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武夷山植被研究及保护利用

武夷山植被研究及保护利用

武夷山植被研究及保护利用
武夷山植被研究及保护利用

武夷山植被研究及保护利用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类

杜彦玲

109092014041

指导教师:刘强

武夷山植被研究及保护利用

杜彦玲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09092014041)

【摘要】通过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介绍武夷山的基本状况,并且总结武夷山的生境分析武夷山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并且进一步探究了旗状树,非地带性植被毛竹林和中山草甸等特殊型的分析。在遵循武夷山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提出武夷山植物资源合理性利用的建议,保持武夷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夷山特征垂直分布植物特殊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通过对武夷山实地考察,发现武夷山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植被垂直变化分布明显,根据武夷山的自然条件等,剖析他的植物垂直地带谱,并且对某些特殊性现象的产生进行分析。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我们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武夷山植被资源呢?

一、武夷山概况

武夷山位于闽、赣两省之间,平均海拔1 000m左右。整个武夷山脉成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为闽江水系、汀江水系与鄱阳湖水系的分水岭。主峰黄岗山海拔 2 158m,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并且,武夷山脉北段的海拔最高又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网点所在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7°33′~ 27°54′、东经117°27′~ 117°51′。武夷山脉受邵武—河源深大断裂控制,地壳运动的主要型式就是断块的升降活动。武夷山脉的西侧(即江西部分)以断块下陷为主;东侧(即福建部分)以断块上升为主,属于后加里东运动隆起带,地层属于前震旦系和震旦系,是福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地层。武夷山保护区所在地,是第三纪末、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的地区,其全部为花岗岩和火山岩所组成。

在气候带划分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且具有“四最”之称,即全省气温最低、雨量最多、湿度最大,雾日最多。年平均气温13~ 19℃ ,年平均降水量1 600~ 2 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 85%以上;并且,保护区地势高低悬殊,气候有着明显的垂直变化,如年平均气温海拔高度的增加量呈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土壤方面,由于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土壤成土因子的递变,武夷山土壤在性状变异和类型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海拔从低到高红壤—山地黄红壤—棕化黄红壤—普通黄壤—山地草甸土。

本次野外实习的范围大都在自然保护区的内部,该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端、武夷山市、建阳市和光泽县三县交界处,地处东经117°27′~117°51′,北纬27°33′~27°54′,全区南北长达52千米,东西最宽处相距22千米。在气候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是福建省气温最低,雨量最大,湿度最大,雾日最多的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在13-18℃,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mm,多年平均湿度为80%~85%;在地质上,许多地质学家一致把武夷山保护区称为“华夏古陆”,并把保护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定为加里东隆起带,构造与断裂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断裂构造是北东向或者北北

东向的崇安——南城断裂,也称邵武——河源断裂,它控制了武夷山脉的走向及其发育过程。出露地表的岩石主要有花岗岩、火山凝灰岩等。在土壤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的土壤成土因子的递变,武夷山土壤在性状变异和类型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主要的经济作物是茶树和毛竹,他们依靠10%的土地,创造了90%的经济收益,极大地保护了自然环境。

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特征

2.1 物种资源丰富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有267科,1028属,2466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其中苔藓植物73种,192属,361种;蕨类植物38科83属248种;裸子植物7科,l6属,l9种;种子植物149科,737属,1838种。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有近四千种植物,是中国南方典型的以集体林为主的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有大量亚热带的种类,也有从北方温带分布到这里的种类和南方热带延伸到这里的种类。武夷山现存植物是欧洲整个木本植物的7倍。

2.2 珍稀物种较多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26种,列入福建省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27种,合计156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7.4%。此外,在区内中山地带发育着南方铁杉林、小叶黄杨阔叶矮林两个特殊的森林植被类型,还分布着众多的古老植物,有银杏、红豆杉、鹅掌揪、天女花、钟萼木、香榧子等。

2.3 热带成分占重要地位

该区的植物起源于热带植物,较为典型的科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代表植物有南岭栲、木栲、杜英等,而杜英在浙江、江西地区很少见。

三、武夷山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其中的“按一定方向”包含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以及本文将探讨的垂直地带性。垂直带性是由于地势的高度变化而引起的气温、降水的变化,使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延伸,随海拔高度发生垂直更替。随着海报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相应的使气候、土壤、植被及自然综合体发生相应的变化。武夷山的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显(见图1),可分为以下几个群落层次:

图一武夷山黄岗山植被垂直分布图

3.1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带是武夷山垂直带的基带,在该区分布面积大,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500m。此处森林四季常青,呈深绿色,上层树冠呈半圆球形,树冠整齐,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兰科等为主要组成部分。乔木主要有壳斗科的甜楮、多脉青冈、米槠、丝栗栲和山茶科的木荷等;灌木有紫金草科的杜茎山、茜草科的鸡屎藤等;草本有沙草科的苔草、芒萁等。

此外,毛竹林也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重要的阔叶林植被类型之一,多是人工栽种的,因为毛竹在这里是非地带性植被,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毛竹林会被地带性植被所取代。竹林在这一分带内大约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1100m为马尾松和黄山松的分界线。

3.2针阔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l700~l600m,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并随海拔的增加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比例逐渐增多。阔叶林植物主要有多脉青冈、中华槭、月亮桦、石栎、江南山柳、木荷等;

针叶林主要有黄山松、南方铁杉、柳杉等;灌丛主要有猴头杜鹃、鹿角杜鹃等。随着海拔的升高,落叶阔叶和针叶树种的比例增多。在温湿的环境条件下,地被层发达,多为苔藓、地衣铺平地表。

