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1)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1)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1)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1)

《沉积相》考试B 卷

姓名 成绩

一、概念题(计10分,每题2分)

沉积相 风暴流 浊流 生物丘 陆表海

二、根据下列图示,确定相应的沉积环境或沉积相(计30分,每空2分)

1 、确定河流类型

2 、确定湖泊沉积亚相

3 、确定海岸沉积亚相

4 、确定潮坪沉积亚相

三、叙述题(计 60 分)

1 、简述冲积扇四种沉积类型形成过程和沉积特征(15分)

2 、图示河控三角洲沉积序列并说明主要沉积微相特征(20分)

3 、图示潮坪沉积序列并说明砂坪、砂泥坪和泥坪沉积特征(15分)

4 、简述生态礁发育演化的阶段及特征(10分)

出题人:朱筱敏教研室主任:金振奎

《沉积岩石学—沉积相》考试B卷答案

一、概念题

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风暴流:指由季节性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产生的风暴退潮流携带大量沉积物向海流动的密度流。

浊流:是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重力驱动的底流。

生物丘:具地形起伏的生物原地堆积。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水体很浅的浅海。

二、答:

( 1 )曲流河( 2 )辫状河( 3 )网状河( 4 )顺直河( 5 )滨湖(6 )浅湖

(7 )半深湖(8 )深湖(9 )沿岸砂丘(10 )后滨(11 )前滨(12 )临滨

(13 )泥坪(14 )混合坪(15 )砂坪

三、答:

1、答:

(1)河道沉积

河床充填沉积主要由砾、砂沉积物组成,粒度粗,分选也差。成层性不好,可见交错层理,各单层的成层厚度一般为5-60cm。常具明显的切割—充填构造,并且常因这种构造的影响使粗粒物质位于扇体的中部或下部,以致破坏了沉积物粒度从扇顶至扇缘逐渐变细的分布状况。

(2)漫流沉积

漫流沉积物主要由碎屑组成,可含有少量粘土和粉砂。常呈块状,亦可出现交错层理或细的纹层。产状呈透镜状,一系列漫流沉积的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通常构成冲积扇的主题。

(3)筛状沉积

筛状沉积主要由次棱角状的粗大砾石组成,分选较好,其间充填物较少,而且主要是分选好的砂级碎屑,无明显的成层界线,常形成块状沉积层。

(4)泥石流沉积

泥石流经常发育在扇体的上部。其最大特点是砾、砂、泥混杂,分选极差,大者为可达数吨的漂砾,小至粉砂、粘土,但总体是以后者占优势。层理一般不发育。粘度大的泥石流,其粗粒碎屑分布均匀,呈块状层理构造,粘度不大者可具粒韵层理,扁平状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在形态上泥石流呈舌状或叶瓣状,且具有陡、厚而清晰的边缘。

主要由砂、粉砂、泥质组成泥石流成为泥流,粗粒级含量较少,一般不含2mm以上的粗粒沉积物,但分选仍很差,表面可发育龟裂。

2、答: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支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等几个沉积微相:

(1)分支河道微相: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骨架。以砂质沉积为主,粒度比邻近的微相稍粗,分选差。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垂向上具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河道废弃时,上部突变为少见。(2)陆上天然堤微相:发育在分支河道两侧,以细砂和粉砂沉积为主,远离河床沉积物变细、泥质增多,常见各种波状层理及流水波痕,可见铁质结核和碳酸盐结核,少见植物碎片。

(3)决口扇微相: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席状砂层,但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口扇沉积类似。

(4)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间低洼地区,其表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沼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的还原环境。其沉积为深色有机质粘土、泥炭、褐煤,夹有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并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蓝铁矿等自生矿物。当排水通畅时,粘土中的有机质不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

(5)淡水湖泊微相: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湖泊面积小,水体浅,通常3-4m,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有机粘土物

质,并夹有泥砂透镜体。粘土沉积物显示极好的纹理。可见黄铁矿、蓝铁矿,但不成结核。多见原地生长的软体动物贝壳。虫孔发育。河流支流注入时,可形成小型的湖成三角洲沉积。

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划分出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六个沉积微相:

(1)水下分支河道微相: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泥质极少。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冲刷- 充填构造,并见有层内变形构造。垂直流向剖面上呈透镜状,侧向则变为细粒沉积物。

(2)水下天然堤微相:沉积物极细的砂和粉砂。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总体组成。常具少量的粘土夹层。流水形成的波状层理为主、局部出现流水的波浪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交错层理。其他尚有冲刷—充填构造、虫孔、泥球和包卷层理等。有时可见植物碎片。

