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间歇脉、脉搏短绌、高血压、低血压、氧气吸入疗法、潮式呼吸、库斯莫式呼吸的概念;体温过高与过低患者的护理措施;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氧气吸入疗法、吸痰法、痰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正常生命体征及其生理波动;生命体征的评估;缺氧分类和氧气疗法的适应症;缺氧程度的判断、氧疗评价;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

3、了解体温的形成、产热与散热及体温调节;脉搏形成过程;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呼吸的过程及调节。

【教学内容】

1、内容

(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2)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4)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2、重点、难点

重点:本章概念;体温过高与过低患者的护理措施;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氧气吸入疗法、吸痰法及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难点: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氧气吸入疗法、吸痰法及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

氧气吸入疗法及吸痰法在临床改进情况。

【授课学时】 8学时

第九章冷、热疗法

【目的要求】

1、掌握热效应、继发效应的概念;冷疗与热疗法的作用、禁忌症;冰袋、冷湿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热水袋、烤灯、热湿敷及热水坐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冷、热疗法的效应;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应用冷、热疗法的评估内容;

3、了解冷、热疗法的作用机制。

【教学内容】

1、内容

(1)概述;

(2)冷疗法的应用;

(3)热疗法的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本章概念;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症;各种用冷、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难点:各种用冷、热的方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

冰帽、冰毯机的使用。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目的要求】

1、掌握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鼻饲法及要素饮食的概念;医院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原则及要求;患者饮食的护理;管饲饮食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的种类、原则、适用范围及要求;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内容;影响饮食的因素;要素饮食及肠外营养的目的、用法、注意事项;

3、了解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以及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内容

(1)概述;

(2)医院饮食;

(3)营养状况的评估;

(4)患者一般饮食护理;

(5)患者特殊饮食护理。

2、重点、难点

重点:本章概念;医院饮食的种类、原则、适用范围及要求;患者饮食的护理;鼻饲饮食的方法;

难点:鼻饲法;肠外营养。

3、学科专业新进展

鼻饲法改进情况以及肠外营养的应用现状。

【授课学时】 6学时

第十一章排泄

【目的要求】

1、掌握尿失禁、尿潴留、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腹泻、便秘、肠胀气、排便失禁的概念;排尿异常的护理;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法及注意事项;排便异常的护理;各种灌肠法及肛管排气法;尿及粪标本的采集方法;

2、熟悉排尿、排便异常的评估内容;影响排尿、排便的因素;尿及粪标本的采集目的;

3、了解与排尿、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

【教学内容】

1、内容

(1)与排尿、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

(2)排尿、排便的评估;

(3)排尿、排便异常的护理;

(4)与排尿、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

2、重点、难点

重点:本章概念;排尿、排便异常的护理;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法、各种灌肠法及肛管排气法;

难点:导尿术;灌肠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

尿失禁与尿潴留患者护理的新观念及临床护理的新措施等。

【授课学时】 6学时

第十二章给药

【目的要求】

1、掌握雾化吸入疗法及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的概念;药疗原则;注射原则;肌内注射定位

法;口服给药法;皮下注射法;皮内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各种注射法的注意事项;血标本采集的方法;药物过敏试验法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2、熟悉护士在给药过程中的责任;病区药物管理;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股静脉注射法;局部给药法;血标本采集的目的;

3、了解给药的重要意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关药物的药理学知识;动脉注射法。

【教学内容】

1、内容

(1)概述;

(2)口服给药法;

(3)吸入给药法;

(4)注射给药法;

(5)药物过敏试验法;

(6)血标本采集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本章概念;药疗原则、注射原则、肌内注射定位法;各种注射法;血标本采集法;药物过敏试验法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难点:各种注射法;血标本采集法;药物过敏试验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

无痛注射的技巧;预防静脉炎新进展;新药过敏试验的方法;中心供药方式等。

【授课学时】 9学时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输液微粒概念;周围静脉输液法及注意事项;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反应与防治措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密闭式静脉输血方法;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

