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杨氏家族历史分析

杨氏家族历史分析

杨氏家族历史分析
杨氏家族历史分析

杨氏家族历史

「弘农」,是杨姓家族的大郡望,具有双层深远的意义:在地缘方面,代表了当初培育他们成长的地方。那远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河南、陕西一带,在血缘方面,则说明了他们是姬周王室的后裔,一脉相承自三千多年前的圣君周文王,当然更是民族共同始祖黄帝的嫡传子孙。

所谓「弘农」,是汉代的一个郡名,范围包括现在河甫省洛阳、嵩、内乡等县以西,至陕西省商县以东之地。这个地方,又是如河跟杨姓家族结下如此深厚的渊源的?

要了解杨姓与「弘农」地区结缘的本末,必须从他们的得姓谈起。

杨姓的起源,在「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述得最为清楚,是这样的:「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阳俟,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二曰杨氏。突生职,职生赤,赤生容胖,字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县,其后以邑为氏。」根据这项考证结论可以知道,周文王的后裔当中,先后有两支以杨为氏:

一支是传自大约两千八百年前西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另一支则传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当时的晋国公族,是由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所传,所以这一支杨氏,当然也是唐叔虞的后裔,跟上述嫡传自周成王的一支,显然同出一祖,只是在血统的分支上略有不同而已。

周宣王之子尚父首先受封的杨国,根据考证,位置是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这个小国,后来于春秋初期被当时强大的晋国所灭,并且改置为晋国的羊舌邑。也大致在这个时候。

尚父的子系,开始以杨为氏,正式诞生了这个著名的姓氏。

第二支以杨为氏的姬周后裔,实际上也是孕育于古杨国的故址,因为,古杨国被晋国改置为羊舌邑之后,邑下又分设了铜崼、杨氏、平阳三个县,而其后晋武公之子伯侨的五世孙叔向,由于高官至晋国的太传而食采于杨氏县,后来叔向的后裔又「以邑为氏」而姓了杨,所以,上述两支杨氏的得姓虽有先后的不同,但发祥的地点则一,当然,现在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地方,也正是普天之下杨姓中国人的最早根源所在。

发祥于山西洪洞县东南的杨氏,后来又怎会以代表河南和陕西地区的「弘农」两个字为表记,长时以来名闻天下?

说起来或许是同一血统的心灵感应所致,因为,不论是传自古杨国的那一支,还是系出晋国公族的那一支,其后他们在面临到国亡或出仕等不得不离开老家的因素时,大家几乎有志一同,全都跑到弘农地区去另立基业了,如此日积月累,到了汉代初期,杨氏已在弘农地区汇为巨族,加上其间又出了许多分别在各方面著有成就的杰出子弟,于是,「弘农杨氏」的名号自此闯出,弘农地区当然也成为了杨姓的最主要繁衍中心。

关于杨氏茁大于弘农地区的过程,刚去世不久的李济博士在其所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一书中,有如下十分的记述:

「杨氏之播迁分布情形,据杨名时杨氏族谱序谓:子孙避乱居华阴(今陕西省);秦汉间,或居河内,或居冯翊(今陕西省),汉有封赤泉侯,后世为安平者,关西伯起(按即杨震)即其裔孙。伯起之后又蕃炽,故今杨氏多言出自关西。

又叔向之子孙,奔于华山而家华阴。杨昌有子三人,曰包、隆、宽。包为后汉武人,关基河内;隆仕寨开基凤州(今陕西);宽亦仕秦,其裔孙分衍于扶风(今陕西)、和顺(今陕西)、原武(今河南)。杨氏在西晋末,已有一部份迁于闽、越,亦有于唐末避黄巢之乱入闽者,自宋代起,福建始成为杨氏播迁之中心。」

杨氏的「四知堂」,跟他们的大合望「弘农」一样,也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创造「四知」一典的,是汉代大名鼎鼎的「关西夫子」杨震,由于「四知」美德在传统文化的永垂不朽,杨震的后裔,一千多年以来便始终以「四知」为堂号,为他们血缘归属的表记。这项传统,直到今天,衍传在台湾岛上的杨氏子孙,也仍然奉守不渝,而且必将千秋万世相承相袭下去。

杨震是东汉安帝时的华阴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人。由于当时的华阴,是位于关西地区,所以他就被尊称为「关西夫子」,而他的后人,也因而有以「关西杨氏」自称的。

有关「四知」一典的出处,以及杨震一生令人无限景仰的事迹,「后汉书」都有翔实的记载,简而言之是这样的:

——杨震,字伯起,少好学,明经博览,时称关西夫子,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五十始仕州郡,举茂才,迁荆州剌史,清廉自守,答却暮夜之贿。后转涿郡太守,延光初,为太尉,时嬖幸充庭,震历疏切谏,遂为中官樊丰等所谐,遣归本郡,道饮鸩卒。

——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遗震,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其实,「四知」杨氏也好,「关西」杨氏也罢,实际上根本就是「弘农」杨氏的一份子。换句话说,由杨震所传的「四知」杨氏和「关西」杨氏,是「弘农」杨氏的一个分支,所以这一支杨氏,向来以「弘农」为他们的大郡望,以「四知」或「关西」为他们的堂号。

弘农杨氏

简介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弘农杨氏,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

弘农杨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杨敞玄孙杨震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朝代,隋朝的建立,使得这个家族更是成为天下望族之首。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也是这一个家族的著名人物。

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及众多的杨氏驸马等,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等。

历史

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晋以后,弘农郡的辖境逐渐缩小,但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始终是弘农郡令人瞩目的地区,因为这里是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策源地,而弘农杨氏在天下杨姓族人的心目中,是最崇高、最受人尊敬的。许多杨姓家谱都把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即是春秋羊舌氏后裔。《氏族略》的《杨氏》条说:“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据《史记·晋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书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换妻子,被祁盈发现,把他两个囚禁起来。有个大夫叫荀砾,因受了祁胜的贿赂,状告祁盈私自抓人,结果晋顷公逮捕了祁盈。杨食我是祁盈的好朋友,认为晋顷公处事不公,一气之下帮祁家杀死了祁胜和邬藏。晋顷公大怒,晋国的其他几家公卿正想削弱公族势力,于是乘机杀死祁盈和

杨食我,并攻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作为这些公卿子孙的食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亦载:“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羊舌肸(叔向)的子孙逃到华山仙谷,居住在华阴(今陕西灵宝),称为杨氏,此即弘农杨氏由山西徙居华阴的历史过程,亦即弘农杨氏之由来。

晋国灭了,“祈盈之难”无踪了,没有政治上的阻碍后,杨家发展壮大了。华阴杨氏文化研究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杨氏自杨道走出山林,重新进入政治舞台后,十余代皆为周室命官,或为大夫、司马,或为太傅、州牧。秦末,华阴杨硕率其八个儿子随刘邦征战,其第六子杨喜因击杀项羽有功而官封赤泉侯,其他七子皆封为将军,杨硕本人封为太史;杨喜第四代孙杨敞也官至宰相,并娶太史公司马迁之女司马英为妻。这个时候,弘农杨氏在朝廷位在列卿,爵为通侯,乘朱轮者十人,史称“西汉十轮”。东汉杨震50岁前穷究学典,设馆授徒,时称“关西孔子”,后入仕,官至司徒、太尉,为官刚正清廉,史称“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继承杨震遗风,均官至太尉,被后人称为“东汉四世三公”。

此后历朝历代,弘农杨氏也是人才辈出,如魏晋时期分掌军国大权的“西晋三杨”;北魏政权中的公室大族杨播兄弟;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隋开国皇帝杨坚;李唐时“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等等,其由东汉杨震肇始的“廉垂四知”、“清白传家”和杨家将“忠烈报国”的家门遗风,对后世历代影响深远。

弘农杨氏部分世系表

第一世: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大史学家司马迁女婿。为弘农族中的第一个宰相,食邑于汝南,后杨氏又有“汝南堂”之称,封安平侯,居弘农,为弘农一世祖。生子杨忠、杨恽。

第二世:杨忠,生子谭

第三世:杨谭,生子宝、并

第四世:杨宝,生子震、衡

第五世:杨震,字伯起,“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誉称得于杨震。生子牧、里(失考)、秉、让(失考)、奉。杨秉,东汉宰相,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从杨震起至杨秉后裔杨彪(8世)均为太尉,后世称为“四世三公”。

第六世:杨奉,生子敷

第七世:杨敷,生子篡、众

第八世:杨众、生子超

第九世:杨超、生子柄、骏、珧、济。骏、珧、济号称“西晋三杨”。

第十世:杨珧、生子结

第十一世:杨结、生子珍、继。杨珍为上谷房始祖

第十二世:杨继,生子晖

第十三世:杨晖,生子佑、恩

第十四世:杨佑,生子钧

第十五世:杨钧,生子暄、穆、俭、宽

第十六世:杨俭,生子文升、文休、文异、文伟

第十七世:杨文伟,生子荣、士、积、安、篡

第十八世:杨荣,生子师、奉、恪

第十九世:杨恪,生子元表、元政

第二十世:杨元政,生子志元

第二十一世:杨志元,生子成名、成规

第二十二世:杨成名,生子凭、凝、凌

第二十三世:杨凌,生子后之

第二十四世:杨后之,字谦人,生子帐诚、帐盛

第二十五世:杨帐诚,生子临琅、临傥、临蝶

第二十六世:杨临蝶,生子居本、居庆、居忠

第二十七世:杨居本,生子再思、再韬

第二十八世:杨再思,生十子:政隆、政滔、政修、政约、政款、政绾、政岩、政嵩、政权、政钦(俭)。再思公为靖州杨一世祖,亲立“再正通光昌胜秀”为字辈。

四知的典故:

来源《后汉书》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经过四次的升迁,做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原来由杨震所推荐为茂才的王密现任昌邑县的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前来拜见,深夜带着十斤黄金用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是怎么样的人,你不了解老朋友我,为什么呢?”王密说:“深夜,不会有知道的人,(您就放心收下吧)。”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走了。后来调动为涿州太守。品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下的拜见。子孙常常只食用蔬食,出行步行,以前的长辈有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产业,杨震不肯,说:“使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节操留给他们,不是很宝贵的财富吗!”

杨奉据闻系出望族,大姓,史称【"弘农杨氏"】,三国中的出场因在李催,当时,杨奉为李催一将.他的出场可谓极其的轰烈,是救天子于水火之中,登时成了风口浪尖的焦点人物.其间经历了李乐等人的登场亮相,也乘机推出了一代名将徐公明的登场,种种迹象表明勤王之兵中唯有他杨奉做到了忠臣之职责.辉煌之后,

是低谷的到来.势力庞大的曹孟德众望所归地成为了天子的保护伞,而杨奉则被认为是泛泛之辈,于是乎,公明离去,大败于曹操,续而投奔袁术,再招安于吕布,如丧家之犬般四处流串,当时的盛况已一去不复返.

杨奉,拥有诸侯一样的盛名,却因没有自己的领地而如丧家之犬,最后,意外的结局竟是被刘备这位当时情况不比他好多少的这样一位人物给灭了。

一场洪门宴,而刘备却没有项羽的"仁慈",最终,曾经威名大作的人物就这样匆匆离开了历史的舞台,而在

罗贯中的笔下,这样一个人的离开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也许,杨奉的兴起,带着许多人的期望,曾几何时,他几乎做到了,可最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究其原因,有很多,不能片面地认定是哪一个,可是‘杨奉之流不足道"也许是个重要的因素,也许他为一将,或许还能安渡一生,可偏偏他站了出来,于是呼如王允等人,匆匆离场

也许,杨奉这样的一生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必然中的偶然,不过相信他一定是郁郁离去,搞不好在被杀的一刹那还在悲叹"时不予我!"

杨奉其实幸运的,因为时虽不予他,却给予了他的子孙,史载隋朝皇室杨坚等人以及后来宋的"杨家将"都是他的后代,再联系到那个时代的名人杨修,依旧是"弘农杨氏",几乎同样的结局,也许那是"弘农杨氏"整个

时期的不得志,而从这里再看,杨奉的结局又成了一种必然.

