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7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贲友林

7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贲友林

7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贲友林
7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贲友林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55页。

【目标预设】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过程预设】

一、引入

1、找规律,再填空。

看屏幕:

出一个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她还有几个好朋友,它们又是谁的?

生: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数一数七个小矮人

七个小矮人上面的出现7 14 21 ()()()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数是怎么排的?

师: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怎么得到的?

接下去是怎么排的?

生:21下面的应该是28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1+7=28

师:几个7相加了?

生:4个

师:下面

生:等于35

师:怎么算的

生:28+7=35

师:那

生:接下来应该是42

师:最后一个是,一起说

生:49

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42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几个7?

师:看屏幕说一说,一个7是7,二个7是14

生:三个7是21,四个7是28……

师:这些数都是什么有关?

生:7

2、揭示课题

师:今天如果我们来学习乘法口诀,你们想应该学?

生: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展开

1、试编

师:你们会不会自己编7法口诀吗?自己在练习本上编一编试一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试编7的乘法口诀,并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2、汇报

视频展示学生各小组编的乘法口诀。

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如何改正?

追问:编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3、排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口诀卡片,并按序排列,学生观察、讨论“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自豪的读一读

学生读一读这些口诀

师:看到这些乘法口诀,你想到什么?

生:第一个比第二个少一个7

生:下面的口诀比上面的口诀多7。

生:它们都是从小到大的。

学生读一读后面的得数

生:第一个比第二个少一个7,是不可以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7是一位数,14是二位数,是不可以的。

师:7比14少?

最后得到是对的。

师:再看一看前半部分。

生:它们都是几七得几?

师:也就是口诀都是七。

师:第二个字呢?

生:都是1,2,3,……

4、交流

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

5、记忆

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7的乘法口诀”。

师:现在你能不能把七句口诀记住。

生记背口诀

师:都记好了,能背了吗?那好,我们一起来背。

学生齐背口诀。

师:背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有几句口诀特别好背。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师:二七十四为什么好记?

生:因为这两句是最少的,最好记的。

生:还有七七四十九。因为七七都有一样的,所以好记。

生:四七二十八好记,五七三十五好记

师:你感得这两句怎么样?是好记,还是不容易。

生:好记

师:好记,你告诉大家是如何记的。

生:我说得也是它的两句,因为第一个数。

师:如果我忘了四七多少了,应该怎么想?

生:我就想三七二十一,然后再加七就可以了。

生:还有,如果想不出来的,你就想四个七,或是五个七。

师:如果是五个七的话,怎么想到四个七呢?

生:如果五个七的话?要知道五七三十五,那减去七,不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师:有没有感觉到那些口诀不好记?

生:六七四十二。

师:有没有办法把它记得。

生:五七三十五,再加7

生:七七四十九,再减去7

生:三七二十一比较难记

师: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先想四七二十八,然后想三七。

生:只要三七二十一,然后再加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师:其实三七二十一,非常好记的。

播放孙悟空语句。

孙司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师:我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句,或是我说后句,你们说前半句。

师生对说

师:同桌会不会对口令

生生对说

师:如果感得差不多了,可以数学翻过来,把七的口诀填写完整。

学生填写

师:都填对的,对着老师笑一笑,根据一七得七,你可以算那两道乘法算式。

生回答

师:根据几句能不能也写两个乘法算式呢?大家的桌也有两句,大家帮这些卡片找一找家。

生上台送卡片

生:还有一个没有送。

生:没有了。因为七七四十九,只能算一道乘法口诀。

师:再算4乘7,应该想什么/

生:四七二十八

出示转盘。

师:转到个,你就站出来说得数。

师转盘,学生站着说。

师:四个七,比三个七多?

师:五个七,比六个七?

三、应用

1、游戏

⑴“对号入座”——学生在口诀后面摆相应的乘法算式卡片。

⑵“转转盘”——计算转盘“转出”的算式得数。

2、欣赏:

⑴七言诗起源于汉代。出示一首七言诗,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算字数。

师:七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首诗。

播放枫桥夜泊

师:这首有多少字呢?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的吗?

