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看苏轼的儒道双休

看苏轼的儒道双休

苏轼身上的儒道互补

姓名:黄诗雨学号:1140312112 系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班级:会展经济与管理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家和道家最为其中两棵长盛不衰的古树枝繁叶茂,两家思想虽然看起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对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影响很深。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成为了文人士大夫在人生道路上选择的准则。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人生。本文就苏轼的个人生平事例浅述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

关键字:儒道互补苏轼表现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科举制度跟现在的高考一样,虽然现在要考好几门而古代只用考语文一门,但其意义都差不多,万千学子都凭借着这一次机遇希望鲤鱼跳龙门,只不过古人考科举是为了做官,而我们是为了考个好大学紧接着找个好工作。造成这样的不同是因为古人的思想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将来可以位立于庙堂,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儒家思想的盛行,每个人都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要求着自己,儒家是积极的入世思想,重仁尚礼,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又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人生志向必须和仕途结合在一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学》总纲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儒家从最开始就告诉人们要一天下为己任,无论巨庙堂之高还是伸出江湖之远的文人们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出仕为官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另外一个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家思想则与儒家完全的不同。道家的主要思想是“清净无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道家主张打破旧有的礼乐文化的禁锢,解除对人性的束缚,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人说道家只是一味消极的避世,其实不然。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这两种思想虽然有巨大的差异,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因此这也是为何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了几千年,被人们世代推崇保留至今的原因。这个世界上若有人能够尊崇其中一种思想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去偏偏有个人同时追崇两种,在台身上你既可以看到儒家的“经帮济世”,又可以看到道家的“天人合一”,这个人就是苏轼。

苏轼是我们国家古代的大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出身于文学氛围浓厚的大家庭,其父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世人称其父子三人为“三苏”,苏轼文学上的造诣我们可以说是遗传于其父,也可以说他比他的父亲更胜之,他的名气也是三人中最大的。苏轼的诗,词皆善,在为官上也很有个性,虽一而再再而三的早到贬罚,但苏轼的心态却也一次比一次的阔达坚韧。为官他可以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失意时却有可以在山水之间恣意快活。儒道思想同时集于他一人身上,那么他必定会与中不同,鹤立鸡群。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初,苏轼因为与王安石变法意见不同而遭贬,苏轼与王安石都是有个性与思想的人物,强者和强者之间所碰撞出的可能就不是火苗而是火焰了,显然当时身为宰相的王安石处在上风,苏轼遭贬远离京城。离开之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太优秀了,所谓明抢易躲暗箭难防,生命力顽强的小人们似乎是无法忍受苏轼的存在,就有了后来的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四年,惨遭百般磨难,虽宋朝当时有不杀士大夫的规定,但贬谪是少不了的了。因为他的弟弟苏辙的鼎力相救,苏轼最终出狱来到了黄州。

我觉被贬到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至少在心态上已经有了变化,他既有出仕的思想却也深知自己才华终究会被一些眼红的人,或是与自己政治立场相悖的人所嫉妒,所打击。因此只有隐退,远离是非,。为什么说苏轼是个乐天派呢?惨遭如此不幸之后说不怨是不

可能的,但是他却没有说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语也没有杜甫一辈子的忧国忧民,心力交瘁。也没有柳永“奉旨填词”的破罐子想法。官场上的不如意令苏轼把自己的身心交托在黄州的土地上,市井小贩,乡野农夫都是他的好朋友,他自语“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是啊,跟朝堂上冠冕堂皇的小人相比,淳朴的老百姓给予了苏轼难得的温暖。我像这个时候的他是因为道家的思想给与了他支撑。老子当初也是因为看到国家生灵涂炭名不聊生,痛骂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无奈只有远离纷扰尘嚣,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就是有改变自己,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和谐生存下去。

