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小说《飘》的女性主义

论小说《飘》的女性主义

论小说《飘》的女性主义
论小说《飘》的女性主义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关键字 (1)

Keyword (1)

绪论 (2)

一、小说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的构建 (3)

(一)、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平 (3)

(二)、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成因 (4)

二、女性主义在《飘》中的体现 (5)

(一)、从斯嘉丽的转变看女性主义 (5)

(二)、从斯嘉丽的爱情和生活看女性主义 (6)

三、女性主义文学的意义 (8)

(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 (8)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 (11)

(三)、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分析 (13)

结语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

论小说《飘》的女性主义

摘要

无论是写成小说的《飘》,还是拍成电影的《乱世佳人》,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不仅说明斯嘉丽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而且还体现出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对女性主义的完美诠释。在需要女性觉醒的时代,玛格丽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女性主义的追求和理解。本文通过从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身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经历,解析她所塑造出的斯嘉丽人物新女性形象以及对女性意识的思考,以及女性主义对中西方文学的影响。

Abstract

Whether it is written in the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or made into a movie, 《Gone with the Wind》, this enduring work, not only shows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image for him, but also reflects the author Margaret Mitchell ? perfect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Needs of women in the era of awakening, Margaret his own way, expressing feminist pursui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rgaret Mit chell ? living in the era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her resolve to shape a new image of women Scarlett and Reflections on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关键字:玛格丽特·米切尔《飘》斯嘉丽女性意识

Keyword:Margaret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Scarlett female consciousness

绪论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她短暂的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却在世界文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与她的平生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人物斯嘉丽身上,体现出的坚强、独立、积极以及正义,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女性所需要的特质,而且更为当代女性所重视。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玛格丽特·米切尔对女性意识的发觉和展现,这一浓厚的女性意识直接赋予了小说以强大的生命力,小说主人公以一种独立的精神和乐观积极的姿态,面对着战争时代所带来的困难,玛格丽特·米切尔将女性意识的光芒闪烁在了斯嘉丽的身上。同时玛格丽特·米切尔也在抨击美国南北方文化差异,以及对南方旧制度下遭受迫害的女性深切的同情,除此之外,身处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小说中,强烈的表达出对和平年代的一种渴望,这一渴望表现于《飘》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的横空出世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一片喧哗。它是一个谜一样的异端,让现行批评标准无能为力。作为“所有时代的畅销书”,《飘》长久地徘徊于文学史的视野之外,是“一本除了读者没人要的书”。它的身份问题越来越成为文学史的一种尴尬。《飘》的这种遭遇是当时整个通俗文学家族的命运写照。它们所面临的接受与研究严重脱节的现象,引发了这个世纪异常深刻的观念变革。本文试图从玛格丽特·米切尔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平生经历,来诠释女性意识在她笔下的人物斯嘉丽身上的体现,以及女性主义在中西方文学领域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小说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的构建

据悉女性主义文学真正开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纵观女性主义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女性主义的出现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直到19世纪30-50年代,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女权运动高潮,而玛格丽特·米切尔《飘》就是出现于这个时期。

(一)、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平

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1900年11月8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玛格丽特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后因母亲病逝,家中需要她来主持家务,中途退学。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玛格丽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1926年,由于腿部负伤,玛格丽特不得不辞去报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致力于创作。十年后完成了《飘》。书原名叫《明天是个新日子》,斯嘉丽也不叫斯嘉丽,叫潘茜。出版时,米切尔才把书名改成《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

1949年8月11日晚,在去看电影的路上,一场车祸夺去了玛格丽特年轻的生命,她没有留下一个儿女,但却留下了一部感人的佳作,玛格利特·米切尔毕生的经历就如她毕生唯一的一本书一样,胜似传奇。

(二)、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成因

探讨女性意识在玛格丽特·米切尔思想中形成的原因,首先得从玛格丽特·米切尔所生活的时代说起,18世纪末,是西方国家开始女权运动的时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女权运动就是在这个步入正轨,与此同时1791发表了《女权宣言》,其主张男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应该平等、互助,共同实现社会的进步。而美国则是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成立“全国妇女反对奴隶制联合会”,是由美国妇女们展开的女性主义运动。正是此运动对影响了美国南方传统文化,女性主义运动影响的不仅仅是南方的文化,与此同时玛格丽特·米切尔也在开始思考女性意识,再加上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于是她在她的笔下,女性意识便在斯嘉丽身上完美展现。《飘》问世后,这一成就使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世界文坛上备受瞩目。

其次,在经历过两次婚姻后的玛格丽特·米切尔仍然向往爱情的美好,她对爱情的理解,用《飘》中的一句话来诠释,最恰当不过:“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地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的东西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的模样,而不是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这何尝不是女性主义在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爱情观中的体现,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就不代表对爱情婚姻失去追求,反而在失败中,玛格丽特·米切尔更懂得婚姻,拥有时便珍惜,失去时莫强求。这一爱情观同样也出现在小说主人公斯佳丽的身上,正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篇》中的主张:“为情而造文”。又如巴金也说:“......我写小说,......我只想反映我所熟悉的生活,倾吐我真挚的感情。”所以在欣赏《飘》时,我们同样能在斯嘉丽身上看到玛格利特·米切尔。

二、女性主义在《飘》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是《飘》的生命力,这一生命力主要体现于斯嘉丽身上,玛格丽特·米歇尔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19世纪中期的南方社会生活,在小说中赋予女性中心地位,男性被掩盖在女性的光辉下。对以媚兰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作者给予了赞美和怜惜,对以斯嘉丽为代表的叛逆者,作者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斯嘉丽敢爱敢恨,勇于冲破礼教的性格和不甘于附属地位,大胆向男性世界挑战的精神给小说增添了光彩。《飘》绝不是一部仅供读者消遣的言情小说,它所折射出的女性价值观使它具有了新的意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在美国广为畅销,斯嘉丽成了无数少女崇拜模仿的对象,从这一点来说,《飘》对推动三四十年代的女性觉醒和解放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一)、从斯嘉丽的转变看女性主义

斯嘉丽是一个南方庄园主的女儿,美丽活泼、天真烂漫且无忧无虑,由于父亲的溺爱,在众多的姐妹之中,斯嘉丽养成了高傲、叛逆、倔强和贪图虚荣的性格。她学会了如何打扮自己,吸引男孩子的注意。在她的哲学里,认为自己应该是所有男人的焦点,是生活的中心,人人都要围她而转,为她而活。斯嘉丽人物形象的转变与她自身的女性意识密切相关,尤其是到了小说发展的中后期,女性意识表现的更为突出。从小说的一开始,斯嘉丽是以一个任性、自私和叛逆的姿态出现的,她在参加家庭聚会时,不向传统的礼数妥协,在被要求女孩子必须睡午觉时,她却悄悄地跑去找艾希礼。她的自信与美丽贯穿了整个文章,斯嘉丽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面对环境变化,更多表现出自我的坚强、勇敢、拼搏、自强。她生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拥有美丽的容貌和超群的智慧,因此她又拥有一般贵族小姐的缺点:骄傲、自大、虚荣、任性。她是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