生:四七二十八

⑵七巧板是风靡世界的拼图。出示由5副七巧板拼成的“刻舟求剑”故事图,算一算:这5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

⑶出示我国医学认为7与女生的成长有关:

幼儿期1×7=7

儿童期2×7=14

少年期3×7=21

青年期4×7=28

中年期5×7=35

更年期6×7=42

3、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计算?学生思考后,互相提问,教师参与交流。如:

⑴3只七星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个黑点?

⑵住宅楼共七层,每层住6户,一共住多少户?

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一个星期几天?

电脑出示: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生回答

出示键盘,

师:问白键有一个有多少个?

电脑7个一份,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用算式怎么算。

出示3只七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个黑点?

出示七个矮人,

一个矮人一张床,七个矮人七张床

二个矮人两个碗,七个矮人十四个碗。

师:下面还有没有

生:有

师:下课我们继续编一编好不好?

下课

语文《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与反思

语文《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作者饱含深情的回忆了对阅读的热爱,将酷爱读书这种感情贯穿始终。看“香烟人”,看连环画,看大部头小说…正是酷爱读书,在书中不断汲取营养,才使得作者成长为一个卓越的作家。本篇教材排在一单元之末,对整个单元的阅读体系和写作特色是个很好的回顾和总结。我在教学中着重尝试引导学生赏析了本文的写作特色,收到颇好的效果。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积累本课词语. 教学片段1: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我的”长生果”

师:”长生果”指什么? 生:吃了长生不老的那种果子。 师: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指书籍。 师: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比喻。 师:作者把书籍比作长生果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书籍在作者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那么围绕我的”长生果”,课文写了我小时候读书的几次经历? 生:三次.第一次是我看”香烟人”,第二次是我看连环画;第三次是我到小镇图书馆看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学反思]:课题解疑,设问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由易到难,了解书籍和长生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全文奠定了基础;理清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清晰的把握课文.

教学片段2: 师: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它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的写作特点可以说是对整个单元的回顾和总结。它的写作特色1、文辞优美,善用比喻,遣词准确。(板书) 师:我先举两个例子。例一:课文第2自然段:象蜂蝶飞过花丛,象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的表达了作者读书的那种愉悦之情。例2:象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个比喻的妙,“嵌”字用的好!一个嵌字,将月亮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恬美的感觉。那么你们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优美,能否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生:我喜欢第9自然段。朗诵:(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设计典范

盛新凤教学设计——《去年的树》 浙江省湖州师范附属小学盛新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 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 B 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 C 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A。)收获: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归纳把书读薄的方法。词语:煤油灯(词义:实物演示)、伐木人(词义:伐即砍。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复习背诵1--6的口诀。 我们已经学过那些乘法口诀?请大家背一遍。 2.电脑出现七巧板拼成的小船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屏幕。(电脑配音:大海大海,像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 师:小朋友们,你看,这么多帆船把大海点缀得多美呀!像这样的一艘帆船还可以用几个三角形拼成了。 二、合作探索,总结规律。 1、合作探索,试编口诀。 (1)师:摆一只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如果摆2只、3只、4只、5只、6只、7只小船呢?请你填在书上第70页的表格里。 小船的只数 1 2 3 4 5 6 7 三角形的个数 (2)指名汇报,板书。 (3)学生回答时老师谈话:2只船要几个三角形?生:14个。师:14是怎么算出的?生:7加7等于14。师:7加7是几个7相加?生:2个7相加。(板书:2个7相加)........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21里面有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7个7是()?

