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怎样去提高孩子的逆商,培养回弹力?我总结出以下这些方面:

一、充实孩子的情感储备库。

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尊重。这是孩子在成长中,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

我们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足够的爱?孩子是否知道,在我们心目中,他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反过来,我们是不是他心中的重要的、有魅力的、能在关键时刻给他爱和力量的大人?

很多时候,幼儿的哭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都是由于他们的情感储备库空虚所致。我们大人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爱的油罐空了,我们就去找东西填补,不补满了,我们就有心理和行为问题,就没有能力去付出和爱别人。而孩子正在成长,他时刻需要从这个储备库里提取能量。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别忘了,以各种方式不断地给他充满这个情感储备库。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跟孩子说、抱抱他亲亲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去的温暖的经历、跟他嬉闹、跟他分享、认真倾听、安排不受打扰的特殊时间、设定特有的家庭仪式和习俗,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有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全面接纳,我们就能借各种机会表达出来。

在传达尊重和信任方面,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我们都认为自己尊重并信任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孩子感觉到的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家长往往急于了解情况,问这问那。孩子说点什么,家长就会本能地要去指导、纠正,说出来的话就会是这样的:“怎么不多吃点呢?出汗了为什么不换换衣服?学了什么,都学会没?”这样的反馈,在孩子看来,都有评判指责的倾向。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招来大人的评判和说教,他就会闭上嘴,关掉沟通的开关。

所以,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去评判和说教,这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是保持沟通顺畅的前提。沟通好了,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我们的指导孩子才会听。

二、给孩子讲明白培养逆商的道理。

这些道理,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讲。只要结合具体的事,注意方法,小孩是能听懂的。

对于幼儿,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错误和失败不是什么坏事,不可怕,而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负面的事情,都有积极意义。帮助孩子学会辨证地去看事情,明白对困难和挫折,不要躲避,要想办法从中学到东西,有收获。

比如,我女儿上幼儿园一个多月了,早晨醒来,有时还会说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如果我直接跟她说幼儿园如何如何好,应该去,那一定会激起她的反感和辩解。我这样说:“在家和上幼儿园,各有各的好处,在家好处是……,不好的是……;

上幼儿园好处是……,不好的是……”。然后再问她几个具体的在幼儿园玩的事情,挑点好玩的事说,通常她马上就高兴起来了。

上幼儿园本来就不是什么坏事,这样分析,不仅便于她接受,更教给她客观的辨证的思维方式。后来,一次吃饭时,我说,主食也要多吃点啊。她马上接话:“饭有饭的好处,菜有菜的好处。”虽然她不一定真的理解,但学到了这个句式,就会帮助她学到这种思维方式。

对于纯粹的负面事情,我们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感受,承认这是让人不愉快的事,这种共情打开了沟通的渠道,为后面的讲道理铺平了道路。讲完道理,再给孩子指出令人乐观的前景:有了这些进步和收获,我们的能力增强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有办法了,能应付了。这样总结,在孩子听起来,这个事就真的坏事变好事了。

对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正式去讲逆商的道理了。我想,对于6岁左右,要上小学的孩子,就可以跟他讲什么是逆商了。要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他在道理上明白了,那么上小学之后,当他遇到更多更复杂的困难和逆境时,他就有理论依据,不仅能去正视,更能按图索骥,去找解决办法。

给孩子讲道理,相当于给孩子准备一个资料储备库。孩子有不懂的,可以到这里去查找,看看这些事情,大人是怎么分析的。有了这些,尽管他不一定都懂,但他心里有底了,知道大人是知道这些都是怎么回事的,他在挫折面前就不再恐慌畏缩。

有关逆商的具体理论,我附在了文章的后面,供大家讲道理时参考。

三、教给孩子解决问题、决策、寻求帮助等等方法。

当孩子遭遇困难和失败时,不仅仅是要安慰,更不能教给孩子推卸责任、或者放弃(比如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要引导孩子找到原因,积极想解决方法。

传授解决方法,也不只是在失败犯错误时,当孩子做得好、做得成功漂亮时,不要夸奖了事,也要一样去总结,分析原因,明白为什么成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好的结果。

当然在这个指导的过程中,家长不能去冲锋陷阵,要让孩子打先锋,家长当军师,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要的是,这个教给解决问题方法的环节一定不能省略掉,这是给了孩子应对困难的武器和工具。

这一点写的篇幅最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这是需要花费最多笔墨的环节。

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怎么做,才能培养自信呢?

过去很多家长用夸奖来培养自信,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夸奖的问题。

研究表明,过多的泛泛的夸奖,只能让孩子更自卑、更脆弱、更害怕挑战。不实的夸奖不仅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形象,而且还会破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当孩子自己有了判断力之后,泛泛的夸奖对他就没了意义,只能带来更多的不信任和沮丧。

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如果仔细审视我们的言行,我相信,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仍然在经常地、泛泛地夸孩子。为什么呢?

