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简目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简目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简目

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一、文学艺术类(123 项)

1.日藏诗经古写本刻本汇编

2.诗本义校笺

3.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4.鉴湖诗

说5.九歌旧疏汇纂6.清人文选学著述丛刊7.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订补本)8.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9.乐府诗集校笺10. 全三国两晋赋评注11.中古俗赋校注12. 全唐五代诗13.增订注释全唐诗(修订本)14.文苑英华(校订本)15.古文真宝校注16.全元诗17.全元赋校注18.全明诗19.全明文20.遗民诗校笺21.中国历代

僧诗全集22.龙眠风雅23.湖南文征24.清代东北流人诗文集成25.全粤诗(清代部分)26.江南女性别集丛编27.清代女性诗人总集28.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29.

回文集30.新编历代方言谣谚丛刊31.中国古典文学丛书32.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33.傅玄诗文集笺注34.王右军集校注王大令集校注35.杜甫全集校注36. 元稹诗文编年笺注37.郧溪集38.苏轼诗歌宋人注集成39.晁补之集笺注40.陆游全集

校注41.宋本南岳稿南岳旧稿42. 方回全集43.明别集丛刊44.对山先生集45.归

有光全书46.王世贞集校笺47.屠隆集48.董其昌全集49.陈继儒集50.曹学佺诗文集51.冯舒冯班全集52.清初岭南遗民诗文集53.稀见清人别集丛刊54.清名家诗

丛刊二集55.冒襄集校笺56.尤侗集57.毛奇龄全集58.朱彝尊全集59.恽寿平全集60.曹贞吉集笺注61.高士奇集62.春融堂集63.存素堂集64.张澍文集65.林琴南

全集66.徐珂诗文集67.历代名人别集订补文献丛刊68.中国近代文学丛书69. 诗经汇评70.楚辞汇评71.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72.百三名家集题辞校笺73.杜诗

汇评74.唐五代诗纪事75.韵语阳秋校释76.后村诗话校证77.瓯北诗话校注78.

清诗话合集79.八股文文话汇编80.历代骈文书目提要81.全清词(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82.全金元词评注83. 石林词笺校84.词话丛编全编85.历代词集序跋汇编86.古本戏曲丛刊(六、七、八)87.南戏大典88.全明杂剧89.

全明传奇90.稀见明代戏曲丛刊91.清代宫廷大戏丛刊92.复庄今乐府选全编93.

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2—5 辑)94. 临川四梦校注95.录鬼簿校笺96.昆戏集存97.傅惜华藏古本地方戏剧本丛刊98.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曲谱、身段谱丛刊99. 南京图书馆藏曲谱集成100.木鱼书全编101.皮影戏文选刊102.清代古

典戏曲总目提要103.中国鼓词总目提要104.古体小说丛刊105.清平山堂话本校

注106.史志著录小说集解107.晚清小说期刊辑存108.中国古代小说序跋全集109.中国近代小说编年110.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111.世说新语资料汇编112.海外

所藏稀见书画文献丛刊113.南宋院画录校释图笺114.中国古代美术史名著校注115.六朝画论集注116.赵孟頫书画全集117.中国书画史籍校注丛典118.清河书

画舫119.中国丛帖综录120.唐宋乐古谱集成121.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122.历

代琴人传123.中国古代武艺珍本丛刊(上下辑)

二、语言文字类(23 项)

124.商周金文类纂125.金文字词集释126.中原出土商周金文集释127.秦汉

简牍文字编128.包山楚墓文字全编129.战国文字类纂130.战国出土文献字词集

释131.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校释132.文始疏证133.六书故134.龙龛手镜校笺135.古代字书辑刊136.新编宋元以来俗字谱137.古音汇纂138.音韵学丛书139.集韵

疏证140.尔雅集释141. 经传释词读书杂志142.可洪音义校笺143.古代方言文献丛刊144.续经籍纂诂145.中国历代民俗语言文献集成146.中古汉语资料汇编

三、历史类(120 项)