(4)算三角形的个数时,你想到了什么?(7的乘法口诀)怎样编出7的乘法口诀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5) A、1只船是7个三角形拼成,所以只需要1组7块三角板就拼好了,(板书:1个7)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1×7=7) C、3只小船要几个三角形?21是如何算出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个7相加。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3×7=21) ………… 交流完后全部校对表格,看看哪些同学全部做对。 (4)师:你能根据这几个7的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请前后四人为一组,合作编出7的乘法口诀,要求:每组组长安排每位同学要编哪几句口诀,编完后用黑水笔记录在小纸条上,一张小纸条上只写一句口诀。 (5)完成后,请一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所编的口诀。 交流时提问:你是根据哪一个算式编写的那一句口诀。 展示完后若顺序不正确的,继续提问:这些口诀正确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让全班排列顺序。 师:下面的同学你们编对了吗?请大家在桌面上从小到大排一排这些口诀!并齐读自己编写的口诀! 2、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师:为了迅速计算乘法,我们编出了口诀。老师也编好了,老师的第一条是什么? 随意出示一句口诀(不公布),让学生猜一猜,若学生猜错了,就用“大一点”,“小一点”,“大多了”,“小多了”等形容词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手中的口诀! 第二条呢?………(让学生自主地巩固和熟悉7的乘法口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你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呢?有7句,前一个乘数是1、2、3……后一个乘数都是7,每相邻两句之间都相差7。 师:如果我忘记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那怎么办?如果忘记五七三十五呢?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请你谈一谈。(师生互相交流。) 师:那三七二十一这句话谁有好办法能记住呢?(生答)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填写表格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了哪些乘法口诀吗?(生:1到6的 乘法口诀) 2、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生:一句)是什么?(生:一一得一) 2的乘法口诀呢?谁来说一说?……6的乘法口诀呢?(指明背乘 法口诀) 3、看样子,我们的小朋友前面的乘法口诀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的 课堂上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拼图(出示三角拼的小船图) 4、数数看,拼一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生:7个)也就是1个7 是多少?(生:7)

如果拼两只小船呢?是要用几个三角?(生:14个)你是怎么计算的?(生:7+7=14) 如果拼三只小船呢,需要几个?(生:21个)你是怎么计算的?(生1:7+7+7=21生2:14+7=21) …… 如果拼7只小船呢?(生:49个)你是怎么算的?(生:42+7=49)5、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快就填出了表格,我们一起来把填的数字 读一遍。(生读:7、14、21、28、35、42、49) 6、看屏幕想一想:14里面有几个7?28里面有几个7?35是几个7 相加?49是几个7相加? 7、看屏幕自己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7个 7是49. 8、这些数字都和几有关啊?(生:7) 9、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 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编写7的乘法口诀 1、你会自己编7的乘法口诀吗? 2、请小朋友们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最后再写一写(生自己编口诀) 3、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编的乘法口诀。(展示纠正) 4、这是我们自己编的乘法口诀,一起来读一读,好吗?(生读师贴口诀)

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20

《七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证过程,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7的乘法口诀记忆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以及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对7的乘法口诀方法的探究。 2、计算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谁会背诵学过的乘法口诀? 2、你能根据口诀说出乘法算式吗? 二三得六 ( ) 三六十八 ( ) 3、看到下面的算式,说出你用的哪句口诀? 4×5 4×3 6×2 二、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三、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七巧板,并向学生介绍七巧板的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这是七巧板。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这七个神奇的版块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教师出示7幅不同的美丽的图案,并让学生说说它拼的像什么。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在这么美丽的七巧板中也隐藏着许多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①观察图案,独立完成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师:一个图案有7块,那两块图案呢 生:2个图案有14块 师追问:你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7+7=14或2×7=14 师:说得很好。 师:3个图案呢? 生:21块。 生:3个图案有21块。 师:你能把话说完整,值得大家学习。 师再追问:你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7+7+7=21 师:还可以怎么算? …… ②探索7的乘法口诀 (1)写出乘法算式

贲友林教学实录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实录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把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数学定义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认识 1、定性把握 师: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是谁? 生:贲老师。 师:太小了,看不清楚。 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图①)长边拉长(图②)? 生:变胖。 师:宽边拉长(图③)? 生:偏瘦。 师:长边与宽边都按相同倍数拉长(图④)。 辨析:三幅图中,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为什么? 生1:第4幅。因为边同时放大。 生2:第2幅太扁,第3幅太高,只有第4幅是按比例的。 生3:第4幅宽扩大多少倍,宽也扩大多少倍,它们同时扩大。 师:这次长也放大,宽也放大,你觉得是放大吗? 生:不对,长和宽一定要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短短的时间,我们就认识了放大。(板书:放大) 认识:长方形放大时,长、宽都要放大相同的倍数。 2、定量刻画 思考: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认识到图④是图①放大后的图形。再看图①与图④,图④是放大了,放多大呢?我们怎样表述呢? 出示图①(2厘米,3厘米)、图④(4厘米,6厘米)的有关尺寸。 师:图1是怎么放大到图4的?能用我们学过的比来说一说? 生:扩大2倍。 师:按几比几放大成图4? 生1:按1:2来放大的。 师:有没有第二种想法? 生2:1:4. 生3:2:1. 师:有没有第四种声音? 生4:4:1. 师:有可能四种都对吗?我们不妨验证一下,可以请教不说话的老师,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阅读材料,先自学圈出比较重要的内容,等会儿再交流。 师:看好后有想法了吗?我把这句话摘录了下来: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盛新凤教学实录──《燕子专列》_教案教学设计

