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南宁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概要

南宁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概要

南宁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概要
南宁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概要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构造地质学

课程设计

地质图读及构造解析

姓名皮汇钰张秀梅

学号 2013213162 2013214944

专业地质学

班级 2013级地质学英才班

指导老师宋传中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第二章地层 (5)

第三章构造 (10)

第四章褶皱 (23)

第五章岩浆岩 (30)

第六章构造发展史 (32)

结束语 (37)

南宁幅地质图构造纲要图 (38)

南宁幅地质图剖面图 (39)

第一章引言

1.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实践思维的锻炼,课程设计能直接有效地训练我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解决其它学科有关问题,也利用其它课程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信息技术中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的知识,比如利用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融会贯通解决地质勘探问题。同时有利于治学态度的培养,培养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有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品格的锻炼。

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要求:

绘制南宁幅(1/40万)构造地质图1幅;绘制反映全区构造地质特征的地质剖面图1~2条;编写南宁幅(1/40万)构造地质特征报告1份。

3.图幅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南宁幅(1/40万)。

4.图区地形轮廓:

南宁地区地形自北纬22°40′到北纬23°20′,东经108°00′到109°00′。地形发育有山地、丘陵,被南边的邕江和北边的武鸣河所包围,河流整体发育为东西向,武鸣河在武鸣县主流和支流汇流为一河,主流在汇集处上游发育有一盆地;右江从西北来,左江从西南来,在杨美镇附近汇聚成地形图南边的邕江,邕江在邕宁县又有一支流汇入。于地形图西南方发育有一穹窿,形成一个比较高的山峰狮子苓。武鸣县东南方有一较高的山峰天井苓。

5.南宁地貌及地址背景:

南宁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

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为一穹窿山地,一般海拔300米―600米,坡度25度―40度;位于市北部的高峰岭,为一列褶皱低山,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一般海拔250米―450米,坡度20度―40度。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峰林石山海拔300米―400米,谷地海拔120米―160米;孤峰石山一般海拔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台地多为第三系的侵蚀面,微切割,起伏和缓,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一般呈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的地貌。

滇黔桂地区包括滇东南、黔南和广西大部。从寒武纪至泥盆纪,由于受到加里东运动的强烈影响,滇黔桂地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古地理演变。该演变过程受制于寒武纪末期的郁南运动、中奥陶世末期的都匀运动以及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它们分别隶属于加里东运动第一幕至第三幕。震旦纪与寒武纪之交的快速海侵事件之后,研究区为大片海域,同时发育大片分布的下寒武统烃源岩系。寒武纪末期的郁南运动所造成的地壳抬升,在研究区域的中心地带于早、中奥陶世形成了滇黔桂古陆的雏形;中奥陶世末期的都匀运动,在晚奥陶世至志留纪早期使研究区域总体上升成陆,形成了习称的“滇黔桂古陆”。志留纪时期从北而南的海侵,造成了“滇黔桂古陆”的部分解体,但未改变大片古陆分布的现状;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又使研究区域成为大片古陆。早古生代三次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壳抬升的结果,导致上奥陶统与志留系由北而南的海侵尖灭,以及研究区域残留不全的奥陶系与志留系,和复杂的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泥盆纪洛赫考夫期至布拉格期由南而北的慢速海侵作用,形成一套较厚的海侵砂岩系,该砂岩系直接覆盖在寒武纪至志留纪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埃姆斯期大幅度海侵事件,在研究区域的主体部位形成一个特殊的沉积盆地--滇黔桂盆地,该沉积盆地以“台—盆—丘—槽”的格局为特征。

第二章地层

一、地层概念: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1. 地层分布:

1.寒武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南宁东南及其中部。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或互层。寒武系第一段(∈a)代表性岩石为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

寒武系第二段(∈b)代表性岩石为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

寒武系第三段(∈c)代表性岩石为粉砂质泥岩夹砂岩。

寒武系第四段(∈d)代表性岩石为砂岩技术泥岩。

上寒武统(∈3)

2.下奥陶统(O1):该地层仅分布于南宁北部小部分地区,代表性岩石为页岩

夹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与泥盆系角度不整合。

3.泥盆系地层:

下泥盆统(D

1):该地层主要在本区域中间呈线状圈层分布。①莲花山组(D

1

l):