(3)直流间湾微相:以粘土沉积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砂质沉积多是洪水季节河床漫溢沉积的结果,常为粘土夹层或呈薄透镜状。具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

(4)分支河口砂坝微相:主要由分选好、质纯净的细砂和粉砂组成,具较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成层厚度中- 厚层,可见水流波痕和浪成摆动波痕。

(5)远砂坝微相:主要为粉砂,并有少量粘土和细砂。可发育有槽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水流波痕和浪成波痕以及冲刷充填构造等。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的结构纹层和由植物碳屑构成的颜色纹层在远砂坝微相中也较为特征,向河口方向结构纹层增加,颜色纹层减少,向海方向则相反。

(6)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砂质纯、分选好。广泛发育交错层理,生物化石稀少。

前三角洲亚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三角洲沉积最厚的地区。沉积物大部分是在波基面以下深度范围内形成的,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可含少量细砂,有时可见海绿石等自生矿物。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并常见有广岩盐性的生物化石,如介形虫、瓣鳃类等。

3、答:

(1)岩石类型:浑水潮坪以粘土岩、粉砂岩、细炒岩为主,砾岩极少见。在平面上,由海向陆,沉积物粒度呈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在潮下带的潮汐通道内,因潮流作用强、能量高,沉积物以砂为主,形成水下砂坝、砂滩,并常富含生物介壳和泥砾。潮间坪上,从海向陆,由较纯的砂质沉积过渡为泥质沉积。从而形成了砂坪、砂泥混合坪和泥坪。潮上坪若发育有沼泽,可有泥岩沉积,干旱气候带的潮上坪可形成盐沼、盐坪,可有石膏等蒸发盐类沉积。潮坪沉积的这种平面分布特点,有助于把潮坪沉积与湖泊及正常海相沉积区分开来。

(2)沉积构造:层理类型多样。泥坪上多见水平纹层或水平波状纹层。混合坪上多为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系由涨落潮时形成的砂波与平潮期的泥质沉积组合而成。砂坪上常出现由多次涨潮造成的羽状或人字形的双向形态的交错层理,这是潮坪沉积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潮下带的潮汐通道内可见大型流水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等。

在潮坪上,尤其在砂坪和混合坪上常出现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以及由水流和波浪同时或先后作用而成的叠加类型的波痕。泥坪和混合坪可发育有干裂、雨痕、冰雹痕、鸟眼、泥皮、足迹、爬痕、虫孔等。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泥坪上可见石膏及盐类晶体。

再作用面也是潮坪沉积的重要沉积构造标志,尽管它也可出现于非潮汐环境,但仍是潮汐环境较为特征的构造标志。

(3)生物化石:潮坪生物群以种类少而数量多、海相和陆相混生为特征,而且半咸水生物或广盐性生物大量发育,分异度低。潮上坪常被植物所覆盖,藻类生物较发育,如藻叠层及藻席等。潮间泥坪(高潮坪)上生物较多,扰动现象强烈,混合坪(中潮坪)上较少,砂坪(低潮坪)上更少,偶尔可见生物粪粒聚集成层。

4、答:

根据礁的微相和岩石学特征,可以把礁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生物碎屑浅滩形成阶段。此阶段是生物礁发展的前夕。其岩石主要是一种含生物碎屑的海百合泥质颗粒岩,代表一种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古地形高。礁就是在这种沉积古地形高的基础上,在海侵的地质背

景下发生的。

第二,枝状造礁生物发展阶段。苔藓虫、海绵、钙藻等在机械堆积的地形高上发生和发展。此时水体比较深,造礁生物呈枝状。生物的生长和它们对灰泥的障积作用,使隆起的幅度不断增高,逐渐接近到波浪作用带。

第三,块状造礁生物发育阶段。当生物建造进入到波浪作用带之后,块状海绵和水螅大量发展,成为礁骨架的主要建造者。礁翼出现塌积岩和砂屑石灰岩的夹层,这表明生物礁具有抗浪的特征。此阶段为生物骨架礁的繁盛时期。

第四,放射状红藻阶段。块状海绵和水螅的发展使礁逐渐进入到接近水面附近,红藻开始繁盛。这标志着海水变得更浅,礁开始消亡了。

《沉积相》考试试卷 A 卷

姓名:成绩:

一、概念题(计10分,每题2分)(选作5个概念题)

沉积相,网状河,泥石流,重力流,生态礁,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陆表海

二、简答题(计50分)

01、冲积扇常见四种沉积类型是什么?(4分)

