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版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版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版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版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版[中文批注]

目录

一、Opinion Leaders意见领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二、5W Box5w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三、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传媒偏向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四、The Spiral of Silence沉默的螺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五、Gatekeeper把关人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六、Selective exposure hypothesis选择性接触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七、Knowledge Gap Theory知识沟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八、Agenda Setting Theory议程设置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九、Magic bullet theory魔弹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十、Information(Innovation)Diffusion Theory信息(创新)扩散论____________6

十一、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UGT)使用与满足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十二、Cultivation theory教养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十三、Limited-Effects Theory有限效果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十四、Marshall Mcluhan Media Theory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2/11

一、Opinion Leaders意见领袖

Active in information networks,have many information channels,so they can often provi de information and advice for others and can influence others.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二、5W Box5w理论

1.Who communicates to whom?(sources and receivers)

2.Why communicate?(function and purposes)

3.How does communication take place?(channels,languages,codes)

4.What about?(con tent,references,types of information)

5.What are the outcomes of communication(intend or unintended),for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s,action the Rise of Mass Mdia

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五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三、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传媒偏向论

Innis’central focus is the social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media;he believed that the rel ative stability of cultures depends on the balance and proportion of their media.To begi n our inquiry into this area,he suggests we ask three basic questions:How do specific c 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perate?What assumptions do they take from and contrib ute to society?What forms of power do they encourage?

For Innis,a key to social change is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media. He claims that each medium embodies a bias in term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of information.Any empire or society is generally concerned with duration over time and e xtension in space.

Time-biased media,such as stone and clay,are durable and heavy.Since they are difficu

lt to move,they do not encourage territorial expansion;however,since they have a long life,they do encourage the extension of empire over time.Innis associated these media with the customary,thesacred,and the moral.Time-biased media facilitate the develop ment of social hierarchies,as archetypally exemplified by ancient Egypt.For Innis,speec h is a time-biased medium.

Space-biased media are light and portable;they can be transported over large distances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secular and territorial societies;they facilitate the expansion of empire over space.Paper is such a medium;it is readily transported,but has a relatively short lifespan.

伊尼斯发现,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两者有一个基本的区别: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比如,石版文字和泥版文字耐久,它们承载的文字具有永恒的性质,容易传承。但是,它们不容易运输,不容易生产,不容易使用,因而不利于空间上的传播。相反,莎草纸和纸张轻巧,容易运输,使用方便,能够远距离传播迅息,然而它们传播的迅息却限于当下,就比较短暂。

他认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偏向,大体上分为: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下面这段话,痛快淋漓地阐明伊尼斯“传播偏向论”的意旨、要害,说明媒介的性质和偏向,并且说明媒介为何有这些偏向。他说:

“倚重时间的媒介,其性质耐久,羊皮纸、黏土和石头即为其例……倚重空间的媒介,耐久性比较逊色,质地比较轻。后者适合广袤地区的治理和贸易……倚重空间的材料,有利于集中化……我们考虑大规模的政治组织,比如帝国时,必须立足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我们要克服媒介的偏向,既不过分倚重时间,也不过分倚重空间。”

强调媒介偏向、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关系,并指出媒介与国家僚体制和宗教的关系。他说:

“一个成功的帝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空间问题,空间问题既是军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还要认识到时间问题,时间问题既是朝代问题和人生寿限问题,也是宗教问题。又说:“国家的官僚体制倚重空间,忽略时间。相反,宗教却倚重时间,忽略空间。”

四、The Spiral of Silence沉默的螺旋

T he spiral of silence is a political science and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propounded b y the German political scientist Elisabeth Noelle-Neumann.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descr ibes the process by which one opinion becomes dominant as those who perceive their o pinion to be in the minority do not speak up because society threatens individuals with f ear of isolation.The assessment of one's social environment may not always correlate wi th reality.

For a controversial issue,people will watch the"climate of opinion"before they make co mments.judging their opinion whether the"majority opinion",when people feel that th eir views are"majority"or in the"advantage",it will tend to boldly express this opinion; when found his views are"a few"or in a"disadvantage"they often remain"silent."The more people remain silent,the more feel that their views are not well accepted,thus a re sult,the more they tend to remain silent.

