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尔邦节的习俗和礼仪

古尔邦节的习俗和礼仪

古尔邦节的习俗和礼仪
古尔邦节的习俗和礼仪

古尔邦节的习俗和礼仪

穆斯林遍布在中国多个省市,由于地域的差异,也造成了穆斯林庆贺古尔邦节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虽说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所有的穆斯林来说,古尔邦节都是神圣庄严的。那么,各地的穆斯林庆贺节日都有怎样的习俗和礼仪呢?

维吾尔族

中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古尔邦节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过节前,牧区农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参加会礼。无论城市农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而广场四周则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点。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沐浴全身,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于是宰牛宰羊宰骆驼还是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

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族

宁夏山区的回族穆斯林将古尔邦节称为“大尔德”。云南、贵州等地的回族穆斯林则将古尔邦节称为“小尔德”。都在开斋节过后第七十天举行。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

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古尔邦节,就是根据这一宗教传说,长期发展演变而来的传统民族宗教节日,其内涵已有多重复合内容,与单纯宗教节日有了很大区别,而且主要内容已不再是宗教内容。中国回族穆斯林不论信教与不信教,都按照各地不同的民间习惯欢度古尔邦节。规模不管大小,均

以村、乡、镇、巷为单位进行,有的地方按传统习惯过三天,有的地方只过一天。

节前的穆斯林通常都要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服装,欢乐地奔跳。然后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

回族穆斯林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意思是,无论多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要参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风俗习惯,那么,你也得随俗。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聚礼中,大家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撒拉姆”问好。

会礼结束后,举行的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宰牛、羊、骆驼献牲。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每人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牲灵。所宰的肉一般分为三

份:一份自食,一份馈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完成后,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新疆地区的回民在古尔邦节无论男女都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新疆农村一般还举行叼羊、对唱等活动,对唱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特别爱唱《花儿与少年》等民歌。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也唱“花儿”。

各个国家的习俗礼仪及禁忌

一.东方国家习俗礼仪 1.日本 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日本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表示诚恳、可亲。初次见面,向对方鞠躬90度,而不一定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遇到女宾,女方主动伸手才可以握手。如果需要谈话,应到休息室或房间交谈。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烟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烟,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着打扮,平时穿着大方整洁。在正式场合一般穿礼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不随便脱衣服,如果需要脱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在一般场合,只穿背心或赤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在日本,“先生”的称呼,只用来称呼教师、医生、年长者、上级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如果对一般人称“先生”,会让他们感到难堪。 和日本人谈论茶道,是非常受欢迎的。茶道,是日本人用来修心养性、进行交际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艺,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间习俗。 他们喝茶不直接把茶叶放进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珑的茶壶里。倒的时候,用一个小过滤网防止茶叶进入杯里。而且总以半杯为敬,一般不再续茶。这常使喝惯大杯茶的中国人总觉得难以解渴。 不管家里还是餐馆里,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就行。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 赠送礼品时,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日本不太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给。付小费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忌“9”、“4”等数字。赠送礼品的时候,不要赠数字为“9”的礼物,因为日语里“9”的读音和“苦”一样。“4”的发音和“死”相同,所以在安排食宿时,要避开4层楼4号房间4号餐桌等。日本商人还忌讳“2月”、“8月”,因为这是营业淡季。另外,讨厌金银眼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 日本人对中国的绍兴酒、茅台酒非常感兴趣。不吃松花蛋。用筷子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还有“忌八筷”的习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时,还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里。 把书法作品或是精美的印章送给日本人,是受欢迎的。我们中国人喜欢把印章的边缘特意刻成破碎型,以示古老苍劲。如果这样送给日本朋友,对方就会不高兴了,他们认为这种不完整是不吉利的。 2.韩国 韩国是单一的民族朝鲜族,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1/3。 韩国人讲究礼貌,待客热情。见面时,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大麦茶招待客人,有时候还加上适量的糖和淡奶。这些茶点客人必须接受。 韩国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交换名片。韩国很多人养成了通报姓氏习惯,并和“先生”等敬称联用。韩国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韩国人业务洽谈,往往在旅馆的咖啡室或附近类似的地方举行。大多数办公室都有一套会客用的舒适的家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韩国人注重服饰,