3.3中山矮曲林带

中山矮曲林带主要分布在黄冈山海拔1600~1900m,坡度小于45°的缓坡和沟谷中,在该地区光照较弱,降水量较多,风力大,气温低,湿度大,并且地表潮湿。在这样的生境条件下,有利于矮林的生长繁育林木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林内阴湿,附生苔藓植物多。植被主要有江南山柳、茶条果、小叶黄杨、岩柃、猕猴头、玉山竹等,还有草本植被苔草、苔藓和沿阶草等。灌木主要有小叶黄杨等喜阴植物;地表面上生有苔藓等;乔木灌木层次不明显。

3.4中山草甸带

这一地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900~2150m范围内,气候条件表现为低温、高降水量、风力一般在5~6级,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高大的乔木无法生长、只能生长耐低温的草本和高耐力的低矮黄山松等。植物群落外观低矮平整,季节变化明显。木本植物主要为黄山松即老头树,波缘红果树和玉山竹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芒草、野枯草、野青矛、沼原草、野菊、一枝黄花、地耳草、苔藓等。植被的主要特点为木本植物低矮、分布少、树木枝条弯曲、木质好;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并且生长较茂密,在有草本生长的土壤里根系密集,草本植物常年覆盖在黄岗山顶,使山顶土壤的植被覆盖率可达到100%。因山顶紫外线强烈,使得植物细胞的原生质遭到破坏,茎节间缩短,组织分化加快,在加上风大、雾大、气温低等各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山顶的黄山松在形态上呈现出胸围大而低矮,故又称之为“老头松”。

四,武夷山植被的特殊性

4,1旗状树的成因

在黄岗山大约1200~1700m的悬崖地区可以发现一种特殊形态的树,树的一侧树枝密集,而另一侧则是枝条少或不生长,成为“旗状树”。旗状树的成因,最主要的还是和树种本身和环境因素有关。

4.1.1树种本身的原因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产生旗状树的树种主要分布在南方铁杉、黄山松、柳杉等树种中。其原因有:①这些树种多属杉科和松科,都是裸子植物,其营养体全部为木本,韧皮部不发达,输送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弱,使两侧光合作用强度不同,所造成营养物质的差异一步加大,形成旗状树。②认为植物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南方铁杉为亚热带温性树种,在谷地或阴坡土层比较深厚的地段可以发现大量的这些树种,而黄山松是一种强阳性温性长绿阔叶树种,适应温度湿润的山地气候,这些特性使得这些树种容易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旗状树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4.1.2环境因子

一是光因子的作用。通过对形成旗状树树种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些旗状数是喜光植物,枝叶一般向阳生长,在向阳一侧得到充足的光照,温度条件、生长条件良好,而在背阳的一侧由于得到的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弱,营养消耗大于合成,叶片逐渐萎蔫枝叶子枯死。从而形成旗状树现象。在山体的下坡向或东南侧太阳从早晨照射到下午,又在树的另一侧由于山体的阻挡无法照到太阳光,从而使树木在下坡向或东南侧的树枝能够得到充分的生长。在另一侧光合作用不强或非常微弱以至达不到树的生长需求;并在受太阳光的照射时间和光照强度都较大的一侧,植物体内的生长素表现出侧向移动,在向光侧积累较少,有利于枝条的生长,在被光一侧大量积累,对枝条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经过植物的繁殖变异,有利变异的树与环境表现出适应性,得以生长繁殖,而不利的树木不断被淘汰,最终发育成旗状树并

得以繁殖。

风的影响是另一个因素,认为风对旗状树的形成是关键,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武夷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吹偏北风,夏半年吹偏南风为主,长期较强的定向风直接对树造成影响,使得迎风的树叶萎蔫,背风的树叶生长,在长时间的作用下,产生了旗状现象。

三是地形的作用。地形的影响也对旗状树生成产生影响,通过对实习地的观察可以发现,旗状树都是处于断裂带的悬崖上,并且可以发现处于不同的位置发生旗状树现象的频率也不,因此本文认为地形对旗状现象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微小坡度的差异,也可能形成旗状现象。

4.1.3人为因素

旗状树的形成还有可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由于生活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等需要,所以对树枝进行修剪,从而形成的旗状树。

4.2中山草甸的成因

目前关于中山草甸的成因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草甸是次生的,另一种认为它是原生的。(1)认为黄岗山顶中山草甸是次生的依据有:海拔1900~2150m并非森林生长的上限;气温、降水等条件也并不符合森林生长的上限条件;有人曾在福建省玳瑁山的主体部分——梅花山上的草甸土中找到4000多年前的杉树根,而梅花山与黄岗山有极其相似的生境条件。(2)认为黄岗山顶中山草甸是原生的依据主要有:黄岗山顶气温低,潮湿,风力大,气候条件不适合乔木层的生存,只生长些表现出密铺地面的呈匍匐状特征的草本植物以及抗风抗冷能力强的灌木植物等;第三纪及第四纪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地层便已渐趋稳定,第四纪冰期对保护区的影响微弱,降温幅度小,不存在植被群落演替的可能性。

五,植被的保护和利用

实习地的植被大都是原生性的植被的这种天然植被群落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经历了长期复杂的生存竞争中,一切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群结构都逐渐消亡或淘汰了。这些原生植被的生态效益显著,它们不仅维护了本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对全省产生良好的生态效能。但是由于人类的干扰,一些植被尤其是原生的森林植被处于演替的趋势,因此关于武夷山植被的开发利用要本着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不违背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规律的基础下,针对各植被带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利用,如竹林、茶园的开劈,以获得经济效益,但开发利用只能在一些特性的区域内进行,使得保护区内的原生植被保持原有状态并加以保护,只有本着利用和保护想结合的原则才能更好的保持武夷山物种的多样性,使武夷山生态旅游资源更加丰富。

武夷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发利用时不应仅仅只考虑目前的经济利益,还应该更加注重其生态效益和旅游经济效益。因而,在不违背武夷山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性、保护性的利用武夷山土壤,因地制宜,针对各带植被和土壤的特性,保护性地开发特定区域,以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要,保持武夷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能带来更好的生态和旅游效益。

通过对武夷山地区植被垂直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武夷山地区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且有利于武夷山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样才能使人力和自然力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创造的合力,即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创造。使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 1]林培贤.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动态趋势[J].林业建设,2006,(1):19- 20.