Repeated several times,they form representing"dominant"status views and more powe rful,while holding"inferior"opinions of people sound more and more weak,such a cycle ,forming a"one more loudly,and the other more and more silent spiral down the proce ss."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团队意见的形成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要跳出沉默的螺旋,唯一

的出路就是尊重少数派,聆听反对者的声音。

五、Gatekeeper把关人理论

Lewin was first proposed this idea.

A gatekeeper is a human who controls access to something,for example via a city gate.I n the late20th century the term came into metaphorical use,referring to individuals who decide whether a given message will be distributed by a mass medium.The information was screened and filtered by https://www.sodocs.net/doc/f310075314.html,municators decide what we can see an d how we can see.

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六、Selective exposure hypothesis选择性接触假说

Audience in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e mass media is not indiscriminate,but more w illing to choose the contents that are the same or similar to their opinion,and for the con tents of this confrontation or conflict,there is a tendency to avoid.

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学历等等;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如家庭、单位、团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归属阶层,宗教信仰群体等等。受众个人的群体属性不同,意味着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地位、价值和信念、对事物的立场观点和看法、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差异,对大众传媒信息的需求、接触和反应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七、Knowledge Gap Theory知识沟假说

Because the people who have higher economic status is usually much faster to get infor mation than those of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therefore,the more information is trans mitted by the mass media,the knowledge gap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people is more tend to expand.

基本观点:

(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八、Agenda Setting Theory议程设置理论

Mass media report an issue or not directly affect people's perception on the subject.Ma ss media highlights an issue will cause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ssue.

Mass media on a range of topics give different levels of coverage according to a certain order of priority,it will affect people’s judgment about importance of these issues.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九、Magic bullet theory魔弹论

The message sent by the mass media is like a magic bullet,but the audience as the targe t without protection,so the audience can easily be knocked down by the message sent b y the mass media.The theory is that mass media have powerful force which can directly affect audience.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

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理论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这一理论便

6/11

为宣传的实践所打破。

十、Information(Innovation)Diffusion Theory信息(创新)扩散论

Information(Innovation)Diffusion Theory is a theory that seeks to explain how,why,and at what rate new ideas a nd technology spread through cultures.Everett Rogers,a professor of communication st udies,popularized the theory in his book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Rogers argues that dif fus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an innovation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certain channels over time among the participants in a social system.The origins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 ations theory are varied and span multiple disciplines.Rogers proposes that four main el ements influence the spread of a new idea:the innovation itself,communication channel s,time,and a social system.This process relies heavily on human capital.The innovation must be widely adopted in order to self-sustain.Within the rate of adoption,there is a p oint at which an innovation reaches critical mass.The categories of adopters are:innovat ors,early adopters,early majority,late majority,and laggards.Diffusion manifests itself i n different ways in various cultures and fields and is highly subject to the type of adopter s and innovation-decision process.

创新推广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又译成创新传播理论、创新散布理论、创新扩散理论、革新传播理论等。“创新推广”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Gabriel Tarde的《模仿定律》(the Law of Imitation)一书。

最早将现代创新推广理论运用于实践研究中的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Ryan和Gross于1943年进行的一个农业研究项目。Ryan和Gross从农业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创新技术的一些采用者进行访谈,以此来考察与采用技术相关的一系列因素。这种基于访谈形式的研究方法从此成为创新推广研究的一种主要研究法。

而最早将扩散推广理论作为传播学内容进行研究的,同时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最负盛名的当首推传播学家罗杰斯(Everett M.Rogers)及其著作《创新推广》(Diffusion of Innovation)。《创新推广》初版发行于1960年,现在最新的版本为1995年修订版。罗杰斯在书中认为,创新推广是指一项新事物通过特定的传播通道,逐渐为某些特定社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也是推广作用的应用。书中所论述到的创新推广理论中,其中有几点受到广泛关注:(一)创新的推广决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1、获知(Knowledge)——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运作2、说服(Persuasion)——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3、决策(Decision)——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4、实施(Implementation)——投入创新的运用

5、确认(Confirmation)——强化或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二)受采用的创新的特征

1、相对优越性——一项创新优越于它所取代的旧观念的程度;

2、兼容性——一项创新与现有价值观、以往经验预期采用者的需求同存的程度;

3、复杂性——一项创新理解和运用的难度;

4、可实验性——一项创新在有限基础上可被试验的程度;

十一、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UGT)使用与满足理论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UGT)is 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why and how peo ple actively seek out specific media to satisfy specific needs.UGT is an audience-centere 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Diverging from other media effect t

heories that question"what does media do to people?",UGT focuses on"what do peopl e do with media?"This communication theory is positivistic in its approach,based in the socio-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 tradition,and focuses on communication at the m ass media scale.The driving question of UGT is:Why do people use media and what do t hey use them for?UGT discusses how users deliberately choose media that will satisfy gi ven needs and allow one to enhance knowledge,relaxation,social interactions/compani onship,diversion,or escape.

