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2讲)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2讲)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2讲)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2讲)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主要内容

基本不等式:a ,b>0时,

2

b a +≥ab 的运用。

学习指导

1、本节给出的两个基本不等式为:①a ,b ∈R 时,a 2+b 2≥2ab (当且仅当a=b 时“=”号成立);②a ,b ≥0时,a+b ≥2ab (当且仅当a=b 时“=”号成立)。这两个公式的结构完全一致,但适用范围不同。若在非负实数范围之内 ,两个公式均成立,此时应根据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选用合适的公式及公式的变形:ab ≤2

b a 2

2

+,ab ≤2

)

2

b a (

+。对不等式ab ≤

2

b a 2

2

+,还有更一般的表达

式:|ab|≤

2

b a

2

2

+。

由高一学习可知,2

b a +称为a ,b 的等差中项,ab 称为a ,b 的等比中项,故算术平均数

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等比中项不大于它们的等差中项”。

同学们可在二元基本不等式的基础上类比推出三元基本不等式:当a ,b ,c>0时,a+b+c ≥

3

abc

,当且仅当a=b=c 时,等号成立,……乃至n 元基本不等式;当a i >0(i=1,2,…,n )时,

a 1+a 2+…+a n ≥n

n 21a a a 。

二元基本不等式的其它表达形式也应记住:当a>0,b>0时,

b

a a

b +≥2,a+

a

1≥2等。

当字母范围为负实数时,有时可利用转化思想转化为正实数情形,如a<0时,可得到a+a

1≤

-2。

基本不等式中的字母a ,b 可代表多项式。

2、利用二元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是高中求函数最值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高一已学过了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大值或最小值。利用二元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其条件为“一正二定三等”,“一正”指的是在正实数集合内,“二定”指的是解析式各因式的和或积为定值(常数),“三等”指的是等号条件能够成立。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方法使用范围较广泛,既可适用于已学过的二次函数,又可适用于分式函数,高次函数,无理函数。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可能上面的三个条件不一定满足,此时不能认为该函数不存在最值,因为通过化归思想和初等变形手段可以使条件得到满足。常用的初等变形手段有均匀裂项,增减项,配系数等。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若不能直接得到结论,应考虑与间接法的解题思路连用,如通过解不等式的途径。

一般说来,和式形式存在最小值,凑积为常数;积的形式存在最大值,凑和为常数。

典型例题

例1、已知a>1,0

由对数函数可知:b

log

1a log a

b =

,log b a<0,因此由b

log

1b log a

a +

的结构特点联想到用基本

不等式去缩小,但条件显然不满足,应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去转化。

∵ log a b<0 ∴ -log a b>0 ∴ b

log

1b log a

a -+-≥2b

log

1)b log (a

a -?

-=2

∴ log a b+

b

log

a

1≤-2 即 log a b+log b a ≤-2

当且仅当b

log

1b log a

a -=

-,log a 2

b=1,log a b=-1时,等号成立,此时ab=1。

例2、已知x ,y ,z 均为正数,且xyz(x+y+z)=1,求证:(x+y)(y+z)≥2。 解题思路分析:

这是一个含条件的不等式的证明,欲证不等式的右边为常数2,联想到二元基本不等式及条件等式中的“1”。下面关键是凑出因式xyz 和x+y+z 。对因式(x+y)(y+z)展开重组即可。

(x+y)(y+z)=xy+xz+y 2

+yz=(xy+y 2

+yz)+xz=y(x+y+z)+xz 。 将y(x+y+z),xz 分别看成是两个因式,得用二元基本不等式: y(x+y+z)+xz=2xz )z y x (y ?++=2)z y x (xyz ++=2 当且仅当??

?=++=++1

)z y x (xyz xz )z y x (y 时等号成立

讲评:通过本题的证明,同学们应该知道基本不等式中的a ,b 不仅指数、字母、单项式,还指多项式,这是数学中的整体思想的一个体现。

例3、

(1)已知x>1,求3x+

1

x 4-+1的最小值;

(2)已知x ,y 为正实数,且2

y

x 2

2

+

=1,求2y 1x +的最大值;

(3)已知x ,y 为正实数,3x+2y=10,求函数W y

2x 3+=的最值;

(4)已知x>0,求函数f(x)=4x+2

x

9的最小值; (5)已知a>b>0,求函数y=a+

b

)b a (1-的最小值;

(6)求函数y=x(10-x)(14-3x)(0

2

π)的最值。

解题思路分析:

这一组练习主要介绍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时,为满足“一正二定三等”的条件所涉及的一些变形技巧。

(1)在分式的位置凑出分母x-1,在3x 后面施加互逆运算:±3 原式=(3x-3)+3+

1

x 4-+1=3(x-1)+

1

x 4-+4≥241x 4)1x (3+-?

-=43+4

(2)因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二次和一次,故采用公式ab ≤

2

b a

2

2

+。同时还应化简2y 1+中y 2

前面的系数为

2

1

2

y

2

1x 22

y 12x y 1x 2

2

2

+

?

=+?=+

下将x ,

2

y

2

12

+

分别看成两个因式

2

y

2

1x 2

+

?

4

32

212y

x 2

)

3

y

21(

x 2

2

2

2

2

=+

+

=

+

+

∴ 2

y

2

1x

2y 1x 2

2

+

?=+≤

2

4

3

(3)若利用算术平均与平方平均之间的不等关系,2

b a +≤

2

b a

2

2

+,本题很简单

y

2x 3+

5

2y 2x 32)

y 2()x 3(22

2=+?=+?

