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柏拉图语录】柏拉图经典语录

【柏拉图语录】柏拉图经典语录

【柏拉图语录】柏拉图经典语录
【柏拉图语录】柏拉图经典语录

柏拉图经典语录一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双倍的无知。

智者说话是因为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只为了要说话。

音乐是一种道德律,它使宇宙有灵魂,使心灵有翅膀,使想像得以飞翔,使一切有生命。只有死去的才会看见战争的终结。

没有省思的人生不值得活。

柏拉图经典语录二

柏拉图关于人生的至理名言

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但成人害怕光明是可悲的。

当遇到真爱,每个人都成了诗人。

眼睛是灵魂之窗。

唯一的善是知识,唯一的恶是无知。

善良的人不需要法律提醒他们为自己的作为负责任;恶人则总是会绕法律边缘而行。

若要衡量一个人,就看他在拥有权力时的所作所为。

与一个人玩乐一小时,你对他的瞭解,会胜过与他一年的谈话。

勇敢,是认清哪些事是没必要恐惧的。

柏拉图经典语录三

柏拉图关于勇敢的励志语录

恋爱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

知识是灵魂的粮食。

人可被分为三种:追求智慧的,追求名誉的,和追求收益的。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不会要求容貌最佳或口才最好的医生为我们治病。但在政治裡,我们都往往会误以为那些懂得如何获得选票的,就是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

对他人仁慈,因为你遇见的每个人都正在打一场艰苦的仗。

宁可做小事且做得好,也不做大事但做不好。

无知:所有罪恶的根源。

他们无法伤害我,因为我不允许自己被比自己低等的人伤害。

柏拉图经典语录四

柏拉图至理名言,经典语录

我正努力的思考,别以论据使我困惑。

恋爱的疯狂,是神明给予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因著三大要素:欲望、情绪和知识。

真正的教育,是教导孩子们渴望对的事物。

你如何证明我们此刻不是都在沉睡中并且我们的思想都是梦;或我们都醒著并且与彼此在清醒的状态下谈话?

柏拉图经典语录五

我们不该崇敬人多于崇敬真理。

死亡不是一个人最坏的遭遇。

需求是发明之母。

教育的目的,是为教导我们如何热爱美好的事物。

品格指的是一个人持续性的习惯和作为。

懂得知足的人是最富有的。

对政治漠不关心,其后果便是我们最终被恶人管制。

柏拉图经典语录六

柏拉图关于政治的名言,语录,至理名言

无论做什么事,开头都是最重要的。

见解是知识与无知之间的桥梁。

写作是心灵的几何学。

惊奇是一切哲学的开始。

最好的胜利是战胜自己。

财富使邪恶的人内心无法平静。

我唯一真正知道的是我有多无知。

诗词歌赋比历史接近真理。

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都必然会变迁。

别强迫孩子学习;以娱乐的方式指引他们,让他们的天赋得以被发掘。

柏拉图经典语录七

狗有著哲学家的灵魂。

人的灵魂是不死不灭的。

若凭信仰而战斗,就如同有双重的武装。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一个人不可说是爱智慧的,若他总是对所学的事物挑剔与抱怨。