147.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148.史记疏证149.史记会注考证150.后汉书集解151.南北史合注152.辽史补注153.新元史154.明史稿155.明书156.清史稿(点校本修订本)157.清代《春秋》学汇刊158. 公羊义疏159.资治通鉴补160.宪章录笺注161.尚书考异尚书谱162.尚书古注163.书集传校正164.古文尚书撰异165. 尚书孔传参证166.尚书古文疏证167.路史168.屠本十六国春秋校证169.三朝北盟会编170.明人撰明史十一种171.唐会要172.宋会要辑稿173.明会典174.清会典175.元典章·户部(校释)176.六典通考177.文献通考178.明经世文编(点校本)179.清代经世文选编180.中国历代吏制文献丛刊181.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82.庆元条法事类183.《中兴礼书》《中兴礼书续编》校证184.历代名臣奏议185.中国兵学基本丛书186.彭城集187.顾炎武全集188.张廷玉全集189.章学诚集190.徐松文集191.王韬全集192.傅云龙集193.缪荃孙全集194.盛宣怀集195.沈曾植全集196.汪康年集197.刘申叔遗书198.来华传教士著作199.万历邸抄200.清代黄册抄档201.乾隆朝朱批奏折汇编202.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乾隆朝)203.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陈设档案204.清代档案史料选编(第一辑)205.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全编206.孔府档案全编207.孟府档案208.北洋文献集成209.北洋公牍类纂(标点本)210.中国东北史料集成211.北京史研究资料集成212.明清运河史籍珍本丛刊213.中央政府赈济台湾史料丛编214.中国慈善史料汇编215.清代海疆文献216.西北未刊文献丛书217.羌族历史文献辑刊218.西藏历史汉文文献丛刊219.妈祖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220.琉球传世汉文文献辑稿221.域外汉文燕行文献集成22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古代契约文书丛编223.洛阳民俗博物馆藏明清契约文书粹编(1—13 集)224.清代山西民间契约文书综录225.徽州文书(第四—十四辑)226.明清徽商资料集成227.山西商业史料集成228.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手札、文档、日记229.清代硃批、上谕档案新疆资料辑录230.清代新疆档案选辑231.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丛刊232.唐五代碑传集233.宋人轶事汇编234.宋名臣碑传琬琰集235.宋人碑传集236.宋名臣言行录237.元人轶事汇编238.明人轶事汇编239.献征录240.明清进士传记汇纂241.历代江苏学人年谱合刊242.山西历代人物年谱综录243.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刊244.越缦堂日记245.醇亲王载沣日记246.中国家谱资料选编247.中国古代稀见谱牒丛刊248.《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辑校249.蜀中广记250. 楚宝251.新疆图志252.滇志253.中国地方志集成·善本方志辑254.清代新疆史地要籍丛书(第一辑)255.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珍稀方志集刊256.《越峤书》校注257.明清舆图资料汇编258.穆天子传集释259.中国风土志丛刊续编260.清代西北史地学文献集成261.唐宋史料笔记丛刊262.孔氏谈苑263.元明史料笔记丛刊264.清代史料笔记丛刊265.近代史料笔记丛刊266.里堂道听录

四、出土文献类(61 项)

267.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268.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续编269.慈利楚简270.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271.里耶秦简272.江陵王家台秦墓竹简273.岳麓书院藏秦简274.秦简牍整理与研究丛书275.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276.肩水金关汉简277.敦煌悬泉简牍278.江陵凤凰山西汉简牍279.天长纪庄木牍280.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281.阜阳汉简282.湖南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简牍283.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284.云梦睡虎地M77 西汉简牍285.郴州苏仙桥晋简286.敦煌文献合集(史部、子部、集部)287.江苏藏敦煌文献288.法藏敦煌汉文文献校释(非佛教部分)289.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8—30 册)290.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汉文部分)291.英藏敦煌佛教文献292.英藏敦煌古藏文文献293.法藏敦煌古藏

文文献294.甘肃藏敦煌古藏文文献295.英藏敦煌西域古藏文文献解题目录296. 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297.新出吐鲁番文献298. 旅顺博物馆藏吐鲁番文献299.德国柏林图书馆藏吐鲁番出土文献300.俄藏黑水城文献·西夏文佛教部分301.日本藏西夏文文献302.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辑校303.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献30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甲骨文305. 周公庙新出甲骨306.国家图书馆珍藏未刊甲骨文汇编307.清人著录金文丛刊308.陕西金文全集309.商周青铜器铭文及图像集成310.古玺文分域整理与研究311.国家图书馆藏石鼓文资料汇编312.《开成石文献314.陕西金石文献汇编315.湖南石刻文献集成316.江苏历代碑刻集成317.三晋石刻大全318.草原金石录——对散落于内蒙古各地蒙元时代碑铭整理与研究总录319.山东省珍稀拓片汇编320.中国古代石刻图目321.陕西碑刻总目提要322.《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323.六朝墓志碑刻汇编324. 中古时期来华胡人碑志疏证325.上海图书馆藏宋元明清墓志汇编326.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本汇编327.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