[2] 朱鹤健.武夷山土壤垂直分布和特征[A].武夷科学(2)[C].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l982:150-163.

[3]陈松林,《武夷山土壤地理实习指导》,科学出版社。

[4]吴章钟.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4(1):87- 95.

[5]丘堋星.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及特殊性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7,9(5):76- 78.

[6] 陈丹.武夷山植被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1):100-101.

[7] 武吉华等.植物地理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 78.

[8] 林培贤.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动态趋势[J] . 林业建设, 2006 ,( 1) : 19 - 20 .

武夷山一日游

武夷山一日游 7:30到达一线天路口。 从武夷山旅游图上看,一线天路口0.7公里到一线天,然后0.3公里到石门岩,然后3公里到虎啸岩。如果正常从一线天路口进入一线天景区就需在景区售票处购票。武夷山实行通票制,有六个景点,好像分别是一线天、虎啸岩、天游峰、武夷宫(估计含有大王峰,也有说大王峰不要票的)、大红袍、水帘洞。另外有玉女峰景区,此景点听说只能远观不能攀爬。门票上只有景区游览线路图,标有这七个景点,另有六张各景点的小图像,到一个景点撕一下或者打个孔,对这6个小图像偶只能分辩出五个来,所以具体这六个景点是什么不是很明确。通票如果是一日游,就是110元,二日游120元,三日游130元,没有学生票。景点都是这几个,偶对此种票价划分感觉挺有意思的。如果是野导可能提出55元带你一日游,具体什么情形不得而知。从一线天路口沿来时的公路往回走大概200米,右侧的田间有一条小路。沿途遇到两次岔路,先是左边,后是右边,原则是直行,以两三峰之间的谷地为目标,在茶园间穿行。路有时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辨认。从两三峰之间穿过后,下行,直到遇到另一条两山之间谷地的小路,这里的谷地别之前穿过的谷地要宽阔的多。选择左行(估计右行也能进入景区,不妨一试),马上又遇到岔路,选择右行,很快就会进入景区的石板路。 9:00到达一线天景区 一线天简介:一线天位于武夷山群峰的西南端,又名灵岩,一线天是武夷山最奇特的岩洞,灵岩巅顶斜覆而出,覆盖着灵岩、风洞、伏羲三洞。岩顶裂开一罅,长约一百余米,宽不及一米,从右边的伏羲洞探身入内,可见一线天光如跨空比虹,令人叹为观止。游人须手脚并用,侧身而过,洞内常可见到稀有的哺乳动物白蝙蝠,为游人平添一份奇趣。中间的风洞也通一线天,徐徐清风从洞中缓缓渗出,宛如一台巨大的天然空调。盛夏时节,游人在此稍坐片刻即暑热全消。左边的灵岩洞有一泓清泉,人称圣水井。相传古时有葛姓仙人曾再次降伏蛇妖,古灵岩洞又称葛仙洞。与一线天相对的是楼阁岩,巨大的岩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数百个洞穴,状如楼阁上的门窗,当地人称其为神仙楼阁。在一线天入口处有路标指示左侧是左一线天,正面对的洞口是右一线天。在入口左侧是个攀岩场,好像是35元,因攀岩场的遮挡,就没有去寻左一线天的入口,排队走右一线天。一般的旅行团都只走右一线天,因景区狭窄,行进十分缓慢,进入洞口后,看到游客都按照栏杆的导引往右侧走,而左侧洞口却没有人去,偶就脱离队伍往左行,原来这里就是左一线天。提示一定要带手电或者头灯,这里的一线天是最名副其实的一线天,也是偶去过的诸多一线天里最值得去的地方。将手电往石壁上方照射,会看到大大的白色蝙蝠飞舞,真是种很好的收获。还可看到挂在石壁上的蝙蝠,听到蝙蝠的鸣叫。沿左一线天上行到出口,左侧是一个大平台,有铁丝阻挡,估计是下面设了攀岩场怕上面的人将什么杂物弄下来伤人才封闭的吧,但是那铁丝形同虚设的,右侧是下山路,估计就是绕过攀岩场上来进左一线天的路。在大平台上,可以看到对面的楼阁岩,也就是神仙楼阁,岩壁上有许多的洞穴,很是奇特。从大平台继续向上还有路,估计能到山顶,其实山顶也不高的,向前走了走,看路不好走,也没什么风景,就原路返回,开始走右一线天,这时游客少些了,但还是行走缓慢。右一线天更为狭窄,偶必须用手提着背包,缩肩侧身方得通过。两壁和台阶路都是湿漉漉的,今天只是阴天尚且如此,如果下雨那更是了得,断不可来游玩的。武夷山很闷热,这里人多拥挤,一路还需提包上行,感觉很是憋闷和疲累。 9:40出一线天,一线天对面的楼阁岩的左边还有兰岩、求天门、天下谷、螺蛳洞诸景,可由楼阁岩附近的小路进去,偶只是远观了下,没有去,沿来时的路返回,准备去虎啸岩景