否则,这样思考:

条件与结论均为和的形式,设法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应通过平方化函数式为积的形式,再向“和为定值”条件靠拢。

W>0,W 2

=3x+2y+2y 2x 3210y 2x 3?+=?≤22)y 2()x 3(10++=10+(3x+2y)=20

∴ W ≤5220=

(4)函数式为和的形式,故考虑凑积为常数。分母为x 的二次,为使积的结果在分式位置上出现x 2

,应对4x 均匀裂项,裂成两项即可。 f(x)=2x+2x+

2

x

9≥3

3

2

36x

9x 2x 23=

?

?

(5)本题思路同(1): y=(a-b)+b+

)

b a (1-≥3

b

)b a (1b )b a (33

=-?

-

(6)配x 项前面系数为4,使得与后两项和式中的x 相消 y=3

1

(4x)(10-x)(14-3x)≤2

)

3

x

314x 10x 4(

3

1-+-+=3

512)3

24

(

3

13

=

(7)因式为积的形式,设法凑和为常数,注意到θ+θ22sin cos =1为常数,应对解析式平方。

y>0,y 2=)

cos 2(sin

sin

2

1cos sin sin cos sin 2

2

2

22224θ?θ?θ=θ?θ?θ=θθ

27

4)3

cos

2sin

sin (2

13

2

2

2

=

θ

+θ+θ y ≤

3

9

2

例4、已知a ,b 为正实数,2b+ab+a=30,求函数y=ab

1的最小值。

解题思路分析:

这是一个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函数问题,再用单调性或基本不等式求解,对本题来说,这种途径是可行的;二是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对本题来说,因已知条件中既有和的形式,又有积的形式,不能一步到位求出最值,考虑用基本不等式放缩后,再通过解不等式的途径进行。、

法一:1

b b 230a +-=

,1

b b

30b

2b 1

b b 230ab 2

++-=

?+-=

由a>0得,0

)t

16t (2t

31t 34t

22

++

-=-+- ∵ t

16t +

≥t

16t 2?

=8

∴ ab ≤18 ∴ y ≥

18

1 当且仅当t=4,即b=3,a=6时,等号成立。

法二:由已知得:30-ab=a+2b ∵ a+2b ≥ab 22∴ 30-ab ≥ab 22 令 ab u = 则 30u 22u 2-+≤0,25-≤u ≤23 ∴ ab ≤23≤,ab ≤18,y ≥

18

1

评注:在法一,通过消元得到一个分式函数,在分子(或分母)中含有二次式。这种类型的函数一般都可转化为x

1x +

型,从而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其处理方法,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实际

上,一般含二次式的分式函数p

nx mx

c bx ax y 2

2++++=(a ,b ,c ,m ,n ,p 不全为零)均可用此方法求

解。

例5、已知函数c

x

1c x

)x (f 2

2

+++=

(c 为常数)最小值为m ,求证:当c ≤1时,m=2;

(1)当c>1时,m=)c

1

1(c +。

解题思路分析:

分母与分子是一次与二次的关系,通过换元法可转化为基本不等式型。 令 t c x 2

=+,则t ≥c ,t

1t t

1t

y 2

+

=+=

∵ t

1t +

≥2,当且仅当t=1时等号成立

∴ 当c ≤1时,c ≤1,t=1在函数定义域(c ,+∞)内,y min =2 当c>1时,c >1,1c

[?,+∞),等号条件不能成立,转而用函数单调性求解。

易证函数t

1t +

在[c ,∞)上递增 t=c ,x=0时,y min =)

c 11(c c 1c +

=

+

评论:求函数bx

x a y +=(a>0,b>0,x ∈[c ,+∞),c>0)的最小值时,有下列结论

(1)若c ≤b

a ,当且仅当x=

b

a 时,a

b 2y min =;

(2)若c>

b a ,当且仅当x=

c 时,bc

c a y min +=

例6、某工厂拟建一座平面图形为矩形且面积为200m 2的三级污水处理池(平面图如图),如果池外圈周壁建造单价为每米400元,中间两条隔墙建筑单价为每米248元,池底建造单价为每平方米80元,池壁的厚度忽略不计,试设计污水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造价。

解题思路分析:

这是一道应用题,一般说来,涉及到“用料最省”、“造价最低”等实际问题时,考虑建立目标函数,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建立关于造价的目标函数时,造价是由池外圈周壁,中间隔墙造价,池底造价三部分组成,造价均与墙壁长度有关,应设相关墙壁长度为未知数。

若设污水池长为x 米,则宽为x

200(米)

水池外圈周壁长:x

2002x 2?+(米)

中间隔墙长:x

2002?

(米)

池底面积:200(米2) 目标函数:200802x

200248)x

2002x 2(400y ?+??

