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被动句

一、意义上表被动的句子

被动是就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说的,叙述句的主语和谓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施事者,另一种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例如: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前一句主语“君子”是动词“役”的施事,这个句子是主动句;后一句主语“小人”是动词“役”的受事,这个句子是被动句。

表示被动的句子有的在句法结构上同表示主动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区别,有的有区别。形式上没有区别的就是概念上表不被动的句子,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宠之君弟乎?《左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墨子·兼爱》

这三个例句,都是带能愿动词“可”作状语的叙述句,句法结构是相同的,但是,从意义上看,前两个例子是表示被动的句子,第三个例子是表示主动的句子。不过,带能愿动词“可”的叙述句往往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有的名词主语直接加在动词谓语前面,也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例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

“兵挫地削”是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削减,“龙逢斩”是龙逢被夏桀斩,比干被纣王剖胸挖心。主语都是动作的受事,而不是施事。

由于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和主动句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因此用一个作为动作受事的名词在前后句中可以作宾语,又可以作主语,例如: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五蠹》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

“兔”和“人”在句中既作宾语,又作受事主语。

总之,这种表示被动的方式,在形式上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这种被动的表示方式一直到现代汉语中还使用,例如,“酒喝了”不过古代汉语中这种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式更多一些。

二、古汉语有形成标志的被动句

另外一种被动句,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是被动性质的句子,借助一定的虚词或格式表示被动,这是大家公认的被动句,也是人们研究被动句的主要

对象。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是用虚词“被”,“敌人被消灭了”“杯子被打碎了”。

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则比现代汉语复杂得多,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於”字表示被动

这种句式多见于先秦古籍,即在动词谓语后用一个标志被动的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动词前面的主语就明显地具有了被动的性质。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

例一,“郤克伤於矢”,是个被动句,如果把“於矢”去掉,剩下“郤克伤”,“郤克”不是“伤”的施事者,受伤对郤克来说仍然是被动的,但被动的意思不明显,“伤”是及物动词,它后面要求有宾语,它可以表示主动,也可表示被动。如宾语是动作接受者,“伤”表主动,如果宾语是施事者,“伤”就表被动,因此“郤克伤於矢”之所以成为被动句,关键是动词本身可用於被动,并不是“于”表示被动。“于”本身不含被动义,它只是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例二同样,“幸”作为及物动词,它带宾语,可表被动,也可表主动,“于”只是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然而,兵败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汉书》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於人。《孙子兵法》

介词“于”在句中引进行为主动者,构成被动句,如果去掉介词“于”整个句子变成主动句,意思也完全相反了。

妻与子皆养於我者也。《圬者王承福传》

这种用介词“於”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大多可以去掉“於”变成主动句,古人常常用这种方式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例如:

物物而不物於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

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

“物物”是“支配外物”的意思,第一个“物”字是名词用作动词,“支配”的意思,“不物於物”是“不被外物所支配,是一个被动句。”“制人”和“制於人”是主动和被动的对应。

用“于”标志的被动句,有时可换用介词“乎”

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辨说……故有失六十年政亡国之患《韩非子》

五痍者何?伤乎矢也。《公羊传·成公》

俄则来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荀子·恨相》

——不久,就被官吏逮捕,并处死在大街上。

“于”字的被动句,它的形式结构跟表处所时间的“於”字句完全相同。如

上例,又如:

孙嘉聘於齐。《左传》在齐国聘问,主动句(比较,郤克伤於矢)

由于用“於”字的介宾结构,既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又可以表示被动,有时就可能发生混淆。例如:

及寡人之身,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孟子·梁,惠王上》

这里三个用“於”字的介宾结构,到底是表示处所呢,还是表示被动?从辞句本身是很难断定的,必须考察历史事实,才知道“败於齐”不是在“齐国打了败仗”而是“(魏)被齐国打败了”。“辱於楚”不是在“楚国受到凌辱”,而是“被楚国打败”,丢了二个城池。“丧地於秦七百”被秦国夺走了七百里国土。三个句子都是表被动的於字句。

正因为“於”字句表被动不很明确,后来就由“被”字句所取代了。

②用“为”字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是用介词“为”引进行主动者,放在动词前,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