苏轼是清醒的他沉迷于山水之间却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不然也不会有《赤壁赋》《承天寺夜游》等名篇问世。他在另外一个世界肆意挥洒着才华。或许在写着念奴娇是心理还是有着一丝惆怅,不然也不会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言语。但道家的风骨却让他最终也只是轻轻一笑释然了。也许,是因为身处于那样的环境让他不得不站在风口浪尖处,惨遭迫害后终回归山水人家。他的儒为表,那是社会的造弄让他不得不穿上的衣。道为其骨,那是他天性造就的肌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广袤天地任他畅游无阻,就算是鬓微霜,又何妨呢?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摘要:《赤壁赋》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和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赤壁赋》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在困苦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固然是儒家士丈夫追求精神完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同时又带有庄子相对主义和释家虚无主义的色彩。事物的瞬息变异中寓含着永恒.苏轼“变”与“不变”之论正是得之于佛道思想的启悟。苏轼用这种思想方法.把“人生须臾”与“长江无穷”统一了起来.表现出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豪放旷达禅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这种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一

初中语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人不揣冒昧,试图通过解读苏轼儒道佛思想,来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了解苏轼,并达到爱汉语言,爱中国文化的目的。 请看《赤壁赋》中的 儒家思想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著精神,孟子“杀生取义,舍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给儒家子弟以榜样和无穷的精神动力。文死谏,武死战。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这种精神造就了不少英雄和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场面。其中不乏“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誓死不辱”“不成功毋宁死”的心态。 纵观苏轼一生,虽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著,其积极入世用世思想显而易见。作者被贬荒蛮,“破帽多情却恋头”“湿柴如桂米如珠”,物质贫乏到极点;“新贵旧交音书绝”“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神孤苦到尽头。尽管如此,苏轼游赤壁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南往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也".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这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流露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么强烈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永流传。 佛家思想 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毕竟内心还是痛苦无比的。身遭诬陷被贬而说不痛苦,绝对骗人。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人生苦短,万事皆空,佛家思想滤净了苏轼心灵上的渣滓,使其更澄澈清新,不为外物所累了。道家思想 道教思想是我悠悠华夏,皇天后土中孕育诞生的极其宝贵的智慧之树。这颗土生土长的大树,吸日月精华,收天地之灵气,沐风浴雨,生命力极强。它的根系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它的精髓渗透中华儿女的毛细血管里。不能等闲视之,消极看之。 清风明月,白雾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本身就是多么洁净的美好仙境啊!文章第四段充满哲理,说出了渺小与广大、须臾与无穷(一瞬与无尽)、盈与虚、物与我的辩证关系。这正是道教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随时而化,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安命,乐而忘忧,和光同尘。 用心爱心专心 1

