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其次,对于人的关注,开始由原来简单化的环境和关系描述,转向把人放置于事件当中、把背景因素放大的新的叙述结构。重新开始关注现实的主流社会,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继回归真实以后最富有价值的一次回归。它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显得更为大气,思想张力也明显增强。

尽管中国电视纪录片面对市场还显得准备不足、缺少经验,一度出现尴尬、无所适从的境况。但是,市场的因素不仅改变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制作的机制、流程,也改变了中国纪录片的形态,甚至动摇了传统的中国纪录片观念。正是市场化因素的引导,使得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无论是主题表征、风格形态,还是传播途径等等,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也正是市场的因素,使得中国的纪录片开始面对现实的传媒环境,并学会在其中求生存求发展。可以说,市场化是中国电视纪录片迈向成熟的关键一环。

上述四个时期,虽然各个时期都有各自明显的特征,相互之间却也不乏勾连。在近50年的时间里,中国纪录片从政治化逐步演变到社会化,其间可以解读、值得解读的内容很多。不过,其发展的总的轨迹是一个从国家工具形态逐步演变为大众媒介形态,从政治产品演变为文化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从民族走向世界,从个人行为走向社会行为的过程。

随着时代变化,经历了几个时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出现了不同的承载职能,形成了不同的意识,产生了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的话语权、话语方式和主题表征。

这四个时期纪录片职能依次渐变的轨迹是:国家政治和阶级斗争——唤起民族激情——体察纪录平民生存状态——关注纪录社会主流现实生活;

各个时期纪录片服务和关照的观念依次为:国家、阶级意识——民族、集体意识——百姓、个人意识——市场、社会责任意识。

而纪录片视角的变化,则从一个侧面对中国电视纪录片本体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作了注解和印证。四个时期中纪录片的视角依次出现了如下的渐变轨迹:敬畏——反思——平视——审视。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话语权和主题表征。在四个不同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话语权、话语方式也有相应的变化:在第一时期国家拥有绝对统一的话语权;到第二时期则出现群体化的话语方式;而第三时期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人化的话语方式;第四时期则出现市场占据话语权的现象。

不同的主题表征,可以说,成为不同时期电视纪录片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总呈现,与不同的话语权和话语方式相对应而出现的各个时期纪录片的主题表征,依次为国家政治的主题、民族精神的主题、人的主题和多元化的主题。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观念以及形态的演进,与中国社会思潮以及技术发展的历程虽然略有错后但基本保持同步。然而,中国电视纪录片所纪录的内容与社会时代的变革则差距较大,在第三时期甚至有些背时。中国纪录片观念和形态与国际纪录片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几乎难以同日而语。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虽然是社会思潮和技术整体力量促进的结果,然而在局部的走向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这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尚未成熟的一个标志。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摘要]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我们的纪录片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转换思路,建立和适应市场运作机制。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未来和发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与现状 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纪录片的盛产时期;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单一,拍摄纪录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进行宣传。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二、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缺乏 我们参展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一部好的纪录片才谈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纵观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写实与表意共存。写实,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取前被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多时空交错,创作类型多元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出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二)纪录片强化故事性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纪录片

如需观看、下载本课程,请联系QQ93,保证全网最低价《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培训光盘介绍: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遥望苍穹(上) 神秘的天体,遥远的星空,千百年来一直是我们的祖先关注的对象。月亮的圆缺代表了什么?太阳的运动轨迹有规律可寻吗?天上恒星有多少,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一代代的古天文学家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无数的发现。陨石,北极光这些天文现象很早就出现在古代的神话里,战国时期的石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汉代的史官司马迁写了《天官书》,这是对前代天象观测记录的一次总结。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遥望苍穹(下) 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天象观测继续发展。两晋时期的陈卓,建立了全新的星官体系,并用《玄象诗》将其记录下来;到了宋代,流传下来了一副石刻星图,在公元1054年的时候,观测到了一次罕见的超新星爆发,这对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天象观测记录丰富,古代天文学人才辈出,使得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历法的变迁 原始社会,人们发现天象的变化与四季交替存在可循的规律。这个规律成为了古人天象观测的最实际的应用,历法便在百姓生存与贵族统治的双重需求下诞生了。 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天象观测工具 古人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制造工具的天赋,圭表、漏壶、浑仪、浑象,每一件都显示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尤其是到了宋元时期,中国天象观测仪器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非常遗憾的是,元朝以后,这些仪器的制造水平也停滞不前,随着西方入侵者的隆隆炮声,这些精美的仪器成为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 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地震档案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是地震记录最丰富的国家。打开古代地震档案会发现:有智者超前地发明仪器观测地震,也有勇者身处险境去记录分析地震,更有许多无名史官记录下两千多年的地震资料,让我们有可能分析研究脚下的大地何时会发脾气。 6)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神农沧桑(上) 远古时期,人类靠打渔、捕猎采集着野果为生。农业的产生让人类的脚步踏上了文明之路。从此人类开始了定居、耕种、养殖的生活……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 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 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 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 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 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 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 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 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 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 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 程