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将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这种被动句同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结构形式和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受事主语(名词)十介词结构(作状语)十谓语动词。

这种被动句,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如:

身死人乎,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中》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

主语虽然没有出现,但句子的被动性质是很明显的。

“为”字的作用本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但是有时“为”字后面引进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直接把“为”字放在动词的前面,仍然是被动句,例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

“为”字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行为的主动者不出现,我们不能认为是省略了,而应该看作“为”字表被动的另一种方式。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字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字是表被动的助动词。“为世用”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为”是介词;“不为用”没有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虽然可以补上行为的主动者“世”,但不宜认为是省略,而应该把“为”字看作表被动的助动词。

“为”字的意义很多,用作动词,有“成为”的意思,用作介词,还有“给”和“为了”的意思,因此“为”字是否表动被动,有时可能发生误解。例如:

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民不为己用”可以理解成“老百姓不被我任用”,也可理解成为“老百姓不为我出力”,单从本句来看,两种理解都说得过去,但是下一句“不为己死”不能理解成被动句,只能理解为“不为我死”;因此“民不为己用”也不能理解成被动句,例中两个“为”都要念“wèi”。

“为”字象“於”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的意思,只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并且还有好些别的用途,可能产生歧义,因此表被动的为字句,后来被“……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了。

③用“见”字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第三种被动句是用“见”字放在动词的前面帮助表示被动。例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汙;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

“见疑”、“为戮”、对举,“见汙”、“见信”、“见用”做耻的宾语,全句不是被动句,但这三个词组都是表示被动的,是“被汙”、“被信”、“被用”的意思。

用“见”字的被动句,同“为”字句、“於”字句不同,它只能作助动词,帮助表示被动,而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因而后来被别的被动句所取代。

汉代以后,“见”字用在动词前面,也有不表示被动的。例如: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故今具道所了,君实或见恕也。《——因此现在就》

④“为……所”和⑤“见……於”式被动句

“於”字句和“为”字句可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但有时被动意味不够明显。“见”字句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三种句式在表示被动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又发展出“为……所”式和“见……於”式。例如: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项羽本记》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语板》

这种“为……所”式被动句,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所”字帮助表示被动,被动句的意义比单用“为”字的被动句更加明确,“所”字可以看作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也有人称作表被动的助词。

“为……所”式的被动句,在先秦就已经有少数用例。例如: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

敝邑为.大国所.患。《吕氏春秋》

汉代以后,“为……所”式大量使用,后来逐渐同“被”字句一起取代了“於”字句、“为”字句和“见”字句。唐代以后“为……所”式在口语中又逐渐衰亡

下去,但是在书面语中一直沿用到现在。例如:

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儒术》

“为……所”式也象“为”字句一样,有时行为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

..杀。《三国志》

“为”和“所”连用,虽然没有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动意义也比单用“为”字明确。

⑤“见……於”式的被动句,是把见字句和於字句结合起来运用。“见”字帮助表示被动,用“於”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於.张仪。《史记》

然而公不见.信於.人,私不见.助於.友。《韩愈进学解》

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见……於”式的被动句在先秦两汉是常用的一种句式,六朝以后在口语中逐渐衰亡,但在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经常采用。

⑥被字句

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基本形式被字句,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例如: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

