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

第九章语法隐喻

9.1 韩礼徳1985/1994模式

在韩礼徳《功能语法入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中主要提到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入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两种形式。

9.1.1 概念隐喻

在概念隐喻中韩礼徳显示一个属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参加第4章)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例如,

(1)a.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例1a的语义是一个物质过程,而例1b的语义是一个心理过程,每句中的功能成分科分别见图9—1和图9—2.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参与者:动作者过程:物质环境:地点环境:时间

图9—1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参与者:感觉者过程:思维:感觉现象环境:地点

图9—2

9.1.2 人际隐喻

在人际隐喻中,韩礼徳则区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前者表现为情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而语气可以由多种言语行为互相转换。

9.1.2.1 情态隐喻

情态隐喻表现在原来由情态动词体现的情态情态语义可以由词汇语法层次的其他形式体现,如例2。

(2)a. 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

b. 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

图9—3表示例2a和例2b中涉及隐喻化的语义成分。

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

情态:概率主语情态:概率限定词谓语词

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

αβ

主语限

主语情态:概率限定词谓语词

图9—3

我们从图9—3中可以看到:(1)英语中情态动词may和might的情态语义可由例

2a中的副词Probably和例2b中的I don’t believe小句体现;(2)例2a中的副词Probably和never中的否定语义成为例2b中的α小句,虽然这个小句的主语、限定词和谓语动词齐全,

但在功能上体现的是情态语义。

同样,例3a中的介词短语和例3b中的小句所表示的情态语义是一样的,只是后者融合了限定词中的否定成分。

(3)a.In my opinion Mary doesn’t know.

b.I don’t think Mary knows.

In my opinion Mary doesn’t know

情态主语限定词/情态/归一度谓语词

语气剩余成分

I don’t think Mary knows

αβ

主语限定词谓语词主语限定词(—s)谓语词

语气剩余成分

语气剩余称

图9—4

9.1.2.2 语气隐喻

韩礼徳有关语气隐喻的讨论主要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如:

(4)a. You shouldn’t say such a thing.

b. How could you say such a thing?

you shouldn’t say such a thing

主语限定词谓语词补语

语气剩余成分

how could you say such a thing

WH:附加语限定语主语谓语词补语

语气

剩余成分

图9—5

我们在例4中的两句话和图9—5中的分析可以看到:例4a是陈述句,例4b是惊叹句,但他们所表达的语义是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例4b是例4a的隐喻式。

由于语气隐喻,归一度可以根据需要转移,如例5至例8所示:

(5)a. It’s likely Mary doesn’t know.

b.It isn’t likely Mary knows.

(6)a. John’s supposed not to go.

b.John’s not supposed to go.

(7)a.It’s certain Mary doesn’t know.

b.It isn’t possible Mary knows.

(8)a. Fred always doesn’t stay.

b. Fred doesn’t sometimes stay.

9.1.3 元功能和层次

从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把韩礼徳1985/1994模式图示如下:

过程的转换

概念隐喻功能成分的转换

语法隐喻词汇语法的转换

人际隐喻—词汇语法的转换

图9—6 韩礼徳有关语法隐喻的1985/1994模式

9.1.4 韩礼徳1996模式

如果我们看见韩礼徳在1996年的论著,虽然他也提到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也提到词汇语法的转换,但在框架上呈现不同,即他认为语法隐喻包含“元功能”和“层次”两方面(下称1996模式),如图9—7所示。

概念隐喻

元功能人际隐喻

语法隐喻语义层

层次词汇语法层

音系层

图9—7韩礼徳有关语法隐喻的1996模式

韩礼徳对这一框架的重新整理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语法隐喻的韩礼徳模式实际上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模式,它突出的功能的思想,即语法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的过程和功能成分的相互隐喻化,最后才见之于词汇语法层的体现转换,前者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但在1985/1994模式中,一到人际隐喻这个阐述不那么理直气壮了,人们看见的只有词汇语法层的转换,那是结构主义者早就做过的工作。第二,韩礼徳和马丁(Martin)对科技英语语篇研究后,层多次报道所谓语法隐喻主要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这在原模式中并没有被突出。但在1996模式中,所谓的名词化主要与词汇语法层有关,这样词汇语法层的隐喻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取得并起并坐的地位。第三,层次的概念既然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三个层面。这就摆脱了给人以鱼乔姆斯基的“转换”概念雷同的印象。正如他的“转换”是语法和语义的之间的“交叉叠合”(cross coupling),不同于乔姆斯基语法的单纯的、形式的句法运作。最后,引入层次的概念可以使语法隐喻的研究和人类语言过度必经之路。

应该说,1996模式比1985/1994模式是个突破,不仅在框架上更完整、更成熟,在理论上能自圆其说,对语言的系统发展、个体发展和语篇发展的阐述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贡献。

9.2 语篇隐喻

9.2.1 马丁对语篇隐喻的研究

韩礼徳的元功能是三分的,即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既然韩礼徳确认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中存在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们不禁要问:在语篇功能中为什么不出现语篇隐喻(textual metaphor)?语篇隐喻与语篇功能能否挂上钩?我们知道,在分析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时,韩礼徳曾确认在复合主位中,本来属语篇功能的不同主位又可按三个元功能进一步区分主位机构中的概念主位、人际主位和语篇主位(Halliday, 1994:52—6)。

马丁(James Martin)对这个疑问作了肯定回答。他最早提出语言中的时间关系可以经语法隐喻构建不同形式(Martin,1992:168),如例9中的斜体部分。

(9)a. We walk the ring with our dogs. Afterwards we just wait.

b. We walk the ring with the dogs and then we just wait.

c. After we walk the ring with our dogs we just wait.

d. Subsequent to walking the ring with our dogs we just wait.

在例9的各例中,每例中的两个小句分别使用副词,并列连词加副词,从属连词,介词短语表示事件的先后。

马丁(1992:483)还提出语篇可以通过元建议(meta-proposals)和元命题

(meta-propositions)加以阻止,者也可以解释为语篇隐喻的一种。

比较全面的论述则见之于他和韩礼徳的合著(Halliday & Martin,1993),马丁在他负责撰写的第11章中除了表明“时间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关联手段作隐喻的体现”外,专门提出“语法隐喻通过展开一个语篇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成为组篇的工具”。为此,他采用了隐喻性主位(metaphorical themes)和隐喻性新信息(metaphorical news)两种语篇隐喻的论点(Martin 1993:241—243)。

隐喻性主位可见例10,其中黑体表示非标记主位,“黑体+斜体”表示标记主位,斜体表示新信息。

(10)(f)The second world war further encourage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Australian economy towards a manufacturing basis.

