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蔡觉平;李建新;刘乃安

【期刊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028)005

【摘要】CDMA作为一种多址接入技术在无线数据网络中已广为应用.文中在多码CDMA 和单码CDMA 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多码CDMA 和单码CDMA 在分组数据网络中的随机多址接入模型,并对其吞吐率特性和归一化时延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扩频码数目、长度均相等并且匹配滤波器分辨率为1 chip 时二者具有相同的吞吐率和归一化时延特性.

【总页数】4页(562-565)

【关键词】宽带接入;多码CDMA;单码CDMA

【作者】蔡觉平;李建新;刘乃安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4.42

【相关文献】

1.CDMA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研究 [J], 蔡觉平; 李建新

2.用于多载波码分多址接入(MC-CDMA)系统的基于最小特征值技术的用户识别检测器 [J], 王春江; 刘元安

3.单码CDMA多址接入技术研究 [C], 李建新; 郭峰; 刘增基

4.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技术(二):码与多址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上)[J], 王世顺; 戴美秦

移动通信技术参考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与练习题 1-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那些特点? 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能够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移动通信的特点是通信双方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可靠、安全的通信。频率 1-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答: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第一代通信技术(1G)、第二代通信技术(2G)、第三代通信技术(3G)。特点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小、频率较低、语音质量较差、自动化程度低。第一代通信技术(1G)的特点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制式不统一、互不兼容、难与ISDN兼容、业务种类单一、移动终端复杂、费用较贵。第二代通信技术(2G),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和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技术(CDMA)等技术、多种制式并存、通信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全球漫游、系统带宽有限、数据业务单一、无法实现高速率业务。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特点是能提供多种多媒体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能实现全球漫游、有足够的系统容量等。 1-3 试述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答:未来移动通信将呈多网络日趋融合、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发展趋势。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是功能一体化的通信服务、方便快捷的移动接入、形式多样的终端设备、自治管理的网络结构。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如何?试述各部分的作用。 答: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交换控制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无线收发信机的作用是负责管理网络资源,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用户之间的连接,传输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交换控制设备的作用是实现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移动台的作用是实现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 1-5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那些?各有何特点? 答: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无线寻呼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越区交换、自动和人工漫游、计费及业务统计功能。无线寻呼系统的特点是即可公用也可专用。无绳电话系统的特点是携带使用方便。 1-6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有那些? 答: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有移动台、基站、调度台以及控制中心组成。 1-7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及相互间的区别有那些? 答: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制、半双工制、双工制。单工制的优点主要有:1、系统组网方便2、由于收发信机的交替工作,所以不会造成收发之间的反馈3、发信机工作时间相对可缩短,耗电小,设备简单,造价便宜。单工制的的缺点是:1、当收发使用同一频率时,临近电台的工作会造成强干扰2、操作不方便,双方需要轮流通信,会造成通话人为的断断续续3、同频基站间的干扰较大。半双工制的优点主要有:1、设备简单、省电、成本低、维护方便,临近电台干扰小2、收发采用异频,收发频率各占一段,有利于频率协调和配置3、有利于移动台的紧急呼叫。半双工制的缺点是移动台需按键讲话,松键收话。使用不方便,讲话时不能收话,故有丢失信息的可能。双工制的优点有:1、频谱灵活性高2、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试题与答案教程文件

专业:移动通信科目:移动通信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GSM网络结构中,Abis接口是()的接口 A.MSC与HLR B.MSC与VLR C.MSC与BSC D.BSC与BTS 答案:D 2.对讲机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半双工通信 B.全双工通信 C.单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A 3.GSM系统对于话务量密集的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六列向小区。此时需要采用()度定向天线 A.360 B.60 C.180 D.120 答案:B 4.实际工程一般要求天线间距大于()倍信号波长 A.2 B.5 C.10

答案:C 5.GSM网络一般采用列向小区,即天线采用()度定向天线,把基站分成3个扇形小区 A.360 B.120 C.180 D.60 答案:B 6.CDMA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 A.1~2 B.100~200 C.1000~2000 D.10~20 答案:D 7.GSM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左右 A.4 B.2 C.3 D.1 答案:B 8.GSM系统信号带宽为()KHz。 A.200 B.2 C.20