It assumes that audience members are not passive consumers of media.Rather,the audi ence has power over their media consumption and assumes an active role in interpretin g and integrating media into their own lives.Unlike othe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UGT h olds that audiences are responsible for choosing media to meet their desires and needs to achieve gratification.This theory would then imply that the media compete against ot her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viewers'gratification.

UGT has a heuristic value today because it gives communication scholars a"perspective through which a number of ideas and theories about media choice,consumption,and e ven impact can be viewed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是认为阅听人(media audience)可以主动使用媒体来寻找可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认为阅听人并非各类媒体下的无助者,而是可利用媒体来满足各类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即阅听人使用媒介的动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由Elihu Katz、Jay Blumler、Mickael Gurevitch等学者于1974年出版的《大众传播媒体的使用》(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一书中所提出。此理论强调以「主动的阅听人」为中心,反对媒体万能论以来被动接收者的概念,认为阅听人绝非被动的接收者,强调阅听人和媒体之间的自愿性和选择性。此一理论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开始了阅听人如何运用传媒的研究,并持续发展出许多的相关研究。

8/11

十二、Cultivation theory教养理论

Cultivation theory is a social theory which examine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elevision." The primary proposition of cultivation theory states that the more time people spend"liv ing"in the television world,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believe social reality portrayed on television.Cultivation leaves people with a misperception of what is true in our world. Developed by George Gerbner and Larry Gros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cultivat ion theory derived from several large-scale research projects as part of an overall resear ch project entitled'Cultural Indicators'.The purpose of the Cultural Indicators project wa s to identify and track the'cultivated'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viewers.They were"concer ned with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programming(particularly violent programming)on th 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the American public."Gerbner asserts that the overall conce rn about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audiences stemmed from the unprecedented centra lity of television in American culture."The theory clearly posits that the cultivation effect occurs only after long-term,cumulative exposure to television."He claimed that becaus

e TV contains so much violence,"people who spend the most time in front o

f the tube d evelop an exaggerated belief in a mean and scary world."He posited that television as a mass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had formed into a common symbolic environment that bound diverse communities together,socializin

g people into standardized roles and be haviors."Today,the TV set is a key member of the household,wit

h virtually unlimited acc ess to every person in the family."He compared the power of television to the power of r eligion,saying that television was to modern society what religion once was in earlier tim es.

Cultivation Analysis is a positivistic theory,meaning it assumes the existence of objective reality and value-neutral research.A study conducted by Jennings Bryant and Dorina Mi ron(2004),which surveyed almost2,000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three top mass commu nication journals since1956,found that Cultivation Analysis was the third most frequentl y utilized theory,showing that it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heories in ma 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教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涵化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教养理论”。

十三、Limited-Effects Theory有限效果论

1.Media rarely directly influence individuals.

2.There is a two-step flow of media influence.

9/11

3.By the time most people become adults,they have developed strongly held group commitments such as political party and religious affiliations.These affiliations provide a n effective barrier against media influence.

4.When media effects do occur,they are modest and isolated.

有限效果论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十四、Marshall Mcluhan Media Theory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The extensions of man

Mcluhan’s idea that media literally extend sight,hearing,and touch through time and space.2.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Mcluhan’s idea the new forms of media transform our experience of ourselves and our society an

d this influenc

e is ultimately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ontent o

f specific messages.3.Th

e Global Village

Mcluhan’s conception of a new form of social organization emerging as instantaneous electronic

media tie the entire world into one great social,political and cultural system4."Hot"and "cool"media