2、熟悉静脉输液目的;临床补液原则;静脉输液护理评估;输液点滴速度与时间的计算;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及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输液微粒污染;输液泵的应用;输血护理评估;

3、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常用溶液的种类与作用;血液制品的种类;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法;血型与交叉相容配血试验;PICC穿刺技术等。

【教学内容】

1、内容

(1)静脉输液的适应证和目的;

(2)常用溶液的种类;

(3)静脉输液的部位与方法;

(4)输液反应与防治;

(5)血液制品的种类及其作用;

(6)输血的方法;

(7)输血反应与防治。

2、重点、难点

重点:输液微粒概念;周围静脉输液法及注意事项;输液故障的排除法;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密闭式静脉输血方法及注意事项;输液、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

难点:周围静脉输液法;密闭式静脉输血方法;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及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

临床输液及输血用具的改进;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输液法。

【授课学时】 8学时

第十四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术的概念;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的观察内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洗胃的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洗胃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简易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2、熟悉抢救工作的设备及组织管理;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应用人工呼吸机的要点与护理;各种药物中毒时的灌洗溶液(解毒剂)和禁忌药物;

3、了解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教学内容】

1、内容

(1)病情观察;

(2)危重患者的管理;;

(3)常用抢救技术;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章概念;危重症患者观察要点及护理;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洗胃的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洗胃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简易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难点: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洗胃术;人工呼吸机的应用。

3、学科专业新进展

新型抢救设施在临床应用情况;血流灌注机的应用护理。

【授课学时】 6学时

第十五章临终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组织形式和理念;临终患者心理变化及护理;尸体护理方法;

2、熟悉临终患者生理变化及护理;临床死亡的分期及死亡判断标准;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丧亲者的护理;

3、了解濒死及死亡意义。

【教学内容】

1、内容

(1)濒死与死亡的定义;

(2)临终关怀;

(3)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4)死亡后的护理。

2、重点、难点

重点:临终关怀的概念、组织形式和理念;临终患者心理变化及护理;尸体护理方法;

难点:临终患者生理及心理变化;尸体护理方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

临终关怀在中国发展现状。

【授课学时】 3学时

第十二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目的要求】

1、掌握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及备用医嘱的概念;医嘱的种类、医嘱的处理;体温单、医嘱单、特别护理记录单、出入液量记录单及病室报告的书写记录方法;

2、熟悉护理记录的原则;医疗和护理文件的管理;

3、了解记录的意义;计算机在医嘱处理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内容

(1)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

(2)体温单;

(3)医嘱单;

(4)出入液量记录单;

(5)特别护理记录单;

(6)病区交班报告及护理病历。

2、重点、难点

重点:本章概念;医嘱的种类、医嘱的处理;体温单、医嘱单、特别护理记录单、出入液量记录单及病室报告的书写记录方法;

难点:本章概念;医嘱的处理;病室报告的书写。

3、学科专业新进展

临床护理记录的新要求。

【授课学时】 3学时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基础护理学》是在基本完成基础医学课后学习的。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内容涵盖了护理学的专业思想、现代护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护理病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后期学习临床各专科护理知识及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基础,是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护理学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书参考

1.李小寒.《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第四版,2006年6月。

2.殷磊.《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8年4月。

3.白继荣.《护理学基础》.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第一版,1999年4月。

4.胡月娟.《基础护理》.台湾华杏出版社,1999年3月,原著为Sorensen 和Luckmann。 5.王克芳.《护理学实践技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6月。

6.苏丽智.《实用基本护理学》.台湾慧华出版有限公司,第一版,1997年7月。

7.孙淑慧.《最新实用基本护理学》.台湾永大书局出版(上、下册),1998年3月。

8.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视频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6月。