世界各国礼仪风俗

国外风俗与礼仪 结业论文 指导老师:刘伶俐 学生:杨胜利 学号:2012112206

摘要:西方礼仪课堂上,我们学到许多国家在不同方面的礼仪,这篇文章中我 只选择了国外的服饰礼仪进行介绍。服饰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表示尊重与友好,达到交往的和谐而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行为规范。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服饰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涵养;通过服饰可展示个体内心对美的追求、体现自我的审美感受;通过服饰可以增进一个人的仪表、气质,所以,服饰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但是,世界上的各国在服饰上有着不同的欣赏标准,下面我会从不同的国家中挑选几个比较典型的进行介绍。分别是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南非共和国,美洲的巴西,欧洲的英国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希望从这些不同大洲,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一下国外的服饰礼仪,也是我们从《国外风俗礼仪》课堂上学习的最好展示。 关键词:服饰礼仪文化气质各国服饰介绍 世界各国礼仪风俗 要点: 1。培训的主要目的:了解客人,胸怀世界。(南外的校训) 2。饭店主要的客源国介绍(数字比例) 3。抛砖引玉,不尽之处,多多指正。 4。引入一个笑话:美国人、法国人、中国人沙漠行走的故事(配合搞笑的图片)

介绍以下几个国家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 一。国家简介 二。风俗礼仪 三。国人性格 四。饭店长住公司客人简介(照片) 穿插游戏:猜字游戏(礼仪风俗方面的名词、国家代表人物等) 介绍1本好书、1张好碟、1个网站。 最终回到主题:开阔视野,了解客人、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 韩国正式名称是大韩民国。全国面积9.9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4485万,首都是首尔。太极旗是韩国的国旗,国歌为爱国歌。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韩国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饮食: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韩国人不喜欢较油腻的炒菜,喜欢清淡的生菜,

2021年古尔邦节及中秋节活动方案

古尔邦节及中秋节活动方案 古尔邦节及中秋节活动方案 再过不久,就要迎来中秋节及古尔邦节,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了古尔邦节及中秋节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7日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古尔邦节的名称、起源及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古尔邦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收集古尔邦节的相关资料。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询问周围 ___族朋友古尔邦节的礼仪。 第二阶段:以队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2、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C、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3、第二主题:话说古尔邦节 A、古尔邦节的来历 B、古尔邦节的习俗 4、第三主题:古尔邦节、中秋节融情活动 A、汉语班、双语班结对子举办活动 B、抢板凳活动 C、学生自由表演节目 D、麦西来普舞蹈表演 5、同学们之间交流:中秋节、古尔邦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节? 四、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着重酝酿家的氛围和格调,诠释中秋、古尔邦节的内涵和底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触动同学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共鸣,并使其能以最快和最自然的方式融入其中,深刻感受校园大家庭的温暖与亲情。 一、指导思想 以小平理论、“ 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不断创新、营造氛围、切合实际、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凸现浓郁的回乡特色,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二、组织领导 成立上海西路街道“两节”系列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王洪俊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吴静、李仁平同志担任,成员由周佳炽、段伏祥、慎洁、马泉、郭月侠、马红梅、徐晓丽。 “两节”系列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族宗教办公室,段伏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个国家的风俗和礼节

1.日本 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日本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表示诚恳、可亲。初次见面,向对方鞠躬90度,而不一定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遇到女宾,女方主动伸手才可以握手。如果需要谈话,应到休息室或房间交谈。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烟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烟,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着打扮,平时穿着大方整洁。在正式场合一般穿礼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不随便脱衣服,如果需要脱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在一般场合,只穿背心或赤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在日本,“先生”的称呼,只用来称呼教师、医生、年长者、上级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如果对一般人称“先生”,会让他们感到难堪。 和日本人谈论茶道,是非常受欢迎的。茶道,是日本人用来修心养性、进行交际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艺,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间习俗。 他们喝茶不直接把茶叶放进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珑的茶壶里。倒的时候,用一个小过滤网防止茶叶进入杯里。而且总以半杯为敬,一般不再续茶。这常使喝惯大杯茶的中国人总觉得难以解渴。 不管家里还是餐馆里,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就行。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 赠送礼品时,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日本不太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给。付小费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忌“9”、“4”等数字。赠送礼品的时候,不要赠数字为“9”的礼物,因为日语里“9”的读音和“苦”一样。“4”的发音和“死”相同,所以在安排食宿时,要避开4层楼4号房间4号餐桌等。日本商人还忌讳“2月”、“8月”,因为这是营业淡季。另外,讨厌金银眼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 日本人对中国的绍兴酒、茅台酒非常感兴趣。不吃松花蛋。用筷子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还有“忌八筷”的习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时,还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里。 把书法作品或是精美的印章送给日本人,是受欢迎的。我们中国人喜欢把印章的边缘特意刻成破碎型,以示古老苍劲。如果这样送给日本朋友,对方就会不高兴了,他们认为这种不完整是不吉利的。 2.韩国 韩国是单一的民族朝鲜族,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1/3。 韩国人讲究礼貌,待客热情。见面时,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大麦茶招待客人,有时候还加上适量的糖和淡奶。这些茶点客人必须接受。 韩国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交换名片。韩国很多人养成了通报姓氏习惯,并和“先生”等敬称联用。韩国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韩国人业务洽谈,往往在旅馆的咖啡室或附近类似的地方举行。大多数办公室都有一套会客用的舒适的家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韩国人注重服饰,男子穿西服、系领带。 如果邀请去韩国人家里做客,按习惯要带一束鲜花或一份小礼物,用双手奉上。不要当着赠送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进到室内,要把鞋子脱掉留在门口。

