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行动研究案例(简单阅读)

行动研究案例(简单阅读)

行动研究案例(简单阅读)
行动研究案例(简单阅读)

行动研究案例:

阅读,原来可以这样简单

――――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行动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好处也越来越多得到了认可和有力的证实。这几年,我一直在自己所教的班推行课外阅读,由最初的“每月一荐”到现在“班级读书分享会”……我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阅读给学生以及自己带来了多么大的快乐和变化,“阅读,实在是一种幸福”。

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课外阅读可以自由阅读吗?可以无拘无束没有任何限制的阅读吗?不做读书笔记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同样有效?有没有一种没有负担却又很受益的阅读方式?本文通过自己几年的对比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研究时间:2005年10月至2009年3月

发现问题:

四年前,任教四年一班时,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看课外书摘抄好词好句,第二学期尝试写体会,部分家长反映课业负担有些重,有些学生写读书体会有应付现象,每次的感悟千篇一律。

这两年,我又连续任教四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我变换了一些方式来推荐和检查,我改用批注、一月一小结(家长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读书竞赛等形式来推进班级课外阅读,家长反映很不错,学生阅读兴趣越来越浓。不过,班级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带动起来,他们大多每天愿花两小时看电视,或者在野外玩耍,却不愿用30分钟看课外书。

今年,我任教三年三班。接到“行动案例”研究任务,我马上联想到一直在犹豫在思考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于是,决定实验,让学生没有负担自由地读书,这样的行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否会有促进,我在观察。

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能静下心来坐在书桌旁读书。同时,我也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缺乏或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文史、科普类少人问津。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很难做到定时定量,天天坚持看课外书,看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看书图快不求质,蜻蜓点水。上台讲故事,支吾半天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分析研究:

针对学生在阅读表现出来的状况,我仔细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对比了不同老师的作法,尤其台湾老师的经验给了我不少启迪。我分析了几点原因:

1、每个月,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但对学生阅读方法缺少指导,只是单纯地布置阅读任务给学生,每月的读书小结或读后感交流也只对一些优秀学生有促进,很大一部分中等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且学生在阅读书

籍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内容的有趣,即使是看过三五遍的书,也不能对其中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阅读如果没有思考和体悟是谈不上提高的。

2、家长虽然思想上十分支持子女阅读,但是在具体行动上不是很关注,比较依赖老师。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需要校外在家阅读得以保证。家长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督促检查的方法,造成有些学生读故事、小说只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纸杂志专盯住奇闻怪事;不少学生阅读时走马观花,阅读后则如过眼烟云。

3、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辨别能力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的影响下没有时间,也没有更大的欲望去进行“乏味”的课外阅读。对于那些还没有走进“书丛”中的孩子,引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方案实施行动:

1、挤时间

要想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在课内花时间进行指导示范交流。

①早读

上学期早读课,我就想让学生一来就坐在教室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也能端坐其中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班级图书角的书可以自由借阅,由图书管理员登记情况,一个月小结一次。而且图书管理员在我的指导下已经把书登记造册,十分方便。但因上学期教学时间短,又有很多活动,班级也是新接手,这一项活动搁浅。

这个学期,从第一周起,我就开始着手培养学生晨起阅读的习惯,很多学生都能早早来到学校,拿起一本书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读起来。我对那些来得早看书勤的孩子定期进行表彰,并送书给他看。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班级早读已不用老师操心,教室里那种静谧的氛围还真让人感受。

②堂上三分钟

谈天说地三分钟。只要是我的课,我都会抽出三分钟时间让孩子演讲,或者讲故事,或者交流见闻,或者推荐好书……学生是按照学号轮着来,而且每一轮都要评出优秀演说家,让一位学生以通过阅读搜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等作为内容,上讲台进行口头交流,与其他学生对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言的胆量,提高了其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到去阅读各类书刊。

③起立半分钟

黑板上,设有一个小专栏“每日一句”,上学期由宣传委员负责指派人写《三字经》,学生在每节课起立时朗诵三遍。下学期,《三字经》已读到一半了。

④午读二十分钟

学生在校搭食午膳午休,吃完饭到午休之间的空隙时间,每天安排一个学生讲故事,也按学号来轮,可以从后边开始。然后由老师来读书,争取一个月读一本,最好是连续性的故事,比较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我选择了《爱的教育》《蒂莉阿姨的魔法箱》《时代广场的蟋蟀》《塔克的郊外》《亲爱的汉修先生》《橡树上

的逃亡》等书目。运用“故事迁移”,积极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听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个个都会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爱听的故事,不要说听一遍,哪怕听十遍学生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当老师说完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改方式

①教学上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业尽量在课堂解决,精讲精练。

②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如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交流课、读书笔记指导课等。多给学生阅读指导,在教学课文时从大语文的观念去考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③课外阅读上学期不写读后感不摘抄,只记录每天阅读的时间、书目和页数,要培养学生做批注的读书方式。下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和老师交流,尝试分层写阅读日记,有的学生一星期写七篇,有的学生一星期只写一两篇……不过,我要求每个学生把每天阅读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概括,这既可以锻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④老师要每月对学生读书情况和家长以及学生进行交流和总评,并且要表彰。