渐渐地,历史都联系到了一起,而这一切也许本就是一体的

【弘农杨氏】

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函谷关以东,洛阳以西】(PS:请注意,这里是董卓入京之后绝对控制下的地盘!)。这里是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策源地,而弘农杨氏在天下杨姓族人的心目中,是最崇高、最受人尊敬的。许多杨姓家谱都把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然而,弘农杨氏又是借助于【杨震家族】而闻名的。可以说,没有杨震家族,就没有弘农杨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即是春秋【羊舌氏】后裔。《氏族略》的《杨氏》条说:“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据《史记·晋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书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子,被祁盈发现,把他两个囚禁起来。有个大夫叫荀砾,因受了祁胜的贿赂,状告祁盈私自抓人,结果晋顷公逮捕了祁盈。杨食我是祁盈的好朋友,认为晋顷公处事不公,一气之下帮祁家杀死了祁胜和邬藏。晋顷公大怒,晋国的其他几家公卿正想削弱公族势力,于是乘机杀死祁盈和杨食我,并攻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作为这些公卿子孙的食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亦载:“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羊舌肸(叔向)的子孙逃到华山仙谷,居住在华阴(今陕西灵宝),称为杨氏,此即弘农杨氏由山西徙居华阴的历史过程,亦即弘农杨氏之由来。

此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有杨章者,生苞、朗、款。苞为韩襄王将,守修武(今河南修武),子孙因居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朗为秦将,封临晋君,子孙因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款为秦上卿,生硕,字太初,从沛公(汉高祖刘邦)征伐,为太史。”杨硕有八个儿子,第六子杨喜,西汉时封赤泉严侯。杨喜之子杨敷,封赤泉定侯。杨敷的孙子杨敞,字君平,任丞相,封安平敬侯,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有二子,长子杨忠即杨震的曾祖父。

【杨忠】,字孟兰,【安平顷侯】,有【子】名【谭】,【安平侯】。有【二子】:【宝】、【并】。【杨宝】,字雅渊,自幼好学,读书非常用功,习《欧阳尚书》颇有造诣,远近闻名。时值西汉末年,哀、平两个皇帝,昏庸无能,都不理朝政,纲纪败坏,忠*不分,他不愿出仕为伍,便隐居起来,专门教授生徒。后来王莽篡权,做了新朝皇帝,他更是不肯露面。孺子居摄二年(公元7年),他与龚胜、龚舍、蒋翊三人俱被王莽征聘出来做官。他闻讯后,便逃走得不知去向。东汉中兴后,光武帝很佩服他的清高气节,曾经特别嘉奖他,并且派了自己坐的车子,去请他出来做官。他因年老体衰不能进京,老死于家。

【杨宝】的儿子【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三朝】,被杨姓尊为【弘农杨氏始祖】。他自幼继承家学,攻读其父所习的《欧阳尚书》,他“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造诣很高,时称经学世家,【“关西孔子杨伯起”】,成为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儒学家】。【杨震】出名后,长期客居河南湖城县,在其家教授生徒达二十多年。州郡曾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被他婉言谢绝拒绝。《续汉(志)书》载:“教授二十余年,州请召,数称病不就。少孤贫,独与母居,假地种殖,以给供养,诸生尝有助种蓝者,震辄拔,更以距其后,乡里称孝。”【杨震】到了50岁才开始做官,四迁至【荆州剌史】、【东莱太守】。当【杨震】做【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以前他在荆州剌史任内举茂才时由他举荐的王密,正担任昌邑令。王密为报答举荐之恩,便在深夜偷偷拿了10斤黄金去拜见杨震。杨震毅然拒绝接受,并责备王密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他的意思是说,我知道你,所以我才举荐你为茂才;而你却不知道我是个清官?你这是干什么?王密却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非常羞惭地拿上黄金谢罪走了。从此,杨震遂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四知”而扬名天下。

【杨震】是【汉代杨氏】家族史上【第一个】位居【太尉】的高官,他一身正气,忠于朝廷,同以外戚、宦官为代表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杨震的感人事绩,赢得了朝野的普遍赞颂,弘农杨氏正是借助杨震的事绩而扬名天下的。

杨震有五子,长子【杨牧】,做过【富波相】。【杨牧】的孙子【杨奇】,【汉灵帝】时为【侍中】,后出任【汝南太守】。汉献帝时夏入为【侍中卫尉】,从汉献帝西征有功,【杨奇】之子【杨亮】遂被封为【阳成亭候】。

【杨震】的中子【杨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博通群经,常隐居教授。40余岁出仕,【汉桓帝】延熹五年(162年)十一月,由【太常】拜【太尉】,成为三公之首。

【杨秉】为官清正,敢于直言进谏,为【东汉名臣】。先拜【侍御史】,后相继出任【豫、荆、徐、兖】四州的【剌史】,并迁任【城相】。他做官也和他父亲【杨震】一样,十分清正廉洁,以弹劝贪官污吏为己任。他自定剌史的工资为二千石,计日受俸,余禄不入私门。他的老部下见他罢官归里,送他百万钱,他闭门不纳,拒不接受。

他是桓帝的【“劝讲”】,即【老师】,经常给桓帝提意见,桓帝有时不但不听,反而还贬斥他。他“以病乞退”,出为【右扶风】。大将军梁冀用权,杨秉称病不出。梁冀被诛后,他被拜为【太仆】,不久晋升为【太常】。延熹五年杨秉出任【太尉】时,是宦官势力十分炽热的时候,他们任人唯亲,党羽满天下,竟为贪淫,朝野怨恨。杨秉与司空周景联名进谏,桓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杨秉条奏牧守以下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剌史羊亮、辽东太守孙谊等50余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肃然。

【杨秉】之【子】【杨赐】,字伯献,少传家学,长大后常隐居教授门徒,【汉灵帝】时官拜【太尉】、【司空】,是【杨家】在【汉代】的【第三位】【太尉】和【三公】。

【杨赐】之【子】【杨彪】,字文先,少传家学,初举【孝廉】,州举【茂才】。熹平中,【杨彪】以博习旧闻被公车征拜为【议郎】,迁【侍中】、【京兆尹】。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杨彪】由【太中大夫】拜【司空】,同年十二月,迁【司徒】。

从【西汉末】的【杨宝】,经【杨震】、【杨秉】、【杨赐】,到【东汉末】的【杨彪】,【五代】家学相传,培养的【儒学门徒】,【遍及关、洛】。东汉是经学盛行的时代,像【弘农杨氏】这样的【经学世家】,自然备受当时清议公论的推崇和赞许。从【杨震】到【杨彪】,【弘农杨氏】一门【“四世太尉”】,与【汝阳袁氏】同为【东汉】({【最显赫】})的【世家大族】。《后汉书·杨震传》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修虽才子,渝我淳则。”由此可见,弘农杨氏天下“世家大族”的历史地位至此已经完全确立。

华阴古称弘农,境内有一山一水,毋庸说,山当以天下第一险的华山莫属,水自然就是咱渭南的母亲河渭水了。山水相映灵秀相依,在山水的环绕下,这里土地富饶,人民富足。华山更成了华阴旅游业的“大佬”,而人文方面的“大佬”则是华阴的杨氏文化。在悠悠渭水的抚育下,我国的一支大姓在华阴生根繁衍,这就是杨氏家族。众所周知,渭南历史上曾出过80多位宰相,但是,你可知道这其中有一半宰相来自华阴,而又以杨姓宰相占了绝大多数。

为什么华阴有这么多姓杨的宰相呢?这就得对华阴杨氏追根溯源了。公元前514年,杨氏家族的先祖羊舌季夙一家因“祈盈之难”秘密逃亡。羊舌季夙携身怀六甲的妻子仓皇逃离,来到华山旁的仙谷(今仙峪),或许是历史的偶然,也或许是一种巧合,当羊舌季夙看到清幽的仙谷时,竟萌发了结束逃亡生涯的念头,他认为,这仙境般的谷道,倚着奇山峻峰,就像有一座坚固的靠山在救助他们、佑护他们,于是,他们在此停留。

羊舌家族在仙谷白羊峰巅的一座石龛下幸存下来,伴着婴儿的阵阵哭声,一个劫后余生的婴儿就生产在石龛里的一堆茅草上,落地生根,取名道,这个石龛后来被称为羊公石室。羊舌后人为了隐姓埋名,他们便以祖宗封地“杨”为其姓氏,复姓“羊舌”二字从此被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弘农杨姓经过2000多年的繁衍生息,至今已发展到拥有7000多万人口,名列百家姓第16位的千古望族。东汉时期的太尉杨震家族,隋朝皇帝杨坚,唐朝杨贵妃家族,宋代的“杨家将”等等,相传都出自弘农华阴,当今杨姓中90%以上的人,都出自华阴。

如果读者一直关注《渭河上下》,那么应该记得曾报道过的陇西李氏祠堂,李氏尊老子李耳为其宗祖。但李耳其人却根本与陇西毫无瓜葛,李氏祠堂只是以李氏之名在此供奉了不同时期的李氏族人罢了,又以李耳名声最早也最为显赫,所以才供奉他为先祖。而华阴杨氏就不同了,他供奉的是声名远播的族人杨震,而杨震又是有史可考的华阴人。

言归正传,继续探讨杨姓的宰相。晋国灭了,“祈盈之难”无踪了,没有政治上的阻碍后,杨家发展壮大了。华阴杨氏文化研究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杨氏自杨道走出山林,重新进入政治舞台后,十余代皆为周室命官,或为大夫、司马,或为太傅、州牧。秦末,华阴杨硕率其八个儿子随刘邦征战,其第六子杨喜因击杀项羽有功而官封赤泉侯,其他七子皆封为将军,杨硕本人封为太史;杨喜第四代孙杨敞也官至宰相,并娶太史公司马迁之女司马英为妻。这个时候,弘农杨氏在朝廷位在列卿,爵为通侯,乘朱轮者十人,史称“西汉十轮”。东汉杨震50岁前穷究学典,设馆授徒,时称“关西孔子”,后入仕,官至司徒、太尉,为官刚正清廉,史称“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继承杨震遗风,均官至太尉,被后人称为“东汉四世三公”。

此后历朝历代,弘农杨氏也是人才辈出,如魏晋时期分掌军国大权的“西晋三杨”;北魏政权中的公室大族杨播兄弟;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隋开国皇帝杨坚;李唐时“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等等,其由东汉杨震肇始的“廉垂四知”、“清白传家”和杨家将“忠烈报国”的家门遗风,对后世历代影响深远。

由此可见,杨氏家族不但人丁兴旺,更是人才辈出。李唐时杨氏出了宰相世家,所以,华阴杨姓宰相居多就不难解释了。

对于杨氏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成就,华阴市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蔺怀周满脸自豪地说:“天下杨氏出华阴,但凡姓杨的人都喜欢说自己是华阴人,哪怕不是也尽量让自己靠近华阴。如果不姓杨也以娶个姓杨的妻子为美。杨姓的女婿以李隆基最为著名,其次还有文人墨客,像白居易和杜甫都是杨家的女婿。”对于杨氏文化的保护,蔺怀周举例说:“以前华县那地方有个郑国,后来就叫郑县。郑姓以前就是源自华县,后来几个支系外流,南下汉中的叫南郑,东去河南的就叫做郑州和新郑,可是由于没有重视、挖掘和研究这个文化,海内外的郑姓后人寻根问祖都跑到河南新郑去了,正宗的华县祖源地反而没人知道了。从姓氏文化保护方面来看,这是个遗憾。”

所以,如今在这华山渭水之间的华阴人便把杨氏文化看得很重。华山矗立,渭水长流,华阴人也希望他们看重的、保护的杨氏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希望天下杨氏都能够认祖归宗,为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祖先们还个愿。

记杨仁山居士族谱《弘农杨氏宗谱》

在乌石乡长芦村发现的《弘农杨氏宗谱》,是研究杨仁山居士家族史的重要史料。此部宗谱为明万历十年(1582)刻本,当时印刷了四十一部(《凡例》)中言:“俱要珍藏,毋许损失,违者罚银拾两公用,仍为不孝论。”)。查《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9月1版,国家档案局二处等编),该谱国内外各图书馆均无收藏,七甲保存的这部大约是海内孤本了。《综合目录》所收杨姓家谱近四百种,明刻本仅有一种(《徽城杨氏宗谱》七卷,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可见该谱之珍稀。此部宗谱为白皮

纸正楷写刻精印,除首页略有残缺及卷三缺少页外,其余完好,共计264页。此部宗谱为统谱,它包括三个支派的宗谱。首为《芦山岭下杨氏宗谱》,其次为《秋浦开元派宗谱》,再次为《贵池开元涌泉派宗谱》。在明代此三地皆属池州府管辖。杨仁山居士故里一甲二甲杨家村与杨水深所在的七甲当地人皆称之为岭下杨(因两村杨姓皆住芦岭下)。细分之,则前者称大芦岭下杨(该村在大芦岭下),后者称上芦岭下杨(该村在上芦岭下)。两村杨姓同族不同宗。统谱中的《芦山岭下杨氏宗谱》,是七甲的宗谱,并不包括一甲二甲的杨姓,但两村杨氏由共同始祖传衍分派,在一甲二甲杨姓已无宗谱保存的情况下,对研究杨仁山居士家族史仍具有重要价值。由统谱可知,早在南宗末或元初,两村的祖先便都从距一甲二甲杨家村西北五里一处名叫后村(该村目前还在,仍名后村,居民多为杨姓)的地方迁来定居了。

现将此部统谱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全谱共五卷。前为序文五篇。第一篇为《芦山岭下杨氏宗谱序》,作者毕锵。第二篇为《杨氏续修统谱序》,末署“时皇明万历拾年壬午(1582)岁首夏上浣之吉河南郑藩引礼舍人陵阳闇斋程文绣拜撰”。程氏即受杨氏家族的委托编纂此部统谱的执笔者。第三篇为《杨氏宗谱旧序》,末署“时天历二年(1329)春三月之吉翰林侍制兼国史院编修宣郡贡师道撰”。贡师道,元宣城人,字道甫,举茂才。天历为元文宗年号。由此序可知,上次修谱时在元天历年间,距此次再修已有二百五十年。第四篇为《秋浦开元杨氏重修世谱序》,末署“时万历九年辛巳(1581)岁秋八月之吉赐进士出身河南参议青阳柱峰章世仁拜撰”。第五篇为《杨氏宗谱记略》,末署“时万历壬午(1582)孟夏之吉贡士笏山桂远治拜书。”

卷首。首为《凡例》。次为《杨氏祖居八景图说》。《图说》中言:“此地有奇山胜地,命为八景。曰:芦山耸翠、寨岳朝屏、平园竹雾、汤陇松阴、坞池浸月、穰岭凌云、永桥流碧、圭突锺灵。不惟可供眺望,且宅兆所系,人事所由盛者也。”《芦山八景诗》有两组,一为七绝,一为七律。七绝一组云:“一、《芦山耸翠》:万仞芦山秀所皆,岭杨人物此胚胎;参差翠绿垂天表,多是栽培梁栋材。二、《寨岳朝屏》:一山高耸近三台,曾为当时御武来;回峙屏朝知有意,又将文运自此开。三、《平园竹雾》:瑞雾轻笼数亩平,修篁曾有凤凰鸣;而今子益孙犹盛,不尽风摇玉佩声。四、《汤垅松阴》:古垅松阴胜景雄,大夫神化已成龙;孙枝更有凌云志,佇看三台次第通。五、《坞池浸月》:一泓有自开水,万里无云展玉轮;影入绿波珠颗现,光摇碧浪锦蛟腾。六、《穰岭凌云》:举头渺渺与云齐,回首迢迢万岳低;路自最高山上至,人从平地步天梯。七、《永桥流碧》:永兴桥下碧泉通,一脉流传万派同;云雨未施风浪静,青天白日卧长虹。八、《圭突锺灵》:瑞玉灵锺造化全,深藏不欲市王前;故将元土加培厚,留镇关西起后贤。”次为《杨氏重建祠堂记》。次为“刺史杨震公像”(后有苏东坡撰像赞)、“学士应之公像”(后有皇帝敕谕之像赞、朱熹所撰之像引)、“忠襄邦乂公像”、“县尹杨素公像”、“进士杨纲公像”等。最后为《杨氏历代支系图》。

