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

在具体设计中,首先致力于帮助学生开启一扇洋溢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引领学生步入青春时光,体会成长的喜悦,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继而引导和鼓励学生珍惜青春,积极作为,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参与集体建设,在集体中成长;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育积极情感,遵法行事。

本册教材设计突出体现了初中学生的青春文化色彩,关照到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集体生活法治信仰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二、单元设计与立意解读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作为七年级下册起始单元,本单元奠定七下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内容主题聚焦“青春”,基于却不局限于“青春期”,视青春为人生经历的一段重要时光,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相呼应。

着眼青春,不仅关注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更强调从“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状态来看待青春成长;不仅关注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更希望为人生奠定基础。

七年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期,以往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的问题表现,教育引导侧重于对青春期问题的疏导。本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肯定青春、欣赏青春,希望更为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时期的生命成长,不仅是身体发育、心理发展,而且包括精神发育、思想发展。教材着力阐释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如青春的活力、创造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自由、爱国等)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热爱青春、珍惜青春、把握青春;淡化过去强调青春期的闭锁、逆反等负面心理反应,更关注步入青春期的正面经验,强调通过各种活动、体验获得正面情感经验,强调将青春活力导向生活中的正能量。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从“情绪—情感—情操”的完整链条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学习,以及教学在道德与价值观层面的引导。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情绪容易出现“急风暴雨”和“闭锁”的极端,心理情绪的偏差容易导致行为的偏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设计与编写,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对于青春期的情绪的自我觉察、认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文明、和谐等)的引导,将情绪管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交往中具有伦理学意味的情绪表达、情绪感染。

本册教材设计关注初中学生在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教材着力引导初中学

生的情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更加丰富、深刻,倡导初中学生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这些内容恰恰是青少年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心灵,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性格、涵养情怀的重要基础。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对初中生而言,日常的学习小组、班级、社团、学校等都是能够带来归属感的“集体”,集体生活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园地,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

本单元设计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教育,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同时重视集体中的民主与自治,发掘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强调集体对个性的丰富与完善,引导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使集体主义教育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方向拓展。

集体也需要不断发展,集体生活离不开个体的不断参与、建构。教材在强调集体对个体成长的价值的同时,还强调集体的不断进步与个人的责任担当、不懈努力休戚相关,集体的进步也体现着个体的锻炼成长。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在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历史性重大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法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法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之一。

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中小学法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现状影响,中小学生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必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作为现代公民,理应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单元作为法律版块的起始单元,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背景,带领学生了解社会的法治进程,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感受法律对青少年自身的关爱,引导学生自觉尊崇法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责任感,学会依法办事,同时青少年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树立法律信仰,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就需要青少年不断学习、内化法律知识,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二)少年有梦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二)享受学习 第三课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二)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长青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二)师生交往 第七课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二)爱在家人间 (三)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二)敬畏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一)悄悄变化的我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一)男生女生 (二)青春萌动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一)青春飞扬 (二)青春有格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一)青春的情绪 (二)情绪的管理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 (一)我们的情感世界 (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 (一)集体生活邀请我 (二)集体生活成就我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一)单音与和声 (二)节奏与旋律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 (一)憧憬关好集体 (二)我与集体共成长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二)法律保障生活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 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一)我与社会 (二)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 (一)网络改变世界 (二)合理利用网络 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 第三课秩序与规则 (一)维护秩序 (二)遵守规则 第四课与规则同行 (一)尊重他人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5,风儿轻轻吹

2017年春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第二单我和大自然 5、风儿轻轻吹 一、教学目标: 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2、了解并体会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人们对风的利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风的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②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①人们对风的利用。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扇子风车气球薄纸张香水 五、活动过程: 一、风儿在哪里游戏导入,引入主题——猜谜语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好),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课件)2、师:同学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风)对,是风。今天,老师把风娃娃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好不好?(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风儿轻轻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和风儿一起玩感受风,发现风。 师:风娃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但风娃娃可喜欢捉迷藏了,粗心大意的小朋友看不见风娃娃,细心肯动脑筋的小朋友就可以找到它。同学们,你们能找到风娃娃吗?(能) 师:老师看见风娃娃躲在河水里,因为他把河水吹皱了。我找到风娃娃了,就在旁边的花丛里。同学们,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找到风娃娃吗?(能)好,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一起找风娃娃吧!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找风娃娃,边找边说风娃娃藏在哪里?②集体交流,指名 学生说。 生:我做的风车被风吹转起来了。 生:风藏在柳条里,因为柳条被风吹地斜斜的。