+?+=1600

)x

324x (800++

=

≥448001600x

324x 1600=+?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设a ,b ∈R ,且a ≠b ,a+b=2,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2

b a

ab 12

2

+<< B 、2

b a

1ab 2

2

+<

<

C 、12

b a

ab 2

2

<+<

D 、

1ab 2

b a

2

2

<<+

3、若a ,b ∈R ,且ab+bc+ca=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 2

+b 2

+c 2

≥2 B 、(a+b+c)2

≥3 C 、

c

1b 1a 1++≥32 D 、a+b+c ≤3

4、x>0,y>0,则下列不等式中等号不成立的是( ) A 、x

1x 1x 1x ++

≥2 B 、)

y

1y )(x

1x (+

+

≥4

C 、)

y

1x

1)(

y x (+

+≥4 D 、2

)

2

y

lg x lg (

+≤

2

y

lg x lg

2

2

+

5、在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 ) A 、5

x x 5y +=

(x ≠0) B 、x

lg 1x lg y +

=(1

sin 1x sin y +=(0

2

π)

6、x ,y ∈R ,x+y=5,则3x

+3y

最小值是( )

A 、10

B 、36

C 、64

D 、318 7、已知x>1,y>1,lgx+lgy=4,则lgx ·lgy 的最大值是( ) A 、2 B 、

2

1 C 、4

1 D 、4

8、设a>0,b>0,a ≠b ,则下列各式中最小的是( ) A 、

b

a 1+ B 、

ab

21 C 、

ab

21 D 、

2

2

b

a

1

+

9、函数x

sin 1x sin y +=,x ∈(0,4

π]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C 、2

2

3 D 、不存在

10、已知x>0,y>0,x+y ≤4,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

y

x 1+≤

4

1 B 、

y

1x

1+

≥1 C 、y x +≥2 D 、

xy

1≥1

(二)填空题

11、若x<0,当x=________时,x

3x 24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2、若x>0,当x=________时,2

x

x y 2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13、0

4

1时,当x=________ 时,)

x 41(x y -=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14、若x>3,当x=________时,3

x 1x y -+=最小值是__________。

15、若x ∈(0,4

π],当x=________时,x

sin 1x sin y +=有______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6、正数a ,b ,c 满足a+b+c=1,求证:(1-a)(1-b)(1-c)≥8abc 。 17、已知a>0,b>0,ab-(a+b)=1,求a+b 的最小值。 18、若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求它的面积最大值。 19、已知a>b>c ,n ∈N +,且

c

a 1b

a 1-+

-≥c

a n -恒成立,求n 的最大值。

20、某房屋开发公司用100万元购得一块土地,该地可以建造每层1000m 2的楼房,楼房的总建筑面积(即各层面积之和)每平方米平均建筑费用与建筑高度有关,楼房每升高一层,整幢楼房每平方米建筑费用提高5%。已知建筑5层楼房时,每平方米建筑费用为400元,公司打算造一幢高于5层的楼房,为了使该楼房每平方和的平均综合费用最低(综合费用是建筑费用与购地费用之和),公司应把楼层建成几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 ∵a ≠b ,a>0,b>0,∴ab<1)

2

b a (2

=+,

2

b a 2

b a

2

2

+>

+=1,

2

b a

2

2

+>1。

2、B 。 由a>b>0得,

a

2

a a 2

b a =+<

+,b bb ab =>。

3、(a+b+c)2

=a 2

+b 2

+c 2

+2(ab+bc+ca)≥ab+bc+ca+2(ab+bc+ca)=3(ab+bc+ca)=3。 4、A 。 令t=x

1x +

,则t ≥2,t

1t +

在[2,+∞)上递增,t

1t +

≥2

52

12=

+

,即x

1x 1x

1x +

+

+

2

5,x

1x 1x

1x +

+

+

不能取到最小值2。

5、C 。 x

x x x 3

1333y +

=+=-≥23

132x

x =?

,当且仅当x x 33-=,x=0时等号成立。

6、D 。 x 3>0,y 3>0,y x 33+≥31832325y x ==+,当且仅当x=y=2

5时取得最小值。

7、D 。 x>y>1,lgx>0,lgy>0,lgx ·lgy=4

)

2

y

lg x lg (2

=+,当且仅当lgx=lgy=2,x=y=100

时等号成立。

8、A 。 比较分母a+b ,ab 2,ab 2,22b a +大小即可。a+b>ab 2ab 2ab 2=?>,

b a )

b a (ab 2b

a

b

a

2

2

2

2

2

+=+=++<+。

9、C 。 令t=sinx ,t ∈(0,

2

2],t

1t y +

=在(0,

2

2]上递减,∴2

2t =

,即4

x π=

时,

2

2

3222y m in =

+

=

10、B 。 ∵x>0,y>0时,y

1x 12+≤

2

y x +,∴

y

1x

1+

y

x 4+≥14

14=?

(二)填空题

11、6

24,2

6+- ∵x<0,∴-x>0,∴x

3)x (2-+-≥62,∴y=4-2x-

x

1≥624+,当

且仅当-2x=

x

3-,x 2=

2

3,x=2

(舍正)时,等号成立。

12、4

2,2 ∵x>0,∴x

2x 1y +

=≤

4

22

21x

2x 21=

=

?

,当且仅当x=

x

2,x 2

=2,x=2

(舍负)时,等号成立。

13、4

1,

81

∵0

4

1,∴1-4x>0,∴)x 41(x 4-≤4

1)

2

x

41x 4(

2

=

-+,∴)x 41(x -≤

16

1,

∴y ≤

4

1,当且仅当4x=1-4x ,x=8

1时等号成立。

14、 4,5 ∵x>3,∴x-3>0,∴3

x 1)3x (y -+

-=+3≥3

x 1)3x (2-?

