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选择题

1.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天皇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B.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统治阶级

C.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全都效忠将军

D.工商业者受统治阶级的歧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武士效忠于将军或者大名,并非全都效忠将军,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19 世纪上半叶日本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手工工场主势力不断发展,大名、武士相对衰落,这表明了( )

A.日本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日本幕府封建势力壮大

C.日本封建统治逐步加强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起日本社会深刻变化

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19 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日本社会结构出现显著变化,故本题选D项;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D

3.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

3座大店铺,雇用着 1 000 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 2 000 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 2 000 两,也就是白米 5 000 袋。

5 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 5 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

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 )

A.重农抑商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动摇

解析:材料中只能获取商业发展的信息。从材料中看不出抑制商业的措施,也没提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统治的动摇。

答案:C

4.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解析:题干提供的时间是19 世纪上半叶,这时日本的资本主义已有发展,商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进而使商人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答案:C

5.19世纪中期,美国东印度舰队佩里率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驶入日本德川幕府的咽喉要地浦贺港,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这就是“黑船来航” 事件。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

B.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D.佩里要为天皇从将军手中夺回实权

解析: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日本的腐朽落后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故C 项为根本原因。

答案:C

6.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的标志是( )

A.农民起义不断

B.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统治

C.大盐平八郎起义

D.武装倒幕运动爆发

解析:日本封建社会以武士为统治基础,下级武士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中,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材料二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华丽,生活奢侈商人本在社会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里,甚至于商人中已有

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

材料三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穷困……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手头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 ............ 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

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日本《世事见闻录》

(1) 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作者关于“武士……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

物... ”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 问,经济状况从封建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彼此消长方面分析;变化从新兴地主、商人、武士等阶层的地位上分析。第(2) 问,应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角度去看待。

答案:(1) 状况: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变化:

新兴地主开始出现,商人逐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武士阶层走向没落,要求改变现状,由维护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一支反对幕府统治的力量。

(2) 不正确。作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因素对封建社会冲击的进步性,而是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只看到某些消极因素。

2017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综合检测含解析

(时 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德川幕府建立后,将军颁布法令,规定“江户颁布之一切法令,全国各地均应遵从”“领内政务,应严守清廉,诸事均须依法办理”。由此我们推断() A.幕府的建立推进了政治近代化 B.幕府力图建立法制社会 C.各藩藩主必须听命于幕府将军 D.各藩藩主没有自主权力 解析:选C。“全国各地均应遵从”“诸事均须依法办理”,实质上就是要求各地的藩主在听从将军命令的基础上行政,这是日本幕藩体制的基本特征。 2.1799年,美国商船“富兰克林”号第一次访问日本,船长下令当海岸一旦在望的时候,立即悬起荷兰旗,冒充荷兰船只。船上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宗教书,在临近日本的时候,必须装箱钉死。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日本和荷兰是同盟国家 B.美国的国力不及日本 C.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荷兰是当时世界大国 解析:选C。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与中国、朝鲜、荷兰等国进行通商。因此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答案为C项。 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 B.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中下级武士的处境日益恶化,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表明日本幕府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中下级武士成为反对幕府的一支重要力量。故D项不能反映出来。 4.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解析:选A。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C项不符合当时的实际,B、D两项表述不确切。 5.19世纪中期,日本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①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②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场所 ③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A。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是多重的,既加剧了日本的沉沦,也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使其不得不面向世界。而早在西方入侵以前,日本社会内部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而④与题意不符。 6.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B.西南大名强大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不同的原因: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

高三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复习资料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八 明治维新试题

