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组织胚胎学切片考试复习

组织胚胎学切片考试复习

组织胚胎学切片考试复习

1. 组织胚胎学基础知识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组织、器官的胚胎发生和发展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

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组织学染色和细胞分离等。

2. 器官发生与发展

器官发生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器官从原始的中胚层细胞或表胚层细胞发生并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

器官发展过程中,细胞增生、分化、定向迁移、调控因素的作用等都对器官形态与结构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组织学染色技术

组织学染色技术是使组织切片细胞质和细胞核染色,以便于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结构的一种技术。

常见的组织学染色技术有巴氏染色法、HE染色法、van Gieson染色法、马氏染色法、PAS染色法等。

4.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等,其发育过程由神经管、脑泡和脑室三个阶段组成。

神经管的形成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的一个重要事件,其发生

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畸形和发育障碍。

5. 微观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常用的微观结构观察和分析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光学显微镜通过透过或反射样品来观察其形态和特征,电子显微镜则利用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来观察样品的组织结构。

6. 组织移植和再生

组织移植是指将一个人的健康组织等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以起到治疗或替代损伤组织等作用。

组织再生是指损伤组织经过一定过程后自行修复恢复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7. 器官移植和再生

器官移植是指将一个人的健康器官等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以起到替代病损器官的作用。

器官再生是指损伤器官经过一定过程后自身重新生长、重塑或替代另一个器官的功能。

8. 神经组织移植和再生

神经组织移植是指将一个人的健康神经组织等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以起到治疗或替代损伤神经组织等作用。

神经组织再生是指损伤神经组织经过一定过程后自身重新生长、

重塑或替代另一个神经组织的功能。

9. 再生医学的发展

再生医学是指通过组织工程、干细胞治疗等技术来治疗或替代身体组织损伤等的医学领域。

再生医学的发展在组织工程技术、干细胞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组织胚胎学复习完整版

绪论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又称为亚显微结构。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测到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如 各种细胞器。 3.电子密度:亦称电子射线密度。系指电子射线散射的物质密度。用透射型电镜观察材料 时,则电子射线散射能力强的物质越密的地方观察越暗,这些部分一般称之为高电子密度。 4.嗜碱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如苏木素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 现深浅不等的蓝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碱性。 5.嗜酸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如伊红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现 深浅不等的红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酸性。 6.嗜中性:对两性燃料均不亲和的为嗜中性。 7.异染性:有些组织或细胞的结构染色时会呈现出与染料完全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 异常就称为异染性。 8.HE染色:即前述的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 9.PAS染色:即过碘酸雪夫式反应,是一种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法,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 的存在。 10.嗜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不能直接使硝酸银还原,必须加入还原剂方能显色,称 嗜银性。 11.亲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色,称亲银性。 12.什么叫组织?基本组织包括哪几大类? 答:组织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的,由一些形态相似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组织分类:由于细胞的特性不同,机体内的组织也相应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3.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测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光镜和电镜的分辨率分别是多少? 答:光镜:分辨率为0.2μm,放大倍数约为1000倍; 电镜:分辨率为0.2nm,比光镜高1000倍,可放大几万倍到几十万倍,因此电镜能观察到细胞的更微细结构。 在光镜与电镜下进行观察,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为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如下:μm(微米)=10-3mm(毫米);nm(纳米)=10-3μm(微米) 14.石蜡包埋制作切处的主要步骤有哪些?透明、脱水、包埋等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步骤有: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贴片、染色与封固。 脱水的主要目的:为使组织与包埋剂相融合,所获得材料需经梯度乙醇或丙酮等脱水剂脱水; 透明的主要目的:有些溶剂如乙醇由于与石蜡不相溶,故在浸蜡之前,还必须用一种中介溶媒处理,以置换出其中的乙醇,这一步骤称为透明。 包埋的主要目的:为便于将材料切成薄片,则需将其包埋在石蜡或火棉胶等内。

组织胚胎学复习重点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胚胎学复习重点 一. 1、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细胞是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切生物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分化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器官是由四种组织以不同的数量和方式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光镜、电镜分辨率一般光学显微镜长度单位: 0.2m 电子显微镜计量单位: 0.1nm(纳米) 3、石蜡切片术包括哪几步?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4、HE 染色原理苏木精(Hematoxylin )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蓝色细胞核中的 DNA、 RNA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伊红(Eosin)染色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和细胞间质 5、涂片、铺片、磨片针对对象。 涂片: 血细胞、分离细胞或脱落细胞可直接涂在玻片上铺片:疏松结缔组织撕成薄片铺在玻片上磨片:牙和骨等坚硬组织可磨成薄片二 1、试述被覆上皮组织的分类及其功能 2、简述 1 / 15