In the first part of Understanding Media,McLuhan also stated that different media invite different degrees of participation on the part of a person who chooses to consume a me dium.Some media,such as film,were"hot"-that is,they enhance one single sense,in th is case vision,in such a manner that a person does not need to exert much effort in fillin g in the details of a movie image.McLuhan contrasted this with"cool"TV,which he clai med requires more effort on the part of viewer to determine meaning,and comics,whic h due to their minimal presentation of visual detail require a high degree of effort to fill i n details that the cartoonist may have intended to portray.A movie is thus said by McLu han to be"hot",intensifying one single sense"high definition",demanding a viewer's att ention,and a comic book to be"cool"and"low definition",requiring much more consci ous participation by the reader to extract value.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二)媒介即讯息(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10/11

(四)地球村

(五)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总体评价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内容

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2、评价

(1)这个观点的提出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他认为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2)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二)媒介即讯息1、内容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2、评价意义:

(1)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2)强调媒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缺陷:

(1)把媒介技术看作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极端性

(2)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制度对它的制约——片面性,因为媒介是人创造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1、含义

(1)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热的",如照片、广播、电影等。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

(2)冷媒介: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电话等。2、评价

麦克卢汉主张将媒介这样划分,是为说明正确运用它的重要,给人以启示。各种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对媒介的研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但是这种分类的确有些牵强而且似是而非。四)地球村1、内容:

在自然社会,口语是主要以传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离的限制,文学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进入"眼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疏远。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2、影响

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社交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五)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总体评价

1、意义

(1)他的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媒介,而且包括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

(2)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纵深的品质。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3)他的这些认识角度和方式开拓了媒介研究的眼界与范围,也使人们真正看到媒介作为客观存在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4)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符合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2、局限

(1)只强调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其他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

(2)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人仿佛成为媒介主宰的对象。(3)忽视媒介具体内容,对冷热媒介划分过于牵强

(4)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解释的人类行为也是片面的。

1、冷媒介和热媒介

A hot medium is one that extend one single sense in “high definition “High definition is the state of being well filled with date.And ,hot media do not leave so much to be filled or in completed by the audience,namly,low in participation,such as radia,moive.By contrast ,a cold mediun is low dedinition and it gives a amount of information,there,cool media are high in participation or completion by audience.for example,a photo ,there is too little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2两级传播.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In simple words,it can be drawn”media source—opinion leaders ---general population.”when the opinion leaders adopted that from media ,thus,changes had happened on the pupulace.this suggests that ideas ofen flow from to the opinion leaders and from them the less active section of the population.To illustrate it ,I’ll give an example:A man is going to vote A for predisent,but his friend strongly recommended B,what’s more,his friend lists many reasons that from media ,at last,the man choosed B.The voting course is the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3.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hip

The opinion leadership playd a special role in the network of personal relationgships, they engaged in political dission much more than the rest of the respondents. o illustrate it ,I’ll give an example:A man is going to vote A for predisent,but his friend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传播学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传统的广告运作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自媒体的特点和自媒体时代下广告的转型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概况以及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模式,一起来了解一下! 自媒体广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迎接自媒体时代广告发展的机遇。目前国内学者讨论的焦点主要是广告对于丰富多样的自媒体平台的利用和广告形式的创新。这些平台包括QQ、手机短信、博客、微博、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 形式的创新则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了自媒体上广告营销活动的发展创新。自媒体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把消费者数据挖掘和产品信息的智能推送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企业既可以通过网络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介绍,又可以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并据此进行产品生产,甚至个性化定制。很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最快的微博上,微博营销、微博广告的研究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话题。胡卫夕、宋逸在《微博营销——把企业搬到微博上》一书中谈到微博不仅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领域的“微革命”,同时在商业领域,微博的即时性、传播性、便捷性也足以让它在营销界引起一场革命。微博的未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个体为单位的群体多维、多边、实时的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企业有效的实施营销平台,多种商业模式将从此诞生。 自媒体广告模式解读: 在对自媒体广告的研究中,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的文章比较少,应用的理论包括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大多数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对自媒体广告进行分析。 1、传播模式 自媒体突破的传统的传播模式的限制,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创新。虽然没有形成权威的传播模式以供参考,但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较多。植勇在《浅析自媒体时代微博客与社会管理互动》一文中认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媒体是以单向传播为主,而自媒体是双向传播,并且可能出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形式。而微博带来的自媒体时代,更加将自媒体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传播过程包括传者、

