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考

对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考

对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近年来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越来越得到加强。尤其是在当前我们广泛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民群众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复杂背景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地位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这些年,基层理论武装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当前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引起应有的重视。

一、当前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学习态度不端正。我们党的一些基层干部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偏差,把理论学习当作一般任务来完成,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以业务学习代替理论学习;学习理论的目的认识不清,

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部分基层干部片面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学习替代不了实干,甚至认为个人的才干增长和能力提升是在工作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而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在主观上产生了重干轻学思想;同时,当前选人用人重政绩而放松甚至放弃对干部理论素养的考核,每年干部虽然都在“述职”,但述的都是“表面政绩”,对理论武装工作的述职只是走过场、讲形式。导致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抓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理论武装工作可有可无。在个别地方和单位,理论武装工作存在弱化、边缘化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以工作忙为由,对理论学习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二是制度保障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把理论武装工作看成是“软任务”,因而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的理论学习述学、评学、考学机制只是“软约束”。虽然许多基层党委(党组)也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学习制度,但虚设的较多。个别单位以会代学、以活动代学,没有认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或有制度不坚持、不落实,检查、考核时突击造记录、补记录、抄文章、补笔记的现象并不少见,个别领导干部还让他人代写、代抄笔记,应付了事。上一级部门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下级单位的学习制度、学习效果的监督考核流于形式;同时,集中学习的时间、人员出勤率没有达到相关制度的要求,调查研究工作没有开展,有的没有形成调研报告,不注意总结经验,发现典型。

三是联系实际不够强,理论实践“两张皮”。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学习理论限于表面了解、字面理解,缺乏深入思考、融会贯通,面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学习理论不会、不想、甚至不敢联系实际,遇到问题就事论事,处理问题凭经验,缺乏理性思维和战略思考的能力,理论提升和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不高。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有的干部身上已经丢失。会上讲话,不是抓住人心、点到关键,而是“大话”盛行,空话连篇。撰写文章,不是解剖实情、查找问题、思考良策,而是迎合编辑,发表图名。学习理论不是带着问题学,为了指导实践学,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学”,部分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当作装饰门面的“样子工程”,满足于念文件、读文章、抄笔记、听报告,完成学习任务、应付了事;有些干部学理论没有用于指导实践,学归学、干归干,理论学了不少,但做起来却还是老一套,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工作照样没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没有得到解决。

四是学习方式太单调,干部厌学情绪重。理论学习本身就显枯燥乏味,干部历来就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随着依法执政、科学执政进程的加快,干部的职责分工越来越明晰,也就越来越注重对与自己工作关联度高的相关政策和实用技术的学习,而轻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面对这样的新情况,

一些理论工作者也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在编写理论读物、举办辅导报告时,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阐释理论观点也习惯于空谈,本来简单的道理也要洋洋数万言,缺乏大众化、通俗化和形象化,让人看了、听了不知所云,干部收益不大,降低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致使干部对理论学习越来越感到厌烦,厌烦自然就厌学、不学。

五是人才队伍不稳定,理论人才太匮乏。为了加强乡镇宣传思想工作,按中央要求,乡镇党委要按实职副科级配备专职宣传委员,然而,许多乡镇却把它当成了解决干部待遇的一个机会,并没有认真地培养、选拔,有的甚至让完全不懂宣传的干部担任,副乡镇长或武装部长兼职的情况非常多;基层理论队伍的理论素质偏低是当前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又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在乡(镇)一级,从事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很少有正宗科班出身的,大多是半路出家,自己对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的认识还只是一知半解,难以承担起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重任。工作中,照本宣科灌输的多,深入浅出阐释少,唯书是从,文件至上,联系实际进行理论思考少,听起来索然无味。这不仅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久而久之,还会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二、加强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对理论武装工作重

要性的认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作为当前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主要核心内容来抓。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群众头脑并指导实践的过程,这是总结理论学习成功的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因此,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解放思想,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用新思路和新举措走出加快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抓实制度保障,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并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学习氛围。其次,要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尤其是加强检查、通报,使“软任务”、“软约束”硬起来。对各级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应学的重点书籍、重点篇目提出明确要求,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考核办法,将抓理论学习的成效作为一般干部实绩考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

任用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基层干部主动学习,向理论学习要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和发展力,从而使学习成为了一种"钢"性约束。

三是狠抓理论转化,让理论和实践真正联系起来。在深入扎实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要坚持以促进地区的发展为中心,不断加强理论的指导作用,不断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努力让理论之花转化成推进本地区全面发展的实际之果。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换脑筋这个关键环节进行学习和研讨,首先解决领导班子的思想解放问题。要结合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找差距、摆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解决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创新的观念和思路及创新体系,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要始终把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作为领导班子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中心组成员要深入到包点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到中心组的学习会上研讨,进一步深化对形势的认识,并通过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对干部的群众观念进行形势任务教育,邀请专家论证、研讨,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最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决策。

四是创新学习方式,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吸引力。要紧

扣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课题研讨式、主题报告式、专题讲座式学习,尽可能切合当前形势、中心工作、重大部署,做到按需组织、释疑解惑,提高理论学习的吸引力。要定期、不定期地把教授、学者、专家请进来,举办面对面的辅导,把那些工学兼顾、学养较厚的基层干部送出去,送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送到高等院校短期培训,让他们学成归来后举办学习报告会,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努力扩大理论学习的影响力。同时,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用结合,及时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成效;要开展理论调研,创新理论成果,对那些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对实际工作有较强指导性的理论成果要加强推广,要建立必要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成果考评、奖励、应用制度。通过这些制度,褒奖优秀的理论人才和优秀的理论成果,以促进科学理论转化为精神的力量、物质的力量。坚持学习、调研、决策相结合,使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决策更加科学。

五是提高人才素质,不断加强理论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各级宣传部门必须按照要求配齐配强专职理论干部,加强指导;基层部门要巩固专兼职理论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运用机制,紧扣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加强培训;配

齐配县社科联专职干部,充分发挥社科联及其下属学会、协会的作用;加强各级党校和行政学校(院)的建设,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作用。开展课题研讨式、主题报告式、专题讲座式学习,尽可能切合当前形势、中心工作、重大部署,做到按需组织、释疑解惑,提高理论学习的吸引力。褒奖优秀的理论人才和优秀的理论成果,以促进科学理论转化为精神的力量、物质的力量。坚持学习、调研、决策相结合,使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决策更加科学。要完善理论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组建好理论学习服务队伍,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干部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起理论干部与政务干部定期交流轮换的制度,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理论工作者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激励他们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努力提高理论宣传的感染力和带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