古尔邦节的来历

古尔邦节的来历 古尔邦节的来历总结归纳精选: 古尔邦节的由来 古尔邦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内含“牺牲”“献身”的意思,因此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由duanmeiwen整理] 传说很久以前,阿拉伯北部人民的祖先、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安拉,并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到密那山谷宰掉自己的儿子为安拉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带着自己的儿子到了密那山谷,正要把儿子依斯玛义杀死时,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对他的虔诚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只羊,代替了易卜拉欣之子的牺牲,这就是宰牲节的来历。以后每年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宰羊献

祭,相沿成俗。伊斯兰教成立后,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使用的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人要相互拜节,过去有成见的人,在节日里见面时也要互相问候,并消除隔阂,言归于好。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搞笑个性签名超拽 总结归纳精选: 古尔邦节的来历和好处 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圣纪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伴随着暖融融的春季

第六章 人生仪礼

第六章人生仪礼 第一节人生仪礼的性质 一、人生仪礼的概念 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 二、人生仪礼的性质 人生仪礼是社会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人生仪礼与社会组织、信仰、生产与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织,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民俗文化类型中的生命周期观和生命价值观。 3、【法】范·热纳(Arnold van Gennep) 《通过仪礼》:“脱离仪式”、“转换仪式”、“合入仪式” 【英】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阈限理论” 诞生仪礼 一、求子仪式 向神灵祈子 由旁人送子 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二、孕期习俗 1、孕期禁忌; 2、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 三、庆贺生子 生命降生仪式:“洗三”(“三朝”) 进入人群仪式:“满月”及“百岁“(百禄) 预卜前程的仪式:”周岁”(抓周儿“仪式) 成年仪礼 一、成年仪礼的习俗表现 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 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二、成年仪礼的规范和特征 1、行成年礼的年龄规定 2、成年仪礼的性别区分 3、成年仪礼的考验 4、成熟的标志 三、成年仪礼发生变化的原因 农业社会组织形式的制约 对教养过程的日渐重视 婚姻仪礼 一、婚姻形态 一般的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制 特殊的婚姻形态 抢婚b、童养婚c、冥婚d、入赘婚 e、转房婚 f、典妻 g、不落夫家 h、表亲婚 二、结婚仪礼程式 相亲、定婚阶段:媒、帖、聘的含义 迎娶阶段:祈求吉祥、多生贵子的祝愿