成功塑造。在斯嘉丽的身上,从家族遗传到社会影响,从阶级烙印到时代变迁,从外貌特征到内心活动,从语言声调到举止神情,都能融会统一,成为完整的形象,这既符合人情事态,又孕育着极高的艺术真实,构成了她性格的四大特征:一是对待爱情热烈与执着;二是对待生活勇敢与坚强;三是对待世俗反抗与背叛;四是对待利益的不择手段。

斯嘉丽无疑是玛格丽特笔下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个形象,她有着诸多女性优秀的品质,同时又是颠覆传统女性价值观的代言人。在斯嘉丽身上,玛格丽特·米切尔从众多角度来充分表达了她对女权思想的理解。

(二)、从斯嘉丽的爱情和生活看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在斯嘉丽身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爱情中,斯嘉丽对艾希礼的爱由暗恋到表白,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女性能够向爱慕的男士表达爱意是多么罕见,但是斯嘉丽做到了,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谁,并且大胆的表达出爱意。可是艾希礼却拒绝了她,即使如此,斯嘉丽还是执着的爱着艾希礼,甚至有些偏执。最后艾希礼选择了斯佳丽的表妹,并且结了婚,即便如此,斯嘉丽还是没有放弃,于是她赌气嫁给了查尔斯,婚后不久查尔斯便于艾希礼同去参军,斯嘉丽并不爱查尔斯,甚至是在得知查尔斯牺牲在战场的消息时,斯嘉丽挂念的是艾希礼。战争还在继续,美国南方军遭到失败,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斯嘉丽和表妹韩媚兰自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目睹战乱带来的惨状,任性的斯嘉丽成熟了不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家惊惶地开始逃离家园。不巧韩媚兰要生孩子了,斯嘉丽只好留下来照顾她。虽是急切的想要逃离战乱,但在现实与内心的挣扎中,斯嘉丽还是选择了帮助表妹。其实她做这一切的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在生活中与艾希更近,即便艾希礼总是拒斯嘉丽于千里之外。

正当战争在一点点逼近斯嘉丽的生活,迫使她回到塔拉庄园时,她万万没想到昔日金碧辉煌的塔拉庄园,如今却已家徒四壁,当她看到已经萎靡不振的老父

亲,和已经去世的母亲的时,斯嘉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脆弱。但很快,她发觉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困难,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前从没干过农活甚至家务的斯嘉丽,如今站在荒凉的田地里,徒手刨着少有的地瓜时,她的眼睛里闪烁坚定的光,声嘶力竭的喊道“我要活下去,我绝不会再挨饿,我要撒谎,我要盗窃,我要杀人。”、“让上帝为我作证,北佬不会把我击垮。我要挨过这一关,等这一切过去我就不会挨饿。不,我的亲人也不会挨饿,即使我不得不去偷,去杀人——上帝为我作证,我不会再忍饥挨饿了”。其实在这个时候,斯嘉丽的女性独立意识便开始强烈,越来越同时她也越来越坚强。马斯洛提出过,人的需要就是从最底层开始,也就是从为了生存开始。在被战争洗劫的一贫如洗的整个南方,斯嘉丽坚定的守护着自己的塔拉庄园,她开始操心着家里的一切,从吃穿到住行。她的双手不在细皮能肉。为了重振破产的庄园,斯嘉丽抢了妹妹的暴发户未婚夫弗兰克,她开始像个男人一样的做起了木材生意,可是生意刚起声色,弗兰克被害,斯嘉丽又第二次成了寡妇。

每当斯嘉丽陷入困境时,白瑞德总会恰当的出现,白瑞德对斯嘉丽已爱慕已久,并且他在这个时候向斯嘉丽求婚。他们结婚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可是他们的感情却开始产生裂痕,斯嘉丽忍受不了白瑞德对她的冷淡,只是他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矛盾越来越深。在争吵中,斯嘉丽意外的流产,就在此时,斯嘉丽表妹韩媚兰因病去世,艾希礼在悲痛中向斯嘉丽提出请求将孩子交给她抚养,斯嘉丽不顾一切紧紧地抱住了艾希礼,白瑞德一直知道斯嘉丽爱着艾希礼,当他看到这一幕时,他无比失落,决定离开斯嘉丽。当斯嘉丽得知白瑞德离开她时,她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爱着的艾希礼是不存在的,她真正爱着的是白瑞德。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就如一句话:“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其实从斯嘉丽的爱情中,不难看出斯嘉丽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而且在爱情中,她认定了喜欢的人,就不会轻易改变,当斯嘉丽知道失去白瑞德是真的难过的一件事时,她才明白她真正爱着的是白瑞德,然后她不顾一切的去挽回白瑞德。这

不正是女性意识在斯嘉丽的爱情中的体现吗,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挚爱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从《飘》看女性主义文学的意义

追溯女权主义的源头,不能忽略人类的发展历史。人类世界和人类文明本是由男性女性共同形成,男女性理应处于平等地位。但千百年来,女性一直被束缚于男权社会的罗网中,无论在古希腊、基督教的文明里,还是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女性的身份始终是处于边缘化的被压抑地位。在长达数千年的压抑与沉默之后,女性意识觉醒,妇女起而反抗,女权运动随之掀起一次又一次浪潮。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不能等同,但可以认为,女性主义源起于女权主义,是由女权主义的不断发展衍变而来。“女权主义”代表了早期妇女争取男女平权的斗争,而“女性主义”则注重“性别意识”和文化建构,是从文化批判的立场出发的。(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

《飘》的读者,也许都会感觉得到思嘉一生都在追求两样东西:一是卫希礼的爱;一是金钱。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物质的。但是,读者也会或多或少地感动于思嘉对卫希礼的那份执著的痴恋,她把他视为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盲目而纯真的爱。尽管一直没有得到他,却一如既往地爱他,历尽一切磨难都不改初衷。思嘉多年来一直依恃希礼的爱为生,种种努力和冒险都是因希礼而起的。总之不得不承认,思嘉对希礼的爱堪称忠贞不渝的、执著的、包含着自我牺牲的爱,犹如作者所说,是“神圣的”,“美丽到莫可名状”。为了希礼“我是可以牺牲任何东西的”“无论你要求我做什么,我都可以答应”。【2】(P329)当希礼上前线之际,托她照顾媚兰时,她虽然感到一阵残酷的失望,但还是答应了希礼。为忠于对希礼的诺言,思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为了照顾即将分娩的媚兰,她放弃了逃离危险的机会, 而当她历尽艰辛,终于带