与贪财的人相处是令人疲惫的,因为他们没有价值观,只有金钱与价格。

人生应该是一次玩乐的过程。

无法当个称职僕人的,就必定也无法当个好领袖。

柏拉图经典语录八

柏拉图关于领袖的名言,至理名言,语录

任何人类的事务,都不值得我们过度忧虑。

被强制灌输的知识,是不会长久的。

人生只是短暂的逗留。

至善的就是至美的。

製造不公比承受不公更可耻。

再怎么中庸的人,心中都必会有某种恶劣、猖狂和违法的欲望。

根据希腊神话,人类一开始被创造时是有四隻手、四隻脚及两张脸的。而后来因为惧怕他们的力量,宙斯便把他们一分为二,使他们一生注定要为寻找另一半而奔波劳碌。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及其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817815605.html,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及其意义 作者:马真容阎宇番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7年第01期 [摘要]《理想国》以苏格拉底和友人风趣幽默的对话形式展开,探讨了“正义是什么”这一命题,得出正义真正的内涵是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对正义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的阐述,包括正义产生的背景、正义的内涵,及对正义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探讨柏拉图正义思想对提升公民素质、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执政者能力和修养、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的现代意义,以对正义思想进行充分的解读。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和谐;意义 [作者简介]马真容(1993-),女,汉族,重庆,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阎宇番(1992-),女,汉族,山西,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31(2017)01-0053-02 柏拉图出身名门贵族,是古希腊第一位对正义进行详细论述的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此时大政治家伯利克里去世,战争不断爆发,城邦危机四伏,君主制、僭主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制散见于各个城区,城邦政治制度不统一,政局十分混乱。后来,雅典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苏格拉底被冤枉犯下“渎神”和“腐蚀青年”的罪行而判死刑。这让柏拉图重新思考他的政治立场,力图以“哲学王”取代民主制,撰写了《理想国》这本关于正义的巨著,展示了他心中理想国的宏伟蓝图。柏拉图的正义思想贯穿于本书的始终,集中论述于一、二、四、十卷,希望通过实现正义进而实现至善的理想国。该思想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 一、柏拉图的正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对传统的几种正义观进行批驳,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四卷明确给正义定义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国家和个人内部构成部分各行其道,达到国家和谐、个人内在的和谐。 (一)城邦正义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即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其总的原则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为此,整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一、书名: 《理想国》(前五卷) 二、著者: xx 三、页数:157 四、内容概要第一卷苏格拉底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祭奠之后被玻勒马霍斯请回了家,与他的友人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在与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讨论时,苏格拉底运用了“精神助产术”,推翻了“正义是欠债还债”,“正义就是助友害敌”等错误主张。并让克法洛斯意识到金钱不能代替内心的满足和宁静。特别是对于坏人 。在接下来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辩中,他通过讨论利益和德性的问题,反驳了对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不正义是强有力的观点。 第二卷格劳孔向苏格拉底提出质疑,他与其弟阿得曼托斯提出正义与不正义的后果和利益不同,认为不正义对自己会更有利。苏格拉底“由大见小”,开始阐述城邦的正义。理想国的命题就此展开。讨论了有关国家中的社会分工问题。他讲述了怎样组成一个健康的城邦。 接着话题从关于“护卫者”的讨论转到了教育上。他认为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儿童易被塑造,要给儿童讲最优美高尚的、编得好的故事。苏格拉底认为诗歌和音乐不可亵神。不能把神描绘得丑恶不堪。 第三卷进一步讨论教育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文艺作品中不应展示假恶丑的主张,音乐也是一样。通过讨论“模仿”的问题,他表示对戏剧恨厌恶。这一切都是因为“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诉讼或就医之类的事情上。教育之后自然是考察。

第四卷苏格拉底提到了护卫者。讲述了护卫者的责任、标准以及如何教育培养。“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国家的四种品质;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国家由三等人——生意人、辅助者和谋划者组成一样,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智组成。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品质与其居民的品质是一致的。 第五卷苏格拉底想要论述很多不同种类的政体,讲述了妇女和儿童的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是 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他认为给男女提供同等的教育,二者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在工作方面男女平等;还谈到了优生优育和幼儿教育问题。在士兵的行动准则之后,苏格拉底说出了哲人做王的观点。还有关于什么是“意见”的论证。 五、读后心得: 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格拉底对于正义和不正义的论证。人们总是认为坚持正义的正直的人比起其他人来说会吃很多的亏,也会受很多的苦,色拉叙马霍斯用牧羊人与羊的例子,来说明牧羊人只是想喂饱羊来使自己获得最多的利益。认为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是比正义更有力,更如意,更气派。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即使是到了现在,当你用正当的手段朝着你的目标辛辛苦苦奋斗时,有人会以一些非正义的手段来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看起来不正义的人总是比正义的人能力强,因为真正正义的人在做事时会受很多原则的限制。格老孔的两个观点: 第一点--正义的本质和起源。人们说: 作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 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订法律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订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第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德】黑格尔:《美学》(1-3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981年版 5、【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8、【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9、【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英】拉曼?塞尔登:《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2、【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高建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 18、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1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0、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23、王国维:《人间词话》,彭玉平疏证,中华书局2011年版 24、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2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6、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7、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柏拉图名言中英文对照