所属学院:护理学院

学院院长:王荣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五日

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基础护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理论教学应根据学生 实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施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体 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实践机会。加强技术训练;完善各种考核方案,以培养 和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帮助护生完成护士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护理学是一门集理论性、技术性为一体的临床应用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作为护理专业课教师,应有效地利用教学条件,并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思考并探讨培养“实用型”人才 的新路子。 一理论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科学施教。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途径, 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至今为止最能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学 生系统的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理 论课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体现学 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知己知彼,科学施教。现代教育思想是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并举,注重能 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为学生的终身教 育和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承担某科课后,首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 状态,取得第一首资料;再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和授课计划。其次,应精 心设计教学过程与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做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 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目标,采取适当 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内容,并注重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2.深入浅出,解疑惑。象压疮的预防护理、吸痰法、导尿术等课题复杂、枯燥、抽象,可选用图片、模型、课件、电教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复杂、抽象 的理论变得简单、直观和宏观,使枯燥的内容变成生动的印象烙印在脑海里,起 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掌握好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编导。教师驾 驭课堂的能力、教学风格和对教学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影响教 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备课要认真、充分、注重细节, 备课中要鸟瞰全局、统领各章,精心设计每个课题的授课方法;上课提前进入教室、进入角色。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主线,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 力的语气切入主题和要害,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难点;不同类型的课题用 不同的方法讲授,如灌肠、注射、消毒灭菌法等课题用列表比较法进行区分,可 加强理解和记忆;乙醇应用的浓度、鼻饲法等选用横向联系方法(鼻饲法时联想 洗胃、胃肠减压术),做到举一反三;给药、注射、无菌等操作原则要用分析归 纳法来记忆;……等不同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可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课堂小结应重点突出,使学生多次接触某一重点信息,强化记忆。课 后作业尽量出病例等思考题——既能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矫正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关于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护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医疗服务工作,其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基础护理学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在护 理岗位上工作人员护理技术的高低以及医疗护理的工作。在新一轮的医疗及教学改革的导向下,关于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新模式发展也成为了相关工作者及学者探究的重点和焦点。在这 样的形势背景下,对基础护理学教学工作进行一番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自身对基础护理学教学的认识,就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内容 展开一番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或意见。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前言 基础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基 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康复医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实践知识。由此可见,基础护理 学的教学需是多方面的内容。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基础护理学教学改 革工作,如何才能够让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措施更为的丰富,如何才能够探究出更好的基础护 理学教学的新模式……这些都是我们关于基础护理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基础护理学教学这一侧面,从把握护理学发展趋势,拓展教学方法、重视护理实践活动,加大实 践教学比重、整合护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等具体的发展措施展开一番论述和阐述。 一、把握护理学教学发展趋势,拓展教学方法 护理学从古代护理学、近代护理学发展到现代护理学,其发展速度可见一斑,护理学的技术、范畴及措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在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 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发展。 以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来说,其教学方法的拓展和丰富,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基础护理学 教学方法的拓展需要从课堂教学做起,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此为平台, 让教学的内容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具体而言,就是让基础护理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通过 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让其加深理解和掌握;其次,多采用情景式、任务驱动式教 学新方法调动学习者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者在具体的护理场景、护理任务中对 具体的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更为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的丰富和拓 展需要紧紧围绕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目标,新的教学内容的护理学发展趋势来展开,只 有这样,那么教学方法的拓展才有价值,才能够让学习者真正从中获得提升。 二、重视护理教学实践活动,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基础护理学教学,虽然涉及到许多的内容都是理论方面的传授,但是其培养的目标归根究底 还是要有着扎实的护理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的工作中,重视护理教学实践活动的 展开,提高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当下,我国基础护理学教学由于多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大 多实践教学工作也是主要以“讲授、参观、学习”的形式开展,因此,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优 化实践教学内容迫在眉睫。第一,我们需要从思想上确定护理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第二,我们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学习,也不能仅仅只有去医院见习的形式,而 是需要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习者能够循序渐进,慢慢的接触到具体的护理工作,学习相关的护理技术;第三,要想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那么我们就需要从配备方面着 手展开相关的工作,加大对于实践器材的投入和购置、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场所,丰富护 理学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最大限度的让学习者能够有更多的基础参与到实践学习过程中去,在具体的护理实践过程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术。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金莉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一)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二)用物 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 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 (三)常用漱口溶液 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 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 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 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 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 (四)操作方法 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浅谈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改革