盛新凤教学实录──《燕子专列》 本文是关于盛新凤教学实录──《燕子专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 (课前)师:盛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小女孩。(音乐响起,展示图片)这个小女孩呀,她叫迪莎。她经常喜欢跟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玩。大象啊,狮子呀,这些野生动物甚至连蛇都是她的好朋友。这就是她和野生动物在一起的时候留下的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你看,这小东西爬到她的背上,她都不怕。大青蛙,这样跟她零距离地接触。她还把大象称作哥哥呢!小狮子正吮吸着她的拇指,睡得正香。在跟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呀,她感觉到动物来自好人这边。刚才这一幅幅美丽的照片是不是向我们传递了一份非常美好的情感啊?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是呀,我看到这样的照片心里也感到特别舒服。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么美好的情感氛围当中走进今天的课堂,好吗?上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举一下手。哦,有些同学会唱有些同学不会唱,没事儿,咱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 生:(和着音乐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 师:同学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会不会让我们想起这样的情景──这是咱们学过的《燕子》当中的一段话,咱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五彩夺目的春天。一群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是啊,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欧洲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这样吧,咱们先看着屏幕,读一读这段话。第一次读的时候,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流利。自个快速地读,好吗?来,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1)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大洋小学韦思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写7的乘法口诀过程,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掌握口诀的特征。 2、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 3、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数学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会如何编7的口诀,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七巧板吗?这可是个神奇的玩具,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老师也想把我知道的讲给大家听。(出示幻灯片)听了老师的介绍相信同学对七巧板更有兴趣了,古时候的玩具现在流传到同学们的手中了,那你们想不想也玩一玩呢?那就开始吧,看看哪位同学拼出的图案最多。 二、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1、聪明的孩子们摆出了这么多的图案,真了不起呀,老师也用这个七巧板摆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看看七巧板都摆出了些什么图形? 2、数一数,共有几个图案?每个图案由几块板拼成的? 3、一个图案用了7块,填7,表示几个几呢?表示1个7(板书) 4、2个图案共用了几块?(14块) 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2个7相加) 6、师:3个图案有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 三、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观察数的特点,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观察这三个数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该怎么列呢? (3)生独立填后师问,填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4)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7,列式为1×7=7, 2个7是14,列式为2×7=14,后边该怎么列式呢? (5)这些算式都和7有关系,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 2、尝试编写口诀 (1)你们能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编的口诀写在纸上。 (2)学生开展编口诀的数学活动,编好的同学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3)交流编好的口诀。你编了几句口诀?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读给大家听一听?小朋友编的口诀跟他一样吗?我们一起读出来。(师出示口诀) 3、探究口诀记忆的方法 (1)读了这7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7的口诀有这么多的规律,你能用这些规律来试着记记这7句口诀吗?请大家自由的读读记记。 (3)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齐背、指名背) (4)在背的时候你觉得哪几句容易记住一些?哪几句难记一些? (5)看来难记的口诀只有三句,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 (6)其实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上面也用到过7的乘法口诀,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孙悟空西天取经)老师先把这句话读一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面用到了哪两句7的乘法口诀? 4、游戏巩固 口诀我们已经记住了7的乘法口诀,那下面我们来做个对口令游戏吧:(师生对、生生对)。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口诀,愿意吗? 1、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口算,并说出口诀。 (2)看指针说口诀和算式。 (3)帮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doc