柏拉图名言中英文对照 导读:本文是关于柏拉图名言中英文对照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我想牵你的手,从心动,到古稀。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from heartbeat to ancient. 2、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It is always beautiful to love a person for virtue. 3、当碰到了爱情,每个人都成了诗人。 When it comes to love, everyone becomes a poet. 4、淋过雨的空气,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慢的融化。 The air that has been drenched, tired and sad, the fairy tale in my memory has melted slowly. 5、制造不公比承受不公更可耻。 It is even more disgraceful to create unfair than to accept injustice. 6、与其不受教育,不知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 Ignorance is the root of misfortune rather than education. 7、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Search for eternity in a short life. 8、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effort. 9、开始是工作的最重要部分。 Start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work. 10、不进行仔细考虑安排的生活,不值得一活。 Life witho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is not worth living. 11、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If you want to have a perfect friendship, you may never find a friend in your life. 12、和一个人玩一个小时对他的了解胜过于一年的对谈。 It's better than one year's conversation to play with an individual for an hour. 1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Happiness is not about having more, but about having less. 14、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 Virtue is mostly contained in good habits. 15、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 Lost the truth, at the same time lost beauty. 16、你不求回报的伟大,注定我们悲剧的结局。 You do not ask for the greatness of return, destined for our tragic ending.

柏拉图一辈子就说过这十句最经典的话触动内心的句子

柏拉图一辈子就说过这十句最经典的话!2014-04-30 触动内心的句子 柏拉图的十句话语、真的挺好!! ⒈柏拉图说: 若爱,请深爱; 若弃,请彻底。 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⒉柏拉图说: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 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⒊柏拉图说: 既然爱, 为什么不说出口, 有些东西失去了, 不会再回来。 ⒋柏拉图说: 有些失去是注定的, 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 若是拥有了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爱她 ⒌柏拉图说: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奈, 我们无法改变, 也无力去改变, 更糟的是, 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⒍柏拉图说: 人生不止,寂寞不已。 寂寞人生爱无休, 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 ⒎柏拉图说: 时间会慢慢沉淀, 有些人会在你的心底慢慢模糊, 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成全。 ⒏柏拉图说: 人生短短几十年, 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该爱的时候就去爱,

无谓压抑自己。 人生的苦闷有二: 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 二是它被满足了。 ⒐柏拉图说: 走在一起是缘分, 一直在走是幸福。 10.柏拉图说: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 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 十年之后我发现, 不是小鸟飞不过沧海, 而是沧海的那一头, 早已没有了等待。 穷人问智者:我为什么这么穷? 智者: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穷人:我什么都没有如何给? 智者: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给予别人五样东西! 1.颜施,即微笑处事。 2.言施,多说鼓励、赞美和安慰别人的话。 3.心施,敞开心扉对人诚恳。 4.眼施,用善意的眼光给予别人。 5.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1.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柏拉图的人治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核心观点便是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王”统治。这种统治的基础是学者所设想的知识精英统治社会的理想。柏拉图的贤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学家的智慧治理国家。《理想国》反复强调这种贤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推崇人治,轻视法律是柏拉图早年的思想特征,但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能够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图在以人治思想为特色的《理想国》中也论述法的问题。 但在柏拉图的晚年时期,它的法律思想开始转变,由于统治国家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难以找到以及实践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并认为“法治国”是统治人类的第二等好的选择。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认为,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单靠教育是不行的,因为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有法律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柏拉图后来论述的法治理论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柏拉图称,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约,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么不管在这个国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谈不上什么“法治”。法治的基础是节制。以法治国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做到人人自觉守法。普遍的守法观念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 总的来说,他前期重视人治,后期重视法治。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法治,一种治道,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式的城邦政治体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对法治思想和理念的贡献在于:首先,他是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法治理念的第一人。其次,他还最早提出并阐述了法治的两大要素——良法之治与法律至上。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他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而前提。这其实也是法治的两个基本属性:法治之法应是良法,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性。专制政体的法律是“恶法”,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柏拉图“恶法非法”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之中。国家的执政人员要严格实行法律,要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他在《政治学》中对比和权衡了法治和人治的利弊,认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1.法律是经过众人的经验审慎考虑后制定的;2,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有公正性;3.法律具有稳定性;4,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5,人治容易误国家大事6,时代要求实行法治。 亚里士多德主要强调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其观点是:法治之法应具有特定的道德价值。首先,法治之法应以理性为基础。其次,法治之法以善为其终极追求。次,法治之法以民主意志为其基本品格。 思考柏拉图构思的是由哲学王实行人治的理想国家;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由中产阶级实行法治的国家。柏拉图追求理想化的精英统治,而亚里士多德虽未完全放弃贵族的统治方式,但他更加诉诸多数人的较温和的民主统治。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的人治方式,是因为他们为只有哲学王才能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的道理,所以柏拉图实际上强调的是理性(知识)是统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强调要重视法律,也是因为法律是按照理性来规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他们两人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理性。重视理性的作用,这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一贯主张。