02 、曲河流可分为哪四个亚相?(4分)

03 、据沉积物来源可将湖泊分为哪三种?(4分)

04 、根据被动大陆边缘地貌特点,海洋可分为哪四种沉积相?(4分)

05 、介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无障壁滨岸环境是什么?(2分)

06 、风暴沉积的典型沉积层理名称是什么?(2分)

07 、三角洲形成的过程包含哪两步?(4分)

08 、当河水密度小于海水密度时形成什么类型三角洲?(2分)

09 、三角洲前缘中可能出现的微相类型是什么?(6分)

10 、泻湖中化石特点是什么?(2分)

11 、重力流可按支撑机制划分成哪四种类型?(4分)

12 、生态礁发育演化可分为哪四个阶段?(6分)

13 、沉积相模式的四种作用是什么?(6分)

三、叙述题(计40分)(下列1、2、3题选作两题,4题必作)

01 、图示曲流河沉积序列并说明各亚相沉积特征(14分)

02 、图示鲍玛序列并说明“五段”沉积特征(14分)

03 、图示欧文(Irwin,1965)陆表海能量带模式,并说明X、Y、Z带的沉积特征(12分)

出题人朱筱敏

《沉积相》考试 A 卷答案

一、概念题

沉积相:就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网状河:多河道、弯曲度大、宽深较小、河道稳定性好60%-90% 被江心洲占据,发育在地形非常平缓的地区(坡降<1m/1000km)沉积物偏细、流速缓。

重力流:指借助于重力作用使泥砂砾混杂的流体呈块体从斜坡由高到低地流动。

泥石流:泥砂砾混杂的密度和粘度很大的塑性流体。

生态礁:由造礁生物形成的具有坚固的抗浪骨架,具正性地貌特征的生物体。

二、:简答题

01 答:泥石流、漫流沉积、筛状沉积、河道充填沉积

02 答: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

03 答:碎屑沉积型湖泊、化学沉积型湖泊

04 答: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

05 答:前滨

06 答:丘状交错层理(纹层上凸呈丘状,纹层间相互切割,层系厚度大,波长大)

07 答:①形成河口砂坝,河流分叉

②河道改道,形成新的三角洲朵叶

08答:海洋三角洲

09 答: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

10 答:化石种属少,数量大,壳小体薄

11 答:泥石流和碎屑流、液化流、颗粒流、浊流

12 答:国内:①生物碎屑浅滩形成阶段,②枝状选礁生物发展阶段

③块状选礁生物发展阶段,④放射状红藻阶段

国外:①定殖阶段②拓殖阶段③泛殖阶段④统殖阶段

13答:①比较的标准②观察的指南③水动力解释的基础④新区研究的预测作用

三、叙述题

1.曲流河:①河床亚相:

a:河床滞留沉积、粒度粗、成分复杂、沉积厚

b:边滩:由于河流侧向加积作用而形成,成分成熟度偏低,主要为槽状、板状及位置

不定的平行层理

c:废弃河道

②堤岸亚相:

a:天然堤:由洪水漫溢而成,主要为粉砂岩、粘土

沉积构造:波状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植物根、Ca结核

b:决口扇:洪水冲垮天然堤而成,主要为砂岩其沉积构造

主要是重力流性质、递变层理

③河漫亚相:

a:河漫滩:岩性很细(粉砂、粘土)构造为波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及干裂

b:河漫沼泽/河漫湖泊:泥岩、泥炭或煤、水平层理

④牛轭湖亚相:粘土沉积、水平层理

2.Bouma序列

A段(粒度递变段)

岩性:砂岩、含砾砂岩,水动力:Frr>>1,出现频率:6.4%

构造:递变层理、块状层理、槽模,与下伏层关系:A

B段(下部平行纹层段)

岩性:砂岩,水动力:Frr>>1,出现频率:12.2%

构造:平行层理,与下伏层关系:B/A,b

C段(水流波痕层理段)

岩性:粉砂岩,水动力:Fr<1,出现频率:20.8%

构造:波状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滑塌变形构造

与下伏层关系:C/B,C

D段(上部平行纹层段)

岩性: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水动力:Fr<1,出现频率:23.5%

构造:水平层理,与下伏层关系:D/C,D

E段(泥岩段)

岩性:泥岩段,水动力:Fr<<1

出现频率:37.1%,构造:块状层理、水平层理

与下伏层关系:E/D,

总体特征:①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序列②粒粗厚度大且向上变薄

③出现频率总体向上增加④完整序列厚度几cm~几m

⑤深浅水化石混合出现⑥Bouma序列常不完整出现

3.Irwin陆表海能量带模式:

X带:在浪底以下,属于低能环境,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泥灰岩、泥页岩,可以作为生油层和盖层。Y带:在浪底到波浪能量消耗处,属高能环境,沉积物主要为颗粒碳酸盐岩,可作为储集层。

Z带:波浪能量消耗处向陆一侧,属低能环境,沉积物主要为白云岩,可作为盖层。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教学内容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 章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 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扩大观察范围。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 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温度计 12.1温度计的结构: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12.2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12.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12.4正确使用: 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12.5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6章知识点总复习.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 --6 章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用符号 m 表示。 1 纳米 =10-9 米 2、使刻度尺要注意观察它的 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 3、长度测量 必须估读一位数字 ,要估读到 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若物体对齐最小刻度的 某一刻度,则 估读数为“ 0”。 测量结果由 数字和单位组成。 4、 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 时间测量工具 :钟表,实验室中用 停表 ,时间用字母 t 表示,单位:时( h )分( min ):秒( s )。 6、机械运动:物体的 位置发生变化 叫机械运动。 7、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选 地面为参照物。 8、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参照物的方法: 若两个物体间 有位置变化 ,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 是运动的,若两个物体间 没有位置变化 ,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是 静止的。9、速度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 是快慢和方向都不变 的运动。它在 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与 路程和时间 多少无关。 10、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11、速度的公式: v s ,v 表示速度 (m/s),s 表示路程 (m), t 表示时间 (s)。 t v s ,v 表示速度 (km/h ),s 表示路程 (km) ,t 表示时间 (h)。 t 速度主单位是米 /秒 (m/s),常用单位千米 /时(km/h ),1 m/s=3.6 km/h 。 求路程: s=vt ; 求时间: t s 1 km/h = 1 m/s v 3.6 12、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用 平均速度 描述物 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13、平均速度:用 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计算公式 v 平 s 总 t 总 饱含运动时间和停顿时间 . t 总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产生:物体 振动 产生,振动停止,声音也立刻停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2、 声音传播 声音靠 介质 传播(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 V 固 >V 液>V 气 )真空 不能传声 . 3、通常听到的声音是从 空气 传入耳中,声音还可以通过头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方式叫 骨传导 。人通过 双耳效应 判断声源的方位。 4、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 ――声音的高低,发声体的振动 频率 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 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 ――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由发声体 材料、结构 决定。 5、频率单位: 赫兹( Hz ),人听到声音频率范围: 20~ 20000Hz ,低于 20Hz 叫次声波 ,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 6、乐音:由物体 有规则振动 产生,是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专题总结典型例题分析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 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 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 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 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 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B A B C 图1-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1-5单元知识点复习(期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1-5单元知识点复习(期中)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 喝醉(zuì)丝(sī)绦裁(cái)剪 遮(zhē)掩兴致(zhì)茁(zhuó)壮 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 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 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村居儿童碧绿化妆丝带剪刀冲出寻 找 姑娘吐丝柳枝荡秋千鲜花桃花杏花 邮递员先生原来大叔邮局东西太太做 客惊奇 去年美好一堆礼物邓小平植树格外引人注目满意休息树苗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兴致勃勃