答案:A 9.有线电视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全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半双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B 10.GSM规范中规定:邻频道干扰保护比,C/I > 负()dB A.6 B.9 C.12 D.3 答案:B 11.无线电广播采用()方式 A.CDMA B.SDMA C.TDMA D.FDMA 答案:D 12.GSM是一个典型的()多址系统 A.FDMA B.TDMA C.SDMA D.CDMA

答案:B 13.GSM网络结构,A接口是()之间的接口A.BSC与BTS B.MSC与VLR C.MSC与HLR D.MSC与BSC 答案:D 14.无线广播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三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全双工通信 D.半双工通信 答案:B 15.GSM规范中规定:同频道干扰保护比,C/I >()dB A.6 B.3 C.12 D.9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3G技术要求有哪些() A.支持多媒体业务 B.上下行不对称 C.速度按需分配 D.OFDM

OFDM几种多址接入技术的分析

OFDM几种多址接入技术的分析 引言 通信技术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各种业务信号高效率、高速率的可靠通信。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技术因将整个信道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一子信道用子载波调制时,允许相邻子载波之间有很大程度的重叠,频谱利用率高; OFDM技术通过串并转换过程将高速传输的数据变为较低速率的传输,从而使传输信道具有平衰落特性,可有效地克服信道频率选择性的影响,减少ISI对系统性能的影响;OFDM实现调制与解调不同于传统的调制方式,而是通过FFT的正、逆变换实现的,系统实现的复杂度不高。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址方式允许多个移动用户同时共享有限的频谱资源。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有效带宽的三种主要接入技术。OFDM和多址技术的结合能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有限的无线频谱,从而获得较高的系统容量。在这些多址技术中,CDMA 以其诸多的优点,并可提供比FDMA和TDMA更高的系统容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中采用的多址接入方式,因此CDMA和OFDM结合的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 点问题之一。多载波CDMA不仅可以满足多用户共享频率资源,而且同时可以减少码间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OFDM-FDMA OFDM-FDMA多址接入方案将传输带宽划分成正交的子载波集,通过将不同的子载波集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可用带宽资源可灵活的在不同移动终端之间共享,从而避免了不同用户间的多址干扰,如图1,图2所示。每个用户经历不同无线信道的干扰,可以通过只将具有高信躁比的子载波分配给每个用户来实现。这是一种以频率来区分用户的多址接入方式。 设系统共有M个用户,每个用户使用N个子载波,则系统中共有M×N个子载波。对于第m(m=1,2,…,M)个用户来说,该用户的输入数据先进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交织,然后将交织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 20 世纪70 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从此以后,移动通信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而19 世纪70 年代末,国际上出现的蜂窝汽车电话标志着公众 移动通信又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各种蜂窝系统在各国的应用,制式五花八门,不能兼容互通,于是开发人员开发了GSM 数字蜂窝系统。 其中码分多址技术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码分多址技术是当今通信界关注的大热点,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国际标准技术。它为解决频率资源紧缺这一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提供了理想途径,为移动通信提供了质量最高, 成本效益最好的方案。码分多址技术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是当今最先进和最具市场潜力的通信技术,已被公认为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一.多址技术简介 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各用户之 间通信的技术。多址技术多用于无线通信,又称为“多址连接”技术。多址技术分为 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空分多址(SDMA)。频分多址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如TACS模拟通信采用的是频分复用技术;时分多址是以不同时隙实现通信的,如GSM数字通信采用的是频分复 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的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来实现通信的,如CDM采A 用码分多址技术;空分多址则是以不同方位信息实现多址通信的。 .多址技术的特点 1.频分多址(FDMA)技术 频分多址技术是让不同的地球通信站占用不同频率的信道进行通信。各个用户使用着不同频率的信道,所以相互没有干扰。早期的移动通信就是采用这个技术。其特点为: 1)以频道区分用户地址,一个频道可传输一路模拟或数字话路。 2)技术成熟,易于模拟系统兼容,对信号功率控制要求不严格。 3)频率规划复杂,在系统设计中需要严格的频率规划,是频率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4)基站复杂庞大,重复设置收发信设备,基站有多少条信道就需要多少部收发信机,设备多且容易产生信道间的互调干扰。 5)越区切换复杂。在频分多址中,当话音信道被分配好以后,基站和移动台都是连续输出的,所以在发生越区切换时,必须把信道从一个频率切换到另一个频 率,传输会发生瞬间中断。对于数据传输,这样的切换方式会引起数据丢失。 6)总的来说,频分多址技术不适宜大容量系统使用。和其他多址方式相比,频分多址方式的系统容量要小于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2.时分多址(TDMA)技术