柏拉图与理想国

王太庆:“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2006-7-24 23:09:22 阅读25次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先讲点题外话,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柏拉图?大约在两个星期前吧,在北大哲学系,看见一份教育部的文 件,说是规定大学生要读点外国的名著,其中第一本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我想,这也是你们请我来讲讲柏拉图《理想国》的原因吧。一个大学生,如 果连柏拉图都不知道,那就有点不够格了。因为柏拉图这个人在历史上影响 非常大,有很大的历史作用。你如果不了解他势必要碰壁,所以我们还是要读 一点他的书,使我们的脑子不是随便跟着别人走,而是能够自己下判断。念世 界名著的主要目的在这。不光是哲学系的人要念,其他的人也应该念念。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处理好自己民族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我们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当然要继承,但我们不能把过去的东西简单地照搬到今天——实际上我们也没有这样做。应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短处的,历史上的一次次革命,就是对这些东西的否定。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入侵面前,我们节节败退,老是打败仗。清华就是打败仗的产物,是用庚子赔款退回的部分办起来的。打了败仗怎么办呢?一方面认识到我们的传统要打折扣,因此要“打倒孔家店”;另一方面,就要向西方学习,拿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向西方学习,也与清华有关系。当年清华许多人到美国去学习,这些人回来后就成为我们的老师。如果不是向西方学习,恐怕我们还会更落后。对于柏拉图,也要这样对待,好的东西,我们要拿过来,要学习。我的老师,也是清华的毕业生,贺麟先生,提出了一个想法,要把外国好的东西吸收过来。他一辈子都在干这事。学习柏拉图,并不是要跪倒在西方人面前,而是要把他的好的东西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学习柏拉图,还要经过我们自己的大脑,弄清楚他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我希望大家以后读书,要多想一想,多研究研究,而不是听别人怎么说。今天,我想把柏拉图的著作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帮助大家去了解、研究。 关于念书,我还想多说两句。念书首先一定要自己念, Republic, 打开书,老老实实地 念。如果你只是前面翻两页后面翻两页,再听听别人怎么说,编起来就可以对这本书说三道四,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还是要像我们中国古人说的,真心诚意,一句一句地念。至于怎么念,则可以借助别人的帮助。今天,我可以把我的经验告诉大家,大家在念的时候就会少费点劲,或者说,费了劲,收获会更大一点。所以,我今天就不重复书里头可以念到的东西,主要讲讲书里面没有的内容。下面就回到正题。 柏拉图在西方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一直到今天,西方哲学家,有的是直接从他出发,用我们中国话说,就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一代往下传;有的与他站的角度不一样,受到他的学说的刺激产生了新的学说,甚至还有的想否定柏拉图的学说。一正一反,都是在发展柏拉图的学说。所以说,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和作用。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西方哲学家著作中,柏拉图的著作保存最多。这与当时的社会有点关系。没有人说要禁止柏拉图,要烧他的书。同时,柏拉图组织了一个学术团体,叫“学园”(Ac ademy),形成了学派。他的学生把他的著作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往下传,先是手工抄在羊皮纸上,后来变成了印刷品。那么,是不是这些著作都是柏拉图写的呢?有人表示怀疑。怀疑也是对的。我想有些部分,可能不是柏拉图亲笔写的,而是他的学生的东西,放到里面了,后人就误以为是他的。总之,有一个时期,专门进行了辨伪,看看那些是赝品。19世纪,人们对柏拉图的著作一篇一篇地进行研究,并对怀疑的理由一条一条地考察。怀疑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有人认定有一个柏拉图风格,柏拉图的学说是一整套的完整的封闭体系。拿

柏拉图经典名言

柏拉图经典名言,经典语录大全。 访问数:1438 回复数:10 楼主 回复 作者:信纸上的柏拉图发表日期:2011-12-1 13:44:59 (我爱在个性90后发帖冒泡。。。) 柏拉图说: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柏拉图说: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柏拉图说: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放过机会。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却可能使你后悔一辈子。 柏拉图说: 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柏拉图说:是我的终究是我的。我终归是你的一个过客,你始终不爱我,注定我和你就是什么都不会发生,注注定只是注定,不管我怎么跨越不管我怎么想靠近你,你还是会离开我。。。 柏拉图说:第一财富是健康,第二财富是美丽,第三财富是财产。 柏拉图说: 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柏拉图说:爱到分才显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 柏拉图说:喜欢在你身上留下属於我的印记,却不曾记起你从未属於过我。如果有一天,不再喜欢你了,我的生活会不会又像从前那样堕落,颓废,我不想再要那样的生活,所以,在我还没有放。。。 柏拉图说:你走了,带着我全部的爱走了,只是一句分手.我忍着眼泪看着你的背影,好想最后在抱你一次,好想在对你说一次“我爱你”。 柏拉图说: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她。 柏拉图说: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柏拉图说: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柏拉图·灵感说

