被认为是研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性的重要技术途径。中国学者采用陆地样带与野外控制实验有机结合的设计理念,构建了陆地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性观测和实验研究平台,开展了增温、降水、CO2浓度升高以及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在20世纪90年代共认定有15条标准样带,其中包含了中国学者提出的中国东北样带(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和东部南北样带(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NSTEC)。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中国草地样带(China Grassland Transect, CGT)的概念,在沿着我国北方草地主要分布区从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草地一直向西南方向沿伸至青藏高原草甸的中国草地样带上组织开展大量定位观测和实验工作。近十多年来,在三条样带上开展深入开展生态系统变化长期动态观测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和建立了生态系统对温度、降水、土地利用变化、CO2浓度和N沉降等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与适应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体系开展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尺度的综合研究,深入揭示了单一因素和多因素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揭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基于这一综合性观测和实验研究平台,重点解释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生态系统碳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水分和养分利用、生物多样性等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特征,综合分析和评估了全球变化对我国生态系统格局和主要服务功能影响,并取得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研究结果。

(6)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业影响和适应对策研究。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林业生产的可能影响是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依据,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我国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采用样带研究及其区域模拟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的,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农林业的可能影响,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技术。所关注的问题主要在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生物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产力、生态系统脆弱性性的影响,以及对主作物的种植界

限、农作物的种植制度,作物生长发育、粮食生产及其稳定性,农业昆虫和病虫灾害、林业生产力和碳汇功能的影响等,这些研究成为指导我国农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

(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上人口增加、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造成的全球性生态

问题日益激化。人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全球视野和各国共同努力与联合行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不断得到发展和社会认同。1980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WCS)》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给予了系统阐述,这一文件虽然主要是针对自然资源和保护提出的,但其涉及的范围远远地超出了单纯的自然资源保护,而是把保护与发展看作为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将自然保护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框架之中,改变了过去就保护论保护的作法。另一件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是1983年11月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工作和贡献。该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名为“我们的共同未来”(Our Comman Future)又称布鲁特兰报告。在该报告中持续发展定义为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和文件,特别是其中21世纪议程,第一次将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了实际行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分紧密联系的。我国是在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在国家水平上第一个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对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我国的生态学工作者与人民一道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1)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我国学者为了解决面临的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对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的巨系统的理论及其协调方法、区域发展的承载力问题、资源消耗的生态足迹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并取得长足的进展。

(2)生态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生态产业就是按生态经济原理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实质是生态工程在各产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等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必将使人类迈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交通、生态人居等都是我国急待发展的生态产业。

(3)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

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与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流程不同,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尽管学术界对循环经济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至今为止仍未能形成明确完善的循环系统构建、评估、调控的理论体系,对循环经济的循环机理、驱动力、制约因素、科学的效率评估方法等问题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回答。特别是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规划、设计、布局和优化都存在众多盲点。

(4)城市生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具有的强烈依赖性,它所需求的大部分能量和物质都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输入,同时,所产生的大量废物也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人们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能按照生态学规律办事,就很可能会破坏其他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并最终影响到城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城市化为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实践创造了机会,我国学者在城市生态规划和设计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但在国内城市建设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在国际上也获得很高的评价。近几十年来,城市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然而大多城市的发展依赖于高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诸如空气质量下降、水环境污染严重、废弃物数量剧烈增加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建设生态城市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的,一般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绿地充足、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城市生态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等系列理论,其内容涵盖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我国在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城市生态规划实践中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5)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人与自然、局部与整体、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关系失衡、失序和失调。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民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报告将生态的内涵从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思想意识和上层建筑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和桥梁作用地位。这是实现中华民族生态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给生态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活动与资源、市场、环境、政策和科技的生态关系,将传统单目标的物态经济转为生态经济、利润经济转为福祉经济,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通过生命周期设计和生命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33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 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 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 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 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 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开课学期:秋季 先修课程:普通生态学、植物地理学 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2或3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发展历史和不同研究层次的方法手段等的系统介绍,并辅以相应的操作实习,旨在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手段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建立起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时:51学时。其中授课45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合计3个学分。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1)Ecological Methodology.Krebs J. Charles, 1998 (2)Scientific methods for ecological research. E. David 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R. McIntosh著,徐嵩龄译,1992年; (4)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英国)W.J. Sutherland等著,张金屯译,1999年; (5)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张金屯,1995年; (6)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等编著,1994年; (7)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G.W. Cox著,蒋有绪译,1979年。 (8)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董鸣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9)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提纲及数据库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项目组编著,1993。 (10)植物生态学实验。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11)植被生态学的目的与方法。Ellenberg,Muller- Daumbois (12)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3)植物种群学。王伯荪,李鸣光,彭少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当代生态学博论。刘建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5)试验设计的技术与方法。栾军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一、时间安排 9月12日~1月2日,24次课,48学时,3学分。其中10月1、3日课程与国庆节冲突,1月1日与元旦冲突,实际上课21次,中间安排3次实习,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第24次课将作考前辅导;最后一次课考试。学校规定上课时间到1月6日止,6~17日停课复习。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实习情况和期中、期末考试。平时的考核包括课后思考题,课前不定期穿插小测验。平时成绩占4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4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研究方法讲解为主,同时配合数据练习;辅以3次操作性实习;最后通过卷面考试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通过上述途径,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发展过程及其当前进展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途径;学习关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获得一定的研究实践经验。 在内容上,将涉及现代生态学几个主要分支: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但以陆生植物生态学为主;涉及生态学研究的野