武夷山可用植物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基调树种: 香樟、杜英、天竺桂、火力楠、喜树、银杏、秋枫、洋紫荆、银海枣。入口及一期植物:由于该区域活动空间较多,人、车活动频繁,所以选用树形优美、挺拔的银杏做为主干树种,搭配金叶女贞球、杜鹃球、海桐球等球类植物以及小叶栀子、金边黄杨、红继木、杜鹃、红叶石楠、八角等地被,重点区域点缀特选桂花、特选樟树、树桩红继木,配以时花、景石。 中轴景观带植物:这是本小区的景观重点,选择银杏、天竺桂、银海枣、加拿利海枣,做为中轴线主干树种并结合高差变化搭配秋枫、杜英、枫香、红叶李、桂花、乔玉兰、茶花等乔灌木,以及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海桐、十大功劳、龟甲冬青、杜鹃、红继木、洒金珊瑚、大叶栀子等地被植物。 挡墙植物:因为该项目的特殊情况,挡墙的数量众多,长度长,在植物配置上要求根据不同的挡墙形式采用不同的植物布置形式。对于可绿化面积较小的区域,可种植植物如红竹、紫竹、表皮竹等散生竹类配以麦冬、海芋、肾蕨、一叶兰等耐阴地被,部分区域邓可种植爬墙虎、长春藤等攀爬植物,并在挡墙顶部分段种植迎春花、藤本月季、金银花等下垂植物以与挡墙底部的植物形成相互呼应。对于绿化面积

较大的区域可点缀银杏、广玉兰、樟树、特选桂花、配以红叶李、乔玉兰、红叶石楠柱、茶花、金边黄杨球、杜鹃球、海桐球等灌木、球类以及金叶女贞、红继木、杜鹃、小叶栀子、银边山菅兰、洒金珊瑚、海芋、野牡丹等地被。 山谷地区域植物:成片种植红枫、福建山樱花、红叶李、碧桃、紫玉兰等色叶、开花乔、灌木,点缀银杏、樟树等树形高大的乔木,配以海芋、麦冬、银边山菅兰、一叶兰、春芋等耐荫植物。 宅间组团植物:根据不同的宅间分别选择杜英、秋枫、香樟、银杏、广玉兰、火力楠等做为主干树种,局部点缀大秋枫、大香樟、银杏,配以紫玉兰、红叶李、细叶紫葳、琴叶珊瑚、茶花、四季桂、南天竹、红枫、金叶女贞球、含笑球、海桐球、红继木球、杜鹃球、金边黄杨球等灌木、球植物,以及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茶梅、海芋、丰花月季、洒金珊瑚、十大功劳、海桐、金叶女贞、银边草、鸢尾、铺地蒲葵、八角金盘等地被。对于空间较大的区域结合地形处理,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景观空间得到延伸,营造出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 宅旁绿地植物:由于宅旁绿地空间有限,主要以香化、花化为主,种植四季桂、茶花、金叶女贞柱、红叶石楠柱、乔玉兰、鸡爪槭、红叶李、细叶紫葳、琴叶珊瑚、无刺构骨等小乔木、灌木类,配以金叶女贞球、含笑球、海桐球、红继木球、杜鹃球、金边黄杨球等球类植物、

武夷山景区调查报告

武夷山景区满意度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5日 调查地点:武夷宫景区

目录 一武夷山概况 (3) 二武夷山景区具体调查过程 (4) (一)调查目的 (4)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4) (三)调查方式 (4) (四)调查时间 (5) (五)调查容 (5) 三调查结果分析 (5) 四调查过程展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调查总结与建议 (14) 五调查总结与建议 (14) 武夷山景区游客调查问卷 (17)

一武夷山概况 武夷山市位于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地区,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总人口22.37万人,辖3镇、4乡、3个街道、4个农茶场、115个行政村。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境拥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原中央区县,先后获评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县、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等。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在此设立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武夷山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九曲溪盘环区,九曲溪两岸分布着36奇峰、99岩。1990年原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人在游览武夷山后欣然题词:“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风景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1979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5万亩。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5.3%,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8万至9万个,是“天然氧吧”。武夷山物种资源极其丰富,已知植物种类3728种,动物种类5110种,被中外生物学家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境的“古闽族”“闽越族”文化遗存是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武夷山曾是闽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代,武夷山集儒、道、佛于一身,被儒家称为“闽邦邹鲁”,道家称为“升真元化洞天”。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生活、著书、讲学长达50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

武夷山环境调查与保护

武夷山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教育专业 109012008035 程露指导教师:陈志强 【摘要】本文以武夷山6个采样点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研究土壤有机碳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为研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时,采用相关系数计算分析法。将降水和有机碳进行相关系数计算,相关系数r=0.916113,表明有机碳和降水呈显著的关系;对温度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建进行相关关系求算,相关系数r=-0.736834,表明有机碳和温度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但是是负相关;对粘粒和土壤有机碳进行相关系数计算,r=-0.523659,表明有机碳和粘粒的有负相关关系,但不突出;对 ph与土壤有机碳进行相关系数的求算,计算结果r=0.157588,表明有机碳和ph的有关系,但很不明显。 【关键词】有机碳;海拔;降水;温度;粘粒;ph ; 引言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热点,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备受人们惯关注。作为碳循环的重要环节,陆地含碳量也越来越引起公众的重视。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含有巨量的碳,其中73%以土壤有机质的形态储存于土壤中[1]。据估计,土壤碳储量约为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2.5~3.0倍,为大气碳库 (以CO:形态存在)的2~3倍,它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及根系分泌物等,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CO2的浓度[2]。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3]。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在土壤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土壤物理性状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土壤的持水和渗透能力,同时也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动态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植物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生产量[4]。因此,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5]。但是对于武夷山土壤有机碳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做深入如研究的可谓甚少,研究有机碳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土壤有机碳在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武夷山是全球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6],是研究土壤有机碳分布特点及对气候变化适应与响应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将以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有机碳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武夷山脉位于闽赣边界,地理位置为北纬27。33’~27。54‘,东经117。27‘~117。51’,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达约550km。平均海拔1000—1100m,北段地势较高,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号称“华南屋脊”。武夷山土壤类型随海拔从低到高依次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和山地草甸土[6].由于水热状况的垂直交替,武夷山的植被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带谱较为完整,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山地苔藓矮林带和亚热带山地草甸带。 1.2分析方法