阿拉伯国家的礼仪文化

阿拉伯国家的礼仪文化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阿拉伯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以及与穆斯林民族交往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文化特点和风俗禁忌。 关键词:阿拉伯民族礼仪文化穆斯林风俗礼品禁忌 在世界众多民族中,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有三亿多人口,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袤的大地上。尽管他们居住的地域不同,但是,以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为主要特征的阿拉伯文化纽带把阿拉伯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之上,阿拉伯民族礼尚往来、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也逐渐统一起来。 见面问候说不完 阿拉伯民族热情好客,世人皆知,从阿拉伯人见面时那一大套问候语就足以看出这一点。阿拉伯人即使与生人初次见面,也会主动跟对方打招呼:“色俩目尔来伊库姆”(为音译,直译是“和平降临于你”,意译为“你好”)这是一句全世界穆斯林通用的问候语。回答时要说:“窝阿来伊库姆色俩目”。双方握手致意后,两人还会相互寒暄,问一些诸如:“您身体好吗?”、“您家里人好吗?”等客套话,对此,大多数阿拉伯人会用“一切赞美归于真主”和“真主仁慈”来作答。因为阿拉伯人多数是穆斯林,他们习惯将这些赞美真主的话时刻挂在嘴边。 感情深,脸贴脸 如果是两个老朋友相见,那么,光说几句“你好”和握握手显然是不够了,必须相互拥抱,再行贴面礼,才能显出热情来。行贴面礼时,一方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然后,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贴面三次,即左——右——左。在贴面的同时,双方会低语道:“艾赫兰——艾赫兰——艾赫兰”(意为“你好”,阿拉伯一种常用的问候语)。如果俩人关系十分亲热,会在贴面的同时,嘴里发出亲吻的声音。(注意:不是真的亲吻,而是拟声而已)。此外,有少数阿拉伯人在见面时除握手以外,还会亲吻对方的鼻子和额头。因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做礼拜的时候,额头和鼻子是最先着地的地方,吻这两个部位,表示尊重对方,同时期望对方吉祥如意。 握手规矩多 异性之间见面,一般只行握手礼。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伊斯兰教的教义规定,男女之间授受不亲,因此,男士不可以主动向女士伸手致意,一般是女士先伸手,男士方可握手,而且在握手的时候只握女士的指尖,点到即可。男、女握手时,男士必须从座位上站起来,而女士则不必。说到握手,还应特别注意:阿拉伯人上厕所和做脏活时用左手来完成,右手才是洁净之手。因此,握手时,只能用右手。如果用左手同阿拉伯人握手,通常他们不会理睬你,只是点头示意,此时的场面会非常尴尬。

手拉手民族团结融情主题班会简报

手拉手民族团结融情主题班会简报 XX 二中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拉手”融情 主题活动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重大节日,中秋节是 中国的传统佳节。今年,适逢双节一起到来,XX 二中为进一步深化“感恩、融情”教育活动的理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于 9 月 19 日下午第四节课开展了“我到你家吃馓子,你来我家吃月饼”为主题的融情活动。 9 月 19 日下午,XX 二中的学生们都带了精心准备的馓 子和月饼,师生欢聚一堂,共同欣赏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小品、舞蹈,在活动中互相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中秋节和古尔邦节的来历,民族同学给汉族同学介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的来历,让汉族同学了解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汉族同学向民族同学介绍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和习俗,让民族同学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民汉同学共同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九年级 2 班吴浩同学说:“本次融情活动让我们民汉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融合,以后这样的活动我们要多开展,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要互相帮助。” 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同学们都获益匪浅,不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更让大家意识到了民族的团结力量与社会和谐

对我们的重要性,本次活动使 XX 二中各族同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奠定了基础。 XX二中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拉手”融情 主题活动 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重大节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今年,适逢双节一起到来,XX二中为进一步深化“感恩、融情”教育活动的理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于9月19日下午第四节课开展了“我到你家吃馓子,你来我家吃月饼”为主题的融情活动。 9月19日下午,XX二中的学生们都带了精心准备的馓子和月饼,师生欢聚一堂,共同欣赏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小品、舞蹈,在活动中互相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中秋节和古尔邦节的来历,民族同学给汉族同学介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的来历,让汉族同学了解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汉族同学向民族同学介绍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和习俗,让民族同学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民汉同学共同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九年级2班吴浩同学说:“本次融情活动让我们民汉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融合,以后这样的活动我们要多开展,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要互相帮助。”