最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2.2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2.3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

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原理及仿真

题目: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原理及仿真实现 英文题目:The Research of Multi-access technologies principle and simul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院系 专业 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实训地点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MATLAB的仿真 (6) 2.1 MATLAB介绍 (6) 2.2 Simulink介绍 (6) 第三章多址技术的建模仿真及实现 (7) 3.1频分多址 (7) 3.1.1频分多址的原理 (7) 3.1.2频分多址系统的仿真及实现 (7) 3.2时分多址 (10) 3.2.1时分多址原理 (10) 3.2.2时分多址的建模与仿真实现 (12) 3.3码分多址 (14) 3.3.1码分多址的原理 (14) 3.3.2码分多址仿真模型图 (14) 参数设置 (16) 实验结果分析 (24) 频分多址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24) 时分多址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24) 码分多址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24)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8)

摘要 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个用户之间的通信技术。多址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现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多址技术就有三种,即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 由于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在20世纪80年中期,不少国家都在探索蜂窝通信系统如何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变。通信系统的研究经过FDMA和TDMA和实现正在研究的CDMA,CDMA蜂窝通信系统至问世以来,受到了许多的支持和赞同。目前,发展非常迅速,已成功运用于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其优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论文是用MATLAB建模和仿真,分别对FDMA、TDMA、CDMA进行了研究,以更好地对比其各自的有缺点,FDMA频率准确、稳定,信号占用的频带宽度在信道范围以内,TDMA准确同步,在指定的时隙内完成了接受和发射的任务。CDMA利用码组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来研究,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利用不同的码组区分信号,利用率最高,有更大的通信容量,必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MATLAB仿真

各种多址方式

第六章各种多址方式 多址接入和广播 使用公共的媒质连接多个通信设备,不象交换是在各媒质之间交换转发。 通过公共的媒质实现一对多广播、多对一的多址接入。节点只有一个公共收、发设备和 相应的缓存器。 多址方式:时分多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 信号工作总是要占一定时间、频带和功率的。多址信道的划分从时间、频率、功率三个轴上进行。 时分多址:组成一定的时间结构,形成帧帧是由时隙组成的,每个用户分配一个时隙。 1 2 一般一个用户时隙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导引:针对非连续信号,用于建立接收同步,尽可能缩短同步时间。 突发字:巴克码,标志信息的开始,自相关性极好。 帧头:维持通信,传输勤务、信令。 信息:用户信息。 校验:如CRC校验,用于碰撞检测。 保护: 频分:构成一定的频谱结构。 划分频带,每用户一个频道,频道之间要有保护间隔。 由于存在带外辐射:产生邻道干扰 对带外辐射有一定要求,在一倍频程处,信号能量应衰减10?20dB。 经过非线性设备会增加带外辐射,出现交调干扰,产生串话现象 FDMA t