参考文献 1、《柳州师专学报》2007年6月第22卷第2期《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 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 卷第3 期《柏拉图的灵感说———指向理智的迷狂》 柏拉图是古希腊早期“灵感说”之集大成者,他从“理念说”出发,探讨诗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了著名的神的“灵感说”。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 1. 认为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他在《伊安》篇中说:“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赫库利斯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1 ]2.“灵感”的表现是“迷狂”。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解释了世间存有四种“迷狂”说,他认为“若是没有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这里的“诗神的迷狂”就是灵感的表现,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有的作用。3.“灵感”的获得过程是在“灵魂回忆”真善美的理式世界。在《斐德若》篇中他说:“那种在上界见到真理最多的人,附到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注定成为一个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对灵感做了一种神秘的解释,“诗人是神的代言人”,“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 柏拉图的思想当中的确杂糅了许多希腊神话, 但柏拉图的灵感说是否是迷信、反动, 关键问题是柏拉图的宗教是否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宗教。英国著名学者狄金森说过: “讲到希腊的宗教问题, 开始必须要先去掉我们自然而然的因宗教这个字而起的许多联想。当我们说到宗教在我们心里普通是指那一定的教义, 多少带有玄学的性质, 形成一种教条, 并有一种和国家不同的组织。关于希腊的宗教, 第一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它毫无此种意义。没有教会, 没有教条, 也没有节目。虽有僧侣, 但是他们只是公共的职务官, 被派出执行一定的宗教仪式。像我们所知道的教士和俗人的区别不存在; 诗歌和教义的区别也不存在; 不论希腊的宗教是什么, 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清楚的, 即希腊的宗教和我们习惯上所联想的宗教这个字是有很大区别的。” [ 1 ]张冰. 试析柏拉图的灵感理论[ J ]. 柳州:柳州师专学报, 2000, 15 (2) .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doc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 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春秋以将,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之际,当时周天子权威日下,日益失去统治各诸侯的权力,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权利, 臣弑君、子弑父、少凌长、庶废嫡的行为司空见惯。传统的礼仪制度失去了权威,道德规范荡然无存。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并且认为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关系中,天下才能安宁。于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 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又受到瘟疫的袭击。人们想到明天就可能死去,于是,无视法纪,为所欲为。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因而现实生活中便缺少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为了重建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正义论。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仁学和正义论。这两种理论是他们思想的基础和关键。 二、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 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的正义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正义 摘要:柏拉图的正义论是一套体系,要详细论述他所谈到的正义,需涉及许多方面和问题。但也不妨尝试单从柏拉图“如何”论正义入手,并以《理想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为主线进行展开。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 一、柏拉图、《理想国》与正义论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法律思想家和政治家。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20岁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其后有过12年的游历和三次西西里之行;我们今天所知的Academy即为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理想国》成于壮年,此书可谓震古铄今,讨论的问题非常丰富。该书的副标题即“正义论”,围绕探讨什么是“正义”而展开。 二、关于“正义”问题的考虑 柏拉图探讨正义问题深受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一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二为苏格拉底之死。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于公元前431年,历时27载,交战双方为雅典和斯巴达,但最终以雅典失败告终。此次战争是希腊历时的转折点,使雅典走出了全盛时期。“希腊奴隶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奴隶与奴隶主间,自由民各阶层间,两个同盟集团间,盟主国与同盟国间的一切矛盾都暴露出来了”。[1]传统的道德、正义观念在严峻的战争形势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战争对于雅典或斯巴达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雅典“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因实施暴政,8个月后又被民众推翻。其后民主派当政,苏格拉底被控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还引进了新的神及败坏青年的罪

