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一)

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一)

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一)
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一)

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一)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之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问题。当然,由于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各国具体经历和路径会表现出不同。这些年来各国在转轨和改革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采取的类似的和不同的解决办法,对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不少已有的经济学理论适用于改革时期的中国,但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在成熟和常规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学“常识”在转轨过程中并不成立,有些改革时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甚至与已有理论的预测背道而驰,比如东欧国家在市场自由化后出现的生产大衰退和中国在产权尚未规范化前的经济持续增长便是已有经济理论事先没有预料的突出例子。因此,直接套用现代经济学已有理论的结论很难或不能完全解释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并不奇怪,一来现代经济学以往的研究对象偏重于成熟经济和规范市场中的经济问题,二来由计划向市场的大规模的制度转型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法

什么是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可取的方法呢?首先,研究要瞄准中国的现实,经济学家要懂得中国的事情。如果不懂得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就很容易产生困难:第一,很难识别和确定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结;第二,不易做出与现实相符或相近的假定;第三,更难提出既遵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建议。因此,懂得中国的事情是研究中国改革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懂得中国的事情是不够的。方兴未艾的转轨经济学正是如此来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转轨经济中的新现象。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罗兰(GerardRoland)的新书《转轨与经济学》概括了在这一领域中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现代经济学正是在对新的经济问题的探索中发展的。前面论及的公司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是这样,转轨经济学也是这样。

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为什么有用且必要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而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正是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因此,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现代市场经济的参照系,使我们在分析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问题时能够站在这一参照系的高度来观察貌似纷乱无序的现象。有了现代经济学提供的这一参照系,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的情况在国际范围内放到比较合适的位置上,以便准确地识别中国的情况中哪些具有一般性,哪些具有特殊性。否则,无论是对现实的分析还是对政策的建议,我们在研究中国改革时都会缺乏方向感,丧失大视野。

进一步说,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和框架适用于研究中国的改革。这可以分别从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来看。第一,中国的消费者、企业家、经理和政府官员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人一样,在资源、技术和制度的约束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用现代经济学的这一视角看问题,我们可以在分析中国正在经历的复杂的转轨问题时,对人的行为做出一致的和近合实际的假定;第二,由于中国的改革大趋势是纳入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体系,所以,把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参照系作为研究中国改革问题的理论参照系不仅合适而且必要;第三,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引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名词、概念和结论的确能帮助研究人员扩展思路。但是,由于改革是错综复杂的过程,任何比较系统、深入、精细和经得起推敲的研究都必须超越概念的解释和措辞争论的层次。深入的分析需要借助前人制作的工具,而现代经济学发展出来的各种数学模型提供了这样的分析工具。虽然它们本身并不是为研究中国改革而发明的,但是其中一些模型经过适当的修改,考虑进中国的历史和制度因素,是可以被运用来分析中国改

革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的。

分析的有用性和必要性

下面从市场、企业和政府这三个不断深入的改革层面来具体说明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改革的有用性和必要性。第一个例子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它是改革中“计划”与“市场”之争中的基本问题。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是关于市场价格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最基本的理论参照系。这一理论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受管制的价格反映商品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调节供需的作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个人的自利经济行为通过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可以达到社会的经济效率。它对于以市场取代计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具有根本的理论意义。无论是评估以往改革的路径和目前的改革措施,还是提出新的政策性建议,凡是探讨资源配置问题,这一理论都是讨论的基础。我国在50年代中期的改革尝试,由于缺乏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的认知,单纯强调行政性放权,结果导致改革尝试的失败。到了80年代,一般均衡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改革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已经确立之后的今天,各种扭曲价格、限制竞争、抑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政府政策仍然层出不穷。诊断这些政策的后果、提出改进的方法,都离不开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这一例子说明了现代经济学中那些看上去尽管很抽象和不现实的理论参照系,在研究中国的改革时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摘要: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二要必须理顺所有制关系,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三要加强经济理论研究,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片面化、教条化;四要注意清除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代之以崭新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和习惯。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思 新中国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特点是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国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集权过多或分散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次反复,但不是集中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国家把应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繁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产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做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集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 新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又开始多样化。结果,经济发展,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跃进”时期,急于追求“一大二公”,搞“升级”、“过渡”,企图尽快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经济和国家经营。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把小社并