武夷山介绍

福建武夷山介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曲溪。九曲溪源于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复绕山,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于悬崖峭壁上的神秘悬棺都列在九曲溪边。景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瓷窑遗址、武夷宫等游览景点,极具人文价值。武夷山也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冲佑万年宫、虹桥和架壑船棺等,还有世界罕见的动植物,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这里并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这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道家也把这里称为“第十六洞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添风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菇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后来连闽赣边界的大山脉也统称为武夷山脉。也传,此地为古代闽越族,其首领名武夷君,此山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而得名。 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1982年武夷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 1992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199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航空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 1999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9年10月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第二批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山列入「世遗」的区域总面积达999.7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是继泰山、黄山、峨嵋山-乐山大佛之后,我国第四个列入世界双重遗产的单位,成为全世界22个双重遗产地之一。 武夷山地质为红色岩层陆相盆地堆积而成,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海拔在400米左右,最高峰三仰峰海拔717.7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9℃,1月平均气温8℃。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境内拥有驰

福建自然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福建简称闽,省会为福州市。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 在沿海地区,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侵、海退,形成多级不同高度的海滨阶地、海蚀平台。原先的古海湾,由于河海的交互堆积,形成冲积、海积平原。著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是福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港湾125个,拥有福州、厦门、湄洲湾、宁德三都澳等许多天然良港。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00多条,大多流程短、水量大、水流湍急 气候特点 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25℃-30℃。福建是全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土、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 2.水力资源: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3.森林资源:福建又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7.3%,居全国首位。 4.水产资源:海洋生物3000余种,其中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二、旅游资源 福建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光名胜和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厦门鼓浪屿、湄洲岛妈祖文化、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上杭古田会址、昙石山古文化遗址、宁德白水洋奇观等八大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福州市还拥有马尾船政文化、石鼓名山、三坊七巷、西禅寺、森林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国家旅游渡假区2个。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已建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7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境界。 历史概况 第一节历史沿革 福建简称"闽",因闽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古为闽越族居住地而得名。唐开元21年(公元733年)置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北宋置福建路,南宋设1府5州2军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又称"八闽"。明清置福建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置福建省。1949年8月24日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

武夷山景区调查报告

武夷山景区满意度调查报告 调查 时间: 2012年11 月25日 调查 地点:武 夷宫景区 目录 一武夷山概况 (5) 二武夷山景区具体调查过程 (7)

(一)调查目的 (7)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8) (三)调查方式 (8) (四)调查时间 (8) (五)调查内容 (8) 三调查结果分析 (8) 四调查总结与建议 (22) 此次调查报告我们组员主要是针对游客对武夷山景区满意度的调查,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纳在景区的可进入性、讲解服务的专业性、景区景点的设施设备问题等,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客的一些旅游爱好对景区的再开发提出了建议,以及目前景区对游客的满意程度,对于景区未来开发与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22) 我们小组认为影响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22) 1.武夷山景区景点的满意度。即包括了景区景点选择游览的方式的满意程度,景区景点的建设与设施设备满意程度,景点项目的满意程度和景区的安全保卫满意程度等。 (22) 2.武夷山导游人员景点讲解服务。主要指导游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包括了导游

人员的正确委派,由旅行社委派的具有合格的有专业技术的导游人员,不仅要了解武夷山的旅游景点还可以更好的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22) 3.武夷山景区的可进入性。指旅游景区的交通设施状况。武夷山的交通状况还不是很完善。武夷山的交通现状: (22) (1)武夷山虽是公路、铁路、机场及其具备,但是这只是旅游当中最初的规模,可进入性比较差,遇到旅游高峰期就会出现交通堵塞、进入难、出去更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武夷山的交通设施仍是有限,线路开发还未俱全,售票处较少,服务员的素质要求还不到位。交通也不是很规范。 (22) 4.武夷山的旅游安全。旅游安全指旅游景区是否认真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保卫制度;有无安全保卫设施;有无安全隐患;是否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23) 5.武夷山景区环境卫生的满意度。景区环境卫生满意度指武夷山旅游景区食品、公共厕所、游泳场所、垃圾箱等各类设施的清洁状况对游客的影响。 (23) 6.武夷山景区的游客容量。游客容量是指一个景区的游客容量是有限的,这主要建立在自然和环境的相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 (23) 7.武夷山景区的管理服务。景区的管理服务指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否健全;顾客投诉机制情况;是否为特定人群配备旅游工具、用品,提供特殊服务。 (23)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小组提出了以下的七点建议: (24)

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课题名称论林业发展 ——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 续发展 一序论 武夷山保护区位于闽赣边界武夷山脉北端,属闽西北隆起带中的 邵武—建宁拗陷带,具有地势高,起伏大,多垭口的地貌特征,保护 区内平均海拔1 200m,最高处达2 158m,最低处仅300m,高差极为悬殊。河流侵蚀切割深度达500m ~1 000m,沟谷相间,山势雄伟。 武夷山属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12座,2000米以上的有7座,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也是华东大陆最高峰,号称“华东 屋脊”。 本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 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境内以黄岗山为主峰的海拔1800m以上的山峰有34座,在西北部构成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拦、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夏季抬升、截留了东南海洋季风,形成了本区中 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8.5~18?,年平均降雨量为1 486mm ~2 15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年平均雾日达120d。由于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 了海洋的温暖气流,使这个地区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湿, 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 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共分布有11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