生:小女孩手里拿着的手绢,因为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那个男孩子用手把帽子捂住了,不然他的帽子就要被风吹走了。 生:这个小女孩闻到了花香。 师:这个小女孩是怎么闻到了花香呢? 生:因为风把花儿的香味带过来了,所以她闻到了花香。 生:小男孩在河边玩帆船,风把帆船吹向远方。 生:房子上的炊烟也被风吹得越来越远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能在教室里、校园里、生活中找到风吗?生:旗杆上的国旗在飘动,说明有风。…… 三、风儿能帮我们 1、风儿吹动,帆船行驶更快。 2、风儿吹动,衣物晾干了。 3、风车的转动,能为我们发电。 4、风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5、风儿还能帮我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风娃娃决定带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用课件让学生欣赏风) 四、风儿的“脾气” 师:同学们,风确实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情,不过有时风也会发脾气,播放沙尘暴、台风、龙卷风的视频。 师:同学们,我们只有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才能让风娃娃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专门为我们做好事。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强风天气,交流极端天气下的自护措施。(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总结:风儿能够帮助我们,但是他也有脾气,假如台风来袭击,我要保护我自己。

(完整版)2019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钉钉上的战“疫”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网上的段子给了幽默而不失全面的解读:“疫情期间,全民成了厨子,医生成了战士,党员机关干部成了门卫,老师成了主播,家长成了班主任,只有孩子们依然是神兽!” 是的,为了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身为老师的我,变成了主播,与神兽们在云端斗智斗勇。神兽们可不是这么“好对付”的,不然怎们会获得“神兽”雅号呢?为此,我做了很多的准备。 首先,在摸索中掌握钉钉直播授课的方法,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家族钉钉群,来探究钉钉的直播方法。但是第一次直播,依然忘记点开连麦按钮,所以提问学生没人理我,我还在云端的这头一直鼓励学生连麦,点了名学生依旧不为所动,才知道因为我的问题而没法连麦。为了全面掌握方法,吸收其他教师优秀的做法,我还听了其他教师的课,感觉受益颇多。 其次,要想上好一节云端道德与法治课,仅掌握了钉钉直播的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研究好教材。为此,课组通过钉钉群,微信群做了大量的集体备课工作。有问题随时交流,问题多了微信上说不清,直接在钉钉上开直播。这样问题就能很快解决了。 除了我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外,我还参加了我们教研组的活动,大家一起探讨网上教学的方法,相互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视野,让我知道了原来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在云端上的如此精彩,和面对面的交流无异。线上教学,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联系生

活实际、开展家校共育特色活动,加强沟通联系。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政治课堂深度融合。要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的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组内教师的智慧。教师要准备充分,专研教材,弄好课件,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与课本相关知识教学,把握时代脉搏。管理好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打成一片,就能上好云课堂。 最后,准备工作做好了,就是与神兽们直接的较量了。因为我们的政治课是在下午两点,学生刚睡醒或者还在迷糊中,所以上课之前我会先让来的最早的学生点一首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能边提神边等等还没有上线听课的学生。然后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上课,上课时注重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比如讲到《爱在家人间》时的亲子冲突时,我会让学生连麦说出自己在家上课时与父母的冲突及解决办法,从而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讲《敬畏生命》时,我会将抗疫战士逆行援鄂的事迹告诉学生们,让他们体会生命的坚强和白衣天使的奉献与付出。这样学生们就能体会到生命至高无上,要敬畏生命了。我会不时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连麦,确保学生能够在线听课。课下我还会通过视频、聊天与学生交流,关心一下他们学习政治的情况,多鼓励赞扬他们,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政治的热情。 以上就是我在网络上课的几点体会,有收获也有不足,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网课中慢慢摸索。探索新的方法,不断适应新时代网课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更新上课的方式方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德,立身之本 教学设计

《德,立身之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德是成功的基石,是个人的立身之本,道德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辩证的看待现实生活中道德的作用,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道德对个人的事业和人生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过有道德的生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道德对人的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寓言故事《国王与种子》 讲授新课: 一:由“德”展开联想 1.根据“德”展开想象,你想到什么?可以是一些词语、人物、名言警句、一则寓言等。 2.交流“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二:发现身边美德,初步感受美德的重要性 1.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美德?你怎样看待这些美德?你又具有哪些美德呢? 2.小记者采访 三:心灵感悟,深层领悟美德的作用 1.欣赏美文《季羡林》 2.思考:(1)季羡林走在北大校园经常有一些年轻人突然走到他面前,对他双手合十、深深鞠躬。人们为什么会对季羡林那么敬仰?能不能具体说说他有哪些人格魅力?