上皮组织特点 1、大量细胞紧密排列,细胞间质少 2、细胞呈明显的极性分布,分游离面与基底面和侧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 3、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3、单层柱状上皮形态结构功能表面观: 多边形或六角形侧面观: 细胞柱状,核长圆,近基底部分布: 胃,肠,胆囊,子宫的腔面功能: 吸收和分泌名解: 间皮、内皮、纹状缘、盖细胞、纤毛,微绒毛间皮: 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能减少器官间摩擦纤毛: 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长突起,具有定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 功能: 定向推动颗粒物质及粘液盖细胞: 变移上皮的表层细胞可覆盖其深层几个细胞,故称盖细胞。 纹状缘: 由密集,排列整齐的微绒毛组成纹状缘内皮: 分布在心血管与淋巴管内表面单层扁平上皮微绒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腔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1 被覆上皮单层 simple 复层 stratified 扁平上皮有利于物质交换,血液,淋巴液的流动,内脏的运动立方上皮吸收与分泌柱状上皮. 吸收与分泌扁平上皮保护. 柱状上皮保

组织学与胚胎学 复习资料

绪论 一、基本概念 组织:由一些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间质由细胞分泌产生。 按来源与功能差异,分为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类型的基本组织有机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 系统:由形态结构不同而生理功能相似的一系列器官有机组合而成,并能完成某一连续性生理功能。 二、技术 嗜酸性:凡组织细胞内某一成分或结构对酸性染色机产生较强亲和力的现象。 嗜碱性:凡组织细胞内某一成分或结构对碱性染色机产生较强亲和力的现象。 H-E染色:又叫普通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精着色呈紫蓝色,细胞质被伊红着色呈粉红色。 上皮组织 简称上皮。由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 共同组成。形态规则,排列紧密。有明显的极 性。无血管,有神经。 朝向体表、体腔和器官腔囊的一面,称游 离面。与其相对应的另一面称为基底面。 一、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 二、单层立方上皮 刷状缘:肾小管的单层立方上皮游离面的微绒毛在光镜下的名称。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 三、单层柱状上皮 纹状缘:小肠的单层柱状上皮游离面的绒毛在光镜下的名称。 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中的杯形细胞,分泌黏原颗粒。 胃肠胆囊子宫 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柱状细胞、杯形细胞、梭形细胞、锥体细胞。 呼吸管道 五、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较强抗机械性摩擦的保护作用及损伤后修复能力。分为角化和未角化两种:角化的仅分布于体表,未角化的主要分布于口腔、食管、咽、鼻前庭、阴道等腔面。 六、变移上皮 多分布在泌尿系统。 七、复层柱状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微绒毛:微绒毛是细胞膜和细胞质向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凸起,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凸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清除异物,物质运输。 结缔组织

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苏木精:碱性染料,使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酸性染料,使细胞质染成粉红色。 2.组织化学:使化学试剂与组织和细胞微细结构的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发生功能反应,在局部形成有色沉淀物,在显微镜下对组织或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及酶活性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3.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根据免疫学原理,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抗体)的分布进行定位的研究方法。 二、填空 1.组织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机能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细胞组织、基本组织、器官组织。 2.胚胎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胚前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三、选择题 1.以下关于染色,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组织细胞成分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称为嗜碱性 B.组织细胞成分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称为嗜酸性 C.电镜照片上呈黑色或深灰色称该结构电子密度高 D.电镜照片上呈浅灰色称该结构电子密度高 2. PAS反应是用于检测组织内的( C ) A.蛋白质 B.脂类 C.多糖类 D.核酸 3.用于光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 C ) A.100μm B.50μm C.5-10μm D. 1μm 4.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 B ) A.细胞内部的结构B.细胞和组织表面的结构 C.细胞器的微细结构D.细胞内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全浆分泌:当腺细胞分泌时,整个细胞被破坏全部原生质变为分泌物的分泌方式。如皮脂腺。 顶浆分泌:细胞顶部被破坏而形成分泌物的分泌方式。如汗腺和乳腺。 局部分泌:腺细胞本身不受任何损伤,细胞的分泌颗粒以胞吐方式排出的分泌方式。如肠腺、唾液腺等。 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桥粒、中间连接、缝隙连接、镶嵌连接这五种连接方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挨在一起。 2.软骨内生长:靠深层软骨细胞的分裂,同族细胞群的细胞增多。新形成的细胞能合成胶原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导致软骨从内部向外围扩展的生长方式。 软骨膜下生长:依靠软骨膜细胞的不断分裂增生,化为软骨细胞,产生新的软骨基质的生长方式。 3.哈佛氏系统: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包括哈佛氏管(圆筒状,与骨干的长轴平行排列,管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和哈佛氏骨板(以哈佛氏管为中心,环绕多层排列)的骨单位 4.成骨作用: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分泌胶原纤维和基质,使骨质不断增加;形成新的

大一组胚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一组胚期末复习知识点 胚胎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研究胚胎的发育过程以及形态、功能变化的规律。作为大一学生,胚胎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胚胎学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大一组胚胎学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胚胎学基础知识 1. 胚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受精卵发生到个体形成完全成熟的整个过程. - 研究对象:受精卵、胚胎和胎儿. 2. 受精卵的形成 - 受精卵的来源: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形成. - 受精卵的部分: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以及遗传物质. 3. 胚胎发育和分期 - 胚胎发育的阶段:受精卵→ 4细胞期→ 8细胞期→ 胚胎囊→ 胚盘→ 胚胎.

