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外国城市建设史重点总结

外国城市建设史重点总结

外国城市建设史重点总结
外国城市建设史重点总结

外国城市建设史

目录

城市规划交流群:237497509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

第一章城市的起源

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

第三章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

第四章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城市(缺)

第五章古希腊的城市

第六章古罗马的城市

第二篇中古城市

第七章欧洲中世纪封建城市

第八章东罗马与俄罗斯的中世纪封建城市

第九章阿拉伯国家与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以及印度、日本的中世纪封建城市(缺)第十章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第十一章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第三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第十二章近代资本主义城市的产生和欧洲旧城改建

第十三章近代亚非拉殖民地城市和美国新建的大城市

第十四章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篇现代城市

第十五章20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第十六章战后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第十八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第一章城市的起源

现代意义的人类出现(五万年前)→部落居民点(一万五千年前)→农业居民点(一万二千年前) →城市出现(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前)

一、穴居、巢居、部落民族

l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居无定所。

2 中石器时代出现了部落居民点,但人们的居所仍经常变动。

3 距今一万五千年前(中石器时代)部落居民点出现。

二.农业居民点

l 新石器时代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开始进入永久的定居生活。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农业定居点主要分布在几条河流域:尼罗河、长江和黄河、恒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等。

2 埃及的居民点形式。

三.城市的产生

l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2 有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阶级-----商人。

3 手工业者和商人通过生产和出售商品牟利,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聚居,逐渐形成最早的城市雏形。

4 第一批城市诞生于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

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

一、社会背景

1.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是非洲与欧洲、亚洲接壤的唯一国家。

2. 环境与文化:土地肥沃,可供耕耘,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法老是古埃及集王权与神权为一身的最高统治者。

3. 古埃及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最早尼罗河流域是一些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500年在埃及成立了上埃及和下埃及,经过战争在公元前3200年埃及统一。

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400年古王国时期孟菲斯(首都)

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580年中王国时期卡洪城

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150年新王国时期阿玛纳城

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30年晚期

4 .建设情况:

古埃及重视陵墓、庙宇等建筑,不重视世俗生活。建造了花岗石质陵墓----金字塔,而城市住房仅用

粘土、土坯、芦苇等材料,不耐久。

二.城市概况

1.孟菲斯城:

?古王国时期的城市,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最南端。

?特点:城市坐北朝南,白色城墙,城南建有神庙;内城大约3600x1600米,第三王朝时期通过尼罗河局部改道扩大了城区面积,成为当时的大城市。金字塔群远离城市。由于附近陵墓群的存在,该城持续千年后在中王国时期被完全毁坏。

2.卡洪城:

Kahun 建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中王国时期,是一个为建造金字塔而形成的城市。( P5 图2---2)

城市的平面为方形,有完整的砖砌城墙、互相垂直的街道,城中有厚墙将城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城东又有一条东西向大路将城东分为南北两部分,大路北侧为贵族区,大路南侧为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住区,其中有集市。城中心有庙宇,城市东南角有一片墓地。

城市分区明确,对比鲜明,反映了奴隶制社会阶级分化的景况。城市有了最早的功能分区思想。

3.阿玛纳城:

新王国时期的城市,建于公元前1370年。

城市位于尼罗河东岸,沿河呈弯曲的带形。城市道路系统呈棋盘式格局,三条纵向道路顺应河流走势、贯穿全城。城市用地分北、中、南三区,北部为劳动人民居住地,南部为官吏居住地,中部为皇帝统治中心,有皇宫、神庙、行政机关、文化机构等性质、大小不同的建筑,中部景观丰富、生动。

三、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

1. 在城市选址上,注意因地制宜。考虑因素:良好水源、交通便利、无水涝之患。

2. 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 最早采用棋盘式路网,对以后古希腊城市规划理论形成有一定影响。

4.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第三章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

一、两河流域发展概况

1.发展过程:

公元前4000年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9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6世纪埃及帝国;

公元前900年左右建立军事专制国家亚述帝国;

公元前7世纪后半叶公元前6世纪后半业,建立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伊朗高原建立波斯帝国,征服两河流域;

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建立马其顿帝国。

2.宗教信仰:多神教,崇拜天体和崇拜国王,山岳台是该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祭祀建筑。

3.建筑成就:西亚的建筑发明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以后发明了用沥青为粘结材料的拱券、穹隆结构和保护墙面的面砖和琉璃砖等。

二、城市概况

1.乌尔城:

建于公元前2000年---2100年。

平面呈椭圆形,外围有城墙和城壕。城中西北高地有一片由厚墙围合的宫殿、庙宇及贵族、僧侣居住地,宫殿平面较规则,四合院格局,有若干院落,西北角设月神台。城中有大量耕地,居民点分散布置,居民房屋密集,一般为封闭内院.

2.新巴比伦城:

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首都新巴比伦城

特征:

平面大体呈矩形,幼发拉底河穿越全城,城外围筑有两重围墙,城墙外围有宽阔的城壕,有九个城门。城内道路互相垂直,城中主轴为南北走向的普洛采西大道,沿大道和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和马尔都克神庙以及郊外花园,神庙和山岳台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宫殿在城北侧。

3.亚述科萨巴德城:

新巴比伦时期以前亚述统治时期。城市近似方形,面积约289公顷,宫殿建在西北城墙中段,一半凸出到城墙外,一半在城内,整个宫殿建在18米高台上,台上有高大的宫城城墙和宫门;宫城外有皇城;城市既防外敌,又防内患。

4、帕赛玻里斯宫:波斯帝国时期宫殿

第五章古希腊的城市

一、社会背景:

1. 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涉及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沿岸、地中海沿岸以及黑海沿岸的一些地区。这里气候宜人,适合户外活动,体育盛行。该地区还盛产色美质坚的大理石和陶土,给建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发展过程:

?爱琴海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前身,在爱琴海文明(克里特---迈西尼文化)湮没三、四百年后,古希腊文明开始蓬勃发展。

?爱琴文明堙沫于公元前15世纪,在公元前11世纪希腊半岛上出现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希腊文明与爱琴海文明间没有直接延续发展,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古希腊的城邦在爱琴文化遗址上发展,它的一些建筑型制和细部处理等由希腊继承并发展,爱琴文化对希腊文明有一定影响。

希腊文明发展过程:

?古希腊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建筑无存;

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石砌神庙;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至前4世纪,希腊文化走向成熟),希腊发展的黄金时代,古典时期的文化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卫城、剧场、神庙、广场等;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开来)。

3. 希腊的社会及宗教背景:

①古希腊国家实行城邦制,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村镇,以此形成若干城邦。这是奴隶制国家的一种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其中最著名的有雅典城邦。

②宗教信仰:古希腊人信仰多神教,崇拜的神是永生不死的超人,神人同形,反对崇拜自然现象。这表明古希腊人相信人的力量,重视现实生活;古希腊各地庙宇盛行。

二、古希腊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理论

1.圣地建筑群和卫城(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

圣地——是古希腊人崇拜守护神和民间自由神的地方。在共和制城邦中圣地很重要,在节庆时期这里是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周围也自然建起了一些公共建筑,是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

古希腊卫城

?卫城

?是早期氏族专政制时代古希腊的政治、军事和宗教的统治中心,含贵族宫殿,设置祭祀火塘,建筑对环境条件疏于考虑,与环境不协调,机械、生硬。

?共和制城邦中卫城成为守护神的圣地,由民间自由神的圣地发展起来,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卫城的建设学习圣地建筑群,与环境结合,与圣地建筑群结合。

2.雅典:

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进入盛期。雅典城人口近十万。

雅典背山面海,地处丘陵地区,受地形限制,城市布局不规则,无轴线关系。雅典与滨海庇拉伊斯城之间修筑了防御性公路。

(1)卫城

城市中心就是著名的雅典卫城,卫城的主要建筑有帕特隆神庙、伊瑞克仙神庙、山门、胜利神庙等。(2)市中心有广场(P26 图5-9)

位于卫城西北角山坡下,广场无定形,周围有市场和公共建筑,广场中心有敞廊,是公布法令的地方。(3)道路与市政:

?城市道路结合地形自发形成,曲折狭窄,路面无铺装,无排水系统;缺水,卫生条件差。

?居住街坊面积小,贫富混居在一个街区,仅建筑质量有区别。

3。希波丹姆规划型式:

l 传统的城市空间:希波战争前许多城市的外部空间是一系列“L”型的空间叠合而成。

希波丹姆型式

?建筑规划师希波丹姆在古典时期的建设活动中采取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城市外部空间也吸取传统,采用一系列“L”形空间叠合而成。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有中心广场;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和城市生活要求,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⑴米列都城:古典时期的城市,按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建设。

?城市三面临海,四周均筑有围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两条大街从城市中心穿过。

?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附近,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

?中心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街坊面积小,南部街坊面积大。城市中心集中大量的公共建筑,成为市民生活的真正焦点。(P30 图5---15)。

⑵普南城(Priene 也译作普列安尼城):希腊化时期的城市。

?普南城背山面水,位于向阳的坡地上,顺应山势,城市建于四个宽阔台地上,最高一层为底米特神庙,第二层为雅典娜神庙,第三层为市场和会堂,第四层为竞技场、运动场。

?道路采用棋盘式路网,顺应等高线的东西向道路为车行路,南北向到路为台阶式步行街。中心广场

居于城市显要位置。城市约80个街坊,街坊面积较小,建筑多为二层。(P32 图5---17 图5----18)主要特征:

广场规整,城市布局、道路系统、功能分区等严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建设,城市中心是广场,广场往往处于两条道路的焦点上,周围还有商店、议事厅和娱乐场所。希腊化时期道路宽,城市有原始的下水道,城市开始种植绿化,环境卫生条件较好。

古希腊城市建设状况

?以广场为城市中心,组织城市基本格局;

?广场汇集敞廊、市场、庙宇、议事厅和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活中心;

?卫城在共和制城邦中,是城市守护神的圣地,是城市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精神生活的中心和公共活动的中心。

?贫富混居,道路由窄渐宽,市政建设水平低。

总结与思考:

?古希腊的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情况;

?圣地建筑群和卫城;

?雅典卫城的基本布局?

?古希腊的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实践;

?