25个群系组,57个群系,170个群丛组,其中集中连片的一千多亩 保存完好的南方铁杉举世无双,非常珍贵。区内已定名的高等植物种 类有267科1028属2466种、低等植物840种。 武夷山的森林资源保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行政保护 阶段(1979——1992年),这个阶段主要依靠政府行政命令的强制保 护,建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第二阶段是世遗保护阶段(1992—— 2001),这个阶段主要是配合世界遗产保护,对森林资源价值的重新 评估和认识,1992年开始筹备申请世界遗产,1998年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1999年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成功;在这个阶段,武 夷山普通民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重大提高,基本上环境保护的概 念已经深入民心;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今)这个阶段是森林环境保护概念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景区 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武夷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保护环 境不再只是单纯的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方式,它还成为了一种有 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二、本论 (一)武夷山森林资源概况 (二)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 (三)武夷山核心景区生态环境建设 1 徐凯隆 针对武夷山特色的旅游经济的发展特色。展望未来,为了更加合理的运用武夷山的 森林资源,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浅谈一些见解。

武夷山二日游最佳路线

武夷山二日游最佳路线篇(一):武夷山两日游线路方案 其实很多头一回自己去武夷山玩的人都会有一种困惑,这么大个区域,怎么安排玩法?怎么计划时间?怎么取舍看点?怎么解决食宿?作为一个“过来人”,可以告诉你一些在武夷山自助游的经验之谈。下面这张地图画得比较清晰了。 红点的位置差不多都是查验门票的位置(每个景点只能进一次)。 画着公交车方框的位置,就景区观光车的站点。 进出景区的大门有多处,而多数游客会选择南大门或北大门,这样交通方便。 先说到达武夷山市怎么安顿自己吧,毕竟这里不是一天能够玩遍的 上面地图上右边的旅游度假区,是一大片繁华的城市景像,其实都是为众多游客准备的,酒店、餐厅林立。 上面地图上左下角的星村镇,也是一片可以安排食宿的地方,这里相对规模和档次就差一截,但好处是离漂流的码头近。 下图就是景区南大门了,也是景区主要的大门,停车位有上千个,非常适合自驾游来的人。计时收费,停一白天几十块钱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最经济的办法是找个酒店住下后车就别动了,无论从度假区还是星村,都有公交车到这里,每人一两块钱而已;打车也不过十块钱。 这就是南大门的售票处了,明码标价,自由选购,对于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会在不同时段有相当大的优惠,具体到了窗口左边的咨询台可以详细了解。票价版下就有免费的地图和游览指导的单页可以拿。 通常的门票分为1~3日的,但优惠阶段老年人甚至可以买到99元七日的优惠票(含车票)。竹筏项目没有一分钱的优惠,但老少皆宜,建议一定不要错过。 这里推荐大家在武夷山安排两日游,即会玩得相当充分,而且时间紧凑 第一天南门进,上午天游峰+玉女峰,下午一线天+虎啸岩 第二天星村进,上午漂流+武夷宫,下午水帘洞+大红袍 景区游览车分两种,一种是这样的小火车,还有一种是中巴面包车,票都是通用的。只要进了景区,散客的车票与团队没什么区别,所以大家都排队候车,即便由导游带着的团队也没有插队的特权,坐满走人。所以你满可以理直气壮地按顺序上车。

武夷山旅游案例 2

武夷山案例 地理 武夷山市位于中国东南,福建省的闽北地区,与江西省比邻,属中亚热带地区。全市土地总面积2798 平方公里,总人口22 万人。武夷山市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 年),1989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而改称,是福建省内唯一一个以名山命名的旅游城市。 资源分析

旅游产品 武夷山市内云集了各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山体峻峭挺拔,山峰姿态优美、造型石惟妙惟肖、山涧流泉飞瀑与清晰碧潭、晶莹卵石和森林植被巧妙组合,96.3 %的森林覆盖率。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武夷山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景观。因而目前开发的产品主要都是山水观光产品,大致有: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武夷山森林公园、下梅龙井山。其中具体的小景区产品类型为:

武夷山人文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大致可概括为朱熹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柳永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六种旅游文化,目前已经开发的文化产品主要有: 武夷宫、武夷山市博物馆、古汉城遗址及博物馆、武夷书院( 紫阳书院) 、五夫紫阳楼、华夏民族城、下梅古民居、自然博物园、南源岭民俗旅游等十几处景点,其具体开发方向如下: 度假旅游产品是武夷山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之一,目前武夷山的度假旅游仅仅依托于十几年前修建的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度假游客的需求。 总体而言,武夷山目前开发的产品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观光型产品,其比例占了75 %左右,另外包括休闲度假有25 %左右的是带有体验性质的产品。