卷一《芦山岭下杨氏宗谱》。此卷实为上芦岭下杨氏宗谱。从三十六世杨素(石埭上芦岭派肇基之祖)起至五十一世上。卷二《秋浦开元派宗谱》。从三十九世始迁祖茂三起至五十世上。卷三《贵池开元涌泉派宗谱》。从四十一世始迁祖喜千起至五十一世止。此三卷中,每世每人名上注明其为某人之子,名下则注明此人与所娶妻某氏生卒年、并所生子女名字。每卷后附有该宗派名人小传。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杨氏始祖得姓由来和家族发展传衍分派的大致情况。杨氏之先出自武帝第三子唐叔虞之后,至晋出公孙王齐生伯侨扫周,其子封为杨侯,因以为氏。至东汉初,有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四十里》华阴人杨宝,统谱推为一世祖。习《欧阳尚书》,西汉哀帝、平帝时隐居教授,不应王莽之征。光武帝高其节,公车特征,不至卒。相传他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鸱枭击伤,乃救之。后某夜有一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洁白,立登三公。后果应之。此事在统谱和正史中都有记载。宝生子震(?-124),字伯起,为二世。诸生。习《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时称为“关西夫子杨伯起”(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年五十始举茂才,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至夜怀金十斤送震,谓暮夜无知者。震以“无知,神知,我知,子知”作答而拒收。有人劝他置业产,震曰:“愿使后世称清白吏子孙,不亦可乎?”延光二年(123)拜太尉。震生秉(92-165),字叔节,为三世。博

通书传,年四十余,应司空辟。历任豫、荆、徐、兖、四川刺史,以廉洁称。尝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秉生赐(?-185),字伯献,为四世。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初隐居,不应征辟。桓帝时,以司空高第官侍中。灵帝即位,侍讲华光殿,累迁司徒、司空、太尉、封临晋侯。赐子彪(142-225),字文先,为五世。少传家学,以博习旧闻,征拜议郎,累迁司徒。董卓死,拜太尉。其子杨修,为曹操所杀。操问之,彪答:“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自杨震至杨赐,三叶为宰相;自杨震至杨彪,四世为太尉,故东京(汉时洛阳之称。《帝王世纪》:“汉高帝都长安,光武帝都洛阳,是以时人谓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杨氏为汉名族。彪生修(175-219),字德祖,为六世。好学,有俊才。汉末为曹操主簿,后为曹操借故杀之。至十二世杨忠(507-568)事魏及周,封为隋公。忠生坚(541-604),小字那罗延,为十三世。初仕北周,位至相国,袭封隋国公。大定元年(581)废北周,自称帝,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后为太子广(569-618)所弑。十四世有恭仕(?—639),唐初拜侍中,弟师道(?-647)为中书令。十六世有执柔,武后朝为平章事,与祖、父、叔一门三相。十七世有元琰(640-718),封弘农郡公。二十世有绾(?-777),居华州,少孤,家贫,事母甚孝,性深静清俭,大历中(766-779)拜相。二十三世有憑、凝、凌俱登进士,称“三杨”。憑与子敬之并登第。敬之生子戎戴,登进士。戎戴生收(816-868)、严(?-878),咸通中(860-874)俱登进士。收生钜,与弟严,及严子注,两世四人均为翰林学士。三十一世有邦乂(1086-1129),字希稷。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先后任婺源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府教授。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渡江,犯建康。留守杜充降,邦乂不屈,刺血书曰:“宁为赵氏鬼,不作他帮臣。”大骂就缚,剖心而死。谥忠襄。今墓在南京雨花台,旁有二忠祠,与文天祥合祀。邦乂生五子:长子振文、次子郁文、三子炳文、四子灿文、五子焕文。长子振文生万金,迁庐州。次子郁文生万思,迁居石埭芦山。三子炳文迁春榖。庐州派有杨微,生通,授徽州路司户参军。子清,家新安之上北街,其后数传之喜千,见贵池山川形胜,遂迁至开元涌泉山之麓。喜千即为卷三所载贵池开元涌泉派之始迁祖。春榖派炳文的长子若,登第,累官奉议大夫,诸孙居南陵,有茂三者,迁秋浦。茂三即为卷二所载秋浦开元派之始迁祖。炳文的次子名,迁莆阳。名的曾孙素,少颖异,博学,由闽任池州石埭县令,有惠政。见山川秀丽,遂与宗弟同家芦山之麓后村宅上。至第四十一世杨纲(1236-1330),二十三岁登开庆元年(1259)进士。调庐州合肥薄,又任当涂簿,升四川成都守事。后复由后村宅上迁芦岭下(即今七甲)。杨纲公的故宅后来改为宗族祠堂,现已拆除。总之,自东汉开始,杨氏家族流衍分布于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除以上三派外,尚有弘农派、河南派、宛陵派、华州派、华阴派、建安派、春榖派、蒲阳派、庐州派、吉水派、新安北街派等。

根据卷首的《杨氏历代支系图》,可知弘农杨氏子孙迁往石埭的共有三支。兹简述如下:

1、(唐代)杨收——锦(收之次子)——行密(唐景福时为淮南节度使)——演——永祚(因避难迁居石埭芦山之后村)

2、(唐代)杨收——钜(收之长子)——道乐——应之——志达——

郁文(邦乂之次子)——万思(迁石埭芦山之后村)邦乂炳文(邦乂之三子)——名(炳文之次子)——相——寿三——素(因宦游石埭,遂卜居芦山之后村)

如上所述,后来杨素的五世孙杨纲复迁居芦山上芦岭下,即现在的七甲。而杨仕山的故里为大芦岭下杨村。该村杨氏宗族统谱未收(该村三大分祠堂有万历年间立《灯油祭祀公田碑记》一块,文后所载60人名字,统谱皆未收,可证),又据故老相传该村与七甲同族不同宗,故可推定大芦岭下杨姓必为永祚或万思之后。总之,杨氏迁往石埭的三支,皆为唐代杨收之后。杨收(816-868),字藏之。博闻强记,十三岁略通经义,善于文咏,时人称为“神童”。武宗会昌元年(841)进士。历任太常博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刑部尚书。

在皖南,人们的宗族观念很重。宗族由族人家庭组成,祠堂则是宗族存在的体现。如长芦村目前有57户人家、500余人,杨姓约占半数。半个世纪以前,该村几乎全为杨姓,人口自然也更少,可是,却

有建于明代的总宗祠一座(三进,占地1000多平方米)、支祠六座(现已全部拆除)。有祠堂,必然要修宗谱,以收“尊祖睦族”的效果。“族规家训”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卷《杨氏家规》的内容几乎涵盖并规范了杨氏家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重视对族中子弟品质、学业的培养。当我们登上杨氏祖坟所在地凤形山,发现很多墓碑在墓主的名字上都有很长的官衔,杨氏家族历代都出现不少名人,与杨氏家族重视对族中子弟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统谱的最后是两篇跋文。其一为万历辛巳(1581)季冬南陵闇斋程文绣作。他在《跋》中言:“杨氏之谱起自弘农关西,自汉迄今,阅四十九世,其来远矣。学士收、钜修于唐,进士冲远、万里、若、纲修于宋。”可见杨氏宗谱在唐、宋之间已经过数次修订。其二为杨氏后人、此部宗谱编纂的发起人与组织者杨梧作。他在《跋》中言,自先祖杨纲公编修天历宗谱后“迄今数百余年矣。余恐岁久佚坠而又泯其传焉,故与弟煓、姪可、蓁、美,会集秋浦春芳等,同请钜工硕士,踵前旧谱,据实重修。首之以凡例、遗像、基图,次之以图传、世系,至于艺文,靡不悉载,恳户部尚书松坡毕老序其端,俾人人知尊祖宗,序昭穆,合亲疏,佑贤辅德,历世之久,族虽分而思合,分虽疏而欲亲,地虽远而不忘,其关世教也,不亦大乎?《诗》曰:‘聿修尔德,无忝厥祖。’又曰:‘子孙才族,将大吾后。’裔当共勖哉!时万历十年(1582)孟夏之吉四十九世孙痒生杨梧拜手谨跋。”

杨仕山居士共有五子二女。长子自新(字筱园),次子自超(字葵园,乳名向清),三子、四子均因病早逝,五子福严(字祇园)。长女圆明;次女静週,21岁时出家为尼,法号圆音。1904年,仕山居士的两个孙女(自新之女)因染肺结核而相继去世,他命家人将其棺柩运回石埭故里安葬。此时,仕山居士支下已无后人居住在岭下杨村了。目前,仕山胞弟杨文润的部分后裔仍居住在故里。大约在1930年以前,仕山居士的子女皆已去世。目前他们的后人甚多,散居北京、南京、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笔者曾多次分别向他们询问有无家谱保存,都回答说没有。据杨时敬老人(福严之孙)回忆,至少在他的父辈中已没有人回过石埭故里。并且,他们都认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修太平湖水库,祖居已被湖水淹没了。此次杨时敬夫妇来到杨仕山居士故里,走在长芦村中古老的石板路上,心情非常激动,他说:“沿着祖先走过的路,我终于寻到了自己的‘根’。”这部《弘杨氏宗谱》的发现,对于研究杨仕山居士祖籍及家族史有重要意义。

杨氏家族史上两大亮点—从弘农杨氏到杨家将

摘要:杨震是汉代杨氏家族的第一个太尉,他一身正气,忠于朝廷,同邪恶势力进行了英勇斗争,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从杨震到杨彪,弘农杨氏“四世太尉”,遂使弘农杨氏,扬名天下。唐末五代和北宋时期,又出现了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英勇抗辽的杨家将世家。杨信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一文一武,交相辉映;精忠报国,一脉相承。他们的辉煌业绩,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在我国历史上,杨氏家族以东汉弘农杨氏和北宋杨家将最为著名。弘农杨氏以杨震为代表,“四世三公”,扬名天下;杨家将以杨业为代表,抗辽卫国,名垂青史。杨业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一文一武,交相辉映;精忠报国,一脉相承。他们的辉煌业绩,在人民群众特别是杨氏族人中广为传颂。

一、杨震与弘农杨氏

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晋以后,弘农郡的辖境逐渐缩小,但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始终是弘农郡令人瞩目的地区,因为这里是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策源地,而弘农杨氏在天下杨姓族人的心目中,是最崇高、最受人尊敬的。许多杨姓家谱都把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然而,弘农杨氏又是借助于杨震家族而闻名的。可以说,没有杨震家族,就没有弘农杨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即是春秋羊舌氏后裔。《氏族略》的《杨氏》条说:“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据《史记?晋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书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换妻子,被祁盈发现,把他两个囚禁起来。有个大夫叫荀砾,因受了祁胜的贿赂,状告祁盈私自抓人,结果晋顷公逮捕了祁盈。杨食我是祁盈的好朋友,认为晋顷公处事不公,一气之下帮祁家杀死了祁胜和邬藏。晋顷公大怒,晋国的其他几家公卿正想削弱公族势力,于是乘机杀死祁盈和杨食我,并攻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作为这些公卿子孙的食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亦载:“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羊舌肸(叔向)的子孙逃到华山仙谷,居住在华阴(今陕西灵宝),称为杨氏,此即弘农杨氏由山西徙居华阴的历史过程,亦即弘农杨氏之由来。

此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有杨章者,生苞、朗、款。苞为韩襄王将,守修武(今河南修武),子孙因居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朗为秦将,封临晋君,子孙因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款为秦上卿,生硕,字太初,从沛公(汉高祖刘邦)征伐,为太史。”杨硕有八个儿子,第六子杨喜,西汉时封赤泉严侯。杨喜之子杨敷,封赤泉定侯。杨敷的孙子杨敞,字君平,任丞相,封安平敬侯,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有二子,长子杨忠即杨震的曾祖父。

杨忠,字孟兰,安平顷侯,有子名谭,安平侯。有二子:宝、并。杨宝,字雅渊,自幼好学,读书非常用功,习《欧阳尚书》颇有造诣,远近闻名。时值西汉末年,哀、平两个皇帝,昏庸无能,都不理朝政,纲纪败坏,忠奸不分,他不愿出仕为伍,便隐居起来,专门教授生徒。后来王莽篡权,做了新朝皇帝,他更是不肯露面。孺子居摄二年(公元7年),他与龚胜、龚舍、蒋翊三人俱被王莽征聘出来做官。他闻讯后,便逃走得不知去向。东汉中兴后,光武帝很佩服他的清高气节,曾经特别嘉奖他,并且派了自己坐的车子,去请他出来做官。他因年老体衰不能进京,老死于家。

杨宝的儿子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三朝,被杨姓尊为弘农杨氏始祖。他自幼继承家学,攻读其父所习的《欧阳尚书》,他“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造诣很高,时称经学世家,“关西孔子杨伯起”,成为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儒学家。杨震出名后,长期客居河南湖城县,在其家教授生徒达二十多年。州郡曾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被他婉言谢绝拒绝。《续汉(志)书》载:“教授二十余年,州请召,数称病不就。少孤贫,独与母居,假地种殖,以给供养,诸生尝有助种蓝者,震辄拔,更以距其后,乡里称孝。”杨震到了50岁才开始做官,四迁至荆州剌史、东莱太守。当杨震做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以前他在荆州剌史任内举茂才时由他举荐的王密,正担任昌邑令。王密为报答举荐之恩,便在深夜偷偷拿了10斤黄金去拜见杨震。杨震毅然拒绝接受,并责备王密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他的意思是说,我知道你,所以我才举荐你为茂才;而你却不知道我是个清官?你这是干什么?王密却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非常羞惭地拿上黄金谢罪走了。从此,杨震遂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四知”而扬名天下。杨震做官清正廉明,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就是家里的人,也不准他们询问他的公事。他后来做到太尉的高官,除了他应得的薪饷之外,所有的收入,一律归公。他谆谆教育子孙们要“节衣缩食,省吃简用”;出门的时候,要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朝里的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应当购置些产业。他却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事实上杨震就是以“清白传家”的美誉传诵于世的。