五、哲学宗教类(61 项)

328.新编新注十三经329.重归文献——影印经学要籍善本丛刊330.经学史基本文献丛刊331.朱子著述元明刻集成332.元代古籍集成·经部333.宋元经学名著丛刊334.《周易》经传集成(宋以前部分)335.周易古经校释336.《焦氏易林》注评337.五礼通考338.读礼通考339.仪礼正义340.仪礼古今文疏义341.礼记集说342.礼记汇校集注343.求古录礼说344. 大戴礼记义疏345.历代三礼学要籍丛刊346.皇清经解347.清经解四编348.经义述闻349.新编诸子集成续编350.老子集注汇考351.颜氏家训校释352.《近思录》正续编353.《传习录》笺校集注354.理学丛书355.杨简全集356.魏了翁文集357. 阳明佚文辑考编年358.吕泾野文集359.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续编360.杨廷筠集辑校361.方以智全书362.汤子遗书363.榕村全书364.惠栋集365.杭世骏全集366. 卢文弨全集367.段玉裁全集368.王引之集369.王念孙集370.孙星衍全集371.阮元全集372.冯登府全集373.俞樾全集374.王闿运全集375.皮锡瑞全集376.宋元学案补遗377.闽中理学渊源考378.蛾术篇379.徽学研究资料辑刊380.中华大藏经续编381.鼓山法藏382.中国佛教典籍选刊383.日藏中国佛教典籍珍本丛刊384.中国禅宗典籍丛刊385.道藏外编386.道教典籍选刊387.唐代道教金石文献集成388.广东道教碑文集

六、科学技术类(23 项)

389.古佚医学丛书390.国家珍贵古籍(中医类)影印丛书391.台北故宫珍藏版中医手抄孤本丛书392.100 种珍本古医籍整理研究集成393.中医古籍孤本大全394.圣济总录校注395.《道藏》医籍校注396.实用临床医部全录397.临床各科古方选粹398.中医古籍词语谱399.范子计然·广志辑释400.耕织图诗笺注401.植物名实图考校注402.中国古代花谱丛书403.中国古农书集成404.明清江南园墅文献405.中国天算古籍研究整理丛书406.历代治淮文献汇编407.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整理专题研究408.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409.中国古代科学史要籍整理410.中国古代科技论著总目汇考411.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七、综合参考类(57 项)

412.北堂书钞413.初学记414.白孔六帖415.太平御览416.晏殊《类要》417. 玉海418.《全芳备祖》校注419.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420.类书精粹421.古籍考辨丛刊(第三集)422.山左名贤遗书423.安徽古籍丛书424.南京图书馆藏稿本集成425.北美图书馆藏中国古代文献丛刊426.中国总书目427.海外所藏中国古籍总目428.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斠读429.书目答问汇补430.元人著述总目431.清人

著述总目432.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三、四、五辑)433.中国活字印书总目434.上海古籍总目435. 上海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436.著名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丛刊437. 欧洲主要图书馆所藏汉籍善本目录438.北美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43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汇校440.纪昀定本《四库全书总目》(校订本)441.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442.续修四库全书提要443.明人别集叙录444.唐五代著述考445.海外所藏中国珍稀文献丛刊446. 日藏汉籍写本释录447.日本藏中国宋元善本448.日本宫内厅藏宋元版汉籍449. 韩国奎章阁藏汉籍丛书450.美国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丛书451.英国大英博物馆馆藏汉籍丛书452.俄藏重要汉籍复制50 种453.傅斯年图书馆藏善本古籍丛书454.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455.明清古籍善本丛刊456.中国雕版精品丛书457.文香阁古籍善本丛刊458.芷兰斋藏稀见古籍珍本丛刊459.中国版印图录460.中国大陆公藏宋元版古籍图录461.宋元善本题跋汇释46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善本题跋汇编463.上海图书馆古籍善本题跋464.上海图书馆藏明清藏书家印鉴465. 宋元版刻工表466.明代刻工姓名索引467.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新编468.中国古籍版本书目题跋记索引

八、普及读物类(3 项)

469.大中华文库(双语版)470.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471.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九、古籍数字化类(20 项)

472.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473.两汉全书474.魏晋全书475.全唐五代诗476. 全宋诗477.全宋文478.全元文479.全元戏曲480.全明诗481.全明文482.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本电子版483.二十四史知识分析系统484.殷商甲骨文知识库485.殷周铜器铭文知识库486.古代简帛文献知识库487.古代碑刻文献知识库488.《中国文物地图集》电子出版物489.中国古代科技典籍集成及数字化工程490.续修四库全书(电子版)491.乾隆版大藏经