砂岩、泥岩上部夹含铜泥岩,底部砾岩或砾状砂岩。内含舌形贝和胴甲鱼类等化石。②那高岭组(D

1

n):页岩、粉砂岩夹泥岩及含铜、磷泥岩。内含小型腕足类化石。

中泥盆统(D

2):该地层出露较多,在本区域四周均有发现。①郁江阶(D

2

y):

该地层主要岩石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夹泥岩,上部夹泥灰岩。该层地层中含有大量腕足类和珊瑚化石。②东岗岭阶(D

2

d):该地层主要岩石分布情况是下部白

云岩;上部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或灰岩夹硅质岩或全为硅质夹含磷硅质岩。该层地

层中产有腕足类和珊瑚化石。

上泥盆统(D

3

):该层主要在本区域的西、北部及西南部出现,如陇思、太平等

地。榴江组(D

3

l):上部为扁豆状灰岩或白云岩,上部灰岩。该岩层岩性为硅

质岩、硅质页岩互层或夹层。夹含锰、磷硅质岩。①榴江组下段(D

3

l1):硅质

岩夹硅质页岩、泥岩和含锰、磷硅质岩。②榴江组上段(D

3

l2):下部似扁豆状灰岩夹少量硅质岩;上部灰岩夹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该地层含有竹节石、腕足类和珊瑚化石。

4.石炭系地层

下石炭统(C

1):该地层主要在本区域的西部、北部出现。①岩关阶(C

1y

):

本层地层岩性为灰岩夹少量生物灰岩石含燧石灰岩。该层主要产出化石为腕足类

和珊瑚化石。②大塘阶(C

1d

):该层地层岩石的岩性为灰岩,局部夹少量白云质灰岩或含燧石灰岩夹灰岩。该地层主要产出化石为腕足类化石和珊瑚化石。

中石炭统(C

2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南宁地区西部中部和西北部及东北部的少面积地区,呈零星状在本区域的周边地区。

上石炭统(C

3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本区域的西部中部和西北部及东北部的少面积地区。

5.二叠系地层:

下二叠统(P

1

):该地层主要出现于本区域的西北、西南及东北方向。①栖霞阶(P1q):本层地层岩性为灰岩或含燧石灰岩,局部夹硅质岩。该地层产出的化石为筳类及珊瑚。②茅口阶(P1m):本地层岩性为灰岩或含燧石灰岩。局部夹硅质岩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本层地层产出化石主要是筳类化石。

上二叠统(P

2

):该地层分布面积较小,仅于东北方向机西北方向小部分地区发现。本层与上面的三叠系下统及下面的二叠系下统均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6.三叠系地层:

下三叠统(T

1

):该地层与中三叠统地层整合接触,分布地区一致,均在本区域的北部地区,西南也有小部分发现。代表罗楼组,北泗组。

中三叠统(T

2

):该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北偏中,西北的部分地区;在东北的分部呈条带状,在西北为块状分布。本层向上与下白垩统下组呈角度不整合关系。

7.白垩系地层:

下白垩统(K1):该地层在本地区的西南及南部地区大面积分布,如刘圩、杨会、笔山、南阳一带。

(Ⅰ)下组(K

1a)(Ⅱ)中组(K

1

b)

(Ⅲ)上组(K

1c):(1)下段(K

1

c-1)(2)中段(K

1

c-2)(3)上段(K

1

c-3)

上白垩统(K2):该层与上部的第三系古新统和下部的白垩系下统上组上段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该地层主要出露于本地区的东南及东北方向。

8.第三系地层:

古新统(E

1

):该地层大部分出露与本地区的东、南、西等部,如木塘、那廊、坡祥等地。

始新统(E

2

):本层地层的主要产出矿物为磷矿和321矿,该地层主要分布于东南方向,如瑶埠等地。

中新统(N

1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本地区的西部及西南方向,二塘、四塘圩及五塘一带。①下段②上段

上新统(N

2):本地层主要分布于二塘一带及本区域的西南部。①下段(N

2

1)②

中段(N

22)③上段(上含煤段)(N

2

3)

9.第四系更新统(Q):

该地层岩石的岩性为亚砂土、粉砂及砾石层,西部夹泥煤。厚度(m):0-50,与上面的第四系全新统地层成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部的第三系上新统地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

10.第四系全新统(Qh):

本地层岩石的岩性为亚粘土及沙砾层,东北部王灵夹泥煤。该地层的主要矿产为泥煤。第四系地层在该区域大面积出露,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区域。