第六章古罗马的城市

一、社会背景

1.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

最初在今意大利境内,盛期版图包括今意大利半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地区,横跨欧亚非三洲。古罗马文化在伊特鲁里亚文化和希腊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发展起来。2.发展时期:

古罗马的历史分三个时期:

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750年---公元前300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10年---公元前30年);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

3.宗教:

l 古罗马信仰继承了希腊的宗教文化;

l 古罗马与基督教;

4。建设成就:

①伊特鲁里亚时期:石工、陶瓷构件和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②罗马共和国时期,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等市政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公建类型丰富,神庙、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和罗马角斗场等;

③罗马帝国时期建设重点是歌颂权利、炫耀财富和表彰功绩,建造了许多豪华雄伟的凯旋门、纪功柱、皇帝纪念广场以及世俗建筑。

④古罗马创造了梁柱与拱券结合的结构体系,发明了由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发展了五种古典柱式;

⑤有卓越的工程技术和建筑理论——《建筑十书》。

二、城市建设

1. 罗马营寨城:罗马人征战时期建立的以军事堡垒性质为主的居留地。

罗马营寨城(P37 图6---1)多为正方形,有方形城墙,主要道路呈十字交叉形,并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交叉口处建神庙。

提姆加德(Timgad):罗马帝国时期的营寨城(P45 图6—15)

城市平面呈正方形,“丁”字形主干道,东西有11排街坊,南北有12排街坊,街坊布置整齐。城市中心广场开向宽阔、便于操练“T”形干道,比道路高出2米,用台阶联结,四周有柱廊环绕。城中还有剧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公共建筑。

2. 罗马城:

罗马城是在较长的时期自发形成的,没有统一、合理的规划,共和国时期该城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城市中有七个山丘,其中帕拉丢姆为七丘的中心。

(1)共和国时期

城市布局:城市沿台伯河并围绕七个山头布置,总体布局凌乱,缺乏整体协调,(P38 图6—3),宫殿混杂在居住区中;建有城市输水系统,城市交通繁忙。

广场:

罗马共和国广场就建于帕拉丢姆山丘以北,是市民集会和交易的场所,也是城市的政治活动中心,布局比较自由,市民欢聚的活动性质较强烈,内还有庙宇。

(2)帝国时期:

罗马城发展突破了城墙范围,向外自由扩展;

为了运输方便,在罗马西南台伯河的入海口建设城市港湾;

修建了几十公里长的输水道,以解决水源;

修建公路和桥梁;

城内供统治者享乐和消遣的建筑多,规模大;

制定了一些城市建设法令,对建筑的高度、层数、街道宽度等作了要求;

城市中心广场也逐渐扩大,修建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

3.庞贝城(Pompeii):

建于共和国时期(P40 图6---7)

原来为军事城寨,后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港和休养城市。平面似椭圆形,方格形道路网,主要街道的走向、公共建筑和府邸的布局以维苏威为构图中心;石砌路面,道路坚固,有路缘石、转弯半径、人行道。

市中心位于城西南角,中央是广场,正中是神庙,周围主要有神庙、法庭、交易所、市场、行政机关、会议厅等。城市一般住宅和商店为一层或二层,房屋中央有天井,以便通风。

4、列柱街

?古罗马特有的城市景观,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设列柱若干,形成空间序列,在炎热的地方柱上还设顶,形成长长的柱廊,以避烈日,列柱街营造了特殊的空间氛围,有着壮阔的街道景象。

5. <建筑十书>: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

?城市选址必须占用高处干爽的地段,防止瘟疫滋生,必须有利于避浓雾、强风和酷热,应有良好的水源地,有丰富的农产资源和便捷的公路、水路交通。

?街道布置上主张街道应保持与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关系,以及与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理想城市方案(P46 图6—19),平面呈八边形,转角处设城墙塔楼,城市道路为环形放射式,放射式道路不直接对城门,城中心有神庙。

维特鲁威提出的理想城市模式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有重大影响,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提出的理想城市模式以及斯卡莫齐设计的理想城市方案与之有渊源关系。

总结与思考:

?《建筑十书》的城市规划思想;

?古罗马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

?罗马营寨城和列柱街;

?罗马城的城市建设;

?罗马帝国时期和共和国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古希腊文明对古罗马文明的影响;

第七章欧洲中世纪封建城市

一.城市建设概述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解体,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渐渐形成。在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初期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整个社会处于混乱时期。

9世纪欧洲曾一度统一(查里曼大帝统治时期),有过短暂的繁荣,即加洛林文艺复兴。后又分裂为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等十几个民族国家。

1. 中世纪初期(公元5世纪---10世纪):

城市衰败,手工业、商业极端萧条,城市人口锐减,整个社会文化处于极端破落状态。

(1)、中世纪文化衰退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连续数世纪的蛮族的征服战争对古典文化的破坏;

●新建蛮族国家文化落后,生活的中心在农村,而非城市,大部分日耳曼贵族和一般民众多是文盲;

●教会才是社会上唯一的知识分子,教会垄断着思想文化。教会保守,排斥世俗文化,对世俗文化采

取扼杀政策,加速了世俗文化的衰落。

(2)、建设活动:

这一时期建筑活动很少,多是教堂或城堡建筑,城市与农村一样,完全依附于世俗和宗教领主的领地内。

(3)中世纪初期建设活动代表性建筑

教堂——罗马风建筑

●中世纪初期以教堂建筑为代表,建设规模不大,主要采用砖石等材料建造,在技术上继承了古罗马的

拱券结构,形式上略有古罗马建筑特征,被称为罗马风建筑,它采用扶壁、肋骨拱、束柱等结构形式,对以后哥特建筑有很大影响。

2. 中世纪盛期(公元11世纪---13世纪):

(1)城市的兴起

●中世纪欧洲城市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以各种斗争方式争取自治权,并取得胜利,使城市有新的机构和

规则对新的经济进行调节。于是城市逐渐繁荣,人口也逐渐多起来。

(2)建设活动

●哥特建筑出现,同时出现新的建筑类型,如市政厅、关税局、手工业行会会所、教会学校、医院等。

城市建设也因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中世纪盛期建设活动代表性建筑

哥特主要教堂特征

●平面上拉丁十字式平面,大门朝西,长方形大厅东端接半圆形或多边形圣坛;

●结构上使用飞券平衡中舱拱顶的侧推力;

●外观上立面有巨大的玫瑰窗和尖矢形窗,正立面有一对高耸的钟塔;外部有飞扶壁、束柱等建筑构件,

彩色玻璃镶嵌窗;

二.欧洲封建社会城市规划建设特征

1. 类型:

a. 要塞型——以古罗马帝国的军事城寨发展起来的城市,如佛罗伦萨,巴黎;

b. 城堡型——在封建主城堡的周围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堡周围有教堂、修道院,在教堂、修道院附近形成的广场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如华沙;

c. 商业交通型——地理位置优越,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如威尼斯。

2. 城市特征:

●选址:城市多选址于水源粮食丰足、地形高爽、易守难攻的地区;

●道路:早期城市道路以环形加放射为多,无史迹的新城常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布局规划;

●城市中心:中世纪城市教堂或封建领主城堡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或城堡体量庞大,控制着城

市的整体布局;

●城市广场:广场是市民集会、从事各种活动的中心场所,广场多采用封闭式格局,平面不规则;

●中世纪城市充分利用自然景色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景观。

三.意大利的城市

●意大利封建化很迅速,西罗马灭亡后,奴隶制迅速崩溃,进入了封建社会。

●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许多城市衰退,但仍保留下来很多,后来封建国家仍把这些城市作为设防据点。

在9—10世纪手工业、商业发展后这些设防城市就变成了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居住地。

1. 佛罗伦萨:

在罗马军事城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也是最早战胜封建领主建立的城市共和国。

最初在阿诺河一侧,平面为长方形,路网规则;后经多次扩张城市跨越阿诺河两岸,成为自由式布局。市中心有著名的西格诺利亚广场。

2. 威尼斯:

●交通型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最美丽的水上城市,是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中心,也是沟通东西方贸

易的重要桥梁。

●意大利北部港口城市,临亚德里亚海,城市建在离陆地4公里的海水浅滩上,由118个小岛组成,

有177条水道贯通其间,大运河为主干道,市区桥梁多,以舟代车。公元6世纪兴起,随后建立了城市共和国。

四、法兰西的城市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曾一度统一,在8——10世纪的时候法兰克王国建立了“加洛林王朝”,版图几近

罗马帝国。

●法国中世纪城市兴起于10世纪,开始是北部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统治进行斗争,后来法兰西国王为了

打击封建领主、强化王权统治,发给城市自治特许证,利用城市展开对封建主斗争。

1.巴黎:

在罗马军事营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军事营寨建在塞纳河中的小岛,以后城市向塞纳河两岸扩展。中世纪的巴黎街道拥挤、狭窄、曲折,房屋以木构为多,沿街建造,并修建了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主体以及罗浮尔城堡。

2.卡卡松城:

城堡型城市,是法国最早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而自治的城市

平面近似椭圆型,道路系统自发形成为蜘蛛网状的放射环形系统,城市有双重城墙,上有稚堞,城市入

口处有塔楼、垛墙、吊桥等防御设施。

五.德国中世纪的城市

●法兰克王国分裂后的东法兰克为近代德国的前身。

●德国经济较法、意落后,经济中心在农村,再加上战争频发,城市很不发达,12世纪封建制度才基本

建立。13世纪封建割据后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

1.诺林根城:

德国中世纪最典型的城市。1217年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平面为椭圆形,城墙完整,四面有城门,城市以教堂和广场为核心,道路为蛛网状不规则形,转折较多,街道狭窄。

总结与思考:

●欧洲中世纪初期和盛期城市建设概况;

●中世纪城市类型与特点;

●中世纪的佛罗伦萨、巴黎、卡卡松、诺林根城;

●欧洲中世纪初期城市大规模萧条的原因;

第八章东罗马与俄罗斯的中世纪封建城市

一、东罗马帝国的城市

1.社会发展背景:

●5——6世纪西欧城市严重衰退,拜占庭是一个强大的帝国,有发达的商品经济、贸易,有600座大小

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14。城市发展稳定。

2.繁荣的文化传统:

拜占庭在中世纪时期文化繁荣主要原因:

●商业发达,其教会势力对社会文化的垄断不如西欧国家,因此文化发展有一定的空间;

●希腊罗马文化在这里得以延续、发展,没有受到战争的侵扰;

●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埃及和西亚等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融合发展。

3.拜占庭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1 )前期:4—6世纪主要按照罗马城的形式建造君士坦丁堡,建造活动主要有城墙、城门、宫殿、广场、输水道与蓄水池、教堂。教堂越建越大,越建越华丽,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典型代表。

(2)中期:7—12世纪外敌入侵,国土范围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缩小。建筑占地少,而向高处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小穹隆群,重视建筑装饰。代表建筑是威尼斯的圣马克大教堂;(3)晚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建设活动不多,也无创造,后来土耳其人入侵后大多破坏无存。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古西亚的砖石拱券

●古希腊的古典柱式

●古罗马的宏大规模的结合

●帆拱技术

4。君士坦丁堡:

位于欧洲东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

城市位于海拔100米的丘陵上,三面靠水,周围筑有防御工事。

●市中心集中了国家的最高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有多个广场,中心区内有王宫、圣索非亚大教堂、奥

古斯都广场和竞技场;

二.俄罗斯的城市发展

1.社会背景:

在8—9世纪斯拉夫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些部落联盟为基础的国家。

10—11世纪封建制度逐渐形成,许多城市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其中的罗斯国家中已有80多个城镇。

12世纪罗斯国家分裂为许多封建割据的小国家。

13世纪反蒙古入侵斗争中,莫斯科公国发挥巨大的作用,1510年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在16世纪俄罗斯通过领土扩张,成为多民族国家。

2.城市建设:

(1)中世纪传统城市特点:

a. 城市一般由要塞、内城和城厢地带组成;

b. 封建割据的城市重视广场、克里姆林宫和教堂建设,克里姆林宫是城市政治、行政、宗教和防御中心;

c. 城市布局多围绕中心的克里姆林宫,形成放射环形系统;

●中世纪莫斯科的建设集中在克里姆林宫的改建和扩建。

●克宫内城之意。平面大致成三角形,建筑历经数代修建,包括乌斯平教堂、多棱宫、伊凡钟塔等。

第十章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一、文艺复兴的萌芽

1. 社会背景:14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城市新兴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地位,在上层建筑领域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2. “文艺复兴”运动宗旨是借助“人文主义”思想来反对教会精神统治。

3. 文艺复兴建筑分三个时期:

早期15世纪;

盛期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晚期16世纪中晚期。

17世纪发展出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二、文艺复兴的建筑理论和建设活动

1. 建筑理论:继承古典文化精华,发扬当时科技成就,《建筑十书》的价值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提出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模式。

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市:星形平面,多边形城墙,城墙转折处设有城楼。中心建有宫殿和市民集会广场,四处为商业广场、交易所和市场广场。方格网状的道路。

2. 建设活动:

建设集中在象征城市经济的市政厅、资产阶级府邸、行会大厦、广场与钟楼等方面,风格上提倡复兴古罗马风格,反对封建,倡导理性思想。

三、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建设

1.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进行大规模改建。

改建之一:重建圣彼德大教堂,综合了古罗马形式与哥特结构并加以创新;教堂前广场由梯形和椭圆型平面组合而成,梯形广场利用了透视原理,使广场后方的主体建筑更显宏伟。

改建之二:完成改建规划。在街道交叉处修建广场和喷泉。波波罗广场——椭圆型平面,有三条笔直道路通向波波罗城门,道路交会处设方尖碑,作为对景。

改建之三:修直街道,运用轴线道路将全城主要的宗教和世俗建筑、凯旋门等串联起来,构成整体城市景

观系统。

2. 广场建设: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追求庄严、宏伟,以显示资产阶级的权势,城市建设的重点集中在市中心和广场上。

?文艺复兴初期的广场建筑布局自由,空间较封闭,雕塑多在广场的一侧。

?文艺复兴盛期的广场比较完整,平面规则,几何性较强,常采用柱廊形式,空间开场,雕塑常位于广场中央。

罗马市政广场:又称卡比多广场

●文艺复兴时期较早地运用轴线对称布置的广场之一。

●梯形平面,使广场底端的建筑有向前推进的感觉,是文艺复兴盛期的手法。

●广场原有正面的元老院和左面的档案馆,改建中右面加建博物馆,使广场成为对称的梯形;

●建筑立面采用巨柱式处理,整体形式上取得协调统一。

l 罗马圣彼德大教堂广场:巴洛克时期重要广场

罗马圣彼德大教堂前,由椭圆形广场和梯形广场组合而成。椭圆形广场中央设方尖碑,并对称设置一对喷泉,椭圆形广场之后是梯形广场,前大后小,且地面逐渐向教堂升高,在视觉上使教堂有向前推进的感觉。巴洛克风格

●形式上巴洛克是文艺复兴的支流与变形,出现于17世纪。

●善于利用做作的手法来产生特殊的效果,利用透视的幻觉与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之深远或探前;采用

波浪形曲面、断折的山花与檐部、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助长空间与立面的起伏和运动感。

●圣卡罗教堂

l 巴洛克风格的著名广场

?平面呈花瓶形式,行动流线时分时合,把两个不同标高的城市空间巧妙地统一起来,体现了巴洛克灵活自由、不拘无束的风格。

总结与思考

●拜占廷的主要建设成就;

●俄罗斯中世纪传统城市建设特点;

●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宗旨;

●辨析文艺复兴的理想城市与《建筑十书》理想城市的差异;

●巴洛克时期的广场建设;

●文艺复兴时期初期与盛期的广场建设;

●罗马改建体现了怎样的城市设计思想;

第十一章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一、社会背景与理论思潮

1. 社会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王和资产阶级新贵结合在一起,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势力,先后建立了一些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处于绝对君权鼎盛状态,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2. 理论思潮:绝对君权时期思想上推崇唯理主义思想,在文化上表现为古典主义占绝对统治地位。

二、绝对君权时期法国的城市建设

(一).城市建设

1. 巴黎改建:

l 市政基础设施

l 广场建设

l 街景改建

l 古典主义大型建筑

l 园林建设

●建造了法兰西广场和皇家广场、旺道姆广场、胜利广场、协和广场等。

●街景改造:将广场和大街旁的破烂房屋改建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

●l 进行一些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的建设和改造,建立了正对卢浮宫的深远轴线。

●16世纪60年代罗浮宫东立面建成,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成熟,成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里程碑

式作品。

凡尔赛宫

●古典主义建筑提倡富于稳定感和统一性的纵横三段式(五段式)构图;

●崇尚古典柱式和柱式建筑;

●构图上追求对称,寻求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

●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

●巴黎恩瓦利德教堂:

●17世纪最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正方形希腊十字式平面,穹顶饱满,集中式构图;建筑简洁、几

何性明确,柱式组合严谨而富有逻辑性;

●进行了园林建设,如凡尔赛花园等。

2. 凡尔赛宫:

?原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猎庄,路易十四进行大规模改建,成为包含宫殿的大花园,用艺术的手法将城市皇宫、花园森林融为一体。

?凡尔赛城包括三部分——宫殿、花园、放射形大道。

凡尔赛花园

●有一个纵轴线,规划采用轴线+放射或鹅掌式道路的方法形成地毯式的大花园,由主轴、次轴、对景

等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视觉网络;

●其间穿插花园、草地、密林、亭台、喷泉、水渠、雕像、列树装饰的道路及园林小品;

(二)广场建设

1. 协和广场:

?是为纪念路易十五而建造,广场空间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只有壕沟和沟边栏杆标示出广场边边界。

协和广场

?广场平面为长方形,四角抹去,八个转角处设雕像代表法国八个城市。广场中央为路易十五雕像,雕塑南北两侧各有喷泉一座。

?协和广场西为香舍里榭大道,东为丢勒里花园,起到了从丢勒里花园到香舍里榭田园大道的过渡作用,成了从卢浮宫到星形广场深远轴线的重要枢纽。

2、巴黎旺道姆广场

●封闭,长方形抹去四角,周围整齐的建筑,底层券廊,设店铺;

●广场中央设路易十四铜像,后改为纪功柱;

3. 南锡广场:

?位于洛林公爵首府南锡城的市中心——旧城范围内,建于18世纪,风格为古典主义和巴洛克的综合。

●广场由三个广场组成,北端长圆形王室广场,正中有长官府,两侧有半圆形券廊;南端长方形路易十

五广场,正中是市政厅,中央矗立路易十五雕像;中间封闭狭长的跑马场。

三、俄罗斯与德意志的城市建设

●(一).俄罗斯的城市:在彼德大帝时期俄罗斯也进入了君主专制的盛期。

●新建俄罗斯国家首都彼德堡,城市市中心建于华西里岛前、涅瓦河分叉处。河岸边建造了大教堂和尖

塔,与对岸的海军部、华西里岛上的美术馆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成为城市门户。

(二).德意志的城市:卡尔斯鲁

●强调几何形式,理性平面。城市以同心圆组成,中心是王宫,32条大道从中心放射出来,其间仅有9

条道路是真正的城市街道,23条均处于花园绿地中。

欧洲中古时期城市:

1、早期多依附于封建领主城堡或教堂修道院,后期逐步摆脱封建领主统治,建立城市共和国;

2 、城市的形成或由于军事、政治原因,或交通、贸易因素;

3 、城市在建设与选址上比较重视防御性;

4 、城市数量比较多,但规模不大、形态多不规则;

5 、社会背景变化大,不同时期的城市面貌有区别;

6 、城市虽然注重防御和政治统治的要求,但仍有许多自然、民主倾向。

总结与思考

●中古时期城市布局基本特征;

●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概况;

●唯理主义思想在城市建设与建筑中如何体现;

●凡尔赛的规划与建设;

●俄罗斯圣彼得堡城市中心规划建设;

●巴洛克建筑与古典主义建筑同发生于17世纪,二者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

第十二章近代资本主义城市的产生和欧洲旧城改建

一、社会背景:

1.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

16世纪资产阶级通过原始积累和文艺复兴运动,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在16世纪末期尼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在欧洲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2.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资本主义社会实行机械化大生产方式,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3.城市面临变革