(2)2009年7月11日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举国悲痛,成千上万的群众慕名前来为季老先生送上最后一程,留下几万条留言。假如你留言,你会写些什么? (3)你从中感悟出美德有何重要性? 四:正反对比,分析失德的危害 1.通过正反人物对比,分析一个人若失去美德,会有什么危害? 2.关注社会:2012年315晚会曝光的企业。 3.讨论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什么现象?请大胆设想,如果这些企业不及时加以整改,继续弄虚作假、欺骗人们,有何后果? 五:道德辩论,引发对美德的深层思考 1.心灵洗礼:聆听并阅读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 2.小组讨论:张丽莉为了救学生,导致自己高位截肢,永远失去双腿,你觉 得值得吗?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在车祸瞬间,你觉得她应该先舍己救人,还是先自我保护? 3.道德辩论:正方:讲道德,更应该注重舍己为人 反方:讲道德,更应该注重自我保护 六:当堂巩固: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七:课堂小结:在这节课里,我学到了……?我意识到了……?我想今后我会……? 八:布置作业:以行诠德:心动不如行动,道德贵在实践,请大家赶快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吧! 如:1.为妈妈洗一次脚 2.给老师说一句感谢的话语 3.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一个座儿

七上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教材编写组 一、教材编写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 ◎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 教育的引领和指导 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 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友谊真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来,到哪去?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生命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的成长 一直以来怀抱的理想,就是以教材带动该课程的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并以课程的专业性进一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改善 --------朱小蔓 二、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如在“少年有梦”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从敬业的角度体现了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则隐含着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我和其它生命之间,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壁》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付出努力。 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再次,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 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意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态度情感、能力和知识。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docx

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21教育网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

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材料展示)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xx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 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下知识点总结.doc

1.在镜子中、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特点,还可以从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从这些自我期望中也可以找到自己。 2.我们每个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要学会改进自己、接纳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 4.我们和同学们都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聊到一起,玩到一块儿。但我们每个人又各不相同。 5.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就要用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 6.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会更丰富、更精彩。 7.我们做人做事应该诚实,不能说谎。有时,我们会因为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而没有说实话。 8.与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而且还可以开展更多有意思的活动。 9.在“海岛逃生”游戏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任何一个小伙伴“落水”。可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时却会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排斥或者忽视了某些同学。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 1.我们的家乡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这里有我们的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2.我最熟悉家乡,熟悉这里的环境,熟态这里的人和事,对它有待改进的地方了如指掌。 3.尽管我们最熟悉家乡,但还是会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4.主动跟邻居打招呼,多去公共场所找小伙伴聊天,一起玩耍,认识邻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邻居。 5.去邻居家玩耍时行为要适当,邻居来自己家玩要时态度要热情。 6.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 7.邻里互助,生活和睦。为增进邻里友谊,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8.在行政区划图上能找到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邻省有哪些,还要了解家乡电话号码的区号、简称等。 9.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我们可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 10.我们的家乡不仅景色优美,还有很多远近闻名的特产。 11.由于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在体形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万能答题公式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万能答题公式总结 答题公式 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 2、是什么 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3、为什么的别名 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 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5、国家怎么办 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 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7、怎么办的别名:

出主义+建议+办法+启示。 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 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 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10、评价问题: 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11、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 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 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 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 ②结合材料分析 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 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12、实践题 ①班会: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 言提纲(看法); 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 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 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 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 等。 答题方法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 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 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 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 术语作答) 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 解题方法: 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 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 上分析 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 和中学生等方面谈 具体是: 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 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新时代新教材新观念新呈现 ——人教版初中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教育部《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自2016年秋季起,初一年级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内化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中。从以道德为主线转向道德和法治相融合,法治教育渗透于整个课程教材之中。 当然,新教材变化的不只是加入了“法治”。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教材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构建成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融合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对比老版教材,从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设计和呈现方式上有如下新变化: 第一,价值观的引领,贯穿始终。 新教材重视学科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首先,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其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由近及远地体验核心价值观;再次,螺旋递进,层层推进核心价值观形成;最后学思并举,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具体落实上,七年级上册教材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融入其中。如在“少年有梦”中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突出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讨论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全篇。 新教材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 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教案 (全册) 1 2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