页眉内容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八明治维新试题.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专题八试题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专题八明治维新 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19世纪中期,首先以武力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 A.“黑船来航”事件 B.1854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 C.《日美亲善条约》签订 D.英、俄、法、荷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3.最终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标志是 A.“黑船来航”事件发生后 B.1854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后 C.日美亲善条约签订后 D.英、俄、法、荷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后4.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现状 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5.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②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③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的统治④美国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6.明治维新前,日本对外实行的政策类似于 A.中国清朝中期 B.沙皇俄国 C.1640年前的英国 D.1789年前的法国 7.倒幕派的主力是 A.中、下级武士 B.西南诸藩的大名 C.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 D.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 8.倒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 A.东京 B.大阪、神户 C.伏见、鸟羽 D.江户 9.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日本出现新兴地主②明治维新开始③倒幕力量取得讨幕密诏④西方列强打开日本的大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10.1853年前的日本和1840年前的中国相比,不同之处是 A.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D.面临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11.1862年,他(高杉晋作——编者)乘千岁九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彼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敌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德川幕府的统治 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 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分析 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 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 情境再现,问题与分析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问题探究法 【教学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教学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德川幕府的统治 (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2)幕府统治政策。 实行幕藩等级制度。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属于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三迅速崛起的日本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三迅速崛起的日本教案含 解析人民版选修1 教材整理1 资本主义的发展 1.表现 (1)19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高潮,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2)以重工业企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发展迅速。 (3)政府扶植大资本家发展为财阀,垄断组织产生。 2.特点 (1)主要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其“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 (2)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形成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 (3)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远不及西方列强。 3.局限 (1)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 4.影响 使日本采取军事手段为国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 [深度点拨] “殖产兴业”政策的特点 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材整理2 君主立宪政体 1.背景 (1)明治政府仿效德国制定宪法,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2)自由民权运动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来推动社会发展。 2.确立

(1)标志:1889年2月,明治政府以天皇“御赐”的形式,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2)内容 性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4)评价 ①进步性:承认人民享有选举权等一些权利和自由。 ②局限性:带有保守和浓厚的封建色彩。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113“学习思考”,读《大日本帝国宪法》有关条款,想一想天皇在日本国家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提示】 天皇作为国家的元首,其职位世袭。大体上仍保持着封建时代专制君主所享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等大权于一身,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天皇也受到宪法中相关条款的制约,并不直接行使统治权,而是通过国务大臣来统治。 教材整理3 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 1.外交:寻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 (1)背景 ①国内 a .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地方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c .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国际 a .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化趋势,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b .日本取得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胜利。 (2)过程 ①日本内阁于1909年就修改不平等条约召开会议。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学设计(吉林省市级优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运用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分析;情境再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难点日本由;3.教学用具;幻灯片;4.标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学过程;【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理解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运用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分析;情境再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历史上曾经有大化改新,通过学习中国唐朝的先进制度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飞跃。从1192年,日本进入长达600多年幕府统治时期;这一封建统治,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阶段性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20210209174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60 分) 1.各国在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上均从实际国情出发,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下列各国发展模式中,政府发挥巨大作用的代表是( ) A. 英国的工业革命 B. 中国的洋务运动 C. 日本的殖产兴业 D. 美国的工业革命解析:英美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主要是私人资本的自我积累。政府发挥具 大 作用的是C D两项,但C项的目的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所以只有D项符合要求。 答案:D 2. 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 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 缺乏民主传统 解析: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归根到底是这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选A项。B、C两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D项错误,主要原因是 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A 3. 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 ①将军②大名③商人④武士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 ,农、工、商和贱民,故答案选C 项,③商人是被统治者。 答案:C 4.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 ) A. 黑船事件 B.大盐平八郎起义 C. “大政奉还”事件 D. “戊辰战争” 解析:A项是明治维新前美国舰队叩关,是日本民族危机的开始,也是明治维新的原因;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学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课标解读】(要求学生阅读)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锁国政策”,顽固维持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美、英、法、俄、荷先后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驻扎军队、开设领事馆,这些条约加剧了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倒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年)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年)。本部分要注意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维新运动从权力之争向学习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名,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攘夷失败促使尊攘派调整策略,打出了“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动吸收西方技术,发展经济。1868年幕府统治终于被推翻,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建立。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 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的实质有人认为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前者主要依据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后者则依据改革的措施和实际效果。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更能认清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维新在形式上是权力之争,但实际上使日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综合检测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综合检测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799年,美国商船“富兰克林”号第一次访问日本,船长下命当海岸一旦在望的时候,立即悬起荷兰旗,冒充荷兰船只。船上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宗教书,在临近日本的时候,必须装箱钉死。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日本和荷兰是同盟国家 B.美国的国力不及日本 C.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荷兰是当时世界大国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9年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后期,其与中国一样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与中国、朝鲜、荷兰等国进行通商贸易,所以才会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选C项。 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佩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解析:选D。“马修·佩里”暗示黑船事件,使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险,“唯一”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亚洲最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和建立民主政治的国家,随着国力增强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3.与下面图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明治维新 C.南北战争D.德国统一