近三年传播学领域文献综述 麦合布拜 2013-2-23

新疆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查)论文 20 12 ——20 13 学年第一学期 《近三年传播学领域文献综述》 课程名称:新闻传播理论研究 任课教师:韩强 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与传播学 学号:107551201253 姓名:麦合布拜·麦麦提力 成绩:

近三年(2009年-2012年)来国内对传播学领域研究的文献综述 建国60多年之际,认真检视和梳理在中国大陆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领域里发生的学术研究,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纪念意义。本文在此关注的问题是:在总体上这些学术研究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在时间、主题类别、学术期刊等维度上是如何分布的?是否显现出某种流变的轨迹? 一、基本状况 核心期刊有关传播学的文章内容主要集中在传播理论和研究,应用传播,有关(政府)政治的传播,网络传播,有关文化(仪式)传播,跨文化(跨媒介)传播,对外传播,有关影视(影响)传播,教育类传播,涉农信息传播,有关广告(整合营销)(品牌)传播,有关健康(环境)(体育)的传播,国外著名人士对传播学的观点,有关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传播,还有传播技术,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等等不同的领域。 图表1:2009年传播学核心期刊有关传播学内容的比例 二,统计文献 通过查找检索万方数据库,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进行调查,从而得到了一份相对完整的清单,共计135 篇。到本研究的截止期限2013 年1 月上旬,由于2012 年的期刊还未完全录

具有参考价值。我们的统计结果显示,其数量分布是不均衡的,平均 每年有4.35 回合的显性论争。 三、分析文献 1)内容类别分布显现出新闻理论和业务比重非常高,其余8 类数量 较少且相对均衡。以研究的内容类别作为观察轴(表2),其数量分布 上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大类形成最丰富的内容,其比重分别占到 26.7%和23%;其他的8 个类别所占比例较低,都在10%以内,相对而言,分布较为均衡;新闻史、互联网及新媒体、跨学科及交叉学科这3 类研究领域发生的显性研究的数量最少。 2)发表刊物分布显现出大体集中在传统学术期刊,且少数期刊特别活跃。在本文统计到的发生过显性研究的学术期刊分4 类:学院派学术期刊有4 种,即《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和《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央和在京的新闻学术期刊有7 种,分别是《新闻战线》、《新闻学会通讯》、《中国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军事记者》、《电视研究》;地方性的新闻期刊有《新闻采编》、《新闻知识》、《当代传播》及其前身、《新闻爱好者》等17 种;类似《学术界》、《社会科学评论》等综合性学术期刊或学报共有8 种。3)从整体看,大体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专业期刊,其中数量最多的期刊是《新闻记者》共有14 回合,其他地方主办的新闻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也较多;中央级和在北京编辑出版的新闻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也非常多,比较突出的是《新闻战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 四大学院派期刊的文章发表相对比较均衡,《新闻大学》、《国际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大纲 考研笔记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sodocs.net/doc/9a17687815.html,