2. 地层系统单位的划分:

我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亚阶等六个地层单位术语。

3. 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

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4. 地地质年代共分五个代为:

1)太古代2)元古代3)古生代4)中生代5)新生代

其中,古生代共分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分别是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课程设计说明文档模板

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从零开始介绍一个网上书店项目的设计、实现、测试和发布。 一. 程序概要设计 程序概要设计需要对系统的目录以及相关文件进行说明。重点描述各模块的程序组成以及每个程序的功能。因为这个阶段还不能完全预测所涉及的程序,只需要主要的程序进行说明。 1.主要路径与页面及页面流转关系

二. 数据库概要设计 数据库概要设计需要说明系统涉及的表名称以及表结构。必须对每个字段的类型以及功能提供详细说明,因为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类型有些差异,所以应该指出这些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大部分情况采用SQL Server和Oracle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名称:shop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8 数据表:(需要将所有的数据表列出,并简要说明其功能)

三. 系统详细设计 在B/S架构系统的详细设计中,与传统的C/S架构不同,需要对前台页面、后台数据库以及服务器端程序进行详细说明。 3.1 页面详细设计 页面详细设计主要针对客户端执行的程序进行说明。主要是程序中所涉及的JavaScript 代码,因为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一些动态的效果。 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在数据库概要设计中,已经对数据库表以及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为了开发的需要,除了这些表以外,还可能提供一些索引、视图和存储过程,等等。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库的结构虽然已经确定了,但是随着开发的深入,需要经常对数据库结构进行细微的改动,这些改动需要立刻修改文档,并通知其他组员某处已经改动。 3.3 后台脚本详细设计 后台脚本详细设计是对程序的重点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每个开发人员需要对自己的模块进行说明,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程序将功能描述清楚,也可以利用流程图对模块进行描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目的 ?使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提高大家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和要求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四、编写一份文字报告 ——×××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将地壳某个区域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读图步骤: ①先图外,后图内; ②先地形,后地质; ③先地层,后构造。 ?读什么?地层、岩石、产状、时代、分布、相互关系;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时代…… ?怎样读?边看边记 1.地层 ?从图例中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 ?分析地层的分布和排列。 ?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尤其是不整合接触。注意Z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 ?划分构造层(不整合接触面),分析构造层的形成时代。 构造层:指一定的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旋回(构造期)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褶皱——从大到小 ?区分背斜、向斜。 ?分析褶皱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点、组合型式、分布规律等。(两翼产状、 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轴迹和平面轮廓) ?分析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 ?分析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层——从大到小 ?分析断层性质(正、逆、平移)及类型。 ?断层分组(可能时):依据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 ?分析断层与褶皱及侵入岩体的关系。 ?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从大到小

?了解岩体的岩石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的形态特征即产状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 ?确定侵入岩岩体形成时代等。 5.分析构造发展史 ?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期:依据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构造层 平行不整合→构造亚层 ?分析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依据构造的形态、方向、强度和相互关系。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化:依据地 层岩性、厚度、化石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地质构造图)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

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位置和转速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自动化140X班 学号:2014X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闫士杰钱晓龙 设计时间:2017年6月19日~2011年7月7日 目录 1.引言 (2) 1.1课题的背景 (2) 1.2课题的内容(三道题) (2) 1.3课题的意义 (3) 1.4课设的主要任务 (3) 1.5课设的具体安排 (4) 2正文 (4) 2.1仪器与设备 (4)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实验原理 (7)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EB8000人机界面使用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解题思路与方案程序 (8) 2.3.1第一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第二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第三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实验效果的观测与分析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实验错误 (12) 2.5.1错误的产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错误的解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软件工程》 题目:图着色理论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班级:网络122 学号:2012122683 姓名:叶婷

1、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悉Visio绘图工具或PowerDesigner系统,并使用Visio或PowerDesigner系统提供的设计绘图工具,如H图、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等完成软件工程实验项目的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文档中的层次图和程序流程图等图形绘制与文档说明。 2、实验内容 一、概要设计 1.1引言 1.1.1编写目的 近年来,生产的工业化速度迅速加快,生产的产品数量猛增,给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手工作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今天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去记忆去处理已十分困难,且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产生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以致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本文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作。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小中型仓库的管理员及客户和采购员。 1.1.2背景 本系统是:仓库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都是本人 用户:中小型仓库管理员。 软件的计算机网络:任何装有IIS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端,其他处在同一网络的计算机作为客户端。 1.1.3定义 DFD: Data Flow Diagram 数据流图,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DD;Data Dictionary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1.1.4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钱乐秋,赵文耘,牛军钰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董迎红张杰敏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需求分析说明书 1.2总体设计 1.2.1需求规定 本系统软件主要实现的功能是仓库管理员对仓库进行库存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于生产部门送来的货物进行清点,无误后入库,对于销售部门请求的货物进行核实,无误后出库。并对仓库的