中国古籍整理与出版浅谈——浙江人民出版社行纪

中国古籍整理与出版浅谈 ——浙江人民出版社纪行录 2010年11月20日,我们一行8人来到了浙江人民出版社。接待我们的是浙江人民出版社文史研究室的王福群主任,他在百忙之中,特别是星期六上午这一本应休息的时间,不计劳苦、不图回报地接待我们,并给予我们许多珍贵的信息和热心的讲解,这着实让我们倍感亲切。 在参观了部分近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后,我们向王主任询问了若干问题并都得到了解答,现记载如下,如有些微不尽完善处则又查找资料加以完善,成文如下。 一、古籍整理与出版的内涵。 有些地方将古籍整理简单地定义为校勘,我认为不妥,古籍整理本不是简单的纠误取正,还包括这前期的考察、收集、标点等,以及后期的编撰、注释、辑佚等多方面的工作。简而言之,古籍整理是对古文献的搜集与编著,主要包括考察、收集、标点、校勘、注释、辑佚、编撰等活动的长期整理工作。 考察、收集:近人孙德谦在《刘向校雠学纂微》中谈及古籍整理的第一步便是:“备众本”。对古籍进行考察和收集的工作可以说是众人拾柴的,要对古籍进行正确的校勘,首先就是要收集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取其善者而从之”。当然收集时必须先进行考察,对于这一书籍及它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探访,判断有用的带回。作为校对前的准备工作,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辑佚:对于遗失的文章通过考察后可以编入古籍中。 标点:标点工作古人是较少去做的最多的便是句读,南宋毛晃在《增补互助礼部韵略》中言:“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读,谓之读……”而中国开始进行标点的校对,也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成立后对于标点符号的规范化使用才逐步得以推行的。所以在这里,为适应现代的需要,句读已成为一门学问,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作用了,勘正标点也已经成为进行校勘正误之前的必要步骤。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11-08-09 20:48:28 ★★已经或正在出版 ☆☆即将出版已确定 ※※下落不明待查考 ▲▲存疑问后有说明 在豆瓣可以查到的条目给出了链接 没标的待补充 2009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1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大中华文库(2009年出版项目)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 ▲▲3 清代赋役全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不知道是不是收入了《明清赋役全书》★★4 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凤凰出版社 ★★5 辑校万历起居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6 宋元善本图典(国家图书馆卷)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7 孙诒让全集中华书局 ☆☆8 四库提要著录丛书(第一期)北京出版社☆☆据说明年出 ※※9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汉文部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全清词·雍乾卷(第一~十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11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2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两辑 ★★13 海外珍稀中国科学技术经典集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4 沈家本全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5 二十四史考证文献汇编巴蜀书社 ★★16 地方志灾异资料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出一辑 17 楚辞珍稀文献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8 凌濛初全集凤凰出版社 ★★19 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广陵书社 ★★20 明代职官年表黄山书社 ★★2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罗振玉学术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直报天津古籍出版社 24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文物出版社 ★★25 陶澍全集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26 商周金文摹释总集中华书局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简目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简目 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一、文学艺术类(123 项) 1.