- 胚胎分期的标志:细胞数量、形态变化、细胞分化等. 4. 胚胎层和亚胚层 - 胚胎层:由内向外分别为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 - 内胚层:发育成胚体的内脏器官. - 中胚层:发育成胚体的结构和生殖系统. - 外胚层:发育成胚体的表皮和附属器官. 二、胚胎形态学 1. 受精卵的形态学特征 - 受精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 受精卵的外膜和内膜. 2. 胚胎囊的形态 - 胚胎囊的外层和内层. - 胚胎囊的滋养和保护功能. 3. 胚盘的形态和功能

- 胚盘的形态:父射线、追加层和滋养组织. - 胚盘的功能:进行营养物质的交换和胎盘的形成. 4. 胚胎器官的形态学结构 - 内脏器官的发育:心脏、肺、胃肠道等. - 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发育. - 神经系统的发育. 三、胚胎发生与发育疾病 1. 胚胎畸形的原因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2. 常见的胚胎畸形 - 先天性心脏病. - 腭裂和唇裂. - 脊柱裂.

组织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组织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第一章绪论 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组织学:组织的概念,四种基本组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关系.胚胎学:胚胎学的概念. 2.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技术 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制作过程.HE染色法、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的含义. 透射电镜技术、扫描电镜技术、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放射自显影术、图像分析术、组织培养术、组织工程. 3.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上皮组织 概述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分布与功能.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的概念和一般结构. 1.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各种被覆上皮的光镜下形态结构和功能.内皮、间皮的概念.

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连接、缝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复合体的概念;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的结构和功能. 2.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的来源,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概念.全浆分泌、顶浆分泌、局浆分泌的形式.浆液性细胞、粘液性细胞的结构、分布、分泌方式和功能.含氮类分泌细胞、类固醇分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单细胞腺、多细胞腺的概念、多细胞腺的组成特点. 3.上皮组织的更新再生. 第三章结缔组织 概念 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功能及起源. 1. 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光镜结构,纤维和基质的形成过程;巨噬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吞噬功能;浆细胞的来源、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肥大细胞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脂肪细胞光镜结构及功能;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纤维成分: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光镜结构、理化特性和染色特点.

组织胚胎学重点复习汇总

组织胚胎学重点复习汇总 名词解释: 1.成纤维细胞:普遍存在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中胚层来源的细胞。 2.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高度分化、成熟的长寿命的细胞类型。 3.浆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终末分化阶段的B细胞。 5.肌节:横纹肌细胞中肌原纤维上的重复单位。两条Z盘之间的结构为一个肌节,由相互交错的粗肌丝和细肌丝的阵列组成。 6.闰盘: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 7.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饶每条肌原纤维周围,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 8.突触:神经细胞的一种特化连接,神经递质信号分子可通过此连接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 9.轴突: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可远距离快速传导神经脉冲,从细胞本体向其他细胞传递信号。10树突:神经细胞伸出的树枝状细胞突起。接受邻近细胞的刺激传到细胞本体。 11神经束膜:多条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细胞形成的膜 12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纤维间的一种化学突触结构。 13三联体: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一个密码子。 14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 15反射: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体外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16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7感受器:是能够感受体内、体外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并把它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神经末梢。 18传入神经:直接与感受器相联系,把神经冲动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一定部位。 19反射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对某一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群,分别位于脊髓和脑的不同部位。 20传出神经:直接与效应器相联系,把冲动从神经中枢传送到效应器。 21效应器:是实现反射的效应组织,如骨骼肌、平滑肌、和各种腺体。 22微循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间的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23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4免疫:系指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能力,对感染有抵抗能力 25血-胸腺屏障:血液内的大分子物质如抗体、细胞色素C、铁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等均不能进入胸腺皮质,说明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血-胸腺屏障 26气-血屏障:指在肺泡腔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气体必须通过肺泡扁平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基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血管内皮细胞,此4层结构叫做气-血屏障。 27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 28尘细胞:吞噬灰尘后的肺巨嗜细胞称为尘细胞 29近端小管:是肾单位中最长最粗的一段,是构成肾皮质的主要部分。 30极垫细胞:又称球外系膜细胞,是肾小体血管极三角区的一群细胞,与血管系膜细胞相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重点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造血干细胞最早来源于卵黄囊胚外中胚层内的血岛 关于原始心血管系统: 为内皮性血管网 左右对称 最早形成2条心管 是胚胎最早执行功能的系统 心动脉端通过动脉囊与弓动脉相连 心脏最早发生于胚盘头端、口咽膜前方的脏壁中胚层 心管发生过程: 围绕心腔腹侧的生心索形成一对并列的心管 心管逐渐转到前肠腹侧、口咽膜尾端 围心腔由心管的腹侧转到背侧 左右心管逐渐融合成一条心管 分隔左右心室的结构为左右心球嵴、心内膜垫、心底璧心肌组织 关于心房分隔: 原发隔与心内膜之间形成原发孔 原发隔顶部吸收出现继发孔 第五周末,心房顶部、原发隔右侧长处继发隔 继发隔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卵圆孔,出生后逐渐关闭 胚胎期血液可从右心房流入左心房 胎儿出生后血循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血循环中断和肺开始呼吸 胎儿出生后血循环变化为: 脐静脉闭锁,右心房压力下降 肺循环建立,左心房压力上升 肺循环建立,动脉导管闭锁 卵圆孔关闭 静脉导管闭锁 左、右心球嵴与心内膜垫三者融合异常可致室间隔膜部缺损 出生后卵圆孔功能性关闭的原因是胎盘血循环中断和肺开始呼吸 法洛四联症胚胎学发生原因:主动脉隔偏位 卵圆孔未闭锁的原因:原发隔过度吸收、卵圆孔瓣上有穿孔、左、右心球嵴未融合胎儿血循环特点: 肝内有静脉导管 有动脉导管 有脐动静脉 有卵圆孔分流 关于心外形建立: 直的心管上膨大和缩窄相间出现 心动脉端从腹侧向尾端移位 心静脉端从背侧向头端移动 原始心房从两端膨出 直心管心室形成左心室