浅谈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浅谈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赵健 08政教 08403104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公共事业的公平缺失,等等。如何一一克服这一系列难题,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能够同时实现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得与失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反思,为接下来的道路指明方向。关键词:经济改革;收获;缺失;发展方向 一、改革的措施 中国经济改革的根本之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从1982年开始,取消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政权机构。同时,国家从197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把农业税由过去的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基本上确立了国家与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的关系。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 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1978年夏,四川省率先进行6个企业扩权试点,1982年扩大到全国6000多个企业。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

第12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第12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A.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B.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D.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②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2.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病表现为()。 A.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B.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D.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答案】ABCD 【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表现为:①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②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③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④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3.经过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答案】ABCD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市场化取向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⑤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逐步深入。 4.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的特点大致有()。 A.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法 B.曾在较长时间内实行“双轨体制” C.始终坚持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化的原则 D.采取了“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两种私有化改革方式 【答案】ABC 【解析】中国整个渐进改革的过程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中国的渐进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性改革、从低成本改革到高成本改革的推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3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真正的站了起来,这三十年有成功,但也有失败,对它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是很有价值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国经济发展找准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为我国经济进一步的腾飞打下基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五点:第一,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 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改革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最初的,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改革就是产权改革,当时也没有产权理论作为指导。但是,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第二、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为集体经济,实为变相的国营经济。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第三、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体制增量调整促进体制存量调整。 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来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构和促进或倒逼旧体制的变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经验之一,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无论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增长,都是“两条腿”走路。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对集体农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决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有经济实际上也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名词解释

A 瑷珲—腾冲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B 标尺竞争:通过把代理人绩效与在类似条件下的其他代理人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包产:把产量包给小组或农户,即小组或农户交给集体一定数量的粮食 “包干”:把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分给小组或农户,即彻底的小组或农户经营 C 城市偏向: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价格制定、土地利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合理的向城市倾斜,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产业同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呈现出某种共同趋向,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形成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 产权保护:英国之所以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有专利、产权的保护等。既然科学革命决定工业革命,而科学革命又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那就要从欧洲当时科学革命发生时的状况进行分析,而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四百年前中国没有的制度,西方国家也不一定会有。例如,现在经常讲产权很重要,但是15世纪出现科学革命的时候,西方并没有完善的产权保护,那时候的研究完全是出于好奇心而没有商业动机,研究的成果也基本上都是公共知识。所以,商业价值也不能够解释科学革命为什么发生的原因。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中村:对内城中的一种低租金社区的称呼。该社区是外来移民首次或第二次的落脚点,具有移民文化特征。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 政府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以及一些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准计算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主要功能 (1)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主要内容: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理论 三、福利国家危机 四、福利国家的改革与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进展》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辽宁人民出版社 4.《福利国家向何处去》,周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国发展出版社 6.《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福利国家的典型故事“在20世纪,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那就像中了头彩一样。”——一位美国作家。20世纪60、70年代,是瑞典的“黄金时期”有个患了轻度抑郁症的人跑到公立医院去看病。当时正值寒冬,日短夜长。为了能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医生开了一道处方:去西班牙两星期病假,机票和酒店开销算作药费,全部报销。 1.什么是福利国家 布里格斯(Asa Briggs)为福利国家给出了一个著名的界定:“‘福利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其中,有意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和管理)至少在三个方面努力减少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范围:第一,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而不管他们财产的市场价值如何;第二,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付“社会意外事件”,如生病、年老和失业,以降低不安全感的程度,否则个人和家庭将会面临危机;第三,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领域向所有公民提供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不管他们的地位和阶层如何。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福利国家的内容:第一,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第二,政府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第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个简便的界定,就是“社会开支”在一国GDP中所占的比例,比例高的属于福利国家,比例低的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西方国家,属于“社会开支”内容的包括像医疗保障、退休金、教育等等必要的福利,它们是通过国家的税收、用非市场的手段经营的(即社会福利的非商品化) 福利国家社会开支的比例:瑞典为32%,法国29%,丹麦、德国28%以上,挪威、奥地利、比利时在26%~27%左右,芬兰、意大利在23%~25%之间,瑞士、荷兰、英国在23%上下,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都在18%左右、美国不到17%。 社会指标(平均寿命):日本82.07(岁,下同),法国80.87,瑞典80.63,澳大利亚、瑞士80.62,加拿大80.34,意大利79.94,挪威79.78,奥地利79.21,荷兰79.10,德国78.95,比利时78.92,英国78.7,芬兰78.66,美国78.06,丹麦77.96 社会指标(每千个新生儿的死亡数):日本和瑞典为3.2,挪威为3.3,芬兰3.7,瑞士4.1,比利时、法国4.2,德国4.3,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4.4,荷兰4.7,英国、加拿大4.8,意大利5,美国则高达6.3。 经济指标(以美元为单位人均GDP):挪威:10万以上,丹麦、瑞士6.7万,瑞典、芬兰、荷兰:5.5万上下,奥地利5.2万,澳大利亚5万,比利时4.9万,法国4.8万,加拿大和美国:4.7万,德国:4.6万,英国4.5万,意大利4万,日本3.8万 大体而言,欧洲发达国家属于福利国家,美国一般不称作福利国家。2.福利国家的理论起源和发展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这个概念是1941年由威廉?坦普尔最初提出来的,以区别于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力国家”(power state)。人们常常把1948年7月5日英国国民可以享用国民保险的这一天作为英国福利国家的诞生日。从此,现代资本主义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效法建立了福利国家