名,并在民主派的极端民主中被处死。因此,“柏拉图深深体会到现实政治的善和正义十分不易”。 [2] 柏拉图老年回顾他青年时代的雅典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他谈到“在那些日子里,城邦不再遵从先人的习俗和制度”,他看到“法律和习俗的大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倒塌”。[3]所以说正是这些事件构成的时代背景使得柏拉图重新思考正义等一切问题。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社会对各种行为或制度的评价是不同的,称这些是“正义”的,那些是“不正义”的,我们不能通过考察这些行为或制度来总结出正义的涵义;没有一种行为或制度是正义的完美体现;也没有一种行为或制度能为大众普遍认可。[4]故而在众多关于正义问题的争议中,柏拉图试图从批驳“正义”观出发,探寻、追求真正的正义。 三、柏拉图驳“正义” (一)质疑克法洛斯 克法罗斯是住在比雷埃夫斯港的叙拉古商人,在柏拉图的书中已经是一位“经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的老旅客”,他认为“对于通情达理的人来说,有了钱财就用不着存心做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当他要到另一世界去的时候,他也就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了”。由此,柏拉图总结克法洛斯的正义观为“有话实说,有债照还”。但是,柏拉图又反诘,“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实状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5]因此说,柏拉图认为这并不是正义。 (二)与玻勒马霍斯的辩论

柏拉图的理想国

浅谈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也是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在诸多领域都有里程碑版的建树。 柏拉图大约在20岁的时候成为了苏格拉底的学生。关于他投师一事,有个美丽的传说。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天晚上,苏格拉底梦见一只小天鹅停在他的膝盖上,然后发出嘹亮美丽的声音并一飞冲天;第二天柏拉图前来投师,苏格拉底把柏拉图视作他梦见的那只天鹅。这个故事未必属实,但起码说明了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关系非同一般,在希腊人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巴门尼德篇》对西方思想影响深远。黑格尔曾说:“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甚至说:“欧洲哲学传统的最没有争议的一般特征是:它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其中柏拉图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理想国》。 《理想国》的标题希腊语为politeia,意为“关于城邦的学问”,兼有“对城邦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两层意思。很多研究哲学的专业人士都把这个题目译作《国家篇》,虽然比较忠于原意,但也只是表达了前一种意思,却无法体现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的有关于人的教育问题。虽然标题本身没有理想的意思,但是巴拉图在对话中的确描绘了一个相当理想化的国家。《理想国》这个标题更为贴切柏拉图的思想内涵。 《理想国》可谓是当时的学术大全,涉及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学科,覆盖面很广。最为著名的就是《理想国》第七卷中“洞穴”的比喻。柏拉图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构思出一个神奇的地方。在一个很深的洞穴中,洞中的人世世代代居住于此。但是他们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上,连脑袋都不能转动,眼睛只能看着洞穴最深处的洞壁。他们的后面有一堆火,在火和人之间,有一堵墙,墙的后面有人举着各种器物和雕像来回走来走去,火光将这些物品投影到囚徒对面的墙壁上。他们由于没有见过真实的东西,只能把影像当作事物本身。他们每天好像都在看皮影戏,已经完全习惯这种生活,没有人试图改变现状。但如果有人把其中一个囚徒释放出来,并强迫他看火光和真实的东西,他肯定会感觉到十分痛苦,在眼花缭乱的情况中无法看清实物,认为影子是更为真实的东西。如果有人硬将他拉出洞穴,在强光之下他必然感到眼睛疼痛,什么也看不清。若要他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定时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首先他看影子最清楚,其次是任何其他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是真实的物体本身。接着他可以对着天体和天空本身大饱眼福,当然这种事情在晚上更容易做到:他将看到月亮和星星的光,而不是在白天看太阳和阳光。”这个人一旦看清了太阳,他就会庆幸自己摆脱了原来的黑暗洞穴,来到了阳光普照的世界。外面的世界象征着本质的世界,用柏拉图的话说是理念(idea)的世界,太阳代表着善,是最高的理想,是万物的本质。柏拉图在这里所主张的就是撇开表面现象,看到实物本身,在上升到最为本质的理念。 在其他方面,比如财富,柏拉图也有很独特的想法。《理想国》中有一段关于财富的对话。 苏格拉底:克法洛斯先生,你说的话有道理,但我仍然觉得大多数人达不到你这种境界。他们会认为你是老有所养、老有所福了才说这番话的。因此,他们会说人老了,是因为富有,才会有淡泊宁静的乐观性格,你就是这样的。不是吗? 克法洛斯:算你说对了。他们的确没有认同我的观点。虽然他们对我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但却失之于绝对化了,我有足够的理由来驳斥他们。当色弥斯托克勒受到塞里福斯人嘲笑,说他是因为雅典而不是因为贤德才出名时,他反驳道:“如果我们出生的城邦调换一下,那么谁也成不了名。”我想色弥斯托克勒的这番话对于那些既贫穷、又惧怕老的人正好适用。一个人贫穷并不怕,只要他善良:可怕的是富有了,身上却充满了邪恶:邪恶的富人老了也是不会得到安宁的。 可以看出,柏拉图并不支持过于追求财富。在财富观上,柏拉图强调物质财富的基础地位,反对贫富两极分化,主张追求财富必须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反对贪图物质享受。柏拉图的“公布制”思想也是乌托邦方案的开端。《理想国》成书于希腊城邦政治面临解体之际,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有感