着媚兰和孩子九死一生回到塔拉时,她的精神支柱,她日夜思念的母亲却已在她回来的前一天,被夺去了生命。“郝思嘉小时候,曾把她母亲与圣母—玛丽亚混同一起,其他凡人无法相比的,而也长大以后,却仍然没有改变原来的观点”。【2】(P72 )由此可见,她对母亲是何等的崇拜。在这种不能不说是伟大的牺牲精神中,既有女性的善良,更有深沉的爱情的驱使。在看护媚兰的过程中,崇高的感情战胜了卑鄙的私欲。思嘉一生都主动地追求爱情,追求幸福,也追求自我价值。思嘉不肯被动地接受男性的挑选,也不接受父亲为她选择的婚姻,而是像《简爱》中的简一样敢于向阿希礼表达自己的爱,敢于打破旧的传统观念—“最美的婚姻就是父母作主的”。这正是她的叛逆所在。他父亲代表的是旧的思想观念,正是这种旧思想阻碍着她对爱情的追求。因此,在思嘉的内心里,这种礼教更厌恶了。思嘉认为“做祈祷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宗教信仰对她而言无非是一种交易。上帝时不时地违反交易规则,所以她觉得什么也不欠上帝的了”。【2】思嘉这一形象,也因此而闪耀出人性中至美的光辉!

值得深思的是,正当思嘉对希礼的爱由于媚兰的去世而终于获得实现之时,思嘉却在刹那间惊异地发现,不但希礼从来就没有爱过自己,而自己其实并不爱希礼!这时她在内心痛苦地剖析到,原来是自己做起一套美丽的衣服给他(希礼)穿上,就对他爱起来了。“我一直爱着我自己那套漂亮的衣服—我其实并不爱他”。【2】希礼—那个“有女人气的男人”【3】的确不同于那些日夜沉湎于功能享受或不谙世故、头脑简单的贵族弟子。他独特的乐趣是读书、做诗、听音乐、凡遇闲暇,他总爱默默地思索、幻想、制造梦境……希礼的这些品性,是思嘉这个充满世俗生气的少女所不能理解、更不具备的。于是在思嘉的眼里,希礼是那样的“神秘”和“漂亮”,不由对这个她不理解的青年男子生出一种崇拜和爱,而且将这个爱,视为自己“一生中惟一美丽而神圣的一桩事”。【4】(P87)直到媚兰去世,她才蓦然地打开了希礼的大门,发现希礼只不过是个可伶虫、

十足的懦夫,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爱。思嘉鄙视这个萎靡不振的幻想家,开始醒悟到过去自己之所以爱希礼,只是因为他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她所爱的这个人实际上并不存在。而白瑞德身上那种坚定不拔的精神才是自己多年追求的。她向白瑞德忏悔,表示以后要深爱他,但白瑞德因媚兰的死而心情沉重,他向来尊重媚兰,认为她是他所结识的唯一完美的女人。现在,他仿佛已看到一场话剧的最后一幕,他已厌倦与思嘉的共同生活,不愿相信她,毅然离去。思嘉和瑞德之间曲折绵转的爱情故事让我震憾不已。思嘉和瑞德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他们有相同的性格,相似的缺点,他们都属于投机商,对金钱有一定的痴迷性,所不同的是瑞德的投机更艺术一点,而思嘉一直不敢正视自已人性的缺点。瑞德是一个明智的人,他在十二橡树看到思嘉就知道他与她是同路人,所以自终他对思嘉都保有一种爱情,这样的爱情包容了思嘉的一切错误和缺点,就是他最后离开她,这段情缘也未剪断。因瑞德的离去,思嘉痛定思痛,觉得世上万物皆空了。这时,耳边响起父亲的遗言:“世界虽大,不及故土,世界唯有土地是与日月同在的”。【2】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明天的到来。很显然,思嘉的两种追求一个实现了,一个则在另一个的实现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透过思嘉,我们看到,人毕竟是人,在不断追求物质利益、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始终不会放弃对精神的追求或为自己寻找灵魂的归宿。在米切尔看来,这似乎是一个难以两全的奢望。随着物质的增长和物质欲望的满足,人的失落感日亦加深,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更有价值。于是便永远处在这种无法解脱的二元对立的心理冲突中,它所导致的精神痛苦远甚于灾难和贫穷本身所带给人类的痛苦。思嘉是一个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但是她也无法摆脱人的这一悲剧状况。正是贯穿在思嘉整个形象中的这种强烈而深沉的人生悲剧意识,使郝思嘉形象获得了真实的艺术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正是这种人生悲剧意识使读者透过郝思嘉形象

反现自己时激起了心灵的强烈震憾与共鸣。

到了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潮时期,出现了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到了20世纪90年代,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女性主义与前度活跃的流派多元并立,互相辩驳论争,成为女性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女性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从改善自身来协调实际的需求。女性主义已从早期纯粹以女性抗争为旨归的理论探索,进展到以两性权利互动、改变不合理的性别文化为目标的性别研究,再发展到当下结合心理分析、政治理论、哲学、生态环境研究、种族研究、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学科、跨学科的范畴,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人文科学以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代西方社会文化领域最具批判力的、跨学科的学术思想体系。(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

中国的女性主义运动起步较晚,甚至可以认为中国的女性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或者说是以西方女权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的文化。我国女性学者更愿称这种外来文化为“妇女解放”或“解放妇女”,而非“女权主义”。相比较而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比较晚,是在20世纪初,正值社会动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不利于妇女解放运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妇女解放是伴随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进行的。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都不同程度地为中国妇女赢得一些权利。但是,这些妇女解放运动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它只是社会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妇女自身不是目的,妇女解放只是一种标志,一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反封建的手段。以男性倡导的思想武装自己,女性以男性的眼光来衡量自身的存在,以男性的尺度衡量自己的解放程度,而没有认真反思自身。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女性主义的兴起看成一种“蹒跚学步”,开始有了反省和觉悟的意识,但是,又没有从根本上思考这一问题。

《飘》中一处让我感触深刻的是思嘉的创业精神。她对塔拉,对土地的热爱。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带走了她的一切,当她回到塔拉时,面对的绝不仅仅是饥饿,刚分娩后的媚兰,刚出生的婴儿,自己的孩子,生病的妹妹,还有战后的塔拉。一切的一切对于一个小姐级别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在爬着去找吃的,在思痛中摘棉花,在打死一个北方佬,在一次次逃避“扫荡”,在重建塔拉时,她肩上顶起的是多大一片蓝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是一个出色的创业者;是一个从受人仰慕的庄园娇小姐到自食其力的女商人。