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 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 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 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 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 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

关于中国历史的记录片

中国史话,讲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史话》节目系科教频道特为暑期特别制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系列片。《中国史话》——以时间为线,讲述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中国史话》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初始,下至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期民族危亡、奋发自强的五四运动,按照编年史的时间顺序,围绕大的历史现象和事件,以丰富的资料、翔实的细节展示,浩浩荡荡地为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动的普及性的历史知识电视文献。 中国史话共38集,每集47分钟 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d211536510.html,/playlist_show/id_3722504.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d211536510.html,/playlist/id/6 944963/ 百年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献礼片、全片共五十二集,三百六十二期,每期五分钟,约一千八百分钟。迄今为止反映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文献纪录片,其篇幅之宏伟,资料之丰富,视点之独到在电视界中也属史无前例. 本片的主题:通过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回顾,反映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史. 本片的风格追求: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立体化反映中华民族的百年历程.在历史中发现诗意,追求可触摸的历史。 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d211536510.html,/playlist_show/id_3421980.html 土豆上没找到 复兴之路,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该片以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为视角,应用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1992年 内容概要: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2002年 内容概要: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2007年 内容概要: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地址 https://www.sodocs.net/doc/d211536510.html,/playlist_show/id_2378238.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d211536510.html,/playlist/id/ 6457360/ 汉字五千年,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通过生动展示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讴歌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汉字五千年》于2009年1月28日至31日15:10,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每天两集,每集50分钟。第一集:人类奇葩。本集是全片的开篇,通过汉字与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运对比,凸现出汉字在人类文明史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第二集:高天长河。本集主要表述汉字3000多年时间的生命史。历史跨度从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时代的汉字。第三集:霞光万道。本集的主要内容是重构汉字在空间上的扩展历史。第四集:华夏心灵。本集是全片的重点之一,她的主题是挖掘解读汉字的精神价值,说明中华文明追求“内在超越”的核心特质。第五集:翰墨情怀。本集表现由汉字书写而演化出的书法艺术,并通过描述历代书法家不同的身世、命运,探讨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传媒史话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岳英杰 政治号角,宣讲主流文化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当时的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意图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在这种方针政策下拍摄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 1978~1990年,纪录片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提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与此同时电视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发展空间。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 着新的发展和影响。纪录片走向大众传 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 期间主要代表作有《丝绸之路》、《话说 长江》、《望长城》等。这些纪录片篇幅 宏伟,气势浩荡,内容丰富,深深地吸 引亿万电视观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 响。 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1983 年,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 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引起

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①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习惯,结构上 采用了“章回评书体”;②为了更好地增 强观众的参与意识,在表现手法上增设 了“节目主持人”;为了更好地遵循电视 节目播出的特殊规律,在技术上采用了 篇幅规范化和定期定时播出。《话说长江》,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 茶馆,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这样生动、生活化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第一次让中国人通过电视感受到了江山的壮丽与秀美,引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 又拍摄了《话说运河》、《望长城》。《望长城》被认为是纪录片实现突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审批稿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 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 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 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 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 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