浅谈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7-09-27T14:58:12.0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2期作者:吴淑娴 [导读]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差异、偏重于应试教育等问题。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 2471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差异、偏重于应试教育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有关“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改革与思考:一是开展多样的人文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基础护理教育;三是改革考核方法,建立“两结合”考核模式;四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护理操作技能。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 引言 关于《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我院仍旧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1]。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讲课本知识,按照已编好的内容和顺序,通过课堂传输给学生,而学生仍然是不假思索的照单全收,无论是否理解,也无关是否有所疑问[2]。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质性研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护理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是护理研究中最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之一[3]。本文通过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基础护理学》的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的访谈对象,针对引进质性研究法后,有关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进行询问和访谈。希望通过这一调查研究,能够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关的应对之法,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高有效、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1 高专院校关于《基础护理学》教学的不足 1.1 教学方式千篇一律 从本质上而言,护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既然是服务性质的工作,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针对不同的护理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然而,在基础护理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着重于基础护理理论方法的教学,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对不同护理对象进行差异化服务方面所花的教学课时较少[4]。与此同时,不同的学生无论在性格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是具有不同特征的[5]。一种类型的学生他们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却可能在其他方面具有优势,而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1.2 教学目的脱离实践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对于《基础护理学》他们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基础护理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初步的了解,逐步达到深入认识的程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是按照所谓的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教育,着重应付教学进度和期末考试,有的是针对考取证书进行教育培训[6]。这种按部就班、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教学方式,看上去似乎是按教学计划在实施,实际上就是一种偏重于应试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引导(导向)不是应用实践和满足护理实际需求,而是一种以考试、考证书、就业为目的。当前的应试教育与以往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相比呈现了新的特征,不再是我们初等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由于就业压力带来的一种新的应试教育模式[7-8]。为了改变这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型应试教育,我们必须提高对护理专业本身的认识,在基础护理教育阶段和基础护理学教学课程中,明确方向和重点,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2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改革与思考 2.1 开展人文活动,提高职业素养 在护士节举通过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拼技能,护士节文艺汇演现才艺,形象设计大赛秀美丽秀创意,礼仪大赛亮优雅,“南丁格尔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展风采,拜望护理老前辈、开办临床护理讲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坛、为毕业生举行授帽典礼等特色活动,激发学生提高责任感、使命感,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9]。此外,通过开展“学习护理条例、践行护士职责”“争做‘精诚是新’优秀大学生”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2.2 寓人文于教学,开展素质教育 将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融入护理学教授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通过寓人文于教学,让授课教师充分发掘基础护理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人文素质教育寓教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之[10]中。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护理礼仪、护士行为规范和人文关怀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亲和力和主动关心他人的能力。开展“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如何提升自己的亲和力”等主题讨论[11]。此外,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时刻注意自身“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教师用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心感染和影响每一名学生。中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仁”,即“仁爱”,是对患者的恻隐之心、怜爱之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12]。实验课练习时要求由学生相互扮演患者和护士,使其既能深深体会到护士肩上的责任,又能亲身体验到患者的感受,真正懂得如何去关心和体贴患者。部分护理操作,如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搬运患者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真人实做,学生亲身感受插胃管的痛苦和注射时的痛感,使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加体恤患者的痛苦,从而苦练基本功,将“大医精诚”的理念———精湛的技术和仁爱之心发扬光大[13]。 2.3 改革考核方法,建立“两结合”考核模式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基础护理学成绩的评定由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组成,比例各占一半。“两结合”是指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成绩、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一是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笔试重点考查基础护理学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口试则要求学生在技能操作考试时对所操作的主要内容和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口述。二是平时成绩、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为了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复习为平时的积极主动学习和练习,我们将平时成绩、阶段性考核成绩也纳入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动态评价。 2.4 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护理操作技能 一是全程开放实验室,增加临床见习环节。增加实验课学时,实验课比例从1/3增至1/2。同时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以时间换空间,增加周末、晚自习、中午等休息时间,随时方便学生练习,并安排授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值班辅导,以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每一项护理