《飘》中另一处让我感触深刻的是思嘉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更体现了她对旧习俗的反抗和个性的叛逆。思嘉一步步地摆脱了身上的束缚。她脱下了寡妇的黑衣,重新出现在舞台上,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按照当时的社会观念:“做寡妇决不能再次欢畅闲谈,也不能高声大笑,即使要露出笑容,也只能是苦笑、惨笑”。这对思嘉来说无疑是最严重的惩罚。她在这种痛苦中煎熬,但最终还是得以挣脱。战争为她的挣脱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她的挣脱起到了掩饰,在战争环境中各种社会观念都有所松动,借机会思嘉就得以解脱。思嘉虽然表现出反抗精神,但她此时并没有意识到,正是社会以及男性压抑了她的天性,限制了她的生活。思嘉是一个勇敢的斗士。在19世纪中期的南方社会里,她冲破了女性身上的重重枷锁,展现了耀眼的女性风采。她不再是忍气吞声的传统女性,在寻求自身价值,争取自主权得的过程中展现了女性的勇气和魄力。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在于思嘉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顽强的生活能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在于郝思嘉形象所蕴涵的关于现代人类的某些带普遍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形态及其作家对此独特审视与参悟;在于作家把握这一形象对所选择的视角与现代读者的心理、心态、

情绪、意识极为切近;在于《飘》中郝思嘉形象所折射出的女性价值观使她具有了新的意义。

张抗抗说:“我想‘女性文学’有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不能忽略或无视女性的性心理,如果女性文学不敢正视或涉及这点,就说明社会尚未具备‘女性文学’产生的客观条件,女作家未认识到女性性心理在美学和人文意义上的价值。假若女作家不能彻底抛弃封建伦理观念残留于意识中的“眭=丑’说,我们便永远无法走出女人在高喊解放的同时又紧闭闺门,追求爱情却否认性爱的怪圈。”这就足以说明这个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己进入对女性性心理的揭示,中国女性文学已走上女性意识的觉醒历程。

(三)、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分析

首先,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表现在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关系上。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自形成以来受基督教的影响颇深。西方的哲学巨匠中也不乏对女性持以轻视态度的,如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女性之所以为女性,是由于某种优良品德的缺失。”柏拉图也曾表示过类似的看法。西方社会的宗教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女性同胞从思想上、心理上不被认可,男性天生的优越性主宰了社会。所以,西方女性率先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性别歧视,在思想高度上进行的运动往往就会更加深刻、彻底。

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在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强调以个人为主体,而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更多的是从集体或大多数人的层面进行的变革。西方历来强调个人的价值,主张个性的张扬,在文艺复兴时期尤为突出。这种个人价值的意识表现在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平等上。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特点,伍尔夫作品的女性主角常常是独自一人反抗男权,力争女权。与此相反的是,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人价值的观念极其单薄。每个人一降生就被划入家族伦理的范围中,女性从小就被冠以“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准则,认为这是一种正常、合理的集体现象,个人服从社会的思想主导了大

多数女性的一生。后来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打出的旗号也是以推翻这些不合理的行为准则为重心,可见中国女性的思想长期植根于社会给她们制定的这些规范中。

《飘》以“生存”作为该作品的主题,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昔日奴隶主养尊处优的好时光随风而逝。主人公郝思佳清楚地认识到南北战争之后,以往的社会生活已一去不复返,生存成了仅有的目标,她凭借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毅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最终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取得成功。它告诉读者,人在社会变迁中,要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改变自己,适应社会,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人。

简在罗沃德学校曾说过,她如果没有爱就会死去,为了得到爱她宁可失去肢体;对圣?约翰她说那种没有爱情的婚姻会活活把她害死;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相识并相爱,表现出了一个女人面对爱情时的羞涩、大胆和炽烈。不管外貌如何平庸,社会地位如何悬殊,只要精神上是平等的,就有追求并享受有爱情的自由。因此,女人也有爱的权利,女人的天然感情也是正当的。从表现妇女意识的角度,《简?爱》的一个特点是把女人作为第一位的、独立自在的人来表现。简是个不甘忍受资本主义社会压迫的具有个性反抗的女性,是妇女新觉醒的标志。通过简这一人物的塑造,作者热情赞颂了下层妇女的美好心灵、平等要求和反抗精神。同时,从简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反抗男性压迫、维护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追求自由平等爱情的女性意识,为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指明了方向,唤醒了女性人群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意识。女性的体质可以是弱小的,但精神必须是强大的,只有具有独立的女性意识,才能拥有立足之地、受到别人的尊重。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在于思嘉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顽强的生活能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在于郝思嘉形象所蕴涵的关于现代人类的某些带普遍性的生存

状态和精神形态及其作家对此独特审视与参悟;在于作家把握这一形象对所选择的视角与现代读者的心理、心态、情绪、意识极为切近;在于《飘》中郝思嘉形象所折射出的女性价值观使她具有了新的意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运动的参与主体是西方的女性同胞,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各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们已经意识到了作为女性存在的自我价值,自发并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之前说过,是作为社会大改革的一小部分,因此,一开始的领导主体是具有启蒙思想的男性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可以说,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全民族共同参与的。

结语

玛格丽特·米切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女主义解读,无论何时,女性都需要独立,女性只有从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才能做到真正的人格独立。《飘》为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在战乱中坚强独立的女性,作者把斯嘉丽塑造成一个女权主义的代言人,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抗争者,她破除了那些禁锢女性的繁文缛节,挑战着男性控制的社会。她不再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传统女性,而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女性。总之,女性主义始终处于一种与对男权传统毫不妥协的反抗的立场,女性主义文学正是这种反抗从社会、政治、历史领域向文化、文学领域推进的结果,因此,女性主义文学相较于其他批评模式,始终带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性、革命性与反抗性。鲜明的女权主义思想赋予了那个时代以新的意义。

致谢

非常感谢丁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此同时丁老师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这不仅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写论文不是件简单的事,而且还是需要经过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思熟虑的思考而成的。除此之外,经过丁老师多次的修改和指导,我的论文才逐步走向完善,在此我向丁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范纯海、夏旻译.玛格丽·特米切尔.飘[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2] 李银河.女性主义[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江凌.解析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主义观点及在其著作《飘》中的表现[J].小说纵横.2011:63-64.

[4] 赵永平. 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构建[J].求索.2012:214-216.

[5] 万敏.从《飘》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命思考与女性意识[J].小说论丛.2011:142-143.

[6]刁振梅.玛格丽·特米切尔作品中斯嘉丽形象女性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3:27-28.