传播学专业英语词汇表

传播学专业英语词汇表第一部分:基本传播学理论词汇 传播Communication 内向/自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群体传播Group Communication 组织传播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单向传播One-Sided Communication 双向传播Two-Sided Communication 互动传播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媒介Media 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新媒介New Media 新闻洞News Hold 新闻价值News Value 传播者Communicator 主动传播者Active Communicator 受传者/受众/阅听大众Audience 受众兴坤Audience Interest 受众行为Audience Activity 信息Information

信号Signal 讯息Message 信息熵Entropy 冗余/冗余信息Redundancy 传播单位Communication Unit 奥斯古德模式Osgood Model 编码Encoding 解码Decoding 信源Source 传播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传播渠道Communication Channel 有效传播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传播效果Effects 知识沟Knowledge-Gap 使用与满足模式Uses and Gratifications Model 使用与依从模式Uses and Dependencys Model 口传系统System of Oral Communication 地球村Global Village 内爆Implosion 全球化Globalization 本土化Localization 电子空间Cyber Space 数字化Digitalization

传播学史参考书目

《传播学史研究》课程参考文献 1.[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美]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法]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与科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法]让-埃诺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日]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17.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8.美]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0.[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美]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23.[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传播学教程》框架图(经典简洁版)

《传播学教程》框架图 1、国外1)共享说互动说符号说影响说 一、传播定义2、郭氏 二、传播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三、传播功能:1、国外学者—————1)拉斯韦尔“三功能说”2)赖特“四功能说”3)施拉姆“功能观” (社会功能)4)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功能观” 2、传播的正面功能——1)传播信息2)引导舆论3)教育大众4)提供娱乐 什么是传播?3、传播的负面功能——1)混淆是非2)麻醉精神3)信息过量4)丧失自由 5)审美弱化6)影响健康7)国家主权 二/四四、传播模式:1、概念、内容、类型 五2、线性传播过程模式与评价1)拉斯韦尔模式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六/七/十三3、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与评价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3)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4、系统传播过程模式1)赖利夫妇模式2)马莱茨克模式3)德弗勒模式 五、传播进程:口语——文字——印刷——电子 六、传播现状:1、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1)概念2)影响和冲击 2、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1)历史背景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三个阶段 3、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重要问题1)国际新闻选择的价值标准2)信息主权3)文化帝国主义…………………………………………………………………………………………………………………………………………………………………… 一、传播的符号1、信息——1)实质与特征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2、符号——1)定义2)特性3)类型 二、传播者1、传播者 2、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1)互动关系2)施拉姆《报刊四种理论》①集权主义②自由主义 ③社会责任④苏联共产主义 3、传播者与把关——1)“把关”“把关人”概念2)把关的原因:信息差异性—传者差异性—受众差异性 3)把关的过程:收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信息 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1)政治、法律2)经济3)社会、文化4)技术5)信息 传播的过程?6)信息7)组织8)受众9)传者 三、传播媒介1、媒介、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 三/八2、认识媒介1)意义:认识传播手段、改进传播工作、认清发展方向 九/十2)观点:取长补短 十一/十二3)角度:媒介的传播手段、媒介的时效性、媒介的持久性、受众的参与度 4)类别: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其人2)其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3)意义和局限 四、受众1、受众:定义、分类、权利和动机 2、主要的受众观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2)市场的受众3)权利主体的受众 3、受众与信息1)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2)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文化背景 ②心理因素—选择性心理、逆反心理、从众心理 4、有关受众的主要理1)个人差异论2)社会分化论3)社会关系论4)文化规范论5)社会参与论 五、传播效果1、传播效果概念 2、传播效果研究历程 1)枪弹论:概述——宣传研究——缺陷 2)有限效果论:概述 │①霍夫兰与耶鲁研究——传播来源方面研究:知名度、可信度、休眠效果、动机 │传播方式方面研究:“一面理”VS“两面理”、“先说”VS“后说” │“结论由传播者提出”VS“结论由受众得出” │“情感诉求”VS“理性诉求” │传播对象方面研究:听从性、警钟效果、防疫论 │评价:劝服艺术与说服效果;拘泥于实验性数据;人工实验环境 │②两级传播理论——A、伊利研究B、舆论领袖C、两级传播与多级传播—评价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3)适度效果论:概述 ①使用与满足理论——理论概述、主要观点、评价 ②创新与扩散理论——理论提出、主要观点、评价 ③议程设置理论——理论概述、主要观点、理论应用、评价 ④教养理论——理论提出、主要观点、评价 ⑤知沟假说——背景、理论提出、基本观点、原因分析、理论发展与改进、意义 4)强效果论:概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理论提出、主要观点、评价 5)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理论:个体社会化——群体整合——社会变革…………………………………………………………………………………………………………………………………………………………………… 一、传播学的产生确立1)产生的背景: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社会环境——社会科学的发展 2)为何诞生美国:政治——经济——社会 3)早期学术思想源流:①欧洲源流②美国源流 4)四大先驱与施拉姆 5)信息论与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传播学是什么?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三、传播学的主要学派:1)经验学派 一/十四/十五2)批判学派①政治经济学派②文化研究学派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④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⑤法兰克福学派 3)两者的比较:研究目的——研究焦点——研究方法——社会观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两种方法系统: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2)具体研究方法:①抽样调查法②内容分析法③控制实验法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自媒体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 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息获取,主要发挥网络交流的平台功能。然而,这三种媒体也有交叉或互换的时候,比如人人网、Facebook,发挥平台媒体的功能,但同时又是一个个自媒体共同构建的。 虽然不管是自媒体、他媒体还是平台媒体,都只是一种功能的划分,归属的界定,但自媒体显著的自由话语权意味着自媒体所储备和将爆发的传播力量。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认为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自媒体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力量的隐喻,一种新的技术背景下的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至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我国互联网的开发建设比美国晚20年左右;1995年,基本上与世界网络保持了同步的态势。发展历史分3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筹划至1994年4月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4年至2001年“三网融合”目标的提出; “三网融合”目标的实施与发展阶段。 第二课 一、人类信息传播阶段 二、网络传播 特点与优势: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低成本全球传播 4、检索便捷 5、多媒体 6、超文本 7、互动性 三、“新媒体”的界定P10 四个角度: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