3、勤交流

阅读书籍,要和学生一起读同一本书才有可能交流感受。老师要,家长也可以培养。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会,手抄报比赛,读书体会展板……每月请优秀的“读书小博士”上台推荐好书谈读书体会,因为只有交流才有进步。

①定期组织开展“成语接龙”、“名句大比拼”、“我积累的精彩片断”等诵读比赛,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我读到的好书”推荐会等活动。

②指导学生编辑读书小报。手抄报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有效。第一次编报要注意指导和评价。我特别邀请美术老师一起帮助学生办报,全班参与,所有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让学生当评委,评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③在班级中组织“图书漂流”活动。书的主人设计好读书卡,阅读者在读完书的同时完成读书卡中的相关内容,并由书的主人批阅。每一次漂流活动结束后,评选出“漂得最远的书”(即有最多读者的书)和“读得最多的读者”。

④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师生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择时开展读书研讨,讲述故事内容,评点书中的人物或事件,交流读后的感受,让师生在交流、评述中展放出思想的火花。有时还可以请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掌握学生的读书爱好。

4、多鼓励

针对班上想看书的需求,我在班级建立了一个“阅读超市”。为了让这个超市名副其实,我把家中的几十本书都拿到了教室,再找学生“借”一些,并指派了班上比较细心的同学作为超市专人管理,负责登记、借阅、收还……每次课间十分钟,我都能看到不少学生抱着书埋头苦读,这些现象着实让人高兴。几个月下来,学生的读书效果也较为理想。

我设立了班级评比激励制度:及时有效的表扬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根据学生的表现授予学生各种荣誉称号,如“成语大王”、“阅读之星”、“小作家”、“小书虫”、“书香家庭”、“书香小组”等。可以用优秀学生的名字命名课外阅读课。给表现优秀的学生一些“人无我有”的特权,如可以无限制到图书馆借书等。

我还利用送书给同学看这种奖励制度激励了不少读书发烧友。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

数据收集方式:观察、学生日记、问卷调查

行动效果:

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明显的看到,学生更加爱读书了,他们初步学会了选择阅读的材料,更加投入地看书,并能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部分同学已经形成习惯。如陈成烨同学等说,现在已经是每天晚上都要读一点课外书,不看书就睡不着觉。在学生的闲暇时间。教室里总能看到一批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调查数据显示,电视和课外书对学生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学生对课外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有所延长,学生的语言表达也更准确了。

教师反思:

1、课外阅读确实可以简单。从试行的几年来看,尤其最近大半年,这样无负担的阅读很有效。全班四十四名学生都爱看书,连几个原先就只爱玩霸王卡的男孩子一学期都读了三四本书,加上老师在学校读的名著,数量还是可观的。不要强迫孩子记读书笔记,连我们大人都不愿写,为什么要勉强孩子呢?事实上,你越放手,越不对孩子提具体要求,有好些孩子反而会自发地写。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记读书笔记,但写的作文并不差。

2、定期开展读书推荐会、读书交流会,定期评比读书小博士、书香小组,定期交换图书,老师送书给学生看……这些交流评比奖励措施一定会有利于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3、老师和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阅读范围,放手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即使在你看来这些书不够经典。以前,我对漫画书有偏见,看到学生带漫画书来我就会劝谏。但后来我发现,对于初步参与阅读的孩子来说,对别的书不感兴趣,那么能看点漫画书也是聊胜于无了。后来又看到这样的研究:童年时期爱看漫画书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很强的读者。比如《丁丁历险记》,每一集里均有700张精心绘制的漫画,有8000个词,最妙的是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读8000个词,这样的读书,阅读能力怎能不强!

4、从最近大半年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同学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阅读的方式方法有待研究。他们大都停留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沉迷于精彩的故事情节,很少去感悟去思考。我想,阅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要经过这样大量无目的无要求的泛读阶段,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如何确定这样阅读的有效性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对比试验。

5、学生在学校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还是很有限的,大量的阅读靠得是家庭阅读。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是很紧张,每天学生的生活都被安排的满满,能给老师自由掌握的时间太少。要寻求一条开展家庭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学生的课外阅读结果往往是放任自流,不会主动寻找优秀读物。所以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

结语:

特级教师于漪说,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我深深地明白: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必须让他们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要想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必须让阅读简单一点,让孩子明白──原来阅读也可以很快乐。

附:

三年三班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五份

学生阅读小结五份

班级图书借阅表一份

行动研究案例

附录八: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① 摘要: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方法,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与科研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与分析讨论,使教学行为朝着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向发展。根据研究侧重点的差异,本行动研究分为对Pair Work的初步研究和以帮助差生为重点的Pair Work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 行动研究; Pair Work; 控制性练习; 观察法; 访谈法 一、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关于Pair Work英语活动的初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Pair Work,即两人一组进行课堂活动,是小学英语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组织Pair Work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成功,但也常有少数同学的会话效率不高或活动失败的现象。例如,有的被一方独占话题,双方很少交换“话轮”;有的双方各行其事,“有话而无会”;有的使用母语为中介语,小声低语等。当教师请“会话未成功”小组当众会话时,也常常出现两人的对话不能连贯表达,致使会话无法继续进行。 (二)原因假设 是什么原因使得Pair Work未能充分发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预期作用呢?笔者对其试做以下假设: 1.教师示意不清 2.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3.活动安排得不合理,如时间紧、话题枯燥等。 4.其它个人因素,如两人关系、性别及性格差异等。 (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的研究过程 针对以上假设,调查问卷设计如下: (1)考查学生对会话活动的兴趣:是否喜欢两人一组活动? (2)考查教师示意是否清晰:会话活动前,老师是否示意清楚? (3)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水平的同学一组练习? (4)考查性格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性格的同学一组练习? (5)考查交往差异因素:你喜欢与平时相处怎样的同学一组练习? (6)考查性别差异因素:你希望与什么性别的同学一组练习? (7)自我判断:你认为哪些是两人对话活动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 调查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0人。 调查结果: 在90份有效答卷中,77.5%的学生喜欢做Pair Work,基本肯定了会话活动的积极意义。对影响会话活动未成功原因的调查结果: (1)有79%的学生很清楚教师下达的任务与要求,可基本排除假设中关于教师示意不清的因素。 (2)有68.9%的学生对性别差异取无所谓态度,因而假设中的性别差异因素也可以排除。 ①祝珣.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基础英语教育,2005(3)

教师实践案例自我反思与总结

一: 本学期,我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学习,夯实业务能力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1.自主学习: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进行了学习。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 2、勤思考,多动笔 每天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1、观摩研讨:以语文、数学组为单位,定期参加教学观摩并上好公开课。同时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思”等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一学年开设1堂研究课。本学期上了一节关于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市级公开课《从现在开始》,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2、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其他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学期我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 一、文献探讨 [强迫症定义] 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这种症状出于病人内心的,但不被体验和自愿产生,是病人不愿意想的。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能摆脱,使病人感到痛苦,与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 [强迫症状] 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强迫行为等,有的与精神因素有联系,内容不荒诞离奇,病人自知力存在,无其他精神病和明显精神衰弱性格特征。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内心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一方面,他们明知这些动作和观念毫无意义,不必要,想努力加以控制,但又无法消除这些行为,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紧张和不安。许多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强迫症患者一般都胆小,敏感,害羞,做事情怕难为情。常因此不能显示他们的口才和表演才能。这种难以控制的心理矛盾常使患者坐立不安、易激怒、紧张、虚弱、疲乏。 二、研究设计 [研究框架] 问题描述——→问题分析——→实情探究——→拟定策略 ——→运用实践——→评估效果——→纠正改善——→期待解决 [个案描述] 1.基本资料 姓名:萧何(化名) 性别:女 年龄:17岁 家中成员:3人父亲、母亲、萧何 2.成长经历 萧何在家中是独生女,父母对她宠爱有加,但是也正因为就这一个女儿,因此父母对她的期望也很高。上幼儿园期间,年年是“好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期间,年年是“三好生”,初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班”。 在高一第二学期之前,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研究地点]

萧何就读的重点班有52位同学,是该所学校的一个特色班。它由年级的前54名同学所组成的,这是一个班风踏实的集体,也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集体。就周记的情况来看,除了萧何一人受强迫干扰,其他各个都正常地运转着。对第一个矛盾,我们打算把重点放在教室,通过对她的观察、对周记的再了解、动用集体教师的智慧,来对她进行引导,尽可能地消除她的强迫感;对第二个矛盾,我们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或者说是数学课情况的延续,它应该是由第一个矛盾决定的,我们决定用意志去塑造她。 三、行动研究历程 日期:2004年5月7日(一) 背景简述:高一重点班学生萧何,刚踏入高中时,成绩优秀(除了数学稍稍有些逊色)。然而,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迫使这位本该充满朝气的女生显示出了从未有过的疲乏,在她的周记中,赫然写着:“各位老师,帮帮我,上数学课时,我总是在重复中煎熬,下课后,我总在弥补我的浪费,我快要被这种状况吞没了。” 场景描述:(在周记中,她反应的是数学课,因此,我们决定把研究的时间就安排在数学课上,而听课时我们就坐在教室的前面,而萧何的位子就在第三张)第一次关注到萧何,发现她确实在这样的班级中格格不入。整个一堂数学课,其他人都聚精会神地随着教师的步伐在前进,且一脸的自信,包括做练习题都是如此;而她,时而紧锁双眉若有所思,时而看看同桌,时而低头疾书与他人无关,时而盯着黑板的某一处神情沮丧,似乎整个人就处于浮躁状态。 实情简析:课下面谈后,得知:数学课上,本来是萧何的思路跟着老师在走,突然之间,发现旁边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有个念头在想,自己第一题可能没有弄懂,虽然她明白,她完全弄懂了,但是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她根本无心去听下个题目,又知道时间的宝贵,但是为了证明什么,她却拿起笔把第一题在纸上写了一遍,这才了事。但又错过了后几题的听讲,结果,一堂课下来,丢失了好几个题目的听讲时间。而数学课一下课,她说自己肯定不会出教室,因为要补那不懂的题目,很多时候,课间十分钟是不够的,常常会影响下一堂课。 处理方式:了解、安慰并告诉她,不要再在课间的时候去做数学题目,我们会联系数学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另外几个题目。 处理结果:虽然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题目,是弥补了她上课时的漏洞,但是下一堂数学课呢,难道经常这样上课听不完整,下课再来补吗?我们感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日期:2004年5月14日(二) 背景简述:一个星期内,据数学教师称,有五个中午自习的时间,萧何都在办公室问问题,而且比上个星期的问题还要多,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在萧何的周记本上有这样几句话:“现在的我,比起上个星期,要有负罪感。因为现在课上,我经常跟着强迫走,而且还走得心安理得,