分割原始心室的成分包括:心肌组织、心球嵴、心内膜垫组织 分割房室管的结构是背、腹侧心内膜垫 分隔原始心房的结构是原发隔、继发隔和心内膜垫 分割心球动脉干的结构是心球嵴、动脉干嵴 主动脉隔偏位导致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隔未发生可致永存动脉干 主动脉隔直行可导致主动脉错位 出生后动脉导管管壁肌组织不能收缩可致动脉导管未闭 心血管系统源自中胚层 原始右心室源自心球近侧端 永久右心房光滑部源自静脉窦右角 永久左心房光滑部源自肺静脉及其属支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泌尿和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共同起源于间介中胚层 来自于间介中胚层的是:生肾索、尿生殖嵴,中肾嵴、生殖腺嵴 关于中肾发生: 中肾小管发生于生肾索 由中肾小管和中肾管构成 肾小囊和毛细血管共同构成肾小体 中肾管由前肾管演化而来 关于后肾发生: 生后肾原基源自尾端生肾索 集合小管、肾盏、肾盂均来自于输尿管芽 输尿管芽起自中肾管尾端近泄殖腔处 肾小管来自生后肾原基 输尿管分化来的结构为集合小管、肾盏、肾盂、输尿管 生肾后原基分化形成肾小管 膀胱和尿道主要由尿生殖窦分化而来 脐尿瘘由脐尿管未闭锁导致 原始生殖细胞源自卵黄囊的胚外内胚层 性腺向睾丸分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睾丸决定因子 有关睾丸发生: 初级性索演化成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的支持细胞由初级性索演化成而来 生精小管之间的间充质分化为睾丸间质和白膜 睾丸在引带作用下沿腹股沟逐渐下降至阴囊内 有关卵巢发生: 原始卵泡由次级性索断裂形成 初级性索退化,被血管和基质取代形成卵巢髓质 卵泡细胞由次级性索细胞分化而来 卵原细胞有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而来 由中肾管演化而来:附睾管、射精管、输精管、精囊腺 中肾旁管分化为子宫、输卵管、阴道穹窿部、输卵管伞端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组胚重点 1.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5μm(阿贝极限)1000μm=1mm 2.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nm 1000nm=1μm 3.石蜡切片技术: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HE染色)、封片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嗜酸性:与酸性染料(伊红)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 嗜碱性:与碱性染料(苏木素)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 4.过碘酸希夫反应:PAS反应 5.细胞膜:膜脂、膜蛋白、糖类液态镶嵌模型 6.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糙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心体和细胞骨架 7.核糖体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 附着核糖体:合成细胞向外输出的分泌蛋白质 8.溶酶体: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余体 9.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染色体 10.内皮:心、血管、淋巴管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11.上皮细胞游离面纤毛和微绒毛都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 突出所形成的指状突起 微绒毛:较短、多,中轴内含微丝,下连终末网,扩大了细胞游离面表面积,增强吸收功能。, 纤毛:一般较长、少,轴内含微管,下连基体。有节律的定向摆动,可排出异物,起保护作用,可参与黏膜的物质运输。 12.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a)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间质(细胞外基质)少