景陵峪构造报告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前言 1.1实习目的 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1.2实习要求 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两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1.3所读图幅情况 名称:景陵峪地质图,其比例尺为:1:100000,总面积为(18.2*1000m)(14.1*1000m)=2566.2km2,地貌特征为: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为1180m(平望岗处),最低海拔为250m(平望岗北部边缘),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景陵峪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

陵等地貌均发育较好,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南北走向。根据地质图综合作业的要求,结合李忠老师的指导,最后完成的作业为:景陵峪构造纲要图一幅,景陵峪地质剖面图两幅,景陵峪地质构造的说明分析及构造 发展史等相关内容。

第二章地层与岩体特征 根据图例判断地层的连续性与否,在结合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可以看出景陵峪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4),最老地层为下志留统(S1),中间缺失上志留统(S3),下泥盆统(D1),三叠系(T),侏罗系(J),下第三系的始新统(E2)和渐新统(E3),以及第四系的上中下更新统(Q3、Q2、Q1)地层,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上石炭统(C3)、二叠系(P)、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古新统(E1)和全新统(Q4)。 2.1地层分布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 序号 内 容 图 形 001 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 :水平产状 O-P :SW 003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

线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 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 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 Quest: 下图AB 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 Quest: 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 Ans: 1) 转折端 2)翼 3)核 4)轴面 5)枢纽 6)背斜最高点 7)脊 8)拐点 011 Quest: 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 Quest: 下图为S 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 Quest: 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 Quest: 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 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自动化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自动化08-1班 学号:08051116 姓名:刘加伟 2018.7.17

任务一、双容水箱的建模、仿真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一、控制系统设计任务 1、通过测量实际装置的尺寸,采集DCS系统的数据建立二阶水箱液位对象 模型。<先建立机理模型,并在某工作点进行线性化,求传递函数) 2、根据建立二阶水箱液位对象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验箱上利用电 阻、电容、放大器的元件模拟二阶水箱液位对象。 3、通过NI USB-6008数据采集卡采集模拟对象的数据,测试被控对象的开 环特性,验证模拟对象的正确性。 4、采用纯比例控制,分析闭环控制系统随比例系数变化控制性能指标<超调 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稳态误差等)的变化。 5、采用PI控制器,利用根轨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使用Matlab中 SISOTOOLS设计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并将控制器应用于实际模拟仿真系统,观测实际系统能否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 6、采用PID控制,分析不同参数下,控制系统的调节效果。 7、通过串联超前滞后环节校正系统,使用Matlab中SISOTOOLS设计控制系统性能指 标,并将校正环节应用于实际模拟仿真系统,观测实际系统能否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

(一)建立模型 (二)实验模型及改变阶跃后曲线: 1.取阶跃曲线按照以下模型建立系统辨识模型: 一般取为0.4和0.8 计算上行阶跃各参数: T1=171.26 T2=50.50 K=160.47 t1=141 t2=338 建立传递函数为: G(s>= 计算下行阶跃各参数: T1=84.20 T2=48.67 K=148.08 t1=89 t2=198 建立传递函数为: G(s>= 2.建立机理模型

软件课程设计总结报告1

编号:()字号 《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信科09-3班 姓名:张晴刚 学号:08093588 讲师:谢红侠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年1 月

软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年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09级 学生姓名:张晴刚 任务下达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课程设计日期:2010年10月16日至2011年1月2日课程设计题目: 类别题目序号面向过程1,2,3,4,5,6,7 面向对象1,2,3,4,5,6,7,8 图形界面 3 数据结构1,2,3,4, 6, 9