第六章 餐饮礼仪

第六章餐饮礼仪 第一节宴请礼仪 一,宴请的类型和特点 1,按宴请的习惯分,有中餐宴请、西餐宴请和中西合餐宴请,常见的有冷餐会、酒会、茶会、自助餐 2,按举办规格分,有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和家宴 3,按举办的目的分,有欢迎宴会、庆贺宴会、答谢宴会、送别宴会等 4,按举办的时间分,有早宴(茶)、午宴、晚宴、夜宴(宵夜) 二,宴请的筹备 1,确定宴请对象、范围、规格和形式 2,确定宴请的时间、地点:注意,宴请的时间选择不宜安排在宾客的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之际或有禁忌的日子 3,发出邀请:一般应提前3---7天 4,选定菜谱:要以宾客优先;营养平衡、搭配合理;即经济实惠有扬己所长;席位安排; 场所布置 三,主办者在宴请中的礼仪要求 1,迎宾 2,引宾入座 3,致辞祝酒 4,请侍应生唱菜、介绍其特点及实用方法 5,当主宾食用完水果后,主人应随主宾起立宴会既告结束 6,告辞时,主人应将主宾送至门口 第二节中餐礼仪 一、中餐的出菜顺序 *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凉拌海蛰皮、皮蛋等。 * 有时冷盘之后,接着出四种热盘。常见的是炒虾、炒鸡肉等。不过,热盘多半被省略。 * 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多于适当实际上桌。如菜单上注明有“八大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 * 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在豪华的餐宴上,主菜有时多达十六或三十二道,但普通是六道至十二道。 * 这些菜肴是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种烹调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顺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浓腻交互搭配,或干烧、汤类交配列为原则。最后通常以汤作为结束。 * 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

墨西哥的习俗礼仪

墨西哥的习俗礼仪 (1)社交礼仪 在墨西哥熟人见面时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拥抱礼与亲吻礼。在上流社会中,男士们往往还会温文尔雅地向女士们行吻手礼。通常,他们最惯于使用的称呼是在交往对象的姓氏之前,加上“先生”、“小姐”或“夫人”之类的尊称。前去赴约时,墨西哥人一般都不习惯于准时到达约会地点。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露面总要比双方事先约定的时间晚上一刻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待人的礼貌。 (2)服饰礼仪 墨西哥人的穿着打扮,既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墨西哥人的传统服装之中,名气最大的是“恰鲁”和“支那波婆兰那”。前者是一种类似于骑士服的男装,看起来又帅又酷。后者则为一种裙式女装,穿起来让人显得又高贵,又大方。墨西哥人非常讲究在公共场合着装的严谨与庄重。在他们看来,在大庭广众之前,男子穿短裤,女子穿长裤,都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墨西哥出入公共场合时,男子一定要穿长裤,妇女则务必要穿长裙。 (3)餐饮礼仪 墨西哥人的传统食物主要是玉米、菜豆、和辣椒。它们被称为墨西哥人餐桌上必备的“三大件”。

墨西哥的菜以辣为主,有人甚至在吃水果时也要加入一些辣椒粉。墨西哥人还有吃仙人掌的嗜好。在他们看来,仙人掌与香蕉、菠萝、西瓜一样,可以当水果吃。 在墨西哥,许多人都有以昆虫作菜的爱好。 (4)习俗禁忌 国花:仙人掌国鸟:雄鹰国石:黑曜石最喜欢的颜色:白色最不喜欢的颜色:紫色最讨厌的数字:13 忌讳:黄色和红色的花不可送人。 墨西哥的社交习俗礼仪 墨西哥人口约1.069亿(2006年),人口居世界第11位。,人口中印欧混血种人占人口的90%,印第安人占人口的10%,还有少数白种人。墨西哥的居民中有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墨西哥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墨西哥的首都设在墨西哥城Mexico City,Ciudad de Mexico ,墨西哥城面积1525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海拔搞定为2240米。 墨西哥熟人间见面时一般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是亲吻礼和拥抱礼。在墨西哥上流社会的交际社交中,男士们往往还会温温而雅地向女士们行吻手礼。称呼:通常,墨西哥人最惯于使用的称呼就是在交往对象的姓氏前面,加上“先生”、“夫人”或“小姐”之类的尊称。赴约时,墨西哥人一般都不习惯于准时到达约会的地点,这点要有耐

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名称和日期.doc

春节夏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夏历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 端午节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 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1月1日元旦节公历新年放假一天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庆祝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不放假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 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不放假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儿童放假一天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放假

8月1日建军节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不放假 9月10日教师节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小学、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放假一天 10月1日国庆节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吃元宵不放假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屈原(存在争议),吃粽子,赛龙舟不放假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中国的情人节不放假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七月半” 不放假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不放假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老年节不放假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祭祖先神灵,祈丰收吉祥不放假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祭灶,送灶王爷上天不放假 农历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除夕岁末,守岁不放假 回历10月1日开斋节又称“肉孜节”,斋月结束,伊斯兰教节日不放假