b)上皮组织的细胞有极性,即细胞具有朝向体表或器官腔面的游离面和与深 部结缔组织相连的基底面,游离面和基底面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c)上皮组织一般都附着基膜 d)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扩散而获得 13.上皮细胞的侧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是相邻细胞之间的一种特殊连接结构,常见于上皮细胞的顶部。紧密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连接处相邻细胞膜上各有网格状的脊,且彼此紧密相贴,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紧密连接除加强细胞之间的联系外,可封闭间隙,形成屏障,防止细胞外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深部组织。 14.连接复合体:以上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 15.成纤维细胞LM:扁平多突起,核大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 EM:RER、G发达功能:分泌形成纤维和基质 纤维细胞: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16.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①、基膜:上皮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 EM:基板—均质状物质,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网板—网状纤维和基质,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 功能:支持和连接作用;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 ②、质膜内褶 EM: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内褶,内褶间含纵行排列的线粒体,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纵纹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有利于水、电解质的转运 ③、半桥粒 EM:在上皮细胞基底面,为桥粒结构的一半 功能:保持细胞与基膜的连接 17.巨噬细胞:血液内单核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Plasma cell(浆细胞)见于消化管和呼吸道固有膜的结缔组织内。细胞较小,圆形或卵圆形,核圆但偏向于细胞一侧,染色质粗,沿核膜呈辐射状排列成车轮状。胞质呈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核旁有大量高尔基复合体。具有合成、贮存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细胞扁平,多突起。胞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含有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合成和分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构成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弹性蛋白,构成弹性纤维;蛋白多糖和纤维粘连蛋白,构成基质。Collagenous fiber(胶原纤维)又名白纤维,主要化学成分是Ⅰ型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纤维的一种。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电镜下,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组成。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既有韧性又有弹性,使器官与组织抵抗外来牵引力。 Molecular sieve(分子筛) 结缔组织基质中的蛋白多糖以透明质酸为中心,形成一种稳定的蛋白多糖聚合体。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形成多微孔的筛状结构。小于微孔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等可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 Dense connective tissue(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成分为纤维的固有结缔组织,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①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和腱膜。②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及许多器官的被

膜等。③弹性组织是以弹性纤维为主要的致密结缔组织。 Nissl body(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嗜碱性小块或颗粒,体积较大神经元的尼氏体较发达,在HE染色切片中呈紫蓝色斑块电镜下,尼氏体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尼氏体分布在胞体和树突内,轴突内无。 Neurofibril(神经原纤维)是神经元胞质内的细丝状结构。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组成,故它是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神经丝和微管还与胞质内的物质运输有关,在轴突输送中起重要作用。 Blood brain barrier(血-脑屏障) 包括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连续的基底膜和星形胶质细胞膜。参与固有免疫的内部屏障之一,能阻挡病原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由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室机体,它们构成血-脑屏障控制血浆各种溶质选择的通透性。 Myelin sheath(髓鞘) 是一层脂肪组织,主要成分为髓磷脂,由施万细胞的包膜构成。电镜下,呈明暗相间的板层状,包裹在某些神经元的轴突外,具有绝缘作用并提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保护轴突。 Ranvier node(郎飞结) 周围神经系统的施万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少突胶质细胞包裹轴突形成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髓鞘呈节段状,相邻两节段间无髓鞘的狭窄部称郎飞结,此处轴突裸露。 Motor end plate(运动终板) 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行程单效应器,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抵达所支配的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膨大,与一条骨骼肌纤维接触,形成化学突触连接,连接处呈椭圆形板状膨大。

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切片

4#空肠 标本为一肠腔面,从带有绒毛的黏膜层向下观察。 黏膜层可见不规则褶皱,其表面为肠绒毛,绒毛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柱状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紧密,胞质为粉红色,核呈椭圆形位近细胞基底并排列在同一水平。细胞的垂直切面呈柱状,横切面为多边形。上皮游离面有一条粉红色线状结构为纹状缘。其是由密集的微绒毛构成的。杯状细胞散在的于上皮中,上端膨大,色浅,空泡状,下端狭窄。淋巴细胞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小而圆的细胞,胞质甚少,核深染。绒毛中心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有少量孤立的淋巴小结。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排列不规则的不同切面的纤维n有均被染为粉红色的、难以区分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其中胶原纤维粗大,排列分散,方向不一。纤维之间散在许多蓝紫色的梭形或椭圆形的细胞核,为成纤维细胞核和纤维细胞核。 黏膜肌层较薄,肠壁肌层由内环形外纵形行两层平滑肌组成。纵切面的肌纤维为长梭形,排列紧密,无横纹。细胞核单个,呈椭圆形,位于中央。肌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横切面的肌纤维呈大小不一的圆点状,可见圆形的细胞核。 周围壁层间皮和肠内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梭形。其间可见肌间神经丛, 其内可见几个多级神经元胞体,为副交感神经节细胞.胞质呈蓝紫色,有蓝紫色颗粒状尼氏体,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明显。胞体周围有一层扁平或立方形卫星细胞。神经元周围有较多的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 外层为浆膜,单层扁平上皮(内皮、间皮):