道德与法治德育优秀课例上学路上

《上学路上》 莱阳市吕格庄中心初级中学小学部王蕾蕾 教材分析: 随着交通的发展,道路变得繁忙,安全教育尤其值得关注。学会判断行为是否安全,是否会看交通信号灯,从小学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这是进入小学生活的学生应到具备的安全意识。本课结合学生的生活,设置里相关话题,旨在帮助学生挖掘生活资源,提高安全意识。同事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上学路上的感人瞬间,懂得珍惜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2、遵守交通规则,上学和回家注意安全。 3、感受体会交警等社会工作者和家人为学生上下学默默付出的爱,懂得尊重和感恩。 4、从多方面让学生了解道路隐患,形成安全意识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发展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展示自己上班路线图,乘坐公交的过程和途经的标志建筑。 2、师:刚才老师介绍了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和上下班乘坐的交通工具你愿意介绍一下你是怎么上学的,路线是什么吗? 二、新课教授 (一)不同的上学路 1、我是这样上学的 学生结合课前调查的上学路线和学校周边的环境的资料,介绍自己的上学路线和方式:用“我是……来学校的”“路上经过……”等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上学

路线和上学方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写一写。 用小贴纸代表自己的家、学校和途经的地方,做一张上下学的简易小地图。(也许你还有另外的上学路线,也标在地图上,或者你还不太清楚,等你发现的时候,也可以补充在你的小地图上) 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听完别人和别的小组的介绍,你的上学路线还需要有哪些修改和补充。 小结:太好了,这下大家对自己上学放学的路线和方式就更了解更清楚了,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发现了更多的上学方式和途径一定别忘了积累下来哦! 2、找不同 考考大家: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分享,你发现我们小朋友的上学路线和方式一样吗?观看不同地区上学的图片。 抢答:看谁能最快看出他们和我们上学的不同之处。 小结:我们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小朋友上学方式和路线各不相同,而大家都要平安快乐的到学校学习、交朋友从你们的笑脸上,老师看到了你们的快乐。 (二)这样安全吗 观察PPT上四幅上学路上的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演一演,如果你图中小朋友一起上下学,此时,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结合你的出行和你这一周的小观察,想想自己或身边的小朋友上下学时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应该怎么做更安全。(本环节需要请相同上学方式的学生为一组,共同讨论本组上学方式和路线的注意事项等) 小组汇报,全班补充。 小结:如果大家都能像刚才这个小组同学一样懂得上下学路上注意安全,我们就可以确保健康平安的上学和放学回家,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 (三)路上的温暖 出示一组照片。(每天轮流在校门口执勤的家长们、在学校附近路口的警察和交通协管员、下雪天的晚上加班洒融雪剂融雪的环卫工人、一些等在校门口接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 1.为什么要调控情绪? ①复杂而多样的情绪,它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 彩。 ②但是,过分消极的情绪,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损 害。 ③情绪过分激烈或者过分淡漠,过分多变或者过分单 一,也都容易发展为不良的心理状态。 ④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状况。所以我们要懂得调控 自己的情绪,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2.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学习观念? ①学习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手段。 ②学习是我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③学习也是国家、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前提条件。 ④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 3.挫折对人产生什么影响? 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消极作用:它会给我们的 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积极作用:能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4.应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积极态度(勇敢战胜挫折) :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冷静思

考,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地努力。 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 :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5.坚强意志品质有什么作用? ①意志是人重要的心理品质。 ②坚强的意志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战胜挫折,而且有助于 我们克服自身弱点,成就人生。 6.怎样磨砺坚强意志? ①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目标。 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④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7.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①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奇迹。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 意义和价值。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生命是宝贵的, 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所以要珍爱生命。 8.怎样珍爱生命? (1)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①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激发自己对生命的热情;无 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 在具体设计中,首先致力于帮助学生开启一扇洋溢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引领学生步入青春时光,体会成长的喜悦,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继而引导和鼓励学生珍惜青春,积极作为,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参与集体建设,在集体中成长;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育积极情感,遵法行事。 本册教材设计突出体现了初中学生的青春文化色彩,关照到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集体生活法治信仰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二、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 (一)全书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专题内容:“共奏和谐乐章”“走进法治天地” ●部分落实或渗透: “青春时光”——文明、自由、爱国等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友善、文明、和谐等 “在集体中成长”——公正、平等、敬业、友善等 “走进法治天地”——公正、自由、和谐等