-+3=5,当且仅当

3x 13x -=

- (x-3)2=1,x=4,或x=2(舍)时等号成立。

15、

2

2

3,

,4

小π

(三)解答题

16、证明:∵ a+b+c=1

∴ 1-a=b+c ,1-b=a+c ,1-c=a=b ∵ a>0,b>0,c>0

∴ b+c ≥2bc >0 a+c ≥2ac >0 a+b ≥2ac >0

将上面三式相乘得:(b+c)(a+c)(a+b)≥8abc 即 (1-a)(1-b)(1-c)≥8abc 17、解:∵ a>0,b>0 ∴ ab ≤2

)

2

b a (

+

又 ab=a+b+1 ∴ a+b+1≤4

)

b a (2

+

令 t=a+b ∴ t 2-4t-4≥0

∴ t ≥2(1+2),或t ≤2(1-2)(舍) ∴ )

21(2)b a (min +

=+,当且仅当a=b=1+2时等号成立。

评注:本题亦可用消元思想求解。 由 ab-(a+b)=1得:1

b 211

b 1b a -+

=-+=+b

∴ a+b=1+

1

b 2-+b=(b-1)+

21

b 2+-

∵ a>0,b>0 ∴ b>1 ∴ (b-1)+

21

b 2+-≥2

22+

∴ a+b ≥222+,当且仅当b=1+2,a=1+2时等号成立。

18、解: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则条件为1b a b a 22=+++,目标函数为S=

ab

21,求S 的最大值。

令 ab=t

则 a+b ≥t 2ab 2=,a 2+b 2≥2ab=2t ,22b a +≥t 2 ∵ a+b+22b a +≥t

)22(t 2t 2+=+

∴ t ≤2

2

22

21-=+

∴ S ≤

4

2

23-,4

2

23S max -=

当且仅当a=b=22

2-时,取得最大值。

19、解:∵ a-c>0 ∴

c

b 1b

a 1-+

-≥

?

-c

a n a ≤)

c

b 1b

a 1)(

c a (-+

--

令 )c

b 1b

a 1)(

c a (y -+

--=

则 n ≤y ?n ≤(y)min

∵ a-c=(a-b)+(b-c)≥0)c b )(b a (2>--

c b 1b

a 1-+

-≥0

)

c b )(b a (12

>--

∴ )c

b 1

b

a 1)(c a (-+

--≥4

∴ y min =4 ∴ n ≤4 又 n ∈N + ∴ n max =4

20、解;设该楼建成n 层,则整幢楼每平方米的建筑费用为400+400(x-5)×5%(元) 又每平方米购地费用为

x

1000x

1000101004

=

?(元)

故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用300

)x 50x (20%5)5x (400400x 1000y ++

=?-++=

3002200

300x

50x 220+=+?

?,当且仅当x

50x =,x 2

=50,x ≈7时,y 最小

∴ 大楼应建成7层综合费用最低。 七、附录 例2的解:

(x+y)(y+z)=xy+xz+y 2+yz=y(x+y)+z+xz ∵ x>0,y>0,z>0 ∴ y(x+y=z)>0,xz>0

∴ y(x+y+z)+xz ≥2)z y x (xyz 2xz )z y x (y 2=++=?++ 当且仅当?

?

?=++=??

?=++=++1)z y x (y 1

xz ,1)z y x (xyz xz

)z y x (y 时等号成立。 例3的解: (1)∵ x>1

∴ x-1>0 ∴ 41

x 4)1x (311

x 4x 3+-+

-=+-+

≥34441

x 4)1x (32+=+-?

-

当且仅当1

x 4)1x (3-=-,3

3

21x +=时等号成立。

(2)2

y

2

1x 2y 1x 2

2+

?

?=+≤2

2

12

y

x

22

)

2

y

21(

x 22

2

2

2

2

+

+

?

=

+

+?

=24

32

2

112=

+

?

当且仅当???

???

?==???

?

??

?=++

=22y 2

3x ,

1

2

y

x 2y

21x 2

22

时等号成立。 (3)∵ x>0,y>0

∴ W>0 ∴ W 2

=y

2x 3210y 2x 32y 2x 3)

y 2x 3(2

?+=?++=+≤10+3x+2y=20

∴ W ≤52

当且仅当???

????==??

?=+=25

y 35x ,10y 2x 3y 2x 3时等号成立。

(4)∵ x>0

∴ 2

x

9x 2x 2y ++=≥3

3

2

363x

9x 2x 23=?

?

当且仅当2

x

9x 2=

,3

2

9x =

时等号成立。

(5)∵ a>b>0

∴ a-b>0 ∴ b

)b a (1b )b a (y -+

+-=≥3

b

)b a (1b )b a (33

=-?

-

当且仅当???==??

?

??-==-1b 2a ,b )b a (1

b b

b a 时等号成立。

(6)∵ 0

3

14

∴ 10-x>0,14-3x>0 ∴ )x 314()x 10()x 4(4

1y -?-?=

3

512

)324(41)3x 314x 10x 4(4133==-+-+

当且仅当??