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

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 作者:林毅夫时间:2013-10-31 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市场改革来改善价格信号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比较好地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前提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为此我们必须深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如果维持年均7.3%的经济增长,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2700美元。也就是说,在本届政府领导下我国应该可以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高收入国家是一个门槛,如果我国也加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全世界高收入国家人口可以翻一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却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在西方适用的理论,不见得适用于我们。重要的不是说我们的理论能不能被接受,而是这个理论能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帮助我们改造世界。我们必须将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才能够真正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作贡献,才能够避免好心干错事。 我希望从中国经济改革经验的探讨中反思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大家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它的成就。从1979年到2012年,连续33年的时间,我国年均

经济增长达到9.8% ,这样的高速发展态势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并且,这是发生在经济转型期,在一个底子薄、人口众多、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之下,这无疑是个奇迹。这样的成绩,事先谁都没有想到。 下面,我从中国改革开放33年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反思。 新理论通常来自于对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这个现象会是新的现象,这个现象也可以是过去的现象,但过去的理论解释不了,才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进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却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为什么有这样的成绩?还出现了哪些问题?我想分析回答五个相关的问题,反思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学科发展道路。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取得这么高速的增长?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1979 年之前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即使是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追求中国的现代化,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从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就一直在苦苦追求国家现代化。

2016尔雅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答案(1.31-1.50)-分章节

1.31储蓄过程与投资过程 1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储蓄是投资的资源,因而储蓄从物质形态上制约着投资的行为和规模。?A、金融决定论 ?B、投资决定论 ?C、储蓄决定论 ?D、收入决定论 我的答案:C 2 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变动存在不同步性,其原因不包括是? ?A、收入增加的非规律性 ?B、收入的增加与消费增加不同步 ?C、强制储蓄的形式和强度不同 ?D、消费具有阶段性 我的答案:A 3 沟通储蓄部门和投资部门的通道有哪些? ?A、储蓄者利用自己储蓄的资金进行投资行为 ?B、储蓄者将自己的资金交给金融中介产生间接金融资产 ?C、不通过金融中介直接地买卖直接金融资产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储蓄与投资过程之间的分离需要通过金融来建立联系,其渠道不包扩以下哪种? ?A、自我融资 ?B、投资者购买间接金融资产 ?C、间接融资 ?D、储蓄者购买直接金融资产 我的答案:B 5

凯恩斯认为在国民收入小于最优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储蓄增加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A、增加投资 ?B、增加消费 ?C、降低利率 ?D、提高准备金率 我的答案:A 6 哈罗德-多马模型将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归结于什么的高低? ?A、税率 ?B、通货膨胀率 ?C、储蓄率 ?D、准备金率 我的答案:C 7 我国的货币化指标在最初1978年的时候只有多少? ?A、21.34 ?B、31.98 ?C、65.87 ?D、133.94 我的答案:B 1.32储蓄和投资的函数解释 1 社会价格的变动率取决于什么? ?A、经济波动周期 ?B、经济增长率