古尔邦节的习俗古尔邦节的习俗古尔邦节又称宰牲

古尔邦节的习俗-古尔邦节的习俗古尔邦 节,又称宰牲 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 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与开斋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2016年中国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为公历9月24日。联合国公布的日期为9月23日。 中文名,宰牲节。日期,伊斯兰历12月10日。宗教,伊斯兰教。 拉丁文称为‘īdu A??ā 。“尔德”是中文“节日”的音译。亦称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忠孝节”。“尔德节”或“古尔巴尼”。意为“献祭”“献牲”含有“牺牲”“献身”。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称作“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的。为朝觐功课的重要仪式之一。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又称“大节”。 是伊斯兰教重要节日之一。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麦加朝圣过后。据古兰经记载。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没有儿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赐给他一个儿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儿子。他衷心感谢真主的恩赐。精心抚养幼子。十几年后的一天夜里。伊卜拉欣作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爱的儿子宰掉献祭以考验他的诚心。伊卜拉

欣惟命是从毫无迟疑。他懂事的儿子也毫无惧色并鼓励父亲宰己献祭。于是。伊卜拉欣作着宰子的准备。 伊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 伊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让伊卜拉欣刀下留人。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 这时伊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当伊斯兰教创立后。穆斯林们承认伊卜拉欣并尊为圣祖。每年的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成为所有信伊斯兰教的人们的传统节日之一。古(gǔ)尔(ěr)邦(bāng)节(jié)的宰牲。起源于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易卜拉欣独尊安拉并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作为敬拜安拉的一种方式。人们对他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而且当时易卜拉欣老来无子。 甚是烦恼。即向安拉祈祷:倘若安拉给他一子半女。即使以爱子做为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后来。他的妻子真生了一个儿子——伊斯玛仪。伊斯玛仪的出生。给他老两口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光阴荏苒。他把许愿的事情忘记了。在伊斯玛仪长成一个英俊的少年的时候。安拉的考验来了。安拉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于是他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 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遵从主

不同的国家的见面礼仪(待人处事)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礼仪: 1.在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里,见面时行双手合十礼; 2.在日本,人们不习惯于身体接触而行鞠躬礼; 3.在波兰,男女之间见面,男子要吻妇女的手致意; 4.在欧美国家熟人见面有拥抱的习惯。而世界大多数国家见面是以

握手致意。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墨西哥 在墨西哥熟人见面时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拥抱礼与亲吻礼。在上流社会中,男士们往往还会温文而雅地向女士们行吻手礼。通常,他们最惯于使用的称呼是在交往对象的姓氏之前,加上“先生”、“小姐”或“夫人”之类的尊称。前去赴约时,墨西哥人一般都不习惯于准时到达约会地点。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露面总要比双方事先约定的时间晚上一刻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待人的礼貌。 阿根廷 阿根廷人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礼仪与欧美其他国家大体上是一致的,并以受西班牙影响为最。阿根廷人大都信奉天主教,所以一些宗教礼仪也经常见诸阿根廷人的日常生活。在交际中,普遍采取握手礼。在与交往对象相见时,阿根廷人认为与对方握手的次数是多多易善。在交际场合,对阿根廷人一般均可以“先生”“小姐”或“夫人”相称。 巴西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都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目前,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除此之外,巴西人还有一些独特的见面礼。其一,握拳礼。其二,贴面礼。其三,沐浴礼。 埃及 握手礼——禁忌是不要用左手 拥抱礼——力度适中 亲吻礼——根据交往对象不同分为: 吻面礼,一般用于亲友之间,尤其是女性之间。 吻手礼,向尊长表示谢意或是向恩人致谢时使用。 飞吻礼,多见于情侣之间。 南亚摇头礼 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人们相互交往时,往往彬彬有礼地摇头。他们的表敬礼俗是:向左摇头则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点头则表示不同意。这恰恰与中国的"摇头不算点头算"相反.