中国纪录片历史教学教材

中国纪录片历史

90年代之前 中国纪录片的历史是从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中国拍新闻片开始的。19世纪末,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同时又拍摄了纪录当时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影片。以后在20世纪初拍摄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丧等新闻片。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除日本摄影师拍摄了《辛亥鳞爪录》外,中国摄影师朱连奎等也拍摄了反映武昌起义的《武汉战争》,稍后一些,又拍摄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1918年前后,商务印书馆拍摄了一些以时事和风景为内容的纪录短片:《欧战祝胜游行》、《第五次远东运动会》以及《南京名胜》、《西湖风景》等。1924年前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十分重视纪录片的拍摄。他以大元帅的名义下令有关方面给予电影摄影师黎民伟工作上的方便。黎民伟这个时期拍摄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等新闻片和纪录片,并在孙中山逝世后,利用已拍的材料汇编为《勋业千秋》。在这个时期,苏联摄影师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国拍摄了《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1927年的上海》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用手提摄影机拍摄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新闻纪录片,并从实际工作中培养起一批专业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所属的中央电影摄影场以及西北影业公司等先后摄制了《抗战特辑》、《抗战实录》等新闻杂志片,纪录片则有《芦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松沪前线》、《湘北大捷》、《民族万岁》和《华北是我们的》等,也给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其它电影厂也拍摄一定数量的纪录像片。新闻纪录电影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并在少数民族中培养了创作人员,摄制了大量新闻片和长短纪录片。如《百万雄师下江南》、《新中国的诞生》、《红旗漫卷西风》、《抗美援朝》、《中国民族大团结》、《伟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万农奴站起来》、《黄河巨变》、《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驱者之歌》、《莫让年华付水流》、《我们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国内外获奖。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70年代以后,电视在全国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时的手段,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新闻纪录电影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进入了电视屏幕。 在此期间,台湾国民党系统的“中制”、“台制”和民营的公司等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纪录像片。较有影响的有《传统小镇──美浓》、《国剧艺术》和《龙的传人》等。香港的某些电影企业也拍摄过一些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纪录片如《惨痛的战争》等。 90年代以后

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解说词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 2018届(2)(3)班 学习资料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目录 《序·文人》 01.序(上) 02.序(下) 03.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上) 04.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中) 05.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下) 06.甲古文之父-王懿荣(上) 07.甲古文之父-王懿荣(下) 08.百代文宗-韩愈 《圣贤诸子》 01.至圣先师-孔子(上) 02.至圣先师-孔子(中) 03.至圣先师-孔子(下) 04.亚圣-孟子(上) 05.亚圣-孟子(中) 06.亚圣-孟子(下) 07.千古智者-老子(上) 08.千古智者-老子(中) 09.千古智者-老子(下) 10.文哲大师-庄子 11.乱世哲人-荀子 12.复圣-颜子 《古代发明始祖》 01.文宗字祖-仓颉 02.人文始祖-黄帝(上) 03.人文始祖-黄帝(下) 04.尝遍百草亦始祖-炎帝

05.酿酒始祖-杜康 06.纸圣-蔡伦 07.科圣-张衡(上) 08.科圣-张衡(下) 09.中国科技圣人-鲁班(上) 10.中国科技圣人-鲁班(下) 11.治水神工-大禹 《圣贤·宋词》 01.中华民族的先祖-伏羲 02.一代帝王之-尧 03.古代贤君-舜帝 04.元圣-周公 05.相圣-伊尹 06.词坛正宗-李清照(上) 07.词坛正宗-李清照(下) 08.一代词宗之-辛弃疾(上) 09.一代词宗之-辛弃疾(下)《诗人与墨客》 01.诗仙-李白(上) 02.诗仙-李白(下) 03.诗圣-杜甫(上) 04.诗圣-杜甫(下) 05.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上) 06.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下) 07.诗坛宗匠-王渔洋 08.书法家-颜真卿 09.一代诗宗—宋琬 10.宋学泰斗-程颢.程颐 《书画名家》 01.书圣-王羲之(上) 02.书圣-王羲之(下)