基础护理学中职教学大纲(2学期)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中职三年制)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讲授、演示、培训、电教、练习、等形式,通过提问、作业、操作及理论考核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本课程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总时数为224 学时,其中,第一学期理论32学时;第二学期理论26学时,实践30学时;机动8学时;第三学期理论64学时,实践64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阐述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三)思想素质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 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的成绩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其中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技能考试30%。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为考查科目;第二、三学期期末考试为考试科目采取闭卷考试,时间地点由学校安排,考试时间90分钟。题型第一学期可由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组成;第二、三学期为和护考接轨均为选择题,题型由A1、A2、A3、B1组成,并参照护考资料出题。

护理学基础教案首页

《护理学基础》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赵亚珍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课次编号 授课时间20XX年下学期周次第17周 授课对象06级大专护理1-10班课型实验课 授课内容 第十六章给药护理 口服给药法、吸入疗法 学时数 2 教学目的1.掌握口服给药的目的和方法 2.掌握雾化吸入的方法 3.能正确实施口服给药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理论知识回顾 3min 一、演示本次实验内容 (一)备药 20min (二)发药 15min (三)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的使用 10min 二、学生练习 30min 三、小结 2min 重点及难点重点:1.备药、发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难点:1.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实施健康指导 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 教学方法演示、讲授、录象、角色扮演教具药柜、药车、雾化器等复习思考题如何对病人进行服药指导? 参考资料1.护理概述与护理技术/谢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护理学基础/喻坚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 3.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蒋红王树珍主编.—上海:复旦大学 4.教学光碟 自评

16-1 口服给药及雾化吸入法 一、用物准备: 1、服药本、服药卡、药盘、药杯、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饮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 2、超声波雾化吸入装置 二、操作方法: 1、口服:备药核对→规范配药→取固体药→取液体药→再次核对→核对分发→协助服药→观察反应→整理用物 2、雾化:接通电源→检查雾化器是否完好→备好药物→指导病人进行操作→观察记录→整理归位 三、评价: 1、态度认真。 2、给药方法正确,没有任何遗漏和错误发生。 3、护患沟通有效,病人能够理解并配合操作。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注意观察效果和不良反应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授课课题第五章第三节压疮的分期和护理 授课教师钱星任 授课班级 16级秋季护理306班 授课方式理论课 教学目标 掌握 1、压疮的病理分期和临床表现 2、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熟悉压疮坏死溃疡期的多种治疗方法 了解压疮的健康教育 教学重点压疮的分期和护理 教学难点 1、压疮的分期和各期的比较 2、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用具教材、板书、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由旧知识导入新课】复习压疮的概念及发生原因,回顾皮肤的 解剖结构。 【讲授新课】 1、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结合图 片) (1)Ⅰ期: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 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