(g)Between 1937 and 1945 the valu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lmost doubled.

(h)The increase was faster than otherwise would have occurred.

(i)The momentum was maintained in the post-war year s.

(j)And by 1954—1955 the value of the manufacturing output was three times that of 1944—1945.

(k)T he enlargement of Australia’s steel making capacity and of chemicals, rubber, metal goods and motor vehicles all owed something in the demands of war.

(l)The war had acted as something of a hot-house for t 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change.

从例10中可以看到,语法隐喻与主位关系密切。在g,h,j小句中的新信息经过名词化分别转换成为下句中的主位,如h句中的increase,l句中的momentum,k句中的enlargement。

例11则说明语法隐喻和新信息的关系。当隐喻作为新信息时,它不是原文照搬前句中的述位,而是将多种语义压缩成新信息。

(11)(m)The war had also revealed inadequacies in Australia’s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n)After the wa r strenuous efforts were made to i mprove these〔New of M〕.

(o)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with an emphasis on research.

(p)The government gave its support to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 many area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q)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disentangle the effects of war from other influences,

(r)It is clear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not only enjoyed the security and peace won by their forefathers but also the benefits of wartime economic expansion.

(Sammelliaig & Spenceley 1984:121)在上例中,m句中的新信息inadequacies in Australia’s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的一致式原先为一个投射小句,有它自己的新信息和知己信息的结构,如例12中的β句。

(12)αThe war had also revealed

Βthat Australia’s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were inadequate.

9.2.2 韩礼徳对语篇隐喻的模糊态度

马丁通过例12说明作为语篇隐喻之一的隐喻性新信息的生成过程。按常理说,韩礼徳与马丁的合著表明,两人有关语篇隐喻的理论应该是互相通气、互相接受的。令人惊奇的是在《功能语法入门》1994年修订版中,韩礼徳居然保留1985年的模式,仍未提到语篇隐喻。这使人不得不推论,韩礼徳当时并没有对马丁这个亮点眨眼。他只是在1993年合著的第60页谈到著名科学家牛顿行文时将一个复杂现象压缩成小句结构中的一个成分,起到重要作用的语篇效应和修辞功能。

直到1995年,韩礼徳在对例13作分析时,才谈到Movement of the solvent across the membrane这个表达是对前面所述的归纳,作为下一句的出发点,即主位。这就是马丁的隐喻主位,但韩礼徳避而不用语篇隐喻这个术语。

(13)When a solution of any substance is separated from a solute-free solvent by a membrane that is freely permeable to solvent molecules, but not to molecules of the solute, the solvent tends to the drawn through the membrane into the solution, thus diluting it. Movement of the solvent across the membrane can be prevented by applying a certain hydrostatic pressure to the solution.

韩礼徳1999年的文章基本上保留了这个立场,承认这种将前文浓缩的语法转换是为了体现主位成分,并使用了“语篇上的浓缩”(textual condensation)这个说法,但仍没有正式使用语篇隐喻,因此可以认为韩礼徳对语篇隐喻一直持某种程度的保留。

9.3 一致性

9.3.1 对一致性的各种描写

一致性(congruence)是韩礼徳语法隐喻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柱。一个隐喻形式必然要与一个非隐喻形式对照,这个非隐喻形式,在韩礼徳理论中就是“一致性”,其表现形式为“一致式”(the congruent form)。于是人们必然追问:一致性是什么?一致式是什么?

我们从韩礼徳和马丁的论著中可以咋好到一下回答:

(1)以年龄为标准

这是韩礼徳最早提出的标准。他说:“通常见到的没有隐喻的语篇的唯一例子是年幼儿童的语言”(Halliday 1985:321)。之后,他又在和马丁的合著中说过“儿童在八九岁后才操作语法隐喻,”“青春期前的儿童的口语可作为讨论隐喻语篇的出发点”(Halliday and Martin,1993)。他在1999年的文章中又说儿童上小学时开始学习书面语法,进中学时开始学习语法隐喻。

这些回答的最大问题是标准不好掌握,前后相差五六年。儿童上小学时的年龄应该是五六岁,而进中学的年龄为十一二岁。至于“青春期前”和“八九岁”不是同义词,不是等值的。

(2)以难易度为标准

韩礼徳在1994年说,措辞中隐喻用得最少的情况意味着措辞达到最大限度的简单化,这种“平白的,简单的英语”意味着那就是通常所谓的一致式的哪种语言。

何谓“最大限度简单化”?韩礼徳给我们引入了“词汇密度”(lexical density)的概念可供参考。词汇密度按韩礼徳的定义指一个语篇中的实词项与小句之比。隐喻式往往在一个小句中装入大量压缩词项,密度比一致性大。这就是说,密度越大,难度越大;密度越小,难度越小。后者是一致式。但这里密度成了一个相对的观念,由于基数的不确定,者又是一个难以掌握的标准。

(3)以合乎自然为标准

韩礼徳和马丁(1993:218)认为在“平白体”英语中,语义和形式、语义学和语法之间存在“自然”的关系,如动作体现为动词,描述体现为形容词,逻辑关系体现为连词等,韩礼徳在1995年又说,动词意味着事情的发生,名词意味着实体—事物,两者典型的与感知世界有关。这种表示意义的方式是语法的一致式。

由于传统语法对这种对应关系早已肯定,这方面争论不大。

(4)以历时为标准

韩礼徳和马丁(1993:18)在比较aerogels subsequently developed 和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aerogels两种表达方式是,认为前者的出现在时间上先于后者,因此提出如儿童从母亲处学习语言那样,人类的语言最先出现的形式是小句,以后才有名词化形式。这样小句式是一致式。这个观点韩礼徳以不同方式多次重复:“构建的一致式是人类语言最初形成的形式;因而它决定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集体范畴化”(Halliday,1999)。

这个标准的难点是人类语言的书面形式已延续数千年,口语形式当出现更早。鉴于文化的沉淀,人们对某些形式已难以确认孰早孰晚。这又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标准。