理性,求真地思考问题 ----浅谈《柏拉图文艺对话选集·理想国两选段》“上过我这门课,我对你们别无要求,只要求你们以后凡事起手之前,先用柏拉图的思想想想,判断清楚了,再行动。”老师的这句,可以说是一句话的书评,在第一堂课上就挑起了我这名工科大手,文学愚民极大的兴趣。一门美学概论课,一本古董级别的名著,一场场跨越了半个地球,数千年光阴的对话,莫非会对形形色色,不同领域的人的思想都产生如这句话所说的这般撼动?现在再来看,读毕《对话选集》,虽不能知透其妙但也确有此事。 我感到人还算明朗,像是上过一堂美学的通识启蒙课,从中学会理性思考,不要为情感放弃真理的思维方式,但可能是我钻研不够,看完朱光潜先生的译后记,这篇记反而让我一头雾水,像是走错进了美学专业课的教室。不论他人的想法是否和我的相同,我可以肯定的是: 我们无论是谁,虽不能想透柏拉图通过他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传达的所有思想观点,但是他条理清晰,理性沉稳,词从字顺的对话语句,你来我往间,着实能在我们不同的人的心中萌生出不同的枝芽,收获不同的果实。 无论是在《伊安篇》中苏格拉底关于“灵感”的论述;还是《斐利布斯篇》中,他对悲剧与喜剧,美感,痛感和快感的分析;还是《大希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关于什么是美的针锋相对,同一个思想精神,不同的观点层面,都贯彻在了苏格拉底看似“老实”的对话中。可他这真实简朴易懂的对话又是有魔力的,总能把对方给套住,让别人顺从着自己的思路,领他入自己熟悉的领域,而自己又不会迷失自己开始的方向,每一点的建立都有理有据,顺水推舟,最后水到渠成。而他的这种充满“理性”的仿佛推理般的思考方式,也正推理着自己的对待艺术不同于世人的坚持真理,崇尚理性的思想精神。“人的死,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人的生又何尝不是?而文艺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的存在,也应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而在《理想国》中关于文学音乐教育和诗人的罪状的选段中,柏拉图的分析则最能表现柏拉图对于艺术也是求美求真的观点。 在《理想国》关于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的末尾,柏拉图曾借助苏格拉底的视角总结了自己对于音乐的观点:

柏拉图爱情格言

柏拉图爱情格言 柏拉图爱情指柏拉图的爱情观: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体的欲望。为你整理了柏拉图爱情格言,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1、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柏拉图 2、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柏拉图 3、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柏拉图 4、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柏拉图 5、善就是灵魂的和谐。善包含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柏拉图 6、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柏拉图