?-=-=x

314x 4x 10x 4,x=2时等号成立。

(7)∵ 0<θ<2

π

∴ )cos

2(sin

sin

21cos sin sin y 2

2

2

2222θθ?θ=θ?θ?θ=

≤27

4)32(21

)3

cos 2sin

sin

(2

133

2

2

2

=?=

θ

+θ+θ

∴ y ≤

9

32

当且仅当sin 2θ=2cos 2θ,tan θ=2,θ=arctan 2时等号成立。

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附录3: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1.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Q = V c ×a p ×f 净功率P (KW) 3p 1060Kc f a Vc P ????= 每次纵走刀时间t (min) n f l t w ?=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工件直径 (mm) ap —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mm) f — 每转进给量 (mm/r ) lw — 工件长度 (mm)

铣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每齿进给量fz (mm) z n Vf fz ?= 工作台进给速度Vf (mm/min) z n fz Vf ??= 金属去除率Q (cm 3/min) 1000Vf ae ap Q ??= 净功率P (KW) 61060Kc Vf ae ap P ????= 扭矩M (Nm) n 10 30P M 3 ?π??=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实际切削深度处的铣刀直径 (mm ) Z — 铣刀齿数 a p — 轴向切深 (mm) a e — 径向切深 (mm)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每转进给量f (mm/r) n Vf f = 进给速度Vf (mm/min) n f Vf ?=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4Vc f d Q ??= 净功率P (KW) 310240kc d Vc f P ????= 扭矩M (Nm) n 10 30P M 3?π??=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钻头直径 (mm) kc1 — 为前角γo=0、切削厚度hm=1mm 、切削面积为1mm 2时所需的切 削力。 (N/mm 2) mc — 为切削厚度指数,表示切削厚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mc 值越 大表示切削厚度的变化对切削力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γo — 前角 (度)

三年级奥数第32讲平均数问题(二)

第三十三周平均数问题(二) 专题简析: 前面我们已经向同学们介绍了用基本数量关系式来求平均数的方法了,如果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总数量以及总份数,那又该怎么办呢?这类题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通常要先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再求平均数。 例题1 华华3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4次测验多少分? 思路导航:根据3次数学测验平均成绩是89分,可求出3次测验的总成绩是89×3=267分;根据4次数学测验平均成绩是90分,可以求出4次测验的总成绩是90×4=360分,最后求出第4次测验成绩是:360-267=93分。 也可以这样想:4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比3次的平均成绩多了90-89=1分,4次共多出了1×4=4分,那么第4次的测验成绩就是89+4=93分。 练习一 1,有4个采茶小队,甲、乙、丙三个小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甲、乙、丙、丁四个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丁队采了多少千克? 2,期中考试后,王英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英语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3分。英语考了多少分?

3,明明、红红两人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加上英英的体重后,他们的平均体重就上升了1千克。英英重多少千克? 例题2 宁宁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分是91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宁宁英语考了多少分? 思路导航:宁宁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分是91分,可以求出三门功课的总分为91×3=273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四门功课的平均分为91+2=93分,总分为93×4=372分,所以,英语成绩为372-273=99分。 练习二 1,小英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比4次的平均分提高1分。小英第5次测验得多少分? 2,小王、小张、小刘三人体育测试平均成绩是82分,如果加上小顾,四人平均成绩就提高了4分。小顾体育测试分数是多少? 3,一个同学读一本书,共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前5天他平均每天读6页,后4天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例题3 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 思路导航:改动前,7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7个数的总和是8×7=56;改动后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时7个数的总和是7×7=49,改动前后总和相差了56+49=7,这说明原数比1多了7,因而原数为1+7=8。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1: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2: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例题3】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思路导航】原来三个数的和是2×3=6,后来三个数的和是3×3=9,9比6多出了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了4。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4-3=1。 练习3:

最新6-2第二讲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6-2第二讲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第六章 第二讲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5=40分) 1.(2009·武汉模拟卷)下列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正确的是 ( ) A .若a 、b ∈R ,则b a +a b ≥2b a ·a b =2 B .若a ∈R ,则2a +2-a ≥22a ·2-a =2 C .若a 、b ∈R +,则lg a +lg b ≥2lg a lg b D .若a ∈R -,则a +4a ≥-2a ·4a =-4 答案:B 解析:对于A ,b a >0即ab >0时才能成立,而a ,b ∈R ,故A 不正确;对于B ,a ∈R 时,2a >0,2-a >0.∴B 正确;对于C ,当a ,b ∈R +时,lg a 、lg b 不能确定一定是正数;对于 D ,a +4a ≤-4. 2.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函数是 ( ) A .y =x +1x B .y =sin θ+cos θ(0<θ<π2 ) C .y =sin θ+cos θ(0<θ<π) D .y =x 2+2x 2+1 答案:D 解析:(排除法)答案A 中x 的正负无法确定,答案B 、C 中y =sin θ+cos θ=2sin(θ+π4 )≤2,∴只能选D. (直接法)y = x 2+2x 2+1=x 2+1+1x 2+1≥2(当且仅当x 2+1=1x 2+1,即x =0时取等号,)∴选D. 3.已知正数x ,y 满足x +2y =1,则1x +1y 的最小值为 ( ) A .6 B .5 C .3+22 D .4 2 答案:C

最新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一、算术平均数 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解:(4+5+7+8)÷4=6(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例2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分析解题关键是根据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又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文、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 解:①英语:(84×2+10)÷2=89(分) ②语文: 89-10=79(分) ③政治:86×2-89=83(分) ④数学:91.5×2-83=100(分) ⑤生物:89×5-(89+79+83+100)=94(分) 答: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文、政治、数学、生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 二、加权平均数 例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解:①什锦糖的总价: 4.40×2+4.20×3+7.20×5=57.4(元)