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 30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 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 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进一步 发展。(皮红了) (2)Ⅱ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 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 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 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 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 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起泡了) (3)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 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 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 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 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皮破了) (4)Ⅳ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 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 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 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 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见骨了)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nursing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86 适用对象: 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为临床专科护理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础护理学分为Ⅰ、Ⅱ两部分,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结业考试。课程采用目标教学、直观教学(参观、示范、练习)、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综合教学方法进行。强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和培养,为学生的护理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技能训练一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无菌包、无菌盘、无菌容器、无菌溶液、无菌手套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无菌容器的使用法,无菌包的使用法,无菌盘的准备,取用无菌溶液法,戴无菌手套法。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操作原则,建立并强化无菌观念,具有认真、严谨、科学的态度;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程序正确,动作规范、美观,操作中无污染。 讨论:临床工作中无菌操作。 思考题: 下列情况是否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为什么? (1)使用已灭菌3周的导尿包 (2)潮湿的无菌包,晾干后使用 (3)铺无菌盘,将上层无菌巾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内 (4)用棉签蘸取无菌瓶内溶液擦拭伤口 (5)取无菌镊时,镊尖触碰容器内口 (6)用已戴手套的手碰另一手套外面 技能训练二手卫生 2、洗手技术 3、卫生手消毒 4、外科手消毒。

(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1、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学好护理学基础为临床专业课打好基础。 2、熟悉护理学基础有关操作的目的,适应症。 3、熟悉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4、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临床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实验学时分配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护士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内容提要】护士的仪表要求与行为规范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正确的颈、胸、腰、腹、臀部姿态;正确的站、坐、行走、下蹲姿态。 2、掌握正确的端治疗盘、持病历夹、推治疗车、下蹲捡物的方法;护士仪表 的要求。 实验二环境 【内容提要】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及护理工作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门诊及病区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实验三入院和出院护理 【内容提要】 1、病员床单位的设施。 2、铺床法。 3、运送病人法。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员床单元的设施。 2、掌握三种病床的铺法。 3、掌握搬运病人法。 实验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内容提要】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2、保护具的应用。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种操作目的、要求和适用对象。 2、熟悉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4、掌握正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实验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内容提要】 1、清洁、消毒、灭菌。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3、隔离技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清洁、消毒、灭菌观念。 2、熟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概念。 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4、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实验六患者的清洁护理 【内容提要】 1、口腔护理。 2、床上梳发洗发。 3、床上擦浴。 4、压疮护理。 5、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6、全背按摩法。 【目的要求】 1、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应用。 2、熟悉压疮护理、全背按摩的方法。 3、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梳发洗发、床上擦浴、卧床患者更换床单、递

护理学基础 注射法教案

抚顺市卫生学校教案 复习提问)常用部位在哪里?(学生举例子)皮下注射(H1. 皮下注射的操

作要点(学生边说边演示)2. 导入课程)1.你在何时进行过肌肉注射?在哪里注射的?感觉怎样?(学生回答切身体会)?(2.在临床上,减轻疼痛的技术有哪些学生回答旧知识点讲授新课药疗技术第十五章 注射给药法第四节常用注射技术四、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三)肌肉注射(定义一、(了解)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常用部位二、 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定位法※三、 (一)臀大肌“十”字法:从臀裂定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引一条1. 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髂嵴最高点即为臀裂顶点注射区避开内角 师生互动:教师绘制简图,明显标记定位点;学生参与练习定位。处为注射区。1/3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 3. 师生互动:教师绘制简图,明显标记定位点;学生参与练习定位。(二)臀中小肌”护士的示指中指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的V1.示指中指定位法:“下缘,围成一个三角区域为注射区。教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Ⅲ”患者的手指放在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区。2.三横指定位法:教

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三)股外侧肌定位法 10cm至膝关节上的一段范围。成人取髋关节下10cm:教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四)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 3横指头。肩峰下 :教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注射法※四、 操作前:核对、准备。1. 检查药物(先看瓶签),抽吸药物 教师演示,学生记忆 要点精讲 2.操作中:核对、 体位(侧卧位:要点上腿伸直,下腿弯曲)、定位、手势为执笔式 解决方法:师生互动:教具为简单实用的笔,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 角度(90°)、绷紧皮肤 深度(针梗的2/3)、 抽回血(无回血再推药)等。 解决方法:影像播放,形象生动 操作后:核对、整理3. 五、注意事项 1.针梗切勿完全刺入肌肉内。 2.2岁以下小孩不宜选臀大肌,最好选用臀中小肌。 3.需要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总结与回顾 旧知识点:1.检查药物的方法 2.抽吸药物的方法 新知识点:※1.臀大肌定位法,同时也是每年执考的重点 ※2.持针手势、进针方法,同时也是护士操作的基本功之一。 巩固与练习 1.臀大肌定位法 2.肌肉注射法的操作要点