日藏诗经古写本刻本汇编 2.诗本义校笺 3.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4.鉴湖诗 说5.九歌旧疏汇纂6.清人文选学著述丛刊7.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订补本)8.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9.乐府诗集校笺10. 全三国两晋赋评注11.中古俗赋校注12. 全唐五代诗13.增订注释全唐诗(修订本)14.文苑英华(校订本)15.古文真宝校注16.全元诗17.全元赋校注18.全明诗19.全明文20.遗民诗校笺21.中国历代 僧诗全集22.龙眠风雅23.湖南文征24.清代东北流人诗文集成25.全粤诗(清代部分)26.江南女性别集丛编27.清代女性诗人总集28.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29. 回文集30.新编历代方言谣谚丛刊31.中国古典文学丛书32.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33.傅玄诗文集笺注34.王右军集校注王大令集校注35.杜甫全集校注36. 元稹诗文编年笺注37.郧溪集38.苏轼诗歌宋人注集成39.晁补之集笺注40.陆游全集 校注41.宋本南岳稿南岳旧稿42. 方回全集43.明别集丛刊44.对山先生集45.归 有光全书46.王世贞集校笺47.屠隆集48.董其昌全集49.陈继儒集50.曹学佺诗文集51.冯舒冯班全集52.清初岭南遗民诗文集53.稀见清人别集丛刊54.清名家诗 丛刊二集55.冒襄集校笺56.尤侗集57.毛奇龄全集58.朱彝尊全集59.恽寿平全集60.曹贞吉集笺注61.高士奇集62.春融堂集63.存素堂集64.张澍文集65.林琴南 全集66.徐珂诗文集67.历代名人别集订补文献丛刊68.中国近代文学丛书69. 诗经汇评70.楚辞汇评71.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72.百三名家集题辞校笺73.杜诗 汇评74.唐五代诗纪事75.韵语阳秋校释76.后村诗话校证77.瓯北诗话校注78. 清诗话合集79.八股文文话汇编80.历代骈文书目提要81.全清词(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82.全金元词评注83. 石林词笺校84.词话丛编全编85.历代词集序跋汇编86.古本戏曲丛刊(六、七、八)87.南戏大典88.全明杂剧89. 全明传奇90.稀见明代戏曲丛刊91.清代宫廷大戏丛刊92.复庄今乐府选全编93. 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2—5 辑)94. 临川四梦校注95.录鬼簿校笺96.昆戏集存97.傅惜华藏古本地方戏剧本丛刊98.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曲谱、身段谱丛刊99. 南京图书馆藏曲谱集成100.木鱼书全编101.皮影戏文选刊102.清代古 典戏曲总目提要103.中国鼓词总目提要104.古体小说丛刊105.清平山堂话本校 注106.史志著录小说集解107.晚清小说期刊辑存108.中国古代小说序跋全集109.中国近代小说编年110.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111.世说新语资料汇编112.海外 所藏稀见书画文献丛刊113.南宋院画录校释图笺114.中国古代美术史名著校注115.六朝画论集注116.赵孟頫书画全集117.中国书画史籍校注丛典118.清河书 画舫119.中国丛帖综录120.唐宋乐古谱集成121.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122.历 代琴人传123.中国古代武艺珍本丛刊(上下辑) 二、语言文字类(23 项) 124.商周金文类纂125.金文字词集释126.中原出土商周金文集释127.秦汉 简牍文字编128.包山楚墓文字全编129.战国文字类纂130.战国出土文献字词集 释131.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校释132.文始疏证133.六书故134.龙龛手镜校笺135.古代字书辑刊136.新编宋元以来俗字谱137.古音汇纂138.音韵学丛书139.集韵 疏证140.尔雅集释141. 经传释词读书杂志142.可洪音义校笺143.古代方言文献丛刊144.续经籍纂诂145.中国历代民俗语言文献集成146.中古汉语资料汇编 三、历史类(120 项)