“被”原是动词,是“遭受,蒙受”的意思,例一“被”动词性较强,例二“被”与“见”对举,“被”字被动意义明显一些,例三的“被”字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汉代“被”字句逐渐用得普遍,但不能引进行为主动者,只是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词,直到汉末才开始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被作为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尚书”。魏晋以后,“被”字句越来越用得多,在口语里逐渐取代了其他几种被动句,就是在仿古文言文中,也常常使用被字句。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如: 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2)谓语解释原因。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如: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 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学案博苑 2011-12-14 0601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1、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 《鞍之战》:“马逸不能止。”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 《鞍之战》:“郤克伤于矢。” 2、古今被动表示法的比较 古今都有意念被动句,即不用任何特殊词语的被动句,如:《报任安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韩非子五蠹》:“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鸡杀了。大楼建好了。 现代汉语一般用“被”构成被动句式,古汉语中除用“被”字外,还可以用“于”、“为”、“见”等构成被动句式。如:敌人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鞍之战》:“郤克伤于矢。” 二、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 1、“于”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在动词后加“于”,“于”后是主动者。 “于”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句子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即:主语+谓语+于+主动者兵破。(《汉书贾山列传》) “于”的词性和作用 介词,本身不表被动,其作用是引入主动者。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古文中常用“于”字句构成主动与被动比较的语句,进行正反含义的对比。如: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于”字被动句式先秦常见,消失的原因是介词“于”的用法较多,是否引入主动者有时不好辨认,可做两种解释。如: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孙嘉在齐国接受齐王的聘问、孙嘉被齐国聘问)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相刺》)(屈原在出国放逐、屈原被楚国放逐) 2、“为(wéi)”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在动词前加“为”,“为”后可以出现主动者,主动者的后还可以加上“所”字,此时“为”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句子的状语,但主动者可以不出现,“所”字也可以不出现。即:主语+为+(或)主动者+(或)所+谓语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为”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为”是助动词,表示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为”是介词,其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所”的词性和作用助词,表被动语态,帮助构成被动句。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战国末“为”字被动句式中出现了“所”字。 如: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为……所”结构的被动句一直保留在现代汉语里。 如: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字句消失的原因,也是“为”的用法较多,引入的是主动者还是对象,有时不好辨识。如: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古代汉语被动句地类型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式 叫被动句。 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B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施事者”的形式 a“谓语+于+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b“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2)“为”字句。 a“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 子斩之。

b“为+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或““见+谓语+于+施事者” a“见+谓语”如:人皆以见侮为辱。 b“见+谓语+于+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 于卫君。 c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 4)“为,,所,,”句。 a“为+施事+所+谓语”。如:先即制人,后则为 人所制。 b“为+所+谓语”,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被”字句。 a“被+(施事者)+谓语”如:臣被尚书召问。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汉代后,至今,“被+谓语”。如:杯子被打破了。 1、用“为”、“为,,所,,”或“,,为所,,”表 被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与引进的 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屈原列传》) ⑵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⑶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⑷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古代汉语——被动句和被动表示法

被动句都是动词谓语句.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是就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地施受关系地不同来加以区分地: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地施事者,该句子就是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地受事者,该句子就是被动句. 被动句以其被动地表示法地不同,可分为无形式标志地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地被动句,后者也叫被动句式.下面具体介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无形式标志地被动句 无形式标志地被动句看起来和主动句很类似,只能从语义上来辨别其被动地用法.因此无形式标志地被动句也叫作语义上地被动句.例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二、有形式标志地被动句式 有形式标志地被动句式指地是在句中有某些介词或助动词可以作为表示被动地标记.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用介词“于(于)”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地被动句式. 其格式是:谓语动词+“于(于)”+行为主动者. 例如: ①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②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⑤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陈胜项籍传》) 由于介词“于(于)”地用法较多(参见第十三课“介词”),因此在被动句里位于介词“于(于)”后面地名词性成份有时只是介绍行为地处所,而不是引进动作行为地主动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例如: ⑥傅说举于版筑之中.(《孟子?告子下》) ⑦西伯,伯也,拘于羑里.(司马迁《报任安书》) 以上句中,动词皆为被动用法,但是后面地介词“于”引进地都是处所.因此以上句子都属于语义上地被动句.对于这些易于混淆地句子,在学习时要注意辨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于”古代和“乎”读音接近,因此该介词也写作“乎”.用“乎”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地被动句式如: ⑨万当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⑩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 以上两句“乎”都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地主动者.“获乎庄公”即被庄公擒获,“遗乎今”即被今人遗弃. .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地主动者地被动句式,“为……所……”式. 其格式是:“为”+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 例如: ①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上古之世》) 有时在上文已经交代清楚地情况下,“为”后面地行为主动者可以不出现,这样“为”就直接位于动词前,成为表示被动地标志.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④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又在动词前加上“所”,构成“为……所……”句式.例如: ⑧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基础。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楚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1)掌握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性质、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2)掌握汉字的构造、形体演变、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知识,学会分析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本义;(3)掌握古汉语词汇知识以及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掌握古代汉语语法(句法和词法)知识及其特点;(5)理解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与注解体例,常用的注解术语;(6)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知识及语音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汉语音韵学知识解释古代有关的语言现象;(7)学会给古书标点断句和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培养阅读和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8)了解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格;(9)理解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特点,培养欣赏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分析浅近诗歌格律的能力;了解古代词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时数 上课时间:第一、二学期;总课时:132学时;总学分:8学分。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讲练结合,重视口头训练和课外作业;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面向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六)使用原则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主要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