5#气管 标本为半环形,被覆腔面薄层蓝紫色边缘为上皮部分。标本中央蓝色部分为透明软骨。由腔面向下观察。 黏膜层表面覆盖有一层较厚且色深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游离面和基底面较为平整,上皮游离面粉红色的细线状结构为纤毛,细胞核排列为3-5层,似复层,实为单层,基膜清楚明显。柱状细胞即纤毛细胞.量大,胞体达游离面,胞质色浅,顶部有纤毛,核呈椭圆形,位置较高。锥体形细胞即基细胞,位于上皮的深部,顶端不达管腔。核较小,呈圆形,染色较深。梭形细胞,居中,胞体两端尖中间粗,细胞核呈窄椭圆形,因细胞界限不清故不易辨出。杯状细胞,顶端达上皮游离面,上端膨大、下端狭窄、色浅、空泡状,形似高脚杯。固有层中有较多呈红色小点状的弹性纤维。还可见气管腺导管,黏膜下层也有很多混合腺, 周边为单层立方上皮围成,其为立方形,高和宽相近,细胞核呈圆形,蓝紫色位于中央。细胞界限不甚清楚。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排列不规则的不同切面的纤维。有均被染为粉红色的、难以区分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其中胶原纤维粗大,排列分散,方向不一。纤维之间散在许多蓝紫色的梭形或椭圆形的细胞核,为成纤维细胞核和纤维细胞核。夕卜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透明软骨组成。透明软骨为大量间质和软骨细胞构成的透明软骨。软骨细胞,位于周边的为梭形,单个分布,于软骨膜平行排列。渐近中央为椭圆形,两个或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称为同源细胞群:'细胞脱水收缩呈不规则形,软骨细胞核软骨囊之间出现软骨陷窝。软骨囊,陷窝周围的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强嗜碱性,深蓝色,呈环状分布于陷窝周围。软骨基质为均质状, 因为含硫酸软骨素而呈现蓝色,其中无胶原纤维,无血管。外膜靠外粉红色的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为

组织与胚胎学切片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标本考核 名称:骨骼肌 光镜下结构特点: 纵切面:肌纤维呈带状/长圆柱状;细胞核多个,长椭圆形/杆状,紧贴在肌膜下方;肌纤维上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横切面:肌纤维为不规那么形或圆形,细胞核1~数个,呈点状,位于周边。 名称:心肌 光镜下结构特点: (心脏的心肌纤维排列方向较复杂,在切片中同时看到各类切面。) 纵切面: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相连成网。细胞核卵圆形,位于中央。心肌纤维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在心肌纤维不定距离上/连接处有染色较深的线条,即为闰盘。 横切面:心肌纤维呈圆形或不规那么形,大小不一,细胞核位于中央,有的未切到核。 名称:脊髓(神经元) 光镜下结构特点: 在前角内可见多极神经元胞体大、形态不规那么,胞体发出的突起常被切断。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形,染色淡,核仁明显。胞质紫红色,胞质内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小块,即尼氏体。树突内有尼氏体,轴突及轴丘无。 名称:中动脉和中静脉 光镜下结构特点: (一)中动脉之内、外弹性膜为界区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 1.内膜很薄,内皮细胞核突向管腔。(内皮基层为极薄的结缔组织,不易分辨。)内弹性膜清楚可见,染成亮红色。内皮似乎紧贴在波浪起伏的内弹性膜之上。2.中膜最厚,要紧为环形滑腻肌。

3.外膜较中膜薄些,要紧为结缔组织,含有营养小血管及神经。外弹性膜不如内弹性膜清楚。 (二)中静脉的结构 中静脉:管壁三层结构的分界,不如中动脉清楚。内、外弹性膜均不明显。中膜薄,滑腻肌肌纤维层数少。外膜较中膜稍厚,无外弹性膜,可见纵行滑腻肌束。 名称:皮肤 光镜下结构特点: 表皮部份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组成,其基部与真皮交壤处凹凸不平。从游离面到基底面可分: 1. 角质层:厚,深红色 2. 透明层:有的不明显 3..颗粒层:3-5层梭形细胞,胞质内含有强嗜碱性颗粒 4. 棘层:多层多边形细胞组成的。最深部内有,。 5.基底层:为一层低柱状排列的细胞 表皮的深层为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名称:胸腺 光镜下结构特点: 器官表面覆有结缔组织被膜,其伸入实质形成小叶距离,把胸腺分成许多不完全的小叶。每小叶的周围染色较深的为皮质,染色很深的为淋巴细胞的核,细胞质很少。中央染色较浅的为髓质,髓质内淋巴细胞的数量比皮质少,排列也较分散。髓质内有胸腺小体,其大小不一,由多层扁平的上皮性网状细胞围成,近小体中央的胞质变成嗜酸性,核消失。 名称:淋巴结 光镜下结构特点: 1.被膜:覆盖在淋巴结外面,为致密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内形成小梁。