4、“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第三课、Web2.0 的传播理念(了解理论的应用、阴影不用背) 一、长尾理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大多数,却是次要的。 优点:成本低、风险低、效益高、选择多元化缺点:收益时间长 在Web2.0时代,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20%的“优质客户”,而是许许多多数量庞大的原先被忽视的客户;长尾理论因此也成为Web2.0商业价值的重要诠释。 该理论本质上强调“个性化”和“小利润、大市场”。Google和亚马逊都是典型的例子。 二、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所有的人。 在Web2.0时代,六度分隔理论可以让现实世界的60亿人通过互联网,建立紧密的联系。每一个Web2.0网站都是网络中的一个提供社会网络服务(SNS)的站点。 类似“150”法则(MSN) 三、公共领域理论:通俗地说,它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在这个空间内,公民间的交往是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 人类活动的现实世界区分为三个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 网络论坛、博客、贴吧等都是构成网络公共领域的具体形式。 例如: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美国总统的政治营销手段。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与收音机; 60年代约翰.肯尼迪与电视; 2008年的奥巴马与Web2.0。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媒介主导传播、消费主义蔓延、大众文化盛行。90年代以后,网络大规模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使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全球主导的文化模式。非中心性、平面性、无深度性、商品性和大众化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形式。 在其功用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其专讲摧毁和否定;另一个认为其还蕴含着积极、肯定、建构性的内涵。 其建设性功用表现为: 1.倡导创造性, 2.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重构世界的多样性; 3.倡导对世界的关爱; 4.主张建立关于生活世界的生命哲学,真正关心人,教化人。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其社会意义也体现出多重性。 第一,表现形态的虚拟性与“超现实” 第二,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与“去中心化” 第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内爆 第四,传播语境的“超时空” 第五,表现形态的多媒体化与“视觉快感” 第四课、网络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翻译(可编辑修改word版)