后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年),杨震被征入为太仆,不久又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实在,因为社会风气不正。杨震主持选举后,一反常态,他竭尽全力狠煞这股歪风,经由他荐举的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都是过得硬的“显传学业”,诸儒称之,受到社会的高地赞赏。永宁元年(120年)十二月,司徒刘恺以病免,杨震由太常拜为司徒,成为当朝的三公之一。次年,邓太后死,阎皇后受宠。她的兄弟都

先后担任要职,皇帝的内宠开始掌权。就连汉安帝的奶妈王圣,也仗着安帝的恩典而肆无忌惮。王圣的女儿伯荣,出入宫廷,内外联络,从事淫秽、贿赂等奸邪勾当。针对此事,司徒杨震上疏进谏,要求安帝,振兴朝纲,重用贤才,排除奸倭,“速出阿母,另居外舍,断绝伯荣,莫使往来,令恩德两隆,上下俱美”。结果奏疏呈上去以后,安帝不但不加采纳,反而交给奶妈王圣等人观看。王圣大发雷霆,对杨震恨之入骨。从此,王圣之女伯荣更为骄奢淫逸,她曾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禳通奸,此时刘禳更加猖獗,正式娶伯荣为妻,并获得了继承刘护朝阳侯爵位的资格,升官为皇帝宫廷随从侍中。杨震对此事十分厌恶,再次上疏表示抗议。他在奏疏中尖锐地指出,皇帝封爵不妥。朝阳侯刘护虽死,而其弟刘威仍在人世。现在封刘禳继承爵位,很不合理。因为刘禳既没功,又无德,只不过是娶了皇上奶妈的一个女儿而已。为此就破坏祖宗的规矩制度,连路上的行人都愤愤不平,社会怎么会安定呢!最后,杨震希望皇上以史为鉴,坚守君主立场。结果安帝依然故我。毫不理会。延光二年(123年),杨震继刘恺为太尉。太尉,西汉时为武将最高职务,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但不常设。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复称太尉,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首。汉安帝的舅父大鸿胪耿宝向杨震推荐宦宫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为官,杨震严厉拒绝。耿宝亲自拜访杨震说:“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杨震回答说:“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杨震还是拒绝了,惹得耿宝老羞成怒,愤然离去。阎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是督巡三辅治安的长官,也向杨震推荐亲友做官,同样遭到杨震的毅然拒绝。

杨震太尉作为最高的行政长官,十分注重对官员的清理整顿。杨震直言进谏,抨击时弊,切中要害,忧国忧民。可最高统治者汉安帝却不以为然,而樊丰等奸臣则对杨震恨之入骨。起初,由于杨震是有名的大学者,权奸们还不敢加害。但是,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马上报复。有一次,河间的赵腾到朝廷上书,指责政府的过失。安帝借题发挥,大发雷霆,并逮捕赵腾入狱。审判后,给赵腾定了欺君和大逆不道之罪。杨震得知后,上书进谏,请求减轻赵腾的罪名,铙恕赵腾一命。安帝置之不理,最后还是将赵腾判为死刑而斩首。

延光三年(124年)春,樊丰等人又乘安帝去泰山祭祀之际,大兴土木。杨震查出樊丰等人伪造皇帝诏书,杨震就此事已写好奏章准备呈递皇上。樊丰知道后非常害怕,樊丰反咬一口,造谣说:“自从赵腾死后,杨震一直心怀积怨,而且他是邓骘推荐的官员。邓骘一家被皇上处死后,杨震对皇上一直有愤恨之心”。安帝从泰山返回京师听了中常侍樊丰的诬陷,当晚就派使节收缴了杨震的太尉官印。杨震只好紧闭门户,谢绝来访宾客。中常侍樊丰还不解恨,又让安帝的舅父大将军耿宝弹劫杨震,身为大臣,竟不服罪,心怀怨恨。安帝遂下诏,将杨震遣归老家弘农,杨震只有死路一条。当他走到洛阳城西夕阳亭时,他悲凉感慨地对诸子和门人说:“死者仕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后汉书》卷54)说完后,杨震服毒酒,自杀身亡,时年七十余岁。杨震带着忧国忧民之情,伴随着遗憾含冤谢世。杨震死后,中常侍樊丰等人又支使弘农太守阻止杨震丧事西行,杨震的棺材只好停在大道旁,他们还强行指派杨震之子到驿站代替信使送递邮件,路人看到此景,无不悄然泪下。

一年以后,安帝去世,顺帝即位。中常侍樊丰等人被处以死刑。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前往宫廷陈述杨震冤情。顺帝感念杨震对国家之忠心,遂下诏任命杨震两个儿子为郎官,赠钱一百万,用三公之礼仪,正式把杨震安葬在华阴潼亭。据说重新安葬时,亲友、门生不论远近都前来吊丧。下葬前,有二只高达一丈有余的鸟,飞到杨震灵堂前,悲鸣不已,鸟的眼泪流了一地,等下葬毕二只大鸟才飞去。其后,郡守把这种情景报告了皇上,正赶上当时接连发生灾异现象,顺帝感到杨震的确冤枉,遂下诏公开为杨震平反昭雪。时人遂立石鸟像于杨震墓前。

杨震是汉代杨氏家族史上第一个位居太尉的高官,他一身正气,忠于朝廷,同以外戚、宦官为代表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杨震的感人事绩,赢得了朝野的普遍赞颂,弘农杨氏正是借助杨震的事绩而扬名天下的。

杨震有五子,长子杨牧,做过富波相。富波,县,属汝南郡。杨牧的孙子杨奇,汉灵帝时为侍中,后出任汝南太守。汉献帝时夏入为侍中卫尉,从汉献帝西征有功,杨奇之子杨亮遂被封为阳成亭候。

杨震的中子杨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博通群经,常隐居教授。40余岁出仕,汉桓帝延熹五年(162年)十一月,由太常拜太尉,成为三公之首:延熹八年(165年)六月卒,任职三年,是东汉桓帝的得力宰辅。据《后汉书》记载:“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自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杨秉为官清正,敢于直言进谏,为东汉名臣。先拜侍御史,后相继出任豫、荆、徐、兖四州的剌史,并迁任城相。他做官也和他父亲杨震一样,十分清正廉洁,以弹劝贪官污吏为己任。他自定剌史的工资为二千石,计日受俸,余禄不入私门。他的老部下见他罢官归里,送他百万钱,他闭门不纳,拒不接受。

他是桓帝的“劝讲”,即老师,经常给桓帝提意见,桓帝有时不但不听,反而还贬斥他。他“以病乞退”,出为右扶风。大将军梁冀用权,杨秉称病不出。梁冀被诛后,他被拜为太仆,不久晋升为太常。延熹五年杨秉出任太尉时,是宦官势力十分炽热的时候,他们任人唯亲,党羽满天下,竟为贪淫,朝野怨恨。杨秉与司空周景联名进谏,桓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杨秉条奏牧守以下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剌史羊亮、辽东太守孙谊等50余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肃然。

当时郡国计吏多留拜为郎,郎官数量成倍增长,杨秉看出了这种情况的严重后果,立即上书桓帝,指出三署郎官已逾700,建议立即停止,桓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从此以后,直到延熹九年桓帝谢世,再也没有出现计吏拜朗现象。

当时还有中常侍侯览之弟参为益州剌史,罪恶累累,暴虐一州。第二年,杨秉刻奏侯参,侯参十分害怕,在路上就自杀了。杨秉因此向桓帝打报告,参劝侯览及中常侍具瑗。桓帝不得已,竟罢侯览的官,削夺具瑗暖的封国。从此以后,朝廷每有失误,杨秉屡次尽忠规谏,很多都被桓帝所采纳,尽到了太尉的职责。

杨秉之子杨赐,字伯献,少传家学,长大后常隐居教授门徒,汉灵帝时官拜太尉、司空,是杨家在汉代的第三位太尉和三公。

杨赐曾出仕大将军梁冀府,非其好也,出于无奈。派他出任陈仓县令,他亦称病不仕。灵帝即位,建宁初,灵帝当受学,诏太傅,三公举荐杨赐,杨赐乃侍讲于华光殿中,迁少傅、光禄勋。熹平二年(173年),杨赐由光禄勋拜司空,成为三公之一。但好景不长,同年七月因为灾异被免。仍任光禄大夫,秩中两千石。熹平五年(176年)十二月,由光禄大夫拜司徒。当时朝廷授爵,大多没有根据和次序,而汉灵帝又喜欢去各地游览,杨赐遂上疏劝谏。后因杨赐任用党人被免职。不久,又拜光禄大夫。有一次进谏惹怒了皇帝,险些受罚。皇帝念师傅之恩,免于处咎。同年冬天,朝廷行辟雍礼,推举杨赐为三老。复拜少府、光禄勋。光和二年(179年)十二月,再由光禄勋拜司徒。在任期间,多次劝谏皇帝厉行节约。两年后,杨赐因病免职。次年十月,又由太常拜太尉,位居三公之首。中平二年(185年)九月,病逝。天子素服,三日不临朝,赐钱三百万,布五百匹,谥号文烈侯。

杨赐之子杨彪,字文先,少传家学,初举孝廉,州举茂才。熹平中,杨彪以博习旧闻被公车征拜为议郎,迁侍中、京兆尹。光和中,黄门令王甫让门生郡界贩卖国家专卖的财物,获利七千余万,杨彪发现后立即向司隶举报。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杀王甫,天下拍手称快。中平六年(189年)九月,杨彪由太中大夫拜司空,同年十二月,迁司徒。次年即汉献帝初平元年二月,关东起兵,权臣董卓想迁都避难,召群臣议。杨彪认为,迁都易引发天下动荡,一旦动荡就很难平息,应三思而后行。太尉黄碗支持杨彪的建议。而董卓却一意孤行,他让司隶校尉以灾异为由,奏免杨彪司徒。在董卓的操纵下,杨彪终于被免职,再任光禄大夫。初平三年(192年)九月,杨彪由光禄大夫拜司空,次年十月,因地震再免,复任太常。兴平元年(194年)七月,又由太常拜太尉,录尚书事。李催、郭汜作乱时,杨彪尽节卫君,险遭杀害。汉献帝返洛阳后,杨彪又守尚书令。

建安元年(196年),杨彪随汉献帝迁都许昌。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杨彪不高兴,怀疑他们想图谋自己,说有病去厕所,借机回营。杨彪不得已以病辞职。其时,袁术反叛朝廷,曹操误传杨彪与袁术有婚姻关系,诬陷杨彪图谋不规,将他收捕下狱。将作大匠孔融得知消息后,来不及穿朝服,前去见曹操说:“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易》称‘积善余庆,徒期人耳’。”曹操说:“此国家之意。”孔融说:“假使成王杀邵公,周公可得言耶?”曹操在孔融的追查下,才不得不放出杨彪。建安四年(199年),杨彪复拜太常,建安十年又被罢。建安十一年,所有以恩泽为侯者,皆被夺封。杨彪看到汉朝将亡,遂以脚疾为由,不再做官达十年之久。

杨彪之子杨修,字德祖,聪明好学,才智出众,建安时期,为丞相曹操主簿。杨修最能猜出曹操的心事,引起曹操的忌恨,再加上他是袁术的外甥,遂被曹操诛杀。杨修又被曹操诛杀后,曹操见了杨彪问道:“公何瘦之甚?”杨彪答道:“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砥犢之爱。”曹操为之改容。可见杨彪与曹操结怨之深。

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杨彪卒于家,享年八十四岁。

从西汉末的杨宝,经杨震、杨秉、杨赐,到东汉末的杨彪,五代家学相传,培养的儒学门徒,遍及关、洛。东汉是经学盛行的时代,像弘农杨氏这样的经学世家,自然备受当时清议公论的推崇和赞许。从杨震到杨彪,弘农杨氏一门“四世太尉”,与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袁氏同为东汉最显赫的世家大族。《后汉书?杨震传》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修虽才子,渝我淳则。”由此可见,弘农杨氏天下“世家大族”的历史地位至此已经完全确立。

二、杨业与杨家将

弘农杨氏“世家大族”的历史地位确立后,到了五代和北宋时期,又出现了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前赴后继、英勇抗辽的杨家将世家。“杨家将”一名,就目前所见到的历史文献而言,最早见于宋末元初人徐大焯的《烬余录》其曰:杨业战殁,“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官供奉,四子延瓌、五子延贵并官殿直,六子延昭以从征朔州功,加保州刺史,七子延彬屡有功,并授团练使。……延昭子宗保,官同州观察使,世称杨家将。”

唐朝末年,爆发了以黄巢为首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各地藩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壮大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新的藩镇割据势力,并先后建立政权,史称“五代十国”。五代的频繁更替,十国的连年征战,使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破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中原五代十国混战时期,居住在东北辽河流域的契丹族强盛起来。长期的游牧生活,契丹人从小就在马背上作业,成为身体健壮、勤劳勇敢的优秀骑兵。唐天祐四年(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被八部大人推为可汗。耶律阿保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用计杀死了其他七个部落的“大人”,把八个分散的部落统一起来,建国称帝,国号契丹,都临潢(上京,今辽宁巴林左旗南)。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其境东起海上,西至天山附近,北抵克鲁伦河流域,南达白沟河、雁门关北。