我分析,通常,空泛的夸奖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我们累了一天,大脑的转速明显下降,跟孩子在一起时,思想无法聚焦,要想搞清楚该肯定什么,怎么肯定最准确,已经不大容易了。但是我们在情感上希望能做点什么,好让孩子高兴、感觉好,于是,当动脑子和动体力都有困难时,我们就信口夸一夸,以表达爱意,给孩子点瞬时的快感。

泛泛的夸奖有点像糖果——能让孩子一时感觉好,但是没什么真正价值,甚至还会有副作用。我想,如果能把空泛的夸奖当作糖来看待,我们大概就好控制一些了。

空泛的夸奖越少越好,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鼓励和适时的中肯的肯定,而宝贵的夸奖要集中放在孩子的努力、付出和进步上。

除了,肯定、鼓励和适当的夸奖,还可以怎样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我想,我们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去武装孩子:“我是”、“我有”、“我能”。

“我是”就是让孩子有积极的自我评价。通过平时大人的肯定和强化,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自我评价最好是一个孩子可以为之努力的描述,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绝对的描述。比如,我们可以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办法的小孩、是值得信赖的、能坚持到底的、解决过问题的、善于找到资源寻求帮助的、敢于迎接挑战的小孩,等等。而不是说“你是最优秀的、你是永远成功的、你是天下第一的”。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越真实越客观,越有利于他树立强大的自信。

“我有”就是让孩子清楚自己的储备库里都有什么,自己都有哪些资源。比如,孩子要知道,在关键时刻,他有可以信任的大人的绝对支持、有让他尊重佩服的大人能给他讲道理、有其他种种资源、有情感上的安全感,等等。“我有”的想法就是提醒他,遇到了问题,随时都可以去储备库里查找。这样经常帮他点点货,会培养他善于利用资源和寻求帮助的能力。

“我能”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这个能力的信心,只有从过去成功处理

事情的经历中才能得来。所以让他对能力有信心的办法,就是多给他提供机会,让他独立做事情、解决问题。比如,让孩子在家里承担责任、做家务、参与决策、参加社会实践,等等,都是好办法。

对于很小的孩子,我们可以多教给他一些有自信含义的句式,比如“我相信我能……、我知道我可以……、我有把握……”,帮助他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但真正的自信并不是我们能给的、能教的,只能是他通过做事情,看到自己有用,才感受到的。

五、提供好的范例。

我们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难、应对逆境、从挫折中学习、扭转局面的成功经历,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阅读有关的故事、小说、传记等。

但是,我想,对孩子来说,教育效果最好的,是家长每天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跟我们的说教和书上的故事相比,我们的所作所为最生动、真实,最有影响力。孩子不看我们怎样说,就看我们怎样做。如果妈妈遇到不快的事情就反应过激,或是每天压力重重,被压得喘不上气来,或是做错了事情就自责个没完,沉浸于懊悔不能自拔……这些,都会传达给孩子不好的信息。

所以,家长认真提高自己的逆商和回弹力,做个好榜样,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六、培养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当我查找国外专家谈培养逆商的资料时,发现同理心的培养常常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仔细一想,觉得这很有道理。

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具有变换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时,很多困难、挫折、逆境就会变得不那么严重了,甚至消失了。当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我们会明白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还会发现,事情原本并没有那么糟,只是我们自己把它的坏处给放大了。这种跳出来看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还原,看清真相,从而更加心平气和地去对待。

在给女儿讲的书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老鼠兄妹发现新搬来的邻居家的小孩对他们很不友好,他们很生气。小老鼠妈妈说,如果你们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们是什么感觉呢?这样小老鼠兄妹理解了邻居小孩的心情,决定开欢迎会请她来,跟她交朋友。

故事里的小孩能以德报怨,化解对方的敌意,就是因为他们能换位思考,变被动为主动,转化了逆境。

孩子在同学间遇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学习上的挫败,等等,如果变换角度去看,孩子就更能看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培养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省、学会承担责任、摆脱受害者的心理模式,主动去扭转逆

境。

七、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

家长们可能一方面在说教,要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错误;另一方面,当孩子真的暴露出错误和失败时,自己却反应很糟糕,失望、批评、责怪、教训、惩罚,都上来了。这样,既做了不好的示范,又吓得孩子再也不敢暴露自己不敢坦率地沟通了。孩子会总结:别听他说的那套,这才是犯错并且坦白了的真实下场,而最好的对策就是隐瞒、撒谎。

我们现在常说,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家长自己的需求。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这样做了?孩子做错了,我们禁不住要说:“我告诉你什么来的?我早就说过……”这是谁的需求?是家长的需求,是我们为自己的自尊在辩护。我们忍不住发火、生气,顺便带出一大堆牢骚话:“我得说多少次你才能记住?一天我累得够呛,回来还得管你这些事……”我们满足了自己自怜和发泄怨气的需求,可是这些发泄,对已经很难过了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的建设性的帮助。

对孩子的错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好,这是家长们永远在探讨的话题。

好的逆商不是打出来的。打孩子、体罚,对于提高逆商是有害的。因为一方面,这是在给孩子的情感储备库做减法,在削弱孩子最需要的爱的储备(很多成年人都说长大了对打自己的父母没有丝毫的怨恨,但这是长大了以后的认识,在事发的当时,孩子心里一定是有敌对情绪的)。另一方面,这是在教给孩子去用暴力解决问题,教给孩子对待困难和失败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不择手段。

我们希望孩子怎样去对待自己的错误呢?我们希望孩子能总结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能在以后有所改进,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要过于自责、沮丧消沉、希望他向前看、着眼未来。那么,我们就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错误。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犯错以后一味地在那惩罚自己,那么你就不必去惩罚他。

家长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这本身就是在做示范,是教育。错误和失败究竟是可怕的、值得羞耻的,还是学习进步的机会,就看我们家长的反应。当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记住,孩子就在那里睁大眼睛在学习呢!