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历程

讲述中国回归历史 ——浅析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历程 【摘要】纪录真实,讲述历史。“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众多手段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纪录片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中,有过万人空巷的繁荣,也有过被人遗忘的落魄。本文通过从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现状、成就、存在的问题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朴实的态度对中国纪录片进行全新的思考,希望中国纪录片真正可以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心里,走的更远。 【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前景;现状;问题 0.引言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成立,使冰封多年的中国纪录片市场开始回暖。随着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播,更是迎来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春天。但是面临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中国优秀纪录片资源的匮乏、不完善的市场机制、题材的单一等都是中国纪录片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如何让中国纪录片市场更有生命力,更长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纪录片 1.1什么是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1.2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纪录片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期间,随着记录电影逐渐被定位为艺术性的电影,它在电影大家庭中也获取了一个新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有三种倾向:异国风情纪录片、直接记录现实的纪录片、编辑性纪录片。 1.3纪录片的价值与意义 纪录片是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真实而非虚构的,他的本源在于逝去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像人文社会纪录片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以及现实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而从这些状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得影子,并从中学习到如何去面对生活,纪录片从宏观角度来说提供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 2.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2.1建国初期,新闻纪录与宣讲主义(1958年——1966年)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起始于1958年——1966年文革前,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报道的更详细一点,更长一点,基本上是新闻纪录电影的延续。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这一天的节目除了新闻报道外,还有一部纪录影片《到农村去》,同年,该台播放了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主要反映河南信阳地区人民抗旱坚持生产的事迹。当时,纪录片作为政治传播手段,宣传意图明显,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报道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记录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 当时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1963年李俊导演的影片《农奴》,反映了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的苦难生活,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1966年陈汉元编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211536510.html,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作者:刘博群张笑岩 来源:《活力》2010年第14期 [关键词]纪录片;市场化;制作者 中国纪录片较之西方起步较晚,但现阶段已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态势。回首上个世纪纪录片 的现代化进程,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始终影响、刺激着中国纪录片的进程: 第一个因素是如何处理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从纵的、历时性的角度 亦即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进化效应”。 第二个因素是如何处理中与外,主要是中与西即本土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关系,这是从横的、共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转播效应”。 第三个因素是从上述纵与横、时与空的交叉亦即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如何处理“文”与“用”的关系,也就是纪录片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关系,而在20世纪的中国,最突出的则是纪录片与政治 的关系问题,姑且称之为“功能效应”。 在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切理论的论争、思潮的演变、实践的成败、创作的得失(包括主题思想与形式风格的变化),都无不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这三个问题往往是纠缠在一起才对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作用的,这叫做“文化综合效应”。 和西方纪录片一样,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新闻纪录片电影的历史,实际上可称为电视纪录片的“史前史”。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式即观察式纪录片。但其发展进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是曲折而艰辛的。 标志着中国新纪录片进步的,不仅有理念和形式的本质转变,也有纯粹的技术的更新。数码技术的发展,使记录设备日益小型化、个人化,摄、录、编剪可以很轻松地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制作人可以更从容更自如地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态,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吴文光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个人方式,拿着像笔一样小巧的DV机,他可以像作家写作一样做纪录片,他甚至开始用DV机来做日记。这种变化已经促使许多业外人不断进入纪录片的制作行列,这意 味着很多新的可能性。 纪录片在前进,但纪录片的市场却在萎缩。比起90年代初的一派繁荣,今天的纪录片似乎长时间地处于低谷状态。中国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最雄辩 的证据就是纪录片没人放也没人看了。当年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的上海电视台

中国纪录片历史

90年代之前 中国纪录片的历史是从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中国拍新闻片开始的。19世纪末,外国摄 影师拍摄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同时又拍摄了纪录当时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影片。以后在20世纪初拍摄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丧等新闻片。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除日本摄影师拍摄了《辛亥鳞爪录》外,中国摄影师朱连奎等也拍摄了反映武昌起义的《武汉战争》, 稍后一些,又拍摄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1918年前后,商务印书馆拍摄了一些以时事和风景为内容的纪录短片:《欧战祝胜游行》、《第五次远东运动会》以及《南京名胜》、《西湖风景》等。1924年前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十分重视纪录片的拍摄。他以大元帅的名义下令有关方面给予电影摄影师黎民伟工作上的方便。黎民伟这个时期 拍摄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等新闻片和纪录片,并在孙中山逝世后,利用已拍的材 料汇编为《勋业千秋》。在这个时期,苏联摄影师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国拍摄了《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1927年的上海》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用手提摄影机拍摄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新闻纪录片,并从实际工作中培养起一批专业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政治部所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所属的中央电影摄影场以及西北影业公司等先后摄制了《抗战特辑》、《抗战实录》等新闻杂志片,纪录片则有《芦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松沪前线》、《湘北大捷》、《民族万岁》和《华北是我们的》等,也给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其它电影厂也拍摄一定数量的纪录像片。新闻纪录电影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并在少数民族中培养了创作 人员,摄制了大量新闻片和长短纪录片。如《百万雄师下江南》、《新中国的诞生》、《红旗漫卷西风》、《抗美援朝》、《中国民族大团结》、《伟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万农奴站起来》、《黄河巨变》、《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驱者之歌》、《莫让年华付水流》、《我们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国内外获奖。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70年代以后,电视在全国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时的手段,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新闻纪 录电影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进入了电视屏幕。 在此期间,台湾国民党系统的“中制”、“台制”和民营的公司等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纪录像片。较有影响的有《传统小镇一一美浓》、《国剧艺术》和《龙的传人》等。香港的某些电影企业也拍摄过一些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纪录片如《惨痛的战争》等。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6集夏王朝觅踪