解析:选B。图片中的“脱亚论”是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于明治维新时期在日本《时事新报》上发表的著名短文,故选B项。 4.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发展“样板企业” B.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 C.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企业 D.大资本家控制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治维新中日本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了“殖产兴业”的政策,即先由政府设立“样板企业”,然后以低价将“样板企业”转让给私人大资本家,从而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故而大资本家控制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答案选D项。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5.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可知,“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A.学习西方以助文明开化 B.推翻幕府以建立近代国家 C.针砭时弊以商开国大计 D.尊崇天皇以推行军国主义 解析:选A。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鹿鸣馆是一所“欧式风格”的会馆,其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才,他们极力促使日本学习西方,推动日本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 6.一位明治元勋说:“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此语说明() A.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B.明治维新的首要目的是建立海陆军 C.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对外侵略扩张 D.明治维新的实质是变日本为军事强国 解析:选C。根据材料“开拓朝鲜之釜山港”可知,日本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对外侵略扩张,故C项正确。 7.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8-4《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01

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问题比较方式进行,同时配合质疑答疑、原始史料阅读、论从史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让学生学会用历史辩证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方式进行教学,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日本不仅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而且也走向了侵略亚洲邻国的过程。1889年日本制订了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宪法,这部宪法显示了日本政治体制是什么特点?明治维新与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宪法颁布的背景: 明治维新时,农民负担过重,起义不断;中小资产阶级不满政府对大资本家的扶持政策;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动”的广泛影响。19世纪80年代初,有20多万人在请愿书、建议书上签名。民权理论家纷纷拟定宪法草案,写入了“政府违背宪法时,日本人民可以不服从它”、“政府蹂躏人民自由权利时,人民可以推翻它”等内容。藩阀惊呼“出现了法国大革命前的情景。”

(藩阀:领导倒幕运动的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以后长期垄断国家主权,他们出身于长州、萨摩等藩,称为藩阀。)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稳定社会局面,制订宪法。 2)宪法特点: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具有军国主义和君主权力的特点。 3)宪法内容:P118—119 ①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什么叫君主立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制度特点?),但“天 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享有绝对的权力,有批准法律、颁布法律效力的“敕令”、任免大臣、召集和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的权力; ②日本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③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并对议会权力作具体规定; ④设内阁和枢密院; 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议会: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二战的两大元凶。 4)评价: A.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掌握在天皇手中,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B.宪法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表面上依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D.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度。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富国强兵 提问: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的有利因素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指出:19世纪后半期,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列强加紧分割世界,在亚洲,中国是其主要目标,日本利用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抓住机遇加紧推行维新改革,发展资本主义。随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时练习卷:专题8明治维新2明治维新的举措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1.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3.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4.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5.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表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6.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以天皇的名义,把在京的56名藩知事召至宫中,宣读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7.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A.旧公卿——皇族 B.大名——士族 C.下级武士——平民 D.商人——平民 8.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9.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 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材料最一致的是( ) 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文明开化 D.中体西用 10.(图文探究)仔细观察下图:

人民版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人民版选修1 历史条件德川 幕府 的腐 败封 建统 治 表现影响 政 治 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 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 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 市场的形成 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 皇、士(将军、大名、中 下级武士),农、工、商、 贱民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 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 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 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 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 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 础已开始动摇 外 交 采取“锁国政策” 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发展 资本 主义 萌芽 产生 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 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西方 列强 的殖 民侵 入 原 因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和掠夺原料 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过 程 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黑船事件” 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 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 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 影 响 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3、更加暴露幕府腐朽、虚弱,使之成为众矢之 4、社会阶级结构进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 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 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 5、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 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 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尊王 攘夷 运动 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 和对内镇压 时间1860“樱田门事件”----1864 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领导与主 要参与者 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结果 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 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2012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八日本明治维新

2012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知识: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评价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2.能力: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日本明治维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敢于变革的精神。【学习重难点】 通过材料归纳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必要性、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学习过程】

二、重点突破 1、试以史实说明,明治维新展开后,日本工业化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技术、原料等条件是怎样解决的 2.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 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社会矛盾? (2)改革中日、俄两国在政治体制、工业化、军队建设方面有哪些相同点? (3)改革后日、俄两国均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其共同的根源是什么? (4)日、俄在对外扩张中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导致了20世纪初日俄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原因何在? 三、巩固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一一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4分) (3)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4分) (4)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2分) 2、材料一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品店之资,

单元测试{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第八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一个署名武阳隐士的作者在写于1816年的《世事见闻录》中说:“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很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将军的赏赐物,也被送进当铺……”这种状况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社会形成的冲击 B.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社会日趋衰落 C.幕府专制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武士腐烂的生活使他们日益入不敷出 2.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开始于1185年的日本幕府统治在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是() A.明治政府的维新B.倒幕运动的胜利 C.“大政奉还”D.戊辰战争的胜利 3.下图描绘了1854年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第一个条约时的情景。这个条约() ①签约的另一方是美国②是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③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④刺激了列强侵略日本的欲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某校园内贴出一张关于《高杉晋作》的电影海报,以下是四位学生在观看海报时发表的议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值得一看!他是日本的维新志士,曾组织“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 B.值得一看!他是日本的名人,他亲自指挥军队推翻了幕府的反动统治 C.没啥看头!他只是一个武士而已,听说他只会搞什么暗杀等社会活动 D.还是看一下为好!据说他是日本幕府的将军,是他引来了西方侵略者 5.明治政府在维新期间,对幕府时代的旧体制进行了扫荡,实行“四民平等”就是其重要措施。下列对该措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四民平等”的实行是历史的重大进步

专题八 明治维新

专题八明治维新 一、内容标准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二、构建体系 三、知识疏理 (一)历史背景 1、政治: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3、外交:黑船来航事件(列强侵入日本),使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4、前提: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建立。 (二)基本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⑴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⑶派出了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⑴方针:第一阶段:大力创办官营企业;第二阶段: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⑵特点:政府扶植和保护大资本家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 ⑴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⑵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⑶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 ⑷扶植军事工业。 ⑸建立起了近代警察制度。 4、文化: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⑴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⑵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⑶社会习俗方面大力推行西化。 (三)评价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进步性: ①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通过对外掠夺,加快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②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③明治维新使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 3、局限性: (1)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2)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四、重难点突破

最新课标实验版选修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最新课标实验版选修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导学案(人教版选修1)(教师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二、学习重点: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三、学习难点: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自主学习】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建立: 17 世纪初,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2.统治政策: (1)等级制度:士、农、工、商、“贱民”。 (2)锁国政策: ①目的:防止外部势力的入侵。 ②内容: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同、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3、开始动摇: (1)资本主义萌芽。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日益繁荣,出现了三井等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2)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 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屈身从事工商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二、黑船事件 1.基本情况: 1853 年,美国人佩里率领一只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2.后果:佩里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1)条约性质: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2)条约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同样享受。 (3)影响:随后, 英国、俄国、荷兰和法国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签订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表现: (1)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欧美国家向日本大量倾销廉价工业品 ,掠夺生丝、棉花等原材料 ,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大量工人失业。西方商人大量套购黄金,钱价下跌,物价暴涨,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许多地方农民和贫困市民起义,社会危机加剧。 (2)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