关于体罚和惩罚,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格雷说,要想让孩子学会,先要让他感觉不好,这是很奇怪的逻辑。的确,我们在积极的、充满爱的状态下,应该学得更好。而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吗?

害怕和恐惧只能管用一时,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自律,更不能帮助孩子提高逆商和回弹力。只有当错误和失败不再可怕了,孩子才有更强的回弹力。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时,家长可以让他承担后果或撤销某些特权,但是重点要放在总结教训、学习、以便下次改进上。同时,在情绪上仍要给孩子关爱和支持。

八、不要为孩子屏蔽掉一切负面事物,不要追求让孩子时刻满足、快乐。

这一点又说回到前面的教养悖论的话题去了。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时刻都幸福、快乐,但问题是,我们要有长远打算,要为孩子漫长的一生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他错过了一切负面的事情、负面的情绪,那么他就错过了锻炼心理免疫力的机会,他的成年生活就将是痛苦的、不满足的。

过于完美的童年,要以不完美的成年生活为代价。小时候廉价的满足、快乐和成功,将以成年时昂贵的不满足、不快乐和失败为代价。

一个人如果始终幸福快乐,渐渐地,他就会丧失了感知幸福快乐的能力。

我们可能会想,我懂这个道理,我并没有刻意让他避免负面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在过去,古代的圣贤智者明白这个道理。而我们的父辈祖辈,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之外,多半是因为条件所迫,无意间的忽略和照顾不周,成全了我们。到了现在,在全球范围,我们恐怕是有着最强大养育能力的一代父母。我们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有史以来最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孩子更完美优越的童年。

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孩子们的幸福有多么超标。大概,多数孩子所经历过的最大的不幸,只是来自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我女儿曾提过要养小白兔,我告诉她种种责任和风险,让她好好考虑。其实要是按照以前的想法,我基本上不会考虑她的要求,因为我担心宠物病了死了,会给她带来太多的伤心。保姆宋姨由此讲起她小时候养动物的事:她的小鸡被老鹰叼走了,她如何伤心痛哭。现在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当然女儿三岁还太小,我会等她长大点再考虑。

又想起给女儿挑选绘本时,看到国外的绘本和儿童书里,有关于遭遇逆境的故事,比如家里失火了,跟妈妈攒钱买新沙发;或是搬到一个新的不太好的城市。我觉得这些都很好,对孩子都很有用。

我女儿现在常常自言自语地编故事。我发现,有些时候,她经常编灾难片,什么火车掉山谷里,谁摔伤了;谁坐船掉水里,妈妈来救了;谁走丢了,找不到妈妈了……说到危险的地方,说得自己语调都变了。我想她是在自己做心理演习呢。或许是,即便没有大人的干预,小孩本能地就会去假想风险和逆境,自己给自己演习,自发地训练逆商和回弹力。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我还没看过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之前,我就很认真地想过这个事。当时我还在本上写下了很多负面的词,现在翻出来抄一下:挫折、苦难、单调、忍耐、匮乏、孤独、等待、枯燥、平凡、卑微、辛苦、冷落、偏见、

分离、吃亏、陌生、破旧、损失、失望、无聊、有限、疼痛、饥渴、误解、失落、失去、失败、隔离、残缺、遗憾、不公平。

现在看看,我真得问问自己,是否有勇气允许孩子去体验其中的一些,如果不是全部。

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去给孩子制造什么痛苦,我想,只要我们不处处给孩子屏蔽,那么生活中自然有很多负面的礼物在等着他去打开。

好在我们还有崇尚自律自省的传统文化。在这样一个思想西化、全面追求快乐开心的时代,我们还是应该常常记起古人的智慧。

九、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

一个人乐观与否,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总的来说,乐观心态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培养乐观的最佳时期是在幼年。小孩本来都是乐观的,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乐观与悲观的差别开始出现了。

体育运动、交友、兴趣爱好、接触大自然、开阔的眼界,等等,都可以是乐观情绪的来源。但是乐观心态的最根本来源,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乐观与悲观,表现在哪呢?我想,主要表现在对事情的解释和对未来的预期上。

发生了好的事情,乐观的人认为那是因为自己有能力、有优秀的素质,悲观的人认为那时运气,是外因所致。发生了坏的事情,乐观的人认为那是碰巧赶上了,或是由于外部原因,或是由于自己一时不小心,总之,这个原因不是永久性的;而悲观的人则认为那时由于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某些特性和能力不够造成的。就是说,这个原因是持久的、本质性的,因而他会感到自卑沮丧,并且会想,这样的坏事很可能还会发生。

由此可见,我们教给孩子,怎样去解释一个事情,这很关键。教给孩子用乐观者的方式去解释事情,去给事情归因,并且从乐观的角度对未来做预期,这很重要。

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应该比过去的孩子更乐观,因为现在的孩子从小体验过更多的支配感和征服感,应该感觉自己更有力量。但是,如果孩子经历过的负面事件太少,没有学会怎样乐观地解释坏事,那么他就会缺乏自嘲、自我宽慰、反驳悲观情绪等等能力。

总之,乐观的心态相当于润滑剂,它会使我们从逆境中挣脱出来、振作、反击变得更容易。

十、帮助孩子树立高远的目标。

这一点,在过去的文章《学习观与使命感》里提过。

美国一位逆商研究者凯缇.弗雷(Katie Frey)研究了许多突破逆境获得成功的孩子们,发现他们身上共有的性格特征是:“自我依赖、独立、有自控力、充满希望的、有目标感。”