苏轼诗词的儒道思想

们已就“儒家用世之志意”一面对苏词作了分析,再来看“道家旷观之精神”一面。正是此一方面,苏轼自树起一帜独特的词风。周济正是在此处判苏辛之不同:“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到;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二公之词,不可同日语也。”辛之当行处,周济所谓“沈著痛快”者,正在于他能真契于儒学精神,这是苏轼缺乏的。但苏之自在处,辛弃疾也只能偶然一至,在此难与苏轼一争短长。此是何境地呢?周济所谓:“东坡天趣独到处,殆成绝诣。”?9?王国维的概括更为精炼:“东坡之词旷。”?10?叶嘉莹先生则称之“超旷”,并分析原因:“苏轼之开始致力于词之写作,既是在其仕途受到挫折以后,则其词之走向超旷之风格,便自是一种必然之结果。”?11?然而,辛弃疾在仕途受到挫折以后,却并未使其词也走向超旷风格;这是因为他的行藏用舍一依于儒家的道德意识,表现出来总是沈郁顿挫的统一风格。而苏轼则用世志意之抒写已成浅近,却于出世精神之抒写中成就一超旷风格,确是道家尤其是庄子精神的影响所致。沈郁与超旷风格之比较,则落实在儒家和道家的比较之上。?12? 儒家和道家相同之处是认为经验事实不可以执著为依据,不同的是,儒家从正面建立超验理念作为本体,依此本体贞定纷繁变化的事实;而道家则从侧面化去对经验事实的执著,在去执中呈现一种旷达的精神境界。?13?我拟通过两首词的对比,来阐明这种区别。先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 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 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邓广铭考证:“盖当南归之初,自身之前途功业如何,尚难测度;嗣后仍复沉滞下僚,满腹经纶,迄无所用,迨重至建康,登高眺远,胸中积郁乃不能不以一吐为快矣。”?14?张季鹰因视功名等事为不可据,所以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世说新语·识鉴》?故而一直被认为是旷达之士。俗子之汲汲不已者,不过名、利两端,亦确实是不可据者,固不为通达所取。所以求田问舍之事,必为有抱负者所笑。道家此种不执著于名利的态度,本无可厚非;儒家却进而认为名利虽不可据,而人生必有可以据者,此可以据者即据于通由道德律令而挺立起来的人格。律令系定然者,你必当如此,你服从它就不能讲什么适意了,所以辛弃疾以为在此处张季鹰亦非可以赞许者。他登高眺远,惟觉恢复中原、重尊此礼义邦国之职责为自己必当履行者;尽管无人会得此意,而且流年忧愁致人老大,自身前途功业尚难测度,却均不足以阻碍我之必当履行此职责。辛弃疾自信执定此志决无过失,无奈处处不得一伸,天地茫茫忽成愁海。但终不肯放弃之,且坚信人人心中俱存此道德律令,因而必有知我者,我亦待有红巾翠袖之佳人?此近于屈原美人香草之喻?来慰此英雄之落拓。这种心理就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所极力阐释的,同时吾人对此道德律令之服从而造就的人格之辉煌即能对于吾人成为可愉悦者。 再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长春街小学徐惠 一 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广泛吸取,兼容并包。因而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既充满矛盾,但经他消融调和之后,又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是苏轼思想的独特之处。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对三家都有吸收,又都有扬弃,他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三家思想中,从人生处世态度看,儒家是积极用世的,而释、道则归于虚无,是消极出世的。这两方面是矛盾对立的,在一般人的思想中很难兼容,但苏轼却能加以消融和调和,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通点,从而融为一体。 但三家思想在苏轼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从总体上看,苏轼在政治上表现出一种积极用世、经世济民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但在生活上,在处世和人生态度上,特别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处于逆境时,就更多地表现出佛、老思想的影响,常常以“静”和“达”来对待并排解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闷。从时间发展上看,则贬官黄州以前,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他关心现实政治,推崇和学习贾谊、陆贽那样的政治热情,反对空言,积极从政,重视对现实政治的考察和分析,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改革的建议和实际的措施。而贬官黄州以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 不过,虽然苏轼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面,但三家思想又都是纵贯他的一生的。他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

共鸣。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在信中说,他“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他回忆当时情况说:“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一闻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到贬居黄州时,他在很长时期中“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唯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不仅研习佛理,而且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他在反省往日的“举意动作”,求“自新之方”时,便“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而愈到晚年,愈是遭遇不幸,在生活上便愈多地吸收佛、老思想,作为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手段。他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善处穷,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更加努力追求“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如他在给子由书中所说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所谓“但尽凡心”,就是他所追求的“以时自娱”,而“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可作乐事也。”而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便是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但在另一方面,他至死也没有放弃“致君尧舜”、“尊主”、“泽民”的政治理想。因此,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在苏轼一生的不同时期,尽管有主次的不同,有消长的变化,却是始终并存的。 二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 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 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府实施的“盐法”制度造成的。诗人虽不动

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 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的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综上所论,苏轼有一颗爱民的心,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从人们的利益出发,进而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体现了苏轼儒家的积极用世精神。 二、佛道的超然出世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标识牌,政治的沉重打击促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用佛道的超然思想直面人生的厄运。但他对佛道的看法有别于他人,苏轼不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归诚佛门”,而是借助佛道思想渡过难关,以求更高人生境界。 首先他是用佛道的思想消解痛苦,但苏轼还有进一步的追求,即通过