六要素 吃 武夷山物种丰富,菜肴的主要原料有蛇、野兔、山羊、麂等野味及猪肉、鲜鱼、禽蛋、蔬菜、豆类、香菇、红菇、笋等。当地特色菜有鸡茸金丝笋、兰花蛇丝、菊花草鱼、泥鳅粉丝等。 武夷山的“特色宴”名扬天下,其中“幔亭宴”是武夷山最具传奇色彩的神仙宴;“八卦宴”盛行800年而不衰;“蛇宴”花样繁多,鲜美无比。如果你能喝两盅的话,那么武夷留香、武夷沁泉、菊花酒、五步蛇酒以及十月白米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住 小宾馆有300多家,其中星级宾馆100多家。大部分宾馆位于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离市区16公里,离飞机场8公里,离火车站10公里,与景区仅一条河之隔。度假区的面积虽然只有12平方公里,但高、中、低档的酒店都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此外,武夷山市区有些家庭旅馆和小型招待所,通常价格是空调房间每床60元,不带空调的每床30元,旺季、黄金周、周末会涨价。如果想体验当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不妨一试。 行 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开拓旅游市场的首要条件。武夷山原本是山区,交通闭塞。近几年来随着武夷山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提升,党和国家加大力度对武夷山旅游业的支持,政府也不断的励精图治,目前武夷山市已经开通了22列火车、26条航线,在2009年期盼已久的浦南高速高速公路终于全线竣工并通车了。近几年在建的宁武高速公路等还会有三条高速公路、一条京福高速铁路经过武夷山境内,并设有互通口,与省内其他高速公路网联接起,武夷山进出的交通条件将不断得到改善。 武夷山市内交通也十分便捷,呈一线多点,市内、火车站、飞机场、旅游度假区(三姑国家旅游度假区) 、景区,全部经武夷大道一条交通主干道直接到达,一线全程只需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路线有助于外来游客的方便进出。 游 武夷山市主要景区:大红袍虎啸岩华东第一漂青龙大瀑布一线天云窝自然博物馆城村古汉城遗址大竹岚灵岩洞万春园玉龙谷朱熹故里

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简本 征求意见稿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7年

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简本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福建省建设生态省相关要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着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提高城乡建设和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认识双世遗的品牌价值,以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建设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引领,注重开放协作和全域统筹,将旅游景区概念拓展至全市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新城镇化发展的武夷新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完善公共服务及城乡均衡布局,实现旅游引导多产融合与城乡共荣。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7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层次及范围 1.市域 为促进城乡统筹,更好的保护全域生态安全,引导全域旅游和设施布局,本次规划将城市规划区范围扩展至武夷山市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2803平方公里。在市域城乡统筹基础上,重点引导全域景区发展。 2.中心城区 对接武夷新区确定的沿崇阳溪川谷地区,北至城北组团山谷地带,东到宁上高速公路、东部山体脚下,西至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西部山体脚下,南至仙店生态创业产业园区,规划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114.5平方公里。重点编制中心城区空间发展和用地布局规划。 四、城市性质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 ?国际性旅游度假养生基地。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交流示范基地。 ?海西西北翼旅游集散中心。 ?重要区域交通枢纽。 六、城市发展目标 1.城乡发展总目标 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核心,将武夷山建设成为山水景观独特、文化永续流传、城乡融合发展、全民幸福和谐、旅游品质提升的国际旅游度假城市,打造“生态样板、人文典范、旅游标杆、全域景区”。 2.城乡发展分目标

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完整名单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至474处截至2018年6月 北京市(2家) 百花山、北京松山 天津市(3家) 古海岸与湿地、八仙山、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 河北省(13家) 青崖寨、驼梁、昌黎黄金海岸、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小五台山、泥河湾、大海陀、河北雾灵山、茅荆坝、滦河上游、塞罕坝、围场红松洼、衡水湖 山西省(8家) 灵空山、黑茶山、阳城莽河猕猴、历山、芦芽山、五鹿山、庞泉沟、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29家) 毕拉河、乌兰坝、罕山、青山、古日格斯台、大青山、阿鲁科尔沁、高格斯台罕乌拉、赛罕乌拉、白音敖包、达里诺尔、黑里河、大黑山、大青沟、鄂尔多斯遗鸥、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西鄂尔多斯、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辉河、达赉湖、额尔古纳、大兴安岭汗马、哈腾套海、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科尔沁、图牧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 辽宁省(19家) 楼子山、葫芦岛虹螺山、青龙河、大黑山、章古台、大连斑海豹、蛇岛老铁山、成山头海滨地貌、辽宁仙人洞、恒仁老秃顶子、丹东鸭绿

江口湿地、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海棠山、双台河口、努鲁儿虎山、北票鸟化石、白狼山、五花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省(24家) 通化石湖、集安、白山原麝、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汪清、靖宇、黄泥河、波罗湖、松花江三湖、伊通火山群、龙湾、哈泥、鸭绿江上游、查干湖、大布苏、莫莫格、向海、雁鸣湖、珲春东北虎、天佛指山、吉林长白山、园池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甑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49家) 北极村、公别拉河、碧水中华秋沙鸭、翠北湿地、太平沟、老爷岭东北虎、大峡谷、中央站黑嘴松鸡、茅兰沟、明水、三环泡、乌裕尔河、绰纳河、多布库尔、友好、小北湖、扎龙、黑龙江凤凰山、东方红湿地、珍宝岛湿地、兴凯湖、宝清七星河、饶河东北黑蜂、大沾河湿地、新青白头鹤、丰林、凉水、乌伊岭、红星湿地、三江、八岔岛、洪河、挠力河、牡丹峰、穆棱东北红豆杉、胜山、五大连池、呼中、南瓮河、黑龙江双河、盘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马河紫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岭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瞎子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砬子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仙洞山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细鳞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市(2家) 九段沙湿地、崇明东滩鸟类 江苏省(3家)