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 ③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 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例4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分析此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两个数和其中一个数的权数,求另一个数的权数的问题.甲棉田平均亩产籽棉203斤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多18斤,5亩共多出90斤.乙棉田平均亩产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少15斤,乙少的部分用甲多的部分补足,也就是看90斤里面包含几个15斤,从而求出的是乙棉田的亩数,即“权数”。 解:①甲棉田5亩比甲乙平均亩产多多少斤? (203-185)×5=90(斤) ②乙棉田有几亩? 90÷(185-170)=6(亩) 答:乙棉田有6亩。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例5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已知偶数个奇数的和是144.连续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它的特点是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之和……即每两个数分为一组,八个数分成4组,每一组两个数的和是144÷4=36.这样可以确定出中间的两个数,再依次求出其他各数。 解:①每组数之和:144÷4=36 ②中间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36+2)÷2=19 ③中间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19-2=17

四年级 第4讲 平均数问题

第四讲平均数问题 【知识点拔】姓名: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的的数就是平均数。平均数问题常用的关系式如下: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典型例题】 【例1】小明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3分,由此可知小明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2008年第六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练一练】在期末考试中,小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小华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 【例2】把五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已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7.问: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练一练】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2,如果把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中间那个数是多少?【例3】五名评委给一名歌唱演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平均得9.58分;若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若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名演员所得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平均分为多少分?(2008年湖北省第六届“创新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复赛试题) 【练一练】某五个数的平均数是7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0,则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变为80.改动前这个数是多少?(天津市数学学科竞赛试题) 【例4】小明看着自己的数学成绩表预测,如果下次考10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分是91分;如果下次考8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分就是86分。小明数学成绩表中已有几次成绩?(2007年第五届湖北省“创新杯”数学邀请赛试题) 【练一练】五年级(1)班有40个同学参加考试,其中两个同学缺考,平均成绩为89分。缺考的两个同学补考后各得99分,则这个班最后平均分为多少分?(2007年第五届湖北省“创新杯”数学邀请赛试题) 【例5】“六一”儿童节那天,小华去爬山,上山时每分钟行50米,原路返回时每分钟行75米。求小华往返的平均数速度。

平均数问题讲解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练习1: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

分;男生平均每人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练习2: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例题3】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练习3: 1.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 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 2.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五年级 巧解平均数问题(二)

第二讲巧解平均数问题(二) 巧点睛——方法与技巧 常用的方法是“移多补少”,常用的技巧有: (1)等差数列中所有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数; (2)当等差数列有奇数个数时,它的平均数恰好是中间的这个数; (3)当等差数列有偶数个数时,它的平均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4)各个数的总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等于这些数的平均数。 巧指导——例题精讲 一、运用“包含与排除”法 【例1】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0.如果把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问:第三个数是多少? 【做一做 1】有六个数排成一列,他们的平均数是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4.求第四个数。 二、“设数法”巧解题 【例2】某班级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的2倍。女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4厘米。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做一做 2】某班级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的一半。男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女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求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

三、“移多补少”巧解题 【例3】五年级甲班有52人,乙班有48人。在某次考试中,两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78分,乙班的平均分比甲班的平均分高5分。两个班的平均分各是多少? 【做一做3】甲组有8个工人,乙组有12个工人。统计产量时,如果两组一起统计,则平均每人生产12个零件;如果分开统计,则甲组每人的平均产量比乙组每人的平均产量多5个。求甲、乙两组平均每人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四、找“最小公倍数”法 【例4】某班买来单价为0.5元的练习本若干本。如果将这些练习本分给女生,则平均每人可得15本;如果将这些练习本分给男生,则平均每人可得10本。若将这些练习本平均分给全班同学,则每人应付多少钱? 【做一做4】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群猴子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果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如果把花生同时分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可得多少粒?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满分题库:第四讲 平均数问题(无答案PDF)全国通用

第四讲平均数问题 知识导航: 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及它们的份数,求总平均值的问题,叫做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最基本的原理是“移多补少”,几个数的平均数一定比其中最大的数小且比其中最小的数大。 解平均数问题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 第一关:必须会 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解析: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解:(4+5+7+8)÷4=6(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我试试: 1、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60,其中一个数是120,另外两个数大小相等,另外两个数均是多少?

3、数据1,3,5,7,9,11,13,15,17,19的平均数是() 例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到达乙地后,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返回甲地,求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解析: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往返一次的总路程÷往返一次的总时间.这一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这道题的关键,由于往返一次的总路程不清楚,我们不妨假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S 千米.解:不妨假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S 千米。 S×2÷(S÷100+S÷60) 75 22s s ÷==75(千米∕小时) 答: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75千米∕小时 我试试: 1、一段山路的长是400米,一人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下山时每分钟走80米,则该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加工了148个,后4天加工了167个。王师傅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3、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某地出发,上山路长11千米,每小时行4.4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5.5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 总分数=总数量÷平均数 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解题关键:找准“总数量”相对应的 “总分数”。 常用方法:作图法、假设法 1、五(1)班一次数学竞赛考试,全班的平均分数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 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这个班的男生有多少人? 2、小明参加数学竞赛,请两次的平均成绩是87分,后三次的平均成绩是92分,小明后5 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四(2)班共有40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2名同学缺考,平均成绩是89分,缺考的同 学补考后各得了99分,这个班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4、有八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54,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6,后四个数的平均数 是68。第五个数是多少? 5、8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5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5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 第4人和第5人的平均分是多少? 6、有人问我们一起游玩的四个人的年龄。他们说,我们中每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的平均年 龄分别为17岁、24岁、18岁、21岁。这四个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7、次选出其中的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一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 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92、100、106,那么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8、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 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9、小刚上学期语文得78分,地理得了82分,历史得了80分,物理得了60分,又知数学 成绩比平均分多12分,外语成绩比平均分少4分,小刚上学期这六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0、六位同学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相相等的整数,最高的 99分,最低的76分,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排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了多少分? 11、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 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的平均分比前三次的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多少分? 12、车间买来单价为0.5元的橘子若干千克,如果将这些橘子只分给女工人,平均每人 可得15千克;如果将这些橘子只分给男工人,平均每人可得10千克,那么将这些橘子平均分给全车间工人,每人应付多少元? 13、一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在将一等奖中最后4人调整为二 等奖,这样得二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分,得一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那么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多少分?