看苏轼的儒道双休

苏轼身上的儒道互补 姓名:黄诗雨学号:1140312112 系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班级:会展经济与管理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家和道家最为其中两棵长盛不衰的古树枝繁叶茂,两家思想虽然看起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对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影响很深。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成为了文人士大夫在人生道路上选择的准则。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人生。本文就苏轼的个人生平事例浅述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 关键字:儒道互补苏轼表现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科举制度跟现在的高考一样,虽然现在要考好几门而古代只用考语文一门,但其意义都差不多,万千学子都凭借着这一次机遇希望鲤鱼跳龙门,只不过古人考科举是为了做官,而我们是为了考个好大学紧接着找个好工作。造成这样的不同是因为古人的思想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将来可以位立于庙堂,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儒家思想的盛行,每个人都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要求着自己,儒家是积极的入世思想,重仁尚礼,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又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人生志向必须和仕途结合在一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学》总纲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儒家从最开始就告诉人们要一天下为己任,无论巨庙堂之高还是伸出江湖之远的文人们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出仕为官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另外一个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家思想则与儒家完全的不同。道家的主要思想是“清净无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道家主张打破旧有的礼乐文化的禁锢,解除对人性的束缚,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人说道家只是一味消极的避世,其实不然。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这两种思想虽然有巨大的差异,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因此这也是为何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了几千年,被人们世代推崇保留至今的原因。这个世界上若有人能够尊崇其中一种思想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去偏偏有个人同时追崇两种,在台身上你既可以看到儒家的“经帮济世”,又可以看到道家的“天人合一”,这个人就是苏轼。 苏轼是我们国家古代的大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出身于文学氛围浓厚的大家庭,其父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世人称其父子三人为“三苏”,苏轼文学上的造诣我们可以说是遗传于其父,也可以说他比他的父亲更胜之,他的名气也是三人中最大的。苏轼的诗,词皆善,在为官上也很有个性,虽一而再再而三的早到贬罚,但苏轼的心态却也一次比一次的阔达坚韧。为官他可以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失意时却有可以在山水之间恣意快活。儒道思想同时集于他一人身上,那么他必定会与中不同,鹤立鸡群。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初,苏轼因为与王安石变法意见不同而遭贬,苏轼与王安石都是有个性与思想的人物,强者和强者之间所碰撞出的可能就不是火苗而是火焰了,显然当时身为宰相的王安石处在上风,苏轼遭贬远离京城。离开之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太优秀了,所谓明抢易躲暗箭难防,生命力顽强的小人们似乎是无法忍受苏轼的存在,就有了后来的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四年,惨遭百般磨难,虽宋朝当时有不杀士大夫的规定,但贬谪是少不了的了。因为他的弟弟苏辙的鼎力相救,苏轼最终出狱来到了黄州。 我觉被贬到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至少在心态上已经有了变化,他既有出仕的思想却也深知自己才华终究会被一些眼红的人,或是与自己政治立场相悖的人所嫉妒,所打击。因此只有隐退,远离是非,。为什么说苏轼是个乐天派呢?惨遭如此不幸之后说不怨是不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高中语文选入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诗文,就应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苏轼的思想。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由于家庭的教育,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从小博览群书,使得苏轼接触到了各种思想。 青年时期的苏轼,更多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平生倾慕贾谊、陆贽,在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思想为异端。苏轼一心想达则兼济天下,他对北宋积贫积弱的政局深感到不安,希望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因此他写下了许多的政论文章,表现出了一个要求改革的政治家的风度。然而由于他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不愿意过多地触及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他三十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的是书房生活,对当时社会因豪强兼并而引起的危机,远没有王安石看得清楚,因此,他的改革多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强调“任人”而忽视变更“法制”,反对急进的措施。这使苏轼既不能容于旧党,又不能容于新党。先是自请外任,而后又遭到小人的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受尽了身体和心灵的摧残,终于幸免一死,而被贬黄州。也终于给我们留下了

游,抱明月而长终”。 在佛家的思想里,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在失意之时,苏轼的心里也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充满了佛的智慧。走在黄州城外的苏轼这时就将所有的情感都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 苏轼的技巧炉火纯青,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苏轼的思想博大精深,苏轼的人格光芒万丈。苏轼一生想着天下,心系苍生,让他豪情万丈;在失意时,寄情山水,洒脱飘逸;在悲观时又以儒家思想警惕自己,而变得豁达开朗。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种思想,才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赤壁也因苏轼的介入才得以完成它的美丽,赤壁诗文也将和这个伟大的文学家一起流芳千古。