(5)以方式为标准

1999年韩礼徳还提到“我们的常识世界是用户口语构建的,正是在这里奠定了一致式,建立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对应。这种对应一旦出现,便会被挑战和解构。口语总是优先的,意义由此创立,范畴和经验关系得以定义。书面语通过脱离这种一致性,经由我所提到的语法隐喻而创建新义”(Halliday,1999)。

人类语言使自口语,何时没有疑问的。但与上面的其他标准有矛盾。譬如说,按韩礼徳的年龄标准,孩子在二岁学母语,五、六岁入小学学书面语,那么儿童在进小学学习书面语时应已掌握了口语的一致式了。那么,界于口语和语法隐喻之间的书面语该如何定位有待进一步讨论。

以上情况说明,韩礼徳这几年来一直试图给一致性以更明确的阐述,但解决得还不是很理想。马丁也承认,就语法隐喻而言,由于对解释的基线,即一致性不熟悉,基线似乎是一个不甚清楚的问题(Halliday & Martin,1993:237)。

9.3.2 概念隐喻化和语言隐喻化

语言中的隐喻首先要在概念中形成隐喻(参见Lakoff和Johnson,1980)。之所以说人们在概念中也有一个隐喻过程,因为任何概念都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这可以用下面的图式表示:

概念(隐喻化I)

世界人类

语言(隐喻化II)

图9—8 概念隐喻化和语言隐喻化

应该说,这个图示暂时回避了一致式的问题,企图把语言中的各种形式彼此之间的关系都看作是隐喻化,从而把一致式的问题放到认知领域去解决。我们从韩礼徳和马丁的合著(1993:18)中发现,他们也发表过类似这个图示的看法,他们说,“如果我们从发现概况看,我们所能说的每一种形式对另一种形式来说都是隐喻的。”不过,韩礼徳在1996年对自己的研究作了限定,认为他所说的隐喻式经典意义的隐喻,即一旦概念成为语言符号后,符合内部的隐喻转换仍有一个先后关系。他在1999年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上解释道,由于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沉淀作用,今天有时难以恢复其原来面目。

9.4 雅式和土式

韩礼徳最早在1993年分析科技语篇时,从一本电视杂志借用了雅式(Attic,阿蒂卡式)和土式(Doric,多利安式)的概念(Halliday&Martin,1993::166)。自1995年起,他基本上以“雅式”和“土式”的区别替代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区别(Halliday,1999)。要而言之,雅式指一个小句中含有较多的语义而复杂的词组和短语,而同样的语义在土式中可分解为较多的简明的小句,如下例所示。

(14)雅式: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土式: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teriorate.

雅式比土式更具分量,它不仅陈述一个事实,而且是一件严肃的已经证明了的事实,具有权威性和智慧,科学性更强。如上例中的动词deteriorate隐喻化为名词deterioration,副词rapidly 隐喻化为形容词rapid。这样,雅式就是隐喻式,土式就是一致式。采用雅式和土式的优点是可以回避一致式定义的不确定性。

9.4.2 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

韩礼徳认为雅式和土式的区别在于语法。这便要先分明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

词汇隐喻(自下而上)语法隐喻(自上而下)

本义隐喻义

“大地的产物”“动作的结果”fruit

fruit 实体过程

为便于理解图9-9,我们可对比以下各例:

(15)a. The country exports tropical fruit.

b. We enjoy the fruit of our labours.

(16 ) a. This pudding has two pounds of fresh fruit in it.

B. These apple trees have always fruited well.

例15b是词汇隐喻的举例,而例16b是语法隐喻的举例。

韩礼徳曾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解释。首先,传统的隐喻概念指发生在词汇层面的隐喻化过程,而语法隐喻则发生于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过程。词汇隐喻在语法形式上没有变化,在意义上有变化;语法隐喻的词语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语法性状,如动词或形容词化为名词,连词化为动词。其次,所谓隐喻式在两个语言变体之间建立关系,如果按习惯“从下往上”看问题,着眼于形式,一个词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本义的,一个是隐喻的,因此英语词fruit 既可以是本义的“大地的产物”,也可以是隐喻的“动作的结果”,如果“从上往下”看,变体体现的不是词义而是范畴意义。韩礼徳又用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加以解释,词汇隐喻是同样的能指,不同的所指(如图9-9左图,fruit一词除表示“果实外”,也表示“结果”);而语法隐喻处理的是不同的能指,同样的所指(如图9-9右图的所指“过程”的能指为“动词”和“名词”)。因此,语法隐喻是在不同层次之间的重新排列,是将语义重新映叠于词汇语法上。

9.4.3 级的一致性

通过对科技语篇的分析,韩礼徳确认三种隐喻化过程:(1)原先为名词仍以名词形式变换,并做为中心词,如small,unnoticed surface cracks 这一词语中的cracks 。(2)隐喻成分虽在名词词组之中,但不起事物的功能,如上述词组中的作为修饰语的small,unnoticed 和surface 。(3)隐喻化词语不是名词,也不是名词词组中的功能成分,如同词组中can span 中的span。

为此,韩礼徳采用了“级的一致性”(congruence in rank)和“性状的一致性”(congruence in status)的概念。在级的一致性方面,韩礼徳引入了一些新的术语,如把语义分为三级分别为“言辞列”(sequence) “言辞”(figure)和“成分”(element)。言辞为对一件发生的事的语义表达,因为人类经验主要由发生的事构成,语法通过小句的构建把这些发生的事转换为语义。若干表示事件额言辞构成言辞列,由小句的连接体(clause nexus)体现。小句由动词词组、名词词组或介词短语构筑,它们分别体现表述每一事件的言辞的成分。这构成了性状的一致性。表9-1表示两者关系。

表9-1 级和性状的语义语法对应关系

级的一致性

语义语法语义语法

言辞列小句联合实体名词名词词组

言辞小句性质形容词(形容词词组)

成分词组短语过程动词动词词组

表9-2进一步表示例14中的某些词项在雅式和土式方面的性状差异。

表9-2 语篇词项的性状差异

雅式土式

词项类别功能类别功能

“long time”动词修饰语(名词词组) 介词短语程度(小句)

“expose”名词事物动词词组过程

“rapid”形容词修饰语副词词组方式

“deteriorate”名词事物动词词组过程

“ite”名词性质语名词词组手段

“cause”动词词组过程(小句)连接词关系词(小句)韩礼徳把突出名词化的语篇成为雅式,把大量使用简单小句的语篇称为土式。

9.4.4 打包和拆折

用以表明雅式和土式之别的例在14还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在1985、1994模式中韩举例时往往由一致式而及隐喻式(例17)