1.O pinion Leaders Active in information networks, have many information channels ,so they can often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advice for others and can influence others. 2.T he Spiral of Silence For a controversial issue, people will watch the "climate of opinion" before they make comments . judging their opinion whether the "majority opinion", when people feel that their views are "majority" or in the "advantage" , it will tend to boldly express this opinion; when found his views are "a few" or in a "disadvantage" they often remain "silent." The more people remain silent, the more feel that their views are not well accepted, thus a result, the more they tend to remain silent.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ey form representing "dominant" status views and more powerful, while holding "inferior" opinions of people sound more and more weak, such a cycle, forming a "one more loudly, and the other more and more silent spiral down the process. " 3.Gatekeeper Lewin was first proposed this idea. The information was screened and filtered by communicator. Communicators decide what we can see and how we can see . 4.Selective exposure hypothesis Audience in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e mass media is not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著。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1.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1935年,他又与人合写和合编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本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了《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戏剧、演讲等等。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著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从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自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过程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媒体平台和信息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模型。文中通过类比生物学中传播病的传播方式和物种增长的特点,分别建立改进的SIR传播模型、关联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等。然后使用MATLEB,R软件,通过具体数据,定量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出不同类型在同一自媒体和相同类型在不同自媒体中传播过程的差异,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模型,给自媒体平台管理提出意见。 针对问题一,建立SIR传播模型,用以研究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过程。首先,选取很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并对其信息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物理学中平均场近似法,把微博网络的节点信息交互作用平均化,并把微博的全部用户看做一个种群,把信息在微博用户中的传播看做病毒在种群中的传播,把各个用户看做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SIR传染模型,达到合理对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传播过程的模拟。 针对问题二,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解决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的泛化竞争传播问题。根据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分解为在子网络中的子让增长过程和不同子网络间的扩散问题。对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得出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条件,进而得出关联信息出现后,原信息的传播变化。 针对问题三,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历史具体数据,定量的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相同自媒体平台和相同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中传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可视化的结果,具体分析出存在的相似与差异,并对问题一模型进行定量的验证。 针对问题四,在SIR传模型播关联信息相互的IDM的模型以及问题三定量的验证的基础上,在自媒体管理的管理中,对于不良信息,管者不能听之任之,应做到在关键节点,进行“疏”,“堵”有度,科学控管。 关键词:自媒体SIR传播模型IDM模型信息传播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一)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一) 〔内容摘要〕“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相关,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无法忽略的一个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所关涉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网络传播;知沟;社会经济地位;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数字鸿沟 前言: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 当前,正当人们还沉浸在数字化传播所带来的种种神话中时,“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译“数字区隔”等)的严峻现实却已摆在我们面前。“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⑴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数字鸿沟表现在4个方面,简称“数字鸿沟ABCD”。A(access)指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互联网不仅需要信息基础设施,而且对终端用户来说,互联网接入价格由硬件/软件、提供接入费用及电话服务费三者组成,因此,社会经济差异是产生数字鸿沟的一大主导因素;B(basicskills)指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能”。群体间信息智能的差异往往造成互联网利用能力方面的鸿沟;C(content)指网上内容。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世界里,谁主导着多媒体、多语言的信息内容和网络信息产品,这些内容与产品又以哪些群体的利益、爱好为取向,最终决定了这些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鸿沟;D(desire)指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不同的“使用与满足”类型,决定了互联网用户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的鸿沟。 上述ABCD所带来的种种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社会、群体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所关涉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议。 “知沟”理论假设的文献回顾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了“知沟假设”,其实质是对大众媒介普及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该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⑵假设以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SES)作为考察媒介效果的变量(主要以受访者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作为SES的有效指标),尤其关注公共事务⑶、科技新闻等与公共决策、社会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媒介内容能否为不同社会阶层所平等获取。他们认为印刷媒介的中产阶级价值取向加剧了传播中的“知沟”现象。 “知沟”假设被置于“社会变迁”(socialchange)的理论框架中,认为社会变迁以公共事务和科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其进程表现为公众对某些观念或科技的不断接受——也就是社会学理论中的“积累变化模式”(accumulativechangemodel)。由于社会结构的次系统(如各社会群体)之间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差异,某些次系统能较快适应变革,而另一些次系统反应较为迟钝,甚至一开始有所抵触,因此导致在接受变革能力和速度方面的“鸿沟”(gap)。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知沟”假设揭示了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即:随着社会信息流量的增加,高SES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翻译

1.Opinion Leaders Active in information networks, have many information channels ,so they can often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advice for others and can influence others. 2.The Spiral of Silence For a controversial issue, people will watch the "climate of opinion" before they make comments . judging their opinion whether the "majority opinion", when people feel that their views are "majority" or in the "advantage" , it will tend to boldly express this opinion; when found his views are "a few" or in a "disadvantage" they often remain "silent." The more people remain silent, the more feel that their views are not well accepted, thus a result, the more they tend to remain silent.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ey form representing "dominant" status views and more powerful, while holding "inferior" opinions of people sound more and more weak, such a cycle, forming a "one more loudly, and the other more and more silent spiral down the process. " 3.Gatekeeper Lewin was first proposed this idea. The information was screened and filtered by communicator. Communicators decide what we can see and how we can see . 4.Selective exposure hypothesis Audience in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e mass media is not