2021春节主题班会教案

2021春节主题班会教案 -------新的开始 会前准备: 1.主持人:班主任 2.参加人员:全体同学 3.班会目的:使同学们了解春节,了解传统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热情。 4.班会前准备:同学们预先了解春节的来历、春节的趣事等等关于春节的知识。 5.准备春节剪纸、书法作品展示。 6.全体同学学习歌曲《新年好》。 班会流程: 一、班主任介绍班会目的、背景等等。 1、背景:2021年是祖国开启新征程,由小康社会向现代化起航的第一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第一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意义重大。 2、春节的来历。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

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传统佳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介绍春节的习俗。 (1)扫尘。扫尘,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掸拂尘垢蛛网,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 (2)团年饭。又称,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趁着除夕来临回老家和家人团聚,目的是在过年前一家人一起共度农历新年。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很多寓意。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对一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3)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阿拉伯国家的礼仪文化总结

阿拉伯国家的礼仪文化 李雪飞 201003030109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阿拉伯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以及与穆斯林民族交往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文化特点和风俗禁忌。 关键词:阿拉伯民族礼仪文化穆斯林风俗礼品禁忌 在世界众多民族中,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有三亿多人口,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袤的大地上。尽管他们居住的地域不同,但是,以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为主要特征的阿拉伯文化纽带把阿拉伯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之上,阿拉伯民族礼尚往来、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也逐渐统一起来。 见面问候说不完 阿拉伯民族热情好客,世人皆知,从阿拉伯人见面时那一大套问候语就足以看出这一点。阿拉伯人即使与生人初次见面,也会主动跟对方打招呼:“色俩目尔来伊库姆”(为音译,直译是“和平降临于你”,意译为“你好”)这是一句全世界穆斯林通用的问候语。回答时要说:“窝阿来伊库姆色俩目”。双方握手致意后,两人还会相互寒暄,问一些诸如:“您身体好吗?”、“您家里人好吗?”等客套话,对此,大多数阿拉伯人会用“一切赞美归于真主”和“真主仁慈”来作答。因为阿拉伯人多数是穆斯林,他们习惯将这些赞美真主的话时刻挂在嘴边。 感情深,脸贴脸 如果是两个老朋友相见,那么,光说几句“你好”和握握手显然是不够了,必须相互拥抱,再行贴面礼,才能显出热情来。行贴面礼时,一方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然后,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贴面三次,即左——右——左。在贴面的同时,双方会低语道:“艾赫兰——艾赫兰——艾赫兰”(意为“你好”,阿拉伯一种常用的问候语)。如果俩人关系十分亲热,会在贴面的同时,嘴里发出亲吻的声音。(注意:不是真的亲吻,而是拟声而已)。此外,有少数阿拉伯人在见面时除握手以外,还会亲吻对方的鼻子和额头。因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做礼拜的时候,额头和鼻子是最先着地的地方,吻这两个部位,表示尊重对方,同时期望对方吉祥如意。 握手规矩多 异性之间见面,一般只行握手礼。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伊斯兰教的教义规定,男女之间授受不亲,因此,男士不可以主动向女士伸手致意,一般是女士先伸手,男士方可握手,而且在握手的时候只握女士的指尖,点到即可。男、女握手时,男士必须从座位上站起来,而女士则不必。说到握手,还应特别注意:阿拉伯人上厕所和做脏活时用左手来完成,右手才是洁净之手。因此,握手时,

关于有趣的各国见面礼仪

关于有趣的各国见面礼仪 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往往会衍生出不同的礼仪习俗,因此每个国家以示友好的见面礼仪也各有千秋。即使人们知道如何嘘寒问暖,但在陌生的国度如何大方得体地行见面礼仪却着实让人为难。今天,跟着青少年之家一起看看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吧! 各国见面礼仪 意大利、西班牙和大部分欧洲国家 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欧洲大部分国家,两个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走上前快速地亲吻彼此的脸颊:先是右侧,然后左侧。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对方,也可以通过握手以示友好。这种打招呼方式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是一种惯例。 英国 英国民间见面亲吻的习俗很奇特,灵感可能源于他们周围的欧洲国家。你也可以坚持只和他握手。 德国 亲吻面颊在德国很常见,不过通常只是在脸颊左侧亲吻一下。一些德国斯多葛派人士和部分德国人最近呼吁废除这一见面习俗,他们认为亲吻面颊是异族文化入侵德国文化的一种表现。 法国 法国的亲吻礼仪比较复杂:先亲吻对方的右侧脸颊,亲吻的次数会因为不同的地区而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只吻一下,而在法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见面需要亲吻五下。注意灵活地随机应变就好了。 荷兰 荷兰的亲吻面颊礼仪是要按照脸颊右侧-左侧-右侧的顺序亲吻三下。关系一般的人之间以及两个男人之间是不会亲吻面颊的。 希腊 在希腊,熟人间以握手示友好,而亲近的人则是通过拥抱和亲吻。他们除了亲吻彼此脸颊两下以外,还伴着“拍手”一次,这样的方式使得他们的亲吻看起来更像是精心设计的一记“耳光”。 阿根廷