[7]李庆雯.试析《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9-41

[8]张伊人.浅析《飘》中斯嘉丽性格的矛盾性[J].芒种.2012:196-197

[9]张玉霞.美国通俗小说经典《飘》研究综合论[J].深圳大学学报.2009:112-114

[10]柏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1]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2]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3]金文野.女性主义文学论略[J].文艺评论.2000年第5期

[14]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

[15] 宋晓博. 《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赏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

[16] 秦赤军,隋慧. 解读《飘》的女主人公思嘉[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10(01)

[17] 万敏. 从《飘》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命思考与女性意识[J]. 名作欣赏. 2011(14)

[18] Gilbert,SandraM .& Gubar,Susan,The Norton Authology of Literature by Women[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Inc.,1985

试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浅析小川洋子的《妊娠日历》

试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浅析小川洋子的《妊娠日历》 作者:万秉冉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 摘要:《妊娠日历》作为日本人气女作家小川洋子的代表作之一,自面世以来广受赞誉,曾获得第104届芥川奖。作品以女性生育体验为话题探讨生育对女性的影响和女性对生育的认知,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本文试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出发解读《妊娠日历》,浅析其对社会生育认知的颠覆。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妊娠日历》;小川洋子;生育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54-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36 一、女性主义批评与《妊娠日历》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逐渐深入到文学、文化领域,从而出现了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分支,以妇女为中心,主张“颠覆父权文化,消解男性中心主义”①,其目的在于“重新审视西方文化传统,在各个领域全方位推翻男尊女卑的‘性别定型’论,肯定妇女经验的正确性”②。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 日本女性主义批评相较发源地欧美起步较晚。据王宗杰在《新世代女性文学的位相》③中所言:女性主义在60年代就已传入日本,但直到90年代中后期日本文学界才真正开始女性主义批评。洪漫在《日本的女性主义研究》④一文中总结了日本女性主义批评的几个角度,包括:(1)“从女性的视点对男性作家的批判”、(2)“采用女性观点对女性作家的批评”、(3)“尝试对女性表现手法进行分析”、(4)“男性气质分析”。此外学者肖霞还提及了“社会性别”和“社会资本”批评两个视角。⑤ 《妊娠日历》是日本现代人气女作家小川洋子(1962-)的代表作之一,曾于1991年获得第104届芥川奖。作品聚焦女性妊娠、生产经历,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大学女生“我”围观姐姐怀孕的全过程,面对姐姐的痛苦,“我”的心理逐渐变得扭曲,产生了杀死姐姐孩子的恶念。作品穿插了大量对怀孕、生产的生活细节描写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对于这部小说,小川洋子曾说过:“我想要在小说中创造出在现实的社会或家庭的场合,人们被认为是正常或异常、正确或不正确等等价值标准被全部推翻的新的现实。”⑥可见小川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向世间对妊娠和生产行为的固有价值标准发出质疑,是一部关注女性的优秀作品。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docx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一.渡边澄子与《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 渡边澄子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大东文化大学名誉教授,并对野上弥生子等近代女性文学家进行研究,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著有《野上弥生子研究》、《青踏的女性—尾竹红吉转》、女性作家评论系列的《与谢野晶子》等。渡边澄子所著的《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是通过对樋口一叶、清水紫琴、野上弥生子、平林泰子、佐多稻子、岸田俊子、与谢野晶子、宫本百合子八位日本当代著名女性文学家以及其主要作品的进行研究分析,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入探究日本女性主义文学。这些勇敢的女性作家们不甘于受到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束缚、生存的价值受到的否定,她们勇敢的追求自我的实现,通过笔端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励女性们自我崛起、勇敢地与生活抗争,这是日本近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意义。 二.渡边澄子对樋口一叶及其代表作品《自焚》的评价 在《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一书中,渡边澄子称樋口一叶为新的飞跃,一叶是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留下多不不朽的著作。一叶生活的时代,是深受男尊女卑思想控制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男性甚至对女性使用尊敬的语言都会受到世人的嘲讽。一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进行创作的,其创作的作

品皆是描写在那样的时代生活的女性的悲惨命运。渡边对一叶的评价极高,她认为一叶是一位已超越喜怒哀乐、拥有最高级别感情的女性作家。在评论一叶的小说时,她没有像一般的文学评论者一样,选择《十三夜》、《青梅竹马》、《闽江》这类被称为一叶的代表作品去评论,而是选择樋口一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撰写的小说《自焚》去仔细解读。创作《自焚》时,一叶已染病在身,该作品是一叶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竭尽全力撰写的苦心之作。 小说《自焚》讲述了美尾与町母女二人悲惨的婚姻生活,揭露了在黑暗的封建思想和金钱至上的观念的迫害下,妇女的悲惨遭遇以及悲剧的传承延续性。母亲美尾是一个非常美丽、向往过富足美好生活的女性,但丈夫与四郎平庸不上进,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对妻子呵护有加的,但实质上只把美尾当作美丽的私藏品看待,并没有把她看做是有诉求有平等地位的人来看待。美尾在多次劝说丈夫与四郎努力上进未果后,在自己母亲的蛊惑下决然地放弃家庭,离开丈夫女儿离家出走依附于权势利益。与四郎在美尾出走后,感到受到奇耻大辱,开始不择手段地敛财,长期的劳累致使身体严重受损,早早离世,对于女儿町他毫无关爱,草草将其嫁给大她十几岁的上门女婿金村恭助。女儿町在缺乏父母疼爱的环境中渐渐长大的,虽然集财富与美貌于一身,最终也难以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好的归宿。恭助并非真正爱慕町,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妇女与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英】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书店1989年版。 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挪威】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等译,长春:时 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1、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美】莫瓦:《性别/文本政治》,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书店1995年版。 15、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书店1995年版。 18、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0、【德】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习承俊译,北京:书店1995年版。 21、陈惠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2、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书店 1997年版。 23、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美】克拉夫:《女性主义思想:欲望、权力及学术论述》,夏传位译,台北:巨流图书 公司1997年版。 25、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书店1998年版。 2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