这个目标感是我们现在常常忽视的。家长和教育者常是忙着让孩子出成绩,然后奖励快乐。这样忙到最后,孩子仍然是被动的。如果孩子自己有目标,有动机,那才是家长和教育者的工作做到了位。

其实,前面说的那些条都只是装备零件而已,背后的动力才最关键。如果总是显示电量不足,那再好的装备,也不能帮孩子跳出逆境。

最后总结:

养育孩子,家长要有长远的眼光。

防止受挫的好办法就是以攻为守,提高逆商和回弹力,增强心理免疫力。

坚韧、乐观、有目标的孩子,会在未来体验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总结一下,我觉得挫折教育主要有下面几个误区:

1,为了挫折教育,故意制造挫折。其实,我主张让孩子多体验各种经历,比如,带孩子去农村住一段,或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里

说的制造挫折不是指这些,而是指一些家长心里有了挫折教育的想法之后,

就对孩子过分严厉、苛刻,动辄训斥或打骂,不能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应有

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其实这种做法恰恰是剥夺了孩子抗挫折的资本,对提

高抗挫折能力是有害的。

2,不注意挫折教育的时间性。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挫折教育的方法和程度都应不同,要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去调整。

3,当孩子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完全撒手不管,认为这是在锻炼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是应该尽量让孩子学习独立处理问题,但是,挫折

教育的关键不在于遇到挫折,而在于这时家长的引导。家长的责任是,教给

孩子怎样应付困难。所以家长要认真分辨事件的程度和性质,区别对待,不

能真的完全放手。有些我们认为的小事,在孩子看来其实是很大的事。

4,完全放弃肯定、夸奖、鼓励、赏识。其实这些跟挫折教育不矛盾,关键是方法问题。

逆商读后感

逆商读后感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逆商》听后感 听着听着樊登读书会的这个音频,就想起了标题的这句话。多年前初见至我一发小的朋友圈,当时只是觉得很有道理,再后来知道了出自五月天的倔强。一句歌词改变了对这个乐团的印象,或者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如今有人总结开来,换了个更短的名字,叫做逆商! 逆商,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在逆境中的态度。放弃者随遇而安、贪图安逸,喜欢逃避和放弃。扎营者也曾经努力,但在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后,他们便松懈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而攀登者们不光是为了暂时的头衔或者地位,他们将人生视为长跑,不急于一时的成就,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求卓越。 前一阵子一直在追《三国》,想到曹操和刘备,许多人都有扬“刘”抑“曹”的倾向,其实从君主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刘备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如曹操的,后来两个人争天下的结局也多少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其中一方面其实就是逆商,两人对待逆境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年火烧赤壁之后,曹操虽因被孙刘击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最后败走华容道,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着手魏国大业,还治国有方,长达12年之久。相反的,刘备在被东吴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滴水不进,一蹶不振,不久便与世长辞”。同样是战役中的惨败者,一个是永不服输的曹操,另一个却溺死在困境中,我想结局如此迥异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逆商差异了。曹操的逆商显然是比刘备要高得多的--曹操成功地走出了逆境,而刘备却被逆境俘虏了,无力回天。有人说“刘备与曹

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我觉得不无道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呢?显然,只要有追求某种事物的欲望,一定水平的逆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都是必须的。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逆商水平太低,我们很快就会被逆境所吞噬!所以我们都需要培养疑点逆商。这样,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就是必要的,树立战胜逆境的信息和决心也是必要的,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更是不能缺少。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的处境--有喜有悲,顺逆境交替出现。想要准确预期每一个逆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减少逆境的“杀伤力”。 人生如天空,有风有雨有彩虹。就像心电图一样,只要活着,起起伏伏很正常,就看你如何去对待它。不得不说很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他在我还懵懂的时候就告诉过我,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不要抱怨,平静去接受。 想想这些年来的自己,虽然从未做过放弃者,却时常处在扎营者的位置上。总是想着自己的来源得失,每一次告诉自己要拥抱变化的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都在痛苦中挣扎,还要感谢自己每一次对克服当前困难的渴望,是它们默默地、一次又一次帮助我成长!要知道,战胜困难的,不是经常祈祷的命运的眷恋,而是自己心里长存的正能量。无论外面天气怎样,别忘了,带上自己的阳光。逆风的方向,真的更适合飞翔。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为什么很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 这跟孩子从小被众星捧月式地夸赞分不开。 你常常会看到一家人围着孩子说你真棒啊! 可是,成长其实需要很多的养料,比如需要赞扬也需要适当的挫折。而很多父母却只看到了赞扬换来的笑脸,往往忽视了挫折时需要培养的坚毅品性。 逆商的培养,父母是最好的教练,给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所以第一个建议是多给孩子鼓励而不是表扬。 我有一个朋友,他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都很优越。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的坎,一直考第一,也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一直在家人和老师的表扬中成长。后来他考上了人民大学,在我们那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可他一进去才发现自己实在太普通。所以才读了一个月就想着退学算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个落差。后来幸好有了转变,他说最感谢的人是班主任。那个暑假,班主任给他介绍了一个项目,让他去参与。他自己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可就是从那次开始,他把自己归零,接受失败,也接受平凡的自己。有了这个心态,他在后来的项目中反而是坚持最久的。他说:“一个人一旦发现了自己是平凡的一份子时,那就会有不断学习的努力劲儿,而不再活在他人的赞美中,自我迷失。” 父母的过度表扬容易让孩子形成心理定向,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聪明的,不需要努力也是聪明的人啊。而父母应该需要培养孩子的成