解决方法:采用恒定包络信号。 码分:所有信号都在共同的频带和时隙上发射,按不同的码型调制接收信号的格式: K a j t - j b i t -,i cos w o t i 二 a j t - .i :码型信号 b j t —切:信息cos W ot:* :载波 希望格式之间的相互干扰越少越好,即 a j t - .j a j t - .j dt =0就可保证相互间干扰为0 要找到这样的码型,即对任意的,任意的旋转方向即正交的多对码是不太容易的,这 是一种理想的状况。 解决方法1使尸j,即整个系统是同步的,在广播型的网络中可以实现,但是对于不同源的多址接入则不能做到。 解决方法2:使上述的互相关值尽可能地小,不一定非为0。 假设信息带宽为r b,公用信道带宽为 5。 定一个量,n二上,如果互相关值接近丄就可以使相互干扰降到丄,这样的系统称为 r b n n “准正交系统”。 码分系统中近远干扰韭常严重,即距离接收站远近不同的发射站之间的干扰。 前面曾经提到:地面电磁波与r4成反比。 如果二者的发射功率是相同的,那么距离接收端0.5米和10米的两个手机的接收 功率相差52dB。 当n=1000时,要求丄=10-3,与52dB相比很小,因此近远干扰极为严重。 n 因此,在码分系统中功率控制是必须的。要求近的站功率小些,远的功率大些,发射功率要随距离发生变化,一般要能控制到90dB。 三种体制争论的焦点: ①频带利用率的高、低 频带资源有限,是宝贵资源。 ②系统容量的大小 系统容量要大。 TDMA系统的容量取决于: (1)时隙的个数 (2)受到的干扰(邻区干扰、外来干扰) FDMA系统的容量取决于: (1)频道的个数 (2)受到的干扰(邻区干扰、外来干扰、邻道干扰) CDMA系统的容量取决于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 20 世纪 70 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从此以后,移动通信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而19 世纪 70 年代末,国际上出现的蜂窝汽车电话标志着公众移动通信又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各种蜂窝系统在各国的应用,制式五花八门,不能兼容互通,于是开发人员开发了 GSM 数字蜂窝系统。 其中码分多址技术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码分多址技术是当今通信界关注的大热点,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国际标准技术。它为解决频率资源紧缺这一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提供了理想途径,为移动通信提供了质量最高,成本效益最好的方案。码分多址技术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是当今最先进和最具市场潜力的通信技术,已被公认为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一.多址技术简介 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各用户之 间通信的技术。多址技术多用于无线通信,又称为“多址连接”技术。多址技术分为 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频分 多址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如TACS模拟通信采用的是频分复用技术;时分 多址是以不同时隙实现通信的,如GSM数字通信采用的是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 的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来实现通信的,如CDMA采用码分多址技术; 空分多址则是以不同方位信息实现多址通信的。 二.多址技术的特点 1.频分多址(FDMA)技术 频分多址技术是让不同的地球通信站占用不同频率的信道进行通信。各个用户使用着不同频率的信道,所以相互没有干扰。早期的移动通信就是采用这个技术。其特点为: 1)以频道区分用户地址,一个频道可传输一路模拟或数字话路。 2)技术成熟,易于模拟系统兼容,对信号功率控制要求不严格。 3)频率规划复杂,在系统设计中需要严格的频率规划,是频率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4)基站复杂庞大,重复设置收发信设备,基站有多少条信道就需要多少部收发信机, 设备多且容易产生信道间的互调干扰。 5)越区切换复杂。在频分多址中,当话音信道被分配好以后,基站和移动台都是连 续输出的,所以在发生越区切换时,必须把信道从一个频率切换到另一个频率,传输会发生瞬间中断。对于数据传输,这样的切换方式会引起数据丢失。 6)总的来说,频分多址技术不适宜大容量系统使用。和其他多址方式相比,频分多 址方式的系统容量要小于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2.时分多址(TDMA)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单工制: 单工制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交替工作 2.双工制: 双工制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 3.SDMA:空分多址指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别不同的用户。 4.大区制: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就是早期采用的,它一般设有一个基站,负责服务区内移动通信的联络与控制。如果覆盖范围要求半径为30km~50km,则天线高度应为几十米至百余米。发射机输出功率则应高达200W。在覆盖区内有许多车载台与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它们之间也可直接通信或通过基站转接通信。 5.小区制:将一个大区制覆盖的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Cell)中设立基站(BS),与用户移动台(MS)间建立通信。 6.频率复用:在频分制的蜂窝系统中,每个小区占用一定的频道,而且各个小区占用的频道就是不同的。假设每个小区分配一组载波频率,为避免相邻小区之间产生干扰,各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应不相同。因为频率资源就是有限的,所以当小区覆盖不断扩大,小区数目不断增加时,将出现频率资源不足的问题。 7.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就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其主要功能就是对于本MSC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与管理。 8.FDMA:总频段分成若干个等间隔频道(信道),不同信号被分配到不同频率的信道里,发往与来自邻近信道的干扰用带通滤波器限制,这些频道互不交叠,其宽度应能传输一路语音信息,而在相邻频道之间无明显的串扰。 9.TDMA:指一个信道由一连串周期性的时隙构成,即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无论帧或时隙都就是互不重叠的),然后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使各移动台在每帧内只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与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个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台的信号而不混扰。 10.CDMA:指用一组正交码区分不同用户,实现多用户共享资源。每一个信号被分配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扩频,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伪随机序列里。在接收机里,信号用相关器加以分离,这种相关器只接收选定的二进制序列并压缩其频谱,凡不符合该用户二进制序列的信号,其带宽就不被压缩。结果只有有用信号的信息才被识别与提取出来。 1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二、简答题 1.什么就是移动通信?简述其主要特点。 答:移动通信就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就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移动通信主要特点有: (1)移动台的不断运动导致接收信号强度与相位随时间、地点而不断变化,电波传播条件十分恶劣。 (2)移动形成的多普勒频移将产生附加调制。 (3)强干扰情况下工作。 (4)移动通信的用户数量大,应采取各种有效利用频率的措施。 (5)移动台随持有者经常移动,故移动通信特别必需具有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访问等跟