五年级奥数-第4讲 平均数

平均数 姓名:成绩: 例1:在图4-1所示的八个点处各写一个数字,其中每个点处所写的数字 等于和这个点有线段相连的三个点处的数字的平均数。如果a=3,b=14, c=23,d=11,那么e+f+g+h=。 例2:如图4-2,把1.2,3.7,6.5,2.9,4.6分别填在5个○中,再在 每个□中填上和它相连的三个○中的数的平均数,再把三个□中的数 的平均数填在△中,找出一种填法使△中的数尽可能小,那么△中填 的数是。 例3:跳水比赛中,由10位评委评分,规定:最后得分是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数。10位评委给甲、乙两位选手打出的平均数是9.75和9.76,其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平均数分别是9.83和9.84,那么最后得分_____高。(填“甲”、“乙”或“一样”) 例4:一次象棋比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他们分别来自甲、乙、丙三个队,每个人都与其他9人各赛一盘,每盘棋的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0.5分。结果甲队选手平均得4.5分,乙队选手平均得3.6分,丙队选手平均得9分,那么,甲、乙、丙三个队参加比赛的选手的人数依次是,,。 例5:求17个自然数的平均数,使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小明算出的答案是9.415,这个结果的最后一位数字不对,那么正确答案应该是。

例6:歌唱比赛中有5名评委为选手打分,小强的得分情况是: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5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是9.45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62分;如果保留最高分和最低分,而去掉其他评委的打分,小强的平均分是。 例7:小明在一个学期的几次数学测验中,如果最后一次考81分,则平均成绩是87分;如果最后一次考89分,则可将平均成绩提高2分;若他想在整个学期中的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达到90分,则他最后一次至少要考多少分? 例8:光明小学篮球队有6人,足球队有15人。现将足球队中最高的3个人调到篮球队后,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升高了1厘米,足球队员的平均身高降低了1厘米。则原来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和足球队员的平均身高相差厘米。 例9:有四个数,用其中三个数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的一个数,按这样的方法计算,分别得到:28,36,42,46,那么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例10:空间站上的5位宇航员轮流值班和休息,值班岗位有2人。在60小时里,平均每位宇航员休息了小时。 综合练习 1.小永的三门课的成绩,如果不算语文,平均分是98分,如果不算数学,平均分是93分;如果不算英语,平均分是91分,小永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分。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第二讲

平均数第二讲 例1小莉读一本小说,第一天读74页,第二天读82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3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5天中平均每天读的少6页,小莉第五天读多少页? 举一反三1: 1.一个技术工人带4个普通工人完成了一项工作,每个普通工人各得200元,这位技术工人的收入比他们5人的平均收入还多80元,问这位技术工人得多少元? 2.小宇与五名同学一起参加数学竞赛,那五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9分,82分,90分,85分,84分,小宇的成绩比6人的平均成绩高5分,求小宇的数学成绩。 例2 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他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 举一反三2: 1.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数学的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是他第几次数学测验? 2.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7朵,求有多少人在做花? 例3 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91.5分,语文、英语两科平均84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

举一反三3: 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6,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乙数是多少?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2.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 课堂巩固练习 1.两组工人加工零件,第一组有30人,平均每人加工60个零件。第二组有25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工人加工的平均数多6个,两组工人平均每人加工多少个零件? 2.小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小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 3.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

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切削力计算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打印本文 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

度压缩比有所下降,但切削力总趋势还是增大的。强度、硬度相近的材料,塑性大,则与刀面的摩擦系数μ也较大,故切削力增大。灰铸铁及其它脆性材料,切削时一般形成崩碎切屑,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短,摩擦小,故切削力较小。材料的高温强度高,切削力增大。 ⑵切削用量的影响 ①背吃刀量和进给量的影响背吃刀量ap或进给量f加大,均使切削力增大,但两者的影响程度不同。加大ap 时,切削厚度压缩比不变,切削力成正比例增大;加大f加大时,有所下降,故切削力不成正比例增大。在车削力的经验公式中,加工各种材料的ap指数xFc≈1,而f的指数yFc=0.75~0.9,即当ap加大一倍时,Fc也增大一倍;而f加大一倍时,Fc只增大68%~86%。因此,切削加工中,如从切削力和切削功率角度考虑,加大进给量比加大背吃刀量有利。 ②切削速度的影响在图3-15的实验条件下加工塑性金属,切削速度vc>27m/min 时,积屑瘤消失,切削力一般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主要是因为随着vc的增大,切削温度升高,μ下降,从而使ξ减小。在vc<27m/min时,切削力是受积屑瘤影响而变化的。约在vc=5m/min时已出现积屑瘤,随切削速度的提高,积屑瘤逐渐增大,刀具的实际前角加大,故切削力逐渐减小;约在vc=17m/min处,积屑瘤最大,切削力最小;当切削速度超过vc=17m/min,一直到vc=27m/min时,由于积屑瘤减小,使切削力逐步增大。 图3-15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切削脆性金属(灰铸铁、铅黄铜等)时,因金属的塑性变形很小,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也很小,所以切削速度对切削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⑶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 ①前角的影响前角γo加大,被切削金属的变形减小,切削厚度压缩比值减小,刀具与切屑间的摩擦力和正应力也相应下降。因此,切削力减小。但前角增大对塑性大的材料(如铝合金、紫铜等)影响显著,即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硬化程度明显减小,切削力降低较多;而加工脆性材料(灰铸铁、脆铜等),因切削时塑性变形很小,故前角变化对切削力影响不大。 ②负倒棱的影响前刀面上的负倒棱(如图3-16a),可以提高刃区的强度,