长型思维。斯坦福大学卡洛杜威克教授在研究中指出,通过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一种允许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促进进步和问题解决的态度,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每天都能在更有挑战性的情况下有效的解决问题。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思维,就不会害怕挫折。因为他们会自我激励,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会是那种一见打击就崩溃的情形。比如有的孩子觉得自己聪明,一直考高分,老师和父母地期待也高。一旦他考砸了,不同地思维往往造成不同地结果。 我记得有一个同学高考复读还是考砸了,他就选择了自暴自弃,连普通大学也没有去读,后来还不仅仅是放弃读书,也几乎放弃了学习。要知道,考试只有一次,代表一时而已,可学习却是终身的啊!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这不是可耻的事。而且通过勤奋和努力会变强,因为你在长大呀!这样孩子就会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当然这里需要父母接纳孩子犯错,而且鼓励他去尝试。比如孩子受挫时,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拍拍他的肩膀,给他鼓励。告诉孩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站在你的身边支持你。还有太多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受挫,马上就会安慰,“爸爸妈妈觉得你是世界上最棒的。”这样的安慰效果奇佳,可对孩子并非是好事。为什么不能直接跟孩子说明呢?比如很早以前,小小鱼跟读小学的表哥在家里堆积木。表哥一下子就堆好了一个城堡。可他呢,弄了很久也没有完成,这时就有点生气,想去表哥那拿材料。

浅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正稿)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东方卫视教导有方第三期 樊登访谈部分《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东方卫视《教导有方》第三期百度文库独家合作《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访谈部分 访谈嘉宾:央视著名主持人、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 主持人方亭:谢谢樊登老师,谢谢陶峻老师(小豆伴CEO)来到我们的现场。刚才樊登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看我们台下的观众都乐了,说明我们还是要微笑着面对挫折的。 嘉宾樊登:人间是喜剧。所以你如果能够用喜剧的眼光来看待人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你就会觉得它其实都挺有幽默感。 主持人方亭:说到这我就想问问二位老师,你们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在你的印象里觉得这事算一件挫折的事。 嘉宾樊登:他(陶峻)挫折比较多,你可以先讲讲你的挫折。 嘉宾陶峻:比如说我出去旅游,我十五岁自己出门旅游,路上就被人骗,几百块钱被人骗走了,就摆那个碗骗走了。当时满脑子就是快不行了,觉得太痛苦了。 主持人方亭:当时被骗了多少钱? 嘉宾陶峻:当时被骗了四百多,很多了。 嘉宾樊登:四百块差不多一年的生活费了。你当时怎么处理的?丢了钱以后。

嘉宾陶峻:幸好我当时在鞋子里头藏了十几块钱,才最后回到家。这个事情我当时想起来都觉得特别丢人,简直是对我的侮辱,但是你看我现在想起来这事我觉得特别好玩。 主持人方亭:所以当时我们觉得很对我们很大打击的事情,我们觉得是挫折的事,可能回过头来,它反而是一个收获。 嘉宾陶峻: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是这样。 嘉宾樊登:人生就是阶段性的会执着在一个东西里边。有没有可能我们现在所特别难受,特别纠结,特别痛苦的东西,再过十年二十年来看,跟那件事差不多。你比如说我那时候大学毕业还去考过外交部。外交部招公务员,我去考。结果我又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人家考英语难的那个程度简直没法想象,就是比我参加过的所有英语考试都难十倍。然后考完以后,我都不知道多少分,没好意思看。然后介绍我去的那个老师,人家德高望重的,说你这英语成绩也太差了,上不了外交部。上不了外交部我就不去了,后来就到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我也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主持人。我脸大,然后再加上又没有什么幽默感,然后也没读过那么多书,所以就总是在边缘地带做一些这种不怎么出名的节目,然后你说这算不算一段难熬的经历?其实也算,每个月就录一次像,一次把这一个月的节目录完,四期录完,剩下的时间就一个人开着车到处乱逛,跑到山上跑到哪一个人瞎逛,我说这么闲逛也不是个事,就开始看论语,然后又接着读道德经又读了一年。后来发现读书太好玩了,然后开始读各种各样其他的书。后来我有了孩子,我就发现我用育儿的书籍里边的方法来教我的孩子,非常的轻松。我就意识到说原来困难在书里边都有答案,只不过是我们不去找它而已。 主持人方亭: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似是挫折的事,但是我们这件事情好像并不那么满意,却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给我们开启了一扇窗户。

《逆商》读书笔记1400字

《逆商》读书笔记1400字 “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布尔沃逆商(AQ),全称逆境商数,其实就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难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它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的一个新概念,一开始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来的,尽管它为人们所重视的时间较晚,但它却是一个对人们的成败影响重大的因素,并且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逆商”的考验。应该说,在智商、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逆商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作者说的:“在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多元化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陷入逆境,因此,学会应付逆境的能力是时代变迁的需要,它成为人们获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资源。”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曹操和刘备,许多人都有扬“刘”抑“曹”的倾向,其实从君主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刘备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如曹操的,后来两个人争天下的结局也多少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其中一方面其实就是逆商,两人对待逆境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年火烧赤壁之后,曹操虽因被孙刘击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最后败走华容道,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着手魏国大业,还治国有方,长达12