女性主义访谈研究

女性主义访谈研究 使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已成为女性主义(研究)者为使其研究对象积极参与,以便获得有关她们生活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方式。 为何女性主义研究者对访谈感兴趣? 半结构式访谈或非结构式访谈调查方式重视参与者的自由交谈,是一种定性的信息收集方法。它既有别于民族志调查方法---因为研究者不必长期参与被访者的生活中的活动;又有别于问卷调查或结构式访谈---因为它能捕捉到访谈中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即兴互动。是否给予被访者详细阐明问题或讨论的机会,是区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标志之一。开放式的访谈研究探究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并允许研究者提出自己的理论。在这个角度上,它对旨在验证假设的定量封闭式访谈研究做出了补充。女性主义研究者Patricia Sexton在她对女性医护人员的研究中强调了研究方法间的这种差异: 不幸的是,大量关于“工作和对工作的不满”的统计数字和推论很难让我们真正理解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她们如何对待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因此就很需 要获得其个人资料:医护人员个人或群体生活写真、其真实状况的片断,其言谈观点 ——这些都是她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内容。为获取这类材料,我试图获取大堆的有关 其工作生活的统计数字与理论,具体方法是询问她们:你是谁?干什么工作?哪些问题 困扰着你?你希望你所属的工会或妇女运动为你做什么? 女性主义伦理学家Janice Raymond也偏好“提供开放式问题的半结构访谈研究”,因其“在最大限度提供了研究发现和描述”。半结构访谈研究常以社会学家Barney Glaser和Anselm Strauss 所开发的关于数据分析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为基础,该理论以归纳法来分析数据。 开放式访谈研究得出的非标准化的信息使得研究者能充分利用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比如,心理学家Rae Andre报告,在她对29个家庭妇女和1个主持家务的男子进行的研究中,对于不同的具体问题的回答数分布在12至30之间。这一结果的产生是来自他们的知识程度之差异,或是因为这些有酬受访者不愿意去深究那些似乎令他们感到不快的问题。 有一次,一名访问者过于沉浸于被访者的故事中以至于忘了提问题。在其他一些时候,访问者决定打断对方,插问某个问题。时间紧,还常常不可避免地被打断,这也是访问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访谈有时只得在被访者卧室里进行,坐在床上谈(但即使如此,访谈也还是会被打断)。 Rae Andre未因为访谈中产生的此种偏差而将得到的信息看作是低质量的;她认为这是源于现实的有价值的反应: 如果原本进行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根据我们的抽样访谈推断出所有人的情况,或者是为了 在个人的看法之间进行比较,这些访谈中出现不规则情形就会显示出我们方法上有问题。 而事实上,我们这个项目只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记录家庭主妇和“家庭主夫”可能持有的 各种观点和价值观而已,而在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就感到被访对象,访问方式和场合的

当代艺术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当代艺术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导言 从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随着“男性主义”的逐渐衰落,在西方艺术领域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女性主义。在美国和欧洲率先兴起后,女性主义艺术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现象,它以明确的自我意识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势如破竹的势头迅速崛起。她们首先否定了战后的女性就要回到家中的观点,因为她们在二战中已经获得了工作的机会。继而是争取选举权,这是摆脱边缘状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的必要之举。 一、女性的身体政治性 (一)性别地位所决定的身体语言 无论是浏览中世纪的绘画和雕塑还是欣赏当代的波普艺术,不难发现在关于人体艺术的作品中,女人体的比例要远远大于男人体。这是因为女性的身体蕴含更大的能量或表现力吗?上世纪20 年代初,德国的法尔亨博士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男女特征比较论》这样一种理论。他认为:“人类发展是男性优势与女性

优势之间的无数次交替。由一性优势发展到两性平权,再由两性平权转化为一性优势——由无数次轮回构成了人类历史。而这种性别优势也直接影响了人体艺术的发展。当一性占优势时,另一性往往成为人体艺术的表现中心。”如产生在古埃及女子专政时代的纸莎草纸画,画中的女子皆着衣而男子却赤裸身体。而到了父权时期情况则翻转过来。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中女子皆是赤裸而男子却是穿戴整齐,罗丹的代表作《青铜时代》首次展出时,作品中毫无遮掩的男裸体遭到当时社会舆论的毁谤非议。希腊的神话中有很多血淋淋的抢夺少女的故事,这些故事多多少少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致力于绘画这种题材的作品,画面中多是体格强壮彪悍的男人掠夺柔弱面带恐惧的少女,从而画面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可见这些都是性别胜利的一种体现,无形中包含着鲜明的自我肯定意识。 (二)女性们反对“被观看” 当今时代男性无疑是中流砥柱,因此,男性艺术家关于人体艺术的性别选择再次指向了女性,其中不乏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是以情色、女性为创作语言,尽管我们不能盲目的以摄影师的性别来判断其作品的倾向,但作为社会中的强势性别,一些男性摄影家的确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劳伦斯的小说特质与女性主义

劳伦斯的小说特质与女性主义 【摘要】劳伦斯的的小说在学术界历来引起诸多争论。要理解他的小说特质和历史贡献,要在多维视野中把握。劳伦斯对文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从两性关系的视角去揭示工业文明的罪恶。其小说的三大特质就是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性心理探索。对于劳伦斯小说特质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作品《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虹》等。分析劳伦斯的小说,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如精神分析理论、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在这里,主要是通过探讨劳伦斯小说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来从深层次理解其小说内涵。劳伦斯对女性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由支持到矛盾,后期开始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关键词】劳伦斯;小说特质;两性关系;女性主义 D.H.劳伦斯是英国文学中倍受指责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从对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和冲突,深刻展现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他的出现,是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场强烈地震”。 劳伦斯的小说有三个特质,即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性心理探索。在其作品中,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向往和对工业文明的厌恶与批判。资本主义发展下的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以在战争中下半身残废的克利弗男爵象征腐朽堕落的工业文明,正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一种批判。在其第一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通过对矿工家庭生活图景的描写,真实地揭示了他们在工业社会中的恶劣的劳动条件与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矿工家庭生活的破坏和感情上的摧残,这也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作家塑造的诸如康妮、厄秀拉等一系列对性爱大胆追求、追求个性与自由、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形象,正是对陈旧的束缚女性性追求、认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文化、思想观念的批判。《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角康妮,因为自己的丈夫失去了性功能,使她完全生活在一个毫无人性的环境当中。她无法忍受这种非正常的生活,与矿工梅勒斯发生关系并相爱,且决心与他共同生活。且不说小说对性爱描写的尺度非常大,康妮这样一个大胆主动追求和谐幸福的性爱关系的女性形象,正是对多年以来把女性放在男性附属地位的文化传统的突破,批判了这样一种带有浓重的性别歧视态度的文化。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与“自然之子”梅勒斯的结合,在《虹》中