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1.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第二编译室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1 3.《传播媒介的垄断》[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3 4.《传播学(简介)(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 5.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6.《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7.《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8.《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着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9.《信息学概论》[苏]谢尔茨基著刘克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信息?沟通?传播》居延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1.《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光元、邵培仁、龚炜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12.《社会沟通论》钟坚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3.《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博[美] 穆迪著卜卫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14.《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吴予敏著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 15.《跨文化传通》[美]萨姆瓦著陈南等译三联书店1988 16.《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17.《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英]邓尼斯著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18.《人际沟通论》[美]库什曼、卡恩著宋晓亮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 19.《公关传播学》宋林飞、周世康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0.《中国传播效果透视》陈崇山、弭秀玲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 21.《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 22.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3.《传播与现代化》朱增朴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24.《大众传播社会学》[日]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5.《媒介社会学》[英]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26.《医学传播学》梁浩材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7.《经济传播学》邵培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28.《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迷》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9.《人类交流与传播》周晓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0.《实用电视传播学》吴信训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1.《传播手段基穿》卢仁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2.《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33.《大众传播学》钟文、余阳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4.《传播学原理》范东生、张雅宾著北京出版社1990 35.《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 36.《组织传播学》林瑞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7.《传播心理学》韩向前著南京出版社1990 38.《应用传播学》苑子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 39.《教育传播科学方法》李克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0.《日常接触:社会学交往方面的两个问题》[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华夏出版社 1990

论网络传播学_匡文波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1)02-0046-06 [收稿日期] 2000-12-13 [作者简介] 匡文波(1968-),男,湖南长沙人,情报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论网络传播学 ◆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 因特网 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 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 46  网络时代 国际新闻界 2001.2 D OI :10.13495/j .cn ki .cjjc .2001.02.012

新闻传播学英语词汇

传播学考研英文常见词汇 传播 Communication 内向/自我传播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群体传播 Group Communication 组织传播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大众传播 Mass Communication 单向传播 One-Sided Communication 双向传播 Two-Sided Communication 互动传播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媒介 Media 大众传播媒介 Mass Media 新媒介 New Media 新闻洞 News Hold 新闻价值 News Value 传播者 Communicator 主动传播者 Active Communicator 受传者/受众/阅听大众 Audience 受众兴趣 Audience Interest 受众行为 Audience Activity 信息 Information 信号 Signal 讯息 Message 信息熵 Entropy 冗余/冗余信息 Redundancy 传播单位 Communication Unit 奥斯古德模式 Osgood Model 编码 Encode 解码 Decode 信源 Source 传播的数学理论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传播渠道 Communication Channel 有效传播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传播效果 Effects 知识沟 Knowledge-Gap 使用与满足模式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Model

新闻传播类入门书籍

1,《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 最薄的传播学读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传播学是什么,因此也显得内容单薄乏力。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不好的原因是,作者之一的裘正义在结稿前三个星期才将它负责的章节交上来,从而使得文风来不及统一。不过张国良在98年又有一本传播学问世,我没看过,好象复旦考博就指定了那本。 推荐指数:* 2,《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本书的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初学者,分散孤立的论文集,反而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自然会去寻求整部专著,孤立的论文意义也不的大。适合中等水平的读者阅读。 推荐指数:** 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此书可以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第一书。想使得“新闻有学”,就必须彻底颠覆以李良荣为首的“新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宣传学框架上的。 推荐指数:必读 4,《符号透视》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彬哥哥少数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之一。符号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一定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功底根本啃不下来。真实难为彬哥哥居然能将符号学的书写得文才奕奕。 推荐指数:*** 5,《媒介分析》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英语好的学者就是占便宜。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张咏华,我说,我把这本书借你吧。 推荐指数:*** 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此书在李良荣的监督下完成,不谈新闻学基本理论,只谈与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WTO等。代表了老丁的最高水平,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其前作《新闻理论新探》的新发展。其中南大青年学者夏文蓉所写的三章内容煞是精彩。李良荣教授还特地为此书写了一个书评,不过要是对书评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大教授根本没看过此书。 推荐指数:** 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3

相关主题