以史为镜鉴往昭来——我国史上几次重要的古籍整理工程概述

以史为镜鉴往昭来——我国史上几次重要的古籍整理工程概 述 岳延春;林凤 【摘要】时我国古代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古籍文献整理工程--汉代的古籍整理、明 代<永乐大典>的编修、清代<四库全书>的修纂盛况进行概述,对其历史价值和贡 献作以简单评价,以期为当代的古籍文献保护、整理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期刊名称】《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10(000)005 【总页数】3页(P101-103) 【关键词】古籍整理;七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作者】岳延春;林凤 【作者单位】大连十一中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31;大连十一中学图书馆,辽宁大 连116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5.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古籍出版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古籍整理出版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二是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不断完善;

三是古籍资源梳理编目工作取得重要的进展;四是大型出版工程系列化,重要古籍整理成果相继问世;五是各类大型出土文献和海外汉籍出版已成规模;六是古籍整理出版队伍不断壮大;七是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时值盛世,当前我国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抉择和艰巨的任务。就我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的由来与价值进行梳理,便于我们以史为镜,鉴往昭来。 1 汉代的古籍整理 早在两汉时期,由朝廷组织人力在全国搜集图书,建立了宫廷藏书阁,并委派专人对所藏古籍进行校勘、整理、保管、编纂书目等工作,这是我国文献发展史上最早的具有全国规模的重要事件。 1.1 第一次下令征集全国图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文字的统一,为学术文化发 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好景不长,朝廷便颁布挟书令,禁止私人藏书,古代典籍和百家之书被聚而焚之。公元前207年项羽入秦都咸阳,焚烧宫室,秦所藏图书荡 然无存。 汉王朝建立后,对文化事业高度关注,相国萧何在主持修建未央宫时,于殿北修了石渠、天禄、麒麟三座皇家藏书阁。“石渠”、“天禄”后来成为皇家藏书的别称。惠帝四年(前119年)“除挟书之律”,废止了秦朝私人不得藏书的禁令,使私 人密藏图书陆续出现。文景时期“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武帝在位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这是历史上首次下令征集全国图书。于是藏书剧增,藏书处所除原石渠等三阁,“外则有太常、太史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除使御史中丞兼图书管理之职外,又设太史令掌天下之书。汉成帝时,鉴于图书又有散亡,于河平三年(前26年)派谒者陈农到各地搜求,一时“书积如丘山”,整理工作势在必行。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公布日期】2014.01.29 •【文号】古组发[2014]1号 •【施行日期】2014.01.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古组发[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各相关中央直属企业: 现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与2010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古籍整理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新出厅字〔2010〕5号)一并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2014年1月29日附件: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以下简称“古籍经费”)资助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古籍经费资助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古籍整理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古籍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用于鼓励和支持优秀古籍整理成果的出版。 第三条古籍经费的资助对象是具有较高版本价值和重要文化传承价值,整理方法有所创新、整理成果有所突破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 第四条资助项目的确定,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的遴选原则,遵循“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评审程序。 第五条获得资助的出版物须在其封面或其他显著位置标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古籍小组”)负责审定古籍经费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决定与古籍整理出版相关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古籍小组下设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古籍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合署办公,负责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预算的编制、执行,经费下拨和资助经费使用的监管;制订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资助项目评审、检查以及项目结项验收;制订古籍整理出版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古籍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全国人大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新闻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书目分析与保护建议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书目分析与保护建议 作者:佟琳张伟娜葛政邓景鹏李鸿涛 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21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對六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337部171种中医古籍,从文献版本年代、版本类型、分类、藏书机构、整理出版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古医籍保护利用途径与方法。统计发现,337部中医古籍共收藏于21个省市自治区的76个机构或个人,包括7部竹简、1部木简、9部帛书及320部纸质古籍;纸质古籍版本年代为宋代14部、金代4部、元代52部、明代233部、清代17部;版本类型主要为刻本,亦见少量彩绘本、抄本与稿本;医经、方书、本草等类别古医籍入选部数较多;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收藏数量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120部)、江苏省(36部)、上海市(28部);112种古籍文献影印出版,104种古籍文献校点出版,分别占全部入选种数的65.50%与60.82%。在国家政策支持

下,多种保护方式并行,但中医古籍仍然存在古籍家底不清、破损严重等问题,亟待建立有效的中医古籍保护利用体系,开展中医古籍资源深度调查,抢救发掘濒危古医籍。 关键词:中医古籍;珍贵古籍;书目计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1)06-0001-07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six batches of 337 books, belonging to 171 kinds of TCM ancient books selected in the Guo Jia Zhen Gui Gu Ji Ming Lu (List of 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 this article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edition age, edition type, classification, collection organization, sorting and publishing to explor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medical book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337 TCM ancient books were collected in 76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of 21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cluding 7 bamboo slips, 1 wooden slip, 9 silk books and 320 paper ancient books. The editions of paper ancient books were 14 in Song Dynasty, 4 in Jin Dynasty, 52 in Yuan Dynasty, 233 in Ming Dynasty and 17 in Qing Dynasty. The edition type is mainly carving copy, but also a small number of painted coloured books and manuscripts;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medical books including medical classics, prescriptions, and herbal medicines were selected; the top 3 regions by the number of TCM ancient collections are Beijing (120),Jiangsu Province (36), and Shanghai (28); 112 kinds of ancient books and literature were photocopied and published, and 104 kinds of ancient books and literature were published by proofreading, accounting for 65.50% and 60.82% of all selected types respectively.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protect TCM ancient book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CM ancient books, such as unclear family background and serious damage.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CM ancient books, carry out in-depth investigations of TCM ancient books resources, and rescue and unearth endangered ancient medical books. Key words: TCM ancient books; precious ancient books; bibliometrics; Guo Jia Zhen Gui Gu Ji Ming Lu (List of 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是由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珍贵古籍档案,收录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目的是实现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提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建立《名录》[1]。截至2020年10月已公布六批《名录》,共计13 026部古籍入选,其中包括中医珍贵古籍337部171种。中医古籍是中医药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见证中医学术进步与历史发展,蘊涵着丰富