平均数问题公式

【平均数问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行船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工程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盈亏问题公式】(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96(人)

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附录3: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1. 车削加工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 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Vc n ?π?=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Q = Vc ×a p ×f 净功率P (KW) 3p 1060Kc f a V c P ????= 每次纵走刀时间t (min) n f l t w ?=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工件直径 (mm) ap —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mm) f — 每转进给量 (mm/r ) lw — 工件长度 (mm) 2. 铣削加工 铣削速度Vc (m/min) 1000 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Vc n ?π?= 每齿进给量fz (mm) z n Vf fz ?= 工作台进给速度Vf (mm/min) z n fz Vf ??= 金属去除率Q (cm 3/min) 1000Vf ae ap Q ??= 净功率P (KW) 610 60Kc Vf ae ap P ????=

扭矩M (Nm) n 1030P M 3 ?π??=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实际切削深度处的铣刀直径 (mm ) Z — 铣刀齿数 ap — 轴向切深 (mm) ae — 径向切深 (mm) 3. 钻削加工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 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Vc n ?π?= 每转进给量f (mm/r) n Vf f = 进给速度Vf (mm/min) n f Vf ?=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第四讲 平均数问题(教案)

平均数问题 一、知识要点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比如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同学之间、班级之间成绩的好坏。求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就是求平均数。平均数问题不仅用在求平均分数上,还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由同年龄不同地区儿童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来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等。 在求平均数时,必须知道两个条件: (1)被均分事物的总数量; (2)要均分的总份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我们看到,对于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三个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二、例题 例1、乐乐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85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90分,问乐乐前后几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分析:利用前两次考试的平均分数可以求出前两次考试的总分数,同理,也可以求出后三次考试的总分数,然后用前后几次考试的总分数除以总次数就是所求的平均分数。 解:(85×2+90×3)÷(2+3) =440÷5 =88(分) 答:乐乐前后几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8分。 练一练:萍姐姐去爬山,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那么,她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分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显然,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等于萍姐姐上下山的总路程除以上下山所用时间的总和。而题目中没有给出爬山的路程,也无法求出爬山路程。为此,我们可以假设山路为12千米,则上下山的路程为2×12千米。 解:2×12÷(12÷2+12÷6) =24÷(6+2) =24÷8 =3(千米/时) 答: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 问: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像下面这样计算可以吗?为什么? (2+6)÷2=4(千米/时) (变式练习):小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半时间骑自行车,一半时间步行。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骑车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求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分析:题目中没有给出总共行了多少时间,也没有给出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不妨假设总共行了2小时,那么所行路程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也可以求出来了。要是设共行4

【精品奥数】五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二讲 平均数 人教版(含答案)

第二讲平均数 第一部分:趣味数学 和尚吃馒头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 这是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所载歌谣体算题之一。因为趣味很浓,所以至今还流传在民间,而且被许多国家的书所收录。它的解法代表了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它的解法对我们学习数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赏析::有100个馒头和100个和尚,大和尚每人吃3个馒头,三个小和尚分1个馒头。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分析: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合起来得大小和尚共4人,合吃4个。现在大小和尚共100人,合吃100个。由此:大小和尚共4人,其中有大和尚1人,小和尚3人。也就是说4份中大和尚占1份,小和尚占3份。 解题: 大和尚数:100÷(3+1)=25 小和尚数:100-25=75 Array第二部分:奥数小练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

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一: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题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姓名--- 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4、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5、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3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6、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7、四(1)班有52人,四(2)班有51人,四(3)班有49人,他们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8、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9、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0、一堆马铃薯6025千克,已经装了40袋,每袋装85千克,剩下的平均每袋装87千克,还要装多少袋? 11、图书馆要把一批新书放在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放300本,需要40个书架。如果每个书架放250本,需要多用多少个书架? 12、商店上午运来桔子43筐,下午运来桔子28筐,平均每筐桔子重52千克,这个商店共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13、三年级2个班,每班有45个同学,一共割菜810千克,平均每个同学割菜多少千克? 1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精品奥数】五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2讲 平均数 人教版(含答案)

第二讲 平均数 第一部分:趣味数学 和尚吃馒头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 这是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所载歌谣体算题之一。因为趣味很浓,所以至今还流传在民间,而且被许多国家的书所收录。它的解法代表了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它的解法对我们学习数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赏析::有100个馒头和100个和尚,大和 尚每人吃3个馒头,三个小和尚分1个馒头。问大、小 和尚各 有几人? 分析: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合起来得大小和尚共4人,合吃4个。现在大小和尚共100人,合吃100个。由此:大小和尚共4人,其中有大和尚1人,小和尚3人。也就是说4份中大和尚占1份,小和尚占3份。 解题: 大和尚数:100÷(3+1)=25 小和尚数:100-25=75 第二部分:奥数小练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

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一: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二: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