(17)a.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物质过程,一致式)

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rrival at the summit.(思维过程,隐喻式)

但在新模式中,他往往先举例雅式,然后还原到土式。这个变化说明,在1985/1994模式期间,韩礼徳强调不同过程可以互相隐喻化,并揭示人们隐喻化句子是如何构建的;而在这之后,韩礼徳从真实语篇中汲取语料,而他又认为科技语篇为了表达更复杂的经验和更高度的认知,它的句型基本上是雅式的,这就是说,科技语篇已完成了从简单的小句被“打包”(pack)成词组的过程,或从两三个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的过程。这样,当我们理解科技语篇时,有时可以直接理解,有时要经历一个“拆析”(unpack)的过程。因此,雅式的一些名词词组可还原成小句,它的动词词组可还原成表示两个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连

词,等等。因此,在举例上,更多的是从雅式而“拆开”成土式。图9—10显示这个拆析过程。

雅式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名词短语:修饰语事物修饰语事物性质语

小句:标记过程:关系价值

土式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detriorate rapidly 关系词目标过程:延展:动作者过程:方式

媒介物质时间媒介物质

图9—10 对雅式句的拆析

9.5 概念隐喻和名词化

9.5.1 概念隐喻的类型

通过对科技语篇的分析,韩礼徳总结了概念隐喻的13中类型(Halliday,1996,1999)。可简单表示如下:

表9—3 13种概念隐喻类型

语义语法

1 性质→实体形容词→名词

2 过程→实体介词→名词

3 环境→实体介词→名词

4 关系→实体连词→名词

5 过程→性质副词/介词短语→形容词

6 环境→性质副词/介词短语→形容词

7 关系→性质连词→形容词

8 环境→过程be/go+介词→动词

9 关系→过程连词→动词

10 关系→环境连词→介词/al词组

11 [零]→过程the phenomenon of

12 [零]→过程=...occurs/ensues

13 实体→[扩展] 名词→[多种]

总的来说,这个分类应当说是很清楚的,可操作的。语义和语法形式的对应可澄清人们对韩礼徳模式的批评:即他的工作似乎重复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曾经做过的工作(严工清,朱永生,1999)。现在,韩礼徳将词汇语法的转换和语义的转换结合起来,这是转换生成语法所欠缺的。

韩礼徳认为,科技语篇语法隐喻化的趋势在语义上是“事物化”(Thingization),在语法上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马丁在1992年表述过同样的观点。他说:“高层次的名词化是抽象的书面英语的特征,特别是出现在科技、人文和政府部门的语篇中。”(Martin,1992:138)例如商业英语中的语篇进行分析,名词化的词语确实不少(例18)。

(18)“A partnership is an extended form of proprietorship. It is organized.It is organized by the contractual agreement between individuals to share resources and operation in the jointly run business. Rather than one owner, a partners—who are team member—share

financing of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n return, the firm’s residual claims to profits...”(Li Ping,et al.,1999)

既然在各种语篇中都有大量的名词化,名词化不再是区别科技语篇与其他语篇的特征,而是英语书面语篇的共同的非标记形式。韩礼徳正是经此找到他的突破点,论证人类语言由口语向书面语的演化过程,由表述简单经验向表述复杂经验的过程,以及人类用语言重构自己经验和知识的过程。这种向“实物”转化的原因是为了对各种现象可以预算,可以概括,可以分类(Halliday,1995)

但是韩礼徳的这个观点也给自己带来矛盾。他在1995年说,语法类别不是不变的,语法总是能将一个词类变成另一个词类,不一定在形式上有变化,重要的是句法功能的变化。甚至到1999年,他还说任何语法词类可从任何其他词类衍生,并且没有词形标记。令人困惑的是在他的13种语法隐喻类型中,未见到“实体转化为过程”的报道。这不是韩礼徳的疏忽,也不是受所分析语料的限制,而是他的观点。在广州中山大学会议上,他认为实体不能转换为过程。但他的这一论断还不能解释实际语言现象。实际语料表明实体是可以隐喻化为过程的。我们不妨对以下例句进行分析。

(19)a. Our office is carpeted.

b. We work in a room which is covered with carpet.

在例19中,a句为一个雅式小句,可拆开为b句中的两个土式小句,其中b句中的carpet 是指实体的名词,而a句中的carpeted 由covered with carpet“打包”而成。

(20)a. Information appliances,handled may be implanted,disgorge knowledge in multimedia profusion.

b. When information appliances are able to be handled or implanted,they will pour out knowledge from their chips(gorges)and do it profusely by means of multimedia.

在例20中,gorge原为表示实体的名词,其意义为“鹰的嗉囊”(Shorter Oxford),由此而词汇隐喻化为妖怪或人“狼吞虎咽的能力”,但在上句中它在功能层次上表示“吐”的“过程”,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体现为“动词”,者完全符合韩礼徳的标准。何况我们可以把这句拆析为b句。拆开后的chips(gorge)是一个由名词体现的实体。又如:(21)a. The same obsession with authenticity drives Hasidic Jews in Israel or the Diaspora to Champion Yiddish while also learning Hebrew and English.(Fishman,1998)例21a中的不定式动词champion可认为是被拆句b句中的the top choice隐喻化而来。

b. The Hasidic Jews in Israel or the Diaspora were obsessed with authenticity in the same way and treated Yiddish as the top choice when they were also learning Hebrew and English.

有时,雅式和土式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雅式中的一个成分涵盖了或综合了土式中的两个以上成分,韩礼徳把这种现象叫做“特征群”(syndrome)。试比较例22中的a句和b 句,a句对语法隐喻化做了分析,并表示特征群。

(22)a.The slow growth of cracks corresponds to the sequential rupturing of interatomic

〔6 2 13〕9 〔6 2 13 6〕

bonds at rates as low as one bond rupture per hour

1 〔13 2〕

b.Cracks grow slowly-as slowly as when the bonds between the atoms rupture one after another only once an hour.

例22a句中的数字是韩礼徳13种隐喻变式的编号(参见表3),方括弧〔〕表示特征群。

韩礼徳认为特征群可以鉴别某语篇类型的价值和权威。(Halliday,1996)在他看来,科技语篇以至书面语篇时受过教育者才能理解的,因而既有价值,又有权威性。例外的情况还是有的。

例23a是在美国亚特兰大市街头的一则汽车修理行的广告,非常醒目。

(23a)a. We baby your car.

b. Our task is to repair your car with care and love.