年之久。相反的,刘备在被东吴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滴水不进,一蹶不振,不久便与世长辞”。同样是战役中的惨败者,一个是永不服输的曹操,另一个却溺死在困境中,我想结局如此迥异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逆商差异了。曹操的逆商显然是比刘备要高得多的--曹操成功地走出了逆境,而刘备却被逆境俘虏了,无力回天。有人说“刘备与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我觉得不无道理。 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呢?显然,只要有追求某种事物的欲望,一定水平的逆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都是必须的。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逆商水平太低,我们很快就会被逆境所吞噬!所以我们都需要培养疑点逆商。这样,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就是必要的,树立战胜逆境的信息和决心也是必要的,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更是不能缺少。正如该书作者一开始所说的:“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 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的处境--有喜有悲,顺逆境交替出现。想要准确预期每一个逆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减少逆境的“杀伤力”。我想高水平的逆商不是表现在干等逆境出现而去“勇敢”与之作战,而是表现在防患于未然后的智取。“懂得了这些道理,逆境才能发挥其积极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三、四、五、六”养成教育。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习“三管稳”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管稳口、管稳手、管稳脚能力。 2、通过学习“四步走”教育,使学生养成教室里面慢慢走、走廊上面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就餐放学排队走能力。 3、通过学习“五做好”教育,使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纪律好、课间休息秩序好、校园集会做操好、仪容仪表卫生好、遇见客人礼貌好。 4、通过学习“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支笔、节约一角钱,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逆商》读后感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逆商》听后感 听着听着樊登读书会的这个音频,就想起了标题的这句话。多年前初见至我一发小的朋友圈,当时只是觉得很有道理,再后来知道了出自五月天的倔强。一句歌词改变了对这个乐团的印象,或者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如今有人总结开来,换了个更短的名字,叫做逆商! 逆商,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在逆境中的态度。放弃者随遇而安、贪图安逸,喜欢逃避和放弃。扎营者也曾经努力,但在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后,他们便松懈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而攀登者们不光是为了暂时的头衔或者地位,他们将人生视为长跑,不急于一时的成就,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求卓越。 前一阵子一直在追《三国》,想到曹操和刘备,许多人都有扬“刘”抑“曹”的倾向,其实从君主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刘备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如曹操的,后来两个人争天下的结局也多少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其中一方面其实就是逆商,两人对待逆境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年火烧赤壁之后,曹操虽因被孙刘击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最后败走华容道,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着手魏国大业,还治国有方,长达12年之久。相反的,刘备在被东吴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滴水不进,一蹶不振,不久便与世长辞”。同样是战役中的惨败者,一个是永不服输的曹操,另一个却溺死在困境中,我想结局如此迥异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逆商差异了。曹操的逆商显然是比刘备要高得多的--曹操成功地走出了逆境,而刘备却被逆境俘虏了,无力回天。有人说“刘

备与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我觉得不无道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呢?显然,只要有追求某种事物的欲望,一定水平的逆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都是必须的。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逆商水平太低,我们很快就会被逆境所吞噬!所以我们都需要培养疑点逆商。这样,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就是必要的,树立战胜逆境的信息和决心也是必要的,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更是不能缺少。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的处境--有喜有悲,顺逆境交替出现。想要准确预期每一个逆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减少逆境的“杀伤力”。 人生如天空,有风有雨有彩虹。就像心电图一样,只要活着,起起伏伏很正常,就看你如何去对待它。不得不说很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他在我还懵懂的时候就告诉过我,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不要抱怨,平静去接受。 想想这些年来的自己,虽然从未做过放弃者,却时常处在扎营者的位置上。总是想着自己的来源得失,每一次告诉自己要拥抱变化的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都在痛苦中挣扎,还要感谢自己每一次对克服当前困难的渴望,是它们默默地、一次又一次帮助我成长!要知道,战胜困难的,不是经常祈祷的命运的眷恋,而是自己心里长存的正能量。无论外面天气怎样,别忘了,带上自己的阳光。逆风的方向,真的更适合飞翔。

逆商论文

赣南医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逆商的相关性研究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填表日期:2012年6月6日

【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探索出一种对大学生的逆商成长最有利的家庭教育方式,帮助提高现代青年的挫折承受能力。研究通过对江西省几所高校的56份问卷调查,得出EMBU问卷中父亲惩罚严厉的得分与逆商总分,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以过分保护或拒绝否认为父亲主要教养方式的得分与其逆商因子中的忍耐因素也呈现 明显的负相关情况。 【关键字】家庭教育方式逆商(AQ)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 1、前言 逆境商,亦称逆商(AQ),是保罗·史托茨在综合当今世界数十位著名科学家的最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消除或克服困难或逆境的能力,它由控制(control)、归因(Attribution:Origin +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构成,简称为CORE?。 控制指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对逆境的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控制感弱的人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没办法控制;控制感强的人则会相信自己,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改变所处环境。归因是指个体所认为的导致逆境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它可分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是在逆境中把失败或逆境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内部因素,外部归因是把失败或逆境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延伸是对逆境影响范围的评估与觉察。一般而言,AQ越高,越把逆境视为特定事件,越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能够将其消极影响程度降至最小。而低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克东二中刘丹丹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逆商的3个故事