中国古典诗歌文献统计的设想及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文献统计的设想及意义 史岩松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历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并有相当一部分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清代及以前的诗歌存世数量究竟有多少首,目前也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是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以表格形式统计出每个朝代以及每个作家各种体裁的数量,对今后的文学及文献学研究无疑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Since pre-Qin Dynasty, the poets have created a lot of poems and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m have been preserved, being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re is not a relatively accurate number about how many poems that are survived in or before Qing Dynasty, which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The statistical number of each writer with various genres in each dynasty by tables will undoubtedly have a positive promoting role for literature and document research in the future.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6)002 【总页数】4页(P57-60) 【关键词】古典诗歌;文献统计;历代诗歌统计表;生卒年考证;历代别集 【作者】史岩松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西安710125

论石刻的文学研究状况与不足

论石刻的文学研究状况与不足 DU Hai-jun 【摘要】石刻在我国有久长的发展历史,产生了众多形状各异、用途多样的作品,成为我国历史文献中除纸质文献之外最重要的一种文献形式.石刻对文学史的发展贡献巨大,如文学家的培养、文学作品的传播、作品的保存、对作品创作的影响、对文体的繁荣等.但文学史研究者却未给予石刻应有的关注,具体表现在文本整理不足,轻视石刻文学的价值,对石刻文学的整体特性缺乏认识,石刻文学研究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等等.石刻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应予以高度重视.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9(055)003 【总页数】8页(P147-154) 【关键词】石刻文学;研究;不足 【作者】DU Hai-jun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石刻在我国有久长的发展历史,产生了众多的形状各异、用途多样的作品,成为我国流传的历史文献中除纸质文献之外最重要的一种文献形式,引起了历代研究者的兴趣,并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成果。但就其石刻的研究方向与成果而言,皆出于金石

学,如《金石例》《金薤琳琅》《金石索》《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等,而金石学的研究对象则主要集中在字形学、书法学、历史文献学等方面。[1]537 其实,石刻对文学史的发展贡献非常明显,如对文学家的培养、文学作品的传播、作品的保存、对作品创作的影响、对文体的繁荣,等等。但文学史研究者却基本没有关注到石刻,最明显的例子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先秦诗歌的石刻文献,且出三百篇之外,如此珍贵之作诸家文学史讨论先秦文学时竟无一论及。由此可见,石刻的文学研究是一个可以开发且值得开发的学术处女地。目前石刻文学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文本整理不足,二是对石刻文学价值的轻视,三是对石刻文学的整体特性缺乏认识。四是石刻文学研究缺乏系统性深入性。以下分而论之。 一、石刻文本的整理不足 我国石刻自先秦发生(以留存石刻论),发展至清朝末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作品,但从研究者文本整理的结果看,数既不全,质量也不高,毛远明先生曾批评碑刻文献整理的问题如材料散碎、原始,搜集整理不够。[1]537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意识的石刻整理工作起步太晚,许多前期发生的石刻消失得不到整理,失去了整理的机会。 关于石刻文本的整理,今知最早有梁元帝著《金楼子》卷五《著述》类所载兰陵萧贲撰“《碑集》十袟百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是为裒辑金石之 祖”[2]733。嗣后,《隋书》记载南朝的石刻整理成就渐多,有《碑集》二十九卷,《杂碑集》二十九卷,《杂碑集》二十二卷(梁有《碑集》十卷,谢庄撰;《释氏碑文》三十卷,梁元帝撰;《杂碑》二十二卷,《碑文》十五卷,晋将作大匠陈勰撰;《碑文》十卷,车灌撰。又有《羊祜堕泪碑》一卷,《桓宣武碑》十卷,《长沙景王碑文》三卷,《荆州杂碑》三卷,《雍州杂碑》四卷,《广州刺史碑》

文化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 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08.07 •【文号】文公共发〔2017〕24号 •【施行日期】2017.08.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 正文 文化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 的通知 文公共发〔2017〕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已经文化部党组同意,并征求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部 2017年8月7日“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做好“十三五”时期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有关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以普查登记为基础,以分级保护和揭示利用为重点,不断提升古籍保护水平,切实发挥古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为主。始终把古籍保护作为工作重心,遵循古籍保护工作规律,坚持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把古籍的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有机结合,加大对珍贵古籍的保护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长效机制。 2.坚持抢救第一。把握古籍具有易损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重点加强对濒危珍贵古籍的抢救,加大古籍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育古籍修复人才,改善古籍存藏条件,提升古籍修复能力。 3.坚持合理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展览展示、数字化服务、影印出版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中华古籍的揭示和利用,发挥古籍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服务功能。 4.坚持加强管理。加强古籍保护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完善古籍保护工作制度,加强古籍保护单位管理,建立古籍标准化体系,实施严格的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古籍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船山全书总目