契丹社会的加速发展,为它向南扩张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中原地区正是五代更替、十国混战的局面下,一些军阀借用契丹的势力,达到和巩固自己权位的目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他为了夺取后唐的帝位,以割让卢龙道(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向契丹求援,甘作“儿皇帝”。后唐清泰三年(93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五万骑南下,应旗不绝五十余里。在太原城下大败后唐刺吏张敬达。石敬瑭在耶律德光的支持下,在太原做了皇帝,国号晋,改元天福,史称后晋。接着契丹又护送石敬瑭经潞州(今山西长治)进入洛阳,夺取了后唐政权。

由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契丹骑兵长驱南下攻扰,给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中原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人民群众不甘受契丹的压迫,纷纷起来进行反抗斗争,保卫家乡。杨业的父亲杨信任麟州(今陕西神木)、折从远在府州(今陕西府谷)聚众抗击契丹南攻,是当时著名的两支地方武装。

杨信,原名宏信,麟州新秦人。五代时,为麟州一带的土豪。后东渡来到河曲,凭借他的势力、威望,组织地方武装,结堡筑城,进行自卫。因河曲有死火山,杨信自立为“火山大王”、“火山节度使”、“火山刺史”等。今陕西神木和山西河曲境内有“杨家城”、“杨家寨”、“杨家湾”等多处遗址,就是当年杨信屯兵或作战的地方。后晋开远四年(947年)正月,契丹入主东京。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联合麟州杨信、府州折从远、夏州(今内蒙乌审旗南白城子)李彝殷等,不附契丹,自立为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杨、折两家在联合抗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皇帝位,灭后周,建国号曰宋,改元建隆,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都,史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封建割据的局面。这时,强盛起来的北方契丹不断南下侵扰,成为宋王朝最严重的隐患。在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以杨业、杨延昭为代表的杨家将走上了抗辽的前线。

杨业,原名继业,河曲土豪杨信之子。“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挠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建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宋史》说他“幼,佣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杨业年轻时任北汉政权的保卫指挥使,被赐姓刘,仍名继业。杨业在北汉期间,虽然参加了与宋的几次大的战斗,但对北汉政权依附契丹是不满意的。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亲征北汉,“时,契丹遣其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杨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于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这一建议,未被北汉主采纳,但他仍受命遥领建雄军(治代州)节度使,以备防御契丹。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在激烈的攻城战斗中,“刘继业为继元捍太原城,甚挠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宋太宗)素知其勇,欲生致之,遣中使谕继元,使召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上喜,抚慰之甚厚,复姓杨,止名业。寻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充分表现了杨业的大局意识和“忠于所事”的品德。不久,太宗“以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密封囊装,赐予甚厚”。杨业遂驻代州前线,担负起在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杨业不负太宗厚望,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在代州一线辽军出入的要道口,修建了十几个兵寨,堵住了通往契丹蔚、应、寰、朔等州的大小通道45处,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寨网。仁宗朝名臣包拯曾说:“先朝以骁将杨业守代州,创筑州垒,至今赖之。”就在杨业赴代建寨后不久,就发生了“雁门大捷”的战事。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契丹皇帝耶律贤亲率辽军十万骑围攻雁门。杨业命部将董思愿等堵断峡谷南口,自己率领百骑自西陉绕道雁门关峡谷北口,南向猛攻,杀死辽节度使、驸马中肖咄李,生擒其马前军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大败辽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数百骑战胜十万兵“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自此,杨业声威大振,“契丹畏之,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不久,杨业因战功升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判郑州。七年(982年)四月,契丹主耶律贤自率兵三万骑分三路攻宋。西路攻府州,被折御卿打败,东路攻高阳关,被崔彦进打败;中路攻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损兵三千,被俘万余,丧失牛马五万计,被攻破堡垒三十六个,杨业战果最为显著。在雁门连败契丹大军,引起了以主将潘美为首的忌恨,“或潜上谤书斥其短。帝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九月,辽景宗耶律贤卒于焦山(今山西左云),子隆绪继位。是为圣宗。时年隆绪方十二,其母肖太后摄政。由此,大臣不附,部族多叛。宋将贺怀浦、贺令图、刘文裕等认为这

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相继上书,请求宋太宗北伐。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下诏分三路北伐。东路由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今河北雄县)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谭延美领兵长驱飞狐(今河北涞源);西路由潘美、杨业出雁门,收复山后诸州。出师初,三路全线顺利。尤其是西路军杨业部在雁门北口首战告捷,乘胜攻战寰、朔二州,随后又攻克云、应二州。北伐的节节胜利,受到了代北百姓的欢迎和支持。父老迎着杨业的部队,感慨地说:“久陷边陲,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存养,不意余年,重睹日月!”他们自动组织起来,或充向导、供军资,或夜袭辽营斩首来献,或持兵杖随军攻战。宋太宗得报,令可征募壮士,一时间就募者千百成群。这时,辽太后见宋大军逼进,决定倾国相争,派重兵十余万骑南下,致使宋主力东路军曹彬部在岐沟被辽兵打得连连败退。辽军在解除正面威胁后集中兵力压向西路军潘、杨部。宋太宗得知宋军主力战败的情报,下令撤兵,召曹彬、崔彦进等回朝;又命潘、杨所部护送云、应、朔、寰四州官民撤回关内。

杨业为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经过周密思,提出了一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关内部队从大石路(今山西繁峙城东)直奔应州;派人密告云、朔守将,候我军离代州时令民众先出城,由轻骑接应;派伏兵于石喝谷口,准备迎战。这样可以使四州官民安全内迁。监军王侁在潘美的默许下,有意陷害杨业于绝境,首先反对杨业的方案,他坚持杨业率兵直奔雁门北川,进攻马邑。另一监军刘文裕也赞同王侁的主张。杨业表示:照此,一定会失败。王侁居然挑畔地说:“你号称无敌,今日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有不可告人的打算!”逼杨业出战。杨业非常气愤,说:“我不是怕死,是考虑如何安全撤退。既然你们这样指责我,只好出战,但是这样必败。我是太原降将,蒙皇上恩德授以兵柄,我愿以死报国。”杨业临行前,指着陈家谷对潘美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步兵强弩,待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将全军覆没。”

七月八日夜,杨业率所部出石喝路,第二天清晨到达朔州东部,与辽将耶律斜轸激战被围。杨业突围后于黄昏时,来到陈家谷口。潘美、王侁也曾布兵与陈家谷口,并使人登西侧托逻台北望。望兵误传辽兵败退,先是潘美打算领兵抢功,不久,得知杨业战败的消息,他又慌忙撤兵逃走。当杨业见到陈家谷无一伏兵,“即扶膺大恸,再率账下士兵力战”,身受伤几十处,仍奋力杀死辽兵百十人,终因寡不敌众,被俘,绝食三日而逝。在杨业最后被围时,部下尚有百余人。杨业不忍这些将士与自己同归于尽,对他们说:“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亡(无)益也。倘敌人散去,尚可还报天子者。”部下无一人肯离去,全部战死。与杨业同时战殁的还的杨业之子延玉、部将淄州刺史王贵、皇亲岳州刺史贺怀浦。宋太宗得到杨业殉难的消息,非常痛惜。乃下诏曰:“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戍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如此。是用特举微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可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监登州。”

杨业是被奸臣潘美陷害而死,这在当时和后世多有评论。杨业自己就说:“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为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这里所说的奸臣是谁呢?就是潘美。早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辙出使契丹,作《过杨无敌庙》诗,云: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爱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苏辙在末两句点明,以晋代周处死事比杨业,以梁王彤隐指潘美,主张杀潘美以谢忠魂。近代著名学者余嘉锡在《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指明:“业言为奸臣所嫉,逼令致死,奸臣二字,实指潘美……美以忌功妒名,遂置国事于不顾,奸臣之曰,非美而谁!”陕西师范大学李裕民教授,根据新发现的资料加

以研究,他说:“现在面纱已经揭开、戏剧、小说里描绘的潘美陷害杨业的故事,尽管有许多夸大的虚构,但潘害杨的基调并没有错。”

杨业战殁后,雁门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宋元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逃”。仁宗时监察御使包拯在《论边将》中说:“河北沿边将帅未甚得人,特请精选,其代州尤不宜轻授。缘代州与云、应等州相去甚近,路又平坦,古来最为难扼之区。太宗朝以骁将杨业守之,继以给事中张齐贤守之,其慎重用人如此。”著名学者余嘉锡更认为:“曾巩作《隆平集》,元人修《宋史》,皆以业之生死定辽、宋之盛衰。”由于杨业的战殁,虽不致立即导致宋廷灭亡,但“杨业事,长城毁”,给宋王朝在军事上带来严重后果。

杨业与契丹角胜三十余年,尤其是他归宋后的七年抗辽,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百姓的生命财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英雄业绩,在当时就普遍传播开了,“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杨业的英雄品格也受到契丹统治区人们的尊重,在杨业殉难后不久,就有人在契丹境内的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建起杨无敌庙,“尝享能令异域尊”。今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有杨忠武祠,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杨成武将军曾于1998年题写“杨忠武祠”匾额。现杨忠武祠已经成为海内外杨氏寻根祭祖和旅游的胜地。

杨延昭,原名延朗,杨业之子。因避圣祖讳,改名延昭;又因“契丹惮之,目为六郎”,所以,小说、戏剧又称作“杨六郎”了。杨延昭从小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喜欢布阵练兵,做军事游戏。从青年时代起,就走上了抗辽的战场。杨业常说:“这孩子最像我”,每次出征打仗,总要带上他。在战斗中,延昭很快成了一员“骁勇善战”的战将。雍熙三年(986年)北伐,延昭任先锋,在朔州城下激战时,乱箭伤了他的手臂,仍然忍痛与敌兵交战。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以江淮浙陕连年凶歉,民多流亡”,于八月间分派八使出巡灾区。杨延昭出任“淮南都巡检使”,镇抚淮南东西两路诸州。后改知定远军(亦称永静军),控扼河北入山东的要道。

咸平二年(999年)七月,真宗闻报契丹圣宗及肖太后屯兵幽州,准备大举南下。于是命忠武军节度使傅潜为镇、定和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屯定州。杨延昭改调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警备保州、广信、安肃三州军事。又以副使杨嗣屯保州,魏能屯安肃军,自领屯广信军(治今河北徐水西),杨延昭到任后,以同巡检魏能屯兵梁,杨嗣屯兵保州,自领所部屯遂城,正面当契丹之锋。九月初,契丹肖太后及圣宗率诸军越易水,破狼山,直奔遂城。肖太后亲临遂城,自执桴鼓督,矢飞如雨,攻势迅猛。城中宋军不满三千,但众志成诚,在杨延昭的带领下,披甲执械,日夜守护,辽兵急攻不下。时正值冬初,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杨延昭抓住时机,命军民夜间汲水泼浇城墙外皮,第二天早上都冻成了冰,好似冰城一座,坚滑难登。于是,肖太后又分兵攻梁门,守将魏能亦坚守不可克。契丹主力不得不舍弃遂城、梁门南向攻泰州。杨延昭、魏能与保州杨嗣开城率兵出击,契丹大败,弃军械、甲马、旗鼓无数。这一仗被史家誉为“遂城大捷”。因战功,杨延昭受莫州刺史。十二月,召杨延昭入奏边事。真宗指着杨延昭对诸王说:“这就是杨延昭,其父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厚赐遣还任。不久,杨延昭升为莫州团练使。

咸平七年(1004年)闰九月,肖太后率兵30万分两路南下,进入宋境。这时,正是宋朝抗战派首领寇准任宰相,专决战事之际。在辽兵南下之初,寇准就指令河北、山西、山东诸州县,加固城防工事,动员当地军民坚壁清野,严阵以待。命杨延昭等诸将,分别率轻骑深入敌境,进行牵制作战。杨延昭所部渡过易水、自沟河,深入房山地区,直逼幽州。时河北平原民众亦“州县坚壁,乡村入保,金帛自随,谷不可徒,随在座藏”,又组成义军,号曰“强壮”,随时随地袭击辽兵,协助官军守城,对当时的战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辽军在宋军官兵的打击和平民“强壮”的声援下,辽军虽集中兵力转战千里,至澶州(今河南清丰西)。

澶州为宋都开封的北门,辽军逼近,引起了宋廷的恐慌。以参知政事王钦若为代表的投降派主张迁都金陵,签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往成都。寇准为排众议,促使真宗亲征,渡河御北门楼,“远近宋军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进里。契丹军相愕视,不能成列。”相持十余,辽军元帅肖达兰出阵督战,被宋兵射死。肖太后深知正面宋军实力强盛,背后退路已断,获胜希望渺茫,于是密通书使,请盟乞和。杨延昭坚决反对议和,支持寇准主战的立场。他上书真宗,“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困。凡有剽掠,皆在马上,人有归心,马有余力,其军虽众,败之不难。请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亦可袭而取。”寇准虽赞成杨延昭的决断,但是,一心只想苟且投安的宋真,在投降派王饮若的怂恿下,答应了与辽军议和,双方签订了历史上有名的胜者屈从败者的“澶渊之盟”。结盟之后,杨延昭拒绝宋廷“勿伤北朝人骑”的命令,与张凝、石普等战将连歼辽兵游骑。在辽军北退时,又不顾宋廷“勿追契丹”之令,独处率所部万余骑,“抵契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获甚众”。至今在广灵西南有杨延昭与肖太后作战的遗址。

澶渊之盟后,真宗还朝,杨延昭出任莫州防御使、知保州,兼领沿边都巡检使。不久,又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镇守“三关”,即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辖区为今河北中西部和天津南部的广大地区,是宋、辽交界的前沿地区。虽然杨延昭为高阳关路最高军事指挥官,志在收复失地,保卫家乡。但朝廷在王钦若等人的操纵下,排斥寇准等刚直重臣,致使杨延昭的鸿鹄之志,不能施展。