对《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 “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口诀”只是单纯为“计算”而存在的。于是,“熟记口诀”和“用口诀计算题目”成了他们建构课堂的两个核心视点。这样,数学口诀服务于数学计算的“工具性”得以充分显现,但数学口诀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价值”却遭到严重抑制。通过观看《7的乘法口诀》这一节录像课,强烈地感受到该课对“乘法口诀”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 课堂实录 ] 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课件出示:森林背景下的“白雪公主”和七个拿着气球的“小矮人”。)师: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呢?她还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生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合)1,2,3,4,5,6,7。(课件在每个小矮人下方出示相应的编号。) 师:每位小矮人手上还拿着一个气球。(课件在前三个气球中分别出示“7”“14”“21”)请同学们看看,这三个气球上的数是怎么样排列的? 生2:每一次都加上了7。 生3: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4: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2个7相加,生三个数是3个7相加。 师:接下去几个气球中的数该怎样排列呢? 生5:21接下来应该是28。 师:你怎么算的? 生5:21再加上1个7就是28。(课件在第四个气球上出示:28。) (紧接着,后面三个气球上的数“35”“42”“49”也在师生对话中动态生成了。) 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

几个7?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屏幕上的这些数都跟哪个数字有关系呀? 生:(合)7!(教师板书:7) 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数,说说1个7是7,2个7是14…… (学生齐说: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师:如果今天我们要学乘法口诀,老师知道你们肯定能猜出来是学—— 生:(合)7的乘法口诀!(教师完善板书:7的乘法口诀) [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引入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情节,有效的引领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氛围中生成探究材料,通过气球图上出示的数字,按规律找数,感知口诀原型,激发了学生编口诀的欲望。在这个环节中,课堂数学获得了“邀请”(情感层面)和“感知”(认知层面)双嬴。]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师:大家能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生:(合)能! 师:老师相信大家!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并请组里的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口诀写在白纸上。你们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好不好? (学生开展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 师:请告诉老师,你们编了几句口诀? (学生汇报,结果显示所有的小组都编出了7的口诀。) 师:大家都编出了7句,真能干!哪一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编的口诀? 生1:(把写有口诀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汇报)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师:同意这个小组编的口诀吗?

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

《七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拼摆七巧板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 证过程,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通过小组和同桌互相帮助的学习方法,填写7的表格,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3、通过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习 兴趣,会用7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具:课件 学具:七巧板一幅一张表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分四个队,有四个好听的名字,分别是桃子、葡萄香梨、桔子队,,回答声音响亮,发言积极,小组讨论积极等都可以得分,每次得5分。下课后看哪队得分高,评出优胜队。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 开火车:(哪列火车愿意开) ] 三六一二得 二三得二四得 三四三五 四五四六 2、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三五十五 ( 3× 5=15 5× 3=15) 四五二十 (4× 5=20 5× 4=20) 二五一十 ( 2× 5=10 5× 2=10) 五五二十五 (5× 5=25) 3、根据算式说出你用的哪句口诀 ) 4×5 5×3 5×2( 4、教师追问:“我们使用的口诀,都是大乘数在前还是小乘数在前满十要说一十,如果不到十就说得几,超过十就直接说出积。) 5、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老师想奖励给小朋友们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故事引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听

贲友林读后感张卫丽

“读”与“思” 东门小学张卫丽 近来读了贲老师的几篇课堂教学手记,读完后大脑某个角落的思维在不由自主的进行着激烈的碰撞,我知道那是对同行教学的欣赏与钦慕,对自我教学的审视与反思,在思考中我又多了一些感悟。 感悟一: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知、情、能三合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以知识为目的,把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在很长时间内大部分的随堂课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自教育改革以来,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几年前我对三维教学目标有了新的思考,尝试着将情感目标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也寻求了一些改变,如:在课堂中使用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言,创设一些有趣或者和生活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学习数学知识,但就教学效果而言,有改善但并不是十分显著,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感受到这不是我想要的那种效果。拜读了贲老师的几个案例后,不自觉地为他的教育思想所吸引,也使我感受到自己理解的情感目标还是浅了。情感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有用,更应该说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内在美,为数学的力量所吸引。例如:在“数学教学:师生智慧的对话”这个案例中,刘慧娴和孙文出现了和别人与众不同的算法,贲老师不仅让二人在同学面前阐述了自己的算法,还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写成文章投给《小学生数学报》,结果他们两个的文章被刊登在《小学生数学报》上,全国的众多小学生分享了