六、近义词 裁—剪奔—跑仔细—细心 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格外—特别 兴致勃勃—兴趣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茁壮—瘦弱笔直—弯曲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寻找)春天 2. 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蔚蓝的)天空(柔和的)微风 (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温暖的)阳光(嫩绿的)柳条 (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广阔的)田野(绿油油的)草坪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遮遮掩掩干干净净叮叮咚咚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3.《找春天》最后一个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4.《开满鲜花的小路》第6-1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 读的形式考查。 5.《邓小平爷爷植树》第2-4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 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本章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性质与分类 1、常见几何体:圆柱、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棱锥、圆锥、球体。 2、性质:底面的个数与形状、侧面的个数与形状、是否含有曲面。 3、分类依据:底面数(柱体、椎体、球体);是否含有曲面;是否含有顶点等。总结时注意类比与对比。 4、棱体(棱锥)的命名以及N棱柱棱数、面数、顶点数求法(尝试总结N棱锥的棱数、面数、顶点数)。简单逆向思维应用,根据棱数、面数、顶点数判断是何种几何体(注意数学思想之分类讨论)。 第二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组成与形成 1、组成:点、线、面。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能说出常见几何体中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几条线,分别是什么形状。顶点处有几条棱,几个面。 2、形成:面的旋转。常见几何体可以看作哪些平面图形旋转得到。 第三大板块体与面之间的转化关系(体会数学思想之转化化归思想)。 1、展开与折叠: 一般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展开时注重动手操作到空间想象的转变,折叠时注意结合几何体的性质来判断。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对展开图的观察总结,掌握对面、邻面以及有共同顶点的几个面在展开图中的关系,并能利用逆向思维还原。 截面:截面的形成(面截体),截面的本质(面截面所得线围成的平面)。 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所能得到的截面类型并能通过空间想象做出截面,逆向思维通过截面判断是由什么几何体截得。 2、三视图:主视图(长与高)、左视图(宽与高)、俯视图(长与宽) 会画单独几何体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简单应用之求组合体面积。 根据数字俯视图画出主视图与俯视图(答案唯一),体会三视图之间的联系。 逆向思维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理解答案不唯一),从而得到简单应用之根据三视图推测组合体中小方块数目。 本章贯穿的几大思维: 逆向思维 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转化的思维 学习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 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 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2 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一、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一)、试管 1、主要用途: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2、使用方法: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用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再进行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⑤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 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3、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1、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2、使用方法: 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 处);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1、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2、使用方法: 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 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3、原因: 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 (四)、玻璃棒 1、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的学科。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多。 二、实验和观察 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实验室常用仪器: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用来测量时间间隔是;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电流表测定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的大小;显微镜用来观察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烧杯能用于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药匙用来取用少量; 玻璃棒主要用于、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3.由于人体感官具有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进行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和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的标准量。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l千米(km)= 米(m) 1米=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⑴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 ⑵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即。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单位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指距、步长可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⑶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一 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等。 *滚轮法:测较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 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 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国际单位是。 2.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米3 =分米3 =厘米3 1升=分米3 =毫升=厘米3 3.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体、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或直接测量。 4.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⑴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桌面上。 ⑵观察和值。 ⑶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处相平。俯视时,读数偏; 仰视时,读数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章总结复习素材:第17章 波粒二象性知识点

选修3-5知识点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17.1能量量子化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 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 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在室温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的視觉。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 2、热辐射的特性: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3、黑体:物体表面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除了热辐射之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反射光所致。一些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看起来比较黑,那是因为它吸收电磁波的能力较强,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较弱。 4、黑体辐射: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强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在长波区则与实验偏离很大。 3、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実验基本一致,但 在短波区与实验严重不符,不但不符,而且 当趋于0时,辐射强度竟变成无穷大,这显 然是荒谬。 三、能量子 1、ε叫能量子,简称量子,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一份一份地按不连续方式辐射或吸收能量。 2、普朗克常量:对于频率为ν的能量子最小能量: ε=hν h=6.62610-34J/s。——普朗克常量 17.2光的粒子性 光是电磁波: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是波。 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光电效应:即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2、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①K在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光电子汗,②光电子在UAK电场作用下形成光电流,③阳极A吸收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 3、存在着饱和电流: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4、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①使光电流减少到0的反向电压称为遏止电压。遏止电压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②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③入射光强度决定着: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电子数(光电子)。 ④入射光的频率(颜色)决定着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和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⑤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5、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二、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1、逸出功W0: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①金属表面层内存在一种力,阻碍电子的逃逸。 2、光越强,逸出的电子数越多,光电流也就越大。 3、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1、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浙教版.docx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浙 教版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 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 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 (1)试管架:( 2)试管: (3)停表:( 4 )酒精灯: (5)显微镜:( 6)天平: (7)量筒:( 8)刻度尺: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 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 1 千米 =厘米、 1 米 =微米 =纳米 1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 纳米 =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 具的方法是: (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 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 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

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21x f x f -=…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 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或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运算 类型 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 于B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A,B的 交集.记作A B (读作‘A交B’), 即A B={x|x∈A, 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 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 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并B’), 即A B ={x|x∈A, 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 S的一个子集,由S中 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 子集A的补集(或余 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 , |{A x S x x? ∈且 韦恩图示A B 图1 A B 图2 S A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题

沉积岩与沉积相 请注意: 1、本考试科目提供一套试题参考答案,进入本门课程点在线考试,随机抽题,如果考试题不是其中试题,千万别点最下面的“完成考试”按钮,立即关闭窗口,重新进入抽题,直到抽到所给这套题为止 2、在线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没给答案的可自行发挥,别空题,做完后一定点完成考试显示“答卷结果保存成功”表示提交成功,否则考试结果将无分值

1.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2.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3.河流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4.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 5.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6.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8.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