逆商的3个故事 1、我只看我所拥有的 演讲台上站着一位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女孩,她的名字叫黄美廉,一位自小就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但是,她坚强地面对这一切,在众人诧异的眼光里努力学习、努力画画,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 全场的学生都被她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学生们看着那些栩栩如生、充满了激情与奋斗的画,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眼前这个连走路都不稳当的女孩联系起来。 到了自由提问时间。“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您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您怎么看您自己?您都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黄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 她停下笔,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去,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教室内鸦雀无声。她回过头来平静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2、成为了美国总统 有一个小男孩,他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瘸腿、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认定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很少与同学们玩耍,老师喊他起来回答

问题,他也低着脑袋一声不吭。 有一年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要了一些树苗,想把树苗种在房前。父亲把孩子们叫了过来,对他们说,谁种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居然希望自己种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之后,再也没有去打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那颗树时,惊奇地发现小树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可爱的新叶,与其它小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对他说,孩子,你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说过,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他就爬起来,想看看自己的小树是不是也这样。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向自己的那棵树泼洒着什么。顿时,他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的那棵树施肥!小男孩哭了。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没有成为他父亲期待的植物学家,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3、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 有一个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抛弃了她们母女。坚强的母亲将女儿送进一所舞蹈学校。高昂的学费并未吓倒母亲,她四处打工挣钱。7岁的女儿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常常忍不住流泪。 一天,女儿对舞蹈老师说:“我想退学,我实在不想让母亲为我这样操劳。”老师问:“如果你退学,你觉得你母亲会开心吗?”女孩回答:“至少我可以让她过得轻松些。”老师又问:“你知道你母亲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女孩回答:“她希望我成为舞蹈家。”老师说:“记住,只有实现了愿望的人才能变得开心。你必须好好学习才能了却你母亲的心愿。” 女孩从母亲的行动和老师的言语中受到了无穷鼓舞。她训练得比别的孩子勤奋,吃的苦比别的孩子多。几年后,她成了最出色的学员,并开始登台表演。然而,当女孩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时,身体却出了毛病:骨形不正,腰椎突出。这对一个舞蹈演员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是退缩还是坚持?女孩选择了后者。她在身上装了一个校正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继续她的舞蹈生涯。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国家舞蹈团看中了她。今天,这个女孩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舞蹈家。她就是弗拉门戈舞皇后,西班牙国家舞蹈团的阿伊达·戈麦斯。 不久前,她来中国巡演时,记者问她:“面对病痛与磨难,你是如何理解人生的?”阿伊达说:“在我眼里,除了战争和死亡,别的都不能叫不幸。活着就像在跳舞,一个有梦并愿为此追求一生的人,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她。”

逆商挫折教育的培养

小学生挫折教育得瞧法阳光总在风雨后 尊敬得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我就是二(10)班***得妈妈,首先请允许我向辛勤劳动与无私得奉献得老师们表示最真诚得感谢,同时感谢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能充分施展才能得空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得教育方法,我也感到十分荣幸! 一只蝴蝶在蛹里挣扎,用尽全力要破茧而出。一个小男孩在观察着,瞧见了蝴蝶所有得痛苦挣扎过程,以及蝴蝶多次努力不果,男孩心里很着急。于就是男孩跑回家去,拿来一把剪刀,把包裹着蝴蝶得茧剪开,帮助蝴蝶出来。当小男孩瞧着趴在地上得被她“救”出来得蝴蝶,渴望着瞧蝴蝶环绕她飞舞得情景时,她却忽然发现,这只被她救出来得蝴蝶,不会飞!无论蝴蝶得翅膀如何舞动,它就就是没法飞起来。 因为父母与祖辈得过度保护,我们得孩子如今面临非常严重得抗压能力弱得问题。当外国孩子离开父母在森林里玩野外生存游戏得时候,我们得孩子大多在温暖得家中,过着爷爷端菜奶奶喂饭,妈妈穿衣,爸爸指导功课得温室生活。成年后被父母送出国门,发现美国人在工作之余玩冲浪攀岩潜水滑雪极地生存,而中国孩子却就是除了工作还就是工作,不敢离开办公室与家门半步,而一旦工作或生活上稍有不顺,即便没有崩溃,第一时间也不就是想着如何解决,而就是想着赶紧请父母上门帮忙。 孩子得爸爸曾经感慨,现在得孩子就该让她们吃吃我当年得苦,应该把孩子送到艰苦得地方锻炼一下,或者索性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段时间……,似乎这种所谓得苦,就就是教育了?我与先生沟通过,表示不赞同。这有点在破坏孩子得人格,让她们过早便对爱失去信心,那么,一旦她们将来再遇到分离之事,无论就是在社会或就是在家庭,那种被抛弃得感觉势必会形成条件反射,让她们力不从心或烦恼不堪。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男孩子帮妈妈抱西瓜时开门,一不小心,西瓜掉在地上,摔破了,顿时招来妈妈一顿谩骂。之后,大家经常会瞧见一个小男孩儿跟在妈妈身后,妈妈手里提着大小包,儿子就就是不帮着拿。妈妈仍然在谩骂着儿子,说她不知道分担大人,不懂事,养她没用……儿子会把母亲所有得诅咒都会吸收进来,成为自己人格得数据,可她忘了,她也曾经想尽力帮母亲分担,但她得到得就是什么?当她因力不从心打碎了一个西瓜时,母亲,一个女人当下得任性,当下得性格,当下得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这一切情绪得表达,都在告诉儿子什么? 一个亲戚带着期中考卷回家,她得语文得了87分,听到儿子得汇报后,家长不干了,劈头盖脸就就是一顿打骂,那张考卷,便成了这皮肉之苦及心灵羞辱得根据。而隔壁得一个同班女生得了100分,两对父母都对她大加赞许,那种态度反差就是可想而知得。于就是,两个孩子同时得出结论:“家长只接受高分,不接受低分”——进而:“父母只爱成功得我,不爱失败得