他们的发现。这不仅是对两个孩子一个多大的鼓励与肯定,更是对班里其他孩子的示范与促进。如此的课堂教学,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锤炼了思维,锻炼了能力,又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数学的喜爱之情。知、情、行三合一,不是互相割裂的,他们是相互促进的。 感悟二:阅读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在现在的随堂课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这些学习方式的使用,拜读了贲老师的“长城有多长”这个案例后,使我深刻感受到教学的艺术和魅力。类似这个案例,我也在教学中遇到过,只不过是把长城换成了长江,我和贲老师在处理这一课堂中的情况的不同点是:贲老师在课堂中评讲过后还让学生再继续查找资料,以弄清和长城有关的知识点,增进了解;而我则没有让学生查找资料。那不同的两种处理方式,也引起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贲老师的学生因为课外查找资料,而在班里掀起了一波波研讨长城的学潮,孩子们对长城的长度及相关知识了解的更清楚,对数学更加的热爱,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这样的现象又是我们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反观我的教学,因为和贲老师的差别,我发现在后期的知识反馈中,一小部分学困生还是没有掌握。对比两种教学,我感悟到:阅读,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感悟三:读书——让人充满智慧 贲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个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那么他

认识年月日贲友林课堂实录

认识年、月、日 特级教师贲友林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已经发一张纸给了大家,知不知道今天谁上课 生:贲老师 师:你们老师还跟你们说了什么? 生:贲老师要给我们上年月日这节课。 师:是我一个人上吗? 生:还有同学们 师:你能用“和”连贯的说一下嘛? 生:贲老师和我们一起上年月日这节课(掌声) 师:老师有没有跟你们说要认真听讲呀 生:说了 师:那听谁讲呢 生:贲老师 师:只听贲老师讲吗? 生:听贲老师和同学们讲。(掌声) 师:他的意思是既要听老师讲还要听谁讲? 生:同学 师:听讲就是要先听后讲,同学讲完后,发现他讲的不完整,你怎么做 生:补充 师:讲的不对,你怎样 生:修改 师:讲的特别好 生:鼓掌 师: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拿出来,学号有吗 生:有 师:把学号写在上面。 师:上课, 在黑板上写2016.10.14 师:猜一猜我在黑板上写的是什么 生:2016年10月14日 师:对不对,其实贲老师写的正是今天的日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 生:年月日 师:说道年月日,马上想到我们已经学过了与时间有关的单位有 生:时分秒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下材料,第一题 生:关于年月日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一下,每组同学把掌声送给举手的同学,先把手放下来,谁来讲,我们抽学号,行不行。 生:行 师:学号有下面的老师来抽 师:23 师:好,邀请23号同学吴思瑶,在他交流之后,发现还有不一样的怎么办

生:补充 生:我知道一年有12个月,1个月有4个星期,一个月有31天、30、29、28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1、3、5、7、8、10、12月,小月有2、4、6、9、11这几个月,一天有24个小时。 生:我要给他补充一下,2月是28天的是平年,2月是29天的是闰年,2月不是小月也不是大月。 师:闰年的闰怎么写 生:门里面加个王 生:我来补充,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生:他里面有一个错误,二月不是小月 生:我知道1个月有4个星期,应该还有一个,零2天 生:我发现了一个错误,一个月可能有31、30、29、28天你表达的不清楚 生:我觉得有一点错误,一年有12个月,也可能有13个月 生:我知道各月是怎么计算的一月大,二月平 生:一年有366天或者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每年还增加5小时48分46秒 师:看来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我们先说到这,先欢送吴思瑶,掌声 师:年月日的知识太多了今天我们只学这些,刚才说的一些有的书上都有,有的还说的不太准确,今天这届课我们学习年月日,来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12 师:看大屏幕,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生:2016 师:横着看,一行几个月 生:3个 师:几行 生:4行 师:一共几个月 生:12 师:还记得刚才有个学生说一年有几个月 生13 师:怎么一年还会有13个月呢,我们留有下课去找资料,好不好 生:好 师:再看月和日之间的关系,大家说我来写 生:一个月有31天或30天或29天或28天 师:一个月31天,这个月叫 生:大月 师指着二月 生:29天是闰月 生:闰年二月 师:小月有多少天 生:30天 师:28天的是 生:平年2月