浅谈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

浅谈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 为适应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培养新型护士的需要,护理教学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护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使其成为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单单局限于治疗疾病,还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因此,护理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应变、沟通、协调能力等。《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其今后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探索,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 1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是围绕书本内容,老师讲学生听。此种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1缺乏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高度依赖教师,知识信息的传递为单向灌输,缺乏课堂互动。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单一主体和信息源,照本宣科缺乏引导,容易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1];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度低,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其评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2内容单一《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知识频繁更新的今天,仅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授,往往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掌握临床工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因此即便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也不能真正实现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1.3手段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具有灵活性强,易于和学生交流的特点。但由于文字内容较为枯燥,缺乏图片、视频等,且内容量受限,无法全方位利用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对一些内容缺乏形象化的认识。 2基础护理教学方法探索 临床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鉴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无法满足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2]。 2.1案例教学法根据讲授的内容设置案例,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促使他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个案往往会包含多个疑难问题,而教师通常要进行一步步引导,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要求教师必须精选案例,设计最佳的讨论方案,并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对讨论问题的进程加以控制,有效调动学习气氛,最终概括、评价学生讨论的内容[3]。 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案例导入,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入课堂,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同时,案例教学法也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补充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金莉

第一章绪论 护理是关爱生命,照顾人的健康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照护。《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社区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护理学基础是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学好护理学基础是对学生日后进行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本章将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以及内容与范畴,还将重点介绍护理工作方式以及对于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护理走向独立职业。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被战士们称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07年,获英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1920年,国际红十字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基础护理学学习方法指导.教材

第三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节中职学习特点与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着显著的不同,同学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转变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中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 中职护理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 (6)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 2.主要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精神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礼仪、护理科研。

二、中职阶段的学习特点 1.转变学习观念强化应用意识 转变学习观念是中职学习的关键。中职学习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习。中职护理专业学习的基本目标就是能通过国家护士职业证考试,走上护理工作的岗位,从事临床及社区护理服务。观念转变的重点是要实现从掌握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应用的转变,从知识的学习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提高的转变。 中学阶段的学习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学习时注重单门课本身的体系完备,重视理论学习,轻能力的培养,重技巧,轻思维方式的培养。中职阶段要加强系统概念和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应用,达到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把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2. 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中职的学习方式要以互动式教学为锲入点。就是把老师的教学过程当作思维活动的过程,和老师思维互动,才能共同发现、思考、探索和创新。在学习活动中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使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与参与性,在老师的教导下积极主动的将“学知识”和“用知识”融合在学习过程之中。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只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会产生思维的动力和参与意识,克服课堂学习的盲目性。中职的专业知识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基本技能为核心,只要紧密结合实际,就能对概念进行灵活的运用和实践。对新知识应产生好奇与疑问,对他们有求知与探讨的欲望,在教师的启发,一环扣一环的探索,并形成学习知识的一个个兴奋点,使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处于一个热烈丰富的思维活动之中。在这些思维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潜能得到开发,促使思维活动向广度、深度发展。 3. 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多途径学习 中职阶段教师会在教学中将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运用其多种设备和软件进行教学。与中学时期以纸本教案、黑板、粉笔为标志的传统教学手段截然不同,媒体教学克服了教师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局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省时、信息量大,可以使理论教学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实验教学。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0—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 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 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 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 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