5G移动通信的新型多址复用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高级数字通信》课程报告 开课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姓名:王坤 学号: Y30150585 任课教师:袁伟娜 2015年 11月

5G移动通信的新型多址复用技术 摘要: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技术因具有灵活的资源分配、高的谱效率、较强的抗双选择性衰落的能力、较好的解决了高速率无线通信和复杂均衡接收技术之间的矛盾,已成为5G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OFDM系统即是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中选择矩形脉冲作为滤波器的一种特例,不过由于其选用时域矩形脉冲,虽然在时域具有良好局域化性质但频域却无限扩展,导致系统性能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因此在某些场合并不适用,需要考虑性能更全面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 关键字:5G通信,滤波器组,OFDM,FBMC Abstract:Filter bank multicarrier (FBMC) techn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re technology of 5-generatio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its ability of flexible resource allocation、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anti-double-selective fading channel and better re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high-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complicated equalization. OFDM is a special case of FBMC which chose a rectangular pulse as the sending and receive filter, the rectangular pulse is a time-limited pulse, but with unlimited frequency domain expansion, therefore it has the capacity of ant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but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is a serious shortcoming. And so in some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is a need to consider a more comprehensive FBMC technology. Keywords:5-generation communication,filter banks,OFDM,FBMC 1.引言 早期的无线通信主要用于船舶、航空、列车、公共安全等专用领域,用户数量很少。20世纪60年代,贝尔实验室提出了蜂窝的概念,使无线通信摆脱了传统的大区制结构,为无线通信的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几十年时间里,无线通信系统从第1代发展到了第4代,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并随着多媒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技术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视频、图像、数据的通信业务需求逐渐增大,传统的以语音通信为主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正在演进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如LTE-A[1] (LTE-Advanced)已经提出系统基本指标:下行峰值速率1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上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分别达到15Mbps/Hz和30Mbps/Hz。其系统带宽将从1.5Mhz到20Mhz,并且通过载波聚合技术最大能聚合带宽高达100Mhz。因此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要求就是要在较宽的频带内提供稳定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并且尽可能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提升频谱效率。