第06集:夏王朝觅踪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既传承着龙山时代诸邦国都邑创造的早期文明,又作为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它又是一个传说中的王朝,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成熟的文字尚未产生,关于它所有的历史即便最权威的传世古文献也都是后世根据口耳相传记载下来。怀疑夏王朝的存在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一度困扰着史学界,直到考古工作的成果不断涌现,夏王朝的庐山真面目才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禹王庙河南省禹州市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区的一条古老的街道,几千年来一直供奉着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而关于他的各种传说至今流传在禹州的大街小巷,他的精神也被人们世代传颂。 教之忠禹州市文化局前局长 教:这一处建筑啊,是我们禹州市作为一个夏代早期都城传流下来的一处,涉及大禹治水的一处神话传说遗迹。 在禹州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期禹州一带洪水泛滥,皆因水中的一种怪兽蛟龙作祟,蛟龙在水中兴风作浪,鼓动水势,冲垮人们所筑的堤防,淹没土地和村庄,致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后大禹在众神的帮助下,将九条蛟龙一一制服,并把其中的一条禁锢在这口八角井中,从此,人们把这口井称为禹王锁蛟井,并在井上塑像立庙,以此世代感谢禹王的恩德。 教之忠禹州市文化局前局长 教:虽然这个它有许多东西是神话传说的东西,但伟大的这个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为怀念大禹治水这个英雄之举,所以演变出来这么一个神话传说,它就说明了将这个位置这个锁蛟,它就是大禹曾经在这里指挥治水的一个象征物,一个标志物。 那是一个洪水肆虐的远古时代,河流泛滥,大浪滔天,使无数生灵涂炭,即便所有的人齐心协力,洪水仍然长期肆虐,治水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它关系着人类的生死存亡。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在尧时代,大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位治水能手,尧将治理洪水的任务交给了鲧,可惜鲧没能完成使命,最终因失职被杀。到了舜时代,治理洪水的艰巨任务转而落到了禹的身上,禹汲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改变了治水的方法,经过十几年艰难的努力,终于治理了洪水,直到现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仍为大家津津乐道,在世人的眼中,大禹功不可没,利泽万世。 李学勤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你可以看到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洪水的传说,可是,我们中国的洪水传说是不同的,因为我们的洪水传说有两点不一样,因为一般的这个外国的说法,就像那个基督教圣经里讲的,那么上帝创造了人,人做了坏事上帝发怒了,就降下洪水把人都消灭了,而我们中国的传说不是这样的,我们这是一个自然灾害,虽然是规模很大的一个自然灾害,可是呢凭着人的这个主观的斗争,这个组织的力量,克服这些灾害,随着大禹治水吗,大禹治水,大禹作为一个王,他这个身先群众,这么艰苦的工作做了多少年那么才达到这个效果。 汶川县四川省阿坝自治州 位于河南禹州几千公里以外的四川省汶川县,几千年来,当地的羌族百姓将大禹视为自己的祖先。 大禹铜像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 矗立于岷山之畔的大禹铜像,悬胆方口,头戴四面斜坡平天冠,束发带依稀可见,在今天汶川羌族人的生活当中,依旧保留着各式各样与大禹相关的文化习俗,而大禹精神已深深融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纪录片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纪录片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纪录片到底讲了些什么吧。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纪录片在一集名为《东源村的修谱师》中,来自温州瑞安飞云江畔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超辉,成了故事的主角。 上线10天,播放数已超过260万次。 活字印刷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如今要亲眼所见,或许只能去博物馆了。 木活字印刷作为活字印刷术一种,时至今日,仍在温州东源村一带流传。 小木块上刻老宋体曲线柔美、古雅动人一个黑漆发亮的长方形小木框里,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厘米见方的小棠梨木块。 每一个小木块上,都刻着一个反写的老宋体汉字,横细竖粗、字形方正却也不失曲线柔美、古雅动人。 蘸了墨汁的棕刷在字模上反复刷涂。 原本浅黄色的木质字模,因为这样长年涂刷,早已和“字盘浑然一体。 等字模着墨均匀、充分后,再用一张上好的宣纸覆于其上。 片刻后,又用另一把棕刷在纸面上轻轻扫动,直到纸背慢慢显出墨迹。