教师典型案例

记双师型教师发展之路 浙江电子工程学校夏林华作为一名新教师,2013年3月至8月我荣幸地接受了学校的安排,参加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完成了全部企业实践内容,并获得了结业证书。此次培训活动对我个人的影响极其深远。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教学培训,第二阶段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观摩实习,第三阶段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车间实践生产,三个阶段的实习任务既有挑战性又富有实战性,使我能够从中寓学于乐,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能够到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机械加工公司观摩实践操作令我感到非常兴奋,也因此特别珍惜这次实践学习的机会。 根据所报的专业不同,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把我们这批学员分在了几个部门分开观摩,我有幸的被分到了汽轮生产的第一线,进车间的第一天,在企业领导的介绍下,我们大概了解了汽轮公司的生产流程,产品以及一些特别的生产工艺。对公司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我也见到了这一个多月来一直要相处的周林杰师傅,从他那大概的了解了本岗位的生产步骤,特点以及其重要性,同时我也向他介绍了我们学校车间实训的一些情况。我对这位师傅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也能够看出他在本岗位高超的工艺技能,由衷的感到钦佩。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叶俊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努力完成指导师傅周林杰师傅分配的各项任务;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发挥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企业实践和培训。 六个月的企业实践,从无知到认知,再到深入的了解,我收获了很多课堂和书本上无法了解的知识。我有成功的喜悦,但也有感受知识不全面的深思,总结所学所得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贵在坚持 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我们工作,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同样,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工作也是一样,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一样要坚持。耐得寂寞才能成功。例如,在参观阶段,电解和维修和我们所学的无关,但是我还是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二、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问、少说。 我到公司实践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刚开始并不会,可通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多去做,终于在短短的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说是不行的。就像拆装轴承主轴一样,我就是多问、多看、多想、多做才比较快的掌握了这项操作的。所以,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要有足够强的动手能力 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技术熟练的工人。实践期间,我发现了自己许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炎热的下午,我一进教室看见一群熟中的孩子,在冷气舒服的安抚中,个个呈现出满足陶醉于睡梦中的样子,看见他们睡的如此的甜美,我于心不忍叫起他们,心中充满了强烈的罪恶感,但基于身为一位教师的使命,我不得如此。孩子们在我使劲的声嘶力吼中缓缓的醒来,不耐烦的打开书本,少数一两位还趴在桌上发呆。整堂课下来,我知道除了前面几位同学外,我想大部份的同学是不清楚我在作什么的? 除了上课,我还不断的从事于调节的工作,因为我不能一次让太多的同学同时出教室去上厕所,一方面是他们在走廊谈笑的声音太大影响到别班同学的上课;另一方面是有人会躲在厕所内抽烟,所以我只好每次让两位同学离开而且限定他们回来的时间。以致于整堂课上下来,我不断的被打断我的课程,甚至于让我误以为我在这堂课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安排他们上洗手间的时间而不是教学。 我原本在这堂课中打算在课程中带入有关[生命教育]的部份话题,除了一方面可以让我的课程能够把现代与古代拉近以外,也试着让孩子们了解如果我是李商隐那么在那样的时空背景里我会怎么作?比他作的更好还是比他作的更烂?结果整堂课上下来,我只上完国学常识的部份,要提醒同学缴交的作业也没公布。虽然回想一下整堂课上课的情形尚属良好,因为至少该上的课程进度有上完,但如果在课堂上我只能照本宣科那只不过沦为一位[经师]罢了!我想我对自己的角色绝不只定为在此!但因为我必须分心掌控他们离开教室及回来的时间,导致我没办法把事先准备好合适在此融入的有关[生命教育]课程都给错过了,下回又不知道何时才有适当的时机与孩子们作分享了。 假如我重新回顾那一堂课的情形,我想大部份的同学应该都不清楚我在说什么罢?除了为了一开始唤醒他们提振士气所说的几则小笑话,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学到了多少? 令我不尽怀疑毕业之后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一课?在这一节课里除了学会古诗,孩子们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该知道呢?人类之所以异于万物,乃在于经验的累积,所以我相信除了课本以外,一定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带给他们,否则教学沦为死知识的传授,那上课又有何用?