?C、超额需求的大小 ?D、通货膨胀率 我的答案:C 2 当主导消费品具备相对稳定性的时候国家的储蓄变动主要受制于什么变量??A、投资 ?B、利率 ?C、税率 ?D、收入 我的答案:D 3 什么时候计划储蓄的行为不受其价格变动率影响? ?A、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候 ?B、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 ?C、和通货膨胀率无关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A 4 投资的增加必然引起储蓄的增加 我的答案:× 5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我的答案:× 6 决定计划投资的因素和决定计划储蓄的因素是一样的。 我的答案:× 1.33收入、储蓄与金融间的关系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 新中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波。十一届三中全后,以邓小平为核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既积累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的关系,主要特点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系。 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平衡,有效地实行计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是,集权过多或分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反复,但不是集中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家全局利益的地方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有体现全

局利益的统一性,又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中,又要有在集中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 十一届三中全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业的关系。国家把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展。因此,进行经济体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 新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所有制并存,采用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产关系,改革农村管体制和管理制度,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试题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98.00分) 选择题(60分) 1、引进的外资、技术,应该引导它们流向:() (1.00分) A.国家最缺乏的产业 B.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 C.公共领域 D.文化领域 2、()行业具有寄生性: (1.00分) A.企业 B.金融 C.学校 D.政府 3、传统体制下,储蓄结构表现为以()为主: (1.00分) A.个人储蓄 B.企业储蓄 C.政府储蓄 D.全都是 4、关于比较优势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单纯的比较优势可能是中国经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B.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应该根据比较成本差异的大小,选择差异比较小的进行经营 C.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跟生产要素的多少有关系 D.比较优势战略就是竞争战略 5、储蓄者购买投资者发行的各种证券,投资者将得来的资本用于生产能力的建设,如此储蓄者获得金融资产的增长,意味着()积累的增加: (1.00分) A.实体资本 B.借贷资本 C.虚拟资本 D.金融资本 6、瑞士手表之所以在国际上占据优势地位是因为:() (1.00分) A.成本低 B.品牌效应 C.服务水平高 D.机械生产 7、()现象不属于经济性分离: (1.00分) A.失地农民 B.下岗分流 C.破产者 D.就业者