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 目 备注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3-数 学三 802-经济 学综合 环境政策与 环境管理,外 语 经济学综 合含政治 经济学、微 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 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614-地 理信息 系统 830-遥感 概论 地理空间信 息技术综合, 外语 0713Z1- 生态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615-生 态学 831-普通 生物学 基础生态学, 外语 083001- 环境科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环境科学综 合(无机化学 或环境管 理),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 083002- 环境工程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环境工程学 综合(含水处 理工程、固体 废弃物处理 处置、环境 学),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0830J1- 环境政策与管理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公共管理与 环境政策(含 公共管理学、 环境政策理 论与方法), 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 1203Z1- 自然资源管理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3-数 学三 834-经济 学(宏观、 微观) 资源环境管 理综合,外语 资源环境 管理综合 含资源环 境法规政 策分析、产 业资源环 境政策。 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属于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生态科学、生态经济与管理、生态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专业与我国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形势紧密结合,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开展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本学科同政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联系,建立了可供教学与实践的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基地,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条件。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或赴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继续深造。 本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都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出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 1.专业概况 生态学专业系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学制3年。生态学硕士点于2003年批准建立,200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建的理工科学科,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唯一一个生物学学科。特聘我国著名生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士李文华研究员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专业主要针对区域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应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结合国际及国内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在区域生态和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开展广泛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研究我国重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理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专业共承担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其中973二级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1项,财政部林业行业重大专项子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国家林业局项目1项、中国环科院项目1项。出版教材1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弘扬生态文化

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实质,对于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的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枢纽,生态建设是保障。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是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

要素。人们都向往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老百姓渴望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住上敞亮房子、有个舒适的宜居环境。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森林文化、湿地文化、和竹文化、茶文化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提高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我们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凝聚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生态文化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生态文化研究、挖掘、修复,继承、发展和创新建设,不断增强生态文化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