(二)凸显生命教育底色,隐含公民意识教育,加强法治教育。 ●关注青春生命,凸显生命教育底色。 ●隐含公民意识教育:一方面,主题内容设计逐步从共同生活中渗入公共生活的要素(如“我与集体共成长”关涉共建、自治);另一方面,教材活动设计着力搭建平等对话的脚手架,留有对话、探讨、磋商空间。 ●拓展生活内容领域,加强法治教育。 (三)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每一单元,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无论是教材正文,还是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辅助文,都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材语言:《孟子》《大学》等。 阅读感悟:“鲁班的创造”等。 相关链接:“慎独”“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等。 内容主题: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等。 (四)依托知识、超越知识,力图处理好知识、生活、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为起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以个体经验的表达、交流、碰撞、分享、扩展等为线索。 ●以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形成的知识为脚手架,促进学生道德知识(实践知识)的生成。 (五)直面学生在青春成长、过共同生活、过集体生活中遭遇的困惑、矛盾与冲突,将其视为展开道德探讨与对话的重要议题、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的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快乐学习 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会分辨生活中哪些是学习,认识到学习没有终点。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视频等。 学生:课前小调查“大人是否还需要学习”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小儿郎》导入新课,学生看完谈感受。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成长离不开学习 1

教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让我们追寻成长的脚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学生交流:(学说话、学走路、学写字、学整理等等)。 教师:活动小调查:请同学们问问爸爸妈妈一下问题: 教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都是天生就有的吗?你在学习中或得了哪些本领?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小孩子需要学习,那么大人是否还需要学习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做的小调查,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教师: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 学生交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二:处处可学习 教师:你知道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吗?看看下面这些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的? 学生交流:学生观察教材,回答问题。 ①从报纸和儿童杂志上学到很多知识; ②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友好相待; ③跟叔叔学吹笛子,使我更喜欢音乐了; 2

④在野外玩耍时,我认识了许多植物和昆虫。 教师:玩耍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说说自己在玩耍中学到了什么?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总回答。 教师:做事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说说你的哪些本领是从“做”中学来的。 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学习,随处随地不在学习,我们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我们更应该争取时间好好学习,勤学好问,快乐的学习,过好我们美妙的小学学习生活。 第二课《我学习,我快乐》 教学目标: 1、学生做到快乐学习,敢于战胜困难。 2、学生明白快乐学习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体会战胜困难后的快乐。 3、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明白遇到困难要解决困难,克服畏难情绪。 教学重、难点: 3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以下是分享的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21教育网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止万里一线荤⑴神通广址的观代述牯 ⑶电缱发竝的迪住徘早 何通稱辽死屮旳丈明 门厢诗…谏时丫闫⑷制一瑋叶|1.『黑术科苗迪描艸皂和方氏,惑喘逋忙扣人島土帶的K丫带砸沽右式的变迁■体会H.代晒牯旳飞迪璽展 玉萍僉鞭用一举蛊抵时珂恬亦式,讲完通棘道盘’赴中弃爻通住的決甘法規?注恋估息餐亡. 一、探寻教学要义 1. 让教材成为学材 2. 让教材牵引教学” 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 3. 让教学引领学习”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变革的核心视角。 教学的指向是什么,事实上,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而是以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即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 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二、开启学科之眼 1.道德与法治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法律;我们坚持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生活与德育 以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料,对这个年龄段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 加以整理与概括,同伴交往、家乡认同、交通通信等,通过教学来给予学 生的生活经验与发展需求的指引。 3?价值引领与价值判断 课程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 领,但教学并不是将观点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获得正 确的价值观。 三、把握教学之法 1. “单元”架构下的教学设计 2. “课文”结构中的学习思路 教学中不应是简单把这些板块内容过一下,走一下程序,而是通过把板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探究、讨论、交流、辨别、模拟、践行等,这些正是需要学生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