船山全书总目(全十六册) 作者:(明)王夫之撰,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时间:1986—1996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页数:全16册,字数:11290000,第二版印刷时间:2011-1,开本:大16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807615354,包装:精装,定价:1500.00元 原载《船山学刊》2010年第2期。

船山全书序例 可信可靠之底本在。其一为手稿:虽传世绝少,然犹有发现,非惟博古之瑰宝,而亦版本之权威。其二为家刻:此专指船山之子王敔湘西草堂梓行之本,其忠实於原著,自不言而可喻。其三为旧钞:湖南向有衡阳刘氏,邵阳曾氏,颇藏船山著作之钞本,自清季以来,两家之书渐出,解放后部份归入湖南省博物馆。钞本有署名为嘉恺、嘉怡者,皆船山之五世从孙。其余末署名者,亦行格整齐,字体端正,并皆有曾、刘钤记。按二氏先世皆与船山为亲友,则其书之渊源固有白矣。此外湖南图书馆亦有清初钞本数种。又本书编辑期间亦搜访得旧钞数种,其中有直接出於船山裔孙者。以上三类,除零楮碎叶及复刻重钞不计外,所得亲见而加以利用者,尚有著作三十四种,合计二百六十三卷。以之与金陵本、太平洋本对校,则所有用白匡、墨格隐去之字,与夫窜改、删削之迹,皆洞烛无遗。其未有手稿、家刻、旧钞者,则比较来本而择其最可信者以为底本。解放后中华书局等所出船山著作,多以金陵本为底本,虽亦有据旧钞校正者,然所据皆他人之校记,非能目睹原钞,则其所校正之文字固未能落实,而所据之校记或有疏略,欲求所校之不漏不误,更非覆检原钞不可。然此犹指船山著作单行本而言。至就全集而论,则本书於保存船山著作之原貌,尤非金陵本、太平洋本所能同日而语矣。 一船山著作虽湮没年久,而版本转多。每一著作,除手稿极少,姑置不论外,大都有钞本,有印本。钞本有不止一种者,彼此或难免异同;印本有多至十数者,其间且更多纷纭。(第28页)以钞本与印本对校,钞本虽可信可靠,而亦有其舛误,由印本而知之,印本则除白匡墨格、刓剟(wán,duō)失真外,其譌、夺、衍、倒,或为数更钜。盖船山原著或有初稿、改稿之分,钞本亦有直接录副与转手借钞之别,印本乃更从而歧异。年代愈久,歧异愈甚。所谓一源十流,讼者纷如,此之谓矣。前贤注意及此,遂多致力校勘。早期钞本及湘西草堂刻本均有校者或参校姓氏。自清中叶以後,则最早有顾广圻千里手校拜经楼吴氏自四库传钞之诸经稗疏。其后金陵设局,刘毓崧著有王船山丛书校勘记,附刻於金陵本船山遗书之末,凡及著作二十种,校记共七十条。本世纪四十年代,马宗霍曾以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项目分类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是国家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 古籍整理工作而设立的资助项目。该项目主要资助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以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事业 的发展。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古籍整理项目 1.1 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古籍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和编辑工作,包括古籍 文献的整理、校勘、注释、校对等工作。资助内容涵盖古代经、史、子、集等各类古籍文献。 1.2 古籍数字化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研究,包括古籍文献 的扫描、编目、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推动古籍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 使古籍文献更加便于传播和利用。 1.3 古籍修订修校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已出版古籍文献进行修订和修校工作,包括对错 误版异文、排印错误等问题进行修订,提高古籍文献的质量和可读性。 二、古籍出版项目 2.1 古籍重点出版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重要古籍文献进行出版和推广,包括古代经、史、

子、集等各类重要古籍文献的出版工作,推动古籍文献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2.2 古籍选本选译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古籍文献进行选本和选译工作,将古代经典文献进行精选和译介,以便更好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推广。 2.3 古籍版本校勘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古籍文献进行版本校勘和整理工作,包括对不同版本的古籍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形成可靠的校勘版本。 三、古籍研究推广项目 3.1 古籍研究成果推广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古籍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包括古籍研究成果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出版等工作,促进古籍研究成果的社会传播和应用。 3.2 古籍研究团队建设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古籍研究团队进行建设和支持,包括对古籍研究团队的学术交流、学术活动、学术成果推广等支持和帮助。 3.3 古籍传统文化传承项目 该类项目主要资助对古籍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工作,包括古籍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