_爱玛_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

2011年第8期论坛集萃 纠正和教育。 3.将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分离,还自行车道于自行车。成都市的一些主干道,为了给机动车提供更多的出行空间,以自行车和步行同为慢行交通的理由,将非机动车道并入人行道。这种方法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既对行人的安全通行带来威胁,也对自行车的行驶带来干扰。如果能够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分离,把被机动车占用的自行车道还给自行车交通,定能保证各种交通方式各行其道,促进不同交通方式的和谐共处。 4.推行公共自行车。目前,在中国,杭州、上海、武汉、苏州等城市已经推行了公共自行车。成都的都江堰、金牛区等也在局部地尝试公共自行车系统。我们一般了解的自行车,是一种私人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则主要是政府投资,以广告维持运营、免费或低价把自行车租借给市民及旅游者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推行,对于主要以大众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的市民,交通初始和末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成都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市区内诸如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景点、名胜、公共绿地众多,且位置相对集中。如果公共自行车能够规模化的推出,并且租借、返还方便,这对于外来游客骑车游览成都,感受成都的慢生活和休闲文化,非常经济和方便。另外注意参照国内外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经验教训,引进成熟的、可以迅速普及推广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 5.做好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融合。成都轨道交通刚刚兴起,目前投入运营的仅有一号线的一期工程,全长18.5Km。单一线路吸引范围有限,吸引客流远达不到预期值,其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如果在这个阶段就能很好地考虑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的融合问题,这不仅对环保有利,更对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大有裨益。以下的一些建议可供参考:在大型的公交车枢纽站和每一个地铁站点附近建立免费的自行车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及返还点,方便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在一段时间内,对于骑自行车换乘地铁的市民和旅游者给予一定的乘坐地铁优惠,以鼓励市民对自行车交通的使用;在运营之初客流量不大的阶段及日后的非高峰运营时段内,允许可折叠的自行车折叠后带入地铁。 三、结语 自行车交通灵活、便捷、绿色环保,能实现“门到门服务”,是一种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发达国家的科学交通理念,给我们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成都市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推行公共自行车,实施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能有效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和利用率,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兵,李晔编著,杨佩昆主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第107页. [2]马骏主编.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43-44页. [3]自行车咏叹调:呼吁设立中国自行车日[EB/OL].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e616969743.html,/c/2007-08-31/175313789454.shtml. [4]成都市共辖10个区、4个市、6个县[EB/OL].http://https://www.sodocs.net/doc/e616969743.html,/thread/70106361/1.html. [5]井喷!成都机动车保有量首破200万[EB/OL].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e616969743.html,/09/0811/07/5GDUHTET000120GR.html. 《爱玛》: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 王成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临沂) 【摘要】《爱玛》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其中富含女性主义观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女主人公的爱玛解读找出奥斯汀女性主义观点在该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简?奥斯汀;爱玛;女性主义 简?奥斯汀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最为重要的女作家。她以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见长。作为一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小说家,奥斯汀对英国女性面临的种种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女性主义观点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广泛的体现。《爱玛》是简?奥斯汀最成熟的作品,是能够最深刻地体现她的女性意识的代表作,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观点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英国18世纪的女性主义关注的不是男女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而是主张女性是跟男性同样具有智慧和理性、是跟男性平等的精神个体,而非男性的附庸、花瓶或陪衬。《爱玛》这部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不同于奥斯汀同时代男性作家笔下将女性塑造为“天使”或者“恶魔”的形象,而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形象。她同男性一样,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和复杂的性格。她具有理性,充满智慧,思想独立。大部分情况下,爱玛可依据自己的理解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她意识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然而她没有选择屈服于父权制,而是要求男女平等。 《爱玛》中的女性主义观点首先体现在她的自由意识上。爱玛的成长环境是完全自由的,正如小说开头所写到的一样:“爱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富有,还有舒适的家庭和快活的 249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其代表作《飘》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斯佳丽这一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斯佳丽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飘》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爱情、生活和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斯嘉丽在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女性主义思想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少女时期的斯嘉丽与阿希利的爱情;二是与查尔斯的第一次婚姻;三是与弗兰克的第二次婚姻,四是与男主角瑞德的第三次婚姻。 关键词:女性主义;《飘》;斯嘉丽;女性 Unscramble of the femin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 Abstract: Margaret mitchell's famous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modeled the visualize of Scarlett is widely known by every barber.The reason that Scarlett's enchantment became enduring,is the outher's successfully modeled of character nature. Key Words: feminism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femininity

目录 一、超越时代的爱情观 1 (一)少女时期的斯嘉丽 1 (二)斯嘉丽的第一次婚姻 4 (三)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 4 (四)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 4 二、战后事业的崛起 6 三、战后新生活14 参考文献19 后记20 参考文献18 后记20 女性主义由来已久,它的的理论更是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基于这一现实,女性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真正意义的西方女性文学产生于19世纪。那是随着人权运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从19世纪3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宜昌为女性争取教育、政治、法律和经济的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与此同时,女性的文学创作也进入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1]"在思想层面上,女权运动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平静下来,但到了60年代,在学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激发下,女权运动再度兴起。这次运动不但强调争取女权,更重视两性的角色分析,并开始对父权制思想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出现了许多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2] 出版于1936年的玛格丽特.米歇尔的成名作《飘》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作者以经历了那次战火的洗礼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为原型,"她常去见市长和市议会,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言语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与浪费时间,使那些大人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3](13),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种植园为背景,描写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小说中虽有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如亚特兰大破城当日五角广场的遍地伤兵,惊心动魄的逃难,枪杀等等,而其中最吸引人心的莫过于斯嘉丽和瑞德之间马拉松式的爱情。女作家始终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南方种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女性主义;失语;觉醒;反抗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星光熠熠”的女性电影,云集了朱莉娅·罗伯茨、斯黛尔斯、克莉斯汀以及“蝙蝠侠女友”玛姬·葛伦哈尔众多美女明星,茱莉亚·罗伯茨在这部影片中继续延续了以往美丽、智慧、独立的电影形象。故事发生在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卫斯理女子学院中,而这个学院并不是单单以治学文明,而是以培养名媛淑女出名,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沃森作为一个刚刚从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的美学博士,在大学里接受了女性自由改革的思想,她个人胸怀宏愿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授,满怀理想的凯瑟琳受聘来到久负盛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担任艺术史教授。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流社会女性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禁锢现象仍旧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座著名的女子大学里,女学生们大都来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优秀的教育,但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使其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是将她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上流名媛,并且以嫁入豪门做个上流贵妇为终极目标。对学院的这种腐朽教育思想令凯瑟琳无法忍受,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力图在教育过程中散播自由种子,鼓励女学生们摆脱思想的桎梏,勇敢追寻个人理想之路。影片即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在女校中如何传播自由思想、如何帮助女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挠和挑战。 一、失语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女性主义巨著《第二性》中给从古至今的女性做出了定位——“第二性”。相对于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来说,女性永远处于被动和附属的次要位置上,甚至是到了现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尽管第一次把性别问题提升到了社会结构的高度,但在其理论中仍然是“将男人定义为人,将女人定义为雌性——每当她的行为举止像人时,她实际上是在模仿男人。”女性在人类社会之中长久作为“他者”的身份存在。正如波伏娃所指出的,从来没有男人有这样一种意识去表现男人的特殊地位和处境,也同样没有人关注这种由性别而引发的问题,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男权社会造成的集体无意识,同样也是约定俗成的社会常态,而这种常态背后的不合理,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女性主义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身份的思考。 在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理女子学院所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是为男权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贤妻良母,而对女性自身的发展是极度忽视的,在这里所有女性的行为标准是统一的,所有的人生目标是统一的,女性的自身需求是完全被忽视的,女性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存在,而是作为男性华丽的附属品存在的。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女性处于失声缄默的状态,而这种生存困境是完全被粗暴的男权制度所漠视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于其中的女学生成长环境中完全受到男权思想的灌输,她们自身是无法意识到这种看似常态实际上却完全