武夷山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关系

武夷山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210046,严瑛) 摘要:地处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而武夷山经济发展状况怎么样呢?这与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关键字:自然,经济,旅游业,茶业 1 研究区域概况: 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以丹霞地貌为主。从纬度上很容易看出,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据统计境内1957~1980年,24年平均气温17.0~1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 7.7℃。平均年温差15.8~20.9℃。城关点平均气温年际间变化不大,最高为1961年1 8.4℃,最低为1976年的17.2℃,相差仅1.2℃。极端最低气温-8.1℃,出现在1973年12月27日;极端最高气温 40.4℃,出现在1971年7月25日。在武夷山屏障作用下,隆冬的武夷山市比同纬度地区平均气温约高2℃。在武夷山市境内海拔400~700米之间,由于逆温作用在冬季形成一条“暖带”,使这一地带冻害较轻。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形成各地气温差异很大。中、南部河谷盆地年平均气温在17.9~18.1℃之间,中山区、黄冈山年平均气温仅8.4℃。温度垂直递减率为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减低0.49℃。从降水上看,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加之丘陵为主的地形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武夷山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由于保护工作得当,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随海拔递增,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350m-1400m,山地红壤)、针叶阔叶过渡带(500m-1700m,山地黄红壤),温带针叶林带(1100m-1970m,山地黄壤)、中山苔藓矮曲林带(1700m-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m-2158m,山地草甸土)五个植被带,分布着南方铁杉、小叶黄杨、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河岩生性植被群落。 武夷山的交通很便捷,航空、铁路、公路都较发达,这得益于武夷山风景。 2 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0.2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比2005年的31.9亿元增长1.5倍;人均GDP达20321元,年均增长14%;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区。全市出口总值达32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2005—

武夷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武夷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的、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它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天然植物园”和“世界生物之窗”等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由于武夷山旅游业开发史较短,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利用这些现有的优势资源,结合旅游景点,加之推广当地的特产,科学的进行开发与保护,在武夷山建立生态旅游基地,进一步发展武夷山的旅游业。 关键词武夷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正文引言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毗邻江西省,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5A级旅游城市、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称福建第一名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为更好地开发与保护武夷山的资源,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本文将系统的介绍武夷山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武夷山景区概况 武夷山现在拥有的整个景区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天游/云窝景区、虎啸岩/一线天景区、大红袍/水帘洞景区、莲花峰/遇林亭景区和九曲溪漂流景区,除去九曲溪之外的所有景区都是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新开发的产品包含有宋街、朱熹园、古闽越文化博物馆和王城遗址以及下梅村古民居,此外还有社会力量开发的带有商业性质的各种游览点。其中武夷山的热点重点景区是天游景区、九曲溪景区和一线天景区。武夷山同时还拥有许多人文旅游资源,如朱熹文化、茶文化等旅游文化。武夷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开发方对此认识不够,未能合理的对其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更深程度的开发。同时,其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也存在一定的环境破坏与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些都是将来武夷山旅游开发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1.1武夷山自然景区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多以自然遗产观光产品为主导,形式单一 少量的体验型产品则全部是类似九曲溪的漂流活动,产品形式单调。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长远需求,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从而导致旅游观光人数的减少。 1.1.2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之间协调不够,影响当地生态 整个武夷山主要景区实际上对于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并且也有一定的成效,整体上基本保护了自然景观的原生态。但从细节上看,仍然有许多可供改进之处。例如一线天景区内原栖居的大量白蝙蝠在旅游度假热季每天都会受到大量游客的惊扰,严重影响了蝙蝠群的栖息与生活,开发方对于游客管理程度的欠缺显然已经导致了该地生态的破坏。 1.1。3自然观光开发缺乏细致研究,降低游客体验 武夷山的自然观光存在许多细节上的问题,而这些细节却恰恰是影响游客体验的重要环节。整个景区内部的阶梯过窄、过陡,导致旅游旺季游客数量急剧增加时通道显得极为拥挤,上山与下山的游客经常发生挤撞摩擦,不仅大大降低了游客在在观光过程中旅游体验,而且还容易造成游客受伤。另外,有的景区开发不完全,可供游人休息的亭子比较少,而且周围风光却完全被树木挡住,可见这一问题已经造成游客体验大打折扣。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上的体验,武夷山主要景区的档次也能很难再有长足的进步。 1.1.4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形式单调,文化内涵发掘不够 武夷山虽然以其自然景观玉女峰、天游峰等为世人和广大游客所熟知,但实际上武夷山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包括朱熹文化、茶文化等等。目前武夷山开发方式主要是传统的遗迹遗址观光,如宋街景区的武夷山民俗馆参观,柳永故居参观等等。这些产品中对文化的表现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实物表像上,仅仅让游客在实地走一遍而已,没有参与性,对于文化

武夷山风景介绍

武夷山 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核心景区位于三姑度假区旁,距市中心约十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可乘坐飞机、火车、汽车抵达三姑景区附近.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 自然遗产:①"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与"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绝妙结合,它异于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为特征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园林;②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具有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③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④世界昆虫种类最丰富地区。 大王峰 因山形像当官人的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它雄踞九曲溪口,是进入九曲溪的第一峰,海拔530米,四周崖峭壁,山顶古树参天。 玉女峰 位于九曲溪第二曲溪南,因其酷似婷婷玉立少女而得名。“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玉女峰山顶上草木苍翠欲滴,如发如髻。玉女形象成为武夷山的象征。 天游峰 耸立于九曲溪之中心地段,攀登826级石阶后,即可抵达峰巅的一览台。站在山顶放眼眺望,武夷的山山水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站在一览台上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故名“天游”。峰顶建有天游观,古朴典雅,游客夜宿观内,可夜看星河,晨观日出,为武夷山第一胜景。 九曲泛舟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盘绕山中九公里,共九曲十八弯,故名之“九曲溪”。到武夷山一定要做竹筏哦,当你乘上古朴的竹筏泛舟于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水帘洞 水帘洞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如悬挂的两幅珠帘。 桃源洞 武夷山桃源洞位于武夷山六曲畔内,四面环山,桃林片片,石桥下溪涧流水,走入其中,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一线天、虎啸岩、云窝等景点也是值得一去的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