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无线真题整理

. 2018年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无线》真题 一、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一到问题四,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无线通信是通信领域中极具活力、富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通信方式,它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社会,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问题1(9分,每空1分。将应填入(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电波在空间传播时会产生各种传播模式,无线电通信中主要的电波传播模式.由()、()和空间波三种。 天线的极化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天线的极化方式有三种,()、()和圆极化。 天线的特性由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来描述,机械特性包括:天线的形状、尺寸、材料、重量、可靠性等,电气特性包括天线的()、增益、极化方式、输入阻抗()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地面反射、大气折射以及障碍物阻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接收端的信号衰落,当衰落使接收信号电平缓慢起伏,则称为慢衰落。慢衰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阴影效应和大气折射,反之,当衰落时,接收信号电平快速起伏,则称为快衰落,快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由于移动台处于移动状态,因而接收信号中存在附加的频率变化,产生()效应,运动速度越快、工作频率越高,影响就越大,当两个移动台距基站的距离不同,却以相同的功率发送信号时,基站接收到的来自远端移动台的有用信号将可能淹没在近端移动台所发送的信号之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效应 问题2(5分,每题1分。请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将√(判为正确)或硜?判为错误)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1)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频段是特高频UHF频段,特高频UHF频率范围是300MHZ到3GHz () (2)驻波比是衡量匹配程度的一个指标。() . . (3)dBi和dBD是天线增益的值(功率增益),两者都是一个相对值,dBd的参考基准为理想电源,dBi参考基准为半波振子。() (4)在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存在多径传播,产生时延扩展,在接收端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时间延迟,使号发生多址干扰。()

多址接入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对RFID技术的深远影响

72 2006 / 2-3 TRANSPOWORLD TRANSPOWORLD 智能交通

种算法由于卡与卡之间不能保持同步关系,发生“部分碰撞”的机会较多,性能不如 “时隙Aloha”。 TTO型多址接入方式 TTF还有一个变种,称为标签只讲(Tag Talk Only)方式。TTO和TTF不同,在读卡的过程中,读写器不需向标签发送任何命令加以干预(对TTF而言,读写器可在正确收到某一个标签发来完整、正确的信息后,可以发出指令让它回到休眠状态,以减少以后识别其他标签时发生冲突的机会)。以TTO模式工作的标签可以采用更高的码速率向读写器播发信息。即使TTO方式的碰撞机会高于TTF方式,但增加数据发送率能使读写器有高得多的读卡机会,足以抵消增加冲突机会(和TTF相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许多应用场合下,TTO会比TTF有更优越的总体性能。 RFID多址接入方式的比较情况 根据上面对多种多址接入方式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RTF模式工作的读写器在读卡时,为完成读卡任务,由读写器发送命令的频繁程度(密集程度),明显比TTF方式要高得多,特别是当空域中存在多块卡时更是如此。用占空比(duty cycle)这个指标来衡量,RTF比TTF的读写器发送询问信号的占空比高得多。有资料显示,从频域来看(时域的占空比可映射到频域的占用程度),RTF对频谱的占用比TTF高十几倍(RTF为200KHZ,而TTF仅为12.5KHZ),而读写器频带占用量低,这对降低读写器之间相互干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防止位于收费站相邻车道安装的读写器之间的无意干扰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TTF和TTO的读卡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多址接收技术的发展促进RFID的技术飞跃 多址接入技术的持续发展,是RFID在各种领域扩展应用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新 问题、新需求所牵引的结果。多址接入 技术由RTF到TTF进而发展到TTO,使RFID 的实际应用有了突破性的飞跃。 由RTF过渡到TTF或TTO,使电子标 签的总体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让人对无 源电子标签的性能与能力的认识上升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表现在如下方面:  通信距离由RTF制式下的6m~7m提 高到TTF制式下的20m。 距离得到很大的提高得益于两个因 素。第一,TTF简化了芯片的电路组成并 把结构存贮器的空间降到最低的程度,因 此需要微波场提供的能量降到最低。第 二,工作在这种体制下的读写器的接收机 信息带宽比工作在RTF制式下的接收机信息 带宽降低数倍(只需为12.5KHZ左右,后者 所需的带宽为200KHZ以上)。在TTF及TTO 制式下为何其上行信息占用频带如此低(虽 然上行传输速率可能维持在256kb/s这样高 的速率),不在本文作进一步介绍。  TTF标签的识别速率有很大的提 高,从RTF标签的每秒30个提高到每秒 120个。达到如此高速率得益于采用新的 抗冲突方式,上行数据传输速率有条件 地大幅度提高,从工作在RTF时的30~ 40kb/s提高到256kb/s。在如此高的上行 数据传输速率下工作的TTF系统,能在通 信空域内驻留有大量电子标签(例如可多200 个)的情况下,读卡速率没有明显下降(如 120个/秒)。 而面对空域内多达200个标签的RTF系 统,要对其完成识别可能需要数分钟的时 间。  TTF读写器占用的频带仅有12.5KHZ 左右,而RTF读写器占用频带200KHZ,两者 相差17倍。TTF模式的读写器绝大部分发射 的能量是为电子标签供电。只在正确收到标 签发来的信息时以非常少量的数据作为回 答,下行的信息量比RTF方式大为缩减。 我们知道RFID系统中,读写器辐射功 率的强度比标签后向散射产生的功率要高60db (距离1m时),标签后向散射的能量对环境的 影响(或造成系统干扰)微乎其微。 辐射引起干扰的干扰源由读写器造 成,而读写器占用频谱的大幅度下降(比 RTF时下降17倍左右)无疑对改善系统内的 电磁兼容性产生明显的良性影响,使有限 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得以充分发挥,特别避 免两台临近读写器之间的无意干扰有明显的 积极意义。这点避免高速公路相邻阵道的 相互窜扰及在物流大量应用的领域,优越 性更突出。  基于TTF的芯片及读写器由于通信协 议的大幅度简化,同一块晶片切割出的芯 片成数倍的增加,电路组成与结构也变得 十分简单。因而制造TTF的RFID系统的造 价得以大幅度下降,十分有利于RFID向各 个领域的扩展与渗透,使RFID更加“平民 化”,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提升物流业 与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可见一种微观的科技进步对于生产力 的提高和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无 可估量的作用。 结 论 从以下的实际数据可以领悟出,由于 多址接入技术的发展,给RFID技术带来多 大的发展潜力。 据外国文献披露,获得以下实验结 果: 在一辆车的不同部位安装总数为五块 TTI标签,并以80km/HR,120 km/HR及160 km/ HR的速度通过龙门架下的车道,在5.7m高 度处安装有一个EIRP值为4W的TTI读写 器,读写器对这辆车上的各个标签识读结 果如下: 在80 km/HR时对五块卡上的成功读 卡总次数共40次; 在120 km/HR时对五块卡上的成功读 卡总次数共22次; 在160 km/HR时对五块卡上的成功 读卡总次数共11次; 在160 km/HR同时对五块卡进行通信 时,所有卡都能有一次以上的正确识读。 本文作者系四川新源科技公司技术总监 《交通世界》73 2006 / 2-3