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与读后感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616969743.html, 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与读后感分析 作者:戚凯琳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4期 《飘》是以美国内战为故事背景,对美国南方人民生活进行描绘的小说。在作品中,米切尔夫人透过斯佳丽对个人爱情、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表达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独特理解,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坚强、勇敢女强人的人生经历。文章在简单解读女性主义 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米切尔女性意识形成原因,从思想价值观、对待爱情和婚姻、对待家庭的态度、对待金钱和事业、男女两性平等追求几方面具体分析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并结合故事内容表达自己对《飘》的理解,从小说和斯佳丽个人本身反观实际生活,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指导。 女性主义是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批判理论和哲学社会思潮,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生对以男性为主的社会话语阵地产生了深刻的冲击。这种思潮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表现则是开始出现了女性视觉角度的文本创作,透过这些文本创作进一步揭露出在男性社会被扭曲的女性形象,对那些用于反抗男权社会的勇敢女性进行讴歌。《飘》就是以独立的女性视角描述了当时美国内战时期的女性奋斗故事,将当时历史时期的故事展现给读者,描述了以独立女性为代表的一代人的奋斗历史。《飘》作为一部从女性角度描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米切尔主要描述了在后方家园里女性之间的苦痛和感受,在对战争怀有敬畏之心的同时也展现了在战争中人们为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决心。斯佳丽作为一名女性,以其独特的坚强和勇敢执着追求自己离线风格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成为这部小说独特的亮点。为此,文章结合《飘》的内容,具体分析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女性主义理论发展概述 关于女性主义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和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认识。西蒙波娃认为女性主义是区别于阶级战争的,专门以女性问题进行奋斗的主义。吉尔曼则认为女性主义是全世界妇女的社会觉醒。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对于女性主义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是所有女性主义的重要前提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压迫、受歧视,并希望得到解放的群体。 二、米切尔女性意识发展的原因 在一部小说创作中,作者会将其自身的经历、认识、思想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表现出来。米切尔的女性意识在《飘》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女性觉醒和废奴运动的推动。十九世纪的英国将女性角色定位成贤良淑德,女性在家中要服从服务于自己的父亲或者丈夫。在美国废奴运动的发展中,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妇女在这场运动中开始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这种变化对米切尔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米切尔在自己的创作中开始注重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二,女权运动发展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在十八世纪法国革命之后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自由的追求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女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女性主义书目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妇女与小说(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英】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浮出历史地表——现代 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挪威】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等译,长春:时 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1、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美】莫瓦:《性别/文本政治》,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18、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0、【德】E.M. 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习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21、陈惠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2、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3、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版。 24、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作者另有《中国人的性 爱与婚姻》、《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等作品) 25、【美】克拉夫:《女性主义思想:欲望、权力及学术论述》,夏传位译,台北:巨流图书 公司1997年版。 26、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7、【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版。 28、【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9、徐坤:《双调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0、盛英:《中国女性文学新探》,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31、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从四个生活场景展示了简爱反抗性格的萌芽、产生、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王佩(1982―),女,陕西榆林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欧亚学院英语教师,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任静(1983―),女,陕西铜川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 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简?爱》自出版以来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从很大程度上讲,《简?爱》被认为是作者的心理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夏洛蒂把自己的很多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都赋予了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一简?爱。夏洛蒂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敢与命运抗争的女性新形象,反映了生活在父权制社会底层的妇女内心的呐喊,给当时的英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小说以简?爱生活的四个生活场景在盖兹海德府,在劳渥德学校,在桑菲尔德,在圣约翰家,展示了简爱反抗性格的萌芽、产生、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作品中女主角简?爱成长环境的分析,揭示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从而进一步了解作为女性作家的夏洛蒂在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作家的性别颠覆意识。 一、女性意识的萌芽――在盖兹海德府 简?爱还在幼年时,父母就染病去世。她被送到盖茨海德庄园的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里德太太是一个冷酷、自私的人。她把简爱当作佣人对待,而对自己的三个掌上明珠却百般溺爱。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连使女都不如,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他欺侮我,虐待我,不是一周三两次,也不是一天两回,而是经常如此……”(p.6)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她被幻想中的鬼魂吓昏了过去。但这次不畏强暴的反抗壮大了简?爱的胆量,挫伤了表兄约翰的威风。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简?爱幼小的心灵就这样受到了一次比一次更深的伤害。痛苦促使她对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她感到,自己一定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取得和别人一样的公正平等的待遇,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 二、女性意识的发展――劳渥德 如果说简?爱在舅妈家萌发了她的反抗性格的话,那么在劳渥德学校,她的反抗性格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惩罚简?爱,也为了摆脱简?爱,她被送进了孤儿院,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清规戒律极其森严,孩子们受冻挨饿,惨遭挨打、罚站、剪头发等凌辱,每天都得背诵枯燥的经文,吃即使再饥饿的人都会拒绝的食物。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简?爱的反抗性格更为鲜明,这和她的朋友海伦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海伦虽遭迫害,却信奉“爱你的仇人”,在宗教的麻痹下没有仇恨,只有逆来顺受。在孤儿院,简?爱对冷酷

伤痕小说到女性主义小说

伤痕小说—女性主义小说 伤痕小说 定义:以1977年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为发端,它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真正发端,同时标志着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学中的复归。 作家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宗璞《我是谁》《弦上的梦》冯骥才《啊!》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思想内容特点: 1.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漓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对肆虐横行的极左路线予以强烈的谴责。(思想内涵) 2.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洗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认“文革”(精神实质) 反思小说 定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复出作家群”是主干,王蒙、张贤亮、茹志娟、李国文等。 作家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张贤亮《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蝴蝶》 特点: 1.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社会、制度、人性等深层原因。 2.目光投向1975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 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误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 3.兴起初,“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 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4.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如“人性”、 “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生存意义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起来,在反思文学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飞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人物主体。 改革小说 定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潮流刚刚开始涌动时兴起的正面、直接反应我国各个领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及其矛盾斗争的小说。 作家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张洁《沉重的翅膀》水运宪《祸起萧墙》贾平凹《腊月·正月》 寻根小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