软件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等):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 第一部分基础题 第一题1面向过程 5. 编程序,使用户任意输入一个年份以及该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而后任意指定某一天(再输入该年的任意一个月份日期),由程序计算出这一天是星期几。注意,2月份闰年为29天,非闰年为28天;可被4整除而不可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可被400整除的年份均为闰年。 // 思考:利用元年元月元日(即1年1月1日)是星期一的已知事实,可对程序进行改造,让用户仅输入一个表示日期的年月日,则程序就应计算出那一天是星期几。 (7) 1.1 需求分析 (1) 1.2 概要设计 (1) 1.3 详细设计与编码 (1) 1.4 调试分析 (2) 1.5 用户使用说明 (3) 1.6 设计心得 (3) 第二题 7.将输入的罗马数据化为10进制数。假设罗马数据中只使用如下7个“基值”字母:M、D、C、L、X、V、I,分别用来表示1000、500、100、50、10、5、1。如,罗马数据LXXXVII表示10进制的87。 将输入的10进制正整数转换为罗马数据。假设罗马数据中只使用“基值”字母:M、D、C、L、X、V、I,分别用来表示1000、500、100、50、10、5、1。 (3) 2.1需求分析 (3) 2.2 概要设计 (3) 2.3 详细设计与编码 (4) 2.4 调试分析 (4) 2.5 用户使用说明 (5) 2.6 设计心得 (5) 2面向对象

构造地质学学科专业

构造地质学学科(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构造地质学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基础理论、系统的构造地质学知识和野外室内工作方法;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共设置下列3个研究方向。 1、石油构造分析 2、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 3、变形分析与应用构造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2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一)学位课8门(共21学分) (1)公共学位课3门,10学分 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一外国语。 (2)专业学位课5门,11学分 本学科点的专业学位课包括地质统计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含油气盆地分析、石油勘探构造分析。 (二)选修课18门(34.5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特长,爱好共同确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但所选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阅读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且外文资料比例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 选修课包括第二外国语和体育课,二者均不计学分。

青岛农业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与专用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汇总

青岛农业大学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电子设计自动化及专用集成电路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一、设计一个二人抢答器二、密码锁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实习(设计)地点信息楼121 年 11 月 1 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完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相关课程之后进行的。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或模拟集成电路的模拟与仿真等,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设计具有较强功能的电路,提高实际动手,为将来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 一、设计一个二人抢答器。要求: (1)两人抢答,先抢有效,用发光二极管显示是否抢到答题权。 (2)每人两位计分显示,打错不加分,答对可加10、20、30分。 (3)每题结束后,裁判按复位,重新抢答。 (4)累积加分,裁判可随时清除。 二、密码锁 设计四位十进制密码锁,输入密码正确,绿灯亮,开锁;不正确,红灯亮,不能开锁。密码可由用户自行设置。 二、分析与设计 1、设计任务分析 (1)二人抢答器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抢答器,实现: 1、二人通过按键抢答,最先按下按键的人抢答成功,此后其他人抢答无效。 2、每次只有一人可获得抢答资格,一次抢答完后主持人通过复位按键复位,选手再从新抢答。 3、有从新开始游戏按键,游戏从新开始时每位选手初始分为零分,答对可选择加10分、20分,30分,最高九十分。 4、选手抢答成功时其对应的分数显示。 (2)密码锁 1、第一个数字控制键用来进行密码的输入 2、第二个按键控制数字位数的移动及调用密码判断程序。当确认后如果显示数据与预置密码相同,则LED 亮;如不相等,则无反应。按下复位键,计数等均复位

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荆楚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 设计题目: 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五级记分制): 教师签名: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关键路径是我们估算某些工程非常有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估算一项工程所需的最短时间的依据。本文对如何求一个工程的关键路径做了详细的说明,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与分析、总结、源程序清单。 首先,做了需求分析,解释了什么是关键路径,并指出它在估算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给出求关键路径的概要设计,包括程序中用到的所有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 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又给出了详细的算法设计,实现概要设计中定义的所有函数,对每个函数写出核心算法,并画出了流程图。然后对编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在最后附上C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最后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关键路径;抽象数据类型;程序模块;核心算法;流程图。

目录 1. 需求分析 (1) 1.1 问题描述 (1) 1.2 基本要求 (1) 1.3 目的 (1) 2 概要设计 (2) 2.1算法分析 (2) 2.2算法步骤 (3) 2.3 数据结构 (3) 2.3.1 数据结构 (3) 2.3.2程序模块 (3) 2.3.3各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4) 3 详细设计 (4) 3.1 主要函数的核心代码 (4) 4 测试 (5) 4.1 开始界面 (5) 4.2进入求关键路径的系统 (5) 4.2.1输入节点数和活动个数 (6) 4.2.2输入某项目的信息(弧头,弧尾,权值) (6) 4.2.3打印出关键路径 (7) 4.2.4课本上图7.29的程序测试 (7) 4.2.5错误测试 (9) 4.2.6回路测试 (9) 5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2) 附录:源程序代码 (13)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