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案例分析 一、案例情况 2003年12月8日上午第四节课,某小学一年级(1)班学生在没 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做作业。教师在上课前曾到教室给该班学生布 置作业,并让各小组组长维持纪律。7岁的陈某在写作业时,多次 与同桌说话。陈某所在小组组长郭某(7岁)便拿起课本击打陈某的 头部数下,致使陈某当场昏倒在地。事故发生后,学校立即派人把 陈某送往医院,经诊断为癫痫病(击打行为系诱发因素)。陈某住院 45天,其间花去医疗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7600元。后因赔偿问题未达成协议,陈某将学校和郭某及监护人诉至法院。 二、案例分析 1、根据《教师法》第7条规定,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 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但这是一种职权,只 能依法行使而不能随意转让。教师在上课期间不到课堂维持秩序, 应告知学校安排其他教师代管班级,而不能将管理学生的职责交给 未成年的班干部(案例中的郭某),其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教育 要求的。 2、《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 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四)学校组织学 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3、所以学校应对教师疏于管理、安排未成年班干部(郭某) 你不对!球是要从上面传的! 实况记录: 体育活动课上,看着放在地上的五颜六色的皮球,孩子们立刻显得格外兴奋、激动。让他们安静后,我就与孩子们共同讨论皮球可 以怎么玩?多数孩子提出皮球可以滚。然后我让幼儿以自己的方法玩

球。自己在一旁观察他们是怎么玩的。一段时间后,我集中了幼儿,这时我赶紧抛出这节课的活动内容及要求:“今天我们都是去参加 运动会的运动员,我们参加的项目叫《皮球快快跑》,是来比赛传 球!当老师拍手的时候,你们开始从头上一个一个传球,老师手一停,球在谁的手里,谁就要表演双手交替拍球,听明白了吗?”游戏在大 家的兴致勃勃中热烈的展开了。突然,韩成凯和袁野竟大声地吵了 起来,“韩成凯,你不对!老师说了球是要从上面传的!你不对!”于是,我马上暂停游戏,我示意让韩成凯传一次让我看看,原来,韩 成凯的手是举起来了,可能由于是怕老师突然之间停止拍手而球留 在手里,于是韩成凯就迫不及待地想把球传过去,再者可能是因为 韩成凯人高马大的缘故,把手举过头顶会觉得太高,所以导致动作 不是很标准。我轻轻地拍了拍两个孩子的小脑袋,说:“你们是怕 老师停止拍手停了球留在自己手里要表演节目吧?其实老师会拍一段 时间的,不会那么快停下,所以不用紧张,好吗?另外,老师今天给 拿到球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哦!一会你们就会知道是什么好礼 物了。”经过解说之后,孩子们再也不怕接到球,传的时候不着急了,动作也标准了,韩成凯也传的又稳又准确! 分析与思考: 皮球是幼儿既熟悉又喜欢的玩具之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玩具,却蕴涵了很多的知识。我班的孩子尤爱玩球,在上这一节体育课时,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的确很喜欢滚球,但是几个小朋友手部 的肌肉力量较弱,两臂用力不够均匀,控制球滚动方向的能力较差。后来当孩子们拿到皮球时,有滚着玩的、有抱着扔的、有向上抛的、有用脚踢的、还有个别干脆抱着不放手的。如何利用皮球发展我班 孩子们的运动技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呢?后来我设计了一个《皮球快快跑》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还 提高了孩子们动作的协调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传球仅仅是玩球方法中的一个玩法而已,老师应做一个 有心人,玩球的花样是百变的,鼓励幼儿探索各种玩球的方法,然后把孩子零散的玩球经验借助集体活动辐射给全班幼儿,把幼儿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程简介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宗旨是为小学英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主要学习内容包括:( 1 )认识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分析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所面临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引导教师思考自己可能面临的困难。(2 )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通过学习其定义,找到行动研究的特点。详细介绍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而了解行动研究对教师的要求,引导学员认识行动研究与其它教育研究方法的不同。( 3 )通过案例学习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开展反思等;同时进一步了解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功能、特点和不足。( 4 )最后,探讨撰写行动研究报告的意义,分析行动研究报告的结构,提出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另外,课程在互动对话环节邀请做过行动研究的一线教师与学员,分享她们学做行动研究的过程和体会,为一线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学习要求】 1. 深刻认识行动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作用。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总结行动研究的特点,思考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与小组成员讨论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 2. 与小组成员讨论和分享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设计调查工具,为开展调查奠定基础。 3. 了解行动研究的过程,并能按照行动研究的过程,确定研究的问题,制定行动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在教学中实施改进方案奠定基础。 4. 完成一份开展行动研究的设想和计划。

专题讲座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王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引言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如何使课程理念转化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动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而教师的自觉行动必须来自于教师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行动。自上个世纪 70 年代在西方国家引起课程专家的关注,行动研究到今天已经成为国际范围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与桥梁。行动研究以其研究性和实践性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同,探索中国国情下的教师行动研究模式也成为我们所关注的课题。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目的与现状 二、行动研究及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 四、如何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目的与现状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应再局限于应用他人的理论或重复别人的经验,而应通过个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重构自己的教育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的价值,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再是对职业的补充,而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一种职业精神。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教师才能形成真正的改革意识,发展教育创新能力,教育改革也才能因此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可以使教师在合作中构建自主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的认识。同时,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获得自身发展,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 行动研究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开始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 90 年代中开