宣纸揭起时,一张竖写繁体宋体书页,飘出了淡淡墨香。 将若干张这样的文稿装帧成册,就成了一本典雅厚重的线装古书——这就是东源村传承了数百年的“木活字印刷手艺。 今年60岁的王超辉,是这门手艺的代表传承人之一,满是划伤的手掌和嵌满木屑的指甲,记录着他坚守的岁月。 微纪录片《东源村的修谱师》在东源村拍摄了7天。 片头解说词中说:“家谱,是一个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的词。 但是仍然有人在坚持谱师的职业……在电子排版和铅字印刷的时代,他亲手在书页里留下墨香。 强烈的宗族观念让这门手艺完整保留记者了解到,像王超辉这样的修谱师,在东源村有20人左右。 温州一带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以及延续至今的修宗谱的旺盛需求,才得以让木活字印刷偏偏在这里完整地传承下来。 据史料记载,浙南、闽北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当地先民或在宋代以前为避战乱迁移到了闽北,然后在明清时期又往北回迁。 颠沛流离、聚族而居的生存背景,造就了温州人强烈的宗族观念,“三世不修谱,当以不孝论,于是,在这里,修谱工作不曾中断。 王超辉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爷爷就做得一手好谱。 因当时家境富裕,并不希望子女分担谱师的这份辛苦,就将这门手艺传给了两名同宗的侄子。 解放后,他只念完了小学便去参加劳动,但他天性爱舞文弄字。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简单阐释了纪录片的起源和基本概念,以及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纪录片;起源;定义;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变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基本特性。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技术等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记录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为人类记录事件的本质。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于世。 1.纪录片的起源 纪录片诞生以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1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在1922年制作出了他的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他被称为美国的“记录电影之父”。同时也被作为纪录电影的创始人和鼻祖。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弗拉哈迪将纪实的手法用于拍摄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照,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以《北方的纳努克》为例,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同时影片是非虚构的搬演。而非虚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真实的时间②真实的空间③真实的需求。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行为的本身才不是虚构的。这是纪录片形成的首要条件。其次,弗拉哈迪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做到了深入了解对象。这种力求表现鲜活对象的方法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效仿。他的拍摄强调画面效果,而不是依靠蒙太奇。蒙太奇手段在纪录片中的使用经常被指责为“宣传”。弗拉哈迪凭着直觉,开创了一种相对“纯粹”的叙事方法。 1.2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是一个曾被大家长期忽略的早期记录电影探索者。他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是电影史上最早探索纪录片样式并产生影响的人物之一。维尔托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探索是在先锋派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理论和实验色彩。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是与一般虚构故事电影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摄影机主体理论②非表演体系③蒙太奇的构成体系。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16集诸子百家知识分享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16集 诸子百家