王饮若其人“性便佞,有智术,善伺察人主,每朝廷有所兴造,辄委曲迁就以中帝意”。为此,为宰相王旦所不齿。真宗虽宠信他,由于王旦阻止,不得升擢。澶渊之战,他力主逃跑,又为寇准所罢斥。仁宗,经王钦若及其党羽的极力挑拨,寇准被一度贬斥出朝,任王为宰相。王钦若状貌,项有瘿瘤,时人称之为“瘿相”。他与丁谓、陈彭年、林特、刘承硅等把持朝,朋比为奸,人称“朝中五鬼”。就连仁宗皇帝也曾对辅臣说:“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其奸邪也!”宋廷在王钦若奸党的把持下,虽委任杨延昭为知保州兼沿边都巡检使,但朝廷授对杨延昭的职责、行动进行了限制。杨延昭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之后,朝廷又给杨延昭命令:“如闻保州遣兵袭贼,私越北境疆场之事,尤务宁谧,其令本州按罪痛绳之。”

这等于是谁与辽兵作战,就要受到“痛绳”之罪。与此同时,朝廷又不断派去监军,就地挟制杨延昭的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延昭仍然敬业职守,筑城堡,修城井,建水堤,设军铺,在边防沿线修建的城、砦、堡、铺、河、堤等防御工程,星罗棋布,把千里边防建设得固若金汤,使辽兵不敢越雷池半步。至今山西北部和河北中西部广大地区,见于文字记载的如六郎城、杨六郎寨、六郎堤、六郎砦以及拒马河、倒马关、试刀石等杨延昭镇守边关时的遗迹、遗址多达百十余处。

杨延昭从青少年时起,就走上了抗辽前线。他“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之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大中祥符七年(1104年)正月,杨延昭卒于高阳关任上。宋真宗闻报,甚为悼惜,“遣中使护梓从归,河朔之人,多望枢而泣”,就连契丹人也对这位英雄举哀致敬。

杨文广,字仲容,杨延昭子。初以杨家世代功勋入三班院任低级的武职,曰“班行”。庆历三年(1043年),“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留在陕西安抚使韩琦军中。第二年六月,参知政事范仲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时,见到杨文广,非常常识,又知文广是前朝名将之后,招文广作了他的部下。当时,范促俺负责处置防御西夏的战争。从此,杨文广走上了南征北战的前线,先后随韩琦、范仲淹从事西夏战事历十年之久,因战功,升至供备库副使。

宋皇祐元年(1049年),广源州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南天国,年号景瑞。四年(1052年),攻入邑州(今广西南宁),称大南国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九月,宋廷命枢密副使狄青宣抚荆湖路,提举广南督诸路军攻打侬智高。宋廷又调陕西诸路军“将”一百五十人,统边兵赴广南行,隶狄青征伐侬智高,杨文广便是诸“将”之一。时侬智高攻下宜州、宾州。狄青率军与侬智高战于宾州归仁铺,杨文广助狄青指挥陕西“蕃落兵”,袭击侬军之,斩侬军师黄宓,迫使侬智高退回邕州,接着狄青又夺昆仑关,

攻邑州城,侬智高突围退往大理国。杨文广追至大理国东合江口(今云南个旧市北),建城堡三所,以屯兵。五年(1053年)四月,狄青还朝,杨文广因战功升左藏库副使,知德顺军。德顺军治陇干城(今甘肃隆德县)。杨文广赴任不久,广西报告侬智高与大理国王将率兵攻广西、四川。于至和元年(1054年)六月,仁宗以杨文广熟知广西形,具有统兵才干,超升四级,为供备库使,出任广西铃辖,兼判宜、笆二州,防备侬智高。

杨文广屯守广西十余年间,大理国不敢援助侬智高东征,边塞也未发生较大的战事。以功,杨文广迁右藏库正使、带御器械,以示宋廷对杨文广的亲重。宋治平中(1064~1067年),英宗“选宿卫,以文广名将后,且有功”,升为成州团练使。还朝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中央禁军的将领之一。

神宗即位,委任大将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统筹对西夏的战事,兼领永兴军路。这,杨文广以兴州防御使出任秦凤路副总,治秦州(今甘肃天水)。这时,西夏置保泰军于定西,正谋南下秦川。杨文广受,即日整兵出发。他闻知军情紧,诈言筚篥堡有泉喷珠,鼓诱士卒一昼夜急行军一百八十,到达筚篥,立即进行部署。次日清晨,西夏兵马出现在筚篥城堡下。他们看到宋军严阵以待,不战而退。杨文广派兵开城追,杀伤数千。事,诸将问:“何以如此急行?”文广答曰:“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众将皆服文广料兵之精。杨文广据筚篥,加固城防工事,又在鸡川砦(今甘肃天水)沿线修筑城堡。自此,沿线以南数百里皆成“内地”。宋神宗闻报大喜,“诏书褒,赐袭衣、带、马”,改筚篥为“甘谷堡”,这就是延续至今的甘谷县城。由于杨文广对西夏防御战事的成功,使秦凤路的兵力和军储大为增强。熙宁五年(1072年)陕甘经略使王韶等率兵向西夏展开大规模的,促使西夏王国向宋廷称臣求和,维护了边境的安定。

就在宋廷与西夏发生战事的时候,辽道宗耶律宏基乘机挟制宋廷,要求割让北境土地,从而使宋军出现了西、北两线防御作战的局面。杨文广在筚篥挫败西夏兵后第二年,被调往北线,升任步兵都虞侯,兼领定州(今河北定县)路副都总管。定州路为宋在河北设四路之一。河北四路中,高阳关路在定州路之北,镇州路与大名路皆在定州路之南,定州路位于中部,是防御契丹南下的要冲,“重兵皆在定州”。凡有重大战事,“御驾亲征”,皇帝行营即设于定州,以指挥诸路。杨文广所受之职,正是河北边防的副帅。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北辽借口宋军越界筑城,进入蔚、应、朔三州,派使臣林牙(学士)肖禧(扈)来到宋都开封,争河东地界。九月,神宗派太常少卿刘忱、秘书丞吕大忠与辽使臣枢密副使肖素在代州举行谈判,久议不决。以沈括、黄廉、韩琦为代表的大臣,建言拒绝辽邦的挟制。沈括、黄廉认为:“分水画界,中原失险”,韩琦主张:“如契丹败盟,则可一振武威,恢复故疆,摅累朝之宿愤”。杨文广完全赞同韩琦等人的主张,坚决反对姑息让步,提出必要时可以一战,乘势收复燕云,并表示愿意担负作战的任务。为此,杨文广积极调整定州兵马,特地绘制了进兵作战的地图,制定了收复幽燕的作战计划,上献朝廷。但未及回报,于十一月文广不幸病逝于军中。第二年闰四月,宋廷赠杨文广为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一生征战三十余年,先是南下广西,又赴西北甘肃,最后镇守河北前线,与其祖父杨业、父亲杨延昭一样,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百姓的生命财产,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千余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传颂不息,脍炙人口,闻名国内,声播海外。

编辑本段杨氏家族历史

杨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一。

寻根溯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杨氏家族,系陕西省神木县(宁河都六甲)人,祖父、母二十二岁时迁徙至黄河北岸定居,后北迁临河区定居! 详情见内蒙杨氏家谱:www.nmysjp...

陕西府谷县杨氏一族

府谷县境内多为山谷地带,历来人口分布稀少分散,特别是经过历史上几次较大的民族动乱后,土著居

民十有八九流向外地;直至明、清以来,才有部分商贾、技艺工匠来境谋生,后又寄籍久居及仕宦卸任

未归乡的,使人口逐渐增加。明洪武成化年间,由移民中转站——山西洪洞县络绎迁徙入境的则更多。他们散居境内,故不少村舍即依其姓氏为名,如王家墕、贺家畔、刘家沟、徐家峁、阎家坬、赵家寨等,这样就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一姓氏、一宗族或家族的聚居地。

杨氏有二族。一由山西迁来居本县南乡,其迁徙年代及先祖失考,后人居于县城及四乡。一为傅家墕

乡狮子城杨家,其先祖杨卯,山西忻州人,于明初迁来,生子7人,人丁日盛,居于城乡各地。此二族清初

均出过进士、举贡,文坛上亦有重名。

民国以来,本境每发生灾荒,即有大量居民流向内蒙古,久成惯例,故一些谋生与探亲的往往举家迁

徙一去不还。再加,解放初和1972年曾先后两次动员部分贫瘠山区农户移居平川水地区,1969年城

镇居民下放农村,使各地姓氏均有较大变化,原为单一姓氏的村舍已间有异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政策开放,亦工亦农,亦商亦农,更使县内外人口和乡间人口流动大,致姓氏繁杂,兴衰不一。加之族

内又支派繁散,年久多变,所以原有几大姓氏也杂居民间而不为人们尽知。

杨姓来源

杨氏来源有五:

1、杨侯苗裔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

2、女吉姓杨国说。此说不见于传世文献,而见诸出土文物(据李学勤《中华姓氏谱》),女吉姓杨据说要早于姬姓杨。

3、羊舌后嗣说。姬姓杨国灭于晋,杨地成为晋大夫羊舌氏的食邑,这样杨也成为羊舌氏的姓;另说羊舌氏为杨侯伯侨之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4、杨孙孑遗说。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有大夫名杨孙,因失职而奔于宋,其后裔孙姓杨。

5、出自赐姓或他族他姓改杨姓而来。如三国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部分人姓杨;鲜卑莫胡卢氏被北魏孝文帝改杨姓,福建宁化有林姓迁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另据《北史》记载,杨义臣本姓尉迟氏。

得姓始祖杨伯侨。周朝初年,周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继位,因有“桐叶封王”之金口玉言,其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唐。唐叔虞之子燮后来做了晋侯,又传了十代,至晋武公,武王之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次子伯侨则被分封于杨,称杨侯。这样,杨伯侨就成为杨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起源于山西境内的杨姓,为晋所灭后,便向西播迁,首先入陕西冯翊(今陕西大荔),后又有迁至今山西霍州,尔后繁衍至今河南境内。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姓人迁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向东南迁至今江西一带;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往江苏、安徽的杨

杨氏族谱修谱动员大会

《应城杨氏族谱》修编筹备大会开幕词 尊敬的杨氏家族父老乡亲们:你们好! 今天荣幸应邀参加家谱修编筹备大会,感到无比亲切和高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杨氏宗族向你们致以由衷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对新家谱的修编表示热烈祝贺! 我与在座的都是杨氏的后裔,杨家的子孙,我们同根、同脉、同宗、同源,今天能其乐融融欢聚一堂,真是无比激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绕山之水,必有其源。从血脉的渊源传承关系来看,不管何地、何代的家谱,只要姓杨,就必定与我们是同祖同根,他们的体内拥有与我们相同的遗传密码——DNA!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与我们相同的血液——天下杨氏是一家! 历史上,杨氏家族名人辈出。我们的祖先曾辉煌过、显赫过。众所周知,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杨姓是中华大帝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是中国百家姓中第六大姓氏,是文化昌明,底蕴深厚的名门,是精忠报国,功勋卓著的望族,也是泱泱中华最具影响的族群之一。 每当我们追根溯源,回首往事,无不为我们杨氏人才辈出,人文荟萃而感到光荣,无不为我们杨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而感到鼓舞,无不为我们杨氏忠贞报国,孝道传家而感到自豪! 今天,我们杨氏后裔都在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怀祖之情缮谱、修谱、续谱,这一壮举体现的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家族良风、激励后人、奋发努力的思想和精神。毫无疑问,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

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完全吻合的。 修编《应城杨氏族谱》,将有选择性地收录各地新旧《杨氏族谱》中珍贵的文字史料,让后世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杨氏家族从古到今的悠久历史,搞清枝繁叶茂的宗支流向分布概况,满足天下杨氏追根溯源、寻根问祖,从而达到天下杨氏从未有过的团结统一,开创天下杨氏在当今太平盛世齐奔小康的和谐局面! 我提议,杨氏家族的后裔今后一定要加强联系、交流沟通,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杨氏家族的优良族风奋发努力!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我的家族史

我的家族史 姓名:蒋银军学号:20145182 班级:水产201401 伴随着历史的年轮向前缓缓推进,留下了长长的痕迹,而这正是见证我们成长的回忆。在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段历史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也与我们的家族息息相关,它见证每个家族的兴衰。因此为了更好的读懂历史,只有先从了解到自己的家族由来。才能以史鉴今,更好的创造未来! 为了更好的介绍我的家族史,我也简单的介绍下我的家族姓氏,蒋姓是百家姓之一,据《元和姓纂》○1中记载,蒋氏为姬姓,出自周王族,始祖为周公旦第三子——蒋伯龄。蒋氏是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中属于大姓。我的家族并非大族,会文堂蒋氏宗派。立有辈分廿字:世上国朝廷人生有大成一明达道德万代知原因而我的辈分为“成”。 我的家族栖息在四川东北部,虽说并不发达,却也出过伟人,哪便是邓小平的故乡——广安,虽说是生活在伟人的故乡,并且也跟国民党的总统蒋介石同姓,我的家族却并没有出什么名人,而且我的家族好像一直都是勤奋朴实的农民。我的曾祖父育有四子三女,我的祖父居首为长子。祖父膝下有三子一女,而我的父亲为嫡长子。家中从曾祖父开始识字的人并不多,大多只念过一两年私塾会写自己的名字。家中长辈就三叔文化程度最高,上过大学。三叔为长辈中年龄最小。 爷爷今年七十五岁,在小的时候爷爷经常给我将各种故事,还有就是他们普通人眼中的政治历史。他出生全国抗日时期,国家贫苦,