B句中的实体task,动词repai r和介词短语with care and love构成“特征群”,建构成a句中的过程/动词baby。还应当指出:(1)此例是语法隐喻,不是词汇隐喻,因为词性发生了变化。(2)实体是可以英语化为过程的,名词是可以隐喻化为动词的。(3)雅式的句子不一定非得有有延伸的名词词组。(4)价值和权威性的内涵包括情感交流。

9.6 语法隐喻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韩礼徳和马丁意识到他们关于语法隐喻中的实体化和名词化倾向与当代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并不一致。他们说:“符号系统的原型... ...是自然语言;这使我们进入这样的悖论。在将自然语言结合构筑实验科学时,科学语篇的创作者发展了有力的词语新形式;这些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现实... ...这种现实是固定的,决定性的,其中物体居主体地位,过程只是起到对这些物体定义和分类的作用。而20世纪物理学的方向正好相反,从物体到过程,从决定性的到概率的,从恒定到流动。”

当代将科学理论应用于语言分析的是物理学家Bohm,他认为语言应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被构筑成离散的碎块,如“主谓宾”和“以名词为基础”的格局;他提出我们需要的形式是主要概念“可用事件和过程”表达(Bohm,1980:124)。

韩礼徳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Bohm着眼于形态学,想把语言形式构建为让任何动词成为词根形式,也是言于词语的“本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正在展开中,不妨拭目以待。比较实际的看法应当是,语言学理论有时可借鉴科学理论,有时则不,因为语言涉及人的作用和认知水平,语言的常规不同于自然规律。

(完整版)英文学术报告开场白、结束语

問侯語或開場白的寒喧(Greetings) 開場白很重要,最常用的問候是“Ladies and gentlemen”,但要視場合而定。例如在會議討論會場合時,經由主席介紹上台時可先說Mr.Chairman,Honorable guest,Ladies and gentlemen,good morning ,It's very great pleasure indeed for me to be able to attend this meeting 主席先生,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早安. 非常榮幸能參加這次的會議。或者你也可以說I'm hornored and prou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at this meeting . 禮貌性的問侯語這是對主持人和來賓的一種尊重。 開始簡報(opening a presentation)—提出簡報摘要 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可先扼要說明簡報的內容與順序,幫助聽眾了解您的報告的大概內容。 例1.Today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my paper“The challenges of pharmacy practice in Taiwan”,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report ,I'm going to begin with a few general comments concerning the Taiwan Medical care enviroment recently, and then discuss in more detail specific issue which concerned community pharmacy, and how the National Health cave Insurance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pharmacist career? 例2.你亦可將要簡報的摘要條列式的依序說明。 My presentation will cover the following aspects: professional pharmacy practice as part of the health -care system Safe distribution of medicine co-operation for better drug therapy promotion of good health Remuneration for pharmaceutical servicss 進入主題(Main points)—演講部份的主要內容,論證與比較事實。對所要簡報主題內容逐一詳細說明。例如將上例每一項摘要逐項詳細闡釋說明,依序讓文章或演說有系統的講解。在presentation 時如果能井然有序的,依段落分明,串聯成一篇完整文章,聽眾必定能印象深刻。

实例1: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一、引言(略) 二、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一)隐喻的类型 学界对隐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进行分类。如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性隐喻和复杂的隐喻。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是深刻理解英语隐喻的前提。相应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法为主,必要时选用意译 法、转译法或合译法。(谭卫国,2007)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等三部分构成。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这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情况,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隐喻(也叫暗喻)和借喻三类(张艳玲,2008)。 容器隐喻是Lakoff & Johnson提出的三种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一种重要类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容器隐喻存在,这反映了两个语言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朱晓琴,2008)也可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李瑛,2008) 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颜红菊,2008) Peter Newmark (1988) 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 (二)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自Halliday(1985)创立后,得到广泛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

理论植根于语言分层思想。从纵聚合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由表及里分三层:音系层(phonology)、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话语意义层(discourse semantics)。里层被体现为表层,即话语意义层被体现到语法词汇层,语法词汇层被体现到音系层。具体说,话语意义层的参与者被体现为词汇语法层的名词,过程被体现为动词,性状被体现为形容词,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成分被体现为副、介词组。从横组合角度看,话语意义层的各功能成分如产生意义范畴的跨越,那么语法隐喻就发生了。这种功能成分转换反映到词汇语法层就是词类转换。如: (1a) 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1b) 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在(1a)的两个小句中,drove和failed 是表示过程的动词,但在(1b)中,这两个动词分别转化成名词driving和failure,过程小句也就转化成名词短语,也就是说被名词化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成果迭出。束定芳(1996)探讨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窦栋有(2005:83)就隐喻句的推理和预设及其关系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他认为,喻体和本体的相似关系就是隐喻句里的预设。隐喻论证舍弃差异,只求相似,由此及彼。不同点不管多少都无关紧要,逻辑推理只在相似点上进行。安晓杰(2005)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

对英语广告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功能的研究

摘要 论文题目:对英语广告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功能的研究 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生:张绍兵 指导教师:张发祥教授 摘要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许多学者分别从符号学、文体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以及功能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了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和依据,对英语广告语言进行研究。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韩礼德在1985年提出,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根据语言意义和措辞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把表达相同意义的不同语法形式分为一致式和隐喻式,并根据隐喻式所体现的功能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马丁在韩礼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篇隐喻的概念,并且采用了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两种语篇隐喻的观点。为此,中外许多学者将语法隐喻理论应用于各种文体分析之中,比如对科技语篇、新闻语篇和法律语篇的分析。 本文尝试将广告语言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旨在分析广告语言中语法隐喻现象的功能和作用。语言作为一种意义潜势,服务于交际目的,注重语言选择。我们发现在英语广告语言中,语法隐喻现象大量存在,从不同方面共同服务于广告的吸引和劝说等交际目的,语法隐喻的运用是广告语言选择的重要方面。在本文中,语法隐喻对实现广告语言交际目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具有三个主要的功能:吸引的功能,劝说的功能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吸引的功能体现在“突出”和“并列”在广告标题和宣传口号的广泛应用上;劝说的功能则重点体现在“亲切感培养”,“行为主体神秘化”和“预设”上;提供信息的功能包括“填补信息空缺”,“节省空间”和“指称已知信息”。本文详细分析了语法隐喻现象在英语广告语言中的作用和功能,这一研究将为广告语言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扩大了语法隐喻理论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广告语言;语法隐喻;功能 论文类型:语用学 I