工厂大生产的方式、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根本改变促使城市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各国为探索资本主义城市的出路、解决城市矛盾进行了种种尝试,促进了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

4、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从封建制度真正开始迈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是英国(1640年)和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复了长期关闭的议会,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8世纪的法国封建制度腐朽,国王路易十六代表的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与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之间矛盾尖锐,1789年国王被迫召开三级会议,继而改为国民议会和制宪议会,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二、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建设

? 1.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产生:

?早期的圈地运动:发展养羊业对农业进行资本主义改造;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为资产阶

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大工业生产开设大量的工厂,圈地侵占农田,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涌入城市,城乡手工业者也纷纷破产加入雇佣大军的行列,这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必

须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决定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使城市化的进程突飞猛进。

2.资本主义初期城市面临的各种矛盾

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引起城市的畸形发展;

②大工业生产方式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城市空间随之扩大;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种商业金融机构会聚于市中心,形成资本主义城市市中心;

④城市中阶级对立,阶级分化严重;

⑤城市盲目扩大,布局混乱,交通阻塞事件频发;

⑥工业盲目发展,大量的污水、废气、垃圾污染了城市环境;

⑦缺乏整体环境考虑,城市建筑紊乱,建筑的艺术性衰退。

三、英国

1.伦敦改建:

⑴伦敦大火与伦敦规划:

?1666年由克里斯托弗*仑提出了伦敦规划。

?规划缺点:没有结合现状和地形,没有考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因此这种整体式的规划开发难以实施,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

(2) 伦敦建设

a. 制定规定放宽街道,用砖石等耐火材料建房,并颁布了《重建伦敦市法令》,规定了三种房屋形制;

b. 建造新型居住建筑群,中间常布置方形规则广场;

c.进行了公共游憩场所和社交活动场所的整理、改造;

d.里琴大街街景改造;

2.园林建设

a.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特征:

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和蜿蜒的小径为特色,形成田园牧歌式的自然景色;园林中树木应枝繁叶茂而舒展生长,不修剪成几何形;主张在建筑物周围运用花架、棚架、栅台、台阶等装饰性布置,作为建筑物向自然环境过渡。

b.成因:

?英国本土丘陵起伏,有众多的牧场、河流、湖泊和自然生长的草地、树林,英国园林师从自然中吸取营养,把园外自然风景引入园内。

?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庞大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

?法国园林更多地体现唯理主义审美倾向,而英国园林追求浪漫主义风格。

四、法国的旧城改造

? 1.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巴黎改建

?主要内容:

?城市建设的重点是第三阶级聚居区铺设街道和路面,增加供水水井,清除垃圾,添置街灯;

?为减轻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规划开辟几条新道路,同香舍里榭田园大道相接;

?封闭了市内的一些墓地,在市内进行广泛绿化;

2、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巴黎改造

?①1811年改建里沃利大街,沿街建一色房屋,连同阁楼共五层,底层是商店,前面有连续的券廊,形

成人行道;

?②在巴黎西部改建贵族区;

?③在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上建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以此控制巴黎中心地区的帝都风貌。

?练兵场凯旋门和雄师凯旋门;

?汪道姆纪念柱;

3. 拿破仑第三时期的巴黎改建

?拿破仑第三执政时期,塞纳区执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巴黎改建工程。

⑴主要目的:

?拓宽城市道路,一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阻塞问题,另一方面能使军队顺利、安全抵达城市各个角落;

?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城市景观,进行市中心改建和城市绿化建设,以体现帝都风范;

?迫使贫民从市中心迁出,改善巴黎贵族与上层阶级居住环境;

(2)具体内容

a. 完成巴黎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路;外环解决外部交通,起到城市过境线的作用,内环解决城市内部交通;

b. 市中心改建,将道路、绿地、水面、林荫带、广场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以卢浮宫及前广场、协和广场、雄师凯旋门、军功庙一带最突出;

c. 全市各区都修筑了大面积公园,建设了滨河绿地和花园式林荫大道;

d. 建造了技术相当完善的地下排水管道系统,增加自来水供应,发展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

(3) 巴黎改建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将城市景观建设从以往的局部改造转变为从更宏观的区域考虑;

?首次采用市中心分区方案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所产生的新要求;

?在市政建设上有重大成就,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

?巴黎的城市美化运动改善了城市面貌,对以后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局限:

?未能解决由城市工业化所带来的城市贫民窟问题;

?未解决由国内、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

第十三章近代美国新建的大城市

一、历史背景:

1. 地理概况:

2. 历史概况:

移民国家,人口构成复杂,多数为欧洲移民后代,还有土著印地安人、黑人、亚裔黄种人、墨西哥人、波多黎哥人等,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二、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1. 形成背景

l 18、19世纪欧洲殖民者在这里建立了各种工业和城市。

2. 城市的开发建设

由地产商和律师委托测量工程师对不同的城市做机械的方格网道路划分。他们采取增加道路长度、缩小街坊面积的方式,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临街地段。

影响:

机械分割城市的规划方法缺乏对城市的生活需要、人文环境、地理条件、交通规划、结构布局等的综合考虑,一味关注利益;它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前提下,对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应急措施。

3. 纽约城:

?1800年纽约人口79000人,集中于曼哈顿岛的端部,1811年城市总图规划采用了方格网形道路布局。

东西方向十二条大街,南北向155条大街,市内为军事阅兵留有一块空地,后改建为中央公园。

20世纪初期的纽约市

?纽约城方格网规划开创性在于首次对城市规模及人口的增长进行了一定的预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

应的城市布局规划,城市规划已不局限于传统形式法则,开始走向适应工业社会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华盛顿的郎方规划:

1)选址:选择两河交汇处的北岸高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规划:

?主轴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托马克河滨的主轴线,主轴线上从东向西依次布置国会大厦、林荫大道、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一直延伸到河滨;

?次轴线——华盛顿纪念碑处、与主轴垂直;

?道路和广场——从国会大厦和白宫向四周放射出若干道路通往广场、纪念碑、纪念馆等重要建筑;

?人口预测80万;

总结与思考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特征与成因;

?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巴黎改造;

?奥斯曼巴黎改建的目的、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美国方格网城市是如何产生的?

?华盛顿朗方规划的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城市中心的内容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主导状况?

第十四章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一、社会背景:

?18—19世纪科学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中开设了大量的大生产工厂、出现了铁路等新型的交通工具。

?传统的以手工业小作坊生产的城市结构完全不适应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对城市的新要求,城市成为了矛盾的焦点。

?为了解决城市矛盾,一些开明人士、统治阶级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经作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讨和部分实验。

二、空想社会主义城市:

1. 乌托邦:“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于16世纪提出的。16世纪封建制度正在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出现,城市迅速膨胀,并吞噬周围农村;城市中出现了居住拥挤、卫生条件恶化等问题。

“乌托邦”中有54个城市,每个城市不大,彼此相距不远,以免与农村脱离。城市居民每户有一半人在农村工作,两年轮换一次。城内有宽阔的街道,建有公共食堂、公共医院、公共仓库等。

2. 新协和村:又称“合作新村”

?基本主张:以“劳动交换银行”及“农业合作社”来控制生产的私有化和消费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未来社会将按公社组成,土地国有,实行共产主义,最后公社遍布于全世界,形成公社总联盟,国家消亡。

新协和村方案:人数为300---2000人,每人有耕地,公社中央为长方形大院,设公用厨房、食堂、学校、会议厅,四周为住宅、医院、招待所,周围有花园,外围有工场、饲养场、啤酒厂、面包房、田地和牧场。实践:美国印地安那州。

3.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

城市设想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但其中包含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主张:

l 从更广阔的角度,联系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来看待城市,把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造联系起来;

l 主张城市尽可能接近农村,以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消除原有城市的各种矛盾和弊端;

l 重视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集体生活,提出多种公共建筑和设施等等。

对以后城市规划思想颇有影响,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英国早期的“卫星城镇”理论等。

三、田园城市:

?19世纪末英国政府授权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以“城市改革”和“解决居住问题”的名义进行社会调查,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整改方案。

?1898年霍华德著述《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后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1. 田园城市的概念:

?在《明日田园城市》中,霍华德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称之为“田园城市”。

?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城乡磁体”,它应具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既有高效能和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有环境清洁、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

2. 田园城市的具体设想:

?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

?城市四周有农业用地围绕,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农产品,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

?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交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也归集体所有;

?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以使居民更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3. 田园城市与田园城市组群:

⑴田园城市:

?扇形平面,32000人规模;城市居中,四周为农业用地,其中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有农业学院、疗养院等,永久性绿地使用。

?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6条放射性道路将城市划分为6个等分区。

田园城市布局示意图

?城市中心为花园,四周有市政厅、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画廊等公共建筑;

?再外是水晶宫,作为商业、展览和冬季花园;

?再外几圈是居住用地,其中有绿化带,内设教堂、学校;

?最外圈是各类工厂、仓库、市场、煤场、奶场等,一侧有环形道路,另一侧有环状的铁路支线。

⑵田园城市组群:

?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中心城市可略大,人口58000人,周围的城市32000人,由铁路和市际运河等交通将田园城市连为一体。

4. 田园城市的实践: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Letchworth);

?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Welwyn)。

5. 田园城市的影响:

l 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摆脱了传统规划显示或张扬统治者威势和审美趣味的旧模式,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是规划立足点的根本变化;

l 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针对工业社会城市出现的复杂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视为一个体系来解决;以改良社会为目标,将物质规划和社会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

l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四、工业城市:

1. 背景:

?伴随工业发展的过程,工作与居住的地方逐渐分离,城市内部的各种活动日趋复杂,原有的城市结构不适应新的社会需要,需要探索新的城市结构来适应大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19世纪末由法国建筑师戈涅提出“工业城市”理论。

2. 主要内容:

l 工业城市人口为35000人;

l 城市各要素应进行明确的功能划分:市中心、生活区,区内部设有小学、服务设施、疗养院及医疗机构、工业区、火车站;各区之间有绿带分隔。

l 各功能区之间留有空地,为城市各功能区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l 主张应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完成市政和交通工程。

3、“工业城市”理论的影响

?对集中主义城市、《雅典宪章》的城市功能分区思想等有着重要影响。

五、带形城市:(Linear City)(06年考)

1882年由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提出。

1. 主要内容:

l 有轨运输系统最经济、便利和迅速,城市应沿着交通线路绵延建设;

l 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结起来,组成城市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将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l 带形城市可以无限延伸,甚至跨越洲际.