身为普通农家的孩子只能上一两年私塾,他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得几个简单的汉字。他经常给我们讲的是他小的时候国家穷农民吃不起饭,他经常把毛主席挂在嘴边,认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一切。他回忆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人犯的错“大跃进”运动,大搞人民公社的集体主义,全民大炼钢铁,家里连一个锅、一把菜刀都被收走。饿死了许多勤奋劳动的人,却养胖了投机取巧的人,没饭吃的人到山地里找野菜吃。也谈到文化大革命时全国上下的混乱局面,所有都搞不劳动,而搞阶级斗争。不过由于我家祖上几乎都贫农所以未受什么迫害,他回忆去红卫兵到处胡作非为,批斗知识份子。讲到红卫兵搞政治斗争时,爆发的局部火拼是画面,什么坦克、机枪轮番轰炸时,脸上至今还有后怕的神情。 终于在文化大革命后,国家迎来真正的春天。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人民开始吃饱饭,穿暖衣。我的三叔也是在这个年代开始上的学,在那极其艰苦的日子里三叔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爷爷每每提到三叔都是满满的骄傲!在这方面我十分佩服我的三叔,能够在如此的艰苦环境中居然迎难而长,战胜物质上的缺憾,赢的精神上的追求。 而我的父母由于没有上个多少学,也并没有经商的头脑与魄力,现在仍是普通的农民工人。从农村出来的我,更知道奋斗意味着什么,看到父母逐渐多起来的皱纹,逐渐白起的头发,我明白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坚信,努力能够改变命运,我会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 以上便是我的家族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铭记历史,同时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正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

杨氏族谱

目录 前言 杨氏宗支字派 杨光盈、杨光耀支谱 (1) 一、字派 (1) 二、郡名 (1) 三、祖籍 (1) 四、各房住址 (5) 五、忌用事项 (5) 六、香火下坛 (6) 七、九族称谓 (7) 八、祖坟茔地 (7) 九、宗支世系 (17) 十、地名【注】 (24) 十一、附言 (25) 十二、颁发族谱 (25) (1)颁发人 (25) (2)地点 (25) (3)时间 (25) (4)册数 (25)

前言 我光耀、光盈公,从蜀至黔,人丁兴旺,子孙繁衍。目今五世同堂,六代共寨,人多族大,各地遍遍然。有经营成业于他乡、结婚、求食而居异地,星落密布,派序加快,当前虽无遗忘错乱之忧,弟恐世远年湮,异性乱宗,世废而后生,为此,根据一九八六年秀芳公的提议和各房老幼之要求,故建此谱遗教尔众,世代遵循。 家谱者,乃家史之缩影,载予功臣、义士、孝子、贤孙为后世之楷模,序鼻另幼,清支派,分亲疏,以免昭穆不分,混肴派序。家有谱如水有源,木之有根,水无源而流不长,树无根而枝不茂,人理亦然,而史知之然,这是建谱的必须,吉祥昌盛之愿望。 目前,当今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泰民安,提倡大同世界于天下,我们还来大谈宗支派系,不免有违潮流之嫌,但就家谱之价值,在今天仍有不可忽视之处,古语云:欲治齐国者,先齐其家。我祖震公暮夜拒金,提出“四知”训教后世子孙清廉,则其予社会之贡献。吾等虽学识浅陋,对建此谱谍感荣幸尔。 撰谱:杨正清 建谱:杨再先杨正锡 杨再富杨正清 杨再林杨通华 杨正才 一九九四年十月十日

杨氏宗支字派 一,再正通光昌胜秀; 二,再正通光昌盛秀; 三,再正通光昌顺赠秀; 四,再正通光昌顺俊秀; 五,再正通光昌用秀,仕德延玲永兴长; 六,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绿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七,再正通光昌胜秀,忠心思祖守汉邦,世代常存宏作远,文章华国兆书香,孝悌永为本,信义值千斤,勤俭科甲弟,德厚发万春。 八,朝都永世英,斯大高正学,光忠庭仕尚,应政士永昌,祖德游荣方,实城明惠显,喜再继宗良。

陈卓林的家族故事,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关键词:陈卓林家族 标题: 正文:房产家族的大手笔引领行业发展新动向 在如今的房产行业里,陈卓林家族的名气与日俱增。或许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竞争本来就激烈的行业内很少有家族企业,又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一个家族要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需要比其他团队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现在说到房产家族这个词,很多人都能联想到陈卓林家族,不得不说他们已经很成功了。 还记得以前的福布斯杂志亚洲版上公布了亚洲最富有的50个家族排名,这些排名所在的家庭有来自中国香港的,印度的,很少有来自中国内地的。而且这些家庭所从事的行业房产类无论如何,都是榜上有名。这里不说这些家庭究竟有多富有,只说一个企业想要成功,首先得对自己的行业很了解,其次要对服务的对象有责任感。 责任心是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一种魅力。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够正视困难才能勇往直前,一个企业只有有很强的责任心才能够被到人们所尊重。。雅居乐作为房地产企业之中的佼佼者,身上担负的社会责任自然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能不忘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社会责任非常沉重,这就是一个企业最大努力承担。 责任也许是所有受益者最该关心的问题,而且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企业想要获益就必须通过服务对象。而受益者不仅要承担道德上的责任,同时还有服务优质不优质的考量。而现实的难题在于,你的责任是否无愧于收益。 随着时间的流逝,境况的改变,责任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必须从大局出发,学习陈卓林家族面对责任的沉着冷静。惟其如此,这沙粒才会真正孕育成一颗珍珠!正因

为有了责任,陈卓林家族才有了动力;也正因为这种动力驱使,企业才能不断前进,享受尽责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

历史书籍 内容概要

历史书籍内容概要 1.《吕著中国通史》 这部《吕著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的一种。 这部书针对当时上海大学文科学生学习上的需要,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的体例。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作者认为当时上海流行的通史著作,虽然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一些典章制度,但是往往缺乏条理系统,上下不够连贯,使初学者摸不清头绪,不能构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大学文科的学生,他们正需要有系统的历史知识,以求进一步的钻研,因此就有采用这样特殊体例来编写通史的必要。在今天看来,这种体例的中国通史,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它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2.《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是苏秉琦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由三联书店出版。除《开头的话》、《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及《苏秉琦论著目录》等外,讨论的主题有如下七节: 《两个怪圈》、《学读“天书”》、《解悟和顿悟》、《“条块”说》、《满天星斗》、《三部曲与三模式》和《双接轨》。苏秉琦教授说,这部著作讲的仅是他“探索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传统起源的过程中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但读者从书中更能见到他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和颇为周详的论述。 3.孟森《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 4.孟森《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虽为残稿,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史实详尽,论析缜密,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之作。 5.《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一本学术含量很高的著作,作为史书,她却不像一般的历史学著作那样需要读者正襟危坐来诵读她的。正文部分很薄,只92页,读来相当轻松,不费精力,但是却能启发你的很多思考,关于民族命运,关于社会进步。概括地说,就是好看耐读、通俗易懂。 本书时段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作者在书中阐述本书的目的“是以中国近代史的一些经验教训来为当时的抗日建国谋出路”,这也是史学著作“以史资治”的功能。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四章,第一章讲外患,第二章讲内忧,这二章是大背景,第三章讲自强运动,第四章主要讲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三个救国方案,三四两章是主旨。“总体上看,这本著作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表现了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 6.《元朝史》韩儒林 本书是一部简明的元朝断代史,具体有十一章内容,包括蒙古国家的建立、蒙古国的统治、元朝的建立、元代的社会经济、元朝社会矛盾的发展、元代的边疆各族等方面。

麻城西杨镇杨氏纪事

人文西阳梦里水乡 —麻城西杨镇杨氏纪事杨立新网名西阳之老土(湖北省直研究员)文配图 “西杨镇——谁还知道在哪里, 有过怎样的人物和往事?五十年代建水库, 决绝地让它与未来告别,如今 碧浪连天三十里烟波一派永恒的气象, 水底西杨镇的枪声有谁能够听见, 连同它的恩恩怨怨熙来攘往刀光剑影, 谁曾用目光细细打量?” 这是我在互联网上读到一个叫三流诗人的博客文章里关于西杨镇的记载,是啊,西杨镇,曾经有过怎样的荣光,可谁曾用目光细细打量?西杨镇,现只为麻城市浮桥河水库下游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默默无闻,渐渐淡出历史深处,风华已过,留在风尘烟波之中,留下的是无限的记忆…… 一、西杨镇纪事 西杨镇,原名为西阳镇,翻开清光绪八年麻城寨堡图及民国二

十四年麻城地图可以清楚看到西阳镇为湖北麻城进入河南光山大路上的重要集镇,清光绪八年麻城寨堡图中所标示通往河南光山的大路无疑应为光黄古道,认识西阳镇,揭示西阳镇,甚至可以揭示出许多发生在麻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关于西杨镇,有必要先交代一下麻城西杨镇杨氏族谱,据民国三十五年《杨氏族谱》记载,该支杨氏由江西入麻,始祖为明初万户侯杨仲祥公支系,《麻城县志》(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搜集再版1999年12月第一版乾隆六十年刻本第143页)记载:“明武勋,杨仲祥,万户”。该支族谱应为明洪武十四年由仲祥公封万户第二年首修;二修为六世祖杨润公,关于杨润公,《湖广通志》、《麻城县志》、《杨氏族谱》皆有记载,为明成化十九年癸卯亚魁,初任四川广安知州,后升浙江佥事、山西提学副史;三次编修为九世祖杨王庭,关于杨王庭,最早见于康熙九年《麻城县志》仕绩中,《杨氏族谱》记载王庭公为万历十三年乙酉举人,初任江西德化南直桃源知县,山东莱州通判,江西广信府同知,署饶州府知府,崇祀乡贤,德政载牌位,乡进士,奉政大夫;康熙十二年由杨氏十一世儒士百龄公第四次编修,此次编修杨氏族谱时将西阳镇易阳为杨,始名为西杨镇;经明清至民国三十五年麻城西杨镇杨氏族谱续编九次,九修由六房第十八世孙大福字桂芳主持。 据一九九二年《杨氏族谱》十修族谱记载,截至1959年兴建湖北省麻城市浮桥河水库以前,此地仅杨氏居民就多达500余户,修建浮桥河水库后,整个古西阳镇及周边被淹没,为了兴修水利,支援祖国建设,西杨镇杨氏及周边居民再一次背井离乡,仅留下少数居民沿

一个大家庭的故事

一个大家庭的故事(寓言新编) 发表于:2014-02-26 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枪炮声随时响起,没有办法生产,而且还经常遭遇土匪的抢掠。家里特别穷。有个小孩子出生了。他老爸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就叫“爱民”,在他懂事明理的时候告诉他,“你的兄弟姐妹很多,要好好的爱护他们。因为你是长子,如果有一天为父不在了,长子如父,要好好承担起照顾家里的兄弟姐妹啊”。他也很听话,说:“老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兄弟姐妹们的”。老父亲一直谆谆教导,时时督促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特意的告诫他,要老老实实的做事,全心全意的的爱民,这样兄弟姐妹才会幸福。在兄弟姐妹当中才会有威信,才能带领大家去过幸福的生活。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生活也开始从吃草根到吃大米、有鱼、有肉了。可惜老父亲也一天一天老了。这个老父亲望着这个为之付出了一辈子心血教育的长子,既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担心。因为,他一直教育其他孩子要听长子的话,怕万一他不在了,长子没有威信,带不起哪些兄弟姐妹怎么办。所以,他是很用心的帮助长子去树立威信。但是,他真的感到担心了,随着生活的日子越来越好,他发现长子暗地里喜欢上了以前打劫自己家的土匪千金小姐。时不时的偷偷的、呆呆的看着而走了神。这个老爸担心有一天,这个长子真的会忘记了他自己的来时之路,忘记了以前被抢掠的深仇大恨和苦。会有一天真的不顾一切投向土匪的怀抱而不顾其他兄弟姐妹。怕他真的会见色忘义。他想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一天告诉其他孩子们说,你们不能只听大哥哥的话啊,如果大哥哥说的不对,做的不对,你们也要对他批评教育啊。这时侯,很多听话的孩子都不知道老父亲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要说大哥哥不好。只有几个平常就

杨氏家族历史论文2021字

杨氏家族历史论文2021字 篇一:杨氏家族历史 杨氏家族历史 「弘农」,是杨姓家族的大郡望,具有双层深远的意义:在地缘方面,代表了当初培育他们成长的地方。那远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河南、陕西一带,在血缘方面,则说明了他们是姬周王室的后裔,一脉相承自三千多年前的圣君周文王,当然更是民族共同始祖黄帝的嫡传子孙。 所谓「弘农」,是汉代的一个郡名,范围包括现在河甫省洛阳、嵩、内乡等县以西,至陕西省商县以东之地。这个地方,又是如河跟杨姓家族结下如此深厚的渊源的? 要了解杨姓与「弘农」地区结缘的本末,必须从他们的得姓谈起。 杨姓的起源,在「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述得最为清楚,是这样的:「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阳俟,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二曰杨氏。突生职,职生赤,赤生容胖,字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县,其后以邑为氏。」根据这项考证结论可以知道,周文王的后裔当中,先后有两支以杨为氏: 一支是传自大约两千八百年前西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另一支则传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当时的晋国公族,是由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所传,所以这一支杨氏,当然也是唐叔虞的后裔,跟上述嫡传自周成王的一支,显然同出一祖,只是在血统的分支上略有不同而已。

周宣王之子尚父首先受封的杨国,根据考证,位置是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这个小国,后来于春秋初期被当时强大的晋国所灭,并且改置为晋国的羊舌邑。也大致在这个时候。 尚父的子系,开始以杨为氏,正式诞生了这个著名的姓氏。 第二支以杨为氏的姬周后裔,实际上也是孕育于古杨国的故址,因为,古杨国被晋国改置为羊舌邑之后,邑下又分设了铜崼、杨氏、平阳三个县,而其后晋武公之子伯侨的五世孙叔向,由于高官至晋国的太传而食采于杨氏县,后来叔向的后裔又「以邑为氏」而姓了杨,所以,上述两支杨氏的得姓虽有先后的不同,但发祥的地点则一,当然,现在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地方,也正是普天之下杨姓中国人的最早根源所在。 发祥于山西洪洞县东南的杨氏,后来又怎会以代表河南和陕西地区的「弘农」两个字为表记,长时以来名闻天下? 说起来或许是同一血统的心灵感应所致,因为,不论是传自古杨国的那一支,还是系出晋国公族的那一支,其后他们在面临到国亡或出仕等不得不离开老家的因素时,大家几乎有志一同,全都跑到弘农地区去另立基业了,如此日积月累,到了汉代初期,杨氏已在弘农地区汇为巨族,加上其间又出了许多分别在各方面著有成就的杰出子弟,于是,「弘农杨氏」的名号自此闯出,弘农地区当然也成为了杨姓的最主要繁衍中心。 关于杨氏茁大于弘农地区的过程,刚去世不久的李济博士在其所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一书中,有如下十分的记述:

十大家族家训

一、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克服贫穷,梦想世代成为政治世家的父母们! 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 2.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 4.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 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 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 8.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9.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0.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 二、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想把子女培养成为受人敬仰的富翁或CEO的父母们! 1.在海军服兵役,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 2.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 3.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 4.遵守并重视世代相传的原则; 5.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6.每周日早晨与孩子们一起散步; 7.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 8.做事不能鲁莽,避免锋芒毕露的行为; 9.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 10.如果想要成为继承人,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国心。 三、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准备把子女培养成为第二、第三个比尔·盖茨的父母们! 1.留给孩子巨额资产,势必阻碍他成为创意性人才; 2.父母帮助孩子开创人脉网络; 3.保留缺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4.年少时多读科幻小说(电影); 5.母亲的礼物可能会转换孩子的命运; 6.通过阅读报纸拓宽视野; 7.富家子弟也不可娇生惯养; 8.机会来临时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 9.经年累积的经验将成为日后创业基础; 10.孩子们以言传身教的父母为学习榜样。 四、犹太人的至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子女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成为富翁的父母们!