《前赤壁赋》论文苏轼儒道思想论文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道思想 摘要:苏轼在贬谪到黄州期间,创作了闻名后世的前后《赤壁赋》,特别是《前赤壁赋》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前赤壁赋》中,人们看到了一个虽然遭受贬谪但仍然放达洒脱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通过苏轼在文中所体现的思想塑造出来的。苏轼在文中体现了自己所接受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能排解苦闷的道家思想使得苏轼能够心怀天下苍生,并且能够在失意的情况下而不颓废,依然能够旷达自适。 关键词:前赤壁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为被诬陷作诗毁谤朝廷,被关进御史台的大牢,史称“乌台诗案”。后经多方求情,九死一生的苏轼而被贬谪到黄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无丝毫的实权,并且还是戴罪之身。黄州是苏轼的第一个贬谪地,从此开始,苏轼开始了自己的贬谪生活。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苦闷没有打倒苏轼。苏轼借助儒道思想慢慢排解,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道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前赤壁赋》这篇流传千古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道思想在苏轼身上的印迹。 一、《前赤壁赋》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仕,“学而优则仕”。苏轼从小就接受了系统全面的儒家思想教育,“奋励有当时志”,成年之后更是考中进士,并且深受皇上的赏识。苏轼决定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而现

实的残酷打破了苏轼的梦想,苏轼不得不承受“乌台诗案”的惨重代价,贬谪黄州,却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因为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而的到更为深远的流传。 在《前赤壁赋》的开始,我们看到作者与三五好友乘船月夜游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作者歌诵“明月之诗”“窈窕之章”。作者吟诵的这两句诗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篇,《月出》共三章,其中第一章描写了诗人的不得志。苏轼是借古诗来抒发自己的忧愁苦闷之情。被贬谪到黄州,从皇帝身边的大臣到偏远之地毫无实权的小吏,其中固有苏轼身份心理的巨大落差,更有苏轼不得志的愤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这一章是写思慕者对美人求而不得的苦闷。苏轼自比“思慕者”,把君主比作“美人”,从侧面可以看出苏轼对君主的期望。虽然与朋友外出游玩,但苏轼仍不能放下对苍生的关切之情,看到美景也情不自禁的吟咏诗歌来表明心志。 在良辰美景中,又有美酒的陪伴,众人的兴致越发高涨,于是继续吟咏诗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首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王逸注:“此章言思念其君,不能自达。”苏轼此时选择吟咏此诗,说明这首诗是符合他的心境的。苏轼并没有站在任何一个党派之中,他所关心的只有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他的一切的出发点只是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但是新旧两派却都把他当作对方阵营的人,用一切手段加以迫害,乌台诗案就是最好的证明。以“美人”比喻君主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思想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摘要:苏轼一篇《前赤壁赋》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交融与苏轼人生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就苏轼的人生经历来分析苏轼作品中所包含的三家思想。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儒释道;思想;经历 众所周知,苏轼的《前赤壁赋》是在被贬黄州后所作。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即是他的早年读书进入仕途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他出离中央,历任四州,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第三时期就是回到中央后,因不合旧党,自请离朝;第四个时期就是一贬再贬。 苏轼人生中经受过的第一个巨大打击就是“乌台诗案”。我们知道,苏轼和王安石的思想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原因在于,王安石主张变法要实行“剧变”,而苏轼则主张“渐变”,虽然两者都从根本上支持变法,但从变法的方式上来看,苏轼的主张就和王安石的主张产生了冲突。苏轼不满变法上的某些因素,苏轼在自己的作品中就表现了自己的观点。由于苏轼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他的作品有极大的影响力,对新政的实施不利,所以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四个月。因为当时宋朝有个不许杀士大夫的规定,所以苏轼才免于一死。出狱后的苏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儒家思想转变成为佛道思想。这样的转变,常见于士子求取功名不成,或者怀才不遇后,精神遭受巨大打击就用佛道思想来麻痹自己。

首先,我们可以从全文的第一段找出思想转变的相关线索。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知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就是指诗经中《陈风·月出》的第一章,原句是: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因为古时,“窈窕”和“窈纠”的发音相似,所以称之为“窈窕之章”。而《诗经》又是儒家经典之一。所以,从这段文字的开头来看,苏轼本身是带有儒家思想的。 但是,在这段文字中,不但存在着儒家思想的语句,还有表现苏轼道家思想的语句。例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在道家的观点中,追求长生不老就是修道之人的终极目标。在《抱朴子内篇》中葛洪指出,“若夫仙人以药物,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茍有其道无以为难也。”所以说,想维持生命的长久,就必须要成仙。这种思想就成为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所以,我们从本段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到“浩浩乎