每个城市还可以向多方延伸,形成三角形的网络系统。

2. 实践:

l 1882年马德里外围建了一条长4.8公里的带状城市;

l 1892年在马德里郊区又设计了一条有轨交通线路,把原有的两个城镇连接起来,与以往建设的带形城市相连,构成一个马蹄形带状城市。

3.规划原则:

l 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

l 城市生活用地、工业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

l 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

l 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

l 带形城市宽度有一定限制,以保持居民同乡村自然的接近,纵向发展有利于市政设施建设。

4. 影响:

l 带形城市有利于防止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l 对以后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有一定影响;

l 一些重要城市的规划,如斯大林格勒、伦敦、哥本哈根、华盛顿、巴黎、斯德哥尔摩的规划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六、美国的保护自然、建设绿地与公园系统运动

?工业社会一方面先进的技术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无比的灾难,废水、废气、工业垃圾污染了城市环境。

?马尔什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他的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于是在美国的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保护自然、建设绿地与公园系统运动。

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设计并实施,并影响了美国的许多城市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

?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和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机能,开创了城市中人与自然融合的新纪元。

总结与思考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田园城市概念、具体设想、基本布局及其影响;

?工业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带形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规划原则及其影响;

?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早期实践;

第十五章20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一、西方国家面临的城市问题

1.20世纪初西方国家面临的城市问题

l 社会秩序的变更,对城市的形式、结构、布局产生影响;

l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剧;

l 新技术问世带来的变革

2.社会的进步使城市发展面临机遇

l 20世纪初新技术的问世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一节1900---1918年欧美城市

一、20世纪初城市规划立法

1、1909年英国第一次通过了城市规划法,制定了《住宅与城市规划法》。

2 、1909年在美国举行了全国第一次城市规划会议,并成立了芝加哥城市规划委员会,发表了芝加哥规划。3。纽约区划法规(Zoning Law)

?Zoning着重于土地保护,这是公认的区划法规的开端。纽约区划条例(New York Zoning Regulation)

其目的在于对个人私有财产进行限制,政府有权限制土地未来的使用,以保护现有地产价值和保证空气和阳光。

4。1916年美国制订基地管理法。

二、城郊居住区的建设

?汉普斯特德田园式城郊(Hampstead Garden Suburb):有各种住宅类型,设计精巧,富于变化;它依

赖于中心城市工作、学习、就业、娱乐等;并修建地下铁路,以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联系。

?意义:成功地创造了“社会性综合社区”,为现代居住区规划开创先河;并对疏散中心城市人口起到了

一定作用。

三、盖迪斯对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学科的贡献

?主张把城市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即城市的地域环境,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城市布

局和城市经济有影响,研究城市必须着眼于城市的地域环境,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

即城市规划应包括城市周围的若干城镇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

?规划方法强调“调查—分析—规划”。

四、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主要观点:

(1)趋向衰退的城市需要以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演变,以拥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2)强调城市结构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共同的社会生活,不脱离自然。

(3)城市就象有生命的机体,不能任凭自然聚结;

2、具体内容:

(1)将重工业、甚至轻工业疏散出去,腾出的大片用地应改建为绿地;

(2)城市中心设行政、事业及管理机构,中心的供应部门和许多家庭将疏散到新区去,降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

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一、落实成本目标管理,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围绕公司下达的绩效指标制定了综合管理部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并及时进行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工区,每个月通过绩效指标的考核,促进各单位不断地改进工作、不断地取得成效,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朝着同一个方向形成合力,部门掌控的指标1-10月全面完成。 二、把制度体系的梳理、完善作为重点工作,为公司管理提升提供支撑。 围绕今年经济责任制的重大改革,内部迅速分解目标到各岗位,较好地执行了经责制度,并按公司领导要求,对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及时掌握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制定了公司科级管理人员专项绩效考核办法、各单位经责执行具体措施、公司科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办法、绩效说明书、公司绩效管理制度、技师管理制度、合同制员工招聘管理办法和流程规定、协力员工管理办法等多个管理制度,并牵头组织各部室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指标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体,有效地推动了公司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服务的作用,全面完成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1、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绩效管理、统计报表工作: 每月月初根据生产经营部、计控管理室提供检修工区、车间绩效

完成情况及嘉扣明细进行汇总,完成当月正式工、协力工核拨单草表,经绩效仲裁会审核后下发正式核拨单,按时完成工资输机、审批,完成各类工资报表,保证工资按时发放,报表准确率100%。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工资外收入明细表,按时完成工资外收入输机、审批,保证工资外收入按时发放。每月根据各工区上报人员异动情况(包括协力工)及时更新电子文档,正式工及时在HR系统更新维护,对班组需要新增岗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保证各部门最新人数统计。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按时、准确上报公司相关统计报表。 1-10月份,共进行96人次的数据异动,其中:调入41人;新招1人;正式退休27人;离岗退养3人;调离、辞职8人;死亡2人(其中1人为离岗退养人员);5年内离岗退养停缴生育保险14人;办理了退休27人(包括离岗退养转正式退休人员24人);完成了67人次劳动合同变更,其中:因辞职、调离解除劳动合同8人,劳动合同到期续签人员17人,调入、新招聘人员新签42人;接收调入、新招人员档案42本,转出档案3本;查借阅人事档案226人次、会计档案61人次、工程档案5人次,分类、整理、装订会计档案152册、文书档案98件共9册、人事档案42本,分类、整理、归档其它资料368份;审批了1426人次的请假手续,处理考勤异常数据59004人次。 2、文书和出门证、用章及会议等管理工作:1-10月,共发红头文件52件、会议纪要29件、红通函件和通知5份。出具独子父母证明、个人证明、工作证明、业务证明、介绍信等100余条。办理物资出门证250余件。及时办理了日常通知、文件和上下行文工作,成功

外国城市建设史论述题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时代背景与巴黎改建.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生产力发展需要、反对封建势力与教会权力的斗争需要.以法王路易十四时期为极盛期,欧洲的中心、效仿的对象.1655年法兰西学院基础上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671年的建筑学院。古典主义---君权专制与维理主义思潮的产物.强调:理性的、永恒的、高贵的、有秩序(古典柱式、对称与协调感、几何与数学关系)、明确结构上的主从关系---王权至上!国王万岁!。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学、数学等系统理论和基本原则巴黎改建---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卢浮宫为代表,也包括市政桥梁设施.大量的贵族府邸. 兴建路易十四广场(旺道姆广场)和胜利广场来歌功颂德巴黎城市中轴线,后来的香榭里舍大街、协和广场、星形广场等.采用区域性、轴线式的方式法国巴黎的改建。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拿破仑帝国时期:军事独裁、皇帝、宣传对外战争胜利.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凯旋门和明星广场.巴黎的核心---协和广场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军事防御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 大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施建设的近代化.缺失---贫民问题、内外交通衔接矛盾60’s以来的总体规划巴黎地区总体规划---平行带状发展战略。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城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 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和伦敦改建 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制。划时代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伦敦改建的成果。设置专门 机构、制定建筑管理规定。 有方形广场的住宅群 ---London Spuare。开放贵 族园林为公园。里琴大街的 整体风貌。连接重要的公园 (里琴公园、克莱森特公 园)、道路交叉口的广场、 立面形象。6731平方公里 /1250万人的大伦敦规划单 中心、同心圆、放射+环路、 增加绿化。伦敦郡48公里 半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 低建筑与人口密度、改善内 城功能;近郊圈:良好居 住地、补充绿化。8公里宽 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和 农副基地;外圈:人口疏散 地和工业企业。1946年《新 城法》与卫星城、邻里单位 的尝试。问题:疏解不力、 不便伦敦大火的机遇--克 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 划。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 观要求。古典主义+法国园 林设计手法。城市主轴线、 广场序列、放射路。宗教建 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 化。失败---忽视现状、地 形和土地所有制。划时代的 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 映。 为什么说唐长安城与宋汴 梁城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封 建社会时期城市建设的两 个阶段?试分析原因。唐长 安城北据龙首源高地,向南 低洼处展开。南为秦岭北为 渭水,唐长安城为新建都 城,由宇文凯规划设计。他 的特点是:方正的平面轮 廓,且规模巨大,历朝历代 城市无法与其媲美,城内功 能分区明确。多重城郭关 系,有宫城、皇城、外城组 成,宫城皇城关系密切,内 外区别明确,防卫能力加 强。宫城居中,且对称布局, 受择中立宫思想的影响,宫 城不再几何中心,但位于中 轴线偏北段,对整个城市其 控制作用,避免市民对皇城 的干扰,严谨的做到沿中轴 线对称,左祖右庙制,经纬 涂式的道路关系,棋盘式道 路,严格的里坊制度,集中 市肆的制度。水系十分完 善,城内有龙首渠,清明渠 均与漕运相接。 宋汴梁城在原汴州的基础 上扩建而来,由州衙改宫 城,州城改都城,由外包一 圈罗城,内外三重城墙,城 内道路系统以宫城为中心 的辐射式路网和方格网结 合的路网系统,大道正对各 门,城内有四条干道,漕运 十分发达。宫城居中心,稍 微偏北。旧的市坊分区州已 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集中设市的历史时期几经 结束。北宋末年车给布满繁 华的街巷,形成了开放的多 功能的街巷空间。专业性分 行业的肆已经出现,基层商 业网点随之出现,里坊制打 破,不同阶级的人杂处,社 会经济发达。 唐长安城是对以前城市建 设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很高 的程度。宋汴梁城则开创了 新的一页,是一个里程碑/ 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到以 后各朝的城市建设。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 按政治及行政管理意义1、 都城2、地区性封建统治的 中心城市3、一般的府州县 城市 按城市性质职能分类1、手 工业中心城市2国内商业 中心城市3、海外贸易中心 城市4、防卫城堡5、集 镇;;从地区地形特征及城 市形态分类:1、规则形: 方形、圆形2、不规则形: 沿河城镇、山城、双重城、 多重城;;古代城市的特殊 类型 中国古代城市的地区分布 与城址位置 古代城市是在农业居民点 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最初 的城市都是在当时农业发 达的地区形成。秦以后全国 大部分时间为统一,水运发 达,在一些航道的交汇处或 重要渡口,往往形成一些商 业都会 隋唐至北宋,军事政治中心 在关中或中原地区,经济中 心在江淮一带,所以,在大 运河沿线出现了很多城市 元明清时期,同上类似,而 且运河北段也出现了一些 商业城市,比如临清,沧州, 天津 唐末及宋元,国际国内原 因,海上交通发达,沿海也 发展了一些贸易城市。明中 叶以后,受倭寇的侵扰,修 筑了防卫性的卫所城堡,后 来甚至直接海禁。我国虽然 海岸线很长,但沿海贸易却 不发达。都城位置的选择完 全出于政治及军事原因。比 如:汉定都长安,因为长安 位于关中,便于防守,又便 于东出潼关控制中原。唐宋 以来,由于都城人口多,生 活供应问题很大,因此也较 重视经济交通等因素。隋唐 建都西安,但高宗及武则天 时,帝王及政府机构较多时 间在东都洛阳,实因洛阳的 漕运不受三门峡天堑的阻 碍。唐玄宗以后改善漕运, 大部分时间才在长安。有些 都城的选址,还与当时统治 集团的势力范围及根据地 有很大关系,比如东汉刘秀 之迁都洛阳,永乐皇帝之迁 都北京。有些朝代,因统治 范围的扩大,数次迁都,如 北魏。有些都城按照军事政 治的原因选定在某地,但又 不在这个地区原来的城市 建都,一方面由于原来的城 市破坏很大,另一方面则是 由于传统的观念。如在长安 地区:周镐京,秦咸阳,汉 长安,唐长安,都相距不远 而又完全新建。洛阳地区的 周王城,汉魏洛阳,隋唐东 都洛阳,也是类似;北京地 区:金中都与元大都 有少数都城市原来交通便 利的商业都会,原地改建扩 建。北宋开封南宋临安,但 宫城部分肯定要新建。 有些非都城的省业都会,各 代城市的范围及城址不同, 但基本上原地重新扩建,如 扬州。也有个别城市,屡毁 屡建,而且原封不动,如苏 州。古代海港贸易城市较 少,这些城市多在河道的入 海处,沿河发展,实为河口 港。如甬江口的宁波,珠江 口的广州,晋江口的泉州, 黄浦江边的上海(当时船 小,河港已满足要求而且安 全,直接临海的城市很少, 只有一些防御性城市,如蓬 莱,镇海)沿海岸及沿长城 修建的边防城堡,完全是出 于防御要求及设防的军事 体系及建制分布,无经济的 基础和价值,当失去防御作 用后也就废弃。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系统 周代的城市道路以“轨”作 为表示道路的等级和宽度 的基本单位。道路的宽度因 交通量和城市的不同等级 不同宽度不同。主要交通工 具为车。隋唐长安城及洛阳 城,道路系统规划突出了道 路系统的功能,道路两边是 封闭坊里,有坊墙坊门,三 品以上的官吏的府第可以 直接面向城市道路开门。道 路宽度大。宋东京(开封) 的城市道路道路除交通功 能外,两旁还分布各种店 铺,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并 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 宽度变窄。唐长安城的道路 有全市性的主要交通干道, 和一般的划分坊里的城市 干道,在坊内另有道路系 统,这两种道路系统有明显 区别宋东京的道路有主要 交通干道,多为通向城门的 道路。还有繁华的商业街。 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的道 路也有明显分工,有通向城 门的主要干道,这些道路的 交叉口或某一段落也集中 一些店铺,另有一些商业较 集中的街。有一些巷和胡 同,是住宅区内部的通道, 一般的小城市的道路可分