第16集:诸子百家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一个时期至关重要,公元前500年左右,东方西方,群星璀璨,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均在这个时期诞生,中国、印度、希腊,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最终形成,其所产生的文化,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与生活。这个时代,是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称其为轴心时代。中国的哲学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蓬勃而出。在战国时代,被称为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各种思想交错碰撞,即彼此批评博弈,又相互吸收交融,形成了为后世所称到的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最为灿烂的篇章。 这里是山东省邹城市的孟庙,庙宇里正在进行的是成年加冠礼,在集体叩首之后,老者主持加冠仪式,少年加冠之后便正式成年,千百年来,殿堂里的亚圣孟子注目着无数后辈少年加冠成年,孟子是孔子的弟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推崇备至,孟子遗憾自己不能亲自倾听孔子的教诲,只能成为私淑弟子,但孟子却坚定地视自己为孔子的直接继承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开头的这句话,就是孟子思想的基础。孟祥居老人是孟子的74代孙,也是中华孟氏宗亲会的名誉会长。 孟祥居: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来讲都是善良的,他认为就是说老百姓就能享受到帝王的仁义和慈爱,他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你,才能爱戴你,你的江山才能够坐的稳,所以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里是位于河南开封的游梁祠,2014年夏季,河南孟氏宗亲会在这里举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祭祀仪式,仪式里有一项告祖的内容,孟氏后人准备重修游梁祠。和孔子一样,孟子也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和孔子困厄陈蔡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同,孟子在各国都受到了统治者的厚待,享有丰厚的待遇。当年,孟子生平出游第一事就是游梁说惠王,在魏国国都大梁,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流传至今。国君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却毫不客气的回答: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有有仁义就足够了,在儒家历史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第一次向一国之君阐述行仁义、兴王道,后人为此专门修建游梁祠,纪念孟子。梁惠王虽然多次向孟子请教,但他只想通过战争使魏国扬威天下,与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爱民,不嗜杀,省刑罚,减免赋税的思想格格不入。因而孟子的仁政主张很难被统治者真正接受,孟子最终对梁惠王绝望了,生气地说梁惠王望之不似人君,然后离开魏国。 孟氏宗亲的祭奠过后,游梁祠重归平静,世代在这里看守的后人细心地打扫着院落,实际上,游梁祠大部分已毁,所剩殿宇也被改造成了工厂厂房,祠内仅存的两方石碑,一方为康熙二十八年,阎兴邦《重修由梁祠书院碑》,另一方为嘉庆年间之碑,碑上面的字迹剥落模糊,游梁祠的魄罗情形,仿佛就是当年盛名之下的孟子,在宣讲仁义之说时的遭遇,离开魏国后,孟子转赴齐国,他对齐国抱有很大的希望,尤其想尽快到达稷下学宫。轴心时代的东方,有一所群贤聚集,思想之火无比璀璨的学术中心,它既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

我国纪录片发展现状的论述

我国纪录片发展现状的论述

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的论述摘要:本论文在充分肯定了我国纪录片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主要从我国纪录片市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方向方面,分别从纪录片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与市场发展间的问题和我国纪录片从运营体制、制作模式到传播模式的系统问题两点论述;我国纪录片制作技术标准和技术水平单调;我国纪录片营销环节缺失的问题;我国纪录片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够五方面论述我国纪录片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的现状。 关键字:产业化发展,运营体制,制作模式,技术,营销,同质化,创新,发展现状 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虽说我国纪录片在现代社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于大众来说已进入了收看纪录片的低谷。对于如何走出低谷,摆脱困境已成为我国纪录片发展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纪录片现代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而了解这些问题,扬长避短,知己知彼,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我国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与方向问题。 早在2010年广电总局就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说明了纪录片产业化已经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特别是面向海内外的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的筹建开播为我国纪录片发展构建了一个高端平台。同时新科影与中央电视台关系也从内部栏目转换为制作方与播出方的关系,特别是地面纪录片频道改革定位逐步清晰(其中尤以上海纪实频道与金鹰纪实频道表现突出)。所有

这些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采取外购纪录片栏目方式发展也体现了出另一种发展思路。像我国纪录片中的《淹没》、《喧哗的尘土》、《舟舟和他的世界》等纪录片在国际上也都曾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总体上说我国纪录片产业应该说虽有发展但是仍旧处于摸索阶段,整体产业前景不容乐观呈现了多个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纪录片需求与生产间的矛盾逐步实现但是却并没有形成拉动市场发展的前进动力。据分析,我国的投资主体仍旧集中于各个电视台的电视机构,他们都把所有节点放在他们机构内部,内部消化,内部盈利,内部投资。反而能够带动外向发展的民营抑或说成是私营制作公司却呈现了不充分甚至于畸形的发展,它们往往没有版权而且利润空间极薄。同时这些民营公司市场交易也几乎是单边状态即使有资本介入,最后回收也仅仅是依靠广告,盈利空间预留不够。 另外,我国2010年制作的纪录片共十六部,主流影院仅仅上映了13部,其中7部为旧作,而最终这13部通过院线放映的无一通过票房收回成本。最终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纪录片的的发展主要是以宣传科教为目的,多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传播并不追求经济回报,这和为追求商业价值和利润的电影院背道而驰。对于没有政策支持和完备与完善的商业运营,短期内如《海上传奇》、《外滩轶事》这样多数的影片根本无法取得商业成功。 第二,我国纪录片发展面临从运营体制、制作模式到传播模式的系统问题。纪录片是件艺术品只有不断创作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精品力作才能逐步唤起观众的观看欲望。我国纪录片制作单位多数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