参加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参加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2009年9月,我们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回头看看,我们已经从去年的一年级新生成长为二年级的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一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踏入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的诲人不倦,您辛苦了!下面我就简要总结下参加学术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化了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在孙老师《英语语法隐喻系列讲座之一:语法隐语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这一讲座中,我了解到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不同点及其联系。语法隐喻的观点是语言的隐喻化过程中词(组)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它们的语法性状,如动词化为名词,连词化为动词等等。词汇隐喻对语法隐喻的补充作用体现在某些词汇隐喻可以借助系统功能语法进行阐释。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只有相对的、程度不同的差异等。 通过刘老师《辩证看待建构主义在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这一讲座,对建构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建构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遍地开花”,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这种“建构主义”的现象,正说明人们想借此解决在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希望藉此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开放性思维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同时要注意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思维,为我国培养更多创造性人才。 在徐老师《亚句子与言语行为》讲座中,我了解到亚句子作为独立使用的、小于句子的词和词组,是实际交际中独立存在的语用现象;与完整的句子一样,亚句子也可以完成言语行为;对这类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赖于非语言语境因素和人们的语言能力及逻辑判断能力;亚句子研究宏观上当属语用范畴。即是对所说(what is said)与所欲(what is meant)之不同的研究。 听完苗老师《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报告后,我们了解到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义特征: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作为超级主位实施引发功能、过渡功能、作为超级新信息实施总结功能、反馈功能;及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信息结构。 韩老师《语料库语言学》使我们了解到什么是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其重要性,当今主要语料库,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特点及应用。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即

grammar metaphor语法隐喻

Metaphor and Symbol,27:195–197,2012 Copyright?Taylor&Francis Group,LLC ISSN:1092-6488print/1532-7868online DOI:10.1080/10926488.2012.665798 BOOK REVIEW Finding Metaphor in Grammar and Usage.Gerard J.Steen.Amsterdam,The Netherlands:John Benjamins,2007.430pages,$165(hardcover),ISBN9789027238979. Reviewed by Kathryn Allan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London,UK kathryn.allan@https://www.sodocs.net/doc/a513240487.html, Finding Metaphor in Grammar and Usage is an ambitious volume which examines the method-ological practices and dif?culties that characterise attempts to collect,analyse,and theorise metaphor within cognitive linguistics.It presents a detailed and wide-ranging survey of research into metaphor;Steen describes examples of classic and recent studies,discusses key develop-ments in the?eld,and suggests possible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The book as a whole is an appeal for much greater precision,consistency,and methodological transparency in all areas of metaphor study. The book has a number of themes.As the title suggests,Steen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rammar,in the sense of the idealised language system recorded in dictionaries and grammars,and usage,real instances of metaphor use in speech and writ-ing.He separates both of these from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s which are often assumed to underlie linguistic metaphor.He also makes a further division between metaphor viewed from a “sign-oriented,symbolic perspective,”and metaphor viewed from a“behaviour-oriented,social-scienti?c perspective”(p.13).The core of the book considers the eight areas of research at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these distinctions:looking?rst at grammar and then at usage, Steen discusses linguistic forms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s from both the symbolic and the behaviour-oriented perspectives.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and a conclusion.In Part1,“Foundations,”Steen sets out eight questions that relate to the areas of research he has identi?ed,and looks at the theoreti-cal tools and frameworks that are needed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He discusses and evaluates the deductive approach,which he argues characterises most work in cognitive science,and goes on to examine different models of metaphor(and related phenomena)and the technicalities of metaphor identi?cation.The?nal chapter of the section considers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art2is devoted to“Finding metaphor in grammar,”considering each stage of metaphor identi-?cation and analysis,from the criteria that need to be established,to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英语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

英语学术论文的语言特 点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英语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 学术语言的特点体现了它在特定的学术语境下完成交际任务的要求,表达的信息内容复杂,涉及的概念抽象,理论性强,所需使用的语言相应地变得更加复杂。从交际的角度来看,学术语言之所以难,除了信息的复杂之外,原因还在于交际情景不明析,读者对象的不确定。 经过研究,从人际立场、信息量、信息组织、词汇选择以及表达一致性等五方面总结了学术语言的语言特点。 学术语言中的人际立场是客观的和权威的。学术语言要求一个非对话体的独立观点的构建,而且是“一个坚定自信的作者作为博学的专家提供客观信息”。学术语篇的信息量具有简明和高密度的特点,简洁明了地传递信息,避免无谓的重复。学术写作注重简洁,以很少的词语概括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密集通常以名词化和扩展的名词短语来实现。学术语言以从句和复杂的句法为特点。在信息组织上,语篇意识通过语篇和元语篇标记实现。学术语言中信息的组织根据逐步的逻辑论证,使用独立的语内照应策略,而非依赖情景语境。在词汇层面上,要求使用特定学科的精准术语。最后一个层面是表达一致性,或者说是语言和它所要表达的事实之间的对应。名词化的形式如evaporation同时具备过程(水蒸发)和物体(名词一般用来指一个物体)的语义特征。在学术语言中有大量的语法隐喻,特别是用名词化表示过程。名词化同时也使得词汇密度增大,名词化代替从句,可以成为长的、压缩信息量的句子。在