思修网络课程期末总结

思修网络课程期末总结 担任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工作一学期里,我们收获颇多。这份工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的方面,但也存在些不足之处。下面我就从值得借鉴和存在的不足两面来做总结。 首先,值得借鉴的方面。在这次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工作过程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同学还是挺乐意认真地去看视频。其中,原因不乏是因为讲课的老师讲得很精彩,知识面非常的广阔,看问题的视野新颖,语言幽默诙谐等。而且,有些同学喜欢某个老师,她们会跟踪学习。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另外,网络视频可以提供同学反复学习的机会。当同学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们可以反复听,以至听明白,弄清楚。这在课堂授课上是难以做到的。而且,思修网络课程的讨论版块,当同学们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此讨论,而此区又聚集了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最后,就是网络课程的日历和进度跟踪。当同学们一打开课程学习,看到日历挂在上面,就可以根据日期计划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此同时,也会给同学们一种学习的紧张感。而进度跟踪可以提醒同学们是否完成了今天该学习的部分,避免同学们每次过少的学习,或过多的学习而生发厌倦感。总的来说,网络课程在同学们心

中是值得信赖的。 其次,在这次网络课程的工作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第一,不能真正的知道同学们是否真的有认真学习。有些同学可能开始一段时间没把它放在心上,等到助教要批改作业了就马虎应付一下。所以我认为,在自由学习的同时,也大概的给同学们限定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哪些作业。并且在一学期的开始,就要把各项事情与助教讲明白,哪些该做,何时做,都做一个统一的说明。第二,网络界面有些混乱。有时打开网页就能看到各所高校的各类通知,一眼就感觉界面不怎么清晰。如果各高校都建立自己的通知版块,只提供给本校的学生看,可能会比较好。而且都放在一起,同学们也不便查看。第三,课堂讨论的次数可以增多点。每学期是两次直播课,四次讨论课。个人认为可以将最后一次直播课换成讨论了,因为网络视频,同学们回去都可以看,而第一次直播课可以做示范,并告诉一个操作程序。讨论课会提高学习的质量,到最后都不松懈。第四,可以建立一个人的天地。就是有时学习到某个时间点,突然有事需要去做,就可以在个人天地里做下记录,或把遇到的问题,感想等写在里面,给同学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 做为一名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启发并锻炼了我。虽然这门课开发不久,但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的。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其答案总结分析

外国城市建设史题目及答案总结 第二章:1.古埃及卡洪城的主要特点 1.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高。 2.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 3.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4.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2.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影响 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原则。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在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的群体设计中,运用了2Km长的中轴线布局,两边设立越1000具人面狮身像。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在阿玛纳的建设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规划手法。 第三章:3.古代的乌尔城平面布局有何特征?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 平面特征:1城市平面为卵形,有城墙与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城市面积为88公顷,人口34000。在乌尔城的平面中可以看到有厚墙围抱的宫殿庙宇和贵族僧侣的府邸高踞西北高地,而成墙外是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地,分划明显,防卫森严。 2城市出现以山岳台为主的城市公共中心,在这宫殿庙宇山岳台三位一体的土台上还布置了各种税收和法律等衙署、商业设施、作坊、仓库等,形成了一个城市公共中心。宫殿是四合院的,有若干院落组成。庙宇平面比较规整,一般是四方形平面,由厚实的土坯墙包围起来。 3城市除中央土台外,还保留着大量耕地,几处零星的居民点散居在耕地中。房屋密集排列,街宽仅3米左右,有利于阻挡暴晒的烈日。

大一思修学习总结

大一思修学习总结; 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单纯的考试,可以肯定地讲,这门课程帮助我们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净化了生活、认识了人生,让我们这些新生在大学里怎样为人做事处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灯标。我在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我是一个男生,我所经历的坎坷生活,让我养成了内向的性格,遇到挫折常

常是失望和沮丧、自暴自弃、自怨自叹,在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后,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靥,性格也开朗活泼一些了。很有感触地认识到,所有的爱与恨、悲与喜、哭与笑、内向与外向都在缓缓落幕时,才恍然大悟地明白原来的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心态的缘故。正如《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强调的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有了这种心情,我在业余的大学生活动中参加了学院十佳歌手赛活动,增强了自己的自信。 二、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外全套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讲稿 第一篇最初的城市---奴隶制社会的城市 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 第一节古埃及社会背景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分期 分为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bc2400年)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bc158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bc1150年) 晚期(公元前1150—bc30年) 三宗教哲学 埃及的奴隶制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而来。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厂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并实行政教合一,国王为“法老”。 认为人在现实世界是极为短暂的,而人死后,灵魂是永生的,要在千年之后复活,死后的世界是永存的。 四其他 发展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并学会了组织几万人的劳动协作。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美术、文学等均达到教成的水平。这些成就对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古埃及城市概况 一孟菲斯古城 1孟菲斯 古王国第一王朝的首都 ●白色城墙 ●法老金字塔、神庙等建于城外远离城市的沙漠边缘 ●第三朝裘萨的墓地与城并驾,有建筑师的参入 ●死者之城比生者之城永恒 2伊套城 十二王朝的首都 ●城墙与城壕 二卡洪城 建设时间:12王朝,公元前2000多年 长方形,380x260米 城市职能:一是认为维修金字塔而建,一是认为通往绿洲的交通要道 城市功能分区:奴隶居住区、贵族区、商人及手工业者等中产阶级住区 城市防御设施:砖城墙,城内分区死墙 城市交通路网:棋盘式,奴隶居住区的主路8—9米宽 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有集市 阶级差异---占据城区的风向优劣区位,建筑密度大小 产生原因—建金字塔/开发绿洲 三第比斯城 生者与死者之城---古埃及中王国与新王国时期(BC1085--2040)(鲁克索与卡纳克神庙已经建在城中,死者之城与生者之城不再离的太远) 死者之城规模不亚于生者之城,重视,同时也促进生者之城的繁荣生存。与金字塔不同,出现山陵崖墓。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12月)20XX年,综合管理部在公司领导得指导下,在各部门得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公 司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得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综合管理部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 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XX年工作回顾(一)如期完成公司注册、办公楼装修,确保公司顺利入驻延安按照公司注册工作要求,在集 团公司得指导与支持下,如期办理取得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地税、开户许可证等证照,确保公司如期完成注册,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完成延安办公场所招标、装修工作,确定施工单位,督促施工单位作业,确保公司于十月底入驻延安并正常办公,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公司项目规划展室装修工作。逐步整理、理顺办公条件,为员工提供良好得工作环境。(二)积极推进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工作在公司领导得指导下,加强与延安市委市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推进成立“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目前,已上报并通过延安市委组织部会议,待延安市常委会研究批复。(三)高标准完成会务、接待与外联工作切实将精细化标准融入日常行政公务接待中,不断提高会务、接待组织服务水平。思想汇报专题先后完成了20XX年6月1日“我心目中得老延安”北京老干部座谈会;7月2日项目概