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

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 摘要:苏轼一生充满坎坷与曲折,不管他被贬到哪里,他会在儒、释、道合一 的哲学文化影响下,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关键词:儒释道合一做人做事经世济时 《林语堂·苏东坡传》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 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 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 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大概与他儒释道合一的文化有关。 传统中国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是理智的直观和经验式的把握对象,以及在 把握自我生命价值的体认方式中创造生存意义的知识。如儒家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道家的“心斋”、“坐忘”,以及禅宗的“顿悟”,都是主张人们首先要 虚怀接纳万物,以寻求社会实践的种种经验,并进而否弃外在征取,反归内心, 启明本心,超越有形,升入无我之境。在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文化影响下,苏 轼在现实生活中,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一、在做人方面比较随意。苏轼爱才如命,但他接触、推举的人中,很少有 人会不去害他,更不要提回报了。可苏轼依然过着他安安稳稳的日子,后被贬到 海南,仍旧是陶潜一般的田园生活。有言道:“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 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尽管如此,他仍宽 以待人,让人实在佩服。他一生虽屡屡遭贬、经常遭人陷害,却从不记仇,更不 记恨任何人。像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不管李定等人如何对待苏轼,苏东坡 从未恨过一个人,最多只是不喜爱而已。在他看来,恨一个人代表自己的无能与 懦弱。在他的这种观点下,一些“坏人”试着改变自己“坏”的身份。当然这也使他 自己少受了一些苦,可谓是利人利己了。苏轼一生被贬官十几次,他总是坦然处之,即使被贬到海南,他照常“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在做事上他却认真得很。初入官场,不顾自己官小言微,面对王安石的 变法,他敢于据理力争。司马光上台后,那时的苏轼已非初入官场,但对全盘否 定王安石的变法,苏轼又据理力争。在朝如此,在地方,同样是认认真真地为地方、为百姓做事。在这点上,他与陶渊明可不一样。虽然苏轼对于陶渊明情有独钟,他除了反复“和陶”,还对陶的人品、个性、诗艺、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等进行 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借鉴,并曾把陶渊明当作自己贬岭海时期的千载挚友,“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他甚至还屡屡唱道:“渊明形神似我。”“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在东坡看来,陶渊明对他影响最甚者,乃是陶的内在品格的“真”。他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从“任真”的角度把握了陶渊明的精神实质,获得了积极的影响。然而,苏轼学陶,也绝不是“案其形模而出之”,而 是遣貌取神,通过探其“理”以“正志完气”,进而“达其文”的。事实上,苏轼对陶 渊明的隐身独善、既避世又避人、在田园诗中消磨自己的消极作法是并不赞同的,这成为东坡儒释道合一的最大特点之一。 三、苏轼的主动人格。苏轼自我生存价值的可贵,在于他能在如梦如醉的人 生历程中保持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坚持着淑世惠民的品格,成为一种光耀的“主动”