口语中,有生命的个体在句中是语法意义上的施动者;而学术语言中,抽象概念做施动者。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2007年8月 湘南学院学报 Aug.,2007  第28卷第4期 Journal of X iangnan University V ol.28N o.4 收稿日期:2007-06-13 作者简介:贺华锋(1966-),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 应用语言学。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贺华锋1 ,李世琴 2 (1.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湖南湘潭 411101;2.湘南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名词化是构成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通过大量实例,讨论名词化隐喻的类型及其附带的特征,探析名词化隐喻在语篇建构中的多种功能。掌握好名词化隐喻对语篇的理解和应用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法隐喻;名词化;语篇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73(2007)04-0072-03 一、引言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早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 创始人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功能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出。此后,有关语法隐喻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 发展。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系统由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三个层次构成,这三个层次之间 依次是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体现方式大致有两种: 一致性和非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语义和语法范畴 之间的自然关系,即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非一致性指的是打破一致性的常规,体现语义和词汇语法范畴之间的非自然 关系。功能语言学将人类语言中的这种非一致式表 达称为语法隐喻式表达(Halliday ,1994:342)。韩礼 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的 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朱永生,2004: 232)。本文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讨论和探析其 类型特征以及对于语篇的建构功能。 二、名词化隐喻概念及其类型特征 1.名词化隐喻概念 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在语法隐喻中,名词化现象是指用名词来体现本来在一致性 情况下由动词或形容词所体现的“过程”或“特征”,这样,一致式小句中的“过程”或“特征”经过名词化就变成了事物(Halliday ,1994:352)。Matthiessen (1995:670)进一步指出,除用“过程”或“特征”的名词化之外,小句的情态也可以被名词化。他把名词化从概念语法隐喻扩展到了人际语法隐喻,拓展了名词化的范 围。名词化既可起到名词的作用,又可表达由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常伴有修辞成分或附加成分,构成短语,因此,句法上从词或词组到句子段落都可名词化处理,形成多种组合方式的名词化短语。2.名词化的类型及特征 (1)“过程”名词化 在语法和语义的一致式体现中,过程由动词体 现,而在非一致式的语法隐喻表达中由名词来体现。即将过程看作事物。如:[1a ]The witness described the suspect in great de 2tail.[1b ]The witness ga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uspect.[2a ]Y ou can surely rectify this fault if y ou insert a slash at that time. [2b ]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 2tion of a slash.此两组例句中,a 句分别为语义和语法间的一致 ? 27?

从功能语法角度看语法隐喻

Anne-Marie Simon-Vandenbergen, Miriam Taverniers and Louise J. Ravelli (2003) Grammatical Metaphor: 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 Philadephia: John Benjamins. Pp. 453. Reviewed by Asunción Villamil Since the 1980s, lexical metaphor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linguistics, especially since the breakthrough of Lakoff and Johnson’s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Metaphor was shown to be ubiquitous and not only a feature of crafted literary language. The interest in metaphor spread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functional trends, resulting in Halliday’s proposal of the no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While other schools focus on lexical aspect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focuses on the grammatical dimension and socio-functional aspects. The result of this interest is a rich body of research to which this volume contributes. The 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article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It represents the contribution of several distinguished scholars to present the current stat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and its more relevant fields for further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history and definition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problematic issues in the study of lexico-grammatical metaphor. It consists of a preface by J.R. Martin (pp. 1–3), an introductory chapter by one of the editors, and five main parts: Grammatical metaphor: Cla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Part I., p. 35),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in children (Part II, p. 149), Interpersonal metaphor: Enactment and positioning (Part III, p. 221), ‘Metaphor’ in grammar and in other modes of meaning (Part IV, p. 309) and Metaphor in metalinguistic perspectives (Part V, p. 367). The book opens with an introductory chapter by Miriam Taverniers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SFL: A historiography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initial study of the concept”, pp. 5–33) that offers a historiographic perspective on the origins and early developments of the term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a very concise and clear way the author includes a description of the term,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etaphors and ‘congruent’ and ‘non-congruent’ realizations, all of them key concepts for approaching grammatical metaph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FL. This provides a valuable help for those readers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tenet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while it increases their eagerness to know more about recent defini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SKY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8 (2005), 407–416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修改)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用稿格式,结合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的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范。 一、论文构成 封面 前置部分 中文内封 英文内封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Contents Abstract 摘要 插图索引(必要时) 附表索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 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

二、内容要求 2.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字。 2.2 摘要与关键词 2.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条。关键词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2.3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引言(Introduction)、论文主体(Body )及结论(Conclusion )等部分。 正文部分 图1(或图2.1) 图2 · 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 References 2.1 2.2 2.3 · · 2.3.1 2.3.2 · · 2.3.2.1 2.3.2.2 · · 表1(或表2.1) 表2 · 章 —1 —2 · · 节 条 款 附录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B.1 · B.1.1 B.1.2-B1.2.1 图B1 表B1 附录C (硕士学位论文附3000字的中文摘要) -1- 结尾部分 致谢

学术报告语法隐喻

一.修辞中的隐喻和认知中的隐喻 Aristotle regarded metaphor as the transference of a word from one thing to another.Metaphors We Live By written by Lakoff and Johnson in 1980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cognitive study of metaphor.---one concept is used metaphorically to present the other according to the synthetic similarity of two things. Two apparently irrelevant things are juxtaposed based on similarity association and shared cognition for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 and expression.Metaphorization is a mapping of the structure of a source model onto a target model. Hence metaphor means metaphorical concept. The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s a cross-domain mapping which preserves the cognitive typology of the source domain in a way consistent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target domain.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 具。Lakoff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 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 被Lakoff 和Johnson 等称为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 LIFE IS A JOURNEY 和HAPPY IS UP。这里的LIFE 和HAPPY称为目标域( target domain) ,JOURNEY 和UP 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 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 化,隐喻以它为基础,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发域 向目标域的映射。换言之,隐喻能使我们用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思维和感 知抽象的、难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始发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这样 的映射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实现的,其基础就是经验。We are comparing different ways o the same meaning. Congruent expression and incongruent(metaphorical) expression 常规隐喻、死隐喻与新隐喻 Lakoff 所说的概念隐喻通常只指常规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s ) , 而不是死 隐喻( dead metaphors) 、新隐喻(novel metaphors) 。常规隐喻指那些建构我们 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且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它们才是我们真正赖以生存 的隐喻;死隐喻是指那些特有的、孤立的、无系统性的隐喻表达式,如山脚、葱头和 桌腿,它们虽是隐喻家族中的成员,但根本不与其他成员来往,更没有在我们的语言 和思维中被系统地使用(虽然有的临时可以被激活) ,因此,它们不是我们赖以生存 的隐喻。在隐喻研究中,区别常规隐喻与死隐喻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隐喻具有和常规隐喻一样的系统特征,如果一个新隐喻进入了我们的日常概 念系统(有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正如胡壮麟先生(1997) 指出:“一代人的隐喻是另