Wincc课程设计报告——自动化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组态软件WINCC及其应用》设计报告 水箱液位的WinCC监控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所在学院: 年月日

本设计是基于SIMATIC WinCC的水箱液位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完成蓄水和排水功能,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需要。SIMATIC WinCC是第一个使用最新的32位技术的过程监视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相应的要求其控制界面也应该越来越人性化和简洁化,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原有的上位机编程的开发方式。WINCC软件是一种通用的工业监控软件,它把过程控制设计、现场操作以及工厂资源管理与一体,实现最优化管理。它基于Microsoft Windows XP/NT2000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在企业网络的所有层次的各个位置上都可以获得系统的实时信息。采用组态王软件开发工业监控工程,可以极大地增强用户生产控制能力、提高工厂的生产力和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成本及原材料的消耗。它适用于从单一设备的生产运营管理和故障诊断,到网络结构分布是大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它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 关键字:WinCC、自动化、工业监控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SIMATIC WinCC water control system, you can auto-complete of water storage and drainage features, and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es. SIMATIC WinCC is the first process monitoring systems with the latest 32-bit technology, openness and flexibility with go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dustry increasingly higher level of autom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s under its control interface should be more humane and simplicity of, people also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original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WINCCsoftware is a general industrial monitor software, it design, hands-on process control and plant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chieving optimal management. It is based on the Microsoft Windows XP/NT2000 operating system, the user can at all levels of the corporate network wherever it can get real time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the kingview software development industry to monitor the project, can greatly enhance user control,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reduce costs and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 It is suitable for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from a single device and troubleshooting to the network structure i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rge concentrated monitoring system development. It to a standard industry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platforms constitute integrated system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losed systems. Keywords: WinCC,Automation , industrial monitor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18、根据劈理的构造特点和形成方式,将劈理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 19、不连续劈理按微劈石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分间隔劈理和褶劈理。 20、大型线理构造主要有: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和压力影构造等。 二、名词解释 1、岩层的走向与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为岩 层的走向。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 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层面向下倾斜的方向,就是岩 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2、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 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 接触关系成为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 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 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地层之间这种接 1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课设题目: VGA彩条信号显示控制器设计同组人: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 郝欣欣 一、课程设计内容 1、使用Verilog语言和Modelsim仿真器完成可显示横彩条、竖彩条、棋盘格相间的VGA控制器的设计和验证 2、设计并验证可显示英语单词”HIT”的VGA 控制器 3、使用Quartus II和SOPC实验箱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4、Verilog代码要符合微电子中心编码标准 二、FPGA原理 CPLD、FPGA是在PAL、GAL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丰富的可编程I/O 引脚、逻辑宏单元、门电路以及RAM空间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几乎所有应用门阵列、PLD和中小规模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场合均可应用FPGA和CPLD器件。CPLD的设计是基于乘积项选择矩阵来实现的,而FPGA基于查找表来设计的。查找表就是实现将输入信号的各种组合功能以一定的次序写入RAM中,然后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输出特定的函数运算结果。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FPGA查找表单元 一个N输入查找表(LUT,Look Up Table)可以实现N个输入变量的任何逻辑功能,如N输入“与”、N输入“异或”等。

输入多于N个的函数、方程必须分开用几个查找表(LUT)实现(如图2 所示)。 图2 FPGA查找表单元内部结构 该系统设计中,FPGA芯片用的是ALTERA公司的EP1K30QC208-2,它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若干个逻辑单元和中央布线池加I/O端口构成

图3 EP1K30QC208内部结构 三、VGA接口 VGA的全称为Video Graphic Array,即显示绘图阵列。在PC行业发展的初期,VGA以其支持在640X480的较高分辨率下同时显示16种色彩或256种灰度,同时在320X240分辨率下可以同时显示256种颜色的良好特性得到广泛支持。后来,厂商们纷纷在VGA基础上加以扩充,如将显存提高至1M并使其支持更高分辨率如800X600或1024X768,这些扩充的模式就称之为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的Super VGA模式,简称SVGA,现在的显卡和显示器都支持SVGA模式。 图4 VGA接口 VGA接口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空,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 表1 VGA管脚定义 管脚定义 1 红基色 red 2 绿基色 green 3 蓝基色 blue 4 地址码 ID Bit 5 自测试 (各家定义不同)