古代汉语代词教案资料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代词 带词种类意义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分人物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一些起取代作用的其他代词。 第一节人物代词 人物代词包括第一人物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 í)”“卬”。“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取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祗见於《尚书》,例如: (1)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2)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说命》) “吾”和“卬”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

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卬”只见於《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真入雅言。例如: (1)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大诰》)——按:越:语气词。 (2)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匏有苦叶》)——按:涉,徒步过河。须:等待。 “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說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詳)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縢》) (2)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诗经·周颂·闵予小子》) (3)(齐侯)对曰: 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 《左传·僖公九年》)——按:唐·孔颖达《左傅正义》引犍为文学舍人《尔雅注》曰:“余,谦卑之身也。”“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例如: (1)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古代汉语教案古代汉语教案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引我讲我们讲了词的古今词义的异同、 我们在前两周讲了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有许多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语言发展变化引起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是要来探讨词义变化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大家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间的关系,掌握词义变化的脉洛,深刻地理解、掌握词义。 这一讲我们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三、考察、推求本义的方法 四、如何分析引申义 五、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有好几个意义,其中有较原始的,有后来发展,变化来的,还有借假义,一般人说词的本义是指它最初的意义。 ①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一个词由形式内容两部分组成,形式是它的读音,内容是它表达的概念。不包括形体、字义同词义。②词的产生就是语言的产生,语言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产生的几十万年前,我们如果说研究词的最初产生的意义,那么研究工作是无从作起的。我们研究词的本

义,往往要借助文字记录的语言材料来考察词较原始的意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为了记录表现语言、解决语言时空问题而产生的,是语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词和字它们产生的时间差异,如果人类使用语言是一年的时间,那么文字则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才产生的,所以,我们借助文字资料来研究的词的本义并不是汉语最原始的意义,而是指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的最古老的意义。 引申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关的意义叫词的引申义。例如: 引:小篆写作,指事字,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开,形状变长,所以引申为长,延长,(还有拉、导领、后退等义)在“引申”这一词中用的是延长这一义 申:甲文作,籀文作昌,小篆作,从甲文看象闪电形,申是古电字,后来假借为地支名和陈述义,作为伸展一义,有人认为是引申义,闪电光延申状 由“引申”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方式,词义不断地引申就可以克服词和语言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使语言更好地完成帮助人们交际的任务,但从另一方面说,一词多义现家太纷繁,又给学习掌握选成了困难,为了学习古汉语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来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分析本义,引申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会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例如: 绥:有安抚的意思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设计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 第四章语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类和句型、分析多层复句的方法。提高学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层次分析法,几种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型。 §1.语法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现在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语言知识的研究处于重要的地位。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己较好地解决了字处理和词处理的问题,句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句处理需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的语法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 以上从科技方面讲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语法,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基础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也离不开语文知识,作教师的要讲课,要批改学生作文等作业,这更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中自然包括语法。 二、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之中,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是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进行组合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律。 语法学是研究、说明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这一术语,可以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可以指语法学或语法书。 三、语法学研究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是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规律等内容。 句法:包括短语的结构规律及类型、句子的构成规律及类型、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四、语法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①历史语法学②比较语法学③描写语法学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①传统语法学②结构主义语法③转换生成语法 五、汉语语法的特点(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与古汉语相比) 1、构词法、构短语法、构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规则,即:词法、句法二者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2、汉语的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句式变化无标志,词、短语不易分辨。 3、语序、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的转类,活用比古汉语有所减少。 5、量词、语气词较丰富。 六、语法的性质 ①概括性(抽象性) 语言中的词成千上万,句子难以计数,语法不是说明具体的词和句子的含义的,而是从无数具体的词句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结构规律和格式。 ②稳固性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与语音、词汇比较起来,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词汇的变化最快,从“五四”到现代,新词不断增加,旧词不断消失。语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韵文、韵书中可以看出。 ③民族性 各种语言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印欧语系语言的词大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缺乏,但语序固定。 ④系统性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doc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B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 +于+施事者”的形式 a“谓语 +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2)“为”字句。 a“为 + 施事者 +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b“为 + 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 +谓语”的形式或““见 +谓语 +于+施事者” a“见 + 谓语”如:人皆以见侮为辱。 b“见 + 谓语 + 于+ 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c南北朝后,“见 + 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 4)“为所”句。 a“为 + 施事 + 所+ 谓语”。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为 + 所+ 谓语”,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被”字句。 a“被 + (施事者) + 谓语”如:臣被尚书召问。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 蒙受”,如:光被四表。 c汉代后,至今,“被 + 谓语”。如:杯子被打破了。 1、用“为”、“为所”或“ 为所”表 被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与引进的 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屈原列传》) ⑵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⑶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⑷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古代汉语教案[1]