浅谈中学生在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高中生在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星城中学张竞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从教经验,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毋庸置疑,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一)用良好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中学生处于不稳定的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很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所占领,所左右。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分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做人大度,没有不良嗜好。教师应多阅读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使自己的思想豁达。对待学生要友善关心,宽严相济。 (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二十年如一日,我上课凭良心,凭道德。从未迟到早退过,总是按时到或提前到,为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批阅学生的作业总是全批全改,雷厉风行,从不拖拉。我不乱扔纸片,不随地吐痰,在课堂上不说脏话。有事针对某一学生说总是轻移步,走到学生近前,再轻声细语,不影响其他学生。我经常见到这样的老师,一件小事就大喊大叫,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其实这样做,不光打搅了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而且在学生中失去威信,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如果每个教师都能用负责任的言行去无声的影响学生,这种教育恐怕比一百万次的苦口婆心更有效果。 (三)“影响”学生的学习。现代社会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办公室里,分心的你看到同事们一个个安安静静的坐在办公

提高孩子的“逆商”的十大招数(之一)

提高孩子的“逆商”的十大招数(之一) 逆境商数,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人们常常引用这个公式来说明逆商的重要性: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当然对于人的幸福和快乐,逆商也同样重要。 培养孩子的逆商,对于现在的小孩尤其必要。现在的生活较舒适,大人又给孩子过多的关爱,孩子的生活顺利幸福。而逆商相当于一个人心理上的免疫力,当家长把孩子生活中的负面东西有意无意地给屏蔽掉了,孩子生活在一个近乎无菌的环境里,他的心理免疫力就缺乏锻炼,长大后,当他暴露在真实环境里,经历生活的起起落落,就会表现脆弱,难以承受。 1、充实孩子的情感储备库。 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尊重。这是孩子在成长中,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我们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足够的爱?孩子是否知道,在我们心目中,他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反过来,我们是不是他心中的重要的、有魅力的、能在关键时刻给他爱和力量的大人?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言行,都是由于他们的情感储备库空虚所致。我们大人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爱的油罐空了,我们就去找东西填补,不补满了,我们就有心理和行为问题,就没有能力去付出和爱别人。而孩子正在成长,他时刻需要从这个储备库里提取能量。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别忘了,以各种方式不断地给他充满这个情感储备库。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跟孩子说、抱抱他亲亲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去的温暖的经历、跟他嬉闹、跟他分享、认真倾听、安排不受打扰

的特殊时间、设定特有的家庭仪式和习俗,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有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全面接纳,我们就能借各种机会表达出来。 在传达尊重和信任方面,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我们都认为自己尊重并信任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孩子感觉到的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孩子从学校回来,家长往往急于了解情况,问这问那。孩子说点什么,家长就会本能地要去指导、纠正,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招来大人的评判和说教,他就会闭上嘴,关掉沟通的开关。所以,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去评判和说教,这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是保持沟通顺畅的前提。沟通好了,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我们的指导孩子才会听。 更多精彩请看“提高孩子的‘逆商’的十大招数(之二)”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且愿意搞好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习,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预习习惯在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习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

如何提高孩子的逆商

如何提高孩子的逆商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210046)刘学洁智商是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情商代表情绪管理及沟通合作能力,而逆商则是衡量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包括适应力和承压力。在“三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逆商,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逆商低的后果相当严重,轻则成为“烂泥扶不上墙”的孩子,重则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我沉沦甚至轻生。那么,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在未来遇见一些变故的时候能够变得坚强一些? 一、相信孩子,多肯定、鼓励孩子 父母不可能为孩子撑一辈子“保护伞”,所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学会坚强。告诉孩子困难不是失败,“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提供帮助,让他们自己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迎接挑战,并激励孩子坚持到底,不必把尽善尽美看得过重。 当然,当孩子面临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的时候,父母及时的关心和鼓励是必要的,这会使孩子不感到孤独无助。但前提是不要替孩子去做,而是启发孩子去做,让孩子多动脑、多思考,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缺少的只是方法,只要家长能够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下次遇到困难,孩子就会自己解决。不妨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如“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这样会使孩子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慢慢学会承受和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给孩子讲英模故事,让孩子学有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很容易成为一些明星大腕的“铁杆儿粉丝”。如果我们适时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多接触一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定当对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战胜困难的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同困难顽强抗争,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自强不息、笑迎挑战、披荆斩棘、开拓进取。 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样板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让他们从小懂得逆境成才的道理,知道每个成功者,都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经过顽强拼搏,最终走向成功的。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听、多看、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和影视作品,让孩子从中受到启发教育,还可用身边同龄人战胜挫折的经历来鼓励孩子,为孩子抗御挫折提供成功的范例。 三、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 孩子有“不愿输”“不想输”的想法是好事,但“不能输”或“输不起”却容易使其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