组织胚胎学复习

组胚期末考试 一、题型及分值: 1. 填空:30小题,每题1分,30分。 2.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题1分,15分。 3. 多项选择题:5小题,每题1分,5分。 4.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3分,15分。 5. 简答题:3小题,每题7分,21分。 6. 思考题:1题,14分。 二、简答题参考题11选三,必考 1. 有粒白细胞与无粒白细胞的结构与分化不同。 1有粒白细胞:分化程度高,无分化成其它细胞的能力,内含有特殊颗粒;胞核形状不规则,多呈分叶状。2无粒白细胞:分化程度低,可分化成其它细胞;核不分叶;胞质嗜碱性,内无特殊颗粒,但含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2.血液的组成。P53 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由血细胞(有形成分)和液态的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细胞悬浮在血浆中 3. 在光镜下如何鉴别三种肌组织。 骨骼肌:圆柱形,多核,位于肌膜下方,肌浆内有许多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心肌:呈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单核或者多核,位于中央,有周期性横纹。纤维连接处有闰盘(肌组织的特征性机构)。 平滑肌:呈长梭形。单个核,位于中央。无横纹! 4.淋巴结与脾的光镜结构的比较。 1淋巴结的结构:淋巴结的周边有被膜,一侧有门部,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内部形成小梁;淋巴结的实质分周边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皮质由浅层皮质、深层皮质和皮质淋巴窦组成,浅层皮质内有许多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深层皮质(副皮质区)是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髓质由髓索和髓窦构成。 2脾的结构:脾的结构与淋巴结有许多相似之处,也由淋巴组织构成。但脾的实质无皮质与髓质之分,而分为白髓,边缘区和红髓;脾内没有淋巴窦,而有大量的血窦。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制作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简称(HE)。 2、增加小肠表面吸收面积的结构有(皱襞)、(绒毛)和(微绒毛)。 3、疏松结缔组织中含有三种纤维,分别是(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4、胃壁的黏膜上皮是(粘液细胞),无(杯状细胞)。 5、胃腺中数量最多的是(主细胞),它分布于(腺的体、底部)。 6、除口腔外,消化管壁结构一般均可分为四层,从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7、(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8、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每个肾约有(一百多万个)。 9、睾丸曲细精管的上皮是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两种细胞所组成。前者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10、按功能不同,神经细胞可分为三种:即(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11、光镜下,肝小叶的基本结构包括(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和(肝小管)。

12、中动脉管壁富含(平滑肌),大动脉又称(弹性)动脉。 13、神经元按其突起的多少可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 14、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Z线这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1/2 I +A+1/2 I)。 15、黄体可分为(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两类,它们均是由(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组成。 16、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具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团)和(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17、腺垂体的主要部分是(远侧部),在HE染色标本中,其腺细胞可分为三种,即(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 18、心瓣膜是(心内膜)向心腔突出形成的薄片状结构,其表面覆盖(内皮),中心为(致密结缔)组织。 二、名词解释: 1、内皮:是血管内的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 2、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3、肌节:在肌原纤维中,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4、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组织胚胎学复习题

组织胚胎学复习题 1组织学绪论 一、选择题(一)A型题 1.不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D.肌组织E.神经组织 2.组织学中最常用的制片技术是A.石蜡切片B.火棉胶切片C.冰冻切片D.涂片E.铺片 3.涂片一般适用于A.上皮组织B.骨组织C.肌组织D.神经组织E.血液4.冰冻切片 A.是将组织块冷冻后用普通切片机进行切片的技术 B.最常用于骨组织 C.主要应用于血液 D.能较好地保存酶的活性 E.能较好地保存微细结极5.用于光镜观察的石蜡切片厚度一般是A.1~2μmB.5~ 10μmC.50~80μmD.5~10nmE.50~80nm 6.在还原剂存在时被硝酸银染成黑色的结极具有A.嗜银性 B.亲银性 C.嗜酸性 D.嗜碱性 E.中性 7.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时应该用A.荧光显微镜B.普通光学显微镜C.暗视野显微镜D.倒置相差显微镜E.电子显微镜 9.透射电镜的最大分辨率约为 A.0.2mm B.0.2μm C.0.2nm D.2.0μm E.2.0nm 10.透射电镜术中常用的染色剂是A.苏木精和伊红B.甲基绿和派若宁C.柠檬酸铅和醋酸铀D.溴乙啶和吖啶橙E.锇酸和油红O

11.对于透射电镜术来说哪一点是错误的?A.取材要新鲜B.组织块不需要固定C.需制备超薄切片D.用重金属染色E.在荧光屏上观察12.扫描电镜术主要用于观察A.组织和细胞内部的微细结极B.器官和细胞表面的立体微细结极C.细胞断裂面的微细结极D.各种细胞器的微细结极E.细胞膜内蛋白质颗粒的分布13.PAS反应显示的是组织和细胞内的A.蛋白质 B.脂类 C.多糖 D.核糖核酸 E.脱氧核糖核酸 二、名词解释1.组织2.H-E染色法3.组织化学术4.PAS反应三、问答题 1.组织结极和细胞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哪几种?2.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和细胞内蛋白质抗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 1.C 2.A 3.E 4.D 5.B 6.A 7.D9.C10.C11.B12B13.C二、名词解释 1.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细胞间可有或多或少的细胞间质(或称细胞外基质)。根据形态结极和功能,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类型。由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器官。 2.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时使用苏木精和伊红;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染成淡红色。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及答案