古代汉语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古代汉语》教案 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 1 学期 主讲教师 张居三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2006级对外汉语专业 第一次课绪论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讲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性质、内容、要点,教材的特点,学习方法,考核形式。使初学者对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重点及难点: 古代汉语的分期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基础知识,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如:说明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现象等。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分析研究,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使学习者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三、教材 (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 《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常识——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 常用词——古代词义材料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代词 代词代替名词、动、形或数量词的词 古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种是辅助代词“者”和“所”。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又叫自称、对称、他称。 1、第一人称,常见的有“吾”、“我”、“予”、“余”等。 (现代汉语,“我”、“咱”可作主、宾、定、状)古的代词,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全同。“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的用法在上古只作主语,很少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晋,我吾亲也,岂信我哉?《左传》 如果作宾语,也只限于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但到了汉代以后,“吾”作宾语的用法就比较常见,如: 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 上古第一人称还有朕,台(yì),卬(áng)朕可作定,也可作主。 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我的先父叫伯庸。 朕:在先秦时期用于一般人的自称,到秦始皇时便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台恐德弗类。《尚书》 我恐怕自己的品德不善。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每天进善言,帮助提高我的品德。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别人过河了我还没,我要等我的朋友。 2、第二人称,对称。(现代“你”,可作主定、宾、状) 古常见:尔、汝(女)、若、乃、而。 尔、汝、若,可作主、宾、定。 尔无我诈(欺骗),我无尔虞(防备)《左传》 (尔)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论》 若毒(痛苦,以之为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苦赋,则何如?《捕》 五侯九伯,女实证之,以夹捕周室《左传》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该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只涉及较少部分,如《诗经》、《楚辞》等。而古典文学课将涉及到辞赋、诗、词、曲等。这样,古代汉语课中的自学部分,古典文学课将会讲读其中的大部分。古代汉语课讲读的大量散文作品,又将为古典文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二者互补,将使学生在古代汉语课与古典文学课两方面都收到成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计划讲授144课时。 二、课程内容 数学计划和安排 古代汉语课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以文选为纲,常用词、通论与之密切配合,共七个单元,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及第四单元的文选,第二学期讲授第四单元的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B 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施事者”的形式 a “谓语+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 a “为+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b “为+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见”字句。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3) 见+谓语”的形式或““见+谓语+于+施事者 a “见+谓语”如:人皆以见侮为辱。 b “见+谓语+于+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c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 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4)“为……所……”句。 a “为+施事+所+谓语”。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所+谓语”,女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被”字句。 a “被+ (施事者)+谓语”女口:臣被尚书召问。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女口:光被四表。 c汉代后,至今,“被+谓语”。女口:杯子被打破了。 1、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屈原列传》) ⑵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⑶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⑷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四)——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四)——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被动:所谓被动,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受事者、承受者。它包括两种 情况:没有形式的标志和有形式标志。如下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五蠹》) 被动句式: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叫“被动句式”。也叫做“有 标志的被动句”。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 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它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如: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郄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1、“于”字句 这是先秦时常用的被动句式。在谓语中心语的后面加“于”,“于”字后跟主动者,“于” 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 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于”字后面必须有主动者。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为”字句