人机交互课程设计大纲

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人机交互》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 课程名称:人机交互课程性质:实践 学时:1周开课学期:6 学分:1 先行课程:网站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方向)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交互界面设计、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水平。 2、掌握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界面设计的步骤。 3、通过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界面设计工具的操作技术, 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交互界面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采用VB,DELPHI,VS2005,Dreamwear,等设计工具完成界面建立工作。 2.根据所学的界面设计步骤、程序设计以及软件工程的知识,对设计交互界面系统,进行可用性评估。 3.学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团队责任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按规定和要求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题一、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界面设计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选用一种开发工具,完成该系统的界面设计工作。 (2)学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团队责任心、培养

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设计要求 1)分析系统的功能,画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图;系统流程图。 2)对象建模分析:通过系统的用例图反映用户的实际交互需求。 3)视图抽象设计:分析系统可能包括的功能视图,分析每一个视图可能的 交互操作和需要的信息。 4)概要设计:对抽象的视图设计做进一步的具体设计,产生视图的概要设 计。 5)视图的关联设计:将不同交互视图之间的联系和状态转换关系整理清楚。 画出各视图之间的关联关系图。 6)视图的全面设计:确定各个视图的具体内容和大致布局,并在每个视图 上明确体现与其他视图的关系,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和谐性,然后借助 具体的开发工具进行界面的实际设计。 课题二、网上投稿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界面设计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选用一种开发工具,完成该系统的界面设计工作。 (2)学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团队责任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设计要求 1)分析系统的功能,画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图;系统流程图。 2)对象建模分析:通过系统的用例图反映用户的实际交互需求。 3)视图抽象设计:分析系统可能包括的功能视图,分析每一个视图可能的 交互操作和需要的信息。 4)概要设计:对抽象的视图设计做进一步的具体设计,产生视图的概要设 计。 5)视图的关联设计:将不同交互视图之间的联系和状态转换关系整理清楚。 画出各视图之间的关联关系图。 6)视图的全面设计:确定各个视图的具体内容和大致布局,并在每个视图 上明确体现与其他视图的关系,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和谐性,然后借助 具体的开发工具进行界面的实际设计。 教师采取同组异质的策略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成员为一个团队。每个小组设置项目经理1人,由项目经理负责组内成员的分工。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技

构造地质学参考文献

构造地质学参考文献 现阶段国内流行多个种版本的《构造地质学》教材:(1)朱志澄、宋鸿林主编,马杏垣、单文琅主审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2)徐开礼、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出版;(3)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1999年第2版,2008年第三版(第三版是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类系列精品教材);(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构造地质学》,李忠权、刘顺主编,地质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5)长安大学地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系列教材《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1;(6)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07。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本课程计划选用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2008年第三版)作为主导教材,同时辅以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1999年第二版)和朱志澄、宋鸿林主编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9年第2版)和地质系于在平等人主编的《构造地质学》CAI多媒体教材。 二、主要参考文献 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参考文献主要来自国内外有关期刊。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构造地质学类期刊,构造地质学类的文献主要见于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国外关于构造地质学的英文期刊主要有两个:《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这两个英文期刊上的文献基本能够反映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新进展,建议构造地质学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浏览这两个期刊。 这里列出部分参考文献。 邓洪菱,张长厚,李海龙,邹云。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及其地质意义。自然科学进展,2009, 19(3): 285-296。 黄德志。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与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65-67。 金振民,姚玉鹏。超越板块构造——我国构造地质学要做些什么?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 29(6):644-650。 兰姆塞J G,胡伯M I 等,1983。刘瑞殉、常志忠、张荣昌译。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李三忠,张国伟,刘保华,郝天珧,戴黎明,刘鑫,刘丽萍。新世纪构造地质学的纵深发展: 深海、深部、深空、深时四领域成就及关键技术。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10,17(3):27-43。 罗金海,于在平。《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地质教育,2001,3(总第39期):62-64. 罗金海,李继亮,何登发。山前冲断构造带研究的新进展。地质论评,1999,45(4):382~389. 罗金海,于在平,周鼎武。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4,3:75-77。 马杏垣。论伸展构造。地质科学,1982,7(3): 15~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