多项选择题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鼻粘膜 B A.前庭部面积最大,呼吸部面积最小 B.呼吸部面积最大,嗅部面积最小 C.嗅部面积最大,前庭部面积最小 D.嗅部面积最大,呼吸部面积最小 E.以上均不对 2 鼻除嗅觉功能外还有 E A.前庭部鼻毛可阻挡吸入空气中的大尘粒 B.粘膜固有层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物粘着尘粒 C.呼吸部上皮纤毛向咽部摆动排出分泌物 D.呼吸部静脉丛加温和湿润吸入空气 E.以上均对 3 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C A.纤毛细胞 B.杯状细胞 C.基细胞 D.刷细胞 E.小颗粒细胞 4 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 A A.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 B.终末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 C.呼吸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 D.肺泡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 E.以上均不对 5 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中,管壁内有明显环行平滑肌的管道主要是 C A.段支气管和小支气管 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D.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 E.以上均不对 6 关于呼吸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E A.是细支气管的分支 B.由许多肺泡围成,无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 C.管壁内无平滑肌 D.可见少量腺体 E.以上均不对 7 心力衰竭患者肺内出现的心力衰竭细胞是 D A.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 B.功能活跃淋巴细胞 C.吞噬心肌纤维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

D.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 E.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中性粒细胞 8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B A.是磷脂,提高肺泡表面张力 B.是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是糖蛋白,提高肺泡表面张力 D.是糖蛋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是糖脂,保护肺泡上皮 9 电镜下观察辨认II型肺泡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D A.表面微绒毛较多 B.线粒体丰富 C.溶酶体丰富 D.有许多分泌颗粒 E.内质网发达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肾小叶的组成是 A.两个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 B.一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 C.肾锥体及其相连的皮质部分 D.一个肾锥体是一个肾小叶 E.一个集合小管及与其相通连的肾单位 2 肾柱位于 A.髓放线之间 B.皮质迷路之间 C.肾小叶之间 D.肾大盏之间 E.肾锥体之间 3 肾单位的组成是 A.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系 B.肾小体,近端小管和髓袢 C.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 D.肾小体和肾小管 E.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系 4 肾小体 A.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 B.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位于皮质迷路内 C.即血管球,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线内 D.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位于髓放线和肾柱内 E.由肾小囊及其与近端小管的连接组成,位于皮质迷路内 5 下列哪个结构不分布在皮质迷路内 A.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一、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学定义 组织定义 二、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1、光镜技术:LM技术(0.2μm) (1)石蜡切片术(最常用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定义 嗜碱性: 嗜酸性: 在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均为嗜碱性,故当这些细胞器丰富时,细胞嗜碱性;而溶酶体和线粒体为嗜酸性,故他们丰富时细胞嗜酸性。 硝酸银染色: 异染性:有些组织成分用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不显蓝色而成紫红色,这种现象称异染性。 (2)其它常用的制片方法: 冰冻切片:用恒冷切片机,将组织迅速冻结之即切片,他能保留组织细胞内的脂类成分和某些酶活性,可做细胞酶化学染色观察。 涂片:将体液成分或器官组织的刮取物涂在载玻片上,制成薄膜,经过固定染色后进行观察,如:血涂片、骨髓涂片等。 2、电镜技术:EM技术(0.2nm) (1)透射电镜术:用来观察组织细胞内部结构;被重金属盐染色的部位,在电镜照片上呈黑色或深灰色,称该结构为高电子密度,反之呈浅灰色,为低电子密度。 (2)扫描电镜术:观察组织表面形态结构 3、组织化学技术: (1)一般组织化学术原理:在切片上加某种试剂,和组织中的待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最终产物为有色沉淀物或重金属沉淀,以便用显微镜观察。 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紫红色反应产物为阳性。 (2)免疫组织化学术原理: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使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检测标本中的抗原。 (3)原位杂交术原理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 4、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 1、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科学,主要手段是用显微镜观察器官,组织和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结构 2、组织:有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以及多少不等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结构是组织。人体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HE染色组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主要使用苏木精和伊红为染料,称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为H-E染色法,其中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细胞和等酸性物质染成蓝紫色 4、嗜酸性能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被染成红色,这种现象为嗜碱性 5、嗜碱性能与碱性染料苏木精结合,被染成蓝紫色,这种现象为嗜碱性 6、中性 什么叫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内那些结构呈嗜酸性和嗜碱性? 细胞核、RER、游离核糖体:嗜碱性;其余大部分细胞器、细胞质和细胞膜:嗜酸性 第二章上皮组织 概述 1、一般特点: (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规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