历史名人介绍

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5:孔丘儒教创始人 6:保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14: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25:路得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453-49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杨,听爸爸妈妈说,姓氏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于是,我对杨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了解杨氏的起源。 2. 阅读相关的报刊、教科书,搜集有关杨氏名人的资料。 3. 上网浏览有关杨氏人口数量的资料,记录下来。 4. 查阅书籍和相关资料,了解杨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 5. 上网浏览有关于杨姓族谱的资料。

6.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杨姓迁徙史。 7. 上网浏览,了解杨姓的地位。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杨姓的起源 一、出自姬姓二、赐姓转姓三、少数民族杨姓四、出自姞姓五、出自扬姓 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杨姓名人 杨纂、杨坚、杨广、杨炯、杨玉环、杨行密、杨延昭、杨士奇、杨延和、杨慎、杨震、杨振宇、杨利伟…… 上网 杨姓人口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一个在大家族里不受待见的孩子的自白 有故事的人

一个在大家族里不受待见的孩子的自白有故事的人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一旦弟弟比你优秀,在一个大家族中,真的是连喘气都是压抑的。不幸的是,小宇确实比我优秀。虽然我很不想承认。母亲的那通视频电话,传递了小宇是村初中的全校第一的恶讯。>>>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747个作品作者:孙娜原标题:对不起,我是姐姐我用了9个小时来舔舐再被揭开的伤疤。 不得不说,这次的我还是和以往的我有很大的不同。至少这一次,在某一时刻,我是用理性的态度像旁观者一样跳出来看这部戏。环境变了,年龄变了,心境也变了。但伤疤还是伤疤,被烙印下的痛再次揭封而起仍然会发烧、发热。 事情要从昨晚与母亲的一通视频电话说起。我突发奇想的问了堂兄出生年月。长辈们总是说堂兄比我大一岁,但到底是真的整一岁还是近一岁却是不得而知。而母亲的回答却是让整个谈话陷入了冷场: '额,比你大一年半'。母亲肯定的说到。 '那就是三月份生的喽'我迟疑了一会儿回到。 '是三月几号呢'我紧接着问道。 '哎呀,具体几号我还真不清楚,十几号呀?小宇是四月五号。'就是这种先缓后急的语调让谈话瞬间落入冰谷。没错,母亲

的回答是个导火索,真正落入冰谷的是听到那陌生的名字之后我冰冻的心。 我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次长时间的沉默再次向我证明:呵,原来一切都没变啊。没变的不仅是我内心执拗存在的伤痛,也是从母亲那里可窥一斑的所谓的长辈的心态。那些哪怕是时过境迁,分分合合,发生过一件又一件令人悲愤,痛心的事情后,永远深藏内心的固执与偏见。 故事的主角就是那个叫'小宇'的人。多么陌生的字眼,可事实上,他是我表弟。不是那种隔了几代的表弟,恰恰是最亲的表弟,我亲小舅的儿子。我是从来也感受不到小宇和我有多么的亲近,也许在很小的时候他是很想与我亲近的,但都被我无情地拒绝了。小时候的我智力开发的晚(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很多时候是完全不明事理,纯粹的像一张白纸,俗话说就是没开窍。 但有一件事令我触动很深,也让我在那样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中陷入了心酸,迷茫和尖锐,也因此发现了,呵,原来长辈们偏见固执的程度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那是某一年的冬天,那时候的我应该是上小学。过年了,大家都回母亲的老家,一个乡下,和姥姥姥爷一起过。我是纯正东北人,更合况地处农村,又正直冬天,天气冷的要把人冻成人棍。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母亲临时有事,我是和小姨,姨夫一起回去的。那时候还没有发生我之前说过的种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S7-300程序家族的故事

程序家族的故事 一、程序家族有哪些成员? PLC的控制程序一般由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组成。西门子的S7-300/400将子程序分为功能(Function,或称为函数)和功能块(Function Block)。 在每一个扫描循环周期,CPU都要调用一次主程序,用户程序必须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主程序。小型控制系统可以只有主程序。 中断程序用于快速响应中断事件。在中断事件发生时,CPU将停止执行当时正在处理的程序或任务,去执行用户编写的中断程序。执行完中断程序后,继续执行被暂停执行的程序或任务。 二、哪些情况需要使用子程序? 当系统规模很大、控制要求复杂时,如果将全部控制任务放在主程序中,主程序将会非常复杂,既难以调试,也难以阅读。使用子程序可以将程序分成容易管理的小块,使程序结构简单清晰,易于调试、查错和维护。 子程序也可以用于需要多次反复执行相同任务的地方,只需要编写一次子程序,别的程序在需要的时候多次调用它,而无需重写该程序。 三、怎样调用子程序? 主程序可以调用子程序,子程序也可以嵌套调用别的子程序。嵌套调用的层数是有限制的,例如S7-200的最大嵌套深度为8级。 执行完子程序后,返回调用它的程序中的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 四、每个扫描周期都会执行子程序吗? 子程序的调用可以是有条件的,在被调用期间,每个扫描周期都要执行一次被调用的子程序。调用条件不满足时不会执行子程序中的指令,因此使用子程序可以减少扫描循环时。 五、停止调用子程序后,子程序中的线圈处于什么状态? 停止调用子程序后,不再执行子程序中的指令。子程序中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如果没有受到别的程序的控制,将保持子程序最后一次执行后的状态不变。即使控制这些线圈的触点的状态变化,该线圈对应的元件的状态也不会变化,因为这时根本就没有执行子程序中的指令。 六、怎样实现子程序的无条件调用? 有的PLC的子程序调用指令不能直接接到左侧的垂直“电源”线上,需要通过触点电路来控制是否调用子程序,即子程序的调用是有条件的。可以用一直为ON的特殊位元件(例如S7-200的SM0.0或FX系列的M8000)的常开触点来实现子程序的无条件调用。 七、什么是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不同品牌的PLC的子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子程序没有输入、输出参数和局部变量,另一种则有。以西门子的S7-200为例,输入I、输出Q、变量存储器V、内部存储器位M、定时器T、计数器C等属于全局变量,可以在符号表中为全局变量定义符号名。 程序组织单元(Program Organizational Unit)简称为POU,包括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每个POU均有自己的64字节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用L(Local)来表示,局部变量只能在它所在的POU中使用。与此相反,全局变量可以在各POU中使用。 八、局部变量有哪些类型? 子程序可以使用下列局部变量: 1、TEMP (临时变量)是暂时保存在局部数据区中的变量。只有在执行该POU时,定义的临时变量才被使用,POU执行完后,不再保存临时变量的数值。主程序和中断程序的局部变量表中只有TEMP变量。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东都事略》 《宋史》元脱脱奉敕撰,496卷,至正五年(1345)成书,主要依据宋朝国史、实录、日历、时政记等删削增补而成,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后期尤疏略,向以粗疏芜杂著称,但保存史料丰富。 《宋史翼》40卷,清末陆心源以宋人文集、史书以及年谱、方志资料,辑补《宋史》未立传人物,补传781人(附传64人),可补《宋史》之不足。 《东都事略》130卷,南宋王称撰,纪传体北宋史,无志表,时称“信而有征”,少数史料为《宋史》所无或可纠《宋史》失误。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南宋李焘据国史、实录、家传、野记等修撰,淳熙十年(1183)成书,广征博引,考证异同,保存大量史料,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重编分卷,已佚徽宗、钦宗两朝以及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各一部分。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卷,南宋杨仲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编撰,按朝各分事目,虽太祖、太宗、哲宗、徽宗四朝共佚8卷,另2卷亦残缺,仍保存了许多史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南宋李心传撰,高宗一朝编年史,据国史、日历、文集、碑传等修撰,约于嘉定元年(1208)成书,保存了南宋初期及宋金战争史料。

《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南宋徐梦莘编撰,绍熙五年(1194)成书,具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料,全录或节录原文,尤为珍贵。 《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会要辑稿》宋代至宁宗朝历朝修撰会要皆已成书,久佚。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辑出,后经多人整理未能完成。1936年据整理稿影印出版,为200册;1957年再缩版影印,为八大册。分为17门,门下分目收录大量诏令、法令、奏议,虽多有残缺,但保存了大量宋代典章制度史料。陈智超将本书整理时的复文或误作复文而被删落的遗文约八十万字,整理为《宋会要辑稿补编》,1988年影印出版,为一大册。 《文献通考》348卷,马端临编撰,元大德十一年(1307)成书,分为24门,门下分目,为典制通史,下迄南宋宁宗朝,对宋代典制记载尤详。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各20卷,甲集分13门,乙集分12门,体例类同会要,分类记载嘉定以前典制、事迹。南宋李攸《宋朝事实》20卷,记北宋典制,体例亦近会要。 《宋大诏令集》、《庆元条法事类》 《宋大诏令集》原为240卷,今存196卷,1962年中华书局校印出版。传宋绶后人于南宋初编辑。存17门,分类辑录北宋八朝(无钦宗朝)诏令3600余篇。 《庆元条法事类》存36卷,南宋谢深甫等奉诏编集,嘉泰二年(1202)编成,为当时现行法令汇编,也保留一些已不实行的北宋法令,存16门,门下分类,排列敕、令、格、式、申明,“申明”载有时间,自元佑七年(1092)

馆藏回族家谱及其史料价值

馆藏回族家谱及其史料价值 王华北龚文龙 【摘要】本文概述了馆藏回族家谱收藏情况,通过细致的分析,对馆藏回族家谱的类型、内容以及史料价值作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字】中国民族图书馆回族家谱史料价值 家谱是记载同一祖先的血缘集团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等方面的历史文献。对其史料价值,一直被历史学者所看重。著名学者白寿彝先生曾指出:“家谱是社会史料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家族制度的形态、性质及其在社会史上的作用。”“具体到回族人的各家家谱,因为回族史的资料匮乏,可以作较多的利用,有时可以提供某些重要历史问题的线索”[1]。从而阐明了家谱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最近我们在整理馆藏(中国民族图书馆)回族古籍的过程中,特别留意了回族家谱的收藏、整理情况。下面,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对我馆馆藏回族家谱及其史料价值作初步的探讨。 1.我馆回族家谱收藏情况 我馆现存回族家谱为:《米氏宗谱》、《杨氏家谱》、《戴氏宗谱》、《黑氏家谱》、《脱氏族谱》、《六箴堂张氏家谱》、《金氏族谱》、《杨氏家谱》、《尹氏族谱》、《铁氏家谱》、《冯氏家谱》、《白氏家谱》、《郑和家谱首序》、《元咸阳王赛典赤家谱》、《聚真堂马氏宗谱》、《南海甘蕉蒲氏家谱》等20多部。 在馆藏家谱中,大多年代久远。《六箴堂张氏家谱》创建于明建文壬年(1402年),谱写之起始年代为元至正二十一(1361年),距今640余年,是年代最为久远的。《黑氏家谱》始立于何时,无明确记载。谱册上最后一次序文称:“溯黑氏原来自明永乐,由山东临清移居津邑,历世相传四百年矣”。观谱单上首序有云:“太祖登基,吾祖仍授前职,次大封诸王于天下”。所言应为明初,故已有600余年;《戴氏宗谱》距今560余年;另外,《铁氏家谱》、《冯氏家谱》、《脱氏族谱》、《杨氏家谱》距今也有300多年。 2.馆藏回族家谱的类型及内容 馆藏回族家谱在形式上,主要以册式为主;在内容上,大部分都分为“序言”、“家训家规”、“世系表”三个部分。 (一)序文。大多数家谱都有序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论述家谱的性质与功能,论述宗族的来源,记述族人修谱的历史,谱书的结构,修谱的方法,修谱凡例,以及修谱人所做的贡献等。《聚真堂马氏宗谱》序文包括《人统源流》、《三皇治世》、《教统与认同之关系》、《我马氏来华源流》《马市长支北迁源流》《明末后避难焚普马诗》《江苏二芝麻使劲状》《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