局域网MAC层使用的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局域网MAC层使用的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10 月25 日

局域网MAC层使用的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一、局域网概述: 1.1关于局域网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是将分散在有限地理范围内的多台计算机通过传输媒体连接起来的通信网络,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局域网(LAN)具有以下特点: ①地理分布范围较小,一般为数百米至数公里,可覆盖一幢大楼、一所校园或一 个企业。 ②数据传输速率高,一般为10、 100Mbps,目前已出现速率高达1000Mbps 甚至更高的局域网。 ③误码率低,一般在10-11~10-8。这是因为局域网通常采用短距离基带传输 可以使用高质量的传输媒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 ④以PC机为主体,包括终端及各种外设,网中一般不设中央主机系统。 ⑤一般包含OSI参考模型中的低三层功能,即涉及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的内容。 ⑥协议简单、结构灵活、建网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扩充。 IEEE 802委员会给出的下图所示的局域网参考模型中只包括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细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层)及媒体访问控制层( MAC 层)。IEEE802协议体系由一系列标准协议构成,包括802.1、802.2、 802.3、 802.4、 802.5、802.6、 802.7、 802.8、802.9、 802.10、 802.11、 802.12、 802.14、 802.15、802.16 、802.20 等一系列协议。 IEEE802协议体系中,局域网在实现时,物理层及MAC层由网卡内的硬件及软件来完成,而LLC层以上各层均由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对于采用不同协议的局域网,它们仅在MAC 层及物理层相异,而上层都保持一致,这使得网络互连性及兼容性大大提高,也是网络易于更改、升级。 1.2局域网的MAC层