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为”,有时在“为”后再加主动者,后又可在动词之前加“所”。 “为”本身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父母亲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3、“见”字句 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直接加“见”。“见”是副词,本身表达“被”的意思,即直接表示 被动。“见”不能引入主动者,可以和“于”字构成“见……于”式,引入主动者。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被”字句 “被”字被动句式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被动句中的“被” 是由表示“蒙受”、“遭受”意义的动词“被”虚化而来的。“被”表示被动,刚开始直接加 在谓语的前面,后来在“被”之后可以出现主动者。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m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语言产生的时间,北京大学的叶蜚声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科学界一般公认生物已有36亿年的历史,叶教授把36亿年缩成一年。一年有360多天,所以: 一天相当于一千万年 一天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 每分钟大约于7千年 按照这三个缩小的尺度来回顾,那就是: 1月1日开始出现生物 12月1日恐龙才出现和死亡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哺乳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人类和语言 12月31日晚上11点,周口店猿人才开始用火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就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形成的。由此说来,语言的产生至今已有近一千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才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汉字的产生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甲骨文距今3300年。 根据汉语史的分期: 远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原始汉语)(公元三世纪以前)(公元四至十二世纪)(十三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后)汉字产生以前周秦两汉魏晋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四以后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 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上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要去说古话、做古人,而是为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人运用文言文这样一种书面语,为我们流下了极其丰富的

古代汉语地被动表示法(20201127234516)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定义:被动是就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说的。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被动句的分类: 被动句可以按有没有特定的形式标志分为两大类: A.意念上的被动 这种句子的特点是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 例: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从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蔓草”是被“除”的,“金石”是被“镂”的。这种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而主语是受事的句子,也有学者称为“受事主语句”。 B.有形式上的被动(被动句式) 用被动句式表示主语的被动性质是汉语常用的另一种被动表示法。所谓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例如

现代汉语“敌人被消灭了”、“困难被我们克服了” 这样的句式,从其中 的“被”就可以确定主语是动词所表示行为 的被动者,这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汉语的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但是使用远没有现代 普遍。汉以后的文章被动句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使用也逐渐普 遍。 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标志: (1)“于”字式 先秦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是在动词后面用介词 “于”吧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这样,动词前面的主语很明显就 具有了被动性质。 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转?齐晋鞌之战》)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在用“于”的被动句式中,并不是介词“于”能表示被动, 而是动词已经用于表示被动的意义,由于用介词“于”引进了行 为的主动者,全句的被动者,全句的被动意念就更加明确了。 我们还要注意,古代汉语这种被动句式的词序与现代汉语不 同。在现代汉语里,被动句式中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介宾词组是在 动词前面;在古代汉语里,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于”组成的介宾

古代汉语教案 副词

副词 副词是一半实一半虚的词,它能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有一定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份,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又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份:主语、谓语,也不能作宾语、定语,这是它同其它虚词相通的一方面。副词具有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经常在句中充当状语。根据定义,古代汉语的副词大致可以归纳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六类。下面对这六类副词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一、程度副词 用来表示事物性状和行为的程度的副词,一般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恐、思、恶、望等词)的动词。有时也可以修饰一般的动词,大多数作状语,少数(甚、极)也能作补语。程度副词可分为表轻度、表过甚、表极致、表比较四类。 1)表轻度程度的词 古代汉语里一些常用的程度副词如“最”“至”“甚”“太”等字从古到今变化不大。有少数程度副词变化比较大,读古文时必须特别注意。例如:“少”和“稍”就是如此。 现代汉语里的“少”用作形容词,古代汉语里的“少”则常作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稍”;而古汉语里的“稍”则是时间副词,有“逐渐”的意思。先看“少”的例子: 1、太后之色少.解。 2、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 和于身也。《战国策》 (稍微进一点自己所嗜好的食物,使身体舒服。) 4、然而天下少.安,何也?《治安策》 再看“稍”,在古汉语里主要表示动作行为实现渐进,可译为“逐渐”“渐渐”“逐步”,有人作程度副词,有人归于时间副词。 5、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6、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史记》 7、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史记·秦本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