儒道思想在《赤壁赋》的表现

儒道思想在《赤壁赋》的表现 作者:李仁彦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8期 面对人生困境,苏轼在《赤壁赋》里为自己解剖痛苦而觅得一方良药,儒道思想在苏轼的脑海里猛烈碰撞,最后,老庄哲学占了上风,痛苦也解脱了。 在文章的第一段里描写了泛舟赤壁时的所见之景,流露的是平和的心态和欲道成仙的儒道混合思想。儒家的入世情怀使他难以摆脱被贬黄州的无奈,苏轼又想借道家的无为思想来解脱被贬流放的痛苦,所以作者在第二段里借酒当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的上句描绘的是一幅澄澈明净的人间仙境。歌词的下两句,表述是作者的情怀,世界虽美好,何处是我的精神家园?所以在这方净土里,只有一个满怀幽怨的贬谪朝官,是多么希望能皇恩浩荡眷顾自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多么希望回到朝廷为国出力。 因此作者的思想由仙境转入现实,歌声悲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作者因何而悲?借客人之口表达:由诵明月之诗和眼前之壮观赤壁,自然想到历史风云人物曹操。曹操是何等英雄,也被历史长河浪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伟人如此,凡人何堪,你我只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即便是这些卑微的要求能做到吗?作者因乌台诗案,从繁华的都市汴京贬到蛮荒的黄州,人生一落千丈,痛苦油然而生,其实痛苦根源是自己的入世思想。作者要自我疗伤,自我救赎,“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入世与出世的对抗是客人的思想困惑,其实是苏轼的人生障碍。该怎么办?苏轼用道家的思想,逐一化解客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悲观情绪。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人作为个体来说生命是短暂的,作为人类这一群体来说是永恒的;从取与不取的角度,世事万物,各有其主,明月清风是你的,悲苦灾难该是你的,也应该是你的,你无法逃脱命运的选择,这是铁的规律,是有常的。所以,我们只有从容豁达接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作者在劝慰客人,实际上也是自我安慰,而且只能用道教思想来帮助自己解脱痛苦,被贬黄州又怎么样呢!黄州有浩瀚的长江,有壮观的赤壁,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谧,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幽雅。汴京,作者因诗获罪,壮志难酬,黄州,作者因文得名,找到了自我疗伤的精神家园! 苏轼积极参入社会活动,满腔热情却仕途受挫,道家的清静无为把苏轼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由开头的月亮缓缓升起到第二天太阳的喷薄而出,思想困惑解决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 作者简介:

苏轼的儒释道合一思想

苏轼的儒释道合一思想 苏轼生活在十一至十二世纪之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思想成熟定型的时期,由魏晋以来所展开的儒道释之间的冲突与斗争,逐渐演变为互渗融合与共存,到唐宋时代,三者形成了共尊的局面。作为深受传统文化陶冶的封建文人,苏轼思想有着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典型的结构形态。 儒学精神是苏轼复杂多层思想的主色调。苏轼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是名冠一时的文学家,深厚的家学渊源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多样的才能,也铸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传统儒家的功名思想深深地溶进了他灵魂的深处,使他从小就立下凌云之志,抱有高远之怀,将人生的视点投注于广阔纷纭的社会生活,面对北宋积弱积贫、岌岌可危的险恶局势,他希望加强和巩固封建王朝的阶级统治,曾向朝廷献计献策。苏轼一生仕途偃蹇,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的猜疑忌恨和排挤,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情感,而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每到贬谪新地,苏轼都能以乐观的情怀忘却心灵的伤痛,以贤者的姿势跟当地的民众打成一片,苏轼以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功惠当代的斐然政绩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高大峻洁的形象。 宋代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日趋腐朽和没落,传统儒学精神渐渐失去了合理的内核。传统儒学精神失落了,而佛老思想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离尘去世的佛老思想是苏轼理想受阻后对传统儒学精神的反弹,是源于他现实人生罹难后的重新选择。因而,他常常发出“人生如梦”

的长叹,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凉之感,所以他认为对柔弱渺小的个体生命来说,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从身心的拘役中求得解放,将有限的生命时光寓于无限的自由和想象之中。饱经世事忧患、风尘播弄而面容苍老、身心疲惫的苏轼,在佛老光辉的照耀下咀嚼着人生的苦涩与酸痛。 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规定着他人生的基本追求,佛老思想是其感情焦燥的润滑,是对传统儒学精神倾斜的平衡。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苏轼对文学的贡献也正得力于他的这种独特思想构造所产生的内驱力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推动。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一、 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的儒士,以儒治国。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苏轼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经世致用,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

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他从道家那里吸取的是崇尚自然,在个人进退得失、利害荣辱上无欲无争、随遇而安的态度,追求精神自由解放、无往不乐的性格。他从佛家那里吸取的是抛却名疆利锁的束缚,从内心感悟中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同时,他又扬弃了儒家绝对忠君的缺陷,他忠君是为了国家人民;为了国家人民就要敢于死谏,不从昏君。他也扬弃了道家反对一切人为努力的缺陷,他不主张完全顺水推舟地盲目跟随王安石和司马光,不主张在一切问题上绝对无为无欲。他也扬弃了佛家抛弃尘世,沉醉于四大皆空的寂灭情绪,寄希望于幻想的来世和天堂的缺陷,他始终是积极乐观地拥抱现实,在现实中积极奋斗。 二、 “乌台诗案”后苏轼对牢狱心有余悸,人生态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批评朝政,积极用世到不问政治,心向佛教。苏轼刚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此间他开始反思自己,转向佛教。在对佛老的参化中,苏轼逐渐从痛苦中体验出生命的实相与妙谛,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悟出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超然于物外,抛弃了尘世的桎梏,获得了精神上的完全自由。他转而向往山水林泉,渴望个体的真正人生自由,渴望那种无拘无碍的闲适生活。于是,我们开始看到一个“放浪形骸”的苏轼: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易议优劣也。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屡,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大悟之后的苏轼,词作的风格也开始了