念性总体规划方案国际竞赛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延安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公司与中建股份、陕西大美术集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仪式;9月21日,项目分区规划方案评审会;12月7日,延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等重大活动得服务接待工作。在服务接待任务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与外界单位得一致好评。按期组织召开了公司周例会、月度总结会、季度总结会,较好得完成公司级会议得组织服务工作。同时,协助其她部门完成了各部门专题会议得召开。(四)强化督办力度,推动各项决策与重点工作得落实做好督办工作就是贯彻决策、推动工作开展得重要手段。今年以来,综合管理部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与公司领导要求,做好督办、公文上报工作。一就是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上报重大项目督查督办表、月工作总结及计划,将每月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明确时限与工作要求,及时上报公司项目动态。先后编辑9期《重大项目督查督办表》、《公司月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向公司领导准确反映我公司项目进展情况。二就是配套出台公司内部督办工作计划,保证督办工作保持常态化、精细化水平。对照部门督办表,综合运用抽查、检查等多种形式监督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随时掌握动态,及时督促整改。三就是在督办过程中,既注重发现工作中存在得问题,又注重分析问题 产生得原因,更注重提出解决问题得对策措施,提高督办工作得针 对性与实效性。四就是抓好各类会议决定事项与公司批示事项得跟

外国城市建设史

外国城市建设史 1、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1、在用地选址上,注意因地制宜。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2、两河流域信仰多神教,但君主制将国王神化。崇拜国王和崇拜天体结合起来,故宫殿常与山岳台邻近。波斯信奉拜火教,露天设祭,没有庙宇,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 3、迈西尼:主要城市建设是城市核心的卫城。迈西尼的泰伦卫城是希腊建筑的雏形。 4、圣地建筑群与卫城: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与奥林比亚圣地是这类圣地的代表。 5、希波丹姆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理念: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获得秩序与美。模式: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进行规划。典型平面: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把城市分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特点:布局规整,模式统一,逻辑清晰,广泛应用于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代表:米利都城、普南城。 6、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代表城市:普南城、亚历山大城。 7、共和时期罗马广场位置:帕拉丢姆以北。性质:市民聚会的公共活动场所。特点:有丰富的雕像装饰。建筑物彼此在形体上不甚协调。体现政治军事权力的逐步增长,即每一建筑群都比以前的更大。 8、罗马帝国广场位置:从共和广场的轴线中段向西北延伸。性质:成为皇帝们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布局特点:实体与空间;空间转合;帝王业绩之彰显。

综合管理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门工作总结 必须注意工作总结写作结构要遵循的三原则:全面、紧凑和精炼。今天给大家为您整理了综合管理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管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综合管理部在行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经过部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为促进全行各项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办公室工作 1、接收上级文件247份,发文113份、贷审会会议纪要38期,转发上级文件75份。 2、内部刊物:由各支行(营业部)、部门进行投稿,发行刊物7期。 3、按月缴纳水费、电费、手机话费、养老统筹基金、职工公积金,给员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并按月分摊各支行的营业费用。同时按月做好伙食费的收缴工作。按年缴纳总行各自有房产的供暖费。 4、七月份汇缴2016年度员工公积金基数并调整汇缴员工公积金。 5、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办理并征缴2016年残疾人就业

保障金。 6、建立金融许可证台帐,鉴于照片资料保存混乱的问题,集中对各支行所有大厅、牌匾、金融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照片进行了筛选、分类、建档。经过全面清理,建立照片档案,方便了今后照片资料的利用和留存,同时建立了照片随时归档制度。 7、向市物价局报备取消我行业务收费标准审验工作。 8、做好向各位股东要求报送增资扩股的资料及董事会办公室工作,及时准备并递送董事会会议资料 9、办理企业年金事宜。 10、办理我行与马X房屋过户手续并交税等,购买宿舍并办理相关手续事宜。 11、完成农六师XX市安排的植树任务。 12、按时交纳银行业协会会费,并参加了新疆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全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金牌服务网点及金牌服务明星验收工作及相关会议。 13、按月向各监管部门报送机构人员信息表和各位股东、董事邮递财务报表。 14、认真做好2016年下半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新疆地区考场考试集体报名工作。 15、配合会计事务所审计部门,为我行增资扩股验资审计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总行及各支行(营业部)的各类资料,确

大一上学期思修知识点总结

1.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2.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3.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 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4.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5.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6.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 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7.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8.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9.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10.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11.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 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13.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14.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15.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 离不开实践。 16.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17.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8.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19.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20.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21. 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22. 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23.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 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24.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25. 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26. 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7.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28.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综合管理部工作总结

2007年办公室工作总结 2007年,办公室在公司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机关各部室和各基层单位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公司实际,不断提升工作理念,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办公室“参谋、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自身建设,规范内务管理,促进办公室工作规范有序运转 办公室工作在公司整体经营管理过程中担负着中枢职能的作用。综合协调、内务管理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规范内务管理,促进公司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既是办公室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公司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2007年,我们把内务管理摆在突出位置,不仅日常工作准确到位,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继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办公室工作具有纷繁复杂、缺少连贯性、随机性大的特点。如果没有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很高的工作效率,圆满完成任务是难以办到的。为此,我们以规范管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紧紧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这个总目

标,对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和制度进行了准确的定位。 首先,规范办公室工作的基本原则,做到“讲程序”。要求办公室人员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该走哪个程序的,不折不扣地按程序办理,不省略、不简化、不拖拉; 其次,规范办公室工作的实效性,做到“树形象”。从建章立制入手,狠抓规范化管理的落实。今年以来,办公室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拟订并出台了《二公司办公设施管理规定》、《二公司独身宿舍管理办法》、《二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五项涉及车辆、行为规范、公物管理、物品购置、费用控制、奖罚等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在具体工作中,围绕办文、办会、办事,以规范化建设为要求,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加强了对重要活动、重要文件、重要会议、重大事项以及上下左右、内外工作关系的协调;对会议材料、会议秩序等项工作做到了科学而又精简的结构安排;对起草的文件材料做到了高效、优质、针对性强;对公文的处理做到了准确规范,传递迅速。规范化水平的提高,确保了办公室日常工作正常有序,上情下达、左右联络通畅,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是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在提高预见性上下功夫,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缺乏超前意识,工作被动应付,是影响办公室工作上质量、求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克服