中国当代文学史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 1、当代文学含义: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 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 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 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 4、文学思潮 ◆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 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 (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1954-1955)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1955年开始) ◆7、文艺界短暂春天:百花文学含义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干预生活”的作品,(1)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 《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国文《改选》 (2).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 (3)讽刺和象征的诗歌形式体现了同样的现实战斗精神:流沙河《草木篇》 11、十七年诗歌(主题) 主要特点:(一)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 (二)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异 主要诗人: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12、郭小川: (1)主要作品:①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组诗) ②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回避战争的直接描写,着力写主人公的心理和内心活动) 13、贺敬之:诗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回延安》、《放声歌唱》等 18、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注意作者和作品,会有选择题)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20120506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 目录 一、相关文献整理............................... - 1 - (一)期刊论文......................................... - 1 -(二)新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论文的数据分布 ................. - 1 -(三)学位论文......................................... - 1 -(四)相关著述......................................... - 2 - 二、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概念 ...................... - 4 -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 4 -(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延伸................................ - 5 -三、城市形象传播的多元研究视角................... - 6 -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 7 - 四、城市形象传播的业务研究 ...................... - 8 - (一)城市形象传播与传媒................................ - 8 -(二)城市形象传播与大型活动、赛事...................... - 12 -(三)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 - 12 - 五、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策略研究................... - 13 - 六、其他...................................... - 15 -参考文献...................................... - 16 -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 A Summary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03级城市规划马健031712 摘要: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引入我国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整体分析了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速度的加快和研究领域的扩展,然后又从人类与社会学界、地理与景观学界、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三方面分述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特点。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综述中国 Abstract:Cultural ecology is a new rising interdisciplinary,which was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maybe just ten years ago,however,it has already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s in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This text at first analyzes the speed up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as a whole and the expanding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a, then narrates the actuality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three aspects,which are:human and social circles,geographical and landscape circles,and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circles,at las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Cultural ecology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summary 1引言 文化生态学是随着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又分离、对抗,走向融合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最早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Juliar Haynes Steward,1902-1972年)于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化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中提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文化生态学汲取了生态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营养基础,并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持城市特色的各种文化却遭到了“生态破坏”,文化生态引起了多方学者的关注,他们引进相关理论,不断扩展理论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并积极地运用理论进行探索实践,使我国的文化生态学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陈卫星 当今西方,传播学日益渗透社会生活和职业领域,形成无所不在的象征权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很难追根溯源地考察传播学是一个自治的学术领域,因为它同时涉及到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和科技实践,哲学思考和职业操作的关系;第二,它要对应国家政府及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的需求;第三,它要伴随文化实践,社会心理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科学领域的划分,形成当代社会科学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嫁接现象。传播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新思想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和工业化社会的社会行动有紧密联系,包括管理策略、职业技巧、消费行为、文化的媒介化和知识传递等。第二,它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学科分类,能够把来自其它不同理论领域中的理论问题都统摄起来。如美国学者I.华勒斯坦所指出,传播学的问世是二次大战以后传统社会科学的分界线日益模糊的结果。 从历史上来说,第一个传播技术是修辞学,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中国的韩非子都是这方面的先驱。但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传播学是从本世纪开始的,它的基础学术流派是在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形成的。这就是注重工具理性的控制论模式,以社会经验为内容的经验-功能主义流派和阐释传播符号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论。这三大基础流派,形成传播学学术自治的理论基础。七十年代以后的各种新学术思潮在学术方法上扩展和深化了传播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 传播学的三个基础流派 控制论模式是由C.申农和W.韦弗在1949年问世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在象征化水平上和内容传递机制上表明传播同时是过程和这个过程的结果。产生这种理论的背景是如何理解大众传播手段对时空的跨越所产生的多样化现象,并把真实情境的多样性引向一个典型的基础图形单元。这个图形就是发送者-通道-接受者,时空关系和形式移位得到象征性表现。通过一个目录系统和共同符码的用法,从而允许分析不同类型的传播,建立传播行动的分类。传播不是一个偶然性过程,而是涉及到信息,信息传递,编码,解码,再编码,冗余度等概念。 申农和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从熵到信息的定理。就是说,一个系统内的熵是测定系统复杂性和无序状态的。在所有的封闭系统中,熵是不可逆地增长,通过发送信息可以取消或减少熵。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接收信息可以成为减少不肯定性和无序性。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指这个信息是新的或者是这个信息包含着许多可以量化的新成分和不可预测的成分。 控制论这个词是从希腊文Knbernhtes而来,意思是导航。作为控制论创始人,数学家N.维纳在四十年代提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传播人(Homo communicants)。这首先是一个没有内在性也没有躯体的存在;传播人生存在一个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完全为社会;他的存在是通过信息和交换信息,新的传播机器使社会变得透明。这三点在维纳的思想中不可分离。维纳认为信息是指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以测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程度,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性结果。“有效的生活,是和完全充分的信息在一起生活。”按照维纳的传播乌托邦设想,信息的透明性,因信息开放而拒绝社会排斥,信息对市场逻辑的质询这三点是传播的本质功能。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 经验分享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自然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科目 1203Z1-自然资源管理 初试考试科目:①自然资源②自然资源管理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自然资源管理综合⑤公共管理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自然资源管理综合⑤公共管理⑥政治理论 二、考试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1.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每名考生考试时间约20分钟。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综合考察考生的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满分70分) (2)考生以攻读博士期间拟开展的研究为题,编写研究计划,3000-4000字,并制作PPT。(满分60分)(注:须网上报到时提交,提交方式请见第八条) (3)对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进行陈述和答辩,使用PPT。陈述时间为8分钟。(满分20分) 2.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每名考生考试时间15分钟左右。 3.复试要有记录,认真填写复试封面。 四、申请材料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廖小明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昆明650500) [摘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生态文化本身内涵丰富,近年来学界研究集中于生态文化本身、生态文化延伸关联问题和生态文化实践应用问题三个方面。现有研究呈现起步时间晚、成果较多、研究方向和路径相对比较宽阔、研究类型比较丰富的特点,但也存在问题不够集中、研究深度明显不够、与现实问题的关联性分析和研究不够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述评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45(2013)05-0014-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尤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不仅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说明了发展生态文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熟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于生态文明乃至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日益活跃,总体上涵盖了生态文化本身的研究、延伸关联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问 题的研究三个方面。这些研究既有诸多值得肯定之处,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试对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作简要评析,以期为深化生态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化研究的状况 生态文化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内涵、特征、体系结构、意义价值等方面,现将国内近年来的研究状况作简要梳理。 (一)有关生态文化本身的研究 以生态文化本身内涵、特征、体系结构、意义价值的理解,是生态文化研究的基本立足点。近年来,围绕这些内容,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文化内涵、特征的探讨。陈璐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以人与自 Review on Ecological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LIAOXiaoming (SchoolofPhilosophyandPoliticalandLaw,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 〕Developmentofecologicalcultureistheimportantbaseofconstructing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logicalcultureconnotationisrich.Meanwhile,inrecentyears,theacademicresearcheshavefocusedonthefollowingthreeaspects:ecologicalcultureitself,ecologicalcultureextensioncorrelationproblemsandecologicalcultureapplication.Thesestudiesaredistinguishedbythelatebeginning;manyachievements;relativelywiderresearchdirectionandpath.However,therearealsoproblems:thefocuslacks;thestudyisobviouslynotdeepenough;theresearchoftherealisticproblemsisnotdeepenough.Theseproblemsneedtobefurthersolved.〔Key words 〕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logicalculture;review 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OFDALIUNIVERSITY 第12卷第5期2013年5月Vol.12 No.5 May2013 [DOI ]10.3969/j.issn.1672-2345.2013.05.004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下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编 1、1976年—1989年史称“新时期文学”。特征:思想解放,恢复了五四文学传统。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寻根→新写实→市井小说。人性、人道主题。知青文学、朦胧诗等。个人文学话语的初步确立。 2、1977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 3、“三个诗歌群体”与三次诗歌浪潮: A、现实主义诗歌群体与现实主义诗潮诗歌在当时承担了表达社会情绪的主要“职责”。像《一月的哀思》(李瑛)、《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小草在歌唱》(雷抒雁)。B、朦胧诗创作群体和朦胧诗。 C、新生代诗歌群体和新生代诗。 4、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5、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6、“现实主义冲击波”:(1)时代背景: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改制、转轨等。(2)代表作家作品:河北三驾马车——谈歌《大厂》、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大雪无乡》、刘醒龙《凤凰琴》、《分享艰难》。(3)主要特点——A关注低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精神或公众意识。B不回避生活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与焦点问题。C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7、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8、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9、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10、少数民族小说:阿来、扎西达娃、霍达 台港澳文学:白先勇、余光中、金庸、古龙 11、新时期文学历史语境与文学思潮 1、新时期历史语境给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这是因为:①在思想政治方面,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强调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使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②在经济方面,经济体制的推行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 所以这给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拨正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如,政治性大批判运动等没有了,作家具有较为宽松的写作环境。(2)解放了文艺创作生产力。右派作家复出。(3)带动了文艺界思想大解放。逐步恢复文学是“人学”的观念。清除过去的清规戒律,特别是“三突出”与“高大全”的错误创作模式。 12、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文学潮流的并存。现实主义:伤痕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摘要:城市宣传片有利于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按照传播五要素对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发现传播受众是影响传播效果的核心因素。中国城市宣传片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但仍存在传播主体理念偏差、传播内容缺乏特色和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 导致其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 中国城市宣传片应该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出发, 运用多维度的认同传播策略、典型性的品牌传播策略和多元化的联合传播策略, 以引起受众共鸣、强化受众记忆、扩大受众群体, 从而获得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城市宣传片; 传播受众; 传播策略;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 (Who) 、传播内容 (Says What) 、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 (To Whom) 和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