支玉恒老师的个性化教学谈

小学语文新教材解析及精品课展示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 定边县第二小学陈秀霞 望能够跟大家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一直是我们所神往的课堂境界。2013年11月23日——24日,我们语文组一行四人很荣幸的在西安东郊康乐路华山俱乐部认真观摩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戴建荣、周益明、贾峰、支玉恒、盛新凤的精品课展示并听取了学术报告,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是后两位专家的课例。也谈不上是什么响当当的汇报,其实就是把名师的课例盗版一下吧,水平不高,大家就将就着听听。 支玉恒老先生是小语界四大天王之一!他四十岁时才由体育改教语文,却也因此创造了小语界的奇迹!大器晚成的他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小学语文的沃土上,书写着一场又一场奇迹! 74岁的他仍然神采奕奕,仍然是亲切幽默的!24日上午是支玉恒老先生的一节习作课,题目是——“个性化表达”。(这是一幅看图作文)。 教学的大概流程如下: 明确目标:本节课的习作内容是个性化表达。 板书课题。

首先以什么叫“个性化表达”?入手,学生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在支老先生或摇头,或但笑不语,或用眼神肯定的动作中,学生对第一次见面的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了基础! 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扣错扣子、剪衣服等,总结出道理:粗心大意、马虎、糊涂、遇事不考虑。 在指导写作时,支老先生结合今天的看图作文主题,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想象,想象事件、还可以想象周围看他的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经过交流,孩子们总结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物,只要你进行了不同的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你的表达肯定是个性化的,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接着又启发学生,你打算从哪幅图来写?孩子们有的说最后一幅图,有的说第一幅图,有的说第三幅图,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并总结出顺叙、倒叙、插叙、这三种写作方法。到这里,学生心中对于这篇习作的草稿心中已有了大致雏形,但支老先生仍然循循善诱——你想让主人公去干嘛?想象他干什么去了、想象干什么事最有意思、越有趣文章就会写得越生动,学生的兴致一下子上来了,去相亲,去走秀,去开会,去上公开课、当交警、当服务员、去公司上班、参加宴会、上街买衣服、演讲穿戴、会见上司、跟女友约会、参加记者招待会、当模特……还有干什么最有趣?支老先生提示去见丈母娘,丈母娘对女婿最挑剔,从学生的表述中感受的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苏教版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___》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7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理解、记忆乘法口诀,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2、使学生学会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3、培养学生解决身边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练的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那么在开始上课前,我们首先来复习,(出示复习题)那个小朋友愿意来帮助老师回答这些问题? 选两句,用口诀。

2.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棒,今天7的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城堡里面玩,同学们想不想去7的王国里?在这里,我们会遇到一些老朋友,它们都是谁呢?七星瓢虫、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七巧板、彩虹。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阶段 1.师:城堡里有个调皮的小精灵,她用三角形摆了一些小船,一只小船用几个三角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7个 2、提问:如果小精灵想摆2只这样的小船,它需要准备几个三角形呢?(14个)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指名) 师:很好,你预习了7的乘法口诀,那我们还可以怎样算呢? 师:同意吗?可以算7+7=14,也就是要求2个7相加,对吗?这种方法真不错!提问:如果3只、4只、5只、6只、7只这样的小船呢?你会算一算吗?填在书本上,比比谁又对又快! 3、指名交流 提问:三只这样的小船需要用多少个三角形呢,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已经知道了2个7相加等于14,所以这一格,3个7相加只要用14再加7就是21了。 那4只小船要用多少个三角形呢?21加7等于28。 5只小船呢?28加7等于35。 那么6只呢?42。 那7只小船要用多少个三角形呢?49。 师:小精灵夸奖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它还问大家,你能从这张表格中,看出3个7是多少吗?5个7呢? 现在难度变大了,看谁反应更快。21里面有几个7?42里面有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指名说) (回答的真好) 三、编写口诀,探索规律