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

一、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以及代表性城市 (1)代表性城市(城市概况) ·孟菲斯古城------白城、第一王朝首都、持续千年·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神庙位于城中、南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阿玛纳城------新王朝时期都城、崇拜太阳、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北(下层)中(皇帝)南(官吏)三区、出现城市中心区、毁于风沙(2)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最早应用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结构形式的雏形4)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 二、古代中美洲城市历史概况及代表城市 文化中心:古墨西哥、古玛雅、古印加·古墨西哥地区: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古玛雅地区:提卡尔城·古印加地区:著名的马丘比丘遗址·特奥蒂瓦坎城: 三、圣地,卫城的解释与区别 ·圣地建筑群: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雅典城:自发形成、背山面海、无轴线无规则、街巷复杂纪念希波战争胜利而大规模建设起来的城邦国家 四、希伯丹姆模式与米利都城 希波丹姆规划型式: ·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为大规模城市建设服务、理论阐述 几何形式、棋盘式道路骨架、中央十字大街、靠一侧的中心广场秩序美、数学比例和谐城市分区、分类成为典范、影响深远 ·在米利都的实践:主要公共建筑靠近港口、南北两区 五、希腊化的城市有哪些及其特点 城市中心:由庙宇卫城转变为城市中心广场·遵循:严格的几何和数规律与秩序 ·广场周边设敞廊、讲求透视效果和气势 ·普南城背山面水街坊小无庭院建筑与道路有计划进行·)亚历山大城:分布于地中海、印度、阿富汗等地壮丽完整重视文化 六、罗马营寨城方正的城墙正方形平面十字交叉道路通向东西南北各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战争需要、方形城堡、棋盘路十字干道,以北非的提姆加德为代表 七、维特鲁维《建筑十书》理想城市方案 ·公元1世纪的论文集,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 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箭射距离,可从各个方面狙击攻城者,路网为放射环形系统,市中心广场有神庙,放射道路不直接对城门。 八、西欧封建城市特征? ·三大起源类型: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 城市选址与发展保守的选址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突破城墙发展、逐步专业化的商业街市·道路---环状与放射状为主(后期工业发展也有方格网·教堂建筑与城市中心广场教堂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广场封闭构图,平面不规则,构图各具特色道路网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形成放射环状道路系统。城市划分若干教区优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建筑物有美好的连续感丰富感和活跃感弯曲街道冬挡风夏防晒九、日本中世纪封建城市 (1)7世纪进入封建社会,受中国唐文化影响飞鸟时期的京城藤原京仿唐长安,奈良时期的平城京(奈良)、平安时期的平安京(京都)也都受中国影响(2)9世纪始形成独特的日本文化(3)平城京(奈良)仿隋唐长安城制,约1/4大小方格网道路形式,条坊制,有东西京、东西市宫城位于主轴线北,坐北朝南日本城市均无城(4)平安京(5)天守阁---卫城中央的高楼,军事堡垒,权力象征,1576年至1643年间 50’s-日本-的新城建设日本千里新城;规模较大、依托大城市和公共交通体系、集中设置新城服务中心(靠近车站);人车分离系统的弊端; 60’s以来的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特点:覆盖更广、类型更多各经济区整体发展对非生产领域/要素的关注;日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62年---产业发展69年---整治环境77年---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86年---成熟、稳定、安全、开放的国家;东京都改建规划---复合式城市结构确立多个城市副中心,带形城镇群,科学城建设,旧城改建计划,鼓励外迁60年代的筑波科学城尖端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结合松散生活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分区清晰,人性化,功能单一80年代的关西科学城;重视科研体制和城市发展新模式研究;依托区域网络优势: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经济地理条件塑造城市品位,增强吸引力 十、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方案 阿尔伯蒂与理想城市1450年著述《论建筑》(另外还有费拉瑞特、斯莫卡齐等理论家、设计师) 合理选址,兼顾城市与要塞;便利美观的原则---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理性思考---文艺复兴运动的特征;理想城市:街道由中心辐射出去,中心教堂宫殿城堡等,几何形体,星形、棱形防御城堡/城墙;已出现格栅形(方格网)道路和矩形城市 十一、巴黎 (1)起源于城岛(2)中世纪的巴黎 古罗马营寨城、塞纳河口的城岛、多次扩建城墙和城市、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大型设施的修建(3)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时代背景与巴黎改建 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生产力发展需要、反对封建势力与教会权力的斗争需要以法王路易十四时期为极盛期,欧洲的中心、效仿的对象1655年法兰西学院基础上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671年的建筑学院 古典主义--君权专制与维理主义思潮产物强调:理性的、永恒的、高贵的、有秩序(古典柱 式、对称与协调感、几何与数学关系)、明确结构 上的主从关系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学、数学 等系统理论和基本原则 巴黎改建---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 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卢浮宫为代表,也包括 市政桥梁设施大量的贵族府邸。兴建路易十四广 场(旺道姆广场)和胜利广场来歌功颂德。巴黎城 市中轴线,后来的香榭里舍大街、协和广场、星形 广场等。采用区域性、轴线式的方式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法国的广场园林建设与凡尔赛宫建设 系统规划建设,是此期的代表 路易十四广场(旺道姆广场)和协和广场协和广场: 开敞设计、历经多年修建、衔接丢勒里花园与香榭 里舍大街、丰富细致的景观设计 最重要的王权纪念碑---凡尔赛宫 ·巴黎西南郊外,由国王猎庄逐步发展而成·放射 形大道(视觉效果)、巨大的建筑体量、有前院·凡 尔塞宫花园:对称布局、放射形道路(骑马游园用)、 几何形式构图、十字水渠与喷泉、为树篱封闭的两 侧以及远处的自然森林、大量精美的雕塑小品 ·最终强调的是王权至上和维理主义思想 园林建设---枫丹白露宫园 十二、法国巴黎的改建 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 ·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 ·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 拿破仑帝国时期 军事独裁、皇帝、宣传对外战争胜利。代表大资产 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 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 设。凯旋门和明星广场。巴黎的核心---协和广场 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 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 军事防御。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 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大 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 施建设的近代化。缺失---贫民问题、内外交通衔接 矛盾但改革和城市美化运动历史意义。 (5)60’s以来的总体规划 巴黎地区总体规划---平行带状发展战略 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城 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 十三、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和伦敦改建 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适应近代城市功能 的客观要求。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城市 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宗教建筑弱化,城市 经济职能强化。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 制。划时代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伦敦改建的成果。设置专门机构、制定建筑管理规 定。有方形广场的住宅群---London Spuare。开放贵 族园林为公园 里琴大街的整体风貌。连接重要的公园(里琴公园、 克莱森特公园)、道路交叉口的广场、立面形象 (2)战后四十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6731平方公里/1250万人的大伦敦规划。单中心、 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伦敦郡48公里半 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与人口密度、改善 内城功能;近郊圈:良好居住地、补充绿化。8 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和农副基地;外圈: 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1946年《新城法》与卫 星城、邻里单位的尝试。问题:疏解不力、不便 十四、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产生后问题矛盾 1、城市化加快,人口暴增,城市畸形发展,居住 环境恶化2、大工业生产方式引起城市结构巨变, 混乱了原有的城市结构布局3、刺激商贸,经济空 前繁荣4、社会两极分化严重5、交通恶化,布局 混乱6、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污染环境7、急速发 展导致环境艺术品质低下,缺乏整体环境考虑 十五、伦敦大火的机遇 ---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适应近代城市 功能的客观要求。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宗教建筑弱化, 城市经济职能强化。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 所有制。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十六、近代亚非拉殖民地的一般特征近代亚非拉殖 民地城市。垄断资本主义和殖民地体系。宗主国的 烙印。贸易地、输出港、统治中心、军事据点 特征:城市平面简单;一般方格网道路系统:规 划结构仅考虑两度空间:对发展没有长远计划和预 测;忽视地形约束 十七、空想城市、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 都由谁提出?主要特征?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早期:托马斯.摩尔的乌 托邦。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后期:欧文的新协和村社会制度问题、公社、部分 的共产主义、规模/格局/组织形式、理想化实践的 失败。。傅立叶的法郎吉《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 规模/社会大生产/公共生活、基层组织的实践和失 败。意义: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探索。是田园城市、 卫星城镇等理论的渊源 (2)田园城市社会问题与改革--霍华德《明日的 田园城市》。城乡磁体理论---田园城市。城市模式 (25=5.8+3.2*6)。3.2万人的田园城市。3万人的城 区。实施、经营、管理建议和实践---1903年的莱 奇华斯和1920年的韦林 意义:完整的规划思想体系、城乡结合、深远影响 (卫星城镇、有机疏散) (3)工业城市社会生产不再以家庭为中心---产生 原因。1901年戛涅的工业城市构想。功能分区: 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先进的交通模式。灵活 的发展余地。使用最先进的建材---钢筋混凝土 (4)带形城市。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马塔。高速 高效交通性、设施性脊椎---无限的长度。城市宽度 限度---500米的理想。城乡结合与城市网络。马德 里周边带形城市。对城市分散主义理论影响 十八、盖迪斯区域规划观点盖迪斯《进化中的城市》 一书的贡献在于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 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 对于居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 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 十九、柯布锡耶光明城市及规划思想特点 柯布西埃---明日的城市依托新技术、积极的观点--- 城市集中主义1922年《明日的城市》和1933年 的《阳光城》城市规划观点:技术改善中心商业 区;摩天楼---新信仰解决老问题(拥挤);合理调 整城市各区的密度分布;高效率的城市交通体系 300万人明日城市规划---改建巴黎中心区畅想曲 二十、卫星城理论几代及城市规划特点 ·概念---翁温1922年《卫星城市的建设》 大伦敦区域规划理念·1930年帕克尔第三座卫星 城市的建设---威森肖维10万人;依靠母城;公共 交通体系;邻里单位的实践·影响---莫斯科卫星城 规划。社区运动、邻里单位与划区理论 二十一、雅典宪章1929年成立的国际现代建筑协 会1933年雅典会议宪章:现代城市四大功能:居 住、工作、游息、交通。从人的需求出发,安全方 便的邻里单位。城市公共绿地与风景地带。反对伟 大的排场。保护名胜古迹与古建筑。重视城市空间 效果。意义:适应城市新变化、挑战陈旧观念、 强大的生命力 二十二、大伦敦规划优缺点(四个圈,内圈,近郊 圈,绿圈,外圈)6731平方公里/1250万人的大伦 敦规划。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 伦敦郡48公里半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 与人口密度、改善内城功能。近郊圈:良好居住 地、补充绿化。8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 和农副基地。外圈: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46 年《新城法》与卫星城、邻里单位的尝试。问题: 疏解不力、不便 二十三、英国新城几代及城市规划特征 (1)英国第一代新城---哈罗 规模:8万人、26平方公里。结构:两侧工业、4 个居住区(13个邻里单位)。独立的步行与自行车 系统。简单的汽车路、市中心集中停车。注重城市 特色与景观塑造(选址、地貌利用)。问题:规模 小、发展慢、就业差、回流现象勒.哈佛的重建。 受戛涅工业城市思想的直接影响。工业化---模数制 城市、道路、设施、建筑、预制件的大量使用。 古典的构图手法十字干道、中心广场、标志建筑 是18层的市政厅和St.Joseph教堂)。简单平淡。。 1946年新城法和1947年城乡规划法---英国。生活 与工作平衡、平衡、独立自足的新城 (2)50年代前的第一代新城14个 第二代新城:坎伯诺尔德规模更大、更加紧凑集 中和灵活;完整的人车分离的交通体系;丰富的山 地景观和住宅。第二代新城---郎科恩加大规模,简 洁的8字形结构,分级组织、融合居住环境,鼓励 公共交通。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规模更 大些,独立新城而不是卧城,重视经济性和公众参 与规划,不再片面分区,开放式的城市中心设置, 重视公共交通的经济性和便捷,景观设计 二十四、昌迪加尔巴西利亚规划结构缺点 (1)柯布西埃的雄心壮志---印度昌迪加尔1951年规 划、15-50万人、全新首府。模拟生物体的规划构 思。整体而精美的设计---道路、建筑。功能分区明 确---雅典宪章的反映和弊端。有序和机械、丧失人 情味和民族地方特色。广场空旷,脱离国情 (2)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1956年规划、强烈的象 征意义。结构清晰、分区明确。杰出的城市中心设 计---简洁而表意。尺度失衡、缺少人情味和生气, 城市设计简单化过分追求形式,机械地综合体 二十五、荷兰兰斯塔德城市规划特点人口和城镇分 布集中,把大城市的多种功能分散,形成既分开又 联系的有机系统:多中心性质;环状地带沿交通干 线向四周发展 二十六、大伦敦,大巴黎总体规划p200 二十七、场所p265定义: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 有的环境特定部分。特征:(1)场所的占有性(2) 场所的非空间性(3)场所的随机性 二十八、新陈代谢派理论p279丹下健三事务所成 员菊竹清训、黑川纪章把设计和技术看做人的生命 力的外延,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是像生物新 陈代谢那样的动态过程,主张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 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 二十九、美国方格形城市(华盛顿,纽约,洛杉矶) 三十、有机疏散理论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城 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 的,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开 发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 城市位置,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腾出来的用地开 辟绿地。日常活动集中布置,偶然活动做分散布置。 三十一、中心地学说及增长极核理论 地区网络模型、增长极核策略、城市分极发展、区 域化规划思路;瓦尔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提出理想正六边形城市体系模式,乡镇的理想分布 形态应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就是位于六 边形角上,而位于六边形的那个点,起着管理从属 它6个点的作用。佩鲁的增长极核提出把工业等建 设快速在少数极核进行,促进使极核本身增长和首 先繁荣,并企图以极核的影响来带动其附近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