论当代世界生态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论当代世界生态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摘要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世界生态环境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生态问题与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全世界发展的考察,揭示了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世界范围的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破坏的联系,进而探析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世界生态问题原因分析治理对策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是指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并降低起生存质量的重大有害问题。从时间上来看它具有跨世纪的特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与上个世纪现在存在并且在21世纪仍然不能完全消除从范围上来看它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从程度上来说具有严重性表现在现实和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它威胁到整个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从而使保护地球环境第一次成为全球性协同动作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它对全球性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政治、外交和社会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1] 全球性的生态问题自古有之,纵观历史,人类已经遭遇过几次大的生态危机。第一次生态危机是发生在200多年万年前的第四期冰期。当时世界大陆的32为冰川所覆盖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生物纷纷灭绝唯有人类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了下来他们学会了在任何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本领。第二次发生的生态危机是渔猎时代的食物危机。第三次是农业时代的土地危机虽然也为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最后都是以人类文明的更大发展告终。然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第四次生态危机就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什么当代生态问题如此严重,影响如此之大?下面我们探讨世界生态问题及其主要形成原因。 [1]《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分析 ——以《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一文为例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是国内知名学者董天策与王君玲于2011年发表在《现代传播》第8期上的一篇文章。作为系列科研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通观全文可推断该文应属于整个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部分,文章整体上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因此其使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当然其中对定量研究、系统观等方法也略有涉及。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一文中所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行文中存在的问题点等内容,并在最后总结归纳出如何利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以期能够为笔者之后的相关学术研究积累宝贵经验。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一文中所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看,该方法在前期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会经常被使用。文献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术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事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现有的文献种类主要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为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献。 零次文献也称第一手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包括未发表付印的书信、手稿、草稿和各种原始纪录。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此类文献不同于一次文献的原始性,也不同于二次文献的客观报导性,但具有主观综合的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