7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1、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老师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学过的2——6的乘法口诀的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编7的乘法口诀,在学生经历“观察——尝试——交流——欣赏——应用”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到学习数学乐趣。在课堂上,老师始终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本节课里老师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并认真地实施,力求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掌握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有一个良好的情景。”《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学习数学知识。如何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是每一位老师值得深思的地方。 本节课中,老师在上课伊始创设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里拿一个气球,前面3个气球上分别写着数字7、14、21,让学生观察,接着把后面4气球上数填完整的教学情境,这样的设计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识7的乘法口诀所有的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用几个几表示时都与数字7有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巩固应用这个环节,老师还创设一个富有人文性的古诗情境,告诉学生《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中也有乘法口诀,让小朋友找找看。学生在这个图文并茂的意境中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数学与人文的结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在新授环节,老师让学生自编7的乘法口诀,然后全班交流汇报。老师在2——6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已交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浆,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究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老师让学生根据每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做转转盘游戏等练习,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7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竹沟小学祝廷香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例1选择了学生已经熟悉,非常喜欢的“用七巧板拼图”,设计了拼图活动,给出了七个拼好的图案,用表格的方式要求填出1个图案、2个图案、3个图案、4个、5个……7个图案,各用了多少拼块。接下来,教材给出总结乘法口诀要完成的内容。左边从上往下给出了1×7、2×7、3×7……7×7等算式,中间是要总结的口诀,右边是用口诀可以写出另一组乘法算式。做一做,安排了用7的口诀计算的练习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2.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编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七巧板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学)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作为奖励,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看一看,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海底各种各样的鱼类),这些鱼美丽吗?我们用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 师:用几块呢?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生:7块 师:如果拼成两条鱼,四条鱼,七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拼2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你能像这样自己填完这个表格吗(书72页) 2.观察表格,说发现 师: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引导学生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 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你们填对了吗?

《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800字

《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 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800字: 这本书第一章说了贲老师的成长之路,他立志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从最初的合格老师到优秀老师再到有思想的老师,贲老师一直在努力,独立写教案,设计课堂,设计自己,每天记录课堂,写教学手记,贲老师用他自己的每一段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学之路要不断给自己新目标,做一位时刻有思想的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在学习,教师的教是否支持了学生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超越自我。 贲老师主张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更有准备地学,在课堂学习之前,尝试“小研究”的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感受与预学,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带着困惑进入课堂学习,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小研究”如何设计内容,设计练习,复习课以及设计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互动,贲老师的课堂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在场”,师生平等,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否思维参与,是否深度参与,教师要还给学生充分交流言说的机会,学生以研究的心态对待学习内容,这样的课堂是生动的,有思考的,教

师退到幕后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考,服务促进学生的学。 贲老师还有一个亮点,他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后练习,为了练而练的目的,他的练习时研究性的练习,把练习过程的控制权向学生转移(学生选题,学生改题,学生编题),作业成为了学生展现各自想法的平台,爱上作业,不是负担,所有学生参与作业中,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练习更有意思,更有思考,学生学起来也没有累赘。读后感·书中有许多贲老师的课堂案例,他用自己的每一节课向我表明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课堂教师怎么做,学生是怎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的,每一节课都有思想的碰撞,意外的收获,学生的想法,创造力让我们更有动力和他们一起努力下去,超越自我,改变自我。 贲老师的数学课堂是学为中心,生动有思考的,希望新手上路的我能借鉴他的经验不断努力,从合格老师一步一步进阶,他多年的探索源于他不断的思考和追寻中,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以他为方向脚踏实地教书育人。作者:夏明月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去年的树》

《去年的树》 《去年的树》课堂教学实录和分析特级教师盛新凤 师:( 媒体播放――大树)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是吗? 生:是! 师: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读! 生:去年的树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伙伴读,如果你想搬个凳子到讲台前来读可以吗? 生:可以。师:让我们尽情地和课文交流、对话,看看待会 儿你会有哪些收获。开始。(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咱们先停会儿好吗?读着读者,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都可以. 生:树为什么要被锯掉? 师:你有问题. 生:我有收获,我觉得树和鸟儿真是一对好朋友,鸟儿从南方回来后,发现树不见了,就千里迢迢来寻找树,他通过各种方法,最后找到了树,变成了火柴,最后火柴被点燃了。师:你是被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情感动了,是吗? 生:是。生:我想对作者提问,为什么把这篇课文取名为《去年的树》呢? 师:你读着读着有这样的问题。还有吗? 生:我发现了,鸟儿是一只十分守信的鸟。师:这是你自己读出来的,真了不起。生: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树做成火柴,点燃后,鸟儿还会对灯火看那么久,还要唱起那首去年的歌? 师:同学们的 问题很多,感受很多,你们真了不起啊,第一次与课文进行亲密 的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对话.也许你刚才的疑问,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得到大家的 共鸣呢!同学们,你们说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以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