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重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正在改变着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融合一、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开始呈现出/工业型经济0向/服务型经济0转型的趋势,突出地表现为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全球经济整体着眼,1980~2000年期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56%升至63%,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1%,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1%,低收入国家达到43%。服务业吸收就业的比重也不断增加,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70%左右,少数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而且还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所谓生产性服务业1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消费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一般包括:企业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产品设计、工程技术服务、工业装备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广告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仓储运输服务、营销服务、市场调查、人力资源配置、会展、教育培训服务等门类。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是,服务对象是作为生产者的企业而不是作为消费者的个人。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曲线呈现出背离趋势。生产性服务业既是制造业的延伸,又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在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的比重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增长速度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制造业,远高于流通服务业,经济越发达,这一现象越明显。在许多国家、特89 1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0(Producer Service)。别是发达国家,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达40%左右。如果整个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70%,那么,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30%。因此,从发展趋势分析,源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上升,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越来越大,它的发展正在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了产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在三次产业出现结构性变化的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为:服务业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并正在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转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革命,人类的生产走出了手工作坊的形态,人类生产中的生产要素不再只有土地、劳动力、资本,而更多的是技术和知识要素,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且越来越重要。生产性服务作为产品生产或其他服务的市场化的中间投入,具有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特征。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互动的,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附加值的投入,制造业产品中追加服务价值的大小,决定了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支撑制造业的循环架构,帮助制造业增强作业连续性,提高生产率,降低可变成本,促进规模化生产。但是,应当指出,制造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出现融合趋势。所谓产业融合,就是各产业边缘地带的碰撞。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

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二者间并非简单的分工关系,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这是因为制造业的生产与产前、产后服务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而不是截然分开的。现代制造业在重视生产环节的同时,更加重视产前产后的服务。产前服务除研究开发外,还包括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信息服务等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服务;产后服务则包括运输、仓储、通信等能够创造价值,满足最终需求的服务。随着现代服务业向生产领域渗透和融合,企业的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第四,产业融合导致最终产品的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首先,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传统/服务0的几个特性:非实物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存储性以及不可贸易性受到空前的挑战。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存储性一并被打破,同时服务也被大量用于跨国和跨地区的贸易。其次,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使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与商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服务与商品越来越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在实物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的投入为硬件,而技术、信息、知识及相关投入则为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软件投入的价值比硬件投入或者物质资源的价值更为重要。在高科技产品中,服务价值的比重往往超过实物价值的比重。譬如,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简单地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在销售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电子控制、信息系统、软件包、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成因与环境要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并有其特殊的发展环境。1.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从社会分工角度看,任何生产过程都有主要劳动和次要劳动或辅助劳动之分。次要劳动或辅助劳动属于自我服务劳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自我服务劳动越多,主要劳动所占的比重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一方面是主要劳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专业化,另一方面则是自我服务脱离原生产过程而不断专业化和社会化。这两个方面又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由此推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专业化的发展角度看,科技的发展使得一家企业往往不可能90 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完成所有的操作,更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高效率地生产。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者作为一个专家集合体,用其提供的知识与技术,使产业链拉长,并进一步提高资本投入的专业化程度、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从而使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2.BPO1服务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制造业产品价值链的构成,要经过研发、融资、投入品采购、人力资本组织与培训、生产制造、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其大部分时间处在生产制造外的服务性过程之中,对这些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组织完成,也可以外包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企业能否将制造业产品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的某些业务外包,主要取决于成本、收益和需求。从成本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通过市场达成的交易都存在成本,当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的管理成本时,企业的部分业务就会外包出去。从收益角度看,企业活动外包克服了内部生产者缺乏改进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动力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从需求角度看,现代制造业工艺日趋精细复杂,产品创新加快,生命周期缩短,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制造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把资源分配给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方面,集中力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BPO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一种新模式,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越来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主导行业。3.城市产业空间聚集和经济结构优化拉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而且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转型与优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生产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可促进中心商务区(CBD)功能的升级和形态的转变,促进信息共享、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优化。随着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内部逐渐分化,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集中程度的提高,知识、技术型新兴第三

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使中心城市以及原来的边缘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中心高度集中以及制造业从中心逐步退出,使得城市成为知识、技术、信息和服务的中心,城市经济结构功能更加优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城市就业结构也开始提升。这是因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聘用的多为高技能、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的需求促使城市消费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及管理功能的提高不仅能吸引更多的高技能人员的流入,而且也为生产性服务部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4.生产性服务业本身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品生产或其他服务发挥着中间功能,有助于提高生产过程不同阶段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工业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中,包括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活动。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本身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无论是世界著名的大公司,还是小型企业,都能在这条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生产性服务无论是/内化0服务(即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还是/独立0服务(从企业外部购买的服务),都已经成为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成为市场经济非常重要的发展软环境和市场资源调配器。三、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许多城市巩固和提升工业基础、带动财政收入和促进就业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展,更成为许多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服务市场营销的新策略和新特点,制定服务市场营销的新策略,对发展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有着重要作用。1.创造经营环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91 1所谓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即业务流程外包,它是指企业将内部的某些周期性的、反复的活动或者职能,通过合约的方式转移给外部服务提供商的过程。程度上来源于业务外包。在专业化分工相当精细的今天,业务外包已成为制造业与服务业整合的添加剂,进而形成占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较大比重的生产性服务业。业务外包又是专业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对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大有助益。在现阶段,业务外包发展较慢的原因,既有发展水平方面的,更有体制政策和经济环境方面的,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创造推动业务外包的经营环境。2.大力发展专业化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的发展,使许多重要的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升级大大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技术系统的复杂性迅速增加,任何企业都难以独立掌握全部与其发展相关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这种变化促使每个企业都趋向于专注产业链条中某个或某些个价值节点。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产品的制造过程被分解成为一个个专业化的节点,大量的中间产品和加工过程独立出来。由此,联结这些节点形成分工网络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3.研究服务市场营销的新策略。生产性服务企业必须针对服务业的新特点,制定服务市场营销的新策略。目前,生产性服务的供给缺乏弹性,服务供给曲线通常是一条直线,而顾客对服务的需求往往因时间的不同有较大差异,通常是一条波动线。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如何正确地调节供求关系,是搞好经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企业家必须加强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的管理,及时调节供求关系。4.提高服务业企业自身的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同时也取决于现代服务业自身的素质和水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营与管理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对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同时拥有各种专门人才,这就必然对拥有专门人才和专业技术的现代服务机构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现代生产服务业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独立生存,关键就在能否对企业所必需而其自身又难以满足的某些功能给予满足,能否利用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嵌入企业的/功能链0中去,使企业对其产生专业依赖性。5.扩大开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各类服务业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服务业领域,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

家企业在产品设计、技术诀窍、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要大于在制造业方面的差距。而且,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跨国流动会产生更明显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因为,服务业所有的业务都要通过对客户的服务来实现,很难进行技术保密,母国公司与海外子公司的技术水平基本相当,不可能像制造业那样,将/技术水平高0的业务留在母公司,只将/中低水平0的业务转移给海外企业。可以预计,服务业扩大开放将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本文作者:刘重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责任编辑:信欣参考文献:1.麦特思:5服务运营管理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吴敬琏:5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必经之路6,5北京晨报62005年6月22日。3.黄少军:5服务业与经济增长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陈殷、李金勇:5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6,5上海经济研究62004年第7期。92 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