国际本土化在中国_第十六届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特色综述_彭宣维

●学术动态 国际本土化在中国 ———第十六届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特色综述 彭宣维段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国际本土化(glocalisation)是近年来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SFL)前沿推进的一种主张: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化应用研究。这正是2016年11月2-6日在成都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的主旨:着眼于国际前沿,关注本土问题研究。本届活动周有3个主题。 1学科英语研究 这是由EFL在中国的教育问题引发的:充分研究高层次英语的特点,进而设计相关层面的教改内容。为此,杨信彰概述大学化学教材的英语的一系列用语特点。于晖发现,科学读物的语篇体裁倾向于使用两类体裁系统:信息传递类,涉及学科描述与解释的过程和实体,基础是知识类教科书;同体裁类:叙述与呈现不同种类的经验与观点,以娱乐故事的方式引发同情作用。王振华全面概述作为适用语言学的SFL及其对法庭话语研究的框架作用,涉及构成成分、语式类别和多模态性。Webster用国际象棋规则中“马”的跨格斜行路线比喻语言使用从日常话语到概括、抽象、拐弯到隐喻的演化过程对语言资源的拓展作用,演示出语言如何阐释或识解文学经验与科学经验。苗兴伟从整体上报告环境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尤其是其中作格分析的施动性和致使性体现的非生态意识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干扰与破坏作用。 2语法隐喻理论深究 这是学科英语甚至科学英语的特点之一。杨炳钧分析人们对语法隐喻的7个质疑及其误解缘由。他认为,语法隐喻能力可能是人区别于动物语言的指标。其中,概念和人际语法隐喻是促成更大范围的知识经验与社会角色和关系的资源。常晨光关注语境隐喻与语法隐喻的联系、语境隐喻现象的成因、语境隐喻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等。刘承宇探讨概念语法隐喻对意义发生的影响,旨在阐明概念语法隐喻作为对一致式的偏离,在意义发生的时间框架和空间维度中的体现及其对意义发生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刘世铸发现,情态和情态隐喻在构建对话空间上受制于情态取向、情态量值和归一性3个维度。杨延宁认为,汉语中的各类语法隐喻呈两极化分布,与汉语自身的语言学特征有关。李杰指出,隐喻能力的提升是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3跟汉语有关的应用探索 涉及语言类型学、语法概念的演化、“把”字句的结构概念特点以及翻译问题。王勇对存在句、方位句、领有句在动词使用、语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密切联系做出个案分析。McDonald以“语法”这一术语为立足点,梳理汉语语法学的建构历程,概述上述过程涉及的大量理论问题,为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汉语语法体系给予良好的背景铺垫。何伟从SFL的卡迪夫语法模式的角度研究汉语的“把”字结构,认为作为一个词项动词的“把”涉及一个独立过程,在小句结构的主体过程中相当于一个可识别的谓词性补语成分,涉及两个层次的命题结构,有4种意义类别。扬忠将翻译视为语篇的再生过程,将语篇翻译对等的内涵解释为原作与译作在语篇的同质关系,文化中介角色要求译者在语用推理、语义重构、文化差异融通3方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学术报告评语的写法

写学术报告评语 肖**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臵数据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臵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较好,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臵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怎样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 1.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涉及到能否毕业、能否得到相应学位,或能否以优秀的评价取得相应学位等问题。因此,客观、准确地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每位论文评阅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2.评价依据学位论文评语需要对所提交审查的论文作出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由于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两大类,所以,对论文的要求也有原则不同。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语法隐喻

第九章语法隐喻 9.1 韩礼徳1985/1994模式 在韩礼徳《功能语法入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中主要提到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入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两种形式。 9.1.1 概念隐喻 在概念隐喻中韩礼徳显示一个属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参加第4章)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例如, (1)a.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例1a的语义是一个物质过程,而例1b的语义是一个心理过程,每句中的功能成分科分别见图9—1和图9—2.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参与者:动作者过程:物质环境:地点环境:时间 图9—1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参与者:感觉者过程:思维:感觉现象环境:地点 图9—2 9.1.2 人际隐喻 在人际隐喻中,韩礼徳则区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前者表现为情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而语气可以由多种言语行为互相转换。 9.1.2.1 情态隐喻 情态隐喻表现在原来由情态动词体现的情态情态语义可以由词汇语法层次的其他形式体现,如例2。 (2)a. 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 b. 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 图9—3表示例2a和例2b中涉及隐喻化的语义成分。 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 情态:概率主语情态:概率限定词谓语词 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 αβ 主语限 定 语 谓 语 词 主语情态:概率限定词谓语词 图9—3 我们从图9—3中可以看到:(1)英语中情态动词may和might的情态语义可由例 2a中的副词Probably和例2b中的I don’t believe小句体现;(2)例2a中的副词Probably和never中的否定语义成为例2b中的α小句,虽然这个小句的主语、限定词和谓语动词齐全,

参加讲座心得体会

参加讲座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讲座,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通过一些问题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之后跟杨老师的谈话,也让我从心中反思了自己,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所以一定要虚心好学,这样才能是自己进步! 参加讲座心得体会 [篇2] 时光在我们不经意之间飞逝而去,我们已经从青涩的一年级新生成长为成熟的大四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四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踏入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从讲座中了解到了许多当今化学研究进展,使自己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督促自己学习实践,为未来打好基础。 在听讲座上我们要深化专业知识,使自己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听学术讲座时,要有一定的基础,不然我们就不能够及时地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在老师的《什么是分析化学》这一讲座中,我们能够先了解这一专业名称的真正含义,随着老师的一步一步的讲解,我们慢慢地对分析化学的了解加深。在听这一讲座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析化学的课程,但

我们只是学习了很基础的东西,需要加深了解的只是还很多。我们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对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而学术讲座距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激光技术及其应用》、《长链脂肪酸甲酯催化制备长链脂肪酸醇的研究》、《ABO2型氧化物导电性研究》、《现代测试技术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作用》、《有机光电子研究的新进展》等讲座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化学的广泛应用,还让我们看到了化学无限前景。 当前由于许多废水、废气与废渣仍未经严格处理就外排,导致我国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一方面旧帐未清,许多老厂的治污措施因种种原因,并未完全到位:另一方面又新建了许多污染较难治理的小厂,使环境对污染的负担呈有增无减的趋势。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未来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我们可以运用化学手段对环境进行监测,《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动向》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环境监测的现状与方法,同时我们从课堂和试验中对环境保护加深了了解。 近年来国际上较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的研究,目的是发展环境友好技术、环境无害技术或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强调化学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反 应的高选择性,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品或废物,实现或接近零排放过程。工艺过程中强调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溶剂及催化剂,同时生产环境友好产品。这样可以减少末端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