无线通信专业复习题

无线通信专业 第一部分无线通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超短波通信只能靠直线方式传输,传输距离约()km。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A 2.超短波通信工作频带较宽,可以传送()路以下的话路或数据信号。A.20 B.30 C.40 D.50 答案:B 3.()通信利用对流层大气的不均匀性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可以进行 散射通信,每个接力段可长达数百公里。 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 答案:D 4.微波通信可用于高达()路甚至更多的大容量干线通信。A.960 B.1800 C.2700 D.3600 答案:C 5.长波通信(包括长波以上)主要由()传播,也可在地面 与高空电离层之间形成的波导中传播,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公里甚至上万 公里。 A.天波B.地波C.空间波D.流星余迹 答案:B 6.短波通信也称高频通信,主要靠()传播,可经电离层一次或数次反射,最远可传至上万公里。 A.天波B.地波C.空间波D.流星余迹 答案:A 7.()即直达波,沿视距传播。 A.地波B.天波C.空间波D.大气层波 答案:C

8.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 A.工作频带宽 B.天线尺寸大 C.传输距离远D.主要靠天波传播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由()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A.振荡器B.放大器C.调制器D.解调器 答案:ABC 2.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A.发射机B.发射天线C.接收天线D.接收机 答案:ABCD 3.属于微波通信范畴的有()。 A.广播通信B.散射通信C.导航通信D.流星余迹通信 答案:BD 三.判断题: 1.超短波通信的工作频带较窄,可以传送30路以下的话路或数据信号。 () 答案:错 2.无线电通信,存在易于截获、窃听等问题,对重要保密通信,应采取 终端保密措施。() 答案:对 3.微波通信可进行短距离接力通信。() 答案:错 第二部分无线通信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通过改变高频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使其随着基带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来实现的。

三种多址方式特性比较(借鉴类别)

一、研究问题:FDMA、TDMA、CDMA三种多址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二、概念: 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各用户之间通信的技术。多址技术多用于无线通信。多址技术又称为“多址连接”技术。 FDMA:把信道频带分割为若干更窄的互不相交的频带(称为子频带),把每个子频带分给一个用户专用(称为地址)。这种技术被称为“频分多址”技术。 FDMA示意图 TDMA:把时间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段(帧),再将帧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隙(信道)与用户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依据时隙区分来自不同地址的用户信号,从而完成的多址连接。 TDMA示意图 CDMA:当以传输信号的码行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码分多址。

CDMA示意图 三、特性比较概括 FDMA TDMA CDMA 实现的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干扰问题需克服的干扰较 多抗干扰能力强 自身多址干扰 容量带宽利用率低容量灵活性 大 系统容量大越区切换较为复杂和困难切换简单软切换实现 四、详细比较分析 1.实现技术: FDMA是利用频分多址接入技术,以频谱作为信号的分割参量,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即一个用户占用一个信道;TDMA则是利用时分多址接入技术,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时隙,每个时隙即是一个信道,达到各路信道在时间轴上不重叠,信号不互相干扰;CDMA它作用的对象是地址码,使用码分多址接入技术,CDMA一种多路方式,多路信号只占用一条信道,故其能极大的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2.干扰问题: FDMA系统内的来自自身的干扰比较多,主要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道干扰。由于FDMA系统内的非线性器件产生的各种组合频率成分落入本频带接收机通带内造成对有用信号的干扰,形成互调干扰,但干扰足够大时,会对有用信号形成危害。邻道干扰时指相邻波道信号存在的寄生辐射落入本频带接收机带内造成有用的干扰。移动通信系统中蜂窝小区的设计,使得相邻区群中同信道小区的信号造成干扰,这是同频带干扰。 TDMA系统中,N个时分信道公用一个载波,占据相同带宽,只需一部发信机,互调干扰比FDMA小,抗干扰能力弱于CDMA。 由于FDMA和TDMA具有合理的频带保护带或保护时间,所以接收信号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