赤壁赋-儒释道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赏析《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关键词:儒家道家释家儒道互补达观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福建建阳张叶华 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灵活运用,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得以超脱、释怀。 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儒释道思想 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思想,这些思想几乎贯穿苏轼一生,了解此文思想内涵对解读他的其它文章亦大有裨益。这篇赋仍然采取主客对话的形式。据考证,这吹箫者是道士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曾说“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吹箫者的身份说明苏轼与道家往来甚密。但吹箫客的箫声及言辞,与其说是经苏轼组织润饰的道士之语,不如说是借道士之口,抒苏轼之思。苏轼与客的问答,正是表现了苏轼思想中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而苏轼最终说服客,则说明他思想得到了解脱,乐观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前赤壁赋》的思想十分丰富。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龙晦教授在他的《从<前赤壁赋>谈苏轼的宗教思想》一文中提及:“我们仅将它分为两个大段。第一段从‘壬戊之秋’起至‘寄遗响于悲风’止,这一大段是运用的道家思想;自此以下为第二大段,第二大段倾注了佛家思想。”但我认为,苏轼的《前赤壁赋》不单是体现了佛道思想,而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苏轼学问博大、宏博开放,对儒释道思想了然于胸,将三种思想融合一体又不着痕迹,这不仅表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反映了他已形成与众不同的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下面,我将对《前赤壁赋》一文逐段分析,兼以苏轼的其它文章印证,探索此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舒卷自如、超逸旷达的襟怀。 一

浅谈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三教思想

浅谈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三教思想 作者:黄昱 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 内容摘要:进入宋朝,儒、释、道三教在思想层面上进一步融合,“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漸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为士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文化环境,使宋代士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作为宋代著名文人,苏轼无疑是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文人的代表,苏轼的散文也成为其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重要体现。从苏轼的散文出发探究苏轼对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吸收与转换对于探讨苏轼以及宋代文人处事态度和当时的文学状况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轼儒释道三教思想散文 中国古代文人思想呈现儒教、佛教、道教三教的对立与融合。进入宋朝,儒、释、道三教在思想层面上进一步融合,“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渐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儒家提倡积极入世,鼓励文人尽己所能报效国家;佛教则教导文人随缘、淡然;道教追崇归隐和避世。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为士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文化环境,对儒、佛、道三教思想的融合转化也让宋代士人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性格,与前此历代(特别是唐代)相比,其思想观念、处世心态与生存方式等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他们热情参与政治,而道家任自然、轻去就的思想和佛家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又使他们能超然对待人生的荣辱得失。“三教合一”化解了入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作为宋代文人的佼佼者,苏轼无疑是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文人的代表,苏轼的豪放豁达的人生观展现了他对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具体运用。在中国文学史上还出现过由苏轼及其父、弟创立的以儒为宗,通过融通三教、兼采诸子的蜀学体系。前人对于苏轼三教思想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多从苏轼的诗词入手。本文拟从苏轼的散文出发,分析苏轼散文里所体现的儒释道三教思想。 苏轼的人生经历十分复杂,自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人生经历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轼的创作。苏轼前期仕途顺利,颇受皇帝重用,因而其诗文更多体现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包含忧国忧民的思想。自乌台诗案后,苏轼在政治上屡遭打压,三度被贬,其诗文则更多体现佛教道教尊崇的归隐、无为,从积极进取转换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对人生风雨的豁达。 一.前期以儒教思想为主的仁政安民思想和排佛思想 苏轼早期的儒教思想受家乡崇儒风气和家学渊源影响。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四川眉州儒学风气历来兴盛,在苏轼为家乡所作的记文《眉州远景楼记》里有“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