7、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柏拉图 8、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柏拉图 9、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 10、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相对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柏拉图 11、我宣布,强权就是公理,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 12、不进行仔细考虑安排的生活,不值得一活。——柏拉图 13、男孩子是所有野兽中最难驯服的——柏拉图 14、好人不需要法律告知他们负起责任,恶人总是绕法律边缘而行。 Good people do not need laws to tell them to act responsibly, while bad people will find a way around the laws. ——柏拉图 15、信仰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的力量——柏拉图 16、国王的祖先都曾是奴隶——柏拉图 17、女人的自然本质有多少不如我们男人的地方,就有多少优越于我们的地方。——柏拉图 18、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柏拉图 19、理想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柏拉图 20、苏格拉底对看守说:“忠诚的朋友,你精通服毒之道,请指导我应当如何服下这杯毒酒。” ——柏拉图《斐多篇》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正义论。柏拉图认为国家正义就是各个等级各守其职,各安其份。个人正义就是合理的安排自己灵魂中的理性,欲望和激情,并且使三部分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使整个心灵处于和谐状态。可以说柏拉图的正义理论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柏拉图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柏拉图正义理论提出的背景分析柏拉图提出的正义观是“理想国”中的核心部分,他所提出的理想的社会模式是与希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柏拉图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的。1、时代背景。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公元前431年爆发的古希腊奴隶制强国的争霸战争。由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对抗以雅典为首的海上同盟,战争持续了20余年,最终雅典于公元前404年战败求和。此次战争使希腊经济和社会生活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奴隶制城邦走向衰落。同时,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有着广泛的差异,从君主制、僭主政治、寡头政治到民主制,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地方一般都是通过战争从一种制度到另一种制度。而这是与民主派的垮台和寡头政治党内的斯巴达分子的统治伴随而行的,也就是此消彼长的。 2、现实需要。在柏拉图所处的那个时代, 雅典的思想领域到处都充斥着正义、勇敢、节制、友谊、慎思等观念。但这些观念仅仅是局限在少数奴隶主贵族思想的讨论范围内,并没有深入到普通的民众中,而在当时由于奴隶制度在一定程度内有所发展,城邦中的人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利己主义和名利情节,在这一现实情景下仅仅去讨论心灵的浅层或者表面上的东西是不够的,需要挖掘更深层的东西,就要讨论个人灵魂的和谐和个人与社会或者国家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是出于现实需要而提出的。也就说他的正义理论是现实呼唤出来的。1 3 、柏拉图个人的意愿。柏拉图本人把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的失败归因于雅典的民主政体。同时由于柏拉图出身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他的思想感情明显是倾向于维护奴隶制社会。民主制复辟后处死苏格拉底,是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2在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在哲学领域找到自己位置,深感哲学走进政治与走进国家的重要性,为此,大力宣传哲学家统治国家的思想,也就是他的著名哲学王的理论,并且试图把他的理论注入到理想国之中。尤其是在他的正义理论中表现相当明显。 三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容通过与班勒马霍斯,克法罗斯,色拉叙马赫斯,格拉孔等人的导论,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对正义下了定义。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呢?柏拉图提出了两种正义的观点,一是城邦的正义,二是个人的正义 1、城邦的正义。 就一个城邦而言,每个人都有粮食、住房和衣服,这就需要有农夫、瓦匠和纺织工人,以及鞋匠或照料身体需要的人。接下来,是让一个人从事四项事业合适,还是一个人专门从事一项事业合适?答案是一个人专门从事业更有效,因为人与人不同,因其性格不同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比如说,一个农夫为四个人准备粮食与其他人分享,一个瓦匠建造四所房屋供所有人居住。 城邦的人们需要足够大的耕地和牧场,势必会从邻邦那里抢夺。这就是战争的起源,有战争就需要有军队,就需要国家的护卫者。护国者是统治者的一部分,统治者应该是年纪大一点的人,是人群中最好的人,是最善于护卫国家的人,是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最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他所谓的“哲学王”。这里,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等级制理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公民被分为三个等级:监护者、辅助者、农工商人,他认为:“这三个等级都是按血统传下来的,其种族等级的本性是不变的。他用神话来规定了这个等级的森严的界限和天生的本性,说什么监护者和武士是神用金、银做成的,第三等级是神用铜、铁做成的。3柏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我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3.贺拉斯:罗马帝国时代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一生创作了多种诗歌,留下多种书信,其中一封名为《诗艺》。 ▲文艺观:(1)诗歌应讲求“合式”,要合情合理,人物的语言应和他的身份相符,人物年龄应与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合。(2)创作要借鉴传统,要效仿希腊范例。(3)要尊重天才、理智和感情。(4)提出"寓教于乐"。文艺应能够指示人生,寓教于乐,给人以益处和乐趣。这些文艺观共同体现贺的古典主义思想倾向。 4.朗吉弩斯《论崇高》:公元前3世纪,雅典修辞学家。 (1)《论崇高》是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一篇文论;主要讨论了崇高的含义,崇高的构成因素,崇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问题。朗的文艺观与《诗艺》有相似的古典主义倾向,但《论崇高》更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他尊重古代传统,突出天才、激情和想象,推崇强烈的艺术效果,具有某种浪漫主义观念的成分。 (2)朗吉弩斯认为崇高语言的主要来源有五个。①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②强烈而激动的情感。③运用(思想、语言)藻饰的技术。④高雅的措词(恰当的选词、使用比喻和其他措词方面的修饰)。⑤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5.普罗提诺:又名普洛丁,是古罗马哲学家,希腊人。是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他对古代柏拉图以来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了较大的改造与发展,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