8、公有制中()独立化会导致按劳分配难以实现: (1.00分) A.所有者 B.代理人 C.劳动者 D.管理人员 9、关于第一次分配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借助于市场机制 B.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 C.微观收入分配 D.建立在市场等价交换基础上 10、不属于同一个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方式的是:() (1.00分) A.政府 B.企业 C.家庭 D.劳动 11、关于我国分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我国多民族宗教民族很难处理,应放下政治分权 B.经济性创造政治民主化的条件 C.政治分权会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自主、竞争的关系 D.经济、行政性分权造成多个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局面 12、提前购买消费品不会导致()出现: (1.00分) A.储蓄率下降 B.储蓄增加 C.投资减少 D.银行缩小对企业贷款 13、()影响国民储蓄的结构: (1.00分) A.国民收入的结构 B.国民消费的结构 C.国民生产的结构 D.国民投资的结构 14、有选择的退出是为了()资源的均衡分配: (1.00分) A.存量 B.流量 C.所有制形式 D.资源 15、()发现垄断帝国主义时期,银行有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1.00分)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 16、要达到国民待遇的普遍化,最主要的是打破()方面的差异: (1.00分)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简要问题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简要问题分析2007年已经趋近结束,经过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目前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2007年的中国经济有一个关键词被无数人提起:CPI。仅仅一年,中国的CPI指数连续上涨,猪肉在一年时间里涨价50%,房地产的价格则更是以每年100%的价格快速爬升,股市从2000点一跃跳到6000点,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昭示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的现象。从这些数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经济过热的起因是什么?又应当如何做来避免经济过热带来的危害?一旦发生经济危机,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又该如何规避风险?本文尝试简单的分析以上若干问题。 要理解经济过热的现象,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经济,以及经济又是如何增长的。 首先,经济活动实际上是人类从事商品生产、交换活动的总称。人类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产出各种商品,因为专业化分工,不同商品的生产者需要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因为以货易货的不便,人类开始使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换。初始人类的黄金开采量与人类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差不多,因此黄金便担任了数千年的货币。而在1970年代,因为黄金开采量已经无法反应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增长,因此人类废除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而不管是以什么货币为度量单位,不管生产力发达还是落后,也不管20世纪中服务业占据经济领域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活动的本质实际上依然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这两种行为(商品包括实物商品、虚拟商品、服务等等)。 之所以要有商品交换,是由于人类的专业化分工引起的,每个人从事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可以最大化的生产该类商品,这样可以使得社会的经济总量最大化,通过商品交换,社会中的每个人又获得了自己所需要、但又非自己专业可以生产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每个人可以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通过商品交换,每个人可以获得其他专业人员以比自己高的效率生产出的商品,实际上专业化分工以及商品交换使得社会上的经济总量增加了,而且每个人可以分享到更大的经济蛋糕。 进入近现代,经济中出现了金融市场,人们在金融市场中交易股票、期货、债券以及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市场的繁荣,为企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反馈到生产领域,促进企业更加高效有利的创造社会价值。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资本市场的繁荣,大大促进了纯商品生产领域以及服务业的社会价值的增加,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变得空前繁荣。 到此,经济运行可以被涵盖为——商品生产(实物、虚拟、服务),商品交换(消费),在这个过程中,若要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有社会公信力的货币发行机构,针对经济的运行状况,确立货币扩张亦或是紧缩性政策,适当的发行货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缺乏有效的货币发行机构,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李由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描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有关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能够在经济活动、政府或企业管理、市场分析和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灵活有效应用。 在学习上,要初步掌握积极、高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养成合作和分享精神,基本的逻辑分析和思辩能力,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初步掌握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养成怀疑、创新与实践能力,要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研究经济转轨(转型、过渡、改革、变革)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和制度变迁以及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学科,主要研究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公平、平等与效率;制度、制度变迁;中国的渐进改革;国有经济制度的改革;农村和农业的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财政制度的改革;中国的发展战略等。 三、学前准备(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概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上,一半课时用于课堂讲授,其他时间组织关键知识和案例的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和课下阅读、小论文。在学习上,将研究、自主、探究性学习与灌输性学习结合起来。 五、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占40分,包括出勤、课堂发言、读书笔记、调查访谈、体制改革案例分析等。其中,案例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体制创新和变迁的案例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变革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每篇字数3000—5000字或者更多,遵照学术规范,独立完成。 期终综合考试占60分。 六、学习材料 1、相关参考书目(按出版年代为序)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_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另外,住宅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居民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书评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摘要:由于经济混乱,经济效率大幅度下降,耗费大量资源所换得的,只是一大堆为了邀功请赏而制造的虚夸数字。事实证明,当时号称完成的钢铁粮食等生产指标,完全是虚假的。然而当时一些领导人仍然陶醉在自己制造的幻想之中,在粮食供需出现短缺,全国性的饥荒即将爆发的时候,毛泽东却在思考粮食多了怎么办,于是提出“休耕制”“敞开肚皮吃饭”等一类解决办法。(49-50) 评论:在“大跃进”中,“共产风”“浮夸风”盛行,造成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毛泽东提出的解决和分配方法,反映了他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上的宗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领导人在经济建设方面经验的缺失。或许也正应了评论毛主席的那句话,“建国有功,建设有过”。 评论:这个循环反映了新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经验的缺失,并且不能及时彻底地吸取经验教训并做出改变的状况。这就要求中国在经济方面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否则中国将一直停滞不前,这样势必引起政治生活的不稳定。 摘要:改革派经济学家反对上述“计划取向”的观点,他们指出,困难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而是因为改革的方向不得当。(59)评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是肯定的,但不能因为遇到困难惧怕就惧怕改革,历史上,没有哪一次改革是一帆风顺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正确的选择。 摘要:其中最重大的政策转变是,从禁止农村包产到户到允许包产到户。1980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根据自愿实行家庭承包制度。此后仅仅两年,家庭承包制,即家庭农场制就在全国绝大多数农业人口中取代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60) 评论:这段话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中国的农业产量迅速回升,有利于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局面,使综合国力得到提升。这次改革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没有再次走进以前的死胡同。同时,它也推动了后来的城镇经济改革。 摘要:非国有经济一出现,其优越性就突出的表现出来,并且日益壮大。80年代,非国有工业增长率约为国有工业的一倍。(61) 评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不再居市场活动主体地位,而以私营、个体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活动的主导。无论是企业单位数、销售额还是资产总计,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非国有企业比重不断提高,而且已经占到绝对多数。可见,非国有经济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盛的。摘要:1979年,中国政府确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实施”以便发挥它们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