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学习实践反思 马成彪在教学生涯中,本人把教师当作职业、当作事业、当作艺术,自我提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在课程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探索、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研专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丰厚积淀——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培训是我成长的催化剂。学校充分利用身边的优秀资源,通过“传、帮、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我将在培训中放飞我的希望,实现作“科研型”教师的梦想。学校为我的成长创设了许多优越的学习环境,每一次培训学习是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机遇,学校围绕课程改革,采用专家讲座、合作研讨、案例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专题培训模式,培养骨干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课题意识,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研究成果。 科学的教育理论像指路明灯,引导我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目前我的理论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读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政治学习活动。二是认真学习远程教育,,我每一次听专家报告,都会浮想联翩,脑子当中产生许多美妙的想法,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专家的理论相比较,常常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学校把经验的习得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利用多种平台(主题教导会、示范课、研讨课等),通过言语交流、文本再现、视频回放等方式

亮相教师、学生经验,引导教师从听其他教师的经验中体认自身的经验,从讲自己的经验中丰富自身的经验,从行动实践中生成自身的经验,从思考与自评中感悟自身的经验。通过经验的捕捉、追问和访谈,促进教师、学生对经验的体认、归纳、提炼和表达,使经验有骨有肉、轮廓分明。使经验从封闭、独立的个体感知和占有走向开放,使经验由自然的淡忘、散失转向有意识的收藏。可以说,学校的很多教师的经验都是在这种习得中产生的。事实上,以自身的体验看他人的教学,才能真正地做到旁观者清。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同时是在激活自身的经验。尽管这种经验有着差异,但正因为差异才显示个性,才形成多种经验互生共长的自然生态。所以,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实践探索——从不断的思考中蕴育精彩 在专业生活中,课堂便是其展示知识能力、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基本场所,当在课堂上教师能力发挥到了较高的效度时,便较好地实现了其专业水平在课堂中的价值。课堂是检验教师知识、能力水平的最好平台,也是见证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最佳视点,许多优秀教师正是立足于课堂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总结,进而获得厚实的教学功底,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独具特点的教育个性、教学风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张扬,课堂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能成就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是我最为倾力的领域,我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深入探讨优质高效生物课堂的营造,研究范围涉及动机激发、情境设置、师生关系、教学策略、内容选择与处理、学法指导、学生思维培养、教学生活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教学艺术、知识迁移等诸多方面。学校教育科研全面关注、认可与欣赏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课堂诊断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克服不良思维定势或思维从众的现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问题学生行为与矫正 一、问题的发现: 夏某,男,11岁,是我校五年级某班级的一名学生。在第一周军训期间,刻苦训练,认真学习。上课、集会从不迟到、早退。但是,开学二周以后,就逐渐发现他有一些违纪现象出现。学校规定每天早上的早读,他总是不读。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有时就干脆趴在桌子上不听课,并伴有作业拖拉的现象。夏某为什么在入校二周的前后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二、问题的症结: 夏某原是我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原先在四年级时,数学和英语成绩一直很差。但在五年级军训期间,感受到了教官亲切的关怀和老师的殷切希望。这一切更加坚定了要在五年级认真学习信念,以弥补以前的不足。 在入校的军训生活中,一直能坚持刻苦训练。刚开始训练两天,就觉得腿脚发软,肌肉酸痛,但他没有因此而请假,坚持在操场上训练。身体的疲劳算不了什么,心理却是很开心的。通过一周的艰苦训练,他在班级中获得了军训会操比赛的第一名。这极大地增强了夏某的自信心。他坚信: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周,夏某学习是很认真的,从不迟到、早退。并且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但过了两周后,就发现夏某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上课总是低着头,有时干脆就爬在桌子上听课。因为他四年级时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很差,《英语》、《数学》等课程听不懂,虽然也暗自努力过,但还是搞不懂,心理觉得很烦,所以,有时早读就不读,上课也就无精打采了。暂时也只能这样混一段时间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出现了早读不读、上课不认真的情况。 三、问题的解决 转变夏某1、对策与方法夏某是因为自己以前学习成绩差,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觉得自己的学习生活无希望,所以产生了厌学情绪。当务之急是要帮助他排除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要多给他鼓励,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们老师就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其次,要帮他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后,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夏某的疏导和教育,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帮助他树立信

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总结

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月已经过去,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我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以自己的努力与勤勉践行着当初入职时的誓言,要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不辜负自己“教师”这一光荣称号。淡然面对得失,抱有一颗无私之心、奉献之心,关爱学生并与其共同成长,这是我工作中最质朴的感受。在工作中,我得到了领导与众多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使我能够把工作较好地完成,并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取得较大进步。相对于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我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经验欠缺,业务能力不足,有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然而我相信只要一个人肯于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自己、总结经验并加以改正,那么他会逐渐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对于自己这一个月的实习工作,我将其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因为刚踏上教学岗位不久,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学理念都比较缺乏,看到其他教师运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的熟练与准确,我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除了抽空找老教师交流沟通,弄清这些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理念之外,我还通过查阅资料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会我也是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并认真记录,总结反思,因为这样自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理念,可以无形中提升自己。当然,单纯的知识性内容是要付诸于实践的,所以我要做的不仅是在思想上提升自己,同时还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这些教学理论与理念的解读是正确的可实践的。 除此之外,我始终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向老教师看齐,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也始终牢记自己教师的身份,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因而必须从思想上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对学生有正面影响的老师,让学生受益终生。 二、教育教学方面:

教育研究案例

教育研究行动案例: 尊重,让成长不再孤独 房县七河中学赵开友 事件起因: 一天,班主任于老师气冲冲的将一张字条拍到我的面前:“看看你的好课代表,居然也学会给男同学写纸条!”我半信半疑的看了看纸条上的内容,上面写了短短几句话:“任颖,我并不认为红梅很适合你,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妹妹,我都要诚恳奉劝你,离开她对你没有什么损失,你没有必要为此伤心。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伤心中走出来。”难道再平真的陷入早恋的情感漩涡?她会是这样一个不知自重的女孩子吗?“我说了她几句,她还直喊冤,让她解释字条的事,她又紧闭着嘴不说话!气死我了!还把她当好学生呢!”看着班主任失望恼怒的脸,联想到最近初三学生中出现的多起早恋现象,以及近期任颖日记中透露出的与同学交往的烦恼困惑(有些言语隐晦含混,闪烁其词),我感觉这件事需要认真对待。 制定计划: 经过与班主任商量,我们一致认为:对学生的早恋现象不应掉以轻心,而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遏止这一势头。我们决定分头做好以下几件事:1、班主任在学生间做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学生间存在的早恋现象。2、由我出面分别对任颖和红梅谈心,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3、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对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处理。 深入调查: 趁任颖到办公室拿作业的时候,我从她日记中所写的内心困惑入手,旁敲侧击,先称赞她思想比较成熟,工作、办事比较稳妥慎重,然后问她现在遇到了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任颖抬起头来,脸涨得通红,眼眶中已擎满泪水,显得很激动:“老师,我……我怎么跟你说呢?……是班主任冤枉我了!”我赶忙安慰她说:“你不要激动。如果你觉得现在不方便,你可以另外选个时间或方式,写在日记本中也可以。我希望我可以帮你。”她点了点头,出去了。 第二天,在任颖交上的日记本里夹了一封信,写了满满的三页,信中大致介绍了自己与红梅的纯洁朋友关系,因为平时他经常在生活等方面帮助自己,自己也在学习上帮助过他,所以在红梅与他班一女生陷入早恋漩涡的时候,自己就多次劝阻过他;班主任只根据没收的纸条上内容来批评自己只是断章取义,误认为自己参与了早恋并在办公室内厉声批评自己。在谈到当时自己的感觉时,她写道:“真的,在那么多老师的众目睽睽之下,当时我整个人都蒙了,大脑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完了,被老师误会了。但我不想解释,一是因为班主任的武断伤害了我,另一方面,我感觉我一时也解释不清,老师是不会相信我的,因为即使在我平时与任颖交往的时候,就有一些同学对我的行为指指点点;难道男女同学之间就没有纯洁的友谊吗?此刻我多么希望有人能出来帮帮我啊!可是没有人能够理解我。难道我注定了只有孤独的,默默承受这一切?……”我把信反复看了两遍,陷入了沉思中。 我马上又找到了任颖了解情况,在打消了他的顾虑之后,他跟我坦白了事情的大致情况,与红梅所写的基本一致。当我问他以及别的同学是怎样看待他与红梅的这种朋友关系时,他低下头默然无语。在我的细致引导之后,他表示愿意接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案例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案例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 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 (1)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科成绩的表现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科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为最重要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兴趣有关的文献。 (4)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他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科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推出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次户外活动。 (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增进。 (9)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案例2:a、b两套教学方案的比较研究 一所小学的领导认为,究竟怎样的课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许多教师模糊不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素质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进而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因此,开展“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他们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轨迹,以达到澄清教师认识上的模糊性,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设计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力争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此,他们特选课文《坐井观天》(寓言),让一位有9年教龄的市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执教。他们首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备课,设计了两套教学方案,然后再让这位教师在某实验小学二(1)班和二(2)班(普通平行班),用两种教法教学。同时,他们组织教师观摩、教师讨论、评课,对两种教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其中部分结果是:

幼儿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幼儿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10届15班(F班)钱虹学号:E1005353934 主题:幼儿园大班主题:我要上小学 主题关注: 1、行为习惯方面 (1)、入学的适应能力,如理解并听从指挥、用好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自己整理并保管好物品、会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等。 (2)、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爱护和正确地使用学习用品、遵守集体规则、学会独立和及时地完成作品等。 2、情感与态度方面 (1)、知道上小学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2)、明白上小学读书是件快乐和有趣的事,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学更多的本领。 (3)、懂得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该坚持到底去克服困难。 3、认知方面 (1)、丰富有关小学的经验,如小学校园的环境、小学生一天生活的安排。 (2)、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如环境、作息时间和学习形式等。主题价值的分析:每年五六月,家长和孩子们谈论和关心的热点是孩子的入学问题,而孩子们想了解小学,了解小学生生活的愿望也十分强烈。于是,我们便自然地进入了大班的最后一个主题“我要上小学”。该主题活动对幼儿从情感上、能力上、习惯上做好入学准备有着积极