南美人通常很敏感,新朋友之间亦是如此。一般见面就很随性地拥抱一下(但并不 完全拥抱),然后在对方右侧脸颊亲吻一下。 巴西 巴西女性之间亲吻面颊比男性要频繁得多,如在里约热内卢两个人打招呼要吻彼 此脸颊两下,但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巴西不同的地区亲吻脸颊的次数从一次到三次 不等。单身女性一般要亲吻三次,不过在某些地区,亲吻两次更常见。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第一次见面通常会握手,然后问候“你好!”但亲近的朋友间也许会亲吻 侧面脸颊以示友好。 印度 印度人都知道要和西方人握手,但如果遇见的是当地人并想以传统的方式问候, 可以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头向前倾(但不要鞠躬),然后说“Namaste”(印度合十礼)。 泰国 在泰国,人们打招呼通常先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然后弓着额头触碰指尖。这 在泰国被称为“wai”——手的位置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重。 美国 美国人见面会握手或者碰拳头,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很 赞同这样的问候方式。 各国见面基本礼仪 打躬作揖:作揖无疑可以算作是最古老的一种见面礼仪,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 之前,至清朝的“拱手”礼,延续了几千年,至清朝覆灭,西方新思想传入,作揖、打 躬之礼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跪拜礼:跪拜之礼,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社会,周时就有稽首、顿首、空首三大 跪拜礼仪规定,行礼者必须双手叠加膝前,叩首到地且停留多时。这种礼仪一直到辛 亥革命时才伴随着封建制度一同灭亡。 握手:握手是现在社会大多数国家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广泛运用于政要、商要 和普通百姓之间。行握手礼时,一般要求主人主动,男士必须光手,女士则可以戴手套。另外,握手不能交叉,也不能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

古尔邦节活动总结

“古尔邦节”主题班会 ------活动总结2010年11月17日,全体同学在教学楼A101教室开展了一次以“异乡西夏情,共度古尔邦”为主题的班会。 通过这一次的班会,我们全班同学共同学习了“古尔邦节”的来历、风俗及其对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名族的重大意义。更让同学们深刻的理解“古尔邦节”的含义,使我们这些异地求学的学子们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班会时,首先由班长郭日东作此次主题班会的开场白,之后由团支书孙毅向同学们介绍“古尔邦节”的来历。班长郭日东向同学们讲解“古尔邦节”风俗及其对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名族的重大意义。 班会由郭日东和孙毅为同学们介绍的内容主要有“古尔邦节”的来历、风俗及其对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名族的重大意义。内容如下: “古尔邦",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牲",古亦称“宰牲节”。回族称为古尔邦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称其为库尔班节,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称其为“尔代"(节日)。与开斋节、圣纪节并称的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传说,先知伊拉欣夜里梦见真主安拉,要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献祭,以考验他的忠诚,当他忠诚地执行真主的旨意,举起刀子的一瞬间准备杀其亲生之子时,真主又派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绵羊赶到现场,命令以宰羊代替献子。

从此,在阿拉伯半岛便有了宰牲献祭的风俗。真主的姨者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仍承认伊拉欣为“圣祖"之一,遂承袭这一礼俗,把伊斯兰教历太阴年12月2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 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节日期间,世界各地穆斯林都举行宗教祈祷,宰牲献祭。此日,各族穆斯林要到清真寺集中,彼此握手、拥抱、互相祝福,然后由教长带领,边诵赞词边步入寺内大殿,举行节日会礼,观看宰牲仪式,听阿甸朗诵《古兰经》。有的则成群结队,走亲访友,互致间侯。到亲友家拜访,主人要按照传统的礼节,摆上丰盛的筵席,大家一边同食羊肉、糕点和瓜果,一边亲密畅谈。盛装的男女青年尽情地唱歌跳舞,从白天到黑夜,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申。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族,还有刁羊、赛马、摔饺等体育活动。 这一次的班会举办的非常成功,讲解者用激昂的音调把故事条理清晰的向同学们讲述出来,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久久不能忘,现场气氛十分融洽。在同学们给予的雷鸣般的掌声下,班会终于落下帷幕。所以,我们班委以后一定要经常给同学们开展类似有重要意义的主题班会。 应用化学09101班 2010年11月2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