的作用。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特别指出“幼儿园在课程开发和事实上应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以及与相邻的教育衔接”。因此,丰富幼儿有关小学和小学生生活的经验,根据小学生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能力,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是大班幼儿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内容。 主题活动(一)活动名称:书包里的朋友 活动背景和设计理念:大班的幼儿每天会带自己的小书包上幼儿园,但是这个小书包毕竟不同于小学生背的书包。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小学生的书包里应该放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小学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摆放和整理小书包等。本次集体活动意在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了解小学生活的愿望,感受即将成为小学生的高兴。 活动目标: 1、看看、比比、说说,小学生的书包应带上哪些学习用品。 2、能根据课程表,学习整理书包。 活动准备:一只由小学生整理的书包,幼儿每人自备一只书包。 活动过程: 1、书包里有哪些朋友 重点提问:小学生的书包里放了哪些东西?哪些是小学生读书必须带的物品?(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述,将书包中的物品分类并作简要记录。) 小结:书包、铅笔、橡皮、铅笔盒、垫板等是小学生读书必备的学习用品;餐巾纸、水壶是小学生的生活用品;棋类、毽子等文娱用品可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之一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之一 这个案例是一个为了一个女孩写的,我在这里引用阿汤老师的一段话:“有老师问我,你为虔虔写手记,当有一天她自己看到了这些会怎么想,其实我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也猜想不出这孩子的反应。不过,我在考虑是否将这些关于虔虔的手记让她父母看看。呵呵,我也不知道她父母会有何感想。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只要我在做。只要孩子有所进步。做老师的就无愧与心了。” 这样对一个学生进行的连续的记录,其实这个女孩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关心她的老师。同时在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性,因为这样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叙事报告中看出自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女孩 生活背景: 虔虔,一个可爱的女孩儿。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齐耳短发,看上去特有精神。一身干净的衣服,感觉就是一个生活在温暖家庭里的女孩子。 妈妈,一个干练的女人,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在电台工作,负责点歌栏目。对教育孩子的理论掌握得一清二楚。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 爸爸,一个对工作热心的人。虽没有见过面,但是从与妈妈的谈话中我知道他对孩子的教育是民主型的。爸爸在杭州工作,通常一个星期回来一次。遇到特殊情况也许一个多月都回不了家一次。但是与女儿的交流从没有中断过。 爸爸和妈妈都不是本地人,因此周围亲戚没有。孩子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爸爸长期在杭州工作。家庭缺少与朋友间的交往,亲戚间的串门。让孩子的生活圈子非

常小,接触的人和事少。平时不怎么喜欢与同龄人交往,但是在妈妈单位喜欢与阿姨聊天,且能说会道。 学习背景: 我看了她的成绩报告单。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59,数学:61。各科的成绩均为“待合格”。作为老师马上明白了这个孩子的平时学习成绩。 听虔虔妈妈叙述:孩子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每次回家作业,总是在妈妈的催促下潦草完成。字写得不好看。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不愿意去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不喜欢与同学交往。上课能专心听讲,但是几乎不举手回答。老师似乎也对她失去信心了。 我们的交流: 现在换了一个新环境,对孩子来说也许是好事情。在新的环境里,大家不知道她过去的表现。也许会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双方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兴趣地去接受新事物。让新环境带给她一个全新学习信心。重拾学习的兴趣。家校要进行密切地联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一次作业记录 1 我通常有个习惯,就是让学生将当日的回家作业记录在专门的一本作业本上,我们称之为“家校联系本”,如果我发现学生有在班级里的闪光点与缺点是时,我可以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记录在上面,这个就作为我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了解、教育孩子的最简便的渠道。 这天我也照例要求学生将作业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我担心这个新来的学生不会记录,于是我走近看了看。字歪歪斜斜且不说,在20个长用字中,这孩子一共错了6个。“预、划、圈、遍、解、释”这几个字中,不是偏旁交换,就是声旁写错,要么漏点加撇。我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语文基础并不好,平时没有注重语

感动教师的十个经典案例

感动教师的十个经典案例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 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 案例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沟通与交流,朝夕相处的经历,我研究发现了我们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自我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低甚至没有要求。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作业不按时按质按量写,上课纪律不好,眼操、课间操、课外活动部分不同不认真等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和自控力,没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自觉地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往往对自己的问题也不能客观地评价。因此,教学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下面我通过个案研究来探寻学生学习的内因,探讨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以促进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何某 性别:男 年龄:14 班级:初二(3)班 问题及其表现: 在学习方面,学习缺乏自主交流性,上课不能集中精神,不是走神就是写其他作业,或者干别的事情。不能按照老师的节奏听课和按要求做练习,同时也很排斥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上课经常有迟到现象,课后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不但没有进步,相对刚进班时还下降了很多。 在其他方面:性格内向,比较自我。沉默寡言,不是特别爱与学生相处,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服务,总之集体荣誉感很淡薄。即使是对于班主任的有的要求也表示不支持。很难从他脸上看到一丝笑容。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和他周围的同学以及他的父母交流,我了解他主要原因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何同学小学时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到老师同学的喜欢。家里

读《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心得

读《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心得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教学反思;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学反思同时也是进行教学行动研究的基础。 那么教学反思究竟反思什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方面是反思的重点。 1